2016年高考復習四大誤區(qū)

2016/03/01 09:59:05文/網(wǎng)編3

高考備考期間,切忌進入誤區(qū),否則復習效率就變得事倍功半啦!大家來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經(jīng)悄悄地走進誤區(qū)了呢想了解其他最新的資訊,小編會在第一時間通知大家,請大家持續(xù)關注學分網(wǎng)(http://m.aiweibaby.com/)。

高考誤區(qū)一:花越多時間學習成績肯定越好

這通常是考生容易陷入的最大誤區(qū),保證學習時間并不一定能保證成績。有效學習不在于用了多少時間,而在于真正學會了多少。不少高三考生經(jīng)常“挑燈夜戰(zhàn)” 熬到凌晨,但那時大腦已經(jīng)處在過度疲勞的階段,可想而知效率也不會太高。懂得勞逸結合、適時休息和鍛煉的才是智者,也是能否走出題海的標志。

高考誤區(qū)二:老師講的聽明白了就萬事大吉

老師在課堂上講過的題目,考試時很可能出現(xiàn)類似的,但條件略微變一變,很多考生就又不會了。正如高考題中的許多題目,考生會覺得似曾相識,但卻不一定能 得高分。問題就在于“聽明白”的是老師的講授,而考生在聽課時屬于被動的接受,沒有經(jīng)過自己積極主動的思考,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貌似聽明白了,但 碰到新問題、新情境時還是不會。

高考誤區(qū)三:做題只為了對答案找成就感

一些考生在做題時得出正確答案就結束了,沒有反思,沒有歸納,沒有總結,沒有舉一反三,過分追求結果而不重視解題的思維過程。實際上,將思維過程整理和 展示出來才是學習的好方法。考生要學會用慢鏡頭展示思維的關鍵處,學會用放大鏡放大思維的細節(jié)。平時復習時要在這些地方多花時間“感悟”,逐漸將運用思維 方法形成習慣,才會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

高考誤區(qū)四:題目做得越多成績越好

不少考生潛意識中認為試題多做多得,其實不然。反思一下,歷屆高三考生一年要做多少題又有多少題目是白做的因此,考生要學會舍棄,對大多數(shù)考生來說偏題、難題、怪題要果斷舍棄,要重視做題的質量而非數(shù)量。


推薦閱讀:

2016年高考英語實用句型整理
盤點2016年就業(yè)率高的高考專業(yè)
2016年高考學習計劃總結

THE END

最新文章

相關文章

畢節(jié)專科學校有哪些 畢節(jié)??茖W校名單
珠海的大專院校有哪些 珠海大專院校名單
樂山有哪些公辦大專 樂山公辦大專院校名單
保山的大專院校有哪些 保山大專院校名單
甘肅高考科目有哪些2020 甘肅高考具體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