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特點編寫的一種教學計劃。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請大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教學情況,靈活運用這些教案范例,取長補短。
渴望春天教案篇一
1、??通過欣賞感受歌曲的明朗、愉快地情緒。
2、??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歌曲。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2、展開: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
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作品的體裁1男聲合唱2童聲合唱3女聲合唱??。
b、作品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傷??。
c、歌曲的拍號1、3/4??2、6/8??3、3/8??。
d、作品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第一遍帶著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
第二遍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最后一題同桌互答師再總結。
請全體學生參與思考,避免音樂課成為特長生的課堂的現(xiàn)象。
(二)、學習作品的風格。
(三)、深入了解作品。
(四)、學習作品的結構。
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后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
渴望春天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一首抒情的少年兒童歌曲。是奧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詩人奧弗貝克的一首短詩寫成。同年,作曲家就逝世了。當時他貧病交加、心力瘁盡,處于他短促人生的嚴冬殘年。然而,這首歌卻以孩子純真稚氣的甜美口吻,生動、明朗的音樂語言,表現(xiàn)出少年兒童渴望春天到來、鮮花開放、小鳥歌唱的心情,絲毫沒有晦暗的陰影,充滿了對幸福和光明未來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本質思想和世界觀。
歌曲為d大調,帶再現(xiàn)的單二部曲式。
《春潮》是俄羅斯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最明朗、最樂觀的歌,詠唱了春潮不可遏止的活力。它不是一首通常的抒情寫景之作,而是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到來前,俄羅斯激蕩、高漲的社會情緒的生動反映。
《春之歌》是德國作曲家門德爾松無言歌中最為著名的一首。它描寫大地回春,萬物蘇醒,到處生機勃勃的景象。
教學目標:
以“春”為主題,使學生通過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賞春天的樂曲,來尋找春天,發(fā)現(xiàn)春天,感悟春天。
能夠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欣賞《春潮》、《北國之春》、《春之歌》,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
教學重點:感受和體驗歌曲的音樂情緒及風格。
教學難點:歌曲情感的表現(xiàn)。
教具:鋼琴、多媒體等。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
提問:
這首歌曲表達的內容是什么?
這首歌曲的拍子是什么?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你都知道哪些詠唱春天的歌曲和樂曲?
學生聽賞后回答:
唱歌教學。
學唱歌曲。
學唱一聲部歌譜。
按節(jié)奏朗讀歌譜。
學唱歌譜。
出現(xiàn)的問題用對比的方式讓學生分辨:
(注意“是”、“羅”的音準。)。
曲式分析及歌曲處理。
1、提問:
(1)這首歌曲的曲式結構什么?(a+b兩段體。)。
(2)a、b段的旋律、節(jié)奏特點是什么?應用什么樣的聲音和情緒來演唱?
2、學生討論后回答:
學生設計演唱方案并演唱。
學生自我評價。
欣賞歌吟春天的歌曲和樂曲。
(一)《春潮》(俄)。
1、提問:
這首歌曲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它是一首通常的抒情寫景之作嗎?
2、學生討論后回答:
3、教師小結:
歌曲《春潮》是俄羅斯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最明朗、最樂觀的歌,奔放有力的歌聲,詠唱了春潮不可遏止的活力――不等斑斑殘雪從田間最后消失,便向沉睡的岸邊嘩嘩奔去。
它不是一首通常的抒情寫景之作,而是1905年資產階級革命到來前,俄羅斯激蕩、高漲的社會情緒的生動反映。
(二)《北國之春》(日)。
提問:
(1)這首歌曲反映的內容是什么?
(2)這首歌曲的體裁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后回答:
教師小結:
(1)這是一首思念家鄉(xiāng)的歌曲,唱歌人是為了求學或謀生而離開北方農村的年輕人,他在南方收到媽媽寄來的包裹和捎來的話語后,情不自禁地想念年老的父母,思念未能吐露真情的心中人,思念家鄉(xiāng)的春天,歸心如箭。歌曲的民族色彩濃烈,每段歌詞都相同的最后一句旋律扣人心弦。這首歌曲寫于1977年并在一年后流行日本全國。
(2)這是一首演歌調風格的歌謠曲,演歌調是日本大眾歌曲中的一種。歌曲有兩個顯著的特點:一是用與日本民間唱法有聯(lián)系的粗壯的發(fā)聲法演唱;二是歌曲旋律中具有日本民族民間歌曲獨特的拖腔。
(三)《春之歌》(德)。
1、提問:
(1)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是什么?
(2)這首樂曲的體裁是什么?有什么特點?
2、學生討論后回答:
3、教師小結:
這首樂曲的曲式結構是三部曲式。
這首樂曲的體裁是“無言歌”?!盁o言歌”也稱“無詞歌”,是小型器樂曲的一種獨特體裁。它追求器樂聲樂化。歌唱性的、浪漫歌曲式的曲調,是這種作品的中心。美國舞蹈家鄧肯經常用此曲即興表演舞蹈。
創(chuàng)作活動:
學生分組:
運用《春之歌》或《渴望春天》即興創(chuàng)作表演舞蹈。
用詩歌或繪畫等形式表達對春天的感悟。
渴望春天教案篇三
教學資料:
2.創(chuàng)編:為歌曲配打擊樂伴奏。
3.配樂散文:《春》。
教學準備:
鋼琴、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cd、打擊樂、鈴鼓、三角鐵、響板、沙錘等。
教學目標:
1.學會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復地練唱中體會十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經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系,審美內涵。
3.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過程: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精心設計。例如,(1)能夠經過教科書上的彩色畫面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優(yōu)美的旋律導入;(3)可用簡短的詩句導入;(4)可用錄像資料(風光片,春景圖,配樂散文)導入。要求學生共同參與。
2.請學生朗誦散文詩《春》,并選擇適當?shù)臉非霰尘耙魳罚懈星榈乇硌荨?/p>
教師也能夠發(fā)動學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樂的錄音并請大家邊聽邊討論,選擇適宜的作為背景音樂。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請學生仔細聆聽,聽后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其間,教師能夠為學生范唱,也能夠用鋼琴伴唱,經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5.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并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變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錄音。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1)音樂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為什么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樣的:很弱(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當用哪種力度表現(xiàn)最適宜。
(3)應當用怎樣的情感才能恰當?shù)乇磉_歌曲的情緒?
(4)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教師鋼琴伴奏下(或用錄音帶伴奏;教師指揮),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領唱、齊唱。之后,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
9.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師生共同設計,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我設計,邊唱邊加入打擊樂伴奏。
渴望春天教案篇四
一、教學目標:
1、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
2、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進取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初步了解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
4、能夠從以“春”為主題的古詩和歌曲中感受、體驗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歡樂,樂于參與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春”的音樂活動。
二、教學重、難點。
1、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xiàn)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境。
2、認識變音記號,學習臨時變化音的唱法。
三、課前準備:
播放一些以春天為主題的歡快的音樂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創(chuàng)設情景,幫忙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春天在哪里》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師:剛才播放的這段音樂大家應當十分的熟悉,能告訴我它的歌名嗎?
生:《春天在哪里》。
師:這首歌表現(xiàn)了什么???春天的歌。此刻春天的腳步也慢慢走近我們的身邊,我想請同學們用自我熟悉的一些詩、歌還有詞來描述一下春天。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十分的好,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時光內就說出了這么多關于春天的詩和歌,說明同學們對美麗的春天是多么的熱愛。
師:首先我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歌曲,聽完之后請你們談談你們在歌聲中感受到了什么?(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體會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萬物復蘇等。
2、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光和非凡的音樂天賦。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創(chuàng)作。
師:關于他你們了解多少呢,在課前我請同學們去查找了一些關于莫扎特的資料,我們一齊來分享。
生:他是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師:同學們找了十分多的資料,此刻我們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關莫扎特的東西。讓我們走進他的歌曲中,去領略一番。
師:下頭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歌曲的演唱形式:1、男聲合唱2、童聲合唱3、女聲合唱。
b、歌曲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郁。
c、歌曲的拍號:1、342、683、38。
(六拍子是由兩個三拍子組成的)。
d、歌曲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第一遍帶著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第二遍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最終一題相互討論后回答)。
4、學唱歌曲。
師:同學們用自我的語言描繪出不一樣的畫面,那么不明白用歌聲描繪出的畫面是不是也一樣的美呢?先聽教師把這首歌演唱一遍。聽完這后我想你們必須也很想來學唱這首歌。
(1)師邊彈奏歌譜,生輕聲學唱,找出自我認為最難唱的一句。講解升號,裝飾音、休止符、不完全小節(jié)、連音線。
師:在這首歌曲中出現(xiàn)了很多的休止符,必須要注意休止。
(2)生隨琴輕聲的用“啦”來模唱。
(3)學唱歌詞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
(增強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并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應一致、和諧。)。
5、課堂總結。
師:你看今日春光明媚,空氣清新,此刻真是個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的季節(jié),那么此刻就讓我們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吧。
渴望春天教案篇五
1.能夠進取地感受、理解作品所表現(xiàn)的對春天和生活的贊美之情,并用優(yōu)美的歌聲加以表現(xiàn)。
2.感受莫扎特在人生最困苦之時,仍能用孩童般天真、美妙的旋律表現(xiàn)對生命、春天渴望之情的精神。
二、過程與方法。
1.在不斷聆聽和思考中熟悉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分析歌曲音樂要素,理解、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
2.結合教師講解和自主演唱后的思考,關注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更深刻理解作品的情感內涵。
三、知識與技能。
1.學習用流暢、躍動的聲音表現(xiàn)《渴望春天》的風格與意蘊。
2.明白68拍的指揮圖示,并劃拍輔助歌曲的學唱。
3.了解作曲家生平及貢獻。
教學重點:
在分析、理解的基礎上,準確表現(xiàn)歌曲《渴望春天》的風格與意蘊。
教學難點:
用平穩(wěn)、連貫的氣息完整演唱歌曲的每一個樂句;準確演唱第三樂句的變化音。
教學過程:
一、準確學唱歌曲。
1。聆聽歌曲、感受音樂要素:
(1)第一次聆聽。
(2)第二次聆聽。
聆聽第一段歌詞:嘗試即興用動作表示歌曲各樂句的關聯(lián)與變化。
聆聽第二段歌詞:請學生隨樂句作呼吸練習(教師可讓學生左手持小紙片放在嘴前,以驗證他的氣息是否均勻、準確)。
教師在對學生的氣息做出明確的指導后,提示學生每一句開始前要像聞花香那樣做深呼吸(即胸腹聯(lián)合呼吸),然后隨著音樂輕聲哼唱,如學生由于肺活量的問題不能堅持演唱整個樂句,教師應引導學生關注歌曲旋律的流動,這樣即使中間換氣了,聽起來依然感到比較連貫。
2。發(fā)聲練習:
用“u”母音演唱《渴望春天》第一樂句的旋律。
3。視唱歌曲旋律譜,分析、表現(xiàn)音樂特點。
4。指導學生劃68拍(合拍)的指揮圖示。
5。進行第二次視唱。
6。指導演唱難點樂句:
(1)第三樂句的變化音。
(2)指導學生練習第四樂句第二小節(jié)及第三小節(jié)的裝飾音的演唱。
二、藝術地歌唱。
1.教師:通常情景下,當旋律上行時應采用怎樣的力度變化?下行呢?
學生:上行時漸強、下行時漸弱。
2.請學生完整而準確地演唱歌曲旋律,要求用手劃出旋律線的起伏,并嘗試唱出力度的變化。
3.唱后可團體標注力度變化。
4.請學生自主演唱歌詞,并隨旋律的起伏表現(xiàn)出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
5.知識拓展:這種漸強、漸弱的力度變化,是由于鋼琴這一樂器的不斷革新,而使這一風格在莫扎特所屬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時期得以構成和表現(xiàn)。
學生可能回答:他是借以童真的歌聲,表現(xiàn)著對生命之春的渴望。
7.學生討論后,教師要求學生帶著這些深刻的理解繼續(xù)感受優(yōu)秀的演唱版本。
8.請學生討論哪些演唱方法能夠使歌曲更具孩童般的天真與期盼之感?
9.學生完整表現(xiàn)歌曲的情感意境。
三、小結。
以填空或提問的形式復習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要求在課后用正確的八六拍合拍圖式劃拍并準確背唱《渴望春天》第一段歌詞。
渴望春天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
2、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了解弱起小節(jié)和臨時變化音的作用。
3、透過學習加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體會、感受6/8拍活潑、歡快的特點。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背景音樂——門德爾松《春之歌》并配以多副春景圖。
師: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她不僅僅告訴我們“一年之計在于春”,更在于她是萬物復蘇、勃勃生機的代言詞,同學們你們明白多少關于春天的成語或詩句?(生答)這天就讓我們走進春天,開始本節(jié)課的音樂旅程吧!
三、新課環(huán)節(jié)。
1、閱讀歌詞,分析主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42頁,首先,請大家閱讀一遍歌詞,想一想歌詞表達了什么資料?(對春天的渴望,一種歡快、迫切的情緒。)。
2、比較分析,解決難點。
師:我們來試著給這段歌詞配上旋律,我給大家二段音樂,大家聽聽哪個更適合它,并說明理由?!シ拧端募靖琛罚?/4)《渴望春天》(6/8)片段。(生答、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教師總結:音樂之所以會給我們活潑、歡快、愉悅的感受,主要是由音樂的節(jié)拍決定的。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潑、歡快的特點,6/8拍涵義及力度關系。(涵義: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六拍。力度關系:強、弱、弱、次強、弱、弱。)如果用圖形來表示,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中你會選用哪個圖形來表示6/8拍?(生答)跟老師一齊做6/8拍劃拍練習。此外,歌曲還采用弱起起唱,更能表達出人們渴望春天的迫切情緒。
3、作者介紹,拓寬視野。
師: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創(chuàng)作的。請大家齊讀43頁上的作者介紹。
教師補充:莫扎特寫這首歌曲的時候已經疾病纏身,貧病交加,但是我們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那種瀕臨絕境的傷感和絕望,就像剛才同學們談到的,反而處處洋溢著一種簡單歡快、熱切期盼的情緒,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出莫扎特堅定的意志、剛毅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就讓我們懷著對藝術家的崇敬和欽佩之情,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4、跟唱歌曲。
5、不斷鞏固歌曲。(劃拍唱;變化音、延長音、裝飾音的強化等)。
變化音、延長音、裝飾音的作用:豐富音樂表現(xiàn)力的作用。(清新、明朗的感覺。)。
6、全體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加深體驗,合作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打拍子,加深對6/8拍的掌握,并請配合默契、效果好的小組進行展示。
五、課堂小結。
師:我們盼望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大自然賦予我們取之不盡的青春活力。我們更就應珍愛生活中的明媚春光,它用詩情畫意交織成永遠唱不完的春之歌。期望同學們珍惜這寶貴的青春年華,相信,透過你們的努力,你們定能唱響自己人生的“春之歌”!
渴望春天教案篇七
1、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
2、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了解弱起小節(jié)和臨時變化音的作用。
3、透過學習加深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
學唱《渴望春天》。
體會、感受6/8拍活潑、歡快的特點。
背景音樂――門德爾松《春之歌》并配以多副春景圖。
師: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她不僅僅告訴我們“一年之計在于春”,更在于她是萬物復蘇、勃勃生機的代言詞,同學們你們明白多少關于春天的成語或詩句?(生答)這天就讓我們走進春天,開始本節(jié)課的音樂旅程吧!
1、閱讀歌詞,分析主題
師:請同學們打開42頁,首先,請大家閱讀一遍歌詞,想一想歌詞表達了什么資料?(對春天的渴望,一種歡快、迫切的情緒。)
2、比較分析,解決難點
師:我們來試著給這段歌詞配上旋律,我給大家二段音樂,大家聽聽哪個更適合它,并說明理由。――播放《四季歌》(2/4)《渴望春天》(6/8)片段。(生答、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教師總結:音樂之所以會給我們活潑、歡快、愉悅的感受,主要是由音樂的節(jié)拍決定的。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潑、歡快的特點,6/8拍涵義及力度關系。(涵義: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六拍。力度關系:強、弱、弱、次強、弱、弱。)如果用圖形來表示,在三角形、圓形、正方形中你會選用哪個圖形來表示6/8拍?(生答)跟老師一齊做6/8拍劃拍練習。此外,歌曲還采用弱起起唱,更能表達出人們渴望春天的迫切情緒。
3、作者介紹,拓寬視野
師:這首歌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創(chuàng)作的。請大家齊讀43頁上的作者介紹。
教師補充:莫扎特寫這首歌曲的時候已經疾病纏身,貧病交加,但是我們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那種瀕臨絕境的傷感和絕望,就像剛才同學們談到的,反而處處洋溢著一種簡單歡快、熱切期盼的情緒,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出莫扎特堅定的意志、剛毅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就讓我們懷著對藝術家的崇敬和欽佩之情,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4、跟唱歌曲。
5、不斷鞏固歌曲。(劃拍唱;變化音、延長音、裝飾音的強化等)變化音、延長音、裝飾音的作用:豐富音樂表現(xiàn)力的作用。(清新、明朗的感覺。)
6、全體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打拍子,加深對6/8拍的掌握,并請配合默契、效果好的小組進行展示。
師:我們盼望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大自然賦予我們取之不盡的青春活力。我們更就應珍愛生活中的明媚春光,它用詩情畫意交織成永遠唱不完的春之歌。期望同學們珍惜這寶貴的青春年華,相信,透過你們的努力,你們定能唱響自己人生的“春之歌”!
渴望春天教案篇八
1.歌曲:《渴望春天》。
2.創(chuàng)編:為歌曲配打擊樂伴奏。
3.配樂散文:《春》。
鋼琴、錄音機、錄像機、磁帶、錄像帶、cd、打擊樂、鈴鼓、三角鐵、響板、沙錘等。
1.學會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復地練唱中體會十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
2.通過對散文《春》的配樂朗誦,使學生感受音樂與文學的密切關系,審美內涵。
3.鼓勵學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精心設計。例如,(1)可以通過教科書上的彩色畫面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用語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優(yōu)美的旋律導入;(3)可用簡短的詩句導入;(4)可用錄像資料(風光片,春景圖,配樂散文)導入。要求學生共同參與。
2.請學生朗誦散文詩《春》,并選擇適當?shù)臉非霰尘耙魳?,有感情地表演?/p>
教師也可以發(fā)動學生自主找一些抒情音樂的錄音并請大家邊聽邊討論,選擇合適的作為背景音樂。
3.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請學生仔細聆聽,聽后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4.隨錄音輕聲哼唱歌曲。其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范唱,也可以用鋼琴伴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5.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并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6.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變化音。在演唱中注意唱準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7.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的錄音。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1)音樂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結合詞、曲特點,談一談為什么用這樣的速度來表達。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樣的:很弱(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xiàn)最合適。
(3)應該用怎樣的情感才能恰當?shù)乇磉_歌曲的情緒?
(4)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么?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8.在老師鋼琴伴奏下(或用錄音帶伴奏;老師指揮),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渴望春天》。演唱形式可采用領唱、齊唱。之后,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
9.請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伴奏型可由師生共同設計,更多的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邊唱邊加入打擊樂伴奏。
渴望春天教案篇九
1、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
2、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
3、讓學生初步了解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
4、能夠從以“春”為主題的古詩和歌曲中感受、體驗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樂于參與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春”的音樂活動。
1、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xiàn)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認識變音記號,學習臨時變化音的唱法。
欣賞《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為主題的歡快的音樂作品,創(chuàng)設情景,幫助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和別樣境界。課前創(chuàng)設適當?shù)乃囆g環(huán)境,突出音樂藝術美的氛圍,為音樂課創(chuàng)造一種閑適、松弛的心情。
(在《春天在哪里》音樂聲中進入教室)
師:剛才播放的這段音樂大家應該非常的熟悉,能告訴我它的歌名嗎?
生:《春天在哪里》。
師:這首歌表現(xiàn)了什么???春天的歌?,F(xiàn)在春天的腳步也慢慢走近我們的身邊,我想請同學們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詩、歌還有詞來描述一下春天。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非常的好,在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內就說出了這么多關于春天的詩和歌,說明同學們對美麗的春天是多么的熱愛。
師:首先我請同學們來欣賞一首歌曲,聽完之后請你們談談你們在歌聲中感受到了什么?(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體會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
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萬物復蘇等。
生:《渴望春天》。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創(chuàng)作。
師:關于他你們了解多少呢,在課前我請同學們去查找了一些關于莫扎特的資料,我們一起來分享。
生:他是奧地利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
師:同學們找了非常多的資料,現(xiàn)在我們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關莫扎特的東西。讓我們走進他的歌曲中,去領略一番。
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歌曲的演唱形式:1、男聲合唱;2、童聲合唱;3、女聲合唱。
b、歌曲的情緒:1、熱烈激動;2、明朗愉快;3、低沉憂郁。
c、歌曲的拍號:1、3/4;2、6/8; 3、3/8。
(六拍子是由兩個三拍子組成的)
d、歌曲描述了什么樣的畫面?
(第一遍帶著問題聽音樂,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第二遍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最后一題同桌互答。)
師: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不同的畫面,那么不知道用歌聲描繪出的畫面是不是也一樣的美呢?先聽老師把這首歌演唱一遍。聽完這后我想你們一定也很想來學唱這首歌。
(1)師邊彈奏歌譜,生輕聲學唱,找出自己認為最難唱的一句。講解升號,裝飾音、休止符、不完全小節(jié)、連音線。
師:在這首歌曲中出現(xiàn)了很多的休止符,必須要注意休止。
(2)生隨琴輕聲的用“啦”來模唱。
(3)學唱歌詞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
師:這首歌的情緒是怎么樣的呢?那我們唱的又是怎么樣呢?跟磁帶中唱的情緒是一樣的嗎?(增強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并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應一致、和諧。)
師: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形式給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
師:你看今天春光明媚,空氣清新,現(xiàn)在真是個柳綠花紅、鶯歌燕舞的季節(jié),那么現(xiàn)在就讓我們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吧!
渴望春天教案篇十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這節(jié)課的課堂理念是:讓課堂各環(huán)節(jié)銜接自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中有學,學中有教,并將德育滲透貫穿始終,使得整個課堂更加和諧、簡單,真正體現(xiàn)“快樂音樂”的宗旨。
本節(jié)課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春之聲》的第一課時,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是一個永恒的主題,莫扎特所創(chuàng)作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本節(jié)課我以“春之聲”這一主題為出發(fā)點,透過讓學生聆聽、學唱、欣賞、朗誦描繪春天景象的藝術作品,使學生感受并體驗音樂與大自然,與文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及音樂自身的藝術魅力。
1、以“春”為主題,使學生透過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賞春天的樂曲,來尋找春天,發(fā)現(xiàn)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yǎng)學生對經典作品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啟發(fā)學生體驗在清新流暢的音樂中煥發(fā)的青春氣息,喚起學生對音樂、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能夠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xiàn)贊美春天、渴望春天的情緒。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shù)闹笇В膭顚W生大膽地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4、了解相關的知識和文化,在音樂的啟迪和感染下,產生熱愛春天、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完美情感。
重點:在反復聆聽、歌唱《渴望春天》的過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做到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難點:歌曲準確、有感情的演唱及情感的表現(xiàn)。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變階段,加上十三、四歲的年齡正處于變聲期,所以我要教會學生正確的歌唱方法,感受音樂,體驗音樂,開闊音樂視野,并用心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所以本節(jié)課我設計并運用了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實踐等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多聽、多唱、多想、多討論、多創(chuàng)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潛力,加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真正體驗快樂音樂的宗旨。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我在選取學法指導時,根據(jù)教材的資料和學生的音樂潛力,讓學生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動靜結合,在簡單愉快的學習中到達教學目的。
多媒體課件
(一)創(chuàng)設情境,興趣導入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透過音樂課件,讓學生欣賞任賢齊的《春天花會開》,并播放以春天為主題的風景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的走近春天,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導出本課的學習資料。
(二)新課教學(在新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1、初聽歌曲,體驗感受
我先讓學生欣賞優(yōu)秀的童聲合唱團演唱的《渴望春天》,使學生熟悉旋律,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用一流的音樂本身去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和他非凡的音樂天賦,為下面的歌曲學習奠定基礎。
2、學唱歌曲
本環(huán)節(jié),我采用了聽唱、教唱、設疑、討論等方法,練習6/8拍節(jié)奏,準確的換氣點和弱起的整齊,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放手讓同學們自主探究學習,改變以前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固定模式,讓他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把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作品的風格,感知歌曲的特點,并完成重難點的突破。
(三)鞏固練習
經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會唱歌曲了,但是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xiàn)潛力還不夠,所以在鞏固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透過設疑,討論,讓同學們再次欣賞歌曲,真正理解歌曲的風格和演唱情緒,最后在音樂伴奏下,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演唱,以到達教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創(chuàng)新實踐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透過播放課件,用配樂,讓學生朗誦朱自清的散文《春》及古詩詞當中有關春的詩句等,音樂與文學相結合,強調春之美,音樂美,春之聲的主題,喚起他們對音樂,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五)小結
透過課件展示,師生共同進行總結,一齊感受春天,享受完美,珍惜此刻,一齊渴望春天,最后共同在優(yōu)美的《渴望春天》歌聲中結束。
渴望春天教案篇十一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樹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在進取參與下,有感情演唱《渴望春天》。
【知識與技能】體會68拍子活潑、歡快的特點,了解弱起小節(jié)和臨時變化音的作用。
二、教學重難點。
【難點】體會、感受68拍活潑、歡快的特點。
三、教學用具。
鋼琴、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組織教學。
學生跟隨音樂走進教室。
2。情境創(chuàng)設。
播放背景音樂——門德爾松《春之歌》并配以多副春景圖。
學生回答。
【過渡句】今日就讓我們走進春天,開始本節(jié)課的音樂旅程吧!
(二)初步感知。
1。閱讀歌詞,初步體會和感受歌詞的意境。
師:請同學們閱讀一遍歌詞,想一想歌詞表達了什么資料?
學生回答。(對春天的渴望,一種歡快、迫切的心境。)。
2。揭示歌曲。
師:我們來試著給這段歌詞配上旋律,我給大家兩段音樂,大家聽聽哪個更適合它,并說明理由。——播放《四季歌》(24)《渴望春天》(68)片段。
學生回答。
教師揭示答案:播放歌曲《渴望春天》。
3。邊聽邊用手劃一劃旋律線,或隨意律動。感受詞與曲的和諧及明朗愉快的情緒,體會對完美春天向往的心境。
(三)探究學習。
1。比較分析,解決難點。
(1)感受歌曲中的節(jié)拍與力度的關系。
教師設置問題:歌曲中的節(jié)拍是如何體現(xiàn)歡快的情緒的?
學生自由回答。
教師總結:音樂之所以會給我們活潑、歡快、愉悅的感受,主要是由音樂的節(jié)拍決定的。歌曲《渴望春天》是68拍,68拍本身就具有活潑、歡快的特點,68拍涵義及力度關系。(涵義: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六拍。力度關系:強、弱、弱、次強、弱、弱。)此外,歌曲還采用弱起起唱,更能表達出人們渴望春天的迫切心境。
(2)學生跟教師一齊做68拍劃拍練習。
(3)學生跟音樂一齊做68拍劃拍練習。
2。跟唱歌曲,回答問題。
(1)分析歌曲中(情緒、力度、速度、樂句)音樂要素。
(2)解決樂曲中的知識點(臨時變化音、弱起小節(jié))。
教師示范第三樂句臨時變化音的特殊表情,學生體會臨時變化音的運用在那里所帶來的內斂、含蓄、節(jié)制的美妙效果。
師:每一句都從弱起開始,演唱時應怎樣處理?(注意強弱有致,輕巧地表現(xiàn)音樂的彈性和動力感。)。
(3)用正確的方法演唱。
教師范唱錯誤與正確兩種唱法,學生辨別。
教師引導:歌唱時微笑著歌唱,聲音要豎起來。
學生用整確的方法演唱。
(4)作者介紹,拓寬視野。
師:你們明白他是誰嗎?誰能向大家介紹這位音樂大師?(出示莫扎特畫像)。
教師補充:莫扎特寫這首歌曲的時候已經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是我們卻絲毫沒有感受到那種瀕臨絕境的傷感和絕望,就像剛才同學們談到的,反而處處洋溢著一種簡便歡快、熱切期盼的情緒,由此我們也能夠看出莫扎特堅定的意志、剛毅的性格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就讓我們懷著對藝術家的崇敬和欽佩之情,來學唱這首歌曲吧。
(5)全體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加深體驗,合作展示。
1。用不一樣的演唱方式表現(xiàn)歌曲。
2。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配伴奏。
(1)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制打擊樂器為歌曲配伴奏,加深對68拍的掌握。
(2)請配合默契、效果好的小組進行展示。
(五)課堂小結。
我們盼望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大自然賦予我們取之不盡的青春活力。我們更應當珍愛生活中的明媚春光,它用詩情畫意交織成永遠唱不完的春之歌。期望同學們珍惜這寶貴的青春年華,相信,經過你們的努力,你們定能唱響自我人生的“春之歌”!
五、板書設計。
68拍。
弱起小節(jié)。
臨時變化音。
渴望春天教案篇十二
不知怎么了,春天總是姍姍來遲,而寒冷的冬天卻有讓人感覺太過漫長。因而,渴望春天,渴望那春意盎然的日子。
春天,一個象征著希望、美好的季節(jié)。也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一直都是春天,春光明媚,春風得意,但冬天總是在你不期望的時候到來。剛剛開始了新學期,學習的壓力,老師、家長的期望,同學之間的關系,一時間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于是,我決定去外面的世界尋找春天的芳跡。
獨自一人,心懷無數(shù)的困惑與苦惱,漫無目的的獨自行走在街道,我不知道此時的方向在哪里,只是一直向著腦海中的那個印象走去。不知不覺走進了縣城最邊上的雙擁公園,在這個地方充滿了快樂的回憶,也許是它指引著我到了這里。西北的冬天總是太過霸氣,三月的時節(jié)了積雪還沒有融化。這里仍是那雪白的童話世界,仍然那么美麗、純潔。我沿著小路向深處走去,此時的白樺樹銀裝素裹,就好像一幅天然的油畫,但我卻沒有心情欣賞它,甚至認為樹枝上小鳥的叫聲也很吵鬧。為此,我加快了步伐,向深處的小橋奔去,我走上小橋,俯視遠方潔白的世界,仔細回想發(fā)生的事,仿佛一件件都歷歷在目,清晰的浮現(xiàn)在眼前。此時,我的心中兩個聲音在爭吵“放下吧,讓一切從新開始!”“不能忘,一定不能忘記!”我拿不定主意,不知道到底怎樣才能做好自己。我突然想到,不如我跟自己打個賭:如果在這個公園我能夠找到春天的足跡,就忘記所有的不愉快;若是沒有找到,就只能繼續(xù)平淡的過下去。
這時,并非百花齊放之時,我又如何知曉春天來臨?我開始仔細的觀察,每一棵樹,每一片草地,每一個角落,只為找到那一片代表希望的綠。我走一步望一眼,不放過一寸土地??墒墙Y果并不如意,已找完了半個公園,我卻沒有發(fā)現(xiàn)那一點綠意,頓時我的心里涌起一股失落的感覺,也許,春姑娘她還沒有光顧這座西北小城。我繼續(xù)向長廊那邊走去,觀察著、尋找著、盼望著。漸漸,我有點累了,于是,想要坐在木椅上休息一會,我拿出手機,準備聽聽音樂,放松一下,可是,沒想到,一不小心,手機掉入了身后的草地中,我急忙將它撿起,就在那一刻,在不經意之間,突然我眼前閃過一絲嫩綠,是真的嘛?是春天的足跡?我急忙蹲下身子,仔細觀察,枯萎的草叢中真的有一絲綠,枯黃的顏色把它映襯的格外突出,是真的!它是春天的足跡!頓時,一股綠意涌上我的心頭,那是春的信號,她仿佛一團希望的火種,一團跳動著的精靈,點燃了我那已冷寂了一個冬季的激情。
包裹了太久的身體需要卸下厚厚的冬裝自由的舒展;抑郁了太久的情感也需要好好的釋放和宣泄。這殘酷的一切現(xiàn)在已經過去了,如今又是一個嶄新的春天。
我渴望春天,因為它是我們沖破冬天的戰(zhàn)利品;我渴望春天,因為它是一個充滿美好的季節(jié);我渴望春天,因為在那里我們會找到更高的夢想。
這個春天,將會是一個幸福的春天!我要拿起畫筆,描繪溫暖的友情;。
這個春天,將會是一個悠揚的春天!我要盡情跳,演繹最動人的旋律;。
這個春天,將會是一個難忘的春天!我將放開自己的心扉,擁抱它!
渴望春天教案篇十三
以“春”為主題,使學生通過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賞春天的樂曲,來尋找春天,發(fā)現(xiàn)春天,感悟春天。
能夠用甜美、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欣賞《春潮》、《北國之春》、《春之歌》,感受、體驗其音樂情緒及音樂風格。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0047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