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03 11:28:17
2022年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8篇)
時間:2023-01-03 11:28:17     小編:zdfb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質(zhì)的教案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1

一、教材簡解:

課文記敘了在長征途中,朱德總司令帶領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族同胞春耕春種,以實際行動使藏族同胞返回了自己的家園,贏得了藏胞的信任與感激,體現(xiàn)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課文語言樸實,卻字字包含真情,生動感人。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4個字只識不寫,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盡心盡力”造句。

2、技能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故事。

3、情感目標: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朗讀,體會朱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對藏族同胞的關心與愛護,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三、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讀,理解朱德總司令的話,感悟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明白藏民們將紅軍稱為菩薩兵的原因。

難點:理解“要讓我們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這句話的含義。

四、設計理念:

本課的課題暗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教學中,扣住課題,從整體入手,逐步深入,最后回歸整體。

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币虼嗽诮虒W過程中,我盡可能地營造濃烈的朗讀氛圍,吸引學生融入情景,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創(chuàng)設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體會課文內(nèi)涵。

五、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這堂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7課《菩薩兵》(多媒體出示課題,齊讀)。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是發(fā)生在紅軍長征途中的一個故事。那么,課文中“菩薩一樣的兵,菩薩一樣的司令”指的是誰呢?

2、學生交流。

過渡:“菩薩兵”,一個多么了不起的稱呼,為什么藏族同胞要用“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來稱贊紅軍?紅軍究竟為藏族同胞做了什么事?這堂課就讓我們就一起走進文本,細細地品讀。

[意圖]從整體入手,扣住課題,通過滿含感情地讀課題和回答問題,從而讓學生對文章的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的大致的了解。

(二)品讀課文,感悟軍民魚水深情

1、想要知道其中的原因,請你仔細讀讀課文2--7自然段,看看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畫出有關句子。

[意圖]提出這樣一個能夠統(tǒng)領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問題,讓學生一步步,由淺入深地體會像紅軍這樣的軍隊處處為老百姓著想,是當之無愧的菩薩兵。

2、讀讀這幾段話,看看你們能夠體會到什么,可以把你體會到的和同桌的同學進行交流。

3、交流:

(1)多媒體出示:“這么多天了,藏胞還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辦法動員他們回來呀!”

a、請你自己讀一讀,看能從中感受到什么?

b、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呢?(怎么受得了呢?)

c、從朱德總司令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朱德?lián)牟匕纳眢w,體會朱德同志對藏胞疾苦的關切之情。)

d、把你感受到的讀出來,老師進行適當?shù)脑u價。

e、師述:從你的朗讀中,老師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朱總司令的焦急和擔心,他一想到藏胞在深山里過著饑寒交迫,提心吊膽的日子,就焦急萬分。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

(2)多媒體出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耕的時候了,節(jié)氣不饒人哪,得趕緊幫助藏胞把地搶種上?!?/p>

a、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總司令著急的心情?他急的又是什么?

b、交流。(理解朱德總司令“急”是因為擔心藏胞耽誤春耕,急藏胞所急。)

c、師述:朱總司令一想到藏胞來年可能忍饑挨餓,真是心急如焚哪!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

d、這段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根據(jù)學生回答多媒體出示第四小節(jié)),相機理解“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這里的“烏云”指什么?為什么說是烏云遮住了他們的眼睛呢?)

e、指導朗讀。

師:這兩段話,一段是翻譯說的,一段是朱總司令說的,老師來當一當朱總司令,誰來做做翻譯。請你們用心聽一聽,看能從中聽出什么?(相機評價)

那你能通過朗讀將這份善解人意表現(xiàn)出來嗎?(指名讀)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見了一位對藏胞滿懷體諒的朱總司令,還有誰愿意通過朗讀將這樣一位朱總司令帶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段話,再次感受朱總司令的善解人意和內(nèi)心的焦急擔心。

(3)多媒體出示:“不能讓藏胞來年挨餓,我們要像種自己的地一樣,盡心盡力地把藏胞的地種好。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果……”

a、學生自讀,你覺得可以怎樣讀?

b、學生討論:“像種自己的地一樣”是什么意思?(朱總司令要求紅軍把藏族同胞當親人一樣看待)結合課文說說“盡心盡力”是什么意思?(在春耕時不能有一點馬虎,要非常認真)

c、那朱總司令如此盡心盡力是為了誰?

d、請你再讀讀這段話,說說你是怎么理解“要讓紅軍播下的種子在這里發(fā)芽、生根、開花、結果……”這句話的?

e、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這句話表面上是在指什么?(春耕)更要讓學生明白這句話更是指朱總司令所帶領的紅軍戰(zhàn)士通過自己的行動使藏族同胞消除誤解,從而支持和擁護紅軍,他們一心為民的形象扎根在藏族同胞的心上。

[意圖]根據(jù)上面提出的“看看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們是怎樣說的,怎樣做的?”這一統(tǒng)領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問題畫出有關句子,在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由面到點,對有關句子進行深究,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在探究句意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f、指導朗讀:

a誰愿意當當朱總司令,開開這個春耕動員會?

b從剛才的朗讀,品味中,你覺得朱總司令是一位怎樣的司令呢?

c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讓我們再次通過朗讀將朱總司令對藏胞的拳拳之心、濃濃之情表達出來。

在藏胞們躲進深山,久未露面時,朱總司令焦急地說:——

在翻譯抱怨藏胞糊涂時,朱總司令說:——

在春耕動員會上,朱總司令發(fā)出號召:——

[意圖]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朗讀時間,創(chuàng)設多樣的朗讀形式,提高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準確理解語言文字,在朗讀中感悟課文內(nèi)涵。

g、朱總司令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師引讀:開完會,朱總司令就帶領大家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

(多媒體播放錄像)像這樣的勞動場面,你想到了哪個詞呢?是的,當許多人齊心協(xié)力做一件事,如大掃除,植樹時就可以用上“熱火朝天”。讓我們再次朗讀這句話。

(三)前后對比,升華情感

1、如果你是一位藏民,當你看到這樣的場景,你會想些什么,你會怎么做呢?

2、師述:是啊,所以藏族同胞們一個個悄悄地返回了家園。當他們回到自己的家園時看到了什么呢?引出“院子干干凈凈、土地平平展展?!彼麄兛吹竭@一切,會怎么感謝朱德總司令和紅軍戰(zhàn)士呢?(多媒體出示畫面,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意圖]讓學生借助圖片,展開想象練習說話。這樣既豐富了課文的內(nèi)容,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同時紅軍一心為民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也逐漸豐滿.

3、師述:是啊,千言萬語,在此時都匯聚成了一句話,多媒體出示:“幾時見過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呀!”(齊讀)

這句話表達了藏民對紅軍怎樣的情感呢?(信任與感激)你能帶著這樣的情感來朗讀嗎。(指名學生朗讀)

小結:是呀,菩薩一樣的司令,菩薩一樣的兵,這是藏胞們對紅軍的無比感激與熱情贊頌。

4、感情朗讀(讓我們帶著對紅軍的信任與感激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5、這么好的司令,這么好的紅軍戰(zhàn)士,為什么剛開始一聽說有軍隊開過來,就躲進了深山?(他們吃盡了反動軍隊的苦頭。)

請學生談談自己在電視上、電影中看到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理解。

(四)總結課文,延伸內(nèi)化

1、小結:朱德同志親自帶領紅軍戰(zhàn)士幫助藏胞春耕,以實際的愛民行動得到了藏胞的信任和感激。怪不得藏胞們稱紅軍為——引讀課題《菩薩兵》。

讓我們再來讀好課題,把藏胞和紅軍間的這份魚水深情也深深地埋入心底吧!再讀課題——《菩薩兵》。

2、一路長征,一路故事,在紅軍足跡到達的每一個地方,他們都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與當?shù)氐陌傩战鉂獾聂~水之情。正因為如此,這群菩薩兵才贏得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和幫助,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革命的成功。

3、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像《菩薩兵》一樣反映軍民情的感人故事。(多媒體出示解放軍戰(zhàn)士抗擊雪災的圖片,5.12抗震救災的圖片)看,面對猝不及防的雪災,人民解放軍不畏懼艱難險阻;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人民解放軍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

4、回歸課題:他們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最可親可敬的人——《菩薩兵》。(學生再次讀題)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2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會寫“款、鏡、央、桂、乎、傻、執(zhí)、壺、剛、趣、灘;辨別多音字“累,倒”。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基本結構。

一、導言引入課文

1、我們曾經(jīng)讀過許多描寫月亮的文章,唱過許多與月亮有關的歌?,F(xiàn)在我想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與月亮有關的文章。

2、今天我們將跟隨賈平凹去尋找美麗的月亮。

3、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聽課文朗讀錄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把課文的句子讀通順。

3、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

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款款地累累清清晰晰玉砌爭執(zhí)興趣沙灘

4、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三、學生熟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并質(zhì)疑問難。

四、介紹作者

五、分組討論課文的其本結構

學生自行討論并回答。

明確:屋中之月——院中之月——沙灘之月尋月——賞月

六、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字形結構、書寫規(guī)律。

2、范寫:款、配、傻。

3、學生書寫生安,教師巡視。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孩子豐富的心靈世界,體味清新的語言,體會其中蘊含的哲理。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賈凹平的散文《中秋尋月》。

3、下面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小組討論和質(zhì)疑。

二、分組討論課文內(nèi)賓

引導學生解決下面問題

1、奶奶說“月亮進來了!”這是為什么?

2、“月亮是屬于我們女孩兒的了?!泵妹谜f的這句話如何理解?

3、理解“看著天上白光光的月亮,我覺得,那無邊無際的天空也是我的了,那月亮不就是我們按在天上的印章嗎?”

三、弄懂:作者中秋尋月尋到了什么?你又尋到了什么?

展開討論。

四、拓展閱讀。

自由閱讀與月亮有關的文學作品。

第三課時

課時目標

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知識。

一、把下面的字換個偏旁組成新的字再組詞。

境()()娃()()

鋼()()攤()()

二、填空

盼著()望著()瞧著()

三、我會填量詞

一()街一()子一()公園

一()游人一()電腦一()自行車

四、多音字注意組詞。

()()()()

累例

()()()()

五、說說你是怎樣理解下面句子的。

那月亮不就是我們按在天上的印章嗎?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3

?院子》

本文寫了四合院和樓房住宅的不同,指出了四合院中鄰里的關西密切,樓房住宅鄰里關系疏遠。

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nèi)容,感受小四合院里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和睦相處的那份溫馨。

3.體會作者抓住具體事情來表情達意地方法。

重難點:體會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和睦相處以及作者對四合院的留戀。

教法:講授法

教具:多媒體

學情分析:學生對四合院比較陌生

一.這是一篇略讀課文

1.自主閱讀

2.自讀想象

3.體驗情感

二.閱讀指導

1.學生自由初讀課文

讀準字音,認識生字,找畫詞語,把課文讀書讀流利。

2抓住重點段,學生自讀體會

(1)自讀第2---4自然段,想想小小的四合院為什么給作者的印象是那樣深刻,那樣神奇迷人。

(2)學生討論交流

(3)體會作者抓住具體的事例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4)體會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作用。

討論:為什么要加上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

三.語文實踐

了解一下具有老北京特點的建筑

四.作業(yè):自選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4

?回聲》

教學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樂、奇怪、親切的語氣。

★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初步感知課文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寫法。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初步了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叫回聲嗎?你在哪兒聽過?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按自然段讀、指名讀課文。

3、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4、班上匯報。

5、寫字指導。

(1) 學生觀察。

(2) 教師示范:“紋、影、倒、游”四個字。

三、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了解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3、學生質(zhì)疑。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

1、默讀思考:小青蛙聽到了哪些聲音?畫出有關的句子。想一想,這些聲音是在哪兒聽到的?媽媽是怎樣說的畫出有關的句子。

2、把你畫出的句子在小組里讀一讀。

3、課件演示回聲的成因。在讀讀媽媽說的話。

4、自由讀、指名讀教師范讀:理解回聲的成因。

三、實踐活動。

回家后做實驗或到郊外聽回聲。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5

?大還是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3個偏旁,認識一個多音字,會寫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nèi)容,說說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大,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很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并結合生活經(jīng)驗感受小朋友自相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體會“我”自相矛盾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方法】交流法、閱讀法。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出示雞蛋(一大一小)圖片。

同學們,這是什么?(雞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呢?(這兩個雞蛋一大一小)

2.師板書“大”和“小”。你認為自己是大還是小呢?說說原因?

3.有一位小朋友,他自己也很矛盾,有時候覺得自己大,有時候又覺得自己很小,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大還是小》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

(板書課題)10.大還是小(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自 己 時 候 覺 得 很 穿 服 快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穿、快”是三拼音節(jié),“時、穿”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自從、自己、時間、時候、聽覺、覺得、很好、穿衣、衣服、飛快

4.學習多音字。覺(jiào)睡覺;覺(jué)感覺

5.了解結構。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講了幾個方面的事情?(六個自然段。第一方面:“我”覺得自己很大,因為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第二方面:“我”覺得自己很小,因為有些事情“我”還自己做不了;第三方面:“我”盼望自己快點兒長大。)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3)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二段。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思考:“我”為什么覺得自己很大?

(因為“我”能自己穿衣服、系鞋帶,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了,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大。)

(3)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很大的時候呢?舉例說明。

(例如:我能夠幫助媽媽干家務時覺得自己很大;我自己獨立去上學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大。)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你的心情如何呢?(很自豪)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自豪的語氣讀一讀這兩段。

3.學習第三四段。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jié),師生評價。

(2)“夠不著”說明了什么呢?

(“夠不著”說明“我”個子還沒長高。)

(3)“聽到雷聲喊媽媽”寫出了什么?

(寫出了“我”的膽小。)

(4)“我”為什么覺得自己很小?

(因為“我”個子還不夠高,膽子又小,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

(5)你覺得自己哪些方面還很小,是個孩子呢?

(例如:我不能獨自去上學,還需要爸爸媽媽送我去學校。)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

4.學習第五六段。

(1)課件出示最后兩段,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我”希望自己不要長大的原因是什么?

(“我”不想失去無憂無慮的童年,希望還能繼續(xù)得到父母及其他親人的呵護。)

(3)“我”為什么又盼著自己快點兒長大?

(希望自己長大后,能做更多的事情,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4)現(xiàn)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盼著快點兒長大的急切心情吧。

5.教師小結:最后,讓我們一起欣賞歌曲《快快長大》。(播放歌曲《快快長大》)

6.指導書寫“自、己、衣”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7.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篇課文從孩子的視角,描寫了“我”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大”,什么時候覺得自己“小”,表達了“我”矛盾的心理。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感受到了小作者內(nèi)心的矛盾。

(2)懂得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自(自我) 己(自己)

目(目光) 已(已經(jīng))

我會選。

希望盼望

他從小(希望)做一名教師。

他(盼望)著全家人能早日團聚。

五、作業(yè)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描寫兒童生活的詩句,讀一讀。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感悟及引入資料,聯(lián)系上下文等理解朱丹放棄終試又被破格錄取的原因,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感悟笛聲所蘊含的情感。

3、領悟作者描寫朱丹外貌語句的作用。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感悟及引入資料理解朱丹放棄終試又被破格錄取的原因,體會朱丹的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展開想象,聯(lián)系上下文感悟笛聲所蘊含的情感。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回顧內(nèi)容,梳理問題,引入文本探究

二、關注對話,引入資料,了解放棄原因

三、想象畫面,品味笛聲,體會愛國之情

四、品讀外貌,感悟梅花,豐滿人物形象

?教學主要環(huán)節(jié)和設計意圖】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回顧內(nèi)容,梳理問題,引入文本探究

(一)、回憶課文,導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9課《木笛》,(板書課題)回憶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nèi)容?!?/p>

2、引導學生針對朱丹“放棄終試”“破格錄取”進行質(zhì)疑:

面對“放棄終試”“破格錄取”你有什么疑問嗎?

根據(jù)學生質(zhì)疑梳理成一個大問題:朱丹在考場上為什么放棄終試,后來為什么又被破格錄取?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引發(fā)學生閱讀期待?!?/p>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關注對話,引入資料,了解放棄原因

(一)、關注對話,初步感知

1、瀏覽課文,看看朱丹是在什么情況下放棄了考試?為什么放棄?

教師引導過渡:你是通過朱丹和大師的對話讀懂的,讓我們都來讀讀朱丹和大師的對話。

邊讀邊思考,從這部分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中引導學生關注到“沒有忘記”,

追問學生朱丹沒有忘記什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環(huán)保紀念日)

(二)、引入資料,震撼心靈

1、有關南京大屠殺你了解多少?學生交流資料

2、教師引入資料:

師述:1937年12月23日,日軍攻占南京,日寇的刺刀瘋狂地刺殺中華兒女的血肉之軀,日軍的槍彈瘋狂地掃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多少無辜的南京市民被焚燒、活埋、水溺……多少父母失去了孩子,多少孩子變成了孤兒,原本美麗繁華的南京城尸骨遍地,血流成河!屠殺持續(xù)了40多天,近1000個小時,大約60000分鐘。30多萬人慘遭殺害!大約是每1分鐘殺6個人。

引讀:同學們,讀一讀這串帶血的數(shù)字吧。(齊讀)

這僅僅是一串數(shù)字嗎?(再讀)

3、讀著這串數(shù)字,你們心中有著怎樣的感受?(再讀)

教師小結:在朱丹的心里,這是一種永遠的痛,這是作為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感受得到的恥辱的痛。

?設計意圖:通過資料的引入與教師的引讀,使學生受到震撼,在此基礎上,對朱丹當時的心情便會有更進一步的理解。為后面朱丹作出選擇的不易做鋪墊?!?/p>

(三)、品味感悟,體會原因

1、教師引讀:所以當大師冷峻地問朱丹為什么不能演奏歡樂的樂曲時,朱丹說——(教師指示屏幕引導讀出朱丹的話)

2、就是這樣的日子里,當朱丹接到這張(出示卡片:第一項,任選一首表現(xiàn)歡樂的樂曲)卡片時,他在想什么呢?請你讀讀有關段落,想想你是通過什么讀懂的?

出示:看過卡片,朱丹眼里閃過一絲悲戚。沉默片刻之后,他向主考席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抬起頭,歉疚地說:“請原諒,我可以不演奏歡樂的曲目嗎?”

3、交流:引導學生抓住“悲戚”“沉默片刻”“深深鞠躬”等詞語,體會朱丹的難過、矛盾、歉意……

聯(lián)系一、二自然段中“要求苛刻”“競爭激烈”體會機會來之不易。

抓住文中描寫朱丹對木笛珍愛的語句,體會對音樂的酷愛。

4、教師引導:在考場上朱丹放棄了什么?堅守了什么?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小結:朱丹雖然內(nèi)心是那么痛苦,那么不忍,但是他最終決定放棄終試機會。是什么使他做出了我們常人無法理喻的選擇 ?(正是他的熾熱的愛國之情)

?設計意圖:通過抓重點詞語、聯(lián)系上下文等方法讓學生揣摩文字,品味語言,感受朱丹內(nèi)心的悲痛與選擇的艱難,從而突出他的愛國情懷】

第三環(huán)節(jié):想象畫面,品味笛聲,體會愛國之情

(一)、想象畫面,體會心情

1、朱丹向主考官鞠了一躬,把抽出的木笛放回絨套,轉過身,默默地走了。當他走向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碑,臨近石碑,他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自讀)

出示:臨近石碑,只見一片熒熒光亮,像曙色萌動,像蓓蕾初綻,像墨滴i在宣紙上無聲暈染。走近一看,竟是一個有孩子組成的方陣:有大孩子,有小孩子;有男孩子,有女孩子。他們高矮不一,衣著不一,顯然是自發(fā)聚集起來的。他們頭上,肩上積著一層雪,仿佛一片油松林。每個孩子手擎一支紅燭,紅燭流淌著紅寶石般的淚。

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幅畫面。體會這份悲痛的心情,以讀代講。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畫面、評讀使學生頭腦中出現(xiàn)畫面,感受孩子們悲痛心情,體現(xiàn)孩子們的愛國情懷?!?/p>

2、教師小結:臨近石碑,朱丹看到了身披白雪的孩子們手擎紅蠟燭,悼念亡靈。

(二)、品味笛聲,感受心聲

1、于是朱丹佇立雪中,小心地從絨套中取出木笛吹奏起來。

笛聲化作了這樣一段文字,笛聲悲涼凄切——

出示:“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寒冷凝凍著這聲音,火焰溫暖著這聲音。墜落的雪片紛紛揚起,托著笛聲在天地間翩然回旋?!?/p>

2、這段話在寫什么?(笛聲)這悲涼凄切的笛聲好像_______;好像_______;好像________;

?設計意圖:通過想象補白輔助學生理解這段文字所描繪的畫面,體會笛聲所表達的情感。】

這笛聲給人什么感受?悲涼凄切,寒冷。

3、讀了這幾句,你對朱丹有了那些了解?內(nèi)心悲痛,充滿仇恨,演奏水平高超)

讓我們也和那些孩子一起聽聽這悲涼凄切的笛聲吧!

你聽到了怎樣的木笛聲?悲傷、難過、凄涼。

4、悲傷!難過!讓人落淚,如果用書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是哪個詞呢?如泣如訴這個“泣”三點水加個“立”,什么意思?訴呢?

出示:笛聲悲涼凄切,猶如脈管滴血,笛聲如泣如訴,它在向人們傾訴:( );它在控訴( );它在吶喊( )。

?設計意圖:借笛聲引發(fā)想象,表達心聲,深化文章主題】

(三)、受到感染,破格錄取

1、被白天情景所震動的主考官也來到了紀念碑前,他也聽懂了朱丹的心聲,他告訴朱丹:“你雖然沒有參加終試,但已被樂團錄取了?!?同學們,是什么打動了這位大師,讓他做出如此的決定呢?

(高超的目的演奏水平和深深的愛國之情)

原文:為了一種精神,一種人類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大師希望讓音樂成為一種呼喚,呼喚人類正在流失的民族精神。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品讀外貌,感悟梅花,豐滿人物形象

1、我們再來仔細打量一下這個被破格錄取的朱丹,哪一段具體介紹了他?(4自然段)

出示:他看上去修長、纖弱,一身黑色云錦衣衫仿佛把他也緊束成一棵梅樹。衣衫上的梅花,仿佛開在樹枝上。

朱丹為什么穿這樣的衣衫?

(云錦——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中國傳統(tǒng)工藝,它是中國的代表,朱丹時刻把祖國記在心中。

梅花——迎風傲雪,它是中國人精神的體現(xiàn),朱丹就像一枝梅花,不屈不撓。)

作者為什么不惜筆墨描寫朱丹的裝束?(外貌體現(xiàn)人物特點——愛國)

2、結論:在寫人的文章中,外貌描寫雖然寥寥數(shù)筆卻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要為突出人物品質(zhì)服務,所以我們寫作時也要引起重視。

?設計意圖:體會外貌描寫的作用,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

?布置作業(yè)】

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許多感受,把你感受最深的一點寫下來。

?板書設計】

9、木 笛

放棄終試 破格錄取

愛國之情

?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回答問題。

1、木笛手朱丹在考試是為什么拒絕演奏歡樂的樂曲?這說明什么?

2、那位聲名遠揚的音樂大師為什么錄取了沒有參加考試的木笛手朱丹?(請寫出兩方面的原因)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9個,積累詞語7個。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理解關鍵詞句。

4、使學生懂得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的成績才值得驕傲。

教學重點:讀文理解詞句。

教學難點:

體會“我”為什么起先拿起寶鏡輕輕撫摸,后來卻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碎。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課文錄音、寫有句子的幻燈片

教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1、猜謎:臉兒亮光光,坐在桌子上。妹妹要照相,先請它幫忙。

2、讀一讀,猜一猜。

3、出示課題,齊讀

4、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為什么稱它為寶鏡?有了寶鏡,“我”是怎樣對待它的?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先自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爭取多讀幾遍)

2、反饋自學效果

(1)出示詞語:即將、傳遞、搶奪

(2)各種形式讀詞

(3)“將”是多音字,注意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不同的讀音。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找找課文主要講哪兩個人物?說說他倆之間發(fā)生的事。

4、交流。

5、小結:課文主要是通過主要人物之間的語言來展開故事的。

三、細讀課文,明白事理。

1、同桌分角色讀讀人物間的對話,想想為什么要叫它寶鏡?

2、找到文中的語句說說,并讀好語句。(出示語句,指導朗讀)

(1)我在鏡子里看到老師正在出考試題:第一題、第二題看得清清楚楚。

(2)“看到了吧,”她說:“有了寶鏡,你將成為學習成績的學生。”

(3)老婆婆見我又搖搖頭,嘆口氣,說:“這也不要,那也不要。這兩樣東西總有人會要,特別是這面寶鏡,孩子們搶都來不及哩!”

3、重點知道第三句:

(1)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抓住關鍵詞:這、那、這兩樣東西分別指什么?

(2)讀句理解:搶,讀好句子。

(3)出示2——5節(jié),讀句理解、指名讀、男女生分角色讀。

4、“我”是怎樣對待這面寶鏡的?快速讀課文,找到句子用曲線劃出。

(1)出示句子:我拿起寶鏡,輕輕地撫摸了一陣,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得粉碎。

(2)學習生字:摔、砸(特別注意摔的書寫)

(3)讀好句子(指名讀、齊讀)

5、讀句質(zhì)疑:為什么“我拿起寶鏡,輕輕地撫摸了一陣”?后來又為什么“往地上狠狠地一摔,將它砸得粉碎”?

四、小結課文。

1、齊讀全文,注意讀好對話

2、聽記: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面包,吃起來才香甜。

五、布置作業(yè)

1、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神奇寶貝的故事?收集資料講一講。

小學1年級語文教案優(yōu)質(zhì)課篇8

“我選我“這是多么簡單的三個字。但是,說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小學生?!拔疫x我”的意義,遠遠超出了選出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對這件事,同學們有個認識過程?!按蠹叶笺蹲×恕保驼f明這一點。但從教室里響起的一陣掌聲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王寧此舉的認同和擁護。“我選我”,體現(xiàn)了王寧真心誠間為同學服務,因而受到了大家擁戴。

教學理念:

本著舊課新講的原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多讀多想,體會文中思想內(nèi)涵,達到讀中悟,讀中學的目標!

教學目標:

1、學習“委、補、室、寧”弄生字。

2、會寫“員、青、等字。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二年級# 導語

前幾天,我們班進行了竟選。請同學們談一談竟選的體會。今天,王寧所地的班級地要進行班委的評選,讓我們大家一塊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

2、誰愿意和其它同學合作把課文讀好。

3、他們誰讀得好,哪好?誰好我們就應該應該向誰學習。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來吧,大家向這位同學一樣,一齊來試試齊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①句話,問:“大家在想什么?帶著你的想法讀一讀”

選誰呢?教室里靜悄悄的。

出示第②句話,想一想王寧會用什么樣的語氣說?能把這種語氣讀出來嗎?

突然,王寧站起來說:“我選我”。

3、王寧要選自己做什么?他為什么要自己選自己呢?我們來學習第3自然段。

四、學習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己讀第3自然段。

2、指名誰來讀一讀

3、分別指導三句話讀法

4、三人一組分角色讀

5、上臺表演讀

6、小結:大家表演得很好,讀得很棒,那么現(xiàn)在你們知道了嗎王寧為什么自己選自己呢?

7、對于王寧自己選自己王寧班同學怎么看?你從哪句話看出來的?

五、學習第四自然段

齊讀最后一句話

師小結:看了王寧班競選真是與我們班不同,我想同學們的感觸一定很深,下面,我們聽聽音樂,仔細體味一下吧!(配樂朗讀)

下面我們有一個議題:咱們就王寧自己選自己當勞動委員一事,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好不好。

小結:“我選我”這是多么簡單的三個字啊,但是,說出這句話是需要勇氣的,特別是對于孩子們來講,“我選我”的意義遠遠超出選勞動委員這件事本身。

六、指導寫字

青下邊月第一筆為,室寫緊湊點防止拉長。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03100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