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五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1-11 20:51:13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五篇)
時間:2023-01-11 20:51:13     小編:zdfb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篇一

姓 名:王 俊 專 業(yè):材料物理 學號:1320122111

摘要:材料腐蝕的概念和研究材料腐蝕的重要性,航空材料的分類和演變,航空材料腐蝕防護技術的歷史和現(xiàn)狀特點,航空材料腐蝕現(xiàn)象及其機理,腐蝕對航空材料的影響,解決航空材料腐蝕問題及其防護與治理。

關鍵詞:航空材,腐蝕,防護。前言

金屬和它所在的環(huán)境介質之間發(fā)生化學、電化學或物理作用,引起金屬的變質和破壞,稱為金屬腐蝕。隨著非金屬材料的發(fā)展,其失效現(xiàn)象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因此腐蝕科學家們主張把腐蝕的定義擴展到所有材料,定義為:腐蝕是材料由于環(huán)境的作用而引起的破壞和變質。

腐蝕現(xiàn)象在人們在社會生產及使用到的各種材料中都普遍存在,由于服役環(huán)境復雜多變, 不同構成材料相互配合影響, 導致航空材料在飛行器的留空階段、停放階段遭受多種不同種類的腐蝕,增加了飛 行器的運營成本,對飛行器的功能完整性和使用安全性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開展航空產品的腐蝕與防護的研究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航空材料的歷史與發(fā)展

1.1航空材料的概論

航空材料是航空工業(yè)主要基礎,航空材料與航空技術的關系極為密切,航空航天材料在航空產品發(fā)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航空材料既是研制生產航空產品的物質保障,又是推動航空產品更新?lián)Q代的技術基礎。1.2.航空材料的分類 航空材料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按成份可分為四大類: 

1)金屬材料: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鋼、高溫合金、粉末冶金合金等。

2)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陶瓷等。

3)高分子材料:透明材料、膠粘劑、橡膠及密封劑、涂料、工程塑料等。

4)先進復合材料:聚合物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無機非金屬基復合材料、碳 /碳復合材料等。

按使用功能可分為兩大類:結構材料和功能材料。1.3航空材料的演變

早期飛機的結構以木材、蒙布、金屬絲綁扎而成,后來又發(fā)展為木材與金屬的混合結構。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隨著鋁合金材料的發(fā)展,全金屬承力蒙皮逐漸成為普遍的結構形式。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鎂合金開始進入航空結構材料的行列。

四、五十年代,不銹鋼 成為航空結構材料。到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出現(xiàn)鈦合金,嗣后并被用于飛機的高溫部位。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開發(fā)出樹脂基先進復合材料,后來在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基礎上又出現(xiàn)了金屬基復合材料。現(xiàn)代飛機大量采用新型材料。2.航空材料的不同腐蝕

航空器包括很多不同種類的航空材料,這些材料的種類不同,所處工作環(huán)境不同,導致航空材料的腐蝕具有多樣性。

2.1環(huán)境作用下的電化學腐蝕

電化學腐蝕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很多材料物品都會受到其影響。而電位差與電解質溶液就是形成電化學腐蝕的兩個基本條件。在飛行器結構中,不同的結構由于承擔的功能不同,所使用材料的性質也不同。例如,飛行器的蒙皮多采用具有出色延展性而強度相對較低的鋁合金,起落架和龍骨梁則多選用高強度的合金鋼。材料不同,它們的電極,如果接觸就有可能產生腐蝕的隱患;就算是同種類的材料,由于其內部雜質的存在或其自身就是由不同電極電位多相組成。因此, 構成飛行器的航空材料客觀上都存有電化學腐蝕的可能。僅有電極電位差,而沒有在電極間傳遞電荷的電解質溶液, 并不會形成導致腐蝕現(xiàn)象的腐蝕電池,但現(xiàn)實中飛行器的電化學腐蝕現(xiàn)象說明電解質溶液在飛行器中普遍存在。

2.2 承力結構應力腐蝕

材料除受環(huán)境作用外還受各種應力作用,因此會導致較單一因素下更嚴重的腐蝕破壞形式。應力腐蝕是應力和腐蝕環(huán)境共同作用下的材料破壞形式。應力腐蝕僅發(fā)生在特定的腐蝕環(huán)境和材料體系中,其特點是造成此種破壞的靜應力遠低于材料的屈服強度,斷裂形式為沒有塑性變形的脆斷,且主要由拉應力造成。

以起落架的應力腐蝕為例,飛行器的起落架結構為飛行器的主要受力結構之一,當飛行器處于停放狀態(tài)時,起落架的輪軸受拉應力作用,可能在相應的腐蝕介質作用下發(fā)生應力腐蝕。起落架材質一般為鍍鉻的高強鋼,鉻鍍層強度高、耐磨但鍍層較脆,容易在飛行器起降的交變載荷作用下沿缺陷剝落而失效。

2.3 發(fā)動機的高溫腐蝕

發(fā)動機的主要腐蝕表現(xiàn)形式是高溫氧化腐蝕。推力大、效率高、油耗低、壽命長是航空發(fā)動機發(fā)展趨勢。只有對渦輪進口燃氣溫度進行提升,才能供給出需 要的增壓比與流量比,實現(xiàn)提升推力的同時降低油耗。所以發(fā)動機渦輪葉片的抗高溫腐蝕性能極其關鍵。對此主要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保障性能前提之下,提高葉片材料本身的熔點及高溫抗氧化能力;使用與基體材料親和力更好、高溫性 能更好的抗氧化保護涂層。

2.4 意外腐蝕

飛行器服役中還存在意外腐蝕。這種腐蝕與飛行器的設計、選材及運行環(huán)境無關,完全是由人為不當操作造成。比如機上承載強腐蝕性物質,發(fā)生泄漏而造成飛行器發(fā)生腐蝕。通過編制詳細的操作流程與有關部門加強監(jiān)督管理,并制定相應的強制性規(guī)定規(guī)范,并由專人進行負責落實便可完全避免人為因素而造成的腐蝕現(xiàn)象。

3.腐蝕機理和測試技術研究

高強度航空材料在力學-環(huán)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可能會發(fā)生應力腐蝕而導致災難性的事故。因此開展應力腐蝕的測試和研究是腐蝕和防護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已經發(fā)展了一些應力腐蝕敏感性的測試標準。這些試驗標準在研究新研材料和引進飛機材料的應力腐蝕性能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另外也有人設計了一些非標準的應力腐蝕試驗來模擬試件的服役條件,試驗的結果與實際情況符合的較好。由于實際的應力腐蝕往往發(fā)生在大氣環(huán)境中,所以設計了一種便攜式拉伸應力腐蝕試驗器,用于開展戶外大氣應力腐蝕的研究。

飛機結構往往由多種材料構成,在一定條件下不同材料的相互接觸會導致接觸腐蝕和電偶腐蝕。研究者對鋼與鋁合金和鈦合金接觸時的電偶腐蝕和防護方法進行研究,得到了很多對實際工程有指導價值的結論。隨著復合材料在航空產品上得到應用,復合材料和金屬材料接觸時所引起的相容性問題開始得到人們的重視,并提出了一些防護措施?,F(xiàn)役飛機鋁合金構件的主要腐蝕形式是點腐蝕,點蝕形成的蝕坑通常是腐蝕疲勞的裂紋的裂紋源,航空材料的腐蝕疲勞損傷往往是在腐蝕點上的裂紋生成和擴展導致的。點蝕形成現(xiàn)在比較公認的是蝕點內部發(fā)生的自催化過程。鋁合金材料點蝕形成是一種自發(fā)催化閉塞電池作用的結果,蝕點不斷向金屬深處腐蝕,并使在鈍化過程受到抑制,由于閉塞電池的腐蝕電流使周圍得到了陰極保護,因而抑制了蝕點周圍的全面腐蝕,但是加速了點蝕的迅速發(fā)展。隨著腐蝕時間的延長,點蝕的深度和表面半徑都在不斷的增大,相鄰的蝕點會相互交錯形成更大更深的蝕點。

4.表面強化和防護

4.1 航空發(fā)動機高溫防護涂層

航空發(fā)動機所用的高溫防護涂層一般可分成擴散涂層和包覆涂層。目前我國已經發(fā)展出多種發(fā)動機部件所使用的鎳鎘擴散涂層、滲al,al+si料漿涂層、pt-al涂層、包覆型m、cr、al、x涂層、熱障涂層、抗氧化防脆化涂層、封嚴涂層等,部分涂層進入批量生產階段。mc r a iy 涂層是一種包覆性涂層,它克服了傳統(tǒng)鋁化物涂層與基體之間互相制約的弱點,進一步提高了發(fā)動機材料的抗氧化的能力。隨著航空燃氣輪機向高流量比、高推重比、高進口溫度的方向發(fā)展,燃燒室中的燃氣溫度和壓力不斷提高,我國開展了熱障涂層(thermal barrier coatings,簡稱tbc s)的研究。熱障涂層是由陶瓷隔熱面層和金屬粘結底層組成的涂層系統(tǒng)。zro2 是目前陶瓷隔熱面層中研究最多的成分。熱循環(huán)試驗證明柱狀晶組織較普通的纖維狀組織具有更高的抗熱疲勞性能另外我國還開展了納米陶瓷熱障涂層的研究。4.2表面強化

表面強化工藝技術涉及到各種金屬材料(鋼、鋁合金、鈦合金、高溫合金、金屬基復合材料等),對于不同的晶體結構(面心立方、體心立方、密排六方)有多種不同的強化方法和工藝參教;同時根據航空高強度構件外形的幾何形狀不同,選擇不同工藝參教和前后順序的搭配方式。但是,所有強化工藝處理后材料都會因為塑性變形引起表層組織結構、殘余應力和硬度的梯度以及表面形貌等發(fā)生變化,起到降低外加拉應力和應力集中系數的作用,從而對耐磨性和疲勞性能 產生影響。電子束表面處理是利用高能量密度的電子束對材料表面進行加工,是不同于機械加工的一種新型加工方法悄。

12i,其中電子束物理氣相沉積以及電子束表面處理等在工業(yè)上的應用最為廣泛。電子束加工方法起源于德國,經過幾十年的 發(fā)展,目前全世界已有幾千臺設備在核工業(yè)、航空航天工業(yè)、精密加工業(yè)及重型 機械等工業(yè)部門應用,現(xiàn)已完全被工業(yè)部門所接受。電子束表面改性技術是20世紀70年代才發(fā)展起來的新技術。電子束表面改性處理包括金屬材料的表面淬 火、表面合金化、表面清洗及熔覆、薄極退火,以及半導體材料的退火和摻雜等。目前,電子束表面非晶態(tài)處理及沖擊淬火等先進處理工藝的研究也已經在世界各國廣泛展開。激光沖擊強化(laser shock pening,lsp)技術是一種利用激光沖擊波對材料表面進行改性,提高材料的抗疲勞、磨損和應力腐蝕等性能的技術。目前激光沖擊技術在工程中應用最廣泛的領域是合金材料的表面強化,與滾壓、噴丸、冷擠壓等材料表面強化處理的方法相比,激光沖擊強化處理具有非接觸,無熱影響區(qū)和強化效果顯著等突出的優(yōu)點。其原理是當短脈沖(十幾納秒)的高峰值功率密度(大于109w/cm2)的激光輻射金屬靶材時,金屬表面吸收層吸收激光能量發(fā)生爆炸性汽化蒸發(fā),產生高溫(大于10000k)、高壓(大于1gpa)的等離子體,該等離子體受到約束層約束時產生高強度壓力沖擊波,作用于金屬表面并向內部傳播。材料表層就產生應變硬化,殘留很大的壓應力。激光束經過凸透鏡聚焦后,功率密度可以達到1~50 gw/cm2,接著大部分激光能量將被涂層吸收,能量轉化成沖擊波的形式,透明物質水即所謂限制層,它將基體和基體表面的涂層包覆起來。

5.航空材料的腐蝕與防護的意義

我國的腐蝕和防護研究為我國航空工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在腐蝕機理和測試、航空發(fā)動機高溫防護涂層以及表面處理和防護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小成績。

參考文獻

[ 1]《航空材料與腐蝕防護》--------------講義中國民航大學理學院材料化學教研室------------蘇景新

[ 2]《我國航空材料的腐蝕與防護現(xiàn)狀與展望》----------蔡健平,陸峰,吳小梅.[3]《航空材料腐蝕疲勞研究進展.腐蝕與防護》-------耿德平,宋慶功。[4] 《ta 15鈦合金與鋁合金接觸腐蝕與防護研究》-------------張曉云,孫志華,湯智慧等 [5]《航空材料的腐蝕問題與防治對策》------------------------------崔坤林.[6]《民機結構外露關鍵部位涂層加速腐蝕環(huán)境譜研究》--------楊洪源,劉文。

[7]《材料腐蝕與防護》-------------冶金工業(yè)出版社------------孫秋霞主編。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篇二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

填寫說明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是國家科技部批準的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設立的科學技術獎項?!吨袊g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是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的基本技術文件和主要依據,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格式、欄目及所列標題如實、全面填寫。

《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須嚴格按規(guī)定格式打印,a4幅面(高297毫米,寬210毫米)豎裝。文字及圖表應限定在高257毫米、寬170毫米的規(guī)格內排印,左邊為裝訂邊,寬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內容所用字型應不小于4號字,申報書及其指定附件備齊后應合裝成冊,其大小規(guī)格應與申報書一致。裝訂后《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勵申報書》不需另附加封面。

一、項目基本情況

《獎種》填寫科學技術獎。

《評審編號》由中國腐蝕與防護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填寫。

《項目名稱》(中文)應當簡明、準確地反映出項目的技術內容和特征,字數(含符號)不超過30個漢字。

《項目名稱》(英文)項目的英文名稱應翻譯準確,不超過200個字符。

《主要完成人》是指對該項目的完成做出創(chuàng)造性貢獻的主要科技人員,具備下列基本條件之一者可作為申報項目的主要完成人:(1)提出和確定項目的總體方案設計,并參加項目的實際研究工作;(2)在研制過程中直接參與并對關鍵技術和疑難問題的解決做出重要貢獻;(3)直接參與并解決在投產、應用或推廣過程中的重要技術難點或提出關鍵措施。主要完成人按貢獻大小從左至右,從上至下順序排列。

《主要完成單位》指項目主要完成人所在的基層單位,并在該項目研制、投產、應用或推廣的全過程中提供技術、經費和設備等條件,對該項目的完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主要完成單位按貢獻大小從左至右,從上至下順序排列。

《項目名稱可否公布》在“可”或“否”上劃“√”。

《密級、保密期限》應填寫經上級主管部門審定批準的密級、保密期限及批準號。《學科(專業(yè))名稱》依據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填寫

《主題詞》按《國家漢語主題詞表》填寫3個至7個與申報項目技術內容密切相關的主題詞,每個詞語間應加“;”號。

《應用行業(yè)》指項目所屬行業(yè)。應用行業(yè)分:a.化學礦山b.化學肥料 c.化學農藥d.石油化工e.基本有機化工原料f.無機化工原料g.合成材料及加工h.橡膠加工及制品i.染料j.涂料k.感光材料l.磁記錄材料m.化學試劑n.新領域精細化工o.化工裝備及化學工程p.化工新材料q.生物化工r.設計施工s.化工安全及衛(wèi)生技術t.軟科學反應用基礎研究u.化工環(huán)保v.化工情報w.化工標準 x.其它。申報項目屬何行業(yè),在相應的字符前劃“√”。

《任務來源》在相應的字母上劃“√”。a.國家計劃:指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項目; b.部委計劃:指國家計劃以外,國務院各部委下達的任務;

c.省、市、自治區(qū)計劃:指國家計劃以外,由省、市、自治區(qū)《或通過有關廳局》下達的任務; d.基金資助:指以國家基金形式資助的項目;

e.國際合作:指由外國單位或個人委托或共同研究、開發(fā)的項目; f.其他單位委托:指各種企事業(yè)單位委托的項目。

g.自選:指本基層單位提出或批準的,占用本職工作時間研究開發(fā)的項目;

h.非職務:指非本單位任務,不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和時間所完成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或者無正式工作單位的研究開發(fā)項目。《計劃(基金)名稱和編號》指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fā)項目列入計劃的名稱和編號。

《項目起止時間》起始時間指立項研究、開始研制日期,完成時間指項目通過驗收、鑒定或投產日期。

二、項目簡介

《項目簡介》是向國內外公開宣傳、介紹本項目的資料,要求按欄目內的提要簡單、扼要地介紹,同時不泄露項目的核心技術。

三、項目詳細內容

《項目詳細內容》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欄目內容及本說明的有關要求,詳實、準確、全面地填寫,必要的圖示須就近插入相應的正文中,不宜另附。

1、《立項背景》簡明扼要地概述立項時國內外相關科學技術狀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尚待解決的問題及立項目的。

2、《詳細科學技術內容》是考核、評價該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因此,凡涉及該項科學技術實質內容的說明、論證及實驗結果等,均應直接敘述,一般不應采取見**附件的表達形式。

本欄目根據科學技術項目的特點側重敘述: 技術發(fā)明類:

(1)總體思路。總體思路是根據立題目的,從總體上利用什么新思想、新知識,繼承已有科學技術成果的長處,克服、解決其不足,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新發(fā)明成果。

(2)技術方案。應詳細寫明發(fā)明成果的技術核心以及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措施。按照發(fā)明的不同類型,對填寫該內容的概括要求是:

①對于產品發(fā)明。包括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種等。

其基本寫法按結構描述,一般要寫四點:[1]按結構圖(裝配圖、剖面圖)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作總的描述,靜態(tài)用以說明構成發(fā)明的組成部分,動態(tài)用以說明動作程序。[2]畫出關鍵部件圖作深入描述,包括特殊加工工藝、特殊材料、特殊調試技術等。[3]列出性能指標。[4]構成發(fā)明的其他內容。所有機械圖均不注尺寸,但應按比例繪制并標出圖序,注出零部件的名稱。

②對于工藝發(fā)明(包括各種技術方法)。其基本寫法按相應步驟及實現(xiàn)條件描述其特點,一般要寫四點:[1]基本原理。已知的原理只需寫明采用了什么原理,新的原理要列出結論性公式(不寫推導過程)。[2]說明實施步驟。如工藝流程、安裝步驟等。[3]實現(xiàn)的條件。如工藝條件、使用的原料等。[4]完成動作所采用的設備。對于構成發(fā)明的特殊裝備,還應參照產品發(fā)明的寫法,進一步詳細描述其特征。

③對于材料發(fā)明。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等。一般要寫四點:[1]組成成分。包括各物質元素的名稱、特性、配比及結構式。[2]合成方法或者制造工藝。包括工藝流程、工藝參數(含最佳參數)。[3]完成工藝所需的特殊設備(參照產品發(fā)明寫)。[4]物理化學性能。

(3)實施效果。應詳細填寫實施的范圍、規(guī)模、已達到的效果,簡明闡述預期效果和對專業(yè)技術發(fā)展起的作用意義等。包括專業(yè)水平提高、工藝過程簡化、節(jié)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工效和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等。

科技進步類:

(1)總體思路。應簡要闡述針對立項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來解決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新成果。

(2)技術方案與創(chuàng)新成果。應詳細闡述具體技術方案和實施步驟,應用了哪些理論、技術和方法,在技術開發(fā)、推廣及產業(yè)化過程中,攻克了哪些關鍵技術,在技術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取得了哪些創(chuàng)新成果。

(3)實施效果。應簡要闡述該項技術的轉化程度,應用范圍及推廣情況。按照科學技術進步分類。各類項目在闡述對應有所側重。

①技術開發(fā)類項目應突出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對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和實現(xiàn)行業(yè)技術跨越的促進作用。

②社會公益類項目應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在本行業(yè)中的推廣應用情況以及對促進社會科技進步的作用。

③重大工程類項目應突出團結協(xié)作、聯(lián)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tǒng)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和推動行業(yè)技術進步的作用。

3、《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及創(chuàng)新點》的填寫,是申報項目和申報書的核心部分,也是審查項目,處理爭議的關鍵依據?!鞍l(fā)現(xiàn)、發(fā)明及創(chuàng)新點”是項目詳細內容在創(chuàng)新性方面的歸納與提煉,應簡明、準確、完整地闡述,無須用抽象形容詞。每一個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及創(chuàng)新點的提出須是相對獨立存在的。

技術發(fā)明類發(fā)明點是指:前人所沒有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關鍵技術。發(fā)明點應以發(fā)明專利和查新報告為依據,發(fā)明的原理、效果、意義不要列入。

科學技術進步類創(chuàng)新點是指:在研究、開發(fā)、推廣以及產業(yè)化中做出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和解決的關鍵技術。

4、《保密要點》是指申報項目的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需要保密的技術內容。

5、《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的綜合比較》,應就申報項目的總體科學技術水平、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同當前的國內最外先進的同類研究和同類技術用數據或圖表方式進行全面比較,加以綜合敘述,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

6、《應用情況》。申報技術發(fā)明類、科學技術進步類應就推薦項目的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應用前景進行闡述。

7、經濟效益情況表 《經濟效益情況表》欄中填寫的數字應以主要生產、應用單位財務部門核準的數額為基本依據,只填寫在申報前三年所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

各欄目的計算依據,應就生產或應用該項目后產生的直接累計凈增效益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作出簡要說明,并具體列出本表所填各項效益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依據。

8、社會效益情況表

《社會效益情況表》是指申報項目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保護自然資源或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國防能力;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應扼要地做出說明。

四、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應填寫獲得國務院、省部或經科技部批準的社會力量設立的科技獎勵情況。

1.獎勵名稱:系指“自然科學獎,技術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國際科技合作獎,民間獎”五個類型的獎勵,擇一填寫。

2.授獎級別:獎勵級別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和其他,多次獲獎,只填獲獎的最高級別,不得重復填寫。

3.獎勵等級:按實際獲得的獎勵等級“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擇一填寫。4.獲獎年度:獲得獎勵的日期,以獎勵證書上的日期為準。

五、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

《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應包括申報項目中所含的全部專利申請情況及已獲得的國內外專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況表

《主要完成人情況表》是核實完成人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按表格要求逐項填寫。順序應與首頁中的《主要完成人》一致。

“主要學術(技術)貢獻”一欄應如實地寫明該完成人對本項目獨立做出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并與《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及創(chuàng)新點》欄中的內容相對應。

七、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是核實申報項目主要完成單位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準確無誤,并在單位名稱欄內加蓋完成單位公章。

“主要貢獻”一欄應如實地寫明該完成單位對本項目做出的主要貢獻。

八、推薦意見

《推薦意見》由申報單位填寫,內容包括:根據項目創(chuàng)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并參照相應獎種條件寫明推薦理由和結論性意見。加蓋申報單位公章。

九、科技獎勵申報登記表

為貫徹執(zhí)行科學技術部《關于印發(fā)(科技成果登記辦法)的通知》(國科發(fā)計字[2000]542號)的精神,規(guī)范科技獎勵申報登記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信息交流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轉化工作,根據《科技成果登記辦法》,特需填報此表格。填寫說明

一、成果概況

1.成果名稱:課題在批準立項時的名稱,根據計劃任務書或合同、協(xié)議書由成果完成單位填寫。也可參照鑒定(評價)報告上的名稱。

2.關鍵詞:根據技術內容選擇關鍵詞填寫,最多填寫3個。3.成果體現(xiàn)形式:根據成果體現(xiàn)形式擇一填寫,不可多項填寫。4.成果所處階段:按評價時成果實際所處或相當的階段擇一填寫。初期階段:系指實驗室、小試等初期階段的研究成果。

中期階段:系指新產品、新工藝、新生產過程直接用于生產前,為從技術上進一步改進產品、工藝或生產過程而進行的中間試驗(中試);為進行產品定型設計,獲取生產所需技術參數而制備的樣機、試樣;為廣泛推廣而作的示范;為達到成熟應用階段、廣泛推廣而進行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大規(guī)模、大范圍應用階段:系指工業(yè)化生產、正式(或可正式)投入應用的成果。

5.成果水平:根據評價結論填寫。

6.轉讓范圍:按“允許出口、限國內轉讓、不轉讓”擇一填寫。

7.研究形式:只有一個完成單位填寫“獨立研究”。有一個以上完成單位,根據合作單位的性質按“與企業(yè)合作、與院校、院所合作、與國外合作、其他”擇一填寫。

8.學科分類:按中國圖書分類編碼填寫,最多填寫2個。

9.所屬高新技術領域:本指標可復選,最多優(yōu)選2項。具體參見附件三“國家高新技術產品目錄”,不屬于高新技術領域的成果不填此欄目。

10.成果應用行業(yè):本指標可復選,最多可優(yōu)選2項。具體參見“行業(yè)分類”。

二、立項情況

1.課題來源:本指標可復選,最多優(yōu)選2項。

國家計劃:系指正式列入國家科技計劃的項目,包括863計劃、科技攻關計劃,其他國家級科技計劃項目,如火炬計劃、攀登計劃、星火計劃、973計劃、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社會發(fā)展科技計劃、技術創(chuàng)新工程等列入其他。

部門計劃:系指國家計劃以外,列入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的科技計劃項目。

地方計劃:系指國家計劃以外,列入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其有關部門的科技計劃項目。國家基金:系指列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基金等的科技計劃項目。部門基金:系指列入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自然科學基金等的科技計劃項目。

地方基金:系指列入地方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風險基金、智力引進基金等的科技計劃項目。民間基金:系指利用民間基金研究開發(fā)的科技項目。

國際合作:系指通過官方和民間以及多邊的科技合作,共同研究、開發(fā)、培訓的科技項目。橫向委托:系指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及個人委托研究開發(fā)的計劃外科技項目。自選:系指自立課題、自有資金進行研究開發(fā)的科技項目。其他:凡不屬上述各類的科技項目均列入本欄。2.課題立項編號:課題立項證書上的編號。

3.經費實際投入額:系指在研究起止期間,該項目在研究、開發(fā)、應用和推廣過程中實際投入的全部資金,按國家、部門、地方、基金、自有、其他逐項填寫。其中“自有資金”指承擔單位將自有資金轉為用于該課題的經費。自有資金不包括集資和借款等,這些應包括在其他中。

三、評價情況

1.評價方式:指科技成果評價采用的形式,包括:鑒定、驗收、行業(yè)準入和其他。

鑒定:系指通過地方、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成果管理機構或經其批準的中介服務機構組織的鑒定。驗收:系指由主管部門、下達計劃部門或委托單位按照計劃任務書或合同(協(xié)議)書所規(guī)定的驗收標準和方法進行的測試、評價,并作出了正式的評價結論。

行業(yè)準入:系指以新產品或新技術為體現(xiàn)形式的科技成果。如,肥料、農藥、農機、種子、飼料添加劑、轉基因產品的市場準入。

其他:系指以其他形式(如評估等)通過地方、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成果管理機構或經其批準的中介機構進行的評價。

2.評價單位:對成果作出評價結論的單位,包括:鑒定機構、驗收、行業(yè)準入批準單位等。3.評價日期: 組織評價單位簽署評價意見的日期。

4.評價報告編號:成果通過評價時組織評價單位提交的評價報告上的編號。

四、評價意見

指評價單位對成果評價所作出的結論性意見。

五、知識產權狀況

1.知識產權形式:該項登記的成果表現(xiàn)的知識產權形式,包括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三種(外觀設計專利不統(tǒng)計)。其中: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系指科技成果獲得專利授權并已實施;軟件登記系指軟件經過正式登記。

2.知識產權名稱:按知識產權證書上的名稱填寫。

3.專利授權號:指經由國內外專利管理機構授予的發(fā)明專利權號或實用新型專利權號。4.軟件登記號:指軟件管理機構發(fā)放的證明文件上的登記號。

六、成果應用情況

1.應用狀態(tài): 成果正式投入應用或生產后連續(xù)使用,間歇使用,則為“穩(wěn)定應用”;成果投入生產應用后,被揚棄不再使用,則為“應用后停用”;成果完成后,既未進行自我轉化,也未進行轉讓生產,處于閑置狀態(tài),則為“未應用”。

2.已轉讓企業(yè)數:指非自我轉化性質的技術轉讓,以簽定成果轉讓協(xié)議(合同)的受讓單位數為準。3.技術轉讓收入:指非自我轉化性質的技術轉讓,協(xié)議規(guī)定由受讓單位支付的全部技術轉讓費用。4.自我轉化效益:系指成果在本單位生產或應用中產生的經濟效益。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新增產值:系指成果應用后本年度新增產值(不包括出口創(chuàng)匯所折算的收入); 新增利稅:系指成果應用后本年度新增加的產品銷售稅金、附加稅金、利潤總額之和;

出口創(chuàng)匯:系指成果應用后本年度增加的外匯(折成人民幣填報); 節(jié)約資金:系指成果應用后,由于投資減少,原材料、動力和燃料消耗降低等所節(jié)約的資金。5.預計達產投資:本項成果達到規(guī)?;a時,按當前的費用水平預計需投入的全部資金。6.預計達產利稅:本項成果達到規(guī)模化生產后,按當前的市場情況預計年度產生的利稅。7.未應用或停用原因:本指標可復選,最多優(yōu)選2項。主要有:

資金問題:由于資金(包括撥款、貸款、自籌和橫向經費)不落實、未到位或短缺的原因而對成果的研究、開發(fā)、應用和推廣過程產生影響,造成成果從未被用于生產或應用后停用。

技術問題:由于國內外技術取得進展及技術趨勢發(fā)生變化導致該成果技術的落后或不經濟,設備、材料等配套要求高難以解決,技術成套性差,技術不成熟,技術對環(huán)境、勞動安全產生危害,其他技術方面的原因,造成成果從未被用于生產或應用后停用。

市場問題:由于市場的供求狀況發(fā)生變化等原因,造成成果從未被用于生產或應用后停用。管理問題:在應用和推廣過程中,由于經營、管理上的原因造成成果從未被用于生產或應用后停用。政策因素:產業(yè)政策的調整、計劃的改變等政策性因素影響成果從未被用于生產或應用后停用。其他:除上述原因外的其他因素,其中包括不可抗拒因素的影響。

十、附件

附件是申報項目的證明文件和輔助補充材料,申報不同的獎種應提交相應的附件材料。

技術發(fā)明類附件:①發(fā)明專利證書及發(fā)明權利要求書或查新報告的復印件;②技術評價證明;③應用證明。

科學技術進步類附件:①技術評價證明,②應用證明。

其它證明材料是指對于直接關系人的生命、健康的申報項目(諸如藥品、食品、農藥等)應先行通過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審批手續(xù),并同時提交國家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以及根據評獎需要的其它必要的證明等。

申報項目查新報告,應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指定的查新單位按推薦國家技術發(fā)明獎項目的要求提供查新報告。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篇三

附件四: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填寫說明《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令第3號》和《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勵辦法》設置,本申報書是科學技術獎勵評審的基本技術文件和主要依據,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格式、欄目及所列標題如實、全面填寫。

《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要嚴格按規(guī)定格式打印或鉛印,大小為a4開本(高297毫米,寬210毫米)豎裝,文字及圖表應限定在高257毫米、寬210毫米的規(guī)格內排印,左邊為裝訂邊,寬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內容所有字型應不小于5號字,申報書及其指定附件備齊后應合裝成冊,其大小規(guī)格應與申報書一致。裝訂后的《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申報書》不需另加封面。

一、項目基本情況

《編號》由中國公路學會填寫。

《項目名稱》(中文)要準確、簡明、具體、并能反映出項目所屬的技術領域和特征,字數(含符號)不得超過30個漢字。

《項目名稱》(英文)系指中文名稱的英譯文,字符不得超過200個。

《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按相應規(guī)定的條件和數額填寫,并按貢獻大小從左至右、從上至下順序排列。

《推薦部門》指組織推薦項目的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交通主管部門或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路學會,部屬企、事業(yè)單位及企業(yè)集

團(總公司)有關部門;具有法人資格的從事公路交通行業(yè)的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

《密級》應填定密單位審定批準的密級。

《主題詞》按《國家漢語主題詞表》填寫3個至7個與推薦項目技術內容密切相關的主題詞,每個詞語間應加“;”號。

《任務來源》指推薦項目是屬于哪一級計劃下達的任務,在相應的字母上劃“√”。

a.國家計劃:指正式列入國家計劃項目;

b.部委:指國家計劃以外,國務院各部委或中央機關團體下達的任務;

c.省、市、自治區(qū):指國家計劃以外,由省、市、自治區(qū)(或通過有關廳局)下達的任務;

d.基金資助:指以國家基金形式資助的項目;

e.其它單位委托:指各種(全民、集體、中外合資等)企業(yè)委托的項目。委托關系應以正式合同、協(xié)議等為依據。

f.中外合作:指由外國單位或個人委托或共同研究、開發(fā)的成果,且成果為我國可共享的項目;

g.自選:指本基層單位提出或批準的,占用本職工作時間研究開發(fā)的項目;

h.非職務:指非本單位任務,不利用本單位物質條件和時間所完成與本職位無關的或者無正式工作單位的研究開發(fā)項目。i.其他:不能歸屬于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fā)項目。

《計劃名稱和編號》指上述各類的研究開發(fā)項目列入計劃的名稱和編號。

《項目起止時間》起始時間立項研究、開始研制日期、完成時間指項目主要論文公開發(fā)表、通過驗收、鑒定或投產日期?!冻晒C書的編號》指成果評價的文件。

二、項目簡介

《項目簡介》是向國內外公開宣傳、介紹本項目的資料,要求按欄目內的提要簡單、扼要地介紹,同時不泄露項目的核心技術。

三、詳細內容及申報理由

《詳細內容及申報理由》應就中國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勵申報書規(guī)定的標題及本說明的有關要求,詳實、準確、全面地填寫,必要的圖示須就近插入相應的正文中,不宜另附。

1、《立項背景》應引用國內外有關科學技術文獻,簡明扼要地概述立項時相關科學技術狀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以及尚待解決的問題。

2、《詳細的科學技術內容》是考核、評價該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因此,凡涉及該項技術實質內容的說明、論證及實驗結果等,均應直接引入正文,一般不應采取“見* *附件”的表達形式。

本欄目有三點提示:

(1)總體思路。經過國內外調研之后,形成的解決該項科技問題的總體構思,如何繼承已有科學技術的長處,克服其不足,利用什么

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什么樣的新成果。

(2)技術方案。應較詳細寫明有哪些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以及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措施。

根據科學技術項目特點,一般可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1)屬于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類型。重要的是寫明主要學術觀點,應著重在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在科學理論上的創(chuàng)見,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綜合分析上的創(chuàng)造性方面進行闡述。補充詳實內容及證實其客觀性。

(2)應用技術研究,應著重寫出應用范圍、效果。關鍵技術,主要突破點,應用實例。

(3)軟科學、科技服務類項目,應著重在指導思想、科學原理、分析方法、實施方法、實際效果,以及為決策科學化服務方面進行闡明。

(4)推廣項目應說明推廣者在已取得的重大效益中所采用的創(chuàng)造性技術推廣措施。

(5)實施效果。這里只需簡明填寫,如節(jié)省能源、原材料消耗,提高工效或在學科、專業(yè)發(fā)展上的作用、意義等。

3、《該項目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同類技術綜合比較》應就申報項目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和總體科學技術水平同當前的國內外最先進的水平進行全面比較,加以綜合敘述,并指出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必要時,可列表說明。

4、《創(chuàng)新點》是申報項目的核心部分,也是審查項目、處理爭

議的關鍵依據。創(chuàng)新點應簡明、準確、完整地闡述。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一般可用三種類型概括所有科技創(chuàng)新:

(1)基礎型創(chuàng)新。關于自然現(xiàn)象規(guī)律的新認識,關于科學理論、學說上的創(chuàng)見;關于原理、機理進一步闡明;關于研究方法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或通過基礎數據的科學積累總結出的規(guī)律認識等。

(2)復合(集成)型創(chuàng)新。指的是對已有科學技術的新組合、稼接、移植及推廣(新方法),應寫清楚新組合、新結構、新工藝、新方法、新配方、新用途等等(無需再寫過程和比較)。

(3)改進型創(chuàng)新。是指對已有科學技術的改進,或者單一改進,或者綜合改進。只需寫明改進了什么(無需再寫過程及比較)。

5、《保密要點》是指申報項目的詳細科學技術內容中需要保密的技術內容。

6、《應用、推廣及論文引用情況》應就申報項目的應用、推廣情況及預期應用前景進行闡述。

7、經濟、效益情況表

《經濟、社會效益情況表》欄目填寫的數字應以主要生產、應用單位財務部門核準的數額為基本依據,并必須切實反映由于采用該項目后在申報前三年所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

《本表所列效益額的計算依據及社會效益說明》應就生產或應用該項目后產生的直接累計凈增效益以及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等作出簡要說明,并具體列出本表所填各項效益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依據。

社會效益是指申報項目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發(fā)展;提高決策科學化、技術服務及科學管理水平;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國防能力;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應扼要地作出說明。

四、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應寫明項目曾經獲得省部級以下獎勵情況,凡獲得省、自治區(qū)、直轄市或國務院有關部、委、局科技獎勵的一律不準重復報獎。

五、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

《申請、獲得專利情況表》應包括申報項目中所含的全部專利申請情況及已獲得的國內外專利。

六、主要完成人情況表

《主要完成人情況表》此表是核實完成人是否具有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按表格要求認真填寫。

《主要學術技術貢獻》應對《創(chuàng)新點》一欄如實地寫明該完成人所完成的工作內容。

主要完成人的數量應嚴格按限額數填報。

七、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表》應準確無誤,加蓋公章,嚴格按限額數申報。

八、推薦、審核、評審意見

《申報單位審核意見》一般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第一主要完成單

位與其他合作單位協(xié)商填寫,其內容包括:(1)根據項目創(chuàng)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并參照相應獎種的條件寫明審核意見和等級;(2)對單位、人員排序和前述技術內容的真實性負責;(3)加蓋第一完成單位公章。

《推薦意見》由推薦單位審查后填寫,加蓋推薦單位公章。原部屬一級企事業(yè)單位和省廳(局)主持完成的項目,可不填寫此欄。

九、附件

附件是申報項目的證明文件和輔助補充材料,主要包括項目的技術評價證明、應用證明等、證書及發(fā)明權利要求書的復印件;

1、《技術評價證明》是指非該項目完成人及其單位出具的反映項目技術水平的客觀材料。包括成果鑒定、驗收、評價、檢測、發(fā)布等證書和文件。

2、《應用證明》是指應用成果的單位出具的應用證明材料。應用證明應按統(tǒng)一格式出具。

凡已獲國家發(fā)明專利的項目只須提供發(fā)明專利證書和發(fā)明權利要求書的復印件。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篇四

材料腐蝕與防護學習心得

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以及老師的精心講解,我對過程裝備腐蝕與防護這門課程有了更深的認識?,F(xiàn)在就本人的學習心得與對課本的認識作如下講述:

腐蝕現(xiàn)象幾乎涉及國民經濟的一切領域。例如,各種機器、設備、橋梁在大氣中因腐蝕而生銹;艦船、沿海的港口設施遭受海水和海洋微生物的腐蝕;埋在地下的輸油、輸氣管線和地下電纜因土壤和細菌的腐蝕而發(fā)生穿孔;鋼材在軋制過程因高溫下與空氣中的氧作用而產生大量的氧化皮;人工器官材料在血液、體液中的腐蝕;與各種酸、堿、鹽等強腐蝕性介質接觸的化工機器與設備,腐蝕問題尤為突出,特別是處于高溫、高壓、高流速工況下的機械設備,往往會引起材料迅速的腐蝕損壞。

目前工業(yè)用的材料,無論是金屬材料或非金屬材料,幾乎沒有一種材料是絕對不腐蝕的。因此,研究材料的腐蝕規(guī)律,弄清腐蝕發(fā)生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防止腐蝕的措施。對于延長設備壽命、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比如說管道吧,管道腐蝕產生的原因: 1外界條件

① 輸管道涉及的土壤性質比較復雜,準確評定其腐蝕性非常困難道周圍介質的腐蝕性介質的腐蝕性強弱與土壤的性質及其微生物密切相關,然而對于長。

② 周圍介質的物理性狀的影響:主要包括地下水的變化、土壤是否有水分交替變化等情況,以及是否有蘆葦類的根系影響等。

③ 包括環(huán)境溫度和管道運行期間產生的溫度。溫度的升高,腐蝕的速度會大大加快。溫度的高低與管路敷設深度有直接的關系,同時更受地域差別的影響。④ 蝕速度,雜散電流可對管道產生電解腐蝕。

⑤油氣本身含有氧化性物質:如含水,及h s、c o 等酸性氣體可造成類似原電池的電化學反應和破壞金屬晶格的化學反應,可造成管道內壁的腐蝕。

2.防腐措施的問題

防腐層失效是地下管道腐蝕的主要原因,輕度失效可增大陰極保護電流彌補防腐作用;特殊的失效,如因防腐層剝離引起的陰極保護電流屏蔽及防腐層的破壞,管道就會產生嚴重的腐蝕。腐蝕發(fā)生的原因是防腐層的完整性遭到破壞,主要產生于防腐層與管道剝離或是防腐層破裂、穿孔和變形。

①防腐層剝離,即防腐層與管道表面脫離形成空問。如果剝離的防腐層沒有破口,空間沒有進水一般不產生腐蝕。若有破口,腐蝕性介質進入就可能出現(xiàn)保護電流不能達到的區(qū)域,形成陰極保護屏蔽現(xiàn)象。在局部形成電位梯度,管道就會因此產生腐蝕。管道內壁有足夠大的拉應力,拉應力與腐蝕同時作用,可產生危害更大的應力腐蝕破裂。

②防腐層破裂、穿孔、變形,可直接破壞防腐層,腐蝕介質從破口進人防腐層,還能進一步促成防腐層剝離,在一定條件下產生陰極屏蔽,破裂嚴重時可導致管道腐蝕。破裂的主要原因為土壤應力、外力和材料老化。穿孔多由施工時的創(chuàng)作不當或外力所造成。還有報道認為,腐蝕層不完整造成局部腐蝕加劇,如某油田計量站管道防護層多處破損點,形成小陽極,造成局部腐蝕。

③有些工程未能對金屬管道及時有效地實施陰極保護措施。陰極保護對延長金屬管道使用壽命十分重要,尤其是當管道老化或局部破損后陰極保護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

④)管道補口、維修沒有完全按防腐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管道補口要求將粘附在金屬管道表面殘留物清除干凈,然后用電動鋼絲刷等除銹達到2級標準,再刷防腐漆或纏防腐膠帶,如果除銹2級標準達不到2級標準容易造成底漆與管道粘結不牢,發(fā)生剝離或陰極剝離,為管道腐蝕埋下隱患。

石油管道腐蝕的分類

(1)和一般的腐蝕一樣,按照最基本的可以分成3大類,一般化學腐蝕、電化學腐蝕、與物理腐蝕,其中石油管道以其所處的的復雜環(huán)境,是這3中腐蝕都占有,但是是以電化學腐蝕為主。

(2)按石油管道破壞形式的分類:石油管道被破壞就只有內壁及外壁,更具體的是

① 點蝕:在點或孔穴類的小面積上的腐蝕叫點蝕。這是一種高度局部的腐蝕形態(tài),孔有大有小,一般孔表面直徑等于或小于它的深度,小而深的孔可能使金屬板穿孔;孔蝕通常發(fā)生在表面有鈍化膜或有保護膜的金屬(如不銹鋼﹑鈦等)。

② 縫隙腐蝕:金屬表面由于存在異物或結構上的原因而形成縫隙(如焊縫、鉚縫﹑墊片或沉積物下面等),縫隙的存在使得縫隙內的溶液中與腐蝕有關的物質遷移困難,由此而引起的縫隙內金屬的腐蝕,稱為縫隙腐蝕。由于石油管道都是里程很長不可能一根鋼管做的那么長,所以都是通過焊接技術將其連接起來的,所以這中腐蝕在石油管道中最常見。③晶間腐蝕:沿著合金晶界區(qū)發(fā)展的腐蝕叫間晶腐蝕。腐蝕由表面沿晶界深入內部,外表看不出跡象,但用金相顯微鏡觀察可看出晶界呈現(xiàn)網狀腐蝕.這種腐蝕可使金屬在表面上看不出有任何變化的情況下喪失強度,造成構件或設備的嚴重破壞.晶間腐蝕易發(fā)生在不銹鋼﹑鎳合金上。

④絲狀腐蝕:涂有透明清漆或油漆膜的金屬暴露在潮濕的大氣中時,金屬表面由于漆膜能滲透水分和空氣而發(fā)生腐蝕.腐蝕產物呈絲狀纖維網樣,這種腐蝕稱絲狀腐蝕。其產生原因是潮濕大氣的作用,其機理為氧的濃差電池作用。

⑤應力腐蝕開裂:也稱scc。金屬和合金在腐蝕與拉應力的同時作用下產生的破裂,稱為應力腐蝕開裂。這是一種最危險的腐蝕形態(tài),但它只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fā)生:一是有一定的拉應力;二是有能引起該金屬發(fā)生應力腐蝕的介質;三是金屬本身對應力腐蝕敏感.如“奧氏體不銹鋼—氯離子”,“碳鋼-硝酸根離子”等。應力腐蝕的裂縫形態(tài)有:沿晶界發(fā)展的晶間破裂和穿越晶粒的穿晶破裂,也有二者的混合型。一般認為純金屬不會發(fā)生應力腐蝕的,含有雜質的金屬或是合金才會發(fā)生應力腐蝕

⑥電偶腐蝕:當兩種金屬浸在腐蝕性溶液中,由于兩種金屬之間存在電位差,如相互接觸,就構成腐蝕電偶。較活潑的金屬成為陽極溶解,不活潑金屬(耐腐蝕性較高的金屬)則為陰極,腐蝕很小或完全不腐蝕。這種腐蝕稱為電偶腐蝕,或接觸腐蝕,亦稱為雙金屬腐蝕

管道防腐對策

目前石油管道防護工程上主要由四類防腐腐蝕技術,分別是覆蓋層技術電化學保護技術、緩蝕劑技術和合理選材優(yōu)化結構。前兩種技術直接與管道材料——環(huán)境界面,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類別;緩蝕劑著眼與環(huán)境,最后一種技術著眼與材料本身,似乎是機械設計部分的事。但是搞設計的一定要多知道防腐需要考慮的角度,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對這門課的認識,感謝老師的講解。

腐蝕科學與防護技術 期刊 中國防腐蝕協(xié)會篇五

《福建省科學技術獎申報書》填寫說明

本申報書是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以下簡稱省科技獎)評審的基本技術文件和主要依據,必須嚴格按規(guī)定的格式、欄目及所列的標題如實、全面填寫。

本申報書格式為標準a4紙,豎裝,左邊留25毫米作為裝訂用,申報書及其指定附件備齊后合裝成冊,其大小應與申報書一致。裝訂后的申報書勿另加封面。

一、《項目基本情況》

“專業(yè)評審組”按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辦公室下設的專業(yè)評審組,由申報單位按項目性質選填?!蔼剟铑悇e”由申報單位按省科技獎類別選填。

“成果登記號”指按有關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的規(guī)定在省科技廳登記的編號。

“申報日期”指申報單位向推薦部門報送申報書的日期。由申報單位填寫。

“項目名稱”應簡明、準確、具體,并能反映出項目所屬的技術領域和特征,字數(含符號)不得超過30個漢字。

“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單位”按福建省科技獎勵辦法實施細則規(guī)定的條件填寫,并按貢獻大小順序排列。

“推薦部門或專家”指組織申報的設區(qū)市科技局或省主管部門、推薦專家。

“密級”指經上級主管部門審定批準的密級。凡涉及國防和國家安全,且不能公開的項目,不在本獎項受理范圍。

“主題詞”獨立列出與技術內容密切相關的名詞及專用術語,每個詞語加“; ”號分開,字數(含標點符號)不得超過20個漢字。

“學科代碼”按申報項目所屬學科選填,最多可選3個學科。

“所屬國民經濟行業(yè)”按申報項目所屬國民經濟行業(yè)選填。

“任務來源”按申報項目任務來源選填。

“具體計劃、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指申報項目列入科技計劃的計劃類別名稱和項目編號。

“項目起止時間”起始時間指立項的日期,完成時間指項目主要論文公開發(fā)表、通過鑒定、評審或投產日期。

二、《項目簡介》

《項目簡介》是向國內外宣傳、介紹本項目的技術資料,要求按欄目內的提要,簡單、扼要地介紹,同時不泄露項目的核心技術。字數限800個漢字。

三、《主要技術創(chuàng)新點(主要發(fā)現(xiàn)點)》

《主要技術創(chuàng)新點(主要發(fā)現(xiàn)點)》是項目詳細內容在創(chuàng)新性方面的歸納與提煉,應簡明、準確、完整地闡述,無須用抽象形容詞。每個發(fā)現(xiàn)、發(fā)明及創(chuàng)新點的提出須是相對獨立存在的。字數限1000個漢字。

科學技術基礎研究發(fā)現(xiàn)點是指:闡明自然科學研究領域自然的現(xiàn)象、特性或規(guī)律方面的發(fā)現(xiàn)。即自然現(xiàn)象規(guī)律的新認識,科學理論、學說上的創(chuàng)見;原理、機理的進一步闡明;通過基礎數據的科學積累總結出的規(guī)律性新認識以及研究方法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等。

技術發(fā)明發(fā)明點是指:前人所沒有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關鍵技術。發(fā)明點應以發(fā)明專利和報告為依據,發(fā)明的原理、效果意義不要列入。

科學技術進步創(chuàng)新點是指:在研究、開發(fā)、推廣以及產業(yè)化中做出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和解決的關鍵技術。

四、《項目詳細內容》

《項目詳細內容》應就申報書規(guī)定的標題及本說明的有關要求詳實、準確、全面地填寫,必要的圖示必須就近插入相應的正文中。

1.“立項背景”應簡明扼要地概述立項時國內外相關科學技術狀況,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尚待解決的問題及立項目的。要求不超過800個漢字。

2.“詳細科學技術內容”是考核、評價項目是否符合授獎條件的主要依據,凡涉及該項技術實質內容的說明、論證及實驗結果等,均應直接引入正文,一般不應采取“見**附件”的表達形式。涉及關鍵技術、創(chuàng)造點的內容,必須在有關文字下方位劃出橫線標記。

本欄目根據科學技術項目的特點,按所推薦獎勵類別敘述:

科學技術基礎研究類,從以下三方面敘述:

(1)總體思路??傮w思路是指解決該項科學研究的總體構思,利用什么新思想、新研究方法,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新成就。

(2)研究成果。重點寫明的是主要學術觀點,著重在自然現(xiàn)象和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在科學理論上的創(chuàng)見。應詳細寫明利用哪些新理論、提出什么樣的新理論,研究及實驗論證過程中的新方法以及所采取的具體措施。研究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綜合分析上的創(chuàng)造成就。

(3)實施效果。應詳細寫明在國內外何類何種學術刊物上發(fā)表及被他人正面引用情況,以及在學科發(fā)展上所起的推動作用和意義等。同時須列出主要論著目錄(不超過20篇,論文包括作者、出版年份、題名、刊名、卷期頁;專著包括作者、出版年份、書名、出版者、頁碼)。

技術發(fā)明類

(1)總體思路??傮w思路是根據立題目的,從總體上利用什么新思想、新知識,繼承已有科學技術成果的長處,克服、解決其不足,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新發(fā)明成果。

(2)技術方案。應詳細寫明發(fā)明成果的技術核心以及所采取的具體技術措施。

按照發(fā)明的不同類型,對填寫該內容的概括要求是:

①對于產品發(fā)明。包括儀器、設備、器械、工具、零部件及生物新品種等。其基本寫法按結構描述,一般要寫四點:[1]按結構圖(裝配圖、剖面圖)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作總的描述,靜態(tài)用以說明構成發(fā)明的組成部分,動態(tài)用以說明動作程序。[2]畫出關鍵部件圖作深入描述,包括特殊加工工藝、特殊材料、特殊調試技術等。[3]列出性能指標。[4]構成發(fā)明的其他內容。所有機械圖均不注尺寸,但應按比例繪制并標出圖序,注出零部件的名稱。

②對于工藝發(fā)明。包括工業(yè)、農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和國家安全領域的各種技術方法。其基本寫法按相應步驟及實現(xiàn)條件描述其特點,一般要寫四點:[1]基本原理。已知的原理只需寫明采用了什么原理,新的原理要列出結論性公式(不寫推導過程)。[2]說明實施步驟。如工藝流程、安裝步驟等。[3]實現(xiàn)的條件。如工藝條件、使用的原料等。[4]完成動作所采用的設備。對于構成發(fā)明的特殊裝備,還應參照產品發(fā)明的寫法,進一步詳細描述其特征。

③對于材料發(fā)明。材料包括用各種技術方法獲得的新物質等。一般要寫四點:[1]組成成分。包括各物質元素的名稱、特性、配比及結構式。[2]合成方法或者制造工藝。包括工藝流程、工藝參數(含最佳參數)。[3]完成工藝所需的特殊設備(參照產品發(fā)明寫)。[4]物理化學性能。

(3)實施效果。應詳細填寫實施的范圍、規(guī)模、已達到的效果,簡明闡述預期效果和對專業(yè)技術發(fā)展起的作用意義等。包括專業(yè)水平提高、工藝過程簡化、節(jié)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工資和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等。

科技進步類

(1)總體思路。應簡要闡述針對立項目的,利用什么新思想、新技術、新方法,來解決什么樣的技術問題,創(chuàng)造出什么樣的新成果。

(2)技術方案與創(chuàng)新成果。應詳細闡述具體技術方案和實施步驟,應用了哪些理論、技術和方法,在技術開發(fā)、推廣及產業(yè)化過程中,攻克了哪些關鍵技術,在技術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取得了哪些創(chuàng)新成果。

(3)實施效果。應簡要闡述該項技術的轉化程度,應用范圍及推廣情況。按照國家科學技術進步分類。各類項目的闡述對應有所側重。

①技術開發(fā)類項目應突出技術創(chuàng)新、成果轉化,對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和實現(xiàn)行業(yè)技術跨越的促進作用。

②社會公益類項目應突出研究方法和手段上的創(chuàng)新,在本行業(yè)中的推廣應用情況以及對促進社會科技進步的作用。

③國家安全類項目應突出技術開發(fā)的難度,技術創(chuàng)新程度、戰(zhàn)略重要性以及對國防建設和保障國家安全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④重大工程類項目應突出團結協(xié)作、聯(lián)合攻關在技術和系統(tǒng)管理方面的創(chuàng)新、技術難度和工程復雜程度、總體技術水平和推動行業(yè)技術進步的作用。

3.與當前國內外同類研究、技術參數、市場競爭力的比較:根據項目與國內外同類研究及技術情況進行比較。

4.“應用、推廣情況”應就申報項目的應用、推廣情況進行闡述。

理論類的成果應就該項目的科學結論在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書刊中的評價及引用情況進行闡述。農業(yè)方面成果應注明新增單產、可推廣應用面積、已推廣應用的面積和推廣程度。

“未能達到推廣應用面積和程度的原因”欄中就本項目具體情況在相應字母上劃“√”。

5.“經濟效益”欄中應填寫近三年本項目已取得的新增直接效益情況。如項目由數個單位共同完成,可累計共同完成單位的受益,并由各個單位財務共同蓋章。填寫的經濟效益數字應提交支持數據成立的旁證材料,如:稅務部門出具的稅務證明、完成單位財務部門出具的財務證明等。

“各欄目的計算依據”應具體列出本表各項效益額的計算方法和計算依據并做出簡要說明。字數限400個漢字。

6.“社會效益”是指通過本項目實施在推動科學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和社會發(fā)展;提高技術服務及科學管理水平;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國防能力;保障國家和社會安全;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及健康水平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應扼要地做出說明。字數限400個漢字。

五、《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

《本項目曾獲科技獎勵情況》應寫明申報項目曾經獲獎項目名稱、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獎勵等級及授獎部門。

六、《本項目曾獲得專利情況》

《本項目曾獲得專利情況》應包括申報項目已獲得的國內外專利。

七、《主要完成人情況》

《主要完成人情況》是核實完成人是否具備獲獎條件的重要依據,應按表格要求認真如實填寫。

八、《主要完成單位情況》

《主要完成單位情況》是做為省科學技術獎統(tǒng)計和與有關請獎單位聯(lián)系通訊用,其順序應與封面的主要完成單位欄一致。

九、《申報單位意見》

《申報單位意見》應由具有法人資格的第一主要完成單位與其它合作單位協(xié)商后填寫,其內容包括

1.根據項目創(chuàng)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寫明申報理由;2.對單位、人員排序和前述技術內容的真實性負責;3.分別加蓋單位公章。字數限600個漢字。

十、《推薦部門意見》

《推薦部門意見》由推薦部門填寫,內容包括:根據項目創(chuàng)造性特點,科學技術水平和應用情況并參照相應獎種條件寫推薦理由,并加蓋推薦部門公章。字數限600個漢字。

十一、《附件》

附件是申報項目的證明文件和輔助補充材料,主要包括項目的技術評價證明、應用證明等,根據申報項目類別不同應附報相應的附件材料。附件以掃描方式錄入申報系統(tǒng)。

1.評價證明是指非該項目完成人及其單位出具的反映申報項目水平的客觀材料。它們是:按國家科技成果管理辦法所規(guī)定的,證明項目可信度及水平的材料,如鑒定會及有效實施等證明文件,基礎理論類項目的評價證明是指國內外書刊中評價該成果的材料復印件。

2.《應用證明》是指應用成果單位出具的生產和應用該成果的證明材料。論文為主的研究成果,應附被引文的復印件。

3.對于直接關系人的生命、健康的申報項目(諸如藥品、食品、農藥等)應先行通過國家規(guī)定的相關審批手續(xù),并同時提交國家有關部門出具的證明文件,以及根據評獎需要的其它必要的證明。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08945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