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優(yōu)秀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5 11:05:14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優(yōu)秀17篇)
時間:2023-11-15 11:05:14     小編:文鋒

教案的編寫應(yīng)該根據(jù)不同學段和學科的特點來進行調(diào)整,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案編寫要考慮到教學環(huán)境和條件的限制,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可行性。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教案編寫水平,可以閱讀一些優(yōu)秀的教案范文,了解一下教案寫作的技巧。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朗讀課文,能夠背誦部分課文。

2、認識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體會泉水一路奉獻的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能背誦部分課文。體會助人的快樂。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詞。

孩子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初步的《泉水》這篇課文。你們還記得文中的生字朋友嗎?

課件出示:石縫、瓦罐、天然水塔、杜鵑、清脆、一股清泉。

二、分析課文。

2、學生回答。(水池、平地、果園、山谷)。

師隨機板書。

(二)指導學習2自然段。

1、泉水每到一個地方都會遇到一個朋友,就讓我們共同走進課文的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2自然段,邊聽邊思考:泉水說了什么?用~~~畫出來。

指名讀泉水的話。

思考:讀完泉水的話,你知道了什么?

預(yù)設(shè):

(2)通過泉水的話,你知道泉水是什么樣子的?(很多很多)山里的姐姐來打水,泉水的心情會怎樣?(高興快樂)。

誰能帶著這種高興快樂的心情,讀讀泉水的話?

出示:來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對比原文的話,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指生讀。教師指導讀。(兩個“來吧,來吧”突出了泉水的熱情。讀第二個“來吧”時聲音要提高一些。)。

現(xiàn)在同學們就是這熱情的泉水,我就是這大山里的姐姐我們一起來配合讀一讀泉水的話。

師:哎,泉水,你們好!我要打些水回家做飯吃!

生: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師: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沏茶喝!

生: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師: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師:謝謝,謝謝!真是熱情的泉水!從你們的笑臉上,從你們的話語里,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幫助了山里姐姐,心里是多么的開心。再讀一讀吧。

師:孩子們,你們讀得可真棒,老師相信大家的記憶力也很棒。我把課文中許多字都丟掉了,你還能讀下來嗎?(課件出示2自然段填空題)。

2、泉水還流經(jīng)了平地、果園、山谷。選出你最喜歡的地方,把那個自然段仔細的讀一讀。然后按自學提示自己學習。

課件出示:泉水說了什么?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預(yù)設(shè):

一、杜鵑花從水中照見了美麗的身影,高不高興?泉水給杜鵑花帶來了快樂,它高興么?

如果你就是泉水,看到火紅的杜鵑花來照鏡子,你會說—---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

藍藍的天空來照鏡子,你會說-----。

潔白的云朵開照鏡子,你會說-----。

可愛的小鳥來照鏡子,你會說-----。

女孩子來照鏡子,你會說-----。

男孩子來照鏡子,你會說-----。

(三)學習第1自然段。

泉水一路流經(jīng)水池、平地、果園、山谷,那么它究竟是從哪里來的?請你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重點指導“沖”的讀法:泉水從黑暗的地下呆了那么久,一下子看到這么美的世界,那么燦爛的陽光,泉水心情怎樣?(高興、興奮)用這種心情讀一讀。

(四)學習6-7自然段。

1、快樂的泉水一路走來,一路奉獻,為能幫助別人而快樂著、幸福著、自豪著。那么泉水最終流向哪里呢?請看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課件出示6、7自然段)。

指名讀。

泉水最終要流到哪?是不是只有這一股清泉?你是怎么知道的?

2、它們一路跑下山去,遇到了好多伙伴,心情怎樣?用這種心情試著讀讀打招呼的句子。

(五)語言訓練。

課件提示:泉水流到-----,遇到了-----,泉水說:----。

你們真像是一群小作家,說得這么精彩。希望你能在課下把它寫下來,讀給爸爸媽媽聽。

三、總結(jié)全文。

孩子們,今天我們隨泉水去了好多的地方,希望這清清的泉水能流進每一位同學的心田,我們都能像泉水那樣助人為樂。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難點:理解內(nèi)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借助拼音初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課文,其余同學聽,師生評議。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

4、說一說課文中哪些字音要注意讀準。

二、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領(lǐng)讀正音。

2、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形的書寫。

玉:“王”字加一點。

粒:米+立。

糧:米+良。

3、教師示范書寫。

4、學生描紅,再在田字格里書寫。

三、組詞。

玉()()()粒()()()。

糧()()()行()()()。

必()()()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16個,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難點:理解內(nèi)容。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生字組成的詞語。

2、指名分段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哪幾個動物和玉米的關(guān)系。

二、朗讀感悟。

1、理解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

2、師生共同評價。

3、理解學習課文第4-10自然段,思考:

(1)松鼠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把干蘑菇)。

(2)松雞向小兔借到了什么?(一碗豆子)。

(3)刺猬向小兔借到了什么?(幾顆紅棗)。

4、研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1)男女同學分別讀前兩個自然段,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思考:小兔為什么不借玉米棒子?

三、總結(jié)全文。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三

學習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3個字。

2.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筍芽兒對春光的向往和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3.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情境式教學法。

學習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趣味揭題。

1.師問:同學們,我們國家的國寶是什么?(生答)大熊貓最愛吃什么?(生答)竹子長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時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嗎?(生答)出示筍芽兒圖:這就是筍芽兒。出示竹子圖:這就是竹子。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筍芽兒》一課。

2.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學生練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再讀課文,認讀生字,識記字形。

3.把生字讀給同桌聽,互相幫助識記生字。

4.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課文中出現(xiàn)的生詞,小組認讀,全班擴詞練習。

6.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讀后小組說一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課文中小筍芽兒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讓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采取個人練習、小組練讀、全班朗讀等多種形式。讀后自己評一評、小組評一評。)。

三、朗讀感悟,角色表演。

1.師范讀,想一想筍芽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2.春天這么美,小筍芽兒在大家的關(guān)心、愛護下長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讓我們大家做一株小筍芽兒吧!讓小筍芽兒帶著對春天的贊美、帶著幸福的感覺來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分成:筍芽兒、春雨、媽媽、旁白幾個角色來讀。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

3.班推選表演好的小組,上臺戴頭飾進行角色表演。

四、指導寫字。

指導寫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喊、呼、喚)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五、課外拓展。

資料袋:向?qū)W生介紹“毛竹”。

六、作業(yè)。

課外閱讀《一粒種子》,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面世界的?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四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讀中體會詩中的思想感情。

創(chuàng)意情境:山腳下一幢幢漂亮、整齊的瓦房,學校前面有一條彎彎的小河、學校四周樹木郁郁蔥蔥,藍天白云,構(gòu)成一幅美麗的圖畫,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自學要求:

1.認真地讀讀課文,誰在告訴我們什么呢?

對比讀感悟美:

a.那漂亮的瓦房就是課堂。

b.那最漂亮的瓦房就是我們的課堂。

a.那平坦的土地,就是操場。

b.那最平坦的土地,就是我們的操場。

a.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很清脆。

b.小河會告訴你,上課的鈴聲是多么清脆。

a.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很悠揚。

b.林濤會告訴你,放學的歌聲是多么悠揚。

觀察圖畫:

用自己的話說說小山村學校的樣子、說說在學校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時的快樂心情。帶著真實地感受有感情地朗讀1、2、3小節(jié)。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五

課前預(yù)習:

1、詞語:撒嬌沉睡嘮叨滋潤。

2、正確熟練地朗讀課文。

3、了解省略號有幾種用法。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的幾句話,體會筍芽兒從害怕到堅定的感情變化。能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掌握“沉睡、撒嬌、央求……”等詞語的意思。

3、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能講出課文中幾處省略號所示的意思。

4、使學生知道只有經(jīng)過風雨,見世面,勇于鍛煉,才能健壯成長,滲透自強自力的精神。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明確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了解省略號的幾種用法,并體會在課文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二、檢查預(yù)習。

1、自學生字新詞。

呼喚撒嬌阻攔嘮叨。

嘰嘰喳喳暖烘烘滋潤和煦。

強壯愛撫。

挑選難寫的寫一寫。

2、檢查預(yù)習。

3、檢查課文朗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luò)。

1、帶著課后練習中的三個問題,默讀課文,并在文中劃出答案。

2、根據(jù)這幾個問題給課文分段。

3、討論分段結(jié)果。

四、省略號的用處。

在課文中找出帶有省略號的句子。

小組討論省略號的用處。

全班交流。

五、作業(yè)。

調(diào)整:

1、今天說的話題是“筍”教師板書:筍。你知道它的生長嗎?學生討論。

3、師有感情地朗讀。

4、文章寫的美在哪兒?讀的美在哪兒?(有重、輕、停頓,根據(jù)提示,學生例舉。)自己讀。問:你有什么感受?抓筍芽兒很勇敢展開。找出句子,對比讀課文第8節(jié)與第11節(jié)同樣要長大又有什么不同(感情越來越強烈)學生試讀——一組個別讀——分組齊讀。

5、教師引讀第10節(jié),11節(jié)。問:為什么那么自豪?理解“阻礙”,你在哪兒見過這個詞?你身上阻礙自己長大的小衣服有嗎?教師提出希望。

6、作業(yè):寫筍的各種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筍芽兒自強自力的精神。

3、完成有關(guān)作業(yè)。背誦最后一段。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詞語或根據(jù)意思寫詞語。

2、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朗讀課文說說筍芽兒給你有一種什么感覺?

朗讀指導注意體會:讀出“低聲呼喚撒嬌央求害怕”的語氣。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朗讀表演。

學習第二、三段:

同樣的學習步驟進入第二、三段的學習。

三、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結(jié)合表演。

四、背誦最后一段。

小結(jié)全文。

五、完成課堂作業(yè)。

六、機動。

收集這樣有趣的童話這樣的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讀。

調(diào)整:1、今天上課兩件事。

一、抄寫美的詞、句。

二、二、背誦課文最后一節(jié)。

三、熟讀課文。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六

1、學生默讀課文,并能有條理的講述這個故事。

2、學習安培專心研究科學的精神,懂得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專心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安培專心研究科學的精神。

難點:會講述“黑板”跑了這個故事。

教學方法:自學講授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上這節(jié)課之前,老師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安培錯把懷表當石頭的故事)故事有趣吧?我們今天來學習他的另外一個有趣的故事。

2、同學齊聲朗讀課文題目。(教師板書:“黑板”跑了)。

3、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呢?

(1)黑板沒有腳,怎么會跑了呢?

(2)“黑板”為什么加引號?

(3)黑板跑了跟安培有什么關(guān)系?

4、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讀這篇文章。

二、抓住“專心”研讀文本。

1、教師范讀文章,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找出安培是哪個國家的物理學家,他搞科學研究時怎么樣?(法國專心)。

學習第二節(jié)。

過渡:他到底有多專心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跟著安培來到兩百年前的的大街上。引讀:“街上的行人、車輛來來往往,很熱鬧?!?/p>

2、這么熱鬧,安培他看到了嗎?出示:“可是安培好像什么也沒有看見,什么也沒有聽見,只顧低著頭朝前走?!?/p>

他是真的沒有看到嗎?(不是,他并不是真的視而不見,而是他太專心思考問題了,對周圍的一切沒有去理會。)。

3、你從這里體會到什么?(安培非常專心)。

4、安培真是旁若無人呀,他在干什么呀?引讀最后一句。

學習第三節(jié)。

過渡:安培一邊思考數(shù)學題一邊用心算了起來。

1、理解心算。

2、他用手指頭在自己的衣襟上畫呀畫的,可是越算越復雜,這時候,他覺得需要找個地方來計算一下。理解“計算”。

3、正在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塊“黑板”)。

4、這真是他所需要的,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樣?(高興)指導朗讀“太好了”并評價。

5、引讀句子:“安培高興地走過去,從口袋里掏出粉筆,在‘黑板’上演算起來?!?/p>

設(shè)疑:安培口袋里怎么會有粉筆呢?(引導學生認識安培對學術(shù)的執(zhí)著認真)。

6、他為了能隨時隨地地進行科學研究,隨身帶著粉筆,從這里你又體會到了什么呢?(生交流)。

學習第四節(jié)。

過渡:算著算著,“黑板”慢慢地向前移動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描寫黑板移動的句子。

1、“算著算著,這塊‘黑板’動了起來,慢慢地向前移。安培忙說:‘別動,別動,再等一會兒就得到結(jié)果了!’”

(1)此刻的安培在想些什么呢?

(2)是呀,結(jié)果馬上就要出來了,可是黑板居然動了起來,他怎么能不著急呢!誰來讀。

(3)指導朗讀。

2、“可是‘黑板’還在向前移動,安培不由自主地跟著‘黑板’走,繼續(xù)聚精會神地演算著?!?/p>

(1)此刻的安培還在想什么?

(2)他是怎樣演算的?(理解:聚精會神)。

(3)從這里你又體會到什么?

1、指導朗讀第一句。

2、安培追不上馬車了,才發(fā)現(xiàn),引讀第二句。(這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那不是一塊“黑板”,而是一輛馬車車廂的后筆壁,所以課題中的黑板要用引號,因為這不是一塊真正的黑板。)。

3、從這里,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三、說話訓練此時此刻,如果你就站在安培的面前,你會對安培說些什么?

四、小結(jié):今天,我們從這個有趣的故事里感受到了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希望小朋友們能向安培一樣,對待學習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七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掌握課文里的生字。

2、這首詩感情深沉、細膩,適合自讀,用低聲,緩慢的讀,細心的領(lǐng)會作品表達的情感。

3、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生活在深深的母愛中。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到母愛是無私的。

教學難點:理解“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眿寢尩膼凼堑温涞臏I。媽媽的愛是責備的目光。媽媽的愛是親切的教誨。

教學方法:朗讀法、討論法。

學法指導:指導學生進入情景體會媽媽無私的愛。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課。

同學們,我們都有自己親愛的媽媽,媽媽很愛我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媽媽對我們的愛。

二、教學認讀生字。

1、讓學生借助拼音讀認讀生字。

2、給認讀生字口頭組詞。

3、練讀。

三、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哪個字,可以給它口頭組詞。

3、對簡單的生字直接聽寫,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四、初讀課文。

1、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課文。

2、個別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說說自己通過初讀課文知道了什么。

4、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第二課時。

一、精讀課文。

1、讓學生自己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2、學生個別讀。

3、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4、這首詩感情深沉、細膩,合適自讀,指導學生用低聲,緩慢的讀,細心的領(lǐng)會作品表達的情感。

二、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讓學生自讀課文中的五個生活片段。

2、討論媽媽做這些小事容易嗎?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什么?

三、說說討論的情況。

讓學生說說自己討論的情況,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四、擴展活動。

讓學生說說在平時的生活中媽媽是怎樣愛護你和關(guān)心你的?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學習積累“懶洋洋”這一類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yīng)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lǐng)的道理。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頭飾。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導入。

1.昨天我們認識了可愛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韮蓚€新朋友,它們是誰呢?(在已畫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貼上兩只小獅子)。

2.板書課題。隨機學習“獅”的讀音和字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認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畫下來,借助拼音朋友,多讀幾遍。

2.每個四人小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請組長領(lǐng)著小伙伴把課文再讀一遍,然后學習生字,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檢查生字學習情況(用“和獅子交朋友”的游戲檢查字音。交流記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隨機指導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和哪只小獅子做朋友呢?

[教師沒有先范讀課文,而是讓學生嘗試自讀,邊讀邊找出不認識的字,這是尊重了學生的原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建構(gòu)課堂教學,其目的是挖掘?qū)W生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chǔ)上,開展合作學習,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功效,注重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是生命的自我完善和檢驗。小組合作并沒有放任自流,而是有組織的,有調(diào)控的,有導向的。鼓勵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或方法識字,符合兒童的心理需求,同時也是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這要比教師領(lǐng)著學,記憶扎實,基礎(chǔ)牢固。識字與游戲相結(jié)合,在玩中學,學中玩,學生學得快樂,學得輕松,知情互促,興趣濃烈。

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朗讀感悟1、2自然段。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位分別讀寫兩只小獅子不同表現(xiàn)的句子。

3.指導讀第一句。

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炭唷?/p>

a、指名讀。

b、貼出“滾、撲、撕、咬”四幅圖片。

c、請四個學生把“滾、撲、撕、咬”四個字貼到相對應(yīng)的圖下。

d、。學生再練讀,邊讀邊想象小獅子練功的情景。

4.指導讀第二句。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a、指名讀。

b、看圖說說這只小獅子的樣子。

c、請學生表演“懶洋洋”的樣子,并把“懶洋洋”這個詞貼到黑板上恰當?shù)莫{子圖身上。

d、看著圖,把它懶洋洋的樣子讀出來。

5.請兩名同學把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讀出來,其他同學可以配合做動作表演。

6.你想對這兩只小獅子說什么呢?

[情境應(yīng)貫穿整個課堂教學,創(chuàng)設(shè)情境的方略也有好多,但要建立課文的內(nèi)含情感與學生情趣的聯(lián)系,也就是順應(yīng)學生的心理,學生喜歡看直觀的畫面,愿意接受感官的刺激,內(nèi)心希望得到快樂的享受,所以,教師從圖入手,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建立圖與文字的聯(lián)系,這樣就比較直觀的理解了詞語的含義,變抽象為具體。

當學生感悟了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后,自然的生成了情感,這時讓學生帶著情感讀,一定能讀得滋滋有味,要比老師先講解怎么讀要好的多。

表演是體驗課文內(nèi)容的方式之一,兒童興奮的時候,他們會通過各種情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往往是難以自控的,抓住這個心理,讓學生把情感表演出來,他們會得到的滿足。當然,表演要為內(nèi)容而服務(wù),要做到“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

四、鞏固生字,書寫生字。

1.用生字組詞。

2.指導書寫第2自然段的5個生字。

學生觀察,教師范寫,學生臨摹,師生講評。重點指導“練”

[低年級識字任務(wù)比較重,用一課時來解決,顯然是不科學的,學生識字快,忘得也快,因此,必須把識字任務(wù)分散開,每課都識字,每課都鞏固,這樣不斷的復現(xiàn),識字就很容易扎實的掌握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導讀3~7自然段。

1.自由練讀,讀出角色的語氣。

2.同位合作讀,可以分角色讀。

3.指導讀好小樹和獅子的對話。

a、小樹看到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xiàn)會怎么想?

b、讀小樹的話,要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

c、觀察圖上懶獅子的樣子,體會該怎樣讀懶獅子的話。

4.引入情境,重點指導讀獅子__的話。

a、師來當懶獅子,你們當獅子媽媽,看誰能把獅子媽媽說的話讀給我聽,讓我聽了直點頭。

(想想獅子媽媽和懶獅子說話時的態(tài)度,指導學生讀好獅子媽媽幫助懶獅子時耐心的語氣。)。

b、老師來當獅子媽媽,你們當懶獅子,用你們的表情告訴大家老師是否讀得好,你們是否聽懂了獅子__的話。

d、同桌相互說一說,指名說。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談更好。

結(jié)合前文勤奮小獅子的表現(xiàn)理解“什么是生活的本領(lǐng)、什么是真正的獅子”

e、在剛才大家說的基礎(chǔ)上表演讀懶獅子和獅子__的對話。(懶獅子的話是學生自己創(chuàng)編的。)。

[讀有所想,讀有所感,讀到情深之處,必有真情的體驗,那么就讓他們說出來,讓他們表演出來,順其而教,教而生情,可謂“你是快樂的,我是幸福的”,課堂教學的生命就這樣在流淌著。

教師在孩子的心中是尊敬的長者,一旦,教師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把他們當成了朋友,孩子會感到其樂無窮。正是因為如此,教師與學生合作,互扮角色讀課文,學生的興趣倍增,他們讀得也一定很投入。

以生命來體驗生命,才能感悟到真與美。孩子雖然不能直接體會到“什么是獅子的本領(lǐng)”,但生活中他們自己有這樣的體驗,聯(lián)想到了自己,也就領(lǐng)悟了獅子,可見,生命與生命是相互溝通的。

此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策略是:讀獅子——說獅子——演獅子。]。

5.四人小組分角色表演讀全文。

三、拓展訓練,積累詞語。

積累“懶洋洋”這一類的詞語,教師提供圖片或詞語,再鼓勵學生到課外書中收集。

四、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落實識字要求,完整的達標]。

五、作業(yè)(任選一題)。

1.小組成立《小獅子》劇團,把課文編成課本劇,演一演。

2.續(xù)編故事:以“懶獅子的變化”為主題,形式可以多樣,演小品劇,畫連環(huán)畫等。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九

(一)復習引入,揭示課題。

1、指名背誦《夜宿山寺》。

2、學習《登鸛雀樓》(板書課題)。

(1)簡介作者。(板書:王之渙)。

(2)釋題。鸛雀樓,舊址在山西省永濟縣。因常有鸛雀在那兒棲息,所以人們把這座樓取名為“鸛雀樓”,樓共三層。一天,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鸛雀樓,眺望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想得很多,就在樓上寫了《登鸛雀樓》這首詩。指名說出題目的意思。(將學生引入詩境)。

(二)理解詞句的意思。

1、學生默讀詩句,查字典理解詞語,并結(jié)合詞義自己小聲說出每句詩的意思。注意啟發(fā)學生,對每個詞加以理解后,適當添加一些恰當?shù)脑~語,再調(diào)整一下順序,把意思連起來。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組講給其它小組聽。

5、小組內(nèi)互講。(以上學生活動不少于15分鐘,意在培養(yǎng)學生自行獲取知識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盡”“入海流”的意思。這里教師應(yīng)向?qū)W生講清:鸛雀樓距離黃河入海處有千里之遠,在樓上是看不到黃河流入大海的。這里的“入?!笔钦f明“流”的方向。說出這兩句詩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窮”“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說出這兩句詩的意思。

(三)反復誦讀,啟發(fā)想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出示投影,教師指圖描述。(這就是鸛雀樓。一天傍晚,詩人登上了鸛雀樓,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氣勢壯麗的景色:夕陽靠著山慢慢地落下去,黃河水滾滾地向大海流去。)。

3、學生邊想象,邊描繪畫面。

4、小組內(nèi)互相描繪。(培養(yǎng)學生觀察、理解、想象和表達能力)。

6、指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7、小結(jié):后兩句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蘊含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們所引用。(引導學生領(lǐng)悟哲理,體會詩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四)指導朗讀、背誦。

1、感情朗讀全詩。(自由練讀,同座互讀互評,指名讀,大家評)。

2、小結(jié)。

3、背誦全詩。

(五)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六)總結(jié)。

通過學習這首詩你有什么收獲?(適時教育學生學習詩人奮發(fā)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七)完成課后3、4題。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立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在朗讀中了解詩歌內(nèi)容。

2.在朗讀中體會孩子不愿嬌生慣養(yǎng),希望自立的愿望。

3.在朗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對語言的感悟。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體會孩子對媽媽的情感。

2.增強孩子渴求自立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孩子不愿嬌生慣養(yǎng),希望自立的愿望。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時數(shù):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播放雨中情境的課件,學生相互交流,說出圖上的情境。

2、再播放課件(下雨了,校門口站滿了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很多家長都紛紛接走了自己的孩子,只有一個孩子沒人來接,獨自一人奔跑在雨中)指導學生看圖,說說當你看到這種情境,有何感受?(學生談想法)。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介紹一個自立能力強,而且很勇敢的小伙伴,你們想不想認識他?(生答)。

3、板書課題:媽媽,不要送傘來。

齊讀課題,認讀“傘”字,老師拿出雨傘,說一說與實物的異同?

〔設(shè)計意圖:從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

1.播放配樂課文錄音。

學生閉上眼睛聽,展開想象,浮現(xiàn)畫面。

2.通過聽,你懂得了什么?

三.自主識字。

1.對照字表圈畫生字。

2.學生自由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3.你能說一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老師引導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說)。

4.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5.生字的應(yīng)用:選擇你喜歡的生字組詞“勇敢、機靈、慢悠悠”等說一句話。

〔設(shè)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所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四.朗讀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

1.從課文中你讀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為什么不要媽媽送傘來?你會對媽媽說什么呢?

3.小結(jié):丁丁長大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五、指導書寫:

1.課件展示:

“傘”的筆順。

“變”下面是“又”,不是反文。

“奔”要注意下面部分的筆畫和筆順。

2.范寫,描字。

3.練習書寫生字。

〔設(shè)計意圖:應(yīng)用媒體資源學習生字,使知識化抽象為形象,加深記憶?!?。

第二課時。

一.歌曲導入。

1.播放課件《小雨沙沙》師生邊舞邊唱。

2.指名朗讀課文。

〔設(shè)計意圖: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營造了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场?/p>

二.通讀課文,感悟語言。

1、出示課件,聽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想想每節(jié)詩主要講什么?

3、課件出示小雨情境:

(1)請同學們看電視屏幕,誰先讀第一句話“不要送傘來,媽媽,我喜歡在小雨中慢悠悠地走回家”。

(2)怎樣才叫“慢悠悠地走回家?!闭l來給大家表演一下?

(3)朗讀第二句話“我喜歡細細的雨絲,對我悄悄說話?!毙∮陼f話嗎?

(4)同桌討論這一小節(jié)詩歌應(yīng)該以什么樣的語氣來讀。(輕柔、喜愛)。

4.課件出示大雨情境:

(1)下大雨時,丁丁又是怎么樣回家的呢?

(2)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安排5、6個同學來表演“傘群”,安排一個同學表演“機靈的小鹿”。

(4)機靈的小鹿,多么快樂!誰再讀一讀這一小節(jié)?

5.那么還有什么原因不讓媽媽送傘來呢?

(1)全班默讀第三節(jié)詩。

(2)質(zhì)疑:a.你的愛指的是什么愛?

b.什么是“小糖人”?生活中還有哪些小朋友的形為像“小糖人”的行為?

(3)不想做“小糖人”的同學齊讀這一句話。

6.配樂、配畫朗讀課文,升華情感。

三.拓展延伸。

學習了這首小詩,我覺得大家也長大了許多,為了證明我們長大了,你們想對媽媽、爸爸、老師、同學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仿照例子編一編)。

例:不要送傘來,媽媽,我喜歡在小雨中走回家。

不要______,媽媽,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爸爸,我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shè)計意圖:拓展延伸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场?/p>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古代傳說,課文中的主人翁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為民造福的民族英雄。

板書課題,指名讀大禹。

簡介大禹:古代部落聯(lián)盟的領(lǐng)袖,一位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學生自由輕聲練讀課文。

2、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逐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

有些句子比較長,提醒學生注意句中的停頓。

3、范讀課文,思考討論: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4、口頭填空。

課文主要講的是大禹為了(),三次經(jīng)過家門都沒有()。

三、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主要告訴我們什么?

洪水給老百姓帶來了嚴重的災(zāi)難。

從哪兒可以看出洪水很兇猛?無家可歸是什么意思?這些情況發(fā)生在什么時候?

2、指導朗讀。

要用急切的語氣讀出洪水兇猛的態(tài)勢,其中滔滔、淹沒、沖倒、無家可歸要重讀。

指名試讀。請使用站內(nèi)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

學生自由練讀。

集體齊讀。

四、洪水如此兇猛,造成的災(zāi)難如此嚴重,老百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悲慘生活。為拯救天下苦難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現(xiàn)了,他不辭辛勞,想方設(shè)法制服了洪水。下一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大禹是怎樣治理洪水的。

五、課堂小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理解課文,知道大禹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一名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學難點:體會大禹的英雄形象。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卡片。

2、按要求說出本課生字。

翹舌音的字;前鼻音的字;后鼻音的字;邊音的字。

3、說說治、洪、姓的結(jié)構(gòu)和偏旁。

二、繼續(xù)細讀課文。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哪一句是寫大禹想的?哪幾句是寫大禹做的?

2、指名讀第二、三句,說說大禹是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先了解情況,后治理洪水。

哪些詞語告訴我們大禹治水的艱辛?(走遍、吃近)。

走遍吃盡說明了什么?(說明大禹了解情況走的路多,范圍很廣,什么苦都吃到了)。

千山萬水千辛萬苦九條大河九座大山這幾個數(shù)字都不是表示數(shù)字,而是表示很多。

學生自由想象,充分體會大禹的英雄形象。

3、指導朗讀。

決心、走遍、仔細、吃盡、帶領(lǐng)、挖通、劈開要重讀。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一件什么事?

2、自由讀課文,找出本自然段中表示數(shù)量的詞。

(13年三次一次十多歲)。

這些表示數(shù)量的詞強調(diào)了什么?突出表現(xiàn)了什么?

3、指導朗讀。

上述數(shù)量詞要重讀。

自由練讀,集體齊讀。

學習第四自然段。

1、齊讀,想:為什么說大禹是一位偉大英雄呢?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第二、三自然段討論。

2、老百姓會怎樣感謝大禹?啟發(fā)想象。

3、齊讀,體會代代相傳的意思。

三、練習背誦課文。

1、引導背誦。

2、自由練背。

3、指名背誦。

4、齊背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教學生字詞,課堂練習。

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詞語。

2、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給多音字組詞。

沒倒。

2、擴詞。

治久理偉。

二、教學部分字形,指導書寫。

1、教學生字字形。

引導自學下列生字:理形。

指導下列幾個字的筆順:偉雄。

提醒學生注意:久的寫法。

2、指導書寫。

3、學生練習描紅。

三、課堂練習。

1、讀一讀,再抄寫。

洪水沖倒治理很久很久。

地形引導父親偉大英雄。

2、按要求填空。

洪:有()畫,第七畫是()。

父:有()畫,第五畫是()。

理:有()畫,第六畫是()。

姓:有()畫,第四畫是()。

四、作業(yè)。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天氣、物候幾方面了解秋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知識要求:學會7個生字及新詞,認識13個字。

3、能力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秋天是天氣轉(zhuǎn)涼的季節(jié),是豐收的季節(jié),是美麗的季節(jié)。

難點:“轉(zhuǎn)”“黃”的寫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秋天景象的圖片、音樂磁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山行》,知道了這是一首描寫秋天景色的古詩,誰能用背誦的方式,再現(xiàn)大詩人杜牧筆下的秋天美景?(抽生背誦)。

秋天真美啊!因為秋天的美麗,所以它一直是作家的寵兒,從古到今,描寫秋天的詩句比比皆是,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一首小詩——《秋天到》(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昨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預(yù)習了這首小詩,來,翻開書第一頁,讓我們再來讀一讀,看誰把字音讀得準、句子讀得通。(自讀課文)。

抽生讀,評價。

孩子們句子讀通了,字音也讀準了,字寶寶說他要來考考你們,看看大家能不能讀準它的名字。(開火車)。

生字寶寶見考不倒孩子們,請來了幫手——詞語寶寶,想讓他們?yōu)殡y一下你們,你們會被難住嗎?(抽讀,評價)。

生字寶寶、詞語寶寶見考不到你們,就又藏回了小詩當中,讓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首詩,把他們的字音記得更牢。(齊讀)。

三、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自由朗讀)。

全班交流、匯報,相機指導朗讀(個別示范讀、分組賽讀等),填寫秋季還有香、紅、黃,教寫“黃”(‘共’的肚子里有個‘由’)。

四、

升華情感,

秋天到了,稻子熟了。遠遠望去,黃澄澄一片,在微風的吹拂下翻著金浪。一片片黃葉從樹上飄落下來,像彩蝶飛舞。

秋天到了,許多果實成熟了。蘋果、鴨梨掛滿枝頭,紅色的大棗像顆顆瑪瑙。石榴咧開了嘴,柿子掛在樹上,像一只只紅燈籠。

秋天真美啊!

讓我們再帶著喜歡的感情、按時間順序讀一讀這首小詩,能背誦的孩子背一背。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三

教學過程:

教師行為學生活動。

引入新課。

2.引入課題:,課文的小作者給老師送的是什么樣的禮物呢?

2.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后告訴老師。

學習新課。

1、抽學生讀課文,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2、正音,自主學習課文生字。

3.課堂組詞(開火車形式進行),說結(jié)構(gòu)、偏旁教師簡要板書。

4.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檢查鞏固。

5.再讀課文思考然而一詞的意思。

1.四人小組交流生字的預(yù)習情況。(主要是哪些拼音容易讀錯,如:平翹舌、鼻音、多音字;哪些字容易寫錯;可以組什么詞;什么結(jié)構(gòu);什么偏旁)。

2.小組內(nèi)交流生字學習情況,抽學生教讀、教學生書空,互相指導,

3.學生自由書空學習生字。

4.認真觀察,仔細閱讀。

5.傾聽思考。

布置作業(yè)。

1.抄寫課文生字。

2.給課文生字組詞。

3.熟讀課文記錄作業(yè)。

火紅的楓葉(第2課時)。

知識技能:

1.指導朗讀。

2.賞析誦讀。

3.分析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教師行為學生活動。

新課。

1.數(shù)一數(shù)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

2.這一段為我們講了些什么?

時間地點誰干什么。

3.自由讀第二自然段:讀懂了些什么?這段話的意思是什么?作者的心情怎樣?誰來讀出這種心情。

5.這一段除了寫楓葉的顏色“紅”以外,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你從什么地方知道的?這種……像……的寫法,我們叫它比喻,這樣的句子,我們叫它比喻句。指導學生讀、背喜歡的句子。

6.作者找來這火紅的楓葉干什么呢?課文哪些段告訴了我們?抽生回答。

比一比:作者的禮物和你送給老師的禮物,誰的更好?說出理由。

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楓葉很紅,一片比一片紅)(朗讀時注意快慢、輕重)。

把寫楓葉紅的句子用“——”劃出來,讀一讀。

仿照課文“比……還……,比……還……”說一句話。

請用“~~~~~~~”把它劃出來,讀一讀。楓葉的形狀像什么?仿說比喻句。

討論:作者為什么給老師送楓葉而不送其它禮物呢?

拓展升華。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各種花的美麗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2.聽寫詞語:跳舞,裝扮。

抽兩名學生的聽寫本拿到展示臺評。教師指導書寫規(guī)則。

師:你能用“裝扮”造句嗎?

二.學習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齊讀第一自然段,想想花孩子們說了些什么呢?

2.指導讀好問句。

(二)學習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裝扮世界,它們是怎么找到顏色的呢?

1.自由讀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課文中寫了幾個花孩子?

抽生說,教師板書: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2.分小組邊讀邊討論: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樣的顏色?

他們是怎樣找到的?

3.匯報:

(1)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黃的顏色板書:金黃色。

師:它是怎么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給它的。

分角色朗讀出示課件(迎春花的圖)。

出示課件:

金燦燦的迎春花細聲細氣地說。

()的()()地說。

金燦燦的迎春花細聲細氣地說。

()的()()地說。

想想可以怎樣填,同桌的孩子說,全班的孩子交流。

(2)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紅顏色。板書:紅色。

師:它是怎么找到的?

生:是朝霞送給它的。

出示課件:石榴花的圖。

師: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朝霞和石榴花說的話,體會它們是什么樣的孩子。

分角色朗讀。

出示課件:石榴花的圖。

(3)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紅色。板書:粉紅色。

齊讀課文第十自然段,體會石榴花是什么樣的孩子?

出示課件:桃花、杏花的圖。

三.拓展。

孩子們,在生活中你們看到過許許多多的花,老師給你們帶來了許多的花孩子,出示課件,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自的顏色,開出美麗的花裝扮世界呢!

你能說說梨花是什么顏色的?想想它是怎么找到顏色的呢?會說些什么呢?(讓孩子自由說)。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學會5個生字,理解“萬里長城、飛翔、百鴿、參天、偉大”等詞語的意思。

2、能用“我們的祖國有...,有...,還有...。”和“我愛...,我愛...,我愛...,我最愛...。說寫一句話?!?/p>

3、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體會祖國的偉大以及初步懂得“我為什么說最愛偉大的祖國”的原因。

教學準備:課文錄音,投影,田字格黑板。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會“萬、翔、鴿、參、偉”五個生字。

2、學習第1-3節(jié):理解“萬里長城、無邊、飛翔、參天”等詞語的意思;指導朗讀,嘗試背誦。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出課題。

1、口頭引答,進行啟發(fā):小朋友,我們的祖國叫()。我們都是()。我們都愛()。(注意學生回答的完整性。)。

2、出示課題。齊讀課題。教師介紹這首詩的特色。

二、初讀課文,自學檢查生字。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號小節(jié)號自己拼讀生字的讀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2、當小老師匯報學習情況。突破重難點。

3、指名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課文讀通順。

4、整首詩共有幾節(jié)?

三、學習課文1-3節(jié),理解體會詞語。

1、自由讀1-3小節(jié),用--劃出:“我”愛什么?,在不理解的地方用?表示。

2、指名匯報,教師板書。

3、學生質(zhì)疑,集體討論解答。

萬里長城:出示掛圖,教師簡介(從中體會長城的雄偉,長城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勞動的結(jié)晶,長城是祖國的象征。)。

無邊:看不到邊,說明大海的遼闊;飛翔:白鴿是和平的象征,體會祖國的祥和。

參天:結(jié)合圖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祖國的富饒和魅力。

四、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指導朗讀第1-3節(jié)。

1、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

3、挑戰(zhàn)讀。

4、齊聲讀。

5、結(jié)合半數(shù),嘗試背誦。

五、出示“我愛...,我愛...?!边M行說話訓練。

六、教師小結(jié)課文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從中體會詩中的詞語的準確和形象。

七、作業(yè)指導和練習。

1、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第4、5小節(jié),學會生字“偉”理解“偉大”。

2、通過三個句式的訓練,引導體會“祖國的偉大”以及“我為什么最愛偉大的祖國?”初步培養(yǎng)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完成課后練習1。]。

2、齊背地1-3小節(jié)。

二、講讀4、5小節(jié)課文。

1、齊讀第4節(jié),說一說:“我”還愛誰?

2、教師教育學生:大家都生活在祖國的懷抱中,都應(yīng)該互相愛護,親如一家人。

3、教師范讀第5節(jié)。

(1)學會“偉”字。

(2)“我”最愛什么?“愛”和“最愛”能替換嗎?(理解:最愛就是很、非常、十分愛的意思。從中讓學生體會愛的程度極深。)。

(3)指導朗讀。(突出“最愛”的情感。)。

三、為什么我最愛偉大的祖國?帶著問題,齊讀全詩。通過句式訓練回答問題。

1、出示句式:我們的祖國有(),有(),還有()。

2、出示句是:我們的祖國多么(),多么(),多么()。

(訓練面要廣,有層次。句式1請中下生回答,句式2由中上生回答,中下生仿說。)。

3、在說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回答:“我為什么最愛偉大的祖國?”(自由準備-指名說-同桌互說。)。

4、出示句詩:我愛...,我愛...我最愛...”(在說的基礎(chǔ)上,請學生把這句話寫下來。)。

四、配樂朗讀課文。

五、背誦課文。(各自準備,指名背誦,齊聲背誦、同桌互背。)。

六、教師總結(jié)課文:鼓勵學生好好學習,掌握本領(lǐng),將來為祖國的建設(shè)做出貢獻,把祖國建設(shè)的更加繁榮富強。(愛祖國的行為熏陶)。

七、課堂作業(yè)。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六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孩子才是最孝順的孩子,真正的孩子。

2、認識10個生字。

3、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媽媽的愛》,了解到了媽媽對我們濃濃的愛。作為孩子,我們應(yīng)該怎樣做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兒子們》。

(板書課題:兒子們)。

二、聽讀課文,初步感悟課文的內(nèi)容。

學生:

1、自由讀課文,想辦法解決不認識的字。

2、指名讀課文:

(1)請其他的小朋友為他們提一提建議,說說應(yīng)該讀。

出什么樣的語氣。

(2)全班小朋友分角色朗讀課文。

(3)其他同學評一評。

(當評到兩個比喻句時,教師及時請同學們談?wù)劚扔骶涞母拍?,并且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練習。)。

3、齊讀課文:

邊讀邊思考: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好象只看見一個兒子?

4、自由發(fā)言。

教師:總結(jié)全文。

三、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內(nèi)容:

1、一起讀一讀課文中的詞語。

(井水、歇著、靈巧、黃鶯、嗓子、有啥、很痛、沉甸甸、)。

2、生生合作,一起學習生字,討論記字方法。

3、匯報小組學習成果。

(生生教認生字時,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

四、總結(jié)全文:

讀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了哪些啟發(f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x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書寫9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像、痛”的書寫。

教學準備:板書用貼圖、寫字本。

教學過程:

一、繼續(x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在班內(nèi)進行小組間的朗讀競賽。

3、其他同學做小評委,進行評讀。

二、進行重點字的書寫指導。

1、出示需要書寫的幾個字,請同學仔細觀察。

(井、歇、呢、提、桶、痛、累、像、吧)。

2、說一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漂亮。

3、自己在練習本上練習。

二年級語文新編參閱教案篇十七

學情分析:

這個故事雖然流傳千古,但是上古時代距離今天也有上千年,孩子們可能在理解治水艱辛這一部分有些困難。這就需要老師的情景渲染,對比烘托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另外,本班孩子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能力較強,教學時可大膽放手,由孩子們自讀自悟可能效果會更好。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抓住重點詞語,深入理解課文,從而懂得大禹為什么成為人們是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以學生為主體,同桌合作學習。

2.抓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理解品讀,感受大禹的無私奉獻。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認識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樹立奉獻的意識。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大禹治水過程中的辛勞,從他“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感人事跡中,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

教學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語段的重點詞句體會大禹是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設(shè)計意圖:通過對文章內(nèi)容的回顧來訓練孩子們歸納全文主要內(nèi)容的能力,并教會孩子們在遇到“誰,干什么”這類課題時歸納全文大意的小竅門)。

2.勾畫課文如何評價大禹的句子。

3.發(fā)現(xiàn)課文分總的結(jié)構(gòu)。

(設(shè)計意圖:通過課后思考題及觀察勾畫句子的位置,來初步掌握文章結(jié)構(gòu))。

二、精讀指導: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為什么治水?

2.抓“淹沒”、“倒塌”、“沖走”、“沖毀”、“四處逃荒”來理解洪水的兇猛、無情。

3.齊讀第一自然段。

(設(shè)計意圖:落實語言文字的訓練。通過讓孩子抓感受洪水兇猛的詞語,教師渲染,學生再讀從而深刻體會洪水無情而兇猛)。

(二)學習二自然段。

1.面對無情的洪水,禹在想什么?

2.除了大禹心系百姓之外,還有什么原因讓他更堅定地投入治水之中?

理解:父親鯀臨死時叮囑兒子:“一定要把洪水治好?!?/p>

(設(shè)計意圖:通過分析人物心理活動,初步樹立人物形象,從理解鯀的心系百姓轉(zhuǎn)為大禹的心想百姓;重點理解“叮囑”,引讀“一定要把洪水治好”,把父親的遺愿轉(zhuǎn)為大禹的志向。)。

(三)學習三自然段。

1.勾畫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的句子,并與父親鯀的治水方法進行比較,體會大禹科學治水。

2.抓“常?!?、“天蒙蒙亮”、“長年”、“腳跟都爛了”、“只好”等詞來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

(設(shè)計意圖:著重由學生自讀自悟,圈出重點詞語,自己說說體會這樣的方式來理解課文,體會大禹治水的艱辛,讓人物形象逐漸高大、豐滿)。

(四)學習四自然段。

1.兩個句子對比,自己體會“才”、“僅僅”、“就”、“卻顧不得”的意思。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3.全班匯報,練讀。

(設(shè)計意圖:力圖通過兩個句子的對比,體會副詞的作用,從中感受禹為了治水,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并學會一些簡單的朗讀批注。)。

(四)學習五自然段。

1.通過和第一自然段洪水來時的場景對照,想象洪水退去的景象。

2.理解“欣欣向榮”。

三、歸納小結(jié):

1.為什么大禹是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的英雄。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板書回答問題)。

2.全文都是稱呼“禹”,為什么題目是“大禹”?

(設(shè)計意圖:力圖成功塑造大禹這一英雄形象。)。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217972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