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自己及時總結(jié),可以幫助我們形成積極的學習和工作習慣??偨Y(jié)可以適當運用一些具有感染力的語言和修辭手法,提高文章的吸引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選的總結(jié)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幫助。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一
詞可分實詞和虛詞兩大類。實詞表示實在意義,能夠作短語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夠獨立成句。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虛詞一般不表示實在的意義,它們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語法關(guān)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和擬聲詞。
(1)名詞: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
例如:表人或事物(學生,教室,書本,友誼);表時間(早晨,明天,季節(jié));表方位(前面,東面,左邊等)。
(2)動詞:表示動作、行為、發(fā)展變化、心理活動的詞。
例如:走,笑,支持,保衛(wèi),發(fā)展,擴大,提高,愛,喜歡,出現(xiàn),使,鼓勵,能夠,肯,要,起來,進去,出來,是等。
(3)形容詞:表示性質(zhì)或狀態(tài)的詞。
例如:美麗,迅速,明媚,激動,偉大,誠實,甜,高,圓,直等。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二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
3、秦伯說(說,通“悅”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6、失其所與,不知(知,通“智”)。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8、、要項伯(“要”通“邀”,邀請)。
9、令將軍與臣有?(“?”通“隙”,隔閡、嫌怨)。
10、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11、卒起不意,盡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12、不可不蚤來(“蚤”通“早”)。
13、距關(guān),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內(nèi)”通“納”,接納)。
1、行李之往來((古義:出行的人)。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義:那人)。
4、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古義:)眼淚)。
5、持千金之資幣物(古義:禮品)。
6、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古義:走投無路)。
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古義:袒露一只臂膀)。
8、諸郎中執(zhí)兵(古義:宮廷的侍衛(wèi))。
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義:投擊)。
10、斷其左股(古義:大腿)。
11、沛公居山東時(古義:崤山以東)。
12、約為婚姻(古義:結(jié)為兒女親家)。
13、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
14、將軍戰(zhàn)河北(古義:黃河以南,黃河以北)。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三
語文知識比較零散,語文課本中的知識點不像數(shù)理化那樣系統(tǒng),所以考生單純地通過復習課本是難以全面涵蓋高考考點的。因而,在第二輪復習中研讀高考《考試大綱》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忌挥姓J真細致地研讀考綱,了解高考試題考查的內(nèi)容及能力層級,才能在第二輪復習中做到有的放矢,也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大的回報。
二、步步為營,夯實基礎(chǔ)。
在進行第二輪復習前,考生首先要選擇一本和高考《考試大綱》結(jié)合比較緊密的專題復習參考書。書不在多,而在精??忌鷳撎暨x適合自己的復習資料,然后詳細、系統(tǒng)地學習、練習。
選好資料后,考生就應根據(jù)高考《考試大綱》中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一個專題一個專題地進行復習了。這里的復習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看,二是做??矗强磳Ω呖伎键c的講解??季V上的規(guī)定和要求是大概的、籠統(tǒng)的,而在復習時考生要將考點細化。
看是根本,是基礎(chǔ);做是手段,是方式??词堑谝恍缘?,做是第二性的。而對一些難掌握的內(nèi)容,則要畫出來反復看,做題時要善于總結(jié),要注意方法。
三、溫故而知新,總結(jié)方法。
由于一個專題和另一個專題間聯(lián)系不是很緊密,所以考生在復習新的專題時,要對過去復習過的內(nèi)容不斷鞏固,以免遺忘。如有的考生在復習現(xiàn)代文閱讀時,對前面復習過有關(guān)病句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忘記了,關(guān)于考綱中要求熟練掌握的6種病句類型有哪些,已模糊了。同樣的現(xiàn)象也出現(xiàn)在對字音、字形和成語的考查中。針對這種現(xiàn)象,提醒考生一定要每天擠出一部分時間來鞏固自己過去復習的內(nèi)容,只有不斷鞏固,才能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前面所做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四
一、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所謂直譯,是指用現(xiàn)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jù)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xiàn)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diào)、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wèi)樊噲?!罢咭病笔钦Z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
“換”,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diào)”就是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后置句、定語后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diào)整語序,以便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譯有關(guān)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譯成“(湖面)風平浪靜”。
語文提分第一條就是背課文??赡苡行┩瑢W覺得這個沒什么用,要說背,自己也背了,可是你背的火候興許不夠。背課文要把所有課后標注要求背誦的古詩詞、文言文以及作者簡介全部背下來,并且不能出現(xiàn)錯別字,為默寫奠定基礎(chǔ)。
學好語文方法之二是背基礎(chǔ)知識。除了要求背誦的課文以外,語文還會涉及到很多基礎(chǔ)知識要背,這些也都有無條件地背誦下來,不管考試會不會考到,但作為語文常識也需要會。比如成語、字音、字形、文學常識等等。
語文學習第三是多閱讀。課內(nèi)文章無論是選修還是必修,最好都通讀一遍,課外卷子和資料短文也盡量多閱讀,擴展知識面,增強語感。
第四個方法是背作文素材及語段。這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方法,作文提分不光靠平時多寫,也要多背,背多了變成自己的才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
語文提高分數(shù)的第五個辦法是多做題多總結(jié)。語文題目做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類型的題目是有規(guī)律可言的,這些規(guī)律技巧如果直接拿來看可能理解不深刻,自己總結(jié)出來運用會更自如,答題的準確率也更高。
第六個提高成績的方法是學會理解。語文雖然需要背誦的比較多,但做題時還是需要理解才能更好地做對題目,閱讀找答案需要定位,但進一步確定答案就要分析,這時理解才是最主要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題目就做錯了,分數(shù)也就沒了。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五
1、大敗李信,入兩壁,殺七都尉。誤:城墻,正:軍營。
譯文:大敗李信的軍隊,攻下兩座軍營,殺死七名都尉。
2、有功故出反囚,罪當誅,請按之。誤:按照,正:審理。
譯文:徐有功特意開脫謀反的人,論罪應當處死,請審理他。
3、高祖遣使就拜東南道尚書令,封吳王。誤:拜見,正:授予官職。
譯文:高祖派來使者授予(杜伏威)東南道尚書令的官,封他為吳王。
4、府省為奏,敕報許之。誤:報告,正:回復。
譯文:有關(guān)部門為此上奏,(后主)下詔回復同意了這件事。
5、齊孝公伐我北鄙。誤:輕視,正:邊境。
譯文:齊孝公進攻我國北部邊境。
6、官人疑策愛也,秘之。誤:喜歡,正:吝嗇。
譯文:過路的官人懷疑陳策舍不得騾子,便把它藏了起來。
7、堯民之病水者,上而為巢,是為避害之巢。誤:生病,正:擔心,憂慮。
譯文:堯的百姓擔心水患,因而在水上筑巢,這就是避免災害的巢。
8、煥初除市令,過謝鄉(xiāng)人吏部侍郎石琚。誤:免除,正:(被)授職。
譯文:劉煥剛被授職市令,拜訪同鄉(xiāng)吏部侍郎石琚。
9、師進,次于陘。誤:依次,正:臨時駐扎。
譯文:諸侯的軍隊前進,駐扎在陘地。
10、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誤:完畢,正:通“猝”,突然。
譯文:天下真正有大勇的人,災難突然降臨也不會驚恐。
11、王趣見,未至,使者四三往。誤:高興,正:通“促”,趕快。
譯文:楚王趕快接見(尊盧沙),(尊盧沙)沒有到,(楚王派)使者多次前去(邀請)。
12、存諸故人,請謝賓客。誤:安置,正:問候。
譯文:問候那些老朋友,邀請拜謝賓朋。
13、若復失養(yǎng),吾不貸汝矣。誤:借給,正:寬恕。
譯文:如果再不贍養(yǎng)母親,我就不寬恕你了。
14、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誤:捉拿,正:及,達到。
譯文:楚莊王謀劃事情很得當,群臣沒有人能比得上。
15、使裕勝也,必德我假道之惠。誤:恩德,正:感激。
譯文:假如劉裕取勝,一定會感激我們借道給他的好處。
16、陛下登殺之,非臣所及。誤:上去,正:當即。
譯文:陛下(如果)當即殺掉他,(就)不是我的職權(quán)管得了的。
17、凡再典貢部,多柬拔寒俊。誤:典籍,正:主管。
譯文:賈黃中先后兩次主管貢部,多次選拔出身寒微而又才能杰出的人。
18、衡攬筆而作,文不加點。誤:標點,正:刪改。
譯文:彌衡揮筆就寫,一氣呵成,一個字沒有刪改。
19、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誤:許多,正:稱贊。
譯文:許多人都稱贊他的品行,接連幾次征召他,他都沒有答應。
20、太祖知其心,許而不奪。誤:奪取,正:強行改變。
譯文:太祖了解他的志向,允許他而沒有加以強行改變。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六
1、詩歌鑒賞答題“五讀”法:讀題目、讀作者、讀內(nèi)容、讀注釋、讀命題。
2、意境(氛圍)特點術(shù)語有: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恬靜安謐,雄奇優(yōu)美生機勃勃,富麗堂皇,肅殺荒寒、瑰麗雄壯,虛幻飄渺、凄寒蕭條、繁華熱鬧等。
3、語言風格: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淺顯、辭藻華麗、委婉含蓄、簡潔洗練、沉郁頓挫、渾厚雄壯、多用口語、明白如話。簡潔、質(zhì)樸無華、沉郁頓挫、蒼涼、低沉、蒼勁、悲涼。
4、思想感情術(shù)語: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jié)操、憂國憂民等。
5、修辭手法主要有:比喻、借代、夸張、對偶、擬人、排比、對比、雙關(guān)、起興、反復、設問、互文、用典、象征、寄寓、寄托等。
6、表現(xiàn)手法:
7、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方式。
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襯情、融情入景)、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借事(折柳、登高、憑欄、用典)抒情、以樂景抒哀情等。象征、襯托、烘托、抑揚、對比昭應、虛實結(jié)合、比興。
8、描寫(寫景)方法——渲染、襯托、動靜、對比、擬人、夸張、正側(cè)、白描、虛實、不同感官、比興。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七
先說時間的分配。第一大題的3個選擇題,一般同學可控制在5分鐘。這部分題目因題型穩(wěn)定,平時訓練也多,基本套路考生應該是相當熟悉的,因此在審題清楚的前提下可大膽作答,中等速度解答為宜。另外,答案要看重第一印象,沒有充分的依據(jù),不要擅自改動。
答題策略:
1、看清題干要求。選的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項,有沒有其他可供答題參考的信息等,務必看仔細,看清楚。
2、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選擇項。如“詞語、成語(含熟語)辨析題”可從感情色彩、范圍大小、程度輕重、搭配得當與否、是否重復累贅等方面考慮。
3、幾點常規(guī)的提醒。讀音正誤辨別時,注意越是你平常最有把握、人人似乎都這么讀的字越要謹慎;錯別字正誤辨別,看題不宜太長久,時間長了原本是正確的反而會覺得像是錯的,如無把握,可先放一放不去做它;選詞填空題宜用“排除法”,而且要注意“搭配”問題;成語使用題忌“望文生義”的理解,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有時試題中那“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這兩部分的內(nèi)容考查,一般采用單項選擇的形式,共設四個小題。做好這四道題,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思考的嚴密、周詳。
2、務必找到與試題選項對應的詞、句、段,反復對照理解,仔細判斷選項正誤;依據(jù)原句進行推理要合理,否則成為“無中生有”。
3、了解設置干擾項的幾種情況:偷換概念,以偏概全,無中生有,擴大或縮小概念的范圍,缺乏依據(jù),因果顛倒,先后錯亂,張冠李戴等。
4、自然科學類文章閱讀有時選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腦清醒。靜下心仔細閱讀,力求準確理解。
答題技巧:
一是鎖定題目的閱讀區(qū)間,在第幾段第幾行,特別是涉及到第一、第二自然段的詞語、句子的理解題。
二是一般第1、2題比較容易,可以直接找到原文中的位置,根據(jù)題干指向。表述一般與原文一致的,大都正確。
三是第3、4題的設題難度稍微大一點。設題的錯誤項大都與原文有些偏差。細微處要搞清楚。
針對文言文閱讀試題多以敘述性文字為主的特點,在進行整體性閱讀時,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盡量把文中下列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圈點出來:人有幾位,如何稱謂;主角是誰,與他人關(guān)系怎樣;事有幾件,由幾人所干;事件關(guān)系,有何意義,大體分分層次。接著審清題目,帶著這些問題再去研讀文段,不在無關(guān)處糾纏,要在緊要處下工夫。
1、文言實詞的理解: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利用字與字、詞與詞的結(jié)構(gòu)特點。采取由彼到此的聯(lián)想方式,迅速理解詞義。選項中給出的解釋,可代入句中,結(jié)合上下文,反復印證。另外要特別注意詞的多義、詞的活用、詞的古今異義、通假、詞的偏義等文言現(xiàn)象。平時我們積累的一些成語中個別語素的解釋,有時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也要為我所用。
2、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以理解句意為前提,根據(jù)詞在句中的位置化虛為實,斷定詞性和用法。
3、“篩選信息”和“把握文意”:這是文言文閱讀的最后兩道題。要注意整體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題,該題四個選項的設置。大多是按原文內(nèi)容先后順序排列的,往往選不恰當?shù)捻?,這既對理解全文有幫助,也為解前面的題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處宜稍放慢速度,力爭做正確,做完后,回過頭來檢驗前面幾個題的正誤。
答題技巧:
1、要學會圈圈點點,因為第i卷使用答題卡,圈點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劃一劃。
2、要先讀文言文的最后一題,即內(nèi)容的概括分析題。這個題實質(zhì)上可稱為“文言文的白話譯文”,它對人物、對全文內(nèi)容、對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讀了此文。就相當于讀了譯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斷詞義。不要想當然,要調(diào)動自己頭腦中的知識儲備。
4、文言文的翻譯,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會水到渠成。
5、除了常見的文言實詞以外(大綱規(guī)定的120個),還要在考前看一看課本中注釋的其他文言實詞,只看注釋即可。
6、文言虛詞要在“而、與、乃、其、所、為、焉、以、因、于、則、之”等常用詞語上,再復習一下。
1、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
(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lǐng)下文;總結(jié)上文;
(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類文章文、小說)。
2、修辭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并結(jié)合句子語境。
(1)比喻、擬人:生動形象。(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對象+特性)。
(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調(diào)了+對象+特性)。
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diào),加強語氣等。
4、對比:強調(diào)了……突出了……。
5、反復:強調(diào)了……加強語氣。
6、句子含義的解答:這樣的題目,句子中往往有一個詞語或短語用了比喻、對比、借代、象征等表現(xiàn)方法。答題時,把它們所指的對象揭示出來,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7、段意的概括歸納。
(1)記敘類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2)說明類文章:回答清楚說明對象是什么,它的特點是什么;格式:說明(介紹)+說明對象+說明內(nèi)容(特點)。
(3)議論類文章:回答清楚議論的問題是什么,作者觀點怎樣;格式:用什么論證方法證明了(論證了)+論點。
1、動筆之前要擬題,標題要漂亮。
考試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來擬定題目,題目不宜太長和太短。怎么擬題呢?對于成績一般的考生,應該采取特別措施了。擬題的辦法有2個,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擬題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師講述的類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長或考生,趕緊去翻閱最近一年的讀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訂本,根據(jù)題材,選擇幾十個比較精彩的標題,背下來,考試的時候可能比葫蘆畫瓢地就能采用到。合訂本在大洋百貨東邊胡同里的書攤上有賣。
2、作文首尾要打眼,豐富多彩出靚點。
考試作文的開頭方法很多:六要素開頭法、題記開頭法、懸念開頭法、引名句開頭法、排比句開頭法、擬人式開頭法、設問式開頭法、對偶式開頭法、博喻加對仗開頭法,合用修辭開頭法、巧述典故開頭法,解題式開頭法、名人問答開頭法、詩文引用開頭法。希望考生們準備好一些關(guān)于道德、學習、禮儀、愛國、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時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時候,腦子里會閃現(xiàn)出上述前七八個開頭方法。
結(jié)尾也很重要。一般來說,結(jié)尾是總結(jié)全文。如果是記敘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議論文,則要注意歸納。無論如何,最好要扣準標題。怎么扣呢?如果你實在拿不準,就在結(jié)尾段的第一句,把題目說一下,然后歸納全文觀點就是了。建議百度一下結(jié)尾方法,汲取有用成分。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八
3、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四法:依據(jù)表達方式、找尋明暗線索、依據(jù)時空順序、依據(jù)邏輯順序。
4、分析八種關(guān)鍵句作用:點明題目,引起下文;點明中心,亮出主旨;設置懸念,引發(fā)興趣;承上啟下,自然銜接;前后照應,和諧統(tǒng)一;側(cè)面烘托,間接映襯;后文鋪墊,埋下伏筆;增強語言,突出特征。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九
(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連詞,表轉(zhuǎn)折)(2)倚歌而和之(連詞,表修飾)。
(3)正襟危坐,而問客曰(連詞,表承接)(4)侶魚蝦而友麋鹿(連詞,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連詞,表轉(zhuǎn)折)。
(6)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連詞,表轉(zhuǎn)折)(7)自其不變者而觀之(連詞,表修飾)。
2.之。
(1)月出于東山之上(助詞,的)(2)凌萬頃之茫然(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3)哀吾生之須臾(助詞,的)(4)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代詞,它)。
(5)茍非吾之所有(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6)耳得之而為聲(代詞,它)。
(1)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詞,在)(2)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3)徘徊于斗牛之間(介詞,在)(4)于是飲酒樂甚(介詞,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詞,被)(6)漁樵于江渚之上(介詞,在)。
1.通假字(1)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通“憑”,乘)。
(2)山川相繆(通“繚”,環(huán)繞)。
(3)舉酒屬客(通“囑”,勸人飲酒)。
(4)舉匏尊以相屬(通“囑”,勸人飲酒)。
古義: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來作為圣主賢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5)倚歌而和之古義:循,依。3.一詞多義(1)東a順流而東(動詞,向東進軍)。
b東望武昌(名詞作狀語,向東)。
(2)望a七月既望(名詞,農(nóng)歷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動詞,眺望,遠看)。
(3)下a方其破荊州,下江陵(動詞,攻占)。
b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詞,下面)。
(4)如a縱一葦之所如(動詞,往)。
b如怨如慕(副詞,像)。
(5)歌a扣舷而歌之(動詞,唱)。
b歌曰(名詞歌詞)。
c倚歌而和之(名詞曲調(diào))。
(6)長a抱明月而長終(永遠)。
b而卒莫消長也(增長)。
4.詞類活用。
(1)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名詞用作狀語,向西,向東)(2)下江陵(名詞用作動詞,攻占)。
(3)順流而東也(名詞用作動詞,向東進軍)(4)舞幽壑之潛蛟(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婦(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詞用作動詞,整理)。
(7)月明星稀,烏鵲南飛(名詞用作狀語,向。
南)。
(8)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名詞用作動詞,打魚砍柴)(9)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侶,以??為友)。
(10)不知東方之既白(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出白色)。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
本單元屬于“溝通與應用”板塊,學習新聞和報告文學,所選的都是這兩類文體中的典范作品。這些作品強調(diào)真實性,及時準確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會信息,從真實的生活出發(fā),傳達出時代的精神。
有兩篇現(xiàn)場短新聞,記者在現(xiàn)場,以眼睛為“攝像機”,以耳朵為“錄音機”,簡筆勾勒出清晰可視的一個個場景、一幅幅畫面?!秳e了,“不列顛尼亞”》記錄了英國撤離香港,香港回歸祖國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它選取了英國撤離香港的一系列場景,并把它們放在歷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歸這一歷史事件有了一種歷史的縱深感;《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則打破客觀報道的傳統(tǒng),直接講述記者自己參觀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見所感。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一
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
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了解中國文學發(fā)展簡況。
能使用多種語文工具書,利用多種媒體,搜集和處理信息。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二
(1)借用熟悉的h2還原cuo來認識5對相應概念。
(2)氧化性、還原性的相互比較。
(3)氧化還原方程式的書寫及配平。
(4)同種元素變價的氧化還原反應(歧化、歸中反應)。
(5)一些特殊價態(tài)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還原反應。
(6)電化學中的氧化還原反應。
2物質(zhì)結(jié)構(gòu)、元素周期表的認識。
(1)主族元素的陰離子、陽離子、核外電子排布。
(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徑大小比較。
(3)電子式的正確書寫、化學鍵的形成過程、化學鍵、分子結(jié)構(gòu)和晶體結(jié)構(gòu)。
(4)能畫出短周期元素周期表的草表,理解“位—構(gòu)—性”。
3熟悉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na常考查的微粒數(shù)止中固體、得失電子、中子數(shù)等內(nèi)容。
4熱化學方程式的正確表達(狀態(tài)、計量數(shù)、能量關(guān)系)。
5離子的鑒別、離子共存。
(1)離子因結(jié)合生成沉淀、氣體、難電離的弱電解質(zhì)面不能大量共存。
(2)因相互發(fā)生氧化還原而不能大量共存。
(3)因雙水解、生成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4)弱酸的酸式酸根離子不能與強酸、強堿大量共存。
(5)題設中的其它條件:“酸堿性、顏色”等。
6溶液濃度、離子濃度的比較及計算。
(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斷(電荷守衡、物料守衡、質(zhì)子守衡)。
(2)電荷守恒中的多價態(tài)離子處理。
7ph值的計算。
(1)遵循定義(公式)規(guī)范自己的計算過程。
(2)理清題設所問的是“離子”還是“溶液”的濃度。
(3)酸過量或堿過量時ph的計算(酸時以h+濃度計算,堿時以oh–計算再換算)。
8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
(1)能計算反應速率、理解各物質(zhì)計量數(shù)與反應速率的關(guān)系。
(2)理順“反應速率”的“改變”與“平衡移動”的“辯證關(guān)系”
(3)遵循反應方程式規(guī)范自己的“化學平衡”相關(guān)計算過程。
(4)利用等效平衡”觀點來解題。
9電化學。
(1)能正確表明“原電池、電解池、電鍍池”及變形裝置的電極位置。
(2)能寫出各電極的電極反應方程式。
(3)了解常見離子的電化學放電順序。
(4)能準確利用“得失電子守恒”原則計算電化學中的定量關(guān)系。
10鹽類的水解。
(1)鹽類能發(fā)生水解的原因。
(2)不同類型之鹽類發(fā)生水解的后果(酸堿性、濃度大小等)。
(3)鹽類水解的應用或防止(膠體、水凈化、溶液制備)。
(4)對能發(fā)生水解的鹽類溶液加熱蒸干、灼燒的后果。
(5)能發(fā)生完全雙水解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11c、n、o、s、cl、p、na、mg、a1、fe等元素的單質(zhì)及化合物。
(1)容易在無機推斷題中出現(xiàn),注意上述元素的特征反應。
(2)注意n中的硝酸與物質(zhì)的反應,其體現(xiàn)的酸性、氧化性“兩作為”是考查的的重點。
(3)有關(guān)al的化合物中則熟悉其兩性反應(定性、定量關(guān)系)。
(4)有關(guān)fe的化合物則理解fe2+和fe3+之間的轉(zhuǎn)化、fe3+的強氧化性。
(5)物質(zhì)間三角轉(zhuǎn)化關(guān)系。
12有機物的聚合及單體的推斷。
(1)根據(jù)高分子的鏈節(jié)特點準確判斷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2)熟悉含c=c雙鍵物質(zhì)的加聚反應或縮聚反應歸屬。
(3)熟悉含(—cooh、—oh)、(—cooh、—nh2)之間的縮聚反應。
13同分異構(gòu)體的書寫。
(1)請按官能團的位置異構(gòu)、類別異構(gòu)和條件限制異構(gòu)順序一個不漏的找齊。
(2)本內(nèi)容最應該做的是作答后,能主動進行一定的檢驗。
14有機物的燃燒。
(1)能寫出有機物燃燒的通式。
(2)燃燒最可能獲得的是c和h關(guān)系。
15完成有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有機代表物的相互衍變,往往要求完成相互轉(zhuǎn)化的方程式。
(2)注意方程式中要求表示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簡式、表明反應條件、配平方程式。
16有機物化學推斷的解答(“乙烯輻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條線”)。
(1)一般出現(xiàn)以醇為中心,酯為結(jié)尾的推斷關(guān)系,所以復習時就熟悉有關(guān)“醇”和“酯”的性質(zhì)反應(包括一些含其他官能團的醇類和酯)。
(2)反應條件體現(xiàn)了有機化學的特點,請同學們回顧有機化學的一般條件,從中歸納相應信息,可作為一推斷有機反應的有利證據(jù)。
(3)從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前后的官能差別,推導相關(guān)物質(zhì)的結(jié)構(gòu)。
17化學實驗裝置與基本操作。
(1)常見物質(zhì)的分離、提純和鑒別。
(2)常見氣體的制備方法。
(3)實驗設計和實驗評價。
18化學計算。
(1)近年來,混合物的計算所占的比例很大(90%),務必熟悉有關(guān)混合物計算的一般方式(含討論的切入點),注意單位與計算的規(guī)范。
(2)回顧近幾次的綜合考試,感受“守恒法“在計算題中的暗示和具體計算時的優(yōu)勢。
化學計算中的巧妙方法小結(jié)得失電子守恒法、元素守恒法、電荷守恒法、最終溶質(zhì)法、極值法、假設驗證法等。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詳解之同質(zhì)異化法。
為了消滅老鼠,人們制作了捕鼠夾。別看這/!、小的捕鼠夾.它的設計還頗費匠心呢!老鼠不會自己找上門來讓人們.捕殺,因此要先想辦法引誘它出來。于是,人們就為老鼠準備了喜歡吃的食物作為誘餌。當然,也可以在誘餌中混進能毒死老鼠的藥物,但是藥物的毒性畢竟不會那么快的反應出來。有些地方經(jīng)常使用老鼠藥來毒死老鼠,未被發(fā)現(xiàn)的鼠尸就會腐爛發(fā)臭,對環(huán)境造成一定影響。所以,最好是原地殺死它。出于這種需要,人們把誘餌安上連接彈簧的掛鉤,讓貪吃的老鼠觸動掛鉤,由于彈簧的反作用力,掛鉤突然松開,夾子夾住老鼠,從而達到捉住老鼠并殺·死它的目的。
“水泥肥料”的發(fā)明也是如此。澳大利亞曾發(fā)生這樣一件事:在收獲季節(jié)里,人們發(fā)現(xiàn)一片甘蔗田的甘蔗產(chǎn)量竟提高了50寫,這是怎么回事呢?回想起來,原來在甘蔗栽種前一個月.有一些水泥灑落在這塊田里。經(jīng)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fā)現(xiàn)正是水泥中的硅酸鈣使那片酸性土壤得到了改良,這才提高了甘蔗的產(chǎn)量。于是,可以用來改良酸性土壤的“水泥肥料”就此問世。
從上述幾例中,可以看出一個共同的特點一對現(xiàn)有的各種發(fā)明,積極運用新的知識或從新的角度來加以觀察、分析和處理,a生立造性成果,這就叫做同質(zhì)異化。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三
易錯點1遺忘空集致誤。
錯因分析: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確定性、無序性、互異性,集合元素的三性中互異性對解題的影響最大,特別是帶有字母參數(shù)的集合,實際上就隱含著對字母參數(shù)的一些要求。在解題時也可以先確定字母參數(shù)的范圍后,再具體解決問題。
易錯點3四種命題的結(jié)構(gòu)不明致誤。
否定是全稱命題。如對“a,b都是偶數(shù)”的否定應該是“a,b不都是偶數(shù)”,而不應該是“a,b都是奇數(shù)”。
易錯點4充分必要條件顛倒致誤。
錯因分析:對于兩個條件a,b,如果a=b成立,則a是b的充分條件,b是a的必要條件;如果b=a成立,則a是b的必要條件,b是a的充分條件;如果a=b,則a,b互為充分必要條件。解題時最容易出錯的就是顛倒了充分性與必要性,所以在解決這類問題時一定要根據(jù)充要條件的概念作出準確的判斷。
(3)定義與充要條件。
數(shù)學中,只有a是b的充要條件時,才用a去定義b,因此每個定義中都包含一個充要條件。如“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一定義就是說,一個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的充要條件是它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顯然,一個定理如果有逆定理,那么定理、逆定理合在一起,可以用一個含有充要條件的語句來表示。
“充要條件”有時還可以改用“當且僅當”來表示,其中“當”表示“充分”?!皟H當”表示“必要”。
一般地,定義中的條件都是充要條件,判定定理中的條件都是充分條件,性質(zhì)定理中的“結(jié)論”都可作為必要條件。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四
水與鈉、其它堿金屬、鎂等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相應堿:
水與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鐵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鐵):
水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水煤氣”:
鋁與強堿溶液反應:
(2)、水做還原劑。
水與f2的反應:
(3)、水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
水電解:
(4)、水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
水與氯氣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
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水與二氧化氮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2.水參與的非氧化還原反應:
(1)、水合、水化:
水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與二氧化硅化合嗎?)。
水與氧化鈉、氧化鈣等堿性氧化物化合成堿。(氧化鋁、氧化鐵等與水化合嗎?)。
(2)、水解:
3.名稱中帶“水”的物質(zhì)。
(一)、與氫的同位素或氧的價態(tài)有關(guān)的“水”。
蒸餾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雙氧水—h2o2。
(二)、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離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離子:h+,cl-,clo-,oh-)。
鹵水—常指海水曬鹽后的母液或粗鹽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1∶3)。
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1∶3)。
生理鹽水—0.9%的nacl溶液。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五
(1)、氯酸鉀熱分解(二氧化錳催化)。
(2)、高錳酸鉀熱分解。
(3)、過氧化氫分解(二氧化錳催化)。
(4)、電解水。
(5)、氧化汞熱分解。
(6)、濃硝酸分解。
(7)、次氯酸分解(光)。
(8)、氟與水置換反應。
(9)、過氧化鈉與水反應。
(10)、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11)、光合作用。
高中語文語法知識點總結(jié)教案篇十六
讀文章分兩邊讀,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題目,對文章內(nèi)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讀文章,進一步了解這篇文章到底是講什么的,對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段落結(jié)構(gòu)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然后看問題,帶著問題第二遍讀文章,這遍讀就要精讀,深入文章,細細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義。
分析題目。
題目其實已經(jīng)代表了一切了,這篇文章的題目是啥,基本上已經(jīng)知道內(nèi)容了。讀文章之前,一定要看看題目是啥,加深對題目的記憶,再讀文章,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出問題所在。
認準關(guān)聯(lián)詞。
因為什么,所以什么。這些關(guān)聯(lián)詞,一定不能只出現(xiàn)前半個,或者是后半個,這是嚴重的語法錯誤,就算是你題目答對了,語法錯誤,也是不得分的。
從原文找答案。
閱讀理解的題目,文章越長,就越有優(yōu)勢,一般都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千萬別杜撰。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這個時候,標注的關(guān)鍵詞就派上用場了,從關(guān)鍵詞中,找重點語句,答案往往就在這里。
仔細看原文。
一般閱讀理解題目,最常見的考察辦法,就是文中人物的描述,這樣的題目一出,就能套上:什么什么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立體,這樣的答題方式了,但是從哪里體現(xiàn)出來的,一定要寫清楚,否則就有虎頭蛇尾之嫌。
答題完畢時,同學們應對照答案將整篇文章從頭到尾再看一遍,以確保答案的正確,同時答案要求,準確,簡潔,全面。
及時放棄。
有的時候,閱讀理解就是讓你百思不得其解,沒關(guān)系,先做別的,因為語感這種東西,真的很神奇,說不定啥時候就有了。就算是語文的答題高手,也免不了思維放空這一招。
文言文一般考察少見含義。
古代文言文的閱讀,是狠多同學頭疼的地方,那是其實,這是最容易的,考察的內(nèi)容,基本上老師都會講,這個時候,不要猶豫,就是你覺得最不可能的那個意思。
注重表達情感。
詩詞賞析,一般都是要考察,看看你是否了解這首詩的主要內(nèi)容。一般都是抒發(fā)了詩人怎么樣怎么樣的情感,這句肯定不能少。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2372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