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編寫過程應當注重學科知識的合理組織和呈現(xiàn)方式的選擇。教案的步驟要清晰明了,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通過學習這些教案,你可以提高你的教學水平和能力。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一
閱讀:
1、閱讀時能積極思考,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出自己的問題。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寫作:
學會運用語言描寫寫出人物不同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自主提問,梳理問題,知道可以針對課文部分內(nèi)容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
教學難點。
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2課時。
1、根據(jù)課后的問題并自讀課文,試著提問。
2、自學生字詞,完成預習卡。
第一課時。
1、認識“豌、按”等9個生字,會寫“豌、按”等12個字,會寫“豌豆、按照”等16個詞語。
2、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閱讀時能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借助單元導讀頁,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1、出示教材單元導讀頁,指導學生看圖。
2、引導交流:許多書本組成一個巨大的問號?讓你想到了什么?
3、指名讀“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點撥:讀書就怕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學習,收獲才多,進步才大。
4、學生齊讀單元提示語:“閱讀時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p>
教師點撥總結:閱讀時,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問,能激發(fā)思考,帶來更多的閱讀收獲。本單元我們要用提問的方法來學習課文?,F(xiàn)在從學習第一篇課文開始。(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障礙。
(一)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1、同桌之間交換預習卡,互相檢查生字的讀寫。
2、同桌之間交流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老師指導,查漏補缺。
1、讀準字音。(出示課件“會認字”)。
2、分析記憶字形。(出示課件“會寫字”)。
“框”是“木”加“匡”;“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3、指導書寫。
“豌、按、槍、探、愉、僵、硬”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4、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5、教師點撥理解重點詞語。
(1)老這樣坐下去,我恐怕會變得(僵硬)起來。
預設:可以先向學生出示“僵硬”的詞典義--(肢體)不能活動,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在哪些情況下手、腳等會變得僵硬,比如冬天手被凍僵、登山后兩條腿僵硬等,這樣結合生活場景理解詞語,才能加深印象。
(2)她的臉上(洋溢)著健康的光彩。
預設:這個詞語比較抽象,學生可能比較難以把握。教師在講解時,不妨引導學生用這個詞語造句,如“讀者們熱情洋溢”“大街上洋溢著新年的氣氛”等,通過造句,想象情景,或者用相近的詞語替代所造句子中的“洋溢”一詞,這樣也能加深理解。
6、小結:同學們,理解詞語不能只依靠詞典。要想正確、深刻地理解詞語的含義,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采用各種方法,使詞語真正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力爭做到學語文,用語文。
三、合作學習,梳理問題清單。
1、組內(nèi)交流,整理問題。
(1)依次交流各自的問題,在個人問題清單中,劃去與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問題。
(2)組內(nèi)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不了的或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記錄在小組問題清單上。
2、匯總問題,形成小組問題清單。
示例:
四、交流小組問題清單,整理形成班級問題清單。
1、組間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問題清單,其余小組認真傾聽,集體商議歸并、舍去、補充問題。
以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的問題清單為例:
(2)舍去相同問題:兩個小組的第二個問題表述不同但內(nèi)容相同,只需保留一個。
2、由記錄員匯集,形成全班共同的問題清單。
五、布置作業(yè)。
1、訂正預習卡,同桌之間互相聽寫本課重要詞語。
2、小組討論,嘗試解決問題清單上的部分問題。
1、知道可以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問。
2、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一、回顧導入。
1、引導學生快速默讀全文,回顧課文內(nèi)容。
二、小組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提問角度。
1、學習課后練習題第二題。
(1)出示清單,指導觀察: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預設1:清單里有省略號,代表還可以提出更多問題。
預設2:問題清單右邊的泡泡提示我們:有的問題是針對部分內(nèi)容提出,有的問題是針對全文提出。
(3)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清單上的三個問題是針對課文哪些部分提出的?
預設:
第一個問題是針對第五粒豌豆生長這一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
第二個問題是針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提出的;
第三個問題是對比五粒豌豆的經(jīng)歷提出的。
前兩個問題是針對課文的一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第三個問題是結合全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前后故事情節(jié)提出的問題。
教師點撥:我們閱讀過程中既可以針對課文的部分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
板書:部分全文。
2、仿照整理全班問題清單,發(fā)現(xiàn)提問的角度。
(1)小組交流,從部分、全文兩個角度整理問題。
(2)抽學生匯報交流,其余學生補充。
三、強化對提問角度的認識,嘗試針對全文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議一議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問的區(qū)別。
小結:針對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問題,是基于故事的某處語句、某個情節(jié)、某些段落提出的;針對全文提的問題,多為讀完故事后,聯(lián)系前后故事情節(jié),結合全文內(nèi)容提出的。
2、強化訓練。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思考針對全文是否還有新的問題,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
3、全班交流。
預設1:讀完了故事后,對比內(nèi)容和課題名稱,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是:“題目是《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可作家為什么只重點寫了一粒豌豆的經(jīng)歷?”
預設2:根據(jù)故事結尾,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是:“小姑娘為什么會注視著豌豆花,快樂地微笑?”
預設3:結合前后的故事情節(jié),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是:“生病的小女孩為什么會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獲得健康?”
四、梳理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預設1:掉到臟水溝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嗎?
預設2:小女孩恢復健康和豌豆苗的生長之間有什么關系?
2、引導學生選一選:從沒有解決的問題中選出兩三個問題,在課堂上集體研討。其余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課下通過交流、請教、查閱資料等方式繼續(xù)研究。
3、集體研討預設1:掉到水溝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嗎?
(1)帶著問題默讀第9、22、23自然段,勾畫出描寫這粒豌豆語言、動作的句子。
4、集體研討預設2:伴隨著豌豆苗的生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1)勾畫語句:出示課后第三題,學生默讀第11~24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描寫第五粒豌豆的生長和小女孩變化的語句。
(2)交流整理:學生交流勾畫的語句,教師相機整理在學習表格中。
(3)引導對比:豌豆苗和小女孩的變化和關系。
(4)組織討論:小女孩逐漸康復的原因。點撥:豌豆苗和小女孩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伴隨著豌豆苗的每一次變化,小女孩也越來越好,她從中得到了信心,逐漸康復。
(5)出示第二幅插圖,學生朗讀相關語段。
(6)引發(fā)想象:透過文字和圖畫中小女孩的表情想象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感受小女孩對豌豆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5、小結:閱讀中提問,能感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帶著問題去閱讀,有助于我們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五、內(nèi)容延伸。
過渡:再渺小的人,只要有心,也可以幫助那些處于困境中的人,就像最后的那粒豌豆。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或者從別處聽過這樣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就來簡單地討論一下。
1、指名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過的相似的事情,以及自己當時的想法。
生1:我們班的田麗麗同學,即使不是自己值日,也主動幫助其他同學掃地、擦桌子和玻璃。遇到別的同學有困難,她都會主動幫助他們。她就像小豌豆一樣默默地奉獻愛心,讓我們很佩服。
生2:大街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不顧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清掃街道,讓我們的城市干凈、美觀,使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我們應該真誠地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2、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
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看來你們對本課的主題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領悟,并且能夠反思己身,非常不錯!幫助他人,自己的生命之花也會燦爛綻放。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爭做愛心小使者吧!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隨堂練。
2、完成課后習題。
第二單元是提問策略單元,這個單元圍繞閱讀訓練要素“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應該教導學生在充分閱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主動提問,更進一步地培養(yǎng)和訓練自己的問題意識。
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角度”,還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提出更多的問題,課后第三題旨在通過問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二
1、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難點)。
2、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教師指導小結。
2、教師引導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教師過渡,導入新課。
經(jīng)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提出了許多問題,提的問題越多,就能越全面地了解這篇童話故事了。
(二)小組列問題。
1、可是,只提出問題還不夠哦,我們還要將這些問題進行整理匯總,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問題。請看課后練習第二題。誰來說說我們接下來應該怎么做?(以小組為單位,把問題進行整理,并列出一個清單。)。
2、列問題清單的時候要注意什么?(相同的問題不能出現(xiàn)在同一個清單里。語句要通順。)。
3、下面,就請同學們四人為一個小組,整理問題清單。請小組長把組員們提出的問題寫在老師提供給你們的清單表格里。開始吧?。ò鍟毫校?。
(學生分小組整理問題清單,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匯報交流,教師相機點評)。
(三)試著解問題。
師:各小組都將問題列出來了?,F(xiàn)在,老師想讓你們進行一個新的挑戰(zhàn)!試著解決你們小組中列出的問題,看哪個小組能把大部分的問題解決。開始吧?。ò鍟航猓▽W生小組討論,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師:現(xiàn)在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
生:我們小組提了8個問題,解決了3個問題……。
(教師請其他小組接著分享,相機點評)。
(四)大家說發(fā)現(xiàn)。
1、現(xiàn)在,我們回顧剛才提的這些問題,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比如,“我發(fā)現(xiàn)有的問題是針對課文的一部分內(nèi)容提的,有的是針對全文提的。”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再次讀一讀你們小組的問題清單,說說你讀完這些問題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開始吧!
預設1:我發(fā)現(xiàn)有的問題是針對描寫方法來提的,有的問題是針對段落結構來提的。
預設2:有的問題是針對故事中一些情節(jié)是否可以刪去來提的。
2、師小結:同學們,你們都有一雙慧眼!通過合作,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些問題提問的方式。我們可以從情節(jié)、人物、寫法等方面進行提問。(板書:發(fā)現(xiàn))。
1、課后習題里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說說這個問題是針對什么進行提問的。
明確:小女孩從豌豆苗身上獲得啟發(fā),渺小的豌豆苗都能如此堅強樂觀地生長,她也想像它那樣堅強樂觀。這個問題是從故事的內(nèi)涵方面進行提問的。
2、我們不僅可以從情節(jié)、人物、寫法,還可以從寓意方面來提問。同時,其他方面我們都可以進行提問?,F(xiàn)在,老師想問問你們,這則故事有什么寓意呢?(我們要做個樂觀堅強的人,勇敢戰(zhàn)勝挫折。)。
3、小結回顧:回顧一下,今天,我們學習這篇課文時,都做了與提問有關的哪些事呢?(學生總結,教師點評)。
教學板書:
豌豆第一粒:飛向世界被吃掉了。
第二粒:飛進太陽落到臟水溝里自高自大。
第三、四粒:射得最遠被吃掉了滿足現(xiàn)狀。
第五粒:該怎么樣就怎么樣一株植物隨遇而安。
問題:提寫列解發(fā)現(xiàn)。
本次教學設計我重點圍繞“提問”這一策略展開教學。作為本單元的首篇課文,提問策略又是初次出現(xiàn),因此激發(fā)學生的提問興趣是重中之重。
教學中,我以鼓勵為手段,引導學生對提問策略進行學習。首先,盡情鼓勵學生自由地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提問的興趣;其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梳理問題清單,將問題共享,讓學生共同感受提問的樂趣;最后,我巧妙運用課后的'最后一道習題考查學生這節(jié)課所學的收獲,同時引出故事的寓意。在課堂的尾聲,讓學生談一談過程,聊一聊收獲,旨在對前面的提問策略進行回顧,同時將這堂課進行延伸,為本單元后幾篇課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三
閱讀:
1.閱讀時能積極思考,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出自己的問題。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寫作:
學會運用語言描寫寫出人物不同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自主提問,梳理問題,知道可以針對課文部分內(nèi)容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
教學難點。
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1.根據(jù)課后的問題并自讀課文,試著提問。
2.自學生字詞,完成預習卡。
1.認識“豌、按”等9個生字,會寫“豌、按”等12個字,會寫“豌豆、按照”等16個詞語。
2.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閱讀時能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一、借助單元導讀頁,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1.出示教材單元導讀頁,指導學生看圖。
2.引導交流:許多書本組成一個巨大的問號?讓你想到了什么?
3.指名讀“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點撥:讀書就怕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學習,收獲才多,進步才大。
4.學生齊讀單元提示語:“閱讀時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p>
教師點撥總結:閱讀時,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問,能激發(fā)思考,帶來更多的閱讀收獲。本單元我們要用提問的方法來學習課文?,F(xiàn)在從學習第一篇課文開始。(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障礙。
(一)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1.同桌之間交換預習卡,互相檢查生字的讀寫。
2.同桌之間交流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老師指導,查漏補缺。
1.讀準字音。(出示課件“會認字”)。
2.分析記憶字形。(出示課件“會寫字”)。
“框”是“木”加“匡”;“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3.指導書寫。
“豌、按、槍、探、愉、僵、硬”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4.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5.教師點撥理解重點詞語。
(1)老這樣坐下去,我恐怕會變得(僵硬)起來。
預設:可以先向學生出示“僵硬”的'詞典義--(肢體)不能活動,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在哪些情況下手、腳等會變得僵硬,比如冬天手被凍僵、登山后兩條腿僵硬等,這樣結合生活場景理解詞語,才能加深印象。
(2)她的臉上(洋溢)著健康的光彩。
預設:這個詞語比較抽象,學生可能比較難以把握。教師在講解時,不妨引導學生用這個詞語造句,如“讀者們熱情洋溢”“大街上洋溢著新年的氣氛”等,通過造句,想象情景,或者用相近的詞語替代所造句子中的“洋溢”一詞,這樣也能加深理解。
6.小結:同學們,理解詞語不能只依靠詞典。要想正確、深刻地理解詞語的含義,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采用各種方法,使詞語真正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力爭做到學語文,用語文。
三、合作學習,梳理問題清單。
1.組內(nèi)交流,整理問題。
(1)依次交流各自的問題,在個人問題清單中,劃去與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問題。
(2)組內(nèi)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不了的或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記錄在小組問題清單上。
2.匯總問題,形成小組問題清單。
示例:
四、交流小組問題清單,整理形成班級問題清單。
1.組間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問題清單,其余小組認真傾聽,集體商議歸并、舍去、補充問題。
以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的問題清單為例:
(2)舍去相同問題:兩個小組的第二個問題表述不同但內(nèi)容相同,只需保留一個。
2.由記錄員匯集,形成全班共同的問題清單。
五、布置作業(yè)。
1.訂正預習卡,同桌之間互相聽寫本課重要詞語。
2.小組討論,嘗試解決問題清單上的部分問題。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四
1、分角色朗讀,體會童話魅力。
2、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3、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問題。
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
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問題導入:我們上節(jié)課大致了解了課文中所講的五粒豌豆的故事,老師想看看大家是否還記得我們上節(jié)課講的內(nèi)容。
課件出示問題,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
1、五粒豌豆各自的志向是什么?它們最后的結局是怎樣的?
2、你最喜歡哪粒豌豆?為什么?
生讀文章,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并在全班交流匯報。
課件出示:
第五粒豌豆生根發(fā)芽,并開出小花,對病重的小女孩來說是難能可貴的,因為小女孩在這粒豌豆上看到了生命的希望,看到了生命的曙光。當豌豆開出小花時,小女孩的生命之花也隨之綻放開來。
2、再讀第13自然段至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問題,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課件出示:
第五粒豌豆是怎樣長大的?它對小女孩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
豌豆的變化小女孩的變化。
剛到窗臺非常虛弱。
長出了小葉子好了一些。
沿著繩子向上生長能自己爬起來,直直地坐在床上。
開出紫色的豌豆花臉上洋溢著健康的光彩,眼睛發(fā)著亮光。
(1)生讀相關段落,小組討論表格中的內(nèi)容,完成表格填空。師巡回指導。
(2)教師引導學生找出描寫豌豆的變化和小女孩的變化的相關語句,規(guī)范訂正表格中填寫的內(nèi)容。
3、讀到這里,同學們有什么感受呢?請大家結合前面四粒豆的結局說一說。
(1)教師引導學生讀相關段落,并思考問題。
(2)師點名學生回答,相機點撥引導。
課件出示:
總結:其余四粒豌豆雖然也各有各的歸屬,但是它們的結局并沒有意義,第五粒豌豆綻放了生命的光彩,給人帶來了希望和快樂。生命的意義在于創(chuàng)造價值,第五粒豌豆創(chuàng)造了生命的奇跡,值得人們敬佩。
4、作者描寫其余四粒豌豆的結局有什么作用?
生各抒己見。
師總結:交代其余四粒豌豆的結局,尤其是兩次寫水溝里的豆,是幽默的諷刺,減輕了全文的凝重感,使文章更富有趣味性。(板書: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設計意圖:
在精讀的基礎上,剖析人物的價值,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課件出示:
1、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2、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的意義,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從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兩方面體會人物的特點。
想象一下,小女孩會對第五粒豌豆說些什么呢?
生自由發(fā)揮想象,各抒己見。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五
第三粒――。
第四粒――。
第五粒――敬重生命。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nèi)容,并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
過渡:同學們,人生在世,總要有理想支撐。理想可大可小,不同的理想決定了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又會帶來不同的命運。一個豆莢里的五粒小豌豆懷抱著不同的理想出發(fā)了。這些理想能實現(xiàn)嗎?它們又將面臨怎樣不同的命運?下節(jié)課上我們再深入課文,隨五粒小豌豆去廣大世界體驗一番。
(示例:很善于總結,找到了一些特殊筆順的書寫規(guī)則;通過順口溜的形式記住了這個生字,很生動;進入文中的角色朗讀課文,確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在劃分課文的層次時有自己的見解,雖然不完全正確,但這種認真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是值得表揚的。同學們都很善于思考,老師感到很欣慰。希望大家能繼續(xù)保持,也希望對待學習不太認真的同學能向剛才這幾位同學學習,在以后的課堂上積極踴躍地發(fā)言。這樣,大家的進步肯定會越來越大的。)。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理解詞語的方法。
(2)摘抄文中的重要詞句,并相互說說感受。
五、作業(yè)設計,鞏固提高。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六
1、閱讀時能從不同角度思考,針對課文部分和全文提出問題。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3、理解文本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閱讀時能從不同角度思考,針對課文部分和全文提出問題,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jié)課學習課文《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大家提出了許多問題,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的問題清單吧!
1、出示問題清單,同學們,這些問題大家都解決了嗎?生:解決了。
2、大家是如何解決的。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就已經(jīng)解決了。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通過讀課文我們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師:同學們,你們瞧,我們根據(jù)題目和故事內(nèi)容提出問題,并且嘗試解決,是很重要的本領,繼續(xù)讀課文,你一定會冒出更多的問題。
設計意圖:回顧上節(jié)課的問題清單,提出提問角度的概念,能為這節(jié)課講授多角度提問做鋪墊。
(一)、引出遺留問題:老師清楚的記得上節(jié)課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同學們還記得是哪個問題嗎?(生:從他們最初的愿望來看,表現(xiàn)了豌豆們怎樣的性格呢?)。
師:這樣的問題文中有直接的答案嗎?生:沒有。
師:既然提出來了,該怎樣解決呢?生:結合文章內(nèi)容,去思考。
師:在閱讀中還要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也就是課文中沒有直接答案,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才能解決的問題。
(二)、解決問題:老師教給大家一個朗讀感悟的方法。
1、分角色朗讀,朗讀第8—11自然段,讀中感悟豌豆們的性格特點,嘗試邊讀邊解決問題。(指導朗讀:讀出前四粒豌豆驕傲的語氣)。
2、生分析五粒豆的性格特點。貼板書(五粒豆的性格)。
(三)、分析總結提問角度。
師:我們已經(jīng)分析了豌豆的性格特點,我們來看這個問題是針對什么提問的呢?
師:這是在問誰的性格特點?生:五粒豆。
師:我們可以從人物這個角度提出問題。(貼板書:人物)。
設計意圖:初步感受多角度提問題,哪些不能從文中直接得到答案的問題時什么樣的,我們又該怎樣解決。感受朗讀的神奇,讀中感悟就是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能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利于更深一步理解文章。
(一)、追問學生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1、面對多個人物時,可以從什么角度提問題。
師引導,我們可以提出一個誰最的問題,比如,這五粒豆誰最棒?或者誰的結果最好(生:五粒豆的愿望實現(xiàn)了嗎?誰最了不起)這是針對全文內(nèi)容提出的。
師:在解決誰最的問題上,我們要通過什么方法解決?
生:比較的方法,比較五粒豆的結果。
2、梳理五粒豆的結果。
師和學生一起快速回憶上節(jié)課學習的五粒豆結果,得出第五粒豆最了不起!
設計意圖:采用追問的方式,刺激學生大腦活躍起來,從不同人物出發(fā),還能提出哪些問題,為接下來的小組提問環(huán)節(jié)做鋪墊。
(二)、合作探究,嘗試從不同角度提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情感。
1、師帶學課后問題清單中的一個問題,講授提問角度。
問題:母親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稱為“一個小花園”呢?小女孩因為身體原因不能出去,即使到院子里都不能,窗臺上的豌豆苗正好可以陪伴小女孩,也就是一個小花園,也是母親一個美好的愿望。
師帶學提問角度為部分內(nèi)容并且存在矛盾之處。
2、再讀課文第13—24自然段,結合豌豆的生長和小女孩病情的變化過程,有疑問的地方做記號,提出自己的問題。
3、小組討論篩選問題,列出小組問題清單,派一名代表投影匯報問題清單,其他小組作補充。
設計意圖:從整體把握課文,能了解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有利于更深一步理解文章。利用問題清單展示提問結果,更直觀,方便學生層層遞進挖掘更有深度的問題。
(三)、小組討論,積極思考解決清單問題。
師:哪些問題大家經(jīng)過討論后仍然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探討,生匯報討論結果。
(2)課文說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個囚犯”,但它長得很好,為什么?因為這粒豌豆正好落在青苔的縫隙里,但是小豌豆擁有頑強的生命力,“該怎么樣就怎么樣”。它隨遇而安、從容樂觀,并沒有因為一時的困難而喪失生活的勇氣,而是努力地不停地生長。
(3)為什么豌豆開花,小女孩的病就好了呢?因為生病的女孩從豌豆的生長中獲得了戰(zhàn)勝病魔的力量和信心。
(4)為什么母親不相信,但她還是仔細地用一根小棍子把植物支起來?這是一位母親對子女愛的體現(xiàn)。
(5)為什么說小女孩吻豌豆葉的那一天,簡直像一個節(jié)日?豌豆花開了,恢復健康的小女孩親吻了豌豆,為恢復健康而感到生命無限美好,所以說那一天簡直像一個節(jié)日。
(一)、小組問題清單提問角度。
針對課文部分內(nèi)容和看似矛盾之處提出的。
針對全文提出的:對比閱讀,比較五粒豆的經(jīng)歷。
(二)、總結提問角度(梳理板書):題目、人物、內(nèi)容(部分和全文)。
我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了愛的幸福,愛的神奇,同時更感受到奉獻愛是最崇高的、最偉大的。只要我們都獻出一份愛心,世界將處處充滿愛!
小姑娘對小豌豆很感激,假如你是小豌豆,你會對小姑娘說些什么?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七
本課圍繞著教學目標,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讓學生們通過課前預習了解本文的作者和寫作背景。
上課之前,通過布置的課前作業(yè),讓學生們充分的了解本文是安徒生創(chuàng)作于1853年的一篇童話故事,鼓勵孩子們有機會了讀一讀安徒生寫作《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的寫作原文,了解安徒生寫這篇童話時的.一個小故事,關充分感受作者在文中的蘊涵的情感。
2、挖掘內(nèi)涵、注重人文性。語文學科具有積淀豐厚的人文魅力,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文化及其多樣性,弘揚學生個性,陶冶、塑造學生心靈,本文通過描寫第五粒豆子的經(jīng)歷,在夾縫里不屈不撓的發(fā)芽、開花,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強大,由豆莢的生長到小姑娘的病逐漸好起來,更讓我們感受到生長力量的鼓舞。
3、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因為本文比較長,因此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學生的自主體驗,讓學生逐步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托,個性化地體味語言,在字、詞、句、篇的聯(lián)系中揣摩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體會文章內(nèi)在的思想感情,比如“該怎樣就怎樣”這樣的語句體現(xiàn)出豆子不畏艱難,不怕困境,隨遇而安,卻能逆境生存,不但發(fā)芽,還開出了美麗的花,讓久病的小姑娘看到了希望,并且努力地戰(zhàn)勝病魔,恢復健康,從而使學生在心中涌動著生命之歌。
4、以讀為本,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們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接著分角色朗讀,讓學生體會童話的魅力,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現(xiàn)在把成功的幾方面總結如下:
1、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內(nèi)容淺顯易懂,詞匯豐富、筆調(diào)靈活,很適合朗讀。因此在教學中,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體會語言中蘊含的情感之美,進而讓學生理解文章的主旨。
2、本課的教授中我注重以教材為基礎,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維,再通過設置多個有層次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問題的答案一步一步的深層次的理解文章的人文主義價值。
本課的不足之處還是對課堂的時間的把握不精準,在課文的閱讀上沒有取舍,所以造成前松后緊的情況。
如果重上這節(jié)課的話,我會更精心地備課,精細地計算課堂時間的運用,不浪費一分鐘,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取舍,不必要的內(nèi)容,與主旨內(nèi)容關系不大的內(nèi)容就斷然舍棄,相信自己通過不斷的努力,會使課堂教學效果更加突出,能更精準地把握課堂。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八
今天我看了《安徒生童話》里的一個故事《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里面講的是有一個豆莢,里面有五粒豆,隨著豆莢一天天的成長,這五粒豆慢慢的變黃了。
有一天它們被一個小男孩摘了下來,它們變成了小男孩豆槍里的子彈,被小男孩一粒一粒地射了出來,后來,它們中的三粒豆子被鴿子吃進了肚子里,還有一粒掉進了水溝里,最后的一粒豆子射到了一個頂樓窗戶下的舊木板縫里頭。在這個頂樓里住著一個窮苦的女人,她有一個殘廢的女兒整天躺在床上,她已經(jīng)在床上躺了一年。
現(xiàn)在正是春天,那個病女孩看見了窗外的那粒豆,它已經(jīng)長出了嫩綠的葉子,小女孩特別的驚喜。她的母親把她的床搬到了窗戶邊,好讓她每天都能看見這個豆子的生長。病女孩說這粒豆長的很好,我的病也會好起來的,我也會走到溫暖的'陽光里的。她的母親從窗臺上牽了一根線,好讓豆苗攀著這根線生長。這粒豆在溫暖的陽光里長啊長,爬出了長長的蔓,開出了一朵粉紅的花。病女孩看著它,一天比一天健康。
五粒豆子有不同的遭遇,而最后那一粒豆子最不尋常,它發(fā)芽、生長給一個病女孩帶來了希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在多么困難的環(huán)境中都應該堅強快樂地成長和生活,同時也給別人帶來快樂和希望。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九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個故事我很喜歡,這個童話是安徒生爺爺寫的。里面主要講了在一個豆莢里有五顆豌豆,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一粒想飛到世界中去,一粒想飛到太陽上去,另外兩粒想飛得更高更遠,還有一粒希望只要為別人做一件好事,而對世界沒有什么奢求。
所以人的生命不在于你索取了什么,而在于你對別人付出了什么,在生活中、學校里也是這樣,我們要助人為樂。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人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什么事情,都要對自己有信心。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樂于助人,那我們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今天,我讀了安徒生爺爺寫的《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個故事讓我大受感動。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是: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子都有遠大的理想。第一粒豆子想飛到廣闊的世界中去,第二粒豆子想飛到太陽上去,第三、四粒豆子想飛得更高更遠,只有最后一粒豆子說:“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弊罱K第五粒奇跡般地救活了一個病危的女孩,而其它的幾粒豆子都受到了不同的遭遇。
雖然最后的豆子很渺小,但卻幫助了一個生病的小女孩。這個道理就是說,就是再渺小的人,它也可以幫助這些有困難的人。但是第一、二粒豆子都是為了自己,第三、四粒他們是太懶惰了,所以他們都受到了不同的遭遇。
在家庭里,學校里也一樣。我要在學校里多打掃衛(wèi)生、擦擦玻璃,讓每個班級都是干干凈凈的。要給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同學幫助,跟同學相處要互相讓一讓。在家里給勞累的爸爸媽媽遞上一杯茶,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對叔叔阿姨有禮貌,不要嘲笑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而是應該多敬重他,要向哥哥姐姐學習。
我們雖然也像最后一粒豆子一樣很渺小,但只要我們努力的學習科學知識,就能使祖國的科技更發(fā)達,這不就是對祖國帶來最大的貢獻嗎?最后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我們現(xiàn)在雖然很渺小,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學習,將來也可以為祖國做出貢獻。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十
閱讀:
1.閱讀時能積極思考,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出自己的問題。
2.能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寫作:
學會運用語言描寫寫出人物不同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自主提問,梳理問題,知道可以針對課文部分內(nèi)容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
教學難點。
體會小豌豆為人們做好事的美好心靈。從而使孩子們懂得生活中不能沒有愛,愛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2課時。
1.根據(jù)課后的問題并自讀課文,試著提問。
2.自學生字詞,完成預習卡。
課時目標。
1.認識“豌、按”等9個生字,會寫“豌、按”等12個字,會寫“豌豆、按照”等16個詞語。
2.引導學生感知課文,并嘗試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3.閱讀時能積極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借助單元導讀頁,明確單元學習任務。
1.出示教材單元導讀頁,指導學生看圖。
2.引導交流:許多書本組成一個巨大的問號?讓你想到了什么?
3.指名讀“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
點撥:讀書就怕發(fā)現(xiàn)不了問題,只有帶著問題學習,收獲才多,進步才大。
4.學生齊讀單元提示語:“閱讀時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p>
教師點撥總結:閱讀時,從不同的角度去提問,能激發(fā)思考,帶來更多的閱讀收獲。本單元我們要用提問的方法來學習課文?,F(xiàn)在從學習第一篇課文開始。(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障礙。
(一)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1.同桌之間交換預習卡,互相檢查生字的讀寫。
2.同桌之間交流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二)老師指導,查漏補缺。
1.讀準字音。(出示課件“會認字”)。
2.分析記憶字形。(出示課件“會寫字”)。
“框”是“木”加“匡”;“莢、苔”的偏旁都是草字頭;“豌-碗”是形近字;“囚-因”是形近字。
3.指導書寫。
“豌、按、槍、探、愉、僵、硬”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左窄右寬。
4.指導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寫字,并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
5.教師點撥理解重點詞語。
(1)老這樣坐下去,我恐怕會變得(僵硬)起來。
預設:可以先向學生出示“僵硬”的詞典義--(肢體)不能活動,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在哪些情況下手、腳等會變得僵硬,比如冬天手被凍僵、登山后兩條腿僵硬等,這樣結合生活場景理解詞語,才能加深印象。
(2)她的臉上(洋溢)著健康的光彩。
預設:這個詞語比較抽象,學生可能比較難以把握。教師在講解時,不妨引導學生用這個詞語造句,如“讀者們熱情洋溢”“大街上洋溢著新年的氣氛”等,通過造句,想象情景,或者用相近的詞語替代所造句子中的“洋溢”一詞,這樣也能加深理解。
6.小結:同學們,理解詞語不能只依靠詞典。要想正確、深刻地理解詞語的含義,我們需要根據(jù)實際采用各種方法,使詞語真正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力爭做到學語文,用語文。
三、合作學習,梳理問題清單。
1.組內(nèi)交流,整理問題。
(1)依次交流各自的問題,在個人問題清單中,劃去與他人相同或相似的問題。
(2)組內(nèi)嘗試解決這些問題。解決不了的或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記錄在小組問題清單上。
2.匯總問題,形成小組問題清單。
示例:
四、交流小組問題清單,整理形成班級問題清單。
1.組間交流。小組代表展示問題清單,其余小組認真傾聽,集體商議歸并、舍去、補充問題。
以第一小組和第二小組的問題清單為例:
(2)舍去相同問題:兩個小組的第二個問題表述不同但內(nèi)容相同,只需保留一個。
2.由記錄員匯集,形成全班共同的問題清單。
五、布置作業(yè)。
1.訂正預習卡,同桌之間互相聽寫本課重要詞語。
2.小組討論,嘗試解決問題清單上的部分問題。
課時目標。
1.知道可以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問。
2.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引導學生快速默讀全文,回顧課文內(nèi)容。
二、小組合作學習,發(fā)現(xiàn)提問角度。
1.學習課后練習題第二題。
(1)出示清單,指導觀察:你從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
預設1:清單里有省略號,代表還可以提出更多問題。
預設2:問題清單右邊的泡泡提示我們:有的問題是針對部分內(nèi)容提出,有的問題是針對全文提出。
(3)引導學生思考交流:清單上的三個問題是針對課文哪些部分提出的?
預設:
第一個問題是針對第五粒豌豆生長這一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
第二個問題是針對母親說的一句話提出的;
第三個問題是對比五粒豌豆的經(jīng)歷提出的。
前兩個問題是針對課文的一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第三個問題是結合全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前后故事情節(jié)提出的問題。
教師點撥:我們閱讀過程中既可以針對課文的部分提問,也可以針對全文提問。
板書:部分全文。
2.仿照整理全班問題清單,發(fā)現(xiàn)提問的角度。
(1)小組交流,從部分、全文兩個角度整理問題。
(2)抽學生匯報交流,其余學生補充。
三、強化對提問角度的認識,嘗試針對全文提出問題。
1.引導學生議一議針對課文的局部和整體提問的區(qū)別。
小結:針對部分內(nèi)容提出的問題,是基于故事的某處語句、某個情節(jié)、某些段落提出的;針對全文提的問題,多為讀完故事后,聯(lián)系前后故事情節(jié),結合全文內(nèi)容提出的。
2.強化訓練。學生再次閱讀課文,思考針對全文是否還有新的問題,組內(nèi)交流后匯報。
3.全班交流。
預設1:讀完了故事后,對比內(nèi)容和課題名稱,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是:“題目是《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可作家為什么只重點寫了一粒豌豆的經(jīng)歷?”
預設2:根據(jù)故事結尾,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是:“小姑娘為什么會注視著豌豆花,快樂地微笑?”
預設3:結合前后的故事情節(jié),我們小組提出的問題是:“生病的小女孩為什么會伴隨著豌豆苗的成長獲得健康?”
四、梳理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預設1:掉到臟水溝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嗎?
預設2:小女孩恢復健康和豌豆苗的生長之間有什么關系?
2.引導學生選一選:從沒有解決的問題中選出兩三個問題,在課堂上集體研討。其余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課下通過交流、請教、查閱資料等方式繼續(xù)研究。
3.集體研討預設1:掉到水溝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嗎?
(1)帶著問題默讀第9、22、23自然段,勾畫出描寫這粒豌豆語言、動作的句子。
4.集體研討預設2:伴隨著豌豆苗的生長,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1)勾畫語句:出示課后第三題,學生默讀第11~24自然段,邊讀邊勾畫描寫第五粒豌豆的生長和小女孩變化的語句。
(2)交流整理:學生交流勾畫的語句,教師相機整理在學習表格中。
(3)引導對比:豌豆苗和小女孩的變化和關系。
(4)組織討論:小女孩逐漸康復的原因。點撥:豌豆苗和小女孩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伴隨著豌豆苗的每一次變化,小女孩也越來越好,她從中得到了信心,逐漸康復。
(5)出示第二幅插圖,學生朗讀相關語段。
(6)引發(fā)想象:透過文字和圖畫中小女孩的表情想象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感受小女孩對豌豆的喜愛和感激之情。
5.小結:閱讀中提問,能感受到更多的閱讀樂趣;帶著問題去閱讀,有助于我們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
五、內(nèi)容延伸。
過渡:再渺小的人,只要有心,也可以幫助那些處于困境中的人,就像最后的那粒豌豆。你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或者從別處聽過這樣的故事?現(xiàn)在我們就來簡單地討論一下。
1.指名學生說說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過的相似的事情,以及自己當時的想法。
生1:我們班的田麗麗同學,即使不是自己值日,也主動幫助其他同學掃地、擦桌子和玻璃。遇到別的同學有困難,她都會主動幫助他們。她就像小豌豆一樣默默地奉獻愛心,讓我們很佩服。
生2:大街上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不顧刮風下雨、嚴寒酷暑,清掃街道,讓我們的城市干凈、美觀,使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我們應該真誠地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2.教師總結學生的討論結果。
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看來你們對本課的主題已經(jīng)有了深刻的領悟,并且能夠反思己身,非常不錯!幫助他人,自己的生命之花也會燦爛綻放。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爭做愛心小使者吧!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隨堂練。
2.完成課后習題。
第二單元是提問策略單元,這個單元圍繞閱讀訓練要素“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是本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應該教導學生在充分閱讀和小組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習主動提問,更進一步地培養(yǎng)和訓練自己的問題意識。
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角度”,還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提出更多的問題,課后第三題旨在通過問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十一
有一個豆莢,里面有五粒豌豆.它們都是綠的,因此它們就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的.事實也正是這樣!豆莢在生長,豆粒也在生長.它們按照它們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陽在外邊照著,把豆莢曬得暖洋洋的;雨把它洗得透明.這兒是既溫暖,又舒適;白天有亮,晚間黑暗,這本是必然的規(guī)律.豌豆粒坐在那兒越長越大,同時也越變得沉思起來,因為它們多少得做點事情呀.
“難道我們永遠就在這兒坐下去么?”它們問.“我只愿老這樣坐下去,不要變得僵硬起來.我似乎覺得外面發(fā)生了一些事情――我有這種預感!”
許多星期過去了.這幾粒豌豆變黃了,豆莢也變黃了.
“整個世界都在變黃啦!”它們說.它們也可以這樣說.
忽然它們覺得豆莢震動了一下.它被摘下來了,落到人的手上,跟許多別的豐滿的豆莢在一起,溜到一件馬甲的口袋里去.
“我們不久就要被打開了!”它們說.于是它們就等待這件事情的到來.
“我倒想要知道,我們之中誰會走得最遠!”最小的一粒豆說.“是的,事情馬上就要揭曉了.”
“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最大的那一粒說.
“啪!”豆莢裂開來了.那五粒豆子全都滾到太陽光里來了.它們躺在一個孩子的手中.這個孩子緊緊地捏著它們,說它們正好可以當作豆槍的子彈用.他馬上安一粒進去,把它射出來.
“現(xiàn)在我要飛向廣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那么就請你來吧!”于是它就飛走了.
“我,”第二粒說,“我將直接飛進太陽里去.這才像一個豆莢呢,而且與我的身份非常相稱!”
于是它就飛走了.
“我們到了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睡,”其余的兩粒說.
“不過我們?nèi)缘孟蚯皾L.”因此它們在沒有到達豆槍以前,就先在地上滾起來.但是它們終于被裝進去了.“我們才會射得最遠呢!”
“該怎么辦就怎么辦!”最后的那一粒說.它射到空中去了.它射到頂樓窗子下面一塊舊板子上,正好鉆進一個長滿了青苔的霉菌的裂縫里去.青苔把它裹起來.它躺在那兒不見了,可是我們的上帝并沒忘記它.
“應該怎么辦就怎么辦!”它說.
在這個小小的頂樓里住著一個窮苦的女人.她白天到外面去擦爐子,鋸木材,并且做許多類似的粗活,因為她很強壯,而且也很勤儉,不過她仍然是很窮.她有一個發(fā)育不全的獨生女兒,躺在這頂樓上的家里.她的身體非常虛弱.她在床上躺了一整年;看樣子既活不下去,也死不了.
“她快要到她親愛的姐姐那兒去了!”女人說.“我只有兩個孩子,但是養(yǎng)活她們兩個人是夠困難的.善良的上帝分擔我的愁苦,已經(jīng)接走一個了.我現(xiàn)在把留下的這一個養(yǎng)著.不過我想他不會讓她們分開的;她也會到她天上的姐姐那兒去的.”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十二
課文選自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故事。文章講述的是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豌豆的不同命運,雖然出發(fā)的地方一樣,都被當作子彈射了出去,可由于每粒豆子所抱的心態(tài)不同,付出的努力不同,最后的命運也產(chǎn)生了不同。
第一粒豌豆,懷著要飛向廣大世界的斗志,被射了出去。它是一粒很自傲,而且很會挑釁的豌豆??墒亲詈蟊圾澴映缘袅?,可以說多少還有點用途。
第二粒要飛進太陽里去的豌豆,選擇的目標過大,而且本身也很自大、傲嬌。掉進臭水溝里被浸泡膨大了,還覺得自己是最了不起的。其實它才是最讓人看不起,也是最沒有自我價值的那一粒。
其余兩粒豌豆隨遇而安,到哪兒就在哪兒住下來,沒有任何目標。雖然最后也掙扎過,努力過,但最終還是沒有逃過命運的手掌心,即使如此還抱有僥幸心理,覺得自己會被射得最遠。
最后那一粒豌豆,開始已經(jīng)放棄了與命運的抗爭。但當它被青苔像囚犯一樣包裹在裂縫里的時候,又重新燃起了斗志,掙脫命運的束縛,沖破禁錮的牢籠,直至生根發(fā)芽。同時也感染了虛弱的小女孩,使她重拾生活的希望。
文中的小女孩身體非常虛弱,在床上躺了一整年,雖然不知道她為什么不愿意下床,可能是之前遭遇了巨大的變故,對生活失去了希望,才會把自己禁錮在這個像牢籠一樣的房間里。直到這只豌豆苗出現(xiàn)在她的窗邊,使她一下子看到了希望和堅強下去的理由。
一粒小小的豌豆,都可以在隙縫里生根發(fā)芽,我也要像這只豌豆苗一樣勇敢堅強的活下去。后來的小女孩,臉上洋溢著健康的光彩,眼睛里散發(fā)著亮光,快樂的微笑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不勞而獲的成果,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會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自身有多高的成就,而在于你給別人帶來了多大的幫助。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標:
1、閱讀時能積極思考,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2、在朗讀中,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
閱讀時能積極思考,針對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問題。
教學難點:
借助問題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
問題清單。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聽過這句話嗎?“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边@句話出自于宋代哲學家陸九淵老夫子之言。這句話就是說“讀書學習就怕沒有疑問,只有帶著問題去學習才會有進步?!崩蠋熛M瑢W們再一會的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相信你們都會有進步的哦!
二、提問并整理1。學生自由提問。
師:課前老師布置了任務,讓你們讀課文提問題,你們都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預設:豌豆在家里的地位是怎樣的?
預設:他們會在這里永遠的坐下去嗎?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的問題有的是針對課一部分提出的,有的是針對全文內(nèi)容提出的。下面老師想請同學們以小組形勢將你們的問題整理到小組問題清單當中,并推薦出兩個你們認為最值得討論的兩個問題。一會請小組長進行匯報。
(ppt出示課后問題清單)(小組將便利貼上的問題粘到清單中)。
三、匯報問題,精度課文,解決問題。
各小組長匯報推薦出的問題。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有一些是相同的,有一些是相似的,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再一次走進課文,解決這些問題。
教師:(ppt配畫)一個豆莢里住著五粒豌豆,豆莢和豌豆都是綠的,豌豆就以為整個世界都是綠的。豆莢在生長,豌豆也在長。豆莢變黃了,豌豆也變黃了。他們就認為整個世界都變黃了。一天豆莢被一個小男孩摘走啦,啪,豆莢被打開了,五粒豌豆即將分開,他們將各奔前程。
師:五粒豌豆即將運行,他們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嗎?出發(fā)前他們都說了什么?
(ppt出示第一粒豌豆的的話)誰來讀一讀第一粒豌豆他出發(fā)的時候說了什么?(指名讀)。
師:通過讀第一粒豌豆的話,誰能說說這粒豌豆是什么樣的性格?他的愿望是什么?
生:自高自大的性格(板書:到廣闊的世界)。
(ppt出示第二粒豌豆的話)誰來讀一讀第二粒豌豆他再出發(fā)的時候說了什么?(指名讀)。
師:通過讀第二粒豌豆的話,誰能說說這粒豌豆是什么樣的性格?
(ppt出示接下來的兩粒的話)讀一讀并說一說這兩粒豌豆的性格?(指名說)。
(ppt出示最后一粒豌豆的的話)最后一粒說了什么?(齊讀)。
師:五粒豌豆的夢想不同,性格不同,說話的語氣也一定不同,(分角色朗讀五粒豌豆的對話)誰愿意帶著感情扮演五粒小豌豆來分角色朗讀五粒豌豆的話。
師:五粒豌豆帶著他們的愿望出發(fā)啦。那他們的結局如何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并畫出有關幾粒豆子結局的句子。
師:誰能概括的說一下幾粒豌豆的句子?
預設:第一粒鴿子自吃掉,在地上打滾的被鴿子吃掉,第二粒掉進水溝里。第五粒生根,發(fā)芽,開花了。(補充板書)。
教師:是的,春天的一個早晨,一抹綠色從窗玻璃映入了生病的小女孩的眼中。(你有一個小花園了)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什么母親把一株豌豆苗說成是一個小花園呢?(生自由回答,老師總結)。
(生自由回答,教師總結)。
師:因為這一天小豌豆開花啦!小女孩很開心,小女孩的病也漸漸康,母親也非常高興。
師:第五粒豌豆不僅在狹窄的縫隙里生根,發(fā)芽,開花,還給生病的小女孩帶來快樂,和希望。(補充板書)。
生自由回答。
師總結:是的,生命的價值并不在于志向的大小,而在于實際的付出和影響。做什么事我們都要腳踏實地,用平常心去面對。
師:課文讀完了,你們問題清單中問題都有答案了嗎?
生:(自由答)。
師:看來帶著問題去學習,對我們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也會使我們有很大的進步。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一點要多動腦思考,多多提問。帶著問題去學習。你們一點會有更大的進步。
四、作業(yè)布置:
回家選一篇你喜歡的安徒生故事讀一讀,并把不懂的地方標注好,提出問題。反復閱讀,遇到不懂得地方,你可以向老師尋求幫助,可以查詢資料,或者和同學進行交流。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五、分享提問方法。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十四
《安徒生童話》里有個《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的童話故事,它陪伴著我成長的每一天。每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它都能幫助我順利度過難關,走向成功。
這個故事主要寫豆莢里的第五粒豆子不小心落在了一個癱瘓的小女孩的窗臺邊,它埋怨惡劣的環(huán)境,不灰心,不失望,努力生根發(fā)芽。還吸引了窗戶里面的小女孩,為了能每天看到發(fā)芽的豆苗,吃盡了千辛萬苦,終于奇跡般地站了起來!真是不可思議呀!
這個故事我一連看了很多遍,從此,頑強的小黃豆和小姑娘就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長跑是我體育課上最怕的運動,可是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有了戰(zhàn)勝它的秘密武器。每當我累得喘不過氣來時,我總會用《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來為自己加油打氣。我告訴自己,小黃豆堅持幾個星期,能在不適合自己生長的窗臺邊發(fā)出芽來,癱瘓的小女孩堅持了幾個月,能從床上站起身來,我只要堅持幾分鐘,就能跑到終點,我一定要做到!當我雙腳沖過終點線時,我真正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句話的含義。
暑假里,我報名參加了揚琴比賽。為了能拿個好名次,報答辛勤教導我的老師和媽媽,我在家里苦練參賽樂曲,每天一練就是二十遍。每當我練到手麻腿酸,認為自己再也堅持不下去時,我就在心里想想頑強的小黃豆,想想堅強的小姑娘,他們總能給我?guī)頍o窮的力量。當我站在高高的領獎臺上,懷抱獎杯笑得合不攏嘴時,心里真的好感謝他們。
我相信,世界上沒有克服不了的挫折,沒有闖不過的難關,只要有一顆堅持的心。有了《安徒生童話》陪伴在我身邊,我一定能微笑面對成長中的每一次風雨。
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教案篇十五
今天教第二單元第一課的第一課時,整體下來,感覺自己教的還挺成功。這個成功從兩方面體現(xiàn),一是教材的把握和教學設計,二是自己的課堂狀態(tài)。
這個單元的核心要素是“閱讀時嘗試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本單元安排了四篇課文,第一二篇是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去提出問題,第三篇是學習批注,第四篇是運用方法,自己實踐。前兩篇的角度各有側重點,第一篇是部分與全文去提問的角度,第二篇是內(nèi)容、寫法、啟示角度,而第一篇的導語還要求激發(fā)學生提問意識。
今天的第一課時,我把目標放在了識字寫字、激發(fā)興趣和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上,環(huán)節(jié)分為“識字寫字,掃清障礙”,“質(zhì)疑題目,整體感知”。識字板塊按偏旁分類(80%是左右結構)認識的左右結構的字,剩下的“苔”昨天學過,復習一下就可以,“囚”是會意字。從最終效果看,學生是掌握了的。寫字板塊沒來得及進行,打算后面補一下。
后面一部分先聚焦題目進行發(fā)問,課前學生預習了課文,以為他們會問寫“這五粒豆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五粒豆的結局”這種“高質(zhì)量”問題。但大家除了預設的,還問了“為什么是一個豆莢?為什么是五粒豆?什么顏色?”這種奇形怪狀的問題,當時我很糾結,這種不主流的問題是應該及時斬斷,還是選擇尊重。一念之間,我想到激發(fā)學生提問意識也是目標之一,所以我板書了所有學生的問題。下一步讓他們選擇一個問題,帶著問題去讀,最后為了表示尊重所有同學的意見,同時也培養(yǎng)提問意識,我板書了所有學生的問題。最終讓他們根據(jù)板書來我“講這篇課文講了一些什么故事”(整體感知)。學生很容易就答出了。課堂最后,我們總結提出問題的.作用,感受提問的奇妙。學生說:就是對題目提了問而已,沒想到最后整篇文章講了什么都知道了。最后我用“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來結束課文。
以上是教材解讀課、堂流程和效果,我感覺都還挺好,我的授課方面也有了進步:緩解緊湊不松散,態(tài)度認真不隨意,只談學習不閑扯,普通話也標準些了,感覺很好。
可能存在的問題是預設不充分,板書有點亂;識字多花了時間,所以寫字沒進行完;有四五個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我也沒管他。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2940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