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漢語教案(匯總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3 06:58:07
對外漢語教案(匯總19篇)
時間:2023-11-23 06:58:07     小編:夢幻泡

教案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起到指導學生學習的作用。教案的撰寫要注重教學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學習如何編寫教案,可以參考以下范文,了解優(yōu)秀教案的特點和要素。

對外漢語教案篇一

1、理解民間故事的內容,了解漢字的由來與作用,知道漢字是由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

2、嘗試認讀與圖畫、象形字相對應的漢字。

3、愿意參與識字活動,培養(yǎng)對漢字的興趣。

1、了解本班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識字情況。

2、教師自備故事課件《倉頡造字》,象形字卡片。

3、部分常見漢字的卡片,報紙幼兒人手1張。

一、出示常見的漢字和象形字的卡片,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探究漢字起源的興趣。

1、出示常見漢字的卡片,引導幼兒認讀。

提問:你認識這些字嗎?你能讀一讀嗎?

2、出示象形字卡片,引發(fā)幼兒探究漢字起源的興趣。

提問:這些字像什么?你猜是什么字?

二、講述故事《倉頡造字》,幫助幼兒了解漢字的由來與作用。播放課件《倉頡造字》,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三、播放象形字課件,引導幼兒探索、認讀象形文字和現代文字。

2、介紹漢字來歷。

小結:漢字是中國人發(fā)明的文字,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演變來的。

四、引導幼兒參與識字活動,激發(fā)他們對漢字的興趣。

1、說一說自己認識的漢字。

提問:你都認識什么字?表示什么意思?怎樣讀?

2、圈出報紙上認識的漢字。

提問:報紙上你認識哪些字?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我們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漢字,既然漢字這么有趣,我們就回到家里跟媽媽爸爸一起繼續(xù)堅持讀書認字吧。

很久以前,世間并沒有字,人們只能用利木、結繩來記事,用豆粒等物來記教。后來,有個叫倉頡的人為人類造出了文字。

倉頗很聰明,做事盡心盡力,很少出差錯。黃帝見倉頓這樣能干,就把記錄祭祀的次教、獵物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等工作讓倉額管理。由于管理的事情越來越多,加上人丁、牲口、食物等數量不斷增加、品種不斷變化,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和刻痕分別表示什么,連倉頡自己也沒辦法辨認了。

倉頡先是嘗試用不同顏色的繩結表示不同的事物,但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結很方便,而數目減少時,把繩子解開就麻煩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飯吃不下,覺睡不著。他想呀想呀,也沒有想出好的辦法來。

腳印說:“這不明擺著嗎?”原來3個老人各自發(fā)現了不同的野獸腳印。

倉頡心中一喜:既然腳印能代表野獸,我為什么不能用符號來表示所管理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就往家里跑。一回到家,倉頡就開始創(chuàng)造可以表示自己常管的事物的符號。

倉頡還給符號們起了一個名字——字。他細心地觀察世間萬物,辛辛苦苦地不斷創(chuàng)造著字。時間一長,倉頡造的字越來越多了。

對外漢語教案篇二

3、適當對這些關于“春節(jié)”習俗的詞語作出解釋,從而擴大詞匯量。

二、教學要求。

1、要求能正確的掌握每個生詞的讀音;

2、要求能夠正確書寫每個生詞。

3、要求能運用本課生詞造日常用的句子,并知道其運用的場合。

三、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生詞(1)基礎生詞。

年俗。

祭灶。

掃塵。

拜年。

年畫。

春聯。

鞭炮。

(2)拓展生詞。

送(接)灶。

作揖。

(二)短語。

掛年畫。

貼春聯。

放鞭炮。

四、教學方法。

直觀法:多媒體教學。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中國最重要的是哪個節(jié)日嗎?”“知道。是春節(jié)?!?/p>

“同學們之前是否接觸過關于‘春節(jié)’的事物?對“春節(jié)”的習俗有所了解嗎?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回答)。

“好吧,現在我們一起來學習關于“春節(jié)”的一些習俗的詞匯,以及認識一下中國春節(jié)文化?!?/p>

(二)講解生詞。

1、“年俗”的講解。

(1)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2)教師解釋“年俗”的詞義及其組合關系;(3)示意部分學生按座位順序一個接著一個讀。(學生讀錯時,教師先讀一遍做示范,使學生有針對性糾正。)。

2、“祭灶”的講解。

(1)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2)教師解釋“祭灶”的詞義及其組合關系,并拓展兩個新詞“送灶”、“接灶”;(3)兩遍教讀完畢后,示意部分學生按座位順序一個接著一個讀“祭灶”、“送灶”、“接灶”這三個詞。(學生讀錯時,教師先讀一遍做示范,使學生有針對性糾正)。

(4)教師在黑板寫“祭灶”,重點突出“祭”字形上半部分的寫法,聯系“灶”的本義,告訴學生要注意“灶”的偏旁是“火”,并要求學生在練習本跟寫。

3、“掃塵”的講解。

(1)展示圖片,問學生能得出圖片里的人手里拿了些什么,學生回答;(2)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3)教師解釋“掃塵”的詞義,問學生“掃塵”是什么組合關系。

(3)學生自由發(fā)揮,在“年畫”前加動詞,使之成為符合邏輯的動賓短語;(4)講解“掛年畫”的詞義,解釋完畢師生齊讀該詞。

5、“貼春聯”的講解。

(1)展示圖片,問學生圖片中的事物的名稱;

(2)教師在黑板板書“春聯”二字請學生上臺為其標音;(3)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解釋“春聯”的詞義;(4)請學生看著圖片,說出圖中人物的動作名稱;(5)齊讀“貼春聯”(兩遍)。

6、“放鞭炮”的講解。

(1)展示圖片,問學生圖中用圓圈圈著的東西;(2)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4)教師解釋為什么選“放”;

(5)教師造一個句子,學生模仿造句;(6)重點板書“鞭”,學生在練習本跟寫。

7、“拜年”的講解。

(1)教師領讀,學生跟讀(兩遍);

8、加固練習。

(生詞在黑板上已經列好)。

抽兩位同學到黑板上給生詞注音,注音完畢后,讓其他的同學看看是否有錯,如有同學認為有錯,讓其上來改,然后教師緊接著做講解,加深大家的記憶。

六、布置作業(yè)。

1.復習本課堂學過的詞語的發(fā)音、寫法并記住這些詞語的組合關系;

2.向身邊的中國朋友收集更多關于“春節(jié)”的詞匯并記錄其讀音及寫法,下節(jié)課老師會請同學上黑板板書。

對外漢語教案篇三

教材原文在飯館兒(第二十二課)。

情景1:保羅、大衛(wèi)、金文爭取一家北京風味的飯館兒吃飯。

服務員:歡迎光臨!請問,您幾位?保羅:三位。服務員:請這邊坐。這是菜單,請看看要點什么菜。

保羅:先生,您幫我們介紹幾個北京的特色菜吧。這個菜單我們看不太懂。

服務員:好吧。您幾位可以嘗一嘗京醬肉絲、宮保雞丁、糖醋魚,還有魚香茄子和西紅柿炒雞蛋。保羅:好吧。

服務員:請問,您幾位主食吃什么?

保羅:主食都有什么?

服務員:有米飯、炒飯和面條兒。保羅:我們要三盤炒飯吧。

服務員:要湯么?我們這兒還有酸辣湯、三鮮湯和西紅柿雞蛋湯。

保羅:要個酸辣湯吧。服務員:請問你們喝點兒什么飲料?保羅:來一瓶啤酒、三聽可樂吧。

服務員:您幾位還要點兒別的么?保羅:先要這些吧。不夠,我們再點。

情景2:菜來了,他們開始吃飯。

保羅:嗯,真香,我餓死了,咱們趕快吃吧。大衛(wèi):這家飯館兒的菜做得不錯,這幾個菜都挺好吃的。金正文:我特別喜歡這個叫“宮保雞丁”的才,有點兒辣,味道不錯。

大衛(wèi):我喜歡吃糖醋魚和西紅柿炒雞蛋,又酸又甜,好吃極了。

情景三:他們吃完飯,準備付錢。

保羅:服務員,買單。

服務員:幾位吃好了?

保羅:我們吃的太飽了,都有點兒走不動了。

服務員:好,一共是七十二塊五。

大衛(wèi):要了這么多菜和飲料,一共才七十多塊錢,真便宜。保羅:給您八十塊。

服務員:找您七塊五。保羅:不用找了,這是我們給你的【小費】。服務員:謝謝,不過,我們這兒不收小費。只是找您的零錢,請拿好。歡迎下次再來。

備注:原文中生詞、語法點、圖片展示、【文化差異】。

班級:

多國混合班,人數8-10人。

教學對象:

學生背景:

有漢語基礎,一年的漢語學習經歷。

課型:

會課型。

所用教材:

《初級漢語口語(上)》。

教案使用時間:

2011年9月。

教學時間:

5課時(每課時45分鐘)。

教具:

人民幣、水彩筆、圖片、卡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目的:

功能點(重點):教學生學會點菜、評價味道、詢問價格(人民幣的讀法)。

語法點:介紹感嘆詞、“來”的意義及用法、副詞“才”做狀語、形容詞“死了”表程度。

第一、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不超過十分鐘):

放一首節(jié)奏歡快的歌曲或者一個小笑話調動課堂氣氛并且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復習舊課內容,可以采取師生問答式或學生之間互相提問式。

二、導入新課。

1、通讀課文:放一遍磁帶,要求學生對自己不懂得生詞以及生疏的語法表達在課文中做記號,學生可以小聲跟讀。

2、學習生詞:

(1)讀生詞:將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寫在黑板上,重點領讀,學生跟讀,必要的重點生詞要多讀幾遍,注意要有側重,留五分鐘給學生提問,對學生不清楚的生詞讀法一對一指導,糾正學生讀音。

(2)釋詞義:對課文中的生詞釋義,先要將這些生詞按詞性分類,本課中有:a丁、糖醋魚、魚香茄子、西紅柿炒雞蛋)、主食(米飯、炒飯、面條兒)、湯(酸辣湯、三鮮湯)、飲料(可樂、啤酒)。

對于有下劃線的名詞可以采用中英對照理解詞義,對于括號里的生詞采用圖片展示的方法給學生最直觀的形象理解,并且重點講解這四種東西的特點和區(qū)別:

菜是指用蔬菜和肉類加上調味料做出來的,可以煎炒烹炸等等;

湯是將蔬菜和肉類加上調味料,放入適量的水,煮出來的;

主食一般是含有很多淀粉,吃了能填飽肚子的淀粉類食品;

飲料是市場上賣的瓶裝、聽裝等可以喝的液體。

然后將許多食物的圖片展示在黑板上,將學生分四組,對這些圖片進行分類,把圖片與其所屬的范圍對應。為學生講解他們最感興趣的菜的名稱和做法(不超過五分鐘)。

b·動詞:光臨、懂、動、付??。

p.s.“死”作為形容詞的用法:“形容詞+死”表示程度很深。

例句:中國的夏天熱死了!我打了一天球累死了。這個小姑娘可愛死了。

d·量詞:聽??。

e·副詞:趕快、才??。

p.s.“才”放在數量詞前面,表示時間或范圍。在這句話中表示“只有、只用”的意思,如:才三點商店就關門了。才一百來塊錢,真便宜。

對于以上生詞,可以采用中英釋義的方法先把每一個詞的意思解釋給學生,然后要求學生選取一兩個生詞進行造句以檢查學生的理解情況,對于學生在造句中產生的錯誤進行講解和糾正。

(3)鞏固生詞:帶學生再朗讀一遍生詞,留三分鐘對學生不懂的生詞進行講解,確保學生對生詞最基本的用法能夠掌握。

3、學習對話:

(1)帶領學生通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句子。

(2)對學生不理解的句子釋義。

(3)講解課文中出現的餐館中的有用且常用的中文表達:

a·歡迎光臨。

中國餐館迎賓人員常用語,表示對客人的歡迎,禮貌用語。

b·你幫我們介紹??。

c·來一瓶啤酒??要個酸辣湯。

客人點菜的時候常用“來要+所點的菜”,表示點單。

如:來一個酸辣魚。我要一杯咖啡。

(4)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分角色表演課文中的場景。

三、布置練習:完成課后練習,利用所學的三個生詞造一個通順的句子。

第三、四課時。

一、復習舊課。

全班朗讀課文一遍,糾正學生發(fā)音,二、漢語交際訓練。

1、功能項目教學。

講解在課文出現的一些常用表達,具體如下:

功能項目1:如何表示歡迎。

如:歡迎光臨我們家歡迎光臨我們餐廳??。

功能項目2:詢問人數及回答。

例句:a:請問您幾位?b:三位。

功能項目3:詢問就餐的要求及回答。

(1)您幾位吃點兒什么?——我們要??。

(2)你們喝點兒什么(飲料)?——來兩瓶啤酒?我們要兩瓶啤酒?。

功能項目4:如何表達自己的喜好和口味。

在吃飯時難免對食物的好壞有一定的評價,我們經常用“我喜歡+口味(酸甜苦辣咸)菜的名稱等等”來表達。

如:我喜歡吃西紅柿炒雞蛋。我喜歡吃酸辣口味的。

功能項目5:如何評價餐館。

就餐之后會對餐館進行評價,我們常用“我覺得+評價內容”來表達。

如:我覺得這家餐館的菜做的很好吃。

功能項目6:如何詢問價格以及結賬。

(1)我們常用“??多少錢?”來詢問一樣東西的價格。如:這把傘多少錢?

(2)就餐結束后,要結賬的時候,我們常用“服務員,買單”來表達。

2、功能項目鞏固。

(1)講完每個功能項目點后,要求學生根據所講的知識造句,正確的句子寫在黑板上,錯誤的句子進行糾正并把正確的句子寫在黑板上。

(2)講完所有功能項目點后,帶學生所造的句子朗讀一遍,如果還有疑問可以提出來課堂講解。

(3)放一段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動畫,五分鐘左右,調動課堂氣氛。

(4)學生兩兩組合,利用剛才所講的知識編一段對話,準備五分鐘之后在班上表演,注意學生所用到的句子是否有錯誤,給予糾正。

(5)評價學生表演。

3、課堂內容擴展(視課堂剩余時間而定)。

(1)介紹人民幣,包括各種幣值展示和人民幣的讀法。

(2)對于小費:中國人不同于外國,就餐之后不需要小費。

(3)介紹中國的特色菜和特色餐館,ppt演示或者視頻展示(有時間就展示)。

三、布置聯系:完成課后作業(yè)。

第五課時。

一、復習舊課。

朗讀課文,提問學生,準備所學句子的字條讓學生抽簽,并互相提問。

二、課后練習講解。

三、下個專題的導入。

教材點評:

1、課文中所選的語言表達方式過于北京味兒,兒化音較多。

2、內容不夠新穎沒有吸引力,對話對餐館用語的總結和提煉不典型。

3、課后練習缺少對基礎字詞句的練習,雖然開放性增加但不利于學生的鞏固。

4、功能項目列舉很清晰但沒有現實生活的例子,都是課文的例子不利于學生擴展。

教案設計者:對外漢語一班王玉潤090505011120。

對外漢語教案篇四

2、了解漢語數字和蒙語數字讀法之間的區(qū)別。

3、掌握對話中的口語語法。

4、可以模仿課文自編購物對話,或者根據模擬情境實現買/賣東西的目的。

1、本課中的詞匯和句型。

2、“a還是b”的用法。

3、“太+形容詞+了”的意義和用法。

4、漢語中描述價格的數字讀法。

5、認識常見的家用電器。

1、選擇疑問句的用法和意義。

2、“用+名詞”的用法和意義。

互動法,游戲法,任務法。

教學用具:詞語卡片、彩色粉筆、家電圖片、人民幣教學時數:3個課時(120分鐘)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師生互致問候,點名檢查出勤情況。

1、問題導入:

老師:同學們,如果你們在中國讀書,想去商店買一臺電腦,你會和賣電腦的人說什么呢?

學生:會,我們學了今天的就會了!

老師: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在中國買東西需要說什么。

2、處理生詞:

(1)電器:名詞。

電器的量詞:臺。

一臺電視機/洗衣機/電腦/空調/電風扇/電暖氣/抽油煙機/電爐子。

(2)售貨員:名詞。

售:賣。

拓展:售票員。

(3)情侶:名詞量詞:一對兒情侶(“一對兒”表示兩個)。

(4)先:副詞后面加動詞例:我先寫作業(yè)再出去玩兒。

(6)就要:副詞,表示情況馬上要發(fā)生例:(下個星期放假)我們就要放假了。(還有五分鐘下課)快要下課了。

(7)世界杯:名詞,很多國家的足球運動員在一個國家進行足球比賽。

(8)英寸:名詞。

(9)萬:數詞。

(10)太+形容詞+了:表示達到或超過需要的程度。

記憶詞語:大小聲讀詞語。

老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讀,把本課中的詞語貼在黑板上,老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讀,老師小聲讀,學生大聲讀,違規(guī)者原地跳一下。

第二課時。

師生互致問候,點名檢查出勤情況。

聽寫上節(jié)課的詞語,檢查課文朗讀的情況。

1、詞語:

(1)貴:形容詞反義詞:便宜。

(3)樣式:名詞同義詞:款式例:你想買什么樣式/款式的手機?

苗苗穿的衣服是今年的新樣式/款式。

(拓展:新款、舊款)。

(4)一般:形容詞。

例:(他的學習不好也不壞)他的學習一般。

(她長得不漂亮也不丑)她長得一般。

(5)售價:名詞商品的價錢例:這臺電視售價是多少?

售價很高/很低。

(6)用:動詞。

例:老師用紅色的筆批改作業(yè)。

我們用藍色的筆寫字。

我經常和哥哥用漢語說話。

(7)信用卡:名詞。

量詞:一張信用卡動詞:刷信用卡(刷卡)。

(8)收銀臺:名詞。

2、課文朗讀和講解:

(1)朗讀:老師常速朗讀一遍,慢速領讀一遍并糾音。(2)講解:課文領讀完之后,詢問以下幾個簡單問題:a、有幾個人在對話?分別是誰?(一對兒情侶、一位售貨員)b、買東西的兩個人是什么關系?(他們是情侶)c、這對兒情侶要買什么?(一臺電視機)。

d、他們買的電視機是多少價位的?(九千八百元)e、這對兒情侶是付的現金嗎?(不是,他們刷的信用卡)。

3、購物常用句型:您需要點什么?

我想買一臺/一部/一件?

您覺得這臺/這部/這件?怎么樣?這是今年的新款。這臺/這部/這件?多少錢?能便宜點兒嗎?/能打折嗎?不能,這是最低價了。

好吧,就要這臺/這部/這件?了,請幫我包起來。

練習詞語和句型。將學生分成兩個組,一組為買電器的顧客,一組為賣電器的售貨員,讓他們自己想一想自己的角色應該說什么。

準備自編自演買電器的會話。

第三課時。

師生互致問候,點名檢查出勤情況。

檢查上節(jié)課學習的詞語和句型,以及課文朗讀背誦情況。

請分好組的學生展示對話,并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打分,分數最高的小組獲得笑臉獎勵。最后對于學生的表現情況予以點評和反饋。

總結購買東西時需要用到的詞語和句型,預習新課《邀請·參加婚禮》。

總體來說,本課內容進行得較為順利和成功,在課堂活動環(huán)節(jié),有幾個學生沒有積極參與進來,這與他們自身的性格和漢語水平有關系,因此,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應該設計適合這幾名學生漢語水平的活動,讓他們也能融入到漢語活動中來。

對外漢語教案篇五

教學對象:

課程名稱:初級漢語聽力課。

教學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聽力能力并提高聽力水平。

2、掌握聽力題的方法與技巧。

3、從聽力材料中學習口語表達。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教具:錄音機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50分鐘)。

一、組織課堂(2分鐘)。

二、學習生詞(5分鐘)當然。

表示非??隙?。

例如:我問xx:你會說越南語嗎?(xx是同學的名字)xx可以回答我,我是越南人,當然會說越南語了。

三、完成聽力理解練習。

(一)聽句子并做練習。

1、給學生5分鐘時間熟悉聽力理解練習的第一部分。

插入講解做聽力的方法:根據答案猜問題,帶著問題聽材料。

2、聽兩遍材料,第一遍讓學生根據猜的內容聽材料,并引導學生寫出正確答案,評講學生做錯的題目,然后再聽一遍鞏固聽到的內容。

我要包;

題中關鍵問香水是誰的;

只有大夫才會說“我的病人”;在句中,老校長指的是以前的校長。

(二)聽對話,選擇正確答案。

1、給學生5分鐘時間熟悉聽力理解練習的第一部分。鞏固做聽力的方法:根據答案猜問題,帶著問題聽材料。

2、前10題聽兩遍材料,第一遍讓學生根據猜的內容聽材料,并引導學生寫出正確答案,評講學生做錯的題目,然后再聽一遍鞏固聽到的內容。

比大小。男的醫(yī)院有醫(yī)生和護士300多人,女的只有100多人。女說醫(yī)生工資高,男說醫(yī)生工作也很累。女詢問男哪有賣漢意詞典,說明她想買。李教授以前教我文學。

問地點,材料表明麥克在新留學生宿舍樓。

女說毛衣顏色太紅,不合適,就表示她不想買紅色的毛衣,男說我也不喜歡紅的,就表示男也不想買紅色的毛衣,故a不對,而句中只提及男對女說要換商店,并沒有說換毛衣,所以正確答案是b。

細節(jié)題,材料中提及商店有酒、咖啡、照相機、磁帶,但是沒有日用品。

女的需要詞典,最后強調要大的,故選擇c。女的問“我的雨傘呢?”也就是在找雨傘。

男說“有那么多中國人騎自行車”則表示中國的自行車很多,女的說“不太貴”則表示自行車很便宜。

后兩題,先給2分鐘看題目,讓學生根據答案猜對話,帶著問題聽材料,每段材料先聽一遍,然后讓學生作答,評講學生做錯的部分,在兩段材料都聽完后,再聽一遍材料。

11、(1)c女的因為媽媽身體不好而經常去看媽媽。

(2)a最后一句,女的說:“不,她在家呢?!?2.(1)c對話是關于兩個醫(yī)生說醫(yī)院的事,故選c。

(2)b女第一句話說“我們醫(yī)院也很小”,故了解到,在小醫(yī)院工作的是女。

(三)聽短文,判斷正誤并回答問題。

根據答案找出關鍵詞,并帶著問題聽第一遍錄音。之后再看到回答問題的部分,根據問題有目的的再聽一遍錄音,再得到正確答案后再聽一遍錄音,鞏固聽到的答案。

短文。

(一)1.判斷正誤。

a.正確我弟弟是北京法律大學一年級的學生。b.錯誤他喜歡法律也喜歡英語。

(1)弟弟現在在學法律、經濟和英語。(2)弟弟英語的發(fā)音和聽力不太好。

(3)弟弟常常在宿舍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報紙。短文。

(二)1.判斷正誤。

a.錯誤不累的時候也喝酒。

b.錯誤那天是文中提的今天,爸爸并不累。c.錯誤爸爸邀請他喝酒,所以不是只想一個人喝。

第二課時(50分鐘)。

一、復習第一部分的內容:再聽一遍錄音,并引導學生復述最后的兩個短文。

二、學習第二部分:語音語調練習。

(一)選擇聽到的詞語。

聽一遍錄音,然后選擇答案,通過詢問單個同學的方式,了解同學的作答情況,并糾正錯誤的答案,在同學回答出答案后,請同學將正確的讀音帶到題目中,把題目讀一遍。

(二)聽后標出劃線的音調。

聽一遍錄音,然后請同學將答案寫到黑板上。

(三)選擇聽到的句子。

聽一遍錄音,請同學說出答案,并讀出正確的句子。

(四)和。

(五)布置回家完成。

三、教唱歌《寧夏》1.聽歌填空。2.學唱歌。

對外漢語教案篇六

“把”字句是用介詞“把”將謂語動詞支配關涉的對象提到動詞前面的句子,它是現代漢語中很重要、很有特色的句式。在我們日常交際活動中,“把”字句的使用頻率很高,加之“把”字句自身的用法十分復雜,稱它是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這篇教學設計將通過具體語境環(huán)境設計對“把”字句的基本形式、語法功能作用進行教學與相應的練習,以使留學生能夠初步掌握“把”字句的用法和特點,能夠在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中運用。

利用動作演示的展示技巧展示語法點(在進入教室之后,把教室的門關上)在正式上課后,通過與學生們的交談,問學生相關的問題,“剛剛老師做什么了?”讓學生用漢語表達出來,并寫下同學們的答案,比如“老師關上門”。這時引出“把”字句,在黑板上寫下“老師把門關上了?!边@個句子,對這兩個句子進行比較,引出了“把”字句的第一個作用,語用表達的需求,強調動作的處置結果,當然在這個時候不會直接說出來,而是通過這樣的一種語境情況,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把”字句的“處置”作用。同時這時也可以指出,我們說的“門”是大家都知道的,是指教室的門。

接著寫出“把”字句的形式:

主語+(把+賓語)+謂詞性詞語。

接著,問同學們這一句型的否定形式是怎樣的,老師沒有把門關上。

介紹“把”字句的否定形式,在“把”字前加上否定詞“不”、“沒”、“沒有”。

在這之后,再通過動作演練的方式,做把書拿起來這樣一個動作,讓全班同學進行練習,寫出“把”字句以及它的否定形式,對這一基礎的知識點進行練習。在這個訓練的過程中,通過更多的例子,說明在“把”字句中,如果有否定副詞或助動詞,則應該出現在“把”字前面。

接著可以使用一些教具以及一些情景模擬的形式引出“把”字句,歸納法,列出一些“把”字句的一些句子,并找出規(guī)律,掌握“把”字句的語法意義,以及“把”字句中動詞的特點。通過這樣的練習和歸納,對“把”字句進行更深入的講解。

在一開始的句子中,“老師把門打開了?!薄拔野扬埑粤恕!辈⒆寣W生可以自己造句,歸納出第一種類型:動詞+了(著)。

第三類:動詞+動量(時量)賓語通過答問的方式,給出非“把”字句的句子,讓學生進行改寫,我看了兩遍書,讓學生進行修改“我把書看了兩遍了?!?/p>

第四類:動詞是動結式、動趨式。這種較難理解,可以用具體情境的方式,那一本書拿到窗臺上,讓學生回答,老師把書拿到窗臺上。

第五類:動詞+介詞短語老師把畫掛在墻上、老師把書放在桌子上。

第六類:動詞+人稱代詞把書給我。

針對這些情況,并不需要把具體的格式給出來,在一開始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能讓同學們感受到“把“字句,在反復的練習中增強一定的語感。

在對這些形式進行了初步的講解就要開始進行練習,在課堂上的練習主要通過。情景練習的方式進行訓練。利用學生周圍的場景和環(huán)境,我先做出示范,說出三個“把”字句。

“我把書扔掉了?!?/p>

“小明,能把字典借我嗎?”

“同學們,把你們的書翻到第9頁?!?/p>

示范完后,讓學生分組練習,通過這樣的情景練習,學生可以體會出“把”字句的用法,同時讓一個學生發(fā)出指令,另一個學生完成動作,使學生在輕松的語言環(huán)境中來理解和把握“把”字句。并鼓勵大家能在日常交際的活動中進行“把”字句的使用。

對外漢語教案篇七

1、了解基本的學習用品的名稱。

2、學會問別人物體的名稱。

二、教學重點。

1.生詞:這,那,手機,鉛筆,嗎,字典,不,這些,那些,書,也,漢語。

2.語法:句型:這是......那是......這些是......那些是......

三、教學方法。

1.運用翻譯法,講解詞語。

2.創(chuàng)設多種語言情景,以及實物,讓學生進行反復操練。

四、教學環(huán)節(jié)(共50分鐘)。

(一)組織教學(2分鐘)。

提問學生:你的書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話題――學習用品。

(二)復習舊課(3分鐘)。

他是......

(三)學習新課。

認讀,教讀,說漢語,要求學生翻譯為泰語。

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

練習朗讀課文。分組朗讀,單個人指讀。擊鼓傳花朗讀。

(四)本課小結(3分鐘)。

詢問學生今天學習了什么。和學生一起復述。

(五)布置作業(yè)(2分鐘)。

課后生詞找到拼音,并抄寫一遍。

課后總結:學生學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記憶以及應用還是有問題。

對外漢語教案篇八

1.會寫15個生字,會寫20個詞語。

2.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學習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動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

3.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感受老北京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

4.聯系生活實際和閱讀體驗,感受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春節(jié)習俗。

1.了解課文的表達順序,把握詳略安排及其效果,學習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動進行細致描寫的方法。

2.體會老舍“京味兒”語言的特點,感受老北京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

2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初讀課文,讀準多音字,填準動詞,初步了解老北京的春節(jié)有哪些習俗。

2.根據學情選擇難寫的字詞展開教學。通過瀏覽課文,找出表示時間的重點詞語,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3.通過自主學習課文,獨立填表,在集體交流中深入了解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合作填表,在同桌互助中了解本地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一、關注篇章頁,激趣導入新課。

1.學習篇章頁,明確任務。閱讀篇章頁,說說自己了解到了什么。在交流中理解“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這一名句,了解插圖的妙處,明確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2.激發(fā)興趣,比較揭題。學生說說自己是如何過春節(jié)的,教師把關鍵的詞語(重要時間或重要事件)板書在黑板的一側。在大家交流本地春節(jié)習俗的基礎上走進《北京的春節(jié)》。

二、初讀課文,巧妙梳理脈絡。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引導讀準多音字:間斷鋪戶正月摻和分外萬象更新。

(4)學生互相提醒難寫的字詞:如“醋、戚”等,并展開書寫練習。

2.瀏覽課文,理清脈絡。

(1)直擊首尾,了解始末。指名讀課文第1、14自然段,了解春節(jié)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1)學生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獨立填寫表格,了解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

(2)根據表格,同桌互相說說,老北京人是如何過春節(jié)的。

2.聯系生活,了解本地的春節(jié)。

(1)聯系課始談話內容“本地的春節(jié)”以及黑板一側的板書,同桌一起再次合作填寫表格。

(2)小組內展開交流,了解本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在老師的幫助下,把表格內容填寫完整。

課時目標。

1.通過深讀課文,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體悟蘊含在文字中的情感,理解并傳承節(jié)日習俗中的傳統(tǒng)文化。(重難點)。

2.通過“閱讀鏈接”展開比較閱讀,聯系生活實際,試著遷移運用。

一、深讀課文,用心感悟寫法。

1.快速默讀,分清主次??焖倌x,邊讀邊想哪些部分是課文的主要部分。

2.選擇學習,體會寫法。

(1)選擇其中一個主要部分仔細品讀,體會作者是如何將這一部分寫具體的。

(2)在與同桌交流的基礎上,展開集體分享,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寫法。

3.分清詳略,領悟好處。出示第1課時已填寫完整的“老北京的春節(jié)”的表格,在表格旁邊加上一欄“詳略安排”,再繼續(xù)填寫。討論文章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二、聚焦孩子,自由體悟情感。

1.跳讀課文,找出內容。請大家跳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孩子過春節(jié)的相關句子。

2.集中呈現,體會特點。靜心默讀這些句子,體會其中的特點。(情感特點、語言特點)再找找文中具有“京味兒”語言特點的句子。讀讀這些句子,體會“京味兒”語言的特點。

三、拓展延伸,自然傳承文化。

1.鏈接材料,比較閱讀。

2.聯系生活實際,遷移運用。

(1)再出示第1課時已填寫的“本地的春節(jié)”的表格,在表格旁邊加上一欄“閩南春節(jié)習俗”,繼續(xù)填寫,比較不同時代、地域的春節(jié)習俗。

(2)說說過春節(jié)時,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選擇印象最深的一處,試著寫一寫。

(3)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自己寫寫“本地的春節(jié)”。

本文是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我首先引導學生關注單元篇章頁,梳理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對本單元“民風民俗”的學習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而且學生剛剛過完春節(jié)回校上課,讓他們先來聊聊自己過春節(jié)的事情,激發(fā)了學習興趣。在這樣的基礎上導入課題,巧妙地為后面的比較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分清內容的主次,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落實語文要素的關鍵是讓學生自己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在快速默讀中分清內容的主次,在有選擇的深入品讀中體會寫法,在有引導的交流分享中豐富認識。我利用“北京的春節(jié)”的表格,由學生自主完成“詳略安排”的填寫,在討論中進一步明確這樣寫的好處。最后我利用課后“閱讀鏈接”提供的材料展開比較閱讀,比較不同時代、地域春節(jié)習俗的不同。再聯系生活,繼續(xù)運用前面已完成的“本地的春節(jié)”的表格進行對比交流。在交流中將自己印象深刻的主要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既是對語文要素的落實,又是對習俗文化的傳承。

對外漢語教案篇九

1、了解基本的學習用品的名稱。

2、學會問別人物體的名稱。

1.生詞:這,那,手機,鉛筆,嗎,字典,不,這些,那些,書,也,漢語。

2.語法:句型:這是。那是。這些是。那些是。

1.運用翻譯法,講解詞語。

2.創(chuàng)設多種語言情景,以及實物,讓學生進行反復操練。

提問學生:你的書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話題——學習用品。

他是。

認讀,教讀,說漢語,要求學生翻譯為泰語。

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

練習朗讀課文。分組朗讀,單個人指讀。擊鼓傳花朗讀。

詢問學生今天學習了什么。和學生一起復述。

課后生詞找到拼音,并抄寫一遍。

課后總結:學生學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記憶以及應用還是有問題。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

教學內容。

詞匯:水果,蘋果,香蕉,菠蘿,芒果,西瓜,草莓(7個)句型:

a:你喜歡吃什么?b:我喜歡吃??a:??好吃嗎?b:??好吃歌曲:水果之歌。

來來我是一個草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莓來來我是一個香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蕉來來我是一個蘋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來來我是一個菠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蘿來來我是一個芒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果來來我是一個西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瓜作品:涂顏色:蘋果(本周作品)。

嘴巴(補交第二周的作品)。

教學目標。

1.看見圖片會說六種水果的中文名:蘋果香蕉菠蘿芒果草莓西瓜2.學會句型:

a:你喜歡吃什么?

b:我喜歡吃??a:??好吃嗎?b:??好吃3.會唱“水果之歌”

4.完成兩幅涂色作品:“嘴巴”和“蘋果”

教學重點。

六種水果的中文名稱:蘋果,香蕉,菠蘿,芒果,草莓,西瓜水果之歌的學習。

教學難點。

學生們對句型的理解和使用,如果沒有老師的泰語提示可能聽不懂,或者聽懂了不知道怎么樣完整的回答問題。

教學方法:翻譯法直接法認知法注意事項:

注意復習和學習相結合盡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具:黑板粉筆學習卡片擴音器。

第一課時。

授課班級:高二十三班(2012年7月30號)教學內容:

1)復習五官,唱“小星星”2)學習六種水果的中文名教學目標:

1)基本掌握上周的詞匯和歌曲2)熟悉六種水果的中文名。

教學方法:翻譯法直接法認知法注意事項:

游戲:將學生分成三組,交替提問,老師針對有困難的同學進行個別指導;總結:再次復習今天學習的單詞。

注意:根據學生的水平和狀態(tài),適時調整上課內容,如果學生接受不了句子就要降低難度,現教詞匯。教學反思:

高二十三班的課,感覺很吃力,非常鬧。因為語言溝通有障礙,孩子們無法理解我發(fā)出的課堂指令,積極性不是很高,學生喜歡和老師聊天,但是教學就很難開展下去。其中第一排有一個女生,喜歡偷偷看漫畫,還有幾個男孩子站在后面聊天。教學任務沒能完成,特別是句子部分。我不知道該怎么教這個班,孩子特別調皮,還是要想些有趣又易懂的游戲環(huán)節(jié)。在教案設計上也要注意降低難度,想辦法引起他們的注意。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一

抓語言項目:

語音:聲調、輕聲、兒化、語流變調;

詞匯:近義詞、同音詞、多義詞、聯綿詞、成語、慣用語。

語法:量詞、語氣詞、助詞、“把”字句、各類補語、特殊句式、語序。

功能——意念(介紹、請求、同意、反對、感謝、道歉、看法、意愿)。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二

1.通過對課文的聽力理解,使學生掌握關于旅行語言和文化的知識,學會使用文中出現的語法。

2.在提高聽力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學習相關語法。

2.理解對話語境,能夠熟練運用文中關于旅行的詞語和句子進行交際表達。

三、教學難點。

1.理解對話語境,能夠熟練運用文中關于旅行的詞語和句子進行交際表達。

四、教學方法。

聽寫法。

聽讀法。

五、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課5分鐘。

復習詞語,開始聽力練習。﹙二﹚授新課。

a、快去找個年輕人幫幫我?b、我不是年輕人嗎?

四:課堂小結6分鐘。

這課主要鍛煉同學聽說結合的能力,并告訴他們所用的聽力練習方法。

七:布置作業(yè)。

2分鐘。

參加旅行團和自由行各有什么長處和短處。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三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把課文讀流利,理清文章層次,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

能把課文讀流利,理清文章層次,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

搜集關于春節(jié)的資料。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關于春節(jié)的資料:

2.假如請你來寫春節(jié),你打算寫些什么?

1、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詞語、句子多讀幾次,把課文讀通順。

時間風俗習慣

(3)作者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什么?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jié)的熱鬧、喜慶氣氛。

2.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1、了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tǒng)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2、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歌曲《恭喜》

一、導入:

二、分清詳略,練習朗讀,領悟寫法

1、課文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2、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那一段,力爭讀出感情,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好批注。

3、合作交流。

4、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三、課內拓展:“閱讀鏈接”

四、課外拓展。

以“鄖西人的春節(jié)”為主題,借鑒本文的表達方式與寫作方法寫一篇文章:

要求:

1.寫出鄖西人春節(jié)的特點。

2.表達出你對節(jié)日的迷戀之情。

3.要做到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四

對外漢語中級精讀教案作者:panda呼…忙了一個下午加一個晚上,終于寫好教案了。老師布置了作業(yè),讓寫對外漢語中級精讀課的教案,估計不久就要抽學生上臺去演習了…起初有點昏,根本不知道怎么辦,上網搜也搜不著,唉,這年頭就這樣,網上沒資源就好像斷了線似的。我花了一下午去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站檢索論文,雖然沒有看到什么相干的文獻,但是理論不是白看的,心中漸漸有了點感覺,就是苗頭啦,哈哈哈。好了好了不說了,把教案貢獻出來,也為愁著找資料的朋友獻愛心啊~(注:僅供參考,水平有限,不要pia我啊…)對外漢語教學教案設計。

1、教授對象:中級班學生。

2、課文題目:《我擔心自己演不好》。

3、課程類型:精讀。

4、教學時間:90分鐘。

二、教學目標與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學習和掌握漢語疑問句的幾種表達方式,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的適當場合正確詢問和回答。

2、學習掌握幾種語氣詞的使用。

3、學習掌握“只要…就”句式,并能靈活運用。

4、掌握并會運用俗語“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5、學習了解幾種特殊的詞和詞組。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1、疑問句:用疑問語氣的句子是疑問句。根據結構的特點,疑問句可以分為是非問、特指問和選擇問。

?是非問句的結構基本上和陳述句相同,它的一般標志是:有顯著的上升的語調,有專用的語氣詞“嗎”。例如:

你好嗎?

背會了嗎?

坐得下二百多人嗎?

?特指疑問句的語調可升可降,在句中用疑問代詞指出要求回答的內容。例如:

節(jié)目準備得怎么樣了?(怎么樣)。

你表演什么節(jié)目?(什么)。

誰跟你一起表演?(誰)。

這些問句表面上雖然沒有疑問代詞指明疑點,實質上和用上疑問代詞的疑問句一樣,它規(guī)定了回答的內容,所以也是特指問。如課文中的“你們的小話劇呢?”就是在問“你們的小話劇準備得怎么樣了?”這時,回答的是應該是“怎么樣”,所以課文中山本回答“我們也正在排練呢?!毙【毩?,安排學生對話。

2、語氣詞:語氣詞能幫助語氣表達,同時還增加了感情色彩。

?“呢”:表示不用懷疑,肯定的。課文中有很多句子用了語氣詞“呢”,例如:

大家都在積極地準備呢。

正背臺詞呢。

我們也正在排練呢。

那兒能坐三四百人呢。

說話的人都希望通過這些句子表達出肯定,根本不用懷疑的感情,所以,用語氣詞“呢”。

?“了”:表示已經如此或出現新情況。如課文中“馬力的腿受傷了”,問學生:馬力的腿受傷了嗎?“了”在這里就是表示事情已經發(fā)生了。(簡單介紹,不詳講。)。

?“吧”:表示不肯定。課文中山本請林老師表演節(jié)目,但他也不能肯定林老師就一定會同意,所以“吧”在這里表示山本不確定的心情。

?“嘛”:表示當然,很容易就明白了。比如你數學很好,小學二年級的弟弟請你教他做數學題,你會有什么感覺?是不是覺得小學二年級的題目很容易?這時,你就可以說:“這種題目很容易嘛!”。

語氣詞就提這么幾個,組織學生練習語氣詞的使用,簡單地造些短句。

3、充分條件復句。

?“只要…就”:“只要”只提出一定的條件,說明有了所說的.條件,就能產生所說的結果,但不排斥別的條件。例如:只要鬧鐘響了,我就起床。這里,“鬧鐘響了”是“起床”的條件,但我“起床”就一定是因為“鬧鐘響了”嗎?沒有別的條件嗎?大家想一下,是不是有的早晨醒得特別早,鬧鐘還沒響就已經起床了?那這個時候,“鬧鐘響了”就不是我“起床”的條件了。換一種方式說,假設“只要a,就b”,那么,“a”推出“b”成立,而“b”推出“a”就不一定成立了。我們還可以舉很多例子,請同學們想一想,造個句子。

四、教學步驟與環(huán)節(jié)。

1、導入:復習舊課,引入新課。

?…大家編入這個班也有幾個月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起參加過聯歡會?(學生回答…)好,今天我們上的這篇課文,就是一個準備聯歡會的留學生班里的對話。請翻到課文pxx頁。

2、講解生詞。

?領讀生詞,糾正發(fā)音。

?共十個生詞如下:(生詞都不是很重要,大部分只需當背景了解,個別動詞要求學生造句。)。

咱們:代詞,就是我們。

積極:肯定的,正面的,和“消極”相對,常常和作用、想法搭配。

相聲:曲藝的一種,用說笑話等方法引觀眾發(fā)笑。可以放一小段視頻給學生看。

臺詞:戲劇角色所說的話,電視劇演員說的話也都是臺詞。

話劇:用對話和動作來表演的戲劇。舉例,如莎士比亞的戲劇。

排練:排演練習,如排練文藝節(jié)目。

擔心:放心不下,如擔心生病。

爭?。号Λ@得、努力實現,如爭取時間、爭取勝利。

恐怕:表示估計也有擔心的意思,如恐怕會下雨,恐怕媽媽不同意等。

禮堂:供開會或舉行典禮用的大廳。

除了上述生詞外,我們還要簡單了解一些特殊詞和詞組。

?某些詞往往可以拆散或分裂,在中間插入別的成分,如:

說相聲dd說個相聲唱歌dd唱首歌吃飯dd吃頓飯喝水dd喝口水看書dd看本書。

但是,并不是每一個詞都可以這樣拆散,它的范圍有限,只有少數詞才可以這樣拆散,而且插進的詞也是有限制的。比如說我們不能說“決定dd決個定”。

?用“得”、“不”構成的詞,如:

?課文中出現了“記不住”、“演不好”、“唱不好”,這里我們要單獨拿出來講解,要和前面說過的用“得”、“不”構成的詞區(qū)分開來。在之前提到的用“得”、“不”構成的詞中,如“對不起”和“對得起”,只要我們去掉其中的“不”和“得”,就會發(fā)現剩下的并不是一個詞,漢語中沒有“對起”,同樣,“吃消”、“跑快”、“來及”等等,漢語中都沒有這些詞;而將“記不住”和“記得住”中的“不”和“得”去掉后,我們會發(fā)現,剩下的“記住”是漢語中確實有的詞。這是因為“記不住”、“演不好”、“唱不好”是詞組,是后補詞組,所以拆散后仍然是詞,因為詞組是詞和詞的組合。

?同學們還可以仔細想一想,自己知道的詞語或詞組中,有沒有這幾類詞或詞組。鼓勵學生思考。

3、講解課文:不詳寫,如重點難點解釋。

4、鞏固練習:安排對話,請幾組同學表演課文的對話。

5、總結。

6、布置作業(yè)。

?分組改編對話,在下次上課前抽一組表演。

?運用“只要…就”造句。

msn(中國大學網)。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五

b.講解課文讓兩組學生分角色朗讀。在每組讀完之后,如有誤則指出錯誤并糾正;若無錯誤,予以夸獎??洫勊麄冏x得很好或者發(fā)音發(fā)得很準等。從此引出語法點。c.語法點例子:說得好結構:動詞+得+形容詞課堂練習:讓學生按照這個固定格式造句例子:學得很好結構:動詞+得+程度副詞+形容詞課堂練習:讓學生按照這個固定格式造句當要加否定詞的.時候:例子:發(fā)得很不準結構:動詞+得+程度副詞+不+形容詞課堂練習:肯定形式:這位女生___得____否定形式:這位女生___得不_____肯定形式:我們___得____否定形式:我們___得不____3.鞏固練習:a.課堂練習:回顧生詞,朗讀生詞b.復述內容要點:簡要地復述這節(jié)課所講的語法點4.歸納小結:歸納重難點,指出易錯點5.作業(yè)安排:a.抄寫生詞,每個生詞抄三次b.課外朗讀課文兩次c.用固定結構造句,用生詞造句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六

1、教學對象:一年級留學生20人。2、教學內容:

初級漢語綜合課第五課:你家有幾口人3、所用教材:《發(fā)展?jié)h語》第一冊4、教學目的:

學握數字的表達,學會使用數字并且會活學活用。

能夠熟練掌握課文內容,流利的復述課文,并就課文的相關內容進行自由的會話與聯系。

理解并掌握量詞“口”、“個”、“張”的用法。學會介紹人的職業(yè)。5、教學重點與難點:“幾”和“多少“的區(qū)別?!皟伞焙汀岸钡膮^(qū)別。

“你有……”問句的表達及回答“我有……”

1點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學習數字的讀法并能造出相應的句子組織課堂活動:數字組合小游戲2生詞學習。

(1).教師先口述一遍課文,讓學生聽(運用多媒體教學)就課文提出幾個概括性問題,讓學生集體回答。

(2)找兩個學生概述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表演。(3)教師領讀課文,隨后讓學生朗讀課文,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寫課文的重點,詞、句。

(4)根據課文中涉及到的內容提問,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熟悉。4重點句,句子解釋。

1)“幾”與“多少”

在課文中,老師找出一個含有“……幾……”的句子,再試著引入“多少”,讓學生對“幾”與“多少”的區(qū)別與用法有所了解。讓學生進行“幾”與“多少”的練習。

講解“幾”與“多少”的區(qū)別。“幾”用來詢問十以下的數字,“多少”用來詢問十以上的數字。2)“兩”與“二”

找出課文中有“兩”的句子。引入“二”。

講解“兩”與“二”的區(qū)別。“兩”用在名詞前,是個量詞,“二”是個數詞,用來數數。3)“有……”

課文。

a:你家有幾口人?

b:我家有五口人,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和我。a:你有沒有全家的照片?

1教師打出重點練習句(ppt展示),讓學生造句和演戲,注意學生的造句。

1.請同學出來分別扮演,進行讀課文。

2.標出同學讀錯的字和詞以及請他們說出他們不懂得地方。3.為他們講解對話,并重點講解他們不理解的字詞和對話。2請同學們分別用“有”、“兩”和“二”、“幾”和“多少”來填空。-我的臥室里()一張大床。

-房間里有兩()張桌子和()把椅子。-我數到()的時候你就開始走。-你家里有()口人?-你們班里有()個同學?3布置作業(yè):

1)復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2)完成課后練習。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七

三.教材:名稱、第幾冊。

四.教具:口型圖、圖片、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內容:詞匯數量、課文內容。

六.教學目的、要求:重點詞語、語法點;功能目標;技能訓練。

七.教學重點、難點:如“了”、“把”、同義詞。

八.教學時間/課時安排/時間分配:100分鐘。

九.教學步驟/環(huán)節(jié)/過程:

1.復習舊課:字、詞、語法、課文,寫、說等。

2.學習新課:

(1)學習生詞:認讀、部分詞語擴展、用法。

(2)講練課文:聽、讀、講、會話、問答。

(3)重點詞語講練:

(4)語法點講練:釋義、形式、練習。

3.活用練習:綜合練習、各類形式的練習題。

4.小結與布置作業(yè):

十.板書設計:

十一.課后記/思考/評估:成功與教訓;值得注意的問題;哪些問題沒講清楚;哪些問題學生掌握起來較困難等。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八

1.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習俗,引發(fā)了解民風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

2.學習按一定順序、有詳有略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jié)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jié)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表達方法。

1.出示童謠,自己讀讀: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

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fā);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滿街走。

這首童謠寫的是什么內容?

2.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1.認真默讀全文,想想北京的春節(jié)給你留下什么印象?把不懂的詞語畫下來。

(學生可能弄不懂的詞語:臘月、初旬、麥芽糖、江米糖、空竹、逛天橋、逛廟會)

指名交流,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2.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北京人過春節(jié)哪些地方你最感興趣?

預設一:生在練習紙上完成表格,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

預設二:在交流中,學生貼紙條(黑板條)、作記錄,師引導理清時間順序。(根據學生情況選擇一種操作策略。)

1.引導找出寫得詳細的部分。(臘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

2.四人一小組,自選一個部分展開研究,研究問題如下:

(1)詳細寫了什么,說給大家聽。

(2)哪里寫得好,讀給大家聽。

學生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交流研討:分為臘八隊、除夕隊、正月初一隊、正月十五隊展開競賽。

(1)解決第一個問題。

小組派代表復述研討的部分,組員可以補充。師注意引導學生注意敘述順序(臘八是用并列的方式寫的;除夕是用總分的方式寫的;正月初一是用對比的方式寫的;正月十五是用總分總的方式寫的);反饋評分。

(2)解決第二個問題。

生生、師生互動,師注意引導學生品出京味語言的特點,必要時作示范;反饋評分。

4.引導學生體會詳略處理的好處。

1.快速瀏覽,找出描述小孩過春節(jié)的地方,指名讀。

2.啟發(fā)學生談談現在北京春節(jié)怎么過,其間可讓學生采訪在座的老師。

上的寫法,及時點評、表揚。

1.總結全文,復現童謠。

2.作業(yè):寫一篇現代《北京的春節(jié)》,可以學習老舍先生按時間順序寫的方法,注意詳略得當。

對外漢語教案篇十九

1、教學對象:年級、國別、人數。

2、課型:綜合課、聽力課、閱讀課等。

3、教學內容:什么教材、哪一課。

4、教學目標:知識、技能。

5、教學難點與重點。

6、教學方法。

7、板書設計。

8、教學時間。

9、教具。

10、教學步驟。

二、教學步驟部分。

1、組織教學。

2、復習舊課。

3、學習新課。

學習新課部分需要重點撰寫。需包括:

1)生詞。

2)課文。

3)重點詞語講解(詞義+具體講解的'方法與步驟)。

4)重點語法講解(語法點的意義+具體講解方法與步驟)。

5)練習。

6)本課小節(jié)。

7)布置作業(yè)。

三、設計教案時需要重點考慮的幾個因素。

1、考慮教學大綱要求,根據本課內容以及學生水平,主要從知識、技能等方面制定明確具體的目標。

2、難點與重點:根據學生水平,參考教學內容,明確學生學習的難點,確定教學重點。

3、方法需靈活多樣,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合理應用多種教學技巧與方法,同時注意增強應變能力。

4、重點詞語與語法點:首先需科學地選出該課的重點詞語與語法點;其次,選用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講練;最后運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鞏固。

5、科學地分配時間,精心策劃,分配每個環(huán)節(jié)所需要的時間。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429915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