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優(yōu)質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4 09:09:18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優(yōu)質13篇)
時間:2023-11-24 09:09:18     小編:念青松

生活中的點滴才是我們最真切的感悟,而不是那些華麗的詞句。寫完總結后,我們需要仔細檢查和修改,確??偨Y內容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希望大家能積極閱讀這些范文,并在實際寫作中靈活運用其中的經(jīng)驗和技巧。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一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學習敘事中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重點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2.適當補充課外資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學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更好的體會人物講演時的形象和性格。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從課外搜集梁啟超事跡,讓學生講述,學習梁啟超先生的優(yōu)秀的性格、氣質和修養(yǎng),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重點、難點】。

重點:分析體會作者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情的。

難點:學習記敘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評論和感受的寫法。

【學生活動設計】。

本文雖說語言風趣而又帶情感地刻畫出了梁任公的個性,但要讓學生有深切體會必須細細品讀,抓住細節(jié)分析。所以應先讓學生默讀感知人物形象,再圈點篩選主要段落語句,進行討論評析,了解梁啟超的講演特點及其性格特征。最后讓學生表演性范讀,以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情。講授結束后,讓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方法】賞析法討論法朗讀法。

【教學用具】生字詞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同學們有聽演講的經(jīng)歷嗎?大家能從演講中看出演講者的性格特點嗎?梁實秋就可以做到,他從梁任公在清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活畫出梁任公的性格特點。同學們學過歷史一定知道梁啟超是個在政界叱咤風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學能為老師介紹以下他的政績呢?(戊戌變法云南起義與康有為并稱“康梁”公車上書)。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壇上也是個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認識一個真實而活生生的`學者梁啟超的話,就要讀讀梁實秋寫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學生應明確記憶作家時從三方面著手,即生活時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

原名:梁治華。

成就: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

風格:風趣幽默樸實雋永。

3、七分鐘的時間默讀課文,查字典解決不確定的字詞讀音,并思考:

a記敘了梁啟超的哪些情況?

b他的演講給聽眾留下怎樣的印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1)齊讀生字詞。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二

請同學們用筆畫出你認為能夠體現(xiàn)出這次演講成功與精彩之處的文字,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三、小組討論。

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并在書上的相應位置記下討論結果。

四、展現(xiàn)成果。

(小組代表發(fā)言)。

1、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點撥:通過對比(板書),來說明梁任公先生的演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板書)。

2、他的講演是預先寫好的,整整齊齊地寫在寬大的宣紙制的稿紙上面,他的書法很是秀麗,用濃墨寫在宣紙上,十分美觀。

點撥:“預先寫好”,“整整齊齊”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的認真負責(板書),“秀麗”,“美觀”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的修養(yǎng)很高(板書)。

3、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點撥:“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不算英俊,但是由于作者對先生懷有無限的景仰之情,所以先生的“缺點”反成了優(yōu)點,成了梁實秋喜歡先生的理由?!伴L袍”是中國文人的傳統(tǒng)服飾,但“肥大”卻表現(xiàn)了任公先生不喜被束縛,崇尚自由(板書)。“步履穩(wěn)健”可以看出先生的從容不迫、悠閑自然之情,“風神瀟灑”(板書)凸顯梁任公年歲雖長,不改才子本色,“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更顯其眼睛炯炯有神。智慧和靈氣一看便知。

4、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

點撥:“掃”字可見先生的沉著冷靜,“翻”字形象地刻畫了梁任公做思考狀,“點”字又表現(xiàn)其自信?!皢⒊瑳]有什么學問——”可見其謙遜(板書),“可是也有一點嘍!”又見其自負(板書)。這樣一個風趣幽默(板書)的形象躍然紙上。

5、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二十余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點撥:突出先生的演講的影響深遠,以及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包S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币惨娧葜v的生動形象(板書)。

6、先生博聞強記,在筆寫的講稿之外,隨時引證許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誦得出。

點撥:突出先生的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板書)。

7、先生的講演,到緊張?zhí)帲愠蔀楸硌?。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

點撥: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感受文中強烈的情感(板書)。

……。

五、總結成果。

(點評學生答案)。

參考答案:梁啟超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感情豐沛,沉穩(wěn)睿智,風神瀟灑,有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或“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板書)。

六、手法探討。

如此生動形象的人物,文中是用什么手法表現(xiàn)、刻畫的呢?

(學生討論)。

點撥:語言、神態(tài)、肖像、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板書)。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板書)。

七、實踐練習。

這樣刻畫人物的方法你學會了嗎?請以《記牛老師的一次講課》為題,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學生例文:

熊思聰。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萬里無云的下午,教學樓的教室里坐滿了學生,隨著一陣上課鈴響,走進來一位高大威“梧”,儀表堂堂的人物,穿著西裝,步履穩(wěn)健,神采飛揚,面帶微笑,這就是“劉”老師。

他走上講臺,微笑著對同學們,再回過頭看一下黑板,然后迅速轉過來,頭一句是:“上課?!蓖瑢W們本來還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便馬上安靜下來,(他)隨后翻開書,與我們講課。

他講課也是極具特色的,先是走下臺來,左右巡視,來查探同學們是否做好課前準備,然后點點頭,依舊是微笑著,來開始講了。

我清楚的記得,在一個烏云密布的下午,xxx班教室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上了一位高大威武,穿西裝和皮鞋,步履穩(wěn)健,面帶笑容(的人物),這就是“劉”老師。

老師博聞強記,滿書筆記,大部分講課內容都能背誦得出,有時他不記得,他就上臺瞥一下課本。講到緊張?zhí)?,老師便露出一臉笑意。他風趣的話語,讓我們在“坐”聽眾狂笑。真不風趣!

(點評:兩篇文章都有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手法,符合練習的要求。但要深入細致的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必須要仔細觀察,如“面帶微笑”,“面帶笑容”是如實描寫,但還可深入,描寫笑容中的不同,刻畫人物的個性。文章要紀實,如“萬里無云”,“烏云密布”這是矛盾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描寫。注意文中的錯別字。)。

八、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刻畫人物的方法,如果大家留心的話,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在《記念劉和珍君》中通過敘事來刻畫人物,在《小狗包弟》中隱藏在字里行間中的真摯的情感,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體會,并學會運用。

九、板書設計。

講稿認真負責修養(yǎng)很高。

人物風神瀟灑崇尚自由。

記梁任公先生開場謙遜自負風趣幽默正面描寫。

的一次演講講演學識淵博旁征博引(細節(jié)描寫)有學問。

情感強烈率真酣暢有文采。

背誦自由灑脫有熱心腸。

對比印象深刻生動形象側面描寫。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三

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會涉及到一些略讀的作品的考查,比如我今天選取的《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篇課文,這是一篇記事寫人的散文,用簡練的筆法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位鮮活的梁公形象。

【知識與能力】。

了解梁任公的演講特點,掌握批注式閱讀這一方法。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法和自主讀文、合作交流這一過程,個性化的解讀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大師風范,學習梁任公身上的寶貴品質。

通過批注式閱讀法體會梁任公演講時的風范。體會梁任公充滿激情演講背后的真誠。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通過作者的生平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要學習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維新派的領袖、是影響徐志摩一生的恩師,他的孩子們都成為了各個領域的專家,他的長子迎娶了民國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誰了嗎?對,就是梁啟超,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大師,走進《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篇課文。

1.出示金圣嘆批水滸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批注式閱讀。

2.介紹批注式閱讀的常用“類型”。

明確:(1)感受式批注:閱讀時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種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2)點評式批注:對于文本的內容或語言做出個性化的評價。(3)聯(lián)想式批注:意在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通過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聯(lián)想到其他的知識,如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過的一本書一篇文章等等。

3.運用學習的批注式閱讀法開展個性化閱讀,要求至少運用兩種常用的批注類型。

1.在學生個性化解讀的基礎之上,將全班分為六個小組,組內互相參照,互相啟發(fā),要求組內成員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別人分享的時候也要積極地記錄對自己啟發(fā)的亮點,將口頭的交流落實到書面之上。

2.各小組內推選精彩的批注在全班分為內進行交流。

預設:

(1)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批注:民國政局動蕩,作為維新派的領袖看慣了政治與利益之間的丑惡聯(lián)系,不談不是不關心而是失望是嘆息,轉而學術一是怡情,二是低頭走路。

(2)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批注:作者簡單的幾筆便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幅內容豐富的畫面:坐滿了聽眾—對于梁啟超先生的仰慕人數(shù)之眾,對于人物的刻畫栩栩如生。

(3)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公無渡河。筑公竟渡河!筑渡河而死;筑其奈公何!這四句十六字,經(jīng)他了朗誦,再經(jīng)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批注:梁先生的深度既體現(xiàn)在這里,十六字后面的內容便有十幾頁的文字、十六字后面畫面便有半部電影、十六字后面的體會便是梁先生內心的浩瀚。

(4)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批注:帶入感極強,如果你此時是坐在座位上,那么你會覺得自己就置身于梁啟超的講臺之下,在梁先生記憶起來的瞬間,你前傾的身子才會在座位上有所著落。這樣的寫法甚好,可學。

1.回顧批注式閱讀的學習方法。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理念。

2.整理歸納課上記錄的批注,思考“質疑”“批判”這兩個詞的深層含義,并記錄下自己的感受。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四

請同學們用筆畫出你認為能夠體現(xiàn)出這次演講成功與精彩之處的文字,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并在書上的相應位置記下討論結果。

(小組代表發(fā)言)。

1、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點撥:通過對比(板書),來說明梁任公先生的演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板書)。

2、他的講演是預先寫好的,整整齊齊地寫在寬大的宣紙制的稿紙上面,他的書法很是秀麗,用濃墨寫在宣紙上,十分美觀。

點撥:“預先寫好”,“整整齊齊”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的認真負責(板書),“秀麗”,“美觀”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的修養(yǎng)很高(板書)。

3、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點撥:“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可以看出梁任公先生不算英俊,但是由于作者對先生懷有無限的景仰之情,所以先生的“缺點”反成了優(yōu)點,成了梁實秋喜歡先生的理由?!伴L袍”是中國文人的傳統(tǒng)服飾,但“肥大”卻表現(xiàn)了任公先生不喜被束縛,崇尚自由(板書)?!安铰姆€(wěn)健”可以看出先生的從容不迫、悠閑自然之情,“風神瀟灑”(板書)凸顯梁任公年歲雖長,不改才子本色,“左右顧盼,光芒四射”更顯其眼睛炯炯有神。智慧和靈氣一看便知。

4、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

點撥:“掃”字可見先生的沉著冷靜,“翻”字形象地刻畫了梁任公做思考狀,“點”字又表現(xiàn)其自信?!皢⒊瑳]有什么學問——”可見其謙遜(板書),“可是也有一點嘍!”又見其自負(板書)。這樣一個風趣幽默(板書)的形象躍然紙上。

5、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二十余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點撥:突出先生的演講的影響深遠,以及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包S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币惨娧葜v的生動形象(板書)。

6、先生博聞強記,在筆寫的講稿之外,隨時引證許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誦得出。

點撥:突出先生的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板書)。

7、先生的講演,到緊張?zhí)?,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

點撥:讓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感受文中強烈的情感(板書)。

……。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寫出一句話,來總結梁任公先生的形象。

(點評學生答案)。

參考答案:梁啟超是一個有思想,有個性,感情豐沛,沉穩(wěn)睿智,風神瀟灑,有熱心腸而又謙遜的學者,或“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板書)。

六、手法探討。

如此生動形象的人物,文中是用什么手法表現(xiàn)、刻畫的呢?

(學生討論)。

點撥:語言、神態(tài)、肖像、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板書)。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板書)。

這樣刻畫人物的方法你學會了嗎?請以《記牛老師的一次講課》為題,寫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學生例文:

熊思聰。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萬里無云的下午,教學樓的教室里坐滿了學生,隨著一陣上課鈴響,走進來一位高大威“梧”,儀表堂堂的人物,穿著西裝,步履穩(wěn)健,神采飛揚,面帶微笑,這就是“劉”老師。

他走上講臺,微笑著對同學們,再回過頭看一下黑板,然后迅速轉過來,頭一句是:“上課?!蓖瑢W們本來還像小鳥一樣嘰嘰喳喳的便馬上安靜下來,(他)隨后翻開書,與我們講課。

他講課也是極具特色的,先是走下臺來,左右巡視,來查探同學們是否做好課前準備,然后點點頭,依舊是微笑著,來開始講了。

我清楚的記得,在一個烏云密布的下午,xxx班教室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上了一位高大威武,穿西裝和皮鞋,步履穩(wěn)健,面帶笑容(的人物),這就是“劉”老師。

老師博聞強記,滿書筆記,大部分講課內容都能背誦得出,有時他不記得,他就上臺瞥一下課本。講到緊張?zhí)?,老師便露出一臉笑意。他風趣的話語,讓我們在“坐”聽眾狂笑。真不風趣!

(點評:兩篇文章都有正面與側面相結合的手法,符合練習的要求。但要深入細致的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必須要仔細觀察,如“面帶微笑”,“面帶笑容”是如實描寫,但還可深入,描寫笑容中的不同,刻畫人物的個性。文章要紀實,如“萬里無云”,“烏云密布”這是矛盾的,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描寫。注意文中的錯別字。)。

今天我們學習了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刻畫人物的方法,如果大家留心的話,應該不難發(fā)現(xiàn)在《記念劉和珍君》中通過敘事來刻畫人物,在《小狗包弟》中隱藏在字里行間中的真摯的情感,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體會,并學會運用。

講稿認真負責修養(yǎng)很高。

人物風神瀟灑崇尚自由。

記梁任公先生開場謙遜自負風趣幽默正面描寫。

的一次演講講演學識淵博旁征博引(細節(jié)描寫)有學問。

情感強烈率真酣暢有文采。

背誦自由灑脫有熱心腸。

對比印象深刻生動形象側面描寫。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五

學習目標:

1、感受與鑒賞:通過品讀人物,激發(fā)學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點以及作者的評論與感受。

2、積累與整合:通過品味文章,引導學生掌握寫人記敘文的寫作方法,學會在記敘中加入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3、應用與拓展:掌握運用外貌、動作、語言及側面描寫等方式刻畫人物。

課時安排: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知人論世。

梁啟超,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肚f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是梁啟超于戊戌政變逃亡日本后用的筆名,非常真實地反映了他憂國憂民的心情。1895年追隨康有為發(fā)動“公車上書”,18參與“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逃亡日本。19策動蔡鍔組織護國軍反袁。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論文流利暢達,感情奔放。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述豐厚,合編為《飲冰室》。(字詞落實及相關背景資料,請參照“狀元橋”)。

二、合作探究。

1、四人一組討論交流,語法問題當時解決,題目、文章寫法等問題可寫在黑板上。

2、學生質疑解答。

大約在民國十年左右(刪“大約”);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一次);

(3)不少人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產(chǎn)生……興趣)。

3、質疑用詞寫法:

“禿頭頂”不是在丑化梁啟超嗎?

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

寫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熱心腸”體現(xiàn)在哪里?

探究明確:

“禿頭頂”如實描寫,無損人物?!肮饷⑺纳洹笔琴澝乐~。

十六個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記憶猶新,凸現(xiàn)梁任公才華橫溢。

側面烘托梁任公的才華。

“熱心腸”,本義:待人熱情,做事積極的心性,亦即是古道熱腸,文中“熱心腸”指梁先生用他的一腔熱血,一腔愛國熱忱和他身上所具有的獨特的對優(yōu)秀作品的理解,學術人格的魅力來感染人,教育人。照應第8段。

4、評點大師:作旁注:

走進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實描寫人物肖像,氣度不凡,布衣難掩其風采。

啟超沒什么學問—可是也有一點嘍!

旁注:謙遜又自負,風趣幽默又爽直。

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背誦下來了。

旁注:獨特的方式,個性的動作,表現(xiàn)先生博聞強志。

他真是手之舞之……張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來大學問家能有幾人?

三、閱讀文章,思考下列問題。

1、通覽全文,找出作者對梁啟超先生的評價?

“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懷著無限的景仰?!?/p>

“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演講,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

“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

“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p>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

可見,作者對于梁啟超先生深含了一份敬仰和崇拜,到清華大學演講的人不計其數(shù),但他們卻沒有給作者留下什么印象,而梁啟超先生卻能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2、提問:梁啟超的演講給作者留下了那些印象?作者怎樣突顯這些印象的?

(3段)肖像特點——身材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長袍。

外貌神態(tài)特點——風神瀟灑,左顧右盼,光芒四射。

(4段)獨特的開場白(謙遜自負)描語言。

(5段)深情朗讀《箜篌引》(意韻豐厚)。

(7、8段)演講時敲頭回憶(自然可愛)動作特點。

手舞足蹈、時悲時喜(自由灑脫)舉行動。

我們在細節(jié)描寫中看到了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形象和風范,他語言的詼諧幽默,他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太息的動作。這里不僅看到了梁先生的性格,而且也能從中感受到作者乃至眾人對他的敬佩。

“我在聽完先生這篇演講后二十余年,……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p>

“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p>

“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襟了!”

生動激昂,意韻深厚的演講深深地打動著人們,而作者從側面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灑脫的梁啟超,這其中融會著他人生的感悟以及瀟灑不羈的真性情。

小結:梁啟超的名氣在于他的政治維新運動——戊戌變法,可文章并未從政治活動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現(xiàn)梁啟超,而是從他的學者身份,通過講演時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以及聽眾及作者的感受來表現(xiàn)其學識淵博、自由灑脫的真性情。寫人顯情中透露著方法,我們要學在描語言、立外貌、舉行動、抓側面中展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有學問”,“有文采”這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下面重點分析“有熱心腸”。

1、先生講到《桃花扇》,為何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桃花扇》是清代文學家孔尚任創(chuàng)作的傳奇劇本,所寫的是明代末年發(fā)生在南京的故事。全劇以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歡離合為主線,展現(xiàn)了明末南京的社會現(xiàn)實。同時也揭露了弘光政權衰亡的原因,歌頌了對國家忠貞不渝的民族英雄和底層百姓,展現(xiàn)了明朝遺民的亡國之痛?!短一ㄉ取贰敖桦x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短一ㄉ取贰敖桦x合之情,寫興亡之感”。左良玉悲崇禎的死,大明王朝的滅亡。梁啟超想到變法的失敗,光緒帝被囚。他為國家悲,為民族悲,為百姓悲。

2、為何講到杜甫的詩,“先生又張口大笑了”?

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久久壓抑在杜甫心頭的陰霾終于煙消云散,他自然喜極而泣。任公也處于亂世之中,杜甫的喜與憂他感同身受。

3、先生為何開篇講到《箜篌引》這首古詩?

明確:有一狂夫,披發(fā)提壺,涉河而過,被水沖走,其妻緊追阻止不及,悲痛欲絕,對江彈箜篌,一曲終,遂投河。這種瘋狂的人格力量就是為理想而忘我追求的勇往直前,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義無反顧,是“我自橫刀向天笑”的視死如歸。

戊戌變法的領導者們明知變法會流血,會犧牲卻依然堅定地實施變法的執(zhí)著與狂夫的赴死是相似的。任公演講時的哀痛可想而知。他為犧牲的戰(zhàn)友而哀,為百姓而哀,為國家而哀。

五、拓展提升。

說說本文從哪些方面寫出了人物的什么特點?模仿這些寫人手法,描寫你最熟悉的一位老師。

要求:

1、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六、總結。

梁任公為革命奔走呼號,直面生死;為學術嘔心瀝血,筆耕不輟。斯人雖逝,精神長存。先生的諄諄教誨依然如黃鐘大呂般響徹耳畔。讓我們一起來誦讀《少年中國說》中的片段。

板書設計。

梁實秋。

演講特點:開場白——獨特。

聲音——沉著有力、宏亮激亢。

內容——豐富而有趣。

表情——成為表演、酣暢淋漓。

人物特點: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wěn)健)。

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講演時的神態(tài)、語言、動作——生動有趣,旁征博引,手舞足蹈。

(自負、謙遜、博聞強識、自由灑脫)。

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六

秦甜。

教學目標:

了解梁啟超先生的生平經(jīng)歷,理解并學習梁啟超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深刻剖析《箜篌引》的內在意義,品評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品質。

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

課時:一課時。

教學步驟:

學生明確:梁啟超。

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梁實秋來認識下梁啟超這位學者。(請大家翻到課本36頁。課前已經(jīng)讓大家預習過課文,現(xiàn)在再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請大家再次瀏覽一下課文,想想文章講了什么呢!)。

二、看標題、明對象(3’)。

很好!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標題中的關鍵詞,大家認為有哪些呢?

生:記、梁任公、演講。

沒錯!那么我們再來看一看梁啟超先生到底講了哪些韻文,又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能讓作者梁實秋先生這么多年仍然記憶猶新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的5-8段,找出梁啟超先生講了哪些韻文。

三、讀引文、悟情感(14’)。

朗誦、解釋《箜篌引》--為理想、為信念的執(zhí)著。

公無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質疑。

結局對理想、信念的執(zhí)著(板書)。

追思。

秦甜。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七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入編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設計目標是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队浟喝喂壬囊淮窝葜v》一文看似記事,實為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先生的性格及特點,并表達對先生的崇敬之情。這是一篇生動風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回憶性散文。作者梁實秋先生擷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來集中表現(xiàn)人物獨特魅力的一面。文章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作者對任公先生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之中。

這篇課文放在必修一第三單元“寫人記事的散文”中。單元目標是要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根據(jù)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結合必修一第三單元的單元目標,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賞析課文精彩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方法。

2、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雋永樸實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體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懷,體會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本課的重點放在賞析課文中對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動的描寫上,以此來了解人物的特點,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在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難點,要濃墨重彩,因為這是體察人物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關鍵。

高中語文課改提出的新理念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彼?,在教學中要力求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特征,把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交給學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

本文言簡意賅又生動豐富,我先運用情境設置法,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用閱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熟悉文本,也讓學生學會作旁注的學習方法;之后再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并讓學生在全班交流;最后采用問答法,使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針對教學重難點,我立足文本,點撥引導、討論探究,在賞析語言、體味情感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布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本課所學的寫人技巧。

(一)導入。

情境教學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愿望,促進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所以我用詩句和圖片設置情境來導入,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具體是這樣的:(多媒體顯示梁啟超圖片及其生平文字)《詩經(jīng)》中有一句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今天,我們就跟隨梁實秋先生一起走進清華,去領略梁任公先生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賞析課文精采的人物描寫。

高中語文課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具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梁任公先生的精彩語句,全班分組討論:這些精彩生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氣質和修養(yǎng)?學生閱讀課文,圈點勾畫,小組討論,交流發(fā)言,教師歸納板書。

有才華,有修養(yǎng)。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wěn)?。赓|(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開場白(獨特)――謙遜而自負,風趣幽默。

聲音――沉著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神態(tài)、動作(敲打禿頭,手舞足蹈,掩面頓足,狂笑嘆息)――博聞強記、自由灑脫、率真。

課文對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動的描寫,有很多內容學生容易把握,如人物的肖像描寫、獨特的開場白、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等,這些學生會關注的,容易把握的,交給學生自己去探討交流,教師不多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容易忽略有些細節(jié)里所隱含的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赤子之心。這個單元的目標是要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所以我把教學過程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三)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隱含在他講《箜篌引》、講《桃花扇》、講杜甫詩句的細節(jié)描寫中。要體察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就要引導學生去分析這三個細節(jié)描寫。我主要采用問答法來引導學生,具體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細節(jié)1: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這四句十六字,經(jīng)他一朗誦,再經(jīng)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師:我們看這首詩,詩中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物?

預設回答:一個拼命要渡河的人,一個力求勸他不要渡河的人。

師:他渡河了嗎?

預設回答:渡了。

師:結果呢?

預設回答:死了。

預設回答:直面死亡的勇氣。

師:這種直面死亡的勇氣讓你想到了誰?

預設回答:梁任公先生。這個“公”其實就是梁任公先生的寫照,梁任公先生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仍執(zhí)意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意志頑強,可歌可泣。先生講《箜篌引》時那么投入,正是因為他有和詩中“公”一樣的直面死亡的勇氣。

細節(jié)2: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師:先生講到《桃花扇》時為什么會悲從中來,痛哭流涕?(多媒體顯示《桃花扇》的相關內容:《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戲曲,借寫離合之情,悲嘆明朝的滅亡。其中所說的皇帝是崇禎皇帝,崇禎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亡國之君。在位十七年間,不溺于聲色犬馬,而是勤勉辛勞,只可惜當時明朝大勢已去,積重難返,江山移人,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縊而死。)。

預設回答:先生由《桃花扇》想到國家的衰亡,所以悲從中來,痛哭流涕。

預設回答:先生由崇禎皇帝想到了他敬重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是一位年輕發(fā)奮的君主,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但由于慈禧太后的干涉,光緒帝政治生涯早早結束,導致戊戌變法的失敗。先生悲的是光緒帝被軟禁,悲的是維新變法的失敗,悲自己空有一腔愛國熱情卻無法實現(xiàn)。

細節(jié)3: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師:哪位同學知道杜甫這首詩的題目?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預設回答:《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的心情是喜悅的。

師:可詩中為什么說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預設回答:那是因為杜甫聽到叛亂已平的捷報,喜極而泣。

師:先生講到此詩時為什么“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預設回答:杜甫年邁時,國家叛軍四起,后戰(zhàn)亂平定;梁任公演講時,國家軍閥混戰(zhàn)、動蕩不安,所處時代有相似之處。是國家動蕩讓先生涕泗交流,是戰(zhàn)亂平定讓先生張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樣是憂國憂民的,希望國富民強,從他的一涕一笑中我們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愛國情懷。

(四)課堂小結。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自己總結,為梁任公先生畫像,在班上發(fā)言。

(五)拓展提升。

布置一篇小作文: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從肖像、語言、動作或神態(tài)等細節(jié)方面對班上某一位同學進行刻畫,不寫出名字。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八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談政治,專心學術。大約在1921年左右,清華學校請他作第一次的演講,題目是《中國韻文里表現(xiàn)的情感》。我很幸運地有機會聽到這一篇動人的演講。那時候的青年學子,對梁任公先生懷著無限的景仰,倒不是因為他是戊戌政變的主角,也不是因為他是云南起義的策劃者,實在是因為他的學術文章對于青年確有啟迪領導的作用。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蒞校講話。但是他們沒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這一篇講演稿,后來收在《飲冰室文集》里。他的講演是預先寫好的,整整齊齊地寫在寬大的宣紙制的稿紙上面,他的書法很是秀麗,用濃墨寫在宣紙上,十分美觀。但是讀他這篇文章和聽他這篇講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猶之乎讀劇本與看戲之迥乎不同。

我記得清清楚楚,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高等科樓上大教堂里坐滿了聽眾,隨后走進了一位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的人物,穿著肥大的長袍,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講臺,打開他的講稿,眼光向下面一掃,然后是他的極簡短的開場白,一共只有兩句,頭一句是:“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這樣謙遜同時又這樣自負的話是很難得聽到的。他的廣東官話是很夠標準的,距離國語甚遠,但是他的聲音沉著而有力,有時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們還是能聽懂他的`每一字,我們甚至想如果他說標準國語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這四句十六字,經(jīng)他一朗誦,再經(jīng)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約二十余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衷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

先生博聞強記,在筆寫的講稿之外,隨時引證許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誦得出。有時候,他背誦到酣暢處,忽然記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敲幾下之后,記憶力便又暢通,成本大套地背誦下去了。他敲頭的時候,我們屏息以待,他記起來的時候,我們也跟著他歡喜。

先生的講演,到緊張?zhí)?,便成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時掩面,有時頓足,有時狂笑,有時嘆息。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衷來,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淚,聽講的人不知有幾多也淚下沾巾了!又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這一篇講演分三次講完,每次講過,先生大汗淋漓,狀極愉快。聽過這講演的人,除了當時所受的感動之外,不少人從此對于中國文學發(fā)生了強烈的愛好。先生嘗自謂“筆鋒常帶情感”,其實先生在言談講演之中所帶的情感不知要更強烈多少倍!

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于是我想起了從前的一段經(jīng)歷,筆而記之。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九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被收入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的第三單元,這一單元主要學習三篇記敘散文(另有魯迅《紀念劉和珍君》、巴金《小狗包弟》)。它們都是寫人敘事的佳作。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xiàn)對人物品性的評價,如何在敘事中表現(xiàn)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

跟據(jù)語文新課標“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培養(yǎng)初步的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從而為學生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的要求,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三維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定為: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1、感知大師的人格魅力2、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分析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敘事來表現(xiàn)人物性情。

教學難點:作者如何在記敘中加自己的評論和感受。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這節(jié)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探究感悟”的教學方法充分發(fā)揮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作用,運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借助多媒體等電教手段,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了解梁實秋的高超寫作技法。

學生在整體把握課文時,采用默讀法和圈點勾畫法,之后采用問答法,由學生發(fā)言、總結;針對教學重難點,立足課文,討論探究,用情景激勵法,分析法、點撥引導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點評誦讀,體味文章情感,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布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所學的白描技巧。

由提問七匹狼雙面夾克廣告詞導入,七匹狼雙面夾克的廣告詞是:“男人不會只有一面?!薄敖裉?,你要‘秀’哪一面?”,學生都知道梁啟超先生是清末民初政界明星,而不知道他是學術大師,由此引導學生了解他的另“一面”,走進文本讓梁實秋先生“秀”這“一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崇敬之情及閱讀興趣。

a.學生與作品作者交流: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并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閱讀課文,引導學生圈點、勾畫、思考,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一,圍繞“文章主要記敘了梁啟超講演時的哪些情況”引導學生了解梁啟超的形象特點。

c.教師與學生交流:借助何蕙珍對他的戀情、為康有為披麻戴孝、為協(xié)和醫(yī)院撰文等故事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梁任公是個熱心腸的人。

結合課后研討與練習二,啟發(fā)學生明白一件事情: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個道理:一個有著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探究人物的寫法,認識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學會表達與交流。

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結合[表達與交流]第三單元:人性光輝“寫人要凸顯個性”,任選一題作文。(設計目的與思想:能力的遷移,將課內所學知識與技能作課外的延伸與拓展。

說板書設計好的板書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我的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理解文章主要內容。

品人:肖像:短小精悍;開場白語言:獨特;聲音:沉著有力內容:豐富有趣。

講演時的神態(tài)動作:生動有趣——有文采有學問有熱心腸的學者品文:凸顯人物個性。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十

一、說教材。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入編人教版新課標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一第三單元,這個單元的設計目標是學習寫人記事的散文?!队浟喝喂壬囊淮窝葜v》一文看似記事,實為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先生的性格及特點,并表達對先生的崇敬之情。這是一篇生動風趣而又飽含深情的回憶性散文。作者梁實秋先生擷取學生時代最有價值的記憶片段構思成文,如同攝像,只選取幾個精彩的鏡頭,來集中表現(xiàn)人物獨特魅力的一面。文章篇幅短小,語言簡練,意味深長,作者對任公先生的真摯情感融化在敘述描寫之中。

二、說教學目標。

這篇課文放在必修一第三單元“寫人記事的散文”中。單元目標是要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根據(jù)課程標準,圍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標要求,結合必修一第三單元的單元目標,我把這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賞析課文精彩的人物描寫,引導學生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方法。

2、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雋永樸實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體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懷,體會作者對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放在賞析課文中對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動的描寫上,以此來了解人物的特點,學習細節(jié)描寫的寫作方法。

難點在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難點,要濃墨重彩,因為這是體察人物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關鍵。

四、說教法與學法。

高中語文課改提出的新理念是:“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fā)展。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教學中要力求突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特征,把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交給學生,以達到“讀中有品,品中有悟,悟中有得”的目的。

本文言簡意賅又生動豐富,我先運用情境設置法,激發(fā)學生興趣;然后用閱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熟悉文本,也讓學生學會作旁注的學習方法;之后再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并讓學生在全班交流;最后采用問答法,使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針對教學重難點,我立足文本,點撥引導、討論探究,在賞析語言、體味情感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布置小作文,遷移拓展本課所學的寫人技巧。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情境教學能極大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愿望,促進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所以我用詩句和圖片設置情境來導入,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具體是這樣的:(多媒體顯示梁啟超圖片及其生平文字)《詩經(jīng)》中有一句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的德行。梁任公先生正是那高山,那景行。今天,我們就跟隨梁實秋先生一起走進清華,去領略梁任公先生的風采。(板書課題)。

(二)賞析課文精采的人物描寫。

高中語文課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具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梁任公先生的精彩語句,全班分組討論:這些精彩生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氣質和修養(yǎng)?學生閱讀課文,圈點勾畫,小組討論,交流發(fā)言,教師歸納板書。

有才華,有修養(yǎng)。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wěn)?。赓|(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開場白(獨特)――謙遜而自負,風趣幽默。

聲音――沉著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神態(tài)、動作(敲打禿頭,手舞足蹈,掩面頓足,狂笑嘆息)――博聞強記、自由灑脫、率真。

課文對梁任公先生精彩生動的描寫,有很多內容學生容易把握,如人物的肖像描寫、獨特的開場白、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等,這些學生會關注的,容易把握的,交給學生自己去探討交流,教師不多講。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容易忽略有些細節(jié)里所隱含的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赤子之心。這個單元的目標是要透過對人與事的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彼晕野呀虒W過程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三)引導學生通過文章中的有關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隱含在他講《箜篌引》、講《桃花扇》、講杜甫詩句的細節(jié)描寫中。要體察任公先生的愛國情懷,就要引導學生去分析這三個細節(jié)描寫。我主要采用問答法來引導學生,具體的教學流程是這樣的:

細節(jié)1:我記得他開頭講一首古詩,《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這四句十六字,經(jīng)他一朗誦,再經(jīng)他一解釋,活畫出一出悲劇,其中有起承轉合,有情節(jié),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師:我們看這首詩,詩中出現(xiàn)了哪兩個人物?

預設回答:一個拼命要渡河的人,一個力求勸他不要渡河的人。

師:他渡河了嗎?

預設回答:渡了。

師:結果呢?

預設回答:死了。

預設回答:直面死亡的勇氣。

師:這種直面死亡的勇氣讓你想到了誰?

預設回答:梁任公先生。這個“公”其實就是梁任公先生的寫照,梁任公先生堅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仍執(zhí)意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意志頑強,可歌可泣。先生講《箜篌引》時那么投入,正是因為他有和詩中“公”一樣的直面死亡的勇氣。

細節(jié)2:聽他講到他最喜愛的《桃花扇》,講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從中來,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

師:先生講到《桃花扇》時為什么會悲從中來,痛哭流涕?(多媒體顯示《桃花扇》的相關內容:《桃花扇》是清代孔尚任的戲曲,借寫離合之情,悲嘆明朝的滅亡。其中所說的皇帝是崇禎皇帝,崇禎皇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亡國之君。在位十七年間,不溺于聲色犬馬,而是勤勉辛勞,只可惜當時明朝大勢已去,積重難返,江山移人,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縊而死。)。

預設回答:先生由《桃花扇》想到國家的衰亡,所以悲從中來,痛哭流涕。

預設回答:先生由崇禎皇帝想到了他敬重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是一位年輕發(fā)奮的君主,以社稷為重,推行變法,但由于慈禧太后的干涉,光緒帝政治生涯早早結束,導致戊戌變法的失敗。先生悲的是光緒帝被軟禁,悲的是維新變法的失敗,悲自己空有一腔愛國熱情卻無法實現(xiàn)。

細節(jié)3:聽他講杜氏講到“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師:哪位同學知道杜甫這首詩的題目?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預設回答:《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人的心情是喜悅的。

師:可詩中為什么說是“初聞涕淚滿衣裳”?

預設回答:那是因為杜甫聽到叛亂已平的捷報,喜極而泣。

師:先生講到此詩時為什么“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了”?

預設回答:杜甫年邁時,國家叛軍四起,后戰(zhàn)亂平定;梁任公演講時,國家軍閥混戰(zhàn)、動蕩不安,所處時代有相似之處。是國家動蕩讓先生涕泗交流,是戰(zhàn)亂平定讓先生張口大笑,他和杜甫一樣是憂國憂民的,希望國富民強,從他的一涕一笑中我們看出任公先生崇高的愛國情懷。

(四)課堂小結。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自己總結,為梁任公先生畫像,在班上發(fā)言。

(五)拓展提升。

布置一篇小作文: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從肖像、語言、動作或神態(tài)等細節(jié)方面對班上某一位同學進行刻畫,不寫出名字。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十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并學習梁啟超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1、運用旁批方法,學會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刻畫的方法。

2、對《箜篌引》、《桃花扇》、杜詩作適當補充講解。

三、教學方法。

賞析、合作研討、探究、練筆。

四、設計課時。

一課時(40分鐘)。

五、課前準備。

事先印發(fā)導學案,設計預習問題,以及課文相關資料鏈接,包括《箜篌引》備注,《桃花扇》簡介,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清末時有一位十歲的少年,一天隨父親到朋友家做客。一進家門,他便被院里一株蓓蕾的杏樹迷住了,并偷偷地折下了一枝,遮掩在寬大的袖筒里。誰知,他的這一微妙之舉,恰恰被父親和朋友的家人看在眼里。他的父親教子甚嚴,但又不好當面開口,便匆匆走進客廳安然落座了。父親總為兒子這件事惴惴不安,一心想不露聲色地訓示兒子一番。筵席開始了,父親靈機一動,便當眾對少年說:“開宴前,我先出一上聯(lián),如能對好,方可舉杯,否則,只能為長輩斟酒沏茶,不準落座。”少年不知父親的用意,毫無思想準備,但憑腹中的才學,自信不會出丑,于是滿口答應下來。父親略加思索,作出上聯(lián):“袖里籠花,小子暗藏春色”。這少年聽后一驚,恍然大悟,但也未顯失色,隨口對來:“堂前懸鏡,大人明察秋毫”。對聯(lián)一經(jīng)出口,堂前喝彩不已。父親早忘了那件不體面的趣事,他被兒子那字字珠璣、音韻鏗鏘、對仗工穩(wěn)的下聯(lián)陶醉了。這個少年后來成為了中國歷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那么,同學們猜一猜,這個少年是誰呢?他就是--梁啟超,是我們今天所學課文的主人公。

(設計意圖:此導入能夠引發(fā)學生興趣,了解梁啟超其人。)。

二、自學檢查。

1、字音字詞檢查(見《導學案》,教師ppt展示)。

2、解題,并提問:對于本篇文章主人公,你了解多少?

明確:公車上書、戊戌變法、云南起義。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創(chuàng)辦中國近代第一本新文學雜志《新小說》。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著作涉及政治、經(jīng)濟、哲學、歷史、語言學、宗教及文化藝術等,總約千萬余字,合編為《飲冰室文集》。中國歷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chǎn)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在于檢查學生預習,做好基礎落實,進一步引導學生走入文本)。

三、自主研習。

文中對梁啟超及其這次演講做了哪些描述,畫出描寫的句子,仿照課后習題一,做旁批。然后分析梁啟超的人物形象,品味作者的語言。

正面描寫:肖像,神態(tài),語言,動作(細節(jié))描寫。

側面描寫:聽講者的感受和表現(xiàn)。

四、合作探究。

1、結合印發(fā)的資料,說說作者在文中引用的三處材料有何用意?

明確:

引用《箜篌引》的用意:

梁啟超是一個“過渡時代”的英雄,這個時代險象環(huán)生,他卻用他的行動去實踐愛國救國的理想,歷盡滄桑仍近似瘋狂滴執(zhí)著于信念的梁啟超,不正是那個明知死路,仍蹈死不悔的白首狂夫么?他投身于變法洪流,踏上救國道路,飽嘗艱辛,卻義不容辭,這十六字的《箜篌引》也許就是梁啟超執(zhí)著前行的真情寫照吧!

引用《桃花扇》的用意:

這個悲劇中藏著梁啟超的身影,含著他的悲苦,他就如同左良玉,幾十年憂國如病,以天下為己任,卻未能實現(xiàn)理想,同僚或死或逃,而推行變法的光緒皇帝死于非命,獨殉了社稷蒼生。這位一輩子都在探求中國富強之路的“行者”,演講到這一段時,心中蓄積的巨痛如潰堤洪水,噴涌而出,終于“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引用杜甫詩用意:

救國于危難之中是中國讀書人自以為的本分之責,當他高聲誦讀杜詩時,他的情感也遙接千年前的杜甫,為“官軍”收復失地而喜淚滿衣,所以他“張口大笑”了。

此三則材料都體現(xiàn)梁啟超一生“愛國救國”的理想。

梁啟超是一個才華橫溢、博聞強識、風趣幽默、謙遜自負、穩(wěn)健瀟灑、有熱心腸的愛國學者形象。

(設計意圖:加強印象,學會人物形象分析,為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分析人物做鋪墊)。

3、進一步感受梁啟超的愛國情懷,誦讀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節(jié)選)。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生可暢所欲言,教師結合實際正確引導,讓學生對梁啟超其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誦讀部分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五、小結:

規(guī)律總結--本文在寫人方面的獨特寫法:

抓住細節(jié)。

突出個性。

正側結合。

六、課堂反饋。

請模仿本文寫人手法描寫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要求:

1.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3.不出現(xiàn)姓名;

4.完成后由各小組推薦,本人朗讀,由聽眾辨別是誰,看誰寫得最像。

(設計意圖:讓學生活學活用,既激發(fā)語文學習的興趣,也能鞏固寫人手法的運用)。

七、作業(yè)布置:

課外閱讀梁實秋的《雅舍》。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十二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選自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三單元,本單元是寫人記事的散文單元。本單元的學習目標是“透過對人與事的描寫,仔細揣摩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xiàn)對人物品性的評價,如何在敘事中表現(xiàn)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本文題為記一次演講,明為記事,實為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情景來表現(xiàn)梁任公先生學識淵博、自由灑脫的真性情,并表達對大師的崇敬之情。一來可以從寫作的角度鑒賞文本,重在賞析文章的寫人技巧,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達交流的能力;二來可以從從育人的角度觀照文本,重在關注人物的性格、品質,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

新課標強調了要全面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我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fā)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了解文學常識,引導學生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2、品味文章流利典雅的語言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體會作者對梁啟超先生的崇敬之情,感受梁啟超先生的人格魅力;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塑造自我美好心靈。

教學重點:賞析課文中精彩生動的人物描寫,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細節(jié)來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同情懷。

教學的重難點是體察人物個性、情操的關鍵,也是使學生通過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關鍵。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一篇自讀課文,雖短小精悍,卻是言淺而意深。自讀課文必須要上出“自讀”的特點來,這里教師只起一個引導的作用,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發(fā)現(xiàn)、體驗、感悟、交流的權利還給學生。再者結合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此我設計了自主閱讀、小組討論、深入探究等教學方法。

比如運用情境設置法,激發(fā)學生興趣;運用閱讀法和圈點勾畫法,讓學生熟悉文本,也讓學生學會作旁注的學習方法;采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全班交流;采用問答法,使學生主動感知,探索求真??傊鳛榻處煈摷顚W生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生收獲自學成功的樂趣,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1、情景導入。

從《少年中國說》中截取一段,請學生集體朗讀,從而轉入對梁啟超的介紹和討論,繼而引入梁實秋的文章。

這種導入有利于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所以我用多媒體展示圖片、文字設置情境來導入,讓學生主動走進文本。

2、整體感知。

語文課改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刨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具休是這樣設計的:

首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圈點勾畫出課文中描寫梁任公先生的精彩語句;其次全班分組討論:這些精彩生動的描寫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性格、氣質和修養(yǎng)?最后學生發(fā)言,教師歸納板書。

演講稿(整齊美觀)——認真細致,有才華,有修養(yǎng)。

外貌——身材(短小精悍)步履(穩(wěn)健)氣質(風神瀟灑)眼神(光芒四射)。

開場白(獨特)——謙遜而自負,風趣幽默。

聲音——沉著有力、洪亮而又激亢。

神態(tài)、動作(敲打禿頭,手舞足蹈,掩面頓足,狂笑嘆息)——博聞強記、自由灑脫、率真。

3、細節(jié)評點。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充分發(fā)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進步事業(yè)的精神品格?!边@一環(huán)節(jié)具休是這樣設計的:

一是讓學生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細節(jié)描寫;二是引導學生去分析細節(jié)描寫,揣摩人物的心理,體察任公的愛國情懷。

4、課堂小結針對今天所講的內容進行一個知識總結,寫人如果能凸顯人物個性,將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一個有著人格魅力的人,將對人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要求學生運用從本課中學到的寫人技巧,刻畫同學的形象或者寫某一位老師的講課等。

總之,在教學中,我會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力求將語言文字和情感教育結合起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每一個學生在每節(jié)課上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我的說課結束,不足之處,請各位老師指正,謝謝!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設計篇十三

1、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表達交流能力。

2、學會通過細節(jié)描寫凸顯人物個性的手法。

4、了解梁實秋的創(chuàng)作風格。

讓學生學會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新知,提高能力。

1、體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與愛國情懷,感知偉人的人格魅力。

2、塑造自我美好的心靈。

通過對細節(jié)的深入理解體察任公先生的愛國精神。

對《箜篌引》的理解。

情境設置法問答法討論法。

一課時。

一、導入(2分鐘)。

課前音樂(課件播放清華園圖片,配以清華老校歌,營造氛圍)。

清華一直是中國萬千學子心中的夢,那是一座神圣莊嚴的殿堂。清華一直以嚴謹治學而著稱,清華精神起源于梁啟超當年的一場題為《君子》的演講,自此歷代清華人便將濃縮于《周易》的八個大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校訓銘記于心。在那里潛心研究學問,砥礪寬厚品格。勇?lián)鷩抑厝危蔀樯鐣闹辛黜浦?。后來梁啟超先生又多次在清華演講,成為眾多學子的精神領航者。那么本文作者梁實秋就用飽含愛和深情的筆觸回憶了當年在清華園聆聽的先生的一次精彩演講,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梁實秋一道,走進清華園,一起聆聽先生的教誨,領略大師的演講風采。

二、板示課題。

三、理思路(6分鐘)。

問題導引:

明確:第1段簡述演講的一些背景,特別強調不少“顯宦”與“叱咤風云的人”的演講,都未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2段介紹梁任公的演講稿工整、美觀,特別強調讀他的演講稿和聽他的演講相差甚遠。

用“顯宦”“叱咤風云的人”的演講未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來襯托梁任公先生的演講必是不同凡響;以讀這篇演講稿和直接聽講演趣味上的差別,進一步突出強調他的演講的獨特魅力。這兩段的側面烘托,讓人在未聽其演講前,既充滿好奇和興趣,又會產(chǎn)生敬佩之情,下文具體描寫演講情景作鋪墊。

中間幾段描寫了這次演講的主要情況,最后一段點明梁任公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結束全文。

板書:

一(1、2)演講的背景以及演講稿的情況(作鋪墊)。

二(3~9)演講的主要情況。

三(10)點明先生作為學者的主要特點。

四、抓細節(jié)。

本文名為記事,實為寫人。通過寫一次演講的幾個片段,對梁啟超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外貌等方面進行形象生動的描寫,突出了他的學者風采,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梁實秋的文字簡潔明快的創(chuàng)作風格,他善于擷取一、二個或幾個印象鮮明的生活片斷來刻畫人物。(1分)。

(一)、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來分析作者的幾個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深入理解先生形象。

問題導航:文中有哪些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分別表現(xiàn)了人物的哪些性格品質?(3分)。

1、閃亮登場:短小精悍禿頭頂寬下巴肥大的長袍。

步履穩(wěn)健風神瀟灑左右顧盼光芒四射。

分析作用:外貌描寫的文字不多,但很傳神。先寫身材、肖像、衣著,后寫精神氣質,外表平凡普通,內在穩(wěn)重、瀟灑自信,展現(xiàn)一個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風范。

作者這樣來描寫自己的老師,表達了對老師的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

(明確: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由衷贊美之情。)(3分)。

2、獨特的開場白:(4分)。

登場亮相已是氣度不凡,那么任公先生又會以什么樣的方式開始自己的演講呢?下面我們來分析第二處細節(jié)——梁氏獨特的開場白。(同學齊讀)。

“啟超沒有什么學問”眼睛向上一翻,輕輕點一下頭,“可是也有一點嘍!”

提問:此處細節(jié)描寫對于突出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呢?

1)、分析作用:通過對梁任公先生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細節(jié)描寫,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梁任公是一個風趣幽默、有一點謙虛同時又很自信、不矯揉造作、率真自然的人。

2)、設計表演:讓同學模仿梁任公的語氣來讀這兩句開場白,加進動作和神態(tài),用聲音和肢體語言來傳達先生演講的魅力。

點評:很好,我聽出了先生的那種自信與得意,如果再配上標準的廣東話就更逼真了。希望你在以后的演講中也能設計一個像先生這樣獨特的開場白,先聲奪人,抓住聽眾的心。剛才通過的表演,一個大家形象就鮮活地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簡短的幾句開場白顯示了先生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氣質。這也文章中的一個亮點。但是這也只是一個前奏,一個序曲,精彩的部分還在后面。下面我們來分析第三處細節(jié)——先生背誦的情景。

3、背誦的情景(3分)。

同學齊讀:“背誦到酣暢處,忽然記不起下文,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禿頭,敲幾下之后,記憶力便又暢通,成本大套地背誦下去了?!?/p>

首先先生學識淵博、記憶力好,其次任公先生不是一個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很嚴肅的那么一個人,可能就像我們在生活中見到的那么一個老先生——隨性自然、和藹可親。

先生的演講可以說是精彩迭出,敲頭的動作已深深鐫刻在作者的心頭,先生到了動情之處手舞足蹈近于表演的情景更令作者難以忘懷。

4、手舞足蹈近于表演的情景(8段)(10分)。

問題探究:

補充資料:

(1)、《桃花扇》中《哭主》一出戲(課件展示)。

(2)、任公先生最喜歡吟誦屈原的詩,“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3)、最推崇古代的一位詩人——杜甫,他說杜甫不是詩圣,是情圣。“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他說,這樣的詩只有最富有同情心的人才能夠寫出來。

(4)、梁啟超又給自己取號為“飲冰室主人”,“飲冰”出自《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

莊子假托三個故事,以此來說明處世的艱難,從而引出莊子的處世之道。其中一個故事就是葉公子高將出使齊國時向孔子求教。此次出使,責任重大,我心里十分害怕,“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與?”(我今天早上接受國君詔命,到了晚上就得飲用冰水,恐怕是因為我內心焦躁擔憂吧?。?/p>

梁啟超于戊戌變法失敗逃亡日本后用“飲冰室主人”為筆名,可見其內心惶恐焦灼,他憂國憂民,憂心如焚。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梁啟超是一個憂國憂民,有著滿腔愛國熱忱的人,所以他在演講時一會兒痛哭流涕,一會兒又張口大笑,我們就可以理解了。

師明確:左良玉哭的是皇帝駕崩,大廈將傾,梁啟超悲的是自己追隨的皇帝剛剛起飛就折斷翅膀,悲的是國家運勢無法扭住,他的悲在于他的一腔愛國熱情無法釋懷。所以這里再次表現(xiàn)梁啟超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2)、梁任公先生讀杜詩時“于涕泗交流之中張口大笑”,可見先生一定是與這首詩產(chǎn)生了共鳴的,為什么呢?(課件出示杜詩)。

明確: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中國動蕩混亂,先生就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國家的動蕩讓他涕泗交流,戰(zhàn)亂平定國家安定讓他張口大笑。可以說,梁任公已經(jīng)將自己當成作品中的人物了,他和杜甫一樣有著憂國憂民的情懷。

教師小結:從任公先生哭與笑的細節(jié)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先生的一腔愛國情懷。所以說任公先生的晚年雖不談政治,專心學術。但仍具有強烈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感。而且已深埋心間,落實到實際行動中了。

5、以上作者通過描寫先生演講時最動人的幾個細節(jié),突出了先生的形象。

而作者在回憶先生講《箜篌引》這首古詩的時候,沒有對先生演講的情景作傳神細致的描寫,以突出人物形象,那么作者回憶這個片段的作用是什么呢?(3分)。

故事:朝鮮水兵在水邊撐船巡邏時,見一個白發(fā)狂夫提壺渡江,被水沖走。他的妻子勸阻不及,悲痛欲絕,取出箜篌對著江水反復吟唱。一曲終了,她也投河隨夫而去。朝鮮水兵回家向自己的妻子麗玉講述了這個故事,麗玉援引故事中的悲情,創(chuàng)作了這首歌曲,聽過的人無不動容。

作用:聽先生演講后二十年,作者又遇到實際的情境,回想起老師當年的演講,感受更加強烈。引用這首詩充分說明先生當年講得逼真、深刻,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作者通過對這幾個演講片段的描寫,再現(xiàn)了當時精彩的演講場面,突出了梁先生的形象。演講時先生隨作品內容而情不能自已,是源于內心對生活、對學術的熱愛,這是一種真性情,是愛國救國熱忱的一種體現(xiàn),也是熱心腸的一種體現(xiàn)。

認真、修養(yǎng)好。

風神瀟灑。

謙遜、自負。

博聞強識。

感情豐沛。

隨性自然。

(二)、小練筆(5分)。

模仿本文寫人手法,描寫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人,寫一個片段。

要求:

1、抓住細節(jié),突出特征。

2、語言簡潔,描寫生動。

3、不出現(xiàn)姓名。

4、完成后,由各組推薦,本人朗讀,由聽眾辨別是誰,看誰寫得最像。

教師點評:能夠抓住人物的肖像、語言、動作、神態(tài)作以生動細致地描繪,使人物特征突出,形象鮮明。很好。

五、品情味(2分)。

情感和趣味是散文的靈魂與核心。下面我們就來品味作品中蘊含的情感和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情趣和趣味。作者筆下的任公先生是一位學問高深又很會演講的學者,具有卓越的才華和高雅的情懷,作者對老師充滿敬仰、欣賞和贊美之情。另外作者用語詼諧,又善于在純正的白話書面語中自然加進文言詞句,書卷氣濃,極富有雅趣??梢哉f文章格調高雅。梁實秋的散文能在平凡中顯真誠,于小節(jié)處蘊含哲理。篇幅雖不長,但卻能令人在短時間內去體會人生,參悟智慧。難怪老舍的夫人胡絮青這樣評價他,“生前著作無虛日,死后文章惠人間”。

六、作結語(1分)。

今天真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通過學習這篇散文,我們有幸結識了一代散文大家——梁實秋,了解了他格調高雅、文字簡約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學習了他用傳神的細節(jié)描寫凸顯人物個性的手法。也透過他的文字,領略了梁任公先生作為學者的氣質和風度。任公先生就像是一座高山,我們仰慕他,更要學習他能夠將愛國精神融注在自己的生命中,體現(xiàn)在行動上。時刻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作為激勵自己的座右銘銘記在心。做事要堅持,不得一曝十寒;待人要寬厚,應有容人之量。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456388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