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優(yōu)質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5 03:22:11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優(yōu)質13篇)
時間:2023-11-25 03:22:11     小編:筆舞

教案是教師對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等進行整合的重要工具。教案的使用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和總結經(jīng)驗,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小編搜集了一些經(jīng)典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學習和借鑒,希望對大家的教學有所幫助。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一

1、能夠遷移學習經(jīng)驗,唱準有休止符的樂句。

2、嘗試根據(jù)圖片、動作提示,理解歌詞并填詞進行演唱。

3、體驗自學歌曲的樂趣,享受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后學習成功的樂趣。

1、背景圖片一張(有山、有樹、有河)。

2、歌曲圖譜。

3、伴奏音樂帶。

1、出示背景圖課件,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看,這個地方美麗嗎?都有什么?你明白這是誰的家嗎?"(出示動態(tài)的小鳥)這兒呀就是小鳥落落的家。今日落落有事要請你們幫忙,你們愿意嗎?"(愿意)。

(2)"可是,落落想先考考你們,看一看你們是不是夠聰明能夠幫忙它,你們有信心嗎?"。

(3)難點前置,師循序漸進的引導孩子們解決休止符的處理。

2、說歌詞,理解歌曲資料。

(1)以故事的形式引出歌曲資料。

"你們剛才已經(jīng)見過落落的家了,可媽媽今日早晨對落落說:你已經(jīng)長大了,應當自我出去找地方安家了。落落問媽媽:那我應當?shù)侥膬喝グ布夷兀?媽媽說:安家應當?shù)揭粋€景色最美的地方,那兒要有山、有樹、有河。最重要的是那兒的人應當是愛鳥的,不傷害我們,能夠保護我們,千萬要記住那兒的人要最好,愛鳥愛在心窩。"這不,落落來求你們幫忙了。你們幫他想想,找個地方安家吧。"。

(2)引導孩子討論:什么地方適合落落安家?媽媽為什么讓落落找這樣的地方安家?增強幼兒愛鳥護鳥的意識。

(3)提問:媽媽要落落找個什么地方安家?(引出風景最美)那兒要有什么?(引出有山有樹有河)那的人要怎樣?(引出那兒的人們最好,愛鳥愛在心窩)孩子每回答一個問題,讓他們從教師準備好的圖譜中選出適合的那一張粘貼到黑板上。

師的引導語:為什么你認為這一張是風景最美?(因為美麗的風景旁邊有豎起的大拇指)有山有樹有河你認為是哪一張?(因為上頭畫了山、樹還有小河)你為什么會選這張代表"請來這兒唱歌"?(因為這個音符代表唱歌)(4)師引導孩子按圖譜提示完整說出歌詞,逐漸過渡到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

師的引導語:"你們剛才說的這些話太美了,此刻我想加上音樂來配樂朗誦,你們聽聽好嗎?"(師隨音樂有節(jié)奏的朗誦)"你們想不想也這樣玩一玩兒?"引導孩子有節(jié)奏的朗誦歌詞。

4.嘗試將歌詞填入旋律中演唱,體驗自學歌曲的樂趣。

(1)激發(fā)孩子想唱歌的愿望,引導孩子總結自我的學習策略。

師:落落覺得你們說的話很優(yōu)美,它想請你們把這些話加到剛才的音樂中,這……能行嗎?

幼:行!

師:要不我們先小聲試一試吧。

(幼兒嘗試看圖譜將歌詞填入旋律中用輕聲演唱歌曲)師:哇!你們真的能將剛才的話唱出來,真了不起!唉,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在小鳥后面要怎樣?(引出空拍)那,在這首歌中還有哪些地方有空拍你來仔細聽一下。(師范唱歌曲)幼:請來o︴這兒o︴;有山o︴有樹o︴。

師:你們聽得真仔細,那么你們能不能告訴教師,在空拍時要怎樣做才能唱對了?你們能夠互相討論一下。(引導孩子遷移前面的經(jīng)驗解決難點)孩子們開始思考并進行討論。

幼:能夠在空拍處拍手。

幼:我在空拍處加上"噓"的動作,可是不出聲。(師和孩子一齊唱,在空拍處加上孩子的辦法)師:你的想法很異常,給你一個大拇指。

幼:我在空拍處就握拳,把聲音抓住。

師:那你快試一試,我們都想學一學。(孩子邊唱邊把提示動作加上)師:這個空拍的難題被你們輕而易舉就解決了,那,在唱到"這兒的風景最美"時,應當怎樣唱出優(yōu)美而自豪的感覺?(孩子們開始思考)那你再仔細聽教師唱一遍。

幼:這個地方不能空,要連起來。

師:你聽得真仔細,要唱的連貫、舒緩。

幼:還能夠加上高興的表情,豎起大拇指表揚。

師:你能表演一下嗎?讓我們都學一學。(孩子表演)師:你能用表情來配合演唱,讓這首歌變得更生動、更優(yōu)美了,你很了不起喲!

師:那此刻你們能不能用好聽的聲音加上好看的表情、動作進行演唱。︴孩子們跟琴聲有感情地演唱。

(4)畫面出現(xiàn)小鳥落落的動態(tài)圖片及背景音:"小朋友,我今日真是大開眼界了,沒想到你們小小年紀竟然能自我學習了,佩服佩服!我打算就在你們幼兒園后院安家,和你們這些聰明的小朋友做鄰居,好嗎?(歡迎落落)多謝你們,再見!"。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二

1.明白是三拍子的歌曲,會用自我的方式拍出三拍子的節(jié)奏。

2.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用延長符和其他小音符改編歌曲的節(jié)拍。

3.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以及對音樂創(chuàng)作的興趣。

1.事先幼兒學會唱歌曲《聽》。

2.每張桌上四小節(jié)曲子、玩具琴一架、小音符卡片。

3.教師黑板上寫出歌曲《聽》,延長符號若干。

4.錄音機、音樂磁帶。

一、小朋友,上次我們學唱了一首歌《聽》,我們一齊表演。

二、復習認識小音符,能唱出來。

1.你認識他們嗎?一齊來唱一唱。教師指音符,幼兒唱。然后將小音符連起來唱一遍。

2.小朋友真能干,你明白每一節(jié)車廂里有什么樣的小音符?它們合起來是幾拍呢?每一節(jié)車廂都是幾拍呢?我們把這樣的音樂小火車叫做三四拍的音樂火車。

3.三拍子的節(jié)拍有什么特點呢?你想怎樣拍出三拍子呢?

4.我們一齊邊唱邊打三拍子的節(jié)奏。

三、引導幼兒改編節(jié)拍。

1.延長符號有一個習慣,它喜歡跟在小音符的后面呢。這樣你想讓延長符號坐在哪里?請個別幼兒上來擺一擺。

2.它們都坐上了四四拍的音樂火車,我們一齊把新的音樂火車來唱一唱。

3.此刻字寶寶也坐上了新的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應當怎樣唱呢?

師:延長符號坐上了小火車,還有很多小音符也想坐上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四、幼兒分組活動。

1.教師介紹每組準備的材料。

2.每組5名幼兒,大家討論后,將小音符貼在譜子上。每小節(jié)四拍,并用琴演奏一下,唱一唱。

3.教師巡回指導。

4.此刻我們又造了一列新的四四拍的音樂小火車,我們來唱一唱,好聽嗎?五、結束。

小朋友真能干,會改變歌曲的節(jié)拍了,你們都是了不起的小音樂家。以后我們還要編很多好聽的歌,唱給客人教師聽,此刻,我們也乘著我們自我編的44拍的音樂小火車到外面聽風唱歌吧!

在這次教學活動當中,孩子們表現(xiàn)很進取,喜歡聽著歌曲來活動,以后要開展更多的音樂創(chuàng)作活動。使孩子們在玩兒中體驗音樂給孩子們帶來的愉悅情感。可是本次活動,除了沒讓幼兒創(chuàng)編曲子之外,反思其整個過程我還漏掉了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那就是幼兒還沒有掌握三拍子強弱弱的節(jié)奏,在幼兒表演唱時,雖然我一向強調用柔和優(yōu)美的聲音唱,但卻沒有強調三拍子強弱弱的節(jié)奏。如果提示了,這樣效果可能會更好。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三

1、感受自制樂器(水杯)帶來的快樂。

2、理解水杯內放置材料會影響其音色。

3、初步讓幼兒創(chuàng)造性地為樂曲伴奏。

每人一雙筷子、5個玻璃杯、可樂瓶、積木、水、磁帶、音樂盒。

一、探究與音樂盒近似的音色。

1、教師出示音樂盒,讓幼兒閉上眼睛,仔細傾聽音樂盒的聲音。

2、幼兒用筷子敲打各類材料,尋找與音樂盒相似的音色,并表達探究結果。(最終找出玻璃杯敲打發(fā)出后的音色和音樂盒接近)。

二、探究如何使玻璃杯發(fā)出的聲音不一樣。

1、敲打玻璃杯不同部位從而發(fā)出不同的音色。師: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玻璃杯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幼兒嘗試在在玻璃杯不同的部位敲打。

三、幼兒探索在玻璃杯中倒入不同量的水,產(chǎn)生不同的音色。

1、第一次探索。幼兒拿出杯子和水進行自由探索,發(fā)現(xiàn)空杯和有水的杯子會發(fā)出不一樣的音色。

2、第二次探索。師:剛才看到小朋友發(fā)現(xiàn)了不一樣的`音色,老師也想來玩一次。聽一聽,我的杯子還會唱歌。教師有意把5個杯子的水倒成高低不一樣,并有意排成1~5個音階,并進行簡單的演奏。師:我的杯子會唱歌,你的杯子也一定會唱好聽的歌,你想不想試試?幼兒再次探索,在5只杯子中倒入不一樣的水量。

師:現(xiàn)在小朋友已經(jīng)自己做了一個樂器了,會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我們組合成一個器樂隊,為歌曲伴奏好嗎。幼兒敲打玻璃杯,在愉快的音樂伴奏聲中結束。

五、延伸。

在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物品,敲打后會發(fā)出不一樣的聲音,在音樂角中,可以放置各類物品,為幼兒的發(fā)現(xiàn)和探索提供條件。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chǎn)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愿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欲望,使其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fā)揮想象,表現(xiàn)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chuàng)造。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四

1、學唱問答式歌曲,用動作大膽表現(xiàn)歌曲資料。

2、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

3、激發(fā)幼兒對動物尾巴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欣賞歌曲感受問答式歌曲簡便歡快的情緒。

1、看課件欣賞歌曲提問:歌里唱了哪些小動物,并學學它們尾巴的樣貌。

2、發(fā)現(xiàn)歌曲中問答式的歌曲特點:引導幼兒聽辯出歌曲那幾句歌詞是提問的,哪幾句歌詞是回答的。

評:經(jīng)過完整的欣賞,讓幼兒對歌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熟悉歌曲旋律,初步了解節(jié)歌曲所表達的意思。孩子們聽后思維很活躍,把歌里唱的所有小動物都說上來了,也運用已有經(jīng)驗,表現(xiàn)了他們尾巴的樣貌。對問答式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

幼兒操作:將相應的尾巴貼到小動物身邊。

2、問答式的學歌詞教師問一句,孩子答一句,如師說"誰的尾巴長"幼答"猴子尾巴長";教師三句三句問,幼兒三句三句答。

3、團體跟音樂唱歌曲師引導:小朋友把小動物還有他們尾巴的特征都記住了,那就讓我們一齊跟音樂來唱一唱歌曲《誰的尾巴最好看》吧指導幼兒演唱休止符前面的音符時要收的果斷4、和幼兒一齊創(chuàng)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5、幼兒自選頭飾及相應的尾巴戴好,隨音樂"找朋友"找到自我的同伴站一齊,圍成圓圈來表演歌曲。表演時,唱到誰,誰就走到圈里扭扭小屁股,晃晃小尾巴。

評:幼兒看著貼絨圖片和趣味的問答形式學習歌詞,在隨音樂演唱時,孩子們都能很熟練的大聲唱歌詞,表演時也很活躍,主動創(chuàng)編動作大方表演,收到了很好的互動效果。

幼兒隨音樂玩揪尾巴評:幼兒歡樂地玩著游戲,揪到尾巴的小朋友快速跑回座位,高興地舉著戰(zhàn)利品。然后請孩子們說自我拿的是什么小動物的尾巴。

五、引導幼兒根據(jù)動物尾巴特征自編歌詞演唱,啟發(fā)幼兒對動物尾巴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1、師:你還明白哪些動物有尾巴,是什么樣的,怎樣明白的?

2、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動物尾巴的特征自編歌詞演唱。如(誰的尾巴像小板凳,啄木鳥的尾巴像小板凳。誰的尾巴像最趣味?袋鼠的尾巴最趣味,烏龜?shù)奈舶妥钊の叮┑取?/p>

小結:不一樣的小動物有著不一樣的尾巴,請小朋友說說還明白哪些動物的尾巴,來和大家分享。

六、

1、畫尾巴師繪畫一些小動物,幼兒添畫尾巴。

2、尾巴配對幼兒可將動物和尾巴配對,也可將特征相似的尾巴放一齊。

3、唱尾巴。

4、幼兒戴頭飾自由表演唱歌曲。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五

1、情感目標:學生能用輕快而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音樂小屋》,體驗學習音樂的樂趣,表達對音樂的熱愛之情。

2、能力目標:通過趣味性的情景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并拓展學生的思維。

3、認知目標:學生能準確地拍節(jié)奏,并能在教師的引導下自己創(chuàng)編歌詞。

學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音樂活動。

解決歌曲中休止符、附點音符及一字多音的應用。

多媒體、鋼琴、打擊樂器。

(一)、借卡創(chuàng)境 巧導新課

1、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你們想看看是什么嗎? 生:想。

3、那好吧,讓我們乘上音樂快車一起出發(fā)吧!(點擊----出現(xiàn)音樂快車)

4、聽《音樂小屋》伴奏,學生拍手律動

(二)、創(chuàng)設情景,巧授新知 1、困難出現(xiàn)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地方?(點擊----畫面出現(xiàn)一個大荷塘) 師:小朋友們,有荷塘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可怎么辦??? 師:(點擊----一位荷花仙子出現(xiàn)了,并且說道:“孩子們,你們要去音樂小屋吧?我是這里荷花仙子,你們把這條節(jié)奏打對了,我就放你們過去,加油吧!?!保?師:小朋友們,加油!(點擊:出現(xiàn)一條節(jié)奏)

| x x | x x 0 | x x x x | x 0 |

叮 咚 叮咚 打開 小 門

(1)請個別學生打節(jié)奏 (2)請個別學生按節(jié)奏讀詞 (3)全班學生按節(jié)奏讀詞

師:真不錯,不知道荷花仙子會怎么說?(點擊----畫面出荷花仙子:“呵呵,孩子們,真棒!沒想到你們這么快就把節(jié)奏打對了,快過去吧!”說完就不見了,只見荷塘分開兩邊,中間出現(xiàn)了一條小道)

2、解決本課難點

3、編創(chuàng)門鈴聲 (音樂停)師:看,音樂小屋到了?。c擊----出現(xiàn)一間漂亮的音樂小屋,小屋的門緊閉著)可是,這座音樂小屋只歡迎懂禮貌、懂得用音樂敲門的孩子,怎么辦呢 ? 別著急,讓我們想想辦法,創(chuàng)編個門鈴聲吧!你們能創(chuàng)編更多、更有趣的門鈴聲嗎?在學生的回答中,引導他們編出有高有低、有長有短的“叮咚”聲。 師:聽,老師也設計了幾個。生跟著琴聲模唱“叮咚”:教學“5 3 | 53 0 |”、“4 2 | 42 0 |”、“50 i0”三種唱法的門鈴。最后一個配上按門鈴的動作。

師:看音樂小屋歡不歡迎我們呢?(點擊出示)

| x x x x | x x x | x x x | x 0 ||

音樂 小屋 在 歡迎 你 歡迎 我

師:原來音樂小屋非常歡迎我們,讓我們一起按節(jié)奏讀一遍。

(三)、層層遞進,樂中學歌

1、聽范唱 師:哇,這真是一座又神奇又好客的音樂小屋,音樂小屋的主人想送我們一首歌,你們聽?。c擊播放《音樂小屋》范唱,學生邊聽邊拍手)

2、師范唱 師:小朋友們,好聽嗎?(好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音樂小屋,這么好聽的歌曲,老師也很想唱,請小朋友們給老師伴奏吧。(播放音樂伴奏,出示歌片,學生拍手給老師伴奏)

4、學唱歌曲 教師采用聽唱法教唱歌曲。

(四)、拓展創(chuàng)造,錦上添花

1、師:(出示小鴨子的圖片及創(chuàng)編歌詞)它給我們創(chuàng)編了一首歌,大家看:(出示歌詞)

“嘎嘎嘎嘎,打開小門, 嘎嘎嘎嘎,推開小窗, 嘎嘎嘎嘎,音樂小屋在歡迎你歡迎我, 嘎嘎嘎嘎,我們的快樂都在里邊裝。嘎嘎! 師: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2、你們真是太聰明了,看!小雞、小鴨、小狗、小羊們都來啦!你們快選擇一種小動物,學學它的歌聲,編首新歌吧?。ū尘耙魳费h(huán)播放)師四處指導。

3、唱創(chuàng)編的歌曲。

4、最后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音樂小屋》。

(五)、教師小結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上了一節(jié)愉快的音樂課,老師相信,你們的表現(xiàn)是最出色的!讓我們帶著心中的音樂小屋,坐上音樂快車來結束這次的旅程吧, 下課?。úシ乓魳沸∥莅樽啵瑢W生在音樂聲中離開教室。)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六

1、教幼兒學唱歌曲,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資料。

2、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四種動物走路的不一樣姿勢。

3、經(jīng)過學習這首兒歌,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1、幼兒已經(jīng)認識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四種動物。

2、四種動物的頭飾若干。

3、音樂磁帶。

1、發(fā)聲練習。(小動物學唱歌)。

2、進行語言節(jié)奏訓練,熟悉歌詞。

(1)教師:今日,有四個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猜猜看,小兔子是怎樣來的呀?小鴨子走路的時候怎樣樣?小烏龜走路的速度怎樣樣?小花貓走路時有沒有聲音?(提問時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的頭飾)。

(2)教師:這四種小動物走路的樣貌真可愛,教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走路》,今日教師就帶著小朋友們學唱這首兒歌。

(3)進行節(jié)奏訓練,教師示范念一遍兒歌,然后教幼兒念出歌詞的節(jié)奏。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兒歌,并邊唱邊把小動物按順序貼在黑板上,以便幫忙幼兒記住歌詞順序。

(2)教師再次彈琴示范唱兒歌,幼兒聽旋律。

(3)教師教唱兒歌:教師范唱時幼兒能夠小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節(jié)奏,根據(jù)幼兒學習的情景,多跟音樂唱幾遍。

(4)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組唱兒歌比賽。

(5)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四種動物不一樣的走路姿勢。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的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jù)自我的理解,邊唱歌邊做動物走路的動作。

(2)幼兒聽音樂表演。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七

4.課前準備:為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興趣性、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課件、鋼琴、教學光盤等教學工具。

蘇教版四年級音樂下冊第一課《捉泥鰍》。

1.歌曲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音樂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第

一單元《捉泥鰍》

2.《捉泥鰍》是一首富有濃郁田園風味及生活情緒的臺灣校園歌曲。通過對

雨后孩子要去捉泥鰍的急切心情的描寫,展示了一幅動人的田間嬉戲圖。全曲六

個樂句組成,自然小調式。單數(shù)小節(jié)的節(jié)奏基本相同,雙數(shù)略有變化。旋律在逐

漸變化中層層遞進,生動描繪出孩子田間嬉戲的形象。

1.學唱這首歌曲,能用輕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體

會兒童在大自然中嬉戲的愉快情緒。

2、欣賞童聲曲《蟲兒飛》,著重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山野童趣的情感體

驗,感受美好大自然。

3、蟲兒飛音樂

1、簡介《蟲兒飛》

師:同學們,請你們閉上眼睛,讓你們的身體隨音樂的旋律擺動,感受那美好的歌曲情景!在我們的眼前仿佛展現(xiàn)了這樣一個畫面:一望無際、夜晚綠草如茵的田野里,有幾個孩童坐在那休閑的玩耍這,他們看見了螢火蟲,于是開心的歡呼雀躍,接著,由一幅小女孩在田野邊捉東西的圖片引入新課。

2、導入歌曲《捉泥鰍》

在歡快的旋律中給學生欣賞幾幅特意展示的`有關泥鰍的圖片

1、欣賞視頻短片《捉泥鰍》mv

視頻捉泥鰍

師:歌曲中有那些景物?你看到了什么?

生:池塘,雨,田野,泥鰍等。你知道什么是泥鰍嗎?

2、簡介泥鰍:泥鰍是最為常見的魚類,常生活在水田、池塘、溝渠的靜水底層淤泥中。渾身滑溜溜的,身上布滿黑色小斑點,小小的眼睛,嘴的周圍長著5對觸須。個頭雖小,能耐卻很大,泥鰍的生命力極強,即使在干旱季節(jié),水源涸竭的情況下,它能鉆入泥中照樣不死;泥鰍肉質鮮美,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營養(yǎng)豐富,并具有藥用價值,深受人們所喜愛。

出示多媒體圖片

3、出示《捉泥鰍》歌譜,老師鋼琴彈奏,學生先仔細聽一聽

師:你聽到了些什么?歌曲感情有變化嗎?那你們你能哼唱一兩句嗎?

4、老師彈奏范唱《捉泥鰍》簡譜捉泥鰍

師:仔細觀察歌譜,找出相同的節(jié)奏,并用色筆標出。講解“了”讀le,而唱liao.

5,用la.模唱這首歌曲的主旋律。

6、學生跟琴唱歌詞。

認識:反復記號的唱法。

7、表演唱:師生對唱,分角色演唱等

a.強調聲音:附點節(jié)奏,輕快、而有彈性。

b.情緒:愉快而有親切。

c、后半段樂句——心情急切。

(注意:同音反復時口齒要清晰,音高要一致)

四四拍子的講解與表現(xiàn)歌曲

師:這么好聽的歌曲它是幾拍子呢?

1、了解四四拍含義,老師板書,并標出四四拍強弱規(guī)律。

四四拍: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四拍。

強弱規(guī)律是:強、弱、次強、次弱。

師:下面就讓我們用四拍子的動作來拍一拍吧!

2、進行聲勢訓練。

1)動作:跺腳、拍腿、拍手、拍腿。

2)為歌曲進行簡單的打擊樂伴奏。

3、知識拓展。

1)我們的泥鰍是可以食用嗎?有什么功能用途?

2)我們國家泥鰍的主要生產(chǎn)基地是哪里?

4、在《捉泥鰍》歡快的音樂中結束本節(jié)課的教學。

整節(jié)課我圍繞課題“捉泥鰍”來設計教學活動內容,采用多種教學手法,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體驗到了歌曲所表達的情緒、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田野生活的熱愛之情,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動手,合作,表現(xiàn)音樂的能力,達到了比預期更佳的教學效果。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八

1、用“小白馬”的形象吸引幼兒積極投入音樂活動,并通過活動讓幼兒感受“小白馬”的音樂形象。

2、感受“小白馬”跑的節(jié)奏(××××|××××|),激發(fā)幼兒嘗試騎馬的愿望。

創(chuàng)設大草原的環(huán)境(蒙古包、大副背景圖);自制“小白馬”一匹:皺紋紙、小鈴、雙響筒、響板:磁帶、錄音機、塑料棍、紗巾若干。

“你們看,這是誰呀?”(教師邊講邊出示小白馬)。

1、放音樂“小白馬”,教師同一名幼兒示范表演“小白馬”(兩遍)。

2、你們喜歡小白馬嗎?那么,你們注意小白馬是怎么跑的?(幼兒早座位前講講動動)噢,是這樣批跑啊。(教師邊講邊做動作)。

3、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跑跑,怎么樣?(集體音樂做兩遍)。

4、哎,你們說小白馬跑的聲音是怎么樣的,我們的小樂器中誰的聲音像?(呢雙響筒、響板):(請幼兒出示樂器)我們用這些樂器來跟著音樂節(jié)胄奏幫“小白馬”配配音。(集體為小白馬跑的節(jié)奏音樂配音)。

5、唔,我們敲打出來的聲音真好聽,來,先來休息一下,聽聽這首歌是怎么唱的。(集體聽歌曲兩遍:教師用表情、動作啟發(fā)幼兒)。

6、能告訴大家聽到些什么嗎?(幼兒講,教師整理幼兒的語句)。

7、這首歌曲到底是不是唱了這些?(幼兒聽,教師清唱歌曲一遍,聽完,幼兒回答,教師將幼兒講的唱出來)。

8、剛才,已經(jīng)幼兒好幾位小朋友輕輕地跟唱了,來,我們一起來唱唱。(教師示意幼兒到琴旁。共三遍:第一遍慢速跟琴唱:第二遍分句唱,教師糾正難點、重點;第三遍用中速完整唱歌曲)。

9、錄音磁帶里長的速度比較快,你們能跟上嗎?(集體跟錄音歌曲唱兩遍;間奏時教師指點背景圖)。

10、唱得真好聽,這下我們在蒙古大草原上邊唱邊跳了。(集體跟錄音邊唱邊跳兩遍)。

11、你們可真行呀!看,這兒有這么些材料。(邊講邊出示:皺紋紙、小鈴、、塑料棍、紗巾)我們把自己打扮起來怎么樣?看一看這些材料可以怎么用;想一想,你需要什么就拿什么。(幼兒自由選擇材料打扮自己;教師問問幼兒怎么用這些材料)。

12、噢,我們個個都打扮得很漂亮,現(xiàn)在我們跳起來更歡快了。(教師與幼兒一起跟音樂邊唱邊跳兩遍)。

13、小白馬跑的真神氣,小白馬跑時發(fā)出的聲音也很好聽。我們想為“小白馬”伴奏的就準備好樂器邊唱邊伴奏;想騎馬的就邊唱邊跳,好嗎?(幼兒分別選擇,前兩遍音樂在教室里跳,第三遍邊跳邊出教室)。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九

在欣賞歌曲的基礎上,初步了解夏天打雷、下雨、閃電的不同聲音,引導幼兒學著用樂器表現(xiàn)雷雨時的各種聲音。

材料準備:音樂錄有閃電、雷、雨聲的音帶鼓、沙球、三角鈴等打擊樂器若干

認知準備:幼兒生活中曾感知過下雨、打雷。

安靜聽賞,了解打雷時的自然現(xiàn)象。

愿意用小樂器表現(xiàn)不同的聲音。

播放錄有雷、閃電、雨聲的音帶,讓幼兒說說都聽到了哪些聲音。

這些聲音你們聽到過嗎?什么時候聽到的?

小結:夏天來打了,常常會打雷、下雨、還會閃電,它們發(fā)出不同的聲音,小朋友不要害怕,這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

1、完整欣賞一遍

2、再次欣賞

說說歌曲里下雨打雷、閃電是什么聲音?

3、樂器模仿

個別幼兒上來敲打

說說聲音像什么?

播放音樂。請幼兒用小樂器模仿不同的聲音

找找夏天到了,大自然還有哪些聲音?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十

聽覺是幼兒感受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稄N房的節(jié)奏》這個藝術活動,讓幼兒通過學唱歌曲,感受廚房里聽到的炒菜聲、瓶罐聲、油鍋聲從而關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中的特殊聲音,感受聲音的奇特?;顒又羞€運用了很多輔助工具,用這些工具直接給孩子帶來聽覺沖擊。不僅能感受廚房里的各種各樣的聲音,還能夠在融洽的氛圍中學會歌曲。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能用快樂的情緒演唱。

2.能按樂句敲擊樂器,進行初步的合作表演。

活動準備

勺子、果奶瓶、筷子、塑料紙、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你看到過媽媽在廚房里燒菜嗎?學學媽媽燒菜的樣子。

2.媽媽在廚房勞動時會發(fā)出哪些聲音,你能來模仿嗎?

1.聽音樂磁帶,欣賞一遍歌曲。

2.你在歌中聽到了什么?主要有哪些聲音?

3.幼兒跟唱2-3遍歌曲,熟悉歌詞。

4.你平時在廚房里還聽到過什么聲音?

5.引導幼兒猜想、討論:歌曲中的“乒乒乓乓”、“嘩啦嘩啦”、“嘭恰嘭恰“嘶嘶喳喳”分別是做什么事情發(fā)出的聲音。

6.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1.出示果奶瓶、筷子、勺子和塑料紙,請幼兒聽一聽敲擊果奶瓶、筷子、勺子或揉搓塑料紙發(fā)出的聲音。

2.廚房里的聲音這么多,就像大合唱。讓我們用這些樂器來學學這些廚房里的聲音吧。

3.分四組,每組幼兒分別手拿不同的材料,教師彈到象聲詞樂句時由幼兒表演。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十一

1.借助圖譜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2.通過歌曲的學習,知道鍛煉身體是抵抗寒冷的好辦法。

借助圖譜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知道鍛煉身體是抵抗寒冷的`好辦法。

1.晨間活動時,豐富與歌詞有關的活動經(jīng)驗。

2.圖譜。

設計意圖。

一、導入活動,師生問好。

二、出示圖示,分段理解歌詞內容,學唱歌曲。

(一)第一段。

1.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呀?你們知道北風是怎么吹的嗎?(出示圖示)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看誰也來了?雪花是怎樣從天上下來的呀?(出示圖示)引導幼兒學說:學花雪花飄飄。

3.(出示圖示:小手)天氣越來越冷,小手也很冷,小朋友們有什么方法讓小手暖和起來呢?(小手小手搓搓)小腳也要來做運動,你們看(小腳小腳跳跳)。

4.看圖示念歌詞。

5.教師清唱歌曲,好聽嗎?

6.幼兒學唱歌曲。

(二)第二段。

1.教師范唱,幼兒傾聽。(邊唱邊出示圖示)。

2.教師用問答方式說上半句,幼兒說下半句。

3.師幼完整朗讀歌詞。

4.幼兒學唱歌曲。

三、完整演唱歌曲,并進行表演。

1.這首好聽的歌叫《寶寶不怕冷》。

2.請小朋友們跟隨琴聲完整唱歌曲。

3.鼓勵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4.請幼兒跟隨音樂進行表演做相應的動作。

四、活動結束。

寶寶們,你們怕冷嗎?好,不怕冷的寶寶們,跟著金老師一起,到外面找北風做游戲嘍。(唱著歌曲做著運動出活動室)。

讓幼兒分段進行學唱歌曲,并在觀察、理解圖示符號的過程中,理解歌詞內容,將歌曲一步一步的滲透到活動當中,幫助幼兒體驗和感受音樂,并學唱歌曲。大膽地運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容。

讓幼兒知道歌曲名稱,并能完整的唱歌曲,能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歌詞內。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十二

1.能根據(jù)歌曲內容自由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愉悅情趣。

3.鞏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4.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xiàn)的樂趣。

大叔頭飾4個、老狼頭飾2個、兔子頭飾若干、大床單(蘑菇傘)等。

(一)開始部分

幼兒圍圓圈坐好,播放音樂,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歌詞,他們從中聽到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根據(jù)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引導幼兒逐句創(chuàng)編)。

好聽的音樂要有好看的舞蹈,現(xiàn)在老師就請我們小朋友來當舞蹈家給這首歌曲創(chuàng)作漂亮的舞蹈動作。(幼兒在教師清唱歌詞的提示下自由創(chuàng)編)

2.放音樂,幼兒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作的動作進行表演。

3.請幼兒發(fā)揮想象對最后一段“狼來了”的音樂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老狼的動作,并配合音樂表演一遍(要求幼兒展示出來肚子餓了,急于捕捉兔子的心情)

4.引出游戲,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與玩法

(1)剛才小朋友聽了好聽的音樂,表演了好看的舞蹈,現(xiàn)在老師請我們小朋友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兔子和狼。

(2)教師出示頭飾、道具,并請幼兒自由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頭飾戴好。

(3)教師講解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

當音樂響起時,請小兔子跟隨音樂進行表演,在聽到最后一句歌詞“狼來了”時,要趕快躲在大樹下的蘑菇傘里藏起來,大樹在看見小兔子藏時,要趕快把蘑菇傘撐起來,兔子們藏好以后要放下來,幫助小兔藏好。

1.被老狼捉到的小兔要和老狼互換角色。

2.藏在蘑菇傘下的小兔,如果屁股漏在外面老狼也可以捉住他

3.教師組織幼兒玩游戲。

開始時可以是一只狼,玩兩三遍以后可以增加變成兩只狼。

(三)結束部分

對幼兒進行堅強勇敢的品質教育,并學習大樹樂于助人的品質。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兒熟悉的音樂形象,在認知上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同時在游戲中學習音樂 , 能夠感受音樂的流動、旋律的起伏、節(jié)奏的跳躍、音色的變化、速度的統(tǒng)一與變化 , 并隨時根據(jù)音樂的變化作出反應。通過讓幼兒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讓幼兒愉快的參與角色表演,體驗游戲的快樂。

音樂捉泥鰍活動教案篇十三

1、了解音樂游戲的規(guī)則,并能在游戲中遵守。

2、體驗與同伴一起玩《小松鼠找松果》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歌曲《小松鼠找松果》。

2、松果、松樹圖片。

3、前期經(jīng)驗:會唱歌曲《小松鼠找松果》,并會用簡單的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歌曲。

重點難點:

知道游戲規(guī)則,能交換角色進行游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對,是小松鼠。我們最近學過一首小松鼠找松果的歌曲,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吧!

(播放音樂,共同演唱歌曲)。

二、開展音樂游戲。

1、幼兒學習松鼠的舞蹈動作。

2、跟著音樂跳舞。

3、教師扮演松樹爺爺,要點:站直、手舉高、風吹來搖一搖。

3、幼兒觀看老師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樹爺爺,觀察松樹爺爺是怎么將小松果給小松鼠的。

4、幼兒分角色扮演小松鼠、松樹爺爺,注意每只松鼠找一棵松樹。

5、師找一名幼兒合作游戲,并交換角色,請其余幼兒觀察。

6、師幼一起游戲。

7、在游戲中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

三、結束部分。

松鼠寶寶,我們采了好多松果是嗎?這個冬天不用愁了,帶上你們的松果我們準備過冬去咯!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479954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