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jié)是一種對過去一段時間內(nèi)的經(jīng)歷、成果等進行回顧和歸納的方式。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每一篇總結(jié)都是我們成長的見證,珍藏起來吧;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一
再過幾天就是母親節(jié)了,母親節(jié),多么神圣的日子,對于天下千千萬萬的母親,都是一個特別的日子,我鎮(zhèn)在思索,送給您什么樣的禮物呢?請讓我借此書信表達對你無邊的感激吧!
自從我落地的那一瞬間起,您成為了一位母親,從此以后擔任起了母親的所有責任,付出了母親所有的心血,您給了我生命,而我則成了你永遠的牽掛,小時候的我什么都得依靠您,我的心情你都知道的一清二楚,您成了我夜歌不可缺少的一棵大樹,一座港灣??吭谀砩险媸娣?,倚在您身上真溫暖。
媽媽,愛--在你身上表現(xiàn)的是呢么真切,無微不至的愛是多么溫暖!多么甜蜜!
媽媽當風雨來時,我明白了躲在您懷里最安全,楓葉錘不過來,與也打不著!
我知道:也許鳥兒報答不了對連天的恩惠,也許世間的每一顆小樹都報答不了春暉的哺育之恩,也許天下的子女報答不了母親無私的愛,母親曾予給我生命,給我們真?zhèn)€世界……也許我們欠母親的太多太多,也需謹慎也無法還清,也許幾棟樓房,幾輛汽車也無濟于事,但我會給你溫暖,讓我感到欣慰。
沒有您就沒有我,謝謝您給我神明中的一切!
山東臨沂平邑縣山東省平邑實驗中學(xué)初二:小秀。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二
醉人的春風對枯枝敗葉的冬天說“不”,于是冰解雪消,大地吐綠;火紅的夏對極嫩的黃綠色的'春天說“不”,于是綠濤滾滾,稻浪涌香;厚重的秋對淺薄的夏說“不”,于是霜葉層染,碩果累累;寧靜淡遠的冬對凄冷的秋說“不”,于是白雪皚皚,孕育新生。
對生活說“不”,成就了自然的千姿百態(tài)五彩繽紛。對生活說“不”,成就了青竹“未出土時先有節(jié),到凌云處仍虛心”的理想,成就了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堅韌,成就了青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倔強,成就了秋菊的清瘦、玫瑰的濃郁、百合的孤潔……對生活說“不”,詮釋了人類歷史的進程。
對生活說“不”,才由四肢并走的類人猿演化為兩腿直立行走的人類,才由茹毛飲血的時代走進了我們現(xiàn)在的信息時代。試問,哪一朝代的變更,哪一社會制度的轉(zhuǎn)換,不是由對當時的社會狀況說了聲“再也不能這樣過”而引發(fā)的呢?對生活說“不”,破譯了人類之謎。
人類是由方程組成的,而方程的解即是“不”,對生活說“不”就是解人類的方程。伽利略對熊熊烈火說“不”,捍衛(wèi)了“日心說”,闡釋日出日落之謎;牛頓對下落的蘋果這一自然常規(guī)說“不”,創(chuàng)建了“萬有引力定律”,解決了人類的引力之謎;愛迪生、福特……對生活說“不”,實現(xiàn)了自身的價值。
陶潛對生活說“不”,奏出了“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豪壯;李白對生活說“不”,彈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傲骨;譚嗣同對生活說“不”,唱出了“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壯烈;陸游的憂患、岳飛的壯懷、魯迅的現(xiàn)實、郭沫若的浪漫……這些都是在對生活說“不”中而完成了自己的。
既然如此,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對生活說聲“不”呢?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三
一、導(dǎo)入。
1.有一個人,無論走到那里都放不下你,這個人就是你的母親。歌頌?zāi)赣H是永恒的話題。請大家齊讀課題。
2.通過上午的學(xué)習,我第一次抱母親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抱母親的感受是什么?
(1)學(xué)生快速瀏覽回顧文章。
(2)學(xué)生說:我是突發(fā)奇想地抱母親。(這是你的感受,還有其他的嗎?)。
學(xué)生說:那天母親生病了,我抱了自己的母親。
學(xué)生說:在我的記憶中,母親……(這是你的記憶中的,內(nèi)心的感受是什么?)。
學(xué)生說: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電腦出示:這句話,指名讀。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學(xué)生說:我們沒有想到這么輕,我對母親的關(guān)愛不夠,母親對我卻很好。
學(xué)生說:我以為母親很重。
3.還有哪些地方能夠看出我以為母親很重?
(1)學(xué)生說:左手……差點仰面摔倒。
學(xué)生說:母親天天都要挑這樣的擔子。
學(xué)生說:我以為我媽有一百多斤。
學(xué)生說;沒有想到她能挑一百八十多斤的擔子。
4.為什么作者會認為自己的母親很重嗎?
(1)學(xué)生說;手里拉著我,還要挑著一百多斤的擔子。
(2)通過這句話,你們能看出什么?
課件出示:在我的記憶中……。
(3)師生交流。
(5)師生交流。還能體會到什么?(她有堅強的意志、十分關(guān)愛我們。)。
5.我們長大以后呢?
(1)指名讀:課件出示: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2)大家讀讀這句話,你們體會到什么?
學(xué)生說:母親非常愛我們,心疼我們。
學(xué)生繼續(xù)說。
同學(xué)們在這句話中,有兩個擔子,這兩個擔子的意思一樣嗎?
(第一個擔子就是指挑的擔子,第二個擔子指的是養(yǎng)育我們的擔子,保護我們,天天燒飯、洗碗……)。
同學(xué)們這些都是母親的擔子,母親的擔子多重??!
6.同學(xué)們,“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薄坝巫印背鍪鞠嚓P(guān)的文字和圖片,教師講解,同學(xué)們當我們這樣理解母親的時候,這樣感受母親的時候,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自己先讀一讀。
(1)學(xué)生自讀。
(2)指名讀――再這名讀。
(3)同學(xué)們仔細看看這么輕,我心里為什么要這樣難過呢?
(4)學(xué)生說;因為從小到大,都沒有關(guān)心過母親。學(xué)生說理由。
(5)母親用80多斤的身子承受一百多斤的擔子,一直在我們操勞。
(6)母親為我們付出了那么多,我們卻沒有為母親做些什么?
7.同學(xué)們當我們和母親要錢交學(xué)費的時候,母親是這樣勞累。
(1)還有一個詞語能夠看出來,是哪個詞語?
(2)“愧疚”
(3)是啊,從這個詞語能看出作者很難過。
8.而母親是怎樣看待她所做的一切的呢?默讀第三自然段。
(1)學(xué)生說;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
(2)課件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同學(xué)們看看這位母親的語言和表情,她是個什么樣的母親?
(3)大家看看這個詞語“哪個”?想想你們的母親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行為呢?
(4)師生交流。
學(xué)生說;我的母親不睡覺,陪著我學(xué)習。
學(xué)生說:母親下了晚班,沒有休息還幫著我們燒明天的飯。
學(xué)生說:每當我生病的時候,她還為我忙著,忙那。
學(xué)生說:“下雨天,她把雨披披在我的身上。”
學(xué)生說:有一次,下火車……。
9.同學(xué)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做的……多少個清晨當我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母親已經(jīng)開始忙碌了,多少個中午我們的母親急急忙忙地趕到學(xué)校接我們,多少個傍晚,媽媽工作了一天,她還要趕到菜場去為我們的食物忙碌著,多少個夜晚,媽媽勞累了一天,為我們檢查作業(yè),甚至晚上蓋被子。
同學(xué)們這就是愛啊,這就是母愛啊!作者也想到了這樣一幕。
(1)我決定抱一抱母親,就像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一樣,為了讓母親入睡,護士不忍離去,就在邊上看著。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我忽然看見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2)母親的淚水是母親因為病痛而流下的嗎?
(3)教師板書:無數(shù)次抱我。
(5)學(xué)生說;母親為我付出的很多,我為母親做得很少。
我們現(xiàn)在應(yīng)該好好學(xué)習,長大報答母親,我們不應(yīng)該無理取鬧了。
(6)我想說的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拓展訓(xùn)練。
1.吳老師此時還想說這樣一段話:電腦出示。
最愛是你(獻給我的母親)。
有一個人,她永遠占據(jù)在你的心中最柔軟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醫(yī)生去愛她,有一種愛,它讓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卻不要你任何的回報……這一個人,叫《母親》,這種愛,叫母愛。
2.同學(xué)們,你們此時愿意拿出筆來寫上一句你們對媽媽感恩的話語嗎?請動筆寫寫吧。(《燭光里的媽媽》)。
3.學(xué)生練筆。
學(xué)生說:親愛的媽媽,我一定會在長大的時候好好報答你。
學(xué)生說:媽媽對我的愛就像“萬丈深淵”……(這是多么“恰當”的一個說法?。浚?。
4.請大家把這份心意卡,輕輕地放在她的床頭,她一定會非常感動的。請大家永遠不要忘記這句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愿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吳老師我是母親,下面聽課的老師中也還有好多母親。讓我們?yōu)樗齻冏80?。下課。
無數(shù)次抱過我。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四
如同父母所說:“在當今這個充滿誘惑的社會中,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清醒,不要走入這種誘惑之中。要辨別是非。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p>
我是一位平凡中學(xué)生,我的生活也充滿了誘惑,但我從不走入誘惑中,我依舊和千千萬萬個初中生一樣,上學(xué)、放學(xué)、睡覺。天天如此,每天都要做自已應(yīng)做的事情—學(xué)習,班上有不少學(xué)生迷戀網(wǎng)游,網(wǎng)上的事情都是虛幻的,都只有一個影子,它們沒有生命,是人類在操縱他們,但班里頭有些同學(xué)卻把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拿去上網(wǎng),不吃飯,身體一個勁變得虛弱;有的騙父母老師說“補課,晚點再回去……或頭暈,肚子痛要回家?!逼鋵嵲缫雅苋ゾW(wǎng)吧玩了。父母頭頂烈日地工作,為的是什么呢?為的是使你們的生活更好??!為的是你們的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為社會出點力,為國家做貢獻。可你們卻去玩游戲,上網(wǎng)聊qq,你們不知道羞嗎?我認為21世紀的人應(yīng)對自己說“不”。杜絕壞的東西,社會不充許的事情。就不要去做。
也許你曾經(jīng)把父母的忠告當做一種束縛,把老師的教誨當成一種說教,針對,把同學(xué)善意的批評當做一種惡意,妒忌……那你就錯了,要學(xué)會對自己說“不”,正視自己的弱點和錯誤的表現(xiàn),還需要一種勇氣,更需要一種善于自我認識的智慧!
對于不適合我們中學(xué)生的事情,不要去做,對自己說“不”。當一位德育體全面發(fā)展的中學(xué)生。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五
同學(xué)們聽著這首動聽的歌,你想到了什么?此時老師也不由得想起了我們曾經(jīng)學(xué)過的孟郊的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對于母親的恩情我們怎能報答得盡呢。今天,我們將要來共同學(xué)習一篇文章,看老師板書課題:
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
1、這也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請同學(xué)們翻開書,自由地、認真地讀課文,了解這個感人的故事。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這篇課文生字詞并不多,它們都集中在這幾句話中。
大屏幕出示:(3句話)。
先自己練習讀一讀。
3、誰讀第一句(指名讀)“摔”是翹舌音,也是三拼音節(jié)的讀音呢,再讀一遍。全班齊讀,再讀一遍。
誰還想讀這一句,女生讀。
第二句想讀嗎?(指名讀)這一句中有個多音字的兩個讀音同時出現(xiàn)了,全班一起讀一遍。
能不能用“??山??嶺”說幾個詞呢?
同學(xué)們,你讀了“翻山越嶺”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把這種艱難讀出來?能把它帶到句子中把句子讀好嗎?男生讀一遍。
第三句比較簡短,你能讀好嗎?“愧疚”是什么意思?(給它們各自組詞)文中的“愧疚”可包涵著豐富的內(nèi)涵呢,相信同學(xué)們在進一步的學(xué)習中會對它有更深的理解。
“?!笔鞘裁雌?,由這個偏旁你猜這個字跟什么有關(guān)?
4、同學(xué)們含有生字的句子都讀得很準確,其實這篇課文中的對話較多,要想讀好還得下工夫呢。下面請大家再次認真讀課文,注意讀好對話部分。
5、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請大家捧起書來,看看書中什么地方最打動你,請你用心得讀一讀。
6、愿意把穩(wěn)重最打動你的部分讀給大家聽嗎?指名讀。
三、寫字。
1、大屏幕出示生字,齊讀一遍。
2、請同學(xué)們先自己好好觀察觀察這幾個字的字形和各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看怎樣把它們寫得正確、規(guī)范、漂亮。
3、老師友情提醒這兩個字:課件展示?“?!焙汀八ぁ钡墓P順。
4、各描一個,寫一個。
四、小結(jié)。
執(zhí)教者:南湖第一小學(xué)周愛芳。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六
7歲的年紀,天不怕地不怕,野得像只貓,跟著附近的男孩子們上樹掏鳥蛋,下溪摸小魚,絲毫沒有一點女孩子的文靜樣子。后來,跟著父母來到了大都市,遠離了鳥語花香的小鎮(zhèn),遠離熟悉的鄰居,面對的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我整天呆在家里,不愿出門。
父母害怕我在家里呆出病來,總是鼓勵我多出來走走,我又何嘗不想呢,只是這里的一切對于我來說都是陌生的',表姐提出來要找樣?xùn)|西來轉(zhuǎn)移我的注意力。
小小的我的注意力很快被漂亮的小自行車吸引了,也不管自己會不會騎自行車,兩條短短的腿怎么也爬不上踏板上,看到別的小朋友騎上自己威武的坐騎快得像一陣風一樣。而自己呢,像一只折翼的小鳥,怎么也不動。那輛自行車卻依然穩(wěn)穩(wěn)的停在那里,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zhuǎn)。
當別人提出來要幫助我的時候,不!我不要,我要自己試試,我不相信我不行。一向驕傲的我果斷地拒絕了,當時的我年齡不大,卻十分固執(zhí),越是認為完成不了的,我越想要完成。
一個想法在我心中燃燒:別人都可以,為什么我不可以呢?難道我比別人笨嗎?不行,我一定要證明別人可以的,我也可以的。
再次將小短腿搭在自行車的踏板上,雙手搭在把手上,仔細地打量著其他人,觀察他們的位置和使用的力度,反復(fù)的練習。
叮鈴鈴一聲將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大姐姐,你看我成功了。那張稚嫩的臉蛋洋溢著笑容,加油!我就知道你可以的,我們回家吧。小孩的媽媽欣慰地說。大手拉著小手,顯得格外美好。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七
地名洋化雖然是存在于社會中的表象,卻反映出了一個本質(zhì)問題:“文化不自信”。
為什么大家放著承載著古老文化,記載著優(yōu)秀古代地理人文的寶貴的傳統(tǒng)地名不用,亂用一些外國名字?這不單單是崇洋媚外更是我國古老傳統(tǒng)地名消亡和具有民族特色地名弱化的體現(xiàn)?!昂悓W(xué)步”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其結(jié)果不言而喻,當我們讀到這個故事時,我們會嘲笑學(xué)步之人的傻與拙,可如今到了我們自己為何又盲從邯鄲人的做法呢?可謂“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有人說:“這不算什么,這是與時代的接軌”,甚至嘲笑那些尊重民族文化的人抱殘守缺,這些人是“聰明”還是“傻”?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還有多少人記得,屈原汨羅江上的縱身一躍,中秋月圓時凄涼斷腸,清明雨下的路上行人欲斷腸。它們,如今已是什么模樣?中國傳統(tǒng)的`地名漸漸弱化,再沒有人記得,這些富有文化底蘊的地名,早已淡出國人的視野,或許,只有深諳中華五千文化之人,才會在夜深人靜時,懷念他們,像目送古人一樣,看著他們漸遠漸行。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民族文化裝在心中,別國的洋地名還能取代我們傳統(tǒng)的地名嗎?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把民族文化裝在心中,華夏文明將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東方雄獅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些地名就該被取代,因為它禁錮思想,可一些地名決不能被取代,記憶深處的優(yōu)秀民族文化應(yīng)該被喚醒,它應(yīng)該和國人一起被喚醒。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八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四下教案第一次抱母親(公開課)。
2、理解重點詞、句來感悟母愛的偉大,做兒子的愧疚,激發(fā)學(xué)生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
(一)、引入新課。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xué)習:齊讀課題。
2、課文寫了作者幾次抱母親?瀏覽課文,用直線畫出作者抱母親的句子。投影出示,齊讀?!氨А?,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這其中深意,一定要放到具體的語言情境中去體會,感悟。
1、請同學(xué)們自由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想,我是在什么情況下抱母親的?我們知道了母親生病住院的消息,都從各地趕回來,輪流去病床前守護。因為,我們兄弟姐妹知道一向堅強的母親這次能乖乖地聽話住院,一定病得不輕。那天,輪到我守在母親的床前,護士進來換床單,讓母親起來。
1、作者第二次是在什么情況下抱母親的?自讀2至4自然段,圈出作者心情的詞語。(難過、愧疚)理解“愧疚”(慚愧不安)。
2、為什么難過?出示:“在我記憶中……擔子?!?/p>
(1)理解文中的兩個“擔子”
a、同學(xué)們,會讀書的人能看到字面背后的意思。母親承受的重擔僅僅是肩上100多斤的東西嗎?請你們靜下心來,默讀,邊讀邊思考,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她擔子里面挑起的還是什么?(照顧家庭的重任、對子女生活、健康遠行的牽掛、生活的壓力、子女學(xué)業(yè)的負擔……)。
b、出示詩句: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濕臥娘身,教案《四下教案第一次抱母親(公開課)》。(母親撫育子女的艱辛)兒病恨不將身替,調(diào)理湯藥不離身。(子女生病時母親的焦慮和照料)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兒女遠行時,母親的牽掛)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xué),斷機杼。(母親教育子女的巨大付出)自讀,釋義,體悟。(用“不僅……還……”說出“擔子”的含義)(母親的擔子里不僅是扁擔兩頭難以承受的重物,還有……)這就是母親擔子里的東西!她挑的擔子是子女、家庭和社會的一部分,這就是她挑的責任,她挑的是大半邊天呀!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我們的母親。
(2)理解了重擔后,再來看“翻山越嶺”,母親是怎樣翻山越嶺的?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背上——,肩上——p69插圖師引讀:是呀,在狂風暴雨中,母親總是手里——,背上——,肩上——在烈日炎炎、驕陽似火中,母親總是手里——,背上——,肩上——在大雪紛飛、冰天雪地中,母親總是手里——,背上——,肩上——這里僅僅是指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請你靜靜的默讀,想好再發(fā)言(坎坷的人生、生活的磨難……這是母親帶著全家走過了艱辛曲折的道路)。
(3)讀好這段話。
3、面對這一切,母親是怎么說的?畫出句子。
a、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齊讀。
b、理解意思(不要提那些事,每個母親都是這樣過來的)。
c、默讀,聯(lián)系提示母親的表情,好好體味,用心去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隱藏自己的心,怕兒女擔心受怕)。
d、雨果說過一句話: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大的是人的胸懷。比天空還要大的胸懷是母親的胸懷,只有母親的這份胸懷是偉大的。母親是謙虛的,是無私的,胸懷是寬廣的。像山谷一樣,“虛懷若谷”
4、此時,我突發(fā)奇想……引讀。
a、作者抱著母親,以為母親睡著了,但是母親流下了淚水,這是怎樣的淚水?母親的淚水是欣慰的、激動的、自豪的、甜蜜的、幸福的淚水,是又苦又甜的`淚水。
b、作者僅僅是抱了母親一次,母親就如此感動、如此激動,如此幸福與欣慰,而我們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們,記住這個詞,當我們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的時候,你想對母親說什么?對自己說什么?你想知道老師此時此刻最想說什么話嗎?你們學(xué)過孟郊的一首詩嗎?《游子吟》學(xué)過沒有?出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解釋詩意是啊,一生一世不求回報的愛是母愛;一生一世值得最愛的人是母親。母親的兩行熱淚從眼角流下時,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只要兒女盡一份孝心,母親就會覺得是天大的幸福。孝心是什么?孝順是進出家門的一聲招呼。
d、課前我有一個提問課文寫了作者幾次抱母親?(兩次),課題為什么第一次抱母親?(我在和護士說母親時,深深感動于母親這部愛的大書,我用行動來報答母親的深情,才有那輕輕地搖動的深情的第一次抱母親,感恩母親)讓我們再來齊誦: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老師為什么用感嘆號?因為母愛是我們這輩子都回報不完的,母愛是偉大的,今天,我們讀懂了母親這本書,懂得感恩母愛的我們同樣了不起。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九
你可是又在燈下為我牽腸,。
你的那一雙老花眼,。
是否又把別人錯看成我的模樣.
娘啊,娘啊,白發(fā)親娘,。
春露秋霜,。
寒來暑往,。
娘啊,娘啊,白發(fā)親娘,。
朝思暮想,。
淚眼迷茫,。
責怪吧,我的娘,。
兒想你卻不能去把你探望.
娘啊,娘啊,白發(fā)親娘,。
白發(fā)親娘.
附2: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附3:高子陽:當然這里面還有一種讀我們不能忘記,就是把課文中三個人的話語拿出來一個個讀,那感覺又不一樣。
“我”說的話:
(1)我趕緊說:“媽,你別動,我來抱你?!?/p>
(2)我說:“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
(3)我說:“我以為我媽有100多斤?!?/p>
(4)我說:“如果你跟我媽生活幾十年,你也會看不準的?!?/p>
(5)我說:“在我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fù)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6)我突發(fā)奇想地說:“媽,你把我從小抱到大,我還沒有好好抱過你一回呢。讓我抱你入睡吧?!?/p>
護士說的話:
(1)護士在后面扶了我一把,責怪說:“你使那么大勁干什么?”
(2)護士問:“你以為你媽有多重?”
(3)護士說:“虧你和你媽生活了幾十年,眼力這么差?!?/p>
(4)護士問:“為什么?”
(5)護士動情地說:“大媽,你真了不起。”
(6)護士把舊床單拿走,鋪上新床單,又很小心地把邊邊角角拉平,然后回頭吩咐我:“把大媽放上去吧,輕一點。”
(7)護士說:“大媽,你就讓他抱一回吧。”
母親說的話:
(1)母親說:“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p>
(2)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3)母親說:“快把我放下,別讓人笑話?!?/p>
請同學(xué)們一遍遍地反復(fù)讀這三個人的'話,讀著讀著,學(xué)生就能夠明白一切。
附4:得到愛是快樂的,給予愛更是幸福的!正是本單元課文要我們向?qū)W生展示的,要學(xué)生體會到的。第十一課《永遠的白衣戰(zhàn)士》是醫(yī)生給予病人的愛,給予事業(yè)的愛;第十二課《“番茄太陽”》5歲盲女對生活的愛給予我的力量和感動,體現(xiàn)的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愛;本課《第一次抱母親》體現(xiàn)的是親情互愛;第十四課《我不是最弱小的》則體現(xiàn)著對大自然的愛,對身邊一切事物的愛。由此本單元向?qū)W生唱響的是一曲曲愛的頌歌:給予是快樂的!
附5:教學(xué)中,我覺得不妨在對比中進行閱讀:
1、“母親”與“我”的對比:給予(“我”的第一次與母親的一生)愛(母愛的無痕與我的驚醒)(重點)。
2、母親自身的對比:體重(89斤)與重擔(一百多斤)辛勞與幸福。
3、護士與“我”的對比:女性對母愛的感受與男性對母愛的感受(不為重點)。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十
教學(xué)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文中“我”難過、愧疚的心情。
3、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和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一.復(fù)習導(dǎo)入。
回憶課文主要寫了什么?用自己的語言把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說清楚。
二、理解“重擔”,體會我的“難過”“愧疚”
1.抱母親,一個簡單的動作,卻讓“我”的心情變得很不平靜,抱起了母親,“我”是怎樣的感受呢?請同學(xué)們?yōu)g覽全文,圈出描寫我心情的兩個詞語。
2.交流。????。
板書:難過愧疚??理解“愧疚”。
出示句子: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我愧疚地望著母親那瘦小的臉。
讀。“竟然”是什么意思?(我沒想到母親這么輕。)板書:沒想到。
3.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有三處地方寫到作者“沒想到母親這么輕”,把句子找出來。(指名說)。
(1)出示:(三段“沒想到”)指名讀。?。
(2)我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沒想到母親這么輕,我沒想到母親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了那么重的擔子。
(3)母親承受的是怎樣的重擔呢?課文第二小節(jié)有一段話進行了描寫,讀第二小節(jié),找出句子。
4.出示:“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fù)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p>
(1)指名讀,在這段話中重擔是指什么?(指名說,背上、手里、肩上的貨物)。
(2)所以“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p>
學(xué)生交流,再出示填空:
春天,青黃不接,家里的糧食沒有了,母親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
夏天,酷暑難挨,蚊蟲肆虐,母親就在床邊……。
秋天,為了搶收豐收的果實,母親在地里……。
冬天,寒風凜冽,我和妹妹不住地顫抖,母親……(師點評)。
生:一個個困難。
師:母親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所走過的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
5.現(xiàn)在你能說說我為什么難過、愧疚了嗎?
a.“我”和母親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一直以為母親有100多斤,竟然不知道她的體重只有80多斤。“我”太粗心了,太不關(guān)心母親了,所以,“我”的心里很難過。
b.“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我為自己一直不懂事,竟然沒能幫母親挑重擔,減輕一點負擔而難過。
c.想到母親幾十年以這樣瘦弱的身軀承受那樣的重擔,不怕勞累,毫無怨言,現(xiàn)在卻病成這樣,“我”的心里很難過。
6.把你的體會融入到這些文字中,讀出我的難過、愧疚。
7.(換成第二人稱讀)把你想到的告訴母親吧,“在我的記憶中,您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fù)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你總是叫我們放下,讓你來挑。我一直以為你力大無窮,沒想到你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指名讀。師點評。
三.感悟親情(指導(dǎo)讀好第5小節(jié))。
1.接上文,……我難過,我愧疚,當護士夸母親的時候,母親又是怎樣對待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的呢?出示:母親笑了笑,說“提那些事干什么?哪個母親不是這樣過來的?”
(讀好母親的話,為什么這樣讀?你的朗讀讓我感受到母親對自己的付出毫不在意,你讓我感受到一位無私的母親,你的語氣讓人覺得母親認為自己的付出不值一提。。。。。。)。
指名讀1個。
3.配樂讀。出示: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那樣。為了讓母親容易入睡,我將她輕輕地搖動。護士不忍離去,靜靜地站在邊上看著。就這樣,我抱著母親,就像小時候她無數(shù)次抱我一樣。母親終于閉上了眼睛,我以為母親睡著了,準備把她放到床上去??墒牵液鋈豢匆?,有兩行淚水從母親的眼角流下來……”
想讀嗎?(自由讀)指名讀2---3個。
(出示圖)看著躺在懷里的母親,我又會想到……想到……。
在我的記憶中,一直以為你力大無窮,沒想到你是用80多斤的身體,挑起了那么重的擔子。如今望著你瘦小的臉,難過?愧疚涌上心頭……此時此刻就讓我輕輕地抱著你,輕輕地搖你入睡?!?/p>
5、齊讀5。
7小時候母親曾無數(shù)次這樣抱著我們,作者僅僅是第一次抱母親,母親就那么欣慰,那么激動,那么幸福,那么甜,當我們把這兩個詞放到一起的時候,你想到的是什么?你想說些什么?(靜靜地寫一寫)。
8、交流。
三.拓展延伸。
1、是啊,我第一次抱母親,竟會讓母親如此激動,母親的心這樣容易得到撫慰,母親對子女的要求竟是如此的簡單!無私無悔、厚重綿延的母愛——給予的多,要求的少;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首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p>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些詩句和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2、再多的詩篇都無法歌頌這厚重、博大的母愛,讓我們把語言化作行動,用自己的雙手去回報母親吧!前段時間同學(xué)們響應(yīng)學(xué)校的號召,也為母親做過許多事情,請你也來說一說吧。
3、交流。
4、是啊,同學(xué)們,就應(yīng)該這樣,用我們的愛心、孝心讓這么多的“沒想到”變成“想到”,讓“第一次”變成“無數(shù)次”!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十一
《第一次抱母親》主要敘述的是:“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在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竟是那樣的輕,“我”不由想起了母親用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十分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那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以作為小小的回報,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角流出了淚水!這篇課文的明線是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展開,暗線是作者心情的變化起伏,但作者如何用這么簡樸的文字去鐫刻人間最感人的母愛,絕不僅僅是靠明暗兩線將脈絡(luò)理清那么簡單,更在于作者筆尖文字的傳情秘妙。
一、重彩之下的“輕”
700多字的文章,用了200多字,而且在課文一開始就重點描寫了母親的身子“輕”。作者在文章第一自然段用兩句話寫出了自己的全部感受:“我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而這兩句話都聚焦一個字“輕”。如何將“輕”這種體驗用文字讓學(xué)生透徹地感受到?作者采用了數(shù)字說明的方法,如:“我這一生,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弊髡哌€采用了反襯的方法,通過作者“差點仰面摔倒”更加突出母親的“輕”。這樣煞費苦心,讓每位讀者都深刻感受到母親的“輕”,又將“輕”通過感受兩個“沒想到”強調(diào)出來,將作者意外、驚訝、難過、愧疚的'心情無聲無息卻又分外明顯地表露出來了。如此濃墨重彩寫母親身子的“輕”,其意圖自是為后文的“重”埋下伏筆。
二、“輕”描之后的“重”
在意外感受母親身子的“輕”后,作者很自然地回憶與母親生活的點點滴滴,很自然地出現(xiàn)了第三個“沒想到”:“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弊髡哂谩拜p”引出了這個“重”字?!爸亍痹谶@里解讀應(yīng)具有三層意蘊:一是擔子的“重”,通過關(guān)鍵詞語“總是”“拉”“背”“挑”“100多斤”“翻山越嶺”看到了母親在年復(fù)一年、風霜雨雪中的艱難跋涉,除了這肩上挑的100多斤擔子外,更有“拉”“背”中體現(xiàn)的養(yǎng)兒育女的操心,更有“100多斤擔子”中體現(xiàn)的養(yǎng)家糊口的勞心,更有“翻山越嶺”中體現(xiàn)的生活的艱辛,還有贍養(yǎng)老人的不易、家庭的責任等等。二是母愛的“重”,從“拉”“背”中的不離不棄,從“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中的“兒勞母不安”,感受到母愛的厚重。三是對母親的敬“重”,隨著回憶的浮現(xiàn),對母親擔子重與母愛重的領(lǐng)悟后,作者的心里更升騰起對母親的敬佩、敬重之情。而將這“重”與“輕”連起來看,形成了強烈的沖突對比,“輕”則更“輕”,“重”則更“重”,“輕”“重”之間凸顯出來的就是母愛的偉大與神圣。
三、“輕”“重”化為“輕”
這一“輕”一“重”引起了作者的百感交集,從愧疚到敬重到感恩,作者用實際行動來回報母親。只是這感恩之舉也是很耐人尋味的?!鞍汛髬尫派先グ桑p一點”“我將她輕輕地搖動”,抱母親要“輕”,搖動要“輕”,若從表面理解自是為了讓母親舒服,為了能讓母親更好地入睡。若再細想,其實這是生活中愛的傳遞方式,內(nèi)心濃重的情感往往通過一個輕微的動作表達出來。母親對我們的愛可能就是一杯水的溫暖,就是拉住你不放手,就是不讓你挑重擔,而我們對母親的回報也不需要驚天動地,只要一個陪伴,一個擁抱,一個輕輕地搖動。所以作者滿腔的愧疚、敬重、感恩才會化為一個“輕輕地搖動”,所以母親才會被一個個“輕輕地搖動”感動得留下幸福的淚水。
用心體會生活中這些細微之舉,就能感受到人間真情。作者正是用“輕”來告訴人們愛的表達方式,告訴人們愛的感受方式,這就是生活,就是愛!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湖塘橋中心小學(xué))。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十二
曾經(jīng)有人這樣評價于永正老師,說“于老師是平民,或者說是平民哲學(xué)家,甚至是禪學(xué)家,散淡、平易、簡潔、隨和、詼諧、他似乎有一根金手指,在簡簡單單的課文里,在平平凡凡的生活里,隨手找到語文教學(xué)的真金,平易之處最奇崛。”陽春三月,美麗的水電都城——宜昌迎來了這位“貧民”教育專家。帶著他的“金手指”,帶著融融的春意,于老師為我們呈現(xiàn)了《第一次抱母親》的精彩課堂。坐在距離講臺不到兩米遠的地方,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于老師的白發(fā)。一直以為白發(fā)對于長者是無以言表的生命的`燦爛,是華麗的。于是,我相信這位老人的平易與樸素之中一定蘊藏著某種典麗與華美。終于,我在于老師的課堂,發(fā)現(xiàn)了這種近乎鋪張與奢侈的東西——那就是讀!
于老師常說:“語文就是語文,不需要加許多定語。我追求的是一個實字?!本唧w到一節(jié)課上,他首先關(guān)心的是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他把“讀正確,讀流利”當作硬任務(wù),當作人人要做到“保底工程”。所以,在教學(xué)《第一次抱母親》這樣人文色彩極濃的課文時,他也能沉下心來,從一個字開始,教學(xué)生扎扎實實讀書。
生:翻山越嶺……
師:翻山越嶺,(教師將詞語在黑板上補充完整)一起讀。
生(齊讀)翻山越嶺
師:把每個字讀實,聲音不要發(fā)漂,不要輕浮,要實在。
生:(輕輕讀)翻山越嶺
師:“越”在這里當什么講?
生:越過
師:等于沒說
生:穿過 走過
師:在《新華字典》里這個字有七種解釋,這里是“跨”,取這個意向。
當學(xué)生知道了“越”在這兒作“跨”講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翻山越嶺”的意思是翻過一道道山,跨過一道道嶺了。山就是山,在語文課堂上,任何表面的熱熱鬧鬧都替代不了事物還原原本的過程,惟有讀可以在學(xué)生的頭腦里喚起語言文字所描繪的形象。
生:默讀課文第四段
師:現(xiàn)在你對重擔是怎樣理解的?
生:贍養(yǎng)老人
生:撫養(yǎng)子女
生:生活的壓力
生:母親是家庭的頂梁柱
師:說得多好?。∵@就是“重擔”的含意。同學(xué)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后,再回過頭來看前面的“翻山越嶺”,母親僅僅是翻過一座座山,跨過一道道嶺嗎?這個“翻山越嶺”你現(xiàn)在是怎么體會的?記住了,用兩只眼睛讀書。
生:是一個個生活的困難。
書讀到這里,進入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山已不再是單純意文上的山,它是“母親為了子女、家庭和社會所走過的艱辛道路?!蔽一砣婚_朗:書要讀得進去,也要讀得出來?!爸負迸c“翻山越嶺”——一個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照應(yīng),一次過去之后的回首,將平易處的奇崛,樸素里的華章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讓我不得不嘆服:大師就是大師!大師總能從看似平淡的課文里鉆出“味”來,而把引導(dǎo)學(xué)生品味的落腳點永遠落實在讀上面。“重擔”的分量是學(xué)生讀出來的;“翻山越嶺”的艱辛是學(xué)生讀出來的;語言文字的內(nèi)涵與精髓是學(xué)生讀出來的。
師:誰來讀最后兩段?
生:讀最后兩段(教師板書“無數(shù)次”)
生:媽媽,我以后要盡我最大的努力幫助你。
生:媽媽,也許你很平凡,也許你不算很偉大。但我認為你是最棒的,我會為了你,為了祖國媽媽增磚添瓦。
師:(指著一名女生)我看到她流淚了。
生:(站起來,泣不成聲)媽媽,你撫養(yǎng)我長大,含辛茹苦,媽媽,你辛苦了。我想對自己說,以后不要太任性,不要對媽媽發(fā)脾氣了。
師:(激動地)知道我最想說什么?
生:(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把這句名言,這句至理名言寫在課本上,刻在心里。在備課的時候,我在書上還寫了一段話,讀給你們聽聽:這篇文章深深地感動了我,我想,我能不能感動別人呢?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母親雖然去世了,但我的周圍還有很多別人的母親,我要像愛我的母親一樣愛周圍的老人,我要像關(guān)心我的孩子一樣愛我的學(xué)生。
“無數(shù)次”與“第一次”的蒙太奇手法,是于老師的“金手指”點到的又一真金。憑借這種蒙太奇的作用,使學(xué)生產(chǎn)生“驀然回首”的頓悟,產(chǎn)生與老師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把這種共鳴表達出來。仔細聽,山還是山,只是那山,看在眼里,已經(jīng)有了另一種內(nèi)涵。
第一次對母親說不篇十三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準確認讀生字詞。
3、抓住“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這句話及三處“沒想到”引導(dǎo)學(xué)生體會作者內(nèi)心世界,感受母愛的偉大。
課文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jié)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
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介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的情景,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課文內(nèi)容簡潔,語言明快,娓娓道來,毫不雕飾,但字里行間卻飽含著一股濃濃的親情,讀來令人感動。
1、學(xué)生有:能讀通課文,并能讀流利。
能初步感受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
2、學(xué)生缺:抓住“沒想到”,體會作者內(nèi)心驚訝、難過、愧疚的心情。
體會“重”的含義。
1、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體會“重”的含義,感受母愛的偉大。
1、抓住“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反復(fù)誦讀。
2、借助歌曲、圖片創(chuàng)設(shè)情境,升華情感。
1、出示媽媽抱著嬰兒的圖片。
a、看著這幅圖,你會想起誰?(根據(jù)學(xué)生回答板書:母親)。
b、如果請你給這幅圖取個名字,你會取什么?(指名說:愛、關(guān)懷、夢……)。
教師:一個簡單的動作“抱”(板書:抱)讓你體會到了母親對孩子那深深的愛,
可又有多少子女這樣抱過自己的母親呢?(板書:第一次)。
2、今天,我們就來學(xué)習一新課文。(完成板書并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
一幅母親抱孩子的圖片,尋常而又易見,學(xué)生自然會想到自己的媽媽,學(xué)生也自然會感受到這是媽媽對孩子的愛,這是合乎邏輯思維的反映?!翱捎钟卸嗌僮优@樣抱過自己的母親呢?”一句反問,把學(xué)生帶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以此來引入課文的學(xué)習,激發(fā)了學(xué)生閱讀的興趣。
過渡:同學(xué)們,雖然我們不曾經(jīng)歷過抱母親的事情,但是書中的語言文字或許能給你留下點什么?(打開書讀課文)。
1、學(xué)生自讀課文。
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得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
2、檢查生字詞的朗讀。
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同桌互相檢查——集體讀)。
3、讀了文章,第一次抱母親給作者留下怎樣的感受?(學(xué)生交流)。
師述:是啊,沒想到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多媒體出示該句,指名讀)。
設(shè)計意圖。
教學(xué)過程中,圍繞“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這句話,并緊緊抓住三處“沒想到”組織教學(xué),并在下面的教學(xué)中引導(dǎo)學(xué)生反復(fù)朗讀“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這句話,并讀己獨有的感受。這樣既突出了教學(xué)重點,又逐步溶解了教學(xué)難點。
讀讀,此時此刻的“我”沒想到的是什么?想到的又是什么?
學(xué)生自由讀課文1—3自然段,動筆劃一劃,寫一寫。(教師相機點評學(xué)生的習慣)。
2、交流:課文幾處寫到“沒想到……”?(指名讀相關(guān)語句)。
親輕輕的,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
a、第一次“沒想到……”作者沒想到的是什么?能說說自己的感受嗎?(指名說并讀一讀)。
b、沒想到母親很輕,他以為母親怎樣?從哪看出母親很輕呢?(差點仰面摔倒)。
c、他以為母親很重,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呢?(引導(dǎo)抓住詞語:“使勁、左手、右手”體會)。
師述:看這動作,“左手……”、“右手……”也許還半蹲著借助腿部的力量,或許還屏住呼吸,因為他以為母親(生:很重),必須得用勁,沒想到(生:很輕),這一使勁,差點(生:仰面摔倒)。
d、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指名讀)。
e、此時此刻,文中的“我”內(nèi)心是怎樣的感受?(指名說,并談?wù)勛约旱睦斫猓?/p>
師引導(dǎo):當作者準備使勁一抱時,差點摔倒,留給作者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當時他的表情會是怎樣的?(指說并板書:驚訝)這是作者從未想到的,他沒想到母親輕輕的。(再次指名讀,讀出作者的內(nèi)心感受)。
師:母親太輕了,輕到了我一使勁,差點摔倒。(齊讀這一句)。
4、站在一旁的護士責怪我……(指名讀護士的話)。
而我又是怎樣想的呢?(生答: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我以為我媽有100多斤)。
5、多媒體出示句子:我沒想到我媽這么輕,我以為我媽有100多斤(板書:這么輕)。
引導(dǎo):母親到底有多重?你從哪里了解到的?說說自己有多重?
看著手中的母親,她竟然和我們四年級的小學(xué)生差不多重,看著母親瘦弱的身軀,“我”
的心中是怎樣的感受?(指名說,指名讀一讀)。
師述:看到這樣骨瘦如柴的母親,誰的心里不難過傷心呢?母親實在太輕了,輕得讓人隱隱心疼?。ㄕl再來讀讀這句話,指讀“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里很難過。)。
設(shè)計意圖。
母親到底有多重?書中只有兩個數(shù)字說明母親的體重:“我以為我媽有100多斤”,“最重的時候只有89斤”,通過這兩句話讓學(xué)生猜猜母親大概有多重,學(xué)生不難看出此時的母親超不過89斤,或許只有70幾斤。再讓學(xué)生說說自身體重,而四年級的學(xué)生重的可達90幾斤,輕的也有六七十斤,這樣一比較,形成鮮明的對比,母親真的很輕,輕得讓人隱隱心疼。
錯覺呢?默讀第2自然段,找出相關(guān)句子,細細品味,從中你又能品出什么?
7、學(xué)生交流:為什么“我”會沒想到母親竟然這么輕?(指名談?wù)勛约旱睦斫猓?/p>
多斤重的擔子翻山越嶺。這樣年復(fù)一年,直到我們長大?!保ㄖ该x)。
根據(jù)學(xué)生回答:在“我”的心目中,母親一定是(力大無窮),因為,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母親總是,這樣年復(fù)一年,。(誰能讀好這句話)。
“翻山越嶺”一詞,使你想到了什么?(引導(dǎo)說出爬山)。
爬山你會有怎樣的.感受?
而母親是手里背上肩上還。你看到了怎樣的一幅畫面?
你能讀己的感受嗎?(指名讀出示的句子)。
設(shè)計意圖。
要使學(xué)生體會母親“力大無窮”就必須理解這段文字中的“翻山越嶺”一詞,教學(xué)中引導(dǎo)學(xué)生說說讀了詞語想到什么,聯(lián)系生活中爬山經(jīng)歷談?wù)勛约旱母惺?,平時我們的爬山只是空著手,而此時的母親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擔子,可想而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翻山越嶺是需要多大的力氣。難怪在“我”的心里,母親一直是力大無窮的。
拓展:想象一下母親在這年復(fù)一年的日子里是怎樣一路走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指名說)。
出示:在崎嶇的山路上,
在泥濘的道路上,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
在寒風凜冽的冬天里,
師述:就這樣年復(fù)一年,直到我們長大,長大后,我們可以干活了,可逢有重擔,母親總是,我一直以為,可沒想到。(生說)。
設(shè)計意圖。
這樣一個小小的拓展,不僅拓寬了學(xué)生想象的思維,原來這“年復(fù)一年”是那么的不容易,也拓寬了母親對孩子的“愛”,原來這“愛”就蘊含在這樣一些普普通通的日子。
8、多媒體出示:“我一直以為母親力大無窮,沒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
又是一個“沒想到”(指名讀)。
師述:“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小時候翻山越嶺的情景,想到了逢有重擔,母親要我們放下的情景,可這一切的背后,母親竟然是用80多斤的身子去承受那么重的擔子,這是我從未想到過的。此時,“我”的心里又是怎樣的感受?(板書:愧疚、自責)說說自己的理解,并讀一讀。
板書:那么重。
這擔子到底有多重呢?(指說)。
師述:母親所承受的僅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東西嗎?你認為還有什么?(生活的重擔、責任)這生活的重擔壓在母親那單薄的肩上這么多年,而母親卻一直沒有倒下過,直到我們長大,你認為這又是什么在支撐著她?(多媒體出示:母愛板書)。
(學(xué)生看板書)是呀,這一輕一重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如今母親卻落下一身的病,此時一種自責、內(nèi)疚的心情涌上心頭。(集體讀好這句)。
設(shè)計意圖。
“這么輕”到“那么重”,這是一個極大的反差,也是學(xué)生理解文本的一個難點。既然是教學(xué)的難點,不如直扣難點進行教學(xué),讓學(xué)生直接思考“這擔子有多重?”根據(jù)預(yù)設(shè)學(xué)生會跟著老師的問題思路回答“100多斤”等含有不同數(shù)字的答案,難道母親所承受的僅僅是肩上那100多斤重的東西嗎?你認為還有什么?這一個問題激發(fā)學(xué)生了求知欲,將學(xué)生帶入了更為廣闊的思維空間,從而引出“母愛”,是母愛在支撐她度過這艱難的歲月。
9、對于這一切,母親只是笑了笑說(指讀)?;蛟S,你也想起了自己的母。
親,想起了小時候的事,這樣的畫面可能曾經(jīng)在你身上也發(fā)生過。
(配樂欣賞母子共處的圖片)。
你想對你的媽媽說些什么?
師:從你們的發(fā)言中,我能體會到你們的媽媽對你們那份深深的愛!
1、出示詩:
有一種愛無論你身在何方,
都能感受她的溫暖。
有一種愛無論你身陷何境,
都能感受她的心跳。
你快樂,她幸福,
你悲哀,她哭泣。
只有她,
永遠不需要珍藏,
卻永遠不會忘記。
(師配樂讀,生配樂讀,齊讀)。
師述:只有母親才會這樣無微不至地呵護著我們,就像呵護嫩芽一樣,讓我們茁壯成長。
描寫。(學(xué)生練筆)。
設(shè)計意圖。
一首小詩配上音樂,將學(xué)生的情感得以升華。在詩中,學(xué)生細細品味母親對子女的愛,在詩中,學(xué)生深深反思自己對母親的“愛”。最后以練筆結(jié)束課文的學(xué)習,做到讀與寫的結(jié)合,將寫落到實處。
沒想到這么輕那么重。
(驚訝難過愧疚)(母愛)。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490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