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7:15:06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大全(18篇)
時間:2023-11-26 17:15:06     小編:溫柔雨

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學生需求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確定。教案的編寫需要時刻關(guān)注教學內(nèi)容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保持教學內(nèi)容的更新和實用性。這個教案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nèi)容安排合理,教學步驟清晰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一

在種植小樹的情景中熟悉歌曲,初步跟唱歌曲。

喜歡參加歌唱活動,引發(fā)愛護小植物的情感。

(材料準備)ppt。

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把握三拍子的節(jié)奏。

一、復習歌表演:春天。

要求:動作合拍、舒展。

二、歌曲《小樹苗》。

說說小花園。

1、提問:你們喜歡幼兒園的小花園嗎?小花園里有什么?

春天到了,小花園里會有哪些變化呢?

2、小結(jié):春風吹過,五顏六色的花兒開放了,蜜蜂蝴蝶都來采花粉、吸花蜜,小花園變得更美、更熱鬧了。

3、過渡:小樹苗會有什么變化呢,請你們看一看、聽一聽。

演演小樹苗。

1、欣賞ppt。

提問:在春天里,小樹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呢?(慢慢長高,樹枝越來越長,樹葉越來越多)。

2、欣賞樂曲。

1)提問:這首曲子好聽嗎,聽著有什么感覺?(是抒情優(yōu)美還是活潑歡快?)。

你能聽出這首曲子是幾拍子的嗎?

2)介紹三拍子“強弱弱”的特點,引導幼兒聽樂曲打三拍子節(jié)奏,并拍出重拍。

3、幼兒律動。

1)要求:小樹苗是怎樣一點一點慢慢長高的呢,請你們用身體動作來表演一下吧。

2)幼兒聽音樂自由表演。

3)提要求:按照三拍子節(jié)奏來表演——每到重音時“長”高、長大一點(教師在幼兒表演時幫忙數(shù)拍子)。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2、在音樂情境體驗中,初步感應曲式abacadabaca。

3、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1、介紹圖片名稱。

2、(出示掛圖p4)師:春天到了,寶寶帶著他的玩具熊到花園里去玩,春天的花園可真美,寶寶好開心。那春天的.田野又是怎樣的呢?(請幼兒依生活經(jīng)驗自由講述)。

二、主題賞析。

1、師:春天會有哪些好聽的聲音呢?(幼兒依生活經(jīng)驗講述,教師可結(jié)合掛圖p4引導幼兒觀察春天小鳥在唱歌、流水的聲音等)。

3、提問:

聽出來了嗎?音樂里都有哪些聲音?(幼兒講)。

三、感應全曲a段,聽辨強弱。

師:春天是個耕地播種的季節(jié),大農(nóng)夫在地里忙著鋤地,小農(nóng)夫在忙著播種,音樂里他們是怎樣鋤地和播種的,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完整地欣賞全曲,教師作律動)。

a段:音量強——大農(nóng)夫鋤地。

音量弱——小農(nóng)夫播種。

其他段落:聆聽狀。

1、提問:

(1)剛才聽著音樂王老師在做什么?(學大農(nóng)夫鋤地、學學小農(nóng)夫播種)。

2、感應a段,聽辨強弱。

師:現(xiàn)在我們聽著音樂來學大農(nóng)夫鋤地和小農(nóng)夫播種的樣子?注意聽聽看,大農(nóng)夫出來鋤地的音樂是怎樣的?小農(nóng)夫出來播種的音樂又是怎樣的?(請幼兒圍圈站好)。

(1)聽a段音樂,教師帶領(lǐng)幼兒做大農(nóng)夫鋤地,小農(nóng)夫播種的動作。(鋤地時動作幅度要大,播種時動作要輕)。

(2)提問:

大農(nóng)夫出來鋤地的音樂是怎樣的?(大聲,音樂很強)。

小農(nóng)夫出來的音樂是怎樣的?(輕、小聲,音樂很弱)。

(3)師:這回你們來自己聽音樂,音樂里什么時候大農(nóng)夫出來鋤地,什么時候小農(nóng)夫出來播種,聽到了就請你用動作做出來,好嗎?(播放全曲,在幼兒表演有困難時教師給予提示。)。

a段:音量強——大農(nóng)夫鋤地。

音量弱——小農(nóng)夫播種。

其他段落:聆聽狀。

四、律動感應曲式:abacadabaca。

師:剛才我們聽的這首好聽的音樂里有誰和誰?(幼兒說,老師出示角色圖卡,并向幼兒介紹大草帽代表大農(nóng)夫,小草帽代表小農(nóng)夫)。

1、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音樂里大農(nóng)夫、小農(nóng)夫、小鳥、小魚、雷聲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播放全曲)老師邊聽音樂邊出示各種角色圖卡。

2、依次提問,引導幼兒練習音樂里各種角色的動作。(大農(nóng)夫、小農(nóng)夫、小鳥飛、覓蟲、梳洗羽毛、小魚游、雷聲等)。

3、律動扮演。

師:這么好聽的音樂,我都想跟著音樂跳舞了。(聽音樂帶領(lǐng)幼兒做律動)。

a段:農(nóng)夫/鋤地、播種。

b段:小鳥/學小鳥覓蟲、飛翔、梳洗羽毛。

c段:流水和微風/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雙手如微風吹拂溫柔地揮動。

d段:打雷與閃電/用手抱頭或兩人相擁。

4、道具扮演。

師:你們跳得可真美,如果再用上道具來跳就會更美了。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

(1)逐一介紹各種道具名稱。

(2)將全班幼兒分成五組,

大農(nóng)夫::木魚錘小農(nóng)夫:鈴鼓小鳥:水袖小魚:手套雷電:兩個軟墊互拍。

(3)幼兒聽音樂在原地進行角色表演。

(4)如幼兒掌握得較好,可再讓幼兒走動起來表演一次。

結(jié)束:

師:你們表演得真棒,回家以后也表演給你的爸爸媽媽看好嗎?

活動反思: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讓我對音樂課的教授又有了新的想法,要想讓寶寶學會歌曲首先要幫助幼兒很好的記憶歌詞。我想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我還會繼續(xù)努力,去探索發(fā)現(xiàn)更好的記憶歌詞的方法。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三

1、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學會歌曲號子部分。

2、借助圖片和動作理解歌詞內(nèi)容,在情景表演中記憶歌詞。

3、體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1、背景圖一張。

2、小烏龜一只。

一、開始:發(fā)聲練習:龜兔賽跑。

二、基本部分:

1、學唱歌曲。

(1)出示小烏龜,引出歌曲,激發(fā)興趣。

(2)教師邊演示教具,邊范唱歌曲。

提問:“小小烏龜去干什么?它是怎樣爬山坡的`?”(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學唱第一句)。

(3)請小朋友邊聽邊學小烏龜爬山坡,教師范唱第二遍。

提問:“小小烏龜帶著什么好吃的?”(學唱第二句)。

(4)師:“小小烏龜爬山坡很累,它一邊爬還一邊鼓勵自己,聽聽看,它發(fā)出了什么聲音來鼓勵自己的?!睅煼冻谌椋龑в變簩W唱“嗨嗨喲,嗨嗨喲,嗨嗨嗨嗨喲”。

(5)將整首歌曲連起來唱一遍。

(6)提醒幼兒一邊唱一邊來做小烏龜爬山坡的動作。

2、學會創(chuàng)編小動物部分的歌詞。

師:“還有那些小動物也去爬山坡?它是怎樣爬山坡的?”(引導幼兒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三、結(jié)束放松活動。

師:(放音樂)小動物們爬呀爬呀,總算是爬到了山頂上,山頂上的風景可真美呀!紅的樹,綠的花,還有一群蝴蝶在飛舞呢!小動物們也跟著小蝴蝶跳起舞來。小朋友,我們也來和小動物一起跳舞吧。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四

活動過程:

一、律動:《好朋友》、《我來請你跳個舞》《我來教你跳個舞》、《螢火蟲》、《蝴蝶》、《摘果子》、《夏天的雷雨》。

二、練聲:《學年醒來了》、《泥娃娃》《只要媽媽露笑臉》、《小鳥起來了》、《泥娃娃》、《蝴蝶》。

三、繼續(xù)學習歌曲《慶祝六一》。

1、教師彈奏歌曲過門,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嗎?請一個小朋友來問答,然后引導全班小朋友回答一遍。

2、那我們跟著鋼琴再來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3、我們除了合唱以外,我們還可以用那種方式來演唱呢?(分聲為男聲部和女聲部演唱。)。

帶領(lǐng)幼兒分別用小組唱、男女聲唱、接唱等多種形式和方法來進一步掌握歌曲的內(nèi)容和節(jié)奏。

孩子們唱得可真好,那現(xiàn)在老師要請剛才唱的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演唱了。

3、請部分幼兒到前面來演唱。

四、引導幼兒根據(jù)旋律仿編新的歌詞。

1、請幼兒想一想,“六一”到了除了“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一的花是香香、六一的小朋友是美美的外“,還可以怎么唱。

2、請幼兒想一想,并仿編新歌曲。

4、老師引導幼兒仿編歌曲。

5、請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新歌唱一遍。

老師:孩子們真棒,真是愛動腦筋的寶寶,那現(xiàn)在我們把剛才小朋友自己編的歌曲來唱一遍吧!

4、帶領(lǐng)幼兒練習創(chuàng)編的比較好的新歌。

五、復習舞蹈《快樂舞》。

今天我們學習了慶祝六一,馬上我們的六一兒歌節(jié)就要到了,小朋友們可以把新學會的這首歌曲,在六一兒歌節(jié)的時候演唱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聽,他們一定會很喜歡你們的。活動結(jié)束。

活動目標:

1、能用自然的聲音唱歌,吐字清楚,表達歡快、愉悅的心情。

2、樂意自編動作,結(jié)伴表演,與同伴共享節(jié)日的快樂。

重難點:

能用自然的聲音唱歌,并能自編動作,結(jié)伴表演。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布置教室,張燈結(jié)彩,營造節(jié)日氣氛。

2、木偶娃娃一個;動物頭飾,數(shù)量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

活動過程:

一、和木偶娃娃游戲,學習新歌。

1、出示木偶娃娃,向幼兒問好,讓幼兒感受節(jié)日的氣氛。

2、演示木偶娃娃,示范唱歌。

3、幼兒在木偶娃娃的帶領(lǐng)下,隨琴聲學唱歌曲。

二、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感受歌曲表達的情緒。

師:木偶娃娃想請小朋友為這首歌編動作。

老師帶領(lǐng)幼兒跟著音樂邊唱邊跳,把自己高興的心情表現(xiàn)出來。

三、結(jié)伴演唱,表現(xiàn)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

幼兒自選動物頭飾,主動邀請朋友一起演唱,共同慶祝六一兒童節(jié)。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五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表現(xiàn)出歌曲溫暖、快樂的情感及愛的氛圍。

2、學習歌曲的表達方式,能主動大膽地向自己親近的人表達愛的情感。

3、嘗試進行創(chuàng)編,并體驗合作演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我愛你》教學掛圖、歌曲《我愛你》。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最愛的人是誰?。繛槭裁磹鬯??

小結(jié):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你們,很關(guān)心你們,所以小朋友們很愛他們。

2、那如果爸爸媽媽不在家,而你們又很想他,怎么辦呢?

3、我們除了用打電話、畫畫、寫信的方法,我們還可以用唱歌的方式來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這首《我愛你》的兒歌,把它送給爸爸媽媽。

(二)請幼兒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1、請幼兒欣賞歌曲,初步感受旋律的情緒情感。

2、指導幼兒朗誦兒歌。

(三)學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自然地聲音有表情的演唱。

1、幼兒傾聽教師有表情的演唱,完整欣賞歌曲。

2、學唱歌曲。

(四)邊唱邊用體態(tài)表演。

當唱到“你的愛給了我溫暖和快樂”時雙手放在胸前輕拍;唱到“你的愛給了我勇氣和力量”的時候,雙手向上展示力量。

(五)教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

1、我們除了可以用“蜜蜂親吻鮮花說:“我愛你”來表示蜜蜂對鮮花的喜愛,還可以換成其他的詞來表示自己對別人的愛,如郭老師愛小朋友們,我就可以編成這么一句好聽的新歌詞“老師親吻小朋友說我愛你”。

2、現(xiàn)在誰來用xx對著xx說:“我愛你”這樣的句式來創(chuàng)編一句好聽的兒歌。

3、幼兒在教師引導下自由創(chuàng)編兒歌。

活動延伸:

請幼兒回家把兒歌唱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表達對爸爸媽媽的愛。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在聆聽故事的基礎上,感受歌曲的情感色彩。

2、學唱歌曲,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

3、體驗歌曲中關(guān)心、同情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故事:《紙娃娃》。

3、歌曲課件。

4、背景音樂帶,折好的紙娃娃、紙爸爸、紙媽媽。

活動過程:

一、播放錄音,設懸導入。

導入語:小朋友,聽這是什么聲音?(放錄音)是誰在哭呢?

呀,原來是一個可愛的紙娃娃在哭?她為什么哭得這么傷心?請小朋友聽一聽《紙娃娃》的故事,你就知道了。

1、播放《紙娃娃》伴奏音樂講故事,引導幼兒感知歌曲旋律。

2、引導幼兒熟悉故事內(nèi)容,通過故事說出歌詞。

聽完故事后,教師可提問:

(1)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哪里,講的是什么?

(2)如果是你撿到了紙娃娃會對紙娃娃說些什么?

(3)你會怎樣幫助紙娃娃做些什么?

二、學習歌曲,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導入語:《紙娃娃》不光有一個好聽的故事,還有好聽的歌曲呢。讓我們一起聽一聽吧。

1、邊看課件邊聽歌曲,引導幼兒進一步熟悉歌詞。

提問:你聽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幼兒討論并回答。

導入語:歌曲中先唱到了什么?又唱了什么?讓我們再來聽一聽。

2、再次欣賞歌曲,引導幼兒通過課件掌握歌詞。

3、第三次欣賞歌曲,并跟隨音樂輕輕跟唱。

4、對于難點部分教師范唱。(如:哦~~,啊~等)。

5、師生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師提示幼兒:

6、幼兒有表情的邊表演邊演唱歌曲。

(1)幼兒分組創(chuàng)編動作。

(2)請個別或小組自由上臺演唱,并鼓勵幼兒以折好的紙娃娃、紙爸爸、紙媽媽為道具,根據(jù)歌詞做動作。

三、情景音樂劇表演,讓幼兒加深對歌曲的感受。

(1)幼兒自愿報名,分配角色。

(2)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表演,并要求在歌曲尾句時紙娃娃一家要擺出一個溫馨甜蜜的造型。

四、幫助更多的紙娃娃,讓他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七

設計意圖:

最近一段時間寶寶們上幼兒園,早上見到老師打招呼的越來越少,即便老師主動招呼,多次提醒,但有的寶寶就是不愿意與你打招呼,也有非常主動與老師打招呼的寶寶。針對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我們想通過預設的學習活動引導寶寶能有禮貌的.與人打招呼。

活動目標:

1、能唱準節(jié)奏,唱清歌詞。

2、能用相應的稱呼替換“小明”“小紅”進行演唱。

3、能使用禮貌用語,萌生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的愿望。

活動準備:

1、男孩(小明)、女孩(小紅)、爸爸、媽媽手偶各一個。

2、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問早問好。

——教師出示男孩手偶,以小明的口吻向大家問早、問好。

——引導幼兒向小明問早、問好。

二、學唱歌曲。

——教師操作男孩、女孩手偶,演唱歌曲。

——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做向小明、小紅問好的動作,在傾聽歌曲的基礎上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nèi)容。

2、出示爸爸媽媽手偶,引導幼兒替換小明、小紅進行演唱。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

三、學習歌表演。

——教師邊清唱歌曲,邊走到幼兒面前,小精靈兒童網(wǎng)站即興替換幼兒的名疲憊不堪,與幼兒一一問早、問好。

——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創(chuàng)編問早問好的動作進行表演。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

出示男孩玩偶,吸引了幼兒的眼球,孩子們對玩偶特別感興趣,在興趣盎然的情況下,大家很快就學會了互相問早。

環(huán)節(jié)二:

環(huán)節(jié)三:

第三大環(huán)節(jié)效果不好,只有3個孩子會。所以在課后我就進行了反復的思考:我認為應把這個活動分成兩課時,第一課時讓幼兒學會歌曲,第二課時引導孩子替換,這樣孩子才會對所學內(nèi)容掌握的比較扎實。

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我都在考慮這么兩個問題:如何讓我們的音樂活動吸引幼兒?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地學會新授歌曲?這兩個問題在我每次執(zhí)教音樂活動時,我都把它放在心中,也一直在嘗試通過自己的教學技能來達到這兩個理想的目標。

在實踐過程中,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要想達到這兩個目標,我們需要都方面的努力,也取決于都種因素,它包括:歌曲內(nèi)容、節(jié)奏、家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師教學藝術(shù)等等。

對于目標的達成度:

“能唱準節(jié)奏,唱清歌詞,”我認為孩子們基本能達到,“能用相應的稱呼替換‘小明’‘小紅’進行演唱”,孩子們基本上不能達到,他們只是初步學會唱了,大部分孩子都不能用名字來進行替換。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八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使微課進入教育領(lǐng)域,特別是在學前教育領(lǐng)域,微課成為中職院校學生幼兒歌曲彈唱教學和學習的主要模式之一。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彈唱教學中微課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將傳統(tǒng)教師主體轉(zhuǎn)移到學生主體,使學生通過微課參與到彈唱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發(fā)揮了主動作用,提升了彈唱教學的效果。

1.微課。

微課是以信息技術(shù)為依托,將碎片化知識進行整合的一種教學模式,微課在制作時一般根據(jù)學習的重點或難點問題進行,針對性強,時間短。微課以視頻軟件為載體,向?qū)W生直觀且動態(tài)的傳授彈唱學習內(nèi)容,教師在制定微課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學內(nèi)容、資源等進行微課設計與制定,使學生可以直觀的進行知識學習,節(jié)省了傳統(tǒng)板書時間。微課教學內(nèi)容少且有針對性,可移動,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支持下,微課在制作時可以依托網(wǎng)絡豐富資源向?qū)W生展示彈唱課程的知識點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在拓寬知識視野的基礎上深入了解知識內(nèi)容。

2.微課在彈唱教學中的應用。

2.1利用微課構(gòu)建兒童歌曲集體教學模式。中職院校的傳統(tǒng)彈唱教學模式基本是教師言傳身教,利用板書將彈唱的重點知識進行傳授,而具體彈唱內(nèi)容和彈唱技巧等需要教師親身演示。但是由于教學過程中參與學生數(shù)量較多,教師在示范過程中會有一些學生聽不清或看不到老師的指法和手型,這樣即使教師的示范非常到位,但還是會有一些學生掌握不到概念,需要教師重復進行示范。這種傳統(tǒng)的教師親身示范的彈唱教學對教師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教師示范過程中準確性高,但是反復示范增加了教師的教學負擔,也使教學時效不佳,使教學時間被示范浪費掉,同時也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會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將微課應用到中職院校學前教育的幼兒歌曲彈唱教學中,可以改善前面所說的情況。微課是課前錄制的小視頻,在課堂上通過軟件向?qū)W生進行直觀展示。微課中的歌曲彈唱內(nèi)容時間短,內(nèi)容少,展示直觀,適宜集體性歌曲彈唱教學。微課的微小和生動形象也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對彈唱學習的興趣。微課是教師在課前完成,微課中內(nèi)容準確率高,彈唱的示范標準,學生可以通過微課集體直觀的感受彈唱學習技巧和手法等,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彈唱知識。微課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節(jié)省課堂時間,教師可以將節(jié)省的時間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幫助學生解答學習過程中的疑惑,提高彈唱學習效率。2.2利用微課構(gòu)建兒童歌曲彈唱翻轉(zhuǎn)教學模式。翻轉(zhuǎn)課堂起源于美國,又被稱為顛倒課堂,主要是將課堂教學時間進行調(diào)整,將課堂主體進行調(diào)整的依托于信息技術(shù)的新型教學模式。微課融入彈唱教學可以將課堂知識內(nèi)容提前告知學生,學生在課堂外進行教學任務的學習,在課堂上主要是對教學內(nèi)容向老師請求答疑,以解決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這種教學模式將課外調(diào)整為學習時間,將課堂調(diào)整為答疑時間,充分且有效的利用了課內(nèi)外的時間,使學生成為學習中的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究能力,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時間自主安排課外學習時間。在中職學前教育的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將課堂內(nèi)容布置下去,同時給學生提供彈唱的小視頻,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并將彈唱練習錄制成小視頻傳給老師,老師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進行學生彈唱問題的提出,并在正式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指導,這樣既減輕了教師負擔,又提高了課堂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學習彈唱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微課視頻的錄制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錄制,以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微課的學習可以掌握彈唱知識,并能將所學到的`知識在將來用于教學實踐中。2.3利用微課創(chuàng)新兒童歌曲彈唱小組教學模式。小組學習模式顧名思義是以小組為學習單位,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協(xié)作完成學習內(nèi)容。在彈唱教學小組模式中,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教師為小組成員設置學習情境,學生根據(jù)教師設置的任務自行學習,遇到問題可相互討論和分析,以解決問題,教師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是組織者、指導者和總結(jié)者。小組學習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小組成員通過集思廣益充分發(fā)揮每個成員的優(yōu)勢,使成員對小組任務達到高度掌握。將微課融入到彈唱小組教學中,可以使幼兒歌曲的彈唱更加豐富,微課通過視頻、音頻和圖片等形式將彈唱知識直觀形象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可以使小組成員在學習和完成任務時通過微課的直觀展示進行發(fā)聲技巧的訓練,并有效掌握彈唱時的表情和手法,按照微課標準的表情、發(fā)聲、手法等進行訓練,以達到彈、唱更好的有機結(jié)合。

總之,隨著中職院校幼師培育工作的深入,需要深入研究學前教育的教學,幼兒歌曲彈唱教學是中職院校學前教育非常重要的課程,對幼師的職業(yè)技能和教學水平影響非常大,所以需要依托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微課的融入來進行彈唱教學,使彈唱教學在微課的幫助下依托豐富的內(nèi)容資源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專業(yè)技能,使中職院校為社會培養(yǎng)更多更優(yōu)秀的幼師人才。

參考文獻:

[2]趙滄海.學前教育專業(yè)幼兒歌曲彈唱教學的實踐研宄[j].大眾文藝.2015(02).

[3]李娜.五年制幼師生即興彈唱能力的訓練與培養(yǎng)[j].學苑教育.(17).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九

1、學唱《胡說歌》,感受歌曲中滑稽、可笑的意蘊。

2、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大膽想象違反常情的滑稽事情,仿編歌詞。

【活動準備】。

小丑畫一幅、小丑帽子一頂、紅圓片若干、襪子一雙、手套一副。

【活動過程】。

一、感受歌曲韻律,產(chǎn)生學習的愿望和興趣。

出示小丑畫:這是誰?他哪最滑稽?為什么?

教師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幼兒感受歌詞的韻律及歌詞的滑稽、可笑。

二、學唱歌曲。

教師完整示范唱一遍。提問:小朋友,你聽到了什么?(你把襪子套在耳朵上,哎呀、哎?。├蠋熢谑裁吹胤秸f“哎呀”?在哪里說“哎”的?(幼兒可能說的不完整)。

聽老師再唱一遍:讓幼兒認真傾聽,知道襯詞“哎呀”、“哎”在歌曲中的位置,讓幼兒能注意老師的手勢,手一出是“哎呀”,手一指是“你”。

看老師手勢學唱歌曲,引導并唱出滑稽、好笑的.意蘊。

三、仿編歌詞,并演唱。

學習仿編襯詞:老師扮演小丑,仿編出不同的滑稽的聲音演唱。

在學習仿編襯詞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根據(jù)滑稽的樣子學習仿編歌詞。

(1)老師把襪子套在手上讓幼兒根據(jù)滑稽的樣子怎么唱?

(2)請幼兒表演襪子還套在哪里也滑稽?

(3)除了襪子以外的東西表演:老師可向小朋友借身上東西做滑稽動作,讓幼兒仿編。

讓幼兒學習同時仿編歌詞和襯詞。

(1)請幾位老師用不同的東西做滑稽的事并發(fā)出不同的滑稽的聲音,幼兒分別仿編。

(2)讓幼兒用自己的身上的東西分別做滑稽的樣子,幼兒之間分別根據(jù)對方滑稽的樣子仿編歌詞。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

1.學唱歌曲《樹葉》。

2.嘗試按歌曲節(jié)拍的特點、速度、力度和情感,富有表現(xiàn)力地演唱。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活動準備。

1.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葉子從樹上飄落的情景。

2.紅、黃、綠三種樹葉和相應的筐子,樹葉頭飾。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模仿樹葉飄動。

1.幼兒戴上樹葉頭飾,在《樹葉》的樂曲聲中,模仿隨風飄散的葉子“飄”進教室。

2.教師引導幼兒在欣賞歌曲的基礎上表現(xiàn)出樹葉飄來飄去的感覺。

重點:教師注意鼓勵幼兒做出與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動作。

二、學習歌詞,體會歌詞中樹葉飄落的優(yōu)美情景。

1.在歌曲的背景音樂中,欣賞散文詩《我是一片樹葉》,熟悉歌詞。

2.請幼兒與教師一起朗誦歌詞。

三、學習歌曲《樹葉》。

重點:引導幼兒學習在句與句之間提氣、換氣。

2.教師請幼兒分組進行歌表演,鞏固所學歌曲。提問:“你唱這首歌時有什么感覺?”

重點:啟發(fā)幼兒思考用怎樣的聲音演唱“秋風吹落我呀,飄呀飄呀飄”。

四、游戲:送小樹葉回家。

請幼兒一人選一片樹葉,邊唱邊模仿樹葉飄落的姿態(tài)飛來飛去,當歌曲結(jié)束時,將手中的樹葉按顏色送到對應的筐中。

活動建議。

利用學習的歌曲在表演區(qū)進行歌表演或玩律動游戲。

附歌曲:《樹葉》。

1=c2/4。

1234︱321︱5656︱5—︱5654︱。

我是一片樹葉,一片樹葉。秋風吹落。

31︱2323︱2—︱1234︱321︱。

我呀,飄呀飄呀飄。一片一片樹葉,

566︱6—︱5654︱31︱2432︱1—‖。

吹在一起,變成許多樹葉,許多樹葉。

活動反思。

樹葉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孩子對于飄落的樹葉也比較的感興趣,有時會撿上幾片玩弄一番?!稑淙~》從內(nèi)容的選擇、導入的手段、展示的方式等方面來看,還是比較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孩子至始至終都能熱情地投入到活動中。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一

1、在寬松愉快的氣氛中培養(yǎng)幼兒說的愿望與積極性。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日常衛(wèi)生習慣,并愿意用“我會自己……”的句式說說自己會做的事。

活動準備。

人物貼絨兩個、衛(wèi)生小卡四張、音樂、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以介紹新朋友給大家認識引出主題。

二、認識紅紅。

1、介紹紅紅。

2、向紅紅問好,幼兒自我介紹。

3、觀察紅紅,說說喜歡紅紅嗎?為什么?

4、介紹紅紅自己會做的事。說說紅紅會做的事。

5、表達自己愿意與紅紅交朋友的愿望想法。

三、認識東東。

1、觀察東東,說說對東東的感受。

2、友愛教育,勸說東東。

3、幫助東東,說說怎樣讓東東變干凈。

4、教具操作,語言同步東東的衛(wèi)生行動。

5、說說東東自己會做的事。

6、說說夸贊的話。

四、介紹自己。

1、說說自己會做的事。(告訴老師,小朋友,兩位新朋友)。

2、聽音樂動一動,演演自己會作的事。

活動結(jié)束。

對幼兒今后的日常生活習慣提出適當要求。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二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內(nèi)容,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抱娃娃的動作。

2.能借助情境表演、游戲來記憶歌詞的內(nèi)容。

3.在結(jié)伴游戲時,愿意與同伴交換進行抱娃娃表演。

活動準備:

1.日常生活中玩過“娃娃家”游戲,有抱娃娃的經(jīng)驗。

2.布娃娃若干(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3.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遷移抱娃娃的經(jīng)驗。

1.教師:今天我把我家的娃娃帶來了,你們看看她長什么樣?她穿什么樣的衣裳?

2.教師:娃娃說想和你們玩,誰愿意來抱抱她?

3.教師反饋幼兒動作,如兩手輕輕地抱娃娃。鼓勵幼兒大膽遷移玩“娃娃家”的經(jīng)驗。

(二)教師演唱歌曲《小娃娃》,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抱娃娃清唱歌曲,幼兒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

教師:我們是怎么玩的?(重點熟悉第二句歌詞)。

2.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可邊做動作邊唱歌曲。

教師:我是怎么介紹我的娃娃的?她長什么樣?(重點熟悉第一句歌詞)。

3.教師唱歌曲,同時帶領(lǐng)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引導幼兒用創(chuàng)編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三)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幼兒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1.教師抱娃娃,幼兒跟教師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四)幼兒通過示范幫助幼兒明確游戲規(guī)則。

1.教師:這次娃娃想找一個新朋友一起玩,仔細看娃娃是怎么找新朋友的。

2.教師唱到最后一句時放慢速度,將娃娃送給一位幼兒,并與該幼兒交換位置。。

3.教師:我唱到哪一句把娃娃送給朋友的?

4.教師:現(xiàn)在你是媽媽,帶娃娃去找朋友吧。想一想唱到哪一句時把娃娃送給朋友。(教師指導幼兒一幼兒扮演“媽媽”,幫助幼兒進一步明確游戲規(guī)則)。

5.繼續(xù)請一位幼兒當“媽媽”表演,集體演唱歌曲。

(五)出示多個娃娃,幼兒完整玩游戲。

1.教師:現(xiàn)在有4個娃娃,誰愿意來做他們的媽媽?(邀請4個較大方的幼兒玩游戲)。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玩游戲。唱到最后一句時放慢速度,提示找朋友送出“娃娃”。

3.教師在游戲中增加間奏,幼兒可連續(xù)玩游戲3~4遍。

4.增加娃娃的數(shù)量(班級總?cè)藬?shù)的一半),集體玩游戲2~3遍。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三

2、初步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3、體驗與“北風爺爺”一起游戲的快樂。

1、活動重點:北風爺爺別神氣。

2、活動難點:初步嘗試創(chuàng)編歌詞。

1、知識準備:感受冬天北風呼呼吹的寒冷。事先進行體育鍛煉。

2、教具準備:風爺爺圖片、歌曲磁帶。

一、導入部分。

1、熟悉音樂節(jié)拍旋律,邊聽伴奏邊做拍手點頭。

2、用談話法引出歌曲,讓幼兒了解歌曲的基本內(nèi)容。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說說現(xiàn)在的天氣變得怎么樣了?(越來越冷了)。

(3)出示冬景圖和北風爺爺?shù)膱D片,學北風爺爺?shù)目跉猓骸拔沂潜憋L爺爺,是冬爺爺?shù)暮门笥眩业谋绢I(lǐng)就是能把這個世界變得很冷很冷,哈哈,我可神氣,小朋友,你們怕不怕我呀?”

(4)提問:小朋友們,你們怕不怕北風爺爺呢?”

二、基本部分。

1、了解歌詞,學唱歌曲《北風爺爺別神氣》。

(1)帶領(lǐng)幼兒念歌詞,熟悉歌詞,著重教幼兒學會跑跑跑和跳跳跳后面的'兩拍停頓。

2、學唱歌曲《北風爺爺別神氣》。

(1)提問:你們覺得這首歌好聽嗎?現(xiàn)在我們來學一學這首歌,跟北風爺爺比賽好不好?

(2)教師清唱示范一遍。

(3)彈鋼琴用整首教唱法教幼兒學唱這首歌。(在學唱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要有力和自豪的演唱這首歌。還可以加一點簡單的動作,以引起幼兒興趣)。

3、讓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自由創(chuàng)編小朋友的動作,并隨音樂邊唱歌曲邊按樂句做出來。

4、老師與幼兒共同邊唱邊游戲:教師扮演北風爺爺,幼兒扮演小朋友。在唱完最后一句之后北風爺爺逃回自己的座位。

三、結(jié)束部分。

教師小結(jié):北風爺爺被我們嚇跑了,小朋友真厲害啊,我們以后都要做勇敢不怕冷的好孩子!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四

設計思路:

《好餓的小蛇》故事內(nèi)容簡單,畫面形象有趣。故事中很多擬聲詞xxx啊嗚xxx、xxx咕嘟xxx的反復出現(xiàn),使故事充滿了趣味性,小蛇滑稽、貪吃的模樣深深吸引著孩子,適合小班孩子的模仿與表演。整個教學活動以幼兒的觀察、想象貫穿始終,教師牢牢抓住故事形象---小蛇xxx餓、貪吃xxx的特點,引導小班孩子用自己能夠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小蛇的滑稽,體驗小蛇的貪吃,想象小蛇身體變化的模樣,并支持幼兒用簡短的詞語、短句去描述自己觀察到的內(nèi)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測與想象,強調(diào)發(fā)生在小蛇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帶給孩子們的童真與童趣,讓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終體驗到趣味閱讀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用語言表述自己的觀察、猜測與想象。

2、初步理解故事內(nèi)容,感受幽默有趣的情節(jié),體驗游戲的快樂。

3、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4、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nèi)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jié)。

活動準備:故事ppt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出示小蛇圖片引出主題過渡語:小朋友,今天陳老師帶了一個很好聽的故事,有一個小動物它也跟著我來了,它想講故事給你們聽。

重點提問:看看它可能會是誰呀?

二:觀察理解畫面:激發(fā)幼兒想象過渡語:小蛇扭著扭著,他覺得肚子有點餓啦,于是呀小蛇來到一片果園。果園里面可能會有很多很多的水果吧!

重點提問:果園里可能有些什么水果給小蛇吃呢?

1、吃蘋果(1)教師講述故事重點提問:吃了一個蘋果后,小蛇的肚子變成了什么樣?

小結(jié):吃了一個圓圓的蘋果后,小蛇的肚子變了,變得像球、瓶蓋、輪子、、、、、、一樣,圓圓的、真可愛。

小結(jié):小蛇吃了三個蘋果后變得像毛毛蟲、蝴蝶結(jié)、糖葫蘆一樣。

小結(jié):吃了根彎彎的香蕉后,小蛇的肚子又變了,變得像小船、月亮、橘子瓣兒一樣彎彎的!

(2)出示吃了二根香蕉的圖片(平面、對稱)重點提問:吃了根香蕉的小蛇肚子像什么?

小結(jié):吃了兩根彎彎的香蕉后,小蛇的肚子變了,變得像蝴蝶、蜜蜂、蜻蜓一樣,這真是一條神奇的小蛇,你看,它吃了什么東西,肚子就會變成什么樣。

三、活動延伸重點提問:小蛇為什么吃了那么多的水果呢?它的身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還有哪些動物的身體部位是長長的?

小結(jié):大自然里還有很多動物--脖子長長的長頸鹿、鼻子長長的大象、尾巴長長的小猴和小蛇一樣都是長長的動物朋友。

活動反思:

亮點:

1、從活動現(xiàn)場看,整個活動氛圍溫馨、活躍,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盡可能多的讓幼兒模仿幼兒說出來的東西,幼兒的興趣很高。

2、從幼兒表現(xiàn)看,幼兒都很樂意表達,尤其是在說小蛇的肚子像什么時?幼兒的想象力很豐富,很愿意去表達。

3、從師幼互動看,活動中老師積極與幼兒互動,做到了面向全體幼兒,關(guān)注每一位幼兒,讓每個幼兒都有表達的機會。

不足:

1、教師的回應沒有提升,大部分是在重復幼兒的話,沒有進行總結(jié)、提煉。

2、在游戲環(huán)節(jié)缺少提升,可以在幼兒猜測時追問他們xxx為什么是xxxxx讓幼兒對形狀有進一步的認識。

3、目標的定位有點寬泛,建議修改的更具體一點。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五

初步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并用活潑、連貫的唱法唱歌。

根據(jù)形象有趣的歌曲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并進行表演。

爺爺、奶奶的圖片各一張。

觀察過老人走路的樣子。

(一)復習歌曲《小板凳》,啟發(fā)幼兒聯(lián)想:小板凳除了給媽媽坐,還要讓給誰坐?

(二)幼兒觀察“爺爺、奶奶”的'圖片,引出歌曲。

1、幼兒觀察圖片,激發(fā)學習新歌曲的興趣。

2、我們來學一學“爺爺奶奶”是怎樣走路的。

(三)學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師范唱:爺爺年紀大是怎么樣的?我為爺爺做什么?爺爺感覺怎么樣?

2、教師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

3、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

4、教師再次范唱,幼兒做動作,鼓勵幼兒參與演唱。

(四)學唱歌曲第二段。

1、奶奶年紀大了是怎么樣的呢?

2、教師范唱歌曲第二段。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奶奶”。

4、鼓勵幼兒跟著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演唱第二段。

(五)幼兒將兩段歌詞連起來演唱。

1、教師指圖提示幼兒兩段歌詞的不同。

(六)教師唱第三段。

教師唱第三段,用爸爸媽媽的口吻夸獎好娃娃,告訴幼兒歌曲的名字就叫《好娃娃》。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六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歌曲的內(nèi)容,能用身體動作表現(xiàn)抱娃娃的動作。

2.能借助情境表演、游戲來記憶歌詞的內(nèi)容。

3.在結(jié)伴游戲時,愿意與同伴交換進行抱娃娃表演。

1.日常生活中玩過“娃娃家”游戲,有抱娃娃的經(jīng)驗。

2.布娃娃若干(幼兒人數(shù)的一半)。

3.音樂磁帶,錄音機。

(一)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遷移抱娃娃的經(jīng)驗。

1.教師:今天我把我家的娃娃帶來了,你們看看她長什么樣?她穿什么樣的衣裳?

2.教師:娃娃說想和你們玩,誰愿意來抱抱她?

3.教師反饋幼兒動作,如兩手輕輕地抱娃娃。鼓勵幼兒大膽遷移玩“娃娃家”的經(jīng)驗。

(二)教師演唱歌曲《小娃娃》,幫助幼兒熟悉歌詞。

1.教師抱娃娃清唱歌曲,幼兒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詞。

教師:我們是怎么玩的?(重點熟悉第二句歌詞)。

2.教師再次演唱歌曲,可邊做動作邊唱歌曲。

教師:我是怎么介紹我的娃娃的?她長什么樣?(重點熟悉第一句歌詞)。

3.教師唱歌曲,同時帶領(lǐng)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引導幼兒用創(chuàng)編的.動作表現(xiàn)歌曲內(nèi)容。

(三)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幼兒初步學習演唱歌曲。

1.教師抱娃娃,幼兒跟教師完整地學唱歌曲1~2遍。

(四)幼兒通過示范幫助幼兒明確游戲規(guī)則。

1.教師:這次娃娃想找一個新朋友一起玩,仔細看娃娃是怎么找新朋友的。

2.教師唱到最后一句時放慢速度,將娃娃送給一位幼兒,并與該幼兒交換位置。

3.教師:我唱到哪一句把娃娃送給朋友的?

4.教師:現(xiàn)在你是媽媽,帶娃娃去找朋友吧。想一想唱到哪一句時把娃娃送給朋友。(教師指導幼兒一幼兒扮演“媽媽”,幫助幼兒進一步明確游戲規(guī)則)。

5.繼續(xù)請一位幼兒當“媽媽”表演,集體演唱歌曲。

(五)出示多個娃娃,幼兒完整玩游戲。

1.教師:現(xiàn)在有4個娃娃,誰愿意來做他們的媽媽?(邀請4個較大方的幼兒玩游戲)。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玩游戲。唱到最后一句時放慢速度,提示找朋友送出“娃娃”。

3.教師在游戲中增加間奏,幼兒可連續(xù)玩游戲3~4遍。

4.增加娃娃的數(shù)量(班級總?cè)藬?shù)的一半),集體玩游戲2~3遍。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七

1、感受歌曲中前后兩段人物情緒的變化,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情等進行表現(xiàn)。

2、兩人合作創(chuàng)編簡單動作進行演唱,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歌曲flash。

一、直接導入:

1、今天,老師要請你們聽一首歌曲,聽聽看歌曲里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欣賞歌曲一遍(教師彈唱):歌曲里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幼兒回憶歌曲內(nèi)容,教師用歌詞幫助幼兒整理)。

3、再聽一遍:兩個小朋友生氣時是什么樣子?和好時是怎么做的.?(可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表情等)。

4、教師彈唱,鼓勵幼兒根據(jù)歌詞做動作。

二、表現(xiàn)歌曲。

2、幼兒兩兩結(jié)伴,嘗試用不同的速度、表情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

3、請個別組幼兒示范表演,鼓勵幼兒模仿相互間比較好的動作、表情等。

三、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討論:

1、你平時有生氣或者著急的事情嗎?是用什么方法讓自己高興起來的?

2、當你和好朋友發(fā)生矛盾和爭執(zhí)的時候,你是怎么解決的?

3、教師介紹大人在生氣、著急、傷心時調(diào)節(jié)情緒的一些方法,幫助幼兒積累相關(guān)的生活經(jīng)驗。

幼兒園歌曲彈唱春教案篇十八

1.培養(yǎng)幼兒喜歡藝術(shù)活動的興趣,初步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美。

2.鼓勵并引導幼兒能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體驗自己創(chuàng)編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兒歌音樂,小動物頭飾。

1.情景導入。

(1)表演:路邊有個小娃娃跌倒了,在地上哭著喊媽媽,教師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并高興的送他回家。

(2)提問:剛才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娃娃他怎么了?引導幼兒說出:跌倒了并逐一引導幼兒說出兒歌。

2、練唱兒歌。

(1)用多種方式反復練習說兒歌。

(2)引導幼兒練唱兒歌。

3、即興創(chuàng)編兒歌動作。

鼓勵并引導幼兒為兒歌即興創(chuàng)編動作,分組展示。

4、拓展活動。

借助小動物頭飾把兒歌中的小娃娃換成其他小動物,表演唱。

5、小結(jié)。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兒歌?以后你們看見有小朋友跌倒了你會怎么做呢?

教育幼兒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

假如是你跌倒了,你會哭嗎?教育幼兒能勇敢面對困難。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344990.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