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優(yōu)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7:58:06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優(yōu)秀14篇)
時間:2023-11-26 17:58:06     小編:紙韻

教案的編寫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教案的編寫應當根據不同學生的需求和實際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案是教師用來指導和組織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要編寫一份完美的教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教學內容和學生背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學習。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一

臨近七月,波蘭首都華沙和往年一樣準備歡慶國慶節(jié)。

在一所學校的俱樂部里,一些兒童隊員正在開會,討論參加國慶檢閱的事。

一些事情已經商定,可是從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來,還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誰都不愿意第一個開口。

“隊長”終于有一名隊員說話了,“還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檢閱時博萊克怎么辦?”

俱樂部里立刻鴉雀無聲了。事情確實非常難辦,因為博萊克左腿截肢了,現(xiàn)在靠拄拐走路。

隊長洪亮的聲音打破了沉默的局面:“隊員們!如果把博萊克放在隊伍第一排,讓大家都能看見他,怎么樣?他雖然腿不方便,可仍然是兒童隊員,還不是一般的隊員!”

“太棒了!這才叫兒童隊呢!別的隊肯定會羨慕我們,第一排走著一名拄拐的兒童隊員?!币粋€隊員大聲說。

大家臉上露出笑容,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國慶節(jié)到了。多么盛大的節(jié)日!多么隆重的檢閱!街道上人山人海,樓房上彩旗飄揚,主席臺上站滿了國家領導人和外國貴賓。

步兵過去了,炮兵過去了,青年組織的隊伍也通過了主席臺?,F(xiàn)在輪到兒童隊員了。

在隊伍的第一排,緊跟在隊長后面走著一名拄拐的男孩,看來,他肯定忘記了自己在拄拐。他同全隊保持一致,目視右方,睜著大眼睛望著檢閱臺。

檢閱臺上的人和成千上萬觀眾的視線都集中在這一隊,集中在這位小伙子身上了。

“這個小伙子真棒!”一名觀眾說。

“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觀眾糾正說。

長時間的掌聲淹沒了觀眾的議論聲。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二

在一個開滿鮮花的小鎮(zhèn)上,住著一位老奶奶。因為她種花的技術特別好,所以人們稱她“綠手指”。

她把自己的想法對兒女們講了,遭到一致反對。大家說:“你根本不懂種子遺傳學,專家都不可能做成的事,你怎么可能呢?再說你年紀又這么大了?!?/p>

二十年過去了。有一天早晨,她來到花園里,看到一朵金盞花,開得特別燦爛。它不是一般的白色,是如銀如雪的純白。

她把純白金盞花種子寄給了那家園藝所。她甚至不知道那則啟事是否還有效,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純白金盞花。

等待的日子長達一年,因為人們要把那些種子種下去,開花以后才能得到驗證。終于,園藝所長打電話來了。他對老奶奶說:“我們看到了您的花,它是雪白的,漂亮極了。因為時隔二十年,獎金不能再兌現(xiàn)了。您還有什么別的要求嗎?”

老奶奶對著聽筒小聲說:“我只想問一問,你們還要黑色的金盞花嗎?我也能種出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會寫字,會認讀5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由會寫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4、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5、抓住重點語句體會人物的思想。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老奶奶契而不舍的精神。

2、了解課文敘述的順序。

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看到過金盞花嗎?金盞花是一種一年或兩年生的植物,開乳黃色或橘紅色的花。它不僅花朵美,而且也是一種中藥。這種既有觀賞價值又具有藥理功能的植物,大家想不想在家里栽種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一位老奶奶栽種金盞花的課文。(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并進行交流。

1、學生自由讀文,注意生字讀音。

2、匯報交流。

a、借助卡片讀準字音。

b、教師范讀。

c、指導容易讀錯音的生字。

d、指名學生認讀。

3、交流識記生字。

a、加偏旁記憶的生字:鎮(zhèn)、試、撒、燦、爛。

b、熟字組合記憶的字:燦、爛。

c、形近字對比記憶:栽——裁。

4、鞏固生字。

5、詞語釋義,積累詞語。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1、聽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輕聲跟讀。

3、男女生分讀。

四、感知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結構。

1、學生火車接龍分自然段朗讀,其他同學思考。

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課文可以歸并成幾大部分?每一部分各講了什么?

2、教師相機指導。

課文記述了一位老奶奶滿懷希望,堅持不懈,培育純白色金盞花的故事,贊揚了她契而不舍的精神。

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一位老奶奶種花技術特別好,人們稱她為“綠手指?!?/p>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講老奶奶看到報上的消息,不顧兒女的反對,年復一年,精心培育,終于培育出白色金盞花。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講老奶奶把培育出的白色金盞花寄給園藝所,并表示還能種出黑色的金盞花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指名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細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1、會議課文結構,自由討論。

2、交流課文敘述順序。

三、精讀課文,探究釋疑。

探究學習第一部分:

1、學生齊讀課文。

2、提出疑問: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各講了什么?

3、學生交流:共兩句話。第一句寫老奶奶住在一個開滿鮮花的小鎮(zhèn)上。第二句寫人們稱老奶奶為“綠手指”。

4、指導學習。

a、“因為她種花技術特別好,所以人們稱她‘綠手指’。”

“綠手指”為什么加上引號?(比喻用辛勤勞動美化環(huán)境的園丁。)。

b、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可被成為“綠手指”?

c、指導練習說句:“因為……所以……”

探究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學生朗讀。

2、思考:老奶奶為什么想到種純白色金盞花?老奶奶是怎樣種出純白金盞花的?

3、指導釋疑:

a、老奶奶為什么想到種純白色金盞花?(老奶奶在報上看到一條消息:誰能種出純白色金盞花,就能得到園藝所的高額獎金。)。

b、她的想法為什么會遭到兒女的反對?(老奶奶不懂遺傳學,年紀又大,而且要種白色金盞花是專家都不可能完成的事。)。

c、老奶奶是怎樣種出純白金盞花的?找出相關句子讀一讀。

d、鼓勵學生用自己一的話說說老奶奶種花的經過。

e、老奶奶培育出白金盞花用了多長時間?齊讀相關句子。

4、再讀課文,感悟老奶奶的精神。

自學第三部分:

1、自由朗讀課文。

2、讀后思考:20年后,老奶奶為什么把花種寄給園藝所?

3、合作討論、交流。

4、教師指導理解:我只想問一問,你們還要黑色的金盞花嗎?我也能種出來……。

老奶奶把種子寄給園藝所,是想表明自己不僅能種出純白金盞花,還能種出黑色金盞花,并不是想要那高額獎金。從中可以感受到老人矢志不移,孜孜以求的良好品質。

四、朗讀比賽,加深感悟。

五、課后實踐:種一盆花或一種蔬菜,觀察、記錄它的生長過程,體會勞動的辛苦和收獲的喜悅。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四

這篇課文寫的是在桃花盛開、綠柳輕揚、燕子飛來的情景。這些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飛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飛到了柳枝間,有的停在了遠處的電線上歇息,燕子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作者描繪了充滿生機的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贊美了活潑可愛的小燕子,表達了對光彩奪目的春天到來的歡欣熱愛之情。

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趕集似的聚攏來”的生機勃勃的春天景象,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激發(fā)學生對充滿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熱愛的感情;二是學習作者細致觀察、豐富的想象及一些表達方法。

二、學習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三、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燕子的可愛以及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觀察。

四、課前準備。

1、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搜集有關春天的圖片(特別是有關燕子的資料),誦讀歌頌春天的詩歌和文章。

3、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導入新課,初讀課文。

2、會認9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等詞語。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導入課題。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圖片并用優(yōu)美詞句描述給大家聽。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課文《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3、指導“燕”字的寫法。(“廿”是燕頭,“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5、師小結:我們讀課文,可以從題目想開去,可以提出幾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讀,有些問題不用老師講,你自己就能讀懂。

設計意圖:導入課文比較精當簡練,在學生交流資料中,既幫助學生積累了優(yōu)美的詞語,又顯現(xiàn)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對課題的質疑,激發(fā)了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把課文讀通順。

2、默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語句。

3、小組內匯報交流自讀情況。

(1)讀生字組詞,說說生字書寫時應注意的問題,重點注意“倦”、“添”兩個字。通過組詞,鞏固生字的掌握。

(2)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語句,有的問題可在小組內解決,組長歸納組內仍然解決不了的問題,記錄下來。

(4)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整體入手,自學生字詞,畫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進行小組交流,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質疑。

(1)課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從哪幾方面描寫燕子的?(課文是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從燕子的外形、燕子為春光增添生機、燕子的飛行、燕子的停歇四個方面來描寫燕子的。)。

(2)可讓學生談一談你最喜歡燕子哪個方面的特點,并說出喜歡的理由,學生提到哪個方面的特點教師就引導學生理解相應的段落。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話寫什么?(燕子的外形特點:羽毛、翅膀、尾巴)。

2、討論:作者為什么只寫這三部分呢?難道他觀察不仔細嗎?

3、小結:描寫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點的地方去寫。

4、你想怎么讀這段話?為什么?試著讀讀。

(“一身羽毛”“一對翅膀”“湊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5、詞語訓練:“湊成”換成“組成”好嗎?為什么?(反復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活潑的基調)。

6、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本設計引導學生在學文的基礎上,從課文中想開去,體會寫景物抓特點的寫作方法,最后用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深化對燕子特點的認識。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抓住描寫燕子和春天的語句,感悟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氣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細致地觀察和一些表達方法,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

1、分自然段指讀全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

2、背誦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思考:課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來表現(xiàn)春天的?邊讀邊勾畫有關詞語。

2、討論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覺?(體會春雨的特點)。

(2)讀中體會:“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引導學生讀出舒緩、輕柔,體現(xiàn)柳絲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光彩奪目”“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機”。(先引導學生理解“趕集”的意思,再討論春天的花草與“趕集”有什么聯(lián)系?最后說說“趕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讓學生想象花兒爭相開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4、你能美美地把這段文字讀出來嗎?配樂指名朗讀。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三自然段,從這一段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飛行的情景,燕子飛得很快,很輕)。

2、你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再讀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4、你從中看出了什么?讀讀這個詞所在的句子,體會體會。

5、我們從“唧”這個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還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飛得“輕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讀一遍,看誰讀得讓人感覺到燕子飛得輕快,姿態(tài)優(yōu)美。(學生練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重點字詞理解句子意思,通過對“斜、掠過、唧唧”的理解盡情的體驗燕子飛行的輕快、靈巧和快樂。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邊讀邊畫出你最喜歡的詞、句子。

2、交流,重點賞析“幾痕”、“五線譜”等詞。

(1)辨析“幾痕”和“幾根”。

(“幾痕”寫出了電線很高很遠,看上去淡淡的,隱隱約約的。)。

(2)板畫體會“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贊歌”,課文最后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春天充滿。

生機,表達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設計意圖:通過對“幾痕”和“幾根”的辨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利用板畫進行巧妙的點撥,勝似講解。

五、總結全文。

1、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

2、配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體會春天的美麗和燕子的可愛。

六、作業(yè)超市(自選兩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摘抄下來。

3、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寫法,抓住這種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寫一段話。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五

重點句子:

1、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2、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3、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盡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起。

4、老漁翁看了看我們說:“孩子們,你們知道翠鳥的家在哪里?沿著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它從那么遠的地方飛到這里來,是要和你們做朋友的呀!”

主要內容:

《翠鳥》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翠鳥顏色鮮艷、小巧玲瓏、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孩子們也喜歡這樣可愛的小鳥,想捉一只翠鳥來飼養(yǎng),但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吁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運用略讀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感受人們對小燕子的關心,受到關愛生命的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理解、感受能力。

運用略讀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語言和動作,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ppt課件

一、回顧課文整體感知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課文一共有幾個角色?主要人物是誰?(田田和韓奶奶)你覺得她們都是什么樣的人?(關心燕子的人)從哪些句子或詞語能體會出來呢?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找到呢?(略讀,抓重點句、關鍵詞)

二、精讀感悟運用略讀

1.學生自由讀文,圍繞“田田”,感悟內心

學生匯報:說一說,你是從哪些句子或詞語中體會到的?

預設如下:

(1).“小燕子餓了,燕子媽媽出去找食,什么時候回來呀?”

(2).“如果誰把它關上,燕子媽媽銜食回來就進不來了,小燕子會餓死的。爺爺,我們想想辦法吧?!?/p>

(3).“二樓韓奶奶家離燕子窩近,我們跟韓奶奶說一聲,大家共同看著這扇窗戶?!?/p>

指導朗讀:想出辦法的田田一定激動不已,讀的時候一定要帶著激動的語氣。

(4).田田“搶先說”說明她很著急。

2.自由讀文,圍繞“韓奶奶”解讀文本

學生匯報:從哪些地方感受到韓奶奶也很關心小燕子一家的?

(1).“韓奶奶正站在門口”可以看出她也十分擔心和關心,擔心的是窗戶被關上,關心的是小燕子被餓壞了。

(2).“有一天窗戶關上了,燕子媽媽的叫聲跟哭聲一樣”,

追問:韓奶奶聽到后什么感受?為什么會這樣想?這叫什么?(將心比心)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將心比心”的含義。

4如果你是小燕子,聽了他們的談話和想法,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走入文本,與文本對話,加深理解和教育】

三、回讀課文積累背誦

1.是啊,人關心動物,動物也同樣會回報人類,我們應該和睦相處,那樣,我們的家園才會更美好,就讓我們重新回到課文,再次感受一下田田他們對小燕子的關愛吧!自由讀課文,把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背下來。

燕子回家的路

小燕子餓壞窗戶關上

田田:焦急擔心

關心

站在門口

韓奶奶:擔心等待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七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學習尖、只2個生字,及新偏旁小字頭。理解課文中“藍藍、閃閃、彎彎”等詞語的意思。能用“我看見……”的句式說話。

2、技能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欣賞大自然美麗景色的情趣。

(二)教學重點:學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理解“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的意思。

(四)教學準備:

課件、輕音樂的磁帶、學生準備畫畫的工具、本課生字。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識。

1、認讀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戲)。

s:行!

眾s: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呀,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眾學生邊拍手邊唱,點幾位學生上講臺找朋友)。

s1:船輪船的船,左右結構舟字旁。船就是我的好朋友。

眾s:船輪船的船,左右結構舟字旁。船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s2:……。

眾s:……。

t:小朋友真不錯,把你的朋友介紹給大家認識了。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小朋友表現(xiàn)這么好,湯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請小朋友閉起眼睛。(課件出示晴朗的夜空圖,星星在閃爍。同時教師鋼琴彈奏《閃爍的小星星》)。

2、可以睜開眼睛看看,我們來到了哪里?在這里你看到了什么?(請學生自由說)。

(隨機可以理解“閃閃的”這個詞語。)。

3、一起唱《閃爍的小星星》學生可以自編動作。

三、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句“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p>

1、滿天都是小星星多美啊!可是,好象缺了點什么?(點擊課件夜空中出示一輪圓月)有時候月亮是這樣的。(再點擊課件夜空中出示一彎新月)有時候月亮又是這樣的。

課文中的月亮是哪一個?

(隨機教學“彎彎”)。

(1)我們也畫一個彎彎的月亮。(師生一起畫)。

(3)學習生字“尖”。

a、讀音jian。

告訴是一個三拼音。

b、上下結構。新偏旁“小字頭”

c、看著老師書空,自己學著進行書空。在作業(yè)本上寫上兩個尖字。

(4)、彎彎的月兒兩頭尖,請在在月兒尖的地方寫上一個“尖”字。

2、請你說說看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彎彎的?

(小橋、香蕉、小河、眼睛、嘴巴、小船……)。

3、瞧!(出示課件月兒與小船重疊),你想說什么?

對了,彎彎的月兒就像小小的船!這船的兩頭也是……?

4、打開書本,說說你們剛才學會了哪一句話?

5、一起讀,你認為應該怎么讀?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們在讀課文時要做到聲音響,不丟,不加字,字音要準確。

示范讀——齊讀——那男女生對讀——指名讀——評議。

(二)、學習課文第二句“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1、夜空這么美麗,怪不得有一位小女孩,托著可愛的小臉蛋兒,望著兩頭尖尖,像小船一樣的月亮,出了神。(課件出示一位小女孩遙望著星空,嘴巴里還嘀咕著:我要是能上去那該多好啊!)。

2、小女孩說著說著真的飛上天空了。(課件出示小女孩坐在月亮上,慢慢飛上了天空)這個小女孩就是課文中的“我”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說說是怎么個坐法?我們邊坐邊讀(讓同學們在座位上研究各種坐,邊玩邊讀)。

4、這位小女孩,坐在月亮上看見了什么?

什么叫“只看見”?——其他都沒有看見。

5、學習“只”

a、讀音zhi。

告訴是一個翹舌音。

b、你來分析一下,怎么樣來記住這個字?

c、看著老師書空,自己學著進行書空。在作業(yè)本上寫上兩個尖字。

7、練習疊詞:星星是閃閃的,天空是藍藍的,船兒是……,你還能說出這類詞嗎?(紅紅的太陽、綠綠的小草、輕輕的云、黃黃的梨…………)。

8、打開課文,說說你剛才學會了哪一句?

9、一起讀,你認為應該怎么讀?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我們在讀課文時要做到聲音響,不丟,不加字,字音要準確。

示范讀——齊讀——那男女生對讀——指名讀——評議。

四、指導朗讀全文,背誦全文。

你瞧,夜空多美啊!藍藍的天上閃閃的星星對著我們眨眼睛,小女孩在這么美麗的夜空中陶醉了,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請你為圖配上音,把天空的美讀出來。

1、自由找朋友,讀給他聽。老師提一個要求,你要讀得把旁邊的同學帶上藍天。

2、集體讀,指名讀……。

3、小朋友讀得真好,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讓你們聽一首歌,如果你們會唱就跟著一起唱好嗎?(放小小的船的音樂,學生跟唱,實際為背誦)。

4、表演讀(指名、集體)。

五、練習說話。

1、這么美麗的夜空,小朋友想不想到月亮上去?

請大家閉上眼睛我們要出發(fā)了。好,我們一起飛向藍天,坐到月亮上???,藍藍的天上有許許多多一閃一閃的星星,在向我們眨眼睛呢!彎彎的月亮多像一只小插,讓我們飛吧,飛吧!飛上藍天,坐到月亮上去。(放音樂)。

你是不已經在藍天上了?是不是已經坐在月亮上了?

2、小朋友可以睜開眼睛,瞧一瞧,你在哪里了?哈,小朋友已經飛上天了,已經坐在小船里了,讓我們在月亮上愉快地唱《小小的船》(課件出示全班小朋友把學生的照片進行處理乘著月亮慢慢飛上天)。

3、想想坐在月亮上,你會看見什么?如果向下看會看見什么?

說話訓練:我坐在月亮上,看見。(課件出示)。

(閃閃的星星,白白的云、長長的火箭……)(長城、黃河、長江……)。

4、小朋友看到得真多,我再來讀一讀課文的第2句。

六、想一想、畫一畫,趣中求新。

1、夜空多美麗啊!你想把他畫下來嗎?先說說你想畫什么?

2、指導畫。

請你把自己看到的、讀到的、說到的、想到的畫下來。請你用手中的畫筆畫出21世紀的太空美景!(學生在音樂中作畫)。

七、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0課小小的船,又認識了兩個生字和一個新偏旁,還理解了這首兒歌的意思,進行了一次愉快地夜空之旅,看見了美麗的夜空。希望小朋友學好了本領張大后,也到宇宙中去探索宇宙的奧秘。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八

用自己的眼睛看,腦筋想,用心去體會,創(chuàng)作與大家不一樣的東西既是的也是最獨特的,更是最有價值和個性的。課文再現(xiàn)了小作者畫紅馬受到老師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極富兒童化的語言,既貼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學生一定會很喜歡的。

知識目標:獨立學會要求掌握的10個生字,認識9個生字;學習運用工具書及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初步了解冒號的一般用法。能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在學習、生活中只有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體驗嘗試后的喜悅。

1.注意“幫”的結構;“待”是多音字;

2.能正確、流利、分角色朗讀課文。

3.體會文中融洽的師生關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觀察,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體驗到嘗試后的喜悅。

學習冒號的用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讀順課文,初步了解文章內容。

2.了解小作者的創(chuàng)作過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趣。

1.你逛過動物園嗎?誰能說說你見到的馬有什么特點?

2.你見過紅馬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故事,故事的題目是――

板書并指名讀課題――《紅馬的故事》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把學生的問題寫在黑板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學法指導:(課件出示)

1.標:標出自然段。

2.記:畫出生字、新詞及不認識的字詞,問一問,記一記。

3.畫: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4.問:不懂的問題。

(二)討論:

小組長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

1.教師配樂范讀

2.學生按自學步驟自學課文

3.檢查生字情況

a.出示文中生字的詞語,學生自由讀,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在文中圈出,再齊讀。

b. 擴詞。

含苞待放 滑稽 自由 一片葉瓣 一只蒼蠅 一頭牛 一匹馬

c. 你還能找出這樣的詞組嗎?(一幅畫)

(三)師生交流。

1. 課文寫的是一件什么事?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課后延伸:邊讀書邊想象并動手畫一畫小作者的畫上畫了些什么?

四、寫字指導。

1.自主觀察“我會寫”中的字,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你會用什么方法記住哪個生字?

2.重點師范寫以下幾個字:故、級、粉、板、事

3.學生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交流。

強調:左右結構的字不能太分開,“事”字的橫要注意有變化。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

體會文中融洽的師生關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觀察,大膽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才能體驗到嘗試后的喜悅。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聽寫生字,用“事”組詞。

二、創(chuàng)設情境,抓住關鍵詞句。

1.平常你最喜歡什么老師上課,為什么?

2.讀了紅馬的故事,說說文中的老師你喜歡嗎?為什么?

3.從課文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這位老師不僅你們喜歡,他的學生們更喜歡?

4.喜歡他什么?從哪些詞句讀出來?

三、朗讀指導,讀中品文。

1.引導學生讀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試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來。

2.分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出對老師的喜愛、敬佩、感激,為我大膽創(chuàng)作得到肯定而驚喜、自豪。

四、引導學生說出冒號的作用。

出示句子:

1. 老師走到我旁邊,笑著問:“畫好啦?這是什么馬?”(表示提起下文)

2. 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開,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葉瓣在桌面上。

(用于總說后面,表示分說。)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學看到了我的畫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今天聽這位老師上課,感覺很欣慰。因為和她以前的課堂比起來,覺得有較大的改觀。

一是學生上課的狀態(tài)很好。與她以前學生明顯不一樣的是,學生上課眼睛里開始有亮晶晶的東西了,眼神里流露出的對語文的喜愛,對學習的興趣讓我倍感高興。

二是教師教學內容的安排飽滿了,一堂課基本完成了全課書的學習。而且教師比較重視語言文字的訓練。尤其是那個冒號的學習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出現(xiàn)了一個冒號,教師問學生發(fā)現(xiàn)冒號的作用沒有。然后讓學生翻開新華字典告訴學生,新華字典不光查字,還告訴我們標點的用法。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到冒號的三種用法,并知道了在這句話中的用法。我看了看,學生基本上人手一冊字典,想想有時在某個班想找一本字典也找不到的情況,覺得教師如此重視工具書的使用和指導對孩子將是終身受益的。學以致用,教師馬上出示一段課文第三自然段中的一句話(含有冒號),讓學生加標點。學生通過這樣一個來回的學習,對冒號的認識一定會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三是朗讀的指導。不論是開始教師的范讀,還是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讀書,都很有實效。

教師在組織教學時以“趣”字作為教學的核心來組織教學,讓學生在文中找到覺得有趣的地方,然后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教學流程固然清晰,但是我覺得這個核把握不是很準。看看書中這幾句話。

“美術老師常常讓我們自由畫畫”。

“畫什么都可以”。

“高興畫什么就畫什么”。

“很好,很好,就是要這樣畫!”

學生讀這篇文章應該不僅是從文中感受到一些有趣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篇課文讓學生感受到這位教師看似隨意的教學中蘊涵的一種教育理念:鼓勵學生自由想象,自由創(chuàng)作,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這種對自由的追求貫穿在文章始終――我手畫我心。學生在這樣的美術課上,毫無約束、自由馳騁,畫出屬于自己的獨特的作品。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是在充分地享受這樣獨立創(chuàng)作、自由創(chuàng)造帶來的巨大的快樂和幸福。

“馬為什么是紅色的?”

“因為賽跑很熱嘛!”

聽著這樣童稚的對話,你不由得對這樣充分章顯個性心靈的課堂心向往之。難怪作者說“我喜歡上美術課,最喜歡自由畫畫”。

如果對課文能有以上的理解和把握,我想老師再來設計教學時一定會另有一番天地。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九

1、學會8個字,認識8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遵守社會公德,社會規(guī)定是人人必須做到的,應該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

4、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句子,學習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學習課文中描寫主人公心理活動的句子,學習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引導學生知道遵守社會公德,社會規(guī)定是人人必須做到的,應該成為自覺自愿的行為。

教學過程。

2、師:讀完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呢?

3、師:你們可真會動腦筋,讓我們就帶著這些疑問走進課文吧!

1、師:請同學們把書輕輕打開第11課自由的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師:同學們讀書可真認真,相信這些生字也都會認了!誰能讀?

聊天魚餌掙扎筋疲力盡鱸魚叫嚷遵守。

小島急切劃破乞求余地慢吞吞嘴唇。

漣漪周旋月光如水小心翼翼一收一放翕動。

不容爭辯依依不舍。

指名讀正音齊讀。

教師給一個提示:一天夜晚,湯姆和爸爸去(),湯姆(),可是爸爸堅持()。

3、師:很明顯,這是一篇寫事的記敘文。記敘文的三要素就是時間、地點、人物。讀這樣的課文,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了解課文內容。但是,我們還必須讀出課文隱藏的.情感。請用心讀課文的釣魚部分3~5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從哪些詞句里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大魚?拿出筆畫一畫,并做上批注。

“啊,真大!還是條鱸魚呢!湯姆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的鱸魚。他和爸爸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看著魚鰓在銀色的月光下一張一合地翕動著。”

抓?。骸按?、得意、漂亮”體會鱸魚的大、珍貴、不容易釣到。

談體會讀評再讀。板書:釣到魚之后得意。

再次齊讀這部分。

5、師:能釣到這么大而且又珍貴的鱸魚,可真是不容易呀!湯姆是怎樣釣到這條大魚的呢?請大家自由的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從文中找出描寫湯姆釣魚動作的詞語圈出來。

6、師:從這些動詞當中那個你體會到了什么?

(有經驗、急切)。談體會讀評再讀。

板書:釣到魚之前急切。

7、師、我們再請一個同學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湯姆是怎樣釣魚的?其他同學思考:你都知道了什么?拿筆畫出來,做上批注。

8、“過了好長時間,湯姆突然覺察到水下有動靜,魚竿猛地抖動了一下?!?/p>

“湯姆一陣驚喜:一定是個大家伙上鉤了!”

板書:釣到魚當時驚喜。

“他趕緊抓起魚竿,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一放一收,和魚鉤上的魚周旋著?!?/p>

“那條魚想掙脫魚鉤,不停地蹦跳著,甩動著尾巴,水面上不時發(fā)出”啪啪“的響聲,濺起點點水花?!?/p>

抓住重點詞語體會湯姆有經驗、釣到大魚很不容易(教師補充資料:湯姆當時只有11歲)。

指名讀評范讀各種形式的讀。

9、師:同學們指板書總結,齊讀1—5自然段。

1、寫生字詞,要求會寫的生字每個寫3個;帶生字的詞語每個寫2個。

2、朗讀課文。

3、摘錄環(huán)境描寫和心理描寫的句子。

4、預習課文的后半部分,提出疑難問題。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十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游覽、工藝品、名不虛傳、游人如織、壯觀、出售、攤點、陳列、構思、五官端正、觀賞、清晰可辨、掏錢、即將、流露、一模一樣、付錢、標準”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詞語。

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一、啟發(fā)談話、提示課題。

1、課前老師布置你們搜集有關非洲地理位置、氣候物產、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圖片資料。請大家拿出來。

2、學生進行交流。

3、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賣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課題。

二、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把課文讀正確,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生字情況,把朗讀的句子讀通順。

3、朗讀提示:

分段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4、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讀課文,了解敘述順序。

1、布置默讀,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默讀,思考,做記號,也可以與學生討論。

3、全班交流:

理清課文的順序:

聽朋友介紹木雕……挑選木雕……放棄木雕……贈送木雕。

四、學習生字。

重點指導: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寫一橫;“馱”字右邊不要寫成“犬”;“構”“端”“辨”“堆”“?!笨梢宰寣W生先和以前學過的“溝”“喘”“辮”“推”“摸”字比較,注意不同之處。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十一

教材分析:

本文通過一個人同時夸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互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的故事,告訴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學生分析:

了解寓言故事不成問題,關鍵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深刻道理,然后聯(lián)系實際談感受。

設計理念:

以自瀆為主,重在感悟積累。

教學目標:

1、理解文言文詞義句義,能講述文言故事。

2、有感情朗讀,能背誦此文。

3、懂得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學會學習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意思,熟讀成誦,明白道理。

教學流程:

1、以前學過哪些寓言?怎樣學習寓言。

2、什么叫文言文,怎樣學習文言文。

3、題解。

1、教師泛讀(或聽錄音)。

2、領讀。

3、自由練習朗讀。

4、指名朗讀。

1、讓學生自己邊讀句子,邊看課后注釋,揣摩句子意思。

2、匯報交流。

3、指名把故事完整的講述一遍。

4、自由練習講寓言故事。

5、練習感情朗讀。

6、生齊讀(要求讀慢一點,學會吹噓自己的矛和盾,注意反駁的語氣)。

1、提出問題,學習小組分析討論。

2、匯報小結。

1、幫助楚國人賣出矛和盾,該怎么做?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十二

1、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會拼寫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神話傳說中所營造出的美好情境。

3、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能用自己的話再講一講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后羿一心為民除害的好品質。

2、反復誦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3、展開小組討論,對故事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激發(fā)學生產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和愿望,親近神話英雄人物,體會傳統(tǒng)文化精髓。

2、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好品質。學習后羿為民除害的大無畏精神。

再重溫一下《女媧和人》的故事。

一、激趣導入。

師:昨天老師布置大家看《女媧和人》的故事,還記得這個故事嗎?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師:大家說得真好,神話傳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就讓我們再來欣賞一篇神話故事,你們愿意嗎?(齊讀課題)。

師:看到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大膽得提出來。

學生根據課題進行提問,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有:

1、后羿為什么要射太陽?

2、后羿是怎樣射太陽的?

二、自主學習。

師:下面就請大家認真讀書,解決這兩個問題。可以自己尋求答案,也可以找到你的好朋友互相幫助解決問題。

1、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邊讀邊思考。

2、自由結組,借助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

三、匯報交流。

師:通過學習相信大家一定解決了提出的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1、因為十個太陽的貪玩,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人們希望能射下太陽。

學生要根據第四自然段的內容理解進行想象。

2、后羿是怎樣射下太陽的要結合文章第六自然段的內容來理解。抓住非?!半y過”體會后羿的心地善良。抓住“立刻”體會后羿一心為民除害的.急切心情。抓住“搭上、拉滿”體會后羿的威武與應用。

引導學生想象太陽射下來之后世界的景色與人們的喜悅。

教師要注意朗讀的指導,要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

學生的想象要與文章的第三與第七自然段的內容相聯(lián)系。

師:后羿的形象已深深地刻在你的心中,你心目中的后羿十個怎樣的人呢?

四、生字書寫。

五、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相信大家已喜歡上了這有趣的神話童話了吧!課下大家可以找一些神話來讀一讀。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十三

1.借助閱讀,在觀察、想象、發(fā)現(xiàn)中,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情趣。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反復朗讀中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并學會有理有據的預測故事將要發(fā)生的事情。

3.合理地續(xù)編故事或創(chuàng)編故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今天有位特別的先生來到了我們的童話樂園里,他是誰呢?

二、整體感知課文。

1.在打開課文之前,讓我們看看胡蘿卜先生給我們布置了哪些任務?

(1)自由讀課文五分鐘,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認真讀課文,看看在胡蘿卜先生身上發(fā)生了什么事?

2.本課中出現(xiàn)了幾個生字,誰能自告奮勇地站起來讀讀看。

a.指名學生讀。

b.加上拼音讀。

c.讓我們將詞語送入句子讀一讀。

三、品讀環(huán)節(jié)。

濃密的胡子令胡蘿卜先生很發(fā)愁,但這根胡子在別人看來卻有著另一種意想不到的用處。(大屏幕出示這段內容)。

a.讀課文的時候根據課文中的關鍵詞語揣摩人物內心的想法,把自己當成其中的一份子,就能體會文章中人物的內心世界。(自由練讀)。

b.胡蘿卜先生的胡子對自己來說是煩惱,對別人來說呢?

c.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幫助了小男孩解決了什么難題?

d.幫助鳥太太解決了什么難題?

e.還有可能幫助誰解決什么樣的難題?想一想,說一說。

所以說: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2.出示:“我的胡子真是太棒了?!闭l來當胡蘿卜先生夸夸自己的胡子?

3.設疑感悟: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真是太棒了,不僅幫助了自己更幫助了別人??墒牵}卜先生是那么喜歡自己的胡子,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心愛的胡子被別人用掉的時候,他會生氣嗎?為什么?想一想。

小結:我明白了,胡蘿卜先生不會生氣還會很快樂,因為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快樂。可是假如有一天,胡蘿卜先生的胡子越來越少了,甚至用光了,沒有了,他還會快樂嗎?不管快樂還是不快樂,我們都能感覺胡蘿卜先生有一課樂于助人的心。

四、創(chuàng)編故事,繪寫結合。

(1)胡蘿卜先生的胡子真的很神奇啊,幫助了那么多人,讓那么多人快樂。當胡蘿卜先生繼續(xù)往前走,還會發(fā)生什么樣神奇的故事呢?用你的畫筆畫下來并寫一寫你的故事吧。

(2)評價交流。

小學三年級語文希望的種子原文及教案篇十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內容,了解詩歌意境。

2、用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改變。

3、感受爸爸、媽媽和“我”對大海的愛,以及大海對“我”的意志品格的影響。重點朗讀詩歌,感受我們對大海的熱愛。

“我讓奔騰的浪花鉆進我黝黑的身體”這句話的理解。

1、詞語讀準確。

2、簡單回憶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1、詩歌中共有三個人,他們分別怎樣做的。

2、學生匯報。

3、讀好一、二句。理解“曝光”的意思?,F(xiàn)在都是數(shù)碼相機,簡單的講一下膠卷相機的原理,學生就明白這個詞語的意思。

剛才,是老師講解了“曝光”的意思,平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是理解詞語的好的方法,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

4、爸爸為什么要把海浪裝進錄音機里呢?(把美留住,可以隨時聽到---)。

5、媽媽為什么要把海浪留在軟片里呢?(看也看不夠)。

6、想象一下,她都會留下什么樣的鏡頭?(波濤洶涌、波光粼粼等)。

7、讀好這兩個句子。

8、我們還可以把海浪裝進什么里呢?

用誰,把海浪()在他的()里,說句子。

如:姐姐把海浪請到她的畫板上。

爺爺把海浪錄到他的錄象機里。

9、學生匯報。

10、昨天留了查字典的任務,你能說說“奔騰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也是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11、想象一下:奔騰的浪花是什么樣?(不斷涌起的,向前不斷推進)。

12、哎呀,浪花怎么會鉆進我的身體里呢?

13、什么樣的目光稱為“堅毅”?你在哪看到過這樣的目光。(當需要決策的時候,堅強的目光等)。

14、你們用聯(lián)系生活中的'內容,理解了堅毅的意思。這樣堅毅的目光是怎么來的?

我們又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把這個詞語的意思理解得更加透徹。

15、什么叫“無窮無盡”?還可以用“無窮無盡”形容什么?

16、“無”--“無”—的詞語都是表示沒有的意思,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在海浪的洗滌之下,小詩人得到了鍛煉,他有了強健的體魄,塑造堅韌了品格。

17、整體感情讀3——5詩節(jié)。

18、理解詞語的方法。

1、配樂品讀。

2、完成課后題。

3、順序,背誦。

板書設計海浪。

爸爸裝進錄音機。

媽媽海浪曝光軟片里。

我鉆進身體里。

教學反思。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35745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