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案識(熱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0:16:12
一年級教案識(熱門15篇)
時間:2023-11-27 00:16:12     小編:薇兒

教案是教師按照教學計劃和學生實際情況編制的一種指導教學的書面材料。編寫教案時需要考慮教學方法和教具的選擇,以及課堂管理的策略。最后,希望大家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帶來更好的教育體驗。

一年級教案識篇一

1、會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劃圓拼圖。

2、在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3、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培養(yǎng)主動探索的,學會欣賞他人,樹立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通過折紙對簡單的圖形進行分解和拼補。

教學難點:拼出有趣的圖形。

一、展示作品,發(fā)揮想象,激發(fā)興趣。

(1)請同學們來欣賞一下三幅圖。

逐一展示三幅圖畫。

讓學生充分說一說,每一幅圖像什么。

出示最后一幅圖,讓學生說說這幅圖是由我人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2)今天還帶來了同學們折好的精美的手工制品。請同學們來看一看,猜一猜它們像什么。

(3)揭示課題。

這些同學的手可真巧??!新|課|標|第|一|。

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也同樣能做出這么精美的手工制品。

請同學們也來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看看哪些同學在這我們節(jié)課上可以做到又動手、又動口、又動腦。

二、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1)拿出1號圖形。

(等邊三角形)。

你會把這個三角形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請你試一試。

(學生試折)。

你是怎樣折的呢?

(請學生陳述)。

這兩部分一樣大嗎?

請動手剪一剪、比一比。

(請一些學生展示操作過程)。

(2)拿出2號圖形。

這是什么圖形呢?

(學生回答:圓)。

你能動手把這個圓折成一樣的'兩部分嗎?

請你動手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

(學生展示、匯報)。

(3)剛才,我們是分哪幾步把1號、2號圖形分成一樣的兩個部分的?

生答。

(師板書:一折,二剪,三比)。

(4)請拿出3號、4號圖形,說出是什么圖形。

(學生回答:正方形)。

你能用剛才學過的方法把正方形折成。

一樣的兩部分嗎?比比誰的方法多。

學生折,然后匯報結果。

(可以橫折,還可以把相對的兩個角對折)。

(5)請同學們按上面的步驟把5號、6號圖形(長方形)折成一樣的兩面二部分。

展示不同的折法。

請一名學生上來剪一剪、比一比。

三、拼一拼。

(1)你能用剛才剪出來的圖形拼一拼嗎?

(學生拼圖)。

(2)請你動手拼出你最喜歡的兩個圖形來。

(3)展示學生作品。

請你說一說。

你是用什么圖形來拼的?它像什么?

(4)喜歡折紙的同學請舉手,你們會折什么?

(5)請一位同學邊折邊說你是怎么折飛機(或表蛙)的。

(6)請同不們這位同學折得怎么樣。

(7)請同學們組成四人小組,推選一名代表,教其他三位同學折一件物品,折完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一下。

四、自由創(chuàng)作。

(1)你會把一張長方形的紙折成正方形嗎?請學生折好后匯報一下自己的折法。

(2)你能把這一張正方形紙剪成四個一樣大的部分嗎?

你有幾種方法?

(四個三角形,四個正方形,四個長方形)。

你用這四個一樣大的圖形可以拼出哪些圖形?

(3)你還能剪、拼出什么有趣的圖形嗎?補評:

動手做(一)。

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一年級教案識篇二

1、用卡紙制作童話里的小屋。

2、通過看、想、做等形式和方法,選用紙盒為童話里的主人公制作小屋。

3、感受生活的美好,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動手能力。

能用卡紙設計制作出具有美感的童話里的小屋。

如何啟發(fā)學生制作出具有美感和新意的童話里的小屋。

教師:課件、范作、場景圖。

學生:卡紙、彩色筆、剪刀。

檢查工具材料的準備情況,師生問好。

師:孩子們,你們聽過童話故事嗎?

生:聽過。

師:你們知道哪些童話故事呢?

生:白雪公主、灰姑娘等。(2-3個孩子)。

師:你們知道的童話故事可真多!想不想聽聽老師小時候聽過的童話故事?

生:想。

孩子們萌萌公主真可憐,你們想不想給萌萌公主設計制作一棟房子呢?

生:想。

師:孩子們真有愛心!告訴你們個好消息,誰設計的房子最漂亮,萌萌公主就會住進她的房子里。今天我們就變身為小小建筑師為萌萌公主制作童話里的小屋。(出示課題)。

師:想要給萌萌公主設計童話里的小屋,首先要對小屋有所了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有哪些主要的結構(展示小屋結構圖)。從上往下仔細觀察,看誰觀察的最仔細。

1、最上面的是什么?(舉手回答,講話的孩子會丟掉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房頂。

2、中間的是什么?——窗戶。

3、最下面的是什么?——門。

4、磚頭砌成的是什么呢?——墻體。

孩子們觀察的真仔細,童話里的小屋主要是由屋頂、門、窗、墻體組成。

師:可是這屋頂、門窗和墻體都有哪些不同的形狀呢?我們做個游戲來找一找。

4、小眼睛亮晶晶,看誰的小眼睛能發(fā)現(xiàn)墻體是由哪些形狀組成的——圓柱形、正方形、長方形并且墻體上是有顏色的。

(生說出一種形狀,在相應的位置貼上基本形)。

孩子們的小眼睛可真亮,我們發(fā)現(xiàn)童話里小屋的屋頂、門窗、墻體都是由多種基本形組成的,比如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半圓形等等。

(二)你能利用黑板上的圖形拼出漂亮的小屋嗎?誰想來試試?(圖形中間位置畫線一人一邊,學生在拼圖時稍加指導。)他們拼的真棒。

師:誰想試試他的屋頂還能換成其他的形狀嗎?門和窗能換嗎?(請學生換一換)看,換一換就能變成造型不同的小屋了。

同學們在拼一拼和換一換的游戲中表現(xiàn)的很棒,怎么樣利用這些形狀制作小屋呢?今天李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髌房纯此鼈兌加玫搅四男┬螤?(展臺展示作品)。

師:變一變,你想讓屋頂、門窗變成什么形狀的。(根據(jù)回答更換形狀)。

師:欣賞了這么多的作品,到底怎么樣才能利用卡紙制作小屋呢?老師給大家示范一下。

1、先畫它的墻體,看有方形的,有圓柱形的;。

2、你想給它加上什么形狀的屋頂呢?(2-3個學生回答。根據(jù)形狀的不同進行裝飾)。

3、你又想給它畫上哪種形狀的窗戶呢?(2-3)。

4、最后畫上門,換完了以后當然還要涂顏色,看你能把萌萌公主的小屋涂的非常的漂亮嗎?涂完色沿著邊緣的線剪下來,最后啊再折一折??矗粭澠恋姆孔泳妥龀闪?。

(播放音樂)。

同學們都迫不及待的想要為萌萌公主制作小屋了吧!不要急,我們先看下要求:

1、利用卡紙采用繪畫、剪折的方法設計制作一棟童話里的小屋:

2、要求造型獨特,形狀各異,有色彩變化。

好了,現(xiàn)在開始動手制作吧!我們來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做的最有創(chuàng)意,做的!

教師巡視指導。

1、發(fā)現(xiàn)造型上有創(chuàng)意的學生作品及時展示給大家。

大家。

2、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引導幫助。

3、強調(diào):看誰設計的小屋造型最有創(chuàng)意,看誰能用到的形狀最多,裝飾的最漂亮。

(能夠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其他的小朋友和老師看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做完的小朋友可以貼在黑板上面,看誰能完成的又好又快?!谝粋€完成了,而且又好又快,誰能成為第二個完成的呢?!€有最后3個名額了要抓住機會奧。好的,最后一個小朋友也已經(jīng)貼上去了,其他的孩子我們課下再給老師看。)。

生:我喜歡這棟房子,因為它的顏色很漂亮(表達的真清楚)。

生:我也喜歡這棟。

師:除了這個你還喜歡哪棟房子呢?(你們看這棟房子設計的多有特點~)(先看她用到了哪些形狀)。

師:你們覺得那棟房子設計的?——老師覺得大家設計的小屋都很漂亮,就讓萌萌公主住進大家的小屋里。

一年級教案識篇三

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

人來鳥不驚。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1)色:顏色,也有景色之意。

(2)驚:吃驚,害怕。

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

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妍斗艷,

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高鼎,清代后期詩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其人無甚事跡,其詩也多不合那個時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為他寫了一首有名的有關放風箏的《村居》詩。著有《拙吾詩稿》。

遠山含笑,有色便是好山,何為有色?清秀俊朗紅濕綠垂是色,寒色蒼蒼亦是佳色,奇傀峭拔也是異色,只因其距離而產(chǎn)生美感,讓人覺其有無限的風光。此乃是“靜境”,靜境之美出乎首句,在于有靜心者能品之。這就好比是陽春白雪,一開始就將下里巴人給趕出了藝術空間。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賞美的資格。在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靜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畫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著擋不住的盛情傾瀉而出。一種流動之美跳躍于詩人的眼中。

近聽水無聲。

源頭活水本是“動境”,而無聲二字又進入靜境,寧靜致遠。和首句并無矛盾之處。動靜的取舍上詩人可以說是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是什么如此神奇?靜的如此讓人難以放棄去一探究竟,這樣,我們就會接近此詩此畫,這樣心神和山水便靠近了。一切的妙處只是因為“無聲”,無聲是一種美。王羲之的詩中有“在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游”,便也是這種美。有聲無聲都溶在一起,完美的天籟之聲!莊子所提的“天籟”之聲就是如此,當“天籟”與“人籟”“地籟”一起時,便共同構成一個常人無法言語的自然之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花兒在那個最美的季節(jié)里盡情的開放,并最終將自己的生命燃燒般的開到最美。美到極致后,飄然而去。但此中花兒不謝,只因在畫中。不僅僅是如此,寫的近近是畫中的花,是春盡之時,花兒盡逝,無處得美而傷懷的感觸在里面。

鳥兒不驚,不知青春已盡,歲月已逝。徒留下多少悔恨。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著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于一種安靜的狀態(tài)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著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后的能夠寄托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恒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于虛幻。

一年級教案識篇四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在合適的場合使用恰當?shù)囊袅?,能體現(xiàn)一個人很好的修養(yǎng)。

讓學生懂得在合適的場合使用恰當?shù)囊袅?,能體現(xiàn)一個人很好的修養(yǎng)。

1課時

1.簡介課文插圖。

課文展現(xiàn)了三幅插圖。圖一:一個女孩正在圖書室里看書,一個男孩走過來和她說話。

圖二:老師在辦公室里改作業(yè),一個小學生走進來,告訴老師他撿到一塊橡皮。

圖三:一個小朋友走上講臺,給大家講故事。

2.引導學生領會圖畫內(nèi)容,并用自己的語言簡潔地說說畫面的內(nèi)容。

3.思考:觀察三幅圖后,你覺得什么時候要大聲說話?什么時候要小聲說話?

4.點名說,全班交流。

1.和爸爸媽媽一起在餐廳吃飯時。

2.當老師點你起來回答問題時。

3.“六一”兒童節(jié),上臺表演相聲節(jié)目時。

4.和媽媽一起去醫(yī)院看望生病的外公時。

小結:在不同的場合說話的語氣不一樣,聲音大小也不一樣,我們要在合適的場合使用恰當?shù)囊袅俊?/p>

下面的場合你該怎么做?

1.你到同學家去玩,正巧他的媽媽在休息。

2.你遇到了一個難題,去向老師請教。

一年級教案識篇五

1課時。

一、導入。

一雙眼睛一對寶,

生活學習離不了,

愛護眼睛講衛(wèi)生,

預防近視和眼病。

二、板書課題:第四課了解眼睛的功用。

三、教師帶讀第16頁的課文。

(學生齊讀,分組讀)。

四、新授。

1、出示圖片1。

提問:圖上你看到什么?怎樣保護眼睛?

小結:眼睛可以幫助我們看到美好的大自然。

2、出示圖片提問:看圖說說眼睛有哪些功用?

五、課堂總結。

一年級教案識篇六

本組課文把我們帶到了風光優(yōu)美的田園,通過綜合性學習,我們再次領略到了鄉(xiāng)村美麗的田園風光,感受那獨特迷人的田園風情。想想在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對鄉(xiāng)村生活和田園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學習的收獲,或?qū)μ飯@風光的感受,或活動中趣事等,說給大家聽聽。

要求。

1、在四人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體驗。

2、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匯報,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圖片和資料,組內(nèi)其他同學幫助潤色加工提煉。

3、評一評本組內(nèi)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4、注意語言清晰流暢,學會傾聽,禮貌提問。

5、教師參與組內(nèi)交流,予以指導。

1、田園風光美如畫:

師:那里的天是那么藍,那里的水是那么清,綠樹掩映中的農(nóng)家小院是那么寧靜。有請小導游們帶我們領略優(yōu)美的田園風光!

2、鄉(xiāng)村生活樂趣多:

3、鄉(xiāng)土氣息小制作:

師:鐮刀、鋤頭、犁鏵,是農(nóng)家人勞作時必不可少的伙伴;而蟈蟈籠、竹簾、竹席,各種有趣的小編織,則體現(xiàn)了農(nóng)家人休閑時的心靈手巧。下面請同學們展示收集到的鄉(xiāng)土氣息小制作。

生展示并說怎么收集到的經(jīng)過和感受。

4、田園詩歌意盎然:

師:清醇的`泉水和裊裊炊煙和著蛙聲入眠,飛舞的燕雀和萋萋芳草伴著朝陽蘇醒,有多少人向往那種恬淡和舒適。讓我們用詩、用歌、用舞去表達我們心中的向往吧!

學生展示收集到的詩歌和舞蹈。

《鄉(xiāng)間的小路》《小燕子》《捉泥鰍》《數(shù)鴨子》《游山西村》等。

5、日新月異新農(nóng)村:

師: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在廣闊農(nóng)村也發(fā)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下面請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我們大家一起分享!生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變化或收集到的資料。

評一評全班誰的收獲大,誰的感受最深刻,誰的展示最清楚。

我們聽了同學的匯報,自己也有很深的體會,把自己最想寫的內(nèi)容寫下來,可以寫自己的經(jīng)歷、聽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體會解說詞。課后將圖片配上將各種資料整理好在展示臺里展出,還可辦一期鄉(xiāng)村生活為主題的黑板報或手抄報。

田園風光美如畫。

鄉(xiāng)村生活樂趣多。

鄉(xiāng)土氣息小制作。

田園詩歌意盎然。

日新月異新農(nóng)村。

一年級教案識篇七

《大熊貓》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說明文。本單元以“動物”為主題,要求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有關動物的知識,并樹立保護動物的意識。課文語言淺顯易懂,描寫形象生動。通過介紹大熊貓的可愛外形,小的時候和長大后的不同生活習性,最愛吃什么,以及大熊貓的珍貴和受歡迎,一只可愛的大熊貓形象躍然于紙上,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二、設計思路。

四、教學重點。

五、教學難點。

1.掌握大熊貓的特點。

六、教具:掛圖、地圖、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小黑板、大熊貓的相關資料。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2.出示掛圖,同學暢談自己對大熊貓的了解。

3.老師對照地圖,介紹大熊貓,導入新課。

大熊貓的數(shù)量十分稀少,主要分布在我國四川、甘肅、陜西交接的地方,是一種十分珍貴的動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大熊貓》,了解更多的關于大熊貓的知識。

4.板書課題《大熊貓》,箐同學齊讀兩遍。

5.提出生字“熊”,指導學生認識。(先拼拼音,后組詞)。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在老師重復讀、強調(diào)的詞語下面劃橫線。(大熊貓、許多、爪子、動物、珍奇、胖乎乎、黑眼圈、喜歡、四肢、爬上爬下、耳朵)。

2.學生自讀課文。

請同學自己把課文讀一遍,讀時注意把字音讀準確,將難讀取的地方多讀幾遍,尤其注意把剛劃的詞讀正確。

3.反饋朗讀情況。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分段讀,讀后正音。

4.指導認識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拼拼音,組詞。

同學們讀得非常棒,生字寶寶們也高高興興地回到了課文中。

(三)細讀課文,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都告訴了我們什么?

2.反饋: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大熊貓是一種珍奇的動物,它非常可愛。

大熊貓的樣子。(它是什么樣兒呢?)。

小時候很活潑,長大以后愛睡覺。

愛吃竹葉和竹筍。

3.填一填。

大熊貓的身子(?????),尾巴(????),皮毛很(?????),頭和身子是(???),四肢是(?????)。它的頭上長著一對(????????????),還有兩個(????)。

4.詞句積累。

大熊貓可愛嗎?你是從哪個詞語中感受到大熊貓非??蓯鄣模浚兹?、胖乎乎)。

仿說詞語:黑?????、紅?????、喜?????、??????。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組詞。

2.教師范寫“黑”,學生觀察筆順,揣摩字形。

3.學生練寫“黑”。

4.學生自主學寫“四、耳、兩”。

(五)課堂小結。

一年級教案識篇八

課題《誰的歌兒多》課時第二課時。

小青蛙找家。

第十課快快跑。

教學目標1、用活潑歡快的情緒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快快跑》。2、能選用打擊樂為鋼琴獨奏曲《騎竹馬》即興伴奏,并從中享受到騎竹馬的樂趣。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們樂觀的態(tài)度和友愛精神。

教學難點:用歡快的情緒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復習舊歌《快快跑》要求學生在伴奏的提示下,整齊的起唱。

三、學跳集體舞1、先從學習舞步入手熟悉音樂。方法:引導學生聽歌曲按詞義配上相應的身體動作,模仿騎馬的神態(tài)與動作。《快快跑》曲調(diào)中運用的休止符,不是意味著馬兒停下來,而是騎馬者揚鞭催馬的動作與叫喊聲的體現(xiàn)。教學時,引導學生嘗試休止符處用“駕——”的聲音來代替。跑馬步:左手勒馬狀,右手持馬鞭,左腳起步,右腳緊跟,像馬兒一樣朝前跑。騎馬步:雙手握拳勒馬于胸前,雙腳“蹓馬”似的自轉(zhuǎn)一圈。2、集體舞《快快跑》設計:教室內(nèi)選四至六個小朋友為“邀請者”,手持馬鞭站在座位行道之間,邊喊“得兒駕”邊揚鞭作準備。(1)——(4)小節(jié),邀請者用“跑馬步”歡快的奔跑。(5)——(8)小節(jié),邀請者用“騎馬步”圍繞要邀請的舞伴跑一圈。(9)——(10)小節(jié),面向舞伴站立,遞交馬鞭。(11)——(12)小節(jié),舞伴接過馬鞭,站在邀請者的位置,接著喊引子,作揚鞭動作,音樂重新開始4、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鼓勵學生自由設計隊形或分組編排舞蹈動作。5、評價評價不在于隊形、動作的規(guī)范、整齊,首要的是孩子們心情的愉悅及樂于參與活動的興趣。

三、聽賞鋼琴獨奏曲《騎竹馬》1、看圖導入(多媒體)你能說出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嗎?誰愿意來學一學。2、聽曲律動,引導模仿你能隨著樂曲用嘴模仿馬蹄聲嗎?依據(jù)馬蹄聲與馬鈴聲的特點,引導孩子們選配雙響筒、串鈴等打擊樂器為樂曲伴奏,并聯(lián)想騎竹馬由遠而近、再由近而遠的情境,處理樂曲的強弱變化。

一年級教案識篇九

學會整理花園,愛護花草樹木,維護小花園。

學會整理花園。

清除雜草。

鐵鏟、簸箕、鋤頭、鐵鍬、掃帚等。

1課時

一、談話導入

學校美麗的小花園,將校園裝飾得絢麗多姿。愛護校園的花草樹木,整理、維護小花園,是我們每一個小學和責任和義務。

二、學學做做

1、修理小路:需要將小路修整成中間高、兩邊低的龜背形。

2、清除雜物和雜草。

3、擺放花木:

把開花的盆栽花卉擺放到供大家觀賞的適宜地方;沒有開花的盆栽花卉,應擺放在適宜它們生長的環(huán)境中。

三、想想練練

1、為什么要把花園里的小路整修成中間高、兩邊低的龜背形?

2、了解花園里植物和名稱。

圖片

一年級教案識篇十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聊聊有關橋的話題。板書:橋。下面先請小朋友欣賞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大橋。(播放課件)這些橋不僅美化了我們的城市,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方便。

2、可是,今天老師想帶大家認識一座很特別的橋,看,這是……(象鼻橋)。

關于這座象鼻橋,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讀讀這個故事?趕緊打開課本,翻到第161頁,自由讀課文,注意了一邊讀一邊別忘了拿起筆來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它給記住了。

二、新授。

哎,森林里的小動物們看到這座象鼻橋,是怎么想的呢?

(1)你從哪里看出來的?(圖上:你觀察的真仔細)(課文中的話:出示課件動物們從“橋”上高興地走過,腳步放得輕輕的,一邊走一邊唱起了歡快的歌。)。

(2)誰能高興的來讀一讀!

(3)我們當完了朗誦家,我們再來做一做小演員!誰能把這種高興的樣子來表演一下!(真是群盡職的小演員,看你們表演的樣子讓我也覺得高興了)。

(出示:動物們非常感動,也很慚愧。)。

1、讀了這句話,我特別想知道小動物們?yōu)槭裁从X得很感動?快速讀課文找一找。

2、(出示)兩只大象靜靜的站了好幾天。

(1)齊讀。

(2)為什么是靜靜地站著?一動不動,讀;

(4)小結:大象為了小動物們能過橋,不怕苦,不怕累,一刻不停地站在那里,怎能不叫大家感動呢?來,帶著感動再讀讀。

4、課文中有嗎?找找在第幾段,(小朋友真是火眼金睛)趕快把這段話自己在下面讀一讀吧!

5、誰能站起來亮亮你的金嗓子,把這段話讀一讀?。ǔ鍪荆?/p>

6、就這樣子,小橋一直沒有修好,小動物們方便嗎?

7、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課文第三段)。

8、能讀讀嗎?

11、誰愿意站起來讀一讀?。▽W生評,再讀、齊讀)。

12、沒有小橋不僅給小雞和小羊帶來了不方便,也給我這個刺猬阿姨帶來了不方便,沒有小橋,我都不能去對岸背蘋果了,都要餓死了。真不方便!如果你是森林里的小動物,你會覺得有哪些不方便嗎?覺得不方便大小動物們,一起來把這段話讀一讀吧!

14、你為什么在讀的時候“把熱鬧”讀的那么有味道?。∵@句話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很熱鬧。(像孫悟空一樣,有一對火眼金睛)所以我們再度的時候,要把這幾個字讀得重一點來突出“熱鬧”

15、誰能把這句話熱鬧的讀一讀。一起讀。

16、小結:這座小橋是多么重要啊,可是,當它被大水沖壞之后,小動物們誰都不愿意去修建,所以看到這座象鼻橋的時候,他們都覺得很慚愧。(讀)。

17最后,既感動又慚愧的小動物都做了什么事啊?(板書:齊心合力)。

18、這個詞語是什么意思懂嗎?

19、現(xiàn)在小朋友有沒有想對小動物或者大象說些什么?

三、課堂總結。

帶著你的理解再讀讀課文。

一年級教案識篇十一

本課是根據(jù)陶行知的《手腦相長歌》改寫的一首兒歌。共六行三句話,語言樸實無華,內(nèi)容通俗易懂,符合兒童口語習慣,便于朗讀背誦,配有兩幅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課文后田字格中有8個要求學會的生字。本課的訓練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

相關資料:。

陶行知(1891-1946),安徽省歙縣黃潭源村人,是我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zhàn)士.曾創(chuàng)辦過曉莊師范,育才學校,山海工學團等當時很有影響的學校.

陶行知手腦相長歌。

人生兩個寶,雙手與大腦。

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

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

教學建議。

1指導看圖。

課文左邊的圖形象地描繪出天真活潑的小朋友都有兩個寶,借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幅圖上畫的是小朋友有的在找書,有的在讀書,有的在拉手風琴,有的在操作電腦,有的在搞小制作,有的在植樹,空中還有一只放飛的航模。這么小朋友都在“用手又用腦”。圖畫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同時又是課文內(nèi)容的拓展。

指導看圖時,應突出人的雙手和大腦。并能聯(lián)系課文,體會雙手和大腦的作用。

2指導誦讀。

結合看圖,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獨立認讀音節(jié)。練習讀通句子。要讀準帶有前鼻音韻母和后鼻韻母的音節(jié)。朗讀句子時要發(fā)揮漢語拼音的作用,把音節(jié)和漢字對應起來拼讀,逐步達到目視雙行。在遇到不認識的字時,能迅速地借助拼音讀出來。要幫助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練習背誦。第一句(一、二兩行)講人的“兩個寶”,分別是指“雙手”和“大腦”;第二句(三、四兩行)講“雙手”和“大腦”的作用?!白龉ぁ痹谶@里是泛指工作、做事?!八伎肌笔侵竸幽X筋想問題。第三句(五、六兩行)講手腦并用才能作出更大的成績,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

3、教學生字。

課文后田字格中的字是要求掌握的生字。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默寫。教學生字時要注意以熟帶生,如“個”是“人”下加“i”,“大”是“一”和“人”組成的。

4、指導寫字。

要先按照練習題2中的筆順提示指導學生描紅。描紅練習要在下面的田字格中進行,在描紅的基礎上再指導做仿寫臨寫的練習。本課生字的筆畫不多,應要求學生注意揣摩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筆畫擺放的位置,應怎樣寫才好看。如在指導寫“個”字的時候,要讓學生注意比較“人字頭”和“人”字的區(qū)別?!叭俗诸^”要寫在橫中線的上方,下面的一豎要貼著豎中線寫,起筆不要頂著“人字頭”的上端。

[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8個生字,認識字形。

3、懂得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從小養(yǎng)成手腦并用的好習慣,才能有所創(chuàng)造。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看圖說題意。

1、導入課題:小朋友,請大家猜猜看,世界上誰的本領最大?

(人的本領最大)。

是的,我們吃的糧食,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走的大路,還有汽車、火車、輪船、飛機,還有各種各樣的機器……都是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出來的。

(板書:人)。

請小朋友們再想一想:人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領?

(揭示課題:人有兩個寶)。

2、指名看拼音讀課題,注意讀準字音,強調(diào)“兩個”。

3、指導看圖說圖意。

(演示投影片,啟發(fā)學生說話:雙手是人的一個寶;大腦也是人的一個寶)。

二、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輕聲讀課文,指名朗讀,相機正音:

雙手(都是翹舌音)、做工(“工”是后鼻音)、創(chuàng)造(前翹舌音,后平舌音)。

2、指名分句朗讀,結合學習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第一句:人、個、手、大;

第二句:工;

第三句:又、用、才。

3、檢查識字情況。

先打亂順序認讀生字,再朗讀包含這個生字的句子。

4、齊讀全文。

三、指導寫字:人、個、手、大。

1、記憶字形。(演示)。

人:兩筆寫成,一撇一捺;

個:人字頭下面加一豎;

手:起筆是撇,稍平;

大:一橫中間站個人。

2、指導學生按筆順提示描紅。

3、提示捺的寫法:起筆要輕,捺要有腳,寫到腳時停一停,輕輕提筆寫腳尖。

(教師在“人、個、大”的捺畫上描紅)。

4、學生描紅,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糾正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指名朗讀課文,根據(jù)“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要求相機給予評價。

2、在田字格本上聽寫:個、大、人、手。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句。

(1)指名讀第一句,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這句話先告訴我們?nèi)擞袃蓚€寶,然后具體講了這兩個寶就是雙手和大腦)。

(2)齊讀,注意詞兒連讀。

2、學習第二句。

為什么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呢?

(1)指名讀第二句,啟發(fā)兒童口述:因為雙手會做工,大腦會思考,所以說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2)指導看圖,理解“做工”。

“做工”在這里泛指工作、做事。想一想我們的雙手會做哪些事呢?

(讓學生練習說完整的話:我們的雙手會……)。

雙手會做這么多的事,真是人的一個寶??!

(3)啟發(fā)看圖想象,理解“思考”。

大腦會干什么?

“思考”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動腦筋想問題想辦法)。

你們看,他們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會想些什么呢?(啟發(fā)兒童看圖想象,自由發(fā)言)。

他們做這些事不僅要用手,還要用腦,所以雙手和大腦是人的兩個寶。

(4)齊讀第二句。我們怎么用好這兩個寶呢?

3、學習第三句。

(1)指名朗讀第三句。

(2)啟發(fā)學生領會句子的意思。

什么是“創(chuàng)造”?工人叔叔做出了哪些新東西?

農(nóng)民伯伯在田里種出了哪些新東西?

小朋友,你們做過哪些東西?是怎樣做出來的?

(3)小結:世界上許許多多的新東西、新事情,都是人“用手又用腦”創(chuàng)造出來的,用手做,用腦想,手和腦一起用就能有許許多多的新創(chuàng)造。

三、看圖試背課文。

1、齊讀課文。

2、問題引讀:

人有哪兩個寶?它們有什么用?怎樣用好這兩個寶?

3、嘗試背誦。

四、指導寫字:工、又、用、才。

1、引導學生分析字形。

2、師指導寫法: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描紅。

一年級教案識篇十二

1、熟悉工具、認識顏色、嘗試用各種色彩、材料,大膽繪制自己喜歡的圖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在活動中,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培養(yǎng)學生愛畫、敢畫的情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意識。

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握筆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色彩表現(xiàn)能力。

各種彩筆、有色繪畫紙。

一、導入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些大畫家的畫好不好?

二、作品欣賞

1、出示畢加索的作品。

2、你覺得這些畫怎么樣?簡單介紹畫家。

3、原來,我們手中的筆,還能畫出這么奇妙的畫,你想不想試一試?

三、嘗試練習作畫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自由的畫,畫他們想畫的,畫他們喜歡畫的。

1、在學生的繪畫過程中,糾正學生的握筆姿勢。

2、你夸夸你的同學,并給自己的作品打個分。分小組進行合作作畫。

3、在學生的作畫過程中,教師巡視。

a、表揚動作快、守紀律的小朋友。

b、表揚合作默契的小組。

c、表揚有創(chuàng)意的小朋友。

四、學生作品展示

1、請你夸夸你們小組的作品。

2、出示畫家完成的作品,比一比。

五、 小結

你們真棒!是我們班的小畫家,比畢加索這樣的大畫家都畫的好。老師真喜歡你們!希望你們以后上課,也能像今天一樣大膽的畫。

本課是想讓孩子認識各種美術工具,并能選擇自己熟悉和適合的工具來完成一幅作品。在第一個班上課時,我在黑板上示范,我采取的是非常民主的方法,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我來畫,許多學生都讓我畫各種東西。在第二個班,我沒有示范,是讓學生先看書上的范畫,然后講解了其中的一部分畫的特點,接下來我讓學生自己去畫,交上來的作業(yè)幾乎全是一樣的。到第三個班,我?guī)Я嗽S多漂亮的圖片,圖案非常適合學生的心理,學生欣賞了以后我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再畫,這個班的作業(yè)就有了提高,不再是單調(diào)小魚、房子和太陽了,作業(yè)中有了自己的內(nèi)容,有了自己的想法,畫面變得豐富了,色彩也變得飽滿了。

我覺得美術教學不能用固定的東西來教學生,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去教他們,更不能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他們,學生就是一個未經(jīng)雕琢的,而老師就是雕塑師,怎么去雕塑必須先打好草稿,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社會背景都不一樣,他們的知識能力也不一樣,作為教師應該很好的引導他們,盡最大可能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

新課改提出美術課堂要適應學生心理發(fā)展的需要,特別是剛剛步入一年級美術課堂的小學生,在認知感知方面并不完善。作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第一冊《神奇的口袋》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充分的認識美術工具,并形成良好使用美術工具的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小布袋做引子,充分讓小學生從小布袋的神秘中感受到樂趣。間接的認識了美術工具。

一年級教案識篇十三

:本課由一幅圖畫、一首古詩、9個要求認識的生字和5個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朵z禾》這首古詩既要求學生背誦,又要求學生理解詩意,開始理解古代作品的語言。用聽讀的方法認識9個生字,“鋤、盤、餐、皆”由學生看查字表的拼音認識。5個學會的生字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學習書寫。

1、能有感情地背誦古詩,并理解古詩的意思。

2、認識9個生字,學會5個生字。

1、能用生字口頭組詞,認識“吃、求、通、飯、識”五個生字。

2、能獨立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書寫5個生字。

教育目標通過學習古詩、書寫生字,向?qū)W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使學生知道勞動是光榮的,也是辛苦的。

:《鋤禾》這首古詩學生非常熟悉,在第一課時學生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背誦,通過插圖幫助學生理解了“鋤禾、午”,理解了“餐、皆”的意思,理解了前兩句描繪的場景。對于本課要求認識的9個生字,學生能獨立分析生字的字型、結構,通過多種記憶方法記住9個生字。

: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通過古詩譯文,引導學生背誦古詩。通過學生喜愛的“開火車”、“摘蘋果”游戲復習、鞏固9個生字,并能用“滴、汗、知、苦、午”組詞,豐富識字量。通過課件的演示幫助學生觀察田字格里的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教師指導,“當、汗、知”三個生字的書寫,“禾、午”兩個生字放手讓學生獨立觀察書寫,在書寫的同時運用各種評價鼓勵學生認真書寫。

掌握5個生字的筆畫特點,正確書寫生字。

實物投影、電腦課件、生字卡片

一年級教案識篇十四

1?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天、地”等6個生字。

2?初步學習朗讀課文。

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生字。讀準“人、你、我”的字音。

通過聽讀、觀察圖畫、聯(lián)系生活等方法,認識生字。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字詞。(學生)

1課時

一、謎語導入,揭示課題(用時:5分鐘)1?引導學生進行“猜字謎”的互動活動。謎面:小時四條腿,中年兩條腿,老了三條腿。

2?出謎語,引導學生根據(jù)腿的數(shù)量猜測出謎底“人”。

3?板書“人”,并小結補充課題“天”和“地”。 1?清楚地讀出謎面、理解謎面,根據(jù)自己的理由猜測謎底。

2?根據(jù)教師提示“小時四條腿,中年兩條腿,老年三條腿”猜測出謎底是“人”。

3?齊讀課題。如果謎語猜起來有難度,教師可給予動作上的提示。

二、交流探究,識記生字(用時:20分鐘)(一)識記“天地人”

1?出示“人”的字理圖,引導學生觀察“人”字的字理演變過程。

2?引導學生討論:生活中在哪里見過“人”字?

3?引導學生交流識記“人”字的好方法。

4?出示“天”的字理圖,引導學生觀察“天”的字理演變過程,進而認識這個字。

5?引導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記“天”字,教師相機點撥。

6?引導學生展開小組合作,交流識記“地”的好方法。

7?出示“草地、土地、沙地、雪地”的圖片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地”。

(二)識記“你我他”

1?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場景識記生字“你、我、他”。達到整體識記即可。

2?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記憶字形,了解字義,并在同桌之間交流。

可出示“你我他”三張生字卡片,鼓勵每三人一組選好各自的生字,然后上臺游戲。

3?引導學生匯報,請記憶字形方法巧妙的同學當小老師給大家講一講。

4?引領學生開展游戲活動,鞏固生字。

(三)朗讀感悟

指導學生讀文

(一)1?觀察圖畫,看清“人”的字理演變過程,了解圖畫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點。

2?自由交流,借助生活場景圖片,如男人、女人的圖片等幫助學生讀準“人”的字音和理解字義。

3?匯報識記“人”字的方法。

(1)數(shù)筆畫:第一筆是撇,第二筆是捺。

(2)猜字謎:春節(jié)放假三日。

4?認真觀察“天”的字理演變過程。發(fā)現(xiàn):“天”像正面站著的“人”,頭頂上有一個方框,表示人頭上是“天”。

5?匯報識記“天”字的方法。(1)聯(lián)系生活識字法:如,陰天、晴天、雨天等。

(2)加一加變新字:“人”字加兩橫就是“天”。

6?認讀,匯報識記“地”的方法。

7?開火車輪讀生字,組詞多且準確的小組獲勝。獲勝小組獲得生字卡,當小老師領讀。

(二)1?小組合作交流識記“你我他”。如:我是生活委員,你是班長,他是體育委員。

3?交流時要認真傾聽同學識字的好方法。如:用比一比或換一換的方法(地――他)識記“他”

4?玩開火車擴詞游戲。

(三)朗讀感悟

1?學生在開火車組詞的時候注意引導學生組不同的詞,并有意識引導學生識記常用詞。

2?學生帶的照片可以多樣些,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全家福。

3?學生交流的識字方法只要能夠有效幫助學生識記生字就要鼓勵。要鼓勵學生聯(lián)系生活識記生字。

4?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時要有意識幫助學生歸納常見、實用的好方法,幫助今后的識字教學。

5?學生交流識記生字時,教師要重視糾正字音。

三、游戲互動,鞏固識字(用時:10分鐘)摘蘋果游戲:學生認讀讀生字卡片,誰讀對了“蘋果”就歸誰,看誰的“蘋果”摘多。

讀生字,做游戲,教師可先親自示范游戲方法,并注意鼓勵膽子小的同學參與游戲。

2?把你今天學會的生字以及識字方法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1?匯報本課的學習收獲。

2?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把自己識記生字的好方法說給爸爸媽媽聽。學生交流收獲時,要鼓勵學生說完整話。

一年級教案識篇十五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好朋友嗎?想不想認識新朋友呀?請看:

這是誰?(示圖:一只可愛的小青蛙)。

生:小青蛙。

師:它可是只快樂的小青蛙喲!

(出示課題——《快樂的小青蛙》)今天,老師不僅帶來了快樂的小青蛙,還帶來了快樂球,哪一組的同學最聰明,最勇敢,最能夠回答問題,就獎給那個小組一個快樂球,到最后,我們要比一比,哪一組的表現(xiàn)最出色。

師:好了,大家想不想和這只快樂的小青蛙交朋友呀?

生:想。

師:大點聲,(想),看,小青蛙聽到我們小朋友快樂的聲音,它就從家里趕來了。

(表演)小青蛙:我要去和一三班的小朋友玩啰!朗哩咯朗哩咯朗咯哩咯朗,……——哎喲!(小青蛙跑著跳著,一下子栽到了井里)。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45653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