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專業(yè)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0:16:14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專業(yè)14篇)
時間:2023-11-27 00:16:14     小編:琴心月

教案是教學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進行系統性的設計和安排。教案編寫中應注重挖掘課程的跨學科性和實際應用價值,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中。范文中的教案實施結果良好,反映出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一

1、能從紅、黃兩種不同顏色的角度對物體進行分類;有初步觀察、動手操作的興趣。

2、能按一定方向爬,做到正確、快速、不擠撞。

3、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并樂意在音樂中表現出來。

情境準備:幼兒佩帶好小貓胸飾(紅色、黃色)。

小魚卡片(紅色、黃色)。

用紅、黃泡沫板拼成的兩條“小路”

釣魚桿若干與幼兒人數等同。

充氣游泳池一個。

紅、黃簍子各一只。

錄音機和磁帶(《歡樂蹦蹦跳》)。

活動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扮演角色。

小貓咪,小貓咪,你在哪里?

(妙妙妙,妙妙妙,我在這里)。

貓寶寶到媽媽身邊來吧,今天媽媽要帶寶寶們一起去釣魚嘍!

二、游戲操作。

1、小貓找路。

寶寶們要爬過前面的兩條路才能到池塘呢。

大家一齊找找哪條路是紅貓寶寶的?(幼兒尋找發(fā)現)。

為什么呢?因為紅貓寶寶的顏色和路的顏色一樣都是紅色的。

那黃貓寶寶的路是哪條呢?

(小結:)真棒!你們發(fā)現了寶寶的顏色和路的顏色原來是一樣的!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二

通過觀察圖片.圖畫.激發(fā)幼兒的探究欲望,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現象力.幼兒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能用豐富的語言看圖講述故事,能夠懂得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

1.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探究欲望。

2.能夠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理解和感受能力。

3.嘗試通過圖片.試述故事。

4.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幼兒不能在活動過程中不能夠配合老師完成過程,不理解某些過程的做法。

1.釣魚竿。

2.自制蜻蜓,蝴蝶和小貓頭飾。

3.優(yōu)美的音樂。

1.出示釣魚竿.放音樂,引出課題。(2個釣魚竿)

2.老師頭戴自制的小貓頭飾.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片。

3.一只蜻蜓飛來了,小貓是怎么做的。、

4.蜻蜓飛走了,小貓捉住了沒有,它又回到了哪里。

5.一只蝴蝶飛來了,小貓又是怎么做的。

6.蝴蝶飛走了,小貓空手回到河邊,發(fā)現了什么。

7.小貓說些什么,貓媽媽又是怎么說的。

8.小貓聽媽媽說的話來沒有,它又是怎么做的,結果怎樣。

9.小貓和媽媽釣到魚后,干什么去了。

經過這次的活動有以下的總結:

1.在這次的活動中,大多數的幼兒都對此活動很感興趣,并積極的參與到其中,達到了動手的目的。

2.幼兒能夠很好的理解老師說的做法,提升了他們的認知能力,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3.在準備的過程中對年齡較小的幼兒沒有考慮周到,以至于有的孩子對有的過程不能太理解,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夠重視。

4.在以后的教學中,多增加一些活動,讓孩子能夠多動手,多動腦筋,這樣更能使他們更快更好地認識事物。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三

1.知道哪些是觀賞魚,哪些是食用魚。

2.理解《小貓釣魚》故事內容,并能利用圖片復述故事。

學生的知識/技能基礎:

1.知道一些常見魚的名稱。

2.知道魚是可以吃的。

教材/環(huán)境布置:

《小貓釣魚》故事書,小貓頭飾若干,釣魚竿若干,自制池塘一個,觀賞魚與食用魚的圖片若干,平面魚缸一個,盤兩個。

一.引起學習動機:

出示小貓頭飾,問幼兒:“小貓最愛吃的食物是什么?

“有一只小貓想到河邊去釣魚,我們看看它有沒有釣到魚?!?/p>

二.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貓釣魚》故事書,講述故事內容。

2.教師通過提問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3.幼兒根據故事的圖片,進行復述故事。

4.教師:“小貓釣了這么多魚,可是這些魚兒,有些可以吃,有些是給人觀賞的不可以吃,小貓不懂怎么分,你們幫小貓分一分,把觀賞魚放在魚缸里,把食用魚放在盤子里?!?/p>

5.教師讓每個幼兒拿一張魚兒的圖片,輪流把魚兒分別貼在魚缸或盤子里,并且說一說為什么要把這條魚兒放在魚缸或盤子里。

6.小朋友全部貼好后,讓幼兒說一說對不對,并問幼兒為什么

有的觀賞魚不可以吃?

三.區(qū)域活動:

共設有五個區(qū),幼兒模仿魚兒的動作,唱著《魚兒水中游》的歌曲進入各區(qū)進行活動

四.結束活動:

幼兒在“魚兒水中游”的歌曲中回到大組活動區(qū),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剛才玩了什么游戲?感覺怎樣?讓幼兒動腦筋想一想:魚可以做成哪些食品,明天告訴老師。

教學評估:

1.通過今天的活動,大部分幼兒能對觀賞魚和食用魚進行分類,能利用故事《小貓釣魚》的圖片進行復述故事。

2.在進區(qū)域活動時,幼兒都能自己選擇要去的區(qū)域,專心地操作。

3.在活動區(qū)域,幼兒對教師說投放所的玩具、教具都很喜歡,個個很認真、投入,連平日坐不住的幼兒,也專心地玩。

津津有味,這可能是因為老師準備的大書本,內容包羅萬象,圖片色彩鮮艷,吸引了小朋友。在角色扮演區(qū)的幼兒,很投入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有一位幼兒買魚,錢都用完了,其他小朋友還會把自己的錢借給他。

5.在大組教學時,教師在啟發(fā)幼兒回答問題時,還做的不夠,如能多提開放式問題,讓幼兒經過思考回答問題,那效果會更好。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四

1.理解故事內容,把我作品中角色的特點與對話。

2.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1.貓媽媽、小貓、蜻蜓、蝴蝶頭飾各一只。

2.課件。

(小貓最愛吃魚,但是小貓家里沒有魚,該怎么辦呀?)。

貓媽媽說,今天帶你到河邊去釣魚,那么小朋友看看小貓是怎么釣魚的?

教師進行提問。小朋友觀察的很好下面老師把這個故事講給你們,你們要認真的聽好嗎?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的這個故事名字叫《小貓釣魚》。

(1)提問:貓媽媽帶小貓去干什么?他們兩正在釣魚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

(2)小貓放下魚竿,去干什么?抓誰?蜻蜓抓到了嗎?為什么?

(3)小貓接著在釣魚的`時候,誰又飛過來了?小貓又怎么做的?

(4)這時貓媽媽怎么啦?小貓是怎么問的?

(5)媽媽是怎樣教育小貓的?

(6)為什么后來小貓釣到魚了呢?

(7)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樣才能釣到魚?

(8)教師小結: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認真仔細,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出示課件)教師評價幼兒。

用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現在你們來當小貓,老師來當貓媽媽,我們一起去釣魚好嗎?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2、培養(yǎng)專心做事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活動難點:

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做事情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磁卡:“三心二意”、“一心一意”。

2、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幼兒用書中的故事,通過畫面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故事里都有誰?她媽去小河邊做什么?誰能猜猜故事的內容?

(2)幼兒閱讀后回答。

(3)教師:小朋友的故事編的真精彩,可是我們書上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教師帶領幼兒共同閱讀故事《小貓釣魚》,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jié)。

(1)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故事里都有誰呢?它們在做什么?小貓開始時釣到魚了嗎?為什么沒有釣著?(因為它一會兒捉蜻蜓,一會兒捉蝴蝶,做事總是三心二意的。)。

(3)教師:后來小貓釣到魚了嗎?為什么?(釣到了,因為它聽了媽媽的畫,一心一意去釣魚。)。

三、幫助幼兒理解“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意義。

(1)引導幼兒理解“三心二意”的意義。

a、教師出示詞卡。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三心二意”嗎?

b、幼兒分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三心二意”就是形容做事的時候注意力不集中,不專心,一會兒做這個,一會兒忙那個,結果什么事也做不好,什么事也完不成。(2)引導幼兒理解“一心一意”的意義。

a、教師出示詞卡。教師:那么,你們摘掉什么事一心一意嗎?

b、幼兒分小組討論后回答。教師小結:‘一心一意“就是形容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很專心,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注意力比較集中,事情往往完成得比較好。

四、請幼兒向小伙伴說一說自己做事的經歷。

(1)教師:你有沒有像小貓這樣做事三心二意的經歷呢?結果怎么樣呢?

(2)幼兒回答。

(3)教師:你有沒有像小貓后來那樣做事一心一意的經歷呢?結果又是什么呢?

(4)幼兒回答。

五、引導幼兒養(yǎng)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

(2)幼兒回答。教師小姐:小朋友們說得很對,我們以后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一心一意”,只有專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完,做好。

效果分析: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六

小貓釣魚(故事)

1. 理解故事內容,把我作品中角色的特點與對話。

2. 感受故事中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1.貓媽媽、小貓、蜻蜓、蝴蝶頭飾各一只。

2.課件。

1. 教師帶小貓頭飾,喵喵喵,誰在叫呀,哦原來是小花貓在叫,小花貓說他肚子餓了,那么你們說說小花貓最喜歡吃什么?(小貓最愛吃魚,但是小貓家里沒有魚,該怎么辦呀?)

貓媽媽說,今天帶你到河邊去釣魚,那么小朋友看看小貓是怎么釣魚的?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的這個故事名字叫《小貓釣魚》

3. 教師邊講邊看圖。

(1)提問:貓媽媽帶小貓去干什么? 他們兩正在釣魚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

(2)小貓放下魚竿,去干什么? 抓誰?蜻蜓抓到了嗎? 為什么?

(3)小貓接著在釣魚的時候,誰又飛過來了?小貓又怎么做的?

(4)這時貓媽媽怎么啦?小貓是怎么問的?

(5)媽媽是怎樣教育小貓的?

(6)為什么后來小貓釣到魚了呢?

(7)如果你是小貓你會怎樣才能釣到魚?

(8)教師小結: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只有一心一意,認真仔細,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4. 教師與個別幼兒復述故事對話(出示課件)教師評價幼兒。

5.小組內自由分配角色,用頭飾進行故事表演。

6.結束部分:現在你們來當小貓,老師來當貓媽媽,我們一起去釣魚好嗎?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七

1、樂與參加數學活動。

2、能發(fā)現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有顏色標記的魚缸3只;

2、釣魚工具人手一套;

3、每人一個小簍3種顏色、大小不同彩色魚若干(紅黃黑3種);

4、釣魚池的場景布置;

5、貓媽媽的頭飾小貓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老師戴上貓媽媽頭飾當貓媽媽,幼兒戴上胸飾當貓寶寶。

1、幼兒閉上眼睛做睡覺狀。

師:寶寶們起床了(聽音樂做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啊,寶寶和媽媽一起到外面去釣魚好不好?(好)

2、幼兒邊聽音樂邊釣魚。

(領幼兒到魚池的場景布置,讓幼兒自由釣魚。釣到的魚放在小簍里,等魚池里沒有魚了讓幼兒回到座位上坐好。)

師:魚池里的魚都釣完了,我們回家吧。帶領幼兒回到座位做好。(把魚竿收起來放在小椅子下面)

師:寶寶們真厲害,釣了怎么多的魚,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嗎?

請個別幼兒拿著自己的小簍上前說說你釣了些什么樣子的魚,它們是不是一樣的?(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紅、黃、黑...)(還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樣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把大的魚給媽媽吃。

師:小魚太多了,我們先把它們養(yǎng)在魚缸里好嗎?

今天媽媽要來考考寶寶。媽媽要請寶寶把小魚按照它們身上的顏色,把它們送到一樣顏色的魚缸里。

4、幼兒操作活動。

那就請寶寶輕輕地把小魚送到魚缸里,要有秩序,一條一條的放,千萬不要把它們送錯咯。

請你們看看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哇,寶寶可真棒啊!把紅的魚送到了紅色的魚缸里,把黃的魚送到了黃色的魚缸里,把黑的魚送到了黑色的魚池里,真厲害!

媽媽現在給你們每個寶寶一條魚你們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別的寶寶互相說說你的小魚是什么顏色的。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八

1、使幼兒知道做事要耐心、仔細。

2、培養(yǎng)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2、室內布置一大池塘。

3、貓媽媽頭飾一只。

1、幼兒游戲,為幼兒理解故事做鋪墊。

教師帶上頭飾,引導幼兒進入情境。

小貓最喜歡吃魚了,今天貓媽媽就帶小貓到池塘邊學習自己釣魚。

(1)、提問:貓媽媽釣到魚了嗎?小貓有沒有釣到魚呢?

(2)、小貓一開始釣到魚了嗎?為什么?

(3)、為什么后來釣到魚了呢?

(4)、小朋友們說說怎樣才能釣到魚?

(5)、教師小結:

只要一心一意,認真仔細、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在日常教育中繼續(xù)教育幼兒做事要有耐心。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九

活動目標:

2.用說唱結合的方式演唱歌曲。

3.樂意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小貓的胸卡、釣魚竿、小魚、荷葉荷花、ppt等。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1.開車找小貓玩。

2.看看、說說小貓去干嘛(觀看ppt)。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那是誰?(出示小貓拿魚竿ppt)是小貓,我們一起來跟小貓打聲招呼。

師:看看我是誰?猜猜我要去干什么呀?

二、欣賞歌曲前半段。

1.教師邊唱邊表演“小貓去釣魚”

師:小貓去釣魚了,小貓呀一邊釣魚一邊唱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貓唱了什么。

2.幫助幼兒回憶理解歌詞。

師:你們聽到什么了?

師:小貓有沒有釣到魚?。扛枨窃趺闯??(唱:釣呀,釣呀,釣了許多魚?。?。

3.帶領幼兒演唱前半段。

師:請大家站在池塘邊跟著小貓一起來釣魚。

三、欣賞歌曲后半段,重點學習說唱部分。

師:小貓釣了許多魚,到底釣了幾條呢?它是怎樣釣的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師:小貓一共釣了幾條魚???一起來數一數。(重復說唱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師:小貓的本領可真大,釣了這么多的魚,我們一起站在池塘邊來學小貓釣魚好不好?

師:小貓們唱的真好,釣了這么多魚,我們坐到池塘邊休息一下!

五、音樂游戲。

1.講解游戲玩法。

師:老師來當小貓,誰來做小魚呢?哦,你們都來做小魚。等會兒我要來釣魚的,我的釣魚竿掉到哪條魚,你就跑到我的后面來,拉著我的衣服,跟著我回家。

2.第一遍游戲。

師:我要出發(fā)!小魚們一起唱歌哦!

3.第二遍游戲。

4.師:看,池塘里還有許多小魚,我們跟著小魚來跳舞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十

1.在游戲情境中學唱歌曲"小貓去釣魚"。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

3.熟悉樂曲旋律,并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4.聽音樂,嘗試分辨樂曲的快慢和輕重,能跟著節(jié)奏律動。

一、情境導入。

看看、說說小貓去干嘛(觀看ppt)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誰來了?(出示小貓拿魚竿ppt)是小貓,我們一起來跟小貓打聲招呼。

仔細看看,小貓手里拿著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誰來猜一猜?

二、欣賞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詞內容。

1.教師邊唱邊表演"小貓去釣魚"。

師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啊,原來小貓去釣魚了,小貓呀一邊釣魚一邊唱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貓唱了什么。

2.幫助幼兒回憶理解歌詞。

那它釣到的魚多嗎?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釣呀,釣呀,釣了許多魚!)我們再來聽一聽!(師唱:小貓去釣魚、小貓去釣魚、釣呀,釣呀,釣了許多魚)3、教師再次邊唱邊表演。

小貓釣了真么多的魚,真開心!我們一起來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錯!小貓釣了許多魚,那到底釣了多少呢……。

三、欣賞歌曲后半段,學習說唱部分。

師完整演唱歌曲。

小貓釣了許多魚,到底釣了幾條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

哦,小貓有一次釣上來了兩條魚呢!我們一起來念一念!(指著課件一起念"三條四條釣上來")。

四、完整演唱歌曲。

(師幼一同表演唱)小貓們唱的真好,釣了這么多魚,我們回家吧!(請幼兒回座位)。

五、音樂游戲。(鞏固歌曲,體驗共同游戲的快樂)。

1.講解游戲玩法。

老師來當小貓,誰來做小魚呢?哦,你們都來做小魚。

等會兒我要來釣魚的,我的釣魚竿掉到哪條魚,你就跑到我的后面來,拉著我的衣服,跟著我回家。我來釣第一條魚,試試看!三條四條釣上來,哦,你們都喜歡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條魚釣上來。

2.第一遍游戲。

我要出發(fā)羅!小魚們一起唱歌哦!聲音要甜甜的。

小魚釣上來了,我們站站好!

我們看看是不是釣上來了5條魚。第一條是哪條魚,第二條?(請幼兒按順序排好隊)一起來數數是不是5條魚!下面的.小魚誰幫忙數得好一會也請他來做游戲。(數數)是不是5條魚都釣上來了?(是)好,小魚小魚快快回家,和你們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戲。

小貓的肚子又餓了,我要出發(fā)釣魚了,這一次,我要釣的唱歌好聽的魚寶寶,哪條小魚嘴巴張得圓圓的,聲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準備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戲:再請名幼兒做小貓。

還有誰想來試試?(請一名幼兒)這一次,我們把所有的小魚都釣上來行不行?

我們一起去釣魚啦!(釣至五條魚時,所有的小魚釣上來)都釣到魚啦!小魚們跟著小貓回家去吧!

由于幼兒大班的孩子無法做到注意力集中40分,因而教學中設計了中場游戲讓學生恢復體力和精神。

從整節(jié)課來說,教學中我盡量采用多元化的激勵式評價,如通過表情(如微笑)、手勢、肢體接觸、小獎品等多種形式表揚或提醒學生,控制課堂,教學效果良好。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十一

1、與同伴交流,共同討論如何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來表現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2、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現主要角色的外形特征和情緒變化。

3、主要尋找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制作活動。

1、有制作連環(huán)畫的經驗。

2、幼兒聽過《小貓釣魚》的故事,對故事情節(jié)比較熟悉。

3、繪畫材料。

1、教師幫助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教師《小貓釣魚》故事說了一件什么事?故事里有誰?它們都是誰?

2、引導幼兒思考并討論繪畫方法。

教師:貓寶寶釣到大魚后前后的表情一樣嗎?怎么畫?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怎么表現?

教師:制作一本連環(huán)畫,還需要什么?

3、播放故事,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注意提醒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表現主要角色和情節(jié)。

教師:你們小組是怎么合作的?

4、幼兒之間相互交流,教師評價。

教師:看一看,哪一組的連環(huán)畫做得最漂亮、最能表現故事情節(jié)?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十二

1、同學們,你們有什么業(yè)余愛好?有喜歡釣魚的嗎?談談你釣魚的感受。

2、有一個小朋友也喜歡釣魚,還從釣魚中得到了啟示。想不想知道他得到了什么啟示?

3、今天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3課釣魚。

4、板書課題。故意板書錯誤為鉤,學生指出,提出此字是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字,指導寫法,板書?釣魚?,區(qū)別?釣?字。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講述了釣魚、放魚、啟示三部分內容。哪位同學可以來概括一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屏幕)。

三十四年前的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剛滿十一歲的我和父親前往新漢普斯湖的小島上釣魚,等了很長時間,突然,我的魚竿劇烈的抖動了一下,我知道:魚上鉤了!我熟練的一收一放,小心翼翼的操縱著魚竿,花費了好大的工夫才將它拉上了岸。這是一條什么樣的魚?釣到魚時的心情怎樣?課文哪一自然段寫到了這部分內容?(第4自然段)自由朗讀,畫住相關語句,體會一下我當時的心情。

交流體會:這是一條怎么樣的魚?(一條從未見過的大鱸魚,一條漂亮的大鱸魚)同學們可知道:鱸魚是世界上最難釣的十類魚之一,許多垂釣愛好者把能釣到一條大鱸魚作為一種榮譽看待。而當時剛滿十一歲的我卻釣到了這樣一條漂亮的從未見過的大鱸魚,心情是怎么樣的?(高興)。

1、課件出示:

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這段句子,哪位同學再來讀讀?齊讀。這段句子里有一個詞語最能體現釣到鱸魚時我和父親高興的心情。哪個詞?(得意)(板書)我得意,我為什得意?(釣到一條漂亮的大鱸魚)我喜歡這條大鱸魚嗎?(喜歡)父親為什么得意?(為兒子能釣到一條大鱸魚而驕傲,所以得意)父親喜歡這條大鱸魚嗎?(喜歡)。

然而,就在我為自己能釣到這么大一條大鱸魚而得意的時候,父親劃著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現在距離鱸魚捕撈開放日正式開始還有兩個小時,哦!人家規(guī)定的可以捕撈鱸魚的時間還沒到!

課件出示:?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學生齊讀、再讀)?開玩笑吧!父親要我放魚!父親是在開玩笑嗎?(不是)父親的這句話里,從哪個字可以看出父親不是在開玩笑?(得)?得?可以換成哪個意思相近的字詞?(必須)把?必須?送進去再來讀一讀!誰再來讀讀?每位同學都讀一讀,體會一下,父親說這句話時的語氣態(tài)度是什么樣的?(堅決)父親堅決的要求我放魚(板書),本來得意的我心情又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默讀5-12自然段,邊讀邊拿起筆畫住相關語句,體會我心情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交流體會:

1、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不解、吃驚父親的放魚決定。

2、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爭辯著,竟然哭出了聲。不情愿放魚,對于父親堅決讓自己放魚感到委屈、難受。

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自己很不想放魚,很希望父親改變放魚的決定。

4、我慢慢地把魚鉤從大鱸魚的嘴唇上取下來,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去。很不情愿,但是對于父親堅決的放魚態(tài)度又沒有辦法,很無奈。(學生帶著體會反復品讀)。

課件出示:

1、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堅決地說)。

2、爸爸,為什么?(急切地問)。

3、你還會釣到別的魚的。(平靜地說)。

4、可是不會釣到這么大的魚了!?(大聲爭辯)分角色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進一步體會我和父親的情感變化。

我從釣到一條大鱸魚的得意、高興,到后來的不解、不情愿、無奈、甚至哭泣,全是因為父親堅決讓我放魚的態(tài)度和決定。父親堅決讓我放魚這種做法對不對?同桌之間討論討論,一會找同學交流你的理解和看法。(對,父親是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教育孩子遵守社會規(guī)則,做一個正直誠實的人。不對,父親不體諒孩子的心情,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剛才,同學們發(fā)表了不同的見解,其實,同學們所說的,也是三十四年前那個夜晚放魚后,剛滿十一歲的我腦海中一直在糾纏的問題,對與不對的'爭執(zhí)可能一直糾纏我三十四年,直到三十四年后,那個曾經因放魚而哭鬧的我,已經功成名就,成為紐約一位著名的建筑設計師,此時的我,理解父親當年那個做法了嗎?因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三十四年前的那個夜晚給我留下了永久的回憶和終生的啟示(板書)。什么樣的啟示自由朗讀課文第10自然段,把它畫出來,體會體會。

課件出示:當我一次次地面臨道德抉擇的時候,我就會獲得抵制誘惑(正確抉擇板書)的勇氣和力量。(指名讀)道德抉擇?什么意思?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道德抉擇?課件出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這里的魚指什么?(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

1、同學們,你們在日常生活學習過程中,遇到過與那條漂亮的鱸魚相似、并且充滿誘惑的?魚?嗎?同桌之間交流交流。

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你……。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隨作者一道經歷了一次心靈的考驗,進行了一場道德的抉擇,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獲得了一個難忘的啟示。此時老師想起了一句名言:

課件出示: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系滤锅F此時老師也有一句話要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老師讀)?今天播下道德的種子,明天收獲成功的人生。?愿我們都能像作者那樣,從釣魚中獲得思想的啟迪,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1、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聯系生活實際,以《……的啟示》為題,寫一篇短文。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十三

一、教學目標:

1、在重復體會樂曲的前提上,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懂得唱這一首歌曲。

2、愿意參與music教學,并體會到music教學過程內的快樂。

二、要點:

愿意參與music教學,并體會到music教學過程內的快樂。

三、難點:

在重復體會樂曲的前提上,理解歌詞內容,初步懂得唱這一首歌曲。

四、教學材料預備:

玩具貓2個、錄音機、磁帶。

五、設計思路:

在《小孩子》的主題開展過程內,我發(fā)覺孩子對自個兒身體的各個部位擁有濃濃的興致。在做游戲時百玩不厭,所以我設計了這一次教學,在本教學中涉及到了語言、認識和感知、點數等各領域的知識,通過動手、動腦、動口推動孩子各方面進一步提高。

六、教學流程:

(一)、溫習。

1、溫習樂曲《大貓與小貓咪》。

展示玩具貓,它們是哪個?長得一樣嗎?(一個大,一個?。┧鼈冏钕矏鄢猭啦,我們一塊兒唱。(集體唱〈大貓與小貓咪〉)。

教師師指導個別孩子留意控制聲音。

2、練節(jié)拍。

(1)師以大貓小貓咪的語氣講,你們唱得好好聽,但是小手本事大還是小呀?會干啥?(孩子自由回答)。

(2)我們的小手還會做游戲啦,拍一拍手,拍一拍我的;;(孩子自由練習)。

(3)以開火車的模式做游戲“拍一拍手”,師指導個別有艱難孩子,勉勵其余孩子幫忙。

(二)、新授。

1、師以大貓的語氣講,我會把孩子拍的這一些部位唱出來。(放錄音,師邊唱邊做動作)。

小貓咪講我亦會唱這一首歌。(放錄音2、遍)。

2、孩子回想歌詞:它們剛唱了啥?(孩子回答師唱)。

協助孩子理解歌詞,例如我的腰在哪兒?一塊兒來彎彎腰;有幾個手指頭?一塊兒來點數等。

3、這一首歌好好聽,是否想再聽1遍?(師清唱,孩子輕輕跟唱)。

4、師幼一塊兒唱,邊做動作,叮囑個別孩子輕聲唱。

(三)、音游《拉個圈圈走一走》。

師:我們用小手與孩子拉個圈圈做游戲。

1、全部孩子拉成一個大圓做游戲。

2、孩子自由選取好伙伴拉成數個小圓做游戲。

大班小貓釣魚游戲教案篇十四

1、樂與參加數學活動。

2、能發(fā)現物體的特征并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有顏色標記的魚缸3只;

2、釣魚工具人手一套;

3、每人一個小簍3種顏色、大小不同彩色魚若干(紅黃黑3種);

4、釣魚池的場景布置;

5、貓媽媽的頭飾小貓胸飾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老師戴上貓媽媽頭飾當貓媽媽,幼兒戴上胸飾當貓寶寶。

1、幼兒閉上眼睛做睡覺狀。

師:寶寶們起床了(聽音樂做日常生活模仿動作)。

師:今天的天氣真好啊,寶寶和媽媽一起到外面去釣魚好不好?(好)。

2、幼兒邊聽音樂邊釣魚。

(領幼兒到魚池的場景布置,讓幼兒自由釣魚。釣到的魚放在小簍里,等魚池里沒有魚了讓幼兒回到座位上坐好。)。

師:魚池里的魚都釣完了,我們回家吧。帶領幼兒回到座位做好。(把魚竿收起來放在小椅子下面)。

師:寶寶們真厲害,釣了怎么多的魚,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魚好嗎?

請個別幼兒拿著自己的小簍上前說說你釣了些什么樣子的魚,它們是不是一樣的?(不一樣)有什么不一樣?(顏色不一樣)它們都有些什么顏色?(紅、黃、黑。.。)(還有什么地方也是不一樣的?(有大,有小)。

3、請幼兒把大的魚給媽媽吃。

師:小魚太多了,我們先把它們養(yǎng)在魚缸里好嗎?

今天媽媽要來考考寶寶。媽媽要請寶寶把小魚按照它們身上的顏色,把它們送到一樣顏色的魚缸里。

4、幼兒操作活動。

那就請寶寶輕輕地把小魚送到魚缸里,要有秩序,一條一條的放,千萬不要把它們送錯咯。

請你們看看找對了嗎?(如找錯了,請一名幼兒再找,并說說為什么?)。

哇,寶寶可真棒??!把紅的魚送到了紅色的魚缸里,把黃的魚送到了黃色的魚缸里,把黑的魚送到了黑色的魚池里,真厲害!

媽媽現在給你們每個寶寶一條魚你們自己出去玩,可以和別的寶寶互相說說你的小魚是什么顏色的。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45657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