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實用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8 03:13:10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實用19篇)
時間:2023-11-28 03:13:10     小編:筆硯

教案可以記錄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點和難點。編寫教案要注意靈活性,根據(jù)實際教學情況進行調整。為了方便大家備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教案模板,供大家參考使用。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一

1、認識本課6個生字,學寫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從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從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里體會到年輕人自尊的品格。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第一課時。

導入。

同學們,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講做人要有尊嚴。今天老師介紹的是一位外國的年輕人,從他的行為和做法中,會給我們很多新的啟示。

學生自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2、質疑問難。

3、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和理解。

2、師生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3、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

4、指名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短文主要寫了一個逃難的年輕人,在饑腸轆轆的情況下,沒有接受人們送給他的食物,而是執(zhí)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了食物,贏得了做人的尊嚴)。

課堂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概括地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二

一、復習導入。

1、認讀詞語。

2、回顧主要內容,說說你心目中的趙州橋。

二、介紹趙州橋的第二個特點:雄偉堅固。

1、學生讀第2自然段。

2、學生找這一段的中心句:趙州橋非常雄偉。

3、為什么說它雄偉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趙州橋非常雄偉”的?

4、學生匯報交流: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

5、引導學生體會大小橋洞的作用和這種設計的優(yōu)點。

6、播放“趙州橋”圖象資料,感受它設計上的巧妙,理解“創(chuàng)舉”。

7、看了這些資料,你想說什么?你能用一兩句話贊美一下嗎?

8、體會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9、再讀第2自然段。

三、介紹趙州橋的第三個特點:美觀。

1、學生輪讀課文第3自然段,談談自己讀懂了什么。

2、“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痹谖闹衅鹗裁醋饔谩?/p>

3、趙州橋到底怎樣美觀呢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tài)。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說話。

4、齊讀,再次感悟作者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四、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齊讀最后一段。

五、總結全文。

談談學習感受。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具準備。

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馬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jiān)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笔拐卟幻靼祝谑菃枺骸霸趺床恍?”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xiàn)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

“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1.款待:親切優(yōu)厚地招待。

2.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3.愜意:滿意,稱心,舒服。課文是說年輕人給大叔捶背后,大叔感到十分舒服,對年輕人的表現(xiàn)滿意。

4.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5.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能有。

(五)學習課文內容。

1.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學生a: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

學生b: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4.小組內進行討論。

5.全班討論。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沒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后,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b: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tài)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xiàn)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獻態(tài)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干完活再吃飯。

學生c: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后,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老師:大家分析得不錯,年輕人為什么非要勞動后才吃飯呢?

學生: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6、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后半句是個因果關系的句子,“他百分是個富翁”是結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么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后,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為一個富翁,這是因為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四

引入:

1、有人說:“書是一把鑰匙,它打開了知識的大門。”

2、出示課件:你認為“是一把鑰匙,它打開了的大門”。

二、教學第二自然段,品讀,入境悟情。

自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完成填空。

(一)教學寫銀杏樹的句子。

2、(出示銀杏樹的葉子圖)這就是銀杏樹的葉子,它像什么?

3、其實這句話也可以這樣寫(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4、我們再和原句比一比(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5、你覺得哪句話寫得更好?為什么?(黃黃的葉子像一把把小扇子,這是一個比喻句,讓我們一下子就知道了銀杏樹的樣子,扇哪扇哪讓我們感覺銀杏樹的葉子好像活了……)。

6、假設你此刻就站在這銀杏樹下,望著這滿樹的小扇子隨風起舞,你的心情這么樣?(高興)為什么這么高興?(因為銀杏樹真美麗,我喜歡銀杏樹)那作者呢?(也喜歡銀杏樹)作者打了一個比方,把銀杏樹的葉子比成了一把把小扇子,這樣寫不僅讓我們感覺更生動、更形象,更能表達作者對秋雨和銀杏樹的喜愛。你能帶著這種喜愛的心情再讀讀這句話嗎?其他同學給他評評他讀得這么樣(練讀、指讀、評讀)。

(二)教學寫楓樹的句子。

1、秋天的銀杏樹是可愛的,秋天的楓樹怎么樣呢?請同學們自由讀寫楓樹的句子,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2、學生匯報(楓葉是“紅紅的”,紅紅的楓葉像一枚枚郵票。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楓葉比成了郵票。)。

2、這樣寫有什么好處?(更具體、更形象,能看出作者喜愛楓樹,喜愛秋天)。

3、作者喜愛秋天的楓樹,你喜歡嗎?誰還想讀讀這句話?

(三)教學寫田野、果園的句子。

1、除了銀杏樹和楓樹,作者還描寫了其他景物,自己再讀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2、作者先寫了什么?(田野)想象一下: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樣的?金黃的田野里都會有什么呢?(大豆、高粱、玉米……)。

3、(出示美麗的田野)是啊,玉米笑得合不攏嘴,高粱笑得彎下了腰,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訴人們一個喜訊,它在告訴我們--(豐收了,豐收了。)。

4、田野里豐收了,果園里又是什么情景呢?誰來讀讀寫果樹的這一句?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我讀懂了橘子、柿子是橙紅色。橘子、柿子你擠我碰。)。

5、從這個詞中你看出什么?(橘子、柿子很多。)“你擠我碰”一般來說是指誰的?(指人。)是呀。你們做一做“你擠我碰”的動作。(做動作)可是在這句話中是橘子、柿子在“你擠我碰”,這是怎么回事?(作者把橘子、柿子當成人來寫。)。

6、這樣寫你認為怎么樣?(寫得很好,把橘子、柿子給寫活了。)這些果子也在枝頭上報告一個好消息。(板書:豐收)。

7、讓我們帶著豐收的喜悅把這兩句連起來讀。(男女生合作讀,課件出示句子: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你擠我碰。)。

(四)解讀“五彩繽紛”。

1、讀得多美呀!可你知道秋雨最偏愛誰嗎?他把最多的顏色給了誰?(出示句子: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2、匯報你讀懂了什么?(注意引導學生了解省略號表示的意思)。

3、菊花可能還有哪些顏色?讓我們欣賞一下美麗的菊花吧。(出示菊花課件)。

4、色彩這么多,而且這樣鮮艷,課文里用上了一個什么詞?(五彩繽紛)。

5、像“五彩繽紛”這樣表示色彩多而且鮮艷的詞語還有--(五顏六色、五光十色、絢麗多彩……)。

6、你平時見過“五彩繽紛”的情景嗎?(晚上,五一廣場的霓虹燈全都亮了,紅的、綠的、紫的、藍的,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我從電視上看到,奧運會開幕式時燃放了好多禮花,也是五彩繽紛的。)。

7、想不想看看五彩繽紛的秋天?(播放絢麗秋景的視頻)。

8、這么多的顏色是誰帶來的?(秋雨)是啊,秋雨給秋天帶來了五彩繽紛的顏色(板書:給顏色)讓我們再次走進秋天,體驗秋雨帶給我們的驚喜。請同學們完整地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三、拓展。

1、秋雨帶來的顏色可不止就書上這幾種呀,你能不能聯(lián)系下面的景物,也來學學課文的樣子說幾句話。課件出示紫葡萄圖,配句式:秋天的雨把綠色給了葡萄,。

2、直接出示句式:秋天的雨把給了,。

四、教學第三自然段。

1、秋天的雨不但有五彩繽紛的顏色,還藏著香甜的氣味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板書:藏氣味)。

2、告訴我,你都聞到了哪些香味?(有梨,香香的,可好聞了……)。

3、這么多好吃的水果,這么多香甜的味道,所以小朋友的腳--(常被那香味勾住。)。

4、聞著這香甜的味道,你的心情怎么樣?(板書:歡樂)自己練習讀讀,一會看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都聞到秋天香甜的氣味。聽到你快樂的心情。

五、教學第四自然段。

1、秋天的雨,還有什么特點呢?快速讀讀第四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是圍繞著哪句話寫的?(板書:報信息)。

2、這個時候,動物、植物開始忙碌起來了。我有一個好主意,你們看行不行。學習語文不僅要讀還得會聽?,F(xiàn)在我讀你聽,看看你能記住多少。聽的時候要注意聽課文中有幾種動物和植物,他們是誰,他們在做什么。我讀完后,請你說說你記住了哪種動物或植物,它在做什么。

六、總結--回歸整體。

1、秋天有絢爛的色彩,有好聞的氣味,動物悄悄忙碌著,植物也在悄悄發(fā)生變化。這一切都是秋雨帶來的,難怪課文第一自然段說--(引讀,出示句子: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它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

2、是啊,秋雨就像一把鑰匙,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通過這扇門,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呢?(五彩繽紛的、美麗的、豐收的、快樂的、香甜的……)。

3、所以,課文的結尾總結說--(齊讀,出示句子: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的是一首歡樂的歌。)。

七、識字、積累。

3、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伴著綿綿的秋雨走進了秋天,欣賞了秋天的色彩,聆聽了秋天的聲音,感受了秋天的氣息,你們愿不愿意把秋天的美景永遠記下來?請你們自由選擇優(yōu)美的句子或段落練習背誦(練背、指背)。

八、作業(yè)。

選一幅或者畫一幅有秋天鮮明特點的圖畫,為第三單元習作做準備。具體要求請讀讀單元習作要求。

板書:

給顏色。

豐收。

歡樂。

傳信息。

(把課題用“鑰匙”的簡筆畫圈起來,其它詞語用“大門”的簡筆畫圈起來)。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五

筆算乘法(教材第49頁例2及第50頁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2、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和應用數(shù)學的能力。

3、培養(yǎng)認真細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學會計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進位的乘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復習導入。

78×11=33×21=24×12=14×12=(組織學生獨立計算,并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師:上面這幾道計算題都是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不進位的乘法,今天我們繼續(xù)來探討較復雜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

揭示課題:筆算乘法(進位)。

新課講授。

1、導入:仔細觀察圖片,你獲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呢?

2、例2:課件出示例2情景圖。

師:你從題目中獲得了什么信息?應該怎樣列式計算呢?

引導學生列式:48×37=。

3、各組討論:怎樣計算48×37。

師: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4、組織交流。

師: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1)48≈5037≈40。

50×40=20xx。

大約20xx盒。

(2)40×37=1450。

8×37=296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fā)表的意見給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師:先用個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結果的末位同個位對齊,計算中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結果的末位同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xiàn)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夸贊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并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6、引導學生歸納小結計算方法:

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先用一個乘數(shù)個位上的數(shù)去乘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再用這個乘數(shù)的十位上的數(shù)去另一個乘數(shù),得數(shù)的末位與乘數(shù)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課堂作業(yè)。

1、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

完成計算后,組織交流。說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2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jù)班上出現(xiàn)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課堂小結。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數(shù)的末位應該和哪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shù),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課后作業(yè)。

完成數(shù)學書第51頁練習十一第6—7—8—9題。

板書設計:

筆算乘法(進位)。

例2: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六

“老師,鵬飛拿走了我的玩具熊,這是我媽媽昨天剛給我買的?!毙膬x委屈得向我哭訴,我想告訴心儀:小朋友之間應該友好相處,互相謙讓。但這時我不由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歷,在這種時候心理充滿不滿和敵對的情緒,但這些情緒在當時是不允許表達出來的,還必須作出謙讓的樣子,愿意讓別的小朋友玩自己的玩具。因為大人總是說:“好孩子要謙讓其他的小朋友。”現(xiàn)在,我作為大人卻差一點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孩子,這不能不讓再次提醒自己:要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去考慮孩子的感受。孩子不是成人的縮影,而我們常常把成人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去違心的接受成人的建議。這樣對孩子來說是多么的不公平??!“老師,鵬飛拿了我的玩具熊。”孩子又拉拉我的手,撅著小嘴問我。我摸著孩子的頭說:“我知道,別人拿走你的東西你很生氣,咱們去問問他,為什么拿走你的玩具好嗎?”孩子感到老師理解他。于是我和心儀一起走到鵬飛跟前,他正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勝利果實”呢!我蹲下身子,問“鵬飛,你知道玩具熊是誰的嗎?”“心儀的?!闭f著低下了頭。我說:“對啊!是心儀的,你應該爭取心儀的同意后,才能玩的?!彼锲鹆诵∽煺f:“心儀,對不起!”心儀高興的說:“沒關系!你先玩吧!”很快孩子們又融入了歡樂之中!

這樣,讓孩子更容易理解之子的做法,從而在情感上謙讓一些就容易了許多。這是我作為成人應給孩子的一種幫助與支持。

只要把自己也當成孩子,就會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將心融入孩子的心靈,獲得寶貴的童心。這樣,更利于我們去發(fā)現(xiàn)孩子,理解孩子,從而剖析孩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七

三年級上冊。

橫瀝中心小學。

盛潔。

課題賭場揭秘。

活動內容:小學數(shù)學教材第五冊第118、119頁“擲一擲”。

活動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體會不確定現(xiàn)象的特點及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在學生動手操作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隨機事件發(fā)生的統(tǒng)計規(guī)律性。

3、通過觀察、猜想、試驗、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加強學生對隨機現(xiàn)象的體驗。

4、通過教學揭示賭場上操作的欺騙性,提高學生的識辨力。

活動工具:每人兩粒骰子。

引入課題:師在空罐中放入兩粒骰子,夸張地搖晃。問:這種招式你在哪兒見過?

師:對!在一些賭場和娛樂場所,有些人這樣玩骰子以定輸贏。這種玩法里面有許多數(shù)學奧妙,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索。

活動過程:

一、可能性的猜想。

一起擲骰子得到兩個數(shù),想一想,它們的和可能有哪些?

師引導:不可能有1。

不可能是13。

生猜想:可能有2、3、4、5、6、7、8、9、10、11、12。

二、可能性的驗證。

1、理論論證。

如果一個骰子的“1”朝上,投入另一個骰子,“1”碰到另一個數(shù)可能是什么?(1、2、3、4、5、6。)。

如果一個骰子的“2”朝上,投入另一個骰子,“2”碰到另一個數(shù)可能是什么?(1、2、3、4、5、6。)。

依此類推,用課件依次展現(xiàn)下列網狀圖:

11。

22。

33。

44。

55。

66。

將網狀圖規(guī)化成表格,并求和。

骰子1。

骰子2123456。

1234567。

2345678。

3456789。

45678910。

567891011。

6789101112。

由上表可以看出,和會出現(xiàn)2、3、4、5、6、7、8、9、10、11、12。

2、實踐證明。

每人都擲一擲,把面朝上的兩個數(shù)加起來,記錄在紙上。

依次求和是2、3、4、5、6、7、8、9、10、11、12的同學站起來,讓老師作統(tǒng)計。

人數(shù)。

次數(shù)23456789101112。

第一次擲13554657332。

第二次擲22465476431。

師:通過實際操作,我們驗證了我們剛才猜想的正確,即一起擲的兩個骰子,和確實出現(xiàn)了2、3、4、5、6、7、8、9、10、11、12的各種情況。

三、賭場上的數(shù)學。

師:從上表我們看到,我們一共得到11個不同的和,我們把這些和分為兩組,

一組和為2、3、4、10、11、12。(6個和)。

一組和為5、6、7、8、9。(5個和)。

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來擲骰子:。

凡是和為5、6、7、8、9的同學請都站起來!

凡是和為2、3、4、10、11、12的同學請都站起來!

師根據(jù)操作的次數(shù)和人數(shù),進行統(tǒng)計。

次數(shù)。

人數(shù)。

和第一次擲第二次擲第三次擲。

5、6、7、8、929人34人33人。

2、3、4、10、11、1215人10人11人。

師:從這個統(tǒng)計表的結果來看,大家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和為5、6、7、8、9的人數(shù)總是比和為2、3、4、10、11、12的人數(shù)多得多!

師:那到底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我們現(xiàn)在回過來再看這張表。

骰子1。

骰子2123456。

1234567。

2345678。

3456789。

45678910。

567891011。

6789101112。

(將和為5、6、7、8、9的數(shù)字用紅色筆突出)用我們最近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說,就是:

和出現(xiàn)5、6、7、8、9的可能性大。

和出現(xiàn)2、3、4、10、11、12的可能性小。

這就是徹頭徹尾的賭場數(shù)學!

師: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知道了賭場的奧妙所在,因此,要是你發(fā)現(xiàn)有親戚朋友或熟識的人去賭博,你一定要制止他,告訴他只會輸不會贏的道理;如果你一個小孩子說不通大人的話,你就可以告訴爸爸、媽媽這個道理,再讓大人去勸阻!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八

(在提示課題和生字詞教學以后)

師:下面我們學習課文。趙州橋為什么有名?它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請翻開書聽老師讀課文。(范讀)

請大家像老師這樣讀課文。(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個別輔導)

師: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邊讓我們用心地把課文讀懂,要特別注意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誰先把第一段讀一下(指名讀)

師:這座橋世界聞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這座橋。這座橋為什么這么聞名呢?因為它在設計上有獨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寫趙州橋在設計上的特點,下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什么特點,也就是它和別的橋比,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學生默讀。在默讀中教師再次強調上面的要求。并且說同學們可互相商量)

師:好,讓我們集體研究一下。大家來看趙州橋。(出現(xiàn)幻燈棗趙州橋彩色圖)拿它跟別的橋比較,特別是什么呢?(同學們認真觀察后紛紛舉手)

生:它跟別的橋不一樣,別的橋棗(沒說上來)

師:不要著急,坐下,一會兒想起來再說。后邊那個同學說。

生:趙州橋和別的橋不一樣,別的橋下有橋墩,這座橋沒有橋墩。

師:噢,他注意觀察,認真看書,抓住了一個特點。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一個什么呀?生:拱形的大橋洞。

生:一般的橋只有一個大橋洞,沒有兩邊的小橋洞。

師:噢,他又看出了一個特點。兩邊,哪兩邊呢?講清楚。

生: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

師:好,這就清楚了。小橋洞在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有兩個什么形狀的?

生:拱形的。

師:小橋洞。這就是第二個特點(板書: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大家觀察得很好。下邊咱們一起讀一讀這段課文,不要拉長聲。

(學生齊讀)

師:大家讀得很認真,誰還有不懂的地方?

生:橫跨怎么講?

師:后邊那位同學告訴他。

生:就是橫著跨著。

生: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師:還有別的意見嗎?

生:這一段寫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

生:是寫趙州橋的美觀。

師:幾位同學說得不一樣。那位同學說寫趙州橋欄板上的雕刻,是這段的主要內容。這兩位同學說寫趙州橋的美觀,也是這段的主要內容,其實他寫欄板上的雕刻,欄板上的雕刻又怎么樣呢棗生:美觀。

生:欄板上雕刻的圖案。

師:(板書:圖案)你們看有幾種圖案?

生:寫了三種圖案。

師:哪三種,一種一種地說。

生: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

師:這里面有不懂的地方嗎?

生:什么叫戲珠?

生:飛龍是什么樣的?

生:“抵著”怎么講?

生:欄板。

師:欄板上雕刻著棗

生:精美的圖案。

師:(幻燈呈現(xiàn)彩色圖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這是第一幅圖,誰能想起這是書上的哪句話?

生: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

師:這個句子懂了嗎?

生:懂了。

生:飛龍。

師:這兩條龍前爪怎么著?

生:相互抵著。

師:什么叫“相互抵著”,懂了嗎?

生:懂了。

師:它們的頭向什么地方望?

生:一條向后望,另一條也向后邊望。

師:這就叫各自棗

生:回首遙望。

師:大家再看第三幅圖(幻燈呈現(xiàn)雙龍戲珠圖)。兩條龍中間是什么呀?

生:珠子。

師:這就叫什么?

生:雙龍戲珠。

師:兩條龍在玩這顆珠子。這三幅圖都看懂了嗎?

生:看懂了。

師:課文寫得多好!你們再讀讀這段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這段課文,又讓一名學生朗讀一遍)

生:隋朝。

師:設計人是誰呀?

生:石匠李春。

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所以,這充分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學生質疑后,指名通讀全文。下課)

第二課時

生:不是。

生:先寫的是趙州橋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時間建造的,是誰建造的。

生:設計特點。

師:第二部分接著就寫它設計的特點。寫它與其它的橋不同的地方。除了寫它的`設計特點以外,還寫了什么?再看,你說。

生:還寫了趙州橋堅固不堅固,美觀不美觀。

師:你用的是疑問語氣,應該用肯定的語氣說,再說一遍。

生: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生:智慧和才干。

師:現(xiàn)在我們來看,作者怎么寫的趙州橋呢?(指板書)先寫趙州橋建設在:

生:河上。

師:它是隋朝的----

生:石匠李春設計的。

師:接著就寫這個橋設計上的------

生:特點。

師:和它的----

生:美觀。

師:最后,指出這座橋表現(xiàn)了勞動人民的----

生:智慧和才干。

師:下邊,咱們再細致地研究,看作者怎么寫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找找是哪一段?

生:第二段。

師:看看這段共有幾句話?

生:五句。

師:噢,沒看清楚。再看。

生:六句。

師:幾句呀?

生:六句。

師:第一句怎么寫的?

生:趙州橋非常雄偉。

師:寫它的概貌,就是說趙州橋給人一個總的印象是----

生:非常雄偉。(板書:雄偉)

師:第二句,你說。

生: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第二句就寫這個橋的長、寬。

(板書:長、寬)

(老師讓一個學生朗讀第三句,接著又讓另一個學生讀第四句)

師:誰說三、四句寫的什么?

生:這兩句寫的是橋的特點。

師:對,很動腦筋。第一句寫趙州橋的雄偉,第二句寫趙州橋的長和寬,第三句就開始寫什么呀?(指上節(jié)板書)

生:特點。

師:第四句也寫它的特點。看看第五句。

(一個學生朗讀第五句)

師:你們說這句寫的是什么?

生:寫的是發(fā)大水時,河水可以從大橋洞上面的四個小橋洞流過。

師:這么復雜的話他說得很清楚。換句話說,這第五句寫的是四個小橋洞的------

生:作用。

師:最后一句,第六句。你讀。

(一個學生讀第六句)

師:這又寫的是什么呀?

生:水流過……

師:別著急,再想。你說。

生:寫的是橋的設計。

師:還不全面,你說。

生:寫的是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師:一個創(chuàng)舉,下面又接著寫這樣設計的好處。所以,第六句是小結。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它的好處是棗把這個長句子再讀一遍。

生: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壞,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jié)省了石料。

生:記清了。

師:按著這個順序背一背。

(老師先借助板書引導著背誦,然后自由背誦,最后,又借助幻燈上的圖集體背誦。學生基本上能背下來。)

生:主要寫了欄板上雕刻的精美圖案。

師:這樣的圖案有幾幅?

生:三幅。お

師:好,現(xiàn)在誰說說這幾幅圖是什么意思?先看第一幅圖。(再次復映圖片)

生: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

師:第二幅圖。

生: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

師:第三幅圖。

生:雙龍戲珠。

師:把這三個圖案都寫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寫的?你讀。

生: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的一樣。

(又讓學生集體讀一遍)

生:寫的是欄板上的圖案精美。

師:是指一個圖案嗎?

生:描寫欄板上刻的全部圖案的精美。

師:全部。不是一塊,也不是兩塊,而是所有的。這就把這一段的內容作了一個總結。

現(xiàn)在我們能背過這段課文嗎?

(老師引導著背誦第三段,邊出現(xiàn)圖片邊背,又讓學生自由背誦,然后指名背誦,最后集體背誦。接著,又練習了詞語的默寫、造句。下課)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九

《為了他的尊嚴》記敘的是一位老婦人毫不客氣地讓乞丐搬磚,使乞丐獲取勞動所得,從而獲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嚴,并依靠自己的勞動取得成功的故事。

[設計理念]。

一、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基本特點。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開發(fā)教材,通過感情朗讀、想象、補寫等方式,深入體會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與主人公、作者產生心靈共鳴。

二、關注學生的發(fā)展,發(fā)揮主體作用。根據(jù)教材的特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問題引領、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獲得情感的體驗,提高語文學習能力。

三、以點帶面,提高閱讀品質。抓住重點句,并以此輻射全文,以點帶面,提升閱讀整體性,提升閱讀品質。以婦人的話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磚前后外貌、心理、語言、神態(tài)、行為和身份等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從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問題一)。

四、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在理解文章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抓住文章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豐富的想象并且鼓勵求異思維。

五、樹立大語文觀,課內外閱讀相結合。調動學生的語言積累,使課內外有機結合,并嘗試用一句話來表達本節(jié)課的收獲(格言創(chuàng)作),以進一步達到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升華情感的目的。

六、加強評價,激發(fā)興趣。重視課堂評價,用豐富多彩的評價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個性化朗讀,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自讀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質疑探究的能力,鍛煉學生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體會寫“雙手健全的乞丐”在課文中有什么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學――對學――群學”。

2、通過交流理解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边@句話的含義。

3、引導學生用一句話表達學完本課的感受(格言創(chuàng)作)。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才能有尊嚴的道理。:

四、拓展與積累:

發(fā)散學生思維,想象、擴寫乞丐搬磚的過程中幾次心理活動;試自己創(chuàng)作格言。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抓住乞丐搬磚前后外貌、神態(tài)、心理、語言、行為和身份等的不同進行比較、感悟,并有感情的朗讀,理解婦人所說“磚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樣,可搬不搬對乞丐來說就不一樣了?!边@句話的含義。(問題一)。

二、難點:看看那位雙手健全的乞丐,他是怎樣做的?想象他的結果會怎樣?作者在課文中寫他有什么作用?(問題二)。

[教學準備]。

1、放松心情,與學生交談。

2、孩子們,準備好了嗎?我們開始上課,好嗎?

3、上課――問好――(向聽課老師敬禮)。

[教學過程]。

1、師:請同學伸出右手在空中跟老師一起書寫?!景鍟鹤饑馈可簳站毩暋?/p>

2、師:誰來說說這兩個字在寫的時候有什么要注意的?生:生答。

師:在生字本上把這個詞語規(guī)范地書寫一遍吧!強調寫字姿勢:頭正、身直、腳放平。

做到“三個一”: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桌子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生:生寫字。

師:輕輕放下手中的筆,請看黑板。

3、補充板書:“為了他的”,請齊讀課題。師:“他”在這里指的是誰?生:乞丐。

師:哪個乞丐?

生:獨臂乞丐。――【彭武壹板書:獨臂乞丐】師:誰為了他的尊嚴?

生:婦人(女主人)。――【彭武壹板書:女主人】。

4、你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嗎?請看大屏幕,舉手填空――段。

一個(獨臂乞丐)來到一座庭院(乞討),女主人沒有施舍給他(錢物),卻要求乞丐(搬磚)。乞丐整整兩個小時才把磚搬完,并且從中受到了啟發(fā),若干年后竟然成了一名(成功人士)。

師:老師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了!你們敢挑戰(zhàn)嗎?

你能用一句話說出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嗎?誰來試一試?――句師:你說得真好!能用簡練的語言把自己了解的故事內容介紹出來。

師:面對女主人這樣的做法,她的孩子也不解的發(fā)問,女主人怎樣回答呢?誰最先找到了答案?請你朗讀。

6、師:搬不搬磚對乞丐來說怎么就不一樣了?

請大家把語文書打到p73頁,讓我們一起找尋答案。

7、掌聲有請我們本節(jié)課的學術助理!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認識到探求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必要性,激發(fā)其學習動機。

2、讓學生通過參與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的全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發(fā)展其抽象概括能力。

3、能比較熟練地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關鍵: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

教學準備:每位學生1平方厘米正方形紙片15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大家認識他們嗎?想對他說什么?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這是一張什么形狀的照片?

生:是一張長方形的照片。

師:馬老師很喜歡這張照片,想把它保存的久一點,老板向我建議:可以。

去塑封,就是在表面貼上一層薄膜。要知道這張薄膜有多大?

2、我們要求它的什么?

生:求面積。

3、師:對,我們必須知道這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

師:你們覺得長方形的面積與什么有關系呢?

師:是不是這樣的呢?,我們就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動手操作,實踐探究。

1、驗證長方形的面積。

要求:

(1)用15個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任選幾個拼成長方形,看哪小組的擺法最多。

(2)請把結果填入表格。

(3)聰明的你會發(fā)現(xiàn)什么?

(4)(小組操作、交流并匯報)整理如下。

長所含的厘米數(shù)寬所含的厘米數(shù)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

616。

5315。

5210。

339。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長方形的面積,長,寬,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我發(fā)現(xiàn)了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數(shù)正好等于長的厘米數(shù)乘以寬的厘米數(shù)。

師:還有誰發(fā)現(xiàn)了?你來說說看!

生2: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

師:通過實驗大家證實了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以寬。(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我們一起來讀一遍。

2、用字母表示公式。

師:剛才我們得到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如果用字母來怎樣表示呢?

師:如果用s表示面積,a表示長,b表示寬,那長方形的面積可以表示為。

生:s=a×b(板書)。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說:“老師,剛才那個表格上的第四個擺的不是長方形,是正方形。

師:是嗎?同學們發(fā)現(xiàn)了嗎?剛才那個同學擺的好象有點特殊。

師:我們剛才研究的可是長方形啊,怎么會出現(xiàn)正方形呢?那我們該怎么辦呢?正方形的面積也可以這樣算嗎?(討論)。

生2:我是這樣想的:剛才我在排的時候橫過來排3個,豎下來也排3個,這樣就成為一個邊長3厘米的正方形了。(教師指著原來的表格)它的面積有9個小正方形的面積,3×3就是9平方厘米,也就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等于邊長×邊長。

生3:老師,我們可不可以這樣想,(師:你說說看)我們以前學過,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長就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和寬,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那么正方形的面積就可以等于邊長×邊長。

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們的說法嗎?那正方形的面積怎么求?

(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s=a×a)。

3、小結。

(三)運用與擴展。

1、練習。

師:你能運用這個面積公式求下面幾個圖形的面積嗎?

師;在算這個照片的面積時,我們要先做什么?

生:測量。有兩個小朋友幫測量,一個測的結果是長15厘米,寬10厘米;。

生匯報:15×10=150平方厘米。

師:可是老板為什么給我180平方厘米的透明薄膜呢?他是不是想多要我的錢呢?

師:既然大家已經掌握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應用。

1、例1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業(yè)步行街長300米,寬36米。它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解:s=ab。

=300×36。

=10800(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有10800平方米。

2、計算出數(shù)學書封面的面積,動手試一試。

3、填表:計算下面各圖形的面積。

圖形。

面積。

長方形。

9分米。

4分米。

20米。

10厘米。

正方形。

邊長8米。

(1)一個長方形的長是6厘米,寬是2厘米,面積是()。

a、12厘米b、12平方厘米c、16厘米。

(2)有一張方桌,桌面的邊長是8分米,要配上一塊與桌面同樣大的玻璃,求這塊玻璃面積的算式是()。

a、8×4b、8×8c、8+8。

5、判斷。

(1)、課桌桌面的面積是20平方米。()。

(2)、“長×寬”可以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3)、邊長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4)、常用的面積單位有:米、分米、厘米。()。

6、小明家剛剛買了新房子請你幫忙計算一下房屋的總面積。(單位:米)。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一

教學內容:用一位數(shù)乘、除多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口算。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2題.。

教師可提出要求:看誰算得又對又快.教師把時間控制在3分內.

做完的錯誤較多的學生,要有針對性地讓他們做一些補充練習.。

二、復習筆算。

1.做第108頁的`第1題.。

2.做練習二十六的第1題.。

教師控制時間6分.可以指明哪道題需要驗算.。

3.做練習二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先審題,再列式計算.。

4.做練習二十六的第4題.。

看誰在10分內做完.注意提醒學生要認真計算,首先要計算正確,不能只圖速度.做題時,教師巡視,集體訂正.發(fā)現(xiàn)錯誤要及時處理.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二

1.認識“鑰、匙”等8個生字,會寫“扇、郵”等12個生字。正確讀寫“清涼、留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積累好詞佳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秋雨的特點,感受秋雨的美。同時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如何以秋雨為線索,抓住秋天的特點進行生動描寫。

2.感受文中美得語言,體會秋天的美好。

教學準備。

本課教學課件,相關語言圖片模板。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渲染,調動情感。(設計意圖,伴隨課件的生動影像,課程就更真實,近距離的感受秋雨,老師的語言引導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軌跡沿著正確的思路發(fā)散開來)。

1.教師談話導入新課。

大地經過春雨的滋潤,夏天炎熱的洗禮,秋雨姑娘像把鑰匙,悄悄地打開了秋天的門,秋雨姑娘給我們送來了五彩繽紛的世界,給我們帶來了豐收的喜悅。這節(jié)課老師象和同學們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播放課件)同學們,我們一起伴著綿綿的秋雨走進這快樂的課堂,今天我們就學習《秋天的雨》。

2.齊讀課題。(板書:秋天的雨)。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設計意圖:第一印象感知課文,初步從文字的角度,體會秋雨的美)。

1.檢查生字詞。

(1)同位互相指讀生字:同桌之間互相用手指著雙線格里的8個生字讀一讀,看誰讀得準、記得牢。

(2)集體反饋。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字詞,重點強調“鑰匙、菠蘿、扇”的讀音。

(3)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

2.指名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

請一組同學開火車讀一讀。一個人讀一段,其他同學認真聽,一邊聽一邊思考。

(2)讀后交流,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誰能說一說,在秋雨里,你都看到什么了?(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鵲)。

小青蛙、小松鼠、小喜鵲準備過冬,是不是?你們除了這些還看到什么了?(銀杏樹、楓樹、柳樹、柿子、橘子。)。

三、深入局部,品讀課文。(設計意圖:《秋天的雨》是一篇寫景的抒情小散文,語言文字很美,精彩的描寫集中在第二、第四自然段。教師把閱讀的重點指導放在這兩個自然段,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重點詞句,背誦積累好的的詞句。學生在流暢讀書的基礎上背誦喜歡的精彩的句子、段落,將為他們今后的語言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1.感悟“五彩繽紛”。

(1)學生默讀課文,尋找描寫的顏色詞語。

學生默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描寫顏色的詞語畫下來。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描寫顏色的詞語變成相應的顏色。

(2)美讀句子,體會色彩之美。

自己小聲讀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美美地多讀幾遍。

2.重點體會、美讀描寫銀杏樹和楓樹的句子。

(1)學生讀句子(課件出示句子)。

(2)去詞體會。

如果我把句子當中的“扇哪扇哪、飄哇飄哇’去掉,自己再來讀讀看,好不好?為什么?

(“扇哪扇哪”讓我們仿佛看到銀杏葉像一把把黃色的小扇子,輕輕地、輕輕地幫我們扇走了夏天的炎熱;而“飄哇飄哇”讓我們感受到紅紅的楓葉多像一枚枚郵票,為我們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3)指導朗讀。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和一邊讀一邊想象的方法,走進情境,美讀課文。

(4)看錄像,感悟“五彩繽紛”。

小朋友們,這么美的景色,想不想去看一看?讓我們一邊看,一邊讀出它的美麗吧。

(多媒體出示課文中所描寫的景色,學生根據(jù)畫面讀相關文字。)。

(5)美讀全段。

(設計意圖:本課在讀的指導和訓練上力求有層次,引導學生找出描寫“秋天的雨”的重點詞句,讀、品、悟、賞,入情入境,反復誦讀。讀中悟景,讀中悟情,突出了閱讀教學“以讀為本”的重點。)。

3.體會“氣味的香甜”。

4.表演朗讀。(設計意圖:通過表演讀的方法,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熟讀課文。通過表演入情入境,以演促讀。

咱們就來把小動物和植物們是怎樣準備過冬的演一演,怎么樣?

(2)師生互動演一演。

(3)指導朗讀。

這么快樂的景象,就讓我們來快樂地讀一讀吧。放開聲音讀出你的快樂,自己讀自己的。

四、拓展、積累,升華感情。(設計意圖:學以致用,積累提升自身的綜合大語文素質)。

1.小結。難怪課文第一自然段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板書:鑰匙)。

2.拓展。小朋友們,說說看,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美麗、歡樂……)。

3.積累背誦。

想不想把這么美的景色永遠留在腦海里?就選擇你最喜歡的句子或者是段落讀一讀,背一背吧。(設計意圖:拓展延伸寫話,展示學習成果。該課的結尾設計意在進一步開放課堂,讓學生在交流中集思廣益,把學習引深拓寬,并引導課外進一步積累運用,讀寫結合,加強習作訓練。)。

五、布置作業(yè)。(設計意圖:語文知識的升華在于積累,而真正的語文在于運用,作業(yè)練習是加強語言實踐必不可少的有效途徑)。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選擇你喜歡的內容背誦下來并抄寫自己喜歡的詞句。

3.用你手中的畫筆為你喜歡的課文內容設計一幅圖畫。美麗而又豐收的秋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學了這篇課文后,此時同學們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設計意圖: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在課余組織指導學生開展觀察活動,為語文園地的教學活動先作鋪墊。)。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三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記憶和理解,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你們看見過哪些橋?

2、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橋。教師板書:趙州橋。

3、師: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樣子、地方、什么時間、設計者、材料)。

二、自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1)讀準字音、句子。

(2)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教師巡堂。

3、檢查自學情況。

(1)開火車讀生字。

(2)指名讀新詞。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分段讀課文,指名評價。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介紹了什么?

每個自然段各講了什么內容?可以怎樣分段?(三)。

3、學生可同桌交流。

4、課文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匯報。

四、指名讀第一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導書寫。

1、觀察,說說要注意什么?

2、師范些,生練寫。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2、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3、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

2、課文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二段:

(1)趙州橋為什么世界聞名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

學生默讀、勾畫。

(2)出示趙州橋圖,特別的地方是什么呢?

a、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拱形的大橋洞。指名讀。

b、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指名讀。

c、師: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以前的橋從來都沒有設計過橋身上加小橋洞,趙州橋卻有了,并能減輕沖擊力,節(jié)省石料。)。

結合練習:用“既……又…….”造句。

教師見機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3)趙州橋還有什么特點?指名讀第3段。

a、第一句話好在哪里?

既總結了前一個自然段的內容是寫趙州橋的堅固,又提示大家這個自然段要講的是趙州橋的美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一個過渡句。

b、趙州橋的美觀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

找出寫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讀讀。

仿照課文寫句子。

借助圖片,讓學生較形象的了解趙州橋欄板上的美麗圖案。

c、師:這段話中有兩個分號,表示連接的三個句子間的并列關系,并列地寫出了三種龍的樣子。最后一句是前幾句的總的說明,這種寫作手法是“先分后總”。

如果把最后一句調到前面去,請同學讀一讀是否可以?這里的寫作手法是“先總后分”。

三、結尾升華。

1、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課文是怎樣夸它的?指名讀。

你們想夸一夸他們嗎?(這充分表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贊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

2、帶著這種感受自由再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

你喜歡那一段?能試著背一背嗎?

五、課后拓展。

除了趙州橋外,你們還知道我國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建筑?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古建筑?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四

上課教師黃慧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數(shù)量之間的大、小以及相等的關系。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操作學具來比較數(shù)的大小。2、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會用這三種符號表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并正確讀出關系式。3、建立初步的數(shù)感,學會觀察、操作學具。4、培養(yǎng)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和提出數(shù)學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認識大于號、小于號和等號,會用這三種符號表示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并正確讀出關系式。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

1、師:同學們今天咱們進行一場拔河比賽好嗎?(左邊隊選10人,右邊隊選9人,教師當裁判,比賽開始。)。

2、你觀察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問些什么?

(不能開始,兩邊的人不一樣,這樣不公平……)。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提出問題:

師:是呀,為什么比賽不能開始?

1、探究方法:怎樣能夠讓別人一下子就看出哪邊拔河的人多?

(1)數(shù)一數(shù)。

(2)排一排。

(3)用學具擺一擺。

同桌研究探討擺圓片的方法。在操作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終目的是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數(shù)的大小。通過操作和思考,學生能夠明白左邊比賽的人數(shù)有9人比右邊比賽的人數(shù)10人少,由人數(shù)的多少引出數(shù)的大小。

3、全班交流。

4、認識、

(1)師:同學們像這兩個隊人數(shù)不一樣多,在數(shù)學中我們可以用兩個符號來表示。今天老師就把他們介紹給大家,他們是一對孿生兄弟,長的可像了,先請他們來和大家打個招呼吧。介紹兩個符號(出示符號后學生能介紹由學生完成)。

個人意見。

教學過程人數(shù)不一樣多可以寫成910,109(介紹讀法和寫法)。

(2)手指游戲:用中指和食指表示兩種符號,表示四組數(shù)的大小。

7○48○65○87○10。

(2)像剛才那樣用圓片來擺一擺,怎樣能讓別人很容易的看出兩邊的人數(shù)同樣多?(一一對應擺)。

(3)認識=,學習9=9或10=10讀法和寫法。

6、比較拉拉隊的人數(shù)。

師:小朋友們都非常的愛自己的集體,不參加比賽的同學都當拉拉隊員,哪邊的人數(shù)多?你能用大于號或是小于號來表示哪邊的人多嗎?(自己嘗試解決)。

7、說一說:這節(jié)課你認識了誰?它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在本節(jié)課上的收獲。

8、問題口袋:你還想知道些什么?還想提出什么問題?解決不了的,把它放進問題口袋里。

三、鞏固拓展、實踐應用。

1、自主練習第1題。

利用學具操作鞏固用一一對應的方法來比較數(shù)的大小。

2、自主練習第2題。

學生講題意,再獨立完成。

個人意見。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五

第一課時認識人民幣(一)。

教學內容:p52主題圖及例1、例2,p54課堂活動第1、2題,p55練習十一第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購物的情景圖說明人民幣在生活中的作用,引發(fā)學生對人民幣的認知需求。

2、讓生明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及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教學重難點: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教具準備:面值不等的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導:

1、情景引入,出示情景圖。

師:從圖上你看到了些什么?請小組的同學互相說說。(生交流,匯報)。

你知道人民幣有那些嗎?根據(jù)生答,師板書:元、角、分。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思:

1、師提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并能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2、學生按p52例1、2題的要求獨立思考,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3、自學p58的數(shù)學文化--五套人民幣。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并完成p53例2下面的“議一議,填一填”。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zhàn)、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展示環(huán)節(jié)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實踐活動,同學們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并能認識人民幣的面值,1元=10角1角=10分。

3、師補充講解p58的數(shù)學文化--五套人民幣。

六、檢:

p54課堂活動第1、2題,。

七、練:

p55練習十一第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一)。

例1例2。

(略)(略)。

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

1元=10角1角=10分。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認識人民幣(二)。

教學內容:p53--54例3、例4,p54課堂活動第3題,p55--56練習十一第3、4題。

教學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進行人民幣的交換,在交換過程中加深對人民幣相鄰單位之間十進制關系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通過動手操作深化對人民幣相鄰單位之間十進制關系的理解。

教學具準備:10張1角紙幣,10個1分硬幣,2張5角紙幣,1張1元紙幣。

教學過程:

一、導:

1、談話導入,師:我們認識了人民幣的面值,你都認識了哪些人民幣?今天老師要和小朋友門一起來了解人民幣相鄰單位的十進制關系。

2、揭示板書課題。

二、思:

1、師提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進行人民幣的交換,在交換過程中加深對人民幣相鄰單位之間十進制關系的認識。

2、學生按p53--54例3、4題的要求獨立思考,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進行人民幣的交換,在交換過程中加深對人民幣相鄰單位之間十進制關系的認識。

三、議:

1、師:你們在自主學習的時候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你們是怎樣解決的?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并完成例4下面的“想一想”。

師巡視指導。

四、展:

學生展示學習成果,教師鼓勵學生展示、質疑、挑戰(zhàn)、糾錯、補充。

五、評:

1、教師點評學生在以上環(huán)節(jié)特別是展示環(huán)節(jié)的情況(以激勵為主,適當提出存在的不足)。

2、師:通過實踐活動,通過動手操作的形式,進行人民幣的交換,在交換過程中加深對人民幣相鄰單位之間十進制關系的認識。

1元=10角1角=10分。

六、檢:

p54課堂活動第3題,。

七、練:

p55--56練習十一第3、4題。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二)。

例3例4。

(略)(略)。

1元=10角1角=10分。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認識人民幣練習課。

練習內容:練習十一第5-11題。

練習目標:

1、了解人民幣的使用價值。

2、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練習重難點: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教具準備:3張1元人民幣,5張1角紙幣。

練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我們認識了人民幣的面值,了解了人民幣相鄰的十進制關系,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今天我們就要運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二、練習指導。

1、練習十一第5題,實踐調查,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2、練習十一第6題,通過填一填,進一步讓學生感受100以內數(shù)的計數(shù)單位之間的進率與元、角、分進率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從整體上掌握這些知識,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練習時既要注重填一填,還應注意每橫排兩個問題的比較,以便進一步感受這種聯(lián)系。

3、練習十一第7題,通過換一換的活動,進一步鞏固人民幣單位之間的進率,先讓學生獨立填一填,再交流結果。

4、練習十一第8題,讓學生在物品買賣中,進一步掌握人民幣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實踐能力,獨立計算后再交流。

5、練習十一第9題,人民幣計算的練習,進一步鞏固人民幣求和的計算方法,促進對人民幣計算知識的熟練掌握。獨立計算后再交流。

6、練習十一第10題,人民幣的計算練習,有的數(shù)據(jù)較大,且脫離具體的人民幣,還涉及單名數(shù)和復名數(shù),因此該題具有一定難度。交流時,注意突出思考過程與方法的交流,注意復名數(shù)計算的思考方法的指導。

7、練習十一第11題,是模擬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模擬實踐活動中應用人民幣的知識,培養(yǎng)實踐能力和環(huán)保意識。練習時可以根據(jù)問題情境提供的信息進行計算;還可以讓學生開展類似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小結。

你今天學到了什么?學會了什么?

【課后反思】: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六

let’slearn:

探究活動。

聽音判斷的探究活動。

內容:兩人一組,說英語,判斷正誤。

目的:培養(yǎng)學生靈活動運用英語的聽說能力。

形式:小組。

過程:

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練習,一個學生說“igetupat3o’clock.”另一個同學判斷是否符合邏輯,然后做出yes或no的回答。然后,學生互換角色進行練習。

學生上臺展示,看哪個小組說得多,判斷迅速且準確,由教師打分。

教師評出優(yōu)秀組,給予適當獎勵。

一分鐘小資料的探究活動。

內容:搜集一分鐘能做什么的小資料,或歷史上一分鐘的某事最高記錄。

目的: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同時教育學生珍惜時間。

形式:小組。

過程:

將學生分成幾組。讓他們上網或圖書館查一查相關資料,并做記錄。

回來后,分頭做整理,列出至少十條一分鐘的資料。

學生展示成果,小組內成員向全班說一說查到的資料內容,可以用英語簡述,再用中文詳述。

教師講評。教育學生不要小看一分鐘,要珍惜時間。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七

上課教師黃慧課型新授。

教學目標1、會寫1-5各數(shù)。2、鞏固對1-10各數(shù)的認識。3、感受數(shù)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4、使學生學會與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會寫1-5各數(shù)。

前置自學提綱設計1、先讓學生觀察數(shù)字,說一說像生活中的什么東西。

2、觀察各數(sh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學過程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二、觀察字型,學習書寫。

1、先讓學生觀察數(shù)字,說一說像生活中的什么東西。

2、觀察各數(sh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書空,記筆順。

4、描紅,并嘗試書寫新課標第一網。

“1”這個數(shù)字讓學生自己來寫一寫就行了?!?”和“3”先讓學生觀察觀察數(shù)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師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學生描紅。最后在空格中再書寫兩個?!?”、“5”這兩個數(shù)字先讓學生觀察,再書空練習,最后讓學生寫一寫、比一比,同位互相糾正。

個人意見。

教學過程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2題,按照題目設計,先讓學生用手指表示數(shù),再動手擺一擺或畫一畫點子圖,最后進行1-5寫數(shù)練習。

2、自主練習第4題,初步滲透統(tǒng)計思想,先讓學生說一說圖上都有什么?旁邊的表格要我們干什么?學生能填對數(shù)就可,不做過多要求。

3、自主練習第5題,學生觀察,讓學生把題意先看清楚,說一說這道題讓我們干什么。(根據(jù)給定的數(shù)涂出對應的圓圈個數(shù),只要涂的個數(shù)與數(shù)字對應就可)再引導學生找出排列規(guī)律,初步認識單數(shù)和雙數(shù)。

個人意見。

板書設計1、2、3、4、5。

教學反思。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八

《趙州橋》,這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課文語言準確,簡練,又不乏生動。就論壇上大家議論較多的幾個問題我結合著自己的課堂教學談這樣的幾點看法。

我個人認為在小學三年級這個階段,讓學生知道說明文這種文體,這不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因此一兩句話簡單說說可以,不說也不是什么缺點。但是在授課的過程當中我在引導學生學習趙州橋雄偉一部分的時候,通過簡筆畫的方式在黑板勾勒了橋的結構,引導學生說出設計的特點,并清楚的引導學生標上了那幾個數(shù)字,并告訴學生這種說明方法叫“列數(shù)字”。我是這樣想的,列數(shù)字這種說明方法在以后課文的學習當中還會涉及到,本課提出來作為一種初步的認識讓學生有所了解,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一點基礎。

當時在備課的時候,查閱了很多的資料,其中有關趙州橋傳的傳說有很多。但是如何的將這些傳說恰倒好處的引用到課堂的學習當中,還真的需要細細思考。當我和二實小的王霞老師在一起交流的時候,她的點播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王老師將“張果老施用法術聚來了太陽和月亮,放在驢背上的褡褳里,左邊裝上太陽,右邊裝上月亮。柴王爺也施用法術,聚來了五岳名山,裝在車上推車趕驢上橋。現(xiàn)在,趙州石橋橋面上,還留著張果老騎驢踩的蹄印和柴王推車軋的一道溝?!边@一情節(jié)用在本段學習了趙州橋雄偉之后,目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清楚趙州橋的雄偉堅固,這樣的引用可以說是恰倒好處。

在本課的學習當中中心句與過渡句我處理的方法基本相同。第二段的中心句,我是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段課文之后,讓學生歸納第二段主要寫了什么,然后引到第一句話上,告訴學生象這樣的句子這就是中心句。過渡句的處理方法基本相同。

通過在線交流,我得到了很多課堂小練筆的方法與竅門。有的老師提供多種中心句讓學生自主選擇,仿照著課文的句式進行訓練。有的老師則直接將課文的內容重新提煉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來重新描述趙州橋。這些方法都給了我啟發(fā)。

對于課后練習中的夸夸趙州橋一題,我非常欣賞論壇上有些老師提出的做法:由夸獎趙州橋引申到夸獎設計者李春、夸獎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從而進一步體會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本次課例大教研落下了帷幕。課例教研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無論是在線研討還是雙向視頻還是課堂研討都讓人真正地動了起來。在參加整個教研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了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盡的,參與其中,進步很大。

三年級趙州橋第一課時教案篇十九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創(chuàng)設情景1、播放《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mtv2、提問:這部mtv表達了怎樣的生活內容?在什么地方?你了解這個地方嗎?1、伴隨著音樂進教室。2、學生聆聽、觀賞并把自己所了解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做簡單介紹。創(chuàng)設氣氛,激發(fā)興趣,為課堂做鋪墊。教師總結并簡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風土人情。2、欣賞《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1、簡介歌曲及背景知識。2、播放歌曲提問:歌曲的體裁形式?歌曲的基本情緒如何?1、認真聆聽,并能用簡單的動作或語言表達感受的情緒。2、回答問題。讓學生在參與中,通過各種方式更好的體驗、感受音樂。1、媒體出示歌曲的兩個基本素材2、分組討論,設計動作。1、跟鋼琴伴奏哼唱。2、設計簡單的動作,表演感受。3、學習歌曲《阿西里西》1、簡介歌曲相關知識。2、教師范唱。提問:歌曲的音樂情緒?3、播放《阿西里西》鋼琴伴奏,要求學生用自然圓潤略帶彈性的聲音演唱。1、聆聽,感受活潑流暢的歌曲。2、輕聲跟唱,找出曲中的大跳音程的地方并唱準。3、跟琴聲演唱。激發(fā)學生學習此曲的興趣,在主體的參與實踐中學會歌曲。4、藝術創(chuàng)作1、出示固定節(jié)奏2、用固定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3、分發(fā)樂器1、學生擊掌練習2、學生分組合作練習。3、學生表演。培養(yǎng)合作能力,在實踐中表現(xiàn)音樂。5、師生合作師鋼琴伴奏學生表演情感升華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8736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