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愚公移山讀后感50字(三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5 11:30:46
2023年愚公移山讀后感50字(三篇)
時間:2023-03-15 11:30:46     小編:zdfb

寫讀后感絕不是對原文的抄錄或簡單地復述,不能脫離原文任意發(fā)揮,應以寫“體會”為主。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知道讀后感怎么寫才比較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淖x后感優(yōu)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愚公移山讀后感50字篇一

《愚公移山》講是愚公家前面有兩座大山,家人出行很不方便,于是愚公帶領(lǐng)親屬一齊去挖山。這事被智叟聽到了,想愚公真是癡心妄想。第二天一早智叟去勸愚公不要挖山,愚公說,我死了,有我兒子,子子孫孫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這句話感動了玉皇大帝,他就派了夸娥氏兩個大力士兒子把兩座大山背走了。愚公堅忍不拔、鍥而不舍精神真讓我感動。

最讓我感動是愚公對智叟說話:“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會生兒子,兒子還會有兒子,子子孫孫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愚公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他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高貴品質(zhì)。為了方便大家,他寧可困難自我,愚公用這種犧牲自我方法移動大山,這是何等崇高精神??!

與其說愚公是靠玉皇大帝移走了山,還不如說是靠毅力,靠鍥而不舍精神。他是多么值得我們學習?。『退绕饋?,我還差很多。我英語不好,媽媽給我買了一本英語字典,開始我還認真看,過了幾天,我覺得沒意思了,也不看了。到了考試時候,我分數(shù)還是那么低。以后我要像愚公一樣,做到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這篇故事告訴我們愚公是一個遇到困難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克服困難人,我也要學習他這種精神。

讓我們一齊向愚公學習吧!

愚公移山讀后感50字篇二

這幾天,我讀完了神話《愚公移山》感觸很深。

書中介紹了中國有一個很古老的神話>故事,愚公的為了去年眼前的障礙大山,愚公一話的舉一動感動了上天,上天就派天神來把兩痤山移走,從此,愚公一族過上了安居樂業(yè)的快樂的好日子。

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還有二十多人,為何能感動到上天?如果愚公的家人屈服于眼前的障礙,那么,愚公的家人并沒有向眼前的障礙低頭,面是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把‘太行山的王屋山’,這兩座大山挖掉,搬離家門口的巨大障礙,開出一條直往南邊的陽光大道。

我讀完了這篇神話,我深刻地到,一個人能不能取得很好的成就,而在于有沒有的精神,平時,有些人總是以條件差,困難多啊,為不能成就的理由,但是,如愚公相比,這些條件又顯得多么微不足道??!一個人只要有胸懷遠大的目標,并且為這個目標去不懈的努力奮斗,就會擁有無窮無盡的力量,就可發(fā)揮自己的潛,胸有成竹地取得成功。《愚公移山》的精神非常感人,往往會使人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重新振作起來,我們應該像愚公學習。

我們從小開始上學,長大了要參加工作,在這漫長的人生道路上,誰能保證不遇到困難,不遭遇失敗呢?怎樣堅定信心,頑強不屈地克服困難,我們應該向九十多歲高齡的愚公老爺爺學習。

現(xiàn)在,《愚公移山》這四個字已成為一個成語,廣為流傳,激勵著一切努力進取的人。

愚公移山讀后感50字篇三

我是個80后的人,戰(zhàn)爭年代的人和事似乎離我們已經(jīng)很遙遠了,有時甚至不相信那些古老的東西會給我們帶來教益。今天重讀了《愚公移山》,竟也有些許感想。

這篇文章里,最吸引我的是那個愚公移山的故事。愚公憑借自己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帶領(lǐng)兒子用鋤頭挖掉了家門前的兩座大山,疏通了道路,造福了子子孫孫。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他用自己堅強的毅力和堅定的信念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這讓我想起了與愚公移山截然相反的另一個故事:

以前有個人,他生活的村子里很缺水,他有個愿望,就是挖口井,讓人民喝到甘甜的水。于是他拿著工具到處挖,經(jīng)常挖到一半,他覺得那里可能會沒有水,需要換個地方,然后他又重新找個地方開始挖,結(jié)果挖了一地深深淺淺的坑。

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給人的教益是深刻的,小到個人,大到公司、國家的發(fā)展都需要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精神。

站在公司的角度上,公司的目標就是一座山,需要我們每一個員工齊心協(xié)力去挖,共同努力去實現(xiàn)目標,公司也會在我們的努力中一天天進步、蒸蒸日上。

站在個人的角度上,就我而言,做為一個剛步入社會的人,當許許多多的缺點、不足在工作和生活的磨礪中顯現(xiàn)出來的時候,就迫切的需要找到這座承載著未來和希望的山,在挖山的過程中慢慢成長和進步。每天進步一點點,終有一天會成為另一個愚公。

其實,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0273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