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了實施教學活動而書寫的一種規(guī)范性文件。在教案編寫過程中,需要將教學步驟進行有機組織,確保教學過程的連貫性。教案的編寫需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和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一
設計意圖:
這個童話故事溫馨又充滿情趣。作者巧妙地把喇叭花想像成電話機,并用它聯(lián)系了小田鼠和小鳥之間的濃濃情誼,把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對幼兒進行友愛教育的好題材。小班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互相關懷等情感理解甚少,而本教材正是表現(xiàn)了朋友之間的這種情感。同時,如今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人們之間的交往不在局限于面對面的交流,電話的普及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交往的需要。幼兒年齡雖小,但渴望與人交流的愿望卻很迫切,家中的電話機對他們來說就充滿了神秘,因此本活動就滿足了幼兒打電話交往的需要。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難點:初步理解故事內涵,即小田鼠為何種喇叭花。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準備: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過程: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yōu)槭裁床荒芤黄鹜?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yōu)槭裁匆螂娫?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二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發(fā)散幼兒想象力,用適合的語言模仿打電話。
3、在體驗、交流、表達中感受小動物之間,自己與同伴之間那美好、關愛的情感。
圖片(樹、小鳥、小、喇叭花)。
一、情境導入師:森林里可漂亮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森林水車》進入活動室。
二、理解想象。
1、森林里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講述1―2小節(jié)。
2、怎么辦呢?小朋友們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幼兒討論各種辦法)。
3、聰明的小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好辦法?(出示喇叭花圖片)。
4、為什么小要在樹下種上喇叭花呢?
三、學說對話教師講述5―7小節(jié)。
1、你聽到了小鳥和小都說了些什么?
分角色扮演小鳥和小學說對話。
2、如果你是小鳥和小,你們還會說些什么話呢?
3、這喇叭花電話可真好,可以讓小鳥和小天天說著悄悄話,我們把它們的故事告訴其他小動物聽聽吧。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四、結束活動小鳥和小不光說著悄悄話,它們還在電話里唱歌呢,聽!
歌唱《打電話》結束活動活動延伸:
附故事:喇叭花電話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3只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著3只小。
小鳥很想去找小玩,可是它們還沒有長齊羽毛,不會飛。小想去找小鳥玩,可是,它們又不會爬樹。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了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
小在樹下問:"喂,是小鳥嗎?"小鳥們在樹上回應:"喂,是小嗎?"小鳥們?yōu)樾「璩?滴答,滴答,滴滴答。"小為小鳥們念歌謠:"大尾巴長,大尾巴大……"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小,天天說著悄悄話。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活躍.如果準備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三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
4.有幾只小?(請幼兒點數(shù))。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
提問:
1.小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四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yōu)槭裁床荒芤黄鹜?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yōu)槭裁匆螂娫?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五
這個童話故事溫馨又充滿情趣。作者巧妙地把喇叭花想像成電話機,并用它聯(lián)系了小田鼠和小鳥之間的濃濃情誼,把小動物之間的相互友愛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是對幼兒進行友愛教育的好題材。小班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對人與人之間的友好和互相關懷等情感理解甚少,而本教材正是表現(xiàn)了朋友之間的這種情感。同時,如今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人們之間的交往不在局限于面對面的交流,電話的普及從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交往的需要。幼兒年齡雖小,但渴望與人交流的愿望卻很迫切,家中的電話機對他們來說就充滿了神秘,因此本活動就滿足了幼兒打電話交往的需要。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初步理解故事內涵,即小田鼠為何種喇叭花。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yōu)槭裁床荒芤黄鹜?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yōu)槭裁匆螂娫?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這周,我組織了一次語言活動《喇叭花電話》,這個故事情節(jié)有趣,內容生動,非常適合小班的孩子來理解欣賞,在組織過后,我也對自己組織的活動進行了一個反思。
1.了解孩子,豐富教學內容。
要想讓一個文學作品的教學充滿生機,最大的發(fā)揮活動的價值,我們必須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價值,能動的使用教材,這也是我設計教案前最重要的一步。
在拿到這個教材后,我根據(jù)本班孩子的'原有經驗水平認為,孩子們具有一定的打電話的經驗,但打電話時應注意的禮貌、該運用的語氣、怎樣發(fā)話接話,可能是不夠的,所以根據(jù)打電話的教育價值,續(xù)編了兩個情節(jié),有了更多的有針對性的情景,更多的對話機會。
2.拓展想象,提供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言的的機會。
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貫穿在每一個活動中,是語言、認識、社會性等多方面的綜合表現(xiàn),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開放性的問題的設計,“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小鳥和小老鼠一起玩?”孩子們可以想讓小鳥下來的辦法,也可以想讓小老鼠上去的辦法,可以請動物幫忙,也可以用一些東西來幫忙。提問的答案應是不確定的、可發(fā)散的,引導幼兒多角度地去理解文學作品內容,鼓勵幼兒從不同的角度展開想象,從而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的多向性、獨特性、變通性。在活動中,在我的引導下,孩子們能從多個角度出發(fā)考慮,積極思考,效果比較好。
3.視材而定,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
故事教學形式沒有固定模式,視材而定,象這次的想象成分比較多的故事比較適合邊講邊理解這種形式。所以,在組織此次活動時,我讓孩子們先聽前半部分故事情節(jié),然后猜測自由創(chuàng)編故事的后半部分情節(jié),這種形式非常好,孩子們的參與度也非常高。
4.創(chuàng)設語境,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新《綱要》特別重視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在不同的語境中如何運用相應的語言交流方式。語境的創(chuàng)設特別重要,要兼顧能對話、真實性、游戲性等,這也是我們活動中再三調整斟酌的地方。選擇能遷移到平時的生活中的情景生病,過生日的情景,用打電話的方式兩兩對話,玩一玩,說一說,同時,說話的內容又不是固定的,生病時有安慰的,有提醒用藥的,還有提醒多吃水果蔬菜保健的,同伴間暖暖的情誼通過這些樸素的話語洋溢出來了。拿上電話機,讓幼兒親自扮演小鳥可以通知伙伴們帶禮物,也可以邀請一起去參加小老鼠的生日會,這也激發(fā)了幼兒說的欲望。在活動中,我也認識到:作為語言活動,教師自身的素養(yǎng)很重要,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會傾聽、及時的對孩子的回答作出合適的回應,這也是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六
1.理解故事內容,豐富詞匯:安安靜靜、蹦蹦跳跳。
2.愿意安靜傾聽故事。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喜歡聽故事,愿意安靜傾聽故事,嘗試用動作表現(xiàn)安安靜靜、蹦蹦跳跳。
ppt課件、故事《小青蛙聽故事》。
一、活動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小朋友們要安靜地聽哦!
二、教師有感情地完整講述故事。
提問:
1.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哪幾個小動物?月亮婆婆在干什么?誰在聽故事?
2.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三、教師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故事第一、第二段)。
提問:小魚是怎么聽故事的?(安安靜靜)安安靜靜是什么意思?(幼兒做一做安安靜靜的樣子。)。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部分(故事第三段)。
提問:小青蛙是怎么聽故事的?(蹦蹦跳跳的呱呱叫),學學小青蛙蹦蹦跳跳呱呱叫的樣子。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部分(故事第四段)。
提問:月亮婆婆怎么了?它為什么會生氣?它是怎么做的?
4.教師講述故事第四部分(故事第五六段)。
黑黑的夜里靜悄悄的,月亮婆婆出來了,它來到了池塘邊,瞧瞧池塘里的小魚兒有沒有睡覺。
小魚兒看見月亮婆婆,心里面可高興啦!一群小魚兒圍著月亮婆婆,月亮婆婆給小魚們講故事。小魚兒安安靜靜地聽著。
(噓!小青蛙別吵,聽故事要安安靜靜的。)小青蛙沒有聽小魚的話,還在蹦蹦跳跳的呱呱呱叫。
聽到小青蛙呱呱叫,月亮怎么啦?小魚兒呢?(月亮生氣了,它皺起了眉頭,躲進了云朵里。小魚兒也躲進了池塘里不見了)。
這時候小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忙著說:“對不起,我錯了,我會……(安安靜靜)地聽故事的。小魚兒、月亮快出來吧!”小青蛙蹲在荷葉上,睜大眼睛,閉上了大嘴巴。月亮看見小青蛙靜悄悄的,月亮怎么啦?小魚呢?(它從云朵里笑瞇瞇的鉆了出來,小魚兒們也游回來了)。
月亮又接著給小魚兒和小青蛙講好聽的故事了。
五、結合生活經驗,拓展學習內容并進行小結。
2.小結:小朋友在老師、爸爸媽媽、小朋友們說話的時候都應該安安靜靜的.聽,這樣才是一個有禮貌、會學習的好孩子。
一、教學過程反思。
1.個別幼兒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仍然是靜不下來。
2.回答問題、簡評中發(fā)現(xiàn)幼兒回答問題活躍,仍然急于表達,欠缺傾聽。
3.借用游戲進行訓練過程中,對個別幼兒的指導訓練有一定效果。由于幼兒年齡特點的關系,學會聆聽的習慣還待持續(xù)訓練。
二、反思自我教學。
1.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對于課堂的引入還待進一步思考,在能盡快創(chuàng)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幼兒亦要盡快融入學習氛圍。
2.充分利用幼兒的樂于模仿,在幼兒中找出典范,極力表揚也是對別的孩子的一種隱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樣作用激發(fā)幼兒效仿有益習慣。
3.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需要長期監(jiān)督學習,將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活動中以及活動之外。
4.進一步研究幼兒心理,對幼兒的經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個性特征做進一步學習,讓自我教學能更利于幼兒的成長。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七
1、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能融入故事情境中。
2、發(fā)散幼兒想象力,用適合的語言模仿打電話。
3、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圖片(樹、小鳥、小、喇叭花)。
一、情境導入師:森林里可漂亮了,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去看看吧!
教師帶領幼兒做律動《森林水車》進入活動室。
二、理解想象。
1、森林里可真漂亮,你都看到了什么?
教師講述1―2小節(jié)。
2、怎么辦呢?小朋友們快幫它們想想辦法吧?(幼兒討論各種辦法)。
3、聰明的'小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么好辦法?(出示喇叭花圖片)。
4、為什么小要在樹下種上喇叭花呢?
三、學說對話教師講述5―7小節(jié)。
1、你聽到了小鳥和小都說了些什么?
分角色扮演小鳥和小學說對話。
2、如果你是小鳥和小,你們還會說些什么話呢?
3、這喇叭花電話可真好,可以讓小鳥和小天天說著悄悄話,我們把它們的故事告訴其他小動物聽聽吧。
教師帶領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四、結束活動小鳥和小不光說著悄悄話,它們還在電話里唱歌呢,聽!
歌唱《打電話》結束活動活動延伸:
附故事:喇叭花電話一棵很高很高的樹上,住著3只很小很小的小鳥,樹下住著3只小。
小鳥很想去找小玩,可是它們還沒有長齊羽毛,不會飛。小想去找小鳥玩,可是,它們又不會爬樹。
喇叭花爬呀爬,爬到了小鳥家。喇叭花開了,又圓又大,變成了小電話。
小在樹下問:"喂,是小鳥嗎?"小鳥們在樹上回應:"喂,是小嗎?"小鳥們?yōu)樾「璩?滴答,滴答,滴滴答。"小為小鳥們念歌謠:"大尾巴長,大尾巴大……"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小,天天說著悄悄話。
活動反思:
孩子們都非常開心.活躍.如果準備的更充分肯定更好。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八
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jié)。
5.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準備: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
4.有幾只小?(請幼兒點數(shù))。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
提問:
1.小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九
在新〈綱要〉中明確提出: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讓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
而經過小班一學年的適應與學習,到了中班,老師與幼兒一起進入了一個溝通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作為老師,我們始終努力為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自由的表達空間,嘗試利用多種方法讓幼兒學會傾聽他人說話,提高幼兒自信表達的能力,掌握交往的基本技能。
而故事〈喇叭花的電話〉中,一朵小小的喇叭花,竟然能把樹上樹下的兩個不能在一起玩的朋友聯(lián)系起來,這是多么神奇的喇叭花電話呀!這個故事雖然情節(jié)簡單,但充滿了童真童趣與奇妙的想象,形象鮮明而突出。針對我班幼兒傾聽能力薄弱、插話現(xiàn)象較為嚴重、不能用完整地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特點,我們相信:對于愛聽故事的我班幼兒來說這個故事一定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根據(jù)我班幼兒思維活躍、愛說愛動、傾聽能力薄弱的實際情況,我們把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1、通過課件理解故事內容,體會童話故事優(yōu)美的意境。
2、在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基礎上,大膽地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表演的形式,感受同伴間相互交流的快樂。
本次活動為了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利用課件采用“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讓幼兒在觀察、傾聽——理解、講述——再傾聽、再講述中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意境;另外,我們還通過設置故事場景,讓幼兒融入故事角色進行表演,幫助幼兒掌握并拓展故事中的對話,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與他人交往的愿望。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
二、教學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三、教學準備:故事課件及錄音帶。四、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問法、完整欣賞法等。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桓逼恋膱D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提問:1.畫面上都有什么?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shù))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二、分段欣賞故事。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提問:(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提問:(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提問:(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結合課件第一遍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提問: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利用故事錄音,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四、游戲:打電話1.師:喇叭花電話真好,它連著兩個家呢,這樣,小鳥和小老鼠可以天天說著悄悄話了。那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沒有什么悄悄話要講?。磕銜f些什么呢?(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體驗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樂趣。)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一
二、教學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2.能夠認真傾聽,較ww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三、教學準備:故事課件及錄音帶。四、教學重點與難點: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五、教學方法與手段:提問法、完整欣賞法等。六、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出示課件。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桓逼恋膱D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誰能舉手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提問:1.畫面上都有什么?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shù))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利用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二、分段欣賞故事。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提問:(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提問:(1)不能和小鳥說話,小老鼠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小老鼠很傷心,很難過,它還很著急呢!小朋友們,誰有別的好辦法,可以幫助小老鼠,讓小鳥聽到他們的話?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提問:(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結合課件第一遍分段講述故事,幫助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提問: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利用故事錄音,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并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四、游戲:打電話1.師:喇叭花電話真好,它連著兩個家呢,這樣,小鳥和小老鼠可以天天說著悄悄話了。那你和你的好朋友有沒有什么悄悄話要講???你會說些什么呢?(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體驗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樂趣。)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二
1、感受好朋友之間相互交往帶來的快樂。
2、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出各種讓小鳥與小交流的辦法,并對打電話的內容展開想象。
3、安靜地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能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jié)。
5、理解故事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背景圖、喇叭花、各種小動物的圖片、小鳥、小的胸飾、積木若干。
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打電話帶來的快樂。
樂于用打電話的方式與他人交流。
一、引題:
出示背景圖,提問: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幼兒用一些好聽的詞語來講述)。
二、分段講述故事:
(一)講述故事第一部分:想出多種讓小鳥與小交流的辦法。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小鳥和小一起玩?(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引導他們可以請哪些小動物、哪些東西來幫忙,學習一些好的用詞。)。
(二)欣賞故事第二部分: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小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學習小和小鳥的對話。
三、創(chuàng)設情景:對打電話的內容進行大膽想象。
(一)小鳥受傷:
1、啟發(fā):小和小鳥打電話時的語氣是怎么樣的?表情是怎么樣的?它們會說些什么?
2、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模仿小鳥和小打電話的語氣、表情。
(二)小過生日:
1、如果你是小鳥,你會打電話通知誰?說些什么?
2、幼兒大膽表現(xiàn)不同的角色。
四、完整欣賞故事,教師將幼兒的一些想法編入到故事的后半部分。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為大家?guī)淼?篇《喇叭花電話幼兒園小班語言故事教案》,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三
《喇叭花電話》是一個情節(jié)簡單的童話故事,但充滿童趣和幻想,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xiàn)有經驗。聽故事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愛幻想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此活動正是滿足了孩子這些方面的需求。活動以故事為媒介,通過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說一說等不同的形式,引發(fā)幼兒的講述熱情,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感受好朋友之間相互交往的快樂。
圖片(大樹、小鳥、小老鼠、喇叭花、種子)。
一、出示圖片導入故事。
1、這是一棵什么樣的樹?
2、又高又大的樹上會住著誰呢?
3、樹底下住著誰?(幼兒猜測,教師揭示答案小老鼠)。
二、逐步學習理解故事。
(教師講述故事至“他們不會爬樹”)。
1、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幼兒猜測)。
2、你有什么好辦法可以幫助小田鼠和小鳥呢?(幼兒相互討論)。
(教師邊講述故事3~4段邊出示教具)。
1、看看小田鼠用了什么辦法?
2、真奇怪,小田鼠為什么在樹下種喇叭花呢?(幼兒猜測)你覺得喇叭花像什么?
4、如果你是小田鼠,你會和小鳥說些什么呢?
5、出示紙杯電話,師幼、幼幼扮演小田鼠和小鳥打電話。
(教師講述故事5~6段)。
1、小田鼠是怎么和小鳥打電話的?說了些什么?
2、師幼互動打電話,學說小田鼠和小鳥的對話。
3、小結:喇叭花電話真好,一棵喇叭花,連著兩個家,小鳥和田鼠,天天說著悄悄話。
4、請幼兒給故事取個好聽的名字。
5、幼兒自主閱讀,師幼完整欣賞故事。
三、自主游戲我來打電話。
幼兒兩兩相伴,自主選擇材料,進行打電話的游戲,體驗與同伴親密交流的快樂。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四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小鳥和小田鼠之間的友愛之情。
2、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3、體驗交流溝通的快樂。
操作圖片;實物投影儀;小鳥和小田鼠胸貼若干;玩具電話(手機)若干。
1、出示小田鼠和小鳥,引出課題。
吱吱吱,誰來了?
喳喳喳,又有誰來了?
2、欣賞故事,想象表述。
(1)演示投影儀,操作圖片,教師有表情講述前半段故事。
a.有什么好辦法能讓小田鼠和小鳥一起玩?
b.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2)繼續(xù)講述后半段故事。
小田鼠想了個什么辦法?
3、進一步理解故事。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a.故事的題目叫什么?故事中有誰?
b.小鳥和小田鼠分別住在哪?它們?yōu)槭裁床荒芤黄鹜?
c.小田鼠為什么要種喇叭花?它們?yōu)槭裁匆螂娫?你喜歡它們嗎?為什么?(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涵)。
(2)幼兒戴上胸貼,練習對話。
它們是怎樣打電話的?(幼兒學習)。
4、游戲:打電話(情感的遷移)。
(1)你想給誰打電話?
(2)幼兒用玩具電話機進行游戲,體驗溝通交流的快樂。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五
《喇叭花電話》是一個情節(jié)簡單的童話故事,但充滿童趣和幻想,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符合幼兒的年齡和現(xiàn)有經驗。聽故事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之一,愛幻想是這個年齡階段孩子的特性,此活動正是滿足了孩子這些方面的需求,所以,我執(zhí)教了本次活動。活動以故事為媒介,通過看一看、猜一猜、玩一玩、說一說等不同的形式,引發(fā)幼兒的講述熱情,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在自主游戲“打電話”中進行師幼、幼幼互動,引導幼兒感受和朋友交流的快樂。執(zhí)教后,聽課名師也給我進行了一些反饋,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1.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出示一棵很高很高的樹,提問幼兒“這是一棵怎么樣的樹”,讓幼兒說一說,這個提問可以省略,是無效的。教師可以直接告訴幼兒這是一棵很高很高的樹,引發(fā)幼兒猜一猜“樹上會住著誰?樹下會住著誰?”。幼兒在猜測住著誰時,猜測的時間不用過長,這里猜測的目的只是進行活動的熱身。
2.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先講述故事1、2段,再進行提問“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其實教師可以先讓幼兒猜測、說一說“原來小田鼠和小鳥早就想交朋友了,他們想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能做到嗎?為什么?”幼兒可以通過觀察“小鳥住的很高、田鼠在樹底下”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說一說“小鳥和田鼠可以成為好朋友嗎?為什么?”這里幼兒的猜測應該是活動的重點。之后,我請幼兒想辦法幫助小鳥和田鼠成為好朋友,讓他們說說話、聊聊天時,幼兒想了很多好辦法,其中有些幼兒說可以用繩子、梯子爬上去,說得很好,教師也給予了肯定。但到最后有些幼兒想到了坦克、飛機、飛毯,已經有點偏離主線了,這時教師可以停止幼兒的猜測。
3.教師在演示小田鼠的好辦法“種喇叭花”時,教師一邊講述一邊演示,其實這里可以留懸念,先出示一棵種子,讓幼兒說一說種子接下來會怎么樣?先讓幼兒說,教師再出示“喇叭花爬到小鳥家”,進行師幼互動。
4.故事最后,師幼一起為故事取名字,引出故事《喇叭花電話》,師幼再次共同自主閱讀故事,都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的理念。最后環(huán)節(jié),幼兒以自主游戲“打電話”的方式和好朋友說說悄悄話,知道打電話是交朋友的一種好辦法,感受了和朋友交流的快樂。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六
1、產生與同伴親密交流的愿望。
2、愿意和同伴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5——6頁。教師用紙杯、棉線制作紙杯電話。
(引導幼兒可以寫信、打電話等)。
小朋友們都想了那么多辦法,小田鼠也想了一個好辦法,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發(fā)幼兒用書給幼兒,請幼兒輕輕打開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5——6頁,認真安靜觀看書本)。
你們認真看一下書本,他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呢?
小鳥和小田鼠好想交朋友,可是小鳥還不會飛,小田鼠還不會爬樹,他們怎么樣交朋友呢?
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小鳥和小老鼠一起玩?(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引導他們可以請哪些小動物、哪些東西來幫忙,學習一些好的用詞。)。
(2)、你們覺得小田鼠和小鳥都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3)、學習小老鼠和小鳥的對話。
3、喇叭花電話真好,它連著兩個家,這樣小鳥和小田鼠就可以天天說悄悄話了。
2、啟發(fā)幼兒選用多種方法說悄悄話,如:耳語、手語、紙杯電話說話等。3、幼兒兩兩結伴打電話,用自制紙杯電話交流。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七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shù))。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
提問: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八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興趣。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shù))。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十九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重點)。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難點)。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提問: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shù))。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
提問: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小班語言喇叭花的故事教案篇二十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打電話的簡單對話。
2.能夠認真傾聽,較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地想法。
3.積極參與活動,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故事課件及錄音帶。
一、出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激發(fā)幼兒興趣。
1.畫面上都有什么?
2.大樹是什么樣子的?
3.有幾只小鳥?(請幼兒點數(shù))。
4.有幾只小老鼠?(請幼兒點數(shù))。
5.小鳥在什么地方?小老鼠在什么地方?
二、教師結合課件第一遍講述故事,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部分。
提問:
1)小老鼠喊的聲音太小了,小鳥聽不到怎么辦呢?
2)如果你是小老鼠,你會怎樣和小鳥說?我們一起說說看。
2、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
3、教師講述故事第三節(jié)。
提問:
1.小老鼠想了一個什么辦法?
2.小老鼠終于可以和小鳥說話了,他們的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三、播放錄音,結合課件第二遍講述故事。
提問:
1.小老鼠和小鳥都說了些什么?(請幼兒模仿小動物對話)。
2.打電話時,應該怎樣說,才更有禮貌?
3.如果你是小老鼠,你還會和小鳥說些什么話?
四、游戲:打電話。
1.幼兒自由游戲。要求:有禮貌的,盡量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打電話,教師做簡單評價。
通過這個活動,孩子們學會了用語言來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對白;從情感體驗的角度來看,孩子獲得了與同伴、老師親密交流的體驗;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孩子們獲得了與同伴游戲的經驗。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30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