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設計(四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6 13:20:03
美術教案設計(四篇)
時間:2023-03-16 13:20:03     小編:admin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yōu)質的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美術教案設計篇一

花鳥畫是我國民族繪畫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以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風格聞名于世界,以極高的藝術價值,享譽于世界畫壇。

人們對花鳥畫的要求是“活色活香”,對禽鳥要求是“活潑可愛”?;B畫要形神兼?zhèn)?。在本冊教材中,主要介紹了中國花鳥畫的特點與風格,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的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在本節(jié)課里,教材通過對《麻雀圖》的欣賞和分析,闡述了彩墨禽鳥的基本畫法,重點介紹了以麻雀為代表的鳥類的畫法,其畫法是,首先在紙上捕捉鳥類的形態(tài),用鉛筆輕輕勻出鳥的輪廓,把鳥的身體看成棗形和一個蛋形組成,再添上尾和爪便構成鳥的基本形態(tài),然后再從整體出發(fā),自背部起筆,用披蓑法以褐墨寫出背部,次寫翼及尾,再寫胸、腹,然后畫出頭、嘴、眼睛,再添畫爪。

花鳥畫翎毛畫法是本課的重點,畫鳥羽毛的方法有白描和沒骨兩種,本課采用的是第二種,寫意的方法,是采用枯潤結合的筆墨方法畫的,麻雀背部用潤筆,尾部翅膀則用枯筆。

教材中在介紹麻雀畫法時還運用了小詩歌的方法,把麻雀的畫法編成通俗易懂的小詩歌,使學生易讀、易記、易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提醒學生運用筆墨時要注意墨的`多少、用力的輕重、行筆的快慢,利用線的剛柔、曲直,毛筆的干濕、濃淡的變化,表現(xiàn)鳥的形神和畫面的節(jié)奏韻律美,以達到教學效果。

老師應把步驟制成掛圖,寫上文字,說明每一步應如何去畫,要求達到什么效果,或制成幻燈片、投影片,使畫面更清晰地體現(xiàn)出來,吸引學生集中精力聽課。

課文以范畫配合步驟圖解,教師除了講授國畫知識外,還須結合范畫進行分析,講解,指出學生作畫應注意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欣賞范畫。

本課作業(yè)要求按作畫步驟用宣紙或筆邊紙臨摹或創(chuàng)作一幅麻雀圖。

1.通過本課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使用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工具,使學生學會運用中國傳統(tǒng)的筆、墨、紙、硯,初步掌握花鳥畫的技法。

2.通過對中國畫的用筆用墨方法的講解和練習,使學生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與造型的關系,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審美作用。

翎毛畫法是花鳥畫中飛禽的表現(xiàn)方法,也是本課的重點。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中國畫的筆墨技法,以及筆墨情趣在中國畫中的體現(xiàn)。

繪畫習作課。

毛筆(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紙(或高麗紙)、報紙(做墊紙用)一張、用畫顏料、墨、調色碟、水盅。

美術教案設計篇二

1、在與同伴玩變臉游戲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并描述同伴的面部變化特點。

2、嘗試用夸張、變心的手法,創(chuàng)造面部的五官及輪廓。

3、能根據(jù)要求與同伴玩變臉游戲,感受臉型、五官變化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在與同伴玩變臉游戲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并描述同伴的`面部變化特點。

活動難點:嘗試用夸張、變心的手法,創(chuàng)造面部的五官及輪廓

1、將橡皮泥灌入氣球制作成可變形的軟質娃娃頭

2、記號筆、油畫棒等

3、幼兒用書《變臉》

一、欣賞視頻川劇表演“變臉”,欣賞后討論:這位演員在表演什么節(jié)目?他是怎么表演的?

二、今天我們也來做變臉娃娃,教師出示軟質娃娃,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并體驗其臉型的變化。

1、教師:這里有一個有趣的娃娃,他們什么地方有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教師以較慢的速度變化娃娃臉形,等待幼兒自己發(fā)現(xiàn)其中的變化。

3、教師:娃娃有趣的地方在哪里?你都看到那些變化?像什么?鼓勵幼兒大膽探索,自由變現(xiàn)。

三、引導幼兒討論,欣賞五官的各種的有趣變形。

1、教師:除了臉型可以變,我們的臉上還有很多地方可以變?

2、教師:試一試,怎樣讓你的臉變得更有趣、更好玩?

3、幼兒嘗試變臉,進一步感受五官的變形。

4、引導幼兒說出耳朵、眉毛、頭發(fā)等也可以變形,并鼓勵幼兒想象變形的樣子。

5、教師:看到各種各樣變形的臉后,你有什么感覺?

四、教師交代活動要求,指導幼兒創(chuàng)作。

把你覺得有趣的臉畫下來,提醒幼兒把臉畫得大一點,看誰的臉變得最好玩。

五、幼兒互相交流并欣賞作品。

你最喜歡誰變得臉,為什么?幼兒自由欣賞作品。

活動剛開始,我出示了川劇變臉的視頻,幼兒觀察到了視頻中人物面部的不同變化,為活動打下了基礎。在與同伴玩變臉游戲的基礎上,仔細觀察并描述同伴的面部變化特點。嘗試用夸張、變心的手法,創(chuàng)造面部的五官及輪廓。能根據(jù)要求與同伴玩變臉游戲,感受臉型、五官變化的樂趣。繪畫效果較好。

美術教案設計篇三

1.學習用手指印畫螃蟹,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作興趣。

2.再用棉簽沾顏料添畫各種動態(tài)的螃蟹。

3.結合畫面學習講述情節(jié)簡單的故事。

1.紅色水粉顏料若干份、棉簽、幼兒用紙、抹布。

2.《螃蟹歌》。

1.師幼一起跟著音樂齊唱教過的歌曲《螃蟹歌》。

(1)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2)教師示范做動作,加強對螃蟹的`理解。

(3)螃蟹有一個身體、八條腿、兩個大鉗子,走起路來橫著爬。

(4)請你來學學螃蟹走路的樣子。(幼兒一起模仿,請個別幼兒來表演)

2.教師出示范畫并講解示范。

(1)結合畫面講述故事內容。

(2)示范用手指蘸顏料,在紙上摁一下,成螃蟹的背殼。

(3)然后再用棉簽沾顏料添畫腿和大鉗(鼓勵幼兒變換腿和大鉗的方向,畫出不同動態(tài)的螃蟹)。

(4)最后添畫。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畫出幾種不同的形態(tài),啟發(fā)自編情節(jié),邊講邊畫,激發(fā)幼兒

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性。

(2)提醒幼兒保持桌面、地面和畫面的清潔。

活動延伸: 請幼兒互相欣賞各自的作品,并結合圖畫自己編故事。

美術教案設計篇四

1、嘗試將6以內的物體按數(shù)量歸類,并用數(shù)字表示物體的數(shù)量。

2、繼續(xù)學習正確目測6以內的數(shù)群。

3、樂意主動的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認識過數(shù)字,并樂意用目測數(shù)群的方法進行數(shù)數(shù)活動。

幼兒美術教育是一種創(chuàng)造教育,每個幼兒都有美術創(chuàng)作的潛能。在幼兒的美術作品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揭恍┰诔扇丝吹郊瓤尚τ挚蓯鄣男蜗?。這些都是幼兒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經(jīng)過大膽想象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因此,幼兒美術教育應當鼓勵和指導幼兒以自己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形成有個人特色的藝術表象,并通過大膽想象、手、眼、腦協(xié)調的操作,表現(xiàn)自己的體驗,也是感受和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地。而美術活動“有趣的小烏龜” 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小動物。 而且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大膽想象、好動手操作特點。為幼兒提供充分操作的機會,幼兒通過手、眼、腦的協(xié)調活動,用腦去想象、理解、創(chuàng)造,為他們提供了美的體驗和自我展示的舞臺。

1、分組教學的運用

在分組過程中,老師分成3個小組,每一組的材料都是不一樣的,這樣分層了三個層次,難度也各不相同,讓孩子自由選擇,體現(xiàn)了孩子的主動性和自我需要以及情感支持?;顒又欣蠋熥鹬睾⒆拥倪x擇,幼兒根據(jù)自己的能力選擇,使孩子們積極地投入到活動設計中去。

2、材料的運用

在活動中教師能提供三種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能依靠材料特點,通過觀察、摸索來調整怎樣更好的操作、利用。如在用皺紙來做烏龜?shù)?背殼中,孩子們充分發(fā)揮想象,有的把皺紙編成繩子,一圈一圈的繞上去,有的把皺紙按顏色一圈圈貼在烏龜殼上,還有的做成了一小塊一小塊的殼。發(fā)揮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

3、活動的內容設計方面

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精心準備與設計的。如第一環(huán)節(jié)的活動,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烏龜”讓幼兒說說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激發(fā)幼兒制作的興趣。第二環(huán)節(jié),教師邊講解制作方法邊完整示范一遍過程。并圓上添畫烏龜?shù)念^和四肢。第三環(huán)節(jié),幼兒自己制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讓幼兒說說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最后,大家互相欣賞作品,也讓幼兒有了集體完成作品的成功體驗。這樣有趣的自由探索活動是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的,也是適合孩子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顒又谐浞职l(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這也體現(xiàn)了新的教育觀。在活動中,孩子的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

1、有趣的小烏龜不光體現(xiàn)在單個上的有趣,也可以將幾只烏龜組合在一起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將會讓幼兒的想象力更加擴展。

2、結束的講評活動可以讓幼兒來介紹本組的作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人翁意識,與前面的討論活動也相互呼應了。

3、可以多多嘗試一些好的活動形式,既是幼兒感興趣的,又是教師也覺得很好玩的,真正的做到玩中學,從而來總結經(jīng)驗。

4、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較少,對新材料的介紹與操作要點講解不夠。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4685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