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愛國愛校愛家演講稿(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18 08:45:22
最新愛國愛校愛家演講稿(大全11篇)
時間:2023-03-18 08:45:22     小編:zdfb

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jié)目的觀看得出總結(jié)后寫出來。那么該如何才能夠?qū)懞靡黄^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岡仁波齊》觀后感育兒理念篇一

西藏是一個自然美麗、獨特而又神秘的地區(qū),那里荒蕪的高原,一望無際的原野,豐茂的綠林,高聳入云的雪山;以及奇特的寺院,精美的壁畫,睿智的喇嘛,虔誠的信徒.......攝像在講述故事的同時,以唯美的鏡頭語言將這些西藏自然人文景觀逐一呈現(xiàn)給我們。

故事從一個說走就走的朝圣旅程開始,待產(chǎn)的孕婦、年少的`女孩、青澀的少年、負罪的屠夫、年邁的老人,普通的牧民,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故事也懷揣著各自的希望,只是幾句簡單的商量,無畏路程的遙遠、過程的艱辛,收拾起行李就上路出發(fā),仿佛上鄰村串門一樣,一路長頭,磕向千里之外的圣地。

路途中的幾個鏡頭印象極深:碰到積水,一句“咱們磕過去吧”,全隊人員毫不猶豫,依次撲進冰冷的水中。拖拉機頭壞了,人工拉車本已很疲憊,但他們?nèi)砸蝗绶搭櫟刈呋貋碓倏摹T袐D生完小孩,沒有所謂“做月子”的身體恢復(fù),直接返回朝圣的隊伍。他們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對佛的虔誠,對圣地的向往。

據(jù)說劇組在拍攝時,遇到一輛旅游大巴,車上好像有40多個人,擦肩而過,就在一霎那間,他們看到那部車輛掉在江里邊。生命的存在僅在剎那之間。

制片人李雨林在《拙見》采訪中說:“我的理解就是信仰不關(guān)乎宗教,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是信仰的東西不一樣而已。”而我想:信仰是你的價值取向、你心中的方向、你想到達的地方,你想要的生活、你想成為的人。而如果每個人都每一天當作是生命當中的最后一天來活的話,我們就不會再去糾結(jié)于人生中的得失、榮辱和苦樂,心中只有現(xiàn)實的寧靜、純凈的向往。

《岡仁波齊》觀后感育兒理念篇二

《岡仁波齊》像“朝圣”,平靜至極,而《掌紋地·皮繩上的魂》則如“降魔”,兼具“西部公路”與“魔幻現(xiàn)實主義”氣質(zhì),神秘、懸疑、時空交錯,人物環(huán)環(huán)相扣,愛恨交織,相生相殺,如入天堂,如墮地獄。

“這兩部作品創(chuàng)作形式雖大相徑庭,但內(nèi)在有著極強的關(guān)聯(lián)性,它們探討的都是在路上和尋找的主題。實際上,我最終的目的,是尋找自己真實的生命和電影的關(guān)系。

岡仁波齊是很多教派的神山,大家都為著自己心中的信仰轉(zhuǎn)山。拍片的時候,團隊經(jīng)常會遇到兩個三十多歲的苯教信徒,每天都會逆時針圍著岡仁波齊轉(zhuǎn),而藏傳佛教徒是順時針走,所以兩支隊伍每天都會相遇,打個招呼,再擦身而過,各自沿著自己的方向前行…他們的計劃是轉(zhuǎn)一千圈,我們到時,他們已經(jīng)轉(zhuǎn)了兩年,六百多圈了,看起來面目漆黑,衣衫破爛,但眼神里卻都是虔誠和執(zhí)著,我常常被他們的眼神感動。大家都在按各自的方法修行,包括我自己,這一年的拍攝正是我的電影修行,而這兩部看似風(fēng)格迥異的電影,實際上是我同時朝著兩個方向出發(fā),朝著自己的電影神山進行的一次完整的修行:放棄已知的技巧,跳出創(chuàng)作和市場的安全區(qū),像第一次拍攝電影那樣,用純真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用最笨的方法去尋找,沒有完美的電影,但能在藝術(shù)上給自己設(shè)定一座岡仁波齊,走在朝圣的路上,堅定地去尋找自己心中的電影神山,已經(jīng)足夠幸福了?!?/p>

電影《岡仁波齊》此前曾入圍多倫多電影節(jié),并獲得第7屆中國電影導(dǎo)演協(xié)會年度評委會特別表彰,但他們最想得到的,恐怕是觀眾最真誠的靜默或掌聲。

我們不能確定這個時代談“信仰”是否合適,但在這樣緩慢平靜的電影面前,我們未免都走得太快了……

6月20日,朝圣者們將帶著這部虔誠的作品踏上大銀幕。

請和我們一道,花一部電影的時間,坐在寧靜的漆黑之中,朝著高處的明亮的光,等等自己……

《岡仁波齊》觀后感育兒理念篇三

這兩日,朋友圈被《岡仁波齊》刷屏,看過的、沒看過的都被催人淚下的影評感動著、鼓舞著,看過的借著影評再回味對比一下所述與內(nèi)容是否吻合,再補充一下自己不知道的拍攝幕后和沒有看到的深度與廣度,沒看過的計劃著拖家?guī)Э诘娜タ础?/p>

前兩天我也去看了,過程中幾次被畫面擊穿淚腺,被他們的虔誠、被他們的平靜......但是流再多淚,別人的故事終將過去,我們還是要回到我們自己的生活中來書寫自己的故事,怎樣讓這種震撼通過反思在自己的生活中發(fā)酵成養(yǎng)分、成為向前的動力來滋養(yǎng)我們的生命才是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的最終目的。如果不能將其中的能量拿來為自己所悟、所有、所用,幾天以后熱度平息,一切又回復(fù)到從前的樣子,油是油水是水,依然過著從前慣性的生活,那么再多震撼、感人的作品也是無濟于事的。

我一直認為,看電影不是看一場熱鬧,而是到別人的靈魂里看見自己,觀后感也不是評價別人,而是把自己放到那個情境下問自己會怎么樣?用以照鑒自己并修正自己。

我看書和看電影聽故事總是喜歡把自己置身于那個場景之中,問自己,如果那個當下是我,我該怎么選擇?

我把這段兩千多公里距離,長達一年的朝圣之旅拉長做自己的人生朝圣之旅,我將以怎樣的態(tài)度、用什么樣的行動面對在路上的每一個朝拜,才是我要思考并付諸行動的。

從他們身上讓我領(lǐng)悟到,人生路上會有很多的意想不到,但依然不妨礙時時以輕松愉快平靜的態(tài)度去面對,不用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人生結(jié)果不必問,就是在一抔黃土下終將化作一縷云煙,而經(jīng)歷過程才是此生最為重要的。不用急急忙忙的向著那個結(jié)果狂奔,過程中遇見花香停下來聞一聞,遇見有緣停下來喝杯茶,遇見山就翻越,遇見水就趟過,只是始終選擇邁開腳步向前走、不徘徊、不彷徨、不辜負就對了!最終抵達心中向往的歸宿——神山。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80507.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