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模板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1 07:12:02
2023年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模板9篇)
時間:2023-12-01 07:12:02     小編:紙韻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一

重點:

1、培養(yǎng)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朋友比較鑒賞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一、導入

今天學習《病梅館記》,作者龔自珍,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我們以前學過他的《己亥雜詩》。(請一學生默寫在黑板另一端)

二、梅花,大家見過,也學過不少關于它的詩詞,一起回憶一下。

三、分析“病梅”:齊讀第一段,用一個字概括——“病”

病得怎么樣?如何造成的?

在作者眼中,梅之“病”,實乃——“禍”

嚴重嗎?——兩個“皆”

病梅之禍,誰之罪?鬻梅者乎?文人畫士乎?

四、面對病梅之禍,龔自珍豈能“自珍”,袖手旁觀?

齊讀第二段,一個字概括——“療”

“療”的實質(zhì)是什么?

五、齊讀第三段,寫什么?

療梅的決心

很有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胸襟

六、小結(jié)全文

文章以文人畫士不愛自然健康的梅花,偏愛梅花的`病態(tài),以至于用人工方法摧殘梅花為例,深刻批判統(tǒng)治者嚴酷的思想鉗制和摧殘人才的罪惡,表達了作者追求個性解放、思想自由的愿望。

七、比較鑒賞《病梅館記》和《己亥雜詩》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同:1、都表現(xiàn)對人才遭遇的不滿。2、都表達改革現(xiàn)實的愿望

異:1、前者托物言志,側(cè)重對人才的挽救

2、主,側(cè)重對人才的任用

八、板書

病梅館記

龔自珍

梅——病——禍——療——決心

比較鑒賞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二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曾雪梅

沈陽市二十一中學

11月

我與地壇

教學目的:

一、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二、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yǎng)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三、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

教學步驟:

一、設置情境,激情導入(放映背景音樂)

二、抓住關鍵,整體把握

問:本文標題是《我與地壇》,但是作者僅僅是寫了我和地壇嗎?還寫了母親。

現(xiàn)在請同學們迅速找出第一句能把“我”、“地壇”、“母親”三者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句子。

答:在第八自然段“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jīng)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第一部分我與地壇

1、問:他是“跑”到地壇去的嗎?不是。那又是如何去的?他怎么了?(用課文的原句來回答)

“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

2、問:“獨自”跑到地壇去。為什么“獨自”去?那是一種什么樣的心境?找出課文的句子來分析。

“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睂懗隽俗髡吣菚r的孤獨、頹廢憂郁、痛苦自傷的心境。

3、問:“總是”到地壇去。為什么“總是”到地壇去?(用課文原句來回答)

“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作者到那里去是為了逃避,像個遇到傷害的鴕鳥一樣想把自己藏起來。

4、問:那么地壇的有什么特點讓作者如此眷戀?

5、問:哪些地方體現(xiàn)了地壇這一景物特點的?

明確:第2、3、5自然段。

同學找出寫“荒蕪”的句子。并簡要分析此處作者的語言。

剝蝕了浮夸的琉璃淡褪了炫耀的朱紅

坍圮了一段段高墻散落了玉砌雕欄

四周的老柏樹,到處的野草荒藤(幻燈片展示)

同學找出寫“不衰敗”的句子;稍分析此處景物的特點。

老柏樹愈見蒼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蕩

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

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幻燈片展示)

7、這些景物給了作者什么啟示?

啟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jīng)順便保證了它的結(jié)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

即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8、這個啟示使作者的命運起到了什么樣的變化?

“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變得不再那么可怕”。決定面對所遭遇的苦難打擊,不再逃避、頹廢和自傷,就是他“決定”活下來了。

9、聽這一段景物描寫的錄音,思考此段描寫對作者思考“怎樣活”的問題有何作用?

石門中的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

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

蒼黑的古柏沒日沒夜地鎮(zhèn)靜地站在那兒

草木和泥土的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氣味

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

滿園中播散著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幻燈片)

――或永恒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三

漢初著名軍事家韓信前2,垓下,劉邦的一位大將布下十面埋伏,將號稱戰(zhàn)無不勝的項羽逼上了絕路。這位楚漢戰(zhàn)爭時期著名的軍事天才,就是韓信。但是,這位有名的將軍的一生卻跌宕起伏。忍辱負重勤學上進韓信是忍辱負重的典范。

韓信少有大志,當一個少年侮辱韓信,讓韓信在殺死他和從他胯下爬過去中選一樣,韓信的做法《史記》中描寫得很清楚:“于是信孰視之,俯出跨下,匍匐?!表n信真是一個忍辱負重的人,從那天開始,韓信便勤學上進,終于成長為一個大軍事家。人微言輕不得重用韓信出身不好,家境貧寒,他首先跟隨項梁和項羽,跟隨項梁時,韓信的處境是“居戲下,無所知名?!表椓核篮?,韓信投靠項羽,這時的處境是“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笨蓱z一位軍事天才竟然淪落到如此地步!到了劉邦那里后,韓信處境更不好,還差一點被殺了,最后韓信又從劉邦那里逃走,但是蕭何看出韓信是一個軍事天才,于是月下追韓信,并讓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楚漢戰(zhàn)爭的戰(zhàn)局由此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居功自傲不聽人言韓信的加入使楚漢戰(zhàn)爭的戰(zhàn)局發(fā)生了扭轉(zhuǎn)。漢四年,韓信大敗楚兵,殺死楚國大將龍且,項羽害怕了,于是派辯士武涉去說韓信,武涉的話《史記》里也記載了:“今足下雖自以與漢王為厚交,為之盡力用兵,終為之所禽矣?!钡琼n信認為自己的功勞不小,而且高祖對他很好,于是拒絕了武涉的說言。兒女情長再拒良言武涉走后,又一個辯士來說韓信,這個辯士處處為韓信著想,告訴韓信應該三分天下,但是韓信說道:“漢王與我深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以鄉(xiāng)利背義乎?”韓信在軍事上運籌帷幄,但是在政治上卻兒女情長,十分糊涂,這也造成了韓信的死。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蕭何是劉邦早期的謀士之一,為建立漢王朝貢獻巨大,是開國功臣之一。

這個成語說的就是韓信和蕭何的故事,韓信的起家就是靠著蕭何,沒有蕭何月下追韓信,天下就沒有韓信的用武之地。但是韓信是怎么死的呢?是被蕭何的計謀殺死的。西漢建國以后,漢高祖想除掉功臣,其中劉邦最憂慮的就是韓信。劉邦心里清楚,要是打起仗來,劉邦必敗無疑。于是蕭何設計把韓信騙進宮,然后將韓信殺害??蓱z一代軍事家就這樣死于呂后之手!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啊!一代軍事家,最后死于自己的主公之手,實在可悲!看過《史記·淮陰候列傳》之后,我得到了兩點啟示:懂得隱忍才能成就大事生活本是充滿波折的,在人生之中我們總有在人屋檐下的時候,所以學會隱忍才是最重要的'。隱忍并不代表著屈服,相反,它是一個人堅強的表現(xiàn)。當初如果韓信受不了欺凌而殺掉了那個人,那么他還會有未來的成就嗎?不會!所以,懂得隱忍方能成就大事。兔死狗烹乃是必然韓信之死是十分可悲的。被自己的主公殺死,看起來死得十分窩囊,十分冤枉。但是韓信之死難道不是必然嗎?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一直在驗證著這樣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歷史上幾乎所有的靠打天下成功的開國皇帝即位之后的第一件事不是穩(wěn)定百姓的生活,而是屠殺功臣。諸如勾踐殺文種,朱元璋的“胡藍之獄”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代表。功高震主之人必死無疑,所以,為人臣者必須知道進退,該離開時就要果斷地離開。

當一個人的事業(yè)達到頂峰時,他的生命也快走到了盡頭。所以,我們必須學會適當?shù)陌涯抗夥胚h大一些,不要過多地留戀榮華富貴,這樣才可能在人生路上繼續(xù)創(chuàng)造輝煌。所以,韓信之死給人們留下了許多啟示。我們必須引以為鑒,學會如何做一個真正的智者,這才是最重要的。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四

1、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說明層次與說明順序。

2、合作探究掌握解說詞的特點,明確其中議論與抒情的作用。

3、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培養(yǎng)勇于探索、發(fā)現(xiàn)真理的精神。

1、聯(lián)系實際,了解解說詞的特點。

2、學習課文,了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培養(yǎng)勇于探索、發(fā)現(xiàn)的精神。

一課時

1、導入

大家來看這個題目《宇宙的邊疆》,很明顯,文章的對象是宇宙,那么老師請問一下大家,宇宙有沒有邊疆?帶著問題,讓我們一同來學習,從文中讓我們來找出答案。

2、整體感知

1)作者介紹: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作者,本文的作者是卡爾薩根,美國人,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公眾天文科學家”。他引導了美國幾代年輕人,探索行星科學、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他解說的電視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強烈反響。同名科普書籍《宇宙》與電視片《宇宙》配套,八十多個國家出版,是歷史上英語科普書籍中發(fā)行量最大的暢銷書。主要作品還有《伊甸園的飛龍》《宇宙聯(lián)結(jié)》《布盧卡的腦》《被遺忘前輩的陰影》《暗淡藍點》《數(shù)以十億計的星球》等。而本文正是作者對《宇宙》的解說詞。

那什么是解說詞呢?

2)速讀全文,找出文章的說明對象,并思考文章的說明順序

星系 星系(7-9) 離地球80億光年

本星系群(10) 離地球200億萬光年

銀河系(11) 離地球4萬光年

太陽系 彗核 離地球1光年

3)下面大家思考一下文章為什么運用這樣的說明順序?

1、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2、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符合宇宙演化規(guī)律。

3、其次大家都知道,這是電視解說詞,解說隨著攝影鏡頭緩緩推進,解說與畫面同步協(xié)調(diào),表述清晰。跳出宇宙之外,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4)那下面請同學們四人一組仔細閱讀文章,找出文中議論與抒情的句子……通過這些句子讓我們來總結(jié)一下作者對宇宙的認識:宇宙遼闊無垠,神秘莫測。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僅僅對我們有意義”。宇宙不因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而存在,而人類的未來,卻取決于對宇宙的了解程度。

作者對人類的認識:人類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晨窗中飛揚的一粒塵?!?;人類關心的大多數(shù)問題,對宇宙來說更是微不足道、毫無意義;但是人類又是勇敢、光榮的,他們以渺小的身軀,來探索廣闊的宇宙,人類在渺小之中進發(fā)出宇宙般的偉大。

議論與抒情句子的作用:

1.表達了作者對人類和宇宙,以及人類探索宇宙意義的認識。

2.可以更好的感染觀眾,激發(fā)觀眾對宇宙的興趣。

5)通過通篇的學習,我們可以總結(jié)一下解說詞三大特點是什么?

明確的對象、清晰的順序、優(yōu)美的語言

6)那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咱上課之前提出的問題,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疆?

有,是暫時的;人們每探索一步,邊疆就擴大一步;

沒有,是擴張的;隨著人類的認識發(fā)展而不斷地擴張。

4、布置作業(yè);最后,老師布置一個作業(yè)來結(jié)束今天的課程,學習《宇宙的邊疆》這篇解說詞,大家來為我們的校園曲阜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寫一篇解說詞,同時注意解說詞的特點。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五

品味詩詞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體會詞中壯闊優(yōu)美的意境。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的豐富內(nèi)涵

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的意境美

掌握互文,點染等藝術手法

45分鐘

1、導入

在上課前老師想問問大家,有那些同學去過杭州呀?沒去過的也沒關系,老師給大家放映幾張圖片讓大家感受一下杭州的美麗景象。這是現(xiàn)在的杭州景象,那么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今天就讓我們通過柳永留給我們的一幅“文字畫”來看看一千年前的杭州又是怎樣的一幅美景。

2、師:請大家結(jié)合課文注釋有感情的朗讀這首詞并且找出這首詞是圍繞哪兩個方面來寫的。

生:“形勝”,“繁華”

師:全篇緊扣“形勝”和“繁華”做文章,兩條線索有分有合,交叉進行。接下來就請大家跟著老師走進這首詞看看作者是怎樣具體來寫杭州的“形勝”與“繁華”的。

師:首先我們來看這首詞的上闕,“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薄皷|南形勝”從地理條件寫的,杭州地處東南,地理位置恨重要,風景優(yōu)美,故曰“形勝”。“三吳都會”,是從歷史悠久著筆的。它是三吳地區(qū)的重要都市,那里人才薈萃,財貨聚集,故曰“都會”?!板X塘自古繁華”,這一句是對前兩句的總結(jié),因為杭州具有這些特殊條件,所以“自古繁華”。開頭三句,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接下來幾句,便從各個方面來描寫杭州的“形勝”和“繁華”。

師:“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一句寫出了杭州街巷河橋的美麗,居民住宅的雅致,及都市戶口的繁庶。這是對杭州“繁華”的描繪,接下來一句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對杭州的自然景色的進行描繪?!霸茦淅@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保@里作者的視線由市內(nèi)轉(zhuǎn)到郊外,在這里請大家注意這兩個字——“繞”、“卷”字,自古以為人們評價這首詞時都認為這兩個字用的相當準確。一個“繞”字讓我們看到了錢塘江岸古樹成行,呈現(xiàn)出一種迤邐之態(tài),遠遠望去這些樹木與云天相接,更顯得美麗別致了?!八北扔骼嘶ǎ谶@里作者用了一個“卷”字既寫出了波濤洶涌、浪花飛濺的逼真情態(tài),也寫出浪濤力度與氣勢?!笆辛兄榄^,戶盈羅綺,競豪奢?!弊髡咦プ 爸榄^”“羅綺”兩個細節(jié),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富裕反映出來。最后,再用“竟豪奢”,暗寫杭州富民比夸爭富,反映了杭州這個都市繁華和奢侈。

板書:繞、卷

師:這首詞的上闕分別從城市規(guī)模、自然景觀、市井面貌這些角度對杭州這個地方進行了描繪,展示了自然風光圖和都市繁華圖,讓讀者從宏觀上對杭州美景有了初步領略。接下來我們繼續(xù)學習這首詞的下闋,看看這位大詞人是怎樣運用他的生花妙筆來進行描繪的'。生誦讀文本。

生:西湖

師:那作者筆下的西湖是怎樣一幅美景?

生:“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師:“三秋桂子”照應“疊巘”二字,寫山中桂花?!笆锖苫ā闭諔爸睾?,寫水里荷花?!叭铩⑹铩?,分別從時間和空間著眼。桂在秋季開花,蓮在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jié)的美景。(ppt展示圖片)

師:西湖如此之美,那我們來看看,在這樣的美景中都生活著什么人呀?

師,分析“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師:是不是說就是白天吹著優(yōu)雅的笛聲,晚上唱著采菱歌呢?

生:不是

師:那是什么呀?

生:是白天晚上都有低聲和歌聲。

師:詞人為什么這樣寫?

生:互文手法

師:非常好,這就是互文手法,我們來看看互文的定義。(ppt展示:互文,也叫互辭,是古詩文中常采用的一種修辭方法。古文中對它的解釋是:“參互成文,含而見文?!本唧w地說,它是這樣一種形式:上下兩句或一句話中的兩個部分,看似各說兩件事,實則是互相呼應,互相闡發(fā),互相補充,說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義互相交錯,互相滲透,互相補充來表達一個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辭方法。)

師:互文呢有十來種分類,而我們主要學習的就是單句互文和對句互文兩種。復習回顧了互文的定義呢,現(xiàn)在我們就再來回顧一下我們在以前的學習中遇到過的互文實例。

師:單句互文就是在一個句子中的互文。

所謂單句互文,即在同一句子中前后兩個詞語在意義上交錯滲透、補充。例如:(ppt展示實例)

注:師生互動討論,最后教師總結(jié)明確如下:

(1)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我們應理解為:煙霧籠罩著寒水也籠罩著沙;月光籠罩著沙也籠罩著寒水。如將此句作:“煙霧籠罩著寒水,月光籠罩著沙”理解,那就大錯而特錯了,怎么也講不通意思。

(2)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從字面上看,“秦時明月漢時關”是“秦時明月照耀漢時關塞”之意。但不能理解成“月亮還是秦時的月亮,邊關還是漢朝的邊關”,而應解釋為:秦漢時的明月和秦漢時的邊關。句中的“秦”、“漢”、“關”、“月”四個字是交錯使用的。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關塞”。即“明月依舊,關塞依舊,卻物是人非”。更讓人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悲愴。

師:我們再來看對句互文。

對句互文(也叫互文相補)

對句互文就是對(下)句里含有出(上)句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詞,出(上)句里含有對(下)句將要出現(xiàn)的詞,對句出句的意義相互補充說明。例如現(xiàn)行教材里的:(ppt展示過程同上)

(1)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木蘭辭》又作《木蘭詩》)

這也是一個互文句,完整的意思是“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衣裳?!边@一句寫出了木蘭從軍十二年后凱旋時看到舊物的那種久違重見時的喜悅與激動。

(2)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辭》又作《木蘭詩》)

這兩句亦為互文,當窗亮敞,對鏡顧影是理云鬢,帖花黃的共同條件,意指“當窗、對鏡理云鬢帖花黃”。

(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保ā赌咎m辭》又作《木蘭詩》)

按字面的解釋是“將軍經(jīng)歷千百次的戰(zhàn)斗戰(zhàn)死沙場,壯士從軍十年凱旋歸來。”這就不能不使人產(chǎn)生疑惑,為什么死去的都是將軍,而歸來的都是壯士呢?事實上,“將軍”和“壯士”,“百戰(zhàn)死”和“十年歸”是互相滲透,互相說明,在意義上是合指兼顧的。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將士們從軍十年,經(jīng)過千百次戰(zhàn)斗,有的戰(zhàn)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敝挥羞@樣理解詩句才顯合理。

生:釣叟蓮娃,他們的生活情態(tài)是“嬉嬉”

師:很好,“嬉嬉”二字將他們的歡樂神態(tài),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畫卷。可以看出他們生活安逸,自得其樂呀。

我們再看下一句,看看又寫了什么人,他們又是怎樣的生活情態(tài)?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p>

漢樂府《陌上?!氛f:“東方千余騎,夫婿居上頭”后世文學因此用“千騎”來代指一個地方長官的隨從規(guī)格。這里的“千騎擁高牙”呢,我們就可以理解為其主角是杭州的地方官孫何。

生:孫何一樣的達官顯貴,情態(tài)是: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沉醉于這一切美好之中。

師:我們看到了兩類人了,生活如此安樂美好,那見證這一切的又是誰呢?

生:詞人

生:羨慕,贊美

師:好,現(xiàn)在我們來小結(jié)一下詞的下闕

詞人一共寫了三種人并描繪了他們的生活情態(tài),作者這樣寫有何深層目的?

生:這是一首以拜謁為目的創(chuàng)作的詞,這樣寫突出社會安定祥和。

板書:自得其樂、沉醉、欣羨

師:那我們再看最后兩句“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這句的作用又是什么?

生:是為了表明他的創(chuàng)作目的和住旨。

生:自然風光圖,都市繁華圖,民生安樂圖

師:那大家說這些圖美吧。作者為什么把這首詞寫得這么美,我們不能忽視的是他的“點染”藝術手法的運用。那什么是點染呢?(ppt展示:點染是傳統(tǒng)國畫中的技法名稱,中鋒點景物,側(cè)峰層層渲染,才有立體感。移動到詩歌上,“點”是正面點明主旨,“染”就是加以具體細致的描繪鋪寫,從而使詩歌的形象更為豐富,意味更為濃郁,而不至于使詩歌過于單調(diào)、枯瘦。)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點染在我們學過的古詩詞總是怎樣運用的?(ppt展示并明確)

《長亭送別》

碧云天

黃花地

西風緊染

北雁南飛

曉來誰染霜林醉?

總是離人淚。

師:看完了實例,我們來看看點染在本詞中的運用。

詞總起一筆點出:形勝與繁華,又在接下來的描寫中以三副圖景染之,所以呀,我們看《望海潮》中點染的運用如下:

點染

東南形勝自然風光之美

三吳都會民生安樂之美

錢塘自古繁華都市繁華之美

師:好了,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請大家下去預習下一首詞《雨霖鈴》仔細品味一下我們這位大詞人的不同風格,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討論。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六

1、柳永是宋代創(chuàng)用詞調(diào)最多的詞人;

2、柳永改變了唐五代以來詞壇上小令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使長調(diào)與小令平分秋色。

1、請一位學生朗讀《望海潮》,如有錯誤,請其他學生糾錯。目的:讀準字音。

2、請全體學生看文中注釋默讀本詞。目的:理解詞意。

3、老師配樂范讀。請學生注意朗讀的語速及節(jié)奏。

4、請全體學生齊讀。

1、“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泵鞔_:運用煉字法,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字詞來品析詞句的意境美。例如:“煙”:寫出了柳樹迷離朦朧的意境。根據(jù)意境指導朗讀:輕聲舒緩的讀。

2、“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明確:運用煉字法,分析“繞”、“卷”用字的妙處。根據(jù)意境指導朗讀:音調(diào)急促提問:此句為何與柳永婉約派詞風不盡相符?明確:由于年齡、際遇的不同。

3、“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分析湖山、桂子、荷花的意象營造的`意境。根據(jù)意境指導朗讀:驚嘆、艷羨的讀。

1、“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闭宫F(xiàn)了杭州人民生活的富庶和奢華。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p>

明確:運用互文見義的手法營造出歡樂祥和的意境。通過“嬉嬉”一詞了解杭州百姓生活的怡然自得。

根據(jù)意境指導朗讀:熱鬧、祥和,輕快地讀。

3、“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p>

根據(jù)意境指導朗讀:陶醉滿足的讀

詞人柳永一句一景向我們細致入微的描繪出杭州的三重美:美在風景、美在生活、美在和諧,融情入景,表達了詩人對杭州的喜愛與贊美。

品讀了柳永筆下杭州的三美,請學生們觀看有關蘭州的幻燈片,用美的眼光、智慧、優(yōu)美的文筆描繪出我們腳下這片熱土的美麗之處,表達對它的熱愛與眷戀。然后與同學們分享寫作的內(nèi)容。

1、背誦默寫《望海潮》;

2、搜集有關杭州美景的詩詞。

板書設計:自然風物壯美清嘉

百姓生活繁華富庶

官民同樂政治清明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七

各位評委老師好!

我叫,是成都市xx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我抽到的說課題目是《過秦論》。下面是我的說課內(nèi)容。

《過秦論》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節(jié)選自賈誼的《新書》,原著分為上、中、下三篇,這里選的是上篇。通過對秦王朝興起、強盛、衰亡過程的敘述,議論了秦王朝成敗的因由。

通過單元提示,我們知道,《史記》和《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xiàn),標志著我國歷史散文取得了空前偉大的成就。要通過本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欣賞古典文學作品,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其中《過秦論》是本單元的重點課文,學習時,要把握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著重了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讀和背誦過程中,注意掌握有關的文言文詞語和文言句式。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學習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

根據(jù)課文特點,結(jié)合大綱要求,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 歸納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特殊句式等。

2、 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探究文中“敘”與“論”的關系,體會本課敘事時極力鋪張渲染,議論時使用對比論證的寫作特點,學習事實論證、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

3、 賞析的語言特點:多重排比、夸張、對偶、對比、同義疊句的運用,使文章顯得氣勢非凡,而又深刻。

4、 了解賈誼對秦王朝迅速滅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諷今、實施 仁政的意義。

高一階段,學生文言知識體系尚待完善,對魏晉歷史散文接觸不多。因此,教學中要進一步增加文言知識積累,并通過朗讀指導,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欣賞魏晉歷史散文的能力,養(yǎng)成思辨的習慣。據(jù)此,本課的教學重點為:

1.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

2、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及寫作意圖,賞析的語言特點。

本課的教學難點為:

注意對“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中心論點的正確理解。

《過秦論》篇幅較長,文言知識較豐富,文章內(nèi)涵豐厚,因此我設計用三課時教學。

第一課時的要點是:了解作家作品,識辨課文中通假字,活用詞,古今異義詞,掌握重要實詞、虛詞及多義詞,積累文言詞句知識,精讀課文,要求讀透,討論繪制結(jié)構(gòu)圖示。

第二課時的要點是:詳細深入理解文章結(jié)構(gòu)層次及寫作意圖。

第三課時的要點是:賞析的語言特點。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八

1、掌握詞的基本知識。

2.了解柳永及他對后世文學的影響。

3.鑒賞這首詞并運用聯(lián)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4.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xiàn)手法。

鑒賞這首詞并運用聯(lián)想、想像的方法領略詞的意境美。

學習本詞中點染的表現(xiàn)手法。

1課時

一.導入:同學們,俗話說的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那么,杭州城到底有怎樣的迷人景色能令我們的古人發(fā)出如此的感慨呢?今天我們就跟隨詞人柳永一起來學習一下他的《望海潮》,來領略一下這人間天堂的美麗景色。(板書)

二.詞的基本知識:

詞,產(chǎn)生于晚唐,興盛于宋,指一種可以合樂歌唱的新詩體。因詞是詩的變體,故又稱詩余;因詞合樂可歌,故又稱樂府、曲子詞;因此往往句子長短不齊,故又稱長短句。

三.柳永生平及其影響:柳永(約9871053),初名三變,字耆卿,崇安(今屬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員外郎,后人稱他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稱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書香仕宦之家,但個人世路坎坷,多次應進士試,不第。生活落拓,長期出入歌樓舞館,與歌妓們相處密切,靠為她們填詞作曲維持生活。正由于這樣的生活境遇,使他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專業(yè)詞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長作歌詞,又擅長譜寫樂曲。他創(chuàng)制了許多詞調(diào),而且這些詞調(diào)得到廣泛的傳播,是當時知名度很高的音樂家。許多歌妓因善于演唱他所作的詞,或者得到他的嘉許使得身價大大提高。

柳永作詞雅俗兼擅,以俗為主,他繼承和發(fā)展了民間詞的傳統(tǒng),開創(chuàng)了文人俚詞一路。他的詞作具有很深廣的群眾基礎,形成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的局面。

四.整體感知。

2.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這首詞。

(1)先看詞的題目,詞的題目是不同于詩的題目的,詩的題目一般概括的是詩的內(nèi)容,詞的題目則是詞的格律。首詞都按照一個固定格律寫成,這個格律叫詞牌。詞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數(shù)、每句的字數(shù)、押韻、平仄等等,寫作時須嚴格遵守,不得隨意違背;也因此,我們平時不叫寫詞,叫填詞;詞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闕或片。望海潮這個詞牌名就是柳永開創(chuàng)的,取自錢塘江潮天下奇觀之意。

(2)詩詞賞析:

五.寫作特點。

一句一景,寫景富有層次感,運用了點染的表現(xiàn)手法。

點染:本是國畫用語,指繪畫時有的地方點,有的地方染,從而描繪出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借到古典詩詞中來點即抽象評點,染即具體描寫,二者緊密相連,表現(xiàn)作者的情志。如《天凈沙秋思》中前四句為染,最后一句為點。結(jié)合例子來分析本詞中點染手法的運用:

(1)上片中東南是點,點染了杭州城的繁華熱鬧,宏偉氣派。接著從城市規(guī)模、自然景觀、市井面貌三個方面分別進行詳細描繪,是染。通過具體描述直觀且鮮明地展現(xiàn)了大都市的風彩。

(2)下片中重湖是點,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染,從山色之美、湖荷之勝、人文風貌之佳三個方面進行點染。

六.小結(jié)。

這首詞著力描寫了錢塘江的繁華,展現(xiàn)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諧安定的社會風貌,借以歌頌此地的長官治理有方,政績卓著。

高二語文教學設計大衛(wèi)科波菲爾篇九

江南勝景自古叫人魂牽夢繞,素有天堂美譽的杭州更有天賜美景。八月錢塘,西湖秀色,杭州的美景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同學們,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杭州或者西湖美景的詩詞?有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柳永的《望海潮》,感受一下什么叫真正的美,什么叫脫俗的美。

1、作者簡介

先由學生介紹,然后教師出示課件補充:柳永(約987——約1053),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字耆卿,福建崇安人。為人放蕩不羈,但才情卓異。最后,他在飽受世態(tài)炎涼、“怪膽狂情”逐漸消退時,才改名柳永,官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柳郎中。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詞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很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代表人物,有《樂章集》。

2、寫作背景

先由學生介紹,然后教師出示課件補充: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從家鄉(xiāng)前往京城開封應試,途經(jīng)錢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與孫何是布衣之交,此時孫何正好任兩浙轉(zhuǎn)運使,柳永想拜訪他,但當時官府之家門禁極嚴,柳永一個平民是很難到孫何家去拜訪的,柳永就寫下了這首詞,并使其在青樓廣泛歌唱以使孫何知道,第二天孫何就親自前往見面。

1、自由朗讀這首詞,思考這首詞上片寫了什么?下片寫了什么?

上片: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下片: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2、由此可以看出杭州是一個怎樣的城市?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生活和平,富足安樂,景色優(yōu)美,安定和諧,國泰民安,官民同樂等。

充分表達了作者對杭州風物的驚嘆、贊美與艷羨之情。

1、作者在詞中給我們描繪了哪些圖景?請為這幾幅圖景命名。學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組討論。

明確:自然風光圖都市繁華圖民生安樂圖

2、找出你喜歡的詞句并進行賞析。(進行方法指導:引導學生從意象、煉字、手法、意境等方面進行賞析)

示例: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描繪畫面:郁郁蔥蔥的樹木環(huán)繞著整個江堤,洶涌的江濤發(fā)怒似的奔騰而來,激起如霜如雪的巨浪,壯闊的錢塘江像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著北方敵人的進犯。

賞析意象、字詞:該句意象鮮明,“云樹”以云來修飾樹,既表現(xiàn)了樹的濃密又與前文“煙柳”呼應,增添了一份清新朦朧之美。一“繞”字表現(xiàn)了綠樹成行,長堤迤邐的情態(tài)。“怒濤”中波濤懷怒意奔涌而來表現(xiàn)其澎湃洶涌之態(tài),一“卷”字,極富形象性和動感,再現(xiàn)了錢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飛濺的`景象。

分析手法:“霜雪”以比喻的手法表現(xiàn)了波濤的顏色和寒冷。

概括意境:“天塹”暗指錢塘江,以“無涯”表現(xiàn)其雄偉壯闊,使詞的意境變得雄渾壯闊。

相傳,金主完顏亮讀到柳永的《望海潮》一詞,對其中關于杭州盛景的描繪大為贊嘆,遂即作出南下攻宋的決定。并在出兵前賦詩言志,極具慷慨豪邁:“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提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課件出示:你認為本詞描寫的哪幅畫面激起了金主完顏亮對南宋的覬覦之心,請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這幅畫面。

這首詞上闋極力贊美杭州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闋極力描寫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景象,歌頌了杭州山水的美麗風光和人民安定歡樂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結(jié)束五代分裂割據(jù)局面以后,所顯現(xiàn)的繁榮太平景象,借以歌頌此地的地方長官治郡有方,政績卓著。

請課下閱讀白居易的《憶江南》,對比賞析與本詞在寫景方面的異同。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853435.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