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優(yōu)質(zhì)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03:09:08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優(yōu)質(zhì)9篇)
時間:2023-12-03 03:09:08     小編:溫柔雨

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一

愛因斯坦既是一位科學家,也稱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師。無論在什么場合,愛因斯坦都喜歡用充滿幽默的情感和語調(diào)與人交談。那些含蓄、深沉、詼諧、雋永的語言,揭示出深刻的科學哲理,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一次,愛因斯坦和一位女友通電話,對方把自己的電話號碼“24361”告訴了他,并叮囑他不要忘記。不料,愛因斯坦馬上回答:“這有什么難記呢,你的電話是兩打加19的平方?!痹瓉恚皟纱颉笔?4,而“19”的平方是“361”,兩者合起來就是“24361”了。如此幽默而獨特的計算法,竟使女友笑出聲來。

愛因斯坦在67歲時寫了一篇一生中唯一正式的自傳。令人奇怪的是,這篇自傳不寫自己出生的時間和地點,不寫父母的情況,也不寫個人的經(jīng)歷和細節(jié),而是開頭便提出:“準確地說,思維是什么?”為了解答人們對此而產(chǎn)生的疑慮,后邊接著寫道:“因為,像我這種類型的人,生活的實質(zhì)就在于他所想的是什么和他是怎樣想的,而不在于他所做的或經(jīng)歷的是什么。”后來,他還把這篇自傳戲稱為“愛因斯坦的訃告”。

弗蘭克曾經(jīng)對愛因斯坦說,有一位物理學家雖然被一些同行因不理解而揶揄,但仍堅持研究一些非常困難的課題,并從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愛因斯坦聽了感嘆地說:“我尊敬這種人,但我卻不能容忍這樣的科學家,他拿出一塊木板來,尋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鉆透的地方拼命鉆許多孔?!?/p>

1930年的一天,愛因斯坦收到一封來自美國的信,信中問道:“親愛的愛因斯坦先生,我想請教您一個問題,如果您在臨終時,回顧一生,您將以什么來確定您的一生是成功還是失???”愛因斯坦即刻提筆回信:“親愛的先生,無論在我臨終之際或臨終之前,我都不會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大自然不是一個工程師,也不是一個承包商,而我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p>

一次,一位同行問他:“明天是星期天,我來不來您這里一道工作?”“為什么不來呢?”“我想,可能星期天您應該休息一下?!睈垡蛩固构笮?,說:“不,上帝星期天也不休息的?!?/p>

愛因斯坦出名之后,面對社會各界人士的一片贊揚聲,他卻又“舉”起了“投槍”,“當我的理論被證明是正確的時候,于是德國人就硬說我是德國人,而法國更認為我是世界公民!可是,假如我的理論被證明是錯的呢?于是法國人就硬說我是德國人,而德國人則更咒罵我是猶太人!”事實正是如此。當愛因斯坦的聲名廣泛傳揚以后,德國柏林大學、威廉皇帝學會都千方百計地想把愛因斯坦從蘇黎世爭取到柏林來??墒?,愛因斯坦對于當時普魯士的專制主義非常痛恨,于是他一如既往地予以針砭,“柏林對我簡直就像對待一只得了獎的下蛋雞那樣,可連我自己也還不知道,我是否還能下蛋”。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二

愛因斯坦16歲那年,由于整日同—群調(diào)皮貪玩的孩子在—起,致使自己幾門功課不及格?!獋€周末的早上,愛因斯坦正拿著釣魚竿準備和那群孩子—起去釣魚。這時,父親攔住了他,心平氣和地對他說:“愛因斯坦,你整日貪玩且功課不及格,我和你的母親很為你的前途擔擾。”

“有什么可擔憂的,杰克和羅伯特他們也沒及格,不照樣去釣魚嗎?”

“孩子,話可不能這樣說?!备赣H充滿關愛地望著愛因斯坦說,“在我們故鄉(xiāng)流傳著這樣—個寓言,我希望你能認真地聽—聽?!?/p>

“說有兩只貓在屋頂上玩耍?!恍⌒?,—只貓抱著另—只貓掉到了煙囪里。當兩只貓從煙囪里爬出來時,—只貓的臉上沾滿了煙灰,而另—只貓的臉上卻干干凈凈。干凈的貓看見滿臉黑灰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又臟又丑,便快步跑到河邊洗了臉。而黑臉貓看見干凈的貓,以為自己的臉也是干凈的。結(jié)果,嚇得其他的`貓都四下躲避,以為見到了妖怪?!?/p>

“愛因斯坦,誰也不能成為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自己的鏡子,天才也許會照成傻瓜。”

愛因斯坦聽后,羞愧地放下魚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從此,愛因斯坦時常用自己作為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于映照出了他人生的璀璨光芒。

1917年,也就是他創(chuàng)立廣義相對論的第二年,為了解釋宇宙的穩(wěn)恒態(tài)性問題,愛因斯坦和荷蘭物理學家德西特各自獨立進行此項工作的研究。他們發(fā)現(xiàn)引力場方程的宇宙解是動態(tài)的而不是靜態(tài)的。也就是說宇宙要么膨脹,要么收縮。由于物理直覺上的偏見和數(shù)學運算上的失誤,愛因斯坦決不放棄靜態(tài)宇宙的概念,為求得—個靜態(tài)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進—個“宇宙項”。這個結(jié)論在當時既符合宇宙學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觀測事實。然而,1922年,美國學者弗里德曼求出了這個方程的另—個動態(tài)解;1927年比利時學者勒梅特也獨立求得同—解。從數(shù)學角度證明,宇宙不是靜態(tài)的,而是均勻地膨脹或收縮著。然而,愛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這個結(jié)果,堅持他的靜態(tài)宇宙模型觀。

兩年后,美國天文學家哈勃根據(jù)遠距星云的觀測,發(fā)現(xiàn)遠距恒星發(fā)出的光譜線有紅移現(xiàn)象,離地球越遠的恒星光譜線紅移越大。這說明恒星在遠離地球而去。哈勃的發(fā)現(xiàn)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動態(tài)宇宙模型,也改變了愛因斯坦對宇宙的看法。愛因斯坦把堅持靜態(tài)宇宙模型的失誤稱為他“—生中最大的錯事”,并收回了對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評。

后來,在他70歲生日之時,還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沒有—個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確的。”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917年的這次失誤。

—位舉世聞名的偉大科學家能勇于承認自己的失誤,謙虛地回顧自己已被世人承認和稱頌的成就,說明了愛因斯坦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坦蕩胸懷。這也正是愛因斯坦能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三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這個當年被校長認為“干什么都不會有作為”的笨學生,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成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成了現(xiàn)代最杰出的物理學家。

1879年3月14日,一個小生命降生在德國的一個叫烏爾姆的小城。父母為他起了一個很有希望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粗强蓯鄣哪?,父母對他寄托了全部的期冀。然而,沒過多久,父母就開始失望了:人家的孩子都開始學說話了,已經(jīng)三歲的愛因斯坦才“咿呀”學語。后來,愛因斯坦的妹妹,比他小兩歲的瑪伽已經(jīng)能和鄰居交談了,愛因斯坦說起話來卻還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語……看著舉止遲鈍的愛因斯坦,父母開始憂慮。他們擔心他的智能是否會不及常人。直到10歲時,父母才把他送去上學??墒?,在學校里,愛因斯坦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嘲笑,大家都稱他為“笨家伙”。學校要求學生上下課都按軍事口令進行,由于愛因斯坦的反應遲鈍,經(jīng)常被教師呵斥、罰站。有的老師甚至指著他的鼻子罵:“這鬼東西真笨,什么課程也跟不上!”

一次工藝課上,老師從學生的作品中挑出一張做得很不像樣的木凳對大家說:“我想,世界上也許不會有比這更糟糕的凳子了!”在哄堂大笑中,愛因斯坦紅著臉站起來說:“我想,這種凳子是有的!”說著,他從課桌里拿出兩個更不像樣的凳子,說:“這是我前兩次做的,交給您的是第三次做的,雖然還不行,卻比這兩個強得多!”一口氣講了這么多話,愛因斯坦自己也感到吃驚。老師更是目瞪口呆,坐在那里不知說什么好。

在譏諷和侮辱中,愛因斯坦慢慢地長大了,升入了慕尼黑的盧伊特波爾德中學。在中學里,他喜愛上了數(shù)學課,卻對其余那些脫離實際和生活的課不感興趣。孤獨的他開始在書籍中尋找寄托,尋找精神力量。就這樣,愛因斯坦在書中結(jié)識了阿基米德、牛頓、笛卡爾、歌德、莫扎特……書籍和知識為他開拓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視野開闊了,愛因斯坦頭腦里思考的問題也就多了。

一天,他對經(jīng)常輔導他數(shù)學的舅舅說:“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道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間里振動著的電磁波呢?”舅舅用異樣的目光盯著他看了許久,目光中既有贊許,又有擔憂。因為他知道,愛因斯坦提出的這個問題非同一般,將會引起出人意料的震動。此后,愛因斯坦一直被這個問題苦苦折磨著。1895年秋天,愛因斯坦經(jīng)過深思熟慮,決定報考瑞士蘇黎士大學。可是,他卻失敗了,他的外文不及格。落榜后的他沒有氣餒,參加了中學補習。一年以后,他獲得了中學補習合格證書,并且考入了蘇黎士綜合工業(yè)大學。這時的他,已經(jīng)在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了。他把精力全部用在課外閱讀和實驗室里。教授們看見他讀和學習無關書、做和考分無關的試驗,非常不滿和生氣,認為他“不務正業(yè)”。

愛因斯坦大學畢業(yè)時,正趕上經(jīng)濟危機爆發(fā),由于他是猶太人血統(tǒng),又沒有關系,沒有錢,所以只好失業(yè)在家。為了生活,他只好到處張貼廣告,靠講授物理獲得每小時3法郎的生活費。這段失業(yè)的時間,給了愛因斯坦很大的幫助。在授課過程中,他對傳統(tǒng)物理學進行了反思,促成了他對傳統(tǒng)學術觀點的猛烈沖擊。經(jīng)過高度緊張興奮的五個星期的奮斗,愛因斯坦寫出了9000字的論文《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由此產(chǎn)生??梢哉f,這是物理學史上的一次決定性的、偉大的宣言,是物理學向前邁進的又一里程碑。

我想,愛因斯坦的話是最好的答案。當許多年輕人纏住他,要他說出成功的秘訣時,他信筆寫下了一個公式:a=x+y+z,并解釋道:“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奮,y表示正確的方法,那么z呢,則表示務必少說空話?!痹S多年來,愛因斯坦的這個神奇的成功等式一直被人們傳頌著。從愛因斯坦的奮斗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正是勤奮、正確的方法和少說空話使愛因斯坦由笨頭笨腦變?yōu)榫奕说摹?/p>

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才能,每一個人在生命的長河中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星座。如果你覺得自己笨,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尋找到你自己的星座。正如愛因斯坦對別的事物遲鈍,卻對物理和數(shù)學特別喜愛一樣,當你找到自己的星座時,你定會放射出與眾不同的異彩。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四

你想一想,期中考試沒考好,這次又沒考好,是什么原因?好多以為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事情就在那些念念不忘中被遺忘了。愛因斯坦年輕時候的故事一杯清酒,流淌入喉,春花秋月從此了,往事灰飛煙滅?,F(xiàn)在的門是絕對防盜,為什么呢;然而,最重要的莫過于幸福。不往河道傾倒污物,不用含磷洗衣粉,不亂扔廢棄電池。

書外人語:有了正確的參照物,才會有正確的方向與行動,切忌盲目地與別人相比較。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五

19,德國著名物理學家普郎克和兒子一起在自己的花園里散步,他神情沮喪,很遺憾地對兒子說:“孩子,十分遺憾,今天有個發(fā)現(xiàn)。它和牛頓的發(fā)現(xiàn)同樣重要。”原來,他提出量子力學假設及普朗克公式。

他沮喪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發(fā)現(xiàn)推翻了他一直崇拜井虔誠信奉為權威的牛頓理論、為了不侵犯權威,他終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設。

人類本應因權威而受益,卻不料竟因權威而受害,普朗克教授自己也許沒有想到,他這一猶豫,使物理學理論停滯了幾十年。

與普朗克教授不同,愛因斯坦卻敢于沖破權威圣圈,大膽突進,贊賞普朗克假設并向縱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假說,奠定了量子力學的基礎。那一年,他才26歲。隨后,愛因斯坦又推翻了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論,創(chuàng)立了震驚世界的相對論,一舉成名,成了一個更偉大的權威。

兩種人,兩種性格,兩種表現(xiàn),造成兩種結(jié)果。如果普朗克能像愛因斯坦一樣,不迷信權威,而是勇敢地向前人挑戰(zhàn)。那么,愛因斯坦所取得的成果,或許應該記在普朗克名下了。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六

18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工業(yè)大學就讀時,他的導師是數(shù)學家明可夫斯基。由于愛因斯坦肯動腦、愛思考,深得明可夫斯基的賞識。師徒二人經(jīng)常在一起探討科學、哲學和人生。有一次,愛因斯坦突發(fā)奇想,問明可夫斯基:“一個人,比如我吧,究竟怎樣才能在科學領域、在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閃光足跡、做出自己的杰出貢獻呢?”

一向才思敏捷的明可夫斯基卻被問住了,直到三天后,他才興沖沖地找到愛因斯坦,非常興奮地說:“你那天提的問題,我終于有了答案!”

“什么答案?”愛因斯坦迫不及待地抱住老師的胳膊,“快告訴我呀!”

明可夫斯基手腳并用地比畫了一陣,怎么也說不明白,于是,他拉起愛因斯坦就朝一處建筑工地走去,而且徑直踏上了建筑工人剛剛鋪平的水泥地面。在建筑工人們的呵斥聲中,愛因斯坦被弄得一頭霧水,非常不解地問明可夫斯基,“老師,您這不是領我誤入歧途嗎?”

“對、對,歧途!”明可夫斯基顧不得別人的指責,非常專注地說,“看到了吧?只有這樣的‘歧途’,才能留下足跡!”然后,他又解釋說:“只有新的領域、只有尚未凝固的地方,才能留下深深的腳印。那些凝固很久的老地面,那些被無數(shù)人、無數(shù)腳步涉足的地方,別想再踩出腳印來……”

聽到這里,愛因斯坦沉思良久,非常感激地對明可夫斯基說:“恩師,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從此,一種非常強烈的創(chuàng)新和開拓意識,開始主導著愛因斯坦的思維和行動。他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我從來不記憶和思考詞典、手冊里的東西,我的腦袋只用來記憶和思考那些還沒載入書本的東西?!?/p>

于是,就在愛因斯坦走出校園,初涉世事的幾年里,他作為伯爾尼專利局里默默無聞的小職員,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在物理學三個未知領域里,齊頭并進,大膽而果斷地挑戰(zhàn)并突破了牛頓力學。在他剛剛26歲的時候,就提出并建立了狹義相對論,開創(chuàng)了物理學的新紀元,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科學史冊上留下了深深的閃光的足跡。

那段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啟發(fā)了愛因斯坦的創(chuàng)新和探索精神。其實,在人類社會和現(xiàn)實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各式各樣的“尚未凝固的水泥路面”,等待著人們踩出新的腳印、踏上新的征程。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七

愛因斯坦并不是個早慧的孩子。1879年3月,他出生于德國小鎮(zhèn)烏爾姆一個普通的猶太家庭。他的父親經(jīng)營一家小型電器修理制造廠。對于這第一個孩子,父母沒有很高的期許。但當阿爾伯特到四歲還不太會說話時,他們還是不免有些著急。那時,他們的第二個孩子,阿爾伯特的妹妹,已經(jīng)喋喋不休。

阿爾伯特也不喜歡和其他男孩子在一起跑跳打鬧,尤其厭惡小伙伴們酷愛的軍事游戲。大部分時間,他都一個人躲在一邊安靜地玩積木,耐心地搭出鐘樓啦、教堂啦、市政廳啦,還常常自己創(chuàng)造出許多玩法。比如,他喜歡用卡片搭房子,能一直搭到十四層樓高。他看著自己的“建筑”時,便感到創(chuàng)造的快樂。

上小學后,和其他孩子一樣,阿爾伯特接觸了宗教。他被《圣經(jīng)》里的故事所吸引,為教堂里的氣氛所感染。他甚至自己寫了一些歌頌上帝的短詩,配上音樂,在上學和放學的路上,輕輕哼唱。

但作為一個猶太孩子,在19世紀末的德國,他受到了同學的排擠。沉默的、孤獨的阿爾伯特并不太明白事情的緣由。他專心地聽講,耐心地應付學校的課程。10歲時,他進入了古典氛圍很濃的路德中學。

對愛因斯坦的人生起關鍵作用的幾年,便是這之后的幾年。

愛因斯坦的叔叔是一個對科學有強烈興趣的人,與他父親一同經(jīng)營小電器廠。在電力工業(yè)剛剛興起時,他們便開始生產(chǎn)發(fā)電機、弧光燈、白熾燈和電話。在叔叔的影響下,愛因斯坦從小對動手的技術和抽象的數(shù)學都非常感興趣。10歲以后,當?shù)氐囊晃会t(yī)科大學學生塔爾穆德每周末到愛因斯坦家做客,常常給小阿爾伯特帶些科學和哲學的書籍。

12歲時,愛因斯坦便讀完了《歐幾里德幾何》,并自己證明了畢達哥拉斯定理;13歲時,他讀了康德的哲學名著《純粹理性批判》,不時與塔爾穆德討論其中的問題;在塔爾穆德的勸告下,他讀完了長達12卷的《自然科學通俗讀本》,其中匯集了有關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地理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他明白了自然現(xiàn)象有其固有規(guī)律。這些書籍中止了愛因斯坦的宗教信仰。

“我很清楚,少年時代的宗教天堂就這樣失去了,這是使我自己從‘僅僅作為個人’的桎梏中,從那種被愿望、希望和原始感情所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來的第一個嘗試?!?/p>

第二個嘗試在他16歲時到來。他所就讀的學校滲透了濃厚的軍國主義精神,這使他感到窒息和痛苦。

他在回憶這段時間時說:“對我來說,小學老師好像是士官,中學老師好像是尉官?!?/p>

少年阿爾伯特選擇了一種獨特的反抗方式。晚年時,愛因斯坦有時會笑嘻嘻地告訴別人他在中學時的這個故事。一天,一名教師對他說,假如這個孩子不在他的班上,當老師的會更快活一些。愛因斯坦回答說他沒做錯任何事。老師說:“是的。但是你坐在后排并且那樣微笑著,這侵犯了班級對教師所必有的尊敬?!?/p>

他沒忍受更久。1895年,在他父母因生意失敗移居米蘭后不久,16歲的愛因斯坦自作主張,離開學校去了意大利。1936年,他寫道:“依我看,學校若是主要以恫嚇、威脅和人為的權威教學,那是最壞的。這種教學方法摧殘了學生們的健康感情、誠懇正直和自信心,培養(yǎng)出來的是唯唯諾諾的庸碌之輩?!?/p>

這種厭惡如此強烈,以至他根本不想再與他的出生地有任何聯(lián)系。他求父親為他申請放棄德國國籍。18,申請獲準。

“你在自己短暫的生涯中,曾以孩子般的喜悅,贊賞一切明朗而有理性的東西”

因為投考蘇黎世理工大學失敗,愛因斯坦勉強同意到瑞士的阿勞中學完成未學完的高中課程。但他對教育的成見很快就消失了。阿勞中學提倡教師有選擇教學方法的自由,因此課上得十分有趣,學生們可以在實驗室獨立工作,高年級學生對各種社會問題也極為關心。

后來,愛因斯坦稱阿勞中學為“高等教育中最令人喜愛的樣板”?!叭瞬皇菣C器,要是周圍環(huán)境不允許他襟懷坦白、暢所欲言,人就不會生氣勃勃!”

這種對教育和學校的希望,在他上大學后很快又消失了。他很快便決定,不再傻傻地坐在課堂上聽課,而將大部分時間花在了實驗室里,并開始閱讀著名物理學家的著作。蘇黎世理工大學的本科四年,只有兩次考試,依靠借閱同學的筆記,他通過了,但這依然使他感到厭惡,為了應付考試,他不得不記了一堆垃圾,使得“每考完一次試,就會難受半年”。

愛因斯坦的求學經(jīng)歷,使得他對教育有格外深切的感受。成名以后,他多次應邀對教育問題進行演講或?qū)懳恼拢谒恼J識里,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發(fā)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而不應把獲得專業(yè)知識放在首位”。“通過專業(yè)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他必須獲得對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鮮明的辨別力。否則,他―――連同他的專業(yè)知識―――就更像一只受過很好的訓練的狗,而不像一個和諧發(fā)展的人。”“這些寶貴的東西,是通過同教育者親身接觸,而不是―――至少主要不是―――通過教科書傳授給年輕一代的?!?/p>

除去在阿勞中學的1年,愛因斯坦沒有更多的機會享受這種理想的教育。但他還是通過某種方式自我實現(xiàn)了。

19,愛因斯坦大學畢業(yè),但學校不喜歡他的獨立,不同意留任他為教師。同時,由于家里人反對他和大學同學瑪麗琦結(jié)婚,他與家庭的關系也非常緊張。他開始了艱難的謀生。先是在一家技術學校任代課教師,后來又找到一份為期3個月的家庭教師工作。

192月,伯爾尼的報紙上,以這樣一種方式,第一次出現(xiàn)了愛因斯坦的名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愿為大學生或中學生完全私人地補習數(shù)學和物理學……”

在這之前,愛因斯坦已經(jīng)發(fā)表了兩篇學術論文,但顯然,他還是個無名之輩。注意到這條廣告的,只有兩個大學生。但愛因斯坦沒能靠這種方法賺到錢,因為他們?nèi)齻€人聊得過于投機,而使授課變成了長時間的討論和共同學習,三個人開玩笑地將這個小團體稱為“奧林匹亞科學院”,愛因斯坦被任命為“院長”。

在三年多的時間里,他們的視野中充斥了馬赫、休謨、安培、黎曼、狄更斯、塞萬提斯等人的哲學、科學和文學作品。他們被思想的交流迷住了,經(jīng)常為某一頁、某一句話爭論,爭論持續(xù)到深夜,甚至一連幾天。

從某種程度講,奧林匹亞科學院就是愛因斯坦心中理想的學校。他終生都對這個“幸福時代”充滿感念。逝世前兩年,他給當年的另一位“院士”寫了一封信,開頭即是:“致不朽的奧林匹亞科學院:你在自己短暫的生涯中,曾以孩子般的喜悅,贊賞一切明朗而有理性的東西。我們創(chuàng)立了你,為的是要同你的那些傲慢的老大姐們開玩笑……”

“別的人如果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如此孤立,便會極其痛苦,愛因斯坦卻不然”

在創(chuàng)立奧林匹亞科學院的那一年,經(jīng)人介紹,愛因斯坦終于獲得了伯爾尼專利局三級技術審查員的工作―――一份正式的全職工作,終于不用再為生存而發(fā)愁了。他熱愛那份工作,并一直工作到19。

宣告物理學革命的論文便是這個26歲的專利局小職員在100年前提出的。那一年,愛因斯坦一共寫了6篇論文,發(fā)表了5篇。其中一篇題為《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便是后來眾所周知的“狹義相對論”,它徹底拋棄了傳統(tǒng)的時空觀念,從而使經(jīng)典力學只成為相對時空中的一個特例。發(fā)表這篇文章三個月后,愛因斯坦又寫了一篇作為推論的短論文,提出了著名的e=mc2,它的發(fā)現(xiàn),使當時困惑所有物理學家的問題迎刃而解,如:放射性元素為何能不斷釋放出大量能量,太陽為何能長久地發(fā)出如此強烈的光和熱等,也為核能的釋放和利用提供了理論基礎。

當然,并沒有太多的人愿意和愛因斯坦一樣拋棄固有的思維習慣。據(jù)說,當時全世界能夠理解相對論的人,只有12個。

由于名字頻繁地出現(xiàn)在物理學雜志上,愛因斯坦?jié)u漸有了些名氣。他終于獲得了博士學位,又得以在幾所大學任教,先是在蘇黎世,然后是布拉格,后來又去了柏林。但他并沒因此而恢復自己的德國國籍。

遺憾的是,他到達后4個月,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也正是從這時起,愛因斯坦開始了他作為和平主義者、民主主義者和人權主義者的生涯。

19,德國一批最有聲望的知識分子發(fā)表了一篇為德國侵占比利時的行為辯護的《文明宣言》,德國幾乎所有的文化名流都簽了字,包括哈伯、倫琴、普朗克、菲舍爾等93個人。這份宣言后來被稱為是“真正知識分子的無恥宣言”。

簽名者里,沒有愛因斯坦。

幾天后,愛因斯坦在另一份反對《文明宣言》的文件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這份文件題為《告歐洲人民書》,提出:“歐洲必須聯(lián)合起來保護它的土地、它的人民和它的文化”,要開展一個“聲勢浩大的歐洲統(tǒng)一運動”,“努力去組織歐洲人聯(lián)盟”。

這份宣言在柏林大學的教職員工中傳閱了,但只有4個人敢簽名。與93人的龐大對手相比,它根本沒有發(fā)表的可能。但愛因斯坦沒有氣餒,參加了反戰(zhàn)組織“新祖國同盟”。193月,他寫信給羅曼?羅蘭說:“在我們歐洲,300年緊張的文化工作,只引導到以民族主義的狂熱來代替宗教的狂熱,后輩人能感謝我們歐洲嗎?許多國家的學者作出的舉動,似乎他們的大腦已被切除……如果你認為我微薄的力量有所裨益,請隨便使用吧!”

半年后,羅曼?羅蘭特地與愛因斯坦會面。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愛因斯坦對于他所出生的那個國家的判斷令人難以置信地超然、公正,沒有一個德國人具有如此的超然、公正?!钡珪娊Y(jié)束后,羅蘭有些困惑:“在這個夢幻般的歲月里,別的人如果感到自己在思想上如此孤立,便會極其痛苦,愛因斯坦卻不然,他剛才還笑呢?!?/p>

愛因斯坦并沒因戰(zhàn)爭而停止自己的研究。狹義相對論發(fā)表后,廣義相對論問世了。

1911月,廣義相對論在一次對日全食的觀測中得以證實,愛因斯坦終于成為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此前,從未刊登過任何關于愛因斯坦的報道的《紐約時報》也破天荒發(fā)表了一篇有多行標題的文章:“天上的光線全部是彎曲的/科學界人士或多或少激動地盼望日食觀測結(jié)果/愛因斯坦理論獲勝/星體并不在它似乎存在或被算定存在的地方,但誰也用不著擔心/一本給12個智者讀的書/世界上沒有人能夠理解它,大膽的出版商接受此書時愛因斯坦如是說”。

愛因斯坦一下子成了眾人矚目的中心。他不斷被邀請參加各種活動、發(fā)表演講。慕名而來的人似乎一下子從世界各地涌到他家門口,還有一些人來尋求經(jīng)濟上的幫助。但實際上,他只有極少幾次在公開場合露了面,目的是為慈善機構募捐。有時,他會開玩笑地對妻子說:“這次你把我賣了多少錢?”

這時,在愛因斯坦的思想里,這些社會活動與他向往的寧靜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矛盾。他不希望以往的生活被打破,但同時又永無休止地感受到科學家對人類的責任。“對人類及其命運的關心肯定始終是一切技術努力的主要興趣,在你們埋頭于圖表和方程時,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p>

“我的政治理想是民主。讓每一個人都作為個人而受到尊敬,而不讓任何人成為崇拜的偶像”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八

我收到過很多封郵件,都是說自己與學歷有關的痛苦。比如,a小姐,因為不是名牌大學畢業(yè),找工作的時候面臨極大的困難;b先生,因為沒有讀過大學,只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感慨何時是個頭。每次遇到這樣的郵件,我都不知道該怎樣回答,因為無論我怎樣回答,都沒辦法解決他們沒有學歷亦沒有貴人相助,而被劃在標準線之外的事實。

這些都是勵志書上的故事。聽的時候熱血沸騰,以為自己就是下一個,第二天熱情降

一只老鼠換來的財富

愛因斯坦的勵志故事篇九

愛因斯坦小時候十分貪玩。母親再三告誡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睈垡蛩固箍偸遣灰匀坏鼗卮鹫f:“你瞧瞧我的伙伴們,他們不都和我一樣嗎?”

有一天,父親給愛因斯坦講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父親說:“昨天,我和鄰居杰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鋼筋踏梯才煙囪內(nèi)的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于爬上去了。下來時,你杰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鉆出煙囪,我看見你杰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鉆出煙囪時干干凈凈的,就以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jié)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你杰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父親鄭重地對愛因斯坦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癡或許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們。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6996394.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