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精選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3 13:38:06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精選20篇)
時間:2023-12-03 13:38:06     小編:雨中梧

教案是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藍圖,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教案時要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需求進行個性化設置。閱讀下面的教案,了解一下如何設計一個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吧。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訓練重點是“保護環(huán)境”。課文通過一個小村莊從環(huán)境優(yōu)美、可愛到最后被大雨和洪水沖毀的故事,教育學生要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

文章時代感強,充分體現(xiàn)了語文課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統(tǒng)一。

本課是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依據(jù)文本特點、單元訓練重點、新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領(lǐng)會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3、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材雖短,但語言樸實,含義深刻,所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應作為教學重點。而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教學重點。

由于本課篇幅短小,語言簡潔,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師作為引導者參與課堂教學的始終,《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本課設計中,我通過觀察、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讀思結(jié)合;同時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的能力,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

依據(jù)學生年齡特點、文本特點和教學目標,采取自主、想象、交流把“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作為本課主要的學習方法。

在本課的教學中,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從四個板塊進行教學。

我用課件出示“美麗的小村莊圖”,引導學生描繪小村莊的美麗。學生可以運用課文中的語言,也可以看著畫面,運用自己的語言積累,描繪小村莊的美麗。此作法目的在于訓練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我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讓他們的思維處于一種張開的狀態(tài)。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感受到村莊的“美麗”給自己帶來的那種震撼的感覺。后來小村莊被砍伐、被洪水沖走的情景,也都設置了圖片,讓學生心靈與村莊的前后情景進行心靈碰撞,這些情境圖片讓他們積極地融入角色,走進文本。

新課標強調(diào)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的確,書是學生讀懂的,不是老師講懂的。老師不能以自己的閱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因此,在“感受小村莊的毀滅”這個板塊中,我主要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有全班讀,男女生讀、個別讀,讓學生充分與文本對話,使其在讀中獲得個人的閱讀感受,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提高。通過朗讀,讓學生從中悟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亂伐,造成了對周圍環(huán)境的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深刻道理——保護環(huán)境。

本文的許多句子含義深刻,既點明了文章的主旨,又能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句式訓練,在訓練中,加深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體會,樹立了環(huán)保意識。兩次句式訓練,讓學生充分感受村民們對樹木的隨意砍伐,從而造成最終小村莊被洪水卷走的結(jié)果。

適度的拓展延伸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升華情感,把語文學習引向生活中。在學生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心靈后,我這樣引導學生:“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就這樣消失了,只剩下這個令人深思的故事。從這個故事里,你得到什么啟發(fā)呢?”問題的提出,學生的話匣子打開了。他們爭相發(fā)言。在這基礎(chǔ)上,我讓學生讀讀自己收集的有關(guān)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然后觀看我收集的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在學生情感的波瀾洶涌澎湃時,我鼓勵學生設計一句環(huán)境宣傳小標語。在最后的課后作業(yè),我要求學生回去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保護情況,把這節(jié)課的學習引向了課外,讓語文學習和生活連在了一起。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非常簡單但又層層進入,從直觀上一目了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

美麗森林郁郁蔥蔥。

(空氣清新甜潤)。

小河清澈見底斧頭什么都沒有了。

天空湛藍深遠。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了解不加節(jié)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以及一些字詞所蘊含著的道理。

3.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guān)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質(zhì)疑課題。

1.【課件:美麗的小村莊】描述小村莊的美麗,激發(fā)學習興趣。

層巒疊翠的群山環(huán)抱著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草木蒼翠欲滴;那里的小河流水潺潺,河水清澈見底;那里的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多么自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多么令從神往的地方。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讓我們一齊走進這美麗的小村莊,去看看發(fā)生在那里的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質(zhì)疑。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的腦海里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讀書要有疑,這可是一個好習慣,在心里記下你現(xiàn)在的問題,就讓我們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請同學們翻開25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讀書效果。

(1)檢查字、詞、句。

1)【課件出示詞串】:森林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

a.[指名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b.哪個字的字形要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的?!笆[”不要少一點。

c.出示“森林”,兩木為林,三木為森,從字形的構(gòu)造上,你能理解“森林”是什么意思嗎?對了,這就是漢字的會意字字形表義的特點,掌握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來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漢字的方法。

d.把它們送回句子中,你們還能讀準確嗎?[齊讀]。

2)【課件出示詞串】:蓋房造犁砍下來裸露。

a.[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

b.出示:“造犁”、“裸露”,同學們仔細觀察“犁”字和“祼”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這兩個字都是什么字?(形聲字)你能從它的形旁中猜出它的意思嗎?(“犁”和牛有關(guān),意思牛拉著耕地的工具?!奥恪焙鸵路嘘P(guān),意思是沒穿衣服,露出來的地方,在課文中是指,砍掉出山上的樹木,就好像是給山脫去了衣服,讓山上的土地顯露了出來。

是??!同學們真聰明,能根據(jù)漢字的特點來認識漢字,理解漢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同學們在課堂上,在生活中都能隨時運用這種好方法去學習。

c.把它們送回句子,[齊讀]。

3)【課件出示詞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柴煙。

a.[開火車讀]詞串,正音。這里面哪個生字的字音,要提醒在大家注意,“應”第一聲,“柴”讀翹舌音。

b.擴大的反義詞是(縮?。?。

c.讀讀句子。(齊讀]。

4)【課件出示詞串】:雨水奇多沒喘氣兒黎明咆哮。

a.[開火車讀]詞串,正音。出示“黎”,黎字哪個部分要提醒同學們特別注意?(右上部分里面有一撇。)。

b.讀句子。[齊讀]。

3.檢查概括內(nèi)容。

(裸露)的土地(咆哮)的洪水。

記住,抓住了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語或詞組,我們就能很好地根據(jù)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品讀課文,感受美麗。

1.小村莊原先是什么樣子的?[板書(美麗的小村莊)]在哪個自然段?誰能讀出小村莊的美?[指名讀]其他同學看著插圖,想象畫面,領(lǐng)略小村莊的美麗。

2.[教師引讀]:多美麗的小村莊啊?山上的——,村前的——,天空——,空氣——這自然而優(yōu)美的景色,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原生態(tài)的自然美。

3.你認為小村莊最美的是什么?為什么?

4.教師引讀,是啊,樹木能靜化空氣,緊抓泥土,保護環(huán)境,是樹木讓山上的——,村前的——,是樹木讓天空——,讓空氣——,就是樹木把小村莊打扮得如此美麗。

四、研讀課文,體會災難。

2.提得好,為什么小村莊會發(fā)生這么大變化呢,大家仔細默讀課文,把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從課文中找出來,動筆畫一畫有關(guān)句子。開始吧。

3.請同學來讀讀你找到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讀出你的感受。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a.老師發(fā)現(xiàn)你有幾個詞讀得很重,你為什么要這么讀呢?

b.比如說兩個“誰”字。我們用這個句式做一個說話小練習。你能接著往下說嗎?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想(),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

c.誰家,誰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好像每個人都行,想去就去。樹愛砍就砍,很隨意,沒人阻止,不受限制)。

d.誰能表演一下“拎”的動作呢?從“拎”這個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拎:態(tài)度隨便)。

e.一棵一棵說明了什么呢?(砍的樹多,沒把砍樹當一回事,態(tài)度無所謂)。

f.指導朗讀:能把這些理解和體會讀出來嗎?誰來試試。[指名讀][齊讀]。

(2)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誰來說說“裸露的土地”是怎么樣的?(光禿禿的,沒有遮蓋的)。

(3)裸露的土地出現(xiàn)了,人們開始注意了沒有呢?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a.兩個“不斷”,你了解到什么?(人們根本沒有注意裸露的土地,沒有停止砍樹,越砍越多)。

b.請注意這里的省略號,假如請你在省略號這里補充一句,你怎么填?(對森林的破壞越來越嚴重)。

c.【出示課件,原先的小村莊和現(xiàn)在的小村莊的對比】。

這一片茂密的樹林不見了,你們看到了……。

這一片裸露的土地出現(xiàn)了,你們會感到……。

災難讓你們擔心著急,帶著這種感覺把這句話讀一遍。

(4)這一棵一棵的樹都變成了什么?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a.三個“變成了”,這是什么句?(排比句)。

b.說明了什么呢?(人們把樹都砍了,森林沒有了。)。

c.除了這些,村民們還用樹木做什么呢?(燒火做飯)。

d.你覺得這種做法怎么樣?(太可惜,太浪費了。)。

是啊,要蓋好一棟棟房子,要造好各式各樣的家具,要做好應有盡有的家具,需要多少木頭啊,要砍多少的樹啊,更遺憾的是,人們?nèi)紵龢淠?,這是多么低效的利用方式,多么輕易的破壞方式啊??!

(5)不過,小村莊的人們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因為,【課件出示】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漏字“還”)。

為什么要加上“還”字呢?(勉勉強強,馬馬虎虎,并不是真的很不錯)。

(6)終于,災難來臨了【課件出示洪水咆哮的場面】。

a.誰來告訴我,沒喘氣兒用了什么手法?(擬人)是什么意思?(沒停止)。

b.還有哪個詞能看出大雨一直在下?(五天五夜:說明下雨時間長,雨水多)。

c.誰來把這沒喘氣兒、愛發(fā)脾氣的雨水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7)這么大的雨水沒有樹林的阻擋,順著山坡變成洪水,小村莊在咆哮的洪水中消失了,什么都沒了,指的是什么沒了呢?[板書](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什么都沒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引——一棟棟的房子、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家具等等都沒有了,包括那些曾經(jīng)給人們帶來好處可最終害了人們自己的鋒利的斧頭。

(8)昔日那般美麗可愛的小村莊,就這樣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x——[齊讀]人們不禁要問:這是誰造成的呢?課文三次提到“鋒利的斧頭”,毀滅小村莊的罪魁禍首難道僅僅是那些“鋒利的斧頭”嗎?(不)那是誰?(是人們隨意砍伐,是人們破壞大自然的行為。)[板書:亂砍濫伐,破壞環(huán)境]就是這些鋒利的斧頭使這美麗的小村莊消失了,這斧頭不僅僅是斧頭,它代表了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

五、遷移說話,拓展延伸。

1.你想對小村莊的幸存者說些什么呢?

六、回扣導讀,總結(jié)升華。

只有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維持生態(tài)平衡,才能讓自己的家園更加美麗,讓人類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同學們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人類不給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會給人類留后路。同在藍天下,我們應該共享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正像本組課文導讀中倡導的那樣——(讓天空碧藍,讓河水清澈,讓草木茂盛,讓動物自由自在的生活……)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

板書設計。

美麗隨意砍伐消失。

(保護環(huán)境)破壞環(huán)境(受到懲罰)。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面的詞語:斧頭、蓋房、造犁、不斷、減少、擴大、一棟棟、家具、冒出、柴煙、黎明、洪水、何處、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點讓學生體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蘊含的道理。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環(huán)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關(guān)資料、了解我國自然環(huán)境的現(xiàn)狀。

導學過程二次備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讀通讀順,了解文章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2.查閱資料,了解合理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重要性。

第一課時。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背景音樂和大屏幕(美麗的小村莊環(huán)境優(yōu)美,小動物們在樹林里快樂地玩耍,人們在快樂地耕種和收割)。

2.說說最喜歡小村莊哪個地方。生交流。(板書:美麗)。

3.是啊,我跟你們一樣也喜歡這個美麗的小村莊,那就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第一段吧!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第一段。

2.指名讀,齊讀。

1.課件出示被破壞后的小村莊圖片。

2.自由讀、指名讀最后一段。

3.讀了這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板書:什么也沒有)。

4.小村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四、自讀課文中間部分,自我了解,總結(jié)原因。

五、回顧,整理。

1.出示課文生字詞語,進一步認識、鞏固 。

2.結(jié)語:美麗的小村莊被洪水卷走了,我們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害了它,你們肯定有很多的話說,就把它寫在課文的旁邊吧!我們下節(jié)課再暢所欲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出示字詞,認讀。

二、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合作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1.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是什么毀了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找出對應的句子讀一讀,說一說。

2.是洪水卷走了小村莊,是因為人們把樹吹掉了,才不能擋住洪水,是他們自己害了自己。

3.為什么說是村民自己毀掉小村莊?請你分成四人小組,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莊毀掉的,畫出對應的句子,并說說你畫這句話理由?!。ㄉ纸M學習,師巡視、參與學生學習活動)。

4.小組匯報,及時總結(jié),引導。

b: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蔽覀冃〗M是這樣認為的:村民為了眼前不錯的生活,砍掉了樹木,所以才會造成今天的局面。

生:因為小村莊的人們一直在砍伐樹。

師:啊,一直在砍樹,你從哪一個詞知道的?

生:“不斷”。

師:啊,“不斷”,還有呢,針對時間是哪個詞?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師:“一年年,一代代”說明小村莊的人們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樹。

那么些村民這樣長時間的,無休止的砍樹,有沒有想到后果呢?最終災難終于降臨了……。

再次讀4段。

三、品讀第四段,理解“咆哮”一詞。

1.指名說詞語意思,江河奔騰或人暴怒叫喊。

這里是誰在“咆哮”?

生:洪水。

2.(多媒體課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3.為什么洪水這么咆哮,這樣肆虐?

因為小村莊的人不愛護自然界的樹木,隨便地亂砍亂伐。

這是因為人們不愛護大自然,遭到了報應。

因為村民亂砍樹,所以現(xiàn)在沒有樹木來抵擋洪水了。

學生自由說。

5.學了這篇課文,老師也有很多話想說。讓我們看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讓地球媽媽笑起來。

但眼前的景象著實令他大吃一驚:大地媽媽正在痛苦地呻吟。原來大地媽媽病了,病得還不輕哪!匆忙趕來的秋姑娘趕忙請來了著名的太陽醫(yī)生和風婆婆大夫給大地媽媽看病。

太陽醫(yī)生仔細地看了看,搖了搖頭,指著大地媽媽的皮膚說:“大地媽媽得了皮膚病,有些地方以前是美麗的綠洲,而現(xiàn)在都變成了沙漠,到處塵土飛揚,干燥得不行了?!?/p>

風婆婆用聽診器在大地媽媽胸口側(cè)耳傾聽了一會兒,嘆了口氣說:“哎,大地媽媽得了嚴重的哮喘癥?,F(xiàn)在許多工廠大量排放廢氣,大氣污染嚴重,大地缺少新鮮空氣,如今連天空都是灰蒙蒙的?!?/p>

太陽公公又忙給大地媽媽照了x光片,發(fā)現(xiàn)她的日常飲食也很不衛(wèi)生,影響到了內(nèi)臟,不由感嘆道:“是啊,如今連小河水都變得十分渾濁,魚兒也無法生存,這樣下去怎么行?”

地球媽媽聽完自己的病情,哭得更傷心了,眼淚奪眶而出,大聲呼喊道:“誰來救救我?。俊?/p>

親愛的人們,不要再讓地球媽媽哭泣了,要知道,地球只有一個,地球沒有了,我們大家都將面臨死亡,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去保護大自然,保護地球,讓地球媽媽的臉上永露笑容!

美麗斧頭什么也沒有了。

砍伐。

保護環(huán)境合理利用。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四

1.認識本課3個生字,語文教案-24*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2.感悟詩歌評語言,了解深圳經(jīng)濟特區(qū)的發(fā)展變化,感受祖國建設事業(yè)的飛速發(fā)展。

投影儀。

1課時。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二、范讀課文。

思考:深圳的昨天和今天各是什么樣子?從書中找出有關(guān)語句說一說。

三、指導學生自學,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24*昨天,這兒是一座村莊》。

1.小聲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纯丛姼韫灿袔讉€小節(jié),每小節(jié)講了什么。

2.一邊讀,一邊想。

四、檢查自學情況。

1.詩歌共有幾個小節(jié)?

(1)它與我們平時學的課文分節(jié)有什么不同?

(2)教師小結(jié):一般來講,詩歌是以空行自然分節(jié)的。

2.指名分節(jié)朗讀,檢查是否達到正確、通順。

3.每小節(jié)講了什么?

(1)題目中的“昨天”指的是什么?

(2)哪幾小節(jié)講深圳的昨天?哪幾小節(jié)講深圳的今天?

五、小組討論學習。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五

斧頭使樹木變成了房屋、家具、工具等,而由于洪水的來臨,使這一切以及他們的幸福和生命消失得無影無蹤。

五、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可以談體會,也可以說說手中的資料。

六、作業(yè)。

1.讀課文。

2.寫一寫你讀此文之后的感受。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六

1、認讀本課生字詞,理清文章脈絡,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

2、學習第一自然段和四五自然段,感悟小村莊最初的美麗,了解它失去的原因。

3、會寫“蔥、裸、黎”三個生字。

識字寫字,理清文章脈絡。

感情小村莊最初的美麗,體會文章感情。

:ppt和生字卡片。

1、同學們,美好的事物總是賞心悅目的,而且還能引發(fā)我們無限的遐想。今天,老師要帶你們?nèi)ヒ粋€美麗的地方,相信你們一定會喜歡。

2、板書課題,齊讀。

1、輕輕地打開課本,自由讀文,注意讀準預習時你圈畫出的生字詞,容易讀錯的地方多讀幾遍。

4、詞語和句子都讀好了,老師想看看你們課文讀得怎么樣?請幾位同學分自然段來讀一讀這篇課文,注意不添字漏字,不讀破句。聽的同學也有任務:認真傾聽并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請同學們在小村莊和故事之前,各加一些詞語,把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說一說。

5、同學們,你們看,有時候,我們只要將課題進行拓展,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1、接下來,我們就到具體的語言文字中去尋找小村莊最初的模樣。

2、自由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最初的小村莊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4、同學們,你們豐富的想象讓老師仿佛就置身于這座美麗的小村莊里!讀書就是要這樣,不僅要理解書中的內(nèi)容,還要敢于大膽地想象,這樣我們就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了。帶著自己的想象,請同學們再來美美地讀讀吧。

3、這么美的詞語,我們要把它們記在心坎里。現(xiàn)在,老師要看看哪位同學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們背下來。

6、你們也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文章一開頭就埋下了伏筆,暗示我們,這個小村莊悲劇性的結(jié)局。四、學習課文第四、五自然段,解讀悲劇結(jié)尾。

1、相信此時此刻同學們也和我一樣,急切地想了解小村莊是怎么消失的,讓我們到課文的四、五自然段中去尋找答案。請同學們邊讀邊畫描寫小村莊消失的原因的句子。

2、出示句子,相機理解“沒喘氣兒”和“咆哮”。

3、想象畫面,指導感情朗讀。

4、理解“什么都沒有了”的含義。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七

1、引導學生讀通課文內(nèi)容,了解一個小村莊被洪水卷走的原因,受到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教育。

2、幫助學生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幫助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說出有關(guān)句子的意思。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環(huán)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guān)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環(huán)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自學。

1、輕聲讀課文,再想一想這篇課文寫的是什么。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的,把讀不懂的地方做個記號,再往下讀。等讀完全文,原來讀不懂的可能就會豁然開朗,一下子想通了。

2、仔細思考,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運用多媒體課件,再現(xiàn)環(huán)境被破壞的有關(guān)圖象和文字資料。

3、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a.讀準帶拼音的詞語。

b.讀準多音字。

c.去掉拼音讀詞語。

d.去掉詞語讀生字。

3.小組為單位,輪流認讀生字。

4.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lǐng)讀生字詞。

三、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組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全班評價、教師指導,重點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分組朗讀,要求:反復練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達到要求后全班齊讀。

3.鼓勵學生質(zhì)疑,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1)這樣一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么沒有了?

(2)課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4、引導學生在思考中讀懂課文。

四、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什么?

第二課時。

1、通過學習課文,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利用自然的教育。

2、通過交流材料,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受到熱愛自然、合理地開發(fā)和利用自然資源的教育。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理解環(huán)境保護對于人類的重要性,懂得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

教學過程。

班內(nèi)匯報:(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小村莊的人們利用手中的斧頭亂砍亂伐,結(jié)果為自己家園創(chuàng)造的一切被洪水無情地奪走了。)。

二、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填補空白發(fā)展思維,培養(yǎng)想象,鍛煉口頭表達。

1、請一人讀第一自然段,大家想象一下,這個小村莊以前是如何的美麗?

2、班上交流,歸納如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恬靜的小村莊,那里綠樹成蔭,樹木成林。綠茵茵的草坪上雪白的羊群撒歡地玩耍、嬉戲;牧羊人吹著笛子,悠揚的樂曲聲在碧藍的空中回蕩。不遠處有所小學校,從校園里傳出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大人們都在辛勤地建造著自己的家園。整個山村充滿了祥和的氣氛和勃勃的生機。)。

三、學習課文26自然段,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1、過渡:是呀!多么美麗可愛的一個小村莊,為什么最后會消失呢?

請同學們默讀26自然段,把你讀懂的詞、句用﹏畫下來并作簡單批注。不懂的詞句用畫下來,可在小組學習中解決,如果小組解決不了,提到班上解決。

2、小組討論,班上交流,歸納如下:

根據(jù)村莊里的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需要,人們用鋒利的斧頭把一棵棵樹砍下來,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而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然而人們忽略了樹能防風、固沙,不讓水土流失的作用。由于村民的無知與自私,造成了山坡上的植被被破壞,環(huán)境在不斷地惡化,最終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一切都沒有了。

3、拓展練習:請同學們想象一下洪水來臨時小村莊什么樣?洪水過后又是什么樣?

班上交流,歸納如下:

萬馬奔騰般的'洪水把僅剩下的幾棵樹連根拔掉。當人們聽到可怕的響聲正準備逃命時,洶涌奔騰的洪水已沖垮了他們的房屋,沖走了他們辛辛苦苦換來的一切。不等呼救,他們已告別了人世,告別了美好的未來。洪水過后,原本美麗而恬靜的小村莊已成為一片廢墟。經(jīng)過這里的人和聽過這個故事的人都為此嘆息道:目光短淺也!罪有應得也!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可以談體會,也可以說說手中的資料。

在談體會時,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從砍伐樹木導致土地裸露以至洪水毀滅村莊的現(xiàn)象中,找出深層的原因,明白人們?nèi)狈Νh(huán)保意識是其根本原因。從而認識到,增強環(huán)境保護意識,保護綠色家園的重要。

在談話中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環(huán)保意識教育,鼓勵學生到生活中發(fā)現(xiàn)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調(diào)查周圍關(guān)于環(huán)保的一些問題,親自做有益環(huán)保事,做生活的主人。

六、作業(yè)。

1、讀課文。

2、寫一寫你讀此文之后的感受。

七、拓展練習。

以保護綠色家園為主題,辦一次墻報。

美麗的小村莊。

(茂密的樹林,潺潺的流水)。

鋒利的斧頭。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沒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八

一。教學目標:

1.在讀中品詞析句,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讀懂課文主要內(nèi)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中表達的效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領(lǐng)會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理解小村莊變化的過程和原因。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三。教學難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四。設計理念:

本文語言淺顯樸實,用娓娓道來方式向?qū)W生講述了一個小村莊從美麗的到毀滅的過程,但文中也有含義很深的句子,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些距離,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此,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積極參與學習。另一方面老師在探究中有意地點悟,讓其走進課文,明白道理。

五。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片等。

六。教學過程:

(一)、復習:

2.現(xiàn)在的小村莊怎樣啦?誰來說說。板書什么都沒有了。

(二)、繼續(xù)研讀課文。

1.自讀自悟要求:小村莊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呢?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把你找到的答案(詞句)用“————”畫下來。準備交流。

2.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巡回輔導。

3.交流平臺:找到答案了嗎?誰來說說。

預測,學生會找到: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

(1)、根據(jù)問題你讀懂了什么?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預測,學生會找到:兩個“誰”、“拎”

(2)、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什么?理解詞語:裸露。

(3)、小結(jié):這里的人們沒有任何的限制,上山隨意砍樹。板書:隨意砍樹。

(4)、指導朗讀。

(過渡)人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后,他們有沒有停止砍樹呢?

4.研讀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學習目標。

(2)、學生自讀自悟,老師巡回輔導。

(3)、交流平臺。(學生會找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4)、(讀讀議議)你讀懂了什么?板書:不斷砍樹。

(5)、小結(jié):人們還在不斷的砍樹,對森林的破壞還在繼續(xù),環(huán)境在進一步惡化。

(6)、朗讀:兩個“不斷”語重些。

(7)、人們把這些樹木砍下后作什么用啦?

認識排比句:三個“變成了”,這句是排比句。語氣表達一個比一個強烈。

(8)、讀讀這個句子。

還有不懂的嗎?(估計“柴煙”)。

(9)、在我們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過把樹木用來燒飯啦?

5.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習句子: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這里的“還”能去掉嗎?

(2)、讀讀?!安还?、還、”音稍重。

(3)、引述:終于,小村莊失去了樹木的保護之后,在一個、(接讀)。

讀了這段話你體會到了什么?(看插圖)你能用文中的話來說嗎?

(4)、“大雨沒喘氣兒”的意思,你能不能用句中的話來說?

(三)、總結(jié)全文,拓展延伸。

(1)、同學們,課文使我們很受啟發(fā),你有什么啟發(fā)?四人小組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教師小結(jié):我們要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愛護樹木,維護生態(tài)平衡和大自然和諧生活。(板書:保護環(huán)境)。

(同桌討論)。

(4)、說說。

師結(jié):我想,你們的句句良言,小村莊的人們一定會聽到的。

(四)課外作業(yè)。

回家向大人了解家鄉(xiāng)動物、植物有無增減。如:蛇、青蛙、樹木、它們對環(huán)境有無影響。

附板書:

隨意砍樹。

美麗的什么都沒有了。

不斷砍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九

1.理解課文,了解不加節(jié)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繼續(xù)訓練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學會本課15個生字、12個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著蘊含著的道理。

讀懂課文,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指導學生觀察圖畫,根據(jù)圖畫加以想象,說一說這篇課文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生字畫出來并小組解決。

2、讓學生分組,用自己的話把課文所說的故事說一說。

3、質(zhì)疑問難。

4、帶者問題再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2)試著讓學生把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畫一畫,感受小村莊原來的美麗。

(3)再讀一讀,深入感受。

2、學習第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小聲讀第五自然段。

(2)說說讀懂了什么?

(3)提出不懂的問題,大家共同解疑。

(4)學習該段生字。

1、把第一和第五個自然段連起來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個美麗的小村莊毀滅的?

2、小結(jié):惋惜。

1、檢查學生對本課生字掌握的情況。

2、聯(lián)系第一與第五段思考:是誰毀了這個美麗的'小村莊?

1、學生瀏覽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討論以上問題。

2、深入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齊讀。

(2)說說這段話寫了什么。

(3)談一談你讀懂的,未懂的組織同學共同解決。

3、深入學習第三自然段。

(1)反復讀第三自然段。

(2)把一間間、一棟棟、應有盡有的家具、工具說一說,畫一畫。

(3)討論理解: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4)說一說你從這一段指導了什么。

4、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去掉還跟原句比較出問題的實質(zhì)。

(3)找出自己讀不懂的句子或詞語同桌一起想辦法解決。

5、學習最后一段。

(1)讀最后一段,想一想該怎樣讀好,試試。

(2)什么都沒有了是指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還有也沒有了。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什么?

以保護綠色家園為主題辦一個手抄報。

(茂密的樹林,潺潺的流水)。

鋒利的斧頭。

(房子、家具)。

什么都沒有了。

(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

1、認識15個生字新詞,重點指導“冒”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悟出其中蘊含的道理。

3、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護樹木,保護大。

一、激趣導入課題。

1、示多媒體,讓學生欣賞“美麗的村莊”用自己話簡要敘述出來,并用一個詞說說你的感受?(美麗),就是這么美麗的村莊卻在多少年多少代以后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想知道為什么嗎?板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2、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認識生字新詞。

出示生字卡,學生找出書上相應的詞,重點指導“冒”是“曰”字頭不是“日”字頭;區(qū)別“犁”與筏“黎”、“擴”與“括”意、形、義。

三、過度,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小村莊的,學習1-4自然段。

1、自由讀1-4自然段,邊讀、邊想、邊畫,把你知道的`用“——”畫出來或作上批注。

2、小組交流,把你的收獲同你的組員共同分享。

3、學生匯報,知道了什么?還知道了什么?……。

板書:美麗的村莊、裸露。

圍繞“裸露”展開學習,老師引導,什么地方裸露了,為什么裸露了,這些樹木都到哪兒去了?學生找出相應的句子讀出來,并談談體會。

4、你們認為他們這樣做對嗎?你想對這里砍樹的叔叔阿姨說些什么?

過渡,一棵棵高大的樹木被人們白白地砍了,美麗的村莊到處變得裸露,你們心里是什么滋味(可惜)。

5、有感情地朗讀1-4自然段。

四、過渡:小村莊的樹被人們白白地砍掉多可惜呀,不僅如此,而且多少年、多少代以后又怎樣呢?學習5-6自然段。

1、默讀5、6自然段,邊讀邊想邊畫,用你喜歡的方式把你知道的表示出來。

2、學生匯報(聯(lián)系我縣9·4洪災進行體會)、板書:洪水卷走。

板書:什么都沒有了。

看多媒體,“洪水卷走的村莊”想象哪些沒有了?(房子、家具、斧頭……甚至人也沒有了)。

3、看到這種情景,你們心里是什么滋味?(難過,痛苦)。

4、有感情地朗讀5-6自然段。

五、回顧板書,進行對比,整體感知全文,并板書“變”。

六、學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我們今后應該怎么做?

七、拓展練習:以每一個組為單位辦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美麗的村莊。

裸露。

板書。

什么都沒有了。

洪水卷。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一

首先我說說教材。根據(jù)新課程標準,本組課文訓練重點,編者的主要意圖,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

(一)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15個生字,弄懂“裸露”、“咆哮”等詞語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2、技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結(jié)合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3、情感目標: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4、發(fā)展目標:培養(yǎng)學生愛護家園、保護環(huán)境、為后人造福的憂患意識。

(二)教學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中年級段學生在閱讀時,能對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本組的訓練重點是“多讀多想、讀通課文”。根據(jù)新課標、本組訓練重點、課后思考題以及學生實際,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讀通、讀懂課文,明白小村莊由美麗走向毀滅的原因。

(三)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本課設計中,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讀思結(jié)合;同時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個性化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品德構(gòu)建,以求達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tǒng)一。

三、教法與學法。

在教學中,我運用多媒體手段,圖文結(jié)合,努力激發(fā)、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能力在探究、發(fā)現(xiàn)、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與發(fā)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yǎng)他們自主、自信的學習品質(zhì)。再通過多種形式的解讀,小組間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讀中有所悟,在合作學習中獲取新的知識,從而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這堂課中,我綜合了觀察法、談話法、討論法、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情境性教學等方法來引導學生自學、討論、交流。

四、教學過程。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采用了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新型的良好的課堂氛圍。為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我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活情感。

在這里,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小村莊在我的故事中娓娓而來。首先通過直觀畫面,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思維,讓學生感受到“美”的氛圍。然后畫面急劇變化,突如其來的洪水毀掉了這個美麗的村莊,從聲音、畫面方面激活學生潛在的情感,小村莊從“美麗”到“毀滅”的過程給他們帶來了震撼心靈的感覺。第一次與大自然進行心靈碰撞為他們理解小村莊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礎(chǔ)。

(二)、模擬調(diào)查,滲透新知。

在學生自由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再深入了解小村莊變化的原因。在教學中,課件演示讓學生看到了一個色彩斑斕的情感畫卷。在這個時候,學生的心里一定有很多的疑問,很多的想法,再運用模擬調(diào)查的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通過剛才的課件觀看,老師逐步深入的引導,拉近了學生與課文之間的時空距離,學生心里那么多的“問號”就會在他們自己的探索中一步一步的清晰、明顯。

(三)、自主釋疑,知識反饋。

《新課程標準》提出: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使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這課里,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提問,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放給學生,才能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在這個教學步驟中,我以課堂為主陣地,始終將“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作為一種激活課堂信息交流、促進學習目標達成的有效教學方式。首先是討論前――留出足夠的時間給學生,讓學生觀察思考,比如:“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敝械摹八锌扛^得到的一切”指的是什么?學生經(jīng)過有目的地觀察和有意識地思考,有針對性地討論,對問題產(chǎn)生了獨特的想法,才能充分、深刻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明白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不僅僅指前面提到的用斧頭得到的房子、家具、柴火,還有靠斧頭得到的所有不錯的生活。討論中――學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想法,有的是成熟的見解,有的僅僅是幼稚的疑問。這些想法,都使學生有一種“一吐為快”的心理需求。此時,正是討論的最佳時機。討論時,要引導學生有序地發(fā)言,特別注意讓只習慣于說的學生有“聽”的耐心,使羞于發(fā)言的學生有“講”的信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條理地將自己的意見充分表達出來,使課堂討論交流呈現(xiàn)出“個性思想展現(xiàn),交流意識濃厚”的良好氛圍。討論后――引導學生進行整理,讓學生從這些意見的“聯(lián)結(jié)點”中歸納出正是因為這些村民亂砍濫伐樹木,對周圍的環(huán)境造成了破壞,最終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由此看出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最后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讀,因為“讓讀成為語文課上最經(jīng)常、最直接的感悟方法”,是語文課程標準所極力倡導的。我讓學生在讀中層層加深,加深后再讀,再體驗,讓學生站在“讀者”的地位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到文本的語言魅力,從而體會出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四)發(fā)展思維、深化主題。

孩子們對大自然總是有一種莫名的親近,而且還有著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造潛能。學完全文后,采用記者采訪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來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古人說:“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在這種“引――放”的教學方式下,我始終通過充沛的情感,用生動的語言掀起學生情感的波瀾,使自己和學生的情感融為一體。

五、板書設計:

這堂課的板書設計非常簡單但又層層深入,從直觀上一目了然但又意義深遠,從而深化了整個主題――保護環(huán)境。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二

課時。

第1課時。

主備人。

潘娟。

審核人。

復備人。

本周行為訓練重點。

逐步學會自查。

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

班級。

三(3)班。

小組。

姓名。

學習。

目標。

1、我能夠自主靈活地學會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重、難點預測。

在字詞的預設目標中,能正確聽寫詞語是重點。

用多種形式展示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是本課的難點。

知識鏈接。

時間預設。

板書課題3分鐘、導學2分鐘、自學15分鐘、互學15分鐘、評學4分鐘、整理1分鐘。

學習過程。

師生筆記。

預習要求:1、借助工具書認讀本課的生字。2、熟讀課文。

一、激趣,板書課題。

板書課題,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出示本課導學目標。

1、我能夠自主靈活地學會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2、我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齊讀學法指導:

1、先自查生字,找出不認識的、難寫的和易錯的,用鉛筆圈出來。

2、對學互相幫助對方解決生字問題,互相提醒易錯的地方。

3、小組內(nèi)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共同探討展示方案。

三、小組自學,互助合作。

小組內(nèi)依據(jù)學法指導開始自學,師依次巡視掌握小組學習狀況。

易錯的生字有--------,我是通過------------解決的。

這篇課文講了一件-------------------------的事。

提示:小組展示時可用三字經(jīng)。

可用線路圖。

美麗的小村莊——人們砍樹造房——。

四、互學展示,小組互評。

五、評學測試,評比小組。

1、聽寫詞語。

2、多音字組詞。

露、盡。

六、整理學案。

課時。

第二課時。

主備人。

潘娟。

審核人。

復備人。

本周行為訓練重點。

逐步學會自查。

學習薄弱環(huán)節(jié)。

班級。

三(3)班。

小組。

姓名。

學習。

目標。

1、我能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3、我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重、難點預測。

我能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是本課的重點。

我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是難點。

知識鏈接。

時間預設。

導學2分鐘、自學18分鐘、互學15分鐘、評學4分鐘、整理1分鐘。

學習過程。

師生筆記。

預習要求:1、熟讀課文,梳理課文脈絡,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一、課前檢測。

以小組為單位聽寫本課容易錯的生字。

二、出示本課導學目標。

1、我能通過反復朗讀課文,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我能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

3、我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本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齊讀學法指導。

1、先自己默讀課文,了解小村莊前后的變化和原因,用鉛筆標注。

2、對學交流答案,解決難點困惑。

3、小組討論用什么方式展示學習結(jié)果。

三、自學。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通過------------些詞語可以看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

2、對學、小組合作學習2—4自然段。

小村莊后來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當中,“靠斧頭得到的一切”指的是--------------,因為--------------------,才造成了今天悲劇的后果。從中我明白了--------------------。

小組展示提示:可讀一讀,把小村莊的以前和后來對比讀,再喊出保護環(huán)境的口號。

可演一演,重點突出小村莊被毀后,人們的痛心后悔自省。

可寫一寫,續(xù)寫后來的人們會怎樣做呢?

四、互學展示,小組互評。

五、評學測試,評比小組。

1、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在山谷中,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后來,人們利用鋒利的斧頭砍下了樹木。樹木變成了----------------,變成了什么--------------------,變成了---------------,還變成了--------------------。

2、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

六、整理學案。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三

這篇精讀課文語言樸實,含義深刻。課文通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jié)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huán)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后受到了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告訴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tài)平衡,否則就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篇課文寓意深刻,讀后耐人尋味。

學生分析:學生已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已經(jīng)認識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學生學習這篇課文往往關(guān)心的是小村莊的人們是怎么逃生的,他們最后又到了哪里,偏離課文蘊含的道理。

設計理念:閱讀自悟、討論交流是體會文章思想感情,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艘即將遠航的船,那么教師就是把握航向的船長,而學生是實實在在的水手,他們是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掌握本課的17個生字及帶有生字的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鋒利的斧頭”在課文中多次出現(xiàn),請找出這幾處來,出聲讀一讀。

(1)家家都有一兩把鋒利的斧頭。

(2)不管怎樣,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3)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2、“鋒利的斧頭”和這座小村莊的消亡有什么關(guān)系呢?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坡上去,把樹一棵棵砍下來。)。

2、造成的結(jié)果呢?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畫出村里的人家靠著鋒利的斧頭做了什么?

(樹木變成了各家各戶一間間、一棟棟的房子,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各種各樣的工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2、出示句子:造成的結(jié)果呢?

(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

“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甭?lián)系上下文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村里的人家任意砍伐樹木,作為柴火。大量的樹木就是這樣消失的。)。

3、造成的結(jié)果呢?

(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抓住“減少”、“擴大”兩個詞,請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體會。指導讀出語氣。

四、學習課文第五、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五、六自然段,提出不懂的問題。

2、“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甭?lián)系上下文說說意思。

(人類通過用鋒利的斧頭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所獲得的一切都將失去,甚至連人類自己也將滅亡。)。

五、總結(jié)。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對任何自然資源的濫用,都是一種毀滅。人類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環(huán)境就是保護我們?nèi)祟愖约骸?008年北京奧運會、以“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為理念,我們要保護綠色家園。)。

2、交流查找的有關(guān)綠色家園的資料或圖片。

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洪水卷走。

鋒利的斧頭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區(qū)性出現(xiàn)。

教學設計說明: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以一把斧頭為貫穿全文的線索。就是這把斧頭,砍掉了原本“美麗的小村莊”的一切。我從“鋒利的斧頭”入手,娓娓道來小村莊面貌改變的過程及小村莊最后的命運。教學中我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要求學生邊讀邊想象小村莊的人們肆意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和小村莊被咆哮的洪水沖毀的慘狀,并通過讀把一些含義深刻的詞句表現(xiàn)出來,增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四

山谷中,早先有過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郁郁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

村子里住著幾十戶人家。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家家有了鋒利的斧頭。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然而,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墒牵莻€小村莊卻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處。

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五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了解不加節(jié)制地砍伐樹木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以及一些字詞所蘊含著的道理。

3.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了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

教學難點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課前準備學生收集有關(guān)環(huán)境保護的資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質(zhì)疑課題。

1.【課件:美麗的小村莊】描述小村莊的美麗,激發(fā)學習興趣。

層巒疊翠的群山環(huán)抱著一個美麗的小村莊,那里的森林郁郁蔥蔥,草木蒼翠欲滴;那里的小河流水潺潺,河水清澈見底;那里的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多么自然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多么令從神往的地方。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讓我們一齊走進這美麗的小村莊,去看看發(fā)生在那里的發(fā)人深省的故事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質(zhì)疑。

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的腦海里產(chǎn)生了什么疑問?讀書要有疑,這可是一個好習慣,在心里記下你現(xiàn)在的問題,就讓我們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一起走進課文,看看能不能在課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隨文識字。

1.請同學們翻開25頁,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讀書效果。

(1)檢查字、詞、句。

1)【課件出示詞串】:森林?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

a.[指名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

b.哪個字的字形要特別提醒同學們注意的。“蔥”不要少一點。

c.出示“森林”,兩木為林,三木為森,從字形的構(gòu)造上,你能理解“森林”是什么意思嗎?對了,這就是漢字的會意字字形表義的特點,掌握漢字的構(gòu)字特點來學習,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漢字的方法。

d.把它們送回句子中,你們還能讀準確嗎?[齊讀]。

2)【課件出示詞串】:蓋房?造犁?砍下來?裸露。

a.[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

b.出示:“造犁”、“裸露”,同學們仔細觀察“犁”字和“祼”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這兩個字都是什么字?(形聲字)你能從它的形旁中猜出它的意思嗎?(“犁”和牛有關(guān),意思牛拉著耕地的工具?!奥恪焙鸵路嘘P(guān),意思是沒穿衣服,露出來的地方,在課文中是指,砍掉出山上的樹木,就好像是給山脫去了衣服,讓山上的土地顯露了出來。

是?。⊥瑢W們真聰明,能根據(jù)漢字的特點來認識漢字,理解漢字,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希望同學們在課堂上,在生活中都能隨時運用這種好方法去學習。

c.把它們送回句子,[齊讀]。

3)【課件出示詞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柴煙。

a.[開火車讀]詞串,正音。這里面哪個生字的字音,要提醒在大家注意,“應”第一聲,“柴”讀翹舌音。

b.擴大的反義詞是(縮?。?。

c.讀讀句子。(齊讀]。

4)【課件出示詞串】:雨水奇多?沒喘氣兒?黎明?咆哮。

a.[開火車讀]詞串,正音。出示“黎”,黎字哪個部分要提醒同學們特別注意?(右上部分里面有一撇。)。

b.讀句子。[齊讀]。

3.檢查概括內(nèi)容。

【課件出示】:(美麗)的小村莊???????(鋒利)的斧頭。

(裸露)的土地?????????(咆哮)的洪水。

記住,抓住了課文中的關(guān)鍵詞語或詞組,我們就能很好地根據(jù)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三、品讀課文,感受美麗。

1.小村莊原先是什么樣子的?[板書(美麗的小村莊)]在哪個自然段?誰能讀出小村莊的美?[指名讀]其他同學看著插圖,想象畫面,領(lǐng)略小村莊的美麗。

2.[教師引讀]:多美麗的小村莊啊?山上的——,村前的——,天空——,空氣——這自然而優(yōu)美的景色,是大自然的恩賜,是原生態(tài)的自然美。

3.你認為小村莊最美的是什么?為什么?

4.教師引讀,是啊,樹木能靜化空氣,緊抓泥土,保護環(huán)境,是樹木讓山上的——,村前的——,是樹木讓天空——,讓空氣——,就是樹木把小村莊打扮得如此美麗。

四、研讀課文,體會災難。

2.提得好,為什么小村莊會發(fā)生這么大變化呢,大家仔細默讀課文,把小村莊消失的原因從課文中找出來,動筆畫一畫有關(guān)句子。開始吧。

3.請同學來讀讀你找到的句子,讀出你的理解,讀出你的感受。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a.老師發(fā)現(xiàn)你有幾個詞讀得很重,你為什么要這么讀呢?

b.比如說兩個“誰”字。我們用這個句式做一個說話小練習。你能接著往下說嗎?

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誰家想(??),誰家想(???),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

c.誰家,誰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好像每個人都行,想去就去。樹愛砍就砍,很隨意,沒人阻止,不受限制)。

d.誰能表演一下“拎”的動作呢?從“拎”這個動作中你體會到什么?(拎:態(tài)度隨便)。

e.一棵一棵說明了什么呢?(砍的樹多,沒把砍樹當一回事,態(tài)度無所謂)。

f.指導朗讀:能把這些理解和體會讀出來嗎?誰來試試。[指名讀][齊讀]。

(2)就這樣,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誰來說說“裸露的土地”是怎么樣的?(光禿禿的,沒有遮蓋的)。

(3)裸露的土地出現(xiàn)了,人們開始注意了沒有呢?你從哪里能看出來?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a.兩個“不斷”,你了解到什么?(人們根本沒有注意裸露的土地,沒有停止砍樹,越砍越多)。

b.請注意這里的省略號,假如請你在省略號這里補充一句,你怎么填?(對森林的破壞越來越嚴重)。

c.【出示課件,原先的小村莊和現(xiàn)在的小村莊的對比】。

這一片茂密的樹林不見了,你們看到了……。

這一片裸露的土地出現(xiàn)了,你們會感到……。

災難讓你們擔心著急,帶著這種感覺把這句話讀一遍。

(4)這一棵一棵的樹都變成了什么?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家具,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a.三個“變成了”,這是什么句?(排比句)。

b.說明了什么呢?(人們把樹都砍了,森林沒有了。)。

c.除了這些,村民們還用樹木做什么呢?(燒火做飯)。

d.你覺得這種做法怎么樣?(太可惜,太浪費了。)。

是啊,要蓋好一棟棟房子,要造好各式各樣的家具,要做好應有盡有的家具,需要多少木頭啊,要砍多少的樹啊,更遺憾的是,人們?nèi)紵龢淠?,這是多么低效的利用方式,多么輕易的破壞方式?。。?/p>

(5)不過,小村莊的人們不覺得這有什么不好,因為,【課件出示】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漏字“還”)。

為什么要加上“還”字呢?(勉勉強強,馬馬虎虎,并不是真的很不錯)。

(6)終于,災難來臨了【課件出示洪水咆哮的場面】。

a.誰來告訴我,沒喘氣兒用了什么手法?(擬人)是什么意思?(沒停止)。

b.還有哪個詞能看出大雨一直在下?(五天五夜:說明下雨時間長,雨水多)。

c.誰來把這沒喘氣兒、愛發(fā)脾氣的雨水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7)這么大的雨水沒有樹林的阻擋,順著山坡變成洪水,小村莊在咆哮的洪水中消失了,什么都沒了,指的是什么沒了呢?[板書](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什么都沒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引——一棟棟的房子、各式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的家具等等都沒有了,包括那些曾經(jīng)給人們帶來好處可最終害了人們自己的鋒利的斧頭。

(8)昔日那般美麗可愛的小村莊,就這樣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x——[齊讀]人們不禁要問:這是誰造成的呢?課文三次提到“鋒利的斧頭”,毀滅小村莊的罪魁禍首難道僅僅是那些“鋒利的斧頭”嗎?(不)那是誰?(是人們隨意砍伐,是人們破壞大自然的行為。)[板書:亂砍濫伐,破壞環(huán)境]就是這些鋒利的斧頭使這美麗的小村莊消失了,這斧頭不僅僅是斧頭,它代表了人類破壞大自然的行為。

五、遷移說話,拓展延伸。

1.你想對小村莊的幸存者說些什么呢?

六、回扣導讀,總結(jié)升華。

只有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鳥、一獸,維持生態(tài)平衡,才能讓自己的家園更加美麗,讓人類的明天更加美好。希望同學們牢牢記住這樣一句話,人類不給自然留后路,自然也不會給人類留后路。同在藍天下,我們應該共享大自然,保護大自然,正像本組課文導讀中倡導的那樣——(讓天空碧藍,讓河水清澈,讓草木茂盛,讓動物自由自在的生活……)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

板書設計。

美麗?????????隨意砍伐???????????消失。

(保護環(huán)境)?????破壞環(huán)境????????(受到懲罰)。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六

課文的語言平實、淺顯、流暢,全文敘述有條有理,層次清晰。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抓住了兩條線,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重點,同時也巧妙地化解了文章的難點:

一、抓“海上兇神”關(guān)鍵詞,體會航海之苦,探究船員病因。

通過讀文,學生很快能從文章的最后一個自然段讀懂,所謂的“海上兇神”實際上就是“壞血病”,它是由于人體長期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墒?,在當時,哥倫布及他的船員知道這是一種什么病嗎?(不知道)得了這病有怎樣的癥狀?(病人先是感到渾身無力,走不動路,接著就會全身出血,然后慢慢地死去。)指導學生讀好這句話,讀出“海上兇神“的可怕。

“那時,航海生活不光非常艱苦,而且充滿危險。”這是課文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這句話不僅點明了航海的艱險,更暗含了船員們得病的原因:因為在漫長的航海生活中,船員們所能吃到的只有黑面包和咸魚。

二、抓哥倫布情感線索,感受人物心理,探究發(fā)現(xiàn)過程。

哥倫布的情感變化是串聯(lián)整個故事的一條比較明顯的線索,教學中緊扣這條線索,不僅能突出重點,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生的探究意識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主旨。

教學中,引導學生著重體會,哥倫布在航海不到一半路程看到已經(jīng)有十幾個船員相繼病倒時“心情十分沉重”。那些病重的船員為了不拖累大家,主動要求留在荒島,哥倫布“噙著眼淚點了點頭……”的矛盾心情。當哥倫布的船隊勝利返航接近荒島時哥倫布心情“越來越沉重”。到最后看到他的那些船員劫后余生時的“又驚又喜”。進而引導學生以“重逢”為題,想象說話。把那些在荒島上的船員是如何活下來的,說出來。通過他們前后所吃食物的不同探究治愈“海上兇神”這種怪病的良方,從而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哥倫布得知那些留在荒島上的船員活下來的原因后,并沒有停止探究,而是急切地把他的疑問告訴了醫(yī)生,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了維生素c。這樣文章主旨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許多科學的新發(fā)現(xiàn)都是在生活實踐中經(jīng)過細心觀察、反復研究才獲得的?!?/p>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七

《火車的故事》是一篇介紹火車種類的常識性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蒸汽機車、內(nèi)燃機車、電力火車、磁懸浮火車,以及火車提速、修建青藏鐵路等有關(guān)我國鐵路建設的成就,展現(xiàn)了我國鐵路建設迅速發(fā)展的大好形勢,借以激發(fā)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

課文一步一步地上下來,都很順利。但上到:“我國正在修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的時候卻卡殼了。因為我在教學這句話的時候,是這樣設計的:我想通過我們所在的教學樓的高度和青藏鐵路的海拔想比較,讓孩子們感受到青藏鐵路的高,從而體會到修建鐵路的艱辛、困難,再而推到——這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創(chuàng)舉。

我問孩子們:“你知道我們這個四層的教學樓有多高嗎?”

下面一片寂靜。

“膽子大一點,你感覺有多高?!?/p>

各種各樣的答案出來了:100米,100厘米,1000米……。

我脊梁骨一陣梁,一個詞語在我心里生成:牛頭不對馬嘴。

生1:青藏鐵路非常長。

生2:青藏鐵路的海拔非常長。

孩子們,對不起!是我高估了你們的已有知識和現(xiàn)有水平,在還沒有讓你們理解什么是“海拔”的時候,就讓你們理解“海拔最高”,真是太為難你們了。

我吸取教訓,一步一步扎扎實實地來,問題終于得到解決。

呵呵,雖然曾經(jīng)失敗了,但再重新爬起來,堅定得走好每一步,心里覺得很充實,很開心。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八

詞語:

好詞:

【郁郁蔥蔥】形容草木蒼翠茂盛的樣子。

【湛藍】深藍(多用來形容天空,湖海等)。

【鋒利】(工具、武器等)頭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體。

【_露】露出,沒有遮蓋。

【咆哮】野獸的吼聲,這里形容河流的波濤聲。

【清澈】(水)清而透明。

【應有盡有】應該有的都有了。形容非常齊全。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十九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5個生字,認識2個生字;掌握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課文中蘊涵著的道理。

3.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小村莊變遷的原因,體會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課前組織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收集圖片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

一。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低聲速讀,可以高聲朗讀,可以雙人讀,個人。要求: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讀讀議議,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生講述課文主要內(nèi)容,同時播放多媒體課件。

二。品讀句子,體悟自得。

1.自讀體悟。

(1)再讀課文,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多讀幾遍,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現(xiàn)實體會,感悟。

(2)小組交流,每個人都談談自己的體會。

(3)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教師隨機點撥與引導。

(4)多媒體出示學生找到的句子:

1“山坡上出現(xiàn)了裸露的土地”“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裸露的土地指什么?

2“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中”

引導:指的是大量樹木被劈柴后燒掉了。

3“河坡上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引導:指的是小村莊的人們?nèi)耘f在不斷地砍伐樹木,靠自然的給予過著安逸的生活。

4“什么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p>

引導:破壞大自然,必將遭到大自然的懲罰。

2.悟情感,明主旨。

(1)看到樹木不斷的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的擴大,你是什么心情?(惋惜,難過)把你們的心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學生練讀,教師指導,指名讀,齊讀。

(3)如果時光能倒流,在悲劇沒發(fā)生之前你想對村子里的人說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把自己對村民的勸告表述出來。

三?;仡櫲?,課外延伸。

1.聯(lián)系實際,說說生活中我們?nèi)祟愡€有哪些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學生舉例說明。

2.那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珍惜,保護環(huán)境?

(1)不亂丟垃圾。

(2)愛護花草樹木。

(3)保護益蟲益鳥。

(4)同破壞環(huán)境的行為做斗爭。

(5)宣傳環(huán)保知識。

(1)小組展開討論,綜合小組的意見,寫出一句忠告的話語。

(2)小組匯報自己的話。

(3)教師進行適當?shù)脑u價。

四??偨Y(jié)全文。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能從中得到一個信息,人類的生活離不開大自然,如果破壞了大自然,那我們最終還是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的語文課程教案篇二十

讀完這篇課文,我的感觸極深。課文中寫的不正是我們?nèi)粘I钪械氖聠?那個小村莊就是我們可愛的地球,村莊里的村民就是愚昧無知的人類,村莊的命運也許就是地球的命運?,F(xiàn)在,因為人們亂砍濫伐,大片大片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而沙漠卻以瘋狂的速度不斷擴大。樹木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防止水土流失,還能抵擋風沙??墒巧直豢常胶楸┌l(fā),各種災難接鍾而至。再說,沒有了森林,動物也就沒有了家園,面臨滅絕,人類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現(xiàn)在,許多人已經(jīng)意識到了環(huán)境問題,可缺乏的是行動!

那么這一切能改變嗎?我可以肯定地說,能!

首先,要想使森林資源不缺乏就要種樹。可光種也沒用啊,人們砍的比種的還快呢,所以還要使人們意識到砍樹的危害——課文中的洪災不就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嗎?再有一點就是要節(jié)約用紙,因為紙的用途很廣,但因價格低廉,所以人們很不注意節(jié)約。別看一張紙不起眼,如果每個人一天浪費一張紙,全世界60億人,就是60億張紙,差不多有幾十棵樹,一年就要浪費掉一片森林,多么巨大的數(shù)字。所以我們要從現(xiàn)在開始,從每一個人做起,都來節(jié)約用紙。

為了可愛的地球不會有和小村莊一樣的命運,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不會生活在荒漠中,請大家保護森林吧!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14382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