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洗手教案(優(yōu)秀19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03:45:03
勤洗手教案(優(yōu)秀19篇)
時間:2023-12-04 03:45:03     小編:雅蕊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系統(tǒng)地組織課堂教學內容,確保教學的有針對性和有效性。在編寫教案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下是一些創(chuàng)新性教案的范例,希望能夠激發(fā)大家的教學靈感和創(chuàng)造力。

勤洗手教案篇一

1、指導學生掌握正確洗手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清潔,勤洗手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四瓶消毒液,四套護士服。

一、引入課題(對于舉手的'同學要鼓勵表揚獎勵)。

同學們今天在開講之前,我想請同學們幫我一個忙,幫我猜一個謎語“一棵樹,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手)“每一個都有一雙手,小手又有什么用途呢”(自由回答)。

“手的用途這么多,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經常洗手嗎”(讓學生展示平時洗手方法)我們要保持手的清潔,從小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今天就讓我來教大家洗手的正確方法。

二、指導學生洗手通過示范講解,讓學生知道手的各部分名稱及洗手的方法(用消毒液代替洗手液)。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三、組織學生操作練習。

1、請四名學生做小幫手,展示洗手方法,學生評價,獲得護士服。

2、小護士帶領全部分步練習,由班主任評判。

平時洗手應該注意的問題提出,學生討論洗手時,為什么不能檫太多洗手液或者香皂?

為什么洗手時水龍頭不能開太大?

通過培訓使全體學生熟練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明確了手衛(wèi)生的重要性,增強了自己防范意識,從而做好保潔工作。

勤洗手教案篇二

1、掌握洗手的正確方法。

2、(1)會認讀“手”。

(2)會寫“手”。

(3)會用“手”組詞。

3、能跟著老師念兒歌,并做到一邊做動作一邊念兒歌。

4、培養(yǎng)學生講衛(wèi)生、勤洗手的意識,做到飯前、飯后、便后、上課前等洗手。

重點:教學目的的1、2、3、4。

難點:教學內容的2、3、4。

a類學生全部掌握所學的內容。

b類學生掌握教學目的中的1、2、(1)、(2)、3、4。

c、d類學生掌握教學目的中的1、2、(1)、3、4。

賞識教學法、講授法、演示法、游戲法。

香皂、毛巾、臉盆等。

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點名。

復習:

兒歌《肥皂》、《左右手》。

新授:

1、師伸出一雙臟手給生看,問同學們,大家看老師的手臟不臟,看了老師的臟手你們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學生有反應后師把手洗一洗,再問,現在看了老師的手有什么感受,喜歡嗎?師:所以,我們的手不僅是給自己看的,同時,我們把手洗得干干凈凈的,別人看了心里也會很高興的,就象我們學的兒歌《左右手》里說的:心里高興拍拍手。干干凈凈的小手自己看了高興,別人看了也會和我們一起高興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講衛(wèi)生,把小手洗得干干凈凈的。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洗手”(板書,并和生一起讀課題。)。

2、我們每天要洗很多次手,誰能告訴老師我們都什么時候必須要洗手呀?下面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怎樣把手洗干凈。大家跟老師認真做。

3、師把《洗手》的兒歌分五幅圖來進行講解。

(1)小朋友,來洗手,卷起袖,淋濕手。

(2)抹上肥皂搓呀搓。

(3)清清水里洗呀洗。

(4)再用毛巾擦一擦。

(5)我的小手真干凈。

4、師先指著每句邊讓生看邊講、演示。

5、讓生跟學。

6、師生一起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7、學習“手”的寫法。

(1)先學讀音,組詞。

(2)學習生字的筆順。

(3)學習筆畫“彎鉤”,并與“豎鉤”進行比較。

8、練習:讓生翻到34頁,做“描一描”這個題。

9、讓生在本子上寫出。

課間休息:

邊和同學們做兒歌的動作邊說兒歌。

練習:

書本上的聽一聽、讀一讀。

課后小結:

作業(yè):

1、寫生字。

2、背兒歌。

勤洗手教案篇三

20xx、9、15。

金海蓉。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點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兒歌內容,并樂意念兒歌。

一條臟毛巾。

一、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臟了。”

1、誰在哭?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水龍頭甩三下,一二三?!?/p>

2、幼兒在座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3、老師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并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

三、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聯系洗手一次。

1、幼兒洗手,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提醒幼兒不玩水。

2、表揚正確洗手的幼兒。

勤洗手教案篇四

1、讓幼兒學習洗手的正確方法。

2、知道飯前,便后、手臟時要洗手。

3、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一、看看自己的小手。

1、老師的手干凈嗎?(不干凈,手上有粉筆灰。)手臟了怎么辦?(應洗手。)。

2、小朋友動動小腦筋,怎樣才能把臟手洗干凈?啟發(fā)幼兒說說洗手的順序、方法。

二、出示掛圖,介紹洗手的順序。

1、先把小袖子卷起來,打開水籠頭淋濕小手;然后抹上肥皂,搓一搓手,再把手上肥皂沖干凈,關上水籠頭,用毛巾把手擦干,放下衣袖。

三、教師示范講解洗手的正確方法。

1、卷袖子。袖口一層一層向上卷或把袖子向上拉。邊示范邊問幼兒,為什么要卷袖子呢?

2、抹肥皂,搓手。卷好袖子后,將手浸在水中,然后再抹上肥皂,兩只手心相對搓,手背搓,五指分開叉搓,然后把手上肥皂洗干凈,一、二、三、輕輕甩三下,最后用毛巾擦干手,放下袖子,手就洗干凈了。

3、提問:我們在一天中,還有什么時候要洗手呢?啟發(fā)幼兒說出飯前,便后要洗手,手臟時要洗手。教育幼兒不要用衣服擦手,培養(yǎng)幼兒愛清潔,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請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帶領幼兒學念兒歌《洗手》。

洗手是幼兒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動中,我先讓幼兒來示范如何正確洗手,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訴老師不能玩水。結合動作,幼兒較容易地學會了兒歌,而且能邊唱念邊表演,效果很不錯。

勤洗手教案篇五

1.讓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六步驟。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

3.豐富幼兒的語言,讓幼兒在《洗手歌》中感受語言韻律。

4.發(fā)展幼兒手部的靈活性。

1.小手臟臟的圖片一張。

2.與兒歌相匹配的洗手六步圖片。

3.課前準備的小手律動。

1、導入:

小手律動師:一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毛毛蟲;二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白兔;三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花貓;四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烏龜;五根手指頭呀,變呀變呀變,變成小金魚。

2、談話:

師:寶貝,剛才我們做的'律動用的事我們身體的哪個部位呀?(小手)對了,那我們的小手可以做什么呢?(教師引導幼兒多動腦、多回答)我們的寶貝真棒,我們的小手可以畫畫、捏橡皮泥、吃飯飯,還可以玩沙子、玩玩具、玩泥土,我們的小手還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但是,我們做完這些事情后,我們的小手就變得怎么樣了?(幼兒自由回答)。

3、出示小手臟臟的圖片教師出示小手臟臟的圖片。

4、出示洗手六步驟的圖片、學習兒歌《洗手歌》。

我們來看看小朋友蘿莉是怎么樣洗手的。第一幅圖---先卷袖、第二幅圖---濕濕手、第三幅圖---擦肥皂、第四幅圖---搓搓指縫和指尖、第五幅圖----沖水洗凈、第六幅圖---我的小手真干凈2.將兒歌與圖片串聯在一起,引導幼兒學說兒歌。

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濕濕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縫指尖都搓到,嘩嘩流水沖一沖,我的小手洗干凈。

5、結束部分:今天,我們寶貝都學會了怎樣能把小手洗的更干凈、更漂亮,現在,我們一起去洗洗我們的小手吧!

勤洗手教案篇六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點心前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2、了解兒歌內容,并樂意念兒歌。

一條臟毛巾。

一、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的身上擦,你看,把我的身上都擦臟了?!?/p>

1、誰在哭?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手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水龍頭甩三下,一二三。”

2、幼兒在座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

3、老師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并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

三、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聯系洗手一次。

1、幼兒洗手,教師指導個別幼兒,提醒幼兒不玩水。

2、表揚正確洗手的幼兒。

勤洗手教案篇七

1、養(yǎng)成飯前便后,手臟時洗手的習慣。

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洗手的正確步驟。

1、情景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伸出雙手,請小朋友想一想,手臟了怎么辦?

(1)了解洗手用具:

a、師:小朋友,我們會用什么東西洗手?并引導幼兒說“用肥皂搓搓手”“打開水龍頭沖沖手”“小毛巾擦擦手”

b、教師逐一出示肥皂,水龍頭圖片、毛巾,c、教師念兒歌,并加上相的動作,請幼兒模仿。

(2)了解洗手步驟。

a、教師播放課件《洗手步驟》,讓幼兒了解洗手步驟。

b、請幼兒邊念兒歌邊洗手。

教師引領幼兒到洗手處,請幼兒按照剛才的方法洗手。

勤洗手教案篇八

1、懂得洗手的時間和重要性。

2、根據洗手流程圖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重點:懂得洗手的時間和重要性。

難點:根據洗手流程圖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1、掛圖:小手洗一洗(貼在盥洗室的墻上)。

2、盥洗室內準備4-5塊顏色、形狀、香型不同的香皂。

(一)組織幼兒討論洗手的時間和重要性。

1、什么時候需要洗手?什么時候手會變臟呢?(飯前便后、吃東西前、戶外活動后等)。

2、為什么要洗手呢?小手洗干凈后再吃飯,才不會把細菌吃到肚子里,不然容易生病。

3、你在家是怎么洗手的?

(二)一起看幼兒用書,給幼兒示范正確的洗手步驟,并請幼兒一起學學洗手的動作。

1、濕:打開水龍頭,把手沖一沖。

2、搓:關上水龍頭,抹上香皂,搓搓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手指縫,搓搓大拇指,搓搓手腕。

3、沖:打開水龍頭,雙手手指朝下,將手上的肥皂泡沖洗干凈。

4、捧:捧起水沖沖水龍頭,再把它關緊。

5、擦:拿小毛巾將手心、手背、手指、手腕的水跡擦干凈。

(三)帶領幼兒走到盥洗室,認識洗手的相關用具。

1、這是香皂你知道它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2、香皂可以幫我們把小手洗得更干凈。

(四)組織幼兒根據洗手流程圖的提示,輪流洗手并擦手。

勤洗手教案篇九

1、指導學生掌握正確洗手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清潔,勤洗手的好習慣。

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四瓶消毒液,四套護士服。

一、引入課題(對于舉手的同學要鼓勵表揚獎勵)。

同學們今天在開講之前,我想請同學們幫我一個忙,幫我猜一個謎語“一棵樹,五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手)“每一個都有一雙手,小手又有什么用途呢”(自由回答)。

“手的用途這么多,你們知道為什么要經常洗手嗎”(讓學生展示平時洗手方法)我們要保持手的清潔,從小養(yǎng)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今天就讓我來教大家洗手的正確方法。

二、指導學生洗手通過示范講解,讓學生知道手的各部分名稱及洗手的方法(用消毒液代替洗手液)。

第一步: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五步: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六步:洗指尖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把指尖合攏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三、組織學生操作練習。

1、請四名學生做小幫手,展示洗手方法,學生評價,獲得護士服。

2、小護士帶領全部分步練習,由班主任評判。

平時洗手應該注意的`問題提出,學生討論洗手時,為什么不能檫太多洗手液或者香皂?

為什么洗手時水龍頭不能開太大?

通過培訓使全體學生熟練掌握了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明確了手衛(wèi)生的重要性,增強了自我防范意識,從而做好保潔工作。

勤洗手教案篇十

《自己洗手》(綜合活動)。

活動目的。

1、通過理解故事,學習兒歌,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確方法;

2、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兒歌《洗手歌》。

洗手的順序圖、貓的頭飾。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安靜,并以談話吸引幼兒興趣。

(二)理解故事《小花貓生病了》。

(三)學習洗手。

2、幼兒按洗手順序進行練習。

3、幼兒觀察圖片,再次鞏固對吸收洗手順序的掌握。

(四)學習兒歌《洗手歌》。

1、師按兒歌的內容進行示范朗誦并表演;

2、幼兒跟教師學念兒歌。

(五)練習洗手。

幼兒跟教師邊念兒歌邊洗手。

(六)結束評價。

1、教育幼兒要認真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要養(yǎng)成良好的為什么習慣;

2、表揚能講究衛(wèi)生的好孩子。

勤洗手教案篇十一

1、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勤洗手的好習慣,讓幼兒懂得洗手的重要性。

3、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1、1個小手娃娃。

2、洗手分布圖。

3、保溫桶、臉盆、毛巾、肥皂。

一、出示“小手娃娃”,引出課題:

1、教師問:小朋友,老師今天請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看它是誰?

2、出示“小手娃娃”,引導幼兒有禮貌的打招呼。

3、引導幼兒認識手的基本特征。

二、講述故事《不愛洗手的娃娃》:

提問幼兒:

1)妞妞為什么會肚子疼?妞妞做完什么事情不洗手?

2)你要告訴妞妞什么?

3)在什么時候你還要洗手?(飯后、大小便后……)。

三、引導幼兒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1、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講述洗手的方法與步驟。

2、師幼小結:洗手方法與步驟。

挽袖子——淋濕手——打肥皂——沖干凈——甩一甩——擦一擦。

3、教師出示來,源:qu,laoshi。網洗手分布圖講解、示范洗手過程。

4、請1——2名幼兒演示洗手。

四、根據圖片,創(chuàng)編兒歌。

五、教師引導幼兒到盥洗室洗手。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洗手環(huán)節(jié),只要認真的去觀察、貼近幼兒的生活,就會發(fā)現孩子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機。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需要去動腦筋,應該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親自體驗的機會,把教育轉化為幼兒的.需要。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礎,要站在孩子的立場,體驗孩子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

勤洗手教案篇十二

1.養(yǎng)成飯前、便后、手臟時洗手的慣。

2.了解洗手的常用工具。

3.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手步驟。

1.已有經驗準備:知道手臟了后要洗手。

2.材料準備:《洗手步驟》課件、水龍頭圖片、肥皂或洗手液、毛巾。

(一)開始部分:情景導入。

師:“請大家想一想,手臟了怎么辦呢?”——教師鼓勵幼兒說一說自己平常是怎么洗手的,并簡單演示。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1.了解洗手用具。

師:小朋友們,我們會用什么東西洗手?(肥皂、洗手液、毛巾、干凈水等)——教師逐一出示肥皂、水龍頭圖片、毛巾,并引導幼兒說“用肥皂,搓搓手”“干凈水,沖沖手”“小毛巾,擦擦手”。——教師念兒歌,并加上相應動作,請幼兒模仿。

2.了解洗手步驟。教師播放課件《洗手步驟》,讓幼兒了解洗手的步驟。

師: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進行洗手動作的學?!堄變哼吥顑焊柽呄词帧?/p>

3.體驗活動:洗洗手。

(1)教師帶領幼兒到洗手處,請一名幼兒按照教師剛才的方法試一試,請其他幼兒來做小裁判,看他做得對不對。

(2)幼兒分組進行洗手體驗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三)結束:

小結:我們在飯前、便后、手臟時都要洗手,這樣還可以防止傳染病呢。所以,我們以后要用正確的洗手方法,將我們的小手洗得干干凈凈。

1.請幼兒回去觀察自己家人的洗手方式,提醒家人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隨機教育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兒飯前便后洗手并堅持使用正確的方法。

附錄:洗手的步驟。

第一步:洗手掌流水濕潤雙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第二步:洗背側指縫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三步:洗掌側指縫掌心相對,雙手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洗指背彎曲各手指關節(jié),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雙手交換進行;

第七步: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雙手交換進行。

在幼兒園我發(fā)現有的小朋友在洗手時經常會玩水、洗手馬馬虎虎。而且現在的幼兒大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很少獨立洗手,平常都是由父母或長輩幫忙。因此,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幼兒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慣。

幼兒的學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的,所以我們在課堂上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來學七步洗手法。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一是讓幼兒示范洗手。二是看圖帶領幼兒學七步洗手法,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嘗試自己洗手。三個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條理還算比較清晰。但是在第二環(huán)節(jié)中我沒有邊講解邊示范,只是單純的洗手給幼兒看,這樣可能會造成幼兒對七步洗手法的印象不深。在教師示范前還可以多多開發(fā)一下幼兒的思維,讓幼兒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洗手,然后再教她們七步洗手法的方法效果應該會更好一些。

勤洗手教案篇十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必須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及心理衛(wèi)生保健工作?!蔽野l(fā)現小班幼兒在吃飯前沒有洗手的習慣,即使在老師的及時提醒下,也不會使用正確的洗手方法。為了培養(yǎng)幼兒就餐前洗手的習慣,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1、知道餐前洗手可能減少肚子疼,養(yǎng)成餐前洗手的好習慣。

2、學會洗手的正確方法,能在餐前自覺洗手。

3、培養(yǎng)幼兒在觀察活動中探索學習的能力。

4、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1、了解吃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2、小香皂、小毛巾、小臉盆每人一份。

1、教師有感情的講訴故事《小明生病了》,導入活動。

師:小明這樣做好不好,為什么?

幼:這樣不好。他不講衛(wèi)生,才會肚子疼的。

小結:如果我們吃東西前不洗手,細菌就可能由我們的小手隨著食物帶入口中,肚子就可能因受到細菌感染而痛的。所以,我們小朋友一定不要學小明那樣,大家要做個講衛(wèi)生的好孩子。

2、及時提問,讓孩子們想辦法解決問題。

師:吃東西時,怎樣才能避免肚子痛呢?

幼:小手洗干凈。

小結:小朋友講得很對,如果我們把手洗干凈了,就可以殺死手上的細菌,還有就是把食物也洗干凈,這樣細菌就不能在我們的肚子里安家了。

3、教師示范洗手的正確方法。

教師一邊念兒歌《洗手歌》“排好隊,向前走,做什么?去洗手。小肥皂,搓搓手;自來水,沖沖手;小毛巾,擦擦手。干干凈凈一雙手,我們大家拍拍手”,一邊為幼兒演示正確的洗手方法。

4、幼兒跟著教師邊念兒歌邊做洗手的動作。

5、幼兒手端小臉盆,帶上小毛巾和小香皂練習洗手,學會洗手的正確方法。

小結:小朋友,只要我們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吃東西前洗干凈自己的小手,細菌就會遠離我們,這樣就不會像小明肚子痛了。

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故事啟迪法、親身體驗法等教學活動,幼兒不僅知道了就餐前洗手的重要性,而且學會了洗手的正確方法,并初步有了吃東西前要洗手的意識。小班孩子年齡小,記得快忘得也快,我交待家長加強對幼兒習慣的強化和監(jiān)督。我想要是能用上孩子們喜歡的動畫人物講訴吃東西前不洗手會有啥壞處,并用視頻動畫演示正確的洗手方法,孩子們可能會記得更牢固。

勤洗手教案篇十四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一條臟毛巾。

用游戲口吻,引起幼兒學習洗手的愿望。

今天我聽到毛巾架上有哭的聲音,我走過去一看(舉起臟毛巾)這條毛巾對我說:“有一個小朋友手沒洗干凈就在我身上擦了,你看,把我身上擦臟了?!?/p>

1、誰在哭啊?

2、毛巾為什么哭?

3、怎樣讓毛巾不哭?

二、學習正確洗手的方法,手心手背都要搓到,洗手后在水池上把手甩三下,不把水濺到地上。

1、老師邊示范邊念兒歌;“搓搓搓,搓手心,搓搓搓,搓手背,換只手,再搓搓,沖沖沖,沖沖手,沖沖沖,沖干凈,關上龍頭耍三下,一二三。”

2、幼兒先在坐位上邊學兒歌邊練習洗手方法,學念兒歌,老師邊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邊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3、組織幼兒在水池邊,實地練習一次洗手。

活動對幼兒進行勤洗手的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與日常生活相結合。開始以一條臟毛巾的話題討論方式進入活動主題,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洗手,鼓勵幼兒自己來介紹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利用通俗易懂的兒歌,具體形象的演示,富有激情的`語言,再加上有徒手練習的鋪墊,先前進行個別的糾正和輔導,使得實際練習有條不紊的開展。讓幼兒真切觀察和感知到如何能把小手真正洗干凈的真實過程,都學會了用正確方法洗手。

勤洗手教案篇十五

1、認識圖譜,能根據音樂的節(jié)奏用身體動作表示。

2、認識一些簡單的樂器,知道他們發(fā)出的聲音,在愉快的情緒中進行演奏。

一、語言導入:

1、“今天,張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則謎語,請小朋友們猜一猜,看看誰最聰明:一個東西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p>

2、“小朋友們真聰明,一下子就猜出來了。手帕擦了汗,擦了嘴巴,變臟了怎么辦呢?(幼兒:洗手帕)都知道呀,那手帕怎么洗呢?請小朋友們來模仿一下洗手帕的動作,好不好?”

3、聽著音樂幼兒模仿洗手帕時的動作。

二、探索過程:

1、“小朋友表演得真棒?,F在老師想請小朋友用拍手、跺腳呀來表示洗手帕的動作。那么,請你們來說一說,‘嗨嗨’用什么動作來表示?(跺腳)‘用力搓’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拍手)‘嚓嚓嚓嚓用力搓’用什么動作來表示?(拍手)”

2、“那我們一起邊聽音樂邊用身體動作來表示洗手帕吧!”

3、“看,老師把樂器寶寶都請來了。這里請的是哪個樂器寶寶啊?(鼓)大鼓怎么敲?”幼兒試敲?!斑@里請的是哪個樂器寶寶???”(鈴鼓)“鈴鼓怎么敲得?”幼兒試敲。

三、利用打擊樂器進行演奏。

1、“樂器寶寶看了小朋友的表演,心里也癢癢的,也想來表演呢!我們一起把樂器寶寶請出來吧?!甭犞魳费葑?。

2、“小朋友們演奏得真好聽,再來演奏一次吧。”

3、“老師敲鼓敲累了,想請小朋友們來幫老師敲一下,誰愿意來試一試?”

4、指明一名幼兒敲鼓,其余幼兒拍鈴鼓?!拔以僬堃幻∨笥褋砬霉摹!?/p>

四、活動結束。

“還有誰愿意來試一試?。磕俏覀兓亟淌液托∨笥褌円黄鹪囈辉嚢??!?/p>

勤洗手教案篇十六

中班藝術綜合活動《洗手帕》執(zhí)教者:楊柳活動目標:

1、在幼兒親自動手洗手帕的基礎上,學習舞蹈《洗手帕》;

3、鍛煉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培養(yǎng)幼兒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良好行為習慣。

1、每位幼兒自帶一塊手帕。

2、每組一只臉盆及肥皂。

3、錄音機、磁帶,事先欣賞過《洗手帕》的音樂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勞動最光榮》進場。

2、猜謎語:一個東西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有了鼻涕用它擦,出汗也要去找它。

二、進行部分。

1、了解手帕作用提問:(1)、小手帕有什么作用?

(2)、小手帕臟了怎么辦呢?(3)、誰來洗呢?

小結:小朋友都長大了,在幼兒園是小哥哥、小姐姐了,所以我們要學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洗手帕,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好習慣。

在幼兒洗手帕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啟發(fā)幼兒體會搓、洗、擰、曬等動作。

3、學習舞蹈《洗手帕》。

(1)、分解學動作﹡提問:洗手帕以前做什么?(卷袖子)。

教師示范:翻手腕動作,幼兒模仿﹡提問:你們怎么洗手帕的?用了身么?

教師示范:擰手帕、左看看,右看看、曬起來動作,幼兒模仿。

提問:手帕洗的真干凈,你們高興嗎?

教師示范,幼兒模仿。

(2)、完整聽音樂作動作。

教師完整示范一遍。

幼兒集體學一遍;。

糾正個別幼兒動作,加強重點動作指導。

幼兒完整跳兩遍。

三、結束部分復習歌曲《丟手帕》。

全體幼兒出活動室做丟手帕的游戲。

勤洗手教案篇十七

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存在著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寄生蟲卵,幼兒好奇的天性使他們去到哪里都想摸摸、玩玩,小手也在不知不覺中沾上細菌等微生物。如果不注意洗手,幼兒極易將病菌帶入口中。在小班幼兒中開展學習洗手的活動,可以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1、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東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4、教育幼兒養(yǎng)成清潔衛(wèi)生的好習慣。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重點: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

難點: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

視頻、ppt、2個桶、2個大盆、15條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一)故事導入,引出問題。

1、觀看視頻,初步感知正確的洗手方法。

2、通過ppt學習正確的的洗手方法,老師引導幼兒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驟圖練習。

3、幼兒自己根據步驟圖,練習洗手的方法,鞏固學習內容。

(三)創(chuàng)設情境,練習洗手。

1、教師出示水果盤,激發(fā)幼兒洗手的'主動性。

2、幼兒分成兩組,通過實踐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教師關注幼兒并給予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四)活動小結,分享水果。

小結:手上容易沾上細菌,在吃東西之前我們用剛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讓我們變得健健康康。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飯前飯后、點心及大便后要洗手。

2、學會念《洗手》兒歌。

3、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4、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勤洗手教案篇十八

1、嘗試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2、初步了解洗手的重要性,知道吃東西之前要洗手。

3、愿意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視頻、ppt、2個桶、2個大盆、15條毛巾、水果、《洗手歌》、洗手液4瓶。

活動過程:

1、觀看視頻,初步感知正確的洗手方法。

2、通過ppt學習正確的'的洗手方法,老師引導幼兒一起按照ppt上的步驟圖練習。

3、幼兒自己根據步驟圖,練習洗手的方法,鞏固學習內容。

1、教師出示水果盤,激發(fā)幼兒洗手的主動性。

2、幼兒分成兩組,通過實踐練習正確的洗手方法,教師關注幼兒并給予指導,提醒幼兒使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小結:手上容易沾上細菌,在吃東西之前我們用剛才的方法洗手,就可以讓我們變得健健康康。

勤洗手教案篇十九

1、通過聽故事,了解洗手的重要性。

2、知道洗手的正確方法,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1、故事《巧虎生病了》。

2、巧虎的頭飾。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興趣。

1、出示圖片:你們看這是誰呀?(巧虎)巧虎在干嘛(做運動)。

2、師:我們做運動,能鍛煉身體,所以大家都很強壯??墒乔苫⒁插憻捝眢w,可它還是生病了,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聽聽故事《巧虎生病了》。

(二)聽故事《巧虎生病了》。

1、師:巧虎怎么了?它為什么會生病呢?小結:手上有細菌,所以吃了東西肚子疼。

2、師:巧虎吃東西忘記了干什么?小結:吃東西前我們要記得洗手。

3、引導幼兒聯系自己的實際進行交流說說自己平時是怎么洗手的,進一步體驗洗手的重要性。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158246.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