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范文(2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06:55:12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范文(23篇)
時間:2023-12-04 06:55:12     小編:雅蕊

教案中應當注重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靈活運用,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度。在教案編寫中,教師應注重評估和反饋,及時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方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些優(yōu)秀教案,供大家參考。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一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小學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紹一下各自的優(yōu)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么事呢?

4: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游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6:跟著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chuàng)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匯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并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游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shù)挠螒颉#?/p>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并示范演奏。

二: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1、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yè):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二

1.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和玲鼓的名稱并會演奏。

2.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相互協(xié)作的和創(chuàng)造。

1.培養(yǎng)學生積極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團結友愛和合作。

2.培養(yǎng)學生的歌唱能力,做到聲音自然,姿勢良好并能較為正確的表達歌曲的感情。

講授法、討論法、游戲教學。

電子琴、手風琴、打擊樂器。

一、課前導入:

1.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一聽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拍手,跺腳,小鼓,鈴等等)請回答。

2.認識新伙伴:三角鐵、雙響筒、玲鼓。

二、展示學習目標:略。

三、新授:

1.聽聽他們的聲音,記住好朋友的聲音有什么特點?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樂器的特點,教師可適當補充,如三角鐵的聲音有沿展性等。

2.和老師一起練一練:三角鐵、雙響筒、玲鼓的節(jié)奏練習。

教師要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想象力,即使他們的回答不夠準確也要鼓勵和贊賞。

4.練一練:學過的歌曲《好朋友》是一首活潑歡快的歌曲,用我們剛認識的碰鈴和響板來伴奏,邊唱邊敲。用他們熟悉的歌曲來練習,可使學生有興趣。盡量多的讓學生們來練習,使他們在感官上得到直官的刺激,多啟發(fā),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

5.做課后的練習。

6.在歡快的樂曲聲中結束本課的教學。

四、課后分析。

三角鐵、x-|xx|。

玲鼓xx|xx|。

雙響筒、xx|xx|。

板書。

器樂:三角鐵、雙響筒、玲鼓。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三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教學目標:

1、學會唱歌曲《好朋友》。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好朋友》。

1:小朋友,你們在小學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2: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紹一下各自的優(yōu)點。

3: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么事呢?

4: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游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6:跟著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7: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8:富有表情地歌唱。

9: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

10: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chuàng)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匯報。

11: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12:集體學唱新歌詞,并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游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shù)挠螒颉?。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并示范演奏。

二: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1、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

2、富有表情地歌唱。

3: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yè):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教后記: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四

活動反思:

對幼兒園的孩子進行環(huán)保教育,我們老師往往習慣于簡單的說教,從而起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本次活動我選擇了許卓婭老師歌唱活動中的一首旋律非常優(yōu)美的歌曲《我們都是好朋友》,通過讓孩子在充分感受歌曲旋律,理解、熟悉歌曲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孩子主動學唱歌曲,使其在優(yōu)美的音樂活動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傮w來看,活動相當成功,特別是在以下幾方面做得很好:

1、創(chuàng)設情境、產(chǎn)生共鳴。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北敬位顒釉诔醪叫蕾p音樂一遍后,我就創(chuàng)設了“小動物家園受到破壞,大家在哭泣”的情景,引起幼兒的同情與關愛。當大家欣賞著我動情地配樂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完無一不傷心地濕潤了眼眶。在請孩子們講述“小動物為什么流眼淚時?”大家爭先恐后,個個振振有辭,引起孩子強烈的共鳴。

2、教學過程,音樂貫穿。

早就聽專家評述:“完美的音樂活動,應用音樂貫穿始終?!痹谠O計此次活動時,我首要考慮的就是這個問題。在本次活動中,我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讓音樂在說話。如導入環(huán)節(jié),首先我讓孩子安靜傾聽歌曲的旋律,接著欣賞主旋律配樂故事,其中還有跟著主旋律哼唱“啦”安慰小動物。在基本環(huán)節(jié)中,先是老師范唱、后來到孩子主動學唱歌曲、嘗試伴唱,每個環(huán)節(jié)我都注意讓音樂貫穿整個活動,盡量減少用語言講述的過程。

3、反復學唱、要求遞進。

每個歌唱活動,都少不了讓孩子反復學唱歌曲。很多老師一定碰到過孩子練唱兩三遍后就不感興趣了。而要在第一教時學唱好歌曲,反復演唱歌曲七八遍是一定要的。那如何來保持孩子的積極性,這里就是需要老師在每唱一遍時,都要提出不同的要求,同時要變化不同的方式來演唱。在本次活動中,演唱第一邊時我要求孩子們輕輕地跟著我唱,第二、三遍時,我建議幼兒放大聲音、有表情的唱。當大家唱得不錯后,我又嘗試讓孩子們給歌曲加伴唱,提高難度,這又激發(fā)了孩子挑戰(zhàn)的興趣。所以本次活動中我讓孩子們學唱了多遍,可是每一遍孩子們都是興致勃勃、意猶未盡,課后大家孩子自發(fā)的演唱。

活動結束了,可“保護地球、愛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這樣一顆環(huán)保的種子在每個孩子的心田發(fā)芽、開花了。每每帶孩子都出去散步,大家在戶外發(fā)現(xiàn)了螞蟻、蟲子,都會相互督促:“不能踩的,動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小動物?!?/p>

一首歌曲,給大家?guī)砹嗣赖南硎?,同時洗禮了孩子們的心田,相信這些孩子將來一定會成為保護我們家園的“衛(wèi)士”?!敖逃从谏?,用于生活。”我們的教育只有為生活而服務,才能稱得上真正的教育。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五

好朋友。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2、感受與好朋友友好相處的快樂。

理解兒歌,表現(xiàn)兒歌。

學習與伙伴友好相處。

1、小狗,小鴨,娃娃的貼絨或磁性教具及相應的頭飾。

2、小班小冊2號掛圖。

一、通過談話引題。

1、小朋友,你們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

2、你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說,怎么做?

3、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嗎,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1)教師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提問:兒歌中誰和誰是好朋友?

(2)教師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誦兒歌。

提問:

1、兒歌中兩只小狗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鴨見了面是怎么做的?

3、兩個娃娃見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學習兒歌。

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p>

(1)集體跟誦。

(2)集體朗誦、男女分組朗誦。

四、表演。

分別戴上小狗、小鴨、娃娃頭飾,找一個好朋友表演兒歌。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串鈴,辨別其音色并能用探索式的學習掌握其多種演奏方法。

2、通過編創(chuàng)動作和表演,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參與和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參與和創(chuàng)造意識。

教學準備:

串鈴、錄音機。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柯爾文手勢。

3、復習歌曲。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聆聽《鐵匠波爾卡》。

(1)完整地聆聽樂曲。提示:樂曲中聽到了什么樣的聲音,不是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2)教師簡介樂曲的來歷,引起學生的興趣。復聽樂曲。讓學生邊聽音樂邊用手指著課本上的圖形譜。試著記住這一句旋律。

(3)按樂器的聲音圖譜,選擇打擊樂器合著樂曲敲擊。體驗參與音樂表現(xiàn)的快樂。

提示學生注意聽:伴奏的聲音要控制,要與樂曲吻合。

2、串鈴及演奏方法簡介。

3、編創(chuàng)與活動。

三、結束部分:

小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七

認識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1、學唱歌曲《好朋友》,能夠在小過門處為歌曲伴奏。

2、認識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初步掌握三角鐵的使用。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團結的。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學生異口同聲回答。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新的歌曲《好朋友》。播放視頻,請同學們認真聽。

1、讀歌詞。

師:請同學們看前面的大屏幕顯示的歌詞。看見“小手”的位置在哪了嗎?

學生回答。(在歌詞的后面,沒有在對應歌詞的下面)。

師:對。下面就跟著老師一起念一下歌詞,我念一句,你們來念一句。

“一起游戲笑哈哈,………嘿!嘿!”

師:下面我們一起完整的把歌詞念一下。

2、學歌曲。

師:歌詞我們都會念,現(xiàn)在再跟老師學唱這首歌曲,好不好?

學生回答。

師:同樣的,我來唱一句,你們來唱一句?!耙黄鹩螒蛐?,………嘿!嘿!”

師:恩,同學們學的真認真,下面我們完整來唱一遍(強調(diào)一下,小過門的拍手)。

學生演唱。

師:現(xiàn)在我們跟著錄音演唱一下歌曲。

學生演唱。(唱的時候,教師站在前面,有激情的領唱)。

三、認識打擊樂器。

師:這首歌曲我們唱的非常好,請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讓這首歌曲更加豐富一點呢?

學生回答。(舞蹈,打擊樂器)。

師:恩,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啊,那好吧,今天我們就用幾樣打擊樂器來為這首歌曲伴奏,好嗎?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看,這是什么打擊樂器?

學生回答:雙響筒。

師:非常好,那它怎么用呢?(復習)請學生來敲擊。

師:同學們表現(xiàn)的非常棒。雙響筒今天也帶來了兩位新朋友,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繉W生回答。教師先出示三角鐵圖片,讓學生隨便敲擊感受。

師:我們來猜猜,他叫什么名字,提示,他的名字跟他的形狀有關。

學生回答:三角?

師:最后一個字,跟他本身的材質(zhì)有關。

學生回答:三角鐵。

師:真棒,真聰明。

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敲出的音有長友短,下面請你認真聽一下,那種聲音好聽。(教師敲出一個長音,幾個短音,順便講一下使用要領)。

學生回答(長音好聽)新課標第一。

師:我們再請出另外一個好朋友。這件樂器,老師來告訴你們,它叫鈴鼓。用同樣的方法,教學生。

四、表演歌曲。

師:現(xiàn)在我們用打擊樂器為這首歌曲伴奏,注意用敲打擊樂器來替換拍手。

學生到前面來表演。

師:誰能發(fā)揚團結友愛,謙讓一下?

五、課堂結束。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加深友誼,了解一些交朋友的方法,增強交往能力。

2.初步形成熱愛集體的情感。

活動準備: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班級集體照片。

活動過程:

一、說說我的好朋友。

1.開學已經(jīng)一個月了,我們現(xiàn)在是大班的孩子了,我們從小班到中班已經(jīng)兩年了,現(xiàn)在小朋友已經(jīng)越來越喜歡到幼兒園來了。除了我們要學本領之外,還因為我們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朋友,請你們說說你最好的朋友。

2.幼兒自由討論。

二、情感激發(fā)。

1.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呢,老師先告訴你們我和我最好朋友的故事,然后請你們來說說你們是怎樣交到好朋友的。

2.教師總結,原來可以有很多交朋友的方法。

三、為朋友畫像。

(1)現(xiàn)在,請你們仔細地看看你的好朋友,他長得有什么特別讓你一眼能夠認出他?

(2)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熟悉朋友的長相了,去為你的朋友畫張相吧,我們的墻上有很多照片,還有我們的集體照,你們可以看著畫,也可以看著朋友畫。

四、在區(qū)角展示。

猜猜他們是誰?

活動反思:

教師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良好的交往環(huán)境,指導幼兒學習正確的交往方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與他人合作、分享的機會。把交往能力的五個方面——合作、謙讓、幫助、遵守規(guī)則、分享等滲透到課堂教學、游戲活動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環(huán)節(jié),促進幼兒積極與同伴合作,與同伴交往。只有在實際情境中,幼兒通過交往技能的訓練,才能真正積累交往的經(jīng)驗。為此,教師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強化幼兒的交往技能。使幼兒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同時,也對他們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梳理和整理。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內(nèi)容:

1、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2、在為歌曲《好朋友》的伴奏中加入碰鈴、響板及各種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使伴奏音響更加豐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歌曲《好朋友》(暫不用打擊樂器)。

1、演唱歌曲。

2、我們有很多好朋友,(引導學生拓寬好朋友的概念。)。

二、學習新歌《各族好朋友在一起》。

1:有感情地朗讀《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歌詞——范唱歌曲兩遍。

2:輕聲唱歌詞。

3:指導學生演唱,唱好o的節(jié)奏型,唱出歡快、跳躍感。

4:分句學唱歌詞,再完整地跟琴唱詞。

5:出示打擊樂器,讓學生認并選擇。

6:創(chuàng)編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

并寫出兩小節(jié)的節(jié)奏譜(碰鈴、響板)。

7: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第3、6小節(jié)的小過門。

8:指導學生進行歌表演。

9:有表情地進行表演(唱、奏、動)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

(一)知識與技能。

1、能按節(jié)拍做簡單的聲勢動作,初步學習用聲勢參與唱歌表演。

2、學會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淅準確地演唱歌曲《好朋友》。

(二)過程與方法。

學習用音樂的方式與老師、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三)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

1、在學唱歌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共同合作的意識和團結友愛的精神。

2、能通過音樂游戲養(yǎng)成音樂實踐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與創(chuàng)新能力。

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對小學的學習生活充滿著好奇和新鮮感,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好玩是他們的特質(zhì),所以音樂課如何上得有趣?如何讓學生樂學?是本課的理念和宗旨。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如:節(jié)奏熱身、音樂游戲、聲部創(chuàng)編等,讓學生充分體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玩中學是這個年齡段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

教學重點:在音樂游戲中懂得合作友愛的樂趣與精神,喜歡并樂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

一課時(第一學時)。

1、課前熱身(節(jié)奏激趣)5分鐘。

以師生問好進入節(jié)奏練習。

先進行正規(guī)的問好后。

師:那老師要這么說你們能模仿嗎?

師:同學們好!嘿!

生:老師好!嘿!

師:同學們好!嘿!嘿!

生:老師好!嘿!嘿!

師:同學們好!嘿嘿!嘿!

生:老師好!嘿嘿!嘿!

師:同學們好!嘿嘿!嘿嘿!

生:老師好!嘿嘿!嘿嘿!

(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模仿得真棒。剛才加入各種“嘿”時,你們的心情是怎么樣的?(開心,快樂,高興)。

引導學生看課件,我們一共說出了幾種不同節(jié)奏的“嘿”(四種)讓我們用快樂的聲音再練習一遍。

師:在說“嘿”的時候你還能加入什么不同的動作來表示開心高興的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說出不同節(jié)奏型的“嘿”來達到高漲的學習情緒,從一開始就讓學生有一個強烈的學習氛圍,有個好的開端,從中也訓練學生節(jié)奏感知能力。)。

師:同學們開心嗎?(開心)帶著這種開心愉快的心情開始我們今天的音樂課吧!

2、音樂游戲——(找朋友)5分鐘。

(出示課件)。

師:剛才我們從說“嘿”中找到了快樂,接著老師還要找一樣東西,你聽?。ɡ蠋熝莩枨墩遗笥选?,邊唱邊表演)。

師:老師找的是什么呀?(找朋友)是的,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好朋友,今天我們要在班級里找朋友,你會像老師這樣找朋友嗎?(教師邊唱邊做找朋友的表演)。

師:像老師這樣做,誰來試一試!

老師在結尾處加入了什么?(嘿嘿)你們也加上試試。

師生們共同做找朋友的游戲。

(出示課件)。

師:找到好朋友的我們來看看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

1、聽第一遍范唱。播放音樂錄音。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好朋友在一起的心情是怎樣的?(學生回答)。

2、聽老師范唱。

(設計意圖:老師的范唱起著直觀形象的作用,低年級學生很需要這樣的直觀感知,促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學好歌曲。)。

3、熟記歌詞。

(出示課件)。

師:一起來讀一讀記一記歌詞。先老師一句學生一句,讀熟后學生自主完成一遍。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在間奏加入拍手動作,邊讀邊加入。

4、再聽一遍歌曲。

間奏處加入拍手動作,還要邊聽邊對口型,跟音樂默唱歌曲。

5、跟琴唱歌曲。

先慢速再回原速。

引導學生用輕快的聲音演唱。并加入拍手動作。

4、拓展創(chuàng)作。

老師設計另一聲部加入“嘿”做為伴唱,讓學生試試。

師:同學們學得真快!現(xiàn)在老師想增加點難度來演唱這首歌曲,你們愿意挑戰(zhàn)嗎?

我們來加入“嘿”的不同節(jié)奏,分成兩個聲部進行練習。

老師規(guī)定節(jié)奏型:嘿!嘿!嘿嘿!嘿!學生分聲部練習。

(設計意圖:加入不同節(jié)奏型的“嘿”設計兩個聲部的演唱,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能力,為后來的合唱表演曲目奠定良好的基礎,并且與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前后呼應,聯(lián)系緊密。)。

5、音樂游戲(丟手絹)10分鐘。

(出示課件)。

帶領學生圍成一個圈。

現(xiàn)在全班的同學都成為了好朋友,那么我們好朋友們圍在一起,來一起游戲,一起歌唱吧!

有一個游戲相信很多同學都做過就是《丟手絹》,聽下游戲規(guī)則:手絹放在誰的后面,誰就出來演唱今天學習的新歌《好朋友》,全班同學來做第二聲部的“嘿”伴唱。(也可讓學生表演自己拿手的歌曲)。

提醒學生注意:歌唱者和伴唱者的音量要統(tǒng)一和諧。

游戲開始……(全班進行循環(huán)游戲)。

(設計意圖:在音樂游戲中快樂,在音樂游戲中學習,在音樂游戲中提高,通過這樣的音樂游戲,更利于學生唱好這節(jié)課所學的新歌,師生間,同學間的關系更加和諧更加友好,學生也更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6、師小結。

教師總結本課新歌的學習情況,提出進一步學習目標的'要求。

同學們在快樂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學習!

師生告別!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一

1.歌曲。

2.三角鐵、雙響筒、鈴鼓。

2.能說出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名稱并初步學會演奏方法。

3.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相互協(xié)作的精神和創(chuàng)造精神。

s:小朋友,你們在小學里是否找到新的好朋友了?

t:交流大家好朋友姓名,并介紹一下各自的優(yōu)點。

s:好朋友在一起會做些什么事呢?

t:討論交流。

s:我們在一個大集體,一起游戲、一起上課、一起唱歌、一起勞動,一定要互相團結友愛,今天老師介紹一首新歌給小朋友——《好朋友》。

t:跟著老師分句學唱歌詞。

s:指導學生歌唱,在拍手處重點指導,與歌詞銜接好。

t:富有表情地歌唱。

s: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插圖,他們分別在干什么呢?

t:分組仔細觀察,進行創(chuàng)編新歌詞活動。分組進行匯報。

s:把好歌詞寫在黑板上。

t:集體學唱新歌詞,并將老歌詞與新歌詞連起來唱。

他們玩得非常開心,這是為什么呢?(引導學生明白,課間要文明游戲,不能追逐奔跑,做正當?shù)挠螒颉#?/p>

逐一出示實物:三角鐵、雙響筒、鈴鼓,并示范演奏。

t:學習三角鐵、雙響筒、鈴鼓的演奏方法。

分組表演,為歌曲伴奏。

富有表情地歌唱。

s:除了這些打擊樂器外,小朋友還能想到別的嗎?

作業(yè):自找、自制打擊樂器。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二

1、通過演唱歌曲,感受同學們的友愛和樂趣,體會友情的可貴。

2、通過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和游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集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1、能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演唱歌曲,并用體態(tài)律動進行歌曲表演。

2、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小朋友們,今天外面風和日麗的想不想到外面去郊游啊?(生:)就先讓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到郊外去看看吧!讓我們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一起跳起來吧!(播放《郊游》)。

2、師把準備好的一個皮球拿出來問:這是什么球?小朋友們都拍過嗎?誰來拍給大家看看。

3、請學生自由活動,徒手做拍皮球的動作。(活動時間為1分鐘,看誰拍的球最多。)。

4、總結拍球的結果,讓學生談談拍球時的心情。

6、老師這兒有一首關于拍皮球的歌,你們想聽嗎?先聽老師念一念歌詞,小朋友們邊聽邊用剛才我們拍的第二種節(jié)奏給老師打節(jié)奏,好不好?“花皮球,真可愛,輕輕一拍就跳起來。你拍拍,我拍拍,大家玩得多愉快。嘭嗵嘭嗵,嘭嗵嘭嗵,大家玩得多愉快,多愉快。”老師:真棒!你們剛才聽得真仔細,節(jié)奏拍得真好,現(xiàn)在小朋友拍著節(jié)拍和老師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兒歌。我讀一句,你們學一句。

7、模唱樂句。

8、聽歌曲讓我們來聽聽歌曲,在皮球聲音的地方跟著歌曲唱一唱,表演一下。

10、齊學歌曲。

a、齊唱,師指導演唱。

b、分角色演唱。

c、跟伴奏演唱。啟發(fā)學生用活潑跳躍的聲音唱“嘭嗵嗵嗵,嘭嗵嗵嗵,”想一想皮球是怎樣跳起來的?所有要唱得輕快而有彈性。

d、最后完整地演唱歌曲。

11、伴奏歌曲。

a、加入雙響筒伴奏,

b、加入三角鐵伴奏,

c、兩個樂器一起伴奏。

師:咱們來玩玩皮球的游戲好嗎?生:好。

師:宣布游戲規(guī)則。

a、圍成圓圈,面朝外蹲,手持一球放在面前。

b、播放《拍皮球》音樂,在強拍上把左邊的人前面的球拿到自己的面前,如此順序傳下去,直到歌曲結束。

c、其他的學生唱歌,打節(jié)拍。

游戲規(guī)則:

1、分組圍成圓圈,面朝外蹲,每人手拿一個球放在面前。

2、播放《拍皮球》音樂,在強拍上把左邊的人前面的球拿到自己的面前,如此順序傳下去,直到歌曲結束。

3、其他的學生唱歌,打節(jié)拍。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三

1、通過聽、唱、說、演、感受表現(xiàn)可愛小動物的音樂,從而懂得愛護動物。

2、能夠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感受并表現(xiàn)小動物的音樂。

:用有感情的聲音表現(xiàn)歌曲。

:電子琴、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進教室。

2、發(fā)聲練習。

3、復習歌曲。

4、復習柯爾文手勢。

二、基本部分:

1、導言。

2、表演《動物說話》

(1)完整地聆聽歌曲范唱,邊聽邊用手指按課本上的圖示滑動,體會旋律的起伏。

(2)用聽唱法學會歌曲,分小組編創(chuàng)歌詞,可用其他小動物,找出他們的特點編唱,看那一組編唱的好。

(3)采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歌曲,邊唱邊表演。

(4)請幾名同學自愿用打擊樂為同學的歌唱及表演伴奏。

3、編創(chuàng)與活動:

(1)指導學生認真看圖,說出都是什么動物?第一幅猛犸象,第二幅亞洲象,第三幅非洲象。通過亞洲小朋友喂大象吃草和非洲小朋友為大象清洗及大象運輸貨物,小象演馬戲等畫面,為人們展示了人與動物的親密關系。

(2)提示:為什么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用談話法的方式回答老師的問題,也可以邊說邊表演。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四

1、通過聆聽《快樂的一天》和《其多列》,使學生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變化。

2、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知道音有長短,讀出走與跑的長短,練習隨歌聲或樂曲進行擊拍,初步做到均勻.準確。

錄音機。

一、開始部分:

1、聽音樂起立問好,入座。

2、復習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

二、基本部分:

1、導入。結合“放牧”主題讓學生開展短小的談話,已獲得對牧童生活的感受,更好地理解本課作品。

2、聆聽《其多列》:

(1)啟發(fā)學生看插圖,聽錄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

(3)能跟著老師的手勢,完整準確地演唱歌曲。

3、聆聽《快樂的一天》:

(1)聽前,引導學生談上學第一天的`感受。

(3)學生可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分小組,分角色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歌曲。

(4)復聽時,讓學生自由想象,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沒段音樂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編創(chuàng)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結束部分:

小結。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五

:指導學生用明快、活潑、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習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曲;模唱小段旋律。

:通過《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曲的學唱與表演,懂得種子生長離不開雨露的科學道理,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意識與表現(xiàn)能力。

:進一步鞏固音樂課的課堂常規(guī),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音樂的習慣。

:指導學生用明快、活潑、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學習歌表演《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曲和舞步——踵趾步。

:學習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這首歌曲和舞步——踵趾步。

:錄音機 歌曲錄音帶 鋼琴

1.師生問好:

2.發(fā)聲練習:

1=g —— 1=d 2/4

1 2 | 3 ——| 3 2 | 1 —— ||

(師) 輪 船 叫,(生)嘟 嘟 嘟 。

公 雞 叫, 喔 喔 喔。

青 蛙 叫, 呱 呱 呱。

汽 車 叫, 嘀 嘀 嘀。

要求:用輕快的聲音演唱,避免喊叫。

3.模唱練習:

a. 5 3 | 5 3 | 1 1 1 | 1 1 1||

b. 53 3 | 53 56| 5 —— ||

要求:教師彈奏后,學生輕聲模唱。

欣賞歌曲錄音,觀看教師表演《國旗國旗真美麗》。

1.請學生觀看書站書中圖片,

并提問:請你描繪春雨和她帶來的景象;春雨的聲音是怎樣的?

2.教師帶讀歌詞2—3遍。

3.用聽唱法熟悉歌譜。教師用琴演奏,學生模唱2—3遍。

4.學生集體跟琴模唱歌譜,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

5.教唱歌詞,比一比誰學得快。

6.集體演唱歌曲,并進行單個檢查。

7.分析討論:這首歌怎么唱最好聽?(請學生看歌詞,看圖片)

第一 、二樂句要運用輕柔、甜美、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仿佛探聽種子在小雨沙沙中的秘密;第三、四樂句聲音要明亮、飽滿、充滿喜悅的情感,以表現(xiàn)種子在雨水中就要破土發(fā)芽。

8.有感情的演唱全歌。

9.男女同學演唱比賽,并進行自評。

小結課堂紀律,表揚部分同學。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2、初步認識課本中的幾種音樂學習標志,嘗視以動作和語言表達活潑歡快的情緒。

教學重難點:學習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和同學交往,喜歡并樂于參加音樂實踐活動。

教學準備: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1 聽音樂問好,律動。

2 新學期寄語

3 復習上學期內(nèi)容。

1、聆聽《玩具兵進行曲》

a、完整聆聽全曲。

提示: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是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b、復聽全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或用彩色筆畫在白紙上,聽后,展示給大家看。

c、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怎樣敲擊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別與樂曲合作。

2. 聆聽《你的名字叫什么》《口哨與小狗》

a 完整地聆聽歌曲。

b 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內(nèi)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c 聽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分小組編創(chuàng)動作。

d 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歌唱并表演。

小結。結束全課。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七

1、聆聽《頌祖國》,能用動作表達歡快的情緒。

2、編創(chuàng)與活動:節(jié)奏創(chuàng)作、傳遞節(jié)奏。

1、創(chuàng)編節(jié)奏,正確的傳遞節(jié)奏。

教學下限:

1、在欣賞樂曲時能用動作表達歡快的'情緒。

1、《頌祖國》欣賞帶。

一、聆聽《頌祖國》。

1、隨《頌祖國》音樂自由表演進教室。

2、小朋友們在干什么?(表演節(jié)目:唱歌、跳舞、敲鼓、拍手)。

4、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也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小朋友們唱歌跳舞,祝賀祖國媽媽生日快樂。我們再來聽聽這首快樂的樂曲,我們用拍手拍腿來伴奏。(拍腿:xx拍手:xxx)(欣賞1)。

5、自己選擇表演方式(參照插圖:跳舞、敲鼓、拍手等)。

6、女生舞蹈(兩個動作:搖脖、托帽揚掌)與拍手拍腿隨第一遍音樂表演。

(先分別學學,再跟音樂表演)。

7、男生舞蹈(兩個動作:擺肩、擊掌)與敲鼓(xxx\\\x\\\)隨第二遍音樂表演。

(先分別學學,再跟音樂表演)。

8、第三段音樂兩組一起表演。

9、完整欣賞3(表演合成)。

10、傳遞節(jié)奏:xx|xxx|第一小節(jié)自己拍,第二小節(jié)傳遞給下一位小朋友(兩人擊掌,依次進行,在《頌祖國》樂曲中進行)。

11、創(chuàng)編節(jié)奏:xx|xxx|:以第二小節(jié)為開始,依次接龍創(chuàng)作。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八

1、能說出幾種樂器的名稱,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2、能夠熟練朗讀歌詞。

3、會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隊鼓號隊的錄象,提問:隊伍中有什么打擊樂器呢?(大鼓和小鼓)(設計目的:加深學生對兩種樂器的印象。)。

2.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強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學唱《大鼓和小鼓》。

4.聽一遍錄音范唱。(設計目的:讓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

5.按節(jié)奏準確朗讀歌詞。

6.聽唱法學唱歌曲。

7.分組演唱歌曲。

8.邊走步邊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勢。(設計目的: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十九

1、學生學會幾個主要少數(shù)民族舞蹈的簡單動作。

2、學會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大膽、自信地歌唱。

3、認識幾個少數(shù)民族的服飾和特色頭飾。

鋼琴、自制頭飾、磁帶、錄音機、自制課件。

1、同學們看!這些小頭飾和衣服漂亮嗎?

你知道它們是哪個民族的嗎?誰說對了就給誰穿戴上。

2、師:“聽說,我們班的同學不僅聰明,而且還很大膽、自信呢,那你們能和著音樂歡快的節(jié)拍,走進教室嗎?”

播放vcd《愛我中華》(在黑板上寫著”歡迎你進入音樂教室”)。

3、提問:“我國有幾個民族,你能說出都有哪幾個民族?”

找學生回答。(民族資料)。(出示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上找到這個民族所在的位置)。

56個民族的兄弟姐妹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里的人們都生活地幸福快樂,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每當節(jié)日或者喜慶的日子,都載歌載舞地表達自己喜悅的心情。

4、你會跳哪個民族的舞蹈?

播放各民族的舞蹈。(vcd)。

讓學生說出是哪個民族的舞蹈。

師帶領同學們學跳簡單的有民族特點的舞蹈動作。

5、簡單介紹各族的特色服飾。

藏族。

新疆維吾爾族。

蒙古族。

傣族。

漢族。

高山族。

各民族的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你能通過他們跳的舞蹈來區(qū)分是哪個民族嗎?(播放錄象)。

你跳得正棒,發(fā)給你一個民族小頭飾。

6、剛才同學們表演得都很棒,下面我們各個民族的小朋友們隨著音樂表演各族的舞蹈好嗎?(師巡回指導)。

通過討論,學生將加深對這首歌曲主題思想的理解,更加珍視兄弟民族的友誼。

8、教師朗讀兩遍歌詞后,放兩、三遍《各族小朋友在一起》的錄音,第三遍后要求學生輕輕跟著唱歌詞。

9、分句教唱歌詞,再隨錄音唱兩遍歌詞。

10、分組設計第一、三樂句的打擊樂配法,尤其要設計好四分休止符處的配法,還可以考慮休止符處的動作設計,或拍手、呼喊。各族分別做匯報表演。

11、用已學過五種打擊樂器和自找、自制的打擊樂器為歌曲《好朋友》伴奏,并要求學生將自己設計的碰鈴、響板的節(jié)奏譜寫出來(兩小節(jié))。

12、教師可輔導個別學生在課外學會一兩個少數(shù)民族的舞蹈動作。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二十

1、能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同學交流,樂于說說自己和玩具朋友間的親密感情。

2、用歌聲及簡單動作表現(xiàn)歌曲情緒。

3、學習整體聽唱,逐步培養(yǎng)音樂記憶。

《玩具兵進行曲》活潑歡快,兩句相似又不相同,節(jié)奏整齊,有較強的進行曲特點,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統(tǒng)一步伐,穩(wěn)定節(jié)奏。

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引導學生喜愛音樂。

在前一節(jié)課的基礎上趁熱打鐵,充分發(fā)揮學生好奇、愛動的特點。

一、故事導入。

1、欣賞故事《獨腿錫兵歷險記》。

2、說說你喜歡什么玩具?你為什么喜歡它?你能說說玩具故事嗎?

3、請小朋友模仿自己喜愛的玩具形象,跟著音樂演一演。

4、聽聽《玩具兵的故事》。

二、學習歌曲:

1、學生跟著節(jié)奏拍手或做其他律動。

2、教師完整演唱全曲兩遍(邊走邊唱)。

3、學生跟著音樂走一走,鼓勵學生創(chuàng)編不同的走路姿勢(大步走,蹲著走,小兔跳,烏龜走等),音樂停止時,擺出姿勢造型,音樂想起繼續(xù)行走。

4、看書p2,跟著琴唱一唱(由于以聽過數(shù)遍,學生不難唱出)。

5、跟著音樂邊走邊唱,可以將自己的玩具編入歌詞中演唱。

三、動一動:

1、認識圖形(圓形;方形;

“8”字型;卷心菜形。

2、跟著音樂走一走(感受常見的進行曲)。

四、復習與拓展。

1、背唱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

2、說說你認識的好朋友。

3、集體舞。

1-4小節(jié)里外圈面對面原地踏步拍手。

5小節(jié)里圈同學做邀請動作。

6小節(jié)外圈同學做邀請動作。

7-8小節(jié)手拉手做小步轉圈。

五、總結下課。

1、能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同學交流,樂于參與《請你跟我這樣做》的律動,體驗音樂課帶來的快樂。

3、以音樂的方式做自我介紹。

復習歌曲;音樂游戲;《傳傳傳》。

本課音樂內(nèi)容情緒活潑,節(jié)奏明快,旋律流暢,有較強的互動性,孩子們能在其中相互了解與認識,能幫助孩子培養(yǎng)音樂興趣。

鼓勵學生積極大膽參與音樂活動,鼓勵學生表現(xiàn)音樂,引導學生喜愛音樂,音樂課,初步培養(yǎng)演唱、聽賞的良好音樂習慣。

剛入學的孩子好奇心強,教師要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對音樂產(chǎn)生興趣,在教學中,還應滿足學生“愛動”的年齡特點,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活動。

1、小朋友跟著老師隨音樂節(jié)奏拍手進教室,師生問好。

2、紅綠燈游戲:培養(yǎng)音樂記憶力和內(nèi)心節(jié)奏感;綠燈時唱出聲音,紅燈時心里唱。(可請小朋友充當交警)。

3、復習演唱兩首歌曲《我們一起來唱歌》《玩具進行曲》,抽查演唱并做評價(師評、自評、互評)。

學生在原位做動作,用音樂代替教師口令:

上行音階:學生起立;下行音階:學生坐下;

高音區(qū)彈奏:白云飄飄動作低音區(qū)彈奏:樹葉飄飄動作。

彈《我們一起來唱歌》:排成圓形彈《玩具進行曲》:自由隊形。

1、用聽唱法學習歌曲:分句學唱----接口唱----完整唱----小組競賽唱。

2、傳花練習:強調(diào)一拍傳一次,在強拍上傳,不能搶拍子,間奏時自由選擇把花傳給誰。

老師學生圍成一圈,面向圓心坐下,一人傳花,其余人跟節(jié)奏拍手,當唱到“就是你”的“你”時,花傳到誰手里,誰就要站起來表演節(jié)目(唱歌、跳舞、彈琴或用節(jié)奏介紹自己等),然后從頭開始,反復幾遍,對學生音樂技能有所了解。

1、能以音樂的方式與教師同學交流,樂于參與各種音樂游戲,體驗音樂課帶來的快樂。

3、了解學生各項音樂素質(zhì)。

本課宗旨在于幫助孩子鞏固第一單元所學內(nèi)容,有較強的互動性,音樂游戲的設計可使小朋友充分參與進來,在音樂中感受快樂。

在音樂聲中進一步了解課堂常規(guī),提高學習興趣。

怎樣在積極參與的情形下較好的、有秩序的進行?引導學生喜愛音樂課,進一步培養(yǎng)演唱、聽賞、游戲的各種好習慣。

學生參與游戲的愿望高,積極性也很強,容易在課堂上失控,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孩子好動天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同時提出規(guī)范和要求,使課堂活而不亂。

(模唱練習)。

1)solsolmi—2)sollasolfami—。

同學好同學好。

3)soldo’solfami—4)miredo—。

同學好同學好。

1、《我們一起來唱歌》。

1)集體背唱歌曲。

2)抽查部分同學獨唱歌曲。

3)師評、互評、自評并頒發(fā)音樂娃娃標貼。

4)紅綠燈游戲(培養(yǎng)內(nèi)心節(jié)奏感,從只動嘴不出聲到內(nèi)心唱)。

5)創(chuàng)編歌詞××××××唱一唱。

6)邀請好朋友一起唱一唱。

2、《玩具進行曲》。

1)集體背唱歌曲。

2)與老師接龍唱復習。

3)抽查并頒發(fā)音樂娃娃標貼。

4)紅綠燈游戲。

5)音樂表現(xiàn),教師扮演會吹喇叭的小娃娃,邊走邊唱。

6)小朋友自編表演動作,模仿自己喜愛的小玩具,教師指導學生按節(jié)奏走一走。

7)全體小朋友圍成圈走一走,要求:動作按節(jié)奏做,隊伍整齊;

8)為表演好的同學頒發(fā)音樂娃娃標貼。

3、《傳、傳、傳》。

1)集體演唱歌曲。

2)徒手練習(一拍傳一下,只在強拍傳)。

3)跟著音樂節(jié)奏練習。

4)隨音樂做游戲(其余人跟節(jié)奏拍手,按座位先豎著傳,再橫著傳,音樂結束時花傳到誰手里,誰就要站起來表演節(jié)目。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二十一

能用聲音表現(xiàn)《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擔任一個角色。

1.學生復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注意語言的規(guī)范性與標準性。

2.將學生分成2-4組,討論如何用聲音來表現(xiàn)。(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自由創(chuàng)編能力)。

3.分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學講故事,其他同學用聲音來表現(xiàn)。

4.師生共同來評價。

5.如有時間還可創(chuàng)編其他內(nèi)容。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二十二

1、歌曲《如果你高興》。

2、唱游《十個小印第安人》。

3、歌曲《牧童謠》。

1、能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節(jié)奏、速度、情緒,有感情地進行唱游活動。

2、學一個新的音“l(fā)a”。

3、通過唱游活動,融入人文知識的教學,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風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環(huán)。

1、感受不同的風格、不同文化的生活環(huán)境。

2、建立“l(fā)a”音與“do、re、mi、sol”的相對音高觀念。

電子琴錄音機。

教學時間:三課時。

歌曲《如果你高興》。

一、復習、表演。

1、聽中動。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拍手;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拍腿;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跺腳;聽音樂有節(jié)奏地彈舌。全班做聲勢游戲。

2、聽中讀。跟音樂小聲的跟讀歌詞。

3、背唱歌曲。在前面的活動與朗讀歌詞中,同學們對歌曲已很熟悉。此時,教師可請學生跟著鋼琴伴奏背唱歌曲。歌唱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范唱、手勢、表情的提示,隨時糾正學生唱歌是的不良習慣和不正確姿勢,提醒學生不要大聲喊叫。

4、自編歌詞。啟發(fā)學生用身體的其他部分的名稱編成歌詞填入樂曲中演唱,并伴以相應的律動。

二、表演。

用身體作為樂器為歌曲伴奏,并做一定的動作表演。學生創(chuàng)編的身體的其他部分進行演唱,并伴以相應的律動。

三、小結。

教學反思:

唱游《十個小印第安人》。

一、復習、表演。

二、學唱新歌。

1、游戲引入。教師提出要求:請同學們聽音樂自報編號進課室。講故事,鼓勵學生用簡單語言描述“十個印第安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戲”。

2、聽唱歌曲。請同學們哼唱旋律、默唱歌詞,然后跟唱歌詞、學會歌曲。

3、背唱歌曲。請同學們邊做跑跳步,邊背唱歌曲。

4、與人文知識結合。介紹印第安民族風俗、習慣、服飾等。

5、創(chuàng)設情景同學們用老師準備好的色彩小紙條化裝成印第安人。

三、即興表演。

戴頭飾的十名學生,隨著歌詞里的數(shù)字一個個出場,跳印第安人風格的跑跳步,然后,再隨音樂一個個退場,或者一個個躲藏起來。

四、接龍游戲。

讓十個扮演小印第安人的學生按順序到同學中找其他人互換頭飾和禮物,圍著篝火多跳幾遍,讓全班同學都有機會扮演小印第安人參與跳舞和活動,達到全班體驗音樂律動的效果。

五、小結。

教學反思:

歌曲《牧童謠》。

一、復習、表演。

二、學唱新歌。

1、初步感受。這是一首湖北民歌。民歌中巧妙運用“那斯那斯嗨”的襯詞,來抒發(fā)兒童熱愛生活的真摯情感。

2、感受歌曲。先聽教師范唱,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述與音樂風格。

3、學唱歌曲。教師彈琴帶著學生小聲唱。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唱準曲中襯詞,感受la的音高。

4、學新手號。學習新手號,做教材第41頁的活動“唱唱”。

5、師生互動。學生演唱歌曲,教師用牧童笛伴奏;教師演唱歌曲,學生自選感受由四個音構成的湖北民歌《牧童謠》的風格。

三、表演鼓勵學生表演歌曲。

四、小結。

教學反思:

一年級好朋友音樂教案篇二十三

教學目標:

1、同學能用歡樂、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并學會用簡單的新疆舞動作邊歌邊舞。

2、知道維吾爾族是我國能歌善舞的少數(shù)民族之一。了解維吾爾族的一些民族風情。

教學重點:

同學能用歡樂、熱烈的情緒演唱歌曲,并能用簡單的新疆舞動作自由組合創(chuàng)編。

教學難點:

歌曲中多處出現(xiàn)連續(xù)的十六分音符,同學演唱時能吐字清晰。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排隊隨音樂拍手進教室(背景音樂《娃哈哈》)

2、師生問好歌

二、導入

1、今天,來了一位朋友,他可是從很遠的地方騎著小毛驢趕過來的,他是誰呢?(出示阿凡提圖片)秋天到了!阿凡提家鄉(xiāng)的水果都熟了,想邀請小朋友們到他的家鄉(xiāng)去游玩——-新疆維吾爾族。下面我們就一起到美麗的新疆維吾爾族來看看阿凡提的家鄉(xiāng)吧!

2、美麗的新疆不但有好吃好玩的,還有漂亮的服飾賞心悅目的舞蹈。我們跟著圖片一起學一學舞蹈的動作吧!

動脖、翻手、旁點步交替拍手轉圈、貼臉(邀請學習新疆舞的小朋友演示動作)

4、齊跳《娃哈哈》

三、教學

小朋友跳的真好,感覺好像已經(jīng)來到了新疆維吾爾族了??吹搅宋覀兡芨枭莆璧男∨笥褌儯覀兊?。好朋友響板帶來了一位特別要好的朋友,也想來湊個熱鬧。

1、認識手串鈴

一看二摸三試

用線條或圖形表示手串鈴

2、手串鈴的演奏方式

搖奏法:一只手拿手串鈴,

通過手腕的搖動發(fā)聲,這種方式適合演奏一拍。

拍奏法:通過另一只手拍動拿樂器的

那只手震動發(fā)聲,這種方式適合演奏兩拍。

3、手串鈴演奏歌曲《娃哈哈》

跟音樂課件,師指線條學生用手勢演奏。

手串鈴很開心啊!小朋友們都記住我了,認識了新朋友可不能忘了老胖友哦,邀請響板也來參加我們新疆之旅吧!

4、響板手串鈴伴奏歌曲《娃哈哈》

認識合奏譜。響板手串鈴同時表演,師打節(jié)奏,學生手勢練習。

分組練習:手串鈴組、響板組。

小朋友們表現(xiàn)的特別好,我們的小伙伴響板和手串鈴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了小朋友的身邊。我們也來悄悄的找一找好嗎?請小朋友正確使用,如果不好好使用他就會悄悄地離開你來到動動組哦!

5、歌表演《娃哈哈》

動動組奏奏組pk

四、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們不僅歌唱得好,舞也跳得棒!我相信,能歌善舞的新疆朋友一定非常歡迎大家去做客!有機會的話,可以去阿凡提的家鄉(xiāng)新疆去看一看,感受維吾爾族的民族特點。

五、師生再見

1、師生再見歌

2、學生在《娃哈哈》的音樂聲中走出教室。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20154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