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喜雨教案大班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4 10:36:07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大全(17篇)
時間:2023-12-04 10:36:07     小編:LZ文人

教案的編寫應該注意靈活性,根據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行適當調整。教案的編寫應該注意語言表達的簡潔明了和邏輯思維的清晰連貫。小編整理了一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的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啟示。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一

1、 是啊,有人把春雨比做羞答答的小姑娘,把夏天的雨比喻成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下得痛快淋漓。那你觀察過下雷雨前與下雷雨后的大自然的景色嗎?打開課文快去看看吧。

2、 生自由讀文——平時你們是怎么學習的?

3、 剛才讀課文時哪些生字請教了拼音?

l 板寫詞語(課時操作中學習說沒有請教,于是自己將生字卡片拿出認讀。)

l 生字卡片認讀:壓——什么結構?

亂——讀音——組詞

垂——讀音——組詞

l 將三個生字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垂”字重點指導筆畫。

4、 現在,再去讀讀課文,哪些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本意想引導初讀反饋,學生說到哪里就讀哪段,但實際操作并不盡人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5、 讀著讀著,你知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雷雨時的景色?(板寫:雷雨時)

第八自然段呢?

1、(出示1——3節(jié))這個自然段是寫什么時候的景色?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學習相關句子:

l 第一句:積累“烏云密布”——補充板書:烏云

l 蟬兒,你為什么一聲也不叫呀?——板書:樹枝

l 蜘蛛,你怎么啦?——板書:蜘蛛

l 好亮的閃電,好響的雷聲啊!

3、 小結:好悶熱的天氣,悶得所有的東西都透不過氣來了。——齊讀1——3節(jié)。

1、 出示“嘩嘩嘩,雨下起來了?!薄该x(引導個性化朗讀)

(評價:雨可真大?。淮笥旰眉卑?;好快?。?/p>

2、 出示第一幅圖:大雨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導想象)

3、 可是,(出示第五節(jié))——指名讀句

4、 一陣痛快淋漓的大雨過后,——出示第6節(jié),指名讀?!R讀。

5、 (出示第七節(jié))

l 天亮起來了——引讀。

l (師深呼吸)深深地吸一口氣,——你聞到了什么?

1、 雨停了,(出示圖)你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 心情怎么樣?想說什么?

3、 朗讀——齊讀。

(后來,在自己班上這篇課文時,學習第八小節(jié),孩子們再也忍不住了,終于舉手

生:范老師,我覺得這篇課文的句號應該改成省略號。

師:哦?為什么呢?

生:因為雨后的景色是很美的,還有很多很多,可課文才寫了這么一點,所以要用上省略號。

生:是的,我覺得這一段寫得不好,一點也不美。如果能加上小動物好像在說什么就更好了。

生:我還覺得課文第一段中也可以寫得更好一些,他寫得太簡單了。

師:那我們能不能把他補充好,或者重新說一說,寫一寫,寫得更美呢?

這時,好多孩子紛紛點頭,有孩子說:“讓我們準備一下?!薄⒆觽冮_始嘰哩呱啦準備

生:蝴蝶姑娘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生:小朋友都出來放風箏了

生:花瓣上晶瑩的露珠反射著太陽的光芒,快樂地滾來滾去。)

……

1、 齊讀全文

2、 小結:平時生活中有許多的天氣變化,如果你能細心觀察,也能寫下優(yōu)美的文章。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二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春雨》的意思,感受作者贊美春雨的思想感情。

2.“乃”“隨”的筆順要掌握。

教學重難點:掌握“乃”“隨”的筆順。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揭題:

二、自讀古詩:

1、解題:《春雨》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原詩有八句,這里節(jié)選其中的前四句,說的是春雨的特點。

2、自讀古詩。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naisuirun。

乃隨潤。

2、指名讀:注意潤的音。

3、自學生字的開,借助筆順記住“乃”“隨”的筆順。

4、在書上描紅。

四、品讀古詩:

1、指名朗讀。

2、看圖細讀。

(1)看圖說說春雨的特點: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百花。

(2)圖文對照自悟朗讀。

(3)指名朗讀試說詩意。

3、理解生字的意思:

當:正當,就在乃:就潛:暗中,悄悄地。

4、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指名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指名試說詩意。

(3)師:“春雨”好像知道什么季節(jié)最需要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來了。

(4)詩人為什么說它是“好雨”呢?(來得及時)。

(5)齊讀第一句詩。

(6)指名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7)指名試說詩意。

師:春雨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8)齊讀這兩名詩。

三、指導朗讀。

1、指出重點的詞語:“好”、“知”、“當乃”、“潛、細、無”

2、教師范讀后學生練讀。

3、指名讀。

4、試背古詩。

四、寫字:

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三個生字。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學會“曉、眠、覺”三個字,知道這幾個字在詩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詩意,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掌握曉的字形。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背《春雨》。

2、默寫:乃、隨、潤。

二、揭題:

板書:春曉。

解題:曉:早晨春曉:春天的早晨。

作者:唐代詩人孟浩然。

三、讀古詩,學生字。

1、指名讀古詩,其余同學畫出生字詞。

2、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自學:

春眠不覺曉啼。

3、檢查自學情況。

4、師范寫“曉”學生在書上描紅。

四、細讀古詩:

1、看圖讀古詩,試說古詩的意思。

2、理解單字的意思:

眠:睡覺。

不覺曉:曉指天亮。不知還、不覺天就亮了。

間:聽到。

聞啼鳥:聞鳥啼,聽到鳥的叫。

3、理解詩意:

(1)指名讀第一句。

(2)討論:聯(lián)系單字的意思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3)誰能補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春天氣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醒來時只聽到外邊一片清脆的鳥叫聲)。

師: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4)齊讀一、二兩行詩。

(5)指名讀三、四兩行。

(6)這兩句寫什么時候的事?

昨天夜里聽到什么?想到什么?

師:花兒落了,春天即將離去,這春光多么可貴,多么值得珍惜呀!

(7)齊讀這兩句詩。

4、總結: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后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惜春的真摯感情。

四、指導朗讀:

1、指導朗讀節(jié)奏、韻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3、老師范讀。

4、學生自練。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五、指導背誦。

1、自由練背。

2、配音背誦。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三

1.感受歌曲與古詩的優(yōu)美意境,嘗試將《春夜喜雨》匹配到熟悉的旋律《苔》中,能合拍演唱。

2.學習將創(chuàng)編的詩歌融人歌曲,有節(jié)奏地說唱。

3.樂于與同伴、教師積極互動,體驗集體說唱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1.物質準備:視頻、碰鈴、吉他、圖諧、音樂等圖譜。

2.經驗準備:對春天認識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會唱歌曲《苔》片段,對古詩(春夜喜雨》的內容熟悉;會吟誦;創(chuàng)編有關春雨的詩歌,能有節(jié)奏地吟誦。

1.教師通過談話和觀看視頻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回憶自己找春天時的已有經驗說說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2.演唱歌曲《苔》,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優(yōu)雅、抒情的意境美。

3.教師播放《春夜喜雨》匹配到《苔》旋律的視頻,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說出兩首歌曲的不同。

(1)第一遍傾聽,引導發(fā)現歌詞的不同。

(2)第二遍傾聽,再次熟悉新歌的旋律和歌詞。

(3)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鼓勵幼兒嘗試跟隨吉他伴奏放慢速度演唱。

(4)隨樂有感情演唱。

4.啟發(fā)幼兒欣賞福州小朋友已創(chuàng)編好的詩歌《春雨滴答》有節(jié)奏地吟誦,感受按三拍子節(jié)拍吟通詩歌的'韻律美。

5.啟發(fā)幼兒將創(chuàng)編好的詩歌《春雨滴答》融入歌曲”說“的部分,豐富歌曲內容,感受說歌曲的樂趣。

(1)將“說”的部分與“唱”的部分相融合,激發(fā)幼兒說唱的興趣。

(2)教師有表情說唱,幼兒完整欣賞。

6.將歌曲“說”與“唱”相結合,完整演唱,體驗說說唱唱的快樂。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嘗試完整說唱。

(2)播放伴奏音樂,引導幼兒有表情的說唱。

(3)與客人老師互動,共同演唱《春夜喜雨》。

附歌曲《苔》(后面簡譜歌詞部分)。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四

1、有節(jié)奏的誦讀本詩,感受古詩詞帶來的韻律美,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以字的品析為切入點,抓住古人講究煉字、煉句乃至煉意的特點,體味詩詞推敲字句的妙處。

3、品讀杜甫,感受杜甫憂國憂民之情。

品味詩人遣詞造句的妙處,領略詩歌意境。

教師:解讀教材;閱讀相關的文獻資料;準備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杜甫的資料,背誦杜甫的詩句。

1.生背誦課前一首詩《泊船瓜洲》。討論本詩中用得好的一個字——“綠”。生談自己的感受。

師板書課題。

2.讀詩題,解詩人。

學生根據自己所搜集的資料,介紹杜甫。

師介紹:杜甫“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老師講解“語不驚人死不休”,并用爽快流暢的行書進行板書。引導:杜甫的是是否真的是這樣的呢?我們來一起品讀這首詩。

(一)感受律詩韻律美。

1.生自由朗讀古詩,要求讀通順,讀準字音。

2.點名讀詩,教師進行點撥,讀準詩的節(jié)奏,相機進行指導。請學生再讀,檢驗指導的效果。

3.感受律詩的韻律美。

指導學生寫出每一句后一個字的拼音(生sheng、聲sheng、明ming、城cheng),了解律詩的押韻方法,注意韻腳的誦讀,學生自由讀古詩,注意抓住節(jié)奏,讀出韻律美。

4.古時候,詩歌都是可以配樂吟唱,今天老師就帶著同學們和著韻律來吟唱這首詩。

老師打拍子,指導學生進行吟唱。通過這樣的多角度的誦讀,感受古詩帶來的韻律和節(jié)奏美。

(二)抓題眼,品詩意。

1.讀詩題,品題眼。

(1)生讀詩題,抓題眼。

“喜”,為什么用“喜”呢?

(2)講解“喜”字的字源,用喜字說成語。

(3)出示大紅雙喜字,你看到這個“喜”字會想到什么成語呢?(喜結良緣)。了解喜在中國文化中的運用和重要意義。(滲透中華漢字文化)。

(引導:詩人杜甫“喜”的是什么呢?為什么“喜”呢?)。

了解杜甫撰寫《春夜喜雨》的背景資料,明白這場春雨滋潤世間萬物,特別是農作物,必將帶來豐收的希望。初步感受杜甫的“憂民”之情。

2.自讀古詩,解題眼。

杜甫說:“語不驚人死不休”,我們就應該在他的詩中去品味,看你能夠從這首詩中的那些地方品出詩人的“喜”來。

學生自由的默讀古詩,把自己的感受寫在書上或筆記本上。

師巡視指導,適當的肯定學生自己的看法,并從中指導學生抓住重點字來進行品讀。培養(yǎng)學生品詞品句的能力。

3.論詩句,品詩情。

討論一,。

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見解,老師在其間做出適當的引導。

預設:“好”——為什么是“好雨”?因為在春季農作物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潤。農諺云:“春雨貴如油”。正反映了春雨的寶貴。

“知”——賦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來,春雨體貼人意,知曉時節(jié),在人們急需的時候飄然而至,催發(fā)生機。多好的春雨!

“當”——正是時候,又是干旱,又是春天。

“潛”和“細”——。

討論為什么是用“潛”,你還能換成別的詞的嗎?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寫春雨的部分,老師誦讀,學生抓住關鍵句子來解讀“潛”的妙處。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蓜e惱???,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fā)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鄉(xiāng)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里工作的農夫,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尊重學生自己的個性化的感悟。

預設:“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學寫“潛”字,注意右邊的第一個“夫”捺畫變成點,這是避讓。

生練習書寫。

討論二,學生較難理解“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引導學生思考:這和潤物有關系嗎?并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本句運用了常用的反襯的手法,突出了野徑、云、水、漁船相輝映的春夜圖,并點題。

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個人見解。

通過大家的反復品讀、探究,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杜甫詩句真的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4.感受了春雨的可喜,品味到了杜甫的“憂民”之情。

背誦《春曉》,比較一下,《春曉》中的“花落知多少”與《春夜喜雨》中的“潤物細無聲”相比,哪一種雨更喜人呢?談談你的看法!

出示全詩: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

大家不妨也來品一品,詩人對人民大眾的關懷之情。

5.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次誦讀《春夜喜雨》。

6.背誦并默寫古詩。

1.出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感受詩人的“憂國”情懷。

讀一讀,說一說,這首詩用一個什么樣的帶喜字的成語來形容杜甫的心情呢?(欣喜若狂)他又為什么而喜呢?(收復失地)。

通過這兩首詩的誦讀,我們能夠初略的了解了杜甫那份濃郁的憂國憂民之情,希望大家在課外多誦讀杜甫的詩,更加立體的感受杜甫。

2.課外誦讀有關春雨的詩詞,進行積累。說一說詩人對春雨的不同感受。

杜甫那憂國憂民的情感時刻都在感染著我們,我們在品讀完杜甫的《春夜喜雨》以后,你又有怎樣的話說呢?又有怎樣的感受呢?不妨讓大家提起筆來盡情的表達!

(杜甫)。

知時節(jié)、當春、潛入。

豐收有望。

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五

這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性學習:輕叩詩歌的大門中詩海拾貝的第二首古詩,為唐朝的杜甫所作,詩人敏銳的抓住了這場雨的特征,前兩句點明了這是一場及時雨,后面寫出了雨隨風悄悄滋養(yǎng)萬物,集中寫“夜雨”,再到最后詩人的聯(lián)想:“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全詩緊扣一個“喜”字,體現詩人的喜悅之情。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組詩。

2、深入學習《春夜喜雨》,通過詩后注釋和賞析,了解詩句意思。

3、閱讀《春夜喜雨》,通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悅之情。

1、深入學習《春夜喜雨》,通過詩后注釋和賞析,了解詩句意思。

2、通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悅之情。并能學法遷移,拓展課外一首古詩。

通過抓詩眼的方法,感受詩人的喜悅之情。并學法遷移,進行拓展。

一、談話導入,由課外寫雨的詩句導入新課。

(一)解詩題。

(二)讀詩文。

1、引導學生把古詩讀正確、流利,并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

2、通過師生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等多種方式讀詩。

(三)明詩意。

1、回顧以前學古詩的方法,借助注釋和課后賞析,小組合作解詩意。

2、提出不懂的詞句,師相機點撥。

3、師生交流詩意。

總結學法:了解古詩的詩意可借助注釋。

(四)悟詩情。

補充材料:杜甫一生憂國憂民,當官被貶,后又被作亂的叛軍所虜,冒險逃回,爾后又做官又遭貶斥,這些經歷,都使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創(chuàng)作了大量關于百姓疾苦的名篇,后來,他拋官棄職,幾經輾轉,因陜西旱災來到四川成都,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這里,他親自耕種,種菜養(yǎng)花,與農民交往,也是在這個時候,寫下了《春夜喜雨》這首名篇。

1、根據材料,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詩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師相機介紹喜為詩眼,并介紹何為詩眼。

總結學法:學習古詩,可借助抓詩眼來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五)熟讀成誦。

1、深情朗讀,讀出詩人的喜悅之情。

2、嘗試背誦古詩。

(六)小結。

三、借助課外資料,進行拓展學習。

1、借助自學提示,完成拓展練習。

2、師生交流。

四、總結回顧。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六

二、初讀課文。

1、是啊,有人把春雨比做羞答答的小姑娘,把夏天的雨比喻成大大咧咧的小伙子,下得痛快淋漓。那你觀察過下雷雨前與下雷雨后的大自然的景色嗎?打開課文快去看看吧。

2、生自由讀文——平時你們是怎么學習的?

3、剛才讀課文時哪些生字請教了拼音?

板寫詞語(課時操作中學習說沒有請教,于是自己將生字卡片拿出認讀。)。

生字卡片認讀:壓——什么結構?

亂——讀音——組詞。

垂——讀音——組詞。

將三個生字請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垂”字重點指導筆畫。

4、現在,再去讀讀課文,哪些景色給你留下的印象特別深?

(本意想引導初讀反饋,學生說到哪里就讀哪段,但實際操作并不盡人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5、讀著讀著,你知道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雷雨時的景色?(板寫:雷雨時)。

第八自然段呢?

三、學習1——3小節(jié)。

1、(出示1——3節(jié))這個自然段是寫什么時候的景色?

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學習相關句子:

第一句:積累“烏云密布”——補充板書:烏云。

蟬兒,你為什么一聲也不叫呀?——板書:樹枝。

蜘蛛,你怎么啦?——板書:蜘蛛。

好亮的閃電,好響的雷聲??!

3、小結:好悶熱的天氣,悶得所有的東西都透不過氣來了?!R讀1——3節(jié)。

四、學習4——7節(jié)。

1、出示“嘩嘩嘩,雨下起來了?!薄该x(引導個性化朗讀)。

(評價:雨可真大?。淮笥旰眉卑。缓每彀。?/p>

2、出示第一幅圖:大雨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導想象)。

3、可是,(出示第五節(jié))——指名讀句。

4、一陣痛快淋漓的大雨過后,——出示第6節(jié),指名讀。——齊讀。

5、(出示第七節(jié))。

天亮起來了——引讀。

(師深呼吸)深深地吸一口氣,——你聞到了什么?

五、學習第8節(jié)。

1、雨停了,(出示圖)你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心情怎么樣?想說什么?

3、朗讀——齊讀。

(后來,在自己班上這篇課文時,學習第八小節(jié),孩子們再也忍不住了,終于舉手。

生:范老師,我覺得這篇課文的句號應該改成省略號。

師:哦?為什么呢?

生:因為雨后的景色是很美的,還有很多很多,可課文才寫了這么一點,所以要用上省略號。

生:是的,我覺得這一段寫得不好,一點也不美。如果能加上小動物好像在說什么就更好了。

生:我還覺得課文第一段中也可以寫得更好一些,他寫得太簡單了。

師:那我們能不能把他補充好,或者重新說一說,寫一寫,寫得更美呢?

生:蝴蝶姑娘在花叢中翩翩起舞。

生:小朋友都出來放風箏了。

生:花瓣上晶瑩的露珠反射著太陽的光芒,快樂地滾來滾去。)。

……。

六、總結。

1、齊讀全文。

2、小結:平時生活中有許多的天氣變化,如果你能細心觀察,也能寫下優(yōu)美的文章。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七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春雨》的意思,感受作者贊美春雨的思想感情。

2.“乃”“隨”的筆順要掌握。

教學重難點:掌握“乃”“隨”的筆順。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揭題: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古代詩人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寫的兩首詩。板書:古詩二首

二、自讀古詩:

1、解題:《春雨》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原詩有八句,這里節(jié)選其中的前四句,說的是春雨的特點。

2、自讀古詩。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nai sui run

乃 隨 潤

2、指名讀:注意潤的音。

3、自學生字的開,借助筆順記住“乃”“隨”的筆順

4、在書上描紅。

四、品讀古詩:

1、指名朗讀。

2、看圖細讀。

(1)看圖說說春雨的特點: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百花。

(2)圖文對照自悟朗讀。

(3)指名朗讀試說詩意。

3、理解生字的意思:

當:正當,就在 乃:就 潛:暗中,悄悄地

4、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指名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指名試說詩意。

(3)師:“春雨”好像知道什么季節(jié)最需要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來了。

(4)詩人為什么說它是“好雨”呢?(來得及時)

(5)齊讀第一句詩。

(6)指名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7)指名試說詩意。

師:春雨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8)齊讀這兩名詩。

三、指導朗讀。

1、指出重點的詞語:“好”、“知”、“當乃”、“潛、細、無”

2、教師范讀后學生練讀。

3、指名讀。

4、試背古詩。

四、寫字:

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三個生字。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學會“曉、眠、覺”三個字,知道這幾個字在詩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詩意,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掌握曉的字形。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背《春雨》。

2、默寫:乃、隨、潤。

二、揭題:

板書:春曉

解題:曉:早晨 春曉:春天的早晨

作者:唐代詩人孟浩然。

三、讀古詩,學生字。

1、指名讀古詩,其余同學畫出生字詞

2、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自學:

春眠 不覺曉 啼

3、檢查自學情況。

4、師范寫“曉”學生在書上描紅。

四、細讀古詩:

1、看圖讀古詩,試說古詩的意思。

2、理解單字的意思:

眠:睡覺。

不覺曉:曉指天亮。不知還、不覺天就亮了。

間:聽到。

聞啼鳥:聞鳥啼,聽到鳥的叫。

3、理解詩意:

(1)指名讀第一句。

(2)討論:聯(lián)系單字的意思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3)誰能補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春天氣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醒來時只聽到外邊一片清脆的鳥叫聲)

師: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4)齊讀一、二兩行詩。

(5)指名讀三、四兩行。

(6)這兩句寫什么時候的事?

昨天夜里聽到什么?想到什么?

師:花兒落了,春天即將離去,這春光多么可貴,多么值得珍惜呀!

(7)齊讀這兩句詩。

4、總結: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后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惜春的真摯感情。

四、指導朗讀:

1、指導朗讀節(jié)奏、韻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3、老師范讀。

4、學生自練。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五、指導背誦。

1、自由練背。

2、配音背誦。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八

1、感受歌曲與古詩的優(yōu)美意境,嘗試將《春夜喜雨》匹配到熟悉的旋律《苔》中,能合拍演唱。

2、學習將創(chuàng)編的詩歌融人歌曲,有節(jié)奏地說唱。

3、樂于與同伴、教師積極互動,體驗集體說唱的樂趣。

1、物質準備:視頻、碰鈴、吉他、圖諧、音樂等圖譜。

2、經驗準備:對春天認識有較為豐富的經驗,會唱歌曲《苔》片段,對古詩(春夜喜雨》的內容熟悉;會吟誦;創(chuàng)編有關春雨的詩歌,能有節(jié)奏地吟誦。

1、教師通過談話和觀看視頻的方式,激發(fā)幼兒回憶自己找春天時的已有經驗說說自己對春天的認識。

2、演唱歌曲《苔》,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優(yōu)雅、抒情的意境美。

3、教師播放《春夜喜雨》匹配到《苔》旋律的視頻,引導幼兒認真傾聽,并說出兩首歌曲的不同。

(1)第一遍傾聽,引導發(fā)現歌詞的不同。

(2)第二遍傾聽,再次熟悉新歌的旋律和歌詞。

(3)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鼓勵幼兒嘗試跟隨吉他伴奏放慢速度演唱。

(4)隨樂有感情演唱。

4、啟發(fā)幼兒欣賞福州小朋友已創(chuàng)編好的詩歌《春雨滴答》有節(jié)奏地吟誦,感受按三拍子節(jié)拍吟通詩歌的韻律美。

5、啟發(fā)幼兒將創(chuàng)編好的詩歌《春雨滴答》融入歌曲”說“的部分,豐富歌曲內容,感受說歌曲的樂趣。

(1)將“說”的部分與“唱”的部分相融合,激發(fā)幼兒說唱的興趣。

(2)教師有表情說唱,幼兒完整欣賞。

6、將歌曲“說”與“唱”相結合,完整演唱,體驗說說唱唱的快樂。

(1)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嘗試完整說唱。

(2)播放伴奏音樂,引導幼兒有表情的說唱。

(3)與客人老師互動,共同演唱《春夜喜雨》。

附歌曲《苔》(后面簡譜歌詞部分)。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九

1、誦讀全詩,注意節(jié)奏,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抓關鍵字,疏通詩歌大意。

3、理解詩歌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背誦并默寫詩文。

重點:誦讀全詩,疏通詩歌大意。

難點:理解詩歌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自主合作嘗試探究。

1課時。

一、提問導入,切入課題。

好了現在我們開始上課,在上新課之前,我首先提問一下,我們前面學過的朱自清的散文《春》里有這樣的一段話,“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有哪位同學給我接上背,嗯,很好,看來咱們班的學生就是不一般,這位同學背的是這么清晰流利,字正腔圓。朱自清《春》里的這段話很富有詩意,它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畫面,同學們說它叫什么(回答:春雨圖)是的,同學們回答的非常正確,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學一首真正寫春雨的詩,讓我們”輕叩詩歌大門,感受經典魅力“。(出示課件1)。

二、理解詩題點畫詩眼。

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2)同學們從剛才的大屏幕上看到了什么變化,是一個比一個多一個字,還是我們來讀一下:雨—————春雨——————春夜雨———————春夜喜雨,同學們發(fā)現哪一個題目最好,為什么呢,我們在讀前面三個題目的時候,發(fā)現一個比一個讓我們了解到的信息越來越多,但前面三個只是對自然現象的描述,而唯獨第四個題目加進去了一個“喜”字,則一下子讓題目有了靈氣,由直接是對“雨”的陳述變成了作者情感的流露。(出示課件3)。

三、誦讀詩文體味韻律(誦讀分為老師范讀出示課件4和5學生誦讀個體誦讀)。

下面請同學們找到導學案上的預習導學一,我們來聽范讀,要求學生在聽讀的時候聽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并在導學案中用“/”分隔號標出朗讀節(jié)奏。(出示課件6)檢查學生節(jié)奏劃分的情況,然后叫學生單獨朗讀,指正錯誤,注意的字有當潛徑重錦再全班齊讀。

四、疏通文意,感悟意境(出示課件7)。

同學們,通過讀我們感受了這首詩的韻律之美,那當然下來我們還要感悟這首詩的意境之美,理解詩文的含義,怎么理解呢?其要求是:抓關鍵字,理解詩意,了解導學案上加粗字的解釋,理解詩文意境,并寫在導學案上相應的詩文下面。)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好了,看來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這首詩的大概內容,通過理解我們感悟了這首詩的意境之美,在此老師有一些問題想和同學們共同討論。(問這首詩的體裁)。

五、互動質疑、品味精彩(出示課件8)。

首聯(lián):哪個字是詩人對眼前這場春雨的總體評價?“好”,一個”好”字既是作者對春雨的贊譽,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板書:首聯(lián):擬人———評雨盼)。

頷聯(lián);從聽覺的角度寫春雨的可喜,詩人用”潛”字寫春雨靜靜飄灑的情景;用”細”字寫出春雨輕柔潤物的情景;形象的寫出春雨隨著和風在夜間悄然而來,無聲的滋潤萬物的自然景象。(板書:頷聯(lián):聽覺———聽雨)。

頸聯(lián):從視覺的角度寫春雨中的夜色。描繪出了一幅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春江夜雨圖(板書頸聯(lián):視覺————看雨)。

尾聯(lián):借助想象描繪雨后的春色,創(chuàng)造出一個清新絢麗美妙的新世界,表達了詩人對這場好雨由衷的贊美,詩人心中則更是喜不勝喜。板書尾聯(lián):想象————想雨)。

同學們,通過我們上面對這首詩的共同討論,我們明白了(出示課件9)。

六、主題歸納書寫板書。

這是一首描繪并贊美春雨的詩,”表現作者因雨下得及時而喜悅的心情。贊美了春雨給大地帶來了蓬勃生機,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板書四聯(lián)合起來:喜雨那么,作者為什么會對這場春雨情有獨鐘,喜愛有加呢?請學生讀導學案上的背景介紹,所以作者才在題目中刻意的加進去一“喜”字來達到統(tǒng)攝全篇的目的??墒?,在這兒老師便有了疑問。(出示課件10)。

七、質疑問難,交流討論。

題目中的“喜”字統(tǒng)攝全詩。全詩八句,沒出現一個“喜”字,但詩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請問:詩題中“喜”字,在四聯(lián)中是怎樣體現的?作者為什么會如此的喜歡今夜的春雨呢?幻燈片展示喜的內容(出示課件11)。

春雨及時,善解人意,喜。

春雨夜至,不擾人而滋潤萬物,喜。

春雨下得透徹,喜。

經春雨滋潤后,花色更艷,喜。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百花園中一枝秀麗的奇葩,我們應該多學一些中國的詩歌,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這堂課到底有沒有收獲呢?我們當堂檢測一下,請看大屏幕:

八、當堂檢測,展示交流(出示課件12)。

1、用你們的聲音讀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2、仿照朱自清的散文《春》的寫法將本詩改寫成散文。

九、布置作業(yè),拓展提升。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搜集積累有關描寫雨得詩句,并與同學交流。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詩人基本信息。

2、把握詩歌中,“雨”的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傾向。

3、學習“想象”“對比”等藝術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體會詩歌藝術美感。

二、教學重、難點:

把握意象的特點;體會想象、對比等藝術手法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1、作品說明,作者信息簡介:

這首詩大約是作者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時所作。杜甫離開泰州,率家人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這樣,一家人終于有了安身之所。他在這里春種秋收,與當地樸實的農民你來我往,生活變得平和而寧靜。這使得他飽經憂患、歷經戰(zhàn)亂的心,終于得到了極大的安慰。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祈求風調雨順、希望享受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反映了喜雨降臨時極為愉快的心情。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郁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chuàng)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圣”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2、把握詩歌中意象的主要特點:

(1)扣住詩題中的“雨”字。

(2)把握詩歌前兩聯(lián)寫了“好雨”的具體表現:

“知時節(jié)”寫出其充滿靈性,了解人們心思;

“乃發(fā)生”寫出其來得適時,如期而至;

“潛入夜”寫出其來而無聲,不影響人白天勞作,不驚擾人良宵佳夢;

“潤物”寫出春風化雨,滋潤大地;“細無聲”寫出和風細雨,默默無聞。

3、感受作者的情感傾向:

“春夜喜雨”,“喜”是詩歌情感基調,最直接點出在這美好春天,作者對這場春雨的喜愛之情;前兩聯(lián)作者對雨的評價和尾聯(lián)中,作者想象出雨后錦官城紅花沾雨的美好景致,表達了作者對這場春雨的贊美之情,確實令人“喜”上眉頭。

4、簡析藝術手法,強化對詩歌美的感悟:

說明:藝術手法,藝術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稱表現手法。指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人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chuàng)造和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藝術手法,較為常見的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對話、比喻、夸張、象征、變形、烘托、渲染、對比、反襯、伏筆、暗示、雙關、擬人、排比等。藝術手法與內容有著密切的互為依存的辯證關系,藝術手法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辯證關系,終極目的在于使藝術作品的內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現。

本單元主要涉及的藝術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反復、反襯、排比、對偶、引用、想象、聯(lián)想、借景抒情、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等。

(1)“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借助上學期詩歌學習的知識,從形式上明顯看出,兩句形成“對偶”,凡對偶句,其內容總相似、相反、相關。這兩句詩,是對“春夜喜雨”所營造的氛圍的渲染,前半句寫夜間下雨,野外烏云成片,后半句寫黑夜中,江面上,船家的漁火發(fā)出點點星輝。一明一暗形成“反襯”,以“明”襯“黑”,不僅強化的畫面感染力,更暗示了這場好雨,不會一帶而過,她定要下得綿長,下個盡興。

(2)“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兩句寫的是春雨過后,作者看到的錦官城的景象。而春雨綿長,這兩句應是作者“想象”,想象春雨滋潤了大地,錦官城一片繁花似錦,更抓住紅花帶雨的細節(jié),將春花和春城聯(lián)系在一起,切中“喜雨”和“春景”。自然而然,不著痕跡。

5、反復品讀詩歌:

感受作者喜悅的贊美之情以及詩歌藝術手法上的魅力。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一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zhàn)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yǎng)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品格。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第一課時。

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

板書:爬。

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里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范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余生字。

布置作業(yè)。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緊扣課題,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fā)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么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啟發(fā)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么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

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課外延伸,培養(yǎng)能力。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余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周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2.集體交流。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二

1、初步理解《春雨》的意思,感受作者贊美春雨的思想感情。

2、“乃”“隨”的筆順要掌握。

掌握“乃”“隨”的筆順。

一、揭題: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古代詩人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寫的兩首詩。板書:古詩二首。

二、自讀古詩:

1、解題:《春雨》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原詩有八句,這里節(jié)選其中的前四句,說的是春雨的特點。

2、自讀古詩。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naisuirun。

乃隨潤。

2、指名讀:注意潤的音。

3、自學生字的開,借助筆順記住“乃”“隨”的筆順。

4、在書上描紅。

四、品讀古詩:

1、指名朗讀。

2、看圖細讀。

(1)看圖說說春雨的特點: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百花。

(2)圖文對照自悟朗讀。

(3)指名朗讀試說詩意。

3、理解生字的意思:

當:正當,就在乃:就潛:暗中,悄悄地。

4、圖文對照理解詩意。

(1)指名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2)指名試說詩意。

(3)師:“春雨”好像知道什么季節(jié)最需要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來了。

(4)詩人為什么說它是“好雨”呢?(來得及時)。

(5)齊讀第一句詩。

(6)指名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7)指名試說詩意。

師:春雨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8)齊讀這兩名詩。

三、指導朗讀。

1、指出重點的詞語:“好”、“知”、“當乃”、“潛、細、無”

2、教師范讀后學生練讀。

3、指名讀。

4、試背古詩。

四、寫字:

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三個生字。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

2、學會“曉、眠、覺”三個字,知道這幾個字在詩中的意思。

3、初步理解詩意,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掌握曉的字形。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

2、默寫:乃、隨、潤。

二、揭題:

板書:春曉。

解題:曉:早晨春曉:春天的早晨。

作者:唐代詩人孟浩然。

三、讀古詩,學生字。

1、指名讀古詩,其余同學畫出生字詞。

2、出示生字詞讓學生自學:

春眠不覺曉啼。

3、檢查自學情況。

4、師范寫“曉”學生在書上描紅。

四、細讀古詩:

1、看圖讀古詩,試說古詩的意思。

2、理解單字的意思:

眠:睡覺。

不覺曉:曉指天亮。不知還、不覺天就亮了。

間:聽到。

聞啼鳥:聞鳥啼,聽到鳥的叫。

3、理解詩意:

(1)指名讀第一句。

(2)討論:聯(lián)系單字的意思說說這句詩的意思是什么?

(3)誰能補充一些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春天氣候暖和了,夜里睡得香,不知不覺已經天亮了。醒來時只聽到外邊一片清脆的鳥叫聲)。

師:春天的早晨多么美好。

(4)齊讀一、二兩行詩。

(5)指名讀三、四兩行。

(6)這兩句寫什么時候的事?

昨天夜里聽到什么?想到什么?

師:花兒落了,春天即將離去,這春光多么可貴,多么值得珍惜呀!

(7)齊讀這兩句詩。

4、總結:

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后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惜春的真摯感情。

四、指導朗讀:

1、指導朗讀節(jié)奏、韻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3、老師范讀。

4、學生自練。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五、指導背誦。

1、自由練背。

2、配音背誦。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三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歐洲、瑞士、舒適、空調、啟程、特殊、長途、驟降、疲勞、饑寒交迫、溫暖、政府、救護、車廂、致謝”等詞語,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體會惡劣氣候、環(huán)境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4、感受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重點詞句的理解,體會貫穿全文的愛心,增強保護環(huán)境、愛護鳥類的意識。

領會描寫惡劣氣候與環(huán)境的內容與人們奉獻愛心的關系,感受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地圖。

二課時。

一、深情導入,激發(fā)讀書興趣。

1、由《燕子過海》最后一段導入。

師:燕子飛過大海是多么辛苦、艱難。它們春來秋去,在這一來一回的長途跋涉中,會發(fā)生多少事,可能還遇到很多麻煩。今天我們就繼續(xù)來讀讀《燕子專列》,這一定會讓你們產生很多感慨。

2、揭題,齊讀課題。

3、鞏固詞,交流一下生字詞。

二、自由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人們?yōu)榱搜嘧幼隽耸裁矗繌闹心泱w會到了什么?

三、匯報交流自學效果。

1、交流一下,人們?yōu)榱搜嘧幼隽耸裁矗?/p>

a、政府方面(做決定,呼吁人們,燕子專列)。

b、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竭盡全力,專程送行)。

2、根據自己的體會,在“人”和“燕子”之間加上合適的詞。(學生板演)。

四、圍繞愛,讀書討論,感情朗讀。

1、導:人們幫助燕子也好,救助燕子好,都是緣于一種最樸素。最真摯的感情。這就是對“對動物的愛”!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看到“愛”呢?我們要怎樣讀才能體現這種愛呢?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討論交流,把有關句子畫一畫。

2、交流討論,引導學生從兩方面體會對燕子的愛。

a、政府作出決定真了不起。(人力、物力、財力)。

b、人們救助竭盡全力。(大人孩子、山間巖縫、不顧自己)。

3、重點指導讀好第3、4段,以評代講,評議要點。

a、第3段,應讀出居民紛紛走出家門,不顧天氣惡劣,路途艱難尋找燕子的意思。

b、第4段,要讀出小姑娘貝蒂和父母一起,怎樣不怕危險,不怕寒冷尋找燕子的經過,突出險(覆蓋皚皚白雪的山間巖縫),救助燕子多(一個人就救護十幾只),絲毫不想自己(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

5、多么感人的一幕??!在尋找燕子的過程中,這樣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個!列載著獲救的小燕子,也載著人們對燕子的關愛之情駛向溫暖的遠方。

有感情的讀最后一段。

總結:是?。∥覀兊呐笥讯极@救了,留下來的是一個令人感動的故事,老師多么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能像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愛護動物,愛護環(huán)境,用愛,用情編織更美好的故事。

作業(yè):學了今天這節(jié)課,《燕子專列》中小貝蒂,《丹頂鶴的故事》中小女孩給你留下了什么?你想對她們說些什么?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四

首聯(lián):哪個字是詩人對眼前這場春雨的總體評價?“好”,一個”好”字既是作者對春雨的贊譽,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板書:首聯(lián):擬人-評雨盼)。

頷聯(lián);從聽覺的角度寫春雨的可喜,詩人用”潛”字寫春雨靜靜飄灑的情景;用”細”字寫出春雨輕柔潤物的情景;形象的寫出春雨隨著和風在夜間悄然而來,無聲的滋潤萬物的自然景象.(板書:頷聯(lián):聽覺---聽雨)。

頸聯(lián):從視覺的角度寫春雨中的夜色.描繪出了一幅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春江夜雨圖(板書頸聯(lián):視覺----看雨)。

尾聯(lián):借助想象描繪雨后的春色,創(chuàng)造出一個清新絢麗美妙的新世界,表達了詩人對這場好雨由衷的贊美,詩人心中則更是喜不勝喜.板書尾聯(lián):想象-想雨)。

同學們,通過我們上面對這首詩的共同討論,我們明白了(出示課件9)。

六、主題歸納書寫板書。

這是一首描繪并贊美春雨的詩,”表現作者因雨下得及時而喜悅的心情.贊美了春雨給大地帶來了蓬勃生機,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那么,作者為什么會對這場春雨情有獨鐘,喜愛有加呢?請學生讀導學案上的背景介紹,所以作者才在題目中刻意的加進去一“喜”字來達到統(tǒng)攝全篇的目的??墒?,在這兒老師便有了疑問。出示課件10。

七、質疑問難,交流討論。

春雨及時,善解人意,喜。

春雨夜至,不擾人而滋潤萬物,喜。

春雨下得透徹,喜。

經春雨滋潤后,花色更艷,喜。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百花園中一枝秀麗的奇葩,我們應該多學一些中國的詩歌,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這堂課到底有沒有收獲呢?我們當堂檢測一下,請看大屏幕: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五

1、知識能力標:

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2、過程方法標: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學習。

3、情感態(tài)度標:

在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及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

隨文識字,讀詩背詩。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一、歌曲導入。

激發(fā)興趣組織學生演唱《小雨沙沙》。

師:同學們這首歌唱得真好聽,誰能告訴老師歌中唱的是什么呀?(小雨)是呀!有一句話說:春雨貴如油。人們喜歡春雨,為她寫歌。你們知道嗎?唐朝大詩人杜甫還為她寫詩了呢!你們想知道杜甫是怎樣寫春雨的嗎?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春夜喜雨》這首詩。教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識字,掃清障礙。

1、教師口述目標(如上)。

2、師范讀古詩,要求學生聽清每一個字的讀音。

3、師領讀古詩,要求學生讀準字音。

4、生自由讀詩,一邊讀一邊畫出生字寶寶,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5、同桌合作學習,你讀我聽,我讀你聽,讀錯的字要互相糾正。

6、反饋學習情況。

(1)同學們本課的生字你們都認識了嗎?如果你們能給它們正確加音我就相信你們認識了。下面就請同學們在生字的頭頂上正確寫出拼音。然后同桌互相看看寫的對不?錯的及時改正。

(2)昨天老師布置預習了,在預習時遇到困難怎么辦?你們在預習的時候發(fā)現哪個字比較難記?(學生說出哪個字就讓同學們指出這個字在詩的哪一行,然后交流識字的好辦法,擴詞,相機用詞語說話,并正確讀出生字所在的詩句)。

(3)識記生字之后要求學生讀整首詩,做到正確流利。先自由練讀,然后指名讀,分組讀,男女生賽讀。

三、了解節(jié)奏,讀出韻律。

1、在正確流利讀詩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五言詩的朗讀節(jié)奏,掌握誦讀古詩的停頓技巧。誦讀五言詩時,基本的停頓規(guī)律是“2、3”,如“好雨|知時節(jié)”。讀詩時要注意意斷氣連,不要停頓的過于明顯。而且每句詩的朗讀還要有輕重緩急,五言詩一般情況下每行詩的重音落在第三個字上。此外還要注意邊讀邊想像詩中所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學生在了解這些基本常識的基礎上,教師指導學生畫節(jié)奏,標重音,然后學生試讀。

3、教師采用指名讀,分行讀等形式反饋學生讀詩情況。

四、體會詩意,品味情感。

1、師: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同學們讀了很多遍古詩了,你們知道每句詩寫的是什么意思嗎?下面以小組為單位共同來體會古詩的意思。

2、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指導。(詩意:春雨好像知道時節(jié)似的,到了植物萌芽、生長的季節(jié),它就下了起來。它伴隨著和煦的春風,趁著夜色悄悄地飄灑大地,綿綿密密,無聲無息地滋潤萬物,不求人知,無意討好。)。

3、指導感情朗讀古詩。你喜歡這善解人意的春雨嗎?你喜歡這滋潤萬物,不求人知的春雨嗎?你喜歡這給大地帶來勃勃生機,給人們帶來豐收的希望的春雨嗎?那就讓我們用最動情的朗讀來贊美這春雨好嗎?學生帶著喜愛之情齊讀古詩。

五、熟讀成誦,內化知識。

指導背誦,讓學生試著說出背誦古詩的好方法。(辦法總比困難多)幫助他們總結一些好的方法,可以受用一生。檢查背誦情況。

六、總結學習,拓展延伸。

1、總結學生達成目標情況,鼓勵為主,提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

2、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夜,花草樹木痛快的喝個夠。第二天早晨,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呢?大詩人杜甫也在雨夜展開了想象,并且在第二小節(jié)中描寫了出來,回去以后可以找出來讀一讀。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六

古詩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語文材料的精華,所以從小激發(fā)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讓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完善品格是非常重要的。我的整個教案設計就從激趣入手,再到感悟,最后拓展。

開課時,我從同學們會背唱的歌曲小雨沙沙入手讓學生知道人們因為對春雨喜愛,為她寫歌,大詩人杜甫因為也喜歡春雨,為她寫詩了,同學們頓時興趣盎然,人人爭著想知道這首古詩的內容,這樣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采用不同方式的讀,體會詩中的韻味。通過課外查找資料、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培養(yǎng)了他們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大膽的展示,使學生體會到自學的快樂。

我重在感悟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是通過“讀”來使每個學生進行自我感悟。以讀為主是當今課堂教學的主旋律,要做到“以讀為本”、“以講助讀”,而且對古詩的學習,更要通過朗讀這一主要形式來讓外部語言轉化為內部認識。所以,我鼓勵學自讀自悟,大力提倡“以讀代講”,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讀詩中思考、在小組中討論、在班級中展示自我,從而培養(yǎng)他們對古詩的語感。這節(jié)課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效果較好!

不足之處,學生課堂習慣養(yǎng)成不好,有的學生反映太熱情了。

春夜喜雨教案大班篇十七

學習目標:

1、誦讀全詩,注意節(jié)奏,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2、抓關鍵字,疏通詩歌大意。

3、理解詩歌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4、背誦并默寫詩文。

重點難點。

重點:誦讀全詩,疏通詩歌大意。

難點:理解詩歌意境,體會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學法指導:

自主合作嘗試探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切入課題。

二、理解詩題點畫詩眼。

三、誦讀詩文體味韻律(誦讀分為老師范讀出示課件4和5學生誦讀個體誦讀)。

下面請同學們找到導學案上的預習導學一,我們來聽范讀,要求學生在聽讀的時候聽準字音、注意節(jié)奏,并在導學案中用“/”分隔號標出朗讀節(jié)奏。,(出示課件6),檢查學生節(jié)奏劃分的情況,然后叫學生單獨朗讀,指正錯誤,注意的字有當潛徑重錦再全班齊讀。

四、疏通文意,感悟意境(出示課件7)。

同學們,通過讀我們感受了這首詩的韻律之美,那當然下來我們還要感悟這首詩的意境之美,理解詩文的含義,怎么理解呢?其要求是:抓關鍵字,理解詩意,了解導學案上加粗字的解釋,理解詩文意境,并寫在導學案上相應的詩文下面。)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

好了,看來同學們已經知道了這首詩的大概內容,通過理解我們感悟了這首詩的意境之美,在此老師有一些問題想和同學們共同討論。(問這首詩的體裁)。

五、互動質疑、品味精彩出示課件8。

首聯(lián):哪個字是詩人對眼前這場春雨的總體評價?“好”,一個”好”字既是作者對春雨的贊譽,也流露出作者欣喜的心情.(板書:首聯(lián):擬人---評雨盼)。

頷聯(lián);從聽覺的角度寫春雨的可喜,詩人用”潛”字寫春雨靜靜飄灑的情景;用”細”字寫出春雨輕柔潤物的情景;形象的寫出春雨隨著和風在夜間悄然而來,無聲的滋潤萬物的自然景象.(板書:頷聯(lián):聽覺---聽雨)。

頸聯(lián):從視覺的角度寫春雨中的夜色.描繪出了一幅色彩鮮明、形象生動的春江夜雨圖(板書頸聯(lián):視覺----看雨)。

尾聯(lián):借助想象描繪雨后的春色,創(chuàng)造出一個清新絢麗美妙的新世界,表達了詩人對這場好雨由衷的贊美,詩人心中則更是喜不勝喜.板書尾聯(lián):想象----想雨)。

同學們,通過我們上面對這首詩的共同討論,我們明白了(出示課件9)。

六、主題歸納書寫板書。

這是一首描繪并贊美春雨的詩,”表現作者因雨下得及時而喜悅的心情.贊美了春雨給大地帶來了蓬勃生機,給人們帶來了豐收的希望.(板書四聯(lián)合起來:喜雨)那么,作者為什么會對這場春雨情有獨鐘,喜愛有加呢?請學生讀導學案上的背景介紹,所以作者才在題目中刻意的加進去一“喜”字來達到統(tǒng)攝全篇的目的。可是,在這兒老師便有了疑問。出示課件10。

七、質疑問難,交流討論。

春雨及時,善解人意,喜。

春雨夜至,不擾人而滋潤萬物,喜。

春雨下得透徹,喜。

經春雨滋潤后,花色更艷,喜。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詩歌是中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百花園中一枝秀麗的奇葩,我們應該多學一些中國的詩歌,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這堂課到底有沒有收獲呢?我們當堂檢測一下,請看大屏幕:

八、(當堂檢測,展示交流)出示課件12。

1、用你們的聲音讀出作者的喜悅之情。

2、仿照朱自清的散文《春》的寫法將本詩改寫成散文。

九、布置作業(yè),拓展提升。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搜集積累有關描寫雨得詩句,并與同學交流.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250473.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