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3:33:04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優(yōu)秀15篇)
時間:2023-12-05 13:33:04     小編:雨中梧

教案包括了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及評價等方面的內(nèi)容,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機整合。編寫教案可以參考一些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案例,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思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希望這些范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編寫教案,提高教學效果。請大家認真閱讀,并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diào)整和改進。祝大家教學順利,學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一

1、能隨音樂做動作,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歡樂。

2、初步了解我國民間婚禮習俗--坐花轎。

3,學會演唱歌曲。

紅紗巾、紅蓋頭、音樂磁帶活動過程:

一、馬蘭開花"的游戲。

二、導入課題:

出示紗巾蓋頭上提問,我成什么了?你從哪里看見新娘子是這樣的?新娘子結(jié)婚要坐什么?

三、學習游戲"抬花轎"。

(一)分段練習動作。

1、抬轎子一步一蹲穩(wěn)穩(wěn)地走。

2、往前沖(碎步向前快走3步)、往后退(碎步向后快退3步)。

3、顛轎(走兩步,扭一扭)。

4、看新娘子(快跑4步,做兩個開心的動作)。

5、下轎(做邀請的動作)。

(二)、配音樂進行游戲。

1、完整聽音樂。

四、分組游戲。

1、教師扮新娘子,幼兒團體抬花轎。

2、請個別幼兒扮新娘子,團體抬花轎。

五、幼兒自主游戲。

三人一組,幼兒自由組合,一人扮新娘,兩人一前一后抬花轎。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二

1.學唱歌曲《喇叭花》,并嘗試用不同的形式進行歌唱。

2.感受北京童謠的韻味,激發(fā)幼兒進一步演唱的愿望。

認識四季的花、多媒體課件、《喇叭花》伴奏音樂

1. 欣賞課件、說說喜歡的花。

(1)提問:看看這些花兒你們都認識嗎?

師:看,我把他們分了一分。(課件圖片)看一下,哪個季節(jié)的花少了?

1. 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初步欣賞,完整感受歌曲。

2.摘句練習,熟悉歌詞。

3.聽辨對比,感受京味

(1)師:這首歌就是一首北方的兒歌,唱起來,很有北京味兒,我們叫它京味兒。叫什么?(京味兒)

(3)師:能不能試試看,用這個兒化音來唱一唱。我們來做一回北京人行不行?好,起立,咱們一起來試試!(幼兒嘗試演唱)

4.結(jié)合課件學唱歌曲,唱出京味兒。

1.領(lǐng)唱和齊唱。2.小組唱。

3.說唱。

4.接唱。

律動《鍛煉身體》

喇叭花的小喇叭一吹,小朋友都起床了,早早地來到草地上鍛煉身體,我們也去鍛煉鍛煉吧!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三

設(shè)計意圖:在區(qū)角活動時,孩子們喜歡玩奶粉罐,用來敲敲、坐坐、滾滾,我想利用奶粉罐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和節(jié)拍感,讓幼兒跟著音樂敲打,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音樂活動的'樂趣。

2.樂意敲打會發(fā)聲的器具,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奶粉罐,一次性筷子。

2.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用手敲打奶粉罐,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聽聽是什么聲音?(幼兒自由猜測)。

2.教師出示奶粉罐,再次拍打發(fā)出聲音,并發(fā)給幼兒每人一個讓。

幼兒自由拍打。

3.教師放音樂,請幼兒跟著音樂節(jié)奏拍打。

(1)第一段請幼兒坐在位置上敲打。

(2)第二段請幼兒起立,在位置前面邊走邊敲打。

4.發(fā)給幼兒每人一根筷子,請幼兒用筷子敲打奶粉罐,感受和用手拍有什么不同。

5.教師再次放音樂,請幼兒在a段時敲打奶粉罐蓋子,b段是敲打底部。

6.教師將筷子收回,請幼兒跟著音樂邊敲邊離開教室。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四

1、教幼兒學唱歌曲,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資料。

2、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四種動物走路的不一樣姿勢。

3、經(jīng)過學習這首兒歌,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1、幼兒已經(jīng)認識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四種動物。

2、四種動物的頭飾若干。

3、音樂磁帶。

1、發(fā)聲練習。(小動物學唱歌)。

2、進行語言節(jié)奏訓練,熟悉歌詞。

(1)教師:今日,有四個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猜猜看,小兔子是怎樣來的呀?小鴨子走路的時候怎樣樣?小烏龜走路的速度怎樣樣?小花貓走路時有沒有聲音?(提問時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的頭飾)。

(2)教師:這四種小動物走路的樣貌真可愛,教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走路》,今日教師就帶著小朋友們學唱這首兒歌。

(3)進行節(jié)奏訓練,教師示范念一遍兒歌,然后教幼兒念出歌詞的節(jié)奏。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兒歌,并邊唱邊把小動物按順序貼在黑板上,以便幫忙幼兒記住歌詞順序。

(2)教師再次彈琴示范唱兒歌,幼兒聽旋律。

(3)教師教唱兒歌:教師范唱時幼兒能夠小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節(jié)奏,根據(jù)幼兒學習的情景,多跟音樂唱幾遍。

(4)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組唱兒歌比賽。

(5)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四種動物不一樣的走路姿勢。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的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jù)自我的理解,邊唱歌邊做動物走路的動作。

(2)幼兒聽音樂表演。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五

1、學習合拍地做兔跳和熊走得動作,并根據(jù)游戲情節(jié),隨著音樂的變化及時變換動作。

2、在游戲活動中注意有節(jié)奏的控制情緒,共同體驗游戲帶來的歡樂。

3、簡單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

小白兔、小熊頭飾,森林掛圖、音樂磁帶、錄音機。

一、教師表演故事導入。

二、介紹動物習性。

小白兔,聽著音樂一邊跳一邊介紹習性。(我有一對長長的大耳朵,能聽見很遠地方發(fā)出的響聲呢;大大的眼睛,還有一張三瓣嘴,我是個素食主義者,愛吃蘿卜和青菜;最讓我驕傲的是,我跑起來的速度可快了,一般人可不是我的對手?。┐蠛谛?,聽著音樂一邊做動作一邊介紹習性。(黑熊又叫狗熊,身上除胸部有一個倒人字的白斑紋外,全是黑色。喜歡睡覺有的時候整個冬天都不出門,能睡好久呢!我可不挑食,什么都吃,可最愛吃甜甜的蜂蜜。)。

1、聽音樂,請幼兒說說音樂開始和中間有什么區(qū)別,開始和結(jié)束一樣嗎?

2、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討論:聽到活潑輕巧的音樂想做什么動作?聽到笨重緩慢的音樂想做什么動作?

3、幼兒邊聽音樂變做動作。

4、教師帶領(lǐng),加入更多動作,再次表演,感受一下音樂快慢帶來的不一樣樂趣。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六

1.感受歌曲中活潑愉悅的情緒,學習按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動作。

2.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光盤;節(jié)奏卡x x o | x x o |;與歌詞相對應(yīng)的圖譜。

一、活動導入

t: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種瓜》的歌曲,請大家來欣賞這首好聽的歌曲!

二、欣賞歌曲,熟悉歌詞

1.了解歌詞內(nèi)容。

教師范唱歌曲第一遍提問:這首歌里面種的是什么瓜?

再次欣賞第二遍歌曲(放慢一些節(jié)奏,可清唱)

t:你最喜歡哪一句歌詞?(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譜)

2.熟悉記憶歌詞。

教師范唱歌曲第三遍,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表演動作,便于幼兒理解并記憶歌詞。

彈奏歌曲旋律,要求幼兒在琴聲的伴奏下有節(jié)奏的念歌詞兩遍。

3.學唱新歌

1.教師彈唱歌曲,幼兒嘗試著跟唱(要求能連貫地跟唱)

2.重點示范休止停頓處

出示節(jié)奏卡x x o | x x o |,找出有休止符的歌詞。

重點練習“抱呀,抱呀”這句,注意唱出休止符。(拍手+拍膝)

3.幼兒邊唱邊做在位子上表演動作數(shù)遍。

三、學習歌表演。

1.教師扮演“瓜”,全體幼兒扮演“小朋友”進行歌表演。

2.幼兒分成兩組,分別扮演“小朋友”和“瓜”進行個表演;第二次互換表演。

四、創(chuàng)編歌曲。

1.教師示范改變的詞:發(fā)了芽,開了花,結(jié)了個長絲瓜。長絲瓜呀長絲瓜,摘呀,摘呀,摘呀摘回家。

2.請幼兒相互討論,嘗試改編歌詞。

3.請幼兒演唱改變的歌詞。

4.選擇幾位幼兒改編單位歌詞,全體幼兒完整演唱歌曲。

幼兒園《綱要》中提出“在藝術(shù)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yǎng)”。因此,在歌唱教學活動設(shè)計中,師幼互動強調(diào)以審美感動為核心,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tài)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fā)展。老師有效利用歌曲情節(jié)聯(lián)系幼兒的生活,幫助孩子整合已有經(jīng)驗,對歌曲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編,拓展幼兒的思維。

過程確認

情況屬實!

科研處負責人簽字:宋xx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七

《山谷回音真好聽》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兒童歌曲。它通過聲音的強弱對比,提示了山谷中奇妙的回音,表現(xiàn)了少年兒童探求大自然奧秘的精神。

歌曲為c大調(diào),2/4拍,是由五個樂句構(gòu)成的一段體結(jié)構(gòu)。開始是兩個變化重復的樂句,采用規(guī)整的節(jié)奏型,平進和大跳的旋律進行,敘述了山谷有回音這一奇妙現(xiàn)象。接著是兩個樂節(jié)性的擴充樂句,以上、下行的旋律進行,強弱的力度對比,配以襯腔“啊”,形象地描繪了山谷美妙的回音。結(jié)束句是第二樂句的完全重復,使樂意得以完滿結(jié)束。

(一)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yōu)美的聲音形象地表現(xiàn)“人聲”和“回聲”。

(二)能分角色合作表現(xiàn),體驗合作表演的樂趣。

《山谷回音真好聽》音樂

能控制聲音的力度變化,用優(yōu)美的聲音形象地表現(xiàn)“人聲”和“回聲”。

今天我要帶你們一起去爬山,到了山頂上你會做些什么事呢?

1.請幼兒完整欣賞歌曲一遍,說說聽到些什么,它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2.再次欣賞歌曲,引導幼兒仔細分辨歌曲中哪幾句是小朋友唱的,哪幾句是大山公公唱的。

3.怎樣唱才能讓人一下子就聽出來是誰唱的。

4.重點學唱回聲句。引導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現(xiàn)回聲由強變?nèi)醯倪^程。

5.山谷回聲好聽又奇特,真有趣!怪不得小朋友哈哈哈哈笑呢!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大山公公是怎么笑的。

1.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師幼合作演唱。

2.幼兒按意愿分成兩組,一組扮小朋友,一組扮大山公公。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八

1.感受歌曲優(yōu)美、抒情的特點。

2.自由表現(xiàn)蝴蝶飛舞的動作,能隨著音樂協(xié)調(diào)地做動作。

3.感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1.課件-動畫片:蝴蝶

2.音樂:蝴蝶找花。

3.頭飾:蝴蝶、花。

一、動畫片導入

1.教師:小朋友,你們喜歡漂亮的蝴蝶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個蝴蝶的動畫片好不好???

2.觀看動畫片:蝴蝶

啟發(fā)幼兒做蝴蝶飛舞動作,表現(xiàn)蝴蝶快樂的情趣。

1.歌曲《蝴蝶找花》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好聽的曲子,名字叫蝴蝶找花。

你們想聽嗎?我們聽聽看有什么感覺?

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幼兒回答)

2.欣賞音樂

(1)聽聽看蝴蝶在什么時候飛出來了?

(2)美麗的蝴蝶看見美麗的花兒會做些什么?

我們再來聽一遍音樂,聽聽蝴蝶在什么時候會在花上停留?

3.幼兒隨音樂演唱歌曲,重點練習連音的唱法。

用領(lǐng)唱和齊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幼兒隨音樂學做蝴蝶飛的動作,教師講解,并示范蝴蝶飛的動作。

2.幼兒隨音樂學做花的動作。

請個別幼兒來表演,教師講解,并示范花的動作。

3.請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表演《蝴蝶找花》

游戲玩法:全班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一至五報數(shù),每五人組成一朵花面向圓心,

另請幾個幼兒作蝴蝶

(蝴蝶數(shù)比花朵數(shù)多一個分散站在花朵的外面。)

幼兒可自由結(jié)伴做游戲。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九

1、教幼兒學唱歌曲,幼兒在教師的帶領(lǐng)下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資料。

2、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編四種動物走路的不一樣姿勢。

3、經(jīng)過學習這首兒歌,培養(yǎng)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認識小兔、小鴨、小烏龜、小貓四種動物。

2、四種動物的頭飾若干。

3、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發(fā)聲練習。(小動物學唱歌)。

2、進行語言節(jié)奏訓練,熟悉歌詞。

(1)教師:今日,有四個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小朋友們猜猜看,小兔子是怎樣來的呀?小鴨子走路的時候怎樣樣?小烏龜走路的速度怎樣樣?小花貓走路時有沒有聲音?(提問時教師依次出示小動物的頭飾)。

(2)教師:這四種小動物走路的樣貌真可愛,教師把它編成了一首兒歌,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走路》,今日教師就帶著小朋友們學唱這首兒歌。

(3)進行節(jié)奏訓練,教師示范念一遍兒歌,然后教幼兒念出歌詞的節(jié)奏。

3、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兒歌,并邊唱邊把小動物按順序貼在黑板上,以便幫忙幼兒記住歌詞順序。

(2)教師再次彈琴示范唱兒歌,幼兒聽旋律。

(3)教師教唱兒歌:教師范唱時幼兒能夠小聲跟唱,提醒幼兒唱準節(jié)奏,根據(jù)幼兒學習的情景,多跟音樂唱幾遍。

(4)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分組唱兒歌比賽。

(5)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后,教師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四種動物不一樣的走路姿勢。表現(xiàn)好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的給以表揚鼓勵。

4、表演。

(1)教師鼓勵幼兒根據(jù)自我的理解,邊唱歌邊做動物走路的動作。

(2)幼兒聽音樂表演。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十

1.學唱歌曲,能有節(jié)奏的念白。

2.能有效地理解、記憶歌詞,并參與歌表演。

活動準備。

青菜、蘿卜、南瓜、毛豆等圖片;節(jié)奏圖譜。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

《小兔子的菜園》的伴奏音樂,師幼扮演兔媽媽和兔寶寶,聽音樂蹦蹦跳跳進入活動室。

(二)提問導入。

小兔子在菜園里種了許多喜歡吃的蔬菜,你們猜猜都有些什么?(根據(jù)幼兒回答,逐一出示蔬菜的圖片,并有節(jié)奏的念白。)。

(三)學唱歌曲。

1.小兔子吃蔬菜,學習歌曲第一段。

播放第一段音樂,請幼兒仔細傾聽歌曲內(nèi)容。

教師用歌曲中的念白來回答,即按節(jié)奏念:有青菜、有蘿卜、有南瓜、還有毛豆。

出示節(jié)奏圖譜,幼兒邊拍手邊念白。

再次傾聽第一段后,引導幼兒有節(jié)奏地學小兔子吃蔬菜的樣子--“啊嗚啊嗚”。

完整學唱第一段。

2.小兔子種蔬菜,學習歌曲第二段。

幼兒傾聽歌曲第二段,小兔子種了什么蔬菜?按什么順序種的?

引導幼兒大膽想像種菜的動作,如鋤地、挖坑、鏟土、壓土、澆水等。

幼兒學唱歌曲第二段,鼓勵幼兒輕輕跟唱,有節(jié)奏地念白。

3.完整演唱歌曲。

(四)延伸活動。

制作“小菜園”

請幼兒把小兔子喜歡吃的蔬菜畫在卡片上,在卡片上貼上牙簽,插在一個泡沫盒上,制作成“小菜園”,請小兔子來品嘗。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十一

1、學唱歌曲,理解歌曲的內(nèi)容,感受和體驗歌曲詼諧、有趣的風格。(重點)

2、創(chuàng)編小松鼠的模仿動作,能根據(jù)教師動作、體態(tài)的提示,理解和記憶游戲動作順序。(難點)

3、在與同伴交換角色時,樂意接受任何同伴的邀請,共同完成韻律活動。

1、在日常活動中,給幼兒聽《小松鼠吃松果》這首歌。

2、小松果若干(也可以用圖片、玩具代替)。

一、出示松鼠圖片,學習“小松鼠爬樹”的動作。

1、教師:小朋友們瞧,這是誰呀?我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你們知道小松鼠住在哪里的呀?(松樹上)

那它是怎么爬樹的呢?誰來用動作學一學?

2、教師反饋并提升幼兒的回答及他們創(chuàng)編的動作,并帶幼兒集體練習。

3、教師:這次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來學學小松鼠爬樹吧。

教師出示圖片,你們會了嗎?誰能看著圖片邊唱兒歌邊做動作來學小松鼠呢?

請幾個幼兒示范后大家一起表演。

二、教師帶幼兒學習歌曲第一部分。

1、教師:小松鼠爬上樹去干什么呢?誰來猜一猜。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教師播放音樂:刺溜刺溜,我是小松鼠,刺溜刺溜找呀找松果)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關(guān)的圖片

2、小松鼠是怎樣找松果的呀?誰來學一學小松鼠找松果的樣子?

我們一起來學小松鼠找松果吧

3、歌里面唱刺溜刺溜是小松鼠發(fā)出的什么聲音呀?(是小松鼠在樹上跳來跳去的聲音所以這個小腳印表示這里要跳一下,兩個就是代表跳兩下)

4、教師帶幼兒看圖片學做動作學唱兒歌。這次我們看著圖片一起來學一學吧。

誰愿意來跟著小松鼠學一學呀?

三、教師帶幼兒學習歌曲第三部分。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yīng)的圖譜。教師帶幼兒學唱歌曲。

2、小松鼠會怎么樣來問松樹爺爺要松果呢?誰來用動作學一學?

3、帶領(lǐng)幼兒一起邊做動作邊唱兒歌。

四、完整學唱歌曲。

1、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新的兒歌叫《小松鼠找松果》我們這次來完整地聽一遍吧。

2、我們看著圖片也來完整地表演一次吧。分男女生表演。

3、這次聽著音樂邊唱邊學小松鼠吧。

五、玩游戲。

1、請兩個幼兒示范。

教師:誰愿意到上面來表演小松鼠?誰愿意扮演松樹爺爺?

2、幼兒共同游戲

教師:小朋友,你們也想來表演嗎?請前面這一排的小朋友上來,你們扮演大樹,手放在背后,下面的小朋友表演小松鼠,待會兒請你們閉上眼睛把頭轉(zhuǎn)過去,不能偷看哦,音樂響起后小松鼠邊表演邊找一棵松樹,唱到“松鼠爺爺請給我一顆小松果”時,小松鼠伸出雙手。如果“松樹爺爺”手中有松果則把松果交給“松鼠”,看看哪只小松鼠能找到松果。

3、交換角色游戲。

4、這個游戲好玩嗎?下次我們再來玩吧,小松鼠也累了,我們和它說再見吧。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十二

1、熟悉兒謠,初步學會兒謠。

2、通過圖譜、肢體動作、道具,感受兒謠的節(jié)奏、韻律、趣味。

3、樂于參與活動,并與同伴一起積極投入到音樂活動中。

音樂、圖片、節(jié)奏圖譜、小布球。

一、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知道小溪流嗎?傳說在森林的深處,有一條美麗的小溪,它有一個神奇的名字叫做夢幻溪,那里正在舉行一場盛大的游樂會,小雨滴溜溜也來到了美麗的夢幻溪。(出示小雨滴溜溜的圖片)你們猜猜它最喜歡玩什么呢?(幼兒回答)

2、那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小雨滴在玩什么游戲,好嗎?

二、欣賞兒謠,理解兒謠內(nèi)容,感受兒謠節(jié)奏。

1、欣賞兒謠第一段。提問:你在兒謠里聽到了什么?小雨滴在玩什么游戲?小雨滴把什么當成了滑滑梯?讓我們再聽一聽吧!

放音樂第一段一遍,教師同時出示相應(yīng)的圖片。

2、對兒謠內(nèi)容進行提問。

(1)結(jié)合圖片提問:小雨滴,滴答滴,它在什么上面溜滑梯?(樹葉上面溜滑梯)

(2)小雨滴,滴答滴,滴溜滴溜?(笑嘻嘻),滴溜滴溜說明這個小雨滴笑的時候心里怎么樣?(很開心)你會說一說,做一做嗎?(幼兒學說滴溜滴溜笑嬉嬉。)

(3)溜到了哪里?(溜呀溜到夢幻溪)。

師:真有趣,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吧。(幼兒集體學念兒謠1~2遍。)

3、節(jié)奏練習,感受兒謠有趣的節(jié)奏。

師:為什么這首兒謠這么好聽呢?(教師出示節(jié)奏圖譜)原來這是一首有節(jié)奏的兒謠。

出示節(jié)奏圖譜:你會用小手拍打節(jié)奏嗎?

請個別幼兒上前拍打,重點練習16分音符。

4、為兒謠伴奏

師:拍得真好聽,老師來念兒謠,小朋友為老師打節(jié)奏好嗎?

(1)教師念幼兒拍合作一遍。

(2)教師和幼兒一起邊拍邊念。

(3)鼓勵幼兒嘗試拍打身體的其他地方為兒謠伴奏,念兒謠2~3遍。

師:剛才我們用小手發(fā)出好聽的聲音為兒謠伴奏,還有什么也能發(fā)出好聽的聲音呢?

三、創(chuàng)編兒謠,體驗創(chuàng)編音樂活動的樂趣。

1、手拿石頭圖片,創(chuàng)編兒謠。

(幼兒嘗試創(chuàng)編:小雨滴,滴答滴,石頭上面溜滑梯,小雨滴,滴答滴,滴溜滴溜笑嘻嘻,溜呀溜到夢幻溪。)

師:那老師把圖片放到誰的邊上?(樹葉的邊上)對,我們編的時候,把樹葉上面溜滑梯替換成石頭上面溜滑梯就可以了。

2、教師在黑板上出示荷葉和花朵,請幼兒擇一進行創(chuàng)編。

3、那讓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完整地念一遍,好嗎?

4、為童謠完整伴奏:引導幼兒繼續(xù)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如:嘴巴、手、腳制造各種“下雨”的音效,為童謠伴奏)。

四、溜滑梯游戲,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瞧,這就是小雨滴溜溜,我們請它一起來玩溜滑梯的游戲好嗎?怎么玩呢?(教師引導幼兒配合拍子在身上彈跳,最后一句將布球從身上任意一處溜下)。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游樂會就要開始了,讓我們帶著溜溜一起去邀請更多的朋友,參加夢幻溪的游樂會好嗎?出發(fā)吧!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十三

1、樂于參與集體舞,體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快樂。

2、學唱歌曲,理解歌詞內(nèi)容。

3、能邊唱歌曲邊按歌詞內(nèi)容做相應(yīng)動作。

1、小象頭飾2張。

2、音樂《兩只小象》。

3、大象圖片。

1、活動導入:出示大象圖片。

(1)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已有經(jīng)驗,自由講述對大象的了解。

(2)幼兒自由模仿大象的動作、走路的姿態(tài)。

2、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兩只小象的'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nèi)容。

(1)教師清唱歌曲,引導幼兒熟悉旋律。

(2)引導幼兒說說歌詞內(nèi)容。

3、通過不同形式學唱歌曲《兩只小象》。

(1)教師彈唱旋律,幼兒仔細聆聽。

(2)師幼輪流接唱歌曲。

(3)幼兒隨音樂集體歌唱。

4、教師彈唱,幼兒伴唱。

(1)展示大象頭飾,邀請個別幼兒模仿大象并跟隨音樂表演。

(2)教師將幼兒的語言、動作加以重復并做出下列動作:原地站立彎腰,伸出手臂,兩手指交叉相握做象鼻。

5、跟隨音樂,所有幼兒模仿大象的動作,尋找好朋友。

(1)教師示范模仿大象動作,利用手鉤手的方式邀請幼兒舞蹈。

(2)幼兒分組利用“大象的鼻子”手鉤手的方式尋找好朋友,并進行舞蹈。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十四

1.學唱歌曲,唱出三拍子歌曲的歡快、跳躍。

2.借助《雁兒飛》的圖片和教師相應(yīng)的體態(tài)動作提示,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記憶歌詞順序。

3.嘗試與同伴合作排成"人"字形隊伍表演《雁兒飛》,注意飛行時控制自己的動作幅度、方向以及與前后同伴之間的距離。

唱出三拍子歌曲的歡快、跳躍。

理解歌詞內(nèi)容并記憶歌詞順序。

1.自制圖片:雁兒與小樹(活動的操作圖片:一行雁兒排成"人"字形向南飛,一排排小樹排成行)。

2.錄音機,《雁兒飛》錄音磁帶。

3.幼兒用書:《雁兒飛》(活動前指導幼兒閱讀)。

一、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經(jīng)驗。

二、集體活動。

1.引導幼兒感知歌曲《雁兒飛》的旋律和歌詞內(nèi)容。

教師一邊范唱歌曲,一邊演示圖片。

2.在教師的動作提示下。幼兒隨音樂學咽歌曲《雁兒飛》1~2遍。

3.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學習合作排成"人"字形隊伍表演歌曲。

教師指導全班幼兒隨歌曲音樂,分組排"人"字形隊列。

三、結(jié)束活動。

教師播放歌曲錄音,幼兒學大雁排列成"人"字形隊伍飛行。

敲敲打打音樂活動教案篇十五

1.能根據(jù)歌曲內(nèi)容自由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

2.積極參與游戲活動,體驗游戲活動帶來的`愉悅情趣。

3.鞏固切分音符的唱法。

4.喜歡聽音樂,體驗隨樂表現(xiàn)的樂趣。

大叔頭飾4個、老狼頭飾2個、兔子頭飾若干、大床單(蘑菇傘)等。

(一)開始部分

幼兒圍圓圈坐好,播放音樂,請幼兒說一說歌曲中都唱到了哪些歌詞,他們從中聽到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根據(jù)歌詞內(nèi)容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引導幼兒逐句創(chuàng)編)。

好聽的音樂要有好看的舞蹈,現(xiàn)在老師就請我們小朋友來當舞蹈家給這首歌曲創(chuàng)作漂亮的舞蹈動作。(幼兒在教師清唱歌詞的提示下自由創(chuàng)編)

2.放音樂,幼兒根據(jù)自己創(chuàng)作的動作進行表演。

3.請幼兒發(fā)揮想象對最后一段“狼來了”的音樂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老狼的動作,并配合音樂表演一遍(要求幼兒展示出來肚子餓了,急于捕捉兔子的心情)

4.引出游戲,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與玩法

(1)剛才小朋友聽了好聽的音樂,表演了好看的舞蹈,現(xiàn)在老師請我們小朋友來玩一個好玩的游戲――兔子和狼。

(2)教師出示頭飾、道具,并請幼兒自由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頭飾戴好。

(3)教師講解游戲玩法與規(guī)則

當音樂響起時,請小兔子跟隨音樂進行表演,在聽到最后一句歌詞“狼來了”時,要趕快躲在大樹下的蘑菇傘里藏起來,大樹在看見小兔子藏時,要趕快把蘑菇傘撐起來,兔子們藏好以后要放下來,幫助小兔藏好。

1.被老狼捉到的小兔要和老狼互換角色。

2.藏在蘑菇傘下的小兔,如果屁股漏在外面老狼也可以捉住他

3.教師組織幼兒玩游戲。

開始時可以是一只狼,玩兩三遍以后可以增加變成兩只狼。

(三)結(jié)束部分

對幼兒進行堅強勇敢的品質(zhì)教育,并學習大樹樂于助人的品質(zhì)。

兔子和狼是小班幼兒熟悉的音樂形象,在認知上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班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能夠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nèi)容,同時在游戲中學習音樂 , 能夠感受音樂的流動、旋律的起伏、節(jié)奏的跳躍、音色的變化、速度的統(tǒng)一與變化 , 并隨時根據(jù)音樂的變化作出反應(yīng)。通過讓幼兒扮演小兔和大灰狼 , 讓幼兒愉快的參與角色表演,體驗游戲的快樂。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44626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