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優(yōu)秀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4:01:04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優(yōu)秀16篇)
時間:2023-12-05 14:01:04     小編:靈魂曲

教案可以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方法。教案的編寫需要注重知識的激活與拓展。歡迎大家交流分享各自編寫的精彩教案,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一

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

1、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么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試著用想出的動作練習節(jié)奏)選擇適當?shù)膭幼髋湟魳吠暾槐椤?/p>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

3、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么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節(jié)奏?用鼓。小鈴拍什么節(jié)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后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粗鴺菲髯V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

4、交換樂器演奏1遍。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jié)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活動,感受音樂其活潑、歡樂的情緒。

2、能根據(jù)圖譜的提示和樂曲的旋律,設計出打擊樂器的方案,看指揮進行演奏,在演奏中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樂器。

3、熟悉樂曲旋律,嘗試聽音樂用打擊樂器演奏。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圖譜、圓舞板、碰鈴、鈴鼓。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進行過打擊樂活動。

一、活動導入。

1、情境導入師:今天呀,池塘里的小動物們開了一場音樂會,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聽聽吧!

二、觀察圖譜,初步掌握節(jié)奏型。

師:第二個表演的是小螃蟹,它表演的是跳舞你們能不能看著節(jié)目單來試一試拍手呢?教師指圖,幼兒拍手。

師:第三個表演的是小金魚,它表演的是什么?誰能來動作表示一下?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動作)。

三、全體幼兒演奏樂曲。

師: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要求:選擇你喜歡的打擊樂器,請音色相似的樂器坐到一起師:你們想一下,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樂器演奏的聲音更和諧、更美?(看指揮、用正確的方法來打節(jié)奏、和小伙伴們要配合默契)3、交換樂器演奏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在凳子上,選擇你喜歡的打擊樂器,請音色相似的樂器坐到一起。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演奏的真棒!今天的森林音樂會到此結束,小演奏家們謝幕!

活動反思:

一開始,夏老師以民歌復習的方式帶著孩子們感受民族歌曲的韻味,播放音樂連線,讓孩子們欣賞到了完整的、地道的民族歌曲,孩子們真的很厲害,很快就做出了正確的判斷,讓平時只喜愛關注流行歌曲的我也對孩子們刮目相看。在學習了那么多的民族歌曲之后夏老師又給孩子們帶來了一首揚州的民間歌曲《拔根蘆柴花》,夏老師以“淳真課堂”為核心,讓孩子們自己隨琴讀譜,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主識譜能力,孩子們一個個的讀的有模有樣兒,陶醉其中。隨后就是夏老師教孩子們學唱了,伴著譜,彈著琴,清晰標準的唱功讓我也不禁跟著哼唱起來。整個課堂充實、快樂而又活躍。孩子們被夏老師的音樂魔力感染著,沉浸在音樂的快樂中。我也像磁鐵一樣深深地被吸引著、體驗著。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三

1、通過整體模仿動作,學習隨樂看圖譜分聲部演奏打擊樂器。

2、有意識地體會打擊樂器的演奏效果,注意樂器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的一致和諧。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xiàn)力。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音樂(見空間資源庫文件夾),圖譜一幅。

二、第一遍整體欣賞音樂,并說說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曲子。

第二遍欣賞曲子可以輕輕地跟著打節(jié)奏。

三、出示節(jié)奏圖譜,請幼兒找出其中一樣的節(jié)奏,進而認識四種節(jié)奏型。

第三遍請小朋友結合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

第四遍,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看圖譜,一邊打節(jié)奏。

第五遍,根據(jù)小朋友在打節(jié)奏過程中的問題,進行重點練習(可以分段練習)。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于節(jié)奏圖上的節(jié)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jié)奏圖時,[老師、]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jié)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jié)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

1、變化節(jié)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可能是連我自己到哪里變化節(jié)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2、最后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脫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四

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

1.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么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幼兒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試著用幼兒想出的動作練習節(jié)奏)選擇適當?shù)膭幼髋湟魳吠暾槐椤?/p>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

2.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么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節(jié)奏?用鼓。小鈴拍什么節(jié)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后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粗鴺菲髯V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

3.交換樂器演奏1遍。

因我班幼兒打擊樂已有一定基礎,所以選了這一首稍有難度的樂曲,這首樂曲所用樂器種類比較多,通過簡單的分部聯(lián)系幼兒很快就掌握了,大鼓、大镲的插入有一定的難度,幾個能力強的小朋友掌握的比較好。今天小朋友興致都很高,由于時間的關系,好多小朋友沒有機會嘗試大鼓和大镲,以后的練習可為其他小朋友提供機會。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通過看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感受音樂活潑歡快的情緒。

2、指導幼兒在熟悉樂曲旋律與節(jié)奏的基礎上,學習身體動作總譜。

3、要求幼兒根據(jù)教師指揮的手勢,迅速正確地做出動作反應。

活動準備:

1、樂曲錄音磁帶。

2、圖譜一張。

活動過程:

1、出示圖譜:秋天的池塘里真熱鬧,小螃蟹們開起了音樂會,它們表演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看,河蚌來了,小螺獅來了,小魚來了,小魚也吹起了泡泡,這時水草也跟著舞動起來,大家一齊跳起來。

2、傾聽音樂: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池塘里的音樂會。

幼兒邊聽音樂,教師邊指圖譜。

師:你覺得它們的音樂會怎么樣?

3、師:讓我們也來跟著音樂一起拍拍手吧。幼兒按樂曲的節(jié)拍隨音樂拍手。

4、引導幼兒編身體動作總譜。

5、指導幼兒分聲部練習“身體動作總譜”

(1)在總體模仿動作熟練的基礎上,教師用模仿動作指揮幼兒分聲部做動作。

(2)教師用指揮動作指揮幼兒分聲部做動作。

(3)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指揮做分聲部動作。

三拍子的音樂以前接觸的較少,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有些困難,但經(jīng)過慢慢的練習后,也能整齊的拍出來。

看著圖譜孩子們能夠打出整首樂曲的節(jié)奏了,但是不知道他們配上樂曲后,會不會亂掉?

活動目標:

2、運用不同打擊樂器,為樂曲演奏。

活動準備:樂曲圖譜一張,樂器人手一個,樂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1、讓幼兒跟隨老師復習“身體動作總譜”。

2、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動作。

3、探索用打擊樂器配樂。

(1)“螃蟹、小魚都吹起了泡泡,小樂器們也要來為它們伴奏。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伴奏的嗎?”讓幼兒自由試試各種樂器的`使用的方法、音色。

(2)分別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奏打擊樂器演奏方法,讓大家傾聽音色,并引導幼兒選擇音色、音量合適的使用方法。

(2)出示圖譜,選出幼兒創(chuàng)編的其中三種樂器使用方法,引導幼兒用哪種樂器怎樣使用比較合適,根據(jù)幼兒講述老師貼上相應小圖片。

(3)幼兒看圖譜和老師指揮進行配器演奏2-3遍。

(4)引導幼兒改變配器使用方法,按新的方案看指揮演奏。

(5)注意傾聽,提出力度要求。引導幼兒根據(jù)力度要求,選出最佳配器使用方案進行完整的演奏。先進行復習,讓孩子回憶昨天學過的知識,在復習過程中,我又把幾個銜接的地方強調(diào)了一下。

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知道樂曲的拍子,但是有時反應不過來,可能是缺乏聯(lián)系吧,等熟練以后我想情況會有所改變。

活動反思:在第一教時時,我們已經(jīng)熟悉了樂曲,并能根據(jù)音樂的曲段進行身體動作。在第二教時,我們要運用樂器進行演奏,雖然樂曲有些熟悉了,但是要用樂器演奏,孩子還是顯的無所適從,只是拿著樂器非常興奮。我想,要進行打擊樂,就必須要有清楚的圖譜,但課程上的圖譜我覺得還不夠清楚和實用,我得自己重新設計一張既美觀又清楚的圖譜。

應該怎么樣設計呢,我不禁犯難了。這時放在桌子旁小朋友帶來的水果給了我靈感,或許可以把這三種水果分別來代替這三種樂器,并在圖譜上畫出來,這樣一來,小朋友看到自己一組的水果就知道該他們演奏了。心動馬上行動,我先畫好圖譜,然后再在節(jié)奏下面畫好各種樂器所代表的水果。ok了,我想,這下孩子在活動中肯定能更加清楚的進行演奏了。

活動馬上開始了,在復習完前一教時的內(nèi)容后,我突然出示了三只水果,蘋果、橘子、香蕉,孩子都感到很好奇,音樂課上,老師拿出水果來干什么呢?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然后我把小朋友分成‘蘋果隊’、‘橘子隊’、‘香蕉隊’,讓三隊小朋友分別拿好三種樂器。“接下來,我們要開始演奏了。”我邊說邊出示了我精心制作的“水果圖譜”,看到這張?zhí)厥饬藞D譜,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在進行分組練習后,就嘗試著完整演奏,效果還真不錯。孩子的注意力明顯比以前集中了,興趣了更大了,孩子完成目標也更輕松了,效果也更好了。

活動后,我想,其實每個活動只要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用心去思考,精心去設計修改,認真的去組織,那么我相信孩子會更有興趣去學,也會學的更好的。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聲部動作,嘗試用樂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復習“身體動作總譜”。

二、學習分聲部動作。

1.提出要求:兩眼要看教師指揮拍打相應的.身體動作。

2.教師指揮幼兒練習分聲部動作。

三、幼兒拿樂器演奏。

1.幼兒根據(jù)教師前一步驟,拿樂器看教師指揮進行演奏。(對于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重點練習。)。

2.再次練習。

3.交換樂器演奏。

(1)提出要求:a.注意傾聽音樂,拿好樂器看好教師指揮演奏。

b.xxx中強,較快。c.第二部分稍弱、跳躍。d。最后一部分稍強,熱烈。

(2)幼兒看教師指揮演奏。

(3)小結活動情況。

4.幼兒再次演奏。在xxx處加入大鼓,效果會更好。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七

第一課時: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熟悉樂曲旋律和節(jié)奏,學習身體動作圖譜。

1、樂曲cd。

2、節(jié)奏圖譜和動作圖譜各一張

(一)導入:

(二)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熟悉節(jié)奏。

1、幼兒欣賞后提問:你感覺它是一首怎樣的樂曲?(活潑歡快)

2、再次欣賞,聽一聽它是幾拍子的樂曲?(二拍子)教師記錄節(jié)奏x x︱

3、幼兒按樂曲一拍一拍地拍手。

(三)出示節(jié)奏圖譜,根據(jù)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練習。

1、請幼兒找一找有幾種節(jié)奏型。(4種 x xx︱x x x x︱x—︱x x︱)

2、組織幼兒練習。

(1)個別嘗試。

(2)集體練習。

3、教師念節(jié)奏,看節(jié)奏圖譜練習1遍。(發(fā)現(xiàn)問題停下來練習。)

4、教師哼唱音樂,再次練習。

5、幼兒隨音樂看圖譜拍節(jié)奏。

(四)出示動作圖譜,學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

1、引導幼兒觀察動作圖譜并嘗試練習。

2、集體練習。重點練習第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

3、隨琴聲集體練習兩遍。

4、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

(五)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動作來表現(xiàn)樂曲,下次學習用樂器來演奏樂曲。

第二課時:

1、學習分聲部動作,嘗試用樂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

1、樂曲cd。

2、鈴鼓、小鈴、圓舞板、大鼓等打擊樂器人手一件。

3、幼兒座位排成豎6排。1——2排鈴鼓;3——4排小鈴;5——6排圓舞板。

(一)復習“身體動作總譜”。

(二)學習分聲部動作。

1、提出要求:兩眼要看教師指揮拍打相應的身體動作。

2、教師指揮幼兒練習分聲部動作。

(三)、幼兒拿樂器演奏。

1、幼兒根據(jù)教師前一步驟,拿樂器看教師指揮進行演奏。(對于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重點練習。)

2、再次練習。

3、交換樂器演奏。

(1)提出要求:

a、注意傾聽音樂,拿好樂器看好教師指揮演奏。

b、x xx中強,較快。

c、第二部分稍弱、跳躍。

d、最后一部分稍強,熱烈。

(2)幼兒看教師指揮演奏。

(3)活動情況。

4、幼兒再次演奏:在x x x處加入大鼓,效果會更好。

(四)活動結束:

1、教師讓幼兒說說演奏結束后的感受。

2、與小朋友合作得愉快嗎?為什么?

3、怎樣演奏使得聲音更加好聽?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八

本周二我在學校進行了一次公開課,對于很少上公開的我很是害怕,這一次我想了很多借口來克服了自己的膽怯,我能把這節(jié)課按照自己的設計上完,我很開心?,F(xiàn)在我就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反思。

一、這節(jié)課的進行前,我并沒有給學生進行任何的鋪墊,然而在我設計的連線題中,同學們能正確回答這四道題。說明在平常的學習中,學生掌握了上課的內(nèi)容,吸收了一部分知識。

二、這次課件是我進行二次加工,加入了方言版的《拔根蘆柴花》,便于學生欣賞到更加完整和地道的民歌,學生音樂知識的積累就是在平常的點點滴滴。長期的積累讓學生的音樂素質漸漸的提高。

三、在接下來的學唱環(huán)節(jié),我依舊利用我平常上課的風格,學生自己隨琴讀譜,這樣的作用是督促學生自主識譜的能力,本節(jié)課上我們也看到這個班級學生的能力,識譜以及歌唱的方法都很不錯,這是因為在平時課堂上我也很注重孩子們音樂能力的培養(yǎng)。

四、在音樂常識的學習上,這是新知識的'學習。下波音的學習中,學生很快理解了,但是在復習前倚音的時候學生沒有反應過來,由于我在平常教學當中只是一帶而過,所以學生不能記住這個知識點。其實知識看似小,如若老師不把它當做重點,學生也就不會放在心上。同樣的,在民族調(diào)式的學習中,我在連續(xù)兩節(jié)課上講了這個問題,在本節(jié)課分析調(diào)式的時候,學生很快就能回答上來。所以作為老師,要注重細節(jié),才能讓你的教學更有意義。

五、節(jié)奏律動。在這一塊環(huán)節(jié)上,節(jié)奏很簡單,也是他們平常練習的一點,但是在自我創(chuàng)作上學生的確做的不夠好,這和我平常沒有教他們?nèi)绾螘鴮懞喿V有關,所以他們無法自己創(chuàng)編節(jié)奏。

我校一直提倡淳真課堂,我覺得真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最后真也體在我們的公開課上,一直以來我都沒能學會花式課堂的教學方式,我在課堂上就是專注于教授學生基礎音樂知識。在以后的教學過程當中,我要把細節(jié)也抓住,更要把學生的基礎打好,做一個真正的“音樂老師”。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九

目標: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準備:

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過程:

1.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么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試著用想出的動作練習節(jié)奏)選擇適當?shù)膭幼髋湟魳吠暾槐椤?/p>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2.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么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節(jié)奏?用鼓。小鈴拍什么節(jié)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后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粗鴺菲髯V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3.交換樂器演奏1遍。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

第一課時: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熟悉樂曲旋律和節(jié)奏,學習身體動作圖譜。

二、活動準備:

1、樂曲cd。

2、節(jié)奏圖譜和動作圖譜各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二)幼兒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的情緒熟悉節(jié)奏。

1、幼兒欣賞后提問:你感覺它是一首怎樣的樂曲?(活潑歡快)。

2、再次欣賞,聽一聽它是幾拍子的樂曲?(二拍子)教師記錄節(jié)奏xx︱。

3、幼兒按樂曲一拍一拍地拍手。

(三)出示節(jié)奏圖譜,根據(jù)教師的節(jié)奏進行練習。

1、請幼兒找一找有幾種節(jié)奏型。(4種xxx︱xxxx︱x—︱xx︱)。

2、組織幼兒練習。

(1)個別嘗試。

(2)集體練習。

3、教師念節(jié)奏,看節(jié)奏圖譜練習1遍。(發(fā)現(xiàn)問題停下來練習。)。

4、教師哼唱音樂,再次練習。

5、幼兒隨音樂看圖譜拍節(jié)奏。

(四)出示動作圖譜,學習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

1、引導幼兒觀察動作圖譜并嘗試練習。

2、集體練習。重點練習第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

3、隨琴聲集體練習兩遍。

4、隨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xiàn)。

(五)活動: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動作來表現(xiàn)樂曲,下次學習用樂器來演奏樂曲。

第二課時: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分聲部動作,嘗試用樂器演奏。

2、能集中注意看指揮演奏,體驗合作成功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樂曲cd。

2、鈴鼓、小鈴、圓舞板、大鼓等打擊樂器人手一件。

3、幼兒座位排成豎6排。1——2排鈴鼓;3——4排小鈴;5——6排圓舞板。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身體動作總譜”。

(二)學習分聲部動作。

1、提出要求:兩眼要看教師指揮拍打相應的身體動作。

2、教師指揮幼兒練習分聲部動作。

(三)、幼兒拿樂器演奏。

1、幼兒根據(jù)教師前一步驟,拿樂器看教師指揮進行演奏。(對于在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重點練習。)。

2、再次練習。

3、交換樂器演奏。

(1)提出要求:

a、注意傾聽音樂,拿好樂器看好教師指揮演奏。

b、xxx中強,較快。

c、第二部分稍弱、跳躍。

d、最后一部分稍強,熱烈。

(2)幼兒看教師指揮演奏。

(3)活動情況。

4、幼兒再次演奏:在xxx處加入大鼓,效果會更好。

(四)活動結束:

1、教師讓幼兒說說演奏結束后的感受。

2、與小朋友合作得愉快嗎?為什么?

3、怎樣演奏使得聲音更加好聽?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一

目標:

1、在看圖譜做身體動作的基礎上,學習看指揮用樂器演奏。

2、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準備:

圖譜、鼓、碰鈴、雙響筒、鈴鼓。

過程:

1、今天,有這么多的老師到我們大一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那我們一起來《如果感到幸福就拍拍手》律動。

2、聽—————(音樂響起)什么音樂?這是一首我們上次學過的樂曲,我們一起看著圖譜用身體動作打出來。(個人完整用身體動作打一遍)提示聽清楚前奏和間奏。

除了用上面出示的身體動作,還可以用什么身體動作?(試著用想出的動作練習節(jié)奏)選擇適當?shù)膭幼髋湟魳吠暾槐椤?/p>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完整音樂)。

3、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1)來了這么多樂器,我們一起來認認他們,這是什么?鼓可以打什么節(jié)奏?用鼓。小鈴拍什么節(jié)奏?用小鈴或雙響筒。

(2)教師出示樂器譜。最后一段我們一起演奏。看著樂器譜聽音樂演奏一遍。

(3)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一起來做個小小演奏家。教師變換指揮順序演奏2—3次)。

4、交換樂器演奏1遍。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松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jié)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二

2、運用不同打擊樂器,為樂曲演奏。

樂曲圖譜一張,樂器人手一個,樂曲錄音磁帶

1、讓幼兒跟隨老師復習“身體動作總譜”。

2、幼兒看指揮分聲部動作。

3、探索用打擊樂器配樂

(1)“螃蟹、小魚都吹起了泡泡,小樂器們也要來為它們伴奏。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伴奏的嗎?”讓幼兒自由試試各種樂器的使用的方法、音色。

(2)分別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奏打擊樂器演奏方法,讓大家傾聽音色,并引導幼兒選擇音色、音量合適的使用方法。

(2)出示圖譜,選出幼兒創(chuàng)編的其中三種樂器使用方法,引導幼兒用哪種樂器怎樣使用比較合適,根據(jù)幼兒講述老師貼上相應小圖片。

(3)幼兒看圖譜和老師指揮進行配器演奏2-3遍

(4)引導幼兒改變配器使用方法,按新的方案看指揮演奏。

(5)注意傾聽,提出力度要求。引導幼兒根據(jù)力度要求,選出最佳配器使用方案進行完整的演奏。

先進行復習,讓孩子回憶昨天學過的知識,在復習過程中,我又把幾個銜接的地方強調(diào)了一下。

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知道樂曲的拍子,但是有時反應不過來,可能是缺乏聯(lián)系吧,等熟練以后我想情況會有所改變。

在第一教時時,我們已經(jīng)熟悉了樂曲,并能根據(jù)音樂的曲段進行身體動作。

在第二教時,我們要運用樂器進行演奏,雖然樂曲有些熟悉了,但是要用樂器演奏,孩子還是顯的無所適從,只是拿著樂器非常興奮。我想,要進行打擊樂,就必須要有清楚的圖譜,但課程上的圖譜我覺得還不夠清楚和實用,我得自己重新設計一張既美觀又清楚的圖譜。

應該怎么樣設計呢,我不禁犯難了。這時放在桌子旁小朋友帶來的水果給了我靈感,或許可以把這三種水果分別來代替這三種樂器,并在圖譜上畫出來,這樣一來,小朋友看到自己一組的水果就知道該他們演奏了。心動馬上行動,我先畫好圖譜,然后再在節(jié)奏下面畫好各種樂器所代表的水果。ok了,我想,這下孩子在活動中肯定能更加清楚的進行演奏了。

活動馬上開始了,在復習完前一教時的內(nèi)容后,我突然出示了三只水果,蘋果、橘子、香蕉,孩子都感到很好奇,音樂課上,老師拿出水果來干什么呢?激起了他們強烈的好奇心。然后我把小朋友分成‘蘋果隊’、‘橘子隊’、‘香蕉隊’,讓三隊小朋友分別拿好三種樂器?!敖酉聛?,我們要開始演奏了?!蔽疫呎f邊出示了我精心制作的“水果圖譜”,看到這張?zhí)厥饬藞D譜,孩子們都睜大了眼睛。在進行分組練習后,就嘗試著完整演奏,效果還真不錯。孩子的注意力明顯比以前集中了,興趣了更大了,孩子完成目標也更輕松了,效果也更好了。

活動后,我想,其實每個活動只要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用心去思考,精心去設計修改,認真的去組織,那么我相信孩子會更有興趣去學,也會學的更好的。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三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及演奏,讓幼兒充分感受樂曲帶來的活潑、歡快的情緒。激發(fā)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2、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jié)奏,學習演奏分聲部打擊樂器。培養(yǎng)幼兒對打擊樂器的興趣。

3、掌握2/4拍節(jié)奏,知道這是一首江蘇民歌。

活動準備:知識--初步對樂曲進行欣賞,認識蘆柴花。

物質--節(jié)奏譜,提示圖片若干,錄音機,多媒體,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聽音樂入教室。

2、談話引出課題“和小朋友在一起跳舞我感到真快樂啊!雖然是非典時期可是我看到小朋友們都笑嘻嘻的,你能告訴我你為什么這樣高興嗎?”(幼兒說)“哦,對啊老師們作好了一切消毒工作,小朋友們也都天天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我們相信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非典的!”

二、開展。

1、欣賞音樂“在江蘇揚州有一群小朋友他們也很快樂,他們那里有很美麗的湖泊,在湖的旁邊長滿了潔白的蘆柴花,小朋友們正高興的拔蘆柴花。你猜他們拔了蘆柴花會干什么呢?”(幼兒說)“我想啊,現(xiàn)在戰(zhàn)斗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白衣天師,他們整天忙碌在病房里救治病人,沒有時間到美麗的湖邊走走,這些小朋友會不會把蘆柴花送給他們呢?老師今天就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樂曲名字就叫'拔根蘆柴花'。”(聽音樂)。

聽后提問:“你聽了這首樂曲你想到了什么?”

“這首樂曲是幾拍子的?”(引導幼兒用身體樂器打出2/4拍節(jié)奏)。

2、出示節(jié)奏譜,看圖學習節(jié)奏型。

(1)完整看節(jié)奏譜用手拍出節(jié)奏型。

(2)學習用腳演奏(引導幼兒學習怎樣演奏的聲音好聽)。

(3)學習用小手演奏。

(4)聽音樂將幼兒分組,一組用小手一組用小腳,中間部分老師來演奏。(引導。

幼兒會看老師的指揮)。

3、自選打擊樂器進行演奏。

(1)選擇樂器:“剛才小朋友跺腳、拍手、拍腿、拍肩、拍頭都是根據(jù)身體由下到上,由低到高的順序來演奏的。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打擊樂器,咱們將它們的聲音由低到高的排排隊,把用身體小樂器演奏換成用打擊樂器演奏?!保ㄒ龑в變鹤⒁鈨A聽幾種樂器的聲音,進行選擇)。

(2)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邊(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4、聽音樂分聲部演奏。

三、結束。

1、講評鼓勵:“你聽,這首原本就很快樂的樂曲讓我們用打擊樂器配上伴奏,顯得更加熱鬧、活潑起來。小朋友們笑一笑,所有的煩惱都跑掉,就連非典也不敢靠近我們,灰溜溜的走開了。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興?。俊?/p>

2、教師和幼兒表演舞蹈“拔根蘆柴花”自由結束。

“老師還為這首樂曲編了一段好看的舞蹈,你們想不想看?”(教師表演第一段,幼兒和老師共同表演第二段)。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四

2、通過身體模仿動作的練習,熟悉節(jié)奏,學習演奏分聲部打擊樂器。

培養(yǎng)幼兒對打擊樂器的興趣。

3、掌握2/4拍節(jié)奏,知道這是一首江蘇民歌。

活動準備:知識--初步對樂曲進行欣賞,認識蘆柴花。

物質--節(jié)奏譜,提示圖片若干,錄音機,多媒體,打擊樂器。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聽音樂入教室。

2、談話引出課題"和小朋友在一起跳舞我感到真快樂??!雖然是非典時期可是。

我看到小朋友們都笑嘻嘻的,你能告訴我你為什么這樣高興嗎?"(幼兒說)。

"哦,對啊老師們作好了一切消毒工作,小朋友們也都天天高高興興的來幼。

兒園,我們相信我們一定會戰(zhàn)勝非典的!"。

二、開展。

1、欣賞音樂。

2、出示節(jié)奏譜,看圖學習節(jié)奏型。

(1)完整看節(jié)奏譜用手拍出節(jié)奏型。

(2)學習用腳演奏(引導幼兒學習怎樣演奏的聲音好聽)。

(3)學習用小手演奏。

(4)聽音樂將幼兒分組,一組用小手一組用小腳,中間部分老師來演奏。

(引導幼兒會看老師的指揮)。

3、自選打擊樂器進行演奏。

(1)選擇樂器:"剛才小朋友跺腳、拍手、拍腿、拍肩、拍頭都是根據(jù)身體。

由下到上,由低到高的順序來演奏的。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打擊。

樂器,咱們將它們的聲音由低到高的排排隊,把用身體小樂器演奏換成。

用打擊樂器演奏。"(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幾種樂器的聲音,進行選擇)。

(2)看指揮用樂器演奏一邊(提醒幼兒要注意看老師的指揮)。

4、聽音樂分聲部演奏。

三、結束。

1、講評鼓勵:"你聽,這首原本就很快樂的樂曲讓我們用打擊樂器配上伴奏,

顯得更加熱鬧、活潑起來。小朋友們笑一笑,所有的煩惱都跑掉,就連非。

典也不敢靠近我們,灰溜溜的走開了。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興啊?"。

2、教師和幼兒表演舞蹈"拔根蘆柴花"自由結束。

"老師還為這首樂曲編了一段好看的舞蹈,你們想不想看?"。

(教師表演第一段,幼兒和老師共同表演第二段)。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五

活動目標:

1.樂于參與活動,感受音樂其活潑、歡樂的情緒。

2.能根據(jù)圖譜的提示和樂曲的旋律,設計出打擊樂器的方案,看指揮進行演奏,在演奏中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樂器。

3.熟悉樂曲旋律,嘗試聽音樂用打擊樂器演奏。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引導幼兒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理解歌詞,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圖譜、圓舞板、碰鈴、鈴鼓。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進行過打擊樂活動。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情境導入師:今天呀,池塘里的小動物們開了一場音樂會,接下來我們就來仔細聽聽吧!

師:第二個表演的是小螃蟹,它表演的是跳舞你們能不能看著節(jié)目單來試一試拍手呢?教師指圖,幼兒拍手。

師:第三個表演的是小金魚,它表演的是什么?誰能來動作表示一下?

今天老師想請小朋友分開演奏,哪一組小朋友來做拍手動作?依次安排跺腳和拍腿動作。分開演奏時一定要看老師的手,如果老師指著哪一組,哪一組就要打節(jié)奏。(看指揮練習2遍動作)。

三、全體幼兒演奏樂曲。

師:今天老師要做一個指揮家,請小朋友看著指揮家的動作,聽指揮家的口令。

要求:選擇你喜歡的打擊樂器,請音色相似的樂器坐到一起師:你們想一下,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樂器演奏的聲音更和諧、更美?(看指揮、用正確的方法來打節(jié)奏、和小伙伴們要配合默契)3.交換樂器演奏小朋友演奏的真棒,下面要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在凳子上,選擇你喜歡的打擊樂器,請音色相似的樂器坐到一起。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們今天演奏的真棒!今天的森林音樂會到此結束,小演奏家們謝幕!

活動反思: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于節(jié)奏圖上的節(jié)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jié)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jié)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jié)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變化節(jié)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赡苁沁B我自己到哪里變化節(jié)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拔根蘆柴花音樂教案篇十六

活動目標:

1.通過整體模仿動作,學習隨樂看圖譜分聲部演奏打擊樂器。

2.有意識地體會打擊樂器的演奏效果,注意樂器的音量、音色與樂曲情緒的一致和諧。

3.能大膽表現(xiàn)歌曲的內(nèi)容、情感。

4.借助圖譜記憶歌詞、學習歌曲《拔根蘆柴花》。

活動準備:

音樂(見空間資源庫文件夾),圖譜一幅。

活動過程:

一、了解《拔根蘆柴花》是勞動歌曲的特點和它的由來。

二、第一遍整體欣賞音樂,并說說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曲子。

第二遍欣賞曲子可以輕輕地跟著打節(jié)奏。

三、出示節(jié)奏圖譜,請幼兒找出其中一樣的節(jié)奏,進而認識四種節(jié)奏型。

第三遍請小朋友結合節(jié)奏圖譜聽音樂。

第四遍,請小朋友一邊聽,一邊看圖譜,一邊打節(jié)奏。

第五遍,根據(jù)小朋友在打節(jié)奏過程中的問題,進行重點練習(可以分段練習)。

活動反思:

我記得在中班聽老師上打擊樂《楊柳青》時,孩子對于節(jié)奏圖上的節(jié)奏型認識比較模糊,所以這次在活動中當我出示節(jié)奏圖時,沒有問:“圖上有哪些不同的節(jié)奏。”而是請小朋友找找一樣的節(jié)奏,這樣的效果比較好。

缺點:

1.變化節(jié)奏的地方強化的不夠,孩子掌握的不夠好??赡苁沁B我自己到哪里變化節(jié)奏也不夠清楚,更加不能準確地哼唱出來。

2.最后的表演一直是我指圖孩子練習,沒有脫離圖譜讓孩子們嘗試。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454011.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