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教案可以促使教師深入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教案的設(shè)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認知水平。這些教案范例不僅注重認知目標的達成,還注重學生能力和情感的培養(yǎng)。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6個生字:朋、觀、相、童、雷、香;了解這6個生字的結(jié)構(gòu);理解6個詞語。
2、學習4個偏旁:“又”、“木”、“雨”、“禾”。
3、學習兩個句子。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1、圖一幅,畫有兩個小朋友每個人各拿生字的一個部分,共兩張。
2、字詞卡片。
3、幻燈片若干張。
第1課時。
教學要點:
初學生字,學習生字的結(jié)構(gòu)和新偏旁。
教學過程:
1、復(fù)習檢查,導入新課。
(1)用卡片“開火車”認讀已學的字:月、又、見、木、目、立、里、雨、田、禾、日。
(2)告訴學生:很多生字是通過已學的字拼湊而成,今天我們要講的生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2、看圖學字。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說說把圖畫上兩個小朋友所舉的兩個字合起來是什么字?
3、拼拼讀讀。
(1)要求學生翻書拼拼讀讀生字,并對照圖畫進行拼讀。
(2)指名試讀,正音。
(3)教師范讀,領(lǐng)讀生字。
4、字詞教學。
師生共同分析字形,初步理解字義。
(1)朋:讓學生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邊書空邊說筆畫。
(2)觀:讓學生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又”跟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又”是否有區(qū)別?然后指出這個“又”是偏旁,跟我們學過的“又”是有區(qū)別的。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又”的區(qū)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3)相:讓學生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我們把它叫做什么結(jié)構(gòu)的字?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木”字跟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木”字是否有區(qū)別?然后指出這個“木”字也是一個偏旁,跟我們學過的“木”字是不一樣的。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木”的區(qū)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上述三個生字的結(jié)構(gòu)是否有共同處?然后指名讓同學說一下。老師最后點出這三個生字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
下面我們再學幾個上下結(jié)構(gòu)的生字。
(4)童:同學們一起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成的?它是否是上下結(jié)構(gòu)?邊書空邊說筆畫。
(5)雷:請一個同學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它是否是上下結(jié)構(gòu)?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雨”字是否跟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雨”字比起來有點小,這就對了,因為這里的“雨”字是作為一個偏旁。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雨”的區(qū)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6)香:請一個同學說說這是由哪兩個字合起來的?它是否是上下結(jié)構(gòu)?邊書空邊說筆畫。這里的“禾”字跟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禾”字是否有區(qū)別?然后指出這個“禾”字也是一個偏旁,跟我們學過的“禾”字是不一樣的。然后老師示范如何寫這個新的筆畫。注意跟字“禾”的區(qū)別。讓學生書空幾次。
5、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四個新學的生字的筆畫,同時讓同學們知道不同結(jié)構(gòu)的生字在田字格中應(yīng)注意如何分配書寫空間,以使寫起來的生字有種美感。
6、課后作業(yè)。
(1)熟讀生字。
(2)書寫6個生字各10次,注意今天剛學的偏旁的書寫。
第2課時。
教學要點:
學習6個詞語和2個句子,以進一步鞏固生字,達到對生字的理解。
教學過程:
1、復(fù)習檢查,導入新課。
(1)用卡片認讀新學的生字、偏旁。
(2)請幾位同學上來板書這幾個生字,其余同學在下面默寫這幾個生字。
(3)通過一個形象的說明:同學們玩游戲時如果只有一個人玩時是否會感到?jīng)]有意思,而兩個人玩時會感到特別有意思。其實字也是一樣的,如果只有一個孤零零的它,它會感到寂寞的,所以我們需要給它找個好朋友。
2、講授新詞語。
用幻燈片的形式順次呈現(xiàn)要學的六個詞語,并在其中配以輔助圖片用以說明新詞。下面詞語未加說明都是事先呈現(xiàn)。括號里的內(nèi)容為可能用到的情景。
(1)朋友。
同學們有沒有朋友啊?老師很想跟大家交個朋友,大家愿意嗎?“朋”是有兩個“月”構(gòu)成的,兩個“月”在一起,是否可以成為好朋友呢?然后老師范讀“朋友”,同學們跟老師念幾次。
(2)觀看。
同學們還記得“看見”這個詞嗎?今天我們學得這個詞也有“看見”的意思。呈現(xiàn)“觀看”這個詞,不過這個詞比“看見”這個詞稍微正式一點,如我們說看電視節(jié)目,不能說“看見”,而應(yīng)該說“觀看”,同學們說對嗎?然后請一位同學起來讀一下這個詞。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3)相同。
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解釋一下這個詞,或者舉個例子也可以。同學解釋后,老師指出這個詞就是“一樣”的意思。同學們再看一下這個字“相”,它的兩部分是否有相同之處。對了,它的左右兩個字的讀音是相同的。同學們真聰明。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4)兒童。
你們是兒童嗎?對了,我們還有個兒童節(jié)呢!誰知道兒童節(jié)是幾號?請一位同學起來說說。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5)雷雨。
同學們看圖中的雨下得大嗎?是否還聽到有聲音?同學們怕不怕啊?這就叫“雷雨”,呈現(xiàn)“雷雨”這個詞,下雷雨的時候都有“轟隆隆”的聲音,因為這時候天公發(fā)怒了。(啊!你問為什么天公發(fā)怒了?老師也不知道,老師希望你們長大了給老師一個答案,同學們愿意嗎?)好的,接下去跟老師讀幾次。
(6)香花。
我想問一下有多少同學去過公園?請這位同學起來說一下,公園里有些什么東西?(很好,不過好象還有些你沒說到,你說的都是好玩的,還有好看的嗎?再請一位同學。)對了,公園里還有許多花,你們覺得這些花香嗎?呈現(xiàn)“香花”這個詞,我們把這些花叫做“香花”。老師范讀,同學們跟著念幾次。
接下去請同學們大聲讀幾次剛剛學過的這幾個詞語,邊讀邊書空。
3、講授句子。
(1)呈現(xiàn)句子:“兒童公園里花兒香”,“雷雨過后,太陽出來了”。
(2)請幾位同學起來念一下,看看誰念得。(大家的表現(xiàn)都很好,我們給這幾位同學鼓掌。)。
(3)老師先范讀句子一次,接下去同學們跟老師讀。
4、書寫詞語。
老師想看看同學們把剛才學的詞忘了嗎?出示詞語卡片,請幾位同學起來讀一下。然后書寫這幾個詞語和句子。
5、課后作業(yè)。
(1)抄寫這六個詞語5次,句子兩次。
(2)用上節(jié)課學過的'這六個字組詞。每個字組兩個詞語。
(3)學過的這六個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4)預(yù)習第二課生字和詞語。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二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認一認5
我們今天來學《認一認5》。(齊讀課題)
1、同學們看,你們認得這些字嗎?
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
先自己試著讀一下。
2、誰想說一說,你都認得哪些字,還有哪些不認得?
讓學生自己認一認,說一說。
會認的同學教一教不認得的同學。
3、初記之后,自己再來讀一讀。
1、出示前四個字:刀、戈、弓、矢及圖畫
大家看這四樣是什么?
隨機出示卡片,引導學生讀“刀、戈、弓、矢”教師正音。講解:矢就是箭。
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刀、戈、弓、矢”。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故事《送信》
出示圖片:身上帶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將軍。
“大家看這是誰?身上都有什么武器?”
“現(xiàn)在兩軍打仗,將軍要去送一封信到軍營,但是路途很遠,而且在路上要渡一條河,在路上準備有四種工具。(出示地圖和牛、馬、車、舟。)大家想一想:將軍怎樣用這四樣工具送信呢?有很多種方法?!币龑W生想一想、說一說。
“送信的任務(wù)成功完成,你可不要忘記送信的四種工具它們是牛、馬、車、舟?!?/p>
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牛、馬、車、舟”。
3、看圖自己認羽、角、齒、革
卡片鞏固讀“羽、角、齒、革”。
4、游戲:給好吃的“找朋友”
讓學生看圖認字:瓜、果、麥、豆。
拿著卡片瓜、果、麥、豆貼在圖的下面。
1、卡片開火車讀一讀所有的漢字。
2、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讀一讀。
3、將16個漢字的拼音去掉,讀一讀。
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一共認識了16個字,真能干!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三
(1)借助拼音會讀課文中的帶讀字:“加”、“偏”、“旁”、“認”、“結(jié)”、“構(gòu)”、“讀”、“寫”、“詞”、“語”、“擴”、“句”、“吹”、“扶”。
(2)學會5個生字:“法”、“樹”、“倒”、“苗”、“字”。認識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知道生字的結(jié)構(gòu):“法”是左右結(jié)構(gòu),“樹”、“倒”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苗”、“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3)會根據(jù)生字組詞。根據(jù)生字造句。
(4)會舉例加偏旁可以構(gòu)成生字(如;“紅”、“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構(gòu)成漢字的方法的印象。
(5)使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了解漢字的一些構(gòu)字規(guī)律,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2個課時。
掛圖一副,寫有生字與詞語、句子、偏旁、筆畫的卡片。
初讀課文,學習新偏旁和生字詞。
a、用卡片“開火車”認讀筆畫:“橫”、“撇折”、“豎”、“橫撇”、“豎彎鉤”、“提”、“橫”“折”。
b、復(fù)習第一課生字。
c、告訴學生:前一課我們學了《合起來,認一認》。知道了兩個單獨的漢字合在一起可以構(gòu)成一個新漢字。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加偏旁,認一認》。這一課我們要學的是一個偏旁加上一個漢字可以構(gòu)成一個新漢字。
引導學生看卡片,卡片上寫有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熟字:“工”、“去”、“對”、“到”、“田”、“子”。
a、學生根據(jù)拼音,認讀教學字與帶讀字。
b、由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同時指出學生讀錯的字詞。
c、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法”: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去字,合起來讀法。)。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法”。
“樹”: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木字旁,中間是又字,右邊是寸字,合起來讀樹。)。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樹”。
“倒”: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單人旁,中間是至字,右邊是立刀旁合起來讀倒。)。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倒”。
“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合起來讀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苗”。
“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子字,合起來讀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字”。
d、總結(jié)生字的結(jié)構(gòu),歸納出字形結(jié)構(gòu)相同的字。
e、再讓學生讀一遍偏旁、生字、詞語、以加深印象。
重點指導“樹”、“倒”。因為這兩個字筆畫較多。
注:學習基礎(chǔ)較好的班級,新偏旁和新筆畫的教學,可以出示拼音。讓學生運用拼音自己學會,以增強自信和學習興趣。
朗讀生字、詞語、句子,讓學生用生字組詞,進行練習以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a、讓學生朗讀課文一遍。
b、指名認讀偏旁、生字和詞語。
c、讓學生指出生字的'結(jié)構(gòu),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結(jié)構(gòu)是相同的。
利用生字進行組詞,并完成課后練習3。
“江”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樹”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苗”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a、指名讀句子“大風吹倒了小樹?!薄拔野研浞隽似饋怼!?/p>
b、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利用其他生字進行造句,以便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加偏旁,認一認”。這篇課文是教我們一個漢字加上一個偏旁可以構(gòu)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是我們漢字構(gòu)成中的一條規(guī)律。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認識許多漢字。
讓學生在練習中舉出其它加偏僻構(gòu)成新漢字的例子(例如:“紅”,“好”)。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四
一、設(shè)境激趣,引出課題。
1、出示春景圖,引導談話。
小朋友你們瞧,春天來了!在這個美好的季節(jié)里,有位神奇的客人要來到我們中間,她會是誰呢?(學生猜測)。
課堂氣氛的營造至關(guān)重要,良好的氣氛更易讓學生入情、入境,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尤其導入語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2、出示課題,指導讀題。(學生友好地向小池塘打招呼)。
這樣的開頭快速地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興趣被有效地激發(fā)起來。
二、配樂朗讀,激發(fā)興趣。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課文。
悠揚的伴奏聲,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加之文句本身的優(yōu)美,必將激起學生的讀書欲望。
三、多向?qū)ёx,入情入境。
(一)導讀第一自然段。
1、讀了課文,我們對小池塘有了一些了解,課文內(nèi)把小池塘比作了什么?
教師簡筆畫“大眼睛”。
通過簡筆畫形象地突破了“睫毛這個難點。
2、小池塘是一只什么樣的大眼睛?(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導看圖,說說哪兒像大眼睛,哪兒像睫毛?
4、各小組一邊齊讀課文,一邊想象小池塘的樣子。
5、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其余學生參與評價。相機指導讀好“輕輕”、“一閃一閃”長長”。
師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中交流,老師還將評價讓位給學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
(二)、導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思考:小池塘這只大眼睛看到了什么?
2、學生上臺板書:白云、太陽、月牙、星星。(請四名學生代表上臺在黑板上板演小池塘看到的景物,其余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強調(diào)書寫姿勢,要求把字寫得正確、美觀。)。
將教師板書的權(quán)力讓位給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參與板書設(shè)計的樂趣,又解決了如何在閱讀課中滲透寫字教學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
(1)、學生選擇喜愛的句子上臺讀給大家聽,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它。
教師走下了講臺,和學生一起探討問題,聽學生的見解,從旁指導著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講臺成了學生自由發(fā)揮、自由表現(xiàn)的舞臺。
(2)、相機播放.課件,使學生感受池塘倒影的美麗,讀出喜愛之情。
(3)、反復(fù)誦讀表現(xiàn)美,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教師要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充分地讀。這里通過讓學生多誦讀幾遍自己喜歡的句子營造一個有利于閱讀情緒化的“場”,讓學生主動地讀,達到自讀自悟,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指導背誦。
《學記》中說:“能博喻然后能為師”,學生在積累體驗中,進一步體會到池塘美、春更美。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學習資源,通過教師及學習伙伴間的交流、對話、協(xié)商、討論,運用意義建構(gòu)的方式獲得的。學生在拓展學習中能夠加深對教材的體驗,形成個性化的知識結(jié)構(gòu),提高語文素養(yǎng)。
(1)、教師背誦課文。
(2)、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背誦課文。(可看板書、找規(guī)律、畫簡筆畫、邊背邊想象……)。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動的特點,讓學生動起來,在輕松的氣氛中完成背誦,效率和效果大大提高。
5、放飛想象,拓展訓練。
還有什么景物也能倒映在小池塘里?它們又像什么呢?
“說話”是我們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語文教學中,說話訓練尤為重要。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說和寫并不是同步的,為了縮短說和寫之間的差距,創(chuàng)設(shè)一個讓學生當小詩人來作詩的情境,這樣不但讓學生產(chǎn)生了新奇感,而且運用了所學語言。
(三)、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總結(jié)課文(引導學生找合作伙伴,結(jié)成學習小組,在小組內(nèi)用自己最喜愛的方式來表現(xiàn)課文。)。
讓學生找合作伙伴,用自己最喜愛的方式表現(xiàn)課文,這是語文閱讀教學多元化的大膽嘗試,學生在此情境中人人參與到學習中來,滿足了他們的表現(xiàn)欲望,體驗到了成功。
板書設(shè)計:3.小池塘。
設(shè)計者為打破語文課堂“一頭沉”的局面,做了大膽的嘗試。她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質(zhì)疑解難、設(shè)計板書、上臺展示成果,用讀來抒發(fā)自己的體驗,逐步將學生帶進了自主探究的學習境界。教師轉(zhuǎn)變觀念,轉(zhuǎn)變教的方式,由原來口授、設(shè)問、解答變?yōu)樵O(shè)計學生自主探究的條件引導學生把以往過多依賴老師學習的只聽、只記的學習方式變?yōu)樘岢鲆蓡?借助討論和老師提供的學習條件設(shè)計其活動,多方位探索。以心理學、建構(gòu)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jù)新課標精神,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情景資源,創(chuàng)設(shè)情景;運用教材,感知課文;整合課程資源,質(zhì)疑探索;處理信息,拓展學習,最終達到知識建構(gòu)的目標,促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致力于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形成與發(fā)展。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五
活動目標:
1.能區(qū)分方形和長方形,感知它們的特征。
2.聯(lián)系方形、長方形的物品。
活動準備:
摸箱和圖形塊,圖形印章。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6--19頁。
活動過程:
一、給圖形描邊。
1.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方形和長方形”,看上面的方形和長方形,叫說長方形的名稱。然后幼兒用筆給兩個圖形描邊。要求每個圖形的一條邊描一種顏色。
2.提示幼兒,一邊描一邊比較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3.操作后說一說:方形和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主要比較兩種圖形的邊有什么不同,結(jié)合操作體驗,進行感知經(jīng)驗的比較。
三、長方形像什么?
四、分組活動。
1.給圖形涂色。
使用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第18頁。讓幼兒數(shù)數(shù)方形有多少?長方形有多少?把方形涂一種顏色?把長方形涂一種顏色。
2.摸圖形。
供給摸箱和圖形快,印章。幼兒做圖形標記插進分類盒中,再從摸箱中摸圖形塊,按標記分放。一邊放一邊說是什么圖形。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六
了解作者及寫作年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理解課文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爐的寫作特色。體會本文清新淡雅的意境和嚴整而富于變化的語言。
積累文言詞匯,培養(yǎng)古文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背誦全文。
掌握白描寫作的手法。
體會人物語言的妙處,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導入新課〗。
冬季最令人高興的莫過于下雪了,那飄揚著的雪花,凝聚著對大地的熱愛,從無垠的天幕灑落,在我們頭頂飛舞,撫摸著我們,感化著我們,讓我們享受熱烈、靜穆、自由。下雪啦,多好!
雪帶給我們的感受?--靜穆、純潔、純凈、闊大而遼遠--。
上學期我們學過一篇課文《詠雪》,謝道韞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成為詠雪的佳句,謝道韞因此被譽為“詠絮之才”。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末張岱的小品《湖心亭看雪》。閱讀課文,動腦思考,看看張岱是如何抓住“看”字寫雪的。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僑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來,均為顯宦。他早年過著精舍駿馬,鮮衣美食,斗雞放鷹,彈琴吟詩的貴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曉音樂戲劇,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從事著述。著有《石匱書》《史闕》《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瑯yuan集》《快園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憶個人經(jīng)歷的生活瑣事。同時也是對晚明社會文化風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現(xiàn)出對鄉(xiāng)土和故園的懷念,也流露出不少傷感情緒。描寫細膩生動,風格流麗清新,極富詩情畫意。在晚明小品中獨樹一幟(《明清名家小品精華》第583頁)。文體:《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
〖理清文章線索〗。
明確: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時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兩個金陵人?(舟子、小童);。
〖合作探究〗。
(一)既然題目是《看雪》,現(xiàn)在我們就共同來品味張岱眼中的雪世界。請大家在文中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并加以評析。
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通過聽覺寫景,寫出了大雪后一片靜寂,湖山封凍,人鳥瑟縮不敢外出,寒噤不敢作聲,連空氣仿佛也凍結(jié)了。一個“絕”字巧妙地從人的聽覺和心理感受上畫出了大雪的威嚴。這不禁讓我們聯(lián)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視覺)二者雖寫法不同,但達到了同樣的藝術(shù)效果。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前一句作者連用三個“與”,生動地寫出了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寫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闊大遼遠之勢,即著眼于“大”字。移步換景,變換角度,作者又連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北憩F(xiàn)了隨著小舟的緩緩行進,湖中景物依稀可辨的景象,同時它們的排列由大至小,突出“小”字。
本段文字寫景所用手法為白描,你能否在我們學過的課文中舉出一兩個例子并加以分析。
『品味白描手法的妙處。
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這種寫作手法就是白描。
本段文字寫景,卻又不止于寫景,透過這個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讓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如“蒼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有孤獨、落寞之感慨;有超凡脫俗的閑情雅致。此正謂: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學生再朗讀體味)。
你能在文中再找出一些能表現(xiàn)作者此種情懷的詞或句子嗎?并分析。(獨、癡)。
(二)難道真的無人擁有如此情趣嗎?看來不是,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還有誰有這樣的閑情雅致。(湖心亭對座飲酒觀雪的兩個金陵人)。
作者在巧遇時的心情如何?
--驚喜、愉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這一驚嘆雖發(fā)之于二客,實為作者的心聲,但作者并不說自己巧遇知音的愉悅、驚喜,反寫二客,此正所謂“文如看山不喜平”,足見作者用筆之巧。(強飲三大白)自己本不善飲,但對此景,當此時,逢此人,卻不可不飲,而且連飲三大杯,由此我們可以想象“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名句。
--惆悵。知己難覓,難求。為此古人曾發(fā)“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而我不經(jīng)意之間,卻遇到了,但緊接著卻又是無奈的分別并且難有后約之期。想及如此,怎能不令人惆悵、悵惘!
本文敘事是線索,寫景是重點,抒情是靈魂。作者在描寫的過程中做到了景有含情,情景交融,情事交融。作者在寫景、敘事中透露出作者游湖觀雪的雅趣,顯得悠遠脫俗,卓然獨立。湖、山、人共同構(gòu)成了極具藝術(shù)境界的畫面。
〖賞析〗本文是張岱小品的傳世之作。作者通過追憶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經(jīng)歷,表現(xiàn)了深摯的隱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戀和感傷的情懷。作者在大雪三日、夜深人靜之后,小舟獨往。不期亭中遇客,三人對酌,臨別才互道名姓。舟子喃喃,以三人為癡,殊不知這三人正是性情中人。本文的特點是文筆簡練,全文不足二百字,卻融敘事、寫景、抒情于一體,尤其令人驚嘆的是作者對數(shù)量詞的錘煉功夫,“一痕”、“一點”、“一芥”、“兩三?!币唤M合,竟將天長水遠的闊大境界,甚至萬籟無聲的寂靜氣氛,全都傳達出來,令人拍案叫絕。作者善用對比手法,大與小、冷與熱、孤獨與知己,對比鮮明,有力地抒發(fā)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揮之不去的故國之思。
〖分組完成下列問題〗。
1、敘事是本文的線索,請找記敘文的要素,看雪的時間、目的地、人物、事件。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時分;。
目的地--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及兩個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僅僅是看雪嗎?還有看人)。
2、全文共兩段,請簡要介紹各段的大意。
第一段總寫雪的環(huán)境和雪夜舟中看雪。
第二段寫亭中與人共飲。
3、寒冬臘月,大雪三日,夜深更定,作者獨游西湖,鐘情山水的獨特個性卻遇上了知音人,他在湖上邂逅了兩位客居杭州的人。默讀此段,找出表現(xiàn)獨寂的夜游者相逢的心境的詞。
見余大喜”中的“大喜”既是亭中人的驚喜,也是作者夜游的獨特心境。
作者落拓不羈,放浪于山水之間的高雅情調(diào)得到了應(yīng)和。
作者借舟子的一個“癡”字點題,表現(xiàn)特有的感受,展示他鐘情山水、淡濁孤獨的獨特個性。
5、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試舉例分析說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個字,篇幅短小,語言嚴整而富于變化,文字簡約,豐厚。如“獨”、“大喜”、“霧凇沆碭”等。
6、從小品文的角度,試分析此文的特點。
本文是張岱小品中的名篇,有美的情趣,美的意境,美的韻味,美的語言。
〖達標訓練〗。
一、課堂討論:對“西湖”詩文的認識有哪些?
二、自測題。
1、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義與其他三句不同的是(c)。
a、惟長堤一痕b、一童子燒酒。
c、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d、余拿一小舟。
2、下面句中加點字與“客此”的“客”用法相同的是(c)。
a、顧之,客請與予對局b、余強飲三大白而別。
c、以河為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d、有兩人鋪氈對坐。
3、湖上的長堤、湖心亭、小舟,在作者筆下為什么是“一痕”、“一點”、“一芥”?
因為湖上霧濃,所以長堤、湖心亭看似“一痕”、“一點”、“一芥”,形容船小。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描寫手法表達感情。
《湖心亭看雪》白描清高自賞,淡淡愁緒。
《江雪》烘托懷才不遇的孤獨感。
前者屬白描,西湖奇景與游湖人的雅趣相互映照,后者屬烘托手法,景為人設(shè);前者表達了作者清高自賞、超凡脫俗的感情,后者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孤獨。
《新課程標準》對初中生階段的文言文學習提出了要求:“閱讀淺顯的文言文,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節(jié)本內(nèi)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手法,能初步理解和鑒賞文學作品,手搔高雅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绷硗?,俄國作家契訶夫在談?wù)搫?chuàng)作體會時說過這樣一句話:“簡潔是才力的姊妹,寫的有才華就是寫得短”,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的證明。全文不過一百六十字,卻把湖心亭的夜間雪景寫的氣象混莽,恍惚迷離,把作者擁毳衣爐火、深夜觀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懷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鑒于這些,我將本文的教學目標設(shè)定為:1.積累一些文言詞匯,培養(yǎng)閱讀文言文的能力;2.感悟作者的情感,反復(fù)誦讀,并背誦;3.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寫,掌握并運用白描手法。
針對目標,我設(shè)置了如下教學環(huán)節(jié):1.導語;2.展示教學目標;3.學生介紹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4.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句,整體感知文意(這里包括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教師正音、學生自主學習借助注釋疏通文句、小組討論,質(zhì)疑、學生教師答疑、檢查自學);5.合作探究,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這里包括學生質(zhì)疑,學生老師答疑,小組討論,教師總結(jié)形成板書);6.師生共同品讀文中描寫雪景的文字,學習白描手法(這里包括對白描手法的介紹,使用白描手法的范例);7.總結(jié)語。
回顧這節(jié)課,我覺得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總結(jié)反思如下:
1、本課的亮點在于以“讀”突破。從最開始的全文朗讀到重點句子的品味讀,“讀”是整堂課的主線。在讀中尋找疑問,在讀中解決疑點,在讀中體會心情,在讀中豐滿人物?!白x”既是手段,又是目的?!白x”中自有山重水復(fù)疑無路,“讀”中自會柳暗花明又一村。讀出了興趣,讀出來韻味,讀出來精神,讀出來靈魂,出了主旋律。
2、以“悟”突破。賞讀環(huán)節(jié)注重通過品讀來理解文本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感情。在教學過程中,以“讀”為主,以“癡”為切入點,通過找“癡行”、賞“癡景”、說“癡心”三個步驟深入感悟。對文中描寫雪景的句子“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比宋锏恼Z言“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進行賞析、品讀,使學生能較好的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也使得課堂的教學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并有效的調(diào)動學生的氣氛。
3、對文中重難點的把握要到位,深入??梢哉f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還可以,但是對本文寫作上的特點出力不到位,使學生不能很好理解。首先,本文巧秒地將記敘、描寫、抒情三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體現(xiàn)了作者高超的寫作藝術(shù),我只是給學生總結(jié)了出來,沒有讓學生先感知一下,讓學生去總結(jié),理解會更深刻;其次,對于白描手法的處理有些脫離文本,蜻蜓點水。白描手法的定義給學生講得過于概括、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其實課后第二題很好地解釋了什么是白描。講完定義后老師應(yīng)該結(jié)合文本將一下白描在本文的運用,使學生能夠有一個直觀的認知。
4、要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作用,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教學效果也能大大提高。
5、這節(jié)課如果能夠借助多媒體,有些缺點就可以彌補。比如可以加入一些畫面,音樂,可以讓學生進入到看雪的情境中,感受作者的情懷,多媒體的運用也讓條理更清晰。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七
1.知道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幅員遼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為養(yǎng)育我們的祖國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2.知道我國的行政區(qū)劃,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lǐng)土神圣不可侵犯。
3.進一步培養(yǎng)認識地圖的能力,通過識圖提高和發(fā)展空間思維的能力;培養(yǎng)探究和收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中國政區(qū)圖,學生進行制作活動需要的白紙、硬紙板、膠水、剪刀等用具。
〖教學活動及過程。
第一課時。
1.復(fù)習檢查。
(1)我國的國土面積。
(2)識圖練習:在地圖上指出我國的陸上鄰國和隔海相望的國家。
2.導入。“我國的國土面積遼闊,每個地方的情況又很不相同,國家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國劃分為不同的行政區(qū),我們來認一認祖國的政區(qū)。”
3.學生開展“漫游中華”尋秘活動的匯報三:祖國的行政區(qū)劃。
(1)學生介紹:“我國太大了,各個地方的情況又不同,為了管理方便,就把全國分為34個省級行政區(qū)。中國政區(qū)圖上每一個不同顏色的區(qū)域,就是一個省級行政區(qū)的范圍。這其中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qū),一共是34個省級行政區(qū)。”
(2)學生結(jié)合中國政區(qū)圖,指圖介紹:“自治區(qū)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實行區(qū)域自治的省級行政區(qū)。我國的5個自治區(qū)分別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寧夏回族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直轄市是由國家直接管轄的省級行政區(qū)。我國的4個直轄市分別是:北京、天津、上海、重慶。”
“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qū)是:香港和澳門。”
(3)朗讀教科書第37頁的《祖國行政區(qū)歌》,結(jié)合《省級行政區(qū)的全稱、簡稱和省級行政中心簡表》,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識圖練習,看誰記得快,記得多,指圖準確。教師不必要求學生把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qū)都記住,但可以提倡盡量記住我國的5個自治區(qū)、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qū)和自己家鄉(xiāng)所在的.省份。
(4)趣味練習:“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哪個?。ㄊ小⒆灾螀^(qū))?省會(自治區(qū)首府)是哪里?與我們家鄉(xiāng)所在的省相鄰的省(市、自治區(qū))是哪些?它們的省會和自治區(qū)首府又是哪里?”
4.識圖比賽,看誰記得多,指圖正確,并給予表揚。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使用中國政區(qū)拼圖做拼圖游戲。
5.課堂練習。以小組或同桌為單位,填寫教科書第37頁的表格。
6.布置家庭作業(yè):
(1)識圖、指圖練習―――我國的省級行政區(qū)。
(2)結(jié)合每天晚上電視“新聞聯(lián)播”后的“全國天氣預(yù)報”節(jié)目進行識圖練習。
第二課時。
按照教科書第38~39頁的步驟,組織學生制作祖國政區(qū)拼圖。
〖家庭作業(yè)。
通過識圖,復(fù)習本課學習的我國的行政區(qū)劃。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八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對文中字詞的理解,感悟春天的小池塘的明麗。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畫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領(lǐng)略了春天小池塘美麗的景色。小池塘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今天,我們來細細欣賞。
二、細讀第1、2自然段。
1、小池塘什么樣呢?自讀第1、2自然段。
2、你喜歡這個小池塘嗎?為什么?
3、下面老師請小朋友當畫家,邊讀課文,邊用彩筆把課文第1、2自然段畫出來。
4、生紛紛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準備畫面。師在學生邊讀邊畫時巡視指導。
5、同座位同學互相讀書、糾正。
6、師選幾張畫貼在黑板上,學生互相評議。(邊評議邊讀相應(yīng)的課文,評議,再讀。)。
7、這些小朋友畫得多好?。‘斈銈冊诋嫯嫊r,你想到了什么?
8、小朋友,看了你們的畫,聽了你們的評論,老師確實感到你們已經(jīng)把課文的美讀懂了。
(1)下面我們各自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不僅要讀熟,而且要把小池塘的美讀現(xiàn)出來。
(2)自讀,指名讀,評議,比賽讀,評議,再讀。齊聲有感情地朗讀第1、2自然段。
9、拓展訓練。
(1)書上的比喻用得好嗎?準確嗎?為什么?(滲透比喻句的概念,比喻體與被比喻體之間的關(guān)系。
(3)生互相;討論、交流。指名說。
三、教學第3自然段。
1、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們要怎樣贊美小池塘呢?(齊聲有感情地朗讀第3自然段)。
2、“五彩”的世界有什么顏色?
(許多顏色在一起,我們就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齊讀“五彩?)。
四、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1、(多媒體課件播放小池塘的畫面)這第美的池塘,能為它配音嗎?自讀。
2、每組選一個代表比賽。
3、現(xiàn)在我們不用書,還能為它配音嗎?試試看。
4、學生看畫面自背。
5、讓我們一齊來贊美這個小池塘,全班齊背課文。
板書設(shè)計:
白云白鵝。
3、小池塘太陽氣球五彩的世界。
(大眼睛)月牙小船。
星星珍珠。
教學后記: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認識了新偏旁,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讀課文學生感受春天來到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九
(一)認知目標:
(3)掌握一定的學習字形相似的字詞的方法、技巧。
(二)情感目標:有利于學習、生活細心、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的形成。
課前準備:寫有生字、與生字構(gòu)成常見詞組的字詞的'卡片(相近字形的兩生字共同部分用黑色,不同部分用紅色標出);一個畫著眼睛、嘴巴、額頭有一明顯的紅點的、可戴在大拇指上的小紙帽;一塊寫著五個句子的小黑板;一塊寫有生字筆順的小黑板。
第一課時。
(一)設(shè)置情境,引出主題。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第二十五課“比一比,認一認”。老師希望同學們先不要把書打開,因為老師想請大家?guī)臀覀兊呐笥衙x一個忙。好不好呀?(好)。
老師:嘿,毛毛蟲,在哪里呀?毛毛蟲快出來呀!
毛毛蟲:小朋友們好?。x好?。?。
老師:毛毛蟲,你快說有什么事找我們幫忙。
毛毛蟲。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教學準備:學生每人準備兩根小棒,四張寫著“前”、“后”、“左”、“右”的小卡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fù)習導入,揭示課題。
1.復(fù)習前面“認一認”中學過的24個生字。
2.出示本課16個生字,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些字是已經(jīng)認識的。教師相機表揚能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學生。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16個生字,已經(jīng)會認這些字的同學,在課堂中可要爭當小老師哦!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學習“出”、“入”
1.學習生字。
(1)教師走出教室,又走進教室。
(2)誰能說一說,剛才老師怎么了?(出去又進來了。)。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出”是“出去”的“出”,進來就是“人”。
指名讀。去掉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4)組詞。
2.辨析形近字“人”、“入”。
(1)學生拿出小棒搭“人”、“入”。
(2)你是怎樣區(qū)別的?
(3)教兒歌:左撇出頭人一人一人,右捺出頭入一入一入。
二、直觀演示,學習“開”、“關(guān)”
1.讀準字音。
(1)教師過渡:“出”和“入”意思相反,后面所要學的兩個字也是意思相反的字。
(2)學生看圖,根據(jù)拼音,試讀。
(3)誰真的看懂這兩幅圖,讀準字音了,老師請他上來表演一下,再讀一下字音,就知道了。
2.組詞。
問:還可以“關(guān)”什么?“開”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將漢字或拼音寫在黑板上。)。
三、自主嘗試,學習“坐”、“臥”、“立”、“走”
1.學生自學。
(1)觀察圖畫,根據(jù)拼音,讀準字音。
(2)口頭組詞。
(3)四人小組交流。(每人讀一個字,組詞,別的同學可以糾正或補充。)。
2.檢查自學。
(1)多種形式讀字音。
(2)組詞。
四、誦讀比賽,鞏固生字。
1.鞏固所學的八個字音。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各種形式輪讀。
2.按順序誦讀八個生字。
(1)誦讀指導。教師范讀。指名讀,學生、教師點評。學生自讀。
(2)誦讀比賽。八個字連讀,教師給讀好的.小組加“”。
第二課時。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第一組詞。
1.了解字義。
(2)你是怎么分清東西南北的?
2.讀準字音。
(1)學生根據(jù)拼音試讀四個生字。
(2)教師重點帶讀“東”、“南”。
(3)分層次讀字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3.音形義結(jié)合。
(1)指名上臺演示。教師說方向,學生拿寫有“東”、“西”、“南”、“北”的生字卡,做手勢指明方向。
(2)小組演示。一個學生說方向,其他同學指出書中的字,再用手勢指明方向。
二、做游戲,學習第二組詞。
1.讀準字音。第二組字也是表示方向的,有一個拼音沒學過,同學們可以猜一猜它的字音。
(1)學生自讀。要求觀察圖畫,根據(jù)拼音,試讀生字。
(2)檢查、糾正。重點指導讀好“前”。
2.游戲:“找朋友”。學生把音節(jié)和相關(guān)漢字連接起來。
(1)指名演示。請一同學站起來,在別的同學和自己的桌上按方向正確擺上寫有“前”、“后”、“左”、“右”的生字卡。轉(zhuǎn)個身,再放生字卡。
(2)小組游戲。
三、誦讀。
1.讀本課所學的八個字。學生試讀,指名讀。學生、教師點評。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一
1、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教學掛圖。
兩課時。
2、教師小結(jié)學生的發(fā)言:可以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看看圖畫了解字義,同桌討論討論記住字形。還可以聯(lián)系我們平時生活來認識這些字。接著請學生自學生字。
3、學生自學,教師巡視,進行個別輔導。
1、讀準字音。
(1)教師指名請學生做小老師帶大家讀讀這八個生字的讀音。
(2)教師提示學生:在這八個字中,哪些字的讀音要特別注意的?誰再來帶大家讀一讀,提醒大家別讀錯了。
(3)教師小結(jié):小老師真能干。對,在這些生字中我們要特別注意讀準幾個后鼻音的字。來,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
2、交流記字方法。
(1)教師請學生來說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3)教師在學生發(fā)言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
日像圓圓的紅日;
月像彎彎的新月;
星星反射著太陽的光輝,仿佛是日所生;
云是上有云層、下面是云氣繚繞的樣子;
電是閃電劈射到田野時的樣子;
風借擺動的枝條來表現(xiàn);
雨借滴滴的水珠來襯托。
1、學生看書,自由讀、記這八個生字,準備做找朋友游戲。
2、教師把八幅掛圖及八個生字分發(fā)給學生,然后請拿圖的學生上黑板前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對應(yīng)的生字卡片的學生上來說:你的朋友在這里。然后兩人帶大家讀讀生字。把圖和生字貼在黑板上。
4、學生暢所欲言。
1、教師出示衣、食、住、行、父、母、兒、女,使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的識字任務(wù)。
2、教師鼓勵學生自主識字:指名會讀的學生認讀這些生字,并請他們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在哪里認識的。
3、教師小結(jié):這些同學真能干,他們有的是逛超市認的字,有的是看廣告認的字,有的是看路牌認的字,還有的是向別人請教認的字。是呵,生活中處處有知識,像他們這樣做有心人,一定能成為有本領(lǐng)的人!
4、教師提出進一步學習的要求:請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看圖了解字義,想想還在哪里聽過、看過這些字。
5、組織學生合作學習: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要使小組每個人都能認識這些字。
6、學生四人小組展開學習:
(1)輪流讀字音,遇到容易讀錯的字提醒大家注意,并多讀幾遍。
(2)輪流看圖說說字的意思,可以組詞,可以說句話。
(3)聯(lián)系各人生活實際,說說帶有這些字的詞語。
1、認讀生字卡片。
(1)教師快速抽取生字卡片,請四人小組集體認讀。
(2)教師小結(jié)小組認讀情況,提示學生讀準食、住、行、女的音。
(3)全班認讀生字卡片。
2、師生玩字兒開花游戲:看哪組同學說的帶有生字的詞語或句子最多。
3、教師提示生字特點。(可以邊說邊畫些簡筆畫。)。
衣:像一個衣領(lǐng)、兩只袖子、兩個衣襟左右交叉;
食:上面像糧倉頂,下面像米在器具中;
?。喝藗兛偸亲约鹤≌闹魅?,所以人、主合在一起表示居住、停留;
行:最初是十字路口的圖像,后來是指由左腳和右腳表示行走;
父是手舉勞動工具的樣子;
母是女子手臂抱在胸前的形象;
兒是表示已經(jīng)有了兩條很有力量的腿的幼兒;
女是低下身子很恭順的人的形象。
4、師生共同做找朋友游戲,游戲方法同第一課時。
5、教師組織打擂臺比賽:每組派名代表起立,老師出示漢字,看誰讀得又快又準。
1、指名讀書上的16個生字。
2、男生齊讀16個生字。
3、女生齊讀16個生字。
4、全班齊讀16個生字。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二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了解字的意思。
學生每人準備兩根小棒,四張寫著“前”、“后”、“左”、“右”的小卡片。
兩課時。
一、復(fù)習導入,揭示課題。
1.復(fù)習前面“認一認”中學過的24個生字。
2.出示本課16個生字,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些字是已經(jīng)認識的。教師相機表揚能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學生。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16個生字,已經(jīng)會認這些字的同學,在課堂中可要爭當小老師哦!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學習“出”、“入”
1.學習生字。
(1)教師走出教室,又走進教室。
(2)誰能說一說,剛才老師怎么了?(出去又進來了。)。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出”、“入”?!俺觥笔恰俺鋈ァ钡摹俺觥?,進來就是“人”。
指名讀。去掉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4)組詞。
2.辨析形近字“人”、“入”。
(1)學生拿出小棒搭“人”、“入”。
(2)你是怎樣區(qū)別的?
(3)教兒歌:左撇出頭人一人一人,右捺出頭入一入一入。
三、直觀演示,學習“開”、“關(guān)”
1.讀準字音。
(1)教師過渡:“出”和“入”意思相反,后面所要學的兩個字也是意思相反的字。
(2)學生看圖,根據(jù)拼音,試讀。
(3)誰真的看懂這兩幅圖,讀準字音了,老師請他上來表演一下,再讀一下字音,就知道了。
2.組詞。
問:還可以“關(guān)”什么?“開”什么?(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將漢字或拼音寫在黑板上。)。
四、自主嘗試,學習“坐”、“臥”、“立”、“走”
1.學生自學。
(1)觀察圖畫,根據(jù)拼音,讀準字音。
(2)口頭組詞。
(3)四人小組交流。(每人讀一個字,組詞,別的同學可以糾正或補充。)。
2.檢查自學。
(1)多種形式讀字音。
(2)組詞。
五、誦讀比賽,鞏固生字。
1.鞏固所學的八個字音。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各種形式輪讀。
2.按順序誦讀八個生字。
(1)誦讀指導。教師范讀。指名讀,學生、教師點評。學生自讀。
(2)誦讀比賽。八個字連讀,教師給讀好的小組加“”。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學習第一組詞。
1.了解字義。
(2)你是怎么分清東西南北的?
2.讀準字音。
(1)學生根據(jù)拼音試讀四個生字。
(2)教師重點帶讀“東”、“南”。
(3)分層次讀字音。(帶拼音讀、去拼音讀、打亂順序讀。)。
3.音形義結(jié)合。
(1)指名上臺演示。教師說方向,學生拿寫有“東”、“西”、“南”、“北”的生字卡,做手勢指明方向。
(2)小組演示。一個學生說方向,其他同學指出書中的字,再用手勢指明方向。
二、做游戲,學習第二組詞。
1.讀準字音。第二組字也是表示方向的',有一個拼音沒學過,同學們可以猜一猜它的字音。
(1)學生自讀。要求觀察圖畫,根據(jù)拼音,試讀生字。
(2)檢查、糾正。重點指導讀好“前”。
2.游戲:“找朋友”。學生把音節(jié)和相關(guān)漢字連接起來。
(1)指名演示。請一同學站起來,在別的同學和自己的桌上按方向正確擺上寫有“前”、“后”、“左”、“右”的生字卡。轉(zhuǎn)個身,再放生字卡。
(2)小組游戲。
三、誦讀。
1.讀本課所學的八個字。學生試讀,指名讀。學生、教師點評。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三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能夠讀準字音,分清字形。
2、能夠根據(jù)圖畫初步了解這些字的意思。
二、設(shè)計思路。
本課是認一認的最后一課,共有16個漢字,其中有的是古代兵器的名稱,有的是牲畜和交通工具的名稱,有的是農(nóng)作物和動物身體某一部分的名稱。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識字特點和規(guī)律,認一認有一個復(fù)現(xiàn)的過程,因此采取層層遞進、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逐步加深印象,采取多種方式如小游戲、情景故事等調(diào)動學生認字的積極性,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記。
本課是第一課時教學設(shè)計,比較側(cè)重學生體驗學習過程、方法及興趣的培養(yǎng)。在第二課時教學時,將對第一課時的內(nèi)容加以鞏固練習、檢查,比較側(cè)重結(jié)果。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認一認5。
我們今天來學《認一認5》。(齊讀課題)。
(二)出示漢字,初步識記。
1、同學們看,你們認得這些字嗎?
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
先自己試著讀一下。
2、誰想說一說,你都認得哪些字,還有哪些不認得?
讓學生自己認一認,說一說。
會認的同學教一教不認得的同學。
3、初記之后,自己再來讀一讀。
(三)引導激趣,再記漢字。
1、出示前四個字:刀、戈、弓、矢及圖畫。
大家看這四樣是什么?
隨機出示卡片,引導學生讀“刀、戈、弓、矢”教師正音。講解:矢就是箭。
你會用這四樣兵器嗎?自己試著表演用一用。
小游戲:用兵器。
“老師隨便出示四樣兵器的名稱,你能讀出它,并用一用嗎?”師生共玩。
開小火車,卡片鞏固讀“刀、戈、弓、矢”。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故事《送信》。
出示圖片:身上帶有“刀、戈、弓、矢”的古代將軍。
“大家看這是誰?身上都有什么武器?”
“現(xiàn)在兩軍打仗,將軍要去送一封信到軍營,但是路途很遠,而且在路上要渡一條河,在路上準備有四種工具。(出示地圖和牛、馬、車、舟。)大家想一想:將軍怎樣用這四樣工具送信呢?有很多種方法?!币龑W生想一想、說一說。(圖略)。
“送信的任務(wù)成功完成,你可不要忘記送信的四種工具它們是牛、馬、車、舟?!遍_小火車,卡片鞏固讀“牛、馬、車、舟”。
3、看圖自己認羽、角、齒、革。
游戲:變小魔術(shù)(把羽、角、齒、革,擦一擦、變一變,變成:習、用、人、中,再變回來,鞏固字形)。
卡片鞏固讀“羽、角、齒、革”。
4、游戲:給好吃的“找朋友”
畫出圖(四副圖略)。
讓學生看圖認字:瓜、果、麥、豆。
拿著卡片瓜、果、麥、豆帖在圖的下面。
(四)、整體鞏固。
1、卡片開火車讀一讀所有的漢字。
2、出示帶拼音的16個漢字:刀、戈、弓、矢、牛、馬、車、舟、羽、角、齒、革、瓜、果、麥、豆,讀一讀。
3、將16個漢字的拼音去掉,讀一讀。
(五)、教師小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大家一共認識了16個字,真能干!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希望同學們繼續(xù)努力!
復(fù)習。
教學要求:掌握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排列順序,并能熟讀、記誦。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四
(1)借助拼音會讀課文中的帶讀字:“加”、“偏”、“旁”、“認”、“結(jié)”、“構(gòu)”、“讀”、“寫”、“詞”、“語”、“擴”、“句”、“吹”、“扶”。
(2)學會6個生字:“江”、“法”、“樹”、“倒”、“苗”、“字”。認識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知道生字的結(jié)構(gòu):“江”、“法”是左右結(jié)構(gòu),“樹”、“倒”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苗”、“字”是上下結(jié)構(gòu)。
(3)會根據(jù)生字組詞。根據(jù)生字造句。
(4)會舉例加偏旁可以構(gòu)成生字(如;“紅”、“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構(gòu)成漢字的方法的印象。
(5)使學生在識字過程中,了解漢字的一些構(gòu)字規(guī)律,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2個課時。
掛圖一副,寫有生字與詞語、句子、偏旁、筆畫的卡片。
初讀課文,學習新偏旁和生字詞。
a、用卡片“開火車”認讀筆畫:“橫”、“撇折”、“豎”、“橫撇”、“豎彎鉤”、“提”、“橫”“折”。
b、復(fù)習第一課生字。
c、告訴學生:前一課我們學了《合起來,認一認》。知道了兩個單獨的漢字合在一起可以構(gòu)成一個新漢字。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加偏旁,認一認》。這一課我們要學的是一個偏旁加上一個漢字可以構(gòu)成一個新漢字。
引導學生看卡片,卡片上寫有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熟字:“工”、“去”、“對”、“到”、“田”、“子”。
a、學生根據(jù)拼音,認讀教學字與帶讀字。
b、由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同時指出學生讀錯的字詞。
c、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江”: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工字,合起來讀江,長江的.江,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江”。
“法”: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去字,合起來讀法。)。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法”。
“樹”: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木字旁,中間是又字,右邊是寸字,合起來讀樹。)。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樹”。
“倒”: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單人旁,中間是至字,右邊是立刀旁合起來讀倒。)。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倒”。
“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合起來讀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苗”。
“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子字,合起來讀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jié)構(gòu)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字”。
d、總結(jié)生字的結(jié)構(gòu),歸納出字形結(jié)構(gòu)相同的字。
e、再讓學生讀一遍偏旁、生字、詞語、以加深印象。
(4)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樹”、“倒”。因為這兩個字筆畫較多。
注:學習基礎(chǔ)較好的班級,新偏旁和新筆畫的教學,可以出示拼音。讓學生運用拼音自己學會,以增強自信和學習興趣。
朗讀生字、詞語、句子,讓學生用生字組詞,進行練習以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a、讓學生朗讀課文一遍。
b、指名認讀偏旁、生字和詞語。
c、讓學生指出生字的結(jié)構(gòu),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結(jié)構(gòu)是相同的。
利用生字進行組詞,并完成課后練習3。
“江”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樹”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苗”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a、指名讀句子“大風吹倒了小樹?!薄拔野研浞隽似饋怼!?/p>
b、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利用其他生字進行造句,以便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加偏旁,認一認”。這篇課文是教我們一個漢字加上一個偏旁可以構(gòu)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是我們漢字構(gòu)成中的一條規(guī)律。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認識許多漢字。
讓學生在練習中舉出其它加偏僻構(gòu)成新漢字的例子(例如:“紅”,“好”)。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五
在學習漢語拼音的過程中,穿插識字教學,目的既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積累一些漢字,也是為了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漢語拼音及時運用于識字,這樣也有利于漢語拼音的學習。教學中,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把拼音作為識字的工具,指導學生學用結(jié)合。
在教學《認一認4》時,我讓學生們自學《認一認4》(提示:可以根據(jù)拼音、圖畫或向別人請教),然后介紹:我學會了……是通過……學會的。在孩子們自學時我迅速把音節(jié)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巡回指導孩子們的自學,在孩子匯報交流中,我讓識字快的孩子說說這些字中哪些是你認識的,并向別人介紹記住某個字的方法或竅門,當學生說出后,我及時鼓勵他說“你真棒!”并問他:“你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會說我是在閱讀帶音節(jié)讀物中認識的,我是在廣告招牌上請教父母認識的,我是……?!澳阏鏁R字,繼續(xù)努力!”學生聽到老師真誠的鼓勵,從中獲得了成功的愉悅,增強了自主識字的信心。適時找學生領(lǐng)讀音節(jié),再與課本中插圖結(jié)合在音節(jié)下板書相應(yīng)的字,反復(fù)進行讀字訓練,擦掉音節(jié)再讀,打亂順序讀。再用字卡進行一輪開火車認字的比賽,然后誦讀,分男女讀。讀了七、八遍,再做找朋友的游戲,大部分學生都找全了。
識字教學,教師不應(yīng)該單純地為識字而教識字,而應(yīng)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注意教給學習方法,進行適當?shù)闹R拓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樣,學生才能學得活、記得牢。
《認一認》中的字都是高頻字,其中相當一部分字,學生在入學前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并認識了。教學中,如何保持學生識字高漲的熱情,引領(lǐng)學生快樂識字,帶領(lǐng)學生輕松愉悅地度過拼音學習向識字的過度階段,結(jié)合我所執(zhí)教的區(qū)公開課《認一認4》第二課時的教學,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突顯“認”的主要任務(wù)。
《認一認》教學的主要任務(wù)是讓學生能認識《認一認》中出現(xiàn)的16個漢字?!罢J一認”中的生字注音,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黑色。紅色的表示是學生已經(jīng)學過的拼音,黑色的表示沒有學過的。當大屏幕出示“東西南北,前后左右”8個字時,我要求學生仔細看圖,鼓勵學生大膽拼讀,并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輕聲認讀。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練習拼讀,學生在拼一拼、讀一讀的過程中既能復(fù)習已學的漢語拼音,又能發(fā)現(xiàn)哪些拼音讀得不夠準確,哪些音節(jié)自己掌握得還不夠熟練,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去解決問題。學生充分享受自己念讀的過程,即是教師對學生自學能力的肯定和鼓舞,也體現(xiàn)了學生主動識字、認字的課標精神。試教中,我教完生字以后便讓學生用生字組詞,口頭造句,但學生的回答并不理想,我才意識到要求坡度不夠,甚至是拔苗助長。學生剛開始識字,目標最好是單純一些,涉及的內(nèi)容多會增加學生的負擔,沖淡了識字、認字的主要任務(wù),結(jié)果是會適得其反。
一、整體入手,發(fā)揮韻文識字優(yōu)勢。
“認一認”是四言韻語,每行的四個字,橢圓形的淺藍色塊串連在一起,成為韻語的“一句”?!墩J一認4》中,“東西南北,前后左右”就是固定詞組。認讀生字的時候,我請學生一行一行地讀,兩行連起來讀,始終把這8個字作為一個整體出現(xiàn),通過自由讀,開火車讀,男女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認識。同時,《認一認4》在編寫中注意了押韻,每四句中的第二、四兩句最后一個字都是韻腳,“走”和“右”韻腳是“ou”。教學中我們要充分認識這個規(guī)律,讓學生讀,而且還要如兒歌般誦讀。齊讀“東西南北,前后左右”時,我示范4種節(jié)奏的拍手誦讀,學生興致勃勃地隨我擊掌練習,興趣濃厚,“口、腦、手”并用,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三、巧設(shè)游戲,鞏固識字效果。
這節(jié)課,我設(shè)計了幾組游戲,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一年級學生愛玩好動,喜歡做游戲,于是我“投其所好”,將游戲適宜穿插于“方向、位置”的教學中,學生沉浸于愉悅歡樂的氣氛中,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認字反應(yīng)迅速。在“玩中學,學中玩”,,加深了印象,初步理解“東西南北,前后左右”所指的方向和位置,鞏固了識字的效。
四、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要注意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當學生打開書本,翻到第46頁,我應(yīng)及時提醒學生拿好書,坐端正,并檢查一下學生的習慣姿勢,糾正不良的讀書姿勢。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教師在每天、每一節(jié)課上反復(fù)提醒,反復(fù)糾正、指導,只有常抓不懈,才能讓更多的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要注意師生互動的實效性。學生在擊掌誦讀等各種形式讀字的時候,教師要求學生眼睛始終看字,教師的手要指向?qū)W習的幾個字,要求到位,訓練扎實,才能促進學生的學,教學才不會流于形式。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六
1.認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分清字形。
2.通過觀察圖畫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了解字義。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象形文字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相關(guān)教學掛圖。
2.學生準備:每人一盒水彩筆、一張白紙。
2.出示本課第一部分的8個漢字,指名會讀的學生大聲讀。表揚讀音準確的孩子,并請他說一說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認一認小學教案篇十七
1、學會8個生字,理解“從前、光明、滅火、男女、大眾、森林、用品、亮晶晶”等詞語的意思。
2、能區(qū)分“人——單人旁”“木——木字旁”的不同點。
3、會用“合起來,認一認”的方法學習生字,用順口溜的方法記生字。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獨體字與作為一個字的部件后的不同點。
部件獨體字卡片。
2課時。
學習本課生字,讀準字音,理解字義,記住字形,指導書寫:從、滅、男、品、晶。
一、復(fù)習、導入。
1、檢查獨體字的認讀:人、月、日、火……別看這些字很簡單,但它的用處可大呢!
2、我們學過第一課,大家還記得第一課的生字是怎樣來的嗎?今天學習的課文又是《合起來,認一認》。
3、請小朋友想一想,原來的獨體字組成新字后在書寫上有什么不同?
二、觀察比較。
教師將本課生字按左右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品字形結(jié)構(gòu)分組書寫在黑板上,讓生觀察比較。
三、回憶學法。
請你們回憶一下,第一課是怎樣學習的?(讓學生講,教師小結(jié),拼拼音節(jié),讀準字音,找找變化,認清字形,讀讀詞語,選選句子。)。
四、自學生字、詞語按以上方法自學。
1、要求認準平舌音、后鼻音,第二聲要讀得快而短,不要拖音。
2、認清字形,記住結(jié)構(gòu)。幫助有苦難的學生。
五、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語,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
2、分析字形。
3、講講自己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隨機點撥。
“從”:兩個小人手拉手,從此成了好朋友。
“明”:星星亮晶晶,明月放光明。
“男”:啥人力氣大,干活在田頭,上田下力男男男。
“眾”:三個疊羅漢,眾人齊稱贊。
“森”:三木成森。
“品”:三口成品,品品味道。
“晶”:三日成晶,星星亮晶晶。
六、鞏固生字詞。
1、開火車認讀本課生字。
2、認讀比較,讓學生說說讀下面的.字應(yīng)該注意什么。
從、晶、明、森、眾、品、晶、男。
3、聽順口溜指認生字。
七、組詞。
八、指導書寫。
這些生字可歸為三種結(jié)構(gòu):左右、上下、品字形。要根據(jù)不同結(jié)構(gòu)寫不同的字。
九、作業(yè)。
1、抄生字詞語。
2、讀課文。
1、認讀詞語,理解“從前、光明、滅火、男女、大眾、森林、用品、亮晶晶”,并抄寫詞語。
2、能區(qū)分形近字,完成課后作業(yè)第3題。
3、鞏固生字,抄寫生字“森、眾”,說話訓練,完成課后第4題。
一、鞏固生字詞。
1、指名認讀生字詞、齊讀、開火車。
2、用生字組詞。
3、猜字謎。老師念謎面,學生默寫相應(yīng)的生字。
二、學習詞語。
1、讓學生讀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詞語的意思,用途。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指導理解詞語,根據(jù)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詞語,教師予以指導,點撥。
3、指導用“光明、亮晶晶”口頭造句。
三、看投影說話。
出示幻燈片“森林、日月、星星”讓學生看圖說話,每幅圖說一句話。
四、讀寫句子。
1、在看圖說話的基礎(chǔ)上出示課后題第4題,讀句子。
2、讓生在作業(yè)本上抄寫兩個句子。
五、辨析形近字,口頭組詞。
從()林()明()品()。
眾()森()朋()晶()。
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區(qū)別每一組形近字的。嘗試組詞,然后反饋,討論,糾正。
六、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讀課文。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457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