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實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5 15:06:04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實用12篇)
時間:2023-12-05 15:06:04     小編:GZ才子

教案是教學設計的重要產物,它是教學的框架和指南。在教案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最后,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關于教案編寫的常見問題解答,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和指導。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一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前面、上面和左面觀察到的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3.在拼擺、觀察等數(shù)學活動中,提高推理能力、發(fā)展空間想象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重點:

重點:能正確判斷從前面、上面和左面觀察到的物體或一組立體圖形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難點:當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的形狀時,體會看到的面數(shù)與物體的個數(shù)的不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師生交流后明確:由于觀察的位置不同,廬山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的景色。這里,詩人是從不同位置對實物進行觀察。

2.出示由若干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立體圖形。請學生猜猜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并說明理由。

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夠的,如果用若干個相同的小正方體拼擺成立體圖形,在觀察中又會存在哪些特點?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觀察物體。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教學例1。

(1)以4~6人為一小組,每小組有四個相同的小正方體。面對自己橫向連續(xù)擺3個小正方體,再在左邊第一個后面再擺一個。小組成員分別從前面、上面和左面進行觀察。

(2)各自用小正方形卡片擺出從三個角度觀察到的平面圖。

(3)小組交流,讓學生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歸納結果。

師: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來觀察,得到的結果是怎樣的?

小組交流后,概括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觀察到的結果各不相同。

(4)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3頁做一做。學生獨立連一連,并交流反饋。

2.教學例2。

(1)課件出示教材第14頁例2的三組立體圖形"要求學生分小組分別擺出這三組立體圖形。

(2)擺好后每位同學從不同的位置去觀察,把看到的形狀記錄下來。

提問:從上面看3個物體,形狀相同嗎?從左面和前面看呢?小組交流后,指名匯報。

小結:從上面看這3個物體,形狀相同,從左面看,形狀也相同。但從前面看,形狀不相同。

(3)教師小結: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4)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14頁“做一做”。

課件出示題目,讓學生擺一擺,看一看。

提問:這3個物體,從哪面看到的形狀相同?從哪面看到的形狀不同?小組交流后,反饋總結。

(三)鞏固發(fā)散。

擺一擺,看一看,連一連。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內拼擺圖形,交流反饋。

(四)評價反饋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生交流后總結: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五)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

同一個物體,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觀察的結果各不相同;從同一位置觀察不同形狀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2、增強安全避讓行駛中的車輛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

4、最新的小學四年級安全教案:強化法律意識,樂于做一個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的文明公民。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師生談話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知識競賽。

1、教師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活動主題與活動方式。

2、結合安全出行的主題,給自己的小組起組名并展示參賽口號。

4、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安全小博士”

5、師總結。

二、模擬演練。

1、出示生活中人們步行出行的視頻,問學生看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甄別視頻中的人的行為是否合理、安全等)。

3、學生代表模擬生活中遇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為的案例,師生共同分析。

三、案例沙龍。

2、學生在教師帶動下交流自己所見、所聞的交通悲慘的案例,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來做“小交警”,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預防方案。

4、以小組為單位。寫出“讓悲劇不再發(fā)生”的倡議書。

四、小報設計。

1、師生共同回顧前期活動內容,交流收獲與感受,引出課文的拓展知識。

3、學生分小組進行小報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加強指導。

4、師生評議小報,進行張貼展示。

五、小結。

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安全之花,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六.教學反思。

2、增強安全避讓行駛中的車輛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

4、強化法律意識,樂于做一個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的文明公民。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三

2、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

3、讓學生感悟健康的意義和價值。

一、小小故事會。

1、教師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課本上的“”小蟲入耳“瞇眼了”“耳朵進水”的故事。

3、請各組有經歷過異物進入身體器官的學生代表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全班同學聽。

4、討論:通過這次“小小故事會”活動,你有哪些收獲?

二、情景模擬。

1、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準備情況,分別模擬一個情景在全班表演。

2、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案例分析。

1、課件出示案例。

2、師生一起了解案例內容。

3、教師提問:

(1)阿強的眼睛是在什么情況下濺入異物的。

(2)阿強當時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對嗎?

(3)阿強是在什么時候去醫(yī)院就醫(yī)的?

(4)就醫(yī)后阿強的眼睛徹底好了嗎?為什么?

(5)引起“瞇眼”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4、小組討論:我們在戶外活動時,應如何避開對眼睛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

四、制作安全寶典。

1、自學不同異物進入耳朵和鼻腔后的處理方法。

2、對照已學知識,說說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3、組織學生按照異物進入身體的不同器官對問題進行梳理和匯總。

4、各小組交流整理成果,看哪組整理得最好。

5、補充“安全寶典”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四

類似場景中,應該怎樣逃生,又如何幫助其他學生一塊兒逃生,大家各抒己見,把各種逃生方法說出來,對大家有益。最后大家的共同活動是,要求學生在老師設置的有障礙的火情下,大家自己想辦法從險情中逃離到安全地帶,看那些學生的做法合理,那些學生的做法快捷,教師把好的方法和大家共同學習,讓學生從中受益。從以上的幾個方面教學,對學生和教師提供了共同參與的機會,教會學生防火自救方法,是這節(jié)課的最終目的,在師生的共同學習中,能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師生在學習中都能取得長足的進步。

1、通過對火災事件的.了解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

2、認識各種滅火設備,牢記滅火方法。

3、課余時間以小組為單位制作防火宣傳墻報共同提高防火意識。

1課時。

(一)課件展示,引入新課。

1、展示各種火災現(xiàn)場圖片,師:看了這些圖片,你想說什么?你在哪里還看到過這樣慘不人睹的場面?有什么感受?(指名后小組交流。)。

2、展示另一圖片,圖中一個男孩子以矯健的身手,協(xié)助森林中的動物們從容逃離森林火場等情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值得探討的問題,采用指名、小組合作或者同桌交流等方式反饋。如:

(1)為什么會發(fā)生森林火災?

(2)圖片中有幾種動物?他們有哪些不同的神情?

(3)那個男孩是怎么樣協(xié)助動物們逃生的?

3、小結:是呀!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生命如此美麗,但又是如此脆弱。我們要珍惜寶貴的生命,提高防火意識,象圖片中的英勇男孩一樣掌握一些自救逃生的方法。

(二)引導理解,歸納整理。

1、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各種途徑收集有關“火”的書籍、期刊、報刊雜志等,并加以研讀。

2、以小組為單位歸納整理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并制作成防火手冊或編一份防火宣傳手抄報。如:“火”的可怕,“火”的預防,滅“火”的方法,逃生常識及發(fā)生火災時如何撥打求助電話。

3、怎樣正確使用“119”電話或校內報警電話?

報警時,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要心慌,二是要講清楚起火單位、地址、燃燒對象、火勢情況,并將報警人的姓名、所在的電話號碼告訴消防隊,以便聯(lián)系。報警后,本人或派人到通往火場的交通路口接應消防車;二是要早報警,為消防滅火爭取時間,減少損失。

(三)競賽活動,游戲激趣。(設立主持人,四小組記分比賽。)。

1、搶答題。(老師提供部分問題,學生可適當補充。)。

(1)生活中的哪些因素會引起火災?

(2)一旦發(fā)生火災,要迅速撥打什么電話號碼?

(3)撲救時是先救人還是救物?先斷電還是先救火?

(4)電話報警時要注意報清、報全哪些信息?

(5)列舉幾種逃生方法。如:關門求生、從窗戶逃生、安全出口逃生等。

2、判斷題。(學生也可補充題目。)。

(1)禁止學生攜帶煙花、爆竹、砸炮、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

(2)有一天,某小學四年級學生到某山林去野炊。

(3)報警時報警人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可以不說明。

(4)發(fā)生火災時,不要盲目開窗開門,用濕毛巾、衣服等衣物包住頭腦,尤其是口鼻部。

(5)家用電器起火,應馬上關掉電源開關,千萬不要往電器上潑水。

3、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各種滅火設備知識及滅火方法,組織學生表演模擬滅火(制作道具,學生扮演火魔和滅火英雄。)。

4、引領學生在校園內考察逃生路線,并制作逃生路線圖和逃生路標。評選出最佳路線圖加以記分。

(四)逃生體驗,增強意識。

1、逃生演練。要求:學生統(tǒng)一身著運動衣、運動鞋。

2、在體育委員帶領下做好準備活動。

3、放置火災道具。

4、查看逃生路線。

5、在老師帶領下分組疏散逃生。

6、小結,評價。談談收獲與體驗。

(五)[板書設計]:

火災事件的圖片提高學生的防火意識。認識各種滅火設備牢記滅火方法作防火宣傳墻報共同提高防火意識。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五

1、學習火災中正確的自我保護方法,懂得火災發(fā)生時如何撤離、躲避、求救等多種自救方法。(活動重點)。

2、能正確撥打火警電話119,面對火災不慌張,積極動腦想辦法,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活動難點)。

3、感恩消防員的辛苦,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之情。

1、知識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制作“發(fā)生火災怎么辦”安全宣傳畫。

2、物質準備:視頻(亮亮家失火報道、消防員救火、火災求生法)、課件“遇到火災怎么辦”、快樂成長宣傳片、濕毛巾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安全出口標志若干。

1、通過講述“亮亮家火災”事件,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給生活帶來的危害。

(1)播放亮亮家失火的`視頻。提問:亮亮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覺?

(2)播放消防員叔叔救火視頻。提問:消防員叔叔表現(xiàn)得怎樣?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3)結合火災后家園的變化圖片,讓幼兒感知火災的嚴重后果。

2、討論交流引發(fā)火災的多種原因,引導幼兒了解如何避免發(fā)生火災。

(1)提問: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多的火災?怎樣做能夠避免發(fā)生火災?

(2)演示課件,引導幼兒看標志,說出生活中不能做的事。

3、通過多種形式,學習運用撤離、躲避、求救的方法自救和自護,懂得面對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想辦法。

(1)通過交流,引導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如何撤離。

a、幼兒相互交流宣傳畫,說出自己知道的自救方法。

b、教師帶領幼兒模擬練習撥打火警電話的方法,要求幼兒說清地點和人員。

c、通過圖片(電梯、樓梯、窗戶、安全通道)判斷,讓幼兒了解發(fā)生火災時,從安全出口撤離最安全,并引導幼兒現(xiàn)場尋找安全出口標志。

d、幼兒觀看視頻“火災自救法”,進一步了解捂住口鼻、彎腰走的重要性。

(2)通過實地演練,鞏固幼兒逃生撤離的已有經驗。

a、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引導幼兒從安全通道撤離。

b、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迅速撤離。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幼兒了解無法撤離時,如何正確躲避。

a、提問:當火勢很大無法撤離時,應該怎么辦?可以用哪些方法躲避?

b、演示課件,引導幼兒判斷分析躲避在哪里是正確的。

c、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懂得發(fā)生火災要沉著冷靜,積極動腦想辦法。

(1)教師講述“婷婷火場自救”小故事。

(2)提問:面對險情時婷婷是怎樣自救的?還可以用哪些方法自救?

(3)運用兒歌,全面總結火災中的自救方法。

5、觀看公益片“我們快樂成長”,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愛。

(1)請幼兒觀看公益片,談一談:如果你是受災的小朋友,你現(xiàn)在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引導幼兒感受火災無情、人有情的美好情感。

(2)引導幼兒張貼安全宣傳傳畫,讓更多的人知道在火災中自救和自我保護的方法。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初步讓學生了解有關預防異物進入身體器官的常識,并學會一些必要的應對方法。

2、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

3、讓學生感悟健康的意義和價值。

教學設計:

一、小小故事會。

1、教師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課本上的“”小蟲入耳“瞇眼了”“耳朵進水”的故事。

3、請各組有經歷過異物進入身體器官的學生代表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全班同學聽。

4、討論:通過這次“小小故事會”活動,你有哪些收獲?

二、情景模擬。

1、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準備情況,分別模擬一個情景在全班表演。

2、談談自己的感受。

三、案例分析。

1、課件出示案例。

2、師生一起了解案例內容。

3、教師提問:

(1)阿強的眼睛是在什么情況下濺入異物的。

(2)阿強當時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對嗎?

(3)阿強是在什么時候去醫(yī)院就醫(yī)的?

(4)就醫(yī)后阿強的眼睛徹底好了嗎?為什么?

(5)引起“瞇眼”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4、小組討論:我們在戶外活動時,應如何避開對眼睛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

四、制作安全寶典。

1、自學不同異物進入耳朵和鼻腔后的處理方法。

2、對照已學知識,說說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3、組織學生按照異物進入身體的不同器官對問題進行梳理和匯總。

4、各小組交流整理成果,看哪組整理得最好。

5、補充“安全寶典”

五、小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七

4、強化法律意識,樂于做一個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的文明公民。

一、談話引入。

師生談話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知識競賽。

1、教師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活動主題與活動方式。

2、結合安全出行的主題,給自己的小組起組名并展示參賽口號。

4、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安全小博士”

5、老師總結。

二、模擬演練。

1、出示生活中人們步行出行的視頻,問學生看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甄別視頻中的人的行為是否合理、安全等)。

3、學生代表模擬生活中遇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為的案例,師生共同分析。

三、案例沙龍。

2、學生在教師帶動下交流自己所見、所聞的交通悲慘的案例,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來做“小交警”,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預防方案。

4、以小組為單位。寫出“讓悲劇不再發(fā)生”的倡議書。

四、小報設計。

1、師生共同回顧前期活動內容,交流收獲與感受,引出課文的拓展知識。

3、學生分小組進行小報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加強指導。

4、師生評議小報,進行張貼展示。

五、小結。

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安全之花,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八

小學安全教育是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同學們對安全的警惕性提高辦法之一,下面請看四年級安全教案內容。

教學目標:

2、增強安全避讓行駛中的車輛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安全、文明出行的良好習慣。

4、強化法律意識,樂于做一個遵守道路交通規(guī)則的文明公民。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師生談話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二、知識競賽。

1、教師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活動主題與活動方式。

2、結合安全出行的主題,給自己的小組起組名并展示參賽口號。

4、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安全小博士”

5、老師總結。

二、模擬演練。

1、出示生活中人們步行出行的視頻,問學生看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甄別視頻中的人的行為是否合理、安全等)。

3、學生代表模擬生活中遇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為的`案例,師生共同分析。

三、案例沙龍。

2、學生在教師帶動下交流自己所見、所聞的交通悲慘的案例,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來做“小交警”,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預防方案。

4、以小組為單位。寫出“讓悲劇不再發(fā)生”的倡議書。

四、小報設計。

1、師生共同回顧前期活動內容,交流收獲與感受,引出課文的拓展知識。

3、學生分小組進行小報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加強指導。

4、師生評議小報,進行張貼展示。

五、小結。

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安全之花,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九

教學設計:

師生談話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1、教師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活動主題與活動方式。

2、結合安全出行的主題,給自己的小組起組名并展示參賽口號。

4、選出優(yōu)勝小組和“最佳安全小博士”

5、教師總結。

1、出示生活中人們步行出行的視頻,問學生看后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然后全班集體交流(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甄別視頻中的.人的行為是否合理、安全等)。

3、學生代表模擬生活中遇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行為的案例,師生共同分析。

2、學生在教師帶動下交流自己所見、所聞的交通悲慘的案例,談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3、請學生來做“小交警”,分析事故成因,提出預防方案。

4、以小組為單位。寫出“讓悲劇不再發(fā)生”的倡議書。

1、師生共同回顧前期活動內容,交流收獲與感受,引出課文的拓展知識。

3、學生分小組進行小報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加強指導。

4、師生評議小報,進行張貼展示。

讓我們攜起手來呵護安全之花,遠離傷痛,珍愛彼此的生命吧!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十

1、初步了解眼睛近視和生病的原因,認識科學用眼的重要性。

2、了解有關眼睛的保健常識,養(yǎng)成科學用眼的良好習慣。

3、激發(fā)學生珍愛健康的生命意識。

1、學生分成三組,老師預先在黑板上畫兩個圈,每次上臺一個同學,在圓圈內加畫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但眼睛必須用手蒙住。(課上同學也可自己在圓圈上填畫,之后閉上眼睛再畫一遍,自己比較畫出的效果。)待全部畫完,大家一同討論哪一組畫得好。

2、睜、閉眼找語文書。規(guī)則:和同桌一組蒙上眼睛,從書包里找出語文書。時間各為1分鐘。

3、睜、閉眼寫一句話:“天上有一只小鳥?!币?guī)則:同桌相互蒙上眼睛。

4、老師問:

(1)眼睛被蒙住后,畫畫、寫字、找東西時有什么不方便。

(2)眼睛看不見有什么感覺?讓學生體會眼睛在生活中的作用。(訪問眼睛近視的家人,生活有什么不方便;有無在晃動的車上看書、看物的經歷;在強烈陽光下看物體的感受……)。

5、老師小結:“看來,眼睛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失去光明或者眼睛受到傷害是多么的不方便呀?!?/p>

1、師:“眼睛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平時,我們的一些學習生活習慣也影響著眼睛,不同的習慣會給眼睛帶來不一樣的后果,不信你們瞧。(課件:眼睛兄弟的對話)。

2、生猜。

3、生聽了故事后,說說自己懂得了什么知識。

1、師:“小朋友已經明白了這么多保護眼睛、預防近視的知識,那么請你們來看看這幾位小朋友的做法對嗎?不對的,給他們貼一副‘眼鏡’。”

(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說為什么。)。

2、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哪些做得比較好,哪些還應該加強,今后做得更好。

3、師小結:“對,只要我們能堅持這樣,就不容易患上近視眼,戴上眼鏡。”

1、師:“眼睛對我們那么重要,可是它也很較弱,如果不保護好還可能會受到傷害,造成嚴重后果,甚至會導致失明。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吧(放鞭炮和玩小棍子導致的眼睛意外傷害事件)。”

2、生舉例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會對眼睛造成傷害的事。

保護好自己的眼睛是極為重要的,希望同學們把今天學到的知識整理到你的“安全寶典”里,讓我們在“安全寶典”的陪伴下,都有一雙健康美麗的大眼睛。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一

1、初步讓學生了解有關預防異物進入身體器官的常識,并學會一些必要的應對方法。

2、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救能力。

3、讓學生感悟健康的意義和價值。

1、教師聲情并茂地為學生講述課本上的“”小蟲入耳“瞇眼了”“耳朵進水”的故事。

2、分小組,讓組內學生講講家人、親戚、朋友遭遇異物進器官的故事,或自己這方面的親身經歷,要特別注意講出異物是怎么進入身體器官的,當時的感受是什么,當時采取了什么處理措施。

3、請各組有經歷過異物進入身體器官的學生代表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給全班同學聽。

4、討論:通過這次“小小故事會”活動,你有哪些收獲?

1、各小組根據(jù)自己的準備情況,分別模擬一個情景在全班表演。

2、談談自己的感受。

1、課件出示案例。

2、師生一起了解案例內容。

3、教師提問:

(1)阿強的眼睛是在什么情況下濺入異物的?

(2)阿強當時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對嗎?

(3)阿強是在什么時候去醫(yī)院就醫(yī)的?

(4)就醫(yī)后阿強的眼睛徹底好了嗎?為什么?

(5)引起“瞇眼”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4、小組討論:我們在戶外活動時,應如何避開對眼睛可能造成危害的危險?

1、自學不同異物進入耳朵和鼻腔后的處理方法。

2、對照已學知識,說說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

3、組織學生按照異物進入身體的不同器官對問題進行梳理和匯總。

4、各小組交流整理成果,看哪組整理得最好。

5、補充“安全寶典”。

四年級安全教育教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認識社會安全類突發(fā)事件的危害和范圍,不參與影響和危害社會安全的活動。

2、知道遵守公共秩序是人們公共生活得以安全、正常進行的保障,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3、了解應對公共突發(fā)事件的方法,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設計:

1、了解學生對社會公共秩序的認識和遵守情況。

問:同學們經常會去一些公共場所,如車站、書店、郵局、銀行、超市等,你知道這些公共場所有哪些規(guī)定嗎?(學生集體討論。)。

問:有哪些同學是做到時時遵守這些規(guī)定的?

(了解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公共秩序的情況。)。

師: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13億人口。這么多人要工作、學習、旅游、購物、郵寄物品……人與人之間經常會在公共場所交流,如果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想一想我們生活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的呢?(學生討論。)。

(提供一些反例:有人發(fā)現(xiàn),公交站臺上的扒手通常喜歡趁大家擠著上車時伺機作案;南京博物院免費開放后,參觀者的“熱情”令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大喊吃不消;在銀行存取款時,總碰到一些人不肯站在“一米線”外。)。

師:是的,社會是我們共同的家,維護要靠你我他,靠每一個人的努力。(板課題)。

2、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公共秩序的意義和種類。

師:所以為了使大家都很方便,又互不妨礙,就必須制定人人都必須遵守的規(guī)矩,這就是社會公共秩序,它是維護人們正常社會生活的基本保證。只有每個人都遵守社會公共秩序,我們的生活才能秩序井然,有序進行。

問:你了解社會公共秩序包括哪些方面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了解全班匯報。)。

師:社會公共秩序包括很多方面,有關于工作的、生活的`、學習的、休息的、社會治安的等等,很多重要的社會公共秩序是通過立法確定的,如社會治安、公共交通、文物保護、食品衛(wèi)生、保護公共財產、禁賭等等。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

1、學習書中例子。

指名讀例子。

問:從這個例子中,你有什么收獲?(全班集體討論。)。

問: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哪方面的公共秩序?

2、強化認識。

問:通過學習例子,誰來說一說如果不遵守公共秩序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師:是的,不遵守公共秩序可能只是一念之間的事,可是它造成的后果可能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每一項公共秩序,養(yǎng)成遵守公共秩序的好習慣,這樣才能減少不幸的發(fā)生,我們的生活才會更有序、更美好。

1、辨別是非,指導行為:討論書中“小小論壇”提供的例子。(指名讀例子)。

問:你覺得哪些同學說得對?哪些同學說得不對?為什么?

問:如果你登上了長城,你會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長城上嗎?為什么?

2、提供情境,展開討論,指導行為。

(學生展開討論,一方面強化對公共秩序的認識,另一方面通過討論指導自己的日常行為。在討論中,老師可引導學生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公共秩序。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如情境二中他人有生命危險,我們?yōu)榱藥椭?,有時要犧牲自己的利益,但是也要注意方法,如情境二中大家可通過交警的指揮,讓這輛車先走,不能硬闖而造成交通事故,這樣就適得其反了。)。

1、師:社會公共秩序是我們每個公民都必須遵守的基本準則。在生活中只有。

每個人都遵守相應準則,才能有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呢?指名讀“知識窗”。

2、你還了解要注意哪些公共秩序?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46928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