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07:33:25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8篇)
時間:2023-12-06 07:33:25     小編:曼珠

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教學計劃的具體體現(xiàn)。教案的編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下面的教案范例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一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即將畢業(yè)前,師生沉浸在依依不舍的離別情中,大家一些留言或贈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有感而發(fā)我讓這再以習作的形式,進行了批改。針對已有水平再來個提升。

2、讓這濃濃的師生情,以文人的形式得到至純至極的表達。

教學重點:總結學生贈言。

教學難點:提升學生表情達意的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有幸成為你們的老師,是我們之間的緣分,也是我一生的榮幸,一千多個日夜悄然走遠,但我們間的師生情日漸濃厚,可以計算出我們相處的時間,卻計算不出我們師生間的情意。千里搭長棚,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生有聚有散。分別在即,縱有千言萬語也難訴盡心底的悲與喜,臨行時,老師沒有珍貴的禮物饋贈,送你們幾句誠摯的話語,伴你們一路風雨兼程:(出示)。

“假如生活是一條河流,愿你們是執(zhí)著向前的小舟;假如生活是一葉小舟,愿你們是風雨無阻的水手。

同學們,今后不可妄自菲薄,自甘平庸,要學會欣賞自己,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和坎坷常常不期而至,不要抱怨生活,要堅強起來,風雨過后的彩虹更加美麗,鮮艷的花朵常常在辛勤的勞動中自由綻放,熱烈的掌聲常在艱苦努力后頻頻響起。

愿你們是一棵樹: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灑一抹涼蔭;秋天,舉一樹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個養(yǎng)精蓄銳的好夢。愿云彩、艷陽一直陪伴你們走到海角天涯,鮮花、綠草相隨你鋪展遠大的前程。

同學們,堅韌地飛吧,不要為風雨所折服;誠摯地飛吧,不要為香甜的蜜汗所陶醉。朝著明確的目標,飛向美好的人生。以你們的自信,以你們的開朗,以你們的毅力,還有我的祝福,你們一定能飛到理想的彼岸!”

二、新授。

(一)談感受:

此時此刻,看了老師的臨別贈言,想說點什么嗎?

(二)讀一讀。

(三)再讀一讀。

(師導)老師已不再年輕,你們才是花季的蓓蕾,展翅的雄鷹,明天是你們的世界,寫得不錯。拿來,我們共同評一評,你愿意拋磚引玉嗎?不對,應該是拋玉引玉啊!

(四)師生共評。

(師導)看來作文中的真情很重要(板書:真情)表達了友誼的橋、尊重的桅、信任的帆和堅定的心,英雄所見略同!

(師導)他的作文扣題做得好,敘述清楚。層次清(板書)。

不要寫錯字,做到無錯字(板書)。

評改作文時,就應考慮從這十四個簡單的字入手,即“真情描寫無錯字,敘述扣題層次清。”再填一個橫額是“抄好”。

(五)小組互評。

(師導)謝謝你們對我誠摯的祝福,你們同窗之間有更深厚的情感,小組間,有寫的是同學間情誼的,可以在小組內評一評,改一改。

(六)小組匯報。

(七)深入激情。

(師導)黎明即起,孜孜為善。同學們在金色的稿箋上留下了你們行行真摯的情誼,理想的霞光,真好!今天,我們多么幸福,因為我們面對離別時,還可以用語言在課堂中傾訴,看得到相互朝夕相處的同窗好友,可是我們班里還少了一人,我們五十四人是一個整體,而今呢,只有五十三人在這里暢談離別,汪達峰還躺在醫(yī)院里,有同學為汪達峰留言祈禱的嗎?(讀一讀,生評一評)。

(指名讀一讀,評一評)。

(師導)在母校度勃你啟蒙的歲月,母校給了你今后生存的能力和知識,時光荏冉,歲月悠悠,母校也會一路祝你在理想和希望中啟航!

(師過渡)春播、夏長、秋收、冬嘗,你們會在執(zhí)著中,努力中成長,母校明天會因為你而驕傲。

(師過渡)讓時間在知識的枝條上,智慧的綠葉,成熟的果實上留下你們勤奮的印痕吧!

(九)總結語。

(師總結)孩子們,聰明的人,今天做明天的事;懶惰的人,今天做昨天的事;糊涂的人,把昨天的事也推給明天,愿你們做一個聰明的孩子,愿你們做時間的主人。

板書設計:

真情描寫無錯字。

敘述扣題層次清。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二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jié)就讀那一節(jié)。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yè)設計。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三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春、夏、秋、冬”4個生字的字音。

2、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這些生字,并為這4個字組詞。

3、能夠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標點停頓。

4、能在田字格中描寫“春,秋,冬”。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不同形式的游戲,鞏固所學習的生字。

2、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誦讀兒歌、改編兒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春、夏、秋、冬”4個生字,并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教學難點: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兒歌的改編。

教學過程:

一、欣賞音樂,激發(fā)情感。

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發(fā)情感:小朋友,剛才的那首歌好聽嗎?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稱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們今天要學的這首兒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誰來拼一拼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字詞,誦讀兒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你知道是哪四個季節(jié)嗎?

出示:“春、夏、秋、冬”四個生字師:在這四個字中,你已經認識了哪個字?能告訴我們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的嗎?學生交流自學的生字。

(春:日子底;夏:從上到下寫;夏天給你的感覺是什么?秋:拼一拼,記字形:禾加火;冬:下面兩點要上下對齊。)。

2、叫號游戲。(鞏固四個生字)。

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個叫號游戲,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它們了,來,請出小老師!

師: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個季節(jié)是春天,春天過去了,什么來到了?(夏天)夏天過去了,什么來到了?(秋天)秋天過去了,什么來到了?(冬天)冬天過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來到了。就這樣,四季在輪回。

3、聽課文錄音,整體感知。

生聽課文錄音。

三、朗讀兒歌,理解內容。

(一)讀準字音。

1、跟錄音讀課文。師:小朋友真聰明一下子就把這些景物都找出來了。

下面讓我們跟著錄音讀讀課文吧。小朋友讀得輕些,注意聽清楚錄音里的字音和停頓。

2、指名讀。師:讀得真不錯。

3、比賽讀。(2小組)。

(二)理解兒歌:

1、師:小朋友,你們看,每個季節(jié)都有獨特的景色。你最喜歡哪個,選你喜歡的讀給大家聽。

2、春天花兒笑。(板書:笑)師:笑的反義詞是什么?“花兒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動,把花兒當人來寫,在“笑”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溫暖。)。

3、夏天蟬兒叫。(板書:叫)師:蟬兒的叫聲是怎樣的呢?我們來聽一聽。蟬兒還有一個名字叫“知了”。聽著蟬兒的叫聲,我們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熱。

4、秋天楓葉紅。(板書:紅)師:紅是一種顏色,紅色彩明麗,代表著秋天的豐收。

四、鞏固拓展,看圖編兒歌:

1、師:小朋友學得真好。下面老師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歡什么季節(jié)?為什么?可以用兒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組織句子回答。

(2)讀一讀,想一想,什么季節(jié)開什么花?

(3)想想下列詞語描寫的是哪個季節(jié)?

3、師:一年四季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我們來看看圖,說說還有什么景物,好嗎?可以說圖上的,也可以說圖上沒有的。但是要求學著課文的樣子說,你行嗎?(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

4、請你讀一讀:

5、游戲:拍手歌。

五、總結:

師: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優(yōu)美,每個季節(jié)又有著特殊的景物。我們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們小朋友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善于觀察,能發(fā)現(xiàn)周圍的美。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課文的作者一樣,寫出大家喜歡的兒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媽媽一起編一首屬于你自己的季節(jié)歌或者四季歌。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四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了解,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感情。

1.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2.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1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太壯觀了!太漂亮了!)。

視頻: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又有什么感想?

(這個瀑布沒有剛才的瀑布雄偉壯觀)。

師:“其實這兩個短片播放的是同一條瀑布——賽特凱達斯瀑布”

出示: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你知道這些人在做什么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特殊的葬禮》這一課。

板書課題。

看到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誰的葬禮?為什么特殊?等等)。

二、激發(fā)興趣,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讀課文。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糾正不正確的讀音,讀得不流利的語句反復練習。

三、自然感悟、交流。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悟。

(一)賽特凱達斯瀑布的今昔對比中感受大瀑布消亡的迅速、環(huán)境破壞的嚴重。

結合重點次與理解。

昔日: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雄偉壯觀;(板書:雄偉壯觀)。

今日:逐漸枯竭、無奈的低下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書:逐漸枯竭)。

(二)賽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的原因。

人類毫無節(jié)制的用水。

亂砍濫伐。

四、擴展:

師:假如你是菲格雷總統(tǒng),在這個葬禮上,將對著巴西人民演講,你會怎么說?

五、自學生字。

調動學生動腦識字,逐步掌握識字方法。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五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數(shù)數(shù)的過程,體驗數(shù)的發(fā)展;初步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shù)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lián)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shù)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shù)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使學生學會用數(shù)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yǎng)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shù)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shù)感的發(fā)展。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身邊的數(shù)據(jù)。

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shù)?你還記得哪些有關數(shù)的知識?能大聲的說給同學們聽嗎?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更大這樣的數(shù),你瞧:(多媒體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圖。)。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你呢?(請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并展示。)。

二、認識計數(shù)單位“萬”

1、故事競猜:課件出示故事畫面。

森林里小豬、小熊、小猴比賽數(shù)數(shù),大象當裁判。它們從989開始數(shù),比比誰先數(shù)到5000。

小熊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991、992、993……。

小猴是這樣數(shù)的:989、990、1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誰先數(shù)到5000?為什么?數(shù)數(shù)都可以怎樣數(shù)?

(2)你能像小猴這樣繼續(xù)數(shù)下去嗎?試試看。

(4)今天學了“萬”你覺得應該怎樣補充數(shù)位順序表?

(5)讀數(shù)位順序表。從右往左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

2、感知“一萬”。

問:你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過“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嗎?你們覺得萬這個計數(shù)單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萬”究竟有多少嗎?我們來看看吧。

a、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嗎?(25圈)(課件二)。

b、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萬人大約有多少?(10個我們學校這么多人。)(課件三)。

c、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課件四)。

d、如果每秒數(shù)一個數(shù),連續(xù)不停的數(shù),數(shù)到一萬,大約需要多長時間?(3小時,就是同學們從上早自習起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那么長的時間。)(課件五)。

3、認、讀、寫萬以內的數(shù)。

剛才聽你們讀起這些數(shù)時都那么流利,真不錯。那你們是怎么讀的呢?

(1)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

教師一次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再在千位上撥上2個千。問:這個數(shù)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千位上的“2”讀作“二千”,百上的“3讀作“三百”,十位上的“6”讀作“六十”,個位上的“5”讀作“五”。)學生齊讀一遍。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并講解:千位上寫2,百位上寫3,十位上寫6,個位上寫5。)。

學生試讀寫,一生匯報,一生板演。

(2)認、讀、寫萬以內中間有0的數(shù)。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7個十、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怎樣組成的?你能讀出它是多少嗎?(強調:百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要讀作“零”。)你能寫出來嗎?(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6個一)。

問:這個數(shù)是由什么組成的?應該怎樣讀?

學生試讀,指名匯報,強調: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xù)兩個0,只讀一個零。

學生嘗試寫數(shù),一生板演。

練習:師寫出6003,讓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和讀法。

獨立練習p17第2題(強調:末尾的0不讀)。

問:像這樣的萬以內的數(shù),你們在生活中遇見過嗎?把你們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讀一讀。

請幾生匯報:1202,6078,,6008,2260,2200,2000。讀一讀。

小結萬以內數(shù)的讀法與寫法。

三、練一練。

1、p18d3。

2、發(fā)散練習:按要求寫數(shù)。

(1)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shù)是()。

(2)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shù)是()。

(3)4個千和9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4)1個萬、6個千、4個百和8個一組成的數(shù)是()。

(5)寫一個比3205小的四位數(shù)。

(6)寫一個比9080大的四位數(shù)。

(7)寫一個最接近10000的四位數(shù)。

(8)寫一個比7839小2000的數(shù)。

(9)寫一個比6045大5的數(shù)。

(10)組數(shù)游戲:請你用0、6、0、1組成四位數(shù)并讀一讀,寫一寫。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六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了解,認識到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感情。

課前準備:

1.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2.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課時建議: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引入新課。

視頻:壯觀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有什么感想?

(太壯觀了!太漂亮了?。?。

視頻:奄奄一息的賽特凱達斯瀑布。

看了短片你又有什么感想?

(這個瀑布沒有剛才的瀑布雄偉壯觀)。

師:“其實這兩個短片播放的是同一條瀑布——賽特凱達斯瀑布”

出示:巴西總統(tǒng)菲格雷主持葬禮的圖片。

你知道這些人在做什么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特殊的葬禮》這一課。

板書課題。

看到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誰的葬禮?為什么特殊?等等)。

二、激發(fā)興趣,自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

(2)小組內讀課文。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糾正不正確的讀音,讀得不流利的語句反復練習。

三、自然感悟、交流。

(2)小組交流。

(3)集體交流。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悟。

(一)賽特凱達斯瀑布的今昔對比中感受大瀑布消亡的迅速、環(huán)境破壞的嚴重。

結合重點次與理解。

昔日: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雄偉壯觀;(板書:雄偉壯觀)。

今日:逐漸枯竭、無奈的低下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板書:逐漸枯竭)。

(二)賽特凱達斯瀑布逐漸枯竭的原因。

人類毫無節(jié)制的用水。

亂砍濫伐。

四、擴展:

師:假如你是菲格雷總統(tǒng),在這個葬禮上,將對著巴西人民演講,你會怎么說?

五、自學生字。

調動學生動腦識字,逐步掌握識字方法。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讀懂詩歌內容,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

過程與方法:讀中感悟,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語言的興趣。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大自然的語言指的是什么,領略大自然語言的妙不可言。

教學難點:學生對大自然的現(xiàn)象缺乏感性認識,有些句子較難理解。

課前準備:

1、課件。

2、查找有關“三葉蟲”化石、“喜馬拉雅山脈”的文字或圖片資料。

3、觀察大自然,搜集有關“大自然語言”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欣賞四季美景。

現(xiàn)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自然界的一切都顯示出無限的魅力,請孩子們跟老師一起去欣賞幾個畫面。出示課件(四季)。

2、揭示課題。

看了這些畫面你想說什么?

是呀,大自然多么美麗多么神奇呀!它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每一處景物,每一種動物,每一種植物都是屬于大自然的,都是大自然的代言人。孩子們,別以為人才會說話,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語言呢,剛才你們說的都是大自然的語言。(板書:大自然的語言)。

3、質疑課題。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詩配畫朗讀課文。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去聽一聽大自然的語言,認真聽,仔細看,你聽懂了什么?(詩配畫范讀)。

2、全班交流。你聽懂了什么?

3、自由輕聲地讀這首小詩,想辦法讀準字音。

孩子們聽懂了這么多東西,很了不起!如果我們再去把這首小首多讀幾遍,你會讀懂更多的東西。

4、試著用“大自然用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的句式和同桌說一說自己讀懂的內容。

5、誰愿來說給大家聽一聽?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師適機板書:簡筆畫(略)。

三、精讀課文,重點品評。

1、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小節(jié),體會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孩子們讀懂的大自然的語言真多呀,在大自然這么多的語言中,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呢?你最喜歡哪一種語言就去讀哪一小節(jié),邊讀邊想你為什么喜歡它。(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小節(jié))。

2、全班交流,重點品讀。

你喜歡大自然的哪一種語言呢?找出來讀給我們聽聽。

以第四小節(jié)為例指導學生朗讀。

(1)現(xiàn)在我們請出大自然的這種語言。

(2)你來讀一讀。

(3)你為什么喜歡?

出示課件:反問句: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

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蝌蚪在水中游泳,就像黑色的“逗點”?!钡窃谶@里卻不這么說,而是用反問的語氣,我們一起來試著讀一下反問的語氣。

(4)蝌蚪就像我們學過的逗號一樣,這多神奇呀!這么活潑的小蝌蚪代表了一種大自然的語言,春天來到人間,又是多么讓人欣喜。自己悄悄練習讀一下,能不能把這些神奇,欣喜的感覺找到。誰想來試一試?全班讀。

(5)誰愿意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大自然的語言,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3、領略大自然的語言,配樂朗讀詩歌。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豐富多彩!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大自然的語言吧!隨著美妙的音樂朗讀這些神奇的語言。

四、拓展延伸、仿寫練筆。

1、全班交流自己還知道的大自然的語言。

2、欣賞畫面,感受大自然語言的神奇。

3、欣賞老師創(chuàng)作的小詩,指導仿寫。

多美呀!多神奇呀!現(xiàn)在老師不禁詩興大發(fā),想寫一首小詩??墒俏覀儜撛趺磳懩?孩子們先一起觀察一下課文,看看課文中是不是每一個小節(jié)的寫法都是一樣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大自然的語言有很多,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把它寫出來。

下面老師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了一首小詩,你們想不想欣賞我寫的小詩?你們聽著。展示詩。

4、拿出紙筆寫一寫大自然的語言。

你愿不愿意像老師一樣也用你喜歡的方式寫一寫你收集到的大自然的語言。我們先用一小節(jié)寫出一種大自然的語言。大家拿出紙筆來,寫一寫吧。

5、寫好的孩子有感情地讀一讀自己寫的小詩。

6、全班交流。

7、現(xiàn)在請下面的孩子讀課文的開頭和結尾,中間的部份就請臺上的孩子按順序讀自己寫的小詩。配樂朗讀。你們聽聽,我們班的孩子共同創(chuàng)作了一首小詩呢,孩子們都成小詩人了。

五、總結課文、提出希望。

你們寫得多好呀!你們都是會觀察、愛學習、勤思考的孩子,才會懂得這么多大自然的語言。

老師希望你們這樣堅持下去,和大自然對話,成為大自然的好朋友,去發(fā)現(xiàn)更多大自然的秘密。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八

1、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體會除法計,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及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及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課程標準中相對應的`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體會除法的意義。

2、能熟練地口算整百整十數(shù)的除法口算。

3、能計算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的除法。

4、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5、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6、學習驗算的方法。

7、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合理性進行判斷。

教材分析:本單元以風箏廠的見聞為大的學習背景,使學生學習用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方法,內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筆算除法、驗算四部分。

本冊教材中的除法,每個例題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圖,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并在學習中體驗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單元教學建議:

1、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2、探索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

3、結合教學內容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利用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和學生一起“走進風箏加工廠”。

讓學生整體觀察畫面后,重點去仔細品讀情景圖提供的文字信息,并引導學生根據(jù)信息聯(lián)系實際提出“保證按時交貨”“各種風箏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等一系列問題,引入對新知的學習。

教學時先讓學生根據(jù)問題列出算式,再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動手操作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出計算方法。

教學中教師注重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讓學生體會估算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達到初步培養(yǎng)學生估計的能力。

建議教學課時數(shù):11課時個人補充意見年級三年級課題兩、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上課教師第二單元(組)課時第一課時課型新授教學目標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判斷計算結果的對錯,逐步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3、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體會到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掌握整百、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九

鞏固前面兩段學習的內容,幫助學生逐步形成相關的計算技能,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1。

分組練習,并指名學生板演。

集體評講。

2、想想做做2。

出示題目,先讓學生估算,并要求說出估算的依據(jù)。

再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并將計算結果與估算的結果進行比較。

小結。

3、想想做做3。

問:能不能通過題中條件一眼看出誰跳得比較多?

怎樣才能知道誰跳得比較快一些呢?

先估計,再要求計算。

4、想想做做4。

分組練習,學生獨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觀察每組中兩題之間的聯(lián)系。

集體討論,領會其中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小結:一個數(shù)連續(xù)除以兩個數(shù),等于除以這兩個除數(shù)的`積。

5、想想做做5。

出示圖,理解圖意和題意。

同桌互相說說解題策略。

2、油廠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裝在最多只能裝5千克的油壺里。準備120個油壺夠嗎?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2、了解小蘿卜頭雖身陷困境,但是對自由生活有著無限的追求和向往。解析小蘿卜頭對小蟲子“一捉一放”的心理變化。

3、由“驕傲”(例中學)“若有所思”(實踐悟)兩個詞語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空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教學重難點:

由“驕傲”、“若有所思”這個詞語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空白。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情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位吃著霉米飯長大,不知糖是什么味兒的小朋友,他就是我們的同齡人——小蘿卜頭。今天就讓我們繼續(xù)關注小蘿卜頭,感受他那不一般的生活!

2、誰來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以情導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回顧課文內容,幫助學生梳理課文思路。

二、品讀文章,例中學。

1、找學生讀學案第一部分的要求。

2、學生默讀,師巡視并提出默讀要求。

設計意圖;默讀是三年級學生的起始階段,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默讀習慣。

3、匯報展示:

預設:

(1)小蟲子外形的描寫讀中悟,指導朗讀。

(2)小蘿卜頭兩手輕輕捧著那只小蟲子,唯恐傷害了它。(小蘿卜頭動作的描寫,體會小心翼翼。)。

(3)入春以來,這種蟲子很多,常常撞進鐵窗,陪伴著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氣的人們。

(失去了自由的人們看到飛來的小蟲很親切,小蟲們似乎也很懂事,知道來陪伴這些禁錮已久的人們。)。

(4)又飛來一只,他們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驕傲地爬著。

抓“驕傲”“并排在一起”兩個詞,體會小蟲子可能在想什么?

小蟲可能在想:我有(),你沒有()。我能(),你不能)。我可以(),你不可以()。

師小結方法:

設計意圖:給學生支架填補課文空白,降低了難度,多樣選擇拓展了學生的想象空間。

三、填補空白,實踐悟。

1、小蘿卜頭這么喜歡小蟲,為什么又把它放了呢?

預設:

他正要關上盒子的時候,突然瞥見那只蟲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動。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蘿卜頭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

(學生也可用自己的話說)。

2、“若有所思”這個詞語展開想象,填補課文空白。

3、學生練寫。

4、展現(xiàn)學生作品。

5、師小結。

設計意圖:體驗情感,由動嘴說到動筆寫,寫作是閱讀知識的鞏固和發(fā)展,這是一個知識遷移的過程。

四、布置作業(yè),遷移用。

“小蘿卜頭大概剛下課,他把每天讀的書放在樓欄桿旁,雙手抓住比他還高半頭的樓欄桿,踮起腳,看白公館墻外的群山。”

小蘿卜頭可能看到了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動筆寫一寫。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一

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例2及做一做。

1、根據(jù)《標準》提出的“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學中按照先估算,再計算的順序,以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并結合例2,體現(xiàn)算法多樣化的思想。

2、能進行三位數(shù)的加法,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本節(jié)內容涉及到兩次進位及三位數(shù)之間的加法,這些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獨立計算、口算、估算等方式來對這些內容進行重點教學。

2、本班學困生多,在學習時,引導學生提出數(shù)學問題和學習計算方法;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討論和交流。

3、通過對加法計算的教學,使學生養(yǎng)成謹慎仔細的辦事態(tài)度;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計算是學生學習的障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計算法則,會筆算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2、學會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掌握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1、列豎式計算:

59+77。

85+68。

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嗎?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

1、估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shù)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shù)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數(shù),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

爬行類376兩棲類284。

師:你能估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師:376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400)。

師:284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300)。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700)。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700多還是比700少呢?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們的和肯定不到700)。

2、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教師強調: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1,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1。

學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2、做一做:課本18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二

我有一位特別的朋友,它是一株花,它的名字叫做吊蘭。

吊蘭的葉子碧綠碧綠的,又長又細。單獨看時葉子就像一把劍,邊緣有兩條金色的邊就像寶劍的劍刃。當我整盤看時,吊蘭它又像小姑娘那散落的秀發(fā)隨風擺動。

春天到了,吊蘭開花了?;ò暧辛?,他們圍成一個圓圈像是在說悄悄話呢。中間的花蕾嫩黃嫩黃的十分好看,仔細聞了聞有一陣淡淡的清香讓人陶醉。

吊蘭不僅長得美麗,它那一片片細長的葉子,不僅可以吸附灰塵還可以吸收空中的二氧化碳和甲醛,凈化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

吊蘭它還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有一次我一個星期都忘記給它澆水了,以為它肯定會枯黃。但是當我回家一看,它并沒有什么缺水的表現(xiàn),只是葉子低垂著像是在對我說:“主人快給我澆些水吧,我口渴了?!蔽壹泵θ菜?,等到第二天它又恢復了生機勃勃的樣子。

這么美麗又頑強的生命,怎能不讓人喜歡呢?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三

放寒假了,我回到了我的家鄉(xiāng)。這時,眼前的景色令我驚呆了??粗@美麗的景色,不由得讓我想起了家鄉(xiāng)以前的樣子。

過去,我的家鄉(xiāng)只有幾條高低不平的又窄又短的泥濘小路。小路的兩旁大多都是低矮的泥房。走進村里,是一個沒有院墻,只有幾間破草房的學校,教室頂上有好幾處被雞刨得沒了草,窗戶只是用帆布遮著。

如今,一幢幢五層別墅式的樓房拔地而起,如雨后的春筍般出現(xiàn)在眼前,每家每戶都添置了高檔的現(xiàn)代家電。

我又來到了學校,這已不是以前的模樣了。高高的院墻,黑漆的大鐵門。走進學校,幾幢教學樓矗立在眼前,通往教學樓是用精致的鵝軟石鋪成的小路。

到了姥姥家,我便問起了家鄉(xiāng)這幾年怎么變得這么快?姥姥語重心長地說:"是??!自從我國加入世貿以后,咱們村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修路,建校,路通了,財也就通了。從此,咱們村就富裕起來了。"。

我登上姥姥家的頂樓,看著8米寬的水泥公路看著川流不息的車輛,看著家鄉(xiāng)繁榮的景象,我情不自禁的說:"是啊,還是黨的政策好!"。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四

今年是奧運年,據(jù)說北京人都在學英語,而我爸爸說他要先把中國話說說好。這不,快四十歲的爸爸開始學拼音了。

今天,我一回到家,爸爸就宣布:“我要學拼音,誰愿意當我的老師呢?”我一聽就來精神了,我今年三年級了,拼音學得很好,做個教拼音的老師應該是綽綽有余。我拍著胸脯對爸爸說:“就讓你兒子——我來做你的老師吧!”晚上,小老師就開始授課了,我教爸爸學了韻母,聲母,基本發(fā)音還不錯,我很得意地對媽媽說:“怎么樣,我這個老師不是徒有虛名吧!”媽媽卻笑著說:“別說過頭話哦!”果然一到實際說話,爸爸就洋相百出,他的平翹舌根本分不清,前后鼻音更是一塌糊涂。我不停地幫他糾正,但是他的問題實在數(shù)不勝數(shù),我終于忍不住了,大叫:“你怎么這么笨?。【蜎]見過你這么笨的人!”媽媽聽見了,把我拉到一邊:“你怎么可以這樣對爸爸發(fā)脾氣?”我一臉不屑:“都教好多遍了,我都累壞了,他還不會!”媽媽嚴肅地說:“爸爸是標準的南京人,南京的方言就是平翹音不分,他小時候又沒學過拼音,當然不容易了。再說,這么大的人還能不斷學習,這種精神是多么可貴??!難道你學什么東西都是一學就會的?”我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想起爸爸平時對我多好,我不會跳繩,他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地教我;我喜歡航模,爸爸跑好遠的路給我買;我在外上興趣課,都是爸爸風里來雨里去地接送……我真不該對爸爸發(fā)脾氣,爸爸該有多傷心??!我走到爸爸面前,輕聲說:“爸爸,對不起?!卑职謪s笑著地說:“老師批評的對,我一定努力改!”我和爸爸都笑了。

從此,我每天幫爸爸糾正十個讀錯的字,他要學唱的奧運歌曲,我還幫爸爸把易讀錯的字注上拼音。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大家都夸爸爸進步大,偶爾給大家朗讀報紙,還有點專業(yè)的水準了。這不,爸爸單位的接待工作還指名他去呢!我知道了,心里真是比吃了蜜還甜??!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五

春天來了,到處鳥語花香,天空碧藍碧藍的,還飄著幾朵雪白的云朵,碧綠的草地上來了許多興高采烈的人們。

這時,我只見有一個小女孩的.蝴蝶風箏飛了一會兒,就直接掉在了地上,小女孩的名字叫麗麗,就因為風箏飛不起來,急得想哭。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詩:“人人夸你春來早,欠我風箏五丈風?!?/p>

另一邊,有一個男孩不小心把風箏線給弄斷了,風箏飛走了,他哭了起來。后面來了一個小男孩,看見他哭起來,于是就問:“你為什么哭???”他一邊哭一邊回答:“我的風箏飛走了。”我叫小明,你叫什么?小明問哭泣的男孩。

“我叫小帆?!蔽覀円黄鸱棚L箏吧!正好我不會放風箏呢?!昂谩?,小帆回答。

于是,小帆讓小明拿著線軸跑起來,自己拿著風箏。

“三,二,一,起飛。”小帆說著就把風箏飄起來了。

“飛起來了,飛起來了?!彼麄儦g呼雀躍。

放風箏真好玩!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六

張夢。

鄰居家有個女兒,名叫豆豆,今年三歲半。她皮膚白白的,有一張櫻桃似的小嘴巴。最特別的是她那雙水靈靈的眼睛,黑白分明,簡直能說話。當她高興時,眼神甜甜的,一眨一眨地看著你,好可愛噢!當她生氣時,眼珠一瞪,一動不動,模樣更可愛。

記得有一次,我們家正在吃西瓜,這時豆豆來敲門,我故意拿了片最好的西瓜去開門,假裝自己要吃。她看見了,連忙奔過來,仰著頭,伸出手,兩顆晶瑩、透亮的“黑寶石”一閃一閃地看著我。啊,真好看!我看呆了,她的眼神告訴我:“快,快點兒給我呀,看什么呀!”我讀懂了她的目光,可我沒有馬上給她,繼續(xù)和她開玩笑,我低下頭去,假裝要把手里的西瓜吃掉。霎時,她的眼窩濕了,涌出了水珠,慢慢地,慢慢地,水越來越多,終于淚水奪眶而出,流過她的面頰,就像露珠在荷花上滾動一樣,好看極了。我連忙將西瓜送到她嘴里,她吮著、嚼著,兩腮鼓得像兩個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滿了西瓜汁。

我們一家人都被眼前這個“小饞貓”逗得哈哈大笑。她淚水未干的大眼睛甜甜地瞧瞧這個,又望望那個,滿足地笑了。

大家都愛這個鄰家可愛的豆豆,她為我們生活帶來了許多歡樂。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七

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合詩句,發(fā)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三年級第二單元教案篇十八

認識時間單位時、分、秒,相鄰單位間的進率,認讀鐘面上的整時或了解24時記時法,進行兩種記時法的相互改寫,計算經過時間。

學生在前幾冊教材里學習了時、分、秒,本單元繼續(xù)教學年、月、日。全單元教材共編排了兩道例題、兩次想想做做和一次實踐活動。在你知道嗎里介紹了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指導學生看課外書籍、上網(wǎng)查找資料,搜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教學內容大致分成三段:第一段教學年、月、日以及相關的大月、小月等內容,第二段教學平年、閏年、季度等知識,第三段是實踐活動。

這一段內容涉及許多知識,學生在日常生活里或多或少都有過接觸,積累了一些經驗。教材盡量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提供觀察材料,組織學習活動,激活已有經驗,引導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適當解釋點撥,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并建立自己的知識結構。

教材讓學生從年歷卡上找自己的生日切入,既引起興趣,又提供了學習用具。設計的學習活動有觀察整理、填表分類、涂色記憶、計算交流等,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同時接受年、月、日的知識。

首先要求學生觀察20xx年的年歷從中獲得信息。年歷卡里的內容十分豐富,要結合觀察與交流指導有困難的學生學會看年歷。如年歷里的1、2、312表示一年里的1月、2月、3月12月;每月都有一張月歷,其中的日、一、二、三、四、五、六都表示星期幾,1、2、3、4表示每月的1日、2日、3日、4日在年歷卡上能查到每月有多少天,各天分別是星期幾。

接著要求學生把各個月的天數(shù)填入一張表格。填表活動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知道一年有12個月,各個月的天數(shù)并不都相同。填表還能引發(fā)學生把12個月按天數(shù)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接受大月、小月的知識。

然后指導學生在填各個月天數(shù)的那張表格里涂顏色。涂色活動實際上是分類活動,通過再次分類記憶一年里的大月和小月。教材要求每個學生都能記住一年里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鼓勵他們自己設計記憶方法。同時,也介紹了利用拳頭幫助記憶的辦法。

最后突出2月的天數(shù)既不是31也不是30,它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教材還讓學生計算20xx年全年的天數(shù),通過計算重溫這一年各個月的天數(shù),檢查記憶效果,彌補記憶中的缺漏。學生計算全年天數(shù)的方法必定是多樣的,交流并比較各種算法,體會比較簡便的方法,有利于學生建構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想想做做在年歷上圈出重大節(jié)日和有紀念意義的日子,一方面鞏固知識,另一方面進行思想、情感的教育。

平年和閏年的教學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發(fā)現(xiàn)現(xiàn)象,初步知道平年和閏年。第19頁例題讓學生同時觀察20xx年2月和20xx年2月的月歷,比較這兩個2月的天數(shù)是否相等。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年份的2月天數(shù)不同,然后告訴他們,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閏年。

第二步同時觀察從1997~20xx連續(xù)十二年的2月月歷,從中尋找天數(shù)的規(guī)律。教材特地把這些月歷分成三行,每行是連續(xù)的四年,方便學生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四張月歷里只有一張是29天,另三張都是28天。從而明白通常每四年里有1個閏年、3個平年。教材里講解了判斷平年、閏年的一般方法,至于公歷年份是整百數(shù)的,安排在底注里講解。

第三步在想想做做里鞏固平年、閏年的知識。第1題通過把公歷年份除以4進行判斷,雖然教材只教過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但學生完全能夠自己進行四位數(shù)除以4的計算。第2題計算平年的全年天數(shù),合幾個星期零幾天,結合計算再次溫習前面學習的年、月、日知識。教學時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閏年全年有多少天以及怎樣算的,再次清晰地認識平年與閏年。第4題回答并解釋一種比較特殊的生日現(xiàn)象,鞏固連續(xù)四年里一般有1個閏年的知識。

第四步是你知道嗎,引導學生通過課外閱讀了解為什么通常每四年有1個閏年的原因。

這次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生日為題材,活動形式新穎有趣,緊扣年、月、日的知識,運用了統(tǒng)計方法?;顒臃謨啥芜M行:第一段是學生相互介紹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教材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間接地講述,讓同伴猜一猜是幾月幾日。這里會涉及年、月、日的許多概念,學生一定很感興趣。第二段是用統(tǒng)計的方法調查、整理并用圖表呈現(xiàn)班級里學生的生日分布情況,是一次聯(lián)系實際的活動。最后是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進行孝敬長輩的教育。這次活動要認真組織,讓每名學生都有機會說話,然后請幾名學生在全班交流,落實對學生的品德教育。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562774.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