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專業(yè)1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6 18:38:06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專業(yè)18篇)
時間:2023-12-06 18:38:06     小編:HT書生

教案需要經(jīng)過實踐檢驗,并不斷進行反思和改進。教案的編寫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注意突出重點和難點。不同學科和年級的教案范例,讓我們一起學習借鑒。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一

這個成語故事見《戰(zhàn)國策.魏策》,是季梁勸魏王時說的寓言。其寓意是:無論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蛘哒f,方向?qū)︻^,條件越好,成績越大;方向錯了,適得其反。后來人們在使用這個成語時,也針對愿望好,措施不得力的情況。

本課要求認識13個字:轅、轍、梁、駛、馳、系、旅、懇、固、執(zhí)、擔、夫、駕。會寫10個字:駛、應、奔、馳、系、旅、固、執(zhí)、夫、駕。

1、認識13個字,能寫好10個字。

2、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學會質(zhì)疑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意義。

課文依照《戰(zhàn)國策》體例,用對話形式敘述。正因為人物的對話形象性很強,所以學習本文應當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反復朗讀,在讀中體味,讀中感悟。本文適合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再進行表演。

在學生理解課文以后,可以讓學生想象:楚國在南方,而那個去去楚國的人卻往北走,結果會怎樣?學生有感而發(fā),文章的寓意也就在學生互相交流、互相啟發(fā)的過程中明確了。

課后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事情是南轅北轍?你能舉出一個例子嗎?讓學生當堂舉出例子可能比較難完成,這個問題可以暫時留下來,讓學生以后注意在生活中觀察,什么時候誰發(fā)現(xiàn)了,就可以講一講,大家在一起評判。

在教學中,要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的獨立性。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教學不再視為難點,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解決不認識的字,課堂上要騰出時間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學生能借助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獨立識字。

一、讀一讀,填一填,相信你能行。

()地問()地說()跳

()地笑()地看()走

二、照樣子,寫一寫。

馬雖然好,可這不是去楚國的路。

雖然,可。

相關資料:

魏王欲攻邯鄲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君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是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于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動愈數(shù),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摘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

(一)

教學準備:

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交流搜集的成語故事。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成語故事《南轅北轍》。

板書課題。

二、初讀識字

1、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小組內(nèi)讀書,交流識字方法。

3、檢查識字效果。

(1)讀詞語。

(2)讀生字卡片,可練習組詞。

三、再讀感悟

1、再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3、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評價。

4、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5、小組內(nèi)分角色朗讀,并討論剛才提出的問題。

6、全班交流。

7、體會寓意。(無論做什么事情,必須先把方向搞正確。方向錯了,就會適得其反)

四、指導寫字

1、認讀要求寫的字。

2、說一說哪個字最難記?你怎樣記???

3、教師指導。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外拓展

1、生活中有南轅北轍的事例嗎?

2、搜集成語故事,召開成語故事會。

南轅北轍(二)

一、交流導入。

1、同學們,喜歡讀成語故事嗎?可以講給大家聽聽嗎?

2、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讀過哪些成語故事?請1---2名同學到前面介紹。

二、初讀感知,愉快識字。

1、利用自己掌握的識字方法,自由讀課文。

2、同桌互相聽讀課文,然后標出生詞并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愉快識字。

可以組長領讀可以開火車讀可以做猜字游戲等等。

4、檢查識字情況。

三、精讀感知,體會道理。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你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估計孩子對于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不夠明白車上的朋友不明白,方向錯了,馬好,旅費多,車夫技術高,這幾個條件越好,他離要去楚國就越遠。

2、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弄明白朋友的對話。

3、請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讀對話。

4、請1----2個小組到前臺分角色讀,然后評價。

5、出示詞語:行駛、奔馳、不解、誠懇、固執(zhí)己見。學生認讀,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誠懇、固執(zhí)己見等詞語。

6、合作表演,然后說說對最后一句話的理解。

7、說說對南轅北轍這個成語的理解。

四、師生話收獲。

比如:

1、我又學會了一個成語。

2、我知道做任何事情要有明確的目標。

五、拓展作業(yè)。

1、請注意觀察:生活中有南轅北轍的事例嗎?與小伙伴交流一下。

2、課下繼續(xù)閱讀《成語故事》,準備開一個成語故事會。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二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一定很喜歡娃娃吧?你們自己有玩具娃娃嗎?有什么娃娃?(結合學生的話,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娃娃有很多種,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們要認識一個新娃娃:(板書風娃娃,讓學生齊讀課題)。

1、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出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自由讀課文,反復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2、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3、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讀全文,看設影,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吹大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小樹。

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4、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5、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2)研讀“做壞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讀讀學習伙伴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

(3)請你評價一下,風娃娃是一個怎樣的娃娃?(通過讓學生體會、感受、評價、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師小結。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三

教學目標:

1、學習11個生字。認識“角字旁”。區(qū)分“蜂和峰”與“蜜和密”

2、能夠自主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會讀本課的詞語和句子。

3、能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醒”“蜜”“蜂”寫端正、美觀。

4、知道春天的主要特征,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教學重點:識字以及了解生字在詞語或者句子中的意思。

教學難點:記住字形,正確書寫。

教學用具: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數(shù):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春天。

1、導入:同學們,春天已經(jīng)來到了人間,細心的你發(fā)現(xiàn)了嗎?

2、出示課件,欣賞春天的畫面:萬木吐綠,河水解凍,小鴨戲水,柳樹發(fā)芽,百花開放。

3、多美的畫面呀!經(jīng)過漫長寒冷的冬天,我們早就盼望著“春回大地”了!伸出小手和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二、根據(jù)教材編排特點,采取分散重難點,分層識字。

(一)初讀感悟字形。

學生借助音節(jié)、同桌互讀等方式,讀準字音,初步認識字形。

(二)在觀察、比較、聯(lián)系中建構新知。

1、讀一讀熟字。

東、星、牙、地、蝦、雞。

2、讀一讀帶音節(jié)的新字。

凍、醒、芽、坪、蜜、鴨。

3、觀察,熟字和新字誰和誰能手拉手,成為好朋友。

東——凍星——醒牙——芽地——坪蝦——蜜雞——鴨。

4、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通過認真觀察、比較后發(fā)現(xiàn)新舊兩個字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說發(fā)現(xiàn))。

教師提升:我們是利用熟字學習生字的,是一種好的識字方法。

5、給生字組詞語,初步了解字義。

相機指導生字:蜜蜂的書寫。(觀察、比較、教師指導學生書寫)。

(三)學文中鞏固生字,在語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1)采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

a.“解凍”什么意思?誰解凍?讀詞(河水解凍)。

b.你知道“蘇醒”什么意思嗎?在春天,都誰蘇醒了?(學生自由說)這么多的事物在春天都蘇醒了,所以說是萬物蘇醒,讀。睡了一冬,終于醒了,多舒服呀,再讀讀。

c.春天,都哪些植物發(fā)芽,你觀察到了嗎?(學生說)——楊柳吐綠。

萬物蘇醒: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春天來了,什么蘇醒了?)。

楊柳吐綠:換詞的方法。(楊柳發(fā)芽)。

百花爭艷:聯(lián)系第2課學過的描寫春天里的畫的語句。

(2)感情朗讀,背誦這5句話。

a.把這些生字朋友送回家,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春天那美麗的畫面。

b、指名讀,認真聽,你想到了什么樣的畫面?

c、導讀:播放開頭的畫面,配樂,用你的朗讀把這么美的畫面表達出來。(練讀——指讀——齊讀)。

(3)、拓展: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jié)。有融化的河水,有戲水的鴨子,還有發(fā)芽的柳樹,還有?(生說)。

四、在爭星游戲活動中鞏固生字。

可以設計找朋友游戲、以挑戰(zhàn)賽形式闖關游戲。

1、請你說說是怎樣記下面的生字。“一顆星”

2、找出一組形近字,再組詞?!皟深w星”

3、請你說一個或一句描寫春天的詞語或句子?!叭w星”

五、書寫生字。

1、出示:醒、鴨。靜靜觀察,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2、學生匯報。

鴨:書寫時注意穿插避讓,鳥的橫是關鍵。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仿寫,教師巡視。

5、展示學生的書寫情況。

對比觀察:欣賞評議。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引導學生自主識字、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積累詞語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使學生感受秋天的美景。

3、初步掌握聯(lián)系生活實際,邊讀邊想象畫面,從而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掌握聯(lián)系生活實際,邊讀邊想象畫面,從而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

同學們,過了炎熱的夏天,就是涼爽的秋天。秋天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畫卷。讓我們一同來欣賞秋天的美景吧!

二、讀中識字,讀準生字的讀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四人一小組,練習讀詞語。

3、指名讀課文,開火車讀詞語。

4、認讀生字卡片。

三、讀中感悟,整體感知詞語的意思。

1、師范讀詞語,學生想象畫面。

2、游戲“找朋友”: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借助圖片,找出相對應的詞語,初步感知詞語意思。

3、指名讀詞語,要求讀出語氣。

四、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個有關秋天的四字詞語,還有很多描寫秋天的詞語,請同學們回家收集,看誰收集的詞語最多。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認讀生字新詞。

二、分析字形,記憶漢字。

1、小組自主學習: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漢字?

2、全班匯報。

三、指導學生書寫。注意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

四、小組競賽。

1、讀詞語,看誰讀得正確?

2、匯報。

3、小組競賽,比一比誰收集的有關秋天的四字詞語多。

五、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但學會了一些描寫秋天的詞語,同時也積累了一些有關秋天的詞語?;丶液?,可以畫一畫秋天。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五

1.認識17個生字,學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體會女媧補天的目的是從苦難中解救人類,體會母愛的偉大。

3.使學生們感受到:立下志向,不懈努力,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理想。

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女媧是人類的母親,她看到自己的兒女遭到巨大的苦難,十分心痛,立志要修補好殘破的天空。經(jīng)過好她勇敢頑強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把天補好的志向,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早期人類,在自然災害面前,渴望認識自然、戰(zhàn)勝災害的理想,反映了人類在與嚴酷環(huán)境斗爭中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

教學這篇課文時可由學生準備,講述有關女媧的故事。

這篇課文許多同學都知道對于生字的教學是個重點,可以采用分段獨立識字、讀書,說一說每段大意。分段學習生字。學生之間互相查讀書和識字的情況。

對于課后題的教學,對于前一個問題可以對照第二段讀書,讀好“她心痛極了,發(fā)誓要……”后一問對照第三、四段讀書。女媧是怎么做的“,不能只說明方法,應想想女媧所承擔的使命多么艱巨,體會她遭受的磨難。同時復習這兩段的字詞。

dahuo?fangfu’daguo?feitengque…kou

()()()()()

tingxie…zhangpengxiubu“xintongjie…shi

()()()()()

噴()而出日月()辰腰酸背()自告奮()

環(huán)()四周若有()思晝夜燃()筋疲力()

()女媧為了拯救人類,決心修補殘破的天空。

()她又用大龜?shù)哪_把天撐起來,天再也不塌了。

()遙遠的古代,突然天塌地陷,到處是烈火洪水,人類面臨滅亡的災難。()女媧熔煉五色石子,填補好了天上的缺口。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六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的道理。

讓學生知道風娃娃做了幾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理解課文內(nèi)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一定很喜歡娃娃吧?你們自己有玩具娃娃嗎?有什么娃娃?(結合學生的話,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娃娃有很多種,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們要認識一個新娃娃:(板書風娃娃,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出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自由讀課文,反復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2、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3、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讀全文,看設影,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吹大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小樹。

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4、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5、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2)研讀“做壞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讀讀學習伙伴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

(3)請你評價一下,風娃娃是一個怎樣的娃娃?(通過讓學生體會、感受、評價、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七

學生通過學習能夠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別人有用”的道理。只是,由于課文篇幅較長,還有一部分學生朗讀情況不是太好。在以后的教學中,應運用多種形式加強對課文的朗讀。生字“吸”、“極”的`右半邊出錯較多,容易寫成“乃”。

這一冊的課文很長,重點是朗讀和明白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要看是不是對人們有用的道理.。所以對于理解不能太輕也不能太重,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理解字義詞義。比如“責怪”的理解,我沒有讓那個學生解釋什么是責怪,或者責怪是什么意思,而是讓學生發(fā)揮想象,人們會怎樣責怪風娃娃,說一說對詞義的理解水到渠成。又比如課文最后中心的揭示,這個環(huán)節(jié)不是老師來講,而是讓學生通過表演自己說出來,學生在表演中自然而然的就說出了自己明白的道理,而不是老師生硬的灌輸。

這一課,我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形式一樣,就放給了學生,結果學生合作得很愉快。在讀書指導方面有這樣幾個困惑:學生讀到位了以后再怎么辦呢?課文的中心揭示出來了,其他的學生明白了嗎?這些以后還要注意。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9個生字,會寫9個字。積累描寫春天的詞語、句子。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激發(fā)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diào)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fā)現(xiàn)。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yǎng)成主動觀察發(fā)現(xiàn)的習慣。

教學準備:歌曲磁帶、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調(diào)動積累,激趣揭題。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隨機板書:春天。

隨著樂曲,師生回顧積累的有關春天的詞句。

2、揭示課題:找春天。

師:春天來了!春天來了!我們就和這幾個新朋友一起去找春天。

二、感知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2、在小組交流自學生字的方法。

3、出示句子,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a、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b、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c、樹木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d、春天來了,我們看到了她,我們聽到了她,我們聞到了她,我們觸到了她。

讀通句子,檢查生字讀音情況。相機指導書寫:探、躲。

再讀句子,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三、朗讀課文,感悟積累。

師:春天真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我們趕快和這幾個小朋友一起脫掉棉襖,沖出家門,奔向田野,去尋找春天吧!

1、學生讀課文,結合圖,找一找春天在哪里?

全班交流,讀通課文。

2、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再讀給同位聽。

3、指名讀喜歡的句子,相機指導朗讀,感悟積累。

(1)“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讀讀演演: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讀懂這一句,理解“害羞”

(2)4—7自然段。

a、指名讀句子,相機出示填空題:

b、師: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嗎?早開的野花一朵兩朵,那是不是春天的眼睛呢?再讀四個句子,有什么疑問,在小組里提出來,討論討論。(感受語言的準確,想象的豐富。)。

引導學生進行問答式的口語訓練:

例:

問: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答: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那是春天的眉毛。

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多像春天的眉毛??!

c、多種形式的朗讀,積累背誦。

引讀、表演讀等。

(3)第8自然段。

我們繼續(xù)去找春天,她還會在哪里呢?

朗讀第3句。“她在柳枝上蕩秋千,在風箏尾巴上搖啊搖;她在喜鵲、杜鵑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由這幾句話,老師想到一些古詩:

楊柳綠千里,春風暖萬家。

黃鶯鳴翠柳,紫燕剪春風。

春風一拂千山綠,南燕雙歸萬戶春。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你們也能像老師一樣說幾句春天的詩出來嗎?

感受了詩情畫意,再來讀讀第8自然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四、自主積累,練習背誦。

多媒體畫面演示春天五彩斑斕、百鳥爭鳴的美景,伴隨優(yōu)美的輕音樂,學生自由根據(jù)畫面背誦有關段落。

五、走進校園,尋找春天。

春天來了,讓我們到校園里去看一看,聽一聽,聞一聞,觸摸春天的腳步吧。

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喜好,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在春天里的發(fā)現(xiàn)。

六、課外拓展,遷移運用。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關段落,讓學生閱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jīng)滿是桃兒、杏兒、梨兒?;ㄏ鲁汕С砂俚拿鄯湮宋说佤[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還眨呀眨的。

這是怎樣的一幅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美景啊,只要大家用心去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九

字詞:

重點句子:

春天,東風把大山染青,把大地抹綠,為花兒涂出五顏六色的臉頰。

秋天,西風畫出的是一幅豐收景象:蘋果紅了,葡萄紫了,柿子黃了,遍地的稻穗都是金燦燦的。

冬天,北風愛用白顏料畫畫。山啊,樹啊,地面啊,屋頂啊,全都是白色的,只有雪人的長鼻子是紅紅的。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都一定很喜歡娃娃吧?你們自己有玩具娃娃嗎?有什么娃娃?(結合學生的話,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娃娃有很多種,有洋娃娃、木娃娃、布娃娃、泥娃娃。今天,咱們要認識一個新娃娃:(板書風娃娃,讓學生齊讀課題)。

1、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聽課文錄音,學生邊聽邊畫出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2)自由讀課文,反復讀帶有生字的句子。

2、自選板塊,自主研讀。

3、通讀全文,理清線索。

讀全文,看設影,想想風娃娃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匯報,老師板書:吹大風車,吹帆船,吹風箏,吹衣服、小樹。

以上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些是他做的壞事?

4、提問設疑,小組研讀。

(1)風娃娃為什么想到幫人們做事?

(2)風娃娃為什么好心辦了壞事?

(3)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在自學的基礎上討論。

5、分塊研讀,反饋交流。

(1)研讀:“做好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后,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里想的,你體會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2)研讀“做壞事”板塊。

(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風娃娃做了什么?結果怎樣?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

讀讀學習伙伴話,說說你想對風娃娃說什么?

(3)請你評價一下,風娃娃是一個怎樣的娃娃?(通過讓學生體會、感受、評價、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別人有用的道理。)。

三、教師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做好事:吹風車。

吹帆船。

(可愛)。

好心辦壞事:吹風箏。

吹衣服、小樹。

(傻氣)。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一

教學要求:

1、初步學會觀察一次游戲的過程。

2、能連貫地,有順序地說說這次游戲的過程。

3、學習用“先……接著……最后……”、“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說話。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

1、猜謎語: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搖搖又擺擺,愛吃竹筍和竹葉。(板書:熊貓)

2、出示熊貓圖:看,這就是熊貓。

(1)你看,這是一只怎樣的熊貓?(板書:可愛 可惜沒嘴巴)

(2)具體說說熊貓可愛的樣子。

二、揭示課題:

1、沒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們說怎么辦呢?

對,這節(jié)說話訓練課,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簡單而有趣的游戲:給熊貓貼嘴巴。(板書)

2、明確要求:在游戲中,我們還要比一比,誰觀察最仔細,說話最有條理,聲音響亮。

三、說清游戲準備過程:

1、誰愿意來給熊貓貼嘴巴?

2、老師要給貼的同學加點難度,仔細看老師是怎樣做的,誰來說一說。(板書:拿 蒙、拿、遞、領)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著……最后……”來有條理地說說老師的動作。

4、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做好了游戲的準備工作,請他來給熊貓貼嘴巴。

四、說清游戲經(jīng)過:

1、小黑板出示觀察思考題。要求仔細觀察貼的過程,邊看邊想。

(小黑板)觀察思考:

(1)他是怎樣給熊貓貼嘴巴的?

(2)在貼的過程中,同學們的表情有什么變化?

(3)結果怎樣?

2、游戲。

3、討論說話:

(1)請說說蒙上眼睛的感覺。

(2)說說他是怎樣貼的?(板書:走、摸、移、貼)

(3)經(jīng)過:用小黑板出示觀察思考題,指導學生觀察,幫助學生有條理地說話。在觀察同學們的表情時,用句式“有的……有的……還有的……”幫助說話。

(4)結果:更可愛。特別是在小結時,整理了整個的說話條理“起因、經(jīng)過、結果”,為高年級有順序地寫作打下了基礎。

2、為了使學生表達時做到連貫,精心設計了各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如:“沒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二

1、通過學習課文,感受春天的美好、大自然的美麗。

2、學會8個生字,認識7個生字。

3、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喚起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

2、學生小聲自由讀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3、說一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種方式集中識字。

1、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義,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字形。

2、同桌之間互相幫助、交流,解決自學里遇到的問題。

3、集中出示生字,指名匯報學習成果,其他同學以及老師可作補充。

耍:注意上面是“而”不是“西”。

聆:聽的意思。

濃郁:本課指花草等的香氣濃重。

美:第三橫最長。

4、每學習完生字要及時回文。

5、學字過程中指導書寫“美、束、孩”三個字。

四、游戲的方式復習鞏固生字。

1、開火車讀生字。

2、利用找朋友的游戲幫助學生識記字形。

第二課時。

一、利用生字卡片復習生字。

二、分層次讀課文。

1、將生字帶到課文中,將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小鹿渴望春天、第一次見到春天的喜悅心情,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分角色朗讀。

三、完成課后練習。

1、美的漢字故事:甲骨文的美字,下面是一個“大”字,表示成年男子,上面是一個“羊”字,像羊形的頭飾。美的本義是指人的裝束漂亮好看。引申指導人的容貌、才德或品格好。

2、讀一讀。

(1)教師讀,學生閉上眼睛想象。

(2)學生邊讀邊想象。

(3)照樣子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3、找一找,說一說,寫一寫。

(1)找一找描寫春天的句子。

(2)說一說你眼中的春天。

(3)擴寫句子。

4、積累。將詞語背誦下來,并鼓勵孩子在日記和日常表達中使用。

四、練習。

1、區(qū)別字組詞。

根()耍()該()拉()。

跟()要()孩()位()。

2、加標點。

爸爸什么叫春天。

山下的原野是多么廣闊開著美麗的花兒還散發(fā)出陣陣香氣。

媽媽爸爸我見到春天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三

1、會寫本課8個生字,會讀文中11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深刻體會同學之間的關愛之情。

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

幫助學生建立同學之間要互幫互助,團結有愛的情感。

生字詞卡片

窗前的紅氣球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動畫片,有關小動物之間友愛的小故事。)師生一同欣賞。

2、讓學生講一講看到的景象。

3、師:從中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窗前的紅氣球。

二、讀文識字

1、學生開始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勾畫出來,小組內(nèi)互相解決。

2、師檢查部分學生生字識記情況。全會的被評為“識字大王”。

3、小組長檢查生字,評出本組的“識字大王”。

課文的朗讀情況。

三、理解課文

1、教師感情范讀。

2、學生聽后,引導學生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質(zhì)疑。

4、教師順著學生的思路分析課文,感悟同伴之間的友愛。(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此基礎上,完成課后第二題。

5、拓展:在日常生活中,你和你的同伴發(fā)生過哪些感人的事?

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6、 思想教育: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以后你打算怎樣做?

7、學生暢所欲言,談感情收獲。

8、帶著感情再讀課文。

講一講看到的景象

學生暢所欲言,談感情收獲

利用小組互助的形式識記文中生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把課文帶入了生活,又用具體事例教育學生,使他們學會做人。

四、書寫生字

1、重點指導“傳”、“醫(yī)”、“卡”三個生字。

2、其他生字學生獨立書寫。在自己寫生字之前,先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再下筆。

五、課外延伸

1、讀一讀課下搜集的有關同伴之間互相關愛的故事或文章,講一講,評選出“故事大王”。

2、把課文以及課外故事中的好詞、好句整理在小本本上。

認真書寫

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也能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更增進對同伴的關愛之情。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四

《我要的是葫蘆》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講讀課文,屬寓言性質(zhì)。文章短小精悍,語言活潑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是深愛孩子們喜愛的一篇課文。結合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一至三年級“要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要詞語的意思,并能在閱讀中不斷積累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作了如下的幾點思考:

閱讀教學應立足于培養(yǎng)孩子閱讀文章的興趣,引導孩子品味語言,積累語言,從而發(fā)展他們的語言,達到自能讀書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教者應始終把語言的學習、體會、感悟作為重點,注重學生的個人感受,且能結合各自生活的實際賦予其不同的內(nèi)涵。而對語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可見“讀”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多讀可以訓練學生的語感,多讀可以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多讀可以豐富孩子的表象。可謂是一舉多得,事半而功倍,何樂而不為呢?但這所謂的“讀”必須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的引導下,匠心設計下,有針對性去閱讀。是為著更深層次的理解課文,更深層次的感受語言而選擇的途徑。

在《我要的是葫蘆》教學設計中,我抓住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L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通過品讀、評讀、個人讀、分角色讀、齊讀、選擇讀,引讀等不同方式的閱讀,從多個角度引導孩子們體會種葫蘆的人的心態(tài),以讀悟文,品析詞句。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思考領悟,最終達到“豁然開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積月累的訓練中,讓孩子們養(yǎng)成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從而提高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篇課文的教學都有一個切入點。找準了切入點,將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很大的方便。這切入點猶如是照相攝影時尋求的角度,又如高明的服裝設計師在衣料上最關鍵的一剪。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我從課題入手:“我要的是葫蘆,言外之意是我不要葉子”。順機啟發(fā)學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說話。因為切入點選得準,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紛紛提出:那個人結果得到了葫蘆嗎?那個人為什么得不到葫蘆?甚至有的學生還提出了頗有深度的問題——“蚜蟲吃的是葉子,可落下的為什么是葫蘆?”

文學作品都有一條線索,或為情感線,或為敘事線。教師要善于把握這條線,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學貼近這條線。只有這樣,才不至于在教學中抓了芝麻而丟了西瓜,《我要的葫蘆》一文,篇幅雖短,但要落實的知識點卻不少。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抓住一條線:“變”。剛開始時葉子長得怎樣?葫蘆長得怎樣?過了幾天,葉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這變化告訴我們?nèi)~子葫蘆之間究竟有什么密切的關系?明確了這么一條線,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難點的方法。當學生學完第一自然段時,通過看圖——學文——品文,引導得出:因為葉子長得好,所以葫蘆才長得可愛。從而為后文的學習打下鋪墊。當學生學完3、4自然段時,我又引導學生小結:因為葉子長了蚜蟲,所以葫蘆才一個一個都落了。最后通過這種變化對比,學生明白了葉子與葫蘆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重難點的突破也就勢如破竹。

低年級學生對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創(chuàng)設,巧妙地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激活孩子們的思維,從而使之更有效地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五

本組教材有《畫家和牧童》、《我為你驕傲、《三個兒子》|《玩具柜臺前的男孩》和語文園地六組成。是圍繞人物的優(yōu)秀品質(zhì)來編寫課文?!罢\信、孝敬父母”貫徹始終。寓優(yōu)秀的品質(zhì)教育與生動有趣的課文中,既有人物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又有心理描寫。

《畫家和牧童》是一個優(yōu)秀歷史的故事,講述唐朝著名畫家戴嵩勇于承認錯誤,虛心向牧童學習。

《我為你驕傲》故事內(nèi)容貼近兒童生活,是一個常會發(fā)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因此它的教育意義也就顯得更為突出。

《三個兒子》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無論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xiàn)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

1、會認39個生字,會寫33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積累語言。

3、學會寬容、學會承擔責任,敢于向權威挑戰(zhàn),同時也要謙虛謹慎,懂得孝敬父母、

關愛他人的道理。

重點是目標1、2、3難點:目標3

結合插圖、讀議結合;指導默讀、讀中悟理

默讀、置疑、合作、探究、交流

掛圖、小黑板、投影儀、生字詞卡片

12――14課時教案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六

《瀑布》是一首活潑生動、文情兼美的自由體寫景詩。這首詩分三小節(jié)。第一小節(jié)寫瀑布的聲音,后兩節(jié)寫瀑布的形態(tài)。作者用一連串的比喻贊嘆瀑布聲勢的浩大,形象的雄偉,色澤的和諧,深情地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無比熱愛之情。小詩雖短,卻感情激越,適合朗讀教學。

教材安排了認字10個:瀑、疊、灘、般、喻、丈、襯、仰、偉、屏。寫字7個:陣、松、般、丈、襯、仰、偉。

1、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認識10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詩歌的韻律美,體會瀑布的雄偉、壯觀。

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在朗讀、背誦時體會詩的意境。如果只在朗讀技巧上費功夫,讓學生模仿,則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還可以再擴展幾句,比如:“一道白銀”說的是?!叭鐭?,如霧,如塵”形容。

只把喻體和本體指出來也還不夠,還要啟發(fā)學生通過聯(lián)想體會這些比喻句描寫的景象,比如聽一聽浪涌岸灘的聲音。松濤聲,聯(lián)想水聲??梢栽O置情境用“好像”“如”造句,但不要講關于比喻句的概念,如明喻、暗喻、借喻、本體、喻體。生字“丈”的第三筆是彎捺,應該先練練這個筆畫再寫字。

在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建議本課教學2課時。

一、你能照樣子寫出詞語來嗎?

疊疊陣陣

二、課文會背嗎?試著填一填。

瀑布腳下仰望,,一座珍珠的屏!,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相關資料:

中國第一大瀑布:黃果樹瀑布

景區(qū)位于貴州安順市西南面,由姿態(tài)各異的十幾個地面瀑布、地下瀑布和風光綺麗的橋水上石林、天星洞等組合而成,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區(qū)名勝區(qū)之一。黃果樹大瀑布位于景區(qū)的中心,每當河水上漲時,如銀河倒傾,橋身震顫,雨霧升騰,艷陽之下道道彩虹從潭中飛出,尤為壯觀,而在河水小時,瀑布分三五條從懸崖墜落,如仙女秀發(fā)披肩,不乏嫵媚娟秀。黃果樹瀑布落差74米,寬81米,河水從斷崖頂端凌空飛流而下,傾入崖下的犀牛潭中,翻江倒海。水石相激,發(fā)出震天巨響,騰起一片煙霧,迷蒙細霧在陽光照射下,又化作一道道虹,幻景綽綽,奇妙無窮。瀑布對岸高崖上的觀瀑亭上有對聯(lián)曰:“白水如棉不用弓彈花自碎,虹霞似錦何須梭織天生成”,此乃是黃果樹瀑布的生動寫照。但水量大增,那撼天動地的磅礴氣勢令人驚心動魄。有時瀑布激起的雪沬煙霧,高達數(shù)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其周圍經(jīng)常處于蒙蒙細雨之中。

瀑布后的水簾洞相當絕妙,134米長的洞內(nèi)有6個洞窗,5個洞廳,3個洞泉和1個洞內(nèi)瀑布,人穿行于洞中,可在洞窗內(nèi)觀看洞外飛流直下的瀑布;每當日薄西山,憑窗眺望,犀牛潭云霧繚繞,云蒸霞蔚,蒼山頂上緋紅一片,迷離變幻,這便是著名的“水簾洞內(nèi)觀日落”。

黃果樹大瀑布是中國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闊大壯觀的瀑布之一。河水從70多米高的絕壁上直瀉犀牛潭中,響聲震天,十里之外,即聞其聲。

(一)教學準備:

課件、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播放音樂)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猜想,這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

學生聽完音樂,說說自己聽出的是什么音樂。

2、課件出示瀑布:對呀,同學們剛才聽到的正是瀑布的聲音。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跟隨葉圣陶爺爺?shù)綇]山瀑布腳下看看瀑布的美麗,感受瀑布的魅力。

3、板書課題:瀑布。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生字。

2、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檢查生、字詞。

三、細讀感悟。

1、讀完詩歌,它留給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能說說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嗎?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老師隨機點撥。

如,學生說喜歡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2)談喜歡的原因:瀑布的聲音一會像大浪沖上岸,一會像,風吹松樹的聲音,美極了。

(3)同學們說的真好,老師忍不住想再聽聽這壯美的聲音,你們能再讀

讀嗎?讓我欣賞一下這種大浪涌上岸灘,風吹松林的氣勢?配樂朗讀。

你還覺得哪兒美呢?

第二小節(jié):

(1)你愿意把這一小節(jié)讀出來嗎?

(2)這一小節(jié)你覺得哪兒美呢?

生:這一小節(jié)在寫瀑布的樣子,有青山有白銀,有綠色有白色的,很美。

整座種滿綠樹的山就像一塊綠色的畫布,如果整片都是綠色的就太單調(diào)了,瀑布就像一道白銀點綴在上面,這樣色彩就多了,畫面就更美了!

“這般比喻沒法比喻!”沒法比喻!說明太美了,美到簡直沒辦法講出來!

(3)同學們說得真好,你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把它讀出來嗎?

(4)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們覺得瀑布的全身還像什么?學生談自己的想象。

(5)小組內(nèi)美讀。

(6)全班讀。

學習第三小節(jié):

(播放課件)

(1)瀑布腳下可真美呀,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怎樣讀才能表現(xiàn)出瀑布這美妙的景象,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小節(jié)中寫了瀑布的哪些美景。如有不懂的地方要提出來和小組同學商量。

(2)全班交流。

(3)指導朗讀。

四、指導背誦。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瀑布如此雄偉美麗,你們學了這篇課文想說些什么呢?

(學生暢所欲言。)

瀑布(二)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交流搜集的瀑布的資料。

師:今天老師要帶大家一起跟隨葉圣陶爺爺去參觀瀑布。

板書課題:瀑布學生讀題。

二、初讀詩歌,合作識字。

1、自由讀詩歌,劃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

2、指名讀詩歌,其他同學聽字音是不是讀正確?

3、、借助課后生字條,小組合作識字。

4、全班交流: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

5、檢查識字情況。

(1)讀詞語。(2)讀生字。

師:我們和生字娃娃一起回到課文中去,再來讀課文,看看你能讀懂什么。

三、品讀詩歌,領悟意蘊。

1、自由讀詩歌,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學生匯報讀書的收獲。

3、播放瀑布的聲音:你們覺得這聲音像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師:葉圣陶爺爺是怎么說的?(出示第一小節(jié))

指導朗讀。

4、師:剛才我們聽到了瀑布的聲音,想不想快點看到瀑布的樣子?

播放課件或錄象。

師:你剛才看到的瀑布是什么樣的?(學生匯報)

詩歌里是怎么說的?指名讀。

大家現(xiàn)在的心情怎樣?指導朗讀。

四、美讀全文,指導背誦。

1、全班配樂朗讀。

2、師:這么美的詩歌誰能把它背下來?

五、復習字詞,指導書寫。

1、指名認讀要求寫的字。

2、小組內(nèi)交流:哪些字比較難記?你是怎么記住的?

3、教師指導學生書寫。

1、投影展示學生作業(yè),互相評議。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七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會認4個新字。

2.了解詩意,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生字、背誦課文是重點。難點是體會詩中描繪的情景。

生字卡片、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讀背自己知道的描寫春天景象的古詩。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的這首《村居》就是詩人高鼎描寫春天農(nóng)村景致的佳作。

二、創(chuàng)設情景,整體感知。

出示掛圖(綠草、飛鳥、河堤、楊柳、農(nóng)房、炊煙、兒童、紙鳶等)或多媒體課件。

三、自學古詩,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自己輕聲讀讀這首詩。要求讀準字音,對照拼音把生字多讀幾遍,并記下來。

2.檢查3個生字和4個要求會認的新字的讀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翹舌音的字:趁、紙。

后鼻音的字:鶯。

3.同學之間相互聽讀古詩,糾正讀音。

4.指名讀古詩,全班聽評是否讀得正確。

5.全班齊讀古詩。

四、進入情境,指導朗讀。

1.請同學讀古詩,提出你想問的問題。

2.引導看圖,體會詩境、質(zhì)疑,指導朗讀。

“草長鶯飛”——小草吐綠,鶯兒飛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輕輕地擦過。

“春煙”——春天里農(nóng)家的炊煙。

“醉”——沉迷,陶醉。

指名說說從這兩行詩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導朗讀:(“——”表示輕讀)。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草長鶯飛,楊柳拂堤,春煙裊裊,春天的農(nóng)村真美呀!小孩子們可不愿錯過這大好春光,他們正忙著干什么呢?(他們放學后早早回家,忙著在春風中放風箏呢)。

“紙鳶”——風箏。

“東風”——春風。

“趁”——利用(時間、機會等)。

指導朗讀:(“#183;”表示重讀)。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五、想象畫面,朗讀背誦。

1.分組練習朗讀。讓我們設身處地,邊讀邊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自己反復朗讀,再在小組內(nèi)輪讀,相互評議。

2.自由背誦這首詩。

3.指名背、齊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回憶詩中描寫了春天農(nóng)村什么樣的情景,并說一說。

2.朗讀課文。

二、指導認字形,并寫字。

1.指名讀生字(開火車讀。抽卡片讀等多種形式)。

煙趁紙。

2.師生共同討論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煙:左右結構,左邊是“火”,右邊是“因為”的“因”。

趁:與“珍”比較,用換偏旁的方法識記。

紙:左右結構,左邊是“纟”,右邊是“氏”,下面不能多寫一點。

3.鼓勵學生用生字組詞語,盡量多組幾個。

4.指導寫字。

煙、紙,左窄右寬。趁,“走”字最后一筆捺畫要寫得平、長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寫正。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2題。

(教師巡視,及時肯定或糾正學生的書寫)。

四、背誦課文。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3題(說完后可。

以試著寫下來)。

六、擴展練習。

春天的農(nóng)村還有哪些景象?請同學們利用星期天到農(nóng)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畫一畫、寫一寫,辦一份手抄小報。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探究活動。

舉行一個詩歌朗誦比賽。先在小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小學二年級語文風教案篇十八

1、能獨立認識本課9個生字,會寫“昌、駁、宗、庭、槐、狂”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出人物的語氣。

3、了解徐童用巧妙的方法,幫助他人改正錯誤的做法。知道要用別人能接受的方法來幫助別人改正錯誤。

學習生字詞,朗讀課文,能讀出人物的語氣。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了解人物,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來認識個姓徐的兒童,課文里稱他“徐童”(板書:徐童)他是個怎樣的人呢?出示課文第一節(jié)。(指名讀、齊讀)

2、學習生字:昌(下面的“日”比上面的“日”略寬、扁)、駁(馬字旁最后一筆是提,右邊最后一筆是捺)

3、理解“辯駁”。(說出理由和依據(jù)來否定別人的觀點)

4、完整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學習生字:郭(三拼音)、宗(平舌音)。

說明:學生讀課文前,一定要提出明確的要求,讓學生養(yǎng)成邊讀邊想、邊讀邊思的好習慣。通過讀文,讓學生熟悉文本,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概括課文內(nèi)容時,學生可能會表達得比較繁瑣,教室可適當引導,幫助學生抓住重點,用簡潔明了的詞句表述出來。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學習第二小節(jié)

1、徐童要保護的是怎樣一棵樹?自讀第二節(jié),把寫樹的句子用直線劃出來。

2、學習生字:邀、庭(后鼻音,指導筆順)、槐(指導筆順)、狂。

交流,出示句子:這樹掛滿了墨綠色的葉子,就像一把巨大的傘,夏日遮掉驕陽,冬天擋住狂風。

3、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出對大槐樹的喜愛)

4、師:這么好的一棵樹,老先生卻要除掉它。出示:這不是太可惜了嗎?(指導讀出問句的語氣)

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

過渡:大槐樹能遮陽擋風,老先生為什么要砍掉它?徐童又是怎樣保樹的呢?

1、學生自由讀第三、第四小節(jié),思考。

4、質(zhì)疑:徐童覺得老先生的話可笑,為什么還要一本正經(jīng)地說呢?

5、交流。(如果徐童當面嘲笑老先生,老先生一定不能接受,“一本正經(jīng)”地順著老先生的意思,反而能保住樹。)

板書:

不砍樹

分角色讀3、4小節(jié)。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73495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