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優(yōu)秀14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7 03:36:16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優(yōu)秀14篇)
時間:2023-12-07 03:36:16     小編:念青松

總結是實現(xiàn)個人成長和進步的必經(jīng)之路。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每個讀者都需要關注的問題,下面我來分享一些養(yǎng)成閱讀習慣的方法。請閱讀以下總結范文,希望能給您寫總結提供一些思路和靈感。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一

這篇課文講的是為了堅守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敵人圍攻,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山高路陡。距離遙遠的茅坪挑糧的故事,表現(xiàn)了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zhì),也表現(xiàn)了戰(zhàn)士們對領袖的關心和敬愛。

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1928年,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同毛澤東會師。第二自然段講戰(zhàn)士們?yōu)榱藞允馗鶕?jù)地,粉碎敵人圍剿,爭著到山高路陡的茅坪挑糧。第三自然段講朱德同志加入了挑糧的隊伍,戰(zhàn)士們怕累了他,藏起了他的扁擔,而他連夜又做了一根,并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大家見了越發(fā)敬愛他。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三課時。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能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

講解:記,在這里是做記號的意思。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各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想他們的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生字詞: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

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chǎn)山高路陡。

(2)理解生字詞。

粉碎:使徹底失敗或毀滅。

圍攻:包圍起來加以攻擊。

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生字詞。

4、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1)出示生字詞:翻山越嶺勸。

(2)齊讀生字詞。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

1、習題2。

2、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3、朗讀課主,做到正確流利。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二

重點難點:1、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倩。

2.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出示扁擔圖片,朱德用這根扁擔做什么用呢?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呢?(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指名讀出相關語句,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全班齊讀。

4、出示朱德挑糧圖,說說你看到的朱德。出示句子:

5、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阎斓碌谋鈸仄饋砟兀恐斓潞蛻?zhàn)士們是怎樣挑糧的呢?戰(zhàn)士們這么做有沒有阻止朱德挑糧呢?默讀課文,指名反饋,教師小結:朱德愿意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他。

6、學習寫字。出示會寫字,讀一讀。小組交流,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仔細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教師范寫。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

板書設計:

挑?????????????????????????五六十里(路遠)。

穿草鞋?挑糧?戴斗笠。

山高路陡(難走)滿滿。

藏????(連夜??趕)。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三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8個字及以下詞語:出產(chǎn)、扁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識字、朗讀課文。

2.難點:了解戰(zhàn)士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后來為什么又不藏了。

三、教學準備:

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或?qū)嵨?、多媒體課件。

四、預習學案:

1、請將課文大聲流利讀5遍,(注意前后鼻音、平翹舌哦?。?/p>

2、不要看拼音,我能讀出這些字:朱、志、岡、守、攻、必、產(chǎn)、勸、并、記。

3、看著生字記下筆順,你記住了嗎?讓爸媽考你一下!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些詞嗎?越多越好哦!

5、再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說給爸媽聽聽。

6、關于朱德,你了解多少?可以請教一下爺爺奶奶,也可以上網(wǎng)查詢一下。

7、加大點難度哦:組詞。

攻()必()勸()。

功()心()歡()。

8、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第1課時。

上課時間總計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正確書寫“朱志岡守攻”五個生字。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動機。

1、出示掛圖師介紹朱德。

2、完善課題,板書:朱德的扁擔。

3、指導學習生字:朱(認讀字音,識記字形。)。

4、齊讀課題。

二、收集信息,自學質(zhì)疑。

1、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輕聲地讀課文,可以反復地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要讀準生字,在課文中畫出這些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拼讀生字。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成果初探,交流展示。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卡片。個別學生讀,開火車讀。相機指導讀準字音。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讀,個別讀,齊讀。

(3)出示含有生字的詞語。

(4)讀準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讀通課文,大家把課文再讀一遍。

(5)相機正音,范讀或領讀難讀的句子。

4、我們舉行一次朗讀比賽,每組推選5名代表開火車讀課文,看哪一組開得穩(wěn)?為了賽出好成績,我們先練練。

5、開火車分自然段讀課文,練讀難讀的句子。自由練讀課文。

6、互動探究完善認知。

比賽讀,評議。

三、精講點撥,凸顯重點。

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對照筆順練習書空。

2、你記住了哪些字?怎么記的?

相機引導,肯定好的方法。

3、你覺得哪些字容易寫?哪些字難寫。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臨寫。

6、展示個別作業(yè),點評。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四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人民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指導觀察。講解:記,做記號的意思。

3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和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深受人民群眾的愛戴。

4朱德爺爺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二?初讀指導。

1各自按拼音輕聲讀課文,要求: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畫出生字詞,結合上下文,想意思。

(3)讀正確。

2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1)出示:朱德?同志?井岡山?敵人。

(2)領讀?朱、志都是翹舌音,岡是后鼻音。

(3)指名讀生字詞。

(4)齊讀生字詞。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1)出示?堅守?粉碎?圍攻?必須?生產(chǎn)?山高路陡。

(2)理解?山高路陡:形容地勢十分險要。

(3)領讀。

4指名讀第三段。

(1)出示??翻山越嶺。

(2)齊讀。

5各自試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字。

岡必?守。

2其他要描紅的字。

四?課堂作業(yè)。

1讀讀,抄抄,寫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同志?生產(chǎn)?紅軍?會師?井岡山。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一段。

(1)默讀,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什么叫會師?

(3)簡介: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隊伍會師。

(4)齊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想:

部隊為什么派人到茅坪去挑糧?從井岡山到茅坪去挑糧有什么困難?

(2)口頭填空。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非常難走。

(3)引讀:可是——,提問:從“爭”字可以看出大家心里是怎么想的?

(4)指導朗讀,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5)過度:那朱德是怎么做的?

3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

(2)出示?朱德同志也跟戰(zhàn)士們一道去挑糧。

說說你準備怎樣讀好這句話?

突出“也、一道”

(3)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先指名自由說,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穿——,做——。

(4)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

(5)此情次景,戰(zhàn)士們看到又會有何感想呢?

出示?戰(zhàn)士們想,朱德同志工作那么忙,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么辦?

想一想,大家會怎么勸他,朱德同志又會怎么說?

指導讀出戰(zhàn)士們對他的關心之情。

(6)勸不管用,有個同志就把他的那根扁擔藏了起來,戰(zhàn)士們心里又會怎么想呢?

(7)可他們哪里想到,引讀:不料——朱德同志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并寫上了“朱德記”三個字。

朱德為什么連夜做?又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拿著自己做得帶記號的扁擔心里會怎么想呢?

(8)引讀:大家見了——。

(9)是啊,朱德同志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拍手齊念)。

(10)有感情的朗讀第三段。

三?有感情的讀全文。

戰(zhàn)士們?勸——藏。

敬愛。

朱德?趕做——寫上“朱德記”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五

授課教師。

杜成轉。

授課班級。

課??題。

課??型。

課??時。

兩課時。

學材分析。

這篇課文講的是井岡山斗爭時期,為了粉碎敵人的經(jīng)濟封鎖和第三次“圍剿”,朱德軍長和紅軍戰(zhàn)士不怕風險路陡,不顧生命危險,走60多里山路,挑糧上山的故事。

學情分析。

教學本課時應向?qū)W生介紹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這篇課文中,學生難理解的詞語特別多,如:會師,堅守,粉碎、山高路陡,一道,翻山越嶺,朱德記,越發(fā)。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力目標。

掌握本課18個生字,其中10個一類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8個二類字能熟練認讀。理解“堅守”“圍攻”“會師”等詞語。

情感目標。

初步感知課文內(nèi)容,初步嘗試把握課文大意,了解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

學習重難點。

識字、朗讀課文。理解詞語,了解課文內(nèi)容。

導學準備。

課件,搜集朱德同志的資料,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

學法教法。

自主學習,交流點撥。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回答師提出的問題。

2、讀題。

1、談話。

5、指名讀課題。

以介紹故事背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呈現(xiàn)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課文寫了朱德的什么?誰來讀課題告訴老師?

課文介紹了誰的扁擔?

課文介紹了誰的什么?

朱德和扁擔之間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故事呢?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1、自讀課文,按要求思考。

2、四小組學生讀課文,回答問題。

2、用手勢告訴老師,這課有幾個自然段。

3、請四小組學生讀課文,每組讀一個自然段,三組讀到爬山,四組讀完。邊讀邊思考,這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點擊填空)。

培養(yǎng)學生學會理清課文脈絡。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1、看圖思考,回答。

2、指名讀第二句,理解句意。

1、指導看圖:大家心情怎么心情怎么樣?你從哪兒看出來的?2、引讀第一自然段第二句。

明確讀書要求,訓練學生邊讀書邊思考的能力。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用因為……所以……(之所以……是因為)來說說這句話。

質(zhì)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1、學生在習字冊上把本節(jié)課學的生字描紅1個,臨寫1個。

1.學寫“志”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教師范寫,強調(diào)上面是“士”。這個字真有趣,紅軍戰(zhàn)士心連心,大家互相稱同志。

2、教師提醒和糾正寫字姿勢。

3.老師選出學生作業(yè)指名評價,教師再進行補充和修正。?。

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齊讀民謠。

1、民謠導入。

2、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以民謠直觀引入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呈現(xiàn)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邊讀邊找一找描寫朱德挑糧的句子,用橫線畫下來。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學生自主學習,小聲讀或默讀。

2、是啊,當時井岡山上缺糧,朱德和戰(zhàn)士們一起去挑糧,多好啊!可是,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厮谋鈸??認真讀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找一找原因,用波浪線畫下來。

抓住關鍵語句讓學生一步一步走進文本,通過朗讀感悟、體會文本內(nèi)涵。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深化主題,升華文本理解。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完成與本節(jié)課內(nèi)容相關并與前后教學有關的習題。

質(zhì)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1、學生體會后自由發(fā)言。

2、學生齊讀。

2、是啊,千言萬語就在胸口,讓我們在一起深情地朗讀課文。

深化主題,升華文本理解。

反思。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六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紅軍革命根據(jù)地軍民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的歷史背景,使學生受到光榮的傳統(tǒng)教育。

教學重點:

1、認識17個字,一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文中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紅軍革命根據(jù)地和與朱德有關資料。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出示扁擔的'圖片,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它可以用來做什么呢?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朱德的扁擔。

3、齊讀課題,讀準輕聲音節(jié)“扁擔”。

4、針對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識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讀一讀,幫一幫。

3、教師抽讀: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

4、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5、指名分段讀課文,大家評價。

6、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著默讀,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7、學生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自主質(zhì)疑。

8、齊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朗讀課文。

2、通過讀文、感受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對革命先輩的敬愛之情。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朱德同志像、扁擔圖片、多媒體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內(nèi)容:

1、出示扁擔圖,這是什么?(生:扁擔)出示卡片:扁指讀(怎樣記?)(戶字旁,右下為一橫兩豎)擔指讀(左右結構,右邊為元旦的旦,還可以用熟字“膽”“但”來比較認識)兩個字合起來讀扁擔(板書:扁擔)(“擔”為輕聲)開火車讀。

2、有一根扁擔,上面寫著“朱德記”三個字?!坝洝痹谛氯A字典中這樣解釋:(大屏出示)。

記:(1)記憶,把印象保持在腦子里。如:記住。

(2)把事物寫下來。如:記賬。

(3)記載事物的書冊或文字。如:日記。

(4)記號,標志。如:以紅色為記。

(5)皮膚上天生的色斑。如:胎記。

(6)量詞,用于動作的次數(shù)。如:一記耳光。

見新華字典第10版第211頁注釋。

這里“記”為------“記號,標志。”

3、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了嗎?(朱德)(板書:朱德的)。

出示卡片:朱說筆順記憶。德(雙立人,右邊為“十四一心”,朱德爺爺一心為人民,下面為一心。)讀卡片朱德(出示頭像)朱德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剛才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a朱德為什么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b朱德爺爺用扁擔干什么呢?

c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匆刂斓碌谋鈸??……?/p>

二.初讀課文。

你們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答案吧?。▽W生讀兩遍課文。)。

1、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些詞語。(出示)。

山高路陡整夜整夜斗笠扁擔不料。

同甘共苦一擔糧食挑糧找來隊伍。

(如果你會讀,就向我點頭微笑,不要出聲。)開火車讀。

2、詞語會讀了,文章能準確地讀出來嗎?學生讀文,評價。

3、讀了幾遍文章,你找到問題的答案了嗎?

三、進入課文。

1、師: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

生:挑糧上山。板書:挑糧上山。

師: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

生a:因為井岡山生產(chǎn)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

b: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

c: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師:說得對。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ǔ鍪就队埃┱f說你看到的朱德。(先指名有一句說一句。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神態(tài)。)。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師:從“滿滿”這個詞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a:我感覺這么滿的一擔糧食肯定很重。

b:我感覺朱德爺爺?shù)牧夂艽蟆?/p>

c:我覺得朱德爺爺肯定要用上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挑起這么滿的一擔糧食。

d:我想,這么重的一擔糧食會把朱德爺爺?shù)募绨蚨級杭t了。

……。

師:你能讀出你的感覺嗎?學生讀。

2、師:挑糧上山容易嗎?快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生a:從井岡山到毛坪,有五、六十里路,路很遠。朱德工作很忙,現(xiàn)在還要走這么多路,說不定會累出病來的。

b:而且山高路陡。

出示文中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師:想想“五六十里”是多遠,要走多長時間?(老師早上六點鐘就開始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點才能走完,如果走山路的話,時間就更長了。你們想想紅軍戰(zhàn)士走的路是什么樣子的?)。

師出示卡片:山高路陡。

生:山很高,路也不平,還會有很多石頭。

師:四個字拆開來就是拆字解詞法。(生讀詞語)。

師:再想想,這兒的陡,除了不平之外,還有什么意思?(老師做個手勢)。

生a:路很窄。(大屏展示圖)。

生b:下山時,石頭一絆很容易跌倒。

生c:如果下過雨,戰(zhàn)士們挑糧上山就更困難,路很滑,但是他們挑著擔子,不能用手幫忙。走一步,又會滑兩步。

生讀。

生a:從“藏”中,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

生b:從“藏”中,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

師: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出示卡片:敬敬愛相機認識板書:敬愛。

師:戰(zhàn)士們藏扁擔成功了嗎?

生:沒有。

師:從哪個詞看出來?從書上第三自然段找找。

生:不料。

生: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

師: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看見了朱德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板書:同甘共苦)。

四、總結。

1、小結: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和一塊兒的事,贊頌了朱德爺爺?shù)母呱衅焚|(zhì)。

2、讓我們懷著對朱爺爺?shù)木磁逶俅锡R讀課題——朱德的扁擔。

五、作業(yè)。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上網(wǎng)查閱、到圖書館查閱或問爸爸媽媽等途徑,搜集有關朱德的資料,進一步了解朱德爺爺。

第二課時。

一、鞏固練習.

1、游戲:識字大餐.

將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選派一名代表上臺,老師念出本課生字,學生指相對應的生字卡片,看誰指得又快又準確.指得快又對的為優(yōu)勝.

2、再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你能把課文準確地讀出來嗎?指名朗讀課文,集體糾正發(fā)音。

二、繼續(xù)學文。

1、引出第一自然段(是什么時候的事情?)(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以及會師圖片)。

(1)“會師”就是兩個隊伍合到一起了,這時隊伍的人變多了,隊伍壯大了,會師成功了,看,戰(zhàn)士們多高興?。【畬娇墒俏覀兗t軍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它就是朱德總司令和毛澤東等一些了不起的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自己讀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可真了不起。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高興地讀一讀這句話。(生讀)。

(2)可是(引讀)紅軍在山上,山下不遠處就是敵人。多危險?。?/p>

(相機學習生字“隊伍抽”)。

(1)戰(zhàn)士們怎么想的?所以大家勸他,不料?

(2)朱總司令為什么要連夜趕做扁擔,上面還寫了“朱德記”三個字呢?

師:一根普通的扁擔為什么要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引導:(理解扁擔深刻的內(nèi)涵)。

結合板書師生合作總結:有了扁擔才能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

挑了糧才能——儲備足夠的糧食。

儲備足夠的糧食才能——粉碎敵人的圍攻。

三、總結全文。

1、朱總司令的扁擔是粉碎敵人圍攻的武器,也象征了他帶領紅軍戰(zhàn)士勇敢地戰(zhàn)勝困難的決心。

2、學到這里,你想談談你的感受嗎?

朱德爺爺,我想對你說……。

3、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四、指導學習生字:

出示:敵抽隊伍。

1、齊讀生字。

2、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4、練習書寫。注意提醒坐姿和寫姿。

板書設計:

挑糧上山山高路陡。

藏找。

(敬愛)(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八

1、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大致了解課文講了什么故事,為什么扁擔先藏而后又不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讀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生字卡片。

兩課時。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掌握生字新詞。

正確書寫生字。

1、出示教學掛圖。

(1)了解什么是扁擔,扁擔的用途,擔東西的工具。

(2)了解朱德的生平。

2、師:就是這么一位偉大的將軍,他面對缺糧的困難,是怎樣身先士卒,

與士兵同甘共苦的?

3、同桌互讀。

4、開火車讀。

5、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指名復述課文的內(nèi)容。

3、了解課文詞語的意思。

1、出示生字卡片。

2、組詞。

3、識記生字。

4、師范寫,生書寫。

5、講評。

1、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各一行。

學習課文。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聽寫詞語。

2、集體訂正。

1、學習第一段。

(1)自由讀課文,這一段共有幾句話?講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全班齊讀。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課文。你讀后會浮現(xiàn)什么情景?請仔細觀察文中插圖,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師生評議。

(3)指導朗讀,注意讀出艱難,辛苦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1、2句,邊讀邊感悟。

(2)齊讀。

(3)自由讀第3、4、5句話,邊讀邊悟。

(4)說說為什么起先要藏起朱德的扁擔,后來又不藏了?

(5)指導朗讀。

(6)全班齊讀。

1、學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

1、書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會師挑糧藏敬重。

山下不藏。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九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及新詞,并學會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和人民同樂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體現(xiàn)在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上。

2、通過課文對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的描述,體會老一輩革命家以身作則、和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高貴品質(zhì)。

課前準備:課件、搜集的有關朱德同志的個人資料。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上課前老師先來一個小測驗,放松放松。(出示板凳和扁擔的繞口令)誰認為自己能把它給讀好,請你站起來自己讀一讀。

這則繞口令提到了哪兩種事物?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扁擔。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的展廳中,有一根普通而又珍貴的扁擔,它是我國著名將領朱德同志的。說起這跟扁擔,他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朱德的扁擔一課。

二、了解課文。

1、通過課前的預習,讓同學們說說對朱德同志的了解。

2、初讀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由讀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并在有疑問的地方作上標記。

(2)課文幾次寫了戰(zhàn)士們藏朱德同志的扁擔,朱德同志幾次削扁擔。

3、指名分自然段讀文,及時檢查同學們的讀書情況。

三、探究課文。

2、而作為軍長的朱德,和戰(zhàn)士們相比又有哪些更大的困難?(年齡大,工作繁忙,經(jīng)常開會到深夜。)。

3、面對戰(zhàn)士們無數(shù)次的勸告,朱德同志并沒有停止挑糧工作,戰(zhàn)士們想的“妙計”是什么?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體會到戰(zhàn)士們對朱德軍長的關心和尊敬,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啊。)。

4、這個妙計對朱德軍長來說有用嗎?戰(zhàn)士們藏了幾次扁擔,朱德軍長共削了幾根扁擔?到最后戰(zhàn)士們?yōu)槭裁床辉俨厮谋鈸?(朱德軍長在這根扁擔的正中寫上了“朱德扁擔不準亂拿”幾個大字;藏了之后他還會再繼續(xù)削一根新的。)。

5、是啊,看著一心為自己著想的戰(zhàn)士們,朱德同志怎么忍心責備他們哪?而朱德軍長這種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同甘共苦的精神極大的鼓舞了大家。所以,當時在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課件出示: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6、從這首歌謠中你們知道了什么?(這首歌謠表現(xiàn)了老百姓對朱德軍長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總司令,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讓我們一起有感情的讀一讀這首小詩。

四、總結升華。

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軍長的故事,請課下閱讀《朱德的故事》、《我的父親朱德》、《朱德的非常之路》等課外書。到時,我想朱德同志的高大形象一定會再一次深深的印在你的腦海。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的:

1、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3、學會本課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13課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二、復習: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學會了文中的生字和新詞,下面請幾個同學來讀一讀。出示詞語:

同志堅守井岡山粉碎敵人圍攻。

必須生產(chǎn)一塊兒山高路陡翻山越嶺。

扁擔一擔糧食(指名讀、齊讀)。

2、選擇其中的一個詞語并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說一句話。(理解“堅守”:堅決守衛(wèi),不離開。堅守什么地方?)。

三、細讀課文:

1、過渡:這篇課文的課題是:朱德的扁擔,齊讀課題。

朱德軍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板書:挑糧上山。)為什么要挑糧上山?

請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然后交流。(因為井岡山生產(chǎn)的糧食不多,不夠山上的戰(zhàn)士吃。如果糧食不夠吃,戰(zhàn)士們就會餓肚子。戰(zhàn)士們吃不飽,就沒力氣打仗了。)。

2、紅軍去挑糧時會遇到哪些困難呢?學生交流。

(1)出示句子:從井岡山上到茅坪,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指名讀、齊讀)。

(2)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可以畫圖)”、“非常難走”理解?!拔辶铩睍卸噙h?(把操場與六十里相比,等于300個操場)。

(4)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3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4、(看插圖)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zhàn)士們挑糧的情景。走在最前面的是誰?你瞧,朱德軍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說說你看到的朱德。(學生交流)。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讓學生完成填空: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齊讀句子)。

(1)從這些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完成句式練習:朱德同志和戰(zhàn)士們一樣(穿著草鞋、戴著斗笠),一樣(挑起滿滿一擔糧食),一樣(翻山越嶺走完一百多里的山路)。

(4)朱德同志雖然是軍長,但他和戰(zhàn)士們沒有什么區(qū)別。他平易近人,和戰(zhàn)士們一起挑糧,一起吃苦,真是“同甘共苦”。(出示卡片)。

5、那么戰(zhàn)士們看到敬愛的軍長這樣辛苦又是怎樣想的,怎樣做的呢?請學生讀讀第三自然段,然后來說說。

6、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學生交流。(聯(lián)系到挑糧的累)。

7、是呀,這些就是戰(zhàn)士們藏扁擔的原因所在。一個“藏”字,讓你體會到了什么呢?

(從“藏”字,我體會到戰(zhàn)士們非常關心朱德軍長,從“藏”字,我也知道大家非常敬愛朱德。這種體貼和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愛戴。)真是“藏中見真情”哪!

8、戰(zhàn)士們的想法有沒有實現(xiàn)呢?從哪個詞看出來?“不料”可以換成什么詞?(沒想到)指導讀出后面“不料”的語氣。

9、朱德同志為什么不睡覺連夜趕做,還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朱德作為軍長,帶頭挑糧,非常負責。朱德愿意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了?!爸斓掠洝比齻€字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10、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投影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

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xié)力,

粉碎敵人圍剿。

11、學到這里,你能說說朱德同志是一個怎樣的人?

12、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朱德同志和紅軍戰(zhàn)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

四、指導學習生字:攻記勸。

2、齊讀生字。

3、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說說你怎樣記住這些字?

五、作業(yè)。

挑糧上山以身作則。

藏扁擔。

連夜趕做同甘共苦。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一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3.指導書寫部分生字,掌握部分生字字形。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難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三.教學準備。

掛圖,小黑板。

四.預習設計。

1.正確朗讀課文。

2.按筆順自學生字。

版塊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

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扁擔上寫著什么呢?(朱德記。)。

(1)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2)教學“朱”。

(3)記,在這里是作記號的意思。學“記”。

版塊二、初讀課文。

過渡:朱德爺爺干嗎要在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呢?

1.課前大家都已經(jīng)讀過了,先來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情況。

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同志。

井岡山。

堅守。

圍攻。

必須。

生產(chǎn)。

3.請幾個小朋友分著來讀讀這篇課文。

版塊三、學習1、2自然段。

1.默讀第1自然段,想:這段告訴我們什么?

(1)板書:1928年井岡山會師。

(2)(出示圖片)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3)什么叫會師?(兩支部隊會合在一起)。

(1)看填空回答以上問題:

a.(。

),所以常常要派人到茅坪去挑糧。

b.從井岡山上到茅坪,路很遠,有(。

),(。

),非常難走。

(2)(出示圖片)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叫山高路陡?

(3)師:可是——。

大家都爭著去,說明什么?

3.讓我們連起來讀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版塊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讀一讀,鞏固生字的字音。

2、你是怎么樣記住每個生字的?指導分析生字的結構和偏旁。

上下結構——志、守。

半包圍結構——岡。

3、指導書寫:你在字形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你能給這些生字組詞嗎?

5、集體書空這些生字。

6、指導描紅、臨寫。

四.作業(yè)設計。

1.完成《習字冊》。

2.熟練朗讀課文。

完成《補充習題》的1、2題。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二

1、學會10個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體會到朱德軍長在“挑糧”運動中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10個字,會認雙橫線中的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培養(yǎng)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識字寫字;學習第1自然段。

一、導入新課。

1、介紹課前收集的關于朱德的資料,師補充。

2、板書課題。認識“朱、扁、擔”三個生字。

3、全班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不會讀的生字注上拼音。

2、自由讀課后生字,在同座互相認讀課后生字,檢查字音是否讀準。

3、全班認讀生字。

4、指名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5、相機學習第1自然段。

三、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寶寶,認讀生字。

2、說說你覺得哪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

4、學生描紅。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寫后面的生字。

2、學習課文,體會到朱德軍長在“挑糧”運動中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一、復習導入,明確學習目的。

1、復習生字。

2、(看插圖)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

地勢險要。191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帶領一支紅軍隊伍上井岡山.與毛主席的部隊會師。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二、精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學習第2—第4自然段:

1、朱德用這根扁擔干什么用?(板書:挑糧上山)。

2、為什么需要挑糧上山?自由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板書:嚴密封鎖,糧食奇缺)。

3、說得對。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呢?。ǔ鍪就队?說說你看到的朱德。

回答后出示書中的句子:“他穿著草鞋,挑起滿滿的一擔糧食,走起路來穩(wěn)健利落,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也常被他甩得老遠?!?/p>

師: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強調(diào)“滿滿的”。)。

師:誰想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師:誰能給他一個評價?(指名評)這個同學哪兒讀得好,可以表揚一下他。

4、既然挑糧上山這么重要,為什么戰(zhàn)士們還要把朱德的扁擔藏起來呢?好好讀讀課文,想一想。(如果朱德不挑糧,可以更加專心研究國家大事;他們希望朱不要過度疲勞……)。

5、挑糧上山到底累在哪里?,再讀讀課文,找一找。

師:現(xiàn)在,你能用讀表現(xiàn)出來嗎?(指導學生讀出心疼、關心的語氣)。

師:男女生比賽,比一比誰更關心朱德爺爺,更著急地把他的扁擔藏起來?

6、真是“藏中見真情”哪!戰(zhàn)士們這種情有沒有實現(xiàn)?(沒有)。

師: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仍然)。

師:朱德做扁擔的行為又讓你體會到了什么?

師:是的,朱德愿意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這就讓大家——(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干勁)。

師:是啊,朱德爺爺?shù)囊粋€“做”,讓我們看見了他以身作則、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zhì)。這種精神極大地鼓舞了大家,當時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

(出示)(齊拍手念)。

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

大家齊心協(xié)力,粉碎敵人圍剿。

7、讓我們再次朗讀第2一第4自然段,感受朱德爺爺?shù)囊陨碜鲃t、與戰(zhàn)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

三、寫字教學。

1、小朋友們,你們看朱德爺爺用扁擔送給咱們4個字。(出示“任、切、材、防”)。

2、請你們來觀察一下,怎么記住“切”這個字?哪位小書法家愿意講給我們聽—下?

3、教師范寫,學生練習。

4、仔細觀察一下,這4個字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5、學生說,教師評。

6、學生練寫。

四、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在課后還可以找一些革命先輩的故事來讀一讀,增長自己的知識。

板書設計:略。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三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理解生字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學習課文的一二兩個自然段。

3、指導書寫生字:守、攻、必、

二、教學重難點。

學會部分生字詞,并能正確書寫所學生字。

三、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四、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扁擔圖,誰知道這是什么?教讀:扁擔的“擔”是輕聲。

你見過扁擔嗎?扁擔是干什么用的?

(2)仔細看這根扁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扁擔上寫著“朱德記”三個字。

(3)“記”就是記號、標記,現(xiàn)在你知道這根扁擔的主人是誰嗎?

對了,就是“朱德”(出示朱德像)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一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司令,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深受人民的愛戴。

(4)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什么疑問呢?

小朋友真會提問題,就讓我們來讀課文,從文中來找一找答案吧。

2、聽老師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用“?”標出。

4、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詞,根據(jù)學情,指名同學做“小老師”領讀幾個重點詞:

井岡山根據(jù)地、粉碎、儲備、同志、山高路陡、斗笠、翻山越嶺、勸。

(2)四人小組輪讀課文,同學間互相正音。

(3)通過朗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

(4)生交流自己讀懂的;

(5)小朋友們真能干,通過自己讀書就能獲得這么多的知識!你覺得課文哪一段寫的最有意思、讀下來讓你腦中的問題最多?(引導學生質(zhì)疑)。

(6)指名讀第3段,其余人邊聽邊想:讀了這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可能會質(zhì)疑;a:大家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擔給藏起來呢?

b:朱德同志為什么連夜又趕做了一根扁擔?

c: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5、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切入口學習課文1、2自然段:

a自由讀第一段,看看讀了這一段,明白了什么?

(2)根據(jù)生的回答,隨機講解“會師”(并隨及簡介背景);

井岡山在我國江西省,周圍500多里都是高山,地勢險要。1927年,毛主席帶領紅軍在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這兒就是指朱德同志帶領的隊伍與毛主席帶領的隊伍會合在一起了。這時隊伍壯大了,戰(zhàn)士們多高興呀!

(3)引讀第二句:讀了這一句,你看出什么來了?

(紅軍所處的位置很危險)。

(4)想象一下:山上的紅軍會遇到哪些困難呢?

指名學生說。

b學習第二自然段:

(!)邊讀第二自然段,邊用“——”畫出描寫去茅坪挑糧所遇到困難的句子,可在重點詞下做記號。

(2)指名交流:抓住“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3)想象一下:“五六十里”會有多遠?

聯(lián)系生活:我們?nèi)钌嵬?,大約走40里的路,五六十里,要走一個來回不到這么遠的路。

“山高路陡”:師在黑板上畫出“高山”的簡筆畫,讓生體會山的高、險。

……。

(4)指導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第二、三句。

(5)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引讀)-----。

從這句話中,你看出紅軍戰(zhàn)士怎么樣?(團結、不怕吃苦)你是從哪個字上看出來的?

對呀,一個“爭”字就告訴我們大家了。

(6)、齊讀第二段,讀出條件的艱苦,大家的熱情。

6、小結:通過學習這二段,我們知道山高路陡,挑糧路上困難重重,但紅軍戰(zhàn)士們卻無所畏懼。今天,小朋友們通過自己認真讀書,已經(jīng)解決了自己原先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剩下的不懂處咱們下節(jié)可再來學習。

7、學習3個生字。

朱、志、岡、守。

8、完成課堂作業(yè),書寫生字。

朱德的扁擔教學設計篇十四

今天是我們學校一年一度的愛國宣傳日,我們老師給我們講起了革命故事。

語文老師提著筆記本電腦,打開多媒體。他說:“我今天給大家講個故事,這個故事叫做《朱德的扁擔》”

在井岡山時期,紅軍和國民黨對峙。國民黨于是對井岡山進行封鎖,朱德為了革命,就和其他同志們一起挑糧食。一張巨大的圖片這事被投影在黑板的白色幕布上,上面是一位中年人在挑糧食。中年人穿著灰色軍裝,帽子上有一個鮮艷的五角星。在脖子間,有一條白色的毛巾,那個中年人正在用它擦汗。接下來另一張圖片被投影到上面。那個中年男人正在和其他也穿著灰色軍裝的人講話。語文老師說:“朱德要和其他同志比賽……后來,其他同志擔心豬的身體。畢竟,朱德晚上要處理公務,白天要和他們一起挑糧食,多累啊。這個時候,一個小同志站出來,他大膽的把朱德的扁擔偷走了?!薄澳侵斓聽敔斣趺崔k啊?”我們一起問到。這個時候,有一張圖片被投影到屏幕上。上面是一根扁擔,在扁擔的身上寫了三個大字“朱德記”?!斑@就是朱德朱爺爺?shù)奶幚矸椒ǎ匦掠妹褡隽艘桓鈸?,并在上面寫字。從此,朱德的扁擔再也沒有消失過?!崩蠋熣f道。接著,老師他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拍下的照片給我們看,其中就有這根扁擔。

歷史正在書寫著21世紀,透過照片,我們依然能從中感受到朱爺爺那份愛國情懷。他用自己的人生,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這樣一個家園。而正是千千萬萬這樣的愛國人士,才讓我們的祖國說得更加強大、繁榮。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77421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