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優(yōu)質(zhì)16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08 08:39:08
2023年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優(yōu)質(zhì)16篇)
時間:2023-12-08 08:39:08     小編:飛雪

8.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加以改正。寫心得體會時,可以結(jié)合實際生活中的事例或案例,更好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下面是一些優(yōu)秀的心得體會范文,希望能夠?qū)Υ蠹业膶懽魈峁┮恍﹨⒖己徒梃b。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一

可在我心中,你所詮釋的,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人性。要知道,你,從未失格。

你認為是自己精神上有問題,認為自己像一個小丑。不,你不是。這,是人性。

作者經(jīng)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偽裝、捉弄,他累了……不,他的心累了……他最終不愿面對自己,那個虛偽,卻被真實的自己看透了的自己。他選擇了遠方的一處光明,年僅39歲。

這,也是人性。勇敢后的人性。

我們總是在失去后才懂得珍惜,這,是又是人性。

你,已離去。而我,會珍惜。

所以,大膽地去做每件事吧,那些自己喜歡、熱愛的事。每當遇到質(zhì)疑,千萬別在意,也千萬別停下前進的腳步而去關(guān)心起他人眼光,努力沖向自己的似錦人間,努力擁有人間似錦。

因為,你,從未失格。

然而,這樣一個人,某些時候如神一樣啟迪、解放世人的人,卻以死作為謝幕,而不是茍活于世,究竟那一個更值得肯定一些,我們無從解答。如他所提的問題一樣:“請問上天:不抵抗何罪之有?”大概是只有上帝能回答得了吧。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二

金錢,名利,長生……相信答案會有很多很多,然而,有一個人,他在追逐的,是死亡,以自己的身軀給予自己死亡,也就是自殺。他的名字是太宰治。

而太宰治先生帶給我更多的震撼,則是在他的經(jīng)典之作《人間失格》中。

《人間失格》描寫了主角大庭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為了逃避現(xiàn)實而不斷沉淪,經(jīng)歷自我放逐、酗酒、自殺、用藥物麻痹自己,終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在自我的否定的過程,同時也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苦悶,以及渴望被愛的情愫……透過主角葉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說巧妙地將自己的一生與思想表達出來,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傳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問題,從滯澀的文中更可體會其內(nèi)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終歸還是選擇了投水的方式,為自己劃下最后的句點。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么呢?

“與其紀念他的生,不如紀念他的死?!笔呛笕藢@位一生多次求生直至1984年結(jié)束生命的無賴派大師的評價。亦或許,死亡是太宰治先生的一種重生吧。

人間失格,即為喪失了做人的資格。小說從虛擬人物大庭葉藏的一生去體現(xiàn)著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滿羞恥的一生”,是一篇半自傳體小說。

《人間失格》是一部滴血的靈魂自白。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三

在讀小說之前,我分別閱讀過伊藤潤二老師、古屋兔丸老師改編的漫畫。有了漫畫先入為主的印象,原版小說給我的震撼倒不見得那么大。

伊藤潤二老師加入了其擅長的恐怖元素,使我對竹一這個形象很深刻,因為刻畫的很丑,很可怕。劇情上也增加了其死亡。相比之下,古屋兔丸老師的改編沒有很偏離原著,只不過時間調(diào)整到了現(xiàn)代。但是主要的情節(jié)、傳遞的情緒沒有很大變化。我非常佩服兩位老師,因為我現(xiàn)在無論如何也想不出怎么改編漫畫。

讀完整部小說,我的感受是,為什么這些事要發(fā)生在葉藏的身上?在讀到葉藏娶良子為妻時,我想,他終于遇到了幸福。可是,隨之而來的的良子被奸污的情節(jié),實在是太屎了。也許,就是毀滅美好的東西,才會讓人倍感絕望。書中說,“在那個小個子商人與良子之間,哪怕有一丁點兒近似于戀愛的情感,那么,或許我的心境反而會得到拯救。”我想,是因為他希望良子有錯,而不是,這個世間有錯。這一部分閱讀起來,實在是太痛心了。

這本書里還收錄了其他的小說,《蟋蟀》一文讓我印象深刻。文章像是女主坐在你身邊向你傾訴一樣,直接帶來了很大的能量(這里并不單指單一正向能量,有些文章可能情節(jié)非常豐富,但總體能量較低;有些則短短幾句就有極大的能量)。這篇文章以一位畫家妻子的口吻,講述了畫家成名前后的變化。感覺這個變化很真實,然后我也很喜歡女主這個角色。

我最近意識到,不同的表達載體所能帶來的移情、共情是不同的。比如現(xiàn)在的游戲,玩家可以自己行動從而擁有自己的體驗,而不是只跟著作者思路走,這樣的情感體驗勢必是更深刻的。而《人間失格》,小說這種非互動式的載體,卻也可以帶來這么大的能量沖擊,也許這就是這本書吸引人的原因吧。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四

病態(tài)的撕裂感。與生俱來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人,努力想要去成為合群的普通人,去滿足他人的幻想和期望??赡切└窀癫蝗氲牟糠郑袷鞘直碇屑怃J的齒輪,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在身體中里轉(zhuǎn)動咬合,血肉模糊。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摧毀自己,折磨他人。

人活在這世上,真是件不容易的事,到處都有枷鎖來束縛住你,哪怕是稍微動一下,也會冒出血來。以前總以為有人選擇結(jié)束生命,大概是因為對生命日復一日交替輪回的厭倦或失望,現(xiàn)在知道還有對生命不可掌控的恐懼。

太宰治的文字帶著病態(tài)的抑郁,近似癲狂,懦弱而又自卑。他筆下的女人一度符合舊社會舊體制下的日本,謙卑而又溫柔。

太宰治常年缺愛,對于和“朋友”“情人”“妻子”的交往沒有明確的零界點。因為過于自卑和內(nèi)向,無論是被背叛還是被利用,他都甘之如飴,將過錯歸功于自己。因為太過于孤獨的人,總不會在乎對方給予的溫度有多純粹。

對于男女感情來說,糾纏不清的感情就是溫床,孵化出依戀,然后沉迷于其中,無法自拔。

這本書分好幾個短故事來揭露人性的淺薄和虛偽,言語雖不犀利卻足以喪氣滿滿。生而為人,都不會有好結(jié)果的。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五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一部著名小說,通過主人公太宰治的自述,展現(xiàn)了一個道德淪喪的社會中的人們?nèi)绾卧谛睦砗托袨樯厦允ё约旱墓适?。讀完這部小說,我深受觸動,對于人性的種種問題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下面我將就自己在閱讀《人間失格》過程中的心得體會進行總結(jié)。

首先,太宰治描繪了一個失去尊嚴和希望的人間。主人公葉子是一個和太宰治一樣帶有自卑感和厭惡自己的人。他抱著對人類的懷疑和疏遠的態(tài)度,渴望擺脫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葉子在小說中體驗到了自由與放縱的極致,他放縱自己沉溺于酒精和藥物之中,以此遺忘自己的存在和人間的殘酷現(xiàn)實。然而,他卻無法逃離這個世界,他身陷其中,無法擺脫對自己悲慘現(xiàn)實的深思痛苦。太宰治通過葉子的經(jīng)歷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個人的淪喪帶來的社會問題,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

其次,太宰治在小說中突出了人性的種種弱點和陰暗面。在描寫葉子的心理世界時,太宰治表現(xiàn)了他對自己的深深厭惡和迷茫。葉子一方面要與他眼中的虛偽和庸俗的社會相搏斗,另一方面又害怕面對真實的自我。葉子對性的描寫和迷戀更是突出了他心理上的扭曲,他在追求與女性的親密關(guān)系中,試圖填補自己心靈上的空缺。太宰治通過這樣的描寫讓讀者看到了人的內(nèi)心的陰暗面,而這種陰暗面既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是社會存在的一部分。

另外,太宰治通過葉子的遭遇,揭示了社會的冷漠和人們對他人苦難的忽視。葉子從小到大都不受到真正的關(guān)心和愛,這讓他深深地痛苦著。社會對于葉子的忽略和淡漠讓他感到孤立和絕望。他試圖通過自殘和自毀來引起他人的注意和關(guān)懷,但這只帶來了更多的痛苦和傷害。太宰治借此表達了對于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和對于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態(tài)度的批判。他希望人們能夠更加關(guān)心他人,減少社會的冷漠和歧視,讓每個人都能夠得到真正的關(guān)愛和尊重。

此外,太宰治在小說中揭示了人的自我救贖與改變的可能性。葉子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特別是與日娘的關(guān)系,慢慢地找回了自己的價值和尊嚴,開始重新審視和改變自己。盡管他仍然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但他通過勇氣和堅持改變,最終實現(xiàn)了自我超越。這個過程讓我感受到了個人的力量和改變的可能性,人只要愿意去追求和努力,便可以獲得自我超越和成長。

最后,太宰治通過《人間失格》向讀者傳達了對于人生的思考和渴望。他的寫作風格極具激情和獨特,通過對于人性和社會的描繪,引起了讀者對于人生的思考。這部小說以其深刻的主題和細膩的描寫,讓人深深地為之震撼。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識到了人的存在和人性的復雜性,對于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和社會的現(xiàn)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對于自我的思考和對于改變的渴望。

總而言之,《人間失格》是一本充滿人性探索和思考的小說。太宰治通過主人公葉子的自述,揭示了社會的問題和人性的陰暗面。這本小說讓我對于人性和社會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并啟發(fā)了我對于人與人之間關(guān)愛和改變的理解。它讓我看到了每個人都有改變和超越自我的可能性,并希望通過自我努力和勇氣獲得真正的關(guān)愛和尊重。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六

人間失格是太宰治的一部自傳體小說,通過描寫主人公有島清次郎的人生經(jīng)歷,深入探討了人的痛苦和無奈。讀完這本書,我不禁被主人公的遭遇深深觸動,對于人間的失格給我?guī)砹嗽S多反思和啟示。

第一段:主人公的自卑與病態(tài)心理。

有島清次郎是一個背負悲慘家庭背景的人。他的母親自殺身亡,父親因家族衰落而沉迷賭博,妹妹也難逃悲慘命運。在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下,有島清次郎自尊心受到了嚴重損害,他認為自己是個無能的廢物,對自己感到厭惡和憎恨。他深陷自卑的泥沼中,無法擺脫。

第二段:社會對個體的壓迫和束縛。

社會對有島清次郎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和束縛,他無法適應(yīng)社會的規(guī)范和要求,時常與家庭、學校、朋友發(fā)生沖突。在學校,他成了孤立和排斥的對象,被認為是叛逆的代表。社會對他的冷漠和排斥,進一步加劇了他對自己的自卑感和無能感。他感到自己無處容身,被困在人間的角落。

第三段:痛苦和自我放縱的循環(huán)。

有島清次郎通過酗酒和濫性放縱來逃避現(xiàn)實,他將自己沉迷其中,寄托自己的痛苦和無奈。他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暫時忘記自己的痛苦和無能。然而,這種逃避并不能帶來真正的解脫,反而讓他更深入地墮落。痛苦和放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使他更加陷入困境。

第四段:對愛情的渴望與無法實現(xiàn)。

盡管有島清次郎多次陷入愛情,但他無法真正享受愛情的美好。他渴望愛情能夠拯救他心靈的苦悶,但現(xiàn)實卻讓他陷入困境。他對美意對的女性愛慕、追求,但每一段戀情都以失敗告終。他對自己和對愛情的無力感使得他更加自卑和徹底地失去了對未來的信心。

第五段:人生的無奈和努力。

曾經(jīng)深陷痛苦和苦悶的有島清次郎,在失去信心的狀態(tài)下,依然努力尋找一絲光明。他試圖通過寫作、思考等方式,理解自己和這個世界,尋找意義和存在的價值。然而,他最終無法擺脫自己的身份、社會對他的限制,只能選擇一條損毀自己的道路。他最終選擇了自殺,結(jié)束了自己痛苦的生命。

人間失格告訴我們,人生充滿了無奈和掙扎。面對壓力、挫折和痛苦,我們可能會選擇逃避,也可能會選擇拼搏。但是,無論我們?nèi)绾闻?,人生注定是充滿痛苦的。在最困難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更加堅強,有時候接受命運是一種解脫。面對自己的失敗和痛苦,我們要學會接受,也要尋找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通過思考、反省和勇往直前,我們或許能在這個痛苦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和價值。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七

讀完太宰治的書《人間失格》,這是兒子要求我給他買的書,看了說大吃一驚,為了避免兒子正因不恰當?shù)拈喿x選取而影響了人生導向,我義不容辭的在拿到書的第一時刻自己先行閱讀。書里有一句十分經(jīng)典的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兒子說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感動的哭了,正因他似乎讀懂了太宰治的無奈和痛苦,他很期望我能閱讀這本書,并且期望閱讀能夠給我?guī)黻P(guān)于人生的思考,當然,所謂思考那是必然,但是我更關(guān)注對兒子思想軌跡的了解,因此,他讀的書,或者是他推崇的書,都是我必須要讀的。

其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并不知道來到這個世界的好處何在,但有些人在發(fā)奮中奮斗中尋找生命的好處,有些人卻從很早就開始正因迷茫而放下,我不知道是上天怎樣的安排,令這個原本富有才華的男生,這個臨死但是才38歲的男生的一生竟是如此悲愴?好在最后,他最后自己做了一回主,跳河_身亡,生而為人,他很抱歉,但是死去的太宰治并不知道,他選取_,會對更多的人抱歉,總是說_是最不負職責的選取,就算是在宗教里面,_的靈魂也是無法解脫的,而這些,不知道太宰治是否知道,他的靈魂又是否能夠逃脫那縱身躍下的冰河,每一世的功課總要做完,沒有做完的就算是想逃跑,大概也只是徒增留級的悲哀吧。

這是一本需要帶著自己堅定的價值觀去閱讀的書,貼合日本文學一貫的寫作手法,有超多的內(nèi)心描述,讓人沉溺其中感覺世界都灰暗起來,我不知道兒子的年齡看了這本書會有怎樣的體會,還是期望他能夠多一些思考和決定,而不是陷入其中,好在一齊買的還有村上春樹的《當我跑步時我在談什么》,至少這是一本用心向上的書。這是兩本在他們同學中間廣泛傳播的書,也期盼這些日本的文化能對他們這一代有正面的影響。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八

失格即喪失資格,人間失格約是沒有在人世的資格吧。

此文與作者的前半生或者就是一生的經(jīng)歷近似,札記概是心底自己對自己的解讀。莫名奇妙被時代打壓地無法抬頭做人,太宰治也會將生在富豪家里作為富二代而造成極大的心理負擔。無錢去做小白臉、對所有人事物心懷恐懼,自殺未遂,沉迷與酒精與毒品,被關(guān)進精神病院,與人世隔離,真的慢慢喪失做人的資格。

文末是太宰治生平,不簡單不平凡,也沒有太轟轟烈烈,只是多次自殺,直到最后成功。讀庫1805有篇文章叫做疾病入畫,探究癲癇病與作家的成就之間的聯(lián)系。太宰治所處的環(huán)境與經(jīng)歷形成那樣的心理,心理與環(huán)境既促使其作出名篇傳世又導致自殺為結(jié)。

其實看此類文章很糾結(jié),其中充斥的失意與消極,往往讓人很難讀下去,不得已只能從別處補足能量之后再接著看。

讀書是窺探另一個人眼里的世界,這世界是美好還是囧困,不過都是過眼云煙。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九

曾經(jīng)下載過這部電影,但是沒怎么仔細看?,F(xiàn)在看到原著,覺得寫的真是好。形式上類似于《狂人日記》,但是這部小說是自傳色彩的,和太宰治的經(jīng)歷密不可分,札記就像真的作者寫照。

不太懂得是主人公拋棄了社會,還是社會拋棄了主人公。他從小對社會、對人們感到害怕,徹底的逃離是不可能的,所以耍寶以掩飾自己,以免讓人們發(fā)現(xiàn)這個異類。他的早熟是顯而易見的,甚至不乏有些真知灼見。早熟的人與世界格格不入,他發(fā)現(xiàn)了人們之間的欺騙,而且越是欺騙的好越是被人稱為完美的人。對于年少的人來說,這大概是個可怕的發(fā)現(xiàn),因為知道了如果自己不能行使欺騙,那么就有可能在人們之間呆不下去。當然,我覺得這并不意味著太宰治自己很小的時候就明白了這些,而是他長大后明了這些,再把這種看法注入到年幼的主人公心中去,為他今后的行為奠定基礎(chǔ)。

說起女人,完全可以看做是太宰治本身的翻版,他本人是帥的,電影里的主人公也是帥的,這一點對于女人的魅力是不能忽視的。另一點就是那種頹廢的憂傷的氣質(zhì),也對于女人們有吸引力,覺得有些神秘吧。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頹廢憂傷完全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是表面化的,而是骨子里的,是從對于人生社會的思考而來的。他完全有機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成為一個社會上的普通人,但是如果是那樣,就不會有多么吸引女人了。

有意思的是,札記的最后提到了他的父親,覺得這一生好像是與父親拔河一樣。我們當然不能說這一切都是父親造成的。但是父親也有很重的影響。小時候的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子女的不真正了解,都是塑造他的性格的原因。(男孩仇恨父親:三島《午后曳航》里小孩子的籌謀,父親是敵人,是英雄的敵人。)但我不認為這就是一出性格悲劇,不能簡單地劃分。他看起來是被社會拋棄了,但是方方面面還是在社會中,即使成為一個“廢人”。他思考到,“所謂的世人,也就是一個人”。單數(shù)復數(shù)的指稱已經(jīng)不足以概括這其中的關(guān)竅了。面對一個人的嘲笑和指責,與面對全部人們的嘲笑和指責沒有什么兩樣。因為人們有這樣的本事,“在互相欺瞞的情況下,居然雙方都沒有收到任何傷害,甚至幾乎沒有受騙的感覺”。大概所有的人早已融為一體了,只有主人公不是,所以他感到很“抱歉”。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被推崇到很高的地位,閑下來去看了看這本著作。驚訝的發(fā)現(xiàn)才255余頁,居然不是冗長的故事,倒是讓我更能靜心讀下去。

不過一個下午便看完了整本書,大概不同階級的人看這本書會有非常不一樣的感受。阿葉的愁苦,是在家庭富足,揮霍享樂之后帶來的精神上的虛無。而我們,大多是平凡眾生,為生活焦慮,幾乎沒有閑暇的時光去思考自己真正人生的定義。

故事的男主人公大庭葉藏,從幼年開始便體弱多病,卻異常聰穎。常年臥病在床,仍能在考試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也或許正因此,他似是擁有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的心靈——或許稱其為所謂“世俗的圓滑”更為恰當,從記事起就不曾有過丁點的童真,為取悅他人而活著,傀儡般不摻雜絲毫情感?!皩τ憛挼氖虏荒苷f討厭,而對喜歡的事,也是一樣,如同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行竊一般,我只是咀嚼到一種苦澀的滋味,因難以明狀的恐懼感而痛苦掙扎。”這是怎樣一種常人不得而知的苦楚與無奈,復雜的“人情世故”過早地將這副幼小的.身軀吞噬殆盡,用不再單純的煙塵將他深深埋葬。不敢把自己所愛告訴他人,畏懼因此招來的那些厭惡而挑剔的目光。這使他恐懼,對人類感到深深的恐懼。或許他曾存一絲幼小而無力的單純,卻被生存的緊迫感無情掐滅。也正是因有些這樣黑暗的童年,為葉藏短暫而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筆。

他也曾試圖扼住命運的喉嚨,也曾不甘屈服地將厄運打倒在地,尋找自己的幸福。終究卻還是未能敵過籠罩著他的黑暗的重重一擊。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滿目瘡痍的他,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或者說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自我安慰——“一切都會過去的?!痹?jīng)擁有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他,這樣堅信著。

正如小說中酒店老板娘所說的最后一句話——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幽默風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一

很好玩的一本書,大多書里都是女人出示色相,這里偏偏男人出示色相,有點鏡花緣的味道,卻又不盡相同。食色性也的世界里,在寫者筆下,都是假來假去的一時相互利用,無論身體還是精神上。雖然筆下冷酷,現(xiàn)實也正是如此。只是,寫者對男人偏愛,粉飾得太好,對女人不但少幾分筆墨,還會刻意讓其格外“生動”,似乎不如此不盡意,倒也的確有奇特的味道和效果。其中一篇,似乎終于讓女人美了起來,卻又有些不食人間煙火。也許寫者眼中,女人不是在天堂,就是在垃圾場,可能是寫者的理想吧,或者如柏楊所說,女人,比了解上帝都難。

原以為是應(yīng)該抱著嚴肅認真地面孔去面對字碼的,讀書的過程中卻是其樂無窮。因此,不得不感嘆寫者的精神之高,如此丑陋的世間,能寫出漫畫的效果,如此的少。

葉藏的搞笑,也許就是寫者對自己的無奈,自己笑對生活做不到,不如看他人歡笑。很有趣的人,一邊流淚,一邊笑,也許是笑著走的。

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滿目瘡痍的他,唯一愿意視為真理的,或者說是對他遭遇的一種自我安慰——“一切都會過去的?!痹?jīng)擁有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他,這樣堅信著。

“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不知是嘆息還是慶幸,能夠發(fā)出這樣感慨的葉藏,在他二十七年的人生之中,歷經(jīng)了過多的滄桑。

大庭葉藏,在面對捉摸不透的現(xiàn)實人類社會時選擇了極端另類的生活方式,表現(xiàn)出的`超然物外的人生態(tài)度或許令許多人無法理解。或許他的靈魂是軟弱的,但骨子里是一個真實而充滿理想的,永遠的少年。他用心中忿忿表達了對真實幸福的向往與追求。然而社會就是如此不公,越是期望反倒越是事與愿違。葉藏看似圓滑的人生早已將他柔弱的內(nèi)心踐踏得千瘡百孔,鮮血淋漓??伤肋h面帶著微笑,將那顆受盡折磨的心隱藏在身后,以最溫柔的自己面對周圍的人。

正如小說中酒店老板娘所說的最后一句話——我們認識的小葉,個性率真,幽默風趣。只要不喝酒,不,就算喝了酒……也是一個像神一樣的好孩子。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二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段,是葉藏玩反義詞游戲的那一段。黑色的反義詞是白色,白色的反義詞是紅色,紅色的反義詞又是黑色,花的反義詞是蜜蜂,惡的反義詞是善,光明的反義詞是黑暗,那么,罪的反義詞是什么?葉藏說,是罰,罪與罰,水火不相容,冰炭不同器。

不可思議,卻又完全能夠接受,覺得好像一瞬間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然而我又感到恐懼,如果太過認同他,也許有一天我會走上和他一樣的道路。

偏偏情不自禁為葉藏的種。種反應(yīng)而贊嘆。

對于葉藏此人,我一開始還以為是一個反社會人格的窮兇極惡的大兇之人,看完之后卻覺得他不過是一個極端麻木與極端敏感并存之人,沒有想象中的兇惡,只是對世人期望過高,自卑而又厭世,弱不禁風的人。如同太宰治的筆名,自稱dasai,自認“差勁”。

文字里有種壓抑的呼吸,仿佛黑夜中看見白骨鋪路,鮮紅血液流淌如引路明燈,灰白霧氣繚繞四野,霧氣里鬼語啾啾。我不敢說話,問身在何處,亦不敢反抗,只靜看人世如煉獄生煙。業(yè)火燒到了腳下,我認命。如果那青面獠牙的是人,那我不配為人,但那是我的錯嗎?是我的錯嗎?是吧。雖無青面獠牙,我也罪孽深重,若果然無解,那我便自墮阿鼻。

于是,果然無解。葉藏進了瘋?cè)嗽?,而太宰治投水而死?/p>

此處卻生出異樣的美感。一種問道極致的悲哀。都說太宰治是看了太多人世丑惡,終于不堪忍受??峙虏粌H是丑惡,即使是美好,知道得太多,也會讓人悲哀吧。知識越多越恐懼,我是這么想的。

剛出生時,人在一個沒有知識的世界里。這里沒有光,盡是黑暗。但是這個時候,人看不見黑暗,因為他不懂何為光明。所以他不會為黑暗的無邊無際而恐慌。

通過學習,人獲取了知識。便如同人在黑暗中見到了光。最初他很興奮,他會盡量想要把光的范圍擴大一點,讓光強烈一點。這個時候他是幸福的,因為他感到生命里有光了,就很滿足了。

可是很快,他就會覺得有問題了。光出現(xiàn)了,讓他意識到了黑暗。黑暗是無限的,正如我們的無知是無限的,而光是有限的,正如我們所能掌握的知識。此刻人就會感到不安。

繼而光束擴大,人會發(fā)現(xiàn),隨著光明的范圍擴大,他所能看見的黑暗的范圍也增加了——可以類比為圓,圓面積越大,圓周長越大。

如此不停繼續(xù)下去,他將會被那永無止盡的黑暗所震懾,繼而顫栗,繼而咆哮,繼而歇斯底里。

那該如何是好?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三

今天看完了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好多人說這本書極其壓抑,所以做好了心理準備,剛開始看還覺得興致勃勃。一個敏感聰慧又與眾不同的年輕人,犀利地冷眼旁觀周遭的人們和他們虛偽的生活。他反復訴說他對人類的恐懼,因為他們不敢面對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他們虛偽敷衍,他們自欺欺人,他們不敢面對人生的殘酷真相。而我們這位一直清醒面對殘酷真相的主人公,他超脫世俗又偽裝入世,但難免突破常規(guī)、逸出塵外,最終落魄潦倒、為世不容而收場??吹胶髞?,就覺得揮之不去的壓抑了。

這究竟是誰的失敗?是世俗的狹隘難容,還是個人的狷狂墮落?原來想當然以為,作者在控訴這個“吃人”的社會,就像被我們“深度解讀”的魯迅小說《狂人日記》,總是披著鞭撻封建社會的光榮戰(zhàn)袍。想想,這個世界的確夠庸俗夠偏狹夠虛偽夠勢利,對與眾不同的人尤其缺乏包容和關(guān)愛。

就像主人公的父親,他無暇顧及這個特殊的孩子身上某些幽微細膩的心思,一旦這些東西發(fā)酵釀成災禍,觸犯了他的既定規(guī)則,他可以非常決絕。主人公在經(jīng)歷墮落的深淵和災難的磨礪后,得知父親去世,卻是最讓他靈魂震顫的時刻。其實,父親一直都是他的心中的精神紐帶,曾經(jīng)覺得是捆綁束縛,后來發(fā)現(xiàn)是維系牽掛。再是與眾不同的人,也是渴望被這個世界接納包容理解的,也許與眾不同并不是他們自己能夠選擇的,或者他們內(nèi)心并不允許并自己泯然眾人,又或者像主人公既是天意也是人為。

他其實很可憐,他天然對人類很失望恐懼,卻強力偽裝搞笑嬉戲,他有親人但沒有親切,有玩伴卻沒有友誼,有戀人卻沒有愛情,他真的很孤獨。他也渴望父愛,渴望友誼,渴望愛情,但是他其實一無所有。與女人徒然糾纏,只不過招致災禍連連;與玩伴終日廝混,卻換來落魄時冷眼相看。主人公看盡人間冷暖,他其實早已了然于心,不過是尚存一絲希望,眼睜睜看著這希望的火星漸漸熄滅,他的痛苦也與日俱增。父親的死亡,是精神紐帶徹底斷裂,也是最后一顆火星黯然。從此,人間失格,人間世太復雜殘酷,他由此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四

今天終于把這部名篇粗略地讀完了,對于某些心理活動的刻畫打心底有了許多感觸。雖然引發(fā)了自己一些負面情緒,但不得不佩服筆者對人性悲劇本身的刻畫功力。果然我看的讀物都比較非“主流”呢。

太宰治筆下的主人公是個內(nèi)心脆弱的人,強顏歡笑故作丑態(tài)以討得他人歡心、聊以生存。可他人無心的一兩句話便能立刻將他苦心塑造的“假面”分崩瓦解。

可能正是感受到了我與主人公之間的某些相似之處,才發(fā)出那樣的感慨,才越發(fā)佩服筆者對自身性格的洞察力。

這里要補充一點,《人間失格》可謂一部以筆者為原型的自傳,開篇便提到他“過的是一種充滿恥辱的生活”,而太宰治在此書出版后以自殺的形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人間失格》雖然出版至今已略有年頭,然而書中所展現(xiàn)出的那種“不知所措”卻充滿了在現(xiàn)代生活中輕易忽視甚至忘卻的可憐的生澀之感。

葉藏生活在鄉(xiāng)下的富饒人家,父親是當?shù)赜蓄^有臉的人物,也就造就了葉藏從小身邊便盡是女傭人與些討好父親的小角色。他們大多數(shù)擁有剛剛還在背后說父親不是、轉(zhuǎn)眼卻又奉承獻媚的能力,還是孩子的葉藏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究竟為什么自己與他人竟如此的不同?;蛟S是父親位居高官,葉藏印象中只覺其威嚴而不可侵犯。即便是家庭聚餐也不過是在陰暗的房間里擺了長桌,永不更替的菜式,每個人都沉默不語的吃著,即便沒有胃口。于是葉藏從小便被壓抑著人性中的某些物質(zhì)。當父親出差前詢問葉藏想要怎樣的禮物時,葉藏也無法做出決斷,更無法表達喜惡,恐懼而掙扎。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五

之前聽說過,日本的很多作品就赤裸裸地揭露了人性,果不其然,今天就見識到了。今天讀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感慨萬千。我?guī)缀跏菓阎鴫阂值男那?,讀完這本書的,果真是一個人間失格啊!!!

一是,人,活著要懂得忠實于自己,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一定要忠實于自己,不要壓抑自己。簡言之,就是人不要活的太虛偽,虛假,否則你會把自己搞成內(nèi)傷的。更甚者,你會人格分裂,慢慢變成抑郁。一定要懂得拒絕,懂得反抗,學會說不,尤其是對于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而在文中,主人公在不知情的情形下,被送進精神病院之后的感慨也恰恰道出了這一點,“我的不幸乃是一種缺乏拒絕別人的能力之人的不幸。”可見,不懂得拒絕,不反抗就是罪,最終致使自己走進悲劇的深淵。最后,只能在那感慨著,人間失格。放任自己生活在自以為的痛苦不堪的“人類”的世界里,同時以“只是,一切都會過去”自我安慰著,同時又視為真理。

二是,懂得勇敢地為自己而活。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說:懦夫,連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會受傷。引用文中主人公原話就是,“像我這樣的膽小鬼,是連幸福都懼怕的。連棉花都能讓我受傷,幸福也會?!笨梢娨话?,這人是多么的膽小、怯懦。其實,人活在世上,有什么好怕的呢?人,都是向死而生的。人生就是過關(guān)斬將。過去了,就過去了,而過不去也是你的命。人生只有一次,而一次的人生,一定要大膽地為自己而活。

三是,通過手記中,主人公的不斷發(fā)問,可以印證,純真無垢的信賴之心是罪的源泉。在兩性關(guān)系中,你貪圖對方什么,就有可能被那個什么所傷。除了看中對方的善良、人品,正直,責任心以及踏實肯干的品性。

四是,人性,這個莫名其妙的東西,我不止一次提及,一不留神,你就會被人性所傷。所以,必須了解人性,精通人性。人性是善惡的交織,一有盡有,一毀盡毀。我們能看到一個人高矮、胖瘦、皮膚白或黑,但不能直觀的看見一個人的善惡。善與惡并不是人內(nèi)在的、固有的屬性。

當你不爭氣的時候,當你被別人視為負擔的時候,當你身處地獄般的境遇時,當別人覺得你無救時,你會更深切地體會到,什么是赤裸裸的人性,什么是人間,失格。在最悲慘的境遇里,只要你是一個負擔,就連你的至親父母,也會厭棄你,更不用說,所謂的朋友和泛泛之交了。當然,主人公最后淪落的境遇是與自己的性格和自身的言行舉止分不開的。從畢業(yè)至今,我是始終信奉人生的因果報應(yīng)的。

五是,金錢是非常重要的,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在如今的商業(yè)社會,可謂說,金錢是通行證?!X斷緣散’是有一定道理的。錢斷緣份散,是真的哦!尤其是對那些即將踏入婚姻的年輕人中,又有多少因為彩禮錢、房產(chǎn)加名字與否,而走向決裂,分道揚鑣。文中主人公說,金錢比女人重要,而現(xiàn)實生活中,作為女性,我也認為,金錢比男人重要。

同時,主人公作為男性揭露了自己的同性,“男人大都心虛膽怯,只知道裝飾門面,其實吝嗇無比?!睂τ谶@一點,以我較少的經(jīng)歷而言,或多或少是有感觸的,確實是的,有些男性,其實比你想象的更小氣、更吝嗇無比。所以,作為當今時代的新時代女性,必須要自立自強,把人生所有的希望,放在你自己身上,你要相信自己,你想要的幸福,必須自己給自己。不要做那個等待被拯救的人,因為,這個世界上,真正能夠拯救你的是你自己啊。

人間失格小說心得體會篇十六

“我這一生,盡是可恥之事?!边@是我對于這本日本文學大師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人間失格》中印象最深的句子。

在一位摯友的推薦下我初次接觸了太宰治先生的書籍《人間失格》,我懷著淡然的心態(tài)開始讀這本書,卻以意猶未盡結(jié)尾??此破降臄⑹鲋袔еЯ颓治g力,一點點打動我。

查閱了關(guān)于太宰治先生的資料,才知道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出身豪門,一生立志文學,師從金伏鱒二等小說名家;大學時代曾積極投身于左翼運動,卻中途逃脫;生活放蕩不羈,卻熱衷于閱讀《圣經(jīng)》;五度自殺,四度殉情未遂,三十九歲時與最后一位情人投水自盡。若是發(fā)生在當下的話怕是媒體們大肆炒作的素材了吧?《人間失格》是他的遺作,也是最被人知曉的作品。

回到書中的內(nèi)容,作者以自傳的形式訴說了自己的人生軌跡,真實而又深刻。小說主人公葉藏酗酒,放逐自我,用藥物麻痹自我,自殺,輾轉(zhuǎn)于多個女人之間,藥物和酒精侵蝕了他的身體和靈魂,他痛苦不堪,卻又無法掙脫。

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只是敘述自己的一生嗎?不是,是一種發(fā)自靈魂的的拷問:人生的意義是什么?是虛度光陰嗎?當然不是,但是這世上有很多人都在這么做,活著的每一天仿佛機械般行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人生沒有活出該有的色彩,枯燥無味。等到躺在病床上的最后一刻,回味起自己的人生,才恍然大悟,后悔莫及。

那些人是誰?可能是你身邊的'人,也有可能是你自己。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直面的是人類共同面對的普遍課題,描寫了社會中概率越來越高的自閉者、叛逆者、邊緣者的悲劇。作品主人公就是這些人中的代表。葉藏若是處于當下,一旦試圖叛逆、忠實于自我地生活,那么社會會越來越容不下他,他就會被異化成“人間失格者”。太宰治先生的作品之所以會受世人稱贊,原因大概是悲哀的人都有葉藏的影子吧。他不斷引起人們的共鳴,殘酷地給予世人痛擊,甚至成為了不少人的精神導師。

“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他從掛著失真的笑討好所有人的童年,到掙扎于金錢與愛日漸倦怠而絕望的青年,葉藏于安樂時創(chuàng)作絕望之詩,于不如意時寫出生之喜悅,這樣的反差令人感到他的直率和悲哀。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所有人內(nèi)心的無意識深處都存在著一個“永遠的少年”。他不會老去,永遠不會長大成人,他是永遠的英雄,永遠的青春。他不會定型成某一特定角色,不被世俗束縛,會一直樂此不彼地追逐著自己的夢想,但卻沒有實現(xiàn)夢想的能力。這不是一種病態(tài),它代表著所有人心中永不可及的“理想”。在這種意義上,人們把太宰治先生的文學稱為永恒的“青春文學”。我們在他作品的主人公中發(fā)現(xiàn)了這一點,一個純真的“永遠的少年”帶來的心靈上的沖擊無可避免。他與這世界的人性的丑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打開了窺視人性的窗戶,從中看見自己的不足,他人的弊端,呼喚起心中一直藏起的膽戰(zhàn)和寒栗。

開頭的語句的確是我感觸最深刻的,我想作者能寫下如此篤定的肺腑之語必定是經(jīng)歷了社會的險惡,人性的冷漠以及自我的摒棄吧。一個僅三十幾歲的人能看透這一切,用盡一生才學寫下不朽佳作,必定擁有著無與倫比的才學,這是太宰治先生的作品給我最大的驚喜。

“人間失格”中的“格”一詞我將之理解為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誰沒有過痛苦和折磨?人間失格者不論何時都會存在,只是存在皆有意義,不論何種際遇都必有其須經(jīng)歷的因緣。與其凝望著深淵,不如懷抱溫柔,明媚地活著。這是最基本的積極處世之道。

生而為人,實則我幸。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8071629.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