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效的方案應(yīng)該能夠適應(yīng)變化和應(yīng)對突發(fā)情況。在制定方案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問題的目標和要求。通過了解和研究范例方案,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一
這兩首散文詩,語言清麗流暢,句式整齊勻稱,字里行間充溢著詠嘆調(diào)式的浪漫與抒情,也滲透出深厚的理性內(nèi)涵。如此富有詩意的美文,需要精心設(shè)計、有序指導學生美讀。在美讀中盡享語言的獨特魅力,激發(fā)和諧的情感共鳴,在美讀中獲得語感的、情感的、美感的熏陶,在美讀中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情趣。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二
一年級上冊語文《借生日》是一篇內(nèi)容新穎的課文,講的是小云過生日時,媽媽送給她一只布熊并祝她生日快樂,而小云得知媽媽從來不過自己的生日時又把禮物送給媽媽,同時也把生日借給了媽媽,體現(xiàn)了母女之間互相關(guān)心的真情。讀了這篇課文我的感觸很深。
現(xiàn)在的生活環(huán)境好了,家里的孩子又不多,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就受到了很多很多的愛,使得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記得剛開學的一段時間,學生們常常為了一張紙、先喝一口水等一點點小事而爭吵不休。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從來都是理所當然地接受著別人的關(guān)心和照顧,他們的愛心也就被淹沒了。
上課前休息時,我對班上學生的生日進行調(diào)查,沒想到才上一年級的學生竟然有一半以上記得自己的生日,說得有板有眼,有的雖然說不上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但都記得自己的生日爸爸媽媽是如何給他們過的。
在教學小云問媽媽:“您怎么從來不過生日?”媽媽說:“我忘了?!弊寣W生討論討論媽媽是不是真的忘了自己的生日時,全班同學竟一致認為媽媽是忘了。而在問媽媽為什么會忘記時,學生都說是因為媽媽工作很忙所以會忘記自己的生日。我接著問,為什么媽媽忙得忘了自己的生日卻沒有忘記孩子的生日時,學生都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是家里的寶貝,很重要的,媽媽當然不會忘記。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三
認識本課生字。
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應(yīng)該多讀書、讀好書,感受讀書的樂趣。
課前準備。
1。收集有關(guān)季羨林先生的資料。
2。布置學生列出自己喜歡的課外書清單。
揭示課題。質(zhì)疑問難。
1。齊讀課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2。質(zhì)疑問難: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誰?大樹又是誰?
3?;ハ嘟涣鳎喊咽占降挠嘘P(guān)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大家分享。
4。這篇課文的形式與我們以前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做好批注。
2。同桌互相檢查讀課文,互相評議。
3。指名朗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大家?guī)椭獯?,或,或?lián)系上下文理解。
4。交流匯報:苗苗和季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你是從哪些詞句了解到的?
深入感悟,明白道理。
1。小組合作學習:邊讀課文,邊完成表格。
苗苗的見解:
季先生的見解:
2。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其他組員可以補充。
3。重點圍繞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學家魯迅曾經(jīng)講過,要把文章寫好,最可靠的還是要多看書。
b。21世紀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c。三貫通,這才是21世紀的青年。
d。古文也很重要。我覺得,一個小孩起碼要背兩百首詩,五十篇古文,這是最起碼的要求。
積累運用。培養(yǎng)能力。
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
2。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wù)劧嘧x書、讀好書的體會。
拓展活動。
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書。
《雪》。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四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shè)者像白楊一樣,“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貴品質(zhì)。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白楊的特點,學習邊疆建設(shè)者像白楊一樣,“哪里需要哪里安家”的高貴品質(zhì)。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
(二)理清課文脈絡(luò),分段、概括段意。
(三)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讀課文,了解白楊的特點。
(三)理清課文脈絡(luò),分段、概括段意。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白楊”是一種樹的名字,又叫大葉楊,哪位同學見過,你能介紹一下嗎?
調(diào)動學生學習《白楊》這一課的積極性,由學生們的介紹將同學們帶入描寫白楊樹的情景中。
同學們講得好。白楊樹在我國北方平原地區(qū)、沙漠地區(qū)種植非常廣泛,因為它樹木筆直,生命力強,而且還可以防風固沙。因此,人們都很喜歡它。
(二)學習本課生字詞,掃除文字障礙。
1.填寫生字表格。(音序、音節(jié)、部首、再查幾畫、結(jié)構(gòu)、字義、組詞。)。
2.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分辨字形。
注意指導學生讀準本課中生字以外的字音。
3.區(qū)別形近字,然后組詞。
教師出示形近字,也可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容易寫錯的字,想一想它與哪個字相近及怎么區(qū)別,以促使學生記準字形。
撫(撫摸)洪(洪水)埋(埋怨)介(介紹)疆(邊疆)。
扶(攙扶)烘(烘托)理(道理)價(評價)韁(韁繩)。
茫(蒼茫)辨(辨析)挺(挺拔)晰(清晰)戈(戈壁)。
芒(光芒)辯(辯論)廷(宮廷)析(分析)弋(弋獲)。
4.辨析詞語,理解詞義。
理解詞義是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這一部分一般在課前解決,課上教師可通過提問詞義的方式,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5.區(qū)別近義詞、反義詞,進一步理解詞義。
教師提示詞語,有近義詞,也有反義詞,請同學說一說相應(yīng)的詞。
(1)近義詞。
清晰―(清楚)??表白―(表明)??分辨―(辨別)??粗壯―(健壯)。
軟弱―(懦弱)??界線―(分界)??分辯―(辯解)??沉思―(深思)。
(2)反義詞。
清晰―(模糊)??軟弱―(堅強)??動搖―(堅定)。
精壯―(細小)??消失―(出現(xiàn))。
(三)理清脈絡(luò),了解課文內(nèi)容,分段,概括段意。
這篇課文以白楊為線索,用自然段合并法,把課文分為四段。
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寫大戈壁的鐵路線上長著高大挺秀的白楊。
第二段(第四至十五自然段)講的是“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并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第三段(第十六至十七自然段)講的是“孩子們”不理解爸爸的.心意,但他們知道在通往新疆的路上,有很多白楊樹。
第四段(第十八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他們看到火車前進方向的右邊,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四)朗讀課文,了解白楊樹的特點,為理解邊疆建設(shè)者的高貴品質(zhì)做準備。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新詞。
2.讀熟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邊疆建設(shè)者建設(shè)邊疆的高貴品質(zhì)。
(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邊疆建設(shè)者建設(shè)邊疆的高貴品質(zhì)。
(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三、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概括中心思想。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白楊》這篇課文記敘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孩子介紹生長在戈壁灘上的白楊樹的事。)。
“一位旅客正望著這些戈壁灘上的衛(wèi)士出神?!薄靶l(wèi)士”指什么。
(這里講的“衛(wèi)士”指的是戈壁灘上的白楊樹。)。
這位旅客“出神”為什么呢?我們分析課文之后,就會明白了。
(二)理解爸爸介紹白楊樹的話。突破課文難點。
請同學們在書上畫出爸爸介紹白楊樹特點的話,并說一說每句話都講了白楊樹的什么特點。
(第一句是這樣寫的,“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边@句話寫出了白楊樹直的特點。
第二句話是,“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边@句話寫了白楊樹適應(yīng)性強的特點,無論“在哪兒”它都能適應(yīng),并且很快生根、發(fā)芽。)。
集體朗讀這兩句話,再一次體會白楊樹的特點。
板書:直。
適應(yīng)性強。
請同學們結(jié)合課文談一談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白楊樹直和適應(yīng)性強的特點。
(課文第三自然段有一個詞“高大挺秀”,說明了白楊樹又高又直。
爸爸講白楊樹特點的話中有兩個“哪兒”,說明了無論在什么地點,什么情況下,白楊樹都能夠很快生根發(fā)芽。表現(xiàn)了白楊樹適應(yīng)性強。)。
說得很好。請看書上的圖,這些白楊樹生長在什么地方?
(大戈壁上。)。
對。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的圖畫,聽配樂朗讀第一段的錄音,想象一下大戈壁的樣子,談?wù)勀愕母杏X。
(大戈壁荒無人煙、環(huán)境很惡劣。)。
在這樣荒無人煙,環(huán)境很差的地方,白楊樹卻生長得這么“高大挺秀”,這一點不僅說明白楊樹直,而且也說明白楊樹適應(yīng)性強。請一位同學再來讀一讀爸爸的第二句話,體會白楊樹的這一特點。
(“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保?。
爸爸講的第三句話介紹的是白楊的什么特點呢?
(這句話講的是白楊堅強,不軟弱,不怕艱險和抵御災(zāi)害的特點。)。
板書:堅強。
從這里可以看出,白楊樹不但“高大挺秀”,適應(yīng)力強,而且還能抵御災(zāi)害。爸爸講的話無不流露著他對白楊樹的贊美。請同學們以贊美的語氣朗讀這段話。
(“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fā)芽,長出粗壯的枝干。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同學們,請你想一想,爸爸的話只是在介紹白楊樹嗎?不是的。請你用書上的話來談一談。
(“他也在表白著自己的心?!埃?。
“表白”是什么意思?
(“表白”就是向別人解釋或說明自己的思想。)。
可是,此時此刻孩子們還不能理解爸爸的“表白”,他們“只知道”什么呢?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汽車?!保?/p>
教師巡視指導各小組的討論,然后請小組選出代表發(fā)表意見。
除了孩子們知道的,他們不知道的是什么?請各組派代表談?wù)勀銈兊挠懻摻Y(jié)果。
(孩子們不知道爸爸媽媽在新疆做什么工作,怎樣工作?
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不在自己親人身邊工作,而要去新疆工作?)。
同學們講得很有深度,他們還不知道什么?
(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么要把他們接到新疆上學?他們還不知道新疆到底是個什么樣子?)。
同學們討論得很好,如果繼續(xù)討論下去,可能還會有眾多的不知道?,F(xiàn)在我們一起來歸納小結(jié)一下。
請同學們朗讀三個“只知道”,教師在每個“只知道”的句子后,加上同學們討論的“不知道”的內(nèi)容。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保?/p>
可是他們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去新疆工作?做什么工作?
(“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念小學,將來再念中學。”
可是他們不知道爸爸為什么要把他們接到新疆念書?
(“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的地方,要坐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
可是他們不知道新疆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五
教學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園地二中的六組題目都非常有規(guī)律性,利于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比比誰的眼睛最亮,誰最聰明。
2、學生自主觀察發(fā)現(xiàn)。
3、指名交流。(用加一加的方法,記字。一個字加上偏旁,兩個字之間的音差不多。)。
4、拓展:(你能根據(jù)左邊的字猜出右邊字的讀音嗎?)。
見——艦爪——抓常——嫦馬——碼然——燃。
快——筷風——楓官——館章——彰蘭——爛。
5、同桌記字。
6、卡片抽查。
二、我會讀:
1、自由讀一遍,發(fā)現(xiàn)帶點的字有什么共同特點。(都是動詞)。
2、還能照樣子說幾個詞嗎?(指名,同桌一人說一個)。
三、讀讀比比。
1、生自由讀。
2、比出什么?(讀音一樣,字形不同)。
四、比比誰記得快,記得牢。
1、紅塊里面的都是(人的姓),
2、讓帶這個姓的小朋友讀這個句子。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六
《我家住在大海邊》是義務(wù)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語文上冊第11單元第一篇主體課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使學生感受到海之美、海之富饒,從而激發(fā)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因為我們地處內(nèi)陸,見過大海的孩子不多,對大海不熟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難點、精心做好課前準備、巧妙設(shè)計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使學生了解了大海,初步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自己動手搜集材料的能力,達到了教學目標。
一、準確把握教學目標。
1、熟讀詩歌,感受詩歌的音韻美;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和漁民生活的愉悅,培養(yǎng)熱愛大海的感情。
2、復(fù)習漢語拼音,能借助拼音及其它方法識字,學習動+不+(補)短語,積累語言材料。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初步培養(yǎng)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二、突出教學重點、難點。
1、熟讀至背誦詩歌《我家住在大海邊》,認讀11個生字,會寫5個生字,學習短語:動+不+(補)。
2、了解大海,培養(yǎng)熱愛大海的感情。
3、培養(yǎng)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及搜集材料的能力。
b
1、布置學生搜集有關(guān)大海的圖片、照片,其他文字資料。(可讓家長幫忙)。
2、多媒體課件。
3、發(fā)下生字檢查卡。
四、巧妙設(shè)計教學步驟。
(一)利用歌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因為離大海較遠,見過大海的學生不多,但我了解到學生在幼兒園時學過一首和大海有關(guān)的歌《小螺號》,所以我先利用多媒體展示歌曲并提示會唱的學生一起唱,從而縮小大海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然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了解到的大海是什么樣的,自然導入新課《我家住在大海邊》。
(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學課文。因為學前教育的不同,學生的識字水平也不一樣,充分發(fā)揮優(yōu)秀生的作用,讓識字較多的學生在學習課文中起到帶頭作用,既能給優(yōu)秀生以成功的體驗,又能激發(fā)其他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先利用優(yōu)秀生范讀課文,然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學課文。從范讀課文到自讀課文,教師只起推波助瀾、積極引導的作用。
1、指名優(yōu)秀生讀題目“我家住在大海邊”,其余學生把題目中不認識的字畫出來,想想讀什么?(如不認識可提示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認識生字:利用拼音拼一拼;問同桌或其他同學;問老師;前后文連起來猜一猜。)然后將“我家”和“在大?!鄙釛?,反復(fù)讀“住、邊”,增強記憶。
2、自讀課文,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
3、能讀課文的同學齊讀課文,其余同學用手指著認真聽,注意生字的讀音。
4、學生嘗試自己指讀課文。(鼓勵學生大聲讀)。
5、同桌合作,檢查課文。
(1)同桌齊讀,訂正讀不準的字。
(2)同桌互相檢查課文讀得是否正確。
(3)同桌合作讀課文。(可以接讀、齊讀、輪流讀)。
4、全班交流,比一比哪兩個同學合作讀得好。(因為是兩個同學齊讀,所以學生在練習中必須合作才能讀好)。
(三)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有針對性地學習生字。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學習新內(nèi)容做鋪墊,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識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本課要求認識12個生字,其中有的生字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認識,所以把學生都不認識的字作為識字重點,這樣有的放矢,能提高識字的效率。
1、課件出示本課的生字,自己讀一遍,說說哪些字是認識的,想一想不認識的字用什么辦法認識?(提示學生:可以用熟字帶生字的方法,用記偏旁的方法,用記筆畫的方法,用組詞語的方法等)。
2、指名讀生字,無論能認識幾個,都可以來讀,并說說是怎么記住的,這樣反復(fù)認讀。
3、結(jié)合生字學習,進行語文綜合活動,鞏固生字,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生字組詞、照樣子說詞語、句子:“說不完”“我家住在大海邊”“船上有位老爺爺”)。
4、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能讀下來的在檢查卡上涂紅大蘋果。
(四)交流搜集的材料,體會大海的美麗、富饒。課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動手動腦尋找和大海有關(guān)的圖片、文字資料等,既能培養(yǎng)學生搜集材料的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參與的樂趣,還能讓學生感受到大海的美麗、富饒,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課堂上交流,旨在讓學生體會自己動手動腦獲得成功后的快樂,并給學生提供說話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guān)大海的圖片和資料,對同桌說一說自己搜集到的資料的主要內(nèi)容。
2、指名在實物投影下展示,并說說自己的圖片或資料的內(nèi)容。(要求不能太高,不能去考慮語言的連貫性,概括的準確性。)。
3、說說你知道大海里還有什么?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珊瑚、海螺、魚類、海藻等”。
4、指導觀察課文中插圖,說說面對這樣美麗富饒的大海,你想說什么?(激發(fā)學生對大海的熱愛之情。)。
5、帶著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再讀課文。(鼓勵學生發(fā)揮想像,愿意怎么讀都可以)6、在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嘗試背誦課文,想像課文描繪的美麗景色。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七
《石榴又紅了》是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片閱讀課,是鄭爾康懷念父親鄭振鐸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通過對故居、以及石榴樹和石榴節(jié)的回憶,表達了對父親深切的懷念。文本語言樸實、筆觸細膩、情感真摯濃郁。優(yōu)美抒情的筆調(diào),溫馨的畫面,生動的細節(jié)刻畫把一位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關(guān)愛孩子,積極樂觀,平易童真的可親、可愛、可敬的長者形象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讀來感人、引人深思,給人啟迪。
文中“啊,充滿著生活的溫馨和詩一般情韻的往事??!”是作者在回憶往事時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嘆,飽含了作者對美好往事的無限眷戀,對父親深摯的思念,有幸福有傷感,快樂、惆悵、懷念交織其中,可以說是作者全部情感的凝集,是貫穿本文的情感主線。所以我把這個句子作為理解文本,感悟情感的切入點。第二課時新授伊始就把這個句子從文中摘出來,指導學生讀句,理解“溫馨”“情韻”二詞的意思,意在讓學生帶著:那是些怎樣充滿生活的溫馨和詩一般情韻的往事的思考,進入文本的學習。起到統(tǒng)領(lǐng)整個教學過程的作用。然后,在學完關(guān)于石榴節(jié)的回憶、父親去世兩個內(nèi)容之后再分別呈現(xiàn)此句,以層層加深學生對文本情感的感悟,同時也是教學過程如一首詩歌,而這個句子就是這首詩歌中反復(fù)詠嘆的中心句。
文章第二自然段,作者用簡練的筆墨寫了故居一年四季的景色“舊居的院子不算大,卻栽滿了桃、李、杏、梅、……可說是三季有花,四時常青”如一幅寫意畫,極其概括,給人留下了自由而廣闊的想象空間。這一段是鄭振鐸先生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對于展示人物的精神風貌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這一段作者雖是略寫,但在教學中卻不可做簡略的處理。所以在這一段的教學設(shè)計上我做了充分的鋪展,抓住“栽滿”“三季有花”“四時常青”,通過生動的語言描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領(lǐng)略小院一年四季的美景,把學生帶入一個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從而感悟主人悠然自得,豐富多彩的生活,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這樣就把學生帶進了小院主人的生活之中。
文章三、四自然段用細膩的筆墨描繪了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談舉止,正如一幅工筆細描的人物畫。語言樸實,生動,具有形象性,展示了人物平易、慈愛、童真的心靈,讓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所以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上我采用讓學生找句子,抓刻畫人物的重點詞語,尤其是描寫人動作的詞語,通過讀,把語句化為形象的方法,感受人物的可親、可愛、可敬,激發(fā)學生對人物的熱愛之情。從而使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寫出孩子們心里想說的話成為水到渠成,收到言由情發(fā)的效果。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八
1、出示繞口令。
2、講清要領(lǐng):要想讀得快準,就要弄清字的讀音。
3、展示和比賽。
4、小結(jié)過渡。
1、出示卡片,齊讀,抽讀。
2、齊讀題中漢字。
3、教師黑板示范,完成第一組的連線。
4、學生自連二、三、四組。
5、同桌互相糾正。
1學生自瀆題中漢字。
2講析“第一組”
(1)認讀兩字。
(2)比較異同。
(3)同法比較其他幾組。
1、板書三點水,走之底,學生自讀兩個偏旁。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
3、出示板貼畫。男女比賽找“蘋果”。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九
《課標》在“實施建議”部分著重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薄?寫作教學應(yīng)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yīng)引導學生關(guān)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前一句從.寫作的定義中告訴我們,作文教學不僅要著眼于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而且還要關(guān)注學生自我意識發(fā)展和精神世界的構(gòu)建。后一句對.寫作的要求則強調(diào)作文教學要真實的展現(xiàn)學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中年級強調(diào)“能夠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為學生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因此,本次習作設(shè)計力求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條件和廣闊的空間,任由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充分想象,感悟生活,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2、開放形式,讓學生寫自己的所想所悟,我手寫我心,提高.寫作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向往,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搜集表示聲音的詞語、句子,并抄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
同學們,學習了第二單元《聲音》,你有什么收獲嗎?(學生談在課文中學到的、感受到的各種聲音。)。
是啊,自然界的聲音美如天籟,只要用心去聆聽,你就會感受到大自然是如此豐富。就讓我們把在課下搜集的表示聲音的詞語在這里展示一下吧。(學生將自己課下搜集的詞語進行交流,教師隨機板書出詞語。)。
這些都是表示聲音的詞語,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聲音,下面就讓我們想一想,自己所喜歡的聲音?和你喜歡的原因?可以嘗試用上我們搜集來的詞語。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創(chuàng)作激情。
1、思考:自己喜歡的聲音,和喜歡的`原因。然后和同桌交流。
建議:想的時候,可以先想想有哪些詞語可以用在自己的話里,把自己喜歡的聲音描述得更形象。
2、匯報。
(1)先說一說你喜歡哪些描寫聲音的詞語,然后再說一說自己喜歡的聲音可以用哪些詞語描寫,再模仿一下自己喜歡的聲音。請同學們評一評。
(2)把描寫聲音的詞語用到自己喜歡的聲音中,組成句子,然后連起來自己先說一說,再和同桌說說。
小結(jié):同學們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詞匯,表達了自己喜歡的事物,真不簡單。
三、出示圖片,編故事。
過渡:剛才,我們都把自己喜歡的聲音,向大家做了展示,有很多同學都說的非常好,用詞準確,語言通順。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老師這里有一些聲音,請你們聽聽。
1、誰來說一說,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請你想象一下是誰的聲音呢?說一說。(播放青蛙的叫聲。)。
2、學生回答:(青蛙的叫聲。)。
3、出示圖片,和剛才想象的對比,觀察青蛙的表情神態(tài),想象它在唱什么?在小組里說一說。
4、匯報。
5、把剛才同學們所說的,整理成一個小故事,自己說一說,然后在小組里講一講,看誰講的最精彩。評議,教師巡視。
過渡:一幅圖片,幾聲蛙叫,通過我們的想象,成了一篇美麗動人的故事,多么了不起的創(chuàng)作呀!請再聽,老師相信你還會有更感人的故事。
6、播放鋼琴曲,同時出示圖片。請同學想象……。
7、匯報。
8、將剛才匯報的內(nèi)容,自己再說一遍。
過渡:你們的想象真豐富,表達了自己的感情,下面就讓我們放飛想象的翅膀,將這兩幅圖聯(lián)系起來,編成一個故事吧。(兩幅圖同時出示)。
9、同學們自由的想象,自己編故事,說給自己聽。
10、匯報。評議。
過渡:兩個原本沒有任何聯(lián)系的圖片和聲音,通過我們的想象,卻成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老師真的很高興。同學們一定有興趣將這個故事編得很完整。下面就讓我們繼續(xù)來畫一畫,想一想,把故事編完整吧,相信你們一定行。
9、出示空白圖片,請同學們在書上邊想象邊畫,編故事。
【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的空間,自主的、有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10、在小組里編,然后選代表匯報。
11、將剛才我們自己說的話,整理一下,講給同桌聽聽。
【始終讓學生們嘗試到學習的快樂?!俊?/p>
過渡: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聲音,還自己動口動腦編故事,我們的收獲真大呀!下面就請大家把我們剛說的內(nèi)容,整理一下,然后選擇一種寫在作文紙上。
【有選擇性的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的良好契機?!?。
12、出示習作要求。
(一)、(1)、題目自擬(2)、文體不限(3)、有真情實感。
(二)、讓學生獨立思考或找人合作,選擇學習。確定題目和文體。
(三)、學生自主選擇自己的文本開始.寫作,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四、交流評價。
1、認真地讀讀自己的習作,把不通順的地方自己進行修改。
2、四人小組互賞,推薦一篇佳作。(點評者要做到:你最欣賞哪一點給他提一個意見。)。
3、佳作評賞:推薦好的文章,師生共同賞析探討。
五、.總結(jié):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們在作文中表達自己真情實感,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讓我們的筆下生花,華麗的文章遲早會躍然紙上的。
附板書設(shè)計:筆下生花。
聲音的詞語:嘩嘩噼里啪啦咕咚嘰里呱啦撲通。
喀嚓唧唧喳喳嘩啦叮丁咚咚呼嚕。
……。
美文欣賞:
習作一。
雨天。
清晨醒來,外面下著淅淅瀝瀝的雨。我聽著雨打在窗戶玻璃上的聲音和房檐嘩啦啦流水的聲音,感覺是那么和諧動聽。
我好想化作雨滴,和雨水一起匯進清澈的小溪,唱著歌,嘩啦啦地向前方流淌。流過草地,流過山岡,流過森林,到處小鳥歡唱,花兒競相開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突然,我們聞到了一股又酸又臭的氣味,一條暗溝里流出了一股污水,擠進了我們的中間,把我們污染了。從此小溪下游再也沒有樹高,再也沒有花香,到處是死氣沉沉的荒涼。人們認識到了這是自我毀滅,于是建了一座凈化水廠,暗溝變成明渠,污水變成了清澈甘甜的瓊漿,小溪又變成了歡樂的小溪,溪水流過的地方,又成了森林、小花、昆蟲、小鳥的天堂。
窗外,雨還在下著。但我想像的翅膀還在飛翔。雨水滋潤著理想,而理想一定能實現(xiàn)。
點評:
小作者由雨聲展開遐想,將自己想像成一個小雨滴匯入一條清澈的小溪,接著圍繞小溪從被污染到重新被凈化的過程,細致地描寫了周圍景色的變化,體現(xiàn)以環(huán)保為中心的主題。最后小作者由現(xiàn)實中來又回到現(xiàn)實中去,進一步點出文章主題。小作者合理的安排,豐富的想像,有序的描寫,使全文更加美好充實。
習作二。
夏日的風。
白天,烈日炎炎,空氣里仿佛有一團火。小草蔫了,樹枝也耷拉著腦袋。在田野里勞作的農(nóng)民,更是汗流浹背,沉重地喘著粗氣。他們此時多么需要風啊!這時,風來了,拂過萬物輕輕輕地來了,好似一股清涼的甘露沁入人們的心田。霎時,人們情不自禁地立在夏日的風中,任憑風掀起他們的頭發(fā)。不一會兒,當他們?nèi)矶加辛藳鏊母杏X時,不禁高興得脫口而出:“好涼快!”
傍晚,蟲鳴鳥啼,風吹得樹葉颯颯地響。這時,幾位白發(fā)蒼蒼的老。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十
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是話后,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志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
課文配了兩幅插圖。第一幅圖:小朋友王力力在想辦法逗石榴笑,顯得天真可愛,讓人忍俊不禁,極具兒童情趣。第二幅圖: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對新事物吸引。學生在以前的學習基礎(chǔ)上,能初步感悟到課文意義,并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體驗,感受,達到情感共鳴。學生能較準確表達內(nèi)心所想,并能說一句完整的話。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石榴笑了的意思。
3.激發(fā)索自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知道石榴笑什么時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石榴圖片,cai課件
一.激趣導入
1.教師: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一位可愛的朋友,和它打個招呼吧?。ǔ鍪径嗝襟w課件未裂嘴的石榴圖)
2.教師:還有一位淘氣的.朋友也想認識孩子們,快把它請出來吧?。验_嘴的石榴圖)
3.比較它們的不同,引出課題。
4.板書,讀題。(讀出喜愛之情)
二.初讀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標出自然段。
2.你想讀一讀嗎?趕緊去吧,要求讀正確,通順。
3.抽生反饋,學生評議。
三.深入理解
(一)學習第一段
1.孩子們讀得那么認真,老師帶領(lǐng)大家到石榴園看看(課件)
2.看到這紅彤彤的滿樹的大石榴,你想說什么?
3.指導朗讀句子,流露喜愛之情
院子里有棵石榴樹,樹上掛滿了石榴。
教師:怎么讀才能讓大家感受到石榴又大又多呢?
4.教師:是呀,望著一個個可愛的石榴,力力小朋友可想吃了,石榴什么時候可以吃呢?
5.抽生反饋
(二)學習第二段
1.力力多么希望石榴早點笑啊,你有好辦法幫助力力嗎?
2.力力怎么做的?
a.自由讀第2段
b.抽生反饋
c.可結(jié)果怎么樣?(板書)
3.此時,力力的心情怎樣?
4.指導朗讀,讀出力力的可愛與著急之情。讓學生挑戰(zhàn)讀一讀。
(三)學習第3段
1.師:力力可著急了,有一位好心的婆婆來幫助了力力,你們知道是誰嗎?(風婆婆)
2.觀看課件,看看風婆婆是怎么樣幫助力力的?教師配音讀第3段。
3.師:你瞧,石榴裂開了嘴,露出牙齒,笑了。
a.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同桌讀一讀第3段,議一議。
b.指名反饋。
4.力力看到笑吟吟的石榴,她的心情會怎樣呢?看第二幅插圖說一說。
四.再讀鞏固,鼓勵探究
1.分組有感情地朗讀全文,注意用自己的表情表現(xiàn)力力的不同心情。
2.你還知道,秋天一到,哪些水果還會笑呢?它們笑起來又是什么樣的?
五.作業(yè)設(shè)計:
把課文有感情地讀給家長聽。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十一
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與習作的范例。本次我進行了第二課時的上課——精讀課文。我確定了如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理解重點的新詞,了解石榴樹的枝葉、花朵以及果實的特點。通過品讀,感受作者語言文字的美。(重點說擬人修辭手法)。
2、學習課文,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學習第四自然段品石榴的寫法。
3、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詞句,學習擬人句。
第一課時,我已經(jīng)讓學生學習了生字、詞語,朗讀了課文,理清課文脈絡(luò),并且講讀了第一自然段,理解了“馳名中外”這個詞的意思(名氣很大,國內(nèi)外有名。)。
第二課時,我從復(fù)習課文脈絡(luò)入手,石榴園——石榴花——石榴果——品石榴,再按照段落一步步的學習、品讀課文。
首先,閱讀第二節(jié),了解枝、葉、花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詞語“抽出”“長出”“開出”“掛滿”這些詞語體會石榴樹的的生長過程: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學生通過反復(fù)的朗讀、填空練習,了解石榴樹的生長過程。課文中有描寫石榴花“像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手法,寫出了花朵的形狀特點以及花朵開得熱鬧的特點,但是再此教學過程我省略了,也沒有著重強調(diào)比喻的修辭手法。
石榴果實從生到熟,外皮顏色發(fā)生了逐步的變化。我采用了讓學生找一找、畫一畫的方法,找出顏色變化的詞語,再點出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最后出示桔子成熟過程中顏色變化的圖片,讓學生們填空,進行了一次擴展訓練。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tài),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復(fù)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diào)皮與歡樂,并讓學生結(jié)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了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jié),了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qū)W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嘗到的味道,為課后習題品嘗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chǔ)。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類型,最后決定采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為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chǔ)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較多,我過于主導,讓學生發(fā)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fā)現(xiàn)了設(shè)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后能更改善。
語文石榴教學方案設(shè)計篇十二
1、能發(fā)揮想象力,把自己的想象說得清楚明白。
2、能把自己的想象寫下來。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多音多義詞。
4、積累和氣象有關(guān)的農(nóng)諺。
5、培養(yǎng)學生圍繞專題,通過多種途徑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我想發(fā)明的機器人”
1、《果園機器人》中的機器人多能干呀!機器人還能干什么呢?請大家讀讀書,告訴我們。
2、你認為機器人還能干什么呢?你想發(fā)明的機器人是什么樣的?有哪些本領(lǐng)?請自己想一想。
3、組內(nèi)交流,互相問答,互相啟發(fā),互相補充,互相評價,看看你的想象是不是奇特合理;是不是把機器人的本領(lǐng)說得清楚明白。選出代表。
4、班級交流,聽的同學可以根據(jù)所介紹的機器人提出問題,供發(fā)言的同學修正和補充自己的設(shè)計。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2、打開思路,說說自己選擇到的最感興趣和最想寫的事物。
3、選定要描寫的事物后,要根據(jù)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展開想象,想一想這件事物具有些什么樣的新特性,給人們提供哪些便利。
4、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彼此受到啟發(fā),然后寫下來。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1、把自己的習作多讀幾遍,然后改掉自己覺得不滿意的地方。
2、指名讀自己的習作,集體評價,提出優(yōu)缺點。
3、同桌交流互評。
4、自我修改作文。
5、習作完成后,以“未來的世界”為主題出一期墻報。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多音多義詞:
1、讀一讀這些詞語,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注意漢語中一字多音的現(xiàn)象,積累文中列舉的六個多音字和相關(guān)的十二個詞語。
一、“讀讀認認”內(nèi)容和調(diào)味品有關(guān)。
1、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短文。
2、指名朗讀,以檢查學生認字情況。提醒學生讀準字音。
3、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4、同桌抽測生字條。
二、“讀讀背背”和氣象有關(guān)的農(nóng)諺。
1、教師范讀、指名讀、師生對讀和自讀等多種方式反復(fù)讀。
2、說說自己的理解,熟讀成誦。
〖“寬帶網(wǎng)”
1、資料搜集:
要求圍繞科技新聞搜集信息,除了教材中所舉的例子外,還可以通過看報、看電視和聽收音機等途徑,搜集更多的和科技發(fā)展有關(guān)的信息。
2、資料整理:
根據(jù)教材中提示的做剪報和做卡片兩種信息整理的形式制作。
3、成果展示:
利用各種方式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可以用“我的科技信息剪報”或“我的科技新聞卡片”等主題,直接展示學生資料搜集的成果。
【課后反思】。
本次習作學生的想象力還是豐富的,涉及到許多方面。但是,在敘述過程中感覺有的學生想象較空,沒有把自己的想象介紹清楚,只是一個大概,缺少具體的東西,對于樣子和如何實現(xiàn)這種功能寫的不是很清楚。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809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