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兒園六一兒童節(jié)主題教案大班(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3-25 12:25:07
最新幼兒園六一兒童節(jié)主題教案大班(3篇)
時間:2023-03-25 12:25:07     小編:zdfb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幼兒園六一兒童節(jié)主題教案大班篇一

1、知道“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是兒童的節(jié)日,學習觀看表演應遵守的禮儀。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禮儀行為。

1、帶領幼兒排練“六一“兒童節(jié)節(jié)目。

2、幼兒背誦三字兒歌(核心要素)。

3、告訴幼兒表演節(jié)目和觀看節(jié)目應遵守的禮儀。

(一)導入活動:

1、教師:“小朋友要過自己的節(jié)日了,讓我們一起慶祝慶祝吧。”

2、組織幼兒來到小禮堂,參觀慶?!傲粌和?jié)”聯歡會,并表演節(jié)目。

(二)關鍵步驟:

1、幼兒走進禮堂時,要做到互相不推也不擠。

2、表演節(jié)目的幼兒,表演后要鞠躬,觀眾節(jié)目的幼兒要鼓掌。

(三)游戲后與幼兒團討:

1、“在人多的情況下,小朋友參加游園活動時,應該注意什么?”

2、“小演員上臺表演要注意什么?”(表演后要鞠躬)

3、“作為觀眾,看完表演要做什么?”(鼓掌)

幼兒園六一兒童節(jié)主題教案大班篇二

1、引導幼兒唱歌曲跳躍的樂句。

2、學習切分音節(jié)及襯詞“哎呀”的'演唱方法。

3、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學習仿編歌詞。

4、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氛圍。

5、愿意積極參加活動。

:鋼琴

一、律動:《好朋友》、《我來請你跳個舞》《我來教你跳個舞》、《螢火蟲》、《蝴蝶》、《摘果子》、《夏天的雷雨》。

二、練聲:《學年醒來了》、《泥娃娃》《只要媽媽露笑臉》、《小鳥起來了》、《泥娃娃》、《蝴蝶》。

三、繼續(xù)學習歌曲《慶祝六一》。

1、教師彈奏歌曲過門,引導幼兒回憶歌曲名稱。

老師:小朋友們,你們還記得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嗎?請一個小朋友來問答,然后引導全班小朋友回答一遍。

2、那我們跟著鋼琴再來完整的演唱一遍吧。

3、我們除了合唱以外,我們還可以用那種方式來演唱呢?(分聲為男聲部和女聲部演唱。)

帶領幼兒分別用小組唱、男女聲唱、接唱等多種形式和方法來進一步掌握歌曲的內容和節(jié)奏。

孩子們唱得可真好,那現在老師要請剛才唱的好的小朋友到前面來演唱了。

3、請部分幼兒到前面來演唱。

四、引導幼兒根據旋律仿編新的歌詞。

1、請幼兒想一想,“六一”到了除了“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一的花是香香、六一的小朋友是美美的外“,還可以怎么唱。

2、請幼兒想一想,并仿編新歌曲。

4、老師引導幼兒仿編歌曲。

5、請幼兒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新歌唱一遍。

老師:孩子們真棒,真是愛動腦筋的寶寶,那現在我們把剛才小朋友自己編的歌曲來唱一遍吧!

4、帶領幼兒練習創(chuàng)編的比較好的新歌。

五、復習舞蹈《快樂舞》

今天我們學習了慶祝六一,馬上我們的六一兒歌節(jié)就要到了,小朋友們可以把新學會的這首歌曲,在六一兒歌節(jié)的時候演唱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聽,他們一定會很喜歡你們的。

幼兒園六一兒童節(jié)主題教案大班篇三

1、知道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節(jié)日。

2、借助日歷進行順數,知道活動當天距離"六一"兒童節(jié)的天數。

1、幼兒歡慶"六一"和成人贈送禮物的實況錄像和掛圖。

2、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8頁。

1、生活經驗回顧。

播放去年小朋友歡慶"六一"、成人贈送禮物的實況錄像或出示自制掛圖,讓幼兒說一說自己"六一"兒童節(jié)最高興的事情或印象最深刻的事。

2、了解"六一"兒童節(jié)的來歷。

(1)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對"六一"兒童節(jié)來歷的認識。

(2)教師簡單介紹"六一"兒童節(jié)的來歷。

3、認識日歷,了解距離"六一"的天數。

(1)請幼兒閱讀幼兒用書第三冊第28頁,讓幼兒找到6月1日所在位置,并做上記號。

(2)請幼兒找到當天的日期,并在日歷上做上標記。

(3)請幼兒數一數,從今天到6月1日還有多少天,并讓幼兒知道每過一天,就距離"六一"兒童節(jié)近一天。可以每天在日歷上劃去一天,當劃到6月1日時,就到了"六一"兒童節(jié)。

創(chuàng)設不同的"六一"倒計時展板,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節(jié)日,計劃、安排自己的活動。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81934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