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國家來說,若想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就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偨Y時要理性客觀,不要帶入太多主觀情感。下面是一些可行的建議書樣例,供大家在撰寫建議時參考和借鑒。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一
大家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姜,是你們游覽麗江古城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姜,很高興能與大家共度這快樂的時光。
請大家跟我來,這里是麗江古城,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麗江古城又名大研鎮(zhèn),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它地處云貴高原,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自古就是遠近文明的集市和重鎮(zhèn)。
好了,現在請大家跟我一起去古城看看。你可能會驚奇地問:“咦?怎么沒有城墻呢?”告訴你吧,麗江古城是沒有城墻的,這也是它的一大特點。因為古城的---族首領姓木,建造城墻就變成了“困”字。麗江古城內的街道依山傍水,光滑潔凈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房屋、小橋流水、垂柳等無處不在。
前面就是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了。四方街如同蛛網般交錯著,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出路,四通八達。四方街的道路是由五彩石鋪成的,勤勞智慧的云南人用這些石頭鋪成了一幅幅形狀各異的圖案,欣賞的同時,還會減輕你們旅途的疲勞。四方街的商品琳瑯滿目,物美價廉、應有盡有,特別是滇南特色小吃,十分美味,大家可以一飽口福。
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古老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據說每天晚上黑龍?zhí)兜凝埻鯐樦铀灿喂懦牵乓槐K河燈給龍王指路,不僅能保古城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護,在以后的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最后,大家切記一件事:假如你在古城內迷了路,有一個最捷徑的方法——那就是找水源,順著河水逆流而上,就找到了出發(fā)點。
麗江古城到處都是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歡迎下次再到麗江古城游玩。祝大家玩得開心,再見!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二
說起云南,大家首先會想到昆明和大理,其實這里真正令人贊嘆的地方是麗江。
麗江是近幾年新興的旅游勝地,當地的人們非常愛護他們的家園,視這里的一草一木為生命,以至于那里的山山水水活得精致!活得精彩!古城則是麗江的心臟。
剛剛進入麗江古城,一股濃郁的民族氣息撲面而來,兩架古老的水車緩緩轉動,預示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地上的石板像豆腐塊一樣平整,每塊石板都滑溜溜的,想必赤腳走上去特別舒服吧;兩旁的閣樓紅白相間,雖然底層全都是商鋪,卻不失古代的韻味;就在石板與紅樓相交之際,一條清澈的溪流淙淙穿過,岸上的美景倒映在里面,可謂“家家都有楊柳樹,戶戶都有小溪流”。
春雨中的麗江古城更是令人神往。細碎的雨在屋頂上,在石板上雀躍地舞蹈著,那聲音有如天籟之音,“叮鈴鈴”“沙沙沙”,你的耳朵里全是柔和的一片。深呼吸,又是那么的清爽和酣暢。再看溪底,魚兒們歡快的嬉戲,它們配合著雨的節(jié)奏,隨著溪流的節(jié)拍,好似在告訴我們,它們是多么的熱愛古城。好一片秀麗之景!游人們置身在人間天堂,又宛如暢游在仙境。
夜幕翩然而至,雨也不知不覺地停了。這時的古城別有一番情趣。石板路兩旁的酒吧燈火通明,人山人海,酒吧的每張桌子都擺著蠟燭,人們充分享受著這種古代與現代相結合的感覺。遠離城市的喧囂,大家盡情感受著鄉(xiāng)村的愜意。
忽然,一陣陣歌聲傳來,“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呀嗦呀嗦呀呀嗦”“我們工人有力量,嗨,有力量……呀嗦呀嗦呀呀嗦”噢,原來是對歌開始了!
安靜的古道一下子喧鬧起來,大家盡情地唱啊,跳啊……。
我內心不禁浮想聯翩,這里匯集了大自然的精華和靈氣,也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我祝愿麗江永遠如少女般秀美多姿!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三
我們云南之旅的第二站是洱海。云南十八怪:把湖稱為海,指的就是洱海。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區(qū),是一個高原湖泊,它的形狀像耳朵,浪大起來如海一般,因此而得名。
洱海是白族人民的搖籃,也是捕魚的好地方。當地的人通常借助一種鳥來捕魚。我只知道用漁網捕魚,從來沒聽說過鳥兒也會捕魚。帶的好奇心,我們登上了一艘頗有特色的白族姐姐的小船,等我們坐穩(wěn)后,白族姐姐劃著小船,向洱海中心駛去。我欣賞洱海的風景,碧藍的湖水清澈見底,水草在湖里左右晃動著,我忍不住伸出手,潑玩著湖水。
這時,湖面上出現了一艘與我們同樣的小船,船沿上站滿了大鳥。白族姐姐介紹說,這就是主角——鸕鶿,人們都叫它魚鷹。魚鷹長著尖尖的嘴巴,長長地脖子,跟我們見的鴨子差不多。漁民怕它把魚吃進肚子,于是在它的脖子,綁了條細細的繩子??匆娢覀?,漁民把魚鷹趕下了船,魚鷹先是浮在水面上,尋找時機,突然,魚鷹一頭扎進了水里,一眨眼的功夫,嘴里就叼著一條大魚,大魚掙扎著,但它根本就不是魚鷹的對手,魚鷹死死叼著大魚,把戰(zhàn)利品送回到船上,贏得了陣陣的掌聲。
我們的船駛向一個島嶼,上了小島,漁民把剛才魚鷹捉的魚烤來吃,魚兒的味道很香,讓我們回味無窮。我們一邊吃著烤魚,一邊躺在吊床上欣賞洱海的美景,直到白族姐姐來催了我們好幾次,這才依依不舍得離開了小島。
白族姐姐看出我們的意猶未盡,于是給我們唱起了白族民歌,雖然我聽不懂內容,但是不管怎么聽都是那么的好聽。我們一路劃著小船,眼前滿是是藍天白云、碧綠的湖水;耳邊盡是悠揚的歌聲。仿佛置身于仙境似的。
“這洱海真實在是太美了!”我由衷的贊嘆道。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四
麗江:中國的遺產,文明古城。這是---說的一句話。沒錯,我覺得它文明世界,它給中國帶來了榮耀。我就去過那。
放國慶節(jié)的第一天我就和家人一起來到大理,第二天一清早就去了麗江,在路上可塞車了,因為我們走最近的路,所以車多塞到了11點半,11點半才到。就這樣我的旅途就開始哩。
第一天,我們去了古城,那里可美了,因為帶有古字,就說明那很古老,房子的墻是用土基做的,方頂是用瓦片做成的,樓梯和窗子是用木頭做的。古城里賣的東西又貴又精致好看,賣西藏的耗牛肉,賣魚化石,賣古代家具等等等等都買。
第二天,我們去了束河古鎮(zhèn),那可以騎馬,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來到馬場騎馬去山上玩,我做了領頭的一匹,它是最大的,但是它卻最大,它呀可調皮了,坐在馬背上時,我一動也不敢動,因為我動一下它的兩只前蹄就會跳起來。我們走呀走,不一會就走到了山上的休息點。到下坡時可好玩了,在后面的老媽大聲告訴我:把身體靠前以免引起危險。大約2個小時就把束河古鎮(zhèn)玩掉了。
第三天,我們去了玉龍雪山,那里的云厚厚的,經常下雨,這也是因為海拔高。我們又去做索道,超刺激,觀賞了雨龍雪山后,我們又去藍牙灣,藍牙灣的水清的藍了起來,那里的水是從雪山上流下來的。
旅游能洗滌人的心靈。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五
曾經多次,在旅行雜志上看到有關麗江的文字。在那些文章中,只能恍恍惚惚的勾勒出麗江大致的一個模樣。終于按捺不住好奇,決定親自前去看看。
真正到了,才發(fā)現麗江的魅力是什么都無法掩蓋的。
盡管麗江經歷過一次地震的打擊,然而古城現今所呈現的完好,真的令人贊嘆。
雖然游客很多,但仍不妨礙欣賞它安靜的極致的美麗。
如若說西湖的平靜無瀾似內蘊豐厚的詞人,太湖的煙波浩渺如風姿綽約的美婦,那在我眼中,這麗江,更像是在深閨中尚未出嫁的少女,帶著無知的清澈的眼神看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而她的無知,卻不是因為愚笨和與世隔絕,而是與生俱來的對世界的信任,對人性最純本質的追求。
沿著麗江古城的青石板路踽踽獨行,盡管身邊喧囂熙攘,但當聽著腳板與青石的叩叩聲時,心中是無比寧靜的。只想一輩子都住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像是遠古的'生存方式。哪怕艱苦,哪怕沒有燈紅酒綠的繁華,然而只要能與這石板路、青石橋、清澈流水為伴,天天微風拂面,柳絲飛動眼前,就已經無憾了。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六
剛下飛機,麗江便贈與我們一份見面禮——徐徐撫過臉頰的習習輕風。不同于家鄉(xiāng)那種只會在春秋兩季突然出現的寒風,麗江的風似乎是早有人安排好的,靜悄悄地在一旁等著你,給你帶來愜意的感受。呼吸著純凈的空氣,背起行囊走進彩云之南。在這個pm2.5值飆升的時代,我原以為再也見不到大片大片清澈的藍天與大團大團柔軟的白云了,卻不料麗江的天空如此之晴藍,云朵如此之盈白。
行走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隨著海拔升高而變化的美景,令我感嘆不已。山上有著成百上千種植物、動物,每一處的景物都各有千秋、各臻其妙,與喧囂城市里那些千篇一律的路邊景觀大相徑庭。周圍峰巒起伏,其中不乏懸崖峭壁。我不禁又佩服起修路之人。在這里修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據說,修建一條僅供兩輛車并行的路就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有人還為此獻出了生命。
車子繼續(xù)行進,遠遠的,我便聽見了虎跳峽氣壯山河的聲音?;⑻鴯{位于通往麗江的路上,湍急的金沙江流經石鼓鎮(zhèn)長江第一灣之后,忽然掉頭北上,從哈巴雪山和玉龍雪山之間的夾縫中硬擠了過去,形成了這個極其壯觀的大峽谷。在這里,聽到轟隆隆、轟隆隆的聲音響徹山谷時,你才能真正領悟“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境。由于正值雨季,山間的泥石流滾滾流入金沙江中,這更為虎跳峽的景色增添了一份不可思議的宏偉。
到達麗江古城時,天色已經漸漸暗淡下來。我們抓緊時間到木府外圍游覽了一圈,門匾上的“木府”二字瀟灑端正,“忠義”二字也是氣勢磅礴。凝視著大門,我似乎看見了木氏土司在疆場上奮勇殺敵,木氏女眷在府中聊天繡花……天已暗沉,華燈初上。古城內的水車依然悠悠地轉動著,溪水緩緩地流著,在燈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輝。
麗江,一個婉約卻剛強的地方。
麗江,一個傳承了千年文化的地方。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七
當樹上的名蟬聲此起彼伏時,當柳絮輕薄地隨風飄搖時,當一瓣瓣的櫻花追逐著流水而去時,炎炎的夏日開始了。
麗江是一個小城。曾幾何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里。而今卻是在旅游名勝中的'一匹黑馬。曾經古城的寧靜能讓人忘記時間的流逝。那迂回的護城河水,那隔五六米拱起的拱橋,是"小橋流水人家"的寫照。只是現在,古城到處是琳瑯目的商品,花花綠綠的,迷煞了我們的雙眼。古城的真諦何在?日益商業(yè)化的"古城"褻瀆了古城的美.那份靜,那份美淹沒在嘈雜的叫賣聲中,我為古城拭淚。是什么抹殺了她的容顏,是什么吞噬了她的靈魂?。
麗江夏日的風像母親的手,撫摩著我們。站在四方街,看著不斷晃眼的閃光.多少年后我們的后人還能看到這個神仙居住的地方嗎?我擔心,我郁悶,更怕。麗江越出名,人們對她的傷害越大。我呼吁,還我古城一片寧靜吧。
夏日的熱浪一浪高過一浪,我們變得狂躁。我們可愛的小城也會受溫室效應的波及。那莊嚴肅穆的玉龍雪山一點點的化身為水,她要用她的生命給世人一個教訓。游人呼出的氣體殘噬了她美麗的容顏,人們的膜拜毀了她。
我們哭泣著送走昨天的麗江,我們哭泣著忍受著狂熱。這年麗江的夏天,紫外線射傷了我的臂膊,也射傷了我們的心。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八
31日,我們在云南民族村參觀,并且過了火把節(jié)。
云南民族村簡直是小孩子的天堂,云南的二十五個少數民族都在園區(qū)內有村寨。我們可以一一去參觀學習,感受各個民族不同的風情。而且里面還有這些少數民族的玩具和食物,我都喜歡得不得了。
最有趣的有幾個民族。一個是拉祜族,他們崇拜葫蘆。一個是白族,他們跳的舞很有意思,居然用筷子做道具。一個是納西族,他們的文字就像是畫的畫。
我們還欣賞了大象表演。我第一個坐在象鼻子上照相。大象的鼻子很粗糙。我最愛小象小城同學,它的樣子最可愛,而且它還有絕活,會走獨木橋,還會跟著音樂甩鼻子甩腳晃腦袋跳舞。有一個小朋友跟它合影,它居然做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晚上我們參加了火把節(jié)。離八點半還有一個小時,廣場上就已經人山人海了。爸爸媽媽們給我們三個小家伙每人買了一個火把,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往人群里鉆了。
終于到了點火把的時候了。媽媽保護著我去點燃火把。廣場上的人開始沸騰起來了。他們拿著火把里三圈外三圈,圍著中間的篝火,又唱又跳地轉起來。火把燃完后,人們又手拉著手,跳起了鍋莊。大家都玩得快樂無比。
夜深了,我們準備回賓館了。在半道上,我買了一個鬼面具,戴在頭上,竟把一個姐姐嚇了一大跳。不過,更多的人看見我,都是開開心心地跟我“哇”一聲,反倒來嚇我。大家都樂得開了花。
在一個路燈下,媽媽發(fā)現她的腳完全被弄黑了。大家再去看自己的腳,都笑了起來。爸爸趕緊給我們的幾雙黑腳照了特寫。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九
在這個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們全家來到素有“一山色半城湖”美譽的千島湖。
那天早上,我們坐著華麗無比的“伯爵號”駛進廣闊無邊的千島湖。我坐在船上,放眼望去,千島湖的山水就像一幅水墨畫,濃淡相宜,風景宜人,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極目遠眺,每個島都風光秀麗,綠樹成陰,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恨不得立刻就飛過去。
一路欣賞著湖中的美景,導游帶我們來到了其中的一個島——鎖島。鎖島,顧名思義就是有許多鎖的島。我快步走上島,立刻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島上滿是各式各樣的鎖具,有的大如房屋,有的卻小巧玲瓏。我東瞧瞧,西看看,心中充滿了好奇。
參觀完了鎖島,我們來到了魚樂橋,這座橋是建在兩個島之間的,橋下全是一群群活潑可愛的觀賞魚,它們爭先恐后地搶吃食物,真是惹人喜愛。不過,最有趣的還要數一只銀白色的大鯉魚了,它長得十分巨大,是個“貪吃鬼”,一見到食物就飛快地游過去,津津有味地吃起來,那些瘦小的魚,只好眼巴巴地望著它,好像在說:“給我點吧!”可它仍自顧自地吃著,真是霸道呀!走完魚樂橋,我們又來到了另外一個島。這個島上長滿了小葫蘆,那些綠油油的葫蘆小精靈就像一個個胖娃娃,在向我們招手,歡迎我們的到來。
轉眼間,一天過去了,這一天我們游玩了好多島,個個蒼翠欲滴,像一塊塊晶瑩剔透的碧玉??瓷先フ媸敲啦粍偈铡?上u湖的島實在是太多了,我們不能一一游玩。
回程的途中,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給千島湖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湖中云霧迷蒙,更是呈現出了一種自然的美。啊,再見了!美麗迷人的千島湖。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
每個人心底都會有個地方是很向往的,而我卻惟獨對麗江充滿著孩童般的憧憬。也許是夢想會有一段美麗的邂逅,抑或是想遠離這紛繁的塵囂,過幾天屬于自己的舒心日子。于是,便踏上了七彩云南之行。
抵達昆明后,便馬不停蹄,直奔麗江。這個古老的小城,每天都在演繹著它平凡的故事。我,只不過是個匆匆過客。
到了麗江,終于看到了魂牽夢縈的大研古城。古老的磚木房屋一棟棟緊挨著。顫巍巍的已經有些傾斜了。其余的便次第將這傾斜小心翼翼地傳遞下去,石板鋪的街道承載不動太多舊事,已經有些凹陷了,油膩膩的五花石板早就埋沒了當年的棱角,一條條石頭小路并著一涓涓流水一同穿街走巷,于是便自然地串起了一條條街道,一戶戶人家。
我背著簡單的行囊,獨自穿梭于麗江的山水之間,我之所以熱愛穿梭其中,并不是因為想描繪那里特有的景觀,而是想尋找一種帖合我靈魂的東西。
在麗江,有這樣的一種說法:“雨兒一下便深秋?!按_實,這里的天氣很不穩(wěn)定,會突然下雨,一旦下起雨來,氣溫會急劇下降。但是,這里的雨很溫柔,有點類似于江南的雨。在麗江古城徘徊時,突然下起小雨,雨滴輕輕地落在柳枝上,滑過葉尖,最后落在地上的石板路,水銀一般。它們長期地看著不同的人來了又往,往了又來,四季不停地更替,時間仿佛在它身上留下了痕跡。有這么一瞬,當看著明朗的陽光灑在每一灘水漬映射出無數閃光的時候,竟然有點相信永恒的存在了。我沒有打傘,四周很靜,各種店鋪俱全,賣銀飾的,賣牦牛骨等等。店鋪的老板熱情卻不刻意,買賣公平,不過講究誠意。其中一個打銀飾的老板沖我微笑,我也打了聲招呼。清寒的風不聲不響地穿過我的衣服,也穿過我頭頂的柳條,有一些柳絮默默地散落在我的腳旁。放眼望去,滿巷皆是。很多不禁風吹的柳絮常在無人的巷子里落了滿地,但并不狼藉,仍然安詳地保持著跌落時的姿勢,仿佛不是從高處墜落,只是枕著底下的清石板睡著了。所謂:“深巷明朝撿落風”便是如此了。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一
麗江就像一杯香醇的濃酒,散發(fā)著香氣。仔細品一品,卻有兩種別樣的風味。
洶涌澎湃虎跳峽。
位于麗江和香格里拉中間的虎跳峽洶涌澎湃、氣勢洶洶,有一股驚天動地之勢。河水黃黃、浪拍岸石,河水翻起一波又一波的'浪,帶著一陣陣水霧,夾雜著風,迎面而來,直叫人渾身發(fā)抖。
河水翻騰,直迎而下,聲勢浩大。河中矗立幾塊大石,紋絲不動,任憑河水拍打;河邊是巍巍青山,山勢陡峭,與河水相襯,頗讓人心生敬畏之感;河旁是一尊虎像,身姿矯健,血盆大口,犀利的雙眸俯視著山山水水,威嚴神肅。
放眼觀去,水勢洶涌、崢嶸突冗,奇雄壯偉,令人膽戰(zhàn)心驚。
寧靜秀麗麗江城。
相比虎跳峽,另一頭的麗江古城倒有一股靈秀之氣。
溪水潺潺,楊柳依依,風聲沙沙,銅鈴叮叮。這里沒有燈紅酒綠的繁華,人們只和石板小路、清澈流水為伴,天天微風拂面。
這里像世外桃源,天空是那么的澄凈,水是那么的清澈。這里的小溪流經整個古城,無論在哪里都能看見它的蹤影。
它不像威尼斯的湖那樣寬廣,也不像黃河那樣洶涌澎湃、聲勢浩大,它只是慢慢地、輕言細語地向你傾訴,為古城平添了幾份生機。
而白墻灰瓦的古城并不是悄無聲息。古橋數百座,古房千萬棟,商家在店旁大聲地吆喝,酒吧里的杯子叮咚地碰撞,街上的游客嘰喳地議論......一切聲音編織成一座生機勃勃的古城。
古城里的人熱情善良、心靈手巧,不論是編織、手工,還是美食、樂器,都不在話下。走在的街上,悠揚的音樂回蕩在耳邊,美食的香氣縈繞在臉龐,柳絲飛動、白云悠悠,讓人心情暢爽。
麗江,就像一杯兩種味道的酒,一般烈、一般清,它讓我沉醉,深深地浸在這風土人情之中,無法自拔。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二
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依西芝”,意思為金沙江江灣中的集鎮(zhèn),又叫“鞏本芝”,意思為倉庫集鎮(zhèn),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從事經濟貿易發(fā)展起來的。作為一名專門引導游客、助人為樂的導游,常常要寫一份好的導游詞,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旅游導游詞麗江古城介紹”,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大家好!這兒是位于麗江古城的中央叫“四坊街”,四坊街以前叫另一個別名,還有一個取名的小故事呢!以前,四坊街中間有一個小亭子,小亭子旁邊有個小池。夏天,小池的荷花綻出嫩芽;秋天,小池上飄滿紅葉,是詩人吟酒作對的好地方,由于亭子是方形的,“方”諧音“坊”,所以改名“四坊街”。
我們看,麗江古城沒有城墻吧!因為當時統(tǒng)治者姓“木”,如果古城砌墻的話,那么,“木”就成了“困”字,很不吉利,所以,便不砌城墻。
好!我們來下一個景點啊。大家看,這兒有幾口井連在一齊,是不是有點兒古怪。用這幾口井還有講究呢:第一眼的井水最干凈,是喝的;第二眼的井水是第一眼井的水流下來的,是供洗菜用的;然后又流入第三眼井里,是用來洗手洗衣的。千百年來人們一向這樣使用著。
我們不要到處亂畫亂扔,我講完了,大家自我分散玩一個小時,玩完后在這兒集合。
歡迎你們來到麗江古城。那里有奇特的三眼泉,第一眼泉是用來飲用的,第二眼是用來洗菜的,第三眼是用來洗衣服的。有些墻上還寫有納西族的文字。古道的兩旁有許多的客棧和商店,那邊的客棧數不勝數。走在一些偏僻的地方,你可能會有點害怕,因為那些地方隔一段很長的路才會有一個客?;蛘呱痰辏⑶矣譀]有燈,麗江古城有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在最熱鬧的地方的旁邊,必須很偏僻。
在這附近的玉龍雪山,也有它的奇特之處。那里的海拔有6000多米,是云南的第一高山,山頂常年被冰雪覆蓋,而一些云遮住了山頂,給它增添了神秘感。半山腰有許多的云杉樹,那些云杉樹每棵都十分高大。那里的牦牛見了人也不會立即逃走,只會繼續(xù)在那邊吃它的草。
如果你還有精力,那你還能夠去虎跳峽看看。其中有一個地方異常狹窄,傳說有一只老虎從那里跳過了峽谷。虎跳峽就是這樣得名的。在道路的一旁,是奇形怪狀的石頭,另一旁就是滔滔江水。不管多大的石頭一掉到江里就會隨著江水飛奔而下,那濺起的江水就像躍出水面的龍在飛舞。在一些水流異常急的地方,江水撞向堅硬的巖石的聲音像雷聲一樣響,即使你在十步之外都聽不到對方的說話聲。你可能會奇怪江水的顏色是黃的,那是因為江水夾著泥沙準備去“攻打”巖石。
此刻你們也該玩盡興了吧!明天還有很多地方等著你們去發(fā)現。
各位嘉賓,大家好,我是大家今日的導游,我叫張星。大家能夠叫我小張。此刻我將要帶大家去游覽的景點,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huán)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納西族的故鄉(xiāng)。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我們要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我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夸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我夸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zh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zhèn),穿墻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那里雖是云貴高原小鎮(zhèn),卻頗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
大研鎮(zhèn)。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zhèn),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zhèn)。并且大研古城位于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著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
水車。
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當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水車又稱孔明車,是我國最古老的農業(yè)灌溉工具,是先人們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高超勞動技藝,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相傳為漢靈帝時華嵐造出雛形,經三國時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國推廣使用,隋唐時廣泛用于農業(yè)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歷史。而麗江古城的水車如果僅僅是作為一個地標建筑和觀賞作用。過去古城里就有水車,以古城大水車為代表,今日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它能夠用來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高處,但水在低處流,還能夠用它來提水。
說到古城的過去,一般認為麗江建城始于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國時,就曾駐軍于此。由此開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里,麗江地區(qū)皆為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tǒng)治。其間,曾遍游云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游日記》中描述當時麗江城“民房群落,瓦屋櫛比”,明末古城居民達千余戶,可見城鎮(zhèn)營建已頗具規(guī)模。古城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和大研古鎮(zhèn)三部分組成,但對于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zhèn),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著我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后,緊之后右邊是寫有__題詞的照壁,古城里有富有納西族建筑特色的三房一照壁民居。
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愿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我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志,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chuàng)造的禮貌,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tǒng)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杰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chuàng)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小張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可是立刻就要進入古城了,怎樣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墻,因為古城根本沒有城墻和城門,因為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墻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墻,也沒有城門了。
四方街。
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為多。有知己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后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為早先在那里賣豌豆,所以稱為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
科貢坊的名源于坊后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為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
站在那里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占地約五畝,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為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zhèn)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那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么四方街為什么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有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為“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qū)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zhèn)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個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中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著人和陽光的余溫,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僅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游鎮(zhèn)北商業(yè)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后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墻繞戶蜿蜒而去。這股股清流都來自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城內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馬龍?zhí)逗投嗵幘两裆写妫藗儎?chuàng)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wèi)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堅持街市清潔。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yǎng)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著異常的嗜好和異常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戶外活動便是坐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僅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的僅有兩個字,那就是“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干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閑了下來,這一閑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說是納西女人養(yǎng)出了納西文化。
古城民居。
納西族善于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筑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筑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筑文化和審美意識融于其中,構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進數院等建筑風格,并在門樓、前廊的設置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構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如果問四合院里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雖說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墒堑搅舜丝?,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為門,閉則為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為“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完美典故,以此寄托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完美意愿。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一樣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么寓意。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只要想百歲坊與老人有關,就對了。
木府。
各位朋友,我們下頭要去游覽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大觀園”。納西族木氏土司歷經元、明、清三朝22世,共470年,史稱其“知詩書,好禮守儀”。木府原系麗江世襲土司木氏衙署,“略備于元,盛于明”。徐霞客嘆木府曰:“官室之麗,擬于王者。”木府歷經戰(zhàn)亂動蕩的損毀,于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內設立了古城博物館。
修復重建的木府占地46畝,坐西向東,沿中軸線依地勢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義坊。儀門、前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配殿、閣樓、戲臺、過街樓、家院、走廊、關驛共16幢,大大小小記162間。衙內掛有幾代皇帝欽賜的十一塊匾額,上書“忠義”、“誠心報國”、“輯寧邊境”等。木府分為前后兩院,從儀門進去有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這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園及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一向到獅子山則在“后院”。前后兩院中間由過街樓貫樓。過街樓是一道長長的長廊通道,透過窗戶,能夠看見繁華的街市,樓下是一條寬敞的通道。
木牌坊上大書的“天雨流芳”四字,乃納西語“讀書去”的諧音,體現納西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忠義牌坊又叫石牌坊,這座結構宏偉、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遠近聞名,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說法;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宏,是土司議政之殿;萬卷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護法殿又稱后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之殿;光碧樓乃后花園門樓,史稱其建筑“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圣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得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土司祭祀天、祖、大自然的場所。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民族廣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筑藝術之苑,它充分體現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古樸粗獷的流風余韻,而其坐西朝東,府內溝壑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又見納西傳統(tǒng)文化之精神。
游到那里,各位對古城可算得上是大飽眼福了。那么我們的游覽呢到此也就結束了。各位如果有興趣呢還能夠去了解一下我們麗江的納西古樂和東巴文化。我在那里呢就要跟大家說再見了,接下來的時間各位就能夠自由活動了,期望各位能玩的開心,游得盡興。
尊敬的各位游客,你們好!
今日我們來到風景秀麗的云南麗江古城。麗江古城位于玉龍雪山腳下,麗江古城的一大特點是沒有城墻。請問各位游客,您見過那座古城沒有城墻呢恐怕沒有吧。這就是麗江古城的最大特點。原先,因為麗江古城的首領姓木,他想,木圍上就圍墻不就是困了。他覺得這個字不吉利。就不要圍墻了??赡苡械娜艘獑柫耍绻麤]有圍墻,可能就會受到異族的侵略了。到那時沒有防范措施怎樣辦這個不用擔心,麗江古城是四面環(huán)山,山又很高。能夠將山當作最大的圍墻。所以不用擔心異族的攻擊。
此刻,我們看到麗江古城的兩座大風車,他們叫母子輪。大的是媽媽,小的是兒子,怎樣樣,形象吧我們在向前走,這個廣場就是四方街了。四方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它可是茶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在這我們順便講講茶馬古道的故事。茶馬古道是一條運鹽巴,茶葉的道路,它從香格里拉一向到西藏。因為路上很危險,運輸的隊伍又經常遇險或被異族的人搶了貨物殺害。所以,至今還有很多人記得他們。
再往前走,這座八角寶塔型的建筑就是麗江古城的木府。它是麗江首領居住的地方,所以人們此刻一向還保留著。麗江古城的景點很多,必須要細細游覽。
各位嘉賓,此刻x將要帶大家去游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夸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x夸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zh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zhèn),穿墻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那里雖是云貴高原小鎮(zhèn),卻頗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zhèn),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zhèn)。并且大研古城位于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著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當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里就有水車,今日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構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和大研古鎮(zhèn)三部分組成,但對于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zhèn),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著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后,緊之后右邊是寫有__題詞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著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愿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我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三
各位游客:
歡迎大家來到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云南麗江古城。今天,我非常榮幸能陪伴你們一起參觀。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要游覽的景點是號稱“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我們順著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為“高原姑蘇”的麗江古城。
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夸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x夸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為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zh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布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zhèn),穿墻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里雖是云貴高原小鎮(zhèn),卻頗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
山川流水環(huán)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zhèn)”。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zhèn)。而且大研古城位于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著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里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于南宋后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布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zhèn)、束河古鎮(zhèn)和大研古鎮(zhèn)三部分組成,但對于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zhèn),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著小x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后,緊接著右邊是寫有江主席題詞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著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愿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煙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志,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chuàng)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tǒng)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杰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chuàng)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huán)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后裔、納西族的故鄉(xiāng)。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
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fā)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納西民族,則是古代南遷羌人的后裔。在千百年的悠長歲月里,他們辛勤勞作,筑起自己美好的家園。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四
水,清澈見底,最令我難忘的是玉龍峰頂雪水融化而成的“小九寨溝”——藍月湖。藍月湖從高空往下看,形狀猶如一輪彎彎的月牙。藍月湖的水雖然很深,但水底一縷縷水草、一塊塊石頭都清晰可見,小魚在石頭縫隙中穿梭。每當中午的時候,陽光照在藍月湖的水面上,藍月湖像魔術師一樣把自己的衣服變成了五彩繽紛的花裙子,呈現出紅、黃、藍、綠、紫各種顏色,讓人看了總是不住地驚嘆。到了傍晚,微風總是輕輕地撫摸著藍月湖的湖面,藍月湖的水面變得波光粼粼,猶如我們衣服上點點的花紋。
天,是我們最了解不過的了,但麗江的天空卻讓我覺得有點與眾不同。我們江南的天并不算藍,淡淡的,偶爾才飄過幾朵白云,十分平淡、十分寧靜。而麗江處在海拔3000多米的西南邊疆,天湛藍湛藍的,光照充足,純凈干燥的空氣染黑了那里人們的臉龐。天空中飄著的白云一會兒變成強壯的駿馬;一會兒變成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樹。天空中不時飛來一群小鳥,嘰嘰喳喳唱著歌,好像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這里真是個充滿生機的地方。
山,玉龍雪山并不是想象中的一座大山,而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它由十三座山組成。從遠處看,一座座山峰堆砌而成綿延的山巒;從印象麗江電子屏幕里拍的全景看,映入我眼簾的山峰就像鯽魚背,群峰就像一條臥龍。從近處看,是一幅優(yōu)美的中國山水畫。玉龍雪山是風化石,其中的冰川地帶連登山運動員都征服不了。藍天、白云、群山、碧水和我們,真是一幅人間仙境啊!
古城美不可言。那兒熱鬧非凡,大街上掛滿了琳瑯滿目的物品,讓你看得眼花繚亂。讓我覺得最美的地方,那就是剛進門的那兩架大水車,淡墨色的,不停地滾動,水也跟著一起翻滾,一刻也不停歇,在月光的映照下,水車顯得格外挺拔動人。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五
古城的魅力在于水,麗江古城中有許多溪水,橫縱交錯,時寬時窄。它們毫無章法地穿梭在古城中,時而歡樂向上,時而沉靜悠長。陽光紛紛散在溪水上,泛著點點白光,如一把碎銀隨波而逝。夏天太陽多是火辣的,但將手輕輕深入溪水,卻永遠是那樣的清涼。于是,便能看到許多的酒吧將酒冰鎮(zhèn)在溪水中,別有一番風趣。
古城的魅力在于建筑。麗江古城在我印象中是灰色的,恬靜的灰色,悠遠的灰色。一座座灰色的小樓如同其溪一樣,毫無規(guī)則地擠在小小的城中,小巧玲瓏。
古城中有許多的小樓是屬于酒吧的。酒吧的二樓往往是開放式的,供游客們觀賞與娛樂,因為年齡原因,我無幸走進親身體會,只在夜晚路過時匆匆瞥了一眼。
與古城酒吧同樣出名的是古城的橋。近4平方公里的小城擁有三百多座橋,形式頗多。每每走一會便能看到一座小橋。
古城的魅力在于古城的人,麗江古城的人熱情友好。由于是旅游圣地,所以那里賣特產,紀念品的很多,我們進了一家服裝店,店員熱情地為我們講解那帶著古城特色畫著那里獨有的文字的衣服。再走進一家茶館,坐落在舟上的小茶樓,我們品著茶聽當地人講歷經700多年古城的文化。
晚間,古城越發(fā)熱鬧起。居民與游客多坐在酒吧中,喝著酒,隔著溪水與對面酒吧的人對歌。居然大多數人是互不認識的,但大家都在一起,團結地,試圖打敗對方。歌聲包含了古今中外許多曲子,洋溢著歡樂。門口本應孤單的燈籠散著紅暈,伴著歌聲亮透著溫暖艷麗起來。
白天的古城是恬靜悠遠的,夜晚的古城是歡樂張揚的。在時間的溪流中許多美景已如溪底的鵝卵石般,漸漸地平常,模糊起來。而那麗江古城卻仍是那么清晰。
這,就是麗江古城的魅力所在吧。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六
街道依山勢而建,順水流而設,以紅色角礫巖(五花石)鋪就,雨季不泥濘、旱季不飛灰,石上花紋圖案自然雅致,質感細膩,與整個城市環(huán)境相得益彰。四方街是麗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區(qū)的集貿和商業(yè)中心。四方街是一個大約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廣場,五花石鋪地,街道兩旁的店鋪鱗次櫛比。其西側的制高點是科貢坊,為風格獨特的三層門樓。西有西河,東為中河。西河上設有活動閘門,可利用西河與中河的高差沖洗街面。從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義街、七一街、五一街,新華街,又從四大主街岔出眾多街巷,如蛛網交錯,四通八達,從而形成以四方街為中心、沿街逐層外延的縝密而又開放的格局。
在麗江古城區(qū)內的玉河水系上,飛架有354座橋梁,其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橋(風雨橋)、石拱橋、石板橋、木板橋等。較著名的有鎖翠橋、大石橋、萬千橋、南門橋、馬鞍橋、仁壽橋,均建于明清時期。
大石橋為古城眾橋之首,位于四方街東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從橋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龍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橋。該橋系雙孔石拱橋,拱圈用板巖石支砌,橋長10余米,橋寬近4米,橋面用傳統(tǒng)的五花石鋪砌,坡度平緩,便于兩岸往來。
木府原系麗江世襲土司木氏衙署,“略備于元,盛于明”。歷經戰(zhàn)亂動蕩,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內設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復重建的木府占地46畝,坐西向東,沿中軸線依地勢建有忠義坊、義門、前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配殿、閣樓、戲臺、過街樓、家院、走廊、宮驛等15幢,大大小小計162間。衙內掛有幾代皇帝欽賜的十一塊匾額,上書“忠義”、“誠心報國”、“輯寧邊境”等。有人評價:“木府是凝固的麗江古樂,是當代的'創(chuàng)世史詩?!?/p>
五鳳樓(原名法云間),位于黑龍?zhí)豆珗@北端,始建于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1983年被公布為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高20米,為層甍三重擔結構,基呈亞字形,樓臺三疊,屋擔八角,三層共24個飛檐,就象五只彩鳳展翅來儀,故名五鳳樓。全樓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樓尖貼金實頂。天花板上繪有太極圖、飛天神王、龍鳳呈祥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絢麗,具有漢、藏、納西等民族的建筑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寶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大研古城北8公里處,曾是宋元時期麗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條南北走向的主軸上,中心有一個梯形廣場,四條巷道從廣場通向四方。民居鋪面沿街設立,一股清泉由北面引入廣場,然后融入民居群落,極具特色。白沙民居建筑群形成和發(fā)展為后來麗江大研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礎。
束河民居建筑群在麗江古城西北4公里處,是麗江古城周邊的一個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錯落有致。街頭有一潭泉水,稱為“九鼎龍?zhí)丁?,又稱“龍泉”。青龍河從束河村中央穿過,建于明代的青龍橋橫跨其上。青龍橋高4米、寬4.5米、長23米,是麗江境內最大的石拱橋。橋束側建有長32米、寬27米的四方廣場,形制與麗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樣可以引水洗街。
麗江古城旅游心得篇十七
各位朋友,歡迎來到“中國的威尼斯”—麗江古城。
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麗江壩子的中部,全城面積達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萬人,其中納西民族超過16900人。因為周圍青山環(huán)繞,城中碧水瀅瀅,宛如一方碧玉大硯而取名為“大研鎮(zhèn)”。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墻的古城,以四周個的高山為天然屏障。據說這是因為麗江世襲統(tǒng)治者姓木,筑城墻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諱而不設城墻。古城是一座風景秀麗、歷史悠久和文化燦爛的名城,也是中國罕見的保存最為完整、最具納西民族風格的古代城鎮(zhèn)。麗江古城的納西名稱叫“依西芝”,意思為金沙江江灣中的集鎮(zhèn),又叫“鞏本芝”,意思為倉庫集鎮(zhèn),由此可以知道它是以從事經濟貿易發(fā)展起來的。
古城始建于南宋后期,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了。歷代均為滇西北的政治、軍事重鎮(zhèn)和納西、漢、藏等各民族經濟文化交往的樞紐。元初,忽必烈南征大理,革囊渡江進入麗江,曾在古城一帶駐軍整訓,至今仍留下許多相關的納西語地名。明初,古城街道建設和集市貿易已初具規(guī)模,明末時已呈現出繁榮景象。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游記中寫道“宮室之麗,擬于王者”,“民居群落,瓦屋櫛比”,這是對當年麗江古城之繁盛景觀的真實寫照。由于古城處于滇川藏交通要沖,是歷史茶馬古道的重鎮(zhèn)。自清代以來,商旅云集,各路馬幫往來不斷,成為重要的貿易中轉站。麗江古城,因為集中了納西文化的精華,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來形成的歷史風貌,198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說到這里,各位也許會問,游覽麗江古城主要觀賞些什么呢?我們可以登高覽勝、臨河就水,可以走街入院、還可以入市過橋,一覽古城布局。
各位朋友,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古城的入口處。古城的布局可以說是以水為脈,隨勢自然。玉河水在這里分為西河、中河、東河,在古城里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過巷,穿墻進屋。如果哪位朋友仔古城中迷失了方向,請記?。喉標?,逆水而出。
下面就請各位跟我沿西河畔的新華街進入古城吧!
古城布局中的三山為屏、一川相連,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經絡”設置和“曲、幽、窄、達”的風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錯落有致的設計藝術在中國現存古城中是極為罕見的,是納西民族先民根據民族傳統(tǒng)和環(huán)境再創(chuàng)造的結果。
各位朋友,四方街到了。
四方街的位置在古城的中心,是由整齊繁華的鋪面圍成的一塊大約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廣場。據說是木氏土司讓人仿照他的印章,用五花石鋪就的,取“權鎮(zhèn)四方”之意當年在廣場周圍,聚集了數十家商號和店鋪。形形色色的貨物通過茶馬古道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又從這里流到四面八方。是茶馬古道造就了四方街的輝煌,使麗江古城成為滇西北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集鎮(zhèn)。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是用紅色角礫石塊鋪成,晴不揚塵,雨不積水。經歷無數人年年月月的步履磨蝕,光滑潔凈,大雨過后,呈現出五彩斑紋,當地人們稱之為“五花石”。
四方街西側的制高點是科貢坊,是風格獨特的三層門樓,原來是為這個小巷里楊家“一門三舉”而建的。從清朝的雍正元年實行“改土歸流”到清末廢除科舉的180年的歷史里,麗江先后出了六十幾位舉人和7位進士?!耙婚T三舉”在文化發(fā)達的中原地區(qū)不足為奇,可在麗江這樣一個長期由土司統(tǒng)治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卻是一樁具有轟動效應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眾捐資在這里建了這個科貢坊。
麗江古城建筑最奇的是城市建設個規(guī)劃師們巧妙的調用了清澈的玉泉水。當汩汩的泉水流至城頭的雙石橋下時。人們將泉水分作三叉,分別穿街過巷,就像人體的經脈一樣。泉水流遍全城千家萬戶,造就了“家家門前流泉水,戶戶垂柳拂屋檐”的特有風采。水,不僅使大研古鎮(zhèn)不斷注入新生的朝氣,也成為了大研古鎮(zhèn)的佳妙美景。
城中有水必有橋。一石跨渠,即成一家,水繞民家,自然處處橋通道路。麗江古城既是一座古城,又是一座橋城。麗江古城有石拱橋、石板橋等各類橋梁三百多座。古道,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麗江古城恬靜的居住環(huán)境。這些都為“中國的威尼斯”增添了一份古樸的壯麗。
各位朋友,我們下面要去游覽的地方是木府,木府是麗江古城文化的“大觀園”。
納西民族木氏土司歷經元明清3代22世470年,歷史上稱其為“知詩書,好禮守儀”。木府原系麗江世襲土司木氏衙署,徐霞客曾嘆木府“宮室之麗,擬于王者。”木府歷經戰(zhàn)亂動蕩的損毀,于1998年春重建,并在府內設立了古城博物院。
修復重建的木府占地46畝,坐西向東,沿中軸線依地勢建有“天雨流芳”木牌坊,忠義坊、儀門、前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等15幢,大大小小共計162間,衙內掛有幾代皇帝欽賜的十一塊匾額,上書“忠義”、“誠心報國”等。木府分前后兩院,從儀門進去有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這里是前院,也就是正院;而玉花園及碧光樓、語音樓、三清殿等則是后院。
木牌坊上大書的“天雨流芳”四字,是納西語“讀書去”的諧音,體現了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熱情。
忠義牌坊又叫石牌坊,這座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筑遠近聞名,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說法。
議事廳端莊宏偉,是土司議政的地方。
光碧樓是后花園門樓,歷史上稱它為“稱甲滇西”
玉音樓是土司們接圣旨和歌舞宴會的地方。
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的產物。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筑藝術園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的古樸粗獷。
游覽麗江古城,不應錯過的是取聆聽下納西古樂。納西古樂這一被國外稱為“在中國各地已經失傳的音樂”,它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兩部分組成,它的珍貴之處在于它奇跡般的保留了一些早已失傳的唐宋以來詞曲音樂。納西古樂經過數百年的發(fā)展變化,形成了漢族和納西民族音樂相融合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色彩。住在麗江古城,夜晚最美好的安排莫過于去聆聽下納西古樂。
游到這里,各位對古城可算是一飽眼福了,剩下的時間就留給各位自由活動。希望大家能夠玩的開心,吃的舒心,睡得安心。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8366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