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指將自然科學的成果應用到生產(chǎn)實踐中,以促進社會進步和經(jīng)濟發(fā)展。寫好一篇總結(jié),可以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但更應該注重自己的思考與總結(jié)。我們?yōu)榇蠹艺砹艘恍﹥?yōu)秀的總結(jié)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三體有感篇一
第一次完整看完全集,早就聽過什么圣母婊之類的謾罵,程心是整個人類的縮影,無所謂對錯,謾罵是把人類太當成必然的存在,就如歌頌現(xiàn)在目力所及的宇宙,人類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跡一樣,可事實如此嗎。站在目前所處的時間長度上,人類可能遠遠達不到地球恐龍所存在的長度,生命和空寂并不是宇宙的專屬。一花一世界,上帝創(chuàng)世,還是混沌劈世也罷,都顯示一種無法言說的惶恐的自我安慰而已。宇宙是什么,什么又是空間和時間的完美詮釋,空間和時間之外到底是什么。大爆炸學說,坍塌和膨脹假說等等紛繁復雜的假設理論,就現(xiàn)在觀測到一點點支持證據(jù),又說明什么,我們所知的只不過是大漩渦中的一點亂流,觀測到的也僅僅是是亂流中的一種假象,這就是我們所知的,但未知的就是無窮的超越一切的所想和所知。
欠歷史一個誠摯的答案,一直是人類極力逃避的不懈努力,遺忘的記憶催促著襁褓中的人類,在藍色水地相間的星球上代代生息繁衍遞傳,翻看歷史篇章,貌似都是一種種轟轟烈烈及跌宕起伏的傳承回顧,一種榮耀和刻骨的基因樂章。實際都不是,每個存在的現(xiàn)在沒有所稱黑暗與光明的徹底區(qū)別,現(xiàn)在人類正走向后人類時代,能否跨過關(guān)卡走向下一個能繼續(xù)的未來還是未知,最終還在于人類,但時間會給出客觀真實的所在答案。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里,存不存在并不重要,只是在我們的角度,大多數(shù)人就要在激動惶恐不安中度日,正如20xx世界末日謠傳那樣,瘋狂了就像末日真的來臨一樣,還有每一次的瘟疫戰(zhàn)爭等等,好像黑暗時代到來一樣,如天塌一般,缺少這個物種的世界從來就是大多數(shù)人不敢想象的噩夢,一直以來流傳認為是造物主或者神的子民,與眾不同。世界是有上帝、神和佛等等一切超自然存在的,但實際上他們也只是另一個世界微不足道的存在而已,角度不同,錯覺引起著這個心智匱乏世界的思維擾動。
三體是一本歷史書,是另一個世界的歷史縮影,可惜歷史真的很像,沒有絲毫軌跡的改變,記憶深處的苦難,流淌出來的是書寫的控訴和抗爭,這一切都沒變化,只是因為這是時間岔路而已,最終匯合點還是一樣。在本書中,貌似很多酷酷的理論展現(xiàn),如果觀看過去影視和科學方面相關(guān)書籍,貌似沒什么特別新意,只不過是一種深刻加了歷史刻印的復制解說,至于所謂噱頭那般超越,彈冠相慶新的時代開啟,只能說無知的大多數(shù)倒是事實,但就是這樣一種創(chuàng)作,在一個長期思想禁錮的專制到另一個巔峰專制的思想禁錮時期,是特別難能可貴的。即使目前所描述的超越過去幾千年總和的現(xiàn)在,也從來沒有真正的思想啟蒙,只是為了群體生存的一種吶喊,但要走的更遠,這是一種瓶頸,或者一種走向徹底黑暗的詛咒。
思想是閱歷的畫卷,作者留下了他的歷史記憶和文字畫面,可我們每個人的畫面怎樣點綴,沒有答案可鑒。也許未來與你何干,會是一種絕妙答復。
讀三體有感篇二
在五天的假期里,我用四天的時間讀完了《三體》。
關(guān)于想象力文學的閱讀方法。
最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重新習得想象力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一、不要抗拒想想文學帶給你的影響力,二、不要去共識、主旨或論述,三、不要用適用于傳遞知識的、與真理一致的標準來批評小說。
在這種閱讀指導下,不再走走停停對一些話語做出自己的揣測、記錄自己的理解,這次我只是隨著作者的思路,在這些文字里想象,唯一的障礙是有些陌生的物理名詞,但是影響并不大,搜索之后都很快能夠理解,所以在整體思路上沒有太大的影響。于是,自4月開始讀起這本書,5月初,我才第一次真正讀完這本書。
讀三體有感篇三
《三體》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紅岸基地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突破,發(fā)現(xiàn)了三體文明,未料引來了三體文明的追殺,人類利用了黑森林法則打敗了三體,卻把自己給暴露了,太陽系最終成了一個什么樣子呢?我曾經(jīng)對結(jié)局有1000種設想,可劉慈欣的天馬行空卻突破了我思維的局限。它與那些平淡無奇的正義,永遠都會勝利的結(jié)局不同,將前面設下的種種伏筆,全部像肥皂泡一般一個一個戳破,給了人們一個顛覆想象的終局。
這本書是劉慈欣的巔峰之作,因為這本書有著文學小說的哲理,也有著科學小說的無限想象,正是這樣的組合,造就了三體的輝煌。在無限想象的同時,其小說的科學性也毫不匱乏,如無工質(zhì)核聚變發(fā)動機、伽瑪射線、兩億級的恒星級核彈、強互作用力材料、維度攻擊、引力波、中微子通信、黑域、水滴、光速曲率發(fā)動機......更讓人嘆服的是故事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有很多讓你無法想象的地方,如:大低谷后,如同天堂的超信息時代,隨之發(fā)生的末日戰(zhàn)役,人類被逼入了絕境,可黑暗森林系統(tǒng)就像救世主一般挽救了人類,在人類沉浸在歡樂和喜悅之中時,水滴卻摧毀了黑暗森林系統(tǒng),在人類陷入絕望的第2次之時,在末日戰(zhàn)役逃出的太陽系的藍色空間號和萬有引力號,看見執(zhí)劍繼承人是一位柔弱的女性時,開啟了引力波系統(tǒng)......太多太多的知識點和故事情節(jié)讓人眼花繚亂,讀完巜三體》后我覺得這才真是一本配得上雨果獎最高獎的科幻小說。
我引用了魯迅先生《無題》當中的一句話,“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在黎明前的那個黑暗的年代,魯迅先生對未來社會有著美好憧憬。這部巜三體》也同樣描述的是一個極為黑暗的時代,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這樣一個極為黑暗的時代,卻影響了整個虛構(gòu)世界的發(fā)展。
讀三體有感篇四
在暑假里,我讀了《三體》這部科幻小說。作者是中國科幻小說的里程碑人物劉慈欣。
《三體》摘得了世界科幻的最高獎項——雨果獎。整個故事大氣恢宏,天體物理知識與曲折的情節(jié)完美結(jié)合,看完讓人大呼過癮的同時,也會掩卷沉思。
當兩個世界用光年來表示距離時,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樹葉上一顆晶瑩的露珠,轉(zhuǎn)瞬即逝,都是微不足道的。
除了曲折的劇情,小說中對人性的討論更加引人入勝。
當?shù)厍騟to的精神領袖葉文杰向地球那個遙遠的、未知的陌生世界發(fā)出電磁波,讓三體文明來取代地球文明時,她對人類或說是人性的絕望在我的腦中久久揮之不去。身為大學教授的父親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wèi)兵活活批斗而死,不肯低頭成為了紅衛(wèi)兵拼命武斗的理由。自己在生產(chǎn)建設兵團看見大興安嶺的數(shù)目被身邊的一個個團員鋸倒,自以為找到知音卻被背叛入獄……他所遭受的這些重創(chuàng)我沒有經(jīng)歷過,更無法去想象。經(jīng)歷了這些事情,他終于在一個血色清晨背叛了人類。單純并不困難,困難的是你經(jīng)歷了許多事,還能保持單純。
文中有一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瘋狂面前,理智顯得是軟弱無力的。很多人本是十分理性的,但在瘋狂面前都選擇了放棄,但羅輯沒有。他本是一名嘩眾取寵的大學教授,卻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被選為面壁者。頂著巨大的壓力,運用自己的智慧,他終于悟出了黑暗森林理論,創(chuàng)建了黑暗森林威懾,用這種幾乎是同歸于盡的方法成功威懾住了三體入侵者,維護了人類的尊嚴,是地球避免受到三體人的侵占。之后又作為地球的“執(zhí)劍人”保護地球五十一年,幾乎是被奉為神靈,卻在最后被控訴多年前隊黑暗森林威懾進行的實驗毀滅了一顆恒星,毀滅了一個文明。我不由得感嘆人性的善變。當別人需要你時,可能會盡其全力去奉承你,對你客客氣氣,當你失去了作用時,你就成了一顆沒用的棋子。另外,羅輯在這里被控訴毀滅了一個文明,那么,我們是否有權(quán)利去剝奪一個生命呢?生命是不可侵犯的,尊重和愛護生命是一個文明或一個有良知的人的道德底線。
人類之所以能延續(xù)到今天,不僅是因為科技的發(fā)展,還有愛。愛就是人的人性,這點在主角程心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他的兩次抉擇:不暴露三體文明的位置與讓星環(huán)城想太陽系聯(lián)邦政府和太陽系聯(lián)合艦隊投降,都是她的人性的體現(xiàn)。
然而,她的選擇,一次讓人類面臨被三體文明侵占的的危險,另一次讓人類失去制造光速飛船,躲避黑暗森林打擊的機會。看起來是出于人性的選擇卻導致了悲劇的結(jié)果,是不是他的選擇錯了呢?我想不是,人沒有任何選擇是正確的,因為你永遠無法知道另一個選擇是否正確。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蔽闹械倪@句話十分經(jīng)典,沒錯。在末日戰(zhàn)役中,太陽系聯(lián)邦三個艦隊5000多艘恒星級戰(zhàn)艦,為了展示所謂人類的尊嚴與力量,全部出動去攔截三體文明一個小小的探測器,這就像是高射炮打蚊子一樣,小題大做??烧侨祟惖陌谅c對三體文明的輕視,試5000多艘星際戰(zhàn)艦被一個大小不如三體艦隊十分之一大小的探測器毀滅,而且還是采用人類海戰(zhàn)最古老的方式——撞。人類因為傲慢而失去了太陽系防御的全部力量。驕傲是最可怕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往往是自己挖下的。在我們的學習與生活中,對好成績的自滿,對夸獎的驕傲,有時會使人摔一個大跤。謙虛而不是自我是最好的姿態(tài)。
《三體》中還有許多經(jīng)典而富有哲理的話?!敖o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薄皼]有永恒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責任?!薄八劳鍪俏ㄒ灰蛔肋h亮著的燈塔,不管你向哪里航行,最終都得轉(zhuǎn)向它指引的方向。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p>
讀一讀《三體》,不僅是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其中蘊含的哲理與對人性的思考,感受其中深深地韻味,你一定會被吸引的。
讀三體有感篇五
在陸陸續(xù)續(xù)地看了很久之后,終于把《三體》讀完了,所以就蹭熱乎趕緊寫了篇讀后感來紀念一下。
早在遙遠(bushi)的初中年代就對這本書有所聽聞,一直也想。但都是想想而已,第一次真正捧起這本書讀,是在高三吧,某次考完試后為了放松自己,借了班里書柜里的這本書,那天有陽光,有燥熱,在只有我的教室里,我讀著這本書,享受著高三甚至高中都為數(shù)不多的愜意時光。聽上去很美好,遺憾的是,其實第一次和它的相遇并不美好,它的開頭描述了一些文革時期的事情,文字美麗卻詭異,直接導致了我從心理到生理的'不適,讀完幾章,匆匆放下,不斷反胃,淚流滿面,甚至一度讓同學以為我生病了,說起來挺好笑的,哈哈。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美好的遇見卻讓我上了頭,以后的每次考試,我都會享受一至兩個小時和它的“約會”。但是終歸是學業(yè)繁忙,最后還是高考完才讀完了第一部。
好了,回憶到此結(jié)束。接下來說一些正經(jīng)不正經(jīng)的讀后感吧。很神奇地,我對它的三部曲的看法都保持著“乏味―上頭―震撼”的一個模式,尤其是第二部。但它的魅力就在于主要熬過了最開始的枯燥,后續(xù)真的會讓人不愿意放下書。在我看來《三體》探討了很多很多,除卻公認的核心科幻之外,更核心的是對人性的剖析,我不止驚訝于作者的知識廣度,想象力豐富度,還有他對人性認知的深度(主要是,和我對人性的理解契合了)。三部曲,說相關(guān)也相關(guān),說不相關(guān)也不想關(guān),因為每一部都圍繞了不同的主角書寫,但是講的又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三體》能讓這么對人喜歡真的不無道理。讓我說別的方面,鑒于知識儲備不夠,就不獻丑了。我還是說說里面的愛情吧,其實我覺得這里面除了第二部里的愛情還算美滿,其他的愛情都挺讓人唏噓的。特別是第三部,看得我心肌梗塞,先是一往情深,一味付出。后來又是差之幾步,失之千萬年,讓我難受得不行,實在是受不了這種陰差陽錯的錯過。具體的就不劇透了,另,寫到這,回顧一下好像也不算是篇讀后感,更像是自己的一些感想,其實是想寫些什么高大上有內(nèi)涵的書評的,無奈知識匱乏,能力有限,獻丑了哈??傊?,還是非常推薦大家去讀這本書的。
讀三體有感篇六
當葉文潔對國家與世界的未來徹底放棄了希望,她按下了決定人類文明存亡的發(fā)射按鈕,想依托她所信仰的三體文明來拯救這個岌岌可危的世界。然而,三體文明不過是在無解的三星系統(tǒng)無數(shù)次的摧毀之下,只想為自己文明留下最后種子的可憐人。它揭開了救世主的面紗,全副武裝向著遙遠的太陽系進軍。單純而遲鈍的人類似乎終于明悟,在廣闊的宇宙之中暗藏的無限殺機,在羅輯咒語生效的一瞬最終被殘忍的從美好中撕扯出來――黑暗森林法則。在羅輯的理論之下,宇宙中各文明之間相互敵對,發(fā)現(xiàn)對方文明后無需判斷善惡直接予以毀滅。人類對于星際之外再無幻想,只得惶惶終日,保護自己免遭滅絕文明的打擊。
《三體》中嚴密而緊湊的構(gòu)思,讓我看到了一個黑暗而沉重的宇宙圖景,然而,在此之外,我卻還能從中望見我最喜歡的美好。無數(shù)的戰(zhàn)士為拯救脆弱的人類文明,將自己的一切都獻身其中,盡管或許會背負著罵名,他們卻依舊堅定著自己的信念。
我總是幻想著章北海的模樣,我知道他是一名海軍與太空軍戰(zhàn)士,潔白而毫無瑕疵的軍裝可以很好的襯托出他袖長的身姿,我看不清他的面容,但我想那定是俊朗無比的,可唯獨他那雙眼睛是一個難題,因為他的眼眸如同一泉深潭,無人可以將它看穿。其實我對他也許并談不上是喜歡,但他對于人類與地球毫無保留的愛卻深深震撼到了我,我想我難以在人類的進程中看到如同他這般的人物了。章北海仿佛將自己與地球融為了一體,他果敢而富含謀略,狠辣卻又包含著溫情,他在“自然選擇號”上用父親般的慈愛對待著船上那些早已沒有家庭概念的現(xiàn)代人們,讓其余人覺得,似乎這個男人就是自己在茫茫宇宙中的唯一依靠了。然而,章北海的犧牲是他的宿命,他盡管早已預料到其余的飛船會為了生存而殺死自己與船上的其他人,可當他最終要下決定的一刻,他原以為自己早已消磨去的柔情,卻最終讓自己走向了生命盡頭。他最后時刻對著艦長東方延緒所說的話語,成為了全書中唯一讓我淚目的情節(jié)。
“沒關(guān)系,都一樣的?!?/p>
我終于明白,這個男人無論披著怎樣威嚴而至高的外衣,他終究還是一名善良的大男孩。他也許早就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但他卻不舍得讓“自然選擇號”上的其他人隨著他一起犧牲。他奮進全力為他人爭取機會,但他最后還是明白了,無論是“自然選擇號”上的人們,還是已被視為敵人的那些人們,都是地球與自己最后寄予希望的未來,誰留了下來并不重要,因為每一個結(jié)局,都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不得不談的還有羅輯,這個我深愛的人物。他玩世不恭,似乎地球的命運托付在了自己的手上,都與自己無關(guān),他只想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樣,與自己最愛的親人生活在一起,與世隔絕,無需承擔任何事情。然而當一切的美好都在一瞬間被奪走,他終于收起了玩笑的面孔,盡管這一切都是被迫的,但他不得不開始尋找抵抗三體文明的密匙。在墜入冰層融化的深湖的一瞬間,他眼前柔和的星夜變得面目猙獰,成為了他永恒的噩夢,他終于明白了宇宙的最終奧秘,而故事也就在此正式地拉開帷幕了。
他如今的表現(xiàn)似乎并沒有讓人敬佩的理由,但當他支撐著自己垂危的病軀,在黑暗之中展開了與三體文明的對峙,我終于發(fā)現(xiàn)了羅輯身上屬于勇者的一面,并且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中,他成為了人類最強有力的武器。然而我還是看見了一個我最不喜的現(xiàn)象,就是人們對于羅輯給地球帶了的短暫和平似乎并不感謝,而是懼怕羅輯隨時要讓地球與三體文明兩敗俱傷的抉擇。在羅輯交出自己權(quán)力的一瞬,我被他所震撼。這些年為了有效的威懾三體文明,他必須讓自己保持著一種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依靠眼神來給予千萬光年外那個文明的無上壓力。他所需要忍受的孤獨與誤解是我無法想象與理解的,可他就這么過來了,似乎他的這一生就只剩下了只一個使命,我不知道,他又是如何從一個對地球毫無依戀的人,最終成為了這個延續(xù)人類文明生命的心臟。
霍金也曾發(fā)出不要試圖探索星際文明的警告,但我還是明白,這一步是我們必然要到達的,我們所能做的,就是仰望星空,去祈禱這個世界不是如此的黑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讀三體有感篇七
仰望星空,感受浩瀚無窮的星際,一直地,我們試著努力摘得繁星的奧秘,但是無盡的浩渺卻還是沒留下我們的一絲足跡。此刻,心中不禁對未來惆悵不已。偶然的機會,閱讀了《三體》,得到了一份釋然。
《三體‖》閱讀完后,我的心情波瀾起伏。作者帶給了我嶄新的宇宙世界,這個世界是如此的新奇、奇幻和不可思議。外星人出現(xiàn)了,竟然還氣勢沖沖地向地球出發(fā),人類猝不及防,還被告知高頓科技已被智子阻礙得無法向前,危機感瞬間籠罩了整個人類世界。在這陰霾中,人類摸黑前行,制定了“面壁計劃”。殊不知,這計劃竟成了人類前進的`絆腳石,竟有三個面壁者在三體艦隊入侵的危機中,堅信人類必然滅亡的事實。而后的兩個世紀中,經(jīng)歷了大低谷的人類世界科技開始迅速發(fā)展,在三體艦隊入侵一戰(zhàn)中找到了生機&;…&;…作者的想象中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新科技技術(shù),更有燒腦般的極具邏輯性的劇情,不知不覺的在讀者的腦海中建立了一個新的世界,令人震撼。
危機感以一太陽系為圈,散落在星際,從四周向人類蔓延而來。文明程度遠低于三體艦隊的人類,進行大規(guī)模的科技制造,人類的生活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中。資源耗盡,沒有糧食,民不聊生,竟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這時候,作者站在當時的角度,以當時人的心境得出:此刻活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一句“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引人深思。作者精練的文筆,以及別樣的思考方式令人感嘆不已。
在《三體‖》中,整部書都存在著一種危機感,一種家園被奪,文明被覆滅的強烈危機感。在這沉重的氣氛中,我看到的并非是絕望,而是火光濤濤下頑強生長的小草,即使火勢很大,也要享受那燃燒的壯烈。最終人類文明還是頑強地存活了下來。
現(xiàn)實生活中不是也是如此嗎?在美國的亞拉巴馬州恩特曾穎鎮(zhèn)的公共廣場上矗立著一座高大的紀念碑,碑身的正面有這樣一行金色的大字:深深感謝象鼻蟲在繁榮經(jīng)濟方面所做的貢獻。象鼻蟲是北美洲地區(qū)棉花田里的一種害蟲,1910年,一場特大象鼻蟲災害狂潮般地席卷了亞拉巴馬州的棉花田,蟲子所到之處,棉花毀于一旦,那是一幅無比驚心動魄的慘相。災后當然要重建。亞拉巴馬州是美國主要的產(chǎn)棉區(qū),那里的人們世世代代種棉花??涩F(xiàn)在,象鼻蟲災害使人們認識到僅僅種棉花是不行了。如果僅僅種棉花,爆發(fā)了象鼻蟲災害,一年的收成就都沒有了。于是,開始在棉花田里套種玉米、大豆、煙葉等農(nóng)作物。盡管棉花田里還有象鼻蟲,但根本不足為患。棉花和其他農(nóng)作物的長勢都很好,結(jié)果,收成良好,亞拉巴馬州的經(jīng)濟從此走上了繁榮之路,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足。
泰國的sirivat大叔,泰國人稱“三明治大叔”。大叔在97年危機前曾經(jīng)是泰國明星經(jīng)紀人和投資基金經(jīng)理,不僅擁有自己證券經(jīng)紀公司,還活躍在若干房地產(chǎn)豪華公寓樓項目中。然而就在48歲那一年,這位曾經(jīng)風光無限,一天進賬上千萬泰銖的泰國投資明星,卻在一夜間欠下近10億泰銖的債務,傾家蕩產(chǎn)。就在大家預測他將以第n位跳樓的末路土豪身份再次成為新聞頭條時,大叔卻像圣斗士星矢一樣爬了起來,開始上街賣三明治?;翌^土臉的大叔把裝三明治的箱子掛在脖子上,沿街叫賣。第一天用了整整6個半小時賣掉了20個。之后的十幾年中,大叔被追債,被嘲笑,還被當作無證攤販抓進去過若干次,但他依然不放棄。到今天,sirivat品牌系列每天僅三明治就能賣掉10萬多個,產(chǎn)品種類還擴展至零食、健康飲品和咖啡店等等。
危機感其實無處不在,活在當下,并敢于向前,才能像《三體‖》的人類一樣走出大低谷,像恩特曾穎鎮(zhèn)的人們一樣走上繁榮之路,像泰國的sirivat大叔一樣重奪輝煌。每個人都應當如此。
讀三體有感篇八
當人們需要你時,人們眾星捧月,你就是這個世界的救世主,被所有人追隨,你本以為你會名垂青史。然而,一旦你沒有了利用價值,抑或是你把事情搞砸了,辜負了所有人的期待……一夜之間,你就變成了千古罪人,背負罵名。
三體人的思維是透明的,是完全裸露在空氣中的。他們舍去了交流器官,而是直接用思維腦電波的形式來傳遞它們想傳遞的信息,這種方式雖然可以簡單且直白地迅速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也必然避免不了思想溝通上的障礙,三體人不會撒謊,他們心里所想到的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會清晰的像白紙黑字一樣攤在對方的面前,但地球人常常是“表里不一”的。因此兩者會有很大的“文化差異”。
“謊言就像蛇身上的花紋,越美,越迷惑人心,越可怕。
去理性的思考如何解決人類的惡。但是最終發(fā)現(xiàn),人類解決不了自己惡的那面,在瘋狂面前,理性是軟弱無力的。當人類都不知道哪些是惡,抑或人類本身就是惡,那么人類怎么解決惡?惡怎么解決惡?就如同人不能把自己提起來,如果沒有工具的話。然而,她發(fā)現(xiàn)了三體,發(fā)現(xiàn)了,那個工具。她希望在那個工具下,人類雖然會遭到清洗,會遭到殺戮,但最終會蛻變成既理性又善良的新人類。人類社會也會成為一個完善的社會。她的人生有了目標,她開始不擇手段的保護那個工具。但女兒的降生,她開始接收到了來自人類的善意。齊家屯的日子像是個夢,融化著她的心。
之后,她和父親被平反,科學和理智開始回歸??墒牵瑳]有人懺悔。她的母親不懺悔,打死她父親的紅衛(wèi)兵也不懺悔。瘋狂是停止了,但并沒有終結(jié)。她最終堅定的自己的目標。但當目標快到眼前時,命運跟她開了個玩笑。三體不過是另一種的人類,更瘋狂的人類。她的目標是實現(xiàn)了,但是目的卻恰恰相反。她是讓人類提起了自己,但人類卻要死了。面對幻想的破滅,她并沒有逃避,也沒有消沉。她開始深度理性的思考這個世界、這個宇宙,開始尋找破解這個死局的方法。她最終發(fā)現(xiàn)的宇宙的真相,找到了一個瘋狂的方法,用一種婉轉(zhuǎn)的方式,把這個方法傳給了羅輯。我喜歡這個人物,是因為她有智慧、有決心、堅忍不拔,始終如一卻又知錯就改。但她也有缺點,她自以為是。她認為科學技術(shù)發(fā)展高,文明和道德水準就會高。正如審問者反問的那樣,“這個結(jié)論,本身科學嗎?”她認為“人類真正的道德自覺是不可能的”。最后,我用一句話來形容一下她的一生。她遭受了苦難,她背叛了人類:她受到了懲罰,她保護了人類。
讀三體有感篇九
猜疑鏈的破壞性:
猜疑來自于對未知危險的預判,浩瀚的宇宙就像一個黑暗森林,在森林里獵人屏氣凝神的觀察著周圍,只要發(fā)現(xiàn)疑似危險的生物就毫不猶豫地開一槍將其毀滅,不管是高級文明還是低級文明,也許你會問,低級文明對你又不會產(chǎn)生威脅,你毀滅它干嗎?真是毫無人性,就像殺害手無寸鐵之人或者婦孺小孩的行為總是被認為慘無人道,毫無人性的。答案是不可以,即使是再低級的文明也存在潛在的威脅,也要毫不留情的毀滅。這個潛在的威脅來自于那里呢?來自于技術(shù)爆炸,即使再低端的文明,若發(fā)展遇上技術(shù)爆炸,很快會發(fā)展成為具有威脅的高端文明,猜疑鏈加上技術(shù)爆炸使的宇宙更加黑暗。
猜疑鏈的破壞性來自于徹底,不管是高級文明還是低級文明,只要被獵人碰上,就要被毀滅,特別徹底,無一例外,為了證實這個猜想主人公羅輯將一個星球的坐標發(fā)射到了宇宙內(nèi),這個星球的文明是否高級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一段時間后這個星球確實被黑暗森林中的獵人毀滅了,假如那個星球就像地球文明一樣,那是多么的殘忍啊,但是猜疑鏈與文明本生的社會形態(tài)和道德取向沒有關(guān)系,不管文明是善意還是惡意,只要進入猜疑鏈構(gòu)成的網(wǎng)絡中就會變成同一種東西。
猜疑鏈的破壞性還來自于黑暗,面對黑暗的森林,突然出現(xiàn)的生物我們不知道是兇惡的老虎還是可愛的小白兔,無法辨認,如果像女主人公程心那樣圣母心泛濫的人,害怕殺錯,等辨認清楚的時候,已經(jīng)被老虎吃了,所以在黑暗的森林中一切發(fā)現(xiàn)的生物都要將其毀滅,消除其對本文明的威脅,黑暗的森林產(chǎn)生了猜疑鏈,猜疑鏈是的森林更加黑暗。
《三體》中葉文潔對羅輯說的猜疑鏈和技術(shù)大爆炸到處了宇宙中各文明的生存法則,難怪三體文明要不惜一切代價殺死羅輯。在人類文明的發(fā)展被三體封死的情況下,羅輯參透的宇宙中猜疑鏈的生存法則,制衡了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的攻擊,兩個文明和平相處,處于短暫的蜜月期。羅輯如何用猜疑鏈來制衡三體的呢?簡單的來說就是羅輯手里握著發(fā)射三體文明坐標的發(fā)射器按鈕,只要三體敢攻擊,羅輯就將它的坐標發(fā)射到宇宙中去,三體文明就會被黑暗森林中的獵人毀滅,但是發(fā)射坐標的同時,地球文明的坐標也會被暴露,也會被黑暗森林中獵人毀滅,這是一個同歸于盡的辦法,但是遏制了三體文明的進攻。
讀三體有感篇十
自《三體》第一部問世至今,已經(jīng)很多年了,我是一直久聞其大名,卻一直不敢觸碰。為啥呢?有兩個原因:其一是當年的我不是那么喜歡看書,其二是怕看不懂。說出來不怕大家笑話,確實書中的很多內(nèi)容沒有看懂。
幸虧這次書友會活動,我開始了《三體》的閱讀,越讀越覺得好看,越看越入迷。以前,看很多書,看到一大半就基本知道了情節(jié)走向,而《三體》不看到最后,根本就不知道結(jié)局,甚至很多情節(jié)都是那么不可思議,細細品味下來,卻又在情理之中。
書中兩大主人公羅輯、程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被人類寄予救世主的期盼之后,兩人迥異的表現(xiàn),源于人生經(jīng)歷和性格的不同。而且,我覺得作者在起名時便留下了伏筆。羅輯不就是“邏輯”么,思維縝密,邏輯性強,才能在關(guān)鍵時刻沉著冷靜,力挽狂瀾,給人類贏得了暫時的安寧。程心可以理解為“誠心”,真誠善良,富有愛心,才會一次次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這里的“錯誤”是加雙引號的,很多人認為程心是人類公敵,我有不同的看法。她沒有行使執(zhí)劍人的職責,“萬有引力”號不是發(fā)出了信號了么,最終三體世界毀滅了,人類也不過是茍延殘喘,太陽系最終難逃毀滅的命運。程心不想做,是因為她明白這是兩敗俱傷的結(jié)局。
《三體》是一本偉大的著作,它向我們展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宇宙畫面,弱肉強食的黑暗森林,變幻莫測的人類內(nèi)心,凡此種種,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期待《三體》電影的上映,期待走進三體世界。
讀三體有感篇十一
《三體》是劉慈欣寫的一部科幻大作。這個假期,我在這浩翰無垠的宇宙中遨游,收益頗多。
文中最令我揪心的場面,便是地球遭到三體第一次攻擊時,數(shù)千艘星際戰(zhàn)艦毀于一旦。只剩下七艘戰(zhàn)艦逃亡成功,他們都想去到別的世界,可惜能源不足,無法進行遠航。于是人們都要搶奪其它戰(zhàn)艦的物資以便自己能夠逃亡。更令人膽寒的是他們竟然在同一時間都產(chǎn)生了這個可怕的想法,為了搶奪資源,甚至要殲滅其他同類。在這浩瀚宇宙空間中,殘酷的生存法則會讓人喪失心智、理性,以至于人類為了自身利益會不顧一切,甚至殺人。
于是,很多人會問:利益的誘惑那么大,怎么去避免呢?其實,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人可以避免利益的誘惑,這關(guān)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在生活中抗拒這種誘惑。
首先,我們不能把自身看得太重,宇宙不可能因為沒有“我”就停止擴張。其次,不能癡迷于金錢、名利、虛榮。社會上那些行賄受賄的人,雙方都是因為克制不住對利益的渴望而發(fā)生這種行為的。更有甚者,為了利益而摧殘生命的行為更是多如牛毛。這就是在人類心中隱藏的那份獸性,它一但被激發(fā),就會使人如野獸一樣“茹毛飲血”。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了我們一道選擇題:“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許多人覺得“失去人性”更加“劃算”。因為它只是“失去很多”,而失去獸性就“失去一切”了。但“失去很多”,它失去的是精神,失去的是心中的理性。這就代表失去了人性,我們就失去了精神上的信仰?!笆カF性”,那就“失去一切”,失去的是欲望、物質(zhì)、利益,當然,也有可能是擁有獸性的人殘害你而失去生命。但只要我們信念不變,我們的精神依舊存在,它有屬于它的萬丈光芒!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你會如何選擇呢?
讀三體有感篇十二
《三體》是一部由作家劉慈欣的史詩科幻巨作。它講述了宇宙宏觀時的文明戰(zhàn)爭,內(nèi)容跌宕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百看不厭。
這本書主要講了三體人因為三體星系將要毀滅,發(fā)現(xiàn)了太陽系,所以打算占領太陽系。三體人用智子和水滴兩樣武器把人類的艦群輕松擊敗,面壁者羅輯虛度光陰十年后做出了對三體的威懾。威懾紀元長達62年,新的執(zhí)劍人程心因她的威懾度太低,三體人讓水滴把引力波發(fā)射器毀掉。但是最后一臺引力波發(fā)射器萬有引力號飛船被藍色空間號救了,因為藍色空間號從四維直接打擊其內(nèi)部,從而使水滴爆毀了。他們啟動了引力波發(fā)射器向其他文明暴露了三體文明的坐標,三體世界過不了多久就會毀滅,三體就要成為星艦文明了。
過了幾年,三體世界毀滅了,三體第一、第二艦隊也離開了太陽系,因為三體星系與太陽系十分接近,所以暴露了三體就等于暴露了人類,黑暗森林打擊隨時都會到來。云天明在三體世界里生活了很久,成為了人類的間蝶,他在三體的嚴密監(jiān)視下講給程心三個帶有光速飛船秘密的故事。這讓一個世紀后程心能用曲率驅(qū)動的飛船逃離二維化的太陽系,后來,程心和兩個人類戰(zhàn)艦藍色空間號與萬有引力號建立的新世界派出的關(guān)一帆誤入了黑域里走了六天才來到了藍星,但黑域是走不出去的,對他們來說是十六天,對黑域之外的人來說是十分之一億年多,程心和關(guān)一帆在上宇宙里生活了三百多億年,之后就去了新世界。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感嘆到:小宇宙是多么大,而我們?nèi)祟愑质嵌嗝疵煨?!這本書像一個黑洞一樣無限吸引我,我認為社會也一樣,只有知道社會的規(guī)律才能在社會里建立你的權(quán)威,建立你的地位,讓你在社會上成為強大的人。所以,只有了解一個地方的規(guī)律才能在這個地方生存得更好。
讀三體有感篇十三
推薦我看這部書的人是我高中時代的同學。所以要談這本書還真的寫寫他。
我們讀高中那個年代已經(jīng)奧數(shù)奧物等各種競賽剛剛萌芽,還處于比較純潔的狀態(tài)。那時候?qū)W奧數(shù)奧物之類的都是學校老師們直接課后糾集一幫子好學生開小灶。然后參加市一級的考試比賽,通過的就集中參加全市最好的老師舉辦的周末集訓。所有這些都是不要花錢的,完全是優(yōu)勝劣汰的集訓。那時候我比現(xiàn)在強多了,屬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好學生,數(shù)學語文化學物理門門都參加競賽。而我那個同學就屬于典型的偏科型的,純物理天才,每次物理考試不是他第一就是我第一,可是其他各門功課都在及格邊緣徘徊的那種。事實證明,偏科的人都是天才,像我這種全面發(fā)展的都是庸才??即髮W我不出意外進入了名校開始混日子,而他進入了二流的大學開始深造物理學。大學后我繼續(xù)讀mba。而他考入中科院讀研究生。二十年后,我不過是商業(yè)社會里面一個小混混,而他中科院畢業(yè)后到意大利搞研究,前年作為理論物理學和研究粒子對撞機方面的專家回國被聘為華東理工和北大的雙重教授,膜拜??!
就他回國一事我還是很開心的。因為高中時代的教育對物理學一直深感興趣,雖然大學無緣深造,但是一直有看一些物理學理論的書籍,但是苦于朋友圈子里面沒有這方面的專家,因此有機會見到他總會帶些問題問他。而三體這套書就是他推薦的。
果然,這類硬科幻類的書籍令我愛不釋手,三天看完了三大本書。
這三本書以宇宙為背景在一個巨大的尺度上描寫了文明的走向,并提出了宇宙?zhèn)惱韺W的初步框架。其基于現(xiàn)代物理學的各種理論基礎做出的大膽設想也讓人耳目一新。
應該說宇宙物理學還存在著許多的未解之謎。曾經(jīng)有人認為牛頓物理學已經(jīng)構(gòu)筑了物理學的完整大廈,后人能做的不過是添磚加瓦。但是關(guān)于微觀層面的質(zhì)疑徹底推翻了顛覆了牛頓物理學的大廈,之后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為基礎建立的理論物理學基礎幾乎完美的統(tǒng)一了物理學在宏觀和微觀層面的理論。我們一直在追尋物理學的統(tǒng)一,因為我們相信上帝不擲骰子。但是量子力學和不確定性原理破壞了這種統(tǒng)一性,但是正是這樣我們的世界才多姿多彩,正是有著許多的未知才會使得我們的未來充滿了不確定性也就是希望。以我個人經(jīng)驗來看,人類文明真正進入發(fā)展打不過區(qū)區(qū)二百多年的時間,如果就可以窮盡百億光年范圍的宇宙規(guī)則反而是不可思議的。
三體的基本理念,是秉承于作為獨立系統(tǒng)的宇宙,其熵是傾向于增加的,而類似智慧生命體這類低熵體的存在是偏離于宇宙規(guī)則的。因此,他們通過假象的宇宙?zhèn)惱韺W的推理推導出黑暗森林理論,從而得出文明毀滅的推論去并符合總體熵發(fā)散的宇宙規(guī)則。其第一部還是一個簡單的萌芽,而第二部已經(jīng)有了基本的理論體系并命名為“黑暗森林”。至于第三部則將這一理論從二個文明擴大到全宇宙范圍,并更深入的探討了面對外星文明地球文明發(fā)展的可能。全文中基于目前已知物理學的奇思妙想的確讓人大開眼界。關(guān)于基本粒子的內(nèi)折疊的高緯度空間可能發(fā)展的二維展開的質(zhì)子人工智能?;诔爬碚摰母呔S度空間碎片和三維空間的接觸,基于黑洞視界理論的低光束自我封閉理論等。豐富的想象給出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在科學發(fā)展中比找出正確答案更加重要的是問出正確的問題。無論是基本的方法論還是哲學命題中,正確的問題是一切出發(fā)的基本根源。而正確的問題的來源正是基于現(xiàn)實的想象力,我們想象各種可能,并從中找出正確的方向,問出正確的問題,正是這樣我們的文明得以正確的發(fā)展。當我們將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相結(jié)合,空間和時間一起可以形成一個有限的四維的沒有奇點或邊界的空間時,我們可以解釋大宇宙尺度上的一致性,也可以解釋小尺度上均勻性的偏離,但是如果這樣我們就需要一個造物主。牛頓晚年成為基督教的虔誠信徒,因為他的研究指向第一推動力。愛因斯坦同樣問道“在制造宇宙時上帝有多少選擇性?”它必須是自洽的并且允許復雜到允許研究其本性的文明生物結(jié)構(gòu)的存在。即使真的有造物主,那么又是誰創(chuàng)造了造物主?近代科學的發(fā)展已經(jīng)過于技術(shù)化和數(shù)學化了,以至于除了少數(shù)專家之外,特別是對于哲學家而言完全不可理解。因此科學家們都忙于“什么是”的研究,而很少有人來問“為什么”的問題了。這讓從亞里士多德到康德以來的哲學家的偉大傳統(tǒng)何等的墮落。
最后嘮叨一句關(guān)于最近很熱門的各類穿越小說穿越劇,基于目前的物理學理論,時間并不是一個維度,而是一個物質(zhì)的內(nèi)秉性因素,如同質(zhì)量,能量等一樣。而且根據(jù)愛因斯坦質(zhì)能轉(zhuǎn)換方程,光束只能無限接近而不可超越。而時間的內(nèi)秉性和光是同質(zhì)的,這就意味著時間是有箭頭的,只能向前無法向后,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但是如果我們以無限接近光束運動的話,相對于低速參照系我們的時間是停滯的,因此理論上我們可以到達宇宙的盡頭,即可以實現(xiàn)向未來穿越。
讀三體有感篇十四
我是一個很少讀科幻小說的人,也是一個不求甚解的人,最初《三體》中充斥的大量的科學理論式的描寫使我一度放棄了繼續(xù)閱讀它的動力。我這里說動力而不是勇氣是因為,我覺得它作為一部小說,除了大量科學式的描寫外,至少還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故事線能夠牽著我繼續(xù)讀下去,它當然有,但是太弱了,至少在文章開始是這樣的。
今年我又重新開始讀它,大概只是因為我花了錢,同時在當時沒有什么更想看也可看的書了。
這本書開了我什么腦洞呢?
或者說,在讀完這么長長的一篇小說后我還記得什么?我一直覺得,一部小說,能夠有可讓人記得的觀點、人物、場景,甚至一句話一個詞語,就算是很成功了。
因為,人生很長,而我們遺忘的事情很多。
1、三體世界可脫水人。
神話有后羿射日,但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多個太陽就是一種常態(tài),生物調(diào)整自己來適應這種環(huán)境進而進化。在我們眼里的不可思議,在別人眼里就是個常態(tài)。
所以,腦洞某個世界的人類擁有飛翔的能力,和我們用腳走路一樣自然。
2、黑暗森林法則。
這算不算一種性本惡的說法?
3、多維世界向少維世界的變化及不可逆性。
在小說里這算是可以作為武器來攻擊的理論了,最后當少維達到零維度的時候應該會重新誘發(fā)開始(宇宙大爆炸)。作為一個三維人,我真的很難清楚的想象四維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多的一個維度是時間嗎?那也挺有趣的。當然,作為一個三維人,十維世界的樣子就完全無法想象了。
讀三體有感篇十五
“豁然天地通,倏忽人事終。
萬物不能去,一一入畫中。
執(zhí)劍止兵戎,乘舟墮寒空。
當時傳音處,再無夕陽紅?!?/p>
一場革命給葉文潔的心理留下了無法治愈的創(chuàng)傷,也使得她做出向三體文明發(fā)送信號的決定,致使地球的位置被暴露,繼而宇宙發(fā)生顛覆性的變化,最后一切消失殆盡。
《三體》第一曲,由于經(jīng)歷過一場革命,深知人性的黑暗面,葉潔文對于同類已產(chǎn)生絕望,遂以太陽為天線,將地球的地理坐標暴露給了外星球文明。經(jīng)歷了上百次毀滅而后重生的三體文明收到了訊息,其中一員起初勸阻葉的進一步行動并講述了自己的文明歷程,然而命運的齒輪終究還是選擇繼續(xù)它的轉(zhuǎn)動。
《三體》觸到了我的未曾想到,告訴了我什么是我的想說說不出,它在對于人類如何與環(huán)境,與自身和平共處上的試圖表達,使我們更加的認識到目前相處模式上存在的這些弊端;或許人類的文明只是這個宇宙中微不足道和最為薄弱的,放眼宇宙看來有那么一絲絲的諷刺和可笑,人類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以后終究走向何處。
還記得那句話嗎?“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p>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8917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