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優(yōu)秀15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2-12 16:45:09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優(yōu)秀15篇)
時間:2023-12-12 16:45:09     小編:薇兒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集束化管理和評價的重要手段,能夠提高教學質(zhì)量和效果。在編寫教案時,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習慣,給予他們恰當?shù)膶W習支持。這些教案范文涵蓋了各學科和年級的教學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一

我們看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個盤子那么大。

太陽會發(fā)光,會發(fā)熱,是個大火球。太陽溫度很高,表面溫度有6000攝氏度,就是鋼鐵碰到它,也會變成汽;中心溫度估計是表面溫度的3000倍。

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陽,地球上的莊稼和樹木才能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鳥、獸、蟲、魚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就不會有植物,也不會有動物。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肉類,穿的棉、麻、絲,都和太陽有密切關(guān)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來好像跟太陽沒有關(guān)系,其實離開太陽也不能形成。因為煤炭是由遠古時代的植物埋在地層下變成的。

地面上的水被太陽曬著的時候,吸收了熱,變成了無數(shù)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冷,凝成了無數(shù)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變成云。云層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變成雨或雪落下來。

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qū)吸收的熱量多,那里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qū)吸收的熱量少,那里的空氣就比較冷??諝庥欣溆袩?,才能流動,成為風。

太陽光有殺菌的能力,我們可以利用它來預防和治療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溫暖,都是太陽送來的。如果沒有太陽,地球上將到處是黑暗,到處是寒冷,沒有風、雪、雨、露,沒有草、木、鳥、獸,自然也不會有人。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二

李四光是我國的地質(zhì)學家。

李四光跑去問老師,老師想了想,說:“這塊石頭恐怕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我小的時候它就在那兒了。

“是誰把它放在哪兒的呢?”

“聽說天上常常掉下來隕石,也許它就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吧!”

“這么重的大石頭從天上掉下來,力量一定非常大。它應(yīng)該把草地砸一個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為什么沒臥進土里去呢?”

“這我可說不上來了。”

李四光又跑去問爸爸,爸爸也說不清楚。

這塊突兀的大石頭到底是怎么來的?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沒有一塊石頭呢?這個問題李四光想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大以后到英國學習了地質(zhì)學,才明川可以推動巨大的石頭旅行幾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來,李四光回到家鄉(xiāng),專門考察了這塊大石頭。他終于弄明白了,這塊大石頭是從遙遠的秦嶺被冰川帶到這里來的。經(jīng)過進一步的考察,他發(fā)現(xiàn)在長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動的遺跡。他的這一研究成果,震驚了全世界。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三

我聽說過這樣一件事。

戰(zhàn)爭時期,有一天,幾發(fā)炮彈落在一所孤兒院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了傷,其中有個小姑娘。

附近醫(yī)院的醫(yī)生和護士接到消息,帶著救護用品迅速趕到了,經(jīng)過查看,他們確認這個小姑娘傷得最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醫(y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一位女醫(yī)生告訴這幾個孤兒,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問是否有人愿意獻血。

一陣沉默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噢,謝謝你。”醫(yī)生說,“你叫什么名字?”

“阮恒?!?/p>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用酒精擦拭后,一根針扎進他的血管,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疤蹎?,阮恒?”醫(yī)生問道。阮恒搖搖頭。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醫(yī)生又問是不是針刺疼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xù)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醫(yī)生問他為什么這樣哭,然后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男孩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fā)生過一樣。

事后,醫(y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但是他為什么愿意這樣做呢?”有人問。

醫(yī)生轉(zhuǎn)身向那個小男陔提出同樣的問題。小男孩回答說:“她是我的朋友。”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四

主要內(nèi)容:

《珍珠泉》描述了家鄉(xiāng)珍珠泉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5個字(包括一個多音字“擔),能用“緣故、樸素”造句。

2.練習用自己的語言簡要概括文章大意,理解每一段的基本意思。

3.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7個生字,用“緣故、樸素”造句。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師:說說你在什么地方看過泉,它有什么特點。我國還有很多神奇的泉,你知道嗎?(學生可說“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也可說自己搜集的內(nèi)容。)作者吳然的家鄉(xiāng)也有一眼泉,叫——板書課題《珍珠泉》。

2.學生自讀課文。

師:這眼泉為什么叫珍珠泉?在作者的眼里,它是一眼怎樣的泉?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讀讀課文。

同桌輪讀課文,互相訂正讀錯的字詞,最后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

二、招聘“導游”,模擬“游客”

播放旅游景點中導游解說場面的片段(30秒鐘之內(nèi))。

思考:導游會對游客說些什么?(城市學生對導游這一職業(yè)較為熟悉,該環(huán)節(jié)可省略。)。

2.師:要當好“珍珠泉”的導游,你認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后歸納。

(1)要熟悉“珍珠泉”的特點并用自己的話把這些特點介紹給游客;。

(2)針對游客最想知道的進行解說;。

(3)解說時要富有感情。

三、品讀課文,準備“應(yīng)試”

1.出示“導游”招聘條件。

考題。

(1)概括介紹“珍珠泉”的特點。

(2)選擇其中一個特點,詳細、生動地介紹“珍珠泉”的美麗景色。

(3)能回答游客提出的問題。

要求。

(1)能主動、熱情、大方地為游客作解說。

(2)介紹“珍珠泉”的特點時能運用課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表達出對“珍珠泉”的贊美,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3)能認真傾聽游客的提問,并認真、耐心、有禮貌地解答。

2.學生根據(jù)招聘條件中的“考題”和“要求”細讀課文,四人小組內(nèi)每人輪流當導游(其他當游客)進行模擬“招聘考試”。

3.教師巡視各小組“應(yīng)試”情況,學生推選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師點評、指導。

(1)解說課文第2自然段內(nèi)容時,要注意“水是那樣綠……已經(jīng)發(fā)黑的樹葉”這兩句話,既要突出綠的程度,又要表達出贊嘆的感情。

(2)解說第3自然段中“最有趣的,當然是那晶亮的、飽滿的、一嘟嚕一嘟嚕從潭底冒出來的水泡了”這句話,要突出水泡的頑皮。“開始水泡很小……在撲哧一笑中消失了”,要表現(xiàn)出輕松、活潑的情感。“水面和潭底……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要表現(xiàn)出水泡色彩豐富、晶瑩剔透的特點。

(3)第4自然段有一句話:“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這就是我們村的珍珠泉!”要引導學生思考這句話在什么時候說較好,如何強調(diào)重音和停頓,如何表現(xiàn)出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和贊美。

4.出示“珍珠泉”掛圖,指導學生憑借掛圖解說,并能恰當用一些手勢輔助解說。

四、組內(nèi)比賽,競聘“導游”

1.組織學生分組(四人一組)進行解說比賽,推選出優(yōu)勝者(每組1名)。

2.老師為優(yōu)勝者頒發(fā)“導游證書”。

五、總結(jié)評價,拓展延續(xù)。

小導游們,你們的解說盡興嗎?小游客們,你們這次“珍珠泉”之行愉快嗎?

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就是我們自己的家鄉(xiāng)——,而且還繼續(xù)招聘小“導游”。你們準備帶領(lǐng)游客到家鄉(xiāng)的哪個景點參觀,如何解說呢?的美麗、有趣,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五

今天我和克萊諦吵架,并不是因為他得了獎,我嫉妒他。今天早晨,“小石匠”病了,老師叫我替他抄寫每月故事。我正抄著,坐在旁邊的克萊諦忽然碰了一下我的胳膊肘,把墨水滴到筆記本上,本子被弄臟了,字跡也看不清了。我火了,罵了他一句。

他只微笑著說:“我不是故意的?!?/p>

我本來會相信他的。可是他的笑使我很不高興。我想:“哼,得了獎,有什么了不起!”于是我想報復他。過了一會兒,我也碰了他一下,把他的本子也弄臟了。

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你這是故意的!”說著就舉起手來,正好被老師看見了,克萊諦忙縮回手去,說:“我在外邊等你!”

我覺得很不安,氣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該那樣做??巳R諦是個好人,他絕對不會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幫助父母親干活、服侍生病的母親的情形。還有他來我家的時候,我們?nèi)叶颊\心誠意地歡迎他,父親又是那么喜歡他的種種情形來。啊,要是我沒有罵他,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該有多好!我又記起父親“應(yīng)該知錯認錯”的話來。但是,要我去向他承認錯誤,我卻覺得太丟臉。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見他上衣肩上的線縫都開了,大概是因為扛多了柴的緣故吧。想到這里我覺得克萊諦很可愛,心里暗暗說“去向他認錯吧”,可是“請原諒我”這幾個字怎么也說不出來。

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

他又說:“我在外邊等著你!”我回答說:“我也等著你!”可我心里想著父親對我說過的話:“要是你錯了,別人打你,你千萬不要還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絕不還手。”畢竟是心里有事,老師講的功課我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終于挨到了放學。我在街上獨自走著,聽見克萊諦從后面跟上來。我手里拿著戒尺站住等他。他走近了我,我舉戒尺。

“不,安利柯!”克萊諦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像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

我愣住了。我覺得有兩只手搭在我的肩上。

“以后我們再不吵架了,好嗎?”

“再也不了!再也不了!”我回答說。然后我們就高高興興地分手了。

回到家里,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本想讓父親高興一下,不料父親把臉一沉,說:“既然你錯了,就應(yīng)該第一個伸過手去請他原諒,況且你不應(yīng)該向一個比你高尚的朋友舉起戒尺!”說著從我手里奪過戒尺,折成兩段,向墻角扔去。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六

1928年夏天,高爾基住在列寧格勒。他經(jīng)常坐在窗子旁邊工作。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高爾基正在讀書,突然,一個小紙團從窗外飛到了桌子上。高爾其打開紙團,上面寫著:

親愛的高爾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隊員。我想給您照張相,貼在我們的墻報上。請您讓他們放我進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爾基從窗口向外望去,看見人行道邊上坐著個十歲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著一架照相機。

“是你扔的紙團嗎?”高爾基問。

“是的?!毙∧泻⒄酒饋恚狭藗€躬,“請讓我進去吧!”

“來吧,我讓他們放你進來?!备郀柣f。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站在高爾基面前了。他仔細打量著高爾基,咧開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發(fā),說:“請您坐在這兒看報紙?!?/p>

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一切準備停當?!备郀柣鶄?cè)過臉,對著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你怎么了?”高爾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著說:“我把膠卷忘在家里了。”

高爾基趕緊站起來,小男孩已經(jīng)提著照相機跑出去了。高爾基走到窗口,大聲喊道:“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p>

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電車馬上開走了。

晚上,秘書告訴高爾基:“外面來了一位攝影師?!?/p>

“是個小男孩嗎?”高爾基問。

“不是。是一家雜志社的記者?!?/p>

“請轉(zhuǎn)告他,我很忙。不過,來的如果是個小男孩,就一定讓他進來?!?/p>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七

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獵。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更羸仔細看了看,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能掉下來?!?/p>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更羸說:“請讓我試一下?!?/p>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樣的本事!”

更羸笑笑說:“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p>

魏王更加奇怪了,問:“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了下來?!?/p>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八

一.根據(jù)課文填空,補齊標點符號,再完成后面的練習。更羸說它飛()慢,叫()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悲慘,(?)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聽到箭響,心里很害怕,()拼命往高處飛它()使勁,傷口又裂開了,()掉了下來1.用“一……就……”和“……因為……”各寫一句話。???????????????????????????????????????????????????????????????2.回答:更羸是依據(jù)什么情況進行分析的?他是怎樣推斷出不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來的??二.?回憶一下你做的哪件事最漂亮,把做事漂亮的原因?qū)懴聛碜寗e人知道。?????????????????????????????????????????????????????????????????????????學習小結(jié):課文?驚弓之鳥更羸是古時候魏國有名的射箭能手。有一天,更羸跟魏王到郊外打獵。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更羸仔細看了看,指著大雁對魏王說:“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這只大雁就能掉下來?!?/p>

“是嗎?”魏王信不過自己的耳朵,問道,“你有這樣的本事?”

更羸說:“請讓我試一下?!备]有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只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魏王看了,大吃一驚,“真有這本事!”更羸笑笑說:“不是我本事大,是因為我知道,這是一只受過箭傷的鳥?!蔽和醺悠婀至?,問:“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說:“它飛得慢,叫的聲音很悲慘。飛得慢,因為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還在作痛;叫得悲慘,因為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它一聽到弦響,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處飛。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下來了?!?思考.練習1. 默讀課文,回答問題。?。?)更羸是怎樣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的??。?)更羸怎么知道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來??。?)用自己的話說說“驚弓之鳥”這個成語的意思。?2. 認真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想想更羸說的話,哪些講的是他看到聽到的,哪些講的是他的分析;他是怎樣一步一步分析的;這個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3. 讀讀寫寫,并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劃線詞語的意思。魏國???能手???本事???孤單失群???悲慘???愈合???拼命???大吃一驚?4.?復述課文。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九

1、學會運用讀書記號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2、學會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更”,理解7個詞語的意思。

3、了解成語故事,知道成語的比喻含義。

如何正確運用讀書記號。

理解更羸為什么能不用箭把大雁“射”下來,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從成語故事中概括出比喻意義。

1、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能運用讀書記號預習課文。

2、通讀課文,學習部分生字新詞。

3、講讀課文。

1、出示課題,理解“之”。

2、故事中的“鳥”是哪一種鳥?

1、比較“羸”與“贏”,“嘣”與“崩”。

2、提出不理解的詞語。

1、理解“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名的射箭能手”,說明更羸不是一般的射箭能手,他射箭技術(shù)特別高明,射箭的經(jīng)驗特別豐富,因而很多人都知道他。

2、默讀第一段,做讀書記號,討論思考題。

(1)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邊飛邊鳴。

這只大雁有什么特點?與平時你們知道的大雁有什么不同?

(2)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忙往上飛,拍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為什么一聽到“嘣”的聲響,忙往上飛?為什么飛了兩下就直掉下來?

指導朗讀。

3、學習第二段。

(1)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2)帶著問題自學第二段,做好讀書記號。

(3)要求學生用上“因為……所以……”展開討論。

(4)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

他不但箭術(shù)爐火純青,更是熟悉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規(guī)律。他能從大雁的飛行速度推斷它的健康狀況;從大雁的聲聲鳴叫推斷它的快樂憂傷,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只要拉一下弓,就能使大雁掉下來,不愧是有名的射箭能手。

1、感情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1、感情朗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出更羸、魏王的不同語氣。

(2)分角色朗讀。評議中引導學生說說該怎樣讀,為什么要這樣讀,從而領(lǐng)會重點詞語的含義和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如:“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只大雁射下來。”(很有把握。)。

“你有這樣的本事?”(驚訝,難以置信。)。

“我可以試一下?!保m有把握,但很謙和。)。

“真有這樣的本事!”(吃驚,贊嘆。)。

(1)這幅圖畫的是更羸拉弓前還是拉弓后,為什么?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看圖展開想象,復述故事。

3、揭示喻意。

(1)“驚弓之鳥”什么意思?(被弓箭嚇怕過,一聽到弦響就十分害怕的鳥。人們用這個成語比喻受過驚嚇,以后遇到類似的情況就特別害怕的人,說這種人成了“驚弓之鳥”)。

(2)你們在電影、電視或讀到的故事中看到過這種人嗎?

(3)小結(jié):有的人受過一次打擊,下次就害怕了。這種人必定膽小怕事,經(jīng)不起挫折,是不可取的。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十

這些冰天雪地中饑寒交迫的燕子,等待它們的似乎只有死亡,但因為政府的偉大決策,居民的愛心奉獻,貝蒂的真情付出,它們卻走進了漂亮舒適的空調(diào)列車,并即將啟程返回自己眷戀的家園。列車緩緩啟動,在人們送別與祝福的目光中,車廂里的燕子對著人們卿卿喳喳地叫個不停,它們在說些什么呢?—同學們,假如你就是車廂中的一只曾經(jīng)被居民或貝蒂救護的燕子,在你即將告別他們的時候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想好了,請寫下來。

學生獨立寫話――準備發(fā)言――真情誦讀。

2.與貝蒂關(guān)切交流。

列車在人們的視線中漸漸遠去,大家陸續(xù)離開站臺,然而貝蒂卻依然眺望著列車遠去的力一向,揮動著凍得僵硬的小手,為車廂中的燕子們祝福……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此時此刻的貝蒂內(nèi)心深處的語言,也一定有很多的心里話想對貝蒂說。請同桌的同學相互說說。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十一

1、學生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

3、感知內(nèi)容:你在詩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學生回答。

4、你最喜歡的是哪種聲音?(是否可以小組合作學習)。

(其中的哪一種因?qū)W生說了拿來體驗感悟)(朗讀和想象、說話結(jié)合)。

(1)、“刷刷”是黃葉道別的聲音,(看課件)。

黃葉從樹上一片一片地掉下來,你看著像什么?黃葉對大樹媽媽說:“”哦,你能用你的朗讀把它們的飄飄灑灑表現(xiàn)出來嗎。呵,多美的黃葉啊。

(2)“蠷蠷”蟋蟀振動著翅膀,和陽臺告別的歌韻。蟋蟀要到哪兒去了呀?(看課件)。

蟋蟀在唱著“”朗讀指導。

(3)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陣暖暖的叮嚀:“”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課件)舍不得走,因為這兒的秋天很美麗。朗讀表現(xiàn)。

(4)一陣陣秋風掠過田野,發(fā)出“”的聲音,(課件)這是秋風送來的豐收的歌吟。秋風吹過,田野里果園里……人們的心里你能用朗讀表現(xiàn)么?配樂朗讀1----4節(jié)。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十二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fā)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1課時。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圖,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連綿起伏曲折蜿蜒譜寫不朽創(chuàng)造奇跡天堂杭州嘉峪關(guān)。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lián)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chuàng)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nèi)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異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6、“創(chuàng)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yīng)?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xiàn)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nèi)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1、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灑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qū)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guān)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guān)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師小結(jié)。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長城和運河。

奇跡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像綢帶)。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十三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3、賞讀品味有關(guān)描寫杏花的句子。

教學重點:

讀通全文,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題:

1、看圖,圖上畫的是什么花?誰能看圖說說杏花的樣子?

2、你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嗎?

3、板書《第一朵杏花》。

4、讀課題,質(zhì)疑。

二、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借助課文后的拼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

2、自由回答剛才提出的問題:杏花是在什么時候開放的?文章為何要寫第一朵杏花?

3、讀了課文你有了哪些新的問題?

4、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什么內(nèi)容?

三、小組交流討論自己的自學情況。

四、全班匯報:

1、指名讀讀文后的生字,并組詞。

2、指名分節(jié)讀讀課文。

3、說說你讀了課文后有了哪些新的問題?

(對于學生提出的的價值的問題則留作第二課時解決。)。

4、概括講講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五、賞讀品味:

本文多處描寫了杏花,請你找一找,讀讀,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了一片淡淡的粉紅……已經(jīng)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綻開了花瓣兒”

“春風吹綠了柳梢,吹綠了小草……吹鼓了杏樹的花苞”

“陽光下的杏樹捧出了第一朵盛開的杏花?!?/p>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六、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想想竺爺爺是個怎樣的人?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受竺可楨爺爺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精神。

2、情景演示,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能力及品字析句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品、讀、析、演,感受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二、精讀課文1-5自然段,感悟文章的人物特點。

1、自由讀,說說你感受了竺可楨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的?先自學,然后在小組中交流。

2、全班交流匯報。

重點理解“習慣地問”,“我是問第一朵是哪天開的?”體會觀察的精確、細致及長期的觀察習慣。

3、相機指導學生讀好對話。

三、情景演示,體會人物心情.(6-15自然段)。

1、讀課文,小組中分角色演示當時的情景。

2、指名演示對話,其它同學仔細看,仔細品,想想人物說話的語氣,想象人物說話的神情,評評同學的表演。

3、給這段對話加上一定的提示語。

4、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四、學習最后一段:

1、齊讀。

2、理解“精確”一詞。

(先說說“精確”是什么意思?再請學生從日常生活中舉例說說什么才稱得上是“精確”。)。

五、通讀全文,總結(jié)。

1、自由朗讀全文。想想課文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為題?

2、匯報交流。

3、學習了本文,你覺得竺爺爺搞科研采取的是什么態(tài)度?從他的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六、課后作業(yè):

進一步搜集竺可楨的有關(guān)資料。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學習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照樣子寫疊詞。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

課時劃分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重疊詞語。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初讀課文掃請生字。

1.大聲讀課文,把生字讀準確。

2.小黑板檢查生字、詞。

3.分段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段。

1.看圖師:現(xiàn)在我們來欣賞下這美麗的槐花。

3.指名讀。讀了這句你能說說它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指導朗讀。你們喜歡槐花嗎?誰來讀讀。從這句花里讀懂了什么?

(板書:花多色白花形可愛)。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槐鄉(xiāng)五月的美麗景色,以及槐鄉(xiāng)孩子勤勞能干、熱情好客、純樸可愛的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清香、甜美、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

突破點。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春天槐鄉(xiāng)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xiāng)給孩子。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古詩,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導入課文。

1.春光明媚的五月是鮮花盛開的季節(jié),你能背誦描寫春景或物的古詩嗎?(宿新市徐公店,村居等)。

2.春天是令孩子們最興奮的季節(jié)。讀了《美麗的槐鄉(xiāng)》,你已經(jīng)有了哪些收獲?給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槐鄉(xiāng)之美和槐鄉(xiāng)孩子的美麗可愛。

出示句子: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二、自由讀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讀文章的哪個地方?你最喜歡什么呢?自由板塊式學習課文(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學習課文)我們來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1.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2.你讀懂了什么?(槐花香氣撲鼻)那些詞中體會到的?(熏醉、美滋滋、臥在、)。

3.課文那些句子寫了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

板書:熱情好客。

4.指名讀。

師:誰知道槐花飯是怎樣做的?(指名回答。)。

5.在槐花芬芳的季節(jié)里,槐鄉(xiāng)孩子熱情好客,槐鄉(xiāng)旅游勝地,假如有外地的小朋友來到我們這里,你會怎樣招待他們。

6.四人小組討論。

7.交流。

三、學習第三小節(jié)。

1.思考:你看到了什么?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了這幅圖的內(nèi)容。

2.自由讀第三小節(jié)。

3.槐鄉(xiāng)的孩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書:味甜純樸可愛。

4.指導朗讀。

你能讀出他們純樸可愛嗎?

四、學習第四小節(jié)。

師:槐鄉(xiāng)的五月是怎么樣呢?我們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xiāng)孩子的季節(jié)?

(因為,五月的槐花盛開了,形態(tài)可愛,香味誘人,這時候孩子們非常高興,他們采花做飯,享受花香,用槐花飯來招待客人,裝扮自己,所以,五月是孩子們的季節(jié)。)。

課文的最后一段是文章的什么?

五、總結(jié)課文。

槐鄉(xiāng)是潔白無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裝孩子并讓孩子大飽口福的花,槐鄉(xiāng)的孩子是勤勞能干的孩子,是熱情好客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與槐鄉(xiāng)孩子融為一體,寫花又寫人,自然地抒發(fā)出作者對槐鄉(xiāng)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詩句,能進入詩人描繪的春色盎然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3.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愉悅的心情。

教學重點:

進入詩歌所描繪的蜂飛蝶舞的春天生機盎然的意境,體會詩歌中蘊涵的詩人之情感。

教學準備:

春天畫面的圖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來認識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人,人稱“詩圣”,他寫的詩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的名字叫杜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一首描寫美麗的春景的古詩《江畔獨步尋花》。(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讀正確、有節(jié)奏感。

1.老師下面要來小組讀詩比賽,要求是:響亮、正確、有節(jié)奏。想獲得為本組爭光的機會嗎?那就練習讀幾遍。

2.指名讀,隨機糾正字音、節(jié)奏。

3.齊讀。

三、精讀,入詩境,悟詩情。

1.詩我們已經(jīng)讀了好幾遍了,同學們,詩人來到江邊,看到哪些景物?

板書:花蝶鶯。

2.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什么?能不能結(jié)合詩句,發(fā)揮想象,把仿佛在眼前的情景用老師這里的句式說一說,結(jié)合理解詞語“花滿蹊”“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啼”。

啊,_______(景物)真_______啊,你看_______。

例:啊,花真多啊,你看,把小路都遮得嚴嚴實實的了。

啊,花真多啊,你看,把花枝都壓彎了。

啊,花真美啊,你看,紅的似火,白的如雪,黃的勝金……。

啊,花真香啊,你看,把小蝴蝶小蜜蜂都引來了呢。

3.教師放課件,邊放《春到江邊》的音樂,用優(yōu)美的語言把學生帶入意境。

(好一派繁花似錦的美景啊,你們看,杏花開了,遠遠看去,就像天邊粉紅的彩霞;桃花呢,笑得小臉粉粉的;梨花擠滿枝頭,仿佛一夜間枝頭墜落了滿樹的白雪,香氣四溢,引來了蝴蝶在花叢翩翩起舞,黃鶯飛落枝頭,自由自在地唱起動聽的歌。

美吧,這情景讓蝴蝶醉了,黃鶯醉了,我們也醉了。下面同學們用自己有感情的朗讀、表情、動作讓老師感受到你們的陶醉吧!

4.賽讀。

四、深化,體會詩情。

2.是不是該把詩題再讀讀,讀出詩人心情的歡愉。

3.讓我們用自己的誦讀讀出詩人對春天美景的喜愛吧。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為什么“夏天是萬物長大的時期”。

2、體會作者的表達特點,明白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4、認識9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寫作的順序,學習作者運用淺近的語言表達情感的方法。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是秋天的碩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長得來的,沒有夏天的生長就不會有秋日的豐收,今天我們共同體會“在夏天里成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指名讀,喜歡讀那一節(jié)就讀那一節(jié)。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認讀詞語。

2、指導寫字。

四、用詞說話。

1、出示詞語,請學生朗讀。

2、結(jié)合課文,用其中的一個詞語或幾個詞語說一句或幾句話。

五、朗讀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糾錯。

2、同桌配合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

4、小組配合讀課文。

5、其他形式朗讀課文。

六、作業(yè)設(shè)計書寫要求會寫的字。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在夏天里成長》。

板書課題。

二、指名讀文。

老師找4名同學逐段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讀,用心感受。

你看到了哪些事物在夏天里長大?

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三、細讀課文、仔細品味。

1、文章的第一句是文章的中心句,整篇文章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讀第二自然段,仔細品味。

(1)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2)寫了哪幾樣生物?

(3)作者是如何來寫的?他們都有什么變化?

(4)為什么選擇這幾樣的事物來寫的?

3、讀第三段,這一段有提到了什么在夏天里生長?

4、讀文章的第四段,仔細品讀。

你體會到了什么?

文章僅僅是告訴我們要在夏天里努力生長嗎?

四、教師小結(jié)。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的生長著,希望同學們能夠在自己人生當中的夏天里同樣有力量的生長,等到了秋天才會有好的收成!

五、作業(yè)設(shè)計。

感悟文章。

植物人也一樣。

動物要趕時候。

夏天是萬物山水趕熱天。

長大的時期鐵軌盡量地。

馬路用力量的長。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驚弓之鳥原文及教案篇十五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了解更羸不用箭只拉弓就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對事物要仔細觀察,并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讀懂更羸的話,體會更羸觀察、分析的邏輯關(guān)系。

教師課件。

1、你能猜猜是什么成語嗎?(課件出示圖片)。

3、你知道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4、你想知道什么?

1、猜成語:亡羊補牢、南轅北轍、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掩耳盜鈴、濫竽充數(shù)。

3、驚:害怕。弓:弓弦聲響。之:的。驚弓之鳥:被弓弦聲嚇壞了的鳥。

4、質(zhì)疑:大雁是被誰的弓弦聲嚇壞了呢?大雁最后怎么樣了?

(20’)。

1、仔細聽故事,你從故事里聽懂了什么?(課件播放課文錄音)。

2、哪個是故事里的更羸、魏王?大雁的情況怎樣?(課件出示圖片)。

3、自己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課件出示詞語、生字。

5、指名分段讀課文。

6、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1、聽故事錄音。

2、看圖回答問題。

3、自讀課文。

4、同桌互讀、開火車教讀、男女生賽讀生字詞。

5、分段讀課文,正音。

6、課文主要講的是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飛過的一只大雁掉下來的故事。

(15’)。

1、出示寫字表生字。

2、擴詞、造句練習。

3、指導寫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字。如:射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身”,右邊是“寸”。

2、用這些字擴詞,并選詞造句。

3、先在書上田字格描紅,再在拼音本上練習寫字。

1、“驚弓之鳥”主要講的是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2、課件出示詞語。

1、古時候魏國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射箭,只拉了一下弓,就使天上飛過的一只大雁掉下來的故事。

2、開火車認讀語。

3、齊讀課題。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哪句話具體說明更羸是射箭能手?

2、這句話應(yīng)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

3、既然大雁不是射下來的,那么是什么置大雁于死地呢?默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圈出原因來。

4、為什么說“嘣”的一聲響,就置大雁于死地?

5、你能學一學更羸的動作嗎?

6、我們只看到更羸拿弓拉弦嗎?

7、引導:聽到那么響的弦聲,大雁肯定很害怕,就會拼命往高處飛。

8、魏王看到了,他有什么樣的感受?

10、學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

11、哪一段告訴了我們原因?更羸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是怎樣進行分析的?

12、課件出示填空練習:

(1)大雁因為,所以飛得。

(2)它因為,所以叫得。

(3)它一聽到弦響,因為,所以。

(4)因為,所以傷口。

(5)因為傷口,所以。

13、現(xiàn)在我們假設(shè),如果是魏王拉弦,這只大雁會不會掉下來?

14、從這里可以看出,大雁并不是被更羸射下來的,更羸的本領(lǐng)也并不是真的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那么更羸的本事到底表現(xiàn)在哪兒呢?(課件出示填空:更羸的本事不在于(),而在于()。)。

15、我們也要向更羸學習,對事物要仔細觀察,并進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確的判斷,才能把事情做成、做好。

16、讀了更羸的話,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17、究竟是誰害死了這只大雁?

18、你知道“驚弓之鳥”的意思了嗎?

19、我們學這個故事有什么意義?

20、你知道和“驚弓之鳥”類似的事情嗎?

1、“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這只大雁射下來。”

2、讀出更羸的氣魄。

3、默讀,思考,圈畫:“嘣”的一聲響。

4、討論匯報:只聽得“嘣”的一聲響,那只大雁直往上飛,拍了兩下翅膀,忽然從半空里直掉下來。

5、表演動作:左手拉弓,右手拉弦。

6、模仿“嘣”的聲響。

7、有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

8、大吃一驚。

9、表演讀:驚訝的語氣和表情。

10、更羸怎么知道這是一只受過傷的大雁?

11、自讀第八自然段,邊讀邊畫。

12、完成填空,并練習用“因為……所以……”說句子。

13、會,不管是誰拉弦,只要發(fā)出“嘣”的一聲,大雁就會害怕,就會掉下來。

14、更羸的本事不在于射箭射得準,而在于仔細觀察、善于分析、仔細判斷。

15、齊讀第八自然段。

16、自由發(fā)言。

17、交流探討:大雁自己嚇死了自己。

18、“驚弓之鳥”用來比喻受過驚嚇后,遇到一點兒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

2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1、課件出示故事:

晉朝有一個叫樂廣的人,非常喜歡結(jié)交朋友。一天,樂廣做了一桌子的好菜,請朋友到家里喝酒聊天。一位客人正舉杯痛飲,無意中瞥見杯中似有一條游動的小蛇,但礙于眾多客人的情面,他硬著頭皮把酒喝下。

過了好幾天,樂廣一直沒有見到這位朋友。樂廣很想念他,于是就親自登門去看他。誰知這位朋友已經(jīng)病了好幾天了,而且病得很厲害。原來他一直懷疑酒杯里有一條蛇,他感到很害怕,也覺得很惡心?;氐郊依镆院?,他感到全身都不舒服,總覺得肚子里有一條小蛇。就這樣,他一病不起了。

樂廣得知他的病情后,思前想后,終于記起他家墻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說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于是,他再次把客人請到家中,邀朋友舉杯,那人剛舉起杯子,墻上彎弓的影子又映入杯中,宛如一條游動的小蛇,他驚得目瞪口呆,這時,樂廣指著墻上掛著的弓,說:“都是它在作怪,杯中的蛇是這張弓的影子!”隨后,樂廣把弓從墻上取下來,杯中小蛇果然消失了。這位朋友恍然大悟,病立刻就好了。

2、你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4、布置作業(yè):

(1)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一聽。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9033901.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