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匯總二十一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04 21:58:37
2023年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匯總二十一篇)
時間:2023-04-04 21:58:37     小編:zdfb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一

作為一個家族,就應該有自己的家譜,就好象一個國家應該有自己的史志一樣。國不可一日無史,家族豈能一世無譜?為什么,因為任何一個國家、民族都有它的發(fā)展史,歷史記錄下氏族、國家、人類的繁衍生息過程。家庭是家族的細胞,家族是社會的細胞,一個個家族繁衍、遷徙、生息的歷史構成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發(fā)展史。纂修

遲仁距今已越3000年,人口繁衍越來越多。原于漫長的歷史演變,朝代更迭,我遲氏后裔相當多的族眾前前后后相繼離開故里,奔徙他鄉(xiāng)而定居。形成了支支派派的流寓戶。據史料記載,其最早的發(fā)祥地應在盤庚遷前之舊都——奄(曲阜)、盤庚遷后之新都——殷(安陽)一帶。歷商周之時光飛逝,xxx更迭,遲姓漸離開祖居之地,播遷他鄉(xiāng)。

《漢書·王莽傳》中載有:“平原女子遲昭平,……”,表明在兩漢之交已有遲姓落籍平原郡,平原之故城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說明后世曾長期昌盛于山東的遲姓進入該省甚早。由于遲姓長期以來表現得較為沉寂,故很難讓人把握其準確的播遷脈落。北魏時,漢化改革,有尉遲氏更為遲姓,孝文帝遷都洛陽,他們則更多的盤桓于北都太原及其附近,并與原先繁衍于此地之遲姓漢人相融合,經繁衍發(fā)展,后來遲姓昌盛為該郡之大族,是故后世遲姓有以太原為其郡望堂號的。隋唐兩代,太原遲姓由于仕宦、謀生、避難、尋求新的生存環(huán)境等原因漸擴散至陜西、河北、河南以及山東等地。唐末五代十國以后,遲姓漸南遷于安徽、江蘇、浙江、湖北諸省。南宋偏安江南以及滅南宋以后,更加劇了遲姓南遷的步伐,遲姓更廣泛的播遷于華南、中南之地。元朝末年,國家腐敗,導致農民四起,他們?yōu)闋帄Z王權而相互攻殺,加之災疫連綿,導致生靈涂炭,民不聊生,河北、河南“積骨成丘”,山東、皖北“人口鮮少”。大明甫定江山,便制訂了移民屯田的復興之策,而山西由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未曾傷筋動骨,是故明初,山西遲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湖北等地。明中葉以后,有遲姓入居遼東。明末張獻忠屠川后,有湖南、湖北之遲姓入填今四川、重慶。清康乾年間以后,山東等地之遲姓伴隨闖關東之風潮入遷東三省,其中含有山西洪洞之移民后裔,他們扎根于白山黑水之間,人口得以迅猛增長。歷民國至今,遲姓分布區(qū)域愈廣,并有沿海之遲姓入居臺灣等地。如今,遲姓在全國分布較廣,尤以黑龍江等地多此姓。

據史料記載山東萊陽遲氏家譜、山東日照遲氏族譜、山東膠州遲家續(xù)譜都是清末民國修的,僅記有十一派、幾百戶;而各《遲氏世家流寓支譜》中不完全統(tǒng)計也僅有二、三百支。這絕不是遲氏的全部!事實證明更大量的支派族人在遲府中卻找不到傳世家譜,甚至一開始遷出就沒有譜。分析原因不外乎在歷史的長河中或避戰(zhàn)亂、或逃災逃難等因離鄉(xiāng)背井,而后又原于生計、交通等諸多不便,與故里失去聯系,鑄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現實。甚至已有譜的宗親戶,其寶貴的家譜在“xxx”中被毀之一炬。

無譜以及失譜的廣大宗親離開故里多年,卻不忘先祖,追根溯源,靠前輩人的代代記錄,制作了各式各樣的傳世“家譜”,借以表達敦親睦族的濃厚宗族觀念。為了規(guī)范遲氏家譜的纂修,在《中華遲氏族譜》修編工作編委會的計劃安排下,準備編寫一個小冊子,借此,建議廣大宗親盡可能地為完成《中華遲氏族譜》續(xù)修工作編委會準備續(xù)修全國一統(tǒng)的《中華遲氏族譜》提供自己支派的信息資料。

同時,這次,我族合修譜牒之舉,不僅涉及國內全境,涉及全球亦有不少遲氏宗裔,工程之浩,任務之艱,宗人深有感焉!

現經各宗支宗親熱心關愛族務之士,歷半載艱辛籌備,正式開始收集各支家譜資料,預計成書30萬字,定名為《中華遲氏族譜》。

《中華遲氏族譜》書寫格局,基本上綜合卷和分支卷兩卷。

《中華遲氏族譜》需經眾族賢致力,共同克服諸多因素,力爭達到遲氏族親希望的水平。

甘肅省永昌縣柴氏家族慎言傳悉是山西省大柳樹來的移民,我們最早來永昌的祖先名叫柴輿,是明朝歳貢學位,定居落戶在牧羊川,馬蹄山以北十里馬蓮灘,建莊創(chuàng)業(yè)。所生四子為了擴大莊院發(fā)展家業(yè),四子分居,一個分在北鄉(xiāng)寺門,一個分住東鄉(xiāng)下四壩,一個分住西鄉(xiāng)饅頭山,一個留住柴家莊。在柴鶴壽當事家業(yè)時,但一時柴莊被賊破開,他爲護其祖翁未離而遇難,從此以後這份家業(yè)破産,部分莊院,土地出賣給祁家?,F在祖先古墓坑一處,在二壩溝以上祁家老莊後面,(原柴家莊)鄉(xiāng)人皆呼祁家馬蓮灘著名的柴家壩灣。此墓坑與一九五八年平整土地時廢除。撬挖出的衣帽(紅纓帽)認定是明朝人士。其余幾處填墓一處在馬黃口柴家山灣,一處在下四壩麻子灣柴家梁,按穴土堆的實際考察子孫繁衍生系實數爲十九輩子。隨著戰(zhàn)亂,饑荒相遇,我家族流落在山丹,民勤、武威四十裏堡、新疆沙灣系胡家海子村的也不少。

由于柴氏家族子孫繁衍廣,分布在全市各鄉(xiāng)鎮(zhèn),家譜失傳,子孫沒有往來,造成輩分不清,西鄉(xiāng)家族另立家譜,東鄉(xiāng)有些地方通知后未能表談,意為要分宗立家譜。 家譜

慎詳言傳我家族原有家譜因受戰(zhàn)亂饑荒賊寇燒殺,人口失散,為人妥善保存而失傳,只有口頭祖輩師傅的宗族排行還在奉信。位繼承柴氏家族的亮節(jié)高風美德,述清長幼輩尊,堅持貫徹柴姓同宗同姓不通婚的傳統(tǒng)觀念。經家族多數多次提議繼《柴氏家譜》,繼往開來,后繼有人,祖宗偉業(yè)世代相傳,由柴秉楨,柴作魁主持撰寫家譜。

柴氏家族應繼承先業(yè)教子成人。行正道,愛祖國,愛人民,遵守公共秩序,講仁義,講道德,出宜事其長上,入宜事其父兄。贍養(yǎng)父母做到老有所養(yǎng),幼有所愛,宗族之間相輕相愛,相互尊重,不能欺辱,要以德為本,有禮儀廉恥之感,遵守法紀,發(fā)憤創(chuàng)業(yè),聞先輩訓育之教,讀書習武,耕耘多藝,發(fā)名成業(yè)。

排行是一個家族不亂宗,不滅輩,不顛倒人倫的更本準則,必須人人信守,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更改。這是中華名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尚德者在君子也。柴氏家族排行前輩世傳者,上四輩四字為 中、發(fā)中仲中、得中,現有吾輩有一名一字者,一名兩字者如柴、美、柴、拳為一名一字者柴秉貴、柴作中、柴永知為一名兩字者?,F五輩名字為:(柴)彭秉中、作中、山下、永中。下續(xù)繼有八輩八字順序為:子中、江下、國下、強中、澤中、泰下、福中、堂下參加議定人通過

柴 禮 柴 仁 柴 林

柴振基 柴占基 柴秉禎 柴秉祥 柴秉武 柴秉元

柴秉福 柴秉樹 柴秉仁 柴兆明 柴秉禮 柴作魁

柴作高 柴作忠 柴作德 柴作仁 柴作儒 柴作明

柴作仁 柴作兵 柴作友 柴與禮 柴榮德 柴榮壽

柴作珍 柴作會 柴登泰 柴泰元 柴彪泰

柴守山 柴永山 柴恒山 柴松山 柴青山 柴中山

柴進山 柴玉山 柴倫山 柴永知 柴永忠

議定地址:河西堡鎮(zhèn)西莊子村柴作仁住宅

議定時間:陽歷公元一九九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陰歷丁丑年仲夏月任寅日

水源木本之思,人孰無之,欲識宗支源流世系分派,端有賴于譜,想先人應敘之于前也,惜乎久而失傳。安 幼領父訓口傳祖宗遷派事因與敘譜之意,奈有志焉而未逮,偶于辛酉元旦(辛酉年為1921和1981年)與于族叔 諱 明、遠者叩拜新節(jié),見五世祖奉祀神軸歷代輩次確有可據,不覺欣然喜曰:吾之家譜由是而可敘也,明、遠二叔因以敘譜之役責,安 夫何能辭,于是采諸縣志,考之簡編及祖父之言,錄為成書,用為敘譜之役。我岳氏一族本山西洪洞縣人也,元末明初,屢遭喪亂,山左土滿,奉遷我予,是為序。

來自:龍山園丁>《文化》

推一薦:發(fā)原創(chuàng)得獎金,“原創(chuàng)獎勵計劃”來了!

0條評論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朱氏家譜序言(朱清莙編撰)

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家譜和族譜作為記述一個家族的起源、郡望、繁衍、名人、遷徙以及發(fā)展的歷史,不僅涵蓋姓氏源流、族規(guī)家訓、禮俗儀式等內容,還涉及一些重要事件及重要人物,蘊涵著大量歷史...

熱烈祝賀胡橋《王氏家譜》成功修訂,隆重舉行發(fā)放儀式!

熱烈祝賀胡橋《王氏家譜》成功修訂,隆重舉行發(fā)放儀式!4月18日上午9:30,胡橋辦事處胡橋村《王氏族譜》修訂成功并舉行家譜發(fā)放儀式。據...

尊宗敬祖,興我商氏宗族——陽谷東唐 商保印

尊宗敬祖,興我商氏宗族——陽谷東唐 商保印。在此,請允許我代表陽谷商坑、東唐分支的商氏族人向本屆大會的召開致以最熱烈的祝賀!我想,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懷,商氏族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祖祖輩輩將...

修家譜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家譜序言怎么寫?

修家譜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家譜序言怎么寫?以前聽說過有關家譜的事,一般那些以前的名門望族才有,就像前段時間,有個姓曹的人拿本家譜說是曹操的后代,后來專家介入,好像還真是。修家譜其實感覺和編...

你好,方氏宗親!

你好,方氏宗親!"巍巍振風塔,悠悠長江濱,一品譜局修家譜,九州大地傳家聲。家譜是瑰寶,祖先是我們膜拜的神"。正當一品譜局迎著長...

焦氏書稿丨[36]泌陽譜會(4-2)

焦氏書稿丨[36]泌陽譜會(4-2)” 焦玉峰發(fā)言: 各位焦氏宗親:大家好!首先感謝留政宗親為我們搭建的這個平臺,同時感謝泌陽宗親...

老祖宗傳下來的王氏族譜!姓王的一定要看看!

曹管曹氏家譜續(xù)修公告

曹管曹氏家譜續(xù)修公告?!虏苁霞易逋麜?各位宗親: 我曹管曹氏宗譜是上世紀初最后一次續(xù)修,已近百年,現有族人商議續(xù)修。我曹氏“德星堂”這一支系,傳由江西瓦家壩遷來合肥南鄉(xiāng)千年古鎮(zhèn)三...

族譜修編步驟

第一種情況修譜很簡單,記下傳說,重點選擇介紹一些本姓歷史名人,在外地的同姓家譜中匯集一些正向的內容如家規(guī)家訓等,世系表只能寫到...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二

如下:

毗陵蘇氏族譜

眉山派世表

第一世

涇,字號無考。配 氏。子一,欽。

第二世

涇之子,欽,隱居不仕。配黃氏,享年無考,七月十日卒。子五:祈、福、禮、祐、祜。

第三世

欽長子,祈,配 氏,無出。

次子,福,配 氏。子三:宗夏、宗藝、宗玫。

三子,…

…… ……

第六世

…三子,洵,字明允,號老泉,謚文安,著有文詩行世。以軾贈太子太師。配程氏,追封陳國太夫人,卒于治平丙午。子二,軾、轍。

毗陵總世表

第一世

文安公長子,軾,字子瞻,號東坡,謚文忠。景祐丙子十二月十九日卯時生,建中靖國元年辛巳七月二十八日卒,壽六十有六。葬河南汝州郟城縣溝臺鄉(xiāng)上端里。配青州王方之女,追封通義郡君。繼娶亦王氏,追封同安郡君。子女:邁、迨、過。

次子,轍,字子由,號穎濱,謚文定,寶元戊寅四月十二日生。子三:遲、適、遠。

第二世

文公長子,邁,字伯遠…

…… ……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三

在延令陳氏敦行堂祭祖暨續(xù)修宗譜頒譜慶典上的發(fā)言 各位來賓、各位宗親: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輩第33世孫陳凱,在33世孫中本算不上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有成,讓我發(fā)言確實誠惶誠恐。

編修家譜是家族發(fā)展歷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譜已有兩年有余,編委會的長輩做了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編委會的前輩和倡議、關心、支持修譜工作的所有宗親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著歷史變遷、時代發(fā)展,我們敦行堂陳氏宗親流動性非常大,有些宗親可能已遷徙至千里、萬里之外了,編修家譜意義重大。

家譜具有傳承文明、正史補正、宣揚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觀本族,一世祖請于朝而作家譜,宋高宗賜金錢譜,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動。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譜序中寫到“家聲四銳,赫赫播揚,世不乏人”使我等眾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讀了,總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xxx先生說過:“由于家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的傳統(tǒng)觀念,應當加以發(fā)揚和利用?!?/p>

我想,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懷,陳氏族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祖祖輩輩將家譜的繕修工作延續(xù)到了今天,并以此來教育后代銘記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親緣??樧V、修譜、續(xù)譜,彰顯的正是不忘歷史、頌揚祖先、傳承族風、激勵后人的思想和精神。這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家族振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四

公元xxx家譜 祖屋地址 xxx年歲次xxx年春

序言(范文)

時代輪轉,人口日多,社會變革,事物日繁,兼新陳代謝定律,人欲知以往事,無不賴文字記載,傳綿稽查,故國家有國史,籍改歷史盛衰與人文概況。

公元xxx年歲次xxx年春

x氏族譜章程草案(范文)

一、 宗旨:堅決遵守黨紀國法,加強團結、創(chuàng)新、和諧、發(fā)展,弘揚中國文化傳統(tǒng)(清明)節(jié)。

二、 族訓: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嚴謹文明、勤奮樸實、尊老愛幼、共同發(fā)展。

三、 制度:

(1) 各支族選舉成立代表會,代表3-5人,并由支族代表選舉成立龍氏聯族代表會,設常務理事組13-15人,分工為名譽理事1人,副理事3-5人,顧問、文書、財會、組織、宣傳、監(jiān)查、青年、婦女等統(tǒng)一領導,分工負責。各支族代表、聯族理事,均實行2-3年改選和義務職責,廉潔奉公,為民服務。

(2) 開會學習,每年2-3次,年終總結,表彰先進。

(3) 每年逢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費用自籌,帳目公布。

四、 族規(guī):

(1) 堅決遵守黨和政府方針、政策、法令,加強政治、經濟、文化學習交流與合作,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社會。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五

各位宗長、宗親!來賓們!大家上午好!

清明時節(jié),鳥語花香,和風送暖,今天我們歡聚-堂。在這里隆重舉行馬氏家譜發(fā)譜慶典活動。這是我們沅江馬氏的-件大喜事,更是由長沙水渡河遷居至沅江的崇云公子孫一次大聚會,大盛事!出席這次慶典的.有《馬氏家譜》全體編委會成員。馬氏第二十派祖:金階公后裔、和生公后裔、桂先公后裔、少良公后裔、樹榮公后裔、輔朝公后裔、星庭公后裔、松云公后裔、如海公后裔等。

一、馬氏家譜發(fā)譜慶典正式開始。鳴炮!

1、全體起立!向家譜行注目禮!

2、頒發(fā)家譜!

3、向扶風堂馬氏歷代宗親行鞠躬禮!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水渡河馬氏歷經時代風霜,有過輝煌燦爛的家史;出過幾多雄才英賢,官宦達人,族譜不修,家世將被淹沒。編修家譜是

全體沅江馬氏人的愿望。大平盛世,編國史,修家譜,順乎大勢。經過近一年的努力,終于園滿完成了這一功在當代,利于千秋的大業(yè)。

二、歡迎馬氏家譜總編馬伏田老先生作編修工作情況講話(鼓掌)

三、歡迎馬兵先生講話(鼓掌)

四、歡迎馬躍光先生講話(鼓掌)

五、歡迎來賓代表講話?。ü恼疲?/p>

六、歡迎宗親代表講話?。ü恼疲?/p>

七、祭祖儀式

敬領家譜,昭穆分明,敬祖慕宗,家業(yè)昌盛,瓜瓞綿延,人丁興旺,發(fā)揚光大,傳承萬年!

祝:各位宗長,各位宗親身體健康,合家幸福,吉祥如意 !發(fā)譜慶典活動圓滿成功!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六

各位來賓、各位宗親: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輩第33世孫xx,在33世孫中本算不上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有成,讓我發(fā)言確實誠惶誠恐。

編修家譜是家族發(fā)展歷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譜已有兩年有余,編委會的長輩做了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編委會的前輩和倡議、關心、支持修譜工作的所有宗親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著歷史變遷、時代發(fā)展,我們敦行堂陳氏宗親流動性非常大,有些宗親可能已遷徙至千里、萬里之外了,編修家譜意義重大。

家譜具有傳承文明、正史補正、宣揚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觀本族,一世祖請于朝而作家譜,宋高宗賜金錢譜,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動。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譜序中寫到“家聲四銳,赫赫播揚,世不乏人”使我等眾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讀了,總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xxx先生說過:“由于家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的傳統(tǒng)觀念,應當加以發(fā)揚和利用?!?/p>

我想,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懷,陳氏族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祖祖輩輩將家譜的繕修工作延續(xù)到了今天,并以此來教育后代銘記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親緣??樧V、修譜、續(xù)譜,彰顯的正是不忘歷史、頌揚祖先、傳承族風、激勵后人的思想和精神。這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家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基石。作為陳氏后輩和所有前輩一樣,我熱切期望全族宗親人同努力,把我們的家譜、家族發(fā)揚光大,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族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動力。有宗親曾提議修建陳氏宗祠,我本人非常贊成,并愿力盡所能予以支持。

為了更好地推動今后宗祠修建、宗親聯系及與其它堂號陳氏或其它姓氏宗族交流,建議本次會議就成立“敦行堂宗親聯席會秘書處”予以討論。希望各地敦行堂陳氏后裔在今后要加強聯系、互相鼓勵、互相學習,為弘揚陳氏家族的優(yōu)良族風不斷努力,為當地和家鄉(xiāng)的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家族繁榮富強,各位來賓、各位宗親幸福安康!謝謝!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七

(式樣一:陳敘式)

第一世(思字輩)

黃思寶,孟瓊長子,字寶一,元至元二十四年丁亥歲(1287年)二月初二日子時生,至正元年辛巳歲(1341年)五月十三午時歿,葬九峰桃花坪坐北朝南。妣朱氏,元至元二十五年戊子歲(1288年)二月十九日子時生,至正三年癸未歲(1343年)五月初五日子時歿,合葬夫墓。生子二:宗受、宗漢。

第二世(宗字輩)

黃宗受,思寶長子,字受輕,元至大元年戊申正月十七日辰時生,至正十二年壬辰歲四月初四丑時歿,葬本屋后山壬山丙向。妣張氏,元至大二年己酉歲十月初九日未時生,至正二十七年丁未歲三月十五日子時歿,葬本屋后山癸山丁向。生子三:益貴、益富、益得。

黃宗漢,思寶次子,未詳。

第三世(益字輩)

黃益貴,宗受長子,字顯耀,元元統(tǒng)元年癸酉歲十二月十九日子時生,明洪武十五年壬戌歲三月初一日午時歿,葬本屋后山亥山巳向。妣朱氏,元元統(tǒng)二年甲戌歲四月初八丑時生,明洪武十八年乙丑歲九月十九日亥時歿,葬本屋下邊土地山向后詳。生子一:仲隆。繼妣謝氏,元元統(tǒng)二年甲戌歲六月初六丑時生,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歲七月初七巳時歿,合葬夫墓。生一女適甘。

黃益富,宗受次子,生歿葬后詳。

黃益得,宗受三子,生歿葬未詳。

第四世(仲字輩)

黃仲隆,益貴之子,字行義,元至正二十二年壬寅歲十二月十九日巳時生,明永樂十九年辛丑歲三月十九日午時歿,葬塘沖附祖墓山亥山巳向。妣王氏,元至正二十五年乙巳歲正月十九日巳時生,明永樂十六年戊戌歲正月十五日子時,歿葬合夫墓。生子四:惟斌、惟政、惟通、惟泰;女一適吳。

第五世(惟字輩)

黃惟斌,仲隆長子,字勢賢,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九月二十一日子時生,景泰元年庚午六月初六日辰時歿,葬附父墓亥山巳向。妣丁氏,明洪武二十一年戊辰歲七月十二日午時生,景泰三年壬申歲三月二十日子時歿。葬合夫墓。生子三:志澄、志清、志萬;女一適江。

黃惟政,仲隆次子,字勢廉,明洪武三十一年戊寅歲四月初八日子時生,歿葬附祖山父墓處。妣歐氏,明永樂四年丙戌歲三月十五日寅時生,葬合夫墓。

黃惟通,仲隆三子,字生歿未詳,葬三棗陵。

黃惟泰,仲隆四子,未調。

第六世(志字輩)

黃志澄,惟斌長子,明永樂十九年辛丑歲四月十四日巳時生,歿葬郎洞嶺楊桃山甲山庚向,有碑。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八

今年我族準備新修家譜,我將要參與其中的一部分工作,為了做好工作,本人查閱了一部分史料,考究了幾部比較完整的家譜,積累了一點書寫家譜的小知識,現總結并共享出來,錯誤難免,以期拋磚引玉、共同進步!

家譜(或稱族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家譜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國史,地志,族譜)之一,屬珍貴的人文資料,對于歷史學、民俗學、人口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獨特功能。

一、家譜的結構

家譜的結構千差萬別,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哪些老的繁瑣的框架結構,應該有所取舍,作為一個現代家譜,我覺得有以下六部分就夠了。

(一)序

序言很重要,每次修譜都有一篇序言,它幾乎是一部譜的象征和門面,它反映了該次修譜的指導思想和價值觀念.主要是通過另一個或另幾個人的眼光來看待這本族譜。序言撰寫者一般是主編,但也可以請本族德高望重或學識淵博的人士撰寫。新序在前面,舊的序也要包含在內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簡介

即使是對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簡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內容有:本次修譜的族史背景;此次編碼的依據;家族的整體情況、歷史變遷、當前分布及人數;本族宗派、字輩,即記錄每一代人起名規(guī)則;祖墳所在地、祖墳中各代分布圖;對祖先事考查、考證??套V凡例、本族譜本次創(chuàng)修(修訂)參與人員、時間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九

各位來賓、各位長輩、各位族親:

大家好!

今天,我們舉行盛大儀式,祭告皇天厚土、列祖列宗,為xxxx支脈重修族譜。

人之有祖,正如水之有源,木之有本,水流千里不舍其源,樹高萬丈不離其根。我xxx氏家族源遠流長,歷史上出了不少成功人士。飲水思源,葉落歸根,尋根訪祖,承繼發(fā)揚祖業(yè),是我xxxx氏后裔之傳統(tǒng)美德。修族譜、立排行的目的就是為了正本清源,尊祖敬宗,使長幼有序、尊卑有份;是為了追念先人創(chuàng)業(yè)之艱辛,弘揚先人優(yōu)秀文化和精神傳承,加強道德教育,建設和諧家園;是為了加強族人間的聯系溝通,增進情誼,增強團結,共同發(fā)展;更是為了使我xxx氏家族更加興旺發(fā)達、枝繁葉茂!

借此機會,我謹代表我自己,向倡導發(fā)起重修族譜事宜并付出辛勤勞動的會長xxx,副會長xxx、xxx、xxx及理事會各成員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真誠的感謝!對社會賢達及各位師傅的指導幫助,表示真誠的感謝!向關心理解和大力支持這項工作的各位族親表示忠心的感謝!

族譜是一個家族的生命史,是一個家族的傳家寶,是子子孫孫的根系所在,是維系家族和睦的紐帶。本次我族重修族譜,凝聚了大家的智慧和心血,希望大家通過這次大團圓、大聚會,能在思想、精神和感情上進一步唇齒相依、水乳交融,在經濟、文化、生活等方面加強交流,促進溝通。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同心同德,精誠協作,續(xù)寫我族的綿繡篇章,共創(chuàng)xxx氏后裔的現代輝煌。我堅信,全體族親有志氣、有信心、有智慧、有能力,必將大有作為!

在此,我們祈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祈愿我們xxx氏家族人丁興旺、英才輩出!祈愿各族親全家幸福、萬事如意!謝謝!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

制定者:黃冬富、黃滔

一、編號目的

建立中華黃氏統(tǒng)譜,用于各支派進行編號,便于統(tǒng)譜后快速查找各支派支譜。編號作用如下:

(1)從編號可以看出始祖年代、遷徙源流、還有目前主要繁衍地;

(2)各支派可自行編譜,但封面增加統(tǒng)一支派編號便于各地各支派按照所屬支派順序實現族譜入統(tǒng)《中華黃氏統(tǒng)譜》。

二、編號式樣

始祖年代+始遷祖1+始遷祖2+始遷祖3+……+始遷祖n+地區(qū)編號

(1) 為了凸顯黃氏中繁衍眾多的顯祖或名垂青史的賢達,編號中可以增加非始遷祖的黃氏顯祖和賢達,如編號解釋例子中的黃天爵,雖非始遷之祖,但是后裔眾多;還有分寧的黃庭堅,雖非始遷祖,但是為黃氏賢達,且后裔眾多。

(2) 編號中的省市縣鎮(zhèn)以支派公認核心之地或始遷之地為準;

三、編號示范

四、編號解析

五、始祖年代編號查詢

實際遷居祖所在年代編號

六、地區(qū)編號

根據中國行政區(qū)劃代碼制定。

來自: 老朋友1945> 《家譜家規(guī)家訓》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顏氏家譜 - 字輩排序 (僅供參考,地域差別可能存在歷史記載不同)

顏氏家譜。主要有清代譜序,顏氏宗傳總論,顏氏世系及行輩,顏氏族譜世系一至六十五代。該書收錄了《東魯郡顏氏族譜總序》、《東魯郡顏氏宗子世譜》、《德化碩磔泗濱顏氏譜序》、《永春東山顏氏譜序》...

集大成的《開閩忠懿王氏族譜》

集大成的《開閩忠懿王氏族譜》武平王氏宗親?!吨臆餐跏献遄V》的主要內容,包括序(復閩祀祖記)、德政碑、重修王氏家乘跋、諸公紀事、瑯邪王氏入閩記、大明景泰四年重修系、仕閩通譜、先世系考、族譜...

族譜中的“輩”字淺議

字輩,表示家族輩分的字,俗稱輩分、班派、昭穆等。字輩是古人在取名時,為了區(qū)分族人之間的長幼、尊卑,表明世系血統(tǒng)順序,專門選用一些有吉祥寓意的字詞,使后裔子孫按輩字取名,一輩一字,世次分明...

江西撫州地區(qū)黃氏支派

黃 安,黃賈長子,號文所。14世 黃 睿,黃瑕長子,字叔良,葬本里犬眠窠,地師黃點腳下葬,唐司天臺照云昨夜象星授月角下地山人黃腳,差官。黃遇和,黃巽次子,字濟春,行十二,生雍熙元年甲申(984年...

譜事通|族譜的譜名是如何命名的?

統(tǒng)譜:將分散于各地的同族各支派統(tǒng)編于一譜或多個雖不是同一家族,卻因是同一姓氏而聯合修譜的家族??傋V:將分散于各地的同族各支派統(tǒng)編于一譜或多個雖不是同一家族,卻因是同一姓氏而聯合修譜的...

湖北省余氏典籍(4)

湖北省余氏典籍(4)珍公長子稔公世系。一、諫草堂大成譜與新洲東西分余氏宗譜記載的源流大體一致,并均記有宋朝禮部尚書奭公所題江西武...

在百九公裔世研討會上的發(fā)言要點

見《全州蔣氏源流》記載源流為:六十世?!傲?、蔣伯英你們千五公后裔各老譜明白記載:譜序(2)粵稽蔣氏…………自漢蔣琰宰于零陵封樂安郡遺派先世。南宋(公元960)離亂艱逃四方……。蔣伯英這歷史很清楚...

黃氏漳臺譜牒對接

黃傳度為蘇派始祖,黃傳護為漳派始祖,黃傳保為潮派始祖,后人稱為xxx三黃派xxx。接著,有翰林編修番陽劉衜撰《三黃族譜跋》、賜進士出身承書郎都給事中金浦吳源于成化庚子春三月朔撰《題三黃族...

改修家譜勵雙杰

也有顯現兩個意思的,如民國三十五年江西廬陵《古井張氏六次續(xù)修通譜》,民國二十六年湖南《衡陽渣坪劉氏第一期合修族譜》,民國二十一...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

微信掃碼,在手機上查看選中內容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一

來源:寧鄉(xiāng)雙觀黃氏

主要是用來記述本姓來源、本族的歷史淵源、始祖、世派、遷徙、各支派間關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還可以包括建祠情況、族長更替情況等。

成化年間

● 始祖黃元鑑自湘鄉(xiāng)遷寧鄉(xiāng)之雙觀

● 定子孫命行十字:立志朝顯仕,文光射斗麗。

弘治2年己酉

● 黃元鑑卒,子立綱年四十一歲。

正德6年辛未

● 東十一月十四日,立綱卒,長子志仁年三是歲。

嘉靖35年丙辰

● 春二月二十二日,志仁卒,長子朝榮年三十四歲。

嘉靖41年壬戌

● 冬十一月二十三日,志清卒。

萬歷11年癸未

● 春三月二十一日,朝榮卒,子顯益年三十二歲。

萬歷29年辛丑

● 江西吉水黃氏桐岡之宗黃德興續(xù)修譜成。

● 始議建矛家山墓祠

天啟元年辛酉

● 春三月初五日,黃顯益長子黃棟卒。

崇禎6年癸酉

● 春三月十一日,黃顯益卒,長孫黃文獻年三十八歲。

崇禎16年癸未

● 冬十一月十一日,黃錦殉難。

順治三年丙戌

● 夏六月十二日,黃文獻卒,子光先年二十四歲。

順治11年甲午

● 黃鐸稟縣王均水鄉(xiāng)田為下則

康熙8年己酉

● 黃文弟稟縣權修學宮。

康熙14年己卯

● 秋九月二十八日,黃光先卒,字日炫年二十一歲。

康熙17年戊午

● 黃光璧稟縣復舊驛。

● 黃文達手錄世系。

● 以黃文沛為族正。

康熙35年丙子

● 始建始祖祠于茅家山,顏曰敦倫堂。主議黃光璧(仲玉)、黃光珍(昇彝);督事黃光映(瑞生)、黃光琳(潤若)、黃光明(自旭)、黃日鴻(儀吉)、黃日炳(復旦,光璧之子)、黃日煇(允文)

● 定宗子主祭儀

● 定祧法

康熙51年壬辰

秋七月始祀始祖于茅家山祠堂。

康熙52年癸巳

● 春二月二十六日,黃日炫卒,長子堳年三十四歲。

● 始立兩族正,以黃光珍副黃文沛。

● 秋八月初四日,黃日烶、黃日炯始議修寧鄉(xiāng)黃氏族譜。

● 黃日烜如吉水錄桐岡舊譜歸。

● 黃日烜以不睦率一房別族。

● 定命行二十字。

康熙57年戊戌

● 秋,譜成

康熙58年己亥

● 黃堳卒,長子世任十八歲。

雍正12年甲寅

● 春三月三日,族正文沛卒,以壎為族正。

● 始稟請旌節(jié)孝。

乾隆2年丁巳

● 茅家山祠堂(毀)

乾隆4年己未

● 秋七月,重建祠堂成薦新。

乾隆6年辛酉

● 醵祭榖。

● 始立總管錢榖司。

● 冬十二月十一日族正黃光珍卒,以黃日烶為族正。

乾隆8年癸亥

● 以榖貸取歲息供祀事。

● 具祭器。

● 定祭禮。

● 茅家山墓崩。

乾隆15年庚午

● 春二月初九日,買祭田。

● 冬十二月十六日,族正黃日烶卒,以黃日煊(耀純)維族正。

乾隆16年辛未

● 冬十月干支朔,黃日燦捐田供祀事。

● 以黃境(羲上)總管錢榖。

乾隆18年癸酉

● 夏五月十五日,族正黃壎卒,以黃理為族正。

乾隆20年乙亥

● 茅家山墓崩。

● 冬十二月二十一日遷祖墓于祿家塘始祖墓山。

乾隆28年癸未

● 夏六月十九日,族正黃日煊卒,以黃境為族正,兼總管,黃以琳(貢三)副總管

● 始立互稽法

● 茅家山祠堂(毀)

乾隆34年己丑

● 族正黃境議遷建祠堂于祿家塘。

● 醵費

乾隆35年庚寅

● 祿家塘祠堂成,秋八月二十五日薦。

乾隆38年癸巳

● 閏月初七日,族正黃理卒,以黃日贊(次襄)為族正。

乾隆39年甲午

● 秋八月二十五日黃日楷(入表)兄弟以其貫山田售于祠。

● 議重修族譜,開譜館。

乾隆40年乙未

● 春三月清明節(jié),諭族人醵譜費。

● 冬十一月癸未朔,顯忠裔以其墓田捐入于祠。

乾隆41年丙申

● 冬十月甲子,黃日新(大銘)以其袋子嶺園宅售于祠。

乾隆43年戊戌

● 秋八月壬午,黃世銘(浴三)之婦劉氏以其屯塘田捐入于祠。

● 始置倉于龍口橋。

乾隆46年辛丑

● 黃建治(策安)自浙江假歸。

● 頒祠規(guī)

● 增祭器

● 刊家約

● 更命行二十字

● 更定譜例

● 圖祠堂

● 始議立生生譜如生譜法

乾隆48年癸卯

● 冬十月,重修族譜成

乾隆49年甲辰

● 冬十月辛卯,族正黃境卒,以黃世鈐(金山)為族正,黃境子黃世錕維總管。

嘉慶4年己未

● 冬十月丙戌朔,族正黃日贊卒,以黃建寅(文虎)為族正。

● 十一月乙丑,副總管黃琳卒,以黃世德(村滋)副總管。

嘉慶5年庚申

● 冬十月丁未,買祭田。

嘉慶6年辛巳

● 冬十二月丁卯,續(xù)買屋場灣田。

嘉慶10年乙丑

● 春三月,始議與祭子孫醵冊費。

嘉慶16年辛未

● 夏五月丁巳,總管黃世錕卒,以黃建純(粹然)維總管。

● 秋九月甲辰,族正黃建寅卒,黃閣(交蘷)維族正。

嘉慶22年丁丑

● 春三月丁未,族正黃世鈐卒,以黃建衷(時之)為族正。

道光元年辛巳

● 冬十二月丁丑朔,黃建葏(錫朋)以其六家塘田售入于祠。

● 冬十月,黃建煊(巽之)以田捐入于祠。

● 始議歲薦無后而有裨于祠者。

道光4年甲申

● 夏六月乙亥,族正黃建衷卒,黃建漣(漪園)為族正。

● 冬十月辛卯,黃懋恭(鳴謙)、黃懋修(德潤)以其寶竹塘田售入于祠。

道光9年己丑

● 春,議續(xù)修族譜。

道光10年庚寅

● 秋七月丁卯,副總管黃世德卒,以黃世?。ㄊ咳海└笨偣?。

● 冬十月乙未,黃閣卒,以黃建岡(陟高)為族正。

道光12年壬辰

● 申祠規(guī)。

● 增祭器

● 夏四月壬辰,續(xù)修族譜成。

道光16年丙申

● 春三活躍丙戌,黃懋修(爾樓)以其山捐入于祠。

道光19年己亥

● 春三月壬申,黃建熿(允吉)之妻周氏及夫從子黃懋傳(嵩道)各以其貫山田售入于祠。

道光20年庚子

● 夏四月己卯,黃世俊卒,以黃懋淇(春樓)為副總管。

● 五月辛卯,黃建煇(貞吉)割其貫山田售入于祠。

民國7年戊午

● 秋七月戊戌,以黃培學為總管,黃培基(伯衡)副之,以黃錫疇(仲范)為族正。

● 族正黃培學老,以黃錫哻為族正。

民國8年己未

● 春三月戌子,開議五修族譜。

民國9年庚申

● 春二月癸巳,申譜議

● 秋八月丁酉,黃懋典主修族譜。

● 戊戌開譜館,以黃勳(宇儀)、黃紹勳(葆卿)、黃培知譜事。

● 諭各房房長彙冊

民國10年辛酉

● 春二月戊戌清明,各房底冊彙齊

● 夏六月丁酉,世系編成

● 秋七月辛亥,以黃培基為總管,黃錫仁(季麟)副之。

● 戊午開刷印。

● 增祭器

● 冬十月丁卯各書表成

● 乙酉,議復族學

● 黃錫哻辭族正

● 以黃培直(竹筠)知譜事。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二

公元xxx家譜 祖屋地址 xxx年歲次xxx年春

序言(范文)

時代輪轉,人口日多,社會變革,事物日繁,兼新陳代謝定律,人欲知以往事,無不賴文字記載,傳綿稽查,故國家有國史,籍改歷史盛衰與人文概況。

公元xxx年歲次xxx年春

x氏族譜章程草案(范文)

一、 宗旨:堅決遵守黨紀國法,加強團結、創(chuàng)新、和諧、發(fā)展,弘揚中國文化傳統(tǒng)(清明)

二、 族訓: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嚴謹文明、勤奮樸實、尊老愛幼、共同發(fā)展。

三、 制度:

(1) 各支族選舉成立代表會,代表3-5人,并由支族代表選舉成立龍氏聯族代表會,

設常務理事組13-15人,分工為名譽理事1人,副理事3-5人,顧問、文書、財會、組織、宣傳、監(jiān)查、青年、婦女等統(tǒng)一領導,分工負責。各支族代表、聯族理事,均實行2-3年改選和義務職責,廉潔奉公,為民服務。

(2) 開會學習,每年2-3次,年終總結,表彰先進。

(3) 每年逢清明節(jié),祭祖掃墓,費用自籌,帳目公布。

四、 族規(guī):

(1) 堅決遵守黨和政府方針、政策、法令,加強政治、經濟、文化學習交流與合作,

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社會。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三

譜 序

泱泱華夏、民族之源、文明昌盛。施甸縣何元大山羅玉甲世系家族之木、枝繁葉茂,溯源源遠。

緬懷先人、追遠祖德、秉承先祖?zhèn)鹘y(tǒng)、繼承家業(yè)、傳承家規(guī)、以勵后人,實為族人之眾望。

而今,族人戶戶人丁興旺,四方散落,為以防后世之人隨年歲久遠,相遇不相識,相識不相知、相知而長幼不分、輩分難辨;雖一本之親,卻難究同本之源,而今編撰家譜,上以敬宗,下以規(guī)族。將家史整理成文、圖,以便后人考究追遠。

家人編撰家譜心切,追遠祖德心意之誠,特托付于我寫譜,以彌補家族無譜之憾,以慰藉家人尋根之情,以報先祖血脈之緣,以感召親人念祖之心。使其家風祖德流芳后世,鞭策后代,不忘根本,繼往開來,發(fā)揚祖上傳統(tǒng),開創(chuàng)未來之輝煌,以此報水源木本之恩澤,是為序也。

雖我寫譜心意之誠,可謂盡心盡力,可寫譜實為首次,加之因考究家族史需要進行大量文字實物及其書刊

史料等的收集甄別,因時間不夠,實地考究走訪不廣、不透,敘寫不全、不真、不妥、不實,錯誤在所難免,特敬請知情人士及長輩、族人、后人加以考究、修編、斧正,我不甚感激。

尤其是在整理敘寫《譜論》、及《族源探究》章節(jié)中我倍感寫譜責任之重大,哪里是我先祖的發(fā)脈地?我既怕寫譜把無關內容牽強附會進去、把家史寫得云里來霧里去而使后人一片迷茫,又怕相關家史的文獻資料搜集得不夠,只言片語云云毫無寫譜的價值及意義。所以,在撰編過程中,我把與本族相關的歷史文化、祖上口傳相近的文史資料、傳說、他族家譜、選擇性整理于本家譜中,以便為后人考證、探究族源家史提供研究的線索及方向。先祖祖籍是否真正為今江西省,何時入滇?族別原先是否為真正的少數民族彝族?傳說中由江西帶來葬于大山大寨子村東頭的祖人骨灰始末緣由,及族人喪生持續(xù)12年之久的烏土寨打城墻亂戰(zhàn)內幕疑問一直困擾著后人心思。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四

人名快速查閱表,是按世次區(qū)分的族內所有人丁姓名的排列,通過姓名可以迅速找到人丁世系介紹所在頁碼。補充目錄的不足。

俊伯 157

詢謀 157

因公 157

珍公 157

琛公 157

琮公 157

琳公 157

遂公 157

旺公 158

進公 158

拱公 158

遵公 160

襲公 160

白公 435

二公 160

翼公 160

宣公 160

弼公 160

十九 435

澤公 160

藻公 160

滂公 160

漸公 160

七九 435

唐發(fā) 161

唐岳 161

唐裔 161

唐臣 161

唐輔 161

唐卿 161

六三 435

10世

顗公 161

穎公 161

顆公 161

順公 161

頩公 161

五公 435

11世

幼一 163

幼二 163

幼三 163

呂公 437

12世

開一 163

開三 163

廣公 437

13世

至二 163

至四 163

至五 163

春公 437

14世

敬一 163

祥二 437

15世

寶真 163

通海 437

16世

順一 166

順二 166

17世

天洪 166

天涪 166

天興 166

18世

敦慶 167

敦金 167

敦玉 167

敦滿 167

敦堂 167

敦志 167

19世

雍德 167

雍延 167

雍琳 168

20世

睦棉 168

睦福 168

睦齊 168

睦河 168

睦源 168

睦汛 168

睦榮 168

21世

友儉 172

友值 172

友榜 182

友橋 182

友梁 182

友寅 192

22世

高金 172

高仁 172

高澧 172

高勝 172

高任 172

高勝 182

高成 182

高禮 182

高用 182

高仁 183

高朝 192

高忠 192

高思 192

23世

玉樓 173

玉榜 173

玉柱 173

玉棣 173

玉先 173

玉珂 173

玉訓 173

玉林 173

玉啟 173

玉椿 173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五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宗親: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今天,我們在此隆重舉行《李氏族譜》發(fā)行大會,是李氏宗族的一件盛事。參加大會的有為編纂族譜而付出艱辛努力的各位族人,也有為我們這次續(xù)修而慷慨解囊的各位宗親,還有工作在各行各業(yè)對續(xù)修予以大力支持和關心的市區(qū)領導。在這里,我代表李氏宗族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國有史,縣有志,家有譜。在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冊中,蘊藏了每一個華夏兒女的根和源。編修家譜就是梳理我們家族發(fā)展壯大的歷史脈絡,就是探尋我們祖先繁衍生息的歷史腳印,就是繼承我們家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修撰這部家譜,既彰顯了我們李氏宗族飲水思源、不忘祖宗的信念,又為撰寫國史、編修方志提供了資料,是件惠澤一方的好事,值得熱烈慶賀!

現在,我們族譜修成,對歷代世系,有文字敘述,有世系吊圖,還有老派合新派,理順了上下左右的血緣關系,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利用宗譜來尋找自己的位置,對號入座。因此,希望所有宗親以此愛家、愛族、愛國,教育每一位李氏后人承前人教義、走正大道路、創(chuàng)宏大家業(yè),不斷壯大我們李氏門庭,讓全族欣欣向榮,家家興旺發(fā)達,人人事業(yè)有成。這是我們李氏宗族的共同愿望!

最后,祝全體李族宗親和各位來賓朋友們身體健康,合家歡樂!

謝謝大家。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六

尊敬的各位宗親:

大家好!期盼已久的聯絡族誼會議在深圳勝利召開了,在此,謹代表族譜統(tǒng)修理事會向不遠千里前來參加會議的所有宗親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五華卓氏族譜的統(tǒng)修,自1990年左右開始倡議以來,歷經了近五代人的努力,今天終于修成正果了。在此,我們不應忘記那些已經逝去,為卓氏族譜的統(tǒng)修默默奉獻的所有宗親,如:鳳嶺仲興公脈的初仁、金姐、章生、煥州、煥仁等;紅星樂洞仲貴公脈的樹庭、際清等;磨坊德宣公脈的漢初等,正是有了他們曾經的努力,為我們今天五華卓氏族譜的統(tǒng)修打下了基礎,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勝利成果,在此,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向這些前輩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此次五華卓氏族譜統(tǒng)修取得圓滿成功,是各地宗親精誠團結,鼎力襄助的`成果,此次統(tǒng)譜的成功出版,影響深遠。此次統(tǒng)修五華卓氏族譜,進一步理順了五華卓氏三大支系近700多年來的傳承脈絡,更對2000多年前卓氏受姓始祖卓滑的世系,在結合全國宗族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相關探究;特別是對近2000多年來卓氏在政治、經濟、文化諸多方面的發(fā)展資料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所以說,族譜是教化后人,激勵后輩上進的最好教材。

族譜是家族文化高度濃縮的產物,如族譜中的族規(guī)、家訓、對聯、箴言、詞賦、名人錄、大事記、祭文、祝文、習俗禮儀等都是教化后人的重要而實用的教材。文化興則家族興,我們相信,卓氏譜牒的成功統(tǒng)修,將為推動卓氏家族的未來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最后,借此次在深圳龍華召開聯絡族誼會議之機,我要向所有參與五華卓氏族譜統(tǒng)修的每一位宗親表示感謝。因為你們憑著是卓氏家族中的一員的使命感默默地奉獻;因為你們的高風亮節(jié),義務工作,卓氏族譜得以早日告竣。您們的無私,成就了卓氏家族的偉大!

謹此,謝謝大家!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七

在延令陳氏敦行堂祭祖暨續(xù)修宗譜頒譜慶典上的發(fā)言 各位來賓、各位宗親: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字輩第33世孫陳凱,在33世孫中本算不上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有成,讓我發(fā)言確實誠惶誠恐。

編修家譜是家族發(fā)展歷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譜已有兩年有余,編委會的長輩做了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編委會的前輩和倡議、關心、支持修譜工作的所有宗親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著歷史變遷、時代發(fā)展,我們敦行堂陳氏宗親流動性非常大,有些宗親可能已遷徙至千里、萬里之外了,編修家譜意義重大。

家譜具有傳承文明、正史補正、宣揚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觀本族,一世祖請于朝而作家譜,宋高宗賜金錢譜,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動。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譜序中寫到“家聲四銳,赫赫播揚,世不乏人”使我等眾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讀了,總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xxx先生說過:“由于家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的傳統(tǒng)觀念,應當加以發(fā)揚和利用?!?/p>

我想,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懷,陳氏族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祖祖輩輩將家譜的繕修工作延續(xù)到了今天,并以此來教育后代銘記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親緣??樧V、修譜、續(xù)譜,彰顯的正是不忘歷史、頌揚祖先、傳承族風、激勵后人的思想和精神。這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家族振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八

各位宗親:

今天是公元20xx年4月日。農歷戊戌年二月二十日清明節(jié)。

陽春三月暖,大地復清明。在這個風和日麗的時刻,我們嶧陽賈氏后人,懷著對列祖列宗的崇敬之心情,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

六百多年前,我?guī)F陽賈氏始祖得真祖,因明初戰(zhàn)亂,攜家南遷于嶧縣東南古蘭城店西坊上村,生四子,公于嶧陽為始祖,在這里墾荒種地,建設家園,生息繁衍,最后長眠于北大莊子東新阡。

越七世,三近公于明嘉靖戊午高中省魁,隆慶戊辰又高中進士,因其文彩卓著,入選翰林院,成為庶吉士。由此嶧陽賈氏名震齊魯,揚名海外,成為魯南地區(qū)公認的名門望族。

樹高千丈必有根,水流萬里必有源。祭祀先祖,追憶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今天我們來到這里尋根祭祖,旨在緬懷先祖恩德,追憶先人,告慰先祖在天之靈,團結聯絡各支宗親,共敘血緣親情,共話美好未來。物有報本之心,人有思祖之情。飲水定當思源,為人不忘根本。

我?guī)F陽賈氏家族和其他氏族一樣,屹立于民族之林,為國家之興旺,民族之崛起,齊家治國,勵志修行。先輩們給我們留下了自強不息、拼搏奮進的寶貴的精神瑰寶,我們一定要繼續(xù)發(fā)揚下去。

無論走到那里,我們都是血脈相連、手足相親的`一家人,通過這次祭祖活動,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分居在各地家人的聯系,團結往來,鞏固和發(fā)展相互之間的親密聯系,給后人做出應有的榜樣,繼承和發(fā)揚我?guī)F陽賈氏先祖的傳統(tǒng)美德,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謝謝大家!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十九

各位宗親:

我是侯氏家族排行16世孫侯體剛,我很高興代表侯氏宗親五修族譜領導小組作大會講話。我們今天喜聚江蘇豐縣侯老家,共同商議五修樹德堂侯氏族譜,這是一次宗親團聚、敘情敘誼的大喜事,是一次光宗耀祖、揚我英名的大好事,也是一次功德無量、后世永記的侯氏盛事,參加今天修譜大會的有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等一百多個村莊的宗親熱心人,我代表五修族譜理事會,向各位宗親的到來表示感謝,向做了大量前期工作的理事會成員表示感謝,向積極參與籌備今天這個大會的各位宗親表示感謝!

按照理事會的安排,今天由我來講一講咱們五修族譜的工作。

大家知道,我們侯氏家族來到豐縣已經600多年,歷經戰(zhàn)爭饑餓、風災雨漶、改革開放,我們的家族人口越來越多,前景越來越好,為國家、為地方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涌現出很多兩院院士、知名企業(yè)家和問政一方的地方官員,更多的侯氏宗親創(chuàng)業(yè)有為、事業(yè)有成、積極進取、生活小康、家庭和睦,有的是行業(yè)的勞模,有的是單位的先進,有的是鄰居的模范,為我們家族贏得了榮譽,贏得了美名,贏得了威信,這是侯氏大家族的榮耀。五修族譜,是新時代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是增強家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需要,是承前啟后、開創(chuàng)未來的需要。

首先,從大的方面說,可以說是三個有利于,即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發(fā)展,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團結統(tǒng)一,有利于中華民族特色的保護和延續(xù)。

其次,從小的方面說,對于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家譜記載著每個家族的來龍去脈,記載著家族的祖先從哪里來到哪里去,記載著家族的遷移發(fā)展、興衰更替。許多沒有家譜的人,除了在世的父母、祖父母外,往上幾輩的祖宗就不知道了,這種情況很普遍。這不僅是你一個家庭的遺憾,也是整個家族的遺憾。所以,家譜具有尊祖、敬宗、收族和教化的功用,可以使后代人明白自己的祖宗、祖先,可以起到團結家族的作用,有利于家庭、家族和社會的和諧;可以對子孫后代起到傳承的教化的作用。歷史上各姓各族對修譜都極為重視,過去的傳統(tǒng)是每隔30年就要重修、續(xù)修一次。現在我國南方包括東南亞一些華人中,還都繼承著這個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是個好的傳統(tǒng),我們也應當繼承下來。

第三、從對樹德堂侯氏大家族來說,同樣是一件意義很大的事。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修譜是三十年一大續(xù),二十年一小續(xù),我們的家譜上次是1991年修訂,到現在是24年,為什么提出五修?我給大家做個說明,統(tǒng)一一下思想。一個原因是現在形勢發(fā)展很快,人的思想越來越現代,生活方式也在轉變,老傳統(tǒng)、老習慣在逐步丟失,年輕人丟的更快,說文雅點就是傳統(tǒng)文化被越來越多的人放棄,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多次號召學古典文化,背唐詩宋詞,拜孔子,讀《論語》,都在抓這個東西,大家說當緊不當緊?形勢在變,我們的思想也要變,得跟上趟,現在不抓緊,以后修譜難度會越來越大,這是現在提出修譜的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先進地區(qū)經濟高速發(fā)展,我們農村多數年輕人到外地務工打工,長年累月很少回到家鄉(xiāng),也有很多已經在外地買房安家,我們的家譜里面二十二三歲的年輕人沒有名字,他們在外地遇到侯氏宗親因為不懂家譜有時會鬧笑話,讓人看不起?,F在修譜,一方面把這二十多年生的孩子納入家譜,同時也是開展家族教育、強化家族意識的很好機會,年輕人帶著家譜哪怕住天南海北,再遠他也知道樹德堂,他也有歸宗歸族意識。各位宗親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F在修譜的第三個原因,我接觸到的很多侯氏宗親都有一個共識,盛世修譜,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他們說一大批講傳統(tǒng)、有威望、家族意識強、熱心公益事業(yè)的老年人還在,他們是家族的寶貴財富,我們要抓緊時間開發(fā)利用,我被他們的赤子之心感動,大家都在為侯氏家族的事赤心向前,為了侯氏宗親,我決心擔起這個重任,帶領理事會成員,和各位宗親一起,把侯氏族譜修成一個質量上乘、印刷精美、五十年不落后的精品,盡心盡力,完成五修任務,讓侯氏宗親滿意。

目前,我們附近地區(qū)的侯姓人口分布在將近一百多個村,人口眾多,四修族譜時給我們留下一個很好的基礎,經過理事會商議,這次五修族譜有這樣幾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件事,選好班子。辦事,首先要有人,要有牽頭組織的人,還要有具體辦事的人。牽頭組織的人必須是德高望重、有影響力、有號召力,熱愛家族事業(yè)有奉獻精神。辦事的人必須是:人熱心、能奉獻、有威望、有能力。半個月前,我和我們侯氏家族的20多個人先聚了一下,一房到五房各房都有代表參加,初步商議了五修族譜方案,成立了理事會,由我等7人組成,下設6個活動小組,一到五房都明確了一個負責聯系人,負責從各村落實一到兩個能勝任工作的擔任牽頭人,可以說,我們的班子已經搭好,今天會后就開始全面進入工作。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弄清底數。這個底數,包括四修的底數、五修的底數。順便說一下,誰要是無論在豐縣還是外地,發(fā)現了一修、二修的族譜,一定要及時提供信息,想法復印下來,花再多的錢我想辦法,無論再大的代價我們都要收集到手。四修的族譜,如果大家發(fā)現有排錯的順序、打錯的字,要根據新摸的底數在五修上一一更正過來,錯誤不能以訛傳訛,在我們的手上再犯下去。五修的底數,一定要摸清楚,名字問清楚,不要寫錯字、白字,不能自以為是,想當然,新的錯誤一產生一錯就是幾十年,大家都是講究人,我們都要個好名聲,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這個問題一定要注意。另外再明確兩個問題:一是男女都上譜。過去的家譜只記男的,女的不上家譜。我們這次按照男女平等的原則,男女都上譜。雖然增加了工作量,但我們做的是關系到侯氏宗親千秋萬代的大事,是侯氏家族綿延有序的大事,值得勞動,值得付出,值得驕傲。二是我們從這次開始增加二門的族譜。目前掌握的情況,二門主要分布在安徽碭山、山東陽谷等地,他們多次積極和我聯絡,表達認宗歸族的意愿,我也征求了很多人的意見,大家都認為很好,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家族在壯大,這是五修族譜辦的一件大喜事,請大家支持配合。

第三件事,時間安排。請各位宗親記住三個時間節(jié)點,第一個時間,入譜截止時間是今年12月31日,此后出生的不再入譜;第二個時間,各村匯總的吊線圖11月25日之前交到各房聯系人手里,然后開始排版校對;第三個時間,校對截止和確定印刷數量時間是12月31日,有12月份新出生的孩子,在12月份校對時把資料補齊,元月份校對最后一遍后開始印刷。家譜印好以后,每房保存一套,捐助500元以上的每個家庭保存一套,這些不再收費。除此之外,想領家譜的要在12月25日前報上名單,價格根據印刷成本收取。最終的印刷數量12月31號前一定要確定,請各位宗親做好工作,多征求意見,滿足大家特別是遷到外地的宗親保留族譜的愿望,我們力爭春節(jié)前發(fā)下去,五修族譜順利結束。

第四件事,費用情況??紤]到物價因素和各項開支,根據理事會商量的意見,健在的侯氏宗親入譜,每人收10塊錢,有能力、有意愿者歡迎捐助,捐助500元以上的在族譜上留名。如果我們侯氏宗親有的確實生活困難,或有其他情況,大家不要強人所難,費用可以不收取,名字照錄,但匯總交款時一定要寫個情況說明交給各房聯絡人。具體內容由本法布置。

五修族譜,各位宗親擔子很重,我理解大家心情,也相信大家能力,為確保高質量完成編修任務,不出任何差錯,力爭把族譜修成傳承歷史、宗親全面、卷本適宜、內容扼要、文字簡潔、花費較少、便以查看的一本好家譜,我作為總牽頭人代表理事會提幾點要求。

第一點要求,統(tǒng)一思想,滿懷信心。這次五修族譜,有國家深化改革、社會迅猛發(fā)展的大好形勢,有侯氏宗親尋根問祖、完善家譜的共同愿望,有在座的各位宗親熱情高漲、勉力而為的不懈努力,可以說,我們今天是順勢而為,符合形勢發(fā)展,順應家族需求,我們要滿懷團結的愿望、堅定的信念、必勝的信心,我們一定能夠完成這個光榮艱巨的任務。

第二點要求,各司其職,擔當責任。理事會成員要團結一致,擔起重任,有話講桌面,有事多商量,要發(fā)揮帶頭作用,做好群眾表率,多關注,多支持,無私心,不懈怠,要像辦自家家庭的事情一樣看待,要有感恩思想,感恩祖宗的榮耀,感恩宗親的信任。各工作組承上啟下,非常關鍵,要明確自己的擔子,認清自己的責任,按照理事會的安排,一個號子喊到底,指到哪,打到哪,全力以赴,克勤克儉。各房聯系人事情瑣碎,工作任務重,大家都是熱心人,接了這副擔子就要挑好,要標準高,多費心,能吃苦,不要怕麻煩,要把事情盡量考慮周全。各村都有一兩個牽頭人,你們在一線,事無巨細都要經手,你們的工作是修好族譜的基礎工作,就像蓋大樓,你們打的是地基,這個環(huán)節(jié)工作做不好,以后的所有工作都是白費勁,大家要有好的態(tài)度,要有耐心,帶感情做事,善于溝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發(fā)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要怕麻煩,我們的族譜修好了,一個莊的外姓會佩服你們,侯氏宗親會感謝你們,侯氏的后代會記住你們!

第三點要求,胸懷宗親,慎之又慎。我們雖然不能說做的是千秋偉業(yè),但對侯氏宗族來講,也是在擔當歷史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我們侯氏宗親今天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無論是處在五修族譜的哪個崗位,負責哪項工作,我們都要有感恩之心,感恩時代,感恩祖宗,感恩信任,有了感恩之心,你就有了目標,有了勁頭;都要有寬容之心,寬容別人的差錯,寬容別人的誤解,寬容別人的不配合,這樣心態(tài)才會平和,事情才會順利,才會少些煩惱;都要有敬畏之心,敬畏歷史,敬畏祖宗,敬畏侯氏宗親,工作要如履薄冰,不該得的堅決不能得,不該要的堅決不能要,要保證清正廉潔,財務上不能出現任何問題,每一筆賬都要清清楚楚;都要有進取之心,工作要高定位,高標準,好上再好,力求完美。

各位宗親,通過這次會議,我們一定要統(tǒng)一思想,堅定信心,加強團結和溝通,增加凝聚力、向心力、戰(zhàn)斗力。因為我們血管里流淌著同一祖先的血,我們是一脈相承的宗親,所以,更應該相親與共、肝膽相照,齊心協力、團結協作,共同完成五修族譜的任務。我們堅信,只要全體宗親團結一致,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我們做不成的事情,可以相信,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修譜任務一定能夠完成!我們相信,有各位宗親的努力,侯氏家族一定會積極向上,充滿活力,一定會走向繁榮,更加昌盛,在實現中國夢的征途上,侯氏家族一定會同心同德,攜手共進,繼往開來,蒸蒸日上!

最后,衷心祝愿各位宗親事業(yè)興旺,心情舒暢,家庭幸福,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二十

凡例又稱譜例,主要是闡述家譜的纂修原則和體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譜在每一次續(xù)修時都會訂出若干條適合社會潮流與需要的規(guī)則,以作為修譜時所要遵循的原則。

一、本譜為繁衍于□□省□□地區(qū)的□□黃氏支譜。

二、本譜資料來源:

一參考□□□等主修《□□黃氏□修族譜》編纂

一參考□□□等主修《□□黃氏支譜》編纂

三、本譜時間范圍:

世系上溯自□□□公,下限止於公元□□□□年,凡歷約□□□□年。

四、本譜宗旨:

以“敬宗收族,弘揚祖德,正本清源,理順脈絡,教育后代,耀國榮族”為宗旨,運用歷史唯物史觀記述族情,力求思想性、科學性、資料性相統(tǒng)一,反映黃氏風貌和支派特色。

五、續(xù)譜原則:

一舊譜照錄,舊譜中的錯誤處不進行更改,設考證欄目詳細羅列錯誤之處。

一遵循信以傳信,疑以傳疑的修譜原則,力求源流世系之銜接有序。其間有未盡明確者,暫存間斷待考,不采納無根據之推斷,以尊重史實。

一客觀反映家族的繁衍生息,遷徙分化、榮衰升沉的史實,不夸張、不溢美,注重史料稽考,力求資料豐富。

一各房人眾,取字命名難免雷同,卑犯尊諱改卑不改尊,生犯死諱改生不改沒,微犯顯諱改微不改顯,若房異支分者不拘此例。凡改易者仍須記載其原名,以便今后查考。

六、本譜紀年原則:

一舊譜涉及之紀年,照譜不變,必要之處加公元紀年補注;

一新譜涉及之紀年,凡屬清宣統(tǒng)三年(公元一九○九年)以前之紀年,沿用朝代年號紀年法,用括號加注公元紀年;凡屬xxx三十八年以前之紀年,以(中華)民國某年紀年;凡屬公元一九四九年以后之紀年,以公元某年紀年。

七、本譜書寫術語:

一妻書“娶”某姓某名,已故書“配”某姓某名,未婚書“聘”,續(xù)玄書“繼娶”,妾書“副室”;妻妾已出或改適者,例書“生卒不詳”;

一女已嫁者書“適”某姓某名,許聘者書“字”某姓某名,未許聘者書“待字”;改嫁者書前不書后。

一凡遷徙無定音,問久疏者,援例注“遠出無考”;

一卒年六十以上者書“享壽”,未及歷史者書“享年”;未滿七歲者曰“殤”

一生卒年月日時未知者書“生卒未詳”,生卒時辰未知書“吉時”,葬未詳者書“葬未詳”或“空山名坐向”

八、本譜入譜人員范圍:

一凡本族黃姓成員,不論男女,無論婚生、非婚生,均可入譜;

一本族男姓上異姓門的或本族女子在家招贅的,如果其子女姓黃則入譜;子女異姓不入譜。

一本族男姓娶入女子參與本族繁衍,入譜。本族女性夫婿入譜,以明確血脈流轉。

一若黃姓男子亡故,其配偶在家招夫,子女又姓黃的,按本族支丁入譜;子女他姓的不入譜;配偶另嫁他人的,子女又姓黃的,按本族支丁入譜;子女他姓的不入譜。

一撫養(yǎng)異姓子女為后,改為黃姓的可入譜。

九、本譜瓜瓞圖式規(guī)范:

一垂絲圖八派一提,男婦身后無傳者,下用黑圈,以杜冒充之弊。

一男女過繼的,瓜瓞圖上按過入的記載。如某甲,系某乙所生,過繼給某丙,則在瓜瓞圖上記為某丙所出。撫養(yǎng)異姓子女為后的仍可入譜,在瓜瓞圖上不記載。

十、本譜世編書寫規(guī)范:

一成年男姓:記載某公之子或女、名、曾用名、派名、字、號、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時、居住地、供職處所、婚配日期、配偶姓名。已故的要載明卒于何年葬于何地。男姓上異姓門的,子女異姓的記載下一代詳情,再下一代只記出生。

一男性配偶:記載姓、名、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時、生育幾子幾女。何地何人之女。已故的要載明卒于何年葬于何地。夫在離婚或夫死再醮,書其生年不書沒葬。

一成年女姓:記載某公之子或女、名、曾用名、派名、字、號、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時、供職處所、婚配日期、配偶姓名,生育幾子幾女,記載下一代詳情,再下一代只記出生。已故的要載明卒于何年葬于何地。

一女姓配偶:記載姓、名、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時。何地何人之子。

一尚未成家的年輕人和孩子:某公之子或女、名、曾用名、字、別號、出生公元年干支年月日時、出生地、籍貫、最高學歷、何時何校何專業(yè)畢業(yè)或在讀、若是中小學生就填某校畢業(yè)或在讀即可。

一同族男女過繼的,過出和過入均記載。撫養(yǎng)異姓子女為后的仍可入譜,在世編上記載,但本人拒絕入譜的除外。

十一、人物錄及傳記:

一歷代進士、舉人、貢生;近代、現代、當代研究生、碩士、博士;行政職務正副局長,鄉(xiāng)鎮(zhèn)長以上;軍職校官以上,以及高級工程師、農藝師、經濟師、會計師、律師、主治醫(yī)師、高級及特級中學教師、教授、副教授、名記者、作家、藝術家,實業(yè)家、名人等,不論男女均列入人物錄。

一本著生不立傳的原則,歷代先賢史籍有載者及當代已故名人對社會有重大貢獻者、均予立傳。

一劣跡昭彰者,應點明其過,以警后世。

十二、譜成冊編定各房字號各宜珍藏,務宜小心謹守,不得貪財,私與他人。新譜告成,舊譜仍需妥善保存。

十三、修譜期限:

一族譜三十年為一世,宜十五年三服內各支修,三十年五服內小宗支修,六十年五服外大宗修,秉筆必舉公正賢能,輯錄方為無弊。

一小修可只收集支丁資料,不編印譜書,每六十年應予大修,編印譜書。

一凡有族人倡修者,同宗應予支持。

十四、本譜以“□□□□□......”為取名派語。

播放一個家譜推薦的電視劇篇二十一

在延令陳氏敦行堂祭祖暨續(xù)修宗譜頒譜慶典上的發(fā)言各位來賓、各位宗親:

大家上午好!

我是x字輩第xx世xxx,在xx世算不上學業(yè)有成、事業(yè)有成,讓我發(fā)言確實誠惶誠恐。

編修家譜是家族發(fā)展歷程中的大事,我知道修譜已有兩年有余,編委會的長輩做了許多艱苦細致的工作。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今天,我首先向編委會的前輩和倡議、關心、支持修譜工作的所有宗親致以崇高的敬意!

隨著歷史變遷、時代發(fā)展,我們敦行堂陳氏宗親流動性非常大,有些宗親可能已遷徙至千里、萬里之外了,編修家譜意義重大。

家譜具有傳承文明、正史補正、宣揚名人、聚宗睦族等作用。觀本族,一世祖請于朝而作家譜,宋高宗賜金錢譜,并命史官汪藻作序,令我非常感動。史臣汪藻承圣上之命在族譜序中寫到“家聲四銳,赫赫播揚,世不乏人”使我等眾后生深受鼓舞。序文我不一一宣讀了,總之看完全文深有感悟。xxx先生說過:“由于家族的團結,擴充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這是中國人才有的良好的傳統(tǒng)觀念,應當加以發(fā)揚和利用。”

我想,也正是基于這種情懷,陳氏族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祖祖輩輩將家譜的繕修工作延續(xù)到了今天,并以此來教育后代銘記祖先、不忘根源,厚德敦行凝聚親緣。繕譜、修譜、續(xù)譜,彰顯的正是不忘歷史、頌揚祖先、傳承族風、激勵后人的思想和精神。這與當今社會所倡導的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社會是一脈相承的,可以說家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堅強基石。作為陳氏后輩和所有前輩一樣,我熱切期望全族宗親人同努力,把我們的家譜、家族發(fā)揚光大,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為族人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的動力。有宗親曾提議修建陳氏宗祠,我本人非常贊成,并愿力盡所能予以支持。為了更好地推動今后宗祠修建、宗親聯系及與其它堂號陳氏或其它姓氏宗族交流,建議本次會議就成立“敦行堂宗親聯席會秘書處”予以討論。希望各地敦行堂陳氏后裔在今后要加強聯系、互相鼓勵、互相學習,為弘揚陳氏家族的優(yōu)良族風不斷努力,為當地和家鄉(xiāng)的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力量!

最后,衷心祝愿家族繁榮富強,各位來賓、各位宗親幸福安康!謝謝!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2282158.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