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感想寫下來吧。讀后感書寫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樣才能寫一篇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優(yōu)秀的讀后感范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一
故事講述了四個人物,嗅嗅,匆匆,唧唧,哼哼。他們在面對從有吃不盡的奶酪,到毫無奶酪,從安逸到逆境時,作出的決定和判斷。
人性是多面的。我們也許會像嗅嗅,及早嗅出變化的氣息;也許會像匆匆,迅速開始行動;也許會像哼哼,因為害怕變化而否認和拒絕變化;又也許會像唧唧,當他看到變化會使事情變得更好時,能及時調(diào)整自己,去適應變化。
我在想,我會像書中的哪個人物呢?我不像嗅嗅,也不像匆匆,因為我做事,有時還不夠當機立斷。也許我會更像唧唧,當意識到只有改變才能能使事情變得更好時,我會去試著改變,因為我不愿意讓我活在逆境中。
很多人,包括我,在某些時候,都很像哼哼,只愿意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因為害怕,而不愿意去改變,不愿意前進。每個人都希望有安全感,他們怕改變會帶來麻煩,對自己不利??墒?,如果像哼哼一樣不去改變,只會使事情更糟。
人生就像《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個故事一樣,每個人都一直在尋找著屬于自己的那塊奶酪。作者寫出了我們多面的人性,寫出了我們?nèi)松猛咀钫鎸嵉膶懻铡?/p>
想完這一切,我抬起頭,仰望窗外蔚藍的天空,對自己提了一個問題:那我應該怎么做,才能使事情變得更好呢?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二
中國古文言:變則通,通則達。這本書以一個小故事和聽故事的人的對話形式闡述,對這六個字進行了更深層,更詳細,更符合現(xiàn)代人生存的解析。
我并不認為這是一本單純的管理類讀物,里面貫穿全書的觀點,更適合豐富完善個人修為。
當你做得的是內(nèi)向性工作的時候,比如藝術創(chuàng)作,這是你的常態(tài)。有一天你從事外向性事務了,比如銷售,你就得調(diào)整自己的狀態(tài)迎上去面對。調(diào)整后的狀態(tài),不是“非常態(tài)”,相反,如果用內(nèi)向型的處理方式對待現(xiàn)在的工作,才不可取。這不是一種值得悲觀的妥協(xié),如果是,有一天從外向型工作又回到當初封閉自我的創(chuàng)作形式里,豈不成了墮落。
改變自己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嘲笑自己的愚蠢,這樣才能對自己的過去釋然,從而迅速朝著新方向前進。也許,在有能力的時候自己主動改變要比被動調(diào)整好得多。
要想做出改變,最大的障礙來自于自身,除非自己想改變自己,否則一切也是枉然。如果在思想上對變化有所準備,而不是浪費時間否認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變化,那可能已經(jīng)找到了新的人生。及早注意細微的小變化,這會才會有助你適應即將到來的大變化。
如果不再恐懼,你會做什么?自己的恐懼只會使事情更加糟糕,因此不要再胡思亂想,向著新的方向進發(fā)。
當你克服了恐懼,就會感到輕松和自在!
不要害怕孤獨,不要被恐懼所控制,不要胡思亂想,滋生恐懼。但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被內(nèi)心的恐懼所俘獲,然而向著新的方向出發(fā)則會釋放掉內(nèi)心的恐懼。自己的大多數(shù)恐懼其實都是不理性的,會妨礙自己在必要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改變。
遲做總比不做好。在迷宮中搜尋總比停留在沒有奶酪的地方更有保障。要掌握主動權,而不是僅僅在消極的等待。朝著新的方向前進,你就會發(fā)現(xiàn)新的奶酪。不要再考慮自己會失去什么,而要考慮會取得什么新的收獲。
想象自己正在享受奶酪,這樣可以幫助你找到新的奶酪。只要相信自己能夠找到并且享用新的奶酪,你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三
今天我讀完了美國著名作家斯賓塞.約翰遜寫的《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真是受益匪淺!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個故事令人感動。故事講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事,由于奶酪不經(jīng)意的消失,使他們失去了生存的源泉,繼而他們各自做出不同的反應:嗅嗅和匆匆立即采取行動,適應變化;唧唧剛開始不能適應變化,后來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也加入了尋找奶酪的行列中;而哼哼呢?它的思維始終定格在原來的狀態(tài),至終仍不能接受這變化。故事的結局,除哼哼外的其他三位都在奶酪n站找到了自己所需的奶酪,而哼哼卻不愿變化,拒絕變化,永遠停留在奶酪c站……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學習中,我覺得“奶酪”更像我們要尋找的目標。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還要善于用多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細細品味的新“奶酪”。我曾害怕學習,希望學習中沒有疑難問題,不需要動腦筋思考,所以學習顯得比較機械。通過讀這本書,我懂得在以后的學習中,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將學習成績提高上去。
“奶酪”是人生存的資本,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奶酪”將無法生存。如果自己舍不得放棄舊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會失去意義,人生也會失去奮斗的目標。
我們應該做到隨著“奶酪”的移動而改變生活態(tài)度和方法,并且能從中得到新的快樂!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四
《誰動了我的奶酪》寫的是個可愛的寓言故事,每頁都配有主人翁滑稽可愛個性鮮明的漫畫形象??蓳?jù)說,就是這本不起眼的小書,在歐美創(chuàng)造了出版業(yè)的奇跡:自1998年9月出版后,兩年中銷售20xx萬冊,同時迅速躍居《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商業(yè)周刊》最暢銷圖書排行榜第一名。
書中主要講述4個人物---兩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兩個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一個迷宮里,奶酪是他們要追尋的東西。有一天,他們同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倉庫,便在其周圍構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見了!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心態(tài)暴露無疑:嗅嗅,匆匆隨變化而動,立刻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開始出去再尋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鮮更豐富的奶酪;兩個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煩惱叢生,始終無法接受奶酪已經(jīng)消失的殘酷現(xiàn)實。經(jīng)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唧唧終于沖破了思想的束縛,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漆黑的迷宮,并最終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卻仍在對蒼天的追問中郁郁寡歡……
老鼠嗅嗅和匆匆、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用來代表我們的不同方面,即我們簡單的一面和復雜的一面。我們每個人都具有這些不同的方面,不論我們的年齡、性別、種族和國籍如何?!懊詫m”代表著你花時間尋求著的東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工作的地方、生活的地方、或是生活中的`某種人際關系。在故事中你會發(fā)現(xiàn),當面對變化時兩個老鼠做的比兩個小矮人要好。因為它們總是把事情簡單化;而兩個小矮人所具有的復雜的腦筋和人類的情感,卻總是把事情變的復雜化。這并不是說老鼠比人更聰明,而是說有些事你過于復雜化的話反而會變的更糟。
在當今這個日新月異,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人會面對各種突來的變化,關鍵看你怎么去應對。本書告訴我們首先要清醒的認識,有時需要簡單的看待問題,以及靈敏快速的行動,你不必把事情過于復雜化,或一味的讓那些驚恐的念頭使自己感到慌亂;其次,必須要善于發(fā)現(xiàn)一開始發(fā)生的那些細微的變化,以便你為即將來臨的更大的變化做好準備;最重要的是只有當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念頭,并且勇于走出自己習慣的生活,去享受冒險帶來的喜悅的時候,你才會得到新成果帶給你的報酬和獎賞。還有一點必須承認,那就是阻止你發(fā)生改變的最大的制約因素就是你自己,只有自己發(fā)生了改變,事情才會開始好轉(zhuǎn)。生活不會遵從每個人的愿望去發(fā)展,改變隨時可能降臨,但積極的面對改變卻會讓你發(fā)現(xiàn)前景更加美好,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其實,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生活和學習中有太多的變化,變化無時無處不在發(fā)生,無論我們是否害怕變革的到來。如果我們能夠盡快調(diào)整自己適應變化,我們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當我們面對變化時,我們會害怕,會感到無所適從,這很正常。只要我們能夠認真科學的對待畏懼,它甚至可以幫助我們避開真正的危險。我們無須拒絕變化,我們完全可以改變對變化的態(tài)度,在變化中享受變化,擁抱變化,迎接變化。 從另一方面來說,“奶酪”是一種通過艱辛努力而獲得的優(yōu)越狀態(tài)?!澳汤摇笔且环N機遇,也是一種擁有的核心能力。我們該如何把握和擁有呢?作為一種換位思考,我們對于常常向往著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急,一日看盡長安花” 的輕狂和喜悅,卻難以體會“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李煜傷感情懷。作為這種對比,我們就需要把握今天,把握機會,學會細心保護和精心呵護,不要等手中的“奶酪”變酸、變壞,在無可奈何之中又驚羨別人的擁有。
生活在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每個人都要和時代同步,才能夠與時俱進,安身立命,因為個人的奶酪隨時會被他人拿走,被外界所移動,如果一味怨天尤人,只知道追問“誰動了我的奶酪?”,而不能夠很快適應新的變化,陷入困惑中不能自拔,固步自封,活在海市蜃樓般的“幻城”里面,不知覺悟,還自我安慰“面包會有的”,“奶酪會回來的”,到有一天,等發(fā)現(xiàn)失去的奶酪不會回來了,終會追悔不已的,因為不論面包也好,餡餅也好,奶酪也好,不會平白無故的從天而降,要想尋找到新的奶酪,就要學習兩只小老鼠“嗅嗅”和“匆匆”,立即穿上始終掛在脖子上的鞋子,馬上出去再尋找,簡單的思維往往能夠突破顧慮過多帶來的障礙,而走向光明,創(chuàng)造成功,重新獲得新鮮可口的奶酪。
當然奶酪只是個比喻,代表我們生命中的任何最想得到的東西,它可能是一份工作,也可能是金錢,愛情,幸福,健康或心靈的安寧,也或許是一種生活的意愿等等;迷宮代表著你花時間尋求著的東西所在的地方,它可以是你工作的機構,也可以是你生活的社區(qū),或是你生活中的某種人際關系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是一個可愛的故事,輕松愉快地便澄清了混沌的生活。當一位被變化所困惑的人坐在一面骯臟的鏡子前,希望看清自己的真面目而無法實現(xiàn)時,《誰動了我的奶酪》就像一位智者,用一條白毛巾從容不迫地擦去鏡子上的污跡,讓困惑者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所在。
從這本書中我還認識到變化是一種必然,而我們應該做的是,是在最大變化發(fā)生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古人所說的“居安思?!本褪沁@個意思吧? 以后的我,一定要擁有嗅嗅的靈敏嗅覺和匆匆的敏捷行動,并學會像“唧唧”一樣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獲得最好的心境去奮斗。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五
有四個小朋友:嗅嗅,匆匆,哼哼,唧唧,他們住在一座龐大的迷宮里。每天早上他們在迷宮里跑來跑去,去尋找它們最愛吃的奶酪,他們以為這些奶酪會永遠在那里??墒且惶煸绯?,奶酪突然不見了,一切都變了。
嗅嗅和匆匆是兩只老鼠,而哼哼和唧唧是兩個小矮人。他們每天都要在一個又大又復雜的迷宮中尋找奶酪。終于有一天,他們在迷宮中的奶酪c站發(fā)現(xiàn)了堆積如山的奶酪!從那以后.,哼哼和唧唧就改變了他們的習慣,他們每天都比老鼠們起得晚一點。
可是有天早上,當嗅嗅和匆匆到達奶酪c站時,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沒有奶酪了!但他們并不感到驚訝,向下一個奶酪站跑去。
過了好一會兒,哼哼和唧唧也來到了奶酪c站。他們無法相信這個事實,以為奶酪一定還在那,于是瘋狂的尋找著,絲毫沒有去找新奶酪的意思?!罢l動了我的奶酪?”哼哼聲嘶力竭的吶喊。他們就在那徒勞的等待著。
但是第二天,嗅嗅和匆匆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奶酪n站,開始享用新的奶酪了。
看到這里,我的大腦已經(jīng)開始浮想聯(lián)翩。我是一個教師子女,我的老師都會對我稍微好一點。我的第一任語文老師,在上課時會多次叫我發(fā)言,然后得到肯定。我想那應該就是奶酪,對全班同學都一樣,就是得到老師的表揚。漸漸我養(yǎng)成了不舉手的習慣,但老師還是會叫我,我也開始得意起來。哦,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在“奶酪c站”里了。后來老師慢慢變得很少叫我發(fā)言了。但我一點兒也沒發(fā)現(xiàn)。這時我看到書中的唧唧耐不住饑餓,一個人到迷宮中去尋找新的奶酪,并在墻上留了一句話:經(jīng)常聞一聞你的奶酪,你就會知道它是什么時候開始變質(zhì)的。我那時候怎么沒有聞到“奶酪變質(zhì)”了呢?我就像哼哼和唧唧一樣。
到了四年級,我們班換了一個老師,她一開始幾乎一次也沒有叫到我,后來她說了一句話:“不舉手的同學們,不要怪我沒有叫到你們,因為舉手的同學,我會注意到他們,才會多叫他們?!庇性S多的“嗅嗅”和“匆匆”已經(jīng)吃到“新奶酪”了,但是我想:我不舉手,老師肯定還會表揚我的。想到這里,我笑了笑,我真是和哼哼一樣固執(zhí)!
這時我看到唧唧又在墻上留下一句話:如果你不改變,你就會被淘汰。我們班愛舉手的同學都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我卻像一個中等生一樣呆坐著,真是太可笑了!這時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像唧唧一樣,學會自嘲。我開始試著舉手,但每次舉手都留猶豫,害怕答錯。終于,我鼓起勇氣將右手舉得高高的,此刻我感覺自己像個勇士,被叫到的一剎那,我感覺渾身輕松。這時我又看到了一句話,當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懼,你就會感到輕松自在。我會心的笑了。
那么,唧唧的結果如何?他當然找到了奶酪n站,并向老鼠一樣注意變化,并因變化而改變,而此刻,哼哼還在奶酪c站生悶氣呢。
同時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找到許多像這樣的例子。人們就是因為生活中的變化而不斷進步。
石油,大家都很熟悉,它被稱為“液體黃金”。在生活中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大部分的東西在制作中都用到了石油。像汽車用的汽油就是石油中提煉出來的。石油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資源。
但是,石油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早就預料到,石油總有一天會用光的。人類已經(jīng)嗅到奶酪開始變質(zhì)了,就像嗅嗅和匆匆一樣。緊接著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許多新資源,解決了石油用光的問題;風力,水力和太陽能,還有可再生的紙和塑料。人們發(fā)明了太陽能汽車,風力和水力發(fā)電,再生紙······這讓石油短缺不再是問題。如果現(xiàn)在還是像哼哼那樣原地不動,就會被淘汰。那是因為我們預見了奶酪的變質(zhì),現(xiàn)代科技才會進步,才會變得更好!
合上了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從這本書里學到很多。正是因為變化,人們才會得到更多奶酪。變化,讓我們不斷進步,變得更好!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六
閱讀是一門藝術,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樂趣,享受樂趣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書讀透,汲取其中的精髓,從而充實自己。今天,我讀完了《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
美國作家斯賓塞·約翰遜的《誰動了我的奶酪》,講述了四個主人公——小老鼠嗅嗅、匆匆,小矮人哼哼、唧唧。他們生活在迷宮里,以奶酪為食。有一天,他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儲量豐富的奶酪c站,便在其周圍開始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有一天,奶酪突然全部不翼而飛!這個突如其來的變化使他們的本性暴露無遺:嗅嗅和匆匆隨變化而變化,頭也不回地進入迷宮,并很快找到了貯藏有更多奶酪的奶酪n站;而小矮人面對變化卻猶豫不決,他們始終不愿面對現(xiàn)實,幻想著總有一天奶酪會回來的,他們整天郁郁寡歡。經(jīng)過了激烈的思想斗爭,唧唧終于穿上了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進入了漆黑的迷宮,踏上了未知的路,而哼哼依然接受不了現(xiàn)實。
奶酪是一個比喻,它代表了我們最想要的東西??梢允且环莨ぷ?,或是一份友情、一份健康,還可是優(yōu)良的成績……你的“奶酪”又是什么?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四個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你是像匆匆一樣隨機應變,還是和哼哼一樣猶豫不決?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一個多變的時代,每個人都可能面臨著和過去完全不同的境遇,如果你足夠細心,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奶酪”在不斷變化。假設有一天你的“奶酪”突然不翼而飛,沒有心理準備的你可能會手足無措,這時你會怎么做?猶豫?或是行動?你可能不能馬上采取行動來補救。這時,如果我們擁有匆匆和嗅嗅那種行動力、決心與勇氣,就會很容易找到下一塊“奶酪”,甚至還可能會發(fā)現(xiàn)下一個“奶酪n站”。
在失去“奶酪”的那一刻,如果沒有及時采取行動來補救,可能失去的就不僅僅是“奶酪”了?!靶袆?,只有行動,才能決定價值?!睕]有行動,何來所謂的結果?只有行動,才能在“迷宮”里逐步尋找“奶酪”。
當前方的道路一片漆黑時,我們需要將決定下得迅速、果斷。當你已經(jīng)失去“奶酪”了,你是在原地猶豫徘徊,還是義無反顧地踏上未知的路?你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做出你認為正確的選擇。只有這么做,才能盡快找回“奶酪”。
作家雨果說過:“一個有堅強心志的人,財產(chǎn)可被人掠奪,勇氣不能被人剝奪?!奔热灰呀?jīng)失去了“奶酪”,那就不能再失去尋找“奶酪”的勇氣,要克服恐懼與困難,不然你可能連出發(fā)的機會都沒有。
“不要為打碎的玻璃杯而傷心?!奔热灰呀?jīng)改變的事物我們無能為力,那么再傷心也無濟于事。我們要做的,是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尋找下一個機遇,果斷地踏上未知的路,不安于現(xiàn)狀,伺機而動。我們得到、擁有、失去“奶酪”,是必然的??偸浅两谑ァ澳汤摇钡耐纯嘀?,是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下一塊“奶酪”的。
生活從來不會遵從某個人的意愿,因為生活是平等的。變化隨時會發(fā)生,積極地面對變化會讓你發(fā)現(xiàn)更多“奶酪”,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新的“奶酪”就在不遠處,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
誰動了我的奶酪讀后感400字篇七
我閑時無聊便到新華書店逛了一圈,看著那些整齊排放的且看起來就不薄的各大名著,頓時覺得更加無味了。我本不是靜心之人,無法捧著那名著細細品讀,無奈感慨一句:我就是一俗人??!
剛抬腳欲走時,卻瞥見一抹明黃色,好奇著走了過去,抽出一看,不禁笑了,竟是也有這般的幼稚的書!封面是明黃色的,畫成奶酪的模樣,更是有兩個小矮人和兩只小老鼠在上面啃得歡快。既是無聊,便翻開來看看,扉頁上,作者倒是誠實,說是即興寫的一篇,不盼著被評得好,望讀過再議。我笑,讀過又能變了多少?
故事也很簡單,就是說兩個小矮人與兩只小老鼠在一座迷宮中尋找著奶酪,每次他們尋著奶酪,都能吃好一陣子,兩個小矮人便松懈了下來,而兩只小老鼠卻仍做好再次尋找的準備。直到有一天,奶酪吃完了,且有一些也壞了,腐了,丟棄了,兩個小矮人即變得茫然失措,他們繞著圈子想,奶酪哪去了,卻不再去找,而兩只小老鼠已經(jīng)穿上他們的運動鞋,去往下個地點找奶酪。之后的內(nèi)容便是兩個小矮人的所見所想,有些枯燥,但我卻有些欲罷不能,直到最后,看到其中一個小矮人決定動身去尋找奶酪我才覺得松了口氣。
為什么我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看作是那兩個小矮人呢?就好像有兩個小人在我的腦袋里據(jù)理力爭,是走還是停留?我有些悵然若失,覺得自己混沌了。翻到最后一頁,才看到作者還留了一段話:這個小故事送給那些迷茫的小朋友、大朋友或老朋友們,當我們不知要不要追尋夢想時,就好像這兩個小矮人不知要不要去尋找奶酪一樣,其實,有什么好迷茫的呢?這里沒有奶酪了,便要去尋找,夢想也是一樣,夢想不在這里,我們就要去追尋,當你開始了,你便成功了。
合上書,我呆楞了幾秒,稍后便釋懷。是啊,何必苦惱?沒有了,便去找尋,僅此而已。我環(huán)顧了一下,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手捧書本,一副沉浸其中的模樣,我默默地想:每個書中都是一座寶藏,今日,我已采到我的寶藏。放下書本,深吸口氣,又呼出,我轉(zhuǎn)身,邁著輕快的步伐。因為,我知道,前路,一片光明。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2415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