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一
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03時42分53.8秒,在中國河北省唐山、豐南一帶發(fā)生了強度里氏7.8級。這場發(fā)生于凌晨人們熟睡之時的地震,使得絕大部分人毫無防備,造成24.2萬人死亡,重傷16.4萬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電影唐山大地震觀后感,希望你喜歡。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愿。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電影講述的一個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發(fā)生時,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臨著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抉擇,當時看到她在廢墟上絕望的哭泣,不停地喊著:“都救,兩個都救?!钡臅r候,我的心似乎也跟著碎了,作為一個母親,每一個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棄不下的東西,俗話說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親,就更應該是這樣的了,最終,她做了一個決定,救弟弟方達(李晨)。
但是上天還是眷顧著姐姐方登(張靜初),讓姐姐奇跡般的生還了下來,還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輾轉(zhuǎn)間,32年過去了,2008年,正趕上汶川地震,當姐弟倆看到這場地震正在吞噬著人們的生命時,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經(jīng)歷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決然的趕赴災區(qū),挽救正在水深火熱里的人們。就在這時,姐弟倆終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當初母親的苦心,終于原諒了母親,最終,一家人終于團圓……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chǎn)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里的創(chuàng)傷。不過,最后,母女重逢又給人心里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于覺得——活著真好,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于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劇里方達對女友說了一句話:“我媽生了我三次,一次是把我生出來,第二次是我在三歲時的了肺炎,大夫說沒救了,可是我媽堅持讓他救我,第三次,就是地震。”聽了這話,我忽然覺得心頭一陣酸澀,親情,這是一個多么美好感人的感情。只有親情才永遠不會背叛你,才是你心靈永遠的港灣,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車到電影院,我提前調(diào)整了心態(tài),變得開開心心的,蹦蹦跳跳地向前走著,看到了《唐山大地震》的電影廣告,上面畫著的是一個小女孩站在一堆尸體上,四處張望著,眼神里充滿著迷茫和痛苦。我們來到影院里,剛坐好電影就開始播放了。
電影播放的是1967年7月26日晚上,唐山出現(xiàn)了地震的預兆,昆蟲、蛇都爬出來拼命地逃,雞飛狗跳,連池塘里的魚都要蹦出來逃生了,一會地光出現(xiàn)了,接著就發(fā)生了短短的23秒大地震,一霎那間,房屋成片成片地倒下,道路成塊成塊地塌陷,還在睡覺來不及逃生的人被石頭壓在廢墟下,跳樓逃生的人許多被砸死,哭叫聲、呼喊聲、呻吟聲響成一片,只有少數(shù)人幸存下來。這短短的23秒就使唐山變成一座埋葬了二十多萬生靈的廢墟,死氣沉沉,慘不忍睹。
有一位母親為了拯救孩子,在廢墟里用手不停地挖著石頭,砸傷的手臂上不停地流著鮮血,突然,工人們發(fā)現(xiàn)了她的女兒和兒子,問她救哪個,她說道:“兩個都救,兩個都救!”那位工人說:“只能救一個。”因為救姐姐會壓死弟弟,救弟弟會壓死姐姐。這苦澀的選擇,令這位母親十分痛苦,最后媽媽狠下心來說道“救弟弟?!边@幾個字讓姐姐方登原來在用石頭敲擊地面的聲音突然停了下來,眼里閃動著淚花,這個場景真令人心酸。過了一會弟弟被救出來了,可是那位母親還在哭,大聲斥責老天爺“你混蛋!”工人們勸母親快帶著孩子去醫(yī)療站,否則兩個孩子一個都得不到。母親絕望地把姐姐的“尸體”抱出來放在她爸爸的尸身邊。過了一會下起了滂沱大雨,從死亡邊緣醒過來的方登爬起來,看了看四周,發(fā)現(xiàn)全部都是尸體,她一個人走出這個地方,她站在門口,望著走來走去的軍人,希望有一個人能收留她,一個軍人走過來問她:“小朋友,你的父母呢?”她搖了搖頭,那位軍人便把她收養(yǎng)了。
32年過去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姐姐和弟弟都來到了抗震救災現(xiàn)場。在一次偶然的時候,姐弟倆相聚了,弟弟談起了唐山大地震和姐姐被壓在一塊石頭底下只能救一個人的事,這才使姐弟倆相認。到了最后,母女相聚的場面更是非常感人,坐在我身邊的大姐姐在那里偷偷地抹眼淚,我也是不停地在抽泣著。在這間廳里有不少人在抽泣,有的還大聲地哭了出來,因為他們的心被絞痛了,我也深深地感觸到了這廠地震的悲慘和這部電影的感染力。我深深地體會到: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家園,所以要好好珍惜它。我們一定要為祖國繁榮富強作出應有的貢獻,不要讓大自然重演這痛苦和悲慘的一幕。
《唐山大地震》看上去是一部災難片,實際上卻講述了一個親情和震后幸存者治愈心靈創(chuàng)傷的感人故事。在唐山大地震災難發(fā)生的23秒間,動搖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慘叫的人聲,強烈的視覺沖擊震撼人的心靈,一個年輕的母親在震后的廢墟中,水泥板的一段壓著龍鳳胎的姐姐,另一端壓著弟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這位年輕的母親,將如何抉擇?這是這部電影留給人性的一個難題。在“只能救一個”的萬難抉擇下,徐帆扮演的母親無助而絕望的喊出“救弟弟”幾個字時,壓在鋼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淚,呢喃著喊出最后一句“媽媽”,同樣也在黑暗中陷入了無助和絕望。23秒的地震災難,帶來了一個家庭32年的生離死別。對他們?nèi)齻€人來說,活下來只是這個故事的開始。
這注定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母親難以逃脫自責的負罪感,女兒也無法面對母親放棄自己的心靈創(chuàng)傷。這里的無解,并不是故事的無解,而是人性的無解。人類如何才能修復這種因災難或苦難帶來的人性扭曲?這是馮小剛拍攝這部影片,一直在真正面對的難題。父親死了,眼睛永遠的閉上了;母親和女兒雖然活了,但內(nèi)心的傷口卻一直張開著。人們在電影院中留下的淚水,不僅是為這對母女,更因為災難對生命和人性的傷害與扭曲。
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我流下了淚水,很多年沒有這種觀影的感覺了。但同時馮小剛最拿手的幽默元素依然存在:除去對于植入廣告的些許不滿外,兒子的那句“這里雞不缺,蛋也有的是”還是讓人忍俊不禁。但電影更多的是渲染了情感的力量,無論是對故事、畫面節(jié)奏的把握,還是對觀眾情緒的駕馭,馮小剛都顯示了他嫻熟的功力。對大地震的災難表現(xiàn),也處理的恰到好處,既形成了對故事發(fā)展的推動和壓力,也沒有過度的渲染,電影在意的是如何讓觀眾能設身處地走進角色的情感中,一旦與之呼應、合拍了,你自然會與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復雜的人性世界中。人們流下的淚水,其實是對自己人性的一次凈化,流出的不過是那些遮蔽人性的雜質(zhì)。
近百年來,中國有太多的苦難和災難,被遮蔽在人們的記憶之外。除了前兩年看過一部國產(chǎn)的反映臺風的災難片以外好像國內(nèi)沒什么值得記憶的災難片了。人們幾乎已經(jīng)遺忘了該如何用電影來表達苦難對人性的傷害??嚯y在公共話語中的失聲,使越來越多的人失去了直面不幸與悲傷的能力。天災人禍是我們無法避免的,就像《2012》一樣。天災在世人眼里承擔了一個惡的角色。其實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讓經(jīng)歷苦難的人發(fā)出聲音,不僅是對那些受難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著將那些個體的苦難記憶,轉(zhuǎn)化為民眾可以用來自我教育的公共記憶。它其實也是民眾間尋求文化認同的一種方式。這種記憶對一個民族,是最為重要的精神財富。因為對歷史的苦難記憶越深刻,就越能警示人們提放這種苦難的再度發(fā)生。當08年發(fā)生汶川大地震的時候,電影中顯示的救援場景和唐山地震有了天壤之別,整個民族對待災難的態(tài)度日臻成熟,災后的心靈重建是比實體重建更重要的一環(huán),溫總理的一句“大難興邦”道出了其中的真諦。
現(xiàn)在的科學水平還無法準確預報這種大的苦難和災難在何時何地發(fā)生,它往往在人們毫無提防的時候突然來臨,就像唐山、汶川、玉樹地震一樣。不愿面對傷疤和苦難的人們,卻要以這種更殘酷的方式,來面對歷史的蘇醒??嚯y的受害者,并不只是那些受傷害的個體,而是所有人的共同人性,所以對苦難的揭示和記憶,也是一種對創(chuàng)傷的安慰和人性的追尋?!短粕酱蟮卣稹肪褪沁@樣一部寓言,它用一個帶著體溫和血淚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苦難重壓下人性的尊嚴。那些死亡者的生命不會回來了,那些受難者的青春也不會回來了,但這種對于苦難的聆聽和見證,會讓我們對現(xiàn)實始終保持一份清醒。實際上,在這個麻木迷茫的年代,做一個對苦難歷史的記錄著和見證人,也是一份人性的行動和責任。
近期電影院里在熱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這是一部震動人心的大片,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雖然我沒有親身經(jīng)歷過唐山大地震的洗禮,卻感受過汶川大地震的傷痛。印象里也只有媽媽當年給我講的那些點點滴滴。我?guī)е洃?,懷著一顆堅強的心來到了影院觀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當年的情形為背景,細致的描寫了唐山一個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訴我們:生與死的距離到底有多遠?僅僅是在短暫的幾秒鐘里,一個繁榮而平靜的城市就灰飛煙滅,成了一片渺無聲息的廢墟。那一聲聲歇斯底里的吶喊,無不刺痛著我們每一顆心靈。夫妻之間的愛,生與死的相守;母子之間的愛如涓涓溪流、源遠流長。就在妻子在丈夫身邊不知所措那一剎那,突然聽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親像看到了希望那樣跑去救孩子,當救援隊發(fā)問“想好了沒呀,到底救哪個”時,那就像一只可惡的惡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親的肉,母親在無奈之下選擇了弟弟。也就是這一刻,女兒從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誤以為被母親放棄,不敢認真去愛,不敢相信愛,殊不知,她們的內(nèi)心其實是最飽滿、最真實的、生命可斷,情卻難了。追尋失去的,才彌足珍貴。因為生命,不應該在回憶里感嘆,應該真誠觸碰情感,彼此珍愛,認真的生活!而母親也因此為女兒歉疚一輩子。當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災區(qū)時,他們奇跡般的再次相遇,看著眼前的一幕幕畫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兒理解了母親的心痛,最終還是原諒了母親。
每一個觀看過這部影片的人,無不涌起情感的波瀾,無不感到心靈的悸動,從唐山到汶川地震,無論是影片還是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都讓我們感動于華夏子孫的大愛無私?!疤粕酱蟮卣稹睅Ыo我們的震撼也遠不止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臉也沒有露的滿身淤泥的解放軍,也是同樣值得我們尊敬的,他們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有的傷了,有的還奉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卻沒有一個人發(fā)出怨聲,都是無比堅強的沖上前去,與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難預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條心,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地震只是一個載體,它引領著我們追憶過去,呼喚情感的回歸。驚天動地,生死離別,告訴我們,地震是苦難的。但是,它又在歲月流逝之時,喚醒我們迷離脆弱的情感:活著,是一種幸福,愛,無可匹敵!
大地震曾經(jīng)使唐山人得到了全國人民的關愛,馮小剛將使唐山人得到全國人民的尊重!
一部史詩般的電影,一部反映人間大愛的電影,一部能使全場潸然淚下的電影。我不得不佩服馮導,他是一個不僅僅可以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導演,還是一個可以讓觀眾泣不成聲的導演?!短粕酱蟮卣稹诽魬?zhàn)你的淚腺!
劇中不僅用鏡頭語言表現(xiàn)了唐山大地震那使人震撼的23秒鐘,還用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xiàn)出的善良和豁達。
方達的姑姑善解人意,說服了奶奶,讓方達從遠去的長途車上下來,回去找媽媽。從元妮的神情到姑姑的一句“什么都沒有了,如果接走方達,元妮的唯一希望就沒了”,當觀眾們看到長途車停下,方達下車跑回媽媽的懷抱的時候,全場流淚!
……
不說這些情節(jié)對淚腺的挑戰(zhàn),全劇對唐山人在人類極端情況下所表現(xiàn)出的善良和豁達足以讓唐山人受到全國乃至全世界、全人類的尊重!當然,劇中陳道明飾演的養(yǎng)父同樣以豁達和愛心讓觀眾的眼淚縱容。
劇中僅表現(xiàn)了方達、方凳的一家人,這只是唐山二十四萬殉難者家庭中的一個。我相信,唐山千千萬萬個家庭都有著對生離死別的權威詮釋,都有著對生命、家庭、親情的最深刻理解,唐山擁有千百萬懂得人間大愛的人民!
片尾,一位華發(fā)老者對著地震紀念墻自語:“過兩天我再來看你?!敝篁T上自行車,慢慢離去,字幕:“宋守述,65歲,冶金礦山機械廠退休工人,地震中失去了父親、妹妹和兒子,兒子宋永杰年僅5歲?!边@個鏡頭使我震撼!使我對唐山、對唐山人肅然起敬!
看完《唐山大地震》,家里原本驚天動地的矛盾,在我心里變成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工作單位里的紛紛擾擾變成了早該飄散的煙云,生活常態(tài)中的一切變得那樣的渺小,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豁達地去面對生活吧!
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二
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qū)懸黄^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唐山大地震電影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帶著對唐山地震那場浩劫追思的想法,看完這部片子,真是令我感動得無法自已。借用別人點評的一句話“真實情感。一個母親的本能,兩個孩子的眷念,幾個家庭的真切。”任何一個有正義感,有善良心地,有血有肉的人,看過都會熱淚盈眶,沒有原因,只有順著音樂與情節(jié)落淚,這是真情,這就是血濃于水的親情!
它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李元妮、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28日凌晨,唐山發(fā)生了大地震。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人們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
震后,元妮獨自撫養(yǎng)兒子,堅強地活了下來,劫后余生的方登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yǎng),進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
對于個人來說,在災難中生存下來是一種幸運,但不可否認的是,地震所帶來的后遺癥,不僅僅是震后的生存問題,更可能是伴隨終身的心理問題。電影《唐山大地震》表現(xiàn)了人在災難面前的脆弱,同時也關注了災后人們?nèi)绾吾寫巡[脫心靈的枷鎖。
我們回頭再看看那段歷史吧: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yè)城市,已經(jīng)在一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夷成廢墟。中國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的震撼》一書,公布了以下數(shù)字:死亡242769人,重傷164851人,輕傷544000人。本世紀世界最慘痛的地震災難發(fā)生了計算下傷亡:951620人。地質(zhì)災害,是人類難以抵抗的災害。尤其是地震,輻射面非常的廣泛,地震什么時候來,來的時候有多大,這是根本無法完全預測和抵抗的。地震來臨了,人們只有接受和面對災難,死亡是必然,人間悲劇是必然。真的要好好珍惜活著的日子,健康的生活,做個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事情!
電影,只是給我們一個回憶的導火索,再高超的技術也無法還原地震時的現(xiàn)實。不過該片給我們留下了很多難以忘懷的情節(jié)。
主演徐帆演繹的'李元妮,在震后長期自己獨立生活,拒絕了再婚,她的一段臺詞叫我很感動——兒子問“媽你為什么不再找個人?”她回答:“對不起你爸!”兒問:“可是爸已經(jīng)沒了很多年了!”母親回答:“你知道啥叫沒了?沒了才知道沒了”。母親說:“你爸是用生命換回了我!不是她推我一把沖進去的人就是我,死的就是我!哪個男人肯用生命救護我呢!”她的這段話,很感人。作為弱勢群體的女人,尤其是震后那種重建,一個女人是多艱難,可想而知!但是她為了自己的男人選擇了一輩子獨守空房!這種選擇,讓我理解了父輩們的愛情觀是那么的質(zhì)樸但卻如此的忠貞!
讓我非常感動的還有最后去公墓的時候,當打開女兒那座墓室,里面整齊的碼放著一摞課本,小學到高中的,只要弟弟方達有的,母親心中已經(jīng)死亡的姐姐“方登”就一定有,這些書是給地下的方登買的,母親當時無奈,在只有選擇救助一個的時候,最后她的“全部都救”被打垮后她無力的呼出“救弟弟”。
這三個字,母親愧疚了32年,在這32年里她是最難過的。這三個字,女兒聽到了,在她等待死亡的時候絕望過,在她被陳道明主演的王德清領養(yǎng)后也一直記著這個仇恨,她恨母親這句話,她恨,所以32年她打消了王德清夫婦多次告訴她該回唐山找找親人的建議??墒牵斉畠?2年后看到母親為她所做的這一切之后,她跪下了,她哭了,“對不起”又是三個字她說了不下20回。世界上,沒人任何力量可以超過“親情”這兩個字!
攜手在忙碌中知道去看一次《唐山大地震》的所有同胞,我們的眼淚淹沒了商業(yè)利益濃重的電影院的同時,我們的心靈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有過了1次碰撞。在我們這些有感情的人們的努力下,這個地球才得以凈化,才會得以世代延續(xù)和繁衍!我們改變不了別人,我們就繼續(xù)我們自己。
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三
;生命有時會給人以錯覺,看似很長,一天一天有揮霍不完的日子;真正放眼于時空時,才能真切的體會,生命是如此的短暫與微不足道。
作為一個普通人,生命的重要,或許只是對個體而言,對親人而言,對愛自己或者在乎自己的人而言。雖然有些話說出來顯得冷漠,但事實每個人心里都明白,在唐山大地震中,足足有二十四萬多條生命被無情的吞噬,除了對心懷大愛,趕赴現(xiàn)場竭盡全力來施以救援的人,他們會產(chǎn)生永遠的痛苦之外,而對那些相隔千里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來說,或許只是一場時間的震撼和悲憐,除了當時提供有限的幫助之外,事后,大多數(shù)人們的生活與其在無掛牽。
而我也終于明白,為什么在現(xiàn)在的這個年代,大多數(shù)人對有些愛,有些情,可以做到隨手而棄,因為他們以為,愛;可以輕易得到,情;可以重頭再來。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有一種愛藏于人們平靜的生活中,有一種愛叫無可替代,有一種愛叫牽心動情,有一種愛叫用生命來譜寫。
唯有理解了生命輕與重的人,才能懂得一份情的不易和艱辛,正如《唐山大地震》電影里面的一句話“有句話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 面對唐山大地震中的那些幸存者們,我想對你們說:“災難無情,但人間有情?;蛟S簡單的“放下”兩字太過于輕描淡寫,不足以平復受傷的心靈,但是我認為,既然得以幸存,那么生活就要往前看,就算是為了逝去的親人,也要好好的生活,我真心的希望每一個破碎的心靈,可以得到安撫,每一個孤獨的靈魂,可以找到歸屬。
相關熱詞搜索:;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四
《唐山大地震》上映了2天了,今天是周末終于有空去電影院探個究竟了。聽看過的朋友說影片很感人,但我事前做足心理準備,要硬撐著不哭。
因為馮小剛說過:“只要是正常人看了這樣的故事都會感激,除非他是一個混蛋?!遍_場前工作人員更送來一包紙巾,馮大導很有信,觀眾必哭,結(jié)果證明不是混蛋,撐了半個小時,眼淚已失控流下,完場時雙眼哭腫了,但仍肯對著電視鏡頭講觀后感,只因此片值得推薦。
馮大導所言非虛,該片改編自張翎的小說《余震》,的確1976年的23秒唐山大地震,給片中飾演母女的徐帆和張靜初帶來32年的余震,32年來一直活在23秒的噩夢中,影響一生的抉擇。令人感到無奈苦澀的是天災,不單帶來身體的傷、財物的損失,還要迫災民做無情的決定,兩個只能活一個,要兒子還是要女兒?寧愿女兒死,還是截肢保命?活著又比死更難受。
編劇落筆很到位,完全拿捏到角色的感情,馮大導拍的電影多以男性元素,原來導女性電影功力不遑多讓。
我預言女主角徐帆是今屆金雞百花影后大熱,她演外柔內(nèi)剛的母親,能牽引觀眾的情緒,難怪馮小剛不怕外界指他捧老婆做女主角,假公濟私,環(huán)顧內(nèi)地女星名單,當紅的范冰冰、李冰冰、趙薇、章子怡、鞏俐都不適合。
張靜初演女兒,由18歲演至40歲,游刃有余,她告訴我:“我是個很喜歡問問題的演員,很多時,在劇本以外,導演會給我一大疊資料,讓我更了解貫通角色情感的起承轉(zhuǎn)合,但跟馮導演合作,完全不需要?!惫皇桥_上一分鐘,臺下十分鐘。
最后必須一提的是陳道明,留意他在處理歲月催人的細微變化,屬錦衣夜行,卻不可或缺。
《唐山大地震》不單帶來視聽的震撼,更帶來imax以外人心的震撼。
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五
今天,在影院觀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終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卻的我的一個心愿。之前聽馮導說票房要達到5億,就覺得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為快,今天我終于如愿以償了。
不得不承認《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電影,無論是從場面,還是劇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還以為是真的。
正像海報上寫的一樣“23秒,32年”,是啊,僅僅因為那23秒所產(chǎn)生的巨變,確需要用32年的時間來撫平人心里的創(chuàng)傷。不過,最后,母女重逢又給人心里帶來了莫大的安慰,同時,我也終于覺得——活著真好。
這時徐帆在看完電影時說的,雖然只有短短的4個字,卻讓我難忘。32年的雨雪風霜終于換得了母女重逢,如果,當初他們沒有活下來,也許就不會有重逢的一天。災難,是不能打垮人們的,它只會讓人們變得更堅強,更加的有勇氣去面對以后的生活!
雖然災難無情,但是我相信人間有愛,有愛的世界一定不會空虛。劇中還有一點也是值得贊嘆的,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親情。
親情如一棵大樹,永遠為你遮風擋雨;
親情是一座港灣,永遠為你心靈的小船開放;
親情是一個溫暖的家,永遠歡迎你回來。
最后,讓我們珍愛生命,接納親情,為了親人好好的活著,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因為,活著真好!
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六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電影,它為我們再次呈現(xiàn)了1976年唐山那場可怕的大地震,描寫了當時災害的無情,人們的無助,親人的難舍,以及痛苦的創(chuàng)傷。淋漓盡致地表演讓我們似乎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唐山,回到那座曾被死神籠罩的城市,讓我們了解到生命的脆弱與珍貴。
故事發(fā)生在一個“重男輕女”觀念的七十年代,就在災后救人的時候,這一觀念還刻畫在人物的語言、行動里。當時的情景讓那位母親痛不欲生(她的孩子是龍鳳胎),因為兩個孩子被壓在了同一塊石板下,而孩子只能救一個,這讓那位母親措手不及,手心手背都是肉,能有什么辦法呀!最后,她選擇了救弟弟,因此那位母親一直認為姐姐死了。這讓慶幸活下來的姐姐一直對她媽媽憎恨不已。就這樣,時間無聲無息地過去了32年,姐姐對媽媽的憎恨持續(xù)了32年,媽媽對“死去”的姐姐的愧疚也維持了32年,直到32年后的一天他們相認之后,一切的誤會與慚愧才終于解開了。
我看完電影后深受感觸,非常驚訝,也非常感動。驚訝的是僅僅23秒就讓唐山這個大城市淪陷成一片廢墟,一片血跡斑斑的廢墟,一片死亡人數(shù)高達二十四萬人的廢墟。感動的是一位母親,就因為救人時沒有救她的女兒而慚愧,而傷心,而開始討厭自己,這種情感竟持續(xù)了32年。32年里,每年女兒的祭日,母親都會向女兒懺悔,訴說心中的內(nèi)疚,無論兒子如何勸說,母親都仍然執(zhí)著的為女兒祭奠,32年堅持不懈。這正是偉大的母愛?。?/p>
有一句話說得好:天災無情人有情。大地震后的幾天,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姐姐被一對好心的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了,他們辛辛苦苦地養(yǎng)育了姐姐十年,待她如親生女兒一般,視她為掌上明珠。雖然她們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但是我可以看出他們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這一點足以證明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同情心是無處不在的!從這對夫婦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有一顆金子般的心!親情也好,友情也好,都足以證明大愛無疆,人間處處有真愛!
有人說,生命像玻璃,一撞即碎,不可復原。所以生命很可貴,一定要珍惜不能讓它浪費?!短粕酱蟮卣稹分幸痪浜芙?jīng)典的話語:沒了,才知道什么是沒了。是??!真的沒有了,玻璃撞碎了,誰又能重修與好呢?生命的破碎,誰又來替你平復呢?僅僅23秒的時間,也許就是你一個轉(zhuǎn)身、你一句話的時間,就可以讓二十四萬人喪失生命,從此永安于地下!人們卻用了漫長的32年的歲月,重建家園,重新?lián)崞叫撵`的創(chuàng)傷!23秒的毀滅,32年的等待和重建!生命需要愛護!這兩句話讓我這個影片觀后者,銘記于心。
看完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感慨篇七
看完電影《唐山大地震》讓我對生活中的遺憾多一些釋然,對生活中的一些缺憾多一些寬容,對生活一些無可挽回的悲劇多一些慈悲。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家四口因為地震改變他們每個人的人生。爸爸方大強因為救兩個孩子而去世了,媽媽元妮一輩子照顧兒子方達沒有再結(jié)婚,兒子方達則失去一只胳膊,女兒方登則被一位解放軍夫妻收養(yǎng)。
她時常聽他在枕邊呼喚, “來吧親愛的來這片白樺林”
在死的時候她喃喃地說,“我來了等著我在那片白樺林”。
對于真正的愛情可以超越生死和時空的隔閡而達到永恒,就像元妮和大強,即便大強已經(jīng)去世了,但是她們之間的感情一直沒有因為大強的去世而消失,反而因為元妮的堅持讓這份感情更加厚重。
對于弟弟方達,地震讓他失去了一只胳膊,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改變生活,其中吃了很多苦,沒有胳膊卻做蹬三輪車拉客掙錢,缺少一只胳膊仍然像正常人那樣年復一年的吃苦耐勞。最后擁有了平常人擁有的幸福,有個賢惠的老婆和懂事的兒子,我想其樂融融形容他們家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即便失去了一只胳膊,但是他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和堅強。
姐姐方登她的命運也是一波三折,她被一對解放軍夫婦收養(yǎng),過著比較幸福的學生時代。我認為她會這樣一直幸福下去,可是在她讀大學的時候懷孕了,她退學生了孩子,一邊做家教一邊養(yǎng)孩子,看到這里我感覺人生比較痛苦的時刻也許就是這樣: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一邊工作一邊娃,我也認為會不會她就這樣一直帶著孩子生活,因為那個年代的人對生過孩子的女人還是有些偏見。最后她收獲了她的婚姻。嫁給了一個大她16歲的外國人,那個外國人對她和她孩子很恩愛,這點就足夠了,我終于相信了一句話:風雨過后就是彩虹。
地震改變了他們一家人的人生軌跡,但是沒有改變的他們一家人一直轉(zhuǎn)悲為喜,化悲痛為力量的信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無論他們遇到什么困難總能挺過去。每當我感覺挺不過去的時候,我總是把這部電影看一看,每看一次似乎感覺自己離他們的堅強差得很遠。
我想到了一首歌詞: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淚,都讓人感動。但愿你以后每一個夢,不會一場空。這首歌詞就是這部影片最好的詮釋,他們有過眼淚,有過悲傷,但是他們靠著自己的毅力讓生活越來越好。
每個人的生活的圓都是有些殘缺不全的,有的人對待殘缺是忽略不計,有的人對待殘缺是念念不忘,有的人對待殘缺是無限放大。我想對待殘缺最好的答案就是當我們悲傷的時候這些殘缺讓我們變得崇高,讓我們在崇高中變得高尚,因為我們銘記殘缺并在心里讓這份殘缺變得完美;當我們歡喜的時候這些殘缺讓我們變得慈悲,讓我們在慈悲中變得寬容。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2469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