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立德樹人心德體會(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4-17 14:03:06
2023年立德樹人心德體會(3篇)
時間:2023-04-17 14:03:06     小編:zxfb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立德樹人心德體會篇一

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這是全社會的共同理想,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政治信念。理想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信念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一個沒有理想、沒有信念的人,常常只能受自己本能所驅(qū)使,他的人生發(fā)展就沒有明確的方向,這種人或是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或是唯利是圖、狹隘自私,最終只能是精神空虛、人格低下,為社會所不齒。我們國家是用共同理想來凝聚人心的。如果全社會沒有一個共同理想,就會像一盤散沙。

學習知識是服務社會的手段,是工具性的,而學會做人是立身之本,是根本性的。如果重智輕德,學生就會片面發(fā)展。按照片面理念培養(yǎng)出來的人有一種概括,有智商沒有智慧,有知識沒有文化,有文化沒有修養(yǎng),有欲望沒有理想,有目標沒有信仰,最終是有青春沒有熱血,這將是十分危險的。一個人學習不好是“次品”,身體不好是“廢品”,品德不好就是“危險品”。一個人成小事靠業(yè)務本領(lǐng),成大事必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綜合素質(zhì)。一切成功,做人成功;一切失敗,做人失敗。做人不成功,成功是暫時的;做人成功,不成功也是暫時的,要成才先成人,不成人寧無才,有德無才要誤事,有才無德要壞事。道德人格、思想品質(zhì)比謀生手段訓練、專業(yè)知識學習、競爭能力培養(yǎng)更重要。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一個工具化的人,只能機械完成一件事。今天危害人類持續(xù)生存的問題,沒有一個是工具理性不發(fā)達造成的,根源都是價值理性問題,價值理性已經(jīng)影響到人類整體生存。人品第一,學問第二;文品第一,文章第二。很多國家非常重視品德教育,對優(yōu)秀人才的評價看以下指標:品行、動機、潛能、理解力、知識、經(jīng)驗。這些指標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把品行置于首位。它們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可用五句話簡要概括:沒有品行光有動機很危險,沒有動機光有潛能是無能,沒有潛能光有理解力是有限的,沒有理解力光有知識毫無意義,沒有知識光有經(jīng)驗變得非常盲目。

全球化背景下,我們要傳承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弘揚民族精神,教育大學生既要有世界眼光、國際知識,又要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既懂得保持民族價值規(guī)范體系,又能融入世界優(yōu)秀文化潮流,培養(yǎng)有根的世界公民。有根的世界公民是以血緣性、本土性、全球性為基礎(chǔ)的。從血緣角度看,更愛自己的父母、親人、朋友,懂得感恩。從本土性角度看,要熱愛自己的鄉(xiāng)土,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本民族優(yōu)秀文化。從全球性角度看,有根的世界公民不僅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更是世界各個民族文化的欣賞者、溝通者。民族精神是我們民族根系,是我們民族的“大樹”,任何時代精神、外來精神都要嫁接在這棵“大樹”上才能成活。加強民族精神教育,需要強化國家意識,加強國家觀念、國家安全、國家自強教育;強化民族文化認同意識,加強民族歷史革命傳統(tǒng)、人文傳統(tǒng)教育;加強社會責任、誠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奮自強等教育。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diào),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什么是責任?責任是主體存在與發(fā)展的基本方式。簡單講,責任是主體自我的一般規(guī)定,職業(yè)角色的基本表征,社會認同的主要依據(jù),價值實現(xiàn)的集中體現(xiàn)。責任出智慧、出勇氣、出力量。什么是責任感?責任感是對責任的全面深刻認識和理解,是一種基本的文明素質(zhì),是衡量一個人精神素質(zhì)的重要指標,也是一個人是否優(yōu)秀、能否成功的標 志。責任是一切道德的基礎(chǔ)。忠、孝、仁、義、禮、智、信,中華民族幾千年傳統(tǒng)美德,強調(diào)的都是同一個詞——責任。面對國家,沒有責任感,就沒有盡忠之心;面對長輩,沒有責任感,就沒有孝順之心;面對自己,沒有責任感,就沒有進取之心。作為大學生,必須懂得什么是責任,什么叫負責任。有責任感才會有遠大理想抱負。人的每一項潛能都因為有了責任感的驅(qū)動,才變得強大。當代大學生應當擔當社會責任,要做到平凡之中有偉大的追求,平靜之中有強烈的責任感。

教育的首要責任不是培養(yǎng)科學家、學者,而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教育的目的不僅是傳授知識,還要在受教育者中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包括對世界的生活態(tài)度、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以使受教育者成長為現(xiàn)代合格公民?,F(xiàn)代公民要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團隊合作價值觀念、誠信受益價值觀念;現(xiàn)代公民素質(zhì)包括:對社會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對國家具有責任感,對他人富有愛心,善于處理人際關(guān)系,遵守社會準則。因此,德育工作要強調(diào)抓好基本的公民道德修養(yǎng),使每位公民學會承擔責任,講誠實信用,懂感恩報恩,善于團結(jié)合作。要成為好的接班人,首先要成為好的建設(shè)者,要成為好的建設(shè)者,首先要成為好的公民。

總而言之,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我們的責任與追求,而不僅僅做一個教書匠。

立德樹人心德體會篇二

三尺講臺系國運 一生秉燭鑄民魂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系國運;一顆丹心,一生秉燭鑄民魂?!边@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的高度評價。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jié)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代表黨中央,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jié)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lǐng),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睆V大教師如同燭火,他們不辭辛苦,教書育人,點燃了國家和民族的“信念之燈”“科技之燈”“溫暖之燈”,以點點微光,匯聚成絢爛光芒,指引著我們不斷邁向新征程。

廣大教師以思政課,點燃了民族的“信念之燈”,照亮偉大復興之路。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社會主義國家辦學校,就要堅持黨對教育事業(yè)的全面領(lǐng)導。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的廣大教師以堅定的政治立場,旗幟鮮明講政治,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印⒄业饺松_方向。成績喜人,未來更可期。廣大教師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諄諄教誨,心中始終裝著國家和民族,用豐富學識沉淀自己、啟迪學生,當好愛護學生的師者和長者,當好學生求學為人的引路者,從而幫助廣大青少年學生培養(yǎng)好家國情懷,讓他們志存高遠,把愛國情懷根植在內(nèi)心深處,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革命精神的弘揚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修身立德打牢根基,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廣大教師以科學課,點亮了民族的“科技之燈”,指引壯麗創(chuàng)新征程??萍际菄覐娛⒅瑒?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之魂??v觀人類發(fā)展歷史,科技創(chuàng)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科學的希望,黨中央對青少年投身科技創(chuàng)新寄予殷切期望,強調(diào)要“讓科技工作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為孩子們尊崇向往的職業(yè),給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從載人航天到探月工程,從北斗導航到新能源汽車再到5g、物聯(lián)網(wǎng)、量子通信……在這些舉世矚目的成果背后,無不凝聚著廣大教師的心血。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廣大教師沐雨櫛風、砥礪前行,不斷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們成長的精神家園,他們以心血點燃“科技之光”,勃發(fā)出一股股強大的源動力,指引著科技創(chuàng)新的壯麗征途。

廣大教師以品德課,守護了民族的“溫暖之燈”,護航幸福生活華章。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正處于人生 “拔節(jié)孕穗期”和打好思想道德基礎(chǔ)的最好時機。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們欣喜地看到,廣大教師始終把立德樹人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他們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取得了良好成效。從培育學生的愛國之心,到厲行勤儉節(jié)約,從倡導文明禮讓到培育謙虛謹慎的品格……我國廣大教師在黨的領(lǐng)導下,高度重視德育教育,他們不辭辛苦,久久為功,在廣大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點燃了民族心中的“溫暖之燈”,更以此護航著幸福生活的絢麗篇章。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讓我們致敬廣大教師,并祝愿他們未來在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偉大實踐中實現(xiàn)新使命、展現(xiàn)新作為。

立德樹人心德體會篇三

組工干部當有“師者”情懷

九月,碩果飄香,收獲在望。轉(zhuǎn)眼間,又是一年教師節(jié)。在每個人的青春記憶里,老師,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習近平總書記9月9日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節(jié)日祝賀和慰問時強調(diào):“希望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探索新時代教育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書育人本領(lǐng),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古往今來,師者皆以培育棟梁為己任。教師工作是“塑造靈魂”的事業(yè),組織工作也是“育才”的事業(yè)。組工干部作為組織工作踐行者,既有為國為黨育才的責任,就當有“師者”情懷。

秉承“海綿”情懷,努力蓄滿“一池活水”。“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扎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tài)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zhì),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chǔ)。知識儲備不足,教學必然捉襟見肘。組織工作政策性、原則性強,如果組工干部知識儲備不足,政策就會拿捏不準,落實就會有偏差,直接影響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與威望。因此,組工干部要發(fā)揚“海綿汲水”精神,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勁頭,認真鉆研業(yè)務知識,把學問做精,把功底增強,成為組織工作的“政策通”“活字典”。要廣泛涉獵經(jīng)濟、法律、科學和歷史等知識,開闊眼界、充實自我,并在處理難事、急事、復雜事中不斷汲取新知識、總結(jié)新方法,錘煉本領(lǐng),才能在知識儲備、能力素質(zhì)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籌”,讓知識的“春水”成為澆灌發(fā)展熱土的“甘霖”,擁有“文經(jīng)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的自信與擔當。

秉承“仁愛”情懷,以愛點亮“溫暖明燈”?!靶轮窀哂谂f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睂W生的“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和培養(yǎng)。同樣,好干部的養(yǎng)成也離不開組織的培養(yǎng)。作為組工干部,要秉承師者的仁愛情懷,化身干部前行路上的溫暖明燈。要主動“傳幫帶”,當好新人的“專業(yè)導師”。把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所思所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讓他們盡快熟悉工作環(huán)境和業(yè)務,融入大家庭。根據(jù)干部特長優(yōu)勢,積極為他們搭建成長平臺,暢通成長渠道,讓他們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才華、拼搏奮斗,幫助他們掌握知識、拓寬視野、增強本領(lǐng)。要用心關(guān)愛干部,當好干部的“思政老師”。在思想、生活、工作上給予干部正確的政治引導,多交流溝通,多說情真意切的“知心話”,聽干部的“心里話”,為干部答疑解憂、撐腰鼓勁,讓他們能放開手腳大膽工作。

秉承“鋪路石”情懷,用心鋪就“康莊大道”。講臺之上,一支粉筆綻放智慧之花;書桌旁邊,諄諄教誨引領(lǐng)學海無涯。教師不辭辛勞、默默奉獻,他們就像一塊普通的鋪路石子,不甚光鮮,但內(nèi)里包裹的是處處為學生著想的心。組織工作任務重、范圍廣、要求高,搞培訓、提素質(zhì),配班子、選干部,育人才、聚賢能,抓基層、強隊伍……每一項工作需要長期抓、經(jīng)常抓,成效才會凸顯。組工干部要做好這些工作,就要有師者的“鋪路石”情懷,把“奉獻與堅守”作為座右銘,以大局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把有溫度的初心化成有力的行動,堅定信念、勇于擔當、敢于奉獻、埋頭實干、創(chuàng)新進取,持之以恒抓落實、一步一印求實效,努力當好黨員、干部、人才的“服務員”,用實干善干鋪就地區(qū)發(fā)展之路、干部成長之路,在奉獻中收獲成就感、滿足感和幸福感,讓人生在奮斗中熠熠閃光。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2635163.html】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