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申論大作文高分絕技篇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4.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7.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8.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
9.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10.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
11.作為國家工作人員要心為民所想,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
12.群眾利益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為民做事要從點滴做起。
13.責任重于泰山,任務就是命令。履行責任是義務,敢于擔當是天職。
14.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沒有謙讓不成禮儀,法律是準繩,道德是靈魂,兩者是治國之本。
15.環(huán)境因保護而美麗,我們因環(huán)境而生存,為子孫留下碧水藍天,保護環(huán)境應常抓不懈,讓美好的環(huán)境惠及全民。
16.子不正何以言孝,臣不正何以言忠,父不正何言教子,君不正何言愛民。
17.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18.德惟善政,政在養(yǎng)民。
19.興一利不如除一害,生一事不如省一事。
20.近水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枉燒柴。
21.有善而歸于民,則民善;有惡而歸于民,民則怨。
22.國正天下順,官清民自安。
23.水濁則魚困,苛政則民亂。
24.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林俊德--我國爆炸力學與核試驗工程領域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他窮其畢生隱姓埋名于西北荒漠,參加過我國所有核試驗,共計四十五次。長年過勞與頻繁參與核試驗導致他晚年與癌癥相伴。在他生命中最后幾個月時間里,他拒絕做手術并堅持搬出重癥病房,因為他手里有很多涉及國家機密的文件仍沒有保存好;在這位老人生命最后8天,拖著病弱的身軀完成了他一生最后一份工作表:將電腦里隱藏的幾萬個關系國家利益的保密文件逐一保存;整理移交了一生積累的全部科研試驗技術資料;3次打電話到實驗室指導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課題組成員布置后續(xù)實驗任務;完成了博士論文的修改,寫下338字的6條評閱意見;與基地領導幾次探討基地爆炸力學技術的發(fā)展路線。他帶著氧氣面罩處于半暈厥狀態(tài)還不停詢問文件是否儲存好。
2.黃大年--用生命叩開地球之門的海歸教授。
他是一名國際知名戰(zhàn)略科學家,一個聽到《我愛你,中國》便會熱淚盈眶的海歸赤子。早年間他在海外名利雙收,2009年12月,他毅然放棄英國的優(yōu)厚待遇,懷一腔愛國熱情回歸祖國。他的歸來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艦隊后退了100海里。他帶著先進技術,重點攻關國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測儀器”,他用了八年時間將中國深部探測達到世界一流水平,2017年1月他因膽管癌去世,在他的工作自述中,有這樣一句話:“回想當初的選擇,我沒后悔過,祖國高于一切!”
3.南仁東--中國天眼之父
國際知名天文學家南仁東讓中國擁有一個全世界最大、最靈敏的“天眼”--射電望遠鏡,這部望遠鏡能夠看到137億光年的距離,是人類認知宇宙的邊緣。他翻遍了貴州山區(qū),終于找到一塊合適的場地。然后又用自己在國外的人脈和影響力,自學技術,克服種種苦難,終于,為中國造出了領先歐美20年的天眼。
4. 78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老先生
他從事測繪儀器研發(fā)工作55年,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將中國測繪儀器的水平推進到國際領先地位。有報道說,他曾用很少的研究經費,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填補了多國內空白,為國家節(jié)省資金2億多元,創(chuàng)匯1000多萬元。
申論復習資料:個稅改革
申論備考輔導:學好“提出對策”很重要
申論貫徹執(zhí)行題中的那些邏輯你弄懂了嗎?
申論備考:正確把握邏輯關系 告別佛系定位要點
申論大作文高分絕技篇二
“得申論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申論”,申論考試中,文章寫作常為考生作答的攔路虎,尤其是文章論證部分更是難以下筆。尤其現(xiàn)在的國省考,皆要求文章寫作需要側重“分析論證”,淡化“對策措施”,因此,文章論證部分寫作更要出彩,方能獲得閱卷者青睞,力拔頭籌,笑傲眾人。有鑒于此,小編在此就文章論證為廣大考生支招。
論據(jù)為議論文三要素之一,何為論據(jù),指的是證明觀點正確性的素材、材料。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文章寫作缺乏論據(jù),將導致文章過于平淡,毫無說服力,只有大量論據(jù)的堆砌,才能讓文章內容充實,才能增強論證說服能力。論據(jù)來源,不拘泥于給定資料,可以從前方給定資料中提煉,亦可以動員學員自身的知識儲備,因此學員應讀懂讀透材料,善于從材料中挖掘有用素材,靈活玩轉材料,為己所用。需要注意的是,素材可使用材料中的素材,但忌諱原文照抄,需要進行語言的調整、換述,這樣才能避免照搬材料的嫌疑。
論據(jù)類型有兩種,其一為道理論據(jù),其二為事例論證。道理論證即為人類智慧的結晶,被世人所公認的觀點,例如名言警句、原理效應、領導人講話、法律法規(guī)等;事例論據(jù)即為典型例證,“事實勝于雄辯”,已存在的既定現(xiàn)實,其說服力不言而言,“古今中外、名人軼事、社會熱點”皆可以成為事例論據(jù)。但需要提醒廣大考生的一個注意事項,事例論據(jù)一定要做到典型、有針對性,倘若積累豐富的考生,也可以適當追求例證的新穎性,做到“見人所未見,想人所未想”,更能吸引閱卷者的眼球。
論證,即為證明觀點正確性的方法、方式。只有方法恰當,才能發(fā)揮論據(jù)的效果。論證過程最好能夠使用多種論證方式,增強論證能力。比如可靈活使用事例論證、道理論證、正反對比論證等方式。廣大考生需要靈活掌握各類論證方式,最好做到有理有據(jù),密切配合,既有道理論證,又有事例論證,它們彼此關照,有機結合,密切聯(lián)系,共同為論點服務,這是使議論文充實有力的主要方法。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2696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