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專業(yè)12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04 18:43:14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專業(yè)12篇)
時間:2023-11-04 18:43:14     小編:雨中梧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個人的成長和進步進行回顧和總結的有效方法。避免重復和廢話,保持邏輯性。每個總結范文都有其獨特之處,從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總結的技巧和方法。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一

假期里,爸爸媽媽帶我去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館。

走進展廳,第一個看到的就是清政府與日本簽訂的條約,如馬關條約等。還有甲午戰(zhàn)爭戰(zhàn)艦的介紹。二號展廳一個匣子里裝著一把老步槍,彈匣上刻著幾個小字:重慶漢陽兵工廠生產(chǎn),它就是遠近聞名的“漢陽造”。它身上有著戰(zhàn)火、硝煙、鮮血組成的特殊氣息。它的槍托上不知有著多少刺刀印,不禁讓我想到,那天的武昌城不知經(jīng)歷了怎樣殘酷的血戰(zhàn)。步槍左邊,有著一群用鐵做成大炮,重演了當時北洋軍對革命軍猛烈的炮擊。三號展廳就是重頭戲,是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門右邊墻壁上刻著三個名字,并稱為“首義三烈士”,是彭楚潘等人。再往前看,模型再現(xiàn)了當時的情景,一群群士兵抱著必死的決心上戰(zhàn)場,可能就再也回不去了。模型旁邊左右墻壁上,有著許多當年的情景。大炮不停地咚咚響,馬克沁機槍“唰唰”地打個不停,從火車站到長江大橋,都是他們死守的地方。

走出博物館,我腦子里還浮現(xiàn)著剛才所見的情景。這次“辛亥革命博物館”之行讓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更直觀地了解了那一段歷史,激發(fā)了我積極向上的決心。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為我們祖國今日的成就奠定了基礎。首義三烈士雖然已經(jīng)犧牲了,但是他們頑強不屈的精神卻不可磨滅。他們推翻了綿延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洗凈了外國給中國帶來的恥辱。光陰荏苒,一百年轉瞬即逝,今日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我們更應該適時回望,銘記歷史,從現(xiàn)在做起,認真學習文化知識,培養(yǎng)遠大的目標和頑強拼搏的品質,在歷史教訓中,把中國做大做強!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二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qū)閱馬場,因主體建筑為紅磚砌墻、紅瓦覆頂?shù)募t色兩層樓房,故又稱“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時,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即清末湖北諮議局的舊址,武昌起義勝利后,革命黨人在此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建立了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大樓主體建筑為磚木結構兩層紅色樓房。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198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辟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紅樓位于武昌閱馬場北部,占地28畝,房屋11棟,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大樓主體建筑為紅色樓房,高二層,面闊73米,進深42米,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上層頂端正中有教堂式望樓,呈西歐古典建筑風格,氣派非凡。大樓后方也是一座二層樓房。兩側各有一排紅色平房。正前方出口處裝有鐵柵大門,大門兩側為門房,由上半部裝有鐵柵的紅色矮墻自門房兩側平伸,與左右平房連接,圍成方形院落,院門外正前方有孫中山銅像,儀表莊嚴安詳。

這里原為清湖北省咨議局大樓,起義軍占領武昌后,1911年10月11日,部分革命黨人和起義官兵聚集這里,在當時原定軍政府主要領導人劉公、蔣翊武、孫武、劉復基等或受傷、或犧牲、或逃亡的情形下,商議如何建立革命政權。經(jīng)過議決,強使原清府新軍第21混成協(xié)協(xié)統(tǒng)黎元洪為鄂軍都督。并宣布廢除大清國號和年號,改稱中國為中華民國,采用黃帝紀元,發(fā)布了《宣布滿清罪狀檄》、《致滿清政府電》、《布告海內人士電》等文件,并通電全國響應。同時,電邀黃興、宋教仁等來鄂,并請轉電孫中山從速回國,主持大計。之后又發(fā)布了第一部具有共和憲法的雛形——《鄂州約法》,召開了第一個具有民主性質的臨時議會。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后,革命黨人在此設立湖北軍政府,后改為鄂軍都督府。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在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近三個月內,曾一度代行中央政府的職權,革命黨人在此組織和領導了抵御滿清政府武裝反撲的陽夏之戰(zhàn)。頒布了具有歷史意義的《鄂州約法》,促進了全國革命形勢的高漲,促成了最終推翻封建統(tǒng)治。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三

首先從政治上來看,中華民國在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創(chuàng)建之后,全中國政治空氣濃厚民主潮流高漲。以宋教仁為代表的民主革命家在國會里面,爭取著各自黨派的利益和席位。這就是說不僅辛亥革命創(chuàng)造的國家是一個新國家,不同于大清朝那樣的國家。更重要的是,辛亥革命創(chuàng)造的中華民國是一個建立了共和制度的國家,得從來沒有民主共和體制的國家,已經(jīng)開始建立起自己的一整套的政治體制。從政治上來看,中華民國當然是一個新中國,一個不同于幾千年的舊中國的新中國。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四

辛亥革命是指19由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一次資產(chǎn)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由于1911年是農(nóng)歷辛亥年,所以把這場革命稱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嗎?這場革命首先就是在我們湖北武昌爆發(fā)的。各位來到的所在,正是中國一段舊歷史的終點,也是中國一個新紀元的開端。通俗地講,這里推翻了清朝,開創(chuàng)了民國,打倒了皇帝,催生了總統(tǒng)。

我館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義廣場,占地約28畝。它的主體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這幢房子,因為它紅墻紅瓦,人們稱之為紅樓。

紅樓最初是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咨議局是清朝末年,為了預備君主立憲,而在各省設置的議事咨詢的民意機構,它的建筑風格摹仿西方議會大廈,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農(nóng)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湖北地區(qū)的革命黨人,成功地發(fā)動了武昌起義。第二天,就在這兒組建了鄂軍都督府,都督府發(fā)布文告,宣布建立中華民國。義聲所播,全國響應,從而一舉結束了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紅樓因此被譽為“民國之門”。

在紅樓后面,這組灰色的房子叫議員公所,是當年咨議局議員們生活起居場所。目前在復原維修之中,沒有對外開放。樓前是同心廣場,寓意是“兩岸一心,和平統(tǒng)一”。

1961年,紅樓經(jīng)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過多年的建設,我館已成為紀念辛亥革命的標志性景點和全國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館布置有兩個基本陳列:一個是以鄂軍都督府舊址,也就是紅樓為載體,布置的《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各位將會看到鄂軍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機構和格局;另一個是布置于西配樓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它展現(xiàn)了武昌起義的歷史過程。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五

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楊橋東路17號,郵編350001。該館成立于1991年11月,隸屬于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館址為黃花崗烈士林覺民故居。坐西向東,原有二進廳堂、后花廳、北院南花廳(紫藤書屋)及樓房,居住著林覺民父輩七戶族人。

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門口左右分立福建省級和福州市級的兩塊文物保護單位石碑。正門屬木結構,門內石板鋪地,靠墻處點綴假山,周邊花木扶疏,古樸生香。迎面照壁上是宋慶齡的題詞:“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發(fā)生了兩場驚天動地的革命事件:一是農(nóng)歷三月二十九日的廣州起義,一是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廣州起義雖然失敗,但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鮮血沒有白流,它為武昌起義的勝利奠定了基礎。1991年11月9日(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閩籍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故居,被辟為福州辛亥革命紀念館。

林覺民故居位于福州市南后街楊橋路口,占地614平方米,現(xiàn)存僅為原面積的三分之一。90年的滄桑巨變,坐西朝東的故居前半部及北院部分皆已不復存在,林覺民《與妻書》中所描述的“后街之屋”,其入口處已改向朝北,成為“楊橋東路之屋”。而且,“入門穿廊”的“廊”也沒了。故居最為精華的后半部分尚存,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并辟作辛亥革命紀念館?,F(xiàn)狀正如《與妻書》中所說:“過前后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窗外疏梅篩月影?!爆F(xiàn)存建筑主要為一進坐西朝東的“三間排”院落,以及南院、西院兩個花廳?!叭g排”正中的廳堂,按福州傳統(tǒng)擺設著橫案、八仙桌、太師椅、茶幾和方凳。南院有“紫藤書屋”與書齋,掛著“知足常樂,能忍自安”、“知足知不足,有為有弗為”兩副富有哲理的佳聯(lián)。西院有假山、魚池,為林覺民、陳意映伉儷生活區(qū)。臥室里陳列著具有福州地方特色的木床和其它家具,窗外的臘梅則是后來重新補栽的。林覺民的胞侄女兼嗣女、福建著名已故畫家林暖蘇曾在此向游客介紹說,林覺民夫妻倆感情深厚,生前常在這個小天井里并肩攜手。如今,這小地方已成為一個供后人憑吊之地。

故居修復作辛亥革命紀念館后,除廳堂和林覺民居室保留原狀陳列外,前后廳兩旁的南北廂房改作展室,主要展出與辛亥革命有關福州的人、物、事的照片。其中有5幅是孫中山先生在福州活動的留影,十分珍貴。孫中山先生是194月19日到達福州的,他先視察馬尾船政局船廠,接著到倉山梅塢“橋南公益社”――福建同盟會所在地看望同盟會福建支部同志,關切地詢問黃花崗烈士遺屬的近況,并對會員及群眾發(fā)表講話,受到熱烈歡迎。他還為橋南公益社書寫了“獨立廳”橫幅。作為廣東人,孫中山午間下榻在廣東會館,并與旅閩廣東同鄉(xiāng)合影,共進午餐。下午,孫中山從南門進城,在圣廟路的明倫堂出席福建國民協(xié)會和各界代表的歡迎會,并發(fā)表熱情洋溢、鼓舞人心的演說。他說,黃花崗有19位閩籍烈士,是福建人民的光榮。會后,孫中山先生與福建都督府、政務院、軍界人員合影,留下了這一歷史的瞬間。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六

五·一節(jié)”期間,我要去廣州參加蒲公英·星星火炬青少年大賽的決賽,就順便到廣州玩了一下。

5月2日早晨,我們來到了首義文化公園。公園里矗立著“國父”、民主革命之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銅像。

公園再往里走便是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它因建筑色的棕紅而得此名。該舊址原為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清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建成。1911年夏,四川保路運動和廣州黃花崗趙義像一排排巨浪猛擊著清玉朝這條快傾覆的大破船。同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黨人在同盟會的影響和推動下,在孫中山先生民族民主民生革命旗幟的指引下,“敢為天下先”,打響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第一槍”,革命首先在廣州三鎮(zhèn)取得了成功和勝利,此后,全國有14個省先后鬧革命,宣布獨立,清政府終于被起義推翻。革命后,在原湖北咨議局局址上,重新組建黎元洪都督的鄂軍都督府,建立中華民國。

紀念館內陳設著各類書刊、老照片和歷史遺物,包括陳天華寫的《警世鐘》、《猛回頭》,鄒容寫的《革命軍》,譚嗣同的《仁學》和一些光緒、宣統(tǒng)和民國年間的廣州照片,如:漢陽兵工廠里工人們正在制大炮、武昌起義里的巷戰(zhàn)、漢口老街上人群摩肩接踵的場面等等。除了這些東西,還有黃興和孫中山親手寫的“推翻腐朽滿清,建立民國政權,天下為公”的對聯(lián),孫中山寫的“博愛”等字帖。武昌起義里志士王悼甫用過的手q和血衣,志士紀德倫用過的步槍等。

時間一晃便過,我和爸爸只好戀戀不忘地離開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七

為了迎接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__周年的到來,20__年8月28日星期五下午,班主任魯斯老師帶領我們5104班全體同學,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游覽時間雖然不長,但感觸很深,心中的回味久久不能停歇。

歷史的痛

一進館內,便是走進了另一片莊嚴、肅穆的天地。這歷史掀開,頓時一片沉重、肅殺的氣勢撲面而來。入口處,便是左右兩邊共計16根不平等條約的恥辱柱,一條條,都像針一樣刺痛著中華民族的骨梁。接著向里面走去,一次次的山河破碎,一片片的流血犧牲,直讓人痛徹心扉??粗?jīng)的時局如魔刀一般肆意切割凌辱著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摧殘著著我們深深眷念的祖國,那一刻我感覺遍體生寒,心在滴血。我心中暗暗發(fā)誓,我要跟大家一道,跟祖國一起,銘記這段無法言說的痛,銘記這段艱險困苦的歲月,化悲痛為力量,自立自強,自強不息,勇往直前,絕不能讓讓悲劇重演!

先烈的血

,在死亡面前舞步表現(xiàn)出大義凜然!他們?yōu)嵫麄儝侇^顱,他們是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民族的希望,他們是民族精神的豐碑,他們應當永遠活在我們后人的心中!他們永垂不朽!

落后就要挨打

看著清政府節(jié)節(jié)敗退,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不由自主地,我想起了革命領袖——毛主席,想起了毛主席常說的,落后就要挨打!這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鬧,而是別國想要吞并祖國的疆土,別的民族想要占領這篇神州大地,讓偉大的中華民族永無翻身之地!挺不住的唯一結局就是華夏歷史斷絕,中華文明不在!

銘記歷史,緬懷先烈

落后的代價是我們不能承受的痛!歷史的慘劇歷歷在目,先烈的犧牲就在眼前,今天的和平局面來之不易。作為北大青鳥的一員學子,我們實在不該虛度光陰,碌碌無為,珍惜當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努力學習,打牢職業(yè)素質和專業(yè)基礎,爭取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將來用自己的全部技能積極投身到祖國的建設中來,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添磚加瓦!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八

辛亥十八景,包括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孫中山銅像、起義門、楚望臺、首義英雄烈士雕像、抱冰堂、蛇山炮臺等辛亥革命遺跡,以及首義南軸線景觀、楚望臺遺址公園、辛亥百年紀念碑林等旅游景區(qū)(點)。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很多游客前往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武昌的起義門、楚望臺等辛亥十八景景點旅游參觀,提前感受武漢那段辛亥往事。2011年10月6日,我有幸到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參觀,深受教育,感想深刻。

原辛亥革命歷史博物館又稱“紅樓”,是鄂軍都督府辦公地。2002年成立博物館并掛牌。辛亥革命博物館全稱為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也稱武漢辛亥革命紀念館,武漢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館址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也稱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軍政府舊址、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等,俗稱紅樓。2011年10月6日,就在紅樓對面,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將正式開展了,新館就如一艘氣勢磅礴的飛船橫空出世,氣勢恢弘。它的平面‘v”型,寓意勝利,向上的尖,寓意勇往直前,銳意進取,敢為人先。其建筑方案融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和現(xiàn)代手法,除了有“雙坡屋頂”和飛檐翹角的特色,還能看到紅色幾何形拼出的“破土而出”意象,頌揚敢為人先的首義精神。博物館外墻采用“楚國紅”顏料,莊嚴肅穆。館內設置了四項主要功能;辛亥革命歷史展覽、辛亥革命文物存儲、武漢近代史研究及學術交流以及綜合服務。如此雄偉壯觀的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必將成為中國人民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基地和體現(xiàn)武漢精神的新的城市景觀。

一踏入進辛亥革命博物館,我就被震撼住了,浮雕、壁畫、微縮景觀、人物雕塑、圖片、多媒體……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拉開嶄新帷幕。由一樓進入“晚清中國”部分,將看到“南京條約”、“黃埔條約”、“天津條約”等一排碩大的昔日“不平等條約”名稱,以雕刻的形式在整面墻體呈現(xiàn)。展覽由此開始,通過浮雕、壁畫、微縮景觀、人物雕塑、圖片、多媒體等,再現(xiàn)一部厚重的辛亥百年史。在序廳和五個展廳參觀,常常被聲光電結合的陳列方式、精彩新鮮創(chuàng)意十足的技術和藝術亮點所震撼,“身臨其境”地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穿行在序廳和5個展廳,我的思緒在歷史長河中最亮麗耀眼的這一段停頓逗留。在辛亥革命中,無數(shù)志士仁人拋頭顱、灑熱血,為民主共和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奮不顧身、前赴后繼,視死如歸、大義凜然。誠如孫中山先生所言:這種精神可以“驚天地、泣鬼神”;“草木為之含悲,風云因而變色”。一幕幕辛亥革命的人物、場景、事件,展示了歷史的驚魂時刻和精彩瞬間,再現(xiàn)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讓人真切緬懷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先驅們?yōu)檎衽d中華、不怕犧牲、憂國憂民、敢為人先的大無畏革命精神以及武昌首義的偉大壯舉,歷史將永遠銘記,我們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居民也將永遠銘記。而《共和之基——辛亥革命歷史陳列》展以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為支撐,文物與場景并重,運用陳列展示技術和藝術語言,充分吸收上海世博會的技術與綠色低碳環(huán)保理念,使人耳目一新。陳列中,可見大量的微縮景觀,讓人感覺仿佛進入百年前的武昌街景。尤其驚嘆的是多媒體呈現(xiàn)首義之夜之場景,讓參觀者看到“起義士兵”的走動,聽到他們在“干大事”之前的竊竊私語。還有用沙盤再現(xiàn)的舊武昌城全景,并用多媒體展現(xiàn)首義之戰(zhàn)全過程。讓人感覺一腳踏入沉重的歷史。歸納起來,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共有八大看點,下略為大家表述一二。

一,國內最大壁雕《共和之基》,序廳內,中國室內最大壁雕《共和之基》撲面而來,武昌首義志士們前仆后繼,耳邊似乎能聽到他們疾行的腳步聲……整座雕塑呈“v”字型走向,以浮雕結合圓雕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分為起義背景、武昌首義、創(chuàng)建共和三部分,涵蓋“同盟會的成立”、“黃花崗起義”、“保路運動”和“武昌起義”等元素。其中表現(xiàn)武昌首義的雕塑部分,起義的士兵隊伍從淺浮雕、高浮雕到圓雕,逐漸推進,首尾呼應,既突出了敢為天下先的首義精神,又體現(xiàn)出首義中的民眾力量。

二.12個不平等條約壓得人喘不過氣,步入第一展廳,兩面條約墻向頭頂壓來,《南京條約》等12個不平等條約壓得人喘不過氣,條約墻盡頭是被列強分割得支離破碎的《晚清時局圖》,滿清帝國大廈將傾,人民在夾縫中求生存。第一展廳后面展示戊戌政變后,1900年,唐才常、秦力山等在漢口組織自立軍,預定8月9日在鄂、徽、贛、湘同時起兵,擁護光緒皇帝重新當政,但因經(jīng)費不濟、未能統(tǒng)一行動而失敗。自立軍起事失敗后,唐才常被捕于漢口,并在1900年8月22日就義于武昌紫陽湖畔?!疤撇懦h口被捕”歷史事件復原場景中,唐被繩索反手捆綁,在紫陽湖畔的草木間不屈地瞻望遠方,慷慨激昂的就義蠟像栩栩如生。而秦力山在日本結識孫中山,轉而投身革命,展廳中有1901年孫中山與秦力山等在日本東京的合影。

三.“孫中山赴檀香山”復原場景,這是根據(jù)孫中山自述“十三歲隨母往夏威夷島,始見輪舟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而以真人比例還原的場景。1878年,13歲的孫中山隨母從香港前往夏威夷檀香山,開始求學、行醫(yī)、開創(chuàng)革命事業(yè)的歷程?!皩O中山赴檀香山”歷史事件復原場景中,站立的少年孫中山和端坐著的母親在輪船上,凝神遠眺大海,船下沿有燈光閃耀,聲光電融合,頗有波光粼粼的效果。1894年11月,孫中山再赴檀香山,創(chuàng)建興中會,第一次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

四.同盟會誓詞寫在天幕上,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成立。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被確定為同盟會綱領。展覽按比例復原了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時的會址,頭頂上的“星空”以世界地圖為底,同盟會各分部的地點群星閃耀。孫中山手書的同盟會誓詞十六字綱領,一筆一畫寫在天幕上,直入民心。展廳中有孫中山與布魯塞爾中國留學生石瑛、馬君武等人的合影,以及孫中山與芝加哥同盟會員黃三德等人的合照。在展廳中間最為特別的是有一個大圓臺,盤面上是展示長江把武漢分成三鎮(zhèn)的近代工業(yè)的地圖和面貌,手一觸摸,地圖、圖片、文字介紹就顯現(xiàn)在眼前,如漢陽鐵廠、武昌造幣局等,非常直觀便利。

五.“花園山聚會”鑲嵌在墻內,進入第三展廳,仿佛進入了武昌城內小巷,耳邊傳來一陣陣狗吠聲和蛐蛐叫,暗夜黑影里彌漫著重重殺機,“花園山聚會”微縮場景鑲嵌在墻內玻璃里。只見留日回國的吳祿貞等人借武昌花園山李廉方寓所為聚會點,此為1903年5月,吳祿貞邀集曹亞伯、李書城、馮特民等主要成員暢談革命方略,宣傳反清革命思想、派遣知識青年進入新軍。武昌花園山聚會雖沒有正式名稱和確定的組織形式,但實際上是湖北革命團體的源頭,在湖北軍界、學界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六.180度環(huán)幕影院還原“第一槍”,青石板、老屋、古樹、小巷茶館、德和酒莊、街上奮勇當先的革命黨人……一幕幕微縮實景,1911年10月10日那晚驚心動魄的一幕如在目前。當晚7時許,城外塘角輜重隊縱火為號,8時許,城內新軍工程營八營革命黨人打響首義“第一槍”,新軍官兵和軍事學堂學生等紛紛響應,迅速占領楚望臺、控制中和門,部署攻打湖廣總督署的戰(zhàn)斗,一系列歷史事件實景得到真切還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180度環(huán)幕影院,放映的是專門為辛亥革命博物館拍攝的影片《武昌首義》,還原了10月10日那夜武昌起義全過程的真實影像,而在銀幕下方是碩大的大型電子沙盤模型,展示了武昌舊城風貌,觀眾可以想象當年先烈們在此上演的傳奇故事。

七.巨幅油畫“黎元洪祭天”,第四展廳是展覽“創(chuàng)建共和”主題,進門就是巨幅油畫《黎元洪祭天》。10月11日上午,起義軍攻占武昌城后,在原湖北咨議局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獲絕大多數(shù)人贊同。革命黨人李翊東代黎元洪簽署了第一份安民告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黎布告》。1911年10月17日,都督黎元洪在武昌閱馬場登壇祭天,大典振奮了民軍士氣,激勵了革命熱情。畫面上,黎元洪一身戎裝,目光堅毅,顯露了黎元洪軍務嫻熟、為人厚重的一面。此展廳同時展出了有關黎元洪的一組文物,如黎元洪大總統(tǒng)入殮服飾、中華民國鄂軍政府起義紀念章、中華民國鄂軍政府大都督印等,讓人懷想“創(chuàng)建共和”的艱辛歷程。

八.腳步觸摸全國起義地圖,劉家廟之戰(zhàn)拉開了陽夏戰(zhàn)爭漢口戰(zhàn)役序幕,1911年10月18日凌晨三時,民軍向盤踞在劉家廟一帶的清軍進攻,肉搏至車站附近受阻。下午三時再度輪番沖鋒,清軍乘車逃跑,次日民軍攻占劉家廟車站。展覽用聲光電手段,營造了槍炮齊鳴、慷慨悲壯、氣貫長虹的場景。展廳中,黃興“篤實”押角章、睡衣等,湘軍步隊獨立第九標陽夏血戰(zhàn)紀念章、滬軍都督贈名譽章、康有為為吳兆麟題詞橫幅“為民興利”,黃興騎馬率民軍指揮陽夏保衛(wèi)戰(zhàn)雕塑,無不反映當年的實況。展廳中,走路時不經(jīng)意間腳踩著互動版晚清地圖,響應湖北的省份會亮起藍燈,直隸、山東、河南、甘肅、新疆、東三省等紛紛起義,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潰。此外,還用一面墻展示了宋教仁、林森、馬君武等人起草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而孫中山就職典禮現(xiàn)場復原頗具氣勢。

參觀完新武漢辛亥革命博物館,我和眾多參觀者一樣深受教育,感想深刻。勿忘國恥,“落后就要挨打”,作為一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要以辛亥精神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共產(chǎn)主義的信念,堅定對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必勝信心,勇于進取,甘愿奉獻,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貢獻一切力量。辛亥革命,它結束了中國長達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開創(chuàng)了民主共和新時代,拉開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騰飛的序幕,使中國歷史步入民主主義革命的新進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先烈,為推翻封建統(tǒng)治,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偉大理想,以“世人未為我敢為,天下未發(fā)我首發(fā)”的`革命精神。以鮮血和生命開展這場偉大的革命,其光輝業(yè)績彪炳千秋,值得后人永遠歌仰、懷念。我們要深刻緬懷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的光輝業(yè)績,弘揚辛亥革命精神,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xiàn)祖國的和平統(tǒng)一,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騰飛,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九

懷著矛盾的心理,我們到達了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走進大門,迎面是一幢精致典雅的兩層小樓,房屋皆由紅磚砌成,故當?shù)厝擞址Q其“紅樓”。該樓設計新穎,做工精湛,秉承了西歐建筑風格的精髓?!凹t樓”的周圍是一片碧綠的草地,綠樹掩映,芳草遍地,它們的“綠”把紀念館的紅墻紅瓦襯托的格外醒目。看到眼前保存的如此完好的辛亥革命遺址,我那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通過講解員的解說,我們了解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起義軍政府舊址建立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館內收集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余張;有辛亥革命起義史跡陳列、鄂軍都督府復原陳列、孫中山先生和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該館被團中央評為“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維護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方面發(fā)揮著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懷著對無數(shù)革命志士的崇高敬意,懷著對偉大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深切緬懷,我們對紀念館進行了耐心細致的參觀。我們不僅參觀了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展覽,還參觀了辛亥革命起義史跡陳列館,從而有幸見到許多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為革命英勇奮戰(zhàn)、流血犧牲的無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通過參觀,同學們的心靈深受震撼:不僅對辛亥革命這段流芳百世的歷史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在精神上受到了洗禮,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新時期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參觀結束后,我們顧不上休息,立即在辛亥革命紀念館門外開展了以“緬懷革命英雄銘記光輝歷史”為主題的宣傳活動。我們把提前準備好的介紹辛亥革命相關歷史的宣傳單發(fā)放給過往游客,并結合該紀念館是“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這一有利條件,向游客們宣講有關社會主義榮辱觀中“以熱愛祖國為榮”這一重要內容,真誠的行為得到了游客們的積極響應和高度贊揚,收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由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一次資產(chǎn)階級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由于1911年是農(nóng)歷辛亥年,所以把這場革命稱為辛亥革命。大家知道嗎?這場革命首先就是在我們湖北武昌爆發(fā)的。各位來到的所在,正是中國一段舊歷史的終點,也是中國一個新紀元的開端。通俗地講,這里推翻了清朝,開創(chuàng)了民國,打倒了皇帝,催生了總統(tǒng)。

我館位于武昌,背靠蛇山,面向首義廣場,占地約28畝。它的主體建筑就是各位眼前看到的這幢房子,因為它紅墻紅瓦,人們稱之為紅樓。

紅樓最初是清政府設立的湖北咨議局局址,咨議局是清朝末年,為了預備君主立憲,而在各省設置的議事咨詢的民意機構,它的建筑風格摹仿西方議會大廈,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也就是農(nóng)歷辛亥年八月十九,孫中山先生領導下的湖北地區(qū)的革命黨人,成功地發(fā)動了武昌起義。第二天,就在這兒組建了鄂軍都督府,都督府發(fā)布文告,宣布建立中華民國。義聲所播,全國響應,從而一舉結束了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紅樓因此被譽為“民國之門”。

在紅樓后面,這組灰色的房子叫議員公所,是當年咨議局議員們生活起居場所。目前在復原維修之中,沒有對外開放。樓前是同心廣場,寓意是“兩岸一心,和平統(tǒng)一”。

1961年,紅樓經(jīng)國務院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經(jīng)過多年的建設,我館已成為紀念辛亥革命的標志性景點和全國有名的教育基地。

我館布置有兩個基本陳列:一個是以鄂軍都督府舊址,也就是紅樓為載體,布置的《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各位將會看到鄂軍都督府成立初期的機構和格局;另一個是布置于西配樓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它展現(xiàn)了武昌起義的歷史過程。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一

如今,我們依然銘記,在百年之前,有這樣一個人,棄醫(yī)救國,“起共和而終帝制”,乃揚起徹底反封建旗幟的第一人。我們依然銘記,在百年之前,有這樣一群人,愿離家棄子,舍生忘死,只為共擊帝制自為者。我們依然銘記,在百年之前,有這樣一次革命,浩浩蕩蕩,給一個曾經(jīng)頹廢不堪的國家?guī)砹嗣褡宓莫毩⒅汲保怪l(fā)生偉大的歷史巨變。這就是,辛亥革命。

立足當下,回顧過去。我們問自己:“革命所為何事?”時下的我們對于這個問題或許能給出較有說服力的回答。確實,如今的中國,更加強盛、更加民主、國家更加開放、科技更加進步、民生更加幸福。這就是我們的回答,這就是革命所為之事。

然而,在百年之前,也曾有一人做出了同樣的回答,他就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先生是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創(chuàng)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他領導同盟會,帶領無數(shù)革命人為救國存亡、振興中華而頑強奮斗。他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統(tǒng)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并給人們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激發(fā)了人民愛國熱情,打開了思想進步的閘門[1]。在影片《辛亥革命》中,當袁世凱在家宴中向唐紹儀問起與之談判的孫文是個怎樣的人時,唐紹儀給出了許多人對于孫先生的'評價。章士釗說他:“有孫逸仙,而中國始可為。談興中國者,不可脫離孫逸仙三字?!比毡救藢m崎滔天把他尊奉為拯救中國的英雄。也有人說他目不識丁,是綠林豪杰、是造反的土匪,有人說他是一介書生,手舉手術刀的江湖郎中。然而這么多人如此義無反顧地追隨孫先生讓袁世凱不解其中緣由。而唐紹儀的回答是:“孫文是一個無私的人?!闭驗椤盁o私”,讓許多人愿意跟隨他。當孫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時,影片中響起了這樣一句話: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文將與諸位同志一道,致力于實現(xiàn)革命的目標。這更加驗證了唐紹儀說的那句話。孫先生的無私、孫先生的堅定的革命理想,讓我敬佩,值得我們學習與發(fā)揚。

現(xiàn)在,我們努力渴望透過一部部影片,透過《辛亥革命》,來還原百年之前的這段偉大的歷史。這不僅是讓我們時刻銘記中國曾經(jīng)遭受的列強的欺辱與清政府的腐朽,更是讓我們這代人和之后的數(shù)代人從這場民主主義革命中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作為一名身處幸福和諧社會的大學生,同時也作為一名光榮的入黨積極分子,我感到無比自豪,心中的感激與敬畏之情,無法用語言表達。此時,我不由地想到了影片中年僅24歲便從容就義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他參加革命的時候與我年齡相仿,有著年輕人的滿腔熱情與活力。不僅如此,他才華橫溢,曾東渡日本留學,是一個有先進思想和文化的現(xiàn)代知識分子。然而,他放棄了一切,參加同盟會,只為“革命”二字。194月27日,黃興率領敢死隊在廣州舉行起義,林覺民因傷被俘,審問官念其年輕有為,愿法外開恩,但林覺民毅然拒絕,可見,其革命之心的堅定,精神力量的強大?!叭牦w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讀著這《與妻書》中的字字句句,讓我們每一個人感動。林覺民之所以革命,就像他說的,是為天下人謀求永久的幸福!

現(xiàn)在的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沒有戰(zhàn)爭與炮火的侵襲,生活在一個寧靜溫暖的社會,但是,無數(shù)的先烈不懈拼搏的精神不會被抹去,革命者自由、民主、共和的思想不會被抹去。我們大學生,應將其傳承和發(fā)揚。當今社會,在面對日益增強的就業(yè)壓力的時候,我們不應倒下;在未來瞬息萬變的今天,我們不應迷茫;在爭取國家領土與主權完整的斗爭中,我們不應退縮。世界只有一個中國,臺灣始終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召開,讓世界看到了一個自信、民主、嶄新的中國。神六、神七的順利飛天,讓中國人在世界揚眉吐氣。科技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讓無數(shù)人脫離了貧窮?!耙匀藶楸尽钡南冗M理論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革命所為何事?正如影片結尾的那段話所說:革命讓社會進步的理念從此深入人心,革命讓我們中國人有了自己的工廠、銀行、鐵路、礦山,有了可以追尋的民生幸福。革命是讓我們這個即將強盛的民族不再受列強的侵略和掠奪,不再做任何人的奴隸。我以為,今天我們的幸福生活,便是回答這個問題的最好答案。革命人的事跡與精神,我們將會永遠銘記!

游辛亥革命紀念館心得篇十二

來到辛亥革命紀念館,首先看到的是孫中山的銅像。我們的國父穿著長袍,左手拿著拐杖,右手拿著帽子,盯著遠處,大義凜然的氣概令人欽佩。沿著歷史的軌跡,我們進入辛亥革命博物館,在解說員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在這濃縮的歷史河流中穿越、體驗。首先解說員向我們解說的是鄂軍都督府的起源,鄂軍都督府紀念館原為清末湖北省協(xié)議局,建于1910年。武昌起義的第二天,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黨人在這里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

館內收集了1000多件與辛亥革命相關的歷史文物,10000多件歷史照片。軍政府會堂、孫中山駐鄂會客室、黃興召開軍事會議的會議室和宋教仁起草了《中會民國鄂州臨時約法草案》的軍政府秘書處以歷史場景排列。因為明年是辛亥革命百年紀念日,所以沒有機會參觀紅樓的二樓,也沒有看到黎元洪的客廳和客廳,這是這個行業(yè)的小遺憾。館內還有反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實和孫中山、黃興生平事跡的展覽……參觀過辛亥革命紀念館,我感到很多。首義第一槍在這里開始,這以前在歷史書上學過。但是,今天真的來到現(xiàn)場,覺得自己在這里可以想象當時的事跡。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歷史書中的辛亥革命史事件可能會忘記,但今天的參觀使我難以忘記這次革命的永生。辛亥革命紀念館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在這里響起起義的第一槍,辛亥革命紀念館在展示中國革命史的同時,也對中國人民進行愛國教育。通過對辛亥革命歷史的理解,我們深刻理解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困難,祖國的和平穩(wěn)定是千萬革命先拋頭,流著熱血。作為現(xiàn)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繼承人的我們,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tǒng),努力學習,努力奮斗,我們要有烈士們的精神和意志,用我們的知識建設祖國,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保護祖國。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7488520.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