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心得體會,我們可以反思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寫心得體會時,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流暢性,避免使用模糊和籠統(tǒng)的表達。如果你正在寫心得體會,可以參考以下范文,幫助你更好地完成作業(yè)。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一
蓮藕對于土質(zhì)的要求不高,但盆土一般要加到噴盆體的2/5或1/2,若是蓮藕粗大,可以多加一些盆土,反之亦然。
而且土質(zhì)松軟,密度小的也可以多加一些,最重要的是,加完盆土后,要在盆內(nèi)注水浸泡一周左右。
若盆水為濃綠色并有大量黃綠色氣泡生成,就說明盆土過肥,可以用清水沖洗,直到盆水為淡綠色,清澈見底方可栽種。
二:施肥。
盆栽蓮藕比食用蓮藕的耐肥能力要弱,盆的容積有限,蓮藕在地下的伸展空間小,根系密集,所以盆栽蓮藕不能盲目的過多施肥。
總的施肥原則是,浮葉期要少施肥,立葉期要施肥要勤,但量不要過大,花果期的施肥要多,施肥時,肥料不能與荷葉接觸,直接放在盆中心的水里。
三:澆水。
由于盆地不漏水,夏季是它的生長旺季,但雨水也是醉倒的,并且還能蓄水,冬季休眠期不要加水。
所以蓮藕的種植技術一大秘訣還在于不需要勤澆水,一般情況下,在它生長旺盛時每周澆一次水就可以了,確保它不缺水,對于水質(zhì)也沒什么要求,無污染的荷塘水即可。
四:蟲害。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原因便在于它的表面有一層蠟性物質(zhì),因此只要放在通風向陽處,他基本是沒有什么病害的。
只有在早春時節(jié)可能會感染蚜蟲,用用洗衣粉加水600倍稀釋,就可以噴殺。南方可能會長出青苔或浮萍,可以人工撈出即好。
五:越冬管理。
這是蓮藕種植技術的一大重要事項,在降霜之后,要剪除葉柄、花梗、枯葉。
在盆中加滿水,依據(jù)地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長江以南可以直接露地越冬,黃淮地區(qū),用雙層膜原地覆蓋。
東北、西北地區(qū),盆上蓋一層塑料膜,膜上要加一些土,然后再蓋膜。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二
在蓮藕田中套養(yǎng)泥鰍是當今企業(yè)迅速提高經(jīng)濟效益的一種高新技術生產(chǎn)模式,不僅可以增加蓮藕的產(chǎn)量(泥鰍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還能提高泥鰍的養(yǎng)殖效率,是增加收入、提高土地使用率的高效新方法,同時也能促進蓮藕池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平衡。翠綠藕業(yè)合作社蓮藕的年產(chǎn)量在5000公斤/畝以上,泥鰍的產(chǎn)量約200公斤/畝左右,蓮藕田套養(yǎng)泥鰍每年經(jīng)濟效益十分可觀,其主要生產(chǎn)操作技術如下。
蓮藕田的選擇與修建。
1.蓮藕田田址的選擇。
蓮藕田要選在陽光充足的位置,地勢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澇。
蓮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cm,水深控制在20~30cm,并在進出水口設置防逃網(wǎng),以防泥鰍外逃。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水泥板縫要用水泥封好。
將蓮藕田水深控制在10cm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畝化漿后趁熱攪拌,全田潑灑,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強氯精5公斤溶水后全田潑灑,必須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劑。消毒5~7天后進行換水,換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試水魚,以檢測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試水魚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鰍苗進行養(yǎng)殖。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三
碗蓮是中國茶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制作工藝非常復雜,需要耗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在品嘗這種獨特的茶類時,不僅可以感受到它獨特的色、香、味、形,更能夠領略到它所蘊含的文化、歷史和人生哲理。在這篇文章中,將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分享一些碗蓮心得體會。
第一段:了解碗蓮的基本情況。
在談論碗蓮體驗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它的基本情況。碗蓮是明代大文學家唐寅發(fā)明的,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將精選茶葉放在碗中,用開水直接沖泡而成。茶葉在碗中不斷地旋轉(zhuǎn)、漂浮,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在整個沖泡過程中,茶葉不斷地起伏、搖曳,打破了傳統(tǒng)的茶具形式和飲茶方式。
第二段:品嘗碗蓮帶來的感悟。
在品嘗碗蓮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它所帶來的獨特的感悟。首先,嘗試用心去感受碗中的茶葉。看著它在茶湯中不斷旋轉(zhuǎn)、上升、下落,仿佛在展示它的精神和生命。其次,品味碗蓮的香氣。它的香氣濃郁而怡人,給人以心曠神怡之感。最后,則是品味它的味道。初品時,先品其清甜,后再品其醇厚,茶味濃郁而持久。
第三段:碗蓮所蘊含的文化元素。
除了在品嘗碗蓮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它的獨特之處,它所蘊含的文化元素也非常值得我們深入探討。首先,在制作過程中,碗蓮所需要的茶葉要極其精細,需要挑選長勢健壯、色澤勻凈、豆香馥郁的早春新茶。其次,它所需的碗也非常講究,需要選用大小口徑適中、質(zhì)地輕盈、形制美觀的白瓷碗。最重要的是,沖泡的水要使用清泉或天然泉水,使得茶湯的味道更加純正。
第四段:碗蓮帶給我們的人生哲理。
除了文化元素之外,碗蓮還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首先,它的制作過程需要耗費許多精力和時間,需要有人耐心細致地進行制作。同樣,人生也需要這種耐心和細致,方能更好地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其次,碗蓮需要通過不斷的搖晃和翻頁來散發(fā)出濃郁的香氣,也同樣需要我們在磨練中搖曳生姿,才能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第五段:結語。
總之,品嘗碗蓮所帶來的感覺十分美妙。在品嘗的過程中,除了品味它的香氣、味道之外,更能夠領略到其中蘊含的文化、歷史和人生哲理。其實,不止碗蓮,很多事物都能夠給我們帶來這種感悟和啟發(fā),所以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注和體驗生命中的美好瞬間,才能夠更好地體驗和品味生活。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四
碗蓮是經(jīng)過多年的培育和種植,成為我國民間常見的一種花卉,也是許多人選擇種植的一種物種。碗蓮主要分為黑碗蓮和紅碗蓮兩種,不僅花型各異,而且養(yǎng)護方法也有所不同。近年來,我也開始種植碗蓮,并不斷探索其中的知識和技巧,也收獲了很多心得體會。
第二段:品種鑒別。
在種植碗蓮前,我們首先要對不同品種進行鑒別。黑碗蓮的花形為漏斗形,花心呈中空狀,色澤低調(diào)紅珊瑚色,葉片為棕綠色;而紅碗蓮的花形則為鐘狀,花心有蕊柱,色澤鮮艷亮麗,葉片為深綠色。因此,在選擇種植碗蓮時,我們需要認真觀察花型和顏色,以確保選擇的品種符合我們的養(yǎng)護要求。
第三段:環(huán)境養(yǎng)護。
碗蓮是比較喜歡濕潤環(huán)境的植物,選址時需要選擇光照充足、通風涼爽、細沙質(zhì)地豐富的土壤機位。水培養(yǎng)護,除水位不宜太高外,還需給予適量有機肥料。定期更換水培養(yǎng)液,以保持花瓶內(nèi)干凈衛(wèi)生。尤其是在夏季高溫天氣時,應定期換水、加藥物殺菌,避免病蟲危害。
第四段:剪枝修剪。
在養(yǎng)護碗蓮時,我們不僅要進行定期澆水施肥等基本工作,還要注意進行剪枝修剪,以調(diào)整植株姿態(tài),使其形態(tài)更加優(yōu)美。針對黑碗蓮的花朵和葉子,我們可以通過箭頭主芽、剪短側芽和插芽繁殖等方法,促進其生長發(fā)育;紅碗蓮則可通過剪短側芽、根剪尾修剪等方式進行整形。
第五段:總結。
種植碗蓮,不僅可以裝點生活環(huán)境,還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養(yǎng)植物的習慣。而且,在種植碗蓮的過程中,不斷學習、探索其養(yǎng)護方法,也能不斷積累自己的經(jīng)驗和發(fā)現(xiàn)美與養(yǎng)護的和諧。因此,認真觀察和了解碗蓮的品種鑒別、注重環(huán)境養(yǎng)護,剪枝修剪及看管等方法,才能讓我們得到更好的結果。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五
蓮藕田要選在陽光充足的位置,地勢平坦,排灌水方便,保水性好,能防洪防澇。
蓮藕田四周需加高加固,田深控制在50~60cm,水深控制在20~30cm,并在進出水口設置防逃網(wǎng),以防泥鰍外逃。用水泥板立在田埂壁上,水泥板縫要用水泥封好。
將蓮藕田水深控制在10cm左右,生石灰按60公斤/畝化漿后趁熱攪拌,全田潑灑,也可以用漂白粉15公斤或強氯精5公斤溶水后全田潑灑,必須使用塑料制品溶解上述消毒劑。消毒5~7天后進行換水,換水后注入新水可放試水魚,以檢測田水的毒性是否消失。試水魚生活正常后可放泥鰍苗進行養(yǎng)殖。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六
初期葉淡綠色,從邊緣開始干枯,后全葉卷曲干枯,柄頂彎曲干枯,全田一片枯黃似火燒狀。防治:重病田實行2-3年輪作。常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噴霧悶種,蓋農(nóng)膜密閉24小時,晾干后種植。藕田栽前進行深翻并畝施石灰100公斤。發(fā)病時可用75%百菌清0.5公斤加干泥土30公斤拌勻撒入淺水田內(nèi)。因為藕腐敗病的病源在莖的泥土部分,防治此病必須噴施莖下部,只留3-5厘米深的水,3-5日連續(xù)防治兩次,即可防治。
黑斑病。
黑斑病(又稱褐紋病、葉斑病)。
初期呈針尖狀黃褐色小斑點,后期全葉布滿病斑有輪紋,致使半葉或全葉干枯。防治: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冬季田間徹底清除病殘葉并集中燒毀。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并噴藥防治。常用70%甲托1000倍液或65%代森鋅600倍液?;?∶1∶166-200倍波爾多液,每隔10天噴一次,共防2-3次。
病毒病。
受害后的荷葉及地下根莖上均可表現(xiàn)癥狀,葉片上產(chǎn)生大型多角形至不整齊形淡褐色枯斑。根莖表皮產(chǎn)生暗褐色炭疽條斑。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及時防治蚜蟲(傳毒媒介)。發(fā)病初期噴1.5%植病靈乳劑1000倍液。
葉枯萎。
受害荷葉焦黃、枯萎,影響藕生長,造成減產(chǎn)。防治:保持藕田清潔,防止油污污染藕田。污水,肥皂水也會導致荷葉枯萎死亡。藕對除草劑十分敏感。藕田絕不能施用除草劑。
害蟲。
有蚜蟲、斜紋夜蛾,刺蛾等。危害立葉和花蕾??捎?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40%樂果倍液噴灑。水蛆吮吸藕根、莖、葉的汁液。導致荷葉發(fā)黃,一旦發(fā)現(xiàn),可施石灰驅(qū)殺,畝用量10-15公斤。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七
栽培碗蓮的容器,以口徑25厘米,深20厘米的花盆為最好。一般菜碗培植碗蓮太淺,不易開花。碗蓮根藕大小長短如食指,每年清明節(jié)前后,換盆時取種藕,要注意勿傷頂芽、側芽,在換盆前,盆泥須保持濕潤。每枝種藕,至少要有兩段藕身,尾部要留節(jié),以粗壯無損者為好。用肥沃塘泥或肥田土栽植均可,并拌少量腐熟豆餅、毛發(fā)、蹄片做基肥?;蔬^量,輕則葉茂花疏,重則種藕死亡。先于盆底置適量湖泥,如系湖土要滲水成糊狀。每盆栽種種藕25支,因品種而異。靠盆栽植,頂芽應埋入盆邊泥中,尾部要上翹,呈15°斜栽入泥,以利頂芽生長。栽藕之初,盆泥應呈稀糊狀,以便固定種藕,并提高土溫,促進發(fā)芽。栽后置陽臺向陽通風處,曬2—3日,待泥與種藕緊密結合,才澆少量水。隨浮葉的生長,逐漸提高水面,待立葉挺出后,才可澆滿水(約6厘米深)。
碗蓮喜陽光,若光線不足,會使荷葉徒長,綠色變淡,以致不能孕蕾開花。平時養(yǎng)護,每日上午添水,并向葉面噴水。夏季氣溫高,蒸發(fā)量大,每日添水兩次。生長季節(jié)切忌失水,否則葉片焦邊,甚至整張荷葉枯黃,花蕾萎蔫。生長前期澆水不能淹沒荷葉,雨水大時,應隨時倒掉盆內(nèi)過多水分。最忌暴風驟雨,要做好防風防雨工作。夏季施1粒如梅核大小的豆餅或麻餅做追肥,塞入盆中央泥內(nèi),免發(fā)酵傷及盆邊根系。如發(fā)現(xiàn)盆土變綠發(fā)黑,荷葉皺而不展,這是肥害,應立即倒盡盆內(nèi)肥水,不斷加清水緩解。6~8月開花,11月后,荷葉于枯,剪去殘梗,入室越冬。室溫不超過5℃,保持盆土不干即可。
碗蓮也可用種子繁殖。先將蓮籽尖頭磨破,勿傷胚芽,然后用50℃左右溫水浸種,待其自然降溫后,保持28℃左右水溫,每天換水1—2次,經(jīng)3―7天,便可發(fā)芽,待長根后再行栽植。
荷葉背面如有蚜蟲、紅蜘蛛危害,用農(nóng)藥防治時不可過濃,因荷葉對農(nóng)藥較敏感。開花時置室內(nèi)觀賞最多5—6天,否則影響繼續(xù)開花。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八
碗蓮,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可能是一種花卉植物,但在中國茶文化中,碗蓮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茶具。作為一名喜愛茶藝的人,我也沒能逃脫碗蓮的魅力。通過使用碗蓮,我深刻體會到了它所蘊含的美學和審美價值。
第二段:碗蓮的制作和品種。
碗蓮的制作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不同種類的碗蓮有著不同的制作方式,其中仙骨谷蓮、巖泉紅蓮、南隆碧蓮是價值相對較高的品種。這些碗蓮在制作過程中需要精湛的技藝和耗費大量精力,因此可以說是被手工制作的藝術品。而且,碗蓮也有很多的品種,每個品種都有著不同的外觀特點、風格和價值。尤其是巖泉紅蓮,它的泥土自有特殊的魔力,可以讓其茶湯有凈韻獨特的品質(zhì),這種稀有的碗蓮也是茶藝愛好者們的最愛之一。
第三段:碗蓮的美學和審美價值。
碗蓮的美不僅僅是外觀上的,它往往還蘊含著深邃的意境和濃郁的文化內(nèi)涵。碗蓮的形狀可以有很多變化,例如錐式、盤式、碗式,還有不同的包漿,那些微妙的差別可以給人不同的視覺、感覺和情緒的體驗。使用碗蓮品茶的過程中,多次凝視它的細節(jié),流連在其中,感受茶和碗的互動,也是一種審美上的享受。
第四段:使用碗蓮的技巧。
使用碗蓮的技巧也需要掌握,茶藝愛好者們在使用中通過掌握氣息和手勁的把控,調(diào)配出自己心中所期望的澄明渾厚的茶湯。這其中,碗蓮的大小、重量、形狀等因素也會影響茶湯的品質(zhì)。在使用碗蓮時,我會將茶葉放入碗蓮中,倒入適量的水后,輕輕搓揉,用冷水過清水后開始品飲。而每個人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口味傾向來塑造屬于自己的心儀的茶湯。
第五段:總結。
碗蓮的美學和審美價值雖然是個人品味的體驗,但對于茶藝愛好者來說,它更像是一個吸引人的靈魂,給人自由探尋的空間和想象。在使用碗蓮的過程中,我們從中領略到了生活中的一份美好,拓展了自己的視野,更具備了欣賞、體驗、品味美好物品的能力。弘揚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愛上茶道、認識碗蓮、品味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感受碗蓮蘊藏的文化價值和美學魅力。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九
原料:鮮藕500克。
制法:將鮮藕搗汁,燉熟。
用法:飲服。
功效:催乳。產(chǎn)后缺乳適用。
藕汁露。
原料:鮮藕、蜂蜜。
制法:將鮮藕洗凈,榨汁100毫升,加蜂蜜20克,調(diào)勻服用。
用法:每日一次,連服數(shù)日。
功效:消炎止痛。治慢性咽炎。其他相關。
鮮蓮藕500克,山楂糕150克,桂花醬25克,白糖適量。將鮮蓮藕去皮,放入水中煮熟,撈出晾涼。山楂糕用刀壓成泥,加桂花醬、白糖拌勻,灌入蓮藕孔內(nèi)切片,裝盤即成。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降壓降脂的功效,適用于慢性胃炎、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高脂血癥患者。
糖藕糕。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花生60克,加水適量調(diào)合蒸熟,切塊,分頓食用。有健脾益胃、補虛止血的作用,適用于身體虛弱、少食、吐血、尿血、便血癥等。
秋梨白藕汁。
秋梨(去皮、核)10個,白藕(去節(jié))500克,搗汁,不拘量代茶飲。有清熱潤肺的功效,適用于肺熱型咳嗽、痰黃、咽干舌燥等癥。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
藕澤畔村屬古堯山縣,因位于大陸澤畔而得名。澤畔藕自永樂年間從山西傳入,歷代村民以種藕為生。隨著后來黃河改道,湖水退縮,澤畔村逐漸成為陸地,但是當?shù)剞r(nóng)民種藕之風不減,并摸索出改坑塘種植為“鋪池而做”,創(chuàng)造出獨樹一幟的“清水蓮藕”。
農(nóng)歷谷雨,天氣漸暖,藕農(nóng)著手鋪池。開池時要燒香進供,燃放鞭炮,以此敬拜荷花仙子。澤畔藕不用坑塘,而是在上好地塊挖土三尺,開正方形或長方形深池,每家少則半畝,多則二三畝。池底平整之后,大水漫灌。然后根據(jù)池之大小,邀請十幾人、幾十人赤腳踩踏。踩池人分行列隊,一遍遍翻來覆去地踩,直到把池底踩成不滲不漏為止。
藕池踩好后上底肥,不用豬圈肥、牲口糞,全是豆餅、花籽餅和芝麻醬,粉碎后和土拌勻,鋪多半尺厚。然后把一塊塊種藕埋進土里,再澆上半池井水。池水平靜靜、光閃閃,清澈見底,明如玻璃,亮若銀盆,微風起時,波光鱗鱗,十分動人。為了保持一定水位,三兩天澆一遍水,水熱蒸發(fā)快時,轆轆不停,這就是清水蓮藕。
澤畔藕生長期長,進入臘月才出池,專供春節(jié)享用。一般現(xiàn)挖現(xiàn)賣,帶泥出售。洗凈后如美人玉臂,胴體和斷面孔管都呈橢圓狀,大概與池底堅硬有關。席上澤畔藕片,白瑩瑩,脆生生,遇醋不變色??h志上說它“潔白如玉,美味可口,營養(yǎng)豐富,全身是藥?!睗膳吓汗?jié)是一種名貴中藥,收斂止血有奇效,主治吐血、鼻衄等癥。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一
清明前后挑選生長健壯的根莖,每2~3節(jié)切成一段,每段必須帶頂芽和尾節(jié),分盆種植。此時要特別注意防暴風雨,如葉片被吹折,種藕就發(fā)育不良,影響第二年開花。
2、種子繁殖:播種前先用鐵銼破壞種皮,然后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水一次,長出2~3片葉即可種植。種植前期保持水面深2厘米左右,長出立葉后保持10厘米即可以。
3、碗蓮栽培管理。
碗蓮在栽培中多用精制碗盆,如小彩缸等。既使用碗,也必須用口徑25厘米左右,深20厘米以上的大碗,容器過小,裝入泥土過少,很難開好花。栽前容器內(nèi)要施入基肥,施用量一般為盆土的1%左右。然后加入塘泥,至盆深三分之二處,將種藕首尾相接頂芽朝向容器中央栽入盆中。栽好后加水至2~3厘米,放陽光充足處曬干,再加水,這樣重復2~3次,致使種藕和泥土充分密結,不易飄浮。夏季,由于天氣炎熱,水分蒸發(fā)快,容器內(nèi)必須天天加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把容器排放在淺水池中,擺容器時不可過密,使荷葉充分接受陽光,這樣向池中灌水即可。碗蓮泥土少,養(yǎng)分不足,要經(jīng)常施肥,但必須薄肥勤施。
繁殖方法:碗蓮可用分株和種子繁殖。分株法可在清明前后挑選蓮花健壯的根莖,每2-3節(jié)切成一段,每段須帶頂芽和尾節(jié),分盆種植。種子法是將碗蓮種子表皮破壞,浸泡在清水中,每天換水,直至長出2-3片葉后即可種植。前期保持水面深2cm,長出立葉后保持10cm。
器皿選擇:碗蓮多用精制碗盆水培,如小彩缸等,看上去十分美觀。即使用碗,也必須用口徑25cm左右,深20cm以上的大碗,因為容器過小,碗蓮生長受限制,很難開好花。
土壤肥料:碗蓮容器內(nèi)要施以盆土1%左右量的基肥,然后加入塘泥至盆深2/3處。碗蓮泥土少,養(yǎng)分不足,要經(jīng)常施肥,但必須薄肥勤施。
種植管理:將種藕首尾相接,頂芽朝向容器中央栽入盆中。栽好后加水至2-3cm,曬干再加水,重復兩三次,使種藕和泥土充分密結,不易飄浮。夏季碗蓮必須天天加水。
病蟲害防治:碗蓮一般易生蚜蟲,可用菊樂合脂3000倍液噴。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二
形態(tài)特點:多年生草本。塊根肉質(zhì),肥大而長,底面生多數(shù)黃色須根,上面有多數(shù)三角狀葉柄裂痕,橫臥于水底泥中。葉自基部挺出水面,有極長葉柄,園柱形,葉片廣卵狀心臟形,光亮深綠色,羽狀網(wǎng)脈,全綠?;üiL,露出水面,夏秋頂端開一黃色大花,果實近圓形。
生長環(huán)境:生于池塘、河流等淺水中。
采集加工:四季采塊根,鮮用或曬干。
性能:甘苦涼。能利尿消腫,清熱解毒。
在睢寧及周邊地區(qū),白蓮藕是人們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睢寧白蓮藕以質(zhì)細潔白、清脆爽口、甘甜無渣而名揚四方。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三
【杏黃】花蕾長桃形,花淡黃--黃綠色,基部黃色?;ò晔蓍L,花初開杯狀,盛開碟狀,花期早,6月5日始花,群體花期長,為32天。
【玫紅重臺】花蕾桃型,花紫玫紅色,花徑7-9cm,重臺型。單朵花期達一星期,著花繁密,花色鮮艷,雌蕊大部分瓣化,極少能結實。
【青蓮姑娘】花蕾桃型,紫--紅色,花徑10cm左右,重瓣型,著花較多,部分結實。
【羊城碗蓮】花蕾桃形,紫紅色,重瓣型,開花較多,花徑8-10cm,雌蕊泡狀,結實少。
【白雪公主】花蕾桃型,白色,花徑12cm左右,重瓣型,雌蕊多數(shù)泡狀或瓣化,極少結實,潔白如雪。
【重水華】花蕾桃形,粉紅色,花徑6-8cm,復瓣型,著花較多,花期較長。
【迎賓芙蓉】花蕾長桃型,綠--粉紅色,花徑7-10cm,單瓣花型,雄蕊、雌蕊發(fā)育正常,結實多。
【紅碗蓮】花蕾桃型,紅--紫紅色,重瓣型,花徑10cm左右,開花較多,雌蕊泡狀,很少結實,是傳統(tǒng)碗蓮品種。
【山茶紅】花蕾紫紅色,圓桃形,重瓣型,花徑10cm左右,開花較多,雌蕊泡狀,結籽少,花色獨特。
【小三色蓮】花蕾長桃型,瓣尖紅色,中部粉白色,基部黃色,花徑10-12cm,開花密,開花早,雌蕊發(fā)育正常,結實多,該品種花色豐富,株型矮小,是碗蓮中的珍品。
【火花】花蕾桃型,紅--紫紅色,花徑7-8cm,單瓣型,雄蕊雌蕊發(fā)育正常,能夠結實,著花繁密,開花早,花葉俱小,花色鮮艷。
【紅艷三百重】花蕾圓桃型,紅--紫紅色,花徑10cm左右,重瓣型,花瓣達300瓣左右,雌蕊心皮正常,極少泡化,花姿優(yōu)美,花色鮮艷,花瓣之多,實屬罕見,獲全國評比二等獎。
【粉松球】花蕾桃型,粉紅色,重瓣型,花徑10cm,著花較多,雌蕊瓣化,不結籽。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四
蓮也稱為缽蓮、盆蓮,就是種在碗內(nèi)的蓮花,那么它有哪些種植方法,該如何養(yǎng)殖,下面就來看看吧。
工具/原料。
碗蓮種子,銼刀,一個盆,沙子。
1、種子處理。
2、浸種催芽。
將已破殼的種子,浸于溫水中。一天換2到3次水為佳。
兩天就有發(fā)芽的預兆,5天芽就有一厘米了,出牙5天后就長的很長了。
3、芽苗移栽。
選一個無底孔陶盆或塑料花盆,盆內(nèi)加半盆田園土或無化工污染的河塘泥,提前兩周加水浸泡,不要施肥。移栽時將小荷苗的細根按入泥中,每盆栽一株,移栽后加適量水,以水不淹沒小荷葉為度。
4、可以從水族店買一點沙子,把沙子一點點撒進去,鋪在泥巴上。沙子分幾次撒的。撒一遍,等水沉淀了再撒一遍,直到整個缸都撒均勻。有了沙子后,水很快就清了。再把水換了,還可以在里面養(yǎng)幾條小魚,魚可以吃水里的蟲子,糞便可以肥花,又可以觀賞,一舉數(shù)得。
1、處理種子時不要夾傷種胚,也不要去殼。
2、浸種催芽時,水溫最好保持在20-40度之間。如水溫高于40度時,種子雖在頭一天萌發(fā)迅速,但以后生長則受到抑制,水溫低于20度時,則種子發(fā)芽生長過于緩慢。
3、浸種催芽時,要及時清除不能發(fā)芽的種子,一般7天內(nèi)都會發(fā)芽。
4、一定要給予蓮花充足的陽光。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五
山上也能種池藕?一個人人以為天方夜譚的夢想終于在本社的河南省三門峽市菜園鄉(xiāng)羊皮溝種植基地實現(xiàn)了。10月26日在當?shù)剞r(nóng)業(yè)部門和山東總部代表及當?shù)厝罕姷挠H眼目睹下見證了這一神圣的“種植奇跡”。
在總部指導下該基地的36畝藕池通過一年的實驗表明:每畝丘陵地可生產(chǎn)池藕9000—11000斤,按平常最低價每斤1.5元計算,每畝可收入135000—16500元,是傳統(tǒng)種植糧食作物的8—10倍,不但效益好,而且省工、省力、易管理,空閑時間還可以開闊深加工市場,增加收入。
針對藕池怎樣建設,栽培技術重點有以下兩點:一、藕池要選在陽光充足、沒有樹木蔭蔽的山頭空地或村頭荒地、荒宅、廢舊坑塘以及鹽堿地、澇洼地等。藕池面積一般200-300平方米,即每畝2-3個,池身60cm,池壁斜度60度或直壁。將石灰撒入池底,用旋耕犁旋2-3遍,深20cm,土灰混合均勻后,用機械將池底整平壓實,用3:7灰土將池壁壓實夯實。鋪底砸邦后,用薄膜將池底、池壁鋪平鋪好,鋪膜后,用2-3cm厚的混凝土抹平,將準備好的斜板立在池壁上,用水泥將縫抹好,立壁藕池,可用水泥將壁面封嚴、抹平。每畝造價4000—5000元左右。二、藕池選擇富含有機質(zhì)的粘壤土。種藕之前,將麥秸、玉米秸或雜草鋪入池內(nèi),厚度30-40cm。三:藕池的底部防滲可以選擇hdpe土工膜,有利于節(jié)水,增產(chǎn)。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六
1、實行2-3年輪作:特別是水旱輪作對減輕病害有重要作用。
2、選用無病種藕栽種:種藕帶菌是腐敗病發(fā)病的主要菌源,預防該病,關鍵要從無病藕田選擇健株作種藕,杜絕菌源,在植藕前,種藕用50%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悶種24小時時,晾干后播種。
4、合理施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肥料必須充分腐熟。對土壤酸性重、還原性強的土壤中,宜重施石灰,石灰要早施、多施。生長期間注意氮磷酸肥的配合施用,有條件地方應增施硅質(zhì)肥,提倡補施硼、鋅、鉬等微肥,切勿偏施化學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科學管水:生病期深水灌溉,降低地溫抑制病菌繁殖。留種蓮田每天保持深水浸泡,切勿排干水和冬翻曬垡。非留種田在采完蓮子后一律砍伐荷梗翻耕或挖藕,最好栽上一季冬作物。不種冬作物的也要翻耕灌水浸田,減少土壤及病殘體的帶菌。
6、及時用藥防治:發(fā)病初期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噴霧。也可用上述混合藥粉500克拌細土25-30公斤,堆悶3-4小時后撒入淺水層蓮蔸下,2-3天后再用上述混合劑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多菌靈200倍液混合“402”4000倍液,噴灑葉面或葉柄,連噴2-3次,能有效地減輕或控制此病的蔓延。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七
1、除草摘葉摘花:定植后一個月左右,浮葉漸枯時摘除枯葉。荷葉封行前結合追肥除草,除草時應在卷葉的兩側行走。蓮藕出現(xiàn)花蕾或開花,要消耗大量養(yǎng)分,但摘斷后雨水淋入又容易導致爛藕,常把花枝折彎但不摘斷。
2、追肥三次:第一次立葉肥:在田間出現(xiàn)3-5片立葉時,畝施高氮磷復合肥25-30公斤,第二次在滿田立葉時,畝施高氮鉀復合肥30-35公斤,第三次結藕肥:在終止葉出現(xiàn)時,畝施高鉀復合肥15-20公斤或純鉀肥10-15公斤。
3、調(diào)節(jié)水位:從栽種到萌芽前灌淺水約5-10厘米,以提高地溫,利于出苗,隨著立葉及分枝的生長,逐漸加深水層至15-20厘米,結藕期及采收前宜灌淺水。
4、理順藕頭:6月份藕藤迅速向四周生長,要進行人工理藤,于中午時刨開泥巴拉起藕藤,轉(zhuǎn)頭理向空白地再埋入土中即可。
5、成熟采收:當?shù)厣喜苛⑷~大部分枯黃,藕已充分成熟時可陸續(xù)采收。蓮藕采收有青荷藕、枯荷藕之分。收青荷藕多在8月份進行,多為早熟品種,收前一周割去荷梗,減少藕表皮的銹色,收枯荷藕為入秋后至次年3-4月。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八
桃形,花朵粉紅色,多瓣型,開花較多花較多,花期較長。
迎賓芙蓉。
長桃型,花朵粉紅色,單瓣花,開花結實。
小三色蓮。
微型荷花,花朵瓣尖紅色,中部是粉白色,開花早,花朵較密,一般開花不結實。株型矮小實屬珍品。
火花。
花開單瓣,能夠結實,開花繁密,開花較其他品種早,花葉很小,花色鮮艷,呈現(xiàn)紅色,少數(shù)紫紅色。
冰嬌。
桃型,花色為黃綠色,是珍貴的黃色品種。開花繁密,雌蕊有心皮7-10枚,可結實。
紅艷三百重。
圓桃型,花姿優(yōu)美呈現(xiàn)紅色,多瓣型蓮花,花瓣達300瓣,曾獲全國評比二等獎,品種罕見。
紫玉蓮。
桃形,花朵紫紅色,花開多瓣,開花較多。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十九
1、種子繁殖:首先要破殼。將種子凹進的一端在水泥地上磨破或者用老虎鉗夾破;,浸種育苗。要保持水清,經(jīng)常換水,約一周左右出芽,兩周后生根移栽,每盆栽一株,水層要淺,不可將荷葉淹在水中。90%左右當年可開花。
2、分藕繁殖:栽插前,盆泥要和成糊狀,栽插時種藕頂端沿盆邊呈20度斜插入泥,碗蓮深5厘米左右。頭低尾高。尾部半截翹起,不要使藕尾進水。栽后將盆放置于陽光下曬至表面泥土出現(xiàn)微裂,以利種藕與泥土完全粘合,然后加少量水,待芽長出后,逐漸加深水位,最后保持3—5厘米水層。
3、碗蓮藕種的種植雖然在成本上比種子的繁殖成本高出一些,但是可以確保品種的純正。種子的傳媒過程具有不穩(wěn)定性,不能確保品種的純正。荷花是多年生的花卉植物,可以種植很多年的哦!
二、日常管理。
1、水管理:荷花是水生植物,生長期內(nèi)時刻都離不開水。生長前期,水層要控制在三厘米左右,水太深不利于提高土溫。入冬以后,盆土也要保持濕潤以防種藕缺水干枯。
2、肥管理:荷花的肥料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如土壤較肥,則全年可不必施肥。腐熟的餅肥、雞鴨鵝糞是最理想的肥料,小盆中施半兩即可,大盆中最多只能施1—2兩,切不可多施,并要充分與泥土拌和。生長旺期,如發(fā)現(xiàn)葉片色黃、瘦弱,可用每盒0.5克尿素拌于泥中,搓成10克左右的小球,每盆施一粒,施在盆中央的泥土中,7天見效。
3、病蟲害防治:荷花主要有腐敗病、葉枯病危害,但都不太嚴重。如發(fā)現(xiàn)危害可用50%托布津可濕性粉制1000倍液噴治。荷花的蟲害有刺蛾、蚜蟲、蝸牛等危害,可用人工捉除或用敵百蟲、樂果、速滅殺丁等藥劑來防治。家庭種植少量荷花,可用全無敵等藥劑噴殺害蟲。
4、越冬管理:入冬以后,將盆放入室內(nèi)或埋入凍土層下即可,黃河以北地區(qū)除埋入凍土層以下還要覆蓋農(nóng)膜,整個冬季要保持盆土濕潤。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二十
第一步,對種子進行破殼處理。
蓮子的果皮具有堅而厚的特殊結構,在種子充分成熟干縮以后,水分和空氣不易透入,呼吸作用非常緩慢,處于被迫休眠狀態(tài)。所以蓮子可以在土中埋藏數(shù)百年甚至上千年而不萌發(fā)也不腐爛,這是蓮子長壽的原因。為了使蓮子在播種后吸收水分和氧氣,打破被迫休眠狀態(tài),進入萌發(fā)生長,在種子催芽前,必須進行破殼處理。
蓮是倒生胚珠,胚芽著生于種子的頂端,破殼時應擊破種子的基端,即種子在花托上著生的一端,也就是蓮子凹入的一端??梢杂眉舻痘蚴抢匣Q將其夾破。播種前一般只要磨破果皮(即蓮子的硬殼),見到褐色種皮為止;夾殼時只要在基部來2~3毫米裂口即可,切勿夾去太深,以免傷胚。浸種一天后,待胚吸水胚膨脹,果皮吸水變軟時,可以用手沿著破殼處剝?nèi)スさ?/3,使胚外露,以利胚芽伸長。必須注意:破殼部位不能過大過多,如果把蓮子的硬殼全部去掉,胚芽就失去保護,極易腐爛死亡。
第二步,對種子進行浸種催芽。
將已破殼的種子,浸于50度左右的溫水中。浸種的水要清潔,不含油膩、污物,也不要用高于50度的水,否則會影響發(fā)芽。水溫自然下降,最后保持在30度左右,不宜高于40度或低于20度。如水溫高于40度時,種子雖在頭一天萌發(fā)迅速,但以后生長則受到抑制,水溫低于20度時,則種子發(fā)芽生長過于緩慢。家庭少量浸種時可放入保溫瓶中保溫。溫度在30度的條件下,一般浸種催芽3天即可萌發(fā),胚芽從破口處伸出。
在此期間,每天需要換水1~3次,并要及時清除不能發(fā)芽的種子。在一般情況下,達7天仍不萌發(fā)的種子,就不會在發(fā)芽了。沒有發(fā)芽能力的種子往往會上浮在水面上,胚芽發(fā)黃,子葉霉爛、發(fā)臭。(也可以直接用自來水浸種,不需要用溫水或加熱,浸種大約二天就可以萌發(fā)。)。
第三步,開始對種子進行水培育苗。
種子出苗后,應在25℃左右條件下進行水培育苗5~7天。在水培育苗期間,蓮苗根系吸收力弱,生長主要靠種胚提供養(yǎng)分,一般不需要施肥。在水培育苗過程中應保持水層深10厘米左右,并給予充足的光照;不宜經(jīng)常換水或翻動,以免葉片因經(jīng)常改變其生長方向而過度伸長;應讓葉柄保持在水中,葉片自由平展于水面。待第一片葉放開,第二片葉即將放開,長出白色根系時,即可定植。
第四步,定植,等芽長到10cm左右,可以移栽。
根據(jù)碗蓮種植的需要,選擇土壤裝入花缽內(nèi)后,放入清水,并將土、肥拌和均勻。待泥水澄清后,將水培苗定植于花缽的中央,以種子全部入泥為度,使葉片自由舒展于水面。移植時應注意,不可折斷葉柄,以免影響生長。植后保持3~5厘米水層,但千萬不可把葉片淹沒水中。碗蓮喜光,花缽應放置在陽光充足處。幼苗嬌嫩,遇陽光日灼有的會焦枯,但一般會發(fā)芽成活。澆水也不要過多,以提高水溫,促進生長。待長出7~13片浮葉后即可出現(xiàn)立葉。一般來說,多花品種,在長出5~17片立葉后可始現(xiàn)花蕾?,F(xiàn)蕾早晚,視品種而異,有的品種在立葉長出之前就現(xiàn)苗開花。
碗蓮種植心得體會篇二十一
大多的家庭養(yǎng)碗蓮都是在口徑比較大的盆中養(yǎng)護,所以翻盆相對容易。詳細步驟如下:
翻盆前要提前半個月開始準備。不要澆水,盡量保持盆土干燥。
等到土變干,盆與土呈分離狀。
倒扣過來,省時省力,還容易除去舊土而不會傷根莖。
然后小心翼翼的取出藕,不要碰斷藕芽。對藕進行整理,顏色深的是去年的,可以扔掉了!
整理完,就可以吧藕根和土一起放回盆里,澆水就好了!
注意事項:
在翻盆前,為防止泥土過干,可以提前兩天倒掉花盆的水,然后晾幾天。
翻盆后需要分出新藕還是去年的,動作不要太粗魯,避免將藕根拆分。
整理完之后,將土重新放回盆中澆水堅持少量多次的原則,第一次多澆些,之后遞減。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8778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