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種表達個人思想和情感的方式,可以培養(yǎng)寫作能力和思維能力??偨Y應該突出問題和解決方案,更加注重對解決方案的實操性進行分析。如果你對寫總結感到困惑,不妨參考一下下面的范文,它們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建議和思路。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一
今年9月,隨著媒體不斷走進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qū)山城村采訪,村里人才知道,與他們朝夕相處70余載的生產隊老隊長孫景坤,原來是抗美援朝英雄。
如今,被疾病侵蝕的孫景坤躺在丹東市光榮院的房間里,床內側的墻上掛著他那身志愿軍老軍裝,上面綴滿了各式各樣的勛章,有1枚一等功獎章、兩枚二等功獎章和兩枚三等功獎章。
死也要死在前線。
1948年,結婚不到一周的孫景坤踏上從軍路,成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第3縱隊8師24團7連(1948年11月改稱第40軍119師357團7連)的一名機槍手。
參軍不到1個月,孫景坤就隨部隊參加解放四平戰(zhàn)役。1948年9月,攻克義縣戰(zhàn)斗打響。激烈的戰(zhàn)斗中,“一塊炮彈皮鉆進小腿,一直沒取出來”。此役,孫景坤榮立二等功。
孫景坤作戰(zhàn)勇猛,數次掛彩。打錦州負傷、打黑山阻擊戰(zhàn)負傷、打唐山負傷、渡江戰(zhàn)役時負傷。
隨后,孫景坤隨部隊南下,飛渡長江天險、突破湘粵防線、會殲桂系兵團,途經9省,直搗天涯海角。戰(zhàn)火中,孫景坤光榮入黨。
從東北打到海南島,一路征戰(zhàn),孫景坤一身落下20多處傷疤。對于孫景坤而言,“每塊傷疤都是勛章”。
1950年6月,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孫景坤所在的119師接到命令,將士們急赴丹東,投入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前的準備。
部隊駐地離孫景坤家不遠。自從參軍后,他就沒見過親人。在部隊待命的40天里,他從未提過探家的要求。
1950年10月19日深夜,孫景坤所在40軍奉命經過丹東鴨綠江大橋秘密開赴朝鮮戰(zhàn)場。10月25日,在朝鮮戰(zhàn)場西線,與向北進犯之敵遭遇。志愿軍如猛虎下山,打得敵人不知所措。
在激烈的戰(zhàn)斗中,孫景坤大腿遭敵炮彈炸傷,被送回吉林圖們,在部隊醫(yī)院接受治療。傷愈后,孫景坤堅決要求重返朝鮮戰(zhàn)場,“死也要死在前線”。志愿軍某部安排他搭乘向前線運送軍需物資的軍列,他第二次跨過鴨綠江入朝。
途中,孫景坤乘坐的軍列遭到敵機狂轟濫炸。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他一時無法找到自己的部隊。無奈,他沿著鐵路線又回到丹東尋求幫助。
經多方聯(lián)系獲悉,他所在的357團正向砥平里地域集結待機。孫景坤搭乘過江軍列,第三次跨過鴨綠江向部隊奔去。
1951年2月13日,砥平里反擊戰(zhàn)開始。孫景坤和戰(zhàn)友們在“極度疲勞,糧食不濟,常常日食一餐,甚至數日一餐”的困境下,勇猛出擊。戰(zhàn)后,119師命名357團7連為“硬骨頭連”,授予錦旗1面,記大功1次。
血戰(zhàn)161高地。
數年征戰(zhàn),有一場戰(zhàn)斗深深烙在孫景坤的腦海。
1952年10月26日黃昏,孫景坤所在的357團在炮火支援下,經過兩個多小時激戰(zhàn),占領161高地,隨后由8連副連長支全勝帶領2排官兵堅守陣地。
次日,不甘失敗的敵軍在飛機、坦克的配合下向161高地猛攻,2排官兵連續(xù)打垮敵人多次反撲,自身傷亡很大。已是7連副排長的孫景坤臨危受命,帶領9名戰(zhàn)士,扛著8箱手榴彈、2箱子彈沖過多道封鎖線,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161高地。此時,堅守陣地的2排幾乎彈盡糧絕。整整一個排,打得只剩下幾個人。
“你們來得太及時了,馬上投入戰(zhàn)斗?!敝珓僖话褤ёO景坤。
孫景坤和戰(zhàn)友們奮力阻擊。從中午守到半夜,打退敵人6次進攻。事后,戰(zhàn)友們在炮彈掀起的泥土中,找到了受傷昏迷的孫景坤。
孫景坤因表現(xiàn)英勇榮立一等功,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1枚。1953年,他作為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戰(zhàn)火遠去后,孫景坤收起軍功章,深藏60余載。
5月,得知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征集歷史文物資料時,孫景坤把珍藏幾十年的立功證書、立功喜報捐獻出來?!拔疫€活著,已經很幸福了,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了的戰(zhàn)友。”
“當年,那么多戰(zhàn)友在他身邊倒下,那是他心里永遠的痛?!睂O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說,“父親以前身體硬朗的時候,還時常去鴨綠江斷橋上看看?!?/p>
時刻以軍人標準要求自己。
1955年,孫景坤回到老家安東市蛤蟆塘鎮(zhèn)山城村(現(xiàn)丹東市元寶區(qū)金山鎮(zhèn)山城村),成為一名復員軍人。
沒多久,山城村成立生產隊,他擔任起第一生產隊隊長。在辦理黨組織關系時,他塵封了自己所有的戰(zhàn)功和榮譽,一心一意建設家鄉(xiāng),連妻子兒女都不知道他立下這么多戰(zhàn)功。
孫景坤回村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他帶著全隊社員一段一段地修,一家一家地鋪,一直鋪到村外,通向鎮(zhèn)里。
當年,村旁有條小河,常常引發(fā)水災,淹沒莊稼。孫景坤帶頭用籃子挑土,用肩膀扛石頭,領著鄉(xiāng)親修了一座簡易堤壩,護住了農田。
在孫景坤大女兒孫美麗的記憶中,父親當了生產隊長后,每天都忙得不著家,吃完飯就帶上一把鋤頭或鐵鍬出門,走到哪干到哪。
為了增加社員收入,孫景坤帶領大家種植板栗樹。一棵樹就能給山城一隊帶來一百多元的收入,相當于城里一個工人4個月工資。
他用幾年時間,在家鄉(xiāng)滾兔嶺栽種下13萬棵松樹和板栗樹。
如今,蛤蟆塘已更名為丹東市元寶區(qū)金山鎮(zhèn)。之所以改名金山,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那個沼澤成片的蛤蟆塘不見了,遍布鎮(zhèn)里的是沃野良田、綠水青山,這里有孫景坤的功勞。
當生產隊長26年,孫景坤始終保持部隊的作風,做事情雷厲風行,臟活累活親歷親為。村里人都說,山城一隊民風正、干勁足,是老隊長言傳身教帶出來的。
回鄉(xiāng)務農60余載,孫景坤始終甘受清貧,一家人在山城村始終過著中等偏下的生活。
孫美麗身患小兒麻痹癥,腿腳不便。到了上學年齡,家里連4元錢的學費都拿不出來,她僅上了半年學就退學回家務農,“俺爸是生產隊長,只要寫個介紹信,學費就能免,可他就是沒給開”。
他幾十年如一日,時時以革命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活一天就是白揀來的一天,躺著享受,我死去的那些戰(zhàn)友能安生嗎?”孫景坤說。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二
他就是那位三次奔赴朝鮮戰(zhàn)場,九死一生,榮立一等戰(zhàn)功,榮獲朝鮮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受到朝鮮領導人金日成會見,1953年隨志愿軍代表團回國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親切接見的戰(zhàn)斗英雄:孫景坤——今年96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40軍119師357團3營7連戰(zhàn)士!
就是他,和平年代深藏功名數十載,復員回鄉(xiāng)帶領鄉(xiāng)親攔河造田,造福一方;。
就是他,堅守初心、甘于清貧、樂于奉獻、本色不改。
一個人生命的長度是有限的,但一個為祖國和人民建立赫赫戰(zhàn)功的共和國英雄的生命,卻可以超越生命的長度拓展生命的寬度。
戰(zhàn)士。
這是戰(zhàn)士孫景坤軍旅生涯中經歷的最慘烈戰(zhàn)斗。
“那場戰(zhàn)斗打下來,好多戰(zhàn)友都犧牲了,鮮血染紅了陣地,最后只剩下我們4個人?!被貞浧?8年前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孫景坤眼含淚水。
1952年10月,炮火連天的朝鮮臨津江畔,激烈的秋季戰(zhàn)術反擊作戰(zhàn)正在進行。
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后,孫景坤所在部隊奪取了美軍王牌部隊陸戰(zhàn)一師苦心經營一年有余的一處堅固的環(huán)形防御陣地——161高地。
為重新奪回161高地,美軍在大批飛機、坦克、火炮配合下,瘋狂發(fā)起進攻,陣地一片火海。
志愿軍將士們拼死阻擊,傷亡慘重。
本來,孫景坤是不用參加這場戰(zhàn)斗的。
1950年10月,從海南戰(zhàn)場撤回的孫景坤隨部隊入朝參戰(zhàn),很快就與美軍在朝鮮龍水洞地區(qū)展開激戰(zhàn)。沖鋒在前的孫景坤腿部中彈,被送回丹東治療。
“養(yǎng)了一個多月傷,心里時刻想著奮戰(zhàn)在朝鮮戰(zhàn)場的部隊和戰(zhàn)友?!蓖葌€沒好利索,孫景坤就第二次跨過鴨綠江奔赴前線。
再次入朝后,孫景坤沒找到老部隊,只好二次回國。當他費盡周折終于打聽到老部隊下落后,又第三次入朝。
1952年10月27日,孫景坤闖進了357團3營指揮部,請求參戰(zhàn)。營長當即命令他向161高地增援。
那時,陣地上的3營8連只剩下副連長支全勝和5個戰(zhàn)士,他們已把爆破筒和手榴彈抱在懷里,準備隨時與敵同歸于盡。
副排長孫景坤帶領營部9名戰(zhàn)士,一人扛著一箱手榴彈,利用敵人火力死角,機智勇敢地沖上161高地。
“老孫,你們可來啦!”渾身是血、多處受傷的支全勝大喊了一聲。孫景坤趕緊把他抱進坑道,一邊為他包扎傷口,一邊察看陣地。
孫景坤看到,整個高地硝煙彌漫,尸橫遍野。正在這時,一群頭戴鋼盔的美軍,端著卡賓槍向陣地沖上來。
孫景坤大喊:“打!”戰(zhàn)士們一齊開火,手榴彈投向敵群,打退了敵人進攻。
“敵人第四次反撲的時候,有2個敵人借著煙霧的掩護,從側面繞到我身邊,離我就兩三米距離?!睂O景坤端起“水連珠”步槍,“砰、砰”兩聲,敵人應聲而倒。
這場戰(zhàn)斗,孫景坤和戰(zhàn)友們一連擊退敵人6次反撲,守住了陣地,但犧牲很大。他說,這么多年,他最懷念犧牲在戰(zhàn)場的戰(zhàn)友。
這場戰(zhàn)斗,是志愿軍發(fā)起的1952年秋季戰(zhàn)術反擊作戰(zhàn)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力支援了著名的上甘嶺戰(zhàn)役。
1952年11月8日,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為孫景坤記一等功。
1953年,在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舉行的紀念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三周年授功典禮上,孫景坤榮獲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并受到中國代表團和金日成的親切接見。
“后來,我隨志愿軍代表團回國,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被貞浧甬斈甑哪且荒?,孫景坤至今激動不已。
如今,硝煙散去,孫景坤身上卻留下20多處傷疤。“現(xiàn)在腿上還有一顆子彈沒取出來?!彼钢壬弦粔K已經變黑的皮膚說。
農民。
正如在戰(zhàn)場上一鳴驚人一樣,戰(zhàn)斗英雄孫景坤這一次的選擇再一次令人震驚——。
1955年復員時,戰(zhàn)功卓著的孫景坤放棄了可以留在城市的機會,選擇回到自己家鄉(xiāng)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qū)金山鎮(zhèn)山城村務農。
從農民成為戰(zhàn)士,又從戰(zhàn)士回歸為農民,在談及這一選擇時,孫景坤說:“誰叫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呢?只要能夠為老百姓做一點事情,在哪個崗位上都一樣?!?/p>
1947年,孫景坤入伍,先后參加四平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zhàn)役,英勇善戰(zhàn),舍生忘死。1949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入黨了,就要牢記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孫景坤說,“想想戰(zhàn)場上那些犧牲的戰(zhàn)友,我還有什么資格挑三揀四?黨叫干啥就干啥!”
此后,孫景坤把余生獻給了亟待脫貧的家鄉(xiāng)熱土。
在擔任村干部期間,孫景坤仍保留忠誠擔當本色。三年自然災害時,全隊男女老少都要去食堂就餐,農民自留地全部收歸生產隊。時任紅旗公社古城作業(yè)區(qū)主任的他考慮到一些老人、小孩和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可能因此吃不上飯,堅持提出不同看法,結果被撤銷作業(yè)區(qū)主任職務。直到1963年,他才得以平反恢復職務。
為了讓村民們盡快脫貧致富,1984年,孫景坤組織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還把分給自己的40畝地重新分配給5戶從黑龍江遷來的貧困戶。
在家鄉(xiāng)務農的數十年間,孫景坤深深隱藏自己的戰(zhàn)斗功績,吃苦在前、不求享受,從不爭名爭利,受到了群眾的高度贊揚。
村民們不知道孫景坤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大家覺得,他是黨員,上過戰(zhàn)場,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山城村村民劉玉慧說:“這老爺子很善良、很慈祥、很公正,我們現(xiàn)在過上了好日子,都得感謝這個老爺子?!?/p>
孫景坤的選擇,體現(xiàn)了一名黨員的風骨,折射出信仰的底色,也映照著中國共產黨人的赤子初心!
境界。
回鄉(xiāng)之后,孫景坤將組織關系交給村黨支部、退伍手續(xù)交給地方民政部門,對自己的功績只字未提。
沒有不透風的墻,被刻意塵封起來的戰(zhàn)斗功績終究還是被發(fā)現(xiàn)了。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同村村民張德勝偶然得到一本書,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四十軍戰(zhàn)史冊》。
“那上邊有許多繳獲的飛機大炮,我很感興趣?!睆埖聞僬f,“其中有一頁寫到奮戰(zhàn)在危急時刻的副排長孫景坤,我就想,這不是我們的二大爺嗎?”
張德勝帶著這本書,馬上來到孫景坤家。
“他一看這本書,讓我念給他聽一聽?!睆埖聞倩貞?,“我當時就很震驚,這個老英雄就在我們身邊,他平時可是從來不講啊?!?/p>
孫景坤是戰(zhàn)斗英雄的消息,漸漸傳開了。
人們感到震驚。
有人說:“老孫,你參加革命除了帶回一身傷疤外,什么好處都沒有得到,太吃虧了。”
還有人說:“都知道他當過兵,沒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p>
有人感到不解:“他那么大的功勞,怎么不見他提什么要求?!?/p>
還有人感到惋惜:“如果當初留在城里,可能早就成了國家干部,換成我可做不到?!?/p>
但更多的人是欽佩和感動。
1948年1月,為了勞苦大眾翻身得解放,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才5天的妻子,毅然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孫景坤對家人說:“從我參加革命那天起,從沒想過什么叫吃虧,什么叫好處,也根本沒有想過要撈點什么?!?/p>
孫景坤對村黨支部副書記蔡寶軍說:“我能活著回來就不錯了,想想看,戰(zhàn)場上死了多少戰(zhàn)友,死去的人什么都沒享受著,我活著回來還要什么享受?!”
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孫景坤一生不變的精神境界。
孫景坤嚴格自律,從未謀取過個人私利,一生清貧。
大女兒孫美麗說,父親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每有單位招工,父親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家里姐弟7人,除了兩個弟弟正常當兵和招工外,其余都是農民。
孫美麗一度很不理解。后來,她漸漸明白: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是在替戰(zhàn)友活著!”
南征北戰(zhàn),孫景坤患了嚴重的胃病,每次犯病,只是吃上兩片藥頂一頂;他曾突發(fā)心臟病,借錢做了支架手術。幾年前,他住院做手術缺錢,嚴令家人不要向政府開口,盡量向親戚借一借。
孫景坤一直與孫美麗住在一起。房子年久失修,有時會漏雨。對此,他總是說:“自己修一修就行了?!狈孔佣湎臒?,老人歲數大不抗寒,夏天有時都要穿棉襖,但他常說:“和當年在坑道相比,我受這點苦又算得了什么?”
“在孫景坤心里,總是先想著黨、想著國家、想著別人,而把自己擺在最后?!贝妩h支部書記邱大鵬說。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三
1948年1月,新婚僅5天的孫景坤參軍入伍,成為東北人民解放軍的一名戰(zhàn)士。臨走前,他留給妻子一句話:“只有打了勝仗,咱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
我們很難想象,在一個充斥硝煙與戰(zhàn)火的年代,一個人要憑借怎樣的信念,依靠多大的勇氣,才能選擇離開家人,保家衛(wèi)國,奔赴戰(zhàn)場,那一個隨時可能灰飛煙滅的地方。
1950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爆發(fā),40軍119師357團3營7連戰(zhàn)士孫景坤隨部隊從海南戰(zhàn)場撤回后,集結安東,待命過江。老家山城村就在眼前,營長勸他回家看看,他總是拒絕:“在外邊打了3年仗,咋能不想家?都有家,都想家,我不能回。”
轉眼間,竟也過去3年了,3年間孫景坤參加了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我們自古有“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孫景坤也是如此。也許,3年里,他也會在無數個漆黑夜晚,偷偷揣著兜里的照片,抬頭望月,想念遠方的家人。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孫景坤參加多少次戰(zhàn)役已經記不清了,但他永遠也不會忘記的是,1952年秋季戰(zhàn)術反擊作戰(zhàn)中守衛(wèi)上甘嶺161高地的戰(zhàn)斗。
10月27日,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營長命令,帶領9名戰(zhàn)士增援161高地。此時在161高地上的戰(zhàn)友,已死死駐守了超過12個小時。
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火力密度前所未見,天上飛機轟炸,地上眾炮齊發(fā),增援部隊想要登上高地補給彈藥和兵力,必須沖破敵人10幾條道封鎖線,簡直難如上青天。
當時的孫景坤就想,8批人上去都沒上去,全犧牲了,今天中午我能上去嗎?“那不管怎么樣,當戰(zhàn)士的哪能討價還價?讓上咱就必須得上!”破釜沉舟的孫景坤一行人就這樣出發(fā)了。
孫景坤利用敵人的火力盲區(qū),扛起90斤重的彈藥箱,以敵軍飛機轟炸升騰起的煙霧做掩護,瞅準機會就帶領戰(zhàn)士們沖上161高地。當時,高地上只剩幾名戰(zhàn)士活著了。
副連長支全勝在兩寸粗的長長的爆破筒里裝滿炸藥,準備與敵人同歸于盡??吹綄O景坤一行人到來,他精神為之一振:“老孫,你來啦!我們一定要守住陣地!”
孫景坤帶領戰(zhàn)士們立即投入戰(zhàn)斗,敵人瘋狂反撲,看著戰(zhàn)友一個個倒下,孫景坤奮力反擊,將一顆顆手榴彈不斷擲向敵人,“二百五六十發(fā)(顆)吧,離我一米多遠的地方,崩死敵人20多個”。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四
戰(zhàn)爭年代,他舍生忘死、立下赫赫戰(zhàn)功;和平年代,他淡泊名利、甘于清貧。今天,讓我們聆聽96歲的志愿軍老英雄孫景坤的講述。
1952年10月27日,孫景坤接到了增援上甘嶺161高地的命令。此時,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炮兵火力密度前所未見,增援部隊想要登上高地無比艱難。
“就告訴我,你帶領這九個人扛多少手榴彈,扛多少子彈。有人說這么多人上去都沒上去,今天中午我們能上去嗎?那不管怎么地,我就答應了?!?/p>
孫景坤是原安東莊河人,1947年入伍,參加過遼沈、平津、解放長沙、海南島等諸多戰(zhàn)役,四次負傷,戰(zhàn)斗經驗豐富。
“上了陣地以后,基本就沒有人。我想起來有一個姓劉的報話員,渾身都是血。那里還有一個姓支的,是副連長。過去他說,哎呀老孫你來了,我說你看這顆爆破棍(筒),里頭裝上炸藥,我就準備敵人上來以后,就一塊(同歸于盡)?!?/p>
敵人瘋狂反撲,看著戰(zhàn)友一個個倒下,孫景坤奮力還擊,把一顆顆手榴彈不斷地擲向敵人。
“(二百五六十發(fā)(顆)吧。離我一米多遠的地方,崩死敵人二十多個。我就把尸體撈過來,擺在我周圍。飛機有時候來了,貼地上飛。”
從中午12點一直堅守到半夜12點,孫景坤帶領戰(zhàn)友打退了敵人六次進攻。
“和我一塊下來的就剩四個人,副連長走到半道讓飛機炮彈把腿炸斷了,后來有一個姓周的把他背下來了?!?/p>
這次戰(zhàn)斗,孫景坤表現(xiàn)英勇,擊斃敵人21人,榮立一等功。1953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在北京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955年,復員的孫景坤主動放棄了在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xiāng)丹東務農。他始終淡泊名利,帶領鄉(xiāng)親們發(fā)展生產,幾十年從沒有向組織提出過特殊要求。
“我說我是黨員,我就在農村合作化了,就沒找工作。沒上班的,回來以后政府都給蓋房子。我沒要求蓋房子,我說我有房子住,先住著吧,沒要求蓋?!?/p>
如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安排下,96歲的孫景坤在丹東市光榮院安享晚年。在探望老人時,孫景坤的外孫帶來了自己制作的工藝糖畫。這幅糖畫是以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所贈的“和平萬歲”紀念章為藍本,它和見證了老人赫赫戰(zhàn)功的軍裝一起向我們訴說著一位老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五
孫景坤是96歲高齡的志愿軍老兵。他曾舍生忘死血戰(zhàn)沙場,作戰(zhàn)英勇榮立一等功。載譽回國后,他卻深藏功名解甲歸田,帶領村民改變家鄉(xiāng)貧困面貌。
在丹東市光榮院,一件掛滿軍功章和紀念章的軍裝掛在孫景坤老人的床頭,這是他那段戎馬生涯的見證。
孫景坤的兒子孫福貴:我父親很懷念他犧牲的戰(zhàn)友,他有時候經常看這些獎章,再順手去摸一摸,他的腦海里可能想的很多。
1948年參軍入伍的孫景坤曾參加了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等多次重大戰(zhàn)役,并立下赫赫戰(zhàn)功。1950年,孫景坤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曾因激戰(zhàn)負傷回國治療,傷剛好又再次奔赴前線。
1952年10月,在配合上甘嶺戰(zhàn)役的一場戰(zhàn)斗中,身為副排長的孫景坤接到了增援161高地的命令。當時,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送彈藥上去要沖過十幾條封鎖線。
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zhàn)士孫景坤:營長就告訴我,你帶領這九個人,扛多少手榴彈、扛多少子彈。一出發(fā)一看,飛機就來了,我們瞅準機會趕緊往上沖。
沖上陣地的孫景坤,和所剩無幾的戰(zhàn)士們投入到激烈的戰(zhàn)斗中,他們打退了敵人多次反撲,孫景坤一人就擊斃了21人。
從中午一直到半夜,孫景坤和戰(zhàn)友們浴血奮戰(zhàn)最終守住了高地。因為作戰(zhàn)英勇,孫景坤榮立一等功。1953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而在回到家鄉(xiāng)后的幾十年里,他卻從未提起這些榮耀。
孫景坤的女兒孫美麗:我問他,你怎么不講你戰(zhàn)爭年代的事情,他說我不能說,一個個熟悉的臉龐都倒下了,我不愿意說那些,心里難受。
1955年孫景坤復員,他放棄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機會,毅然選擇回鄉(xiāng)務農。在辦理黨組織關系時,他“隱藏”了自己的戰(zhàn)功和榮譽,回鄉(xiāng)第三天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勞動。后來作為生產隊長的孫景坤,帶領鄉(xiāng)親們大力發(fā)展糧菜生產,用幾年的時間栽下了13萬棵松樹和板栗樹,并帶領村民一同修建水壩改造耕地。
遼寧省丹東市山城村村民曲華成:這個河一發(fā)水就把地都沖壞了,(孫景坤)領著大家伙兒修這個攔河壩,想辦法叫大家伙兒富裕起來。老百姓心目中非常信任他。
村民有困難,孫景坤想方設法解決,而他自己的孩子卻沾不上一點光。在家務農的大女兒孫美麗今年已經快70歲了,因為小兒麻痹她從小右腿落下殘疾。她告訴我們,16歲那年好不容易有了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卻在父親的堅持下讓給了生活更困難的家庭。
孫景坤的女兒孫美麗:當地電話局里頭招一批工人,要電話員,我非常高興,我這回能當工人了,俺爸知道了,說什么也不讓我去。
抗美援朝志愿軍老戰(zhàn)士孫景坤:當這個黨員,不能一切為自己著想,要多為群眾,也為國家。
20世紀90年代,抗美援朝紀念館移地改建,向社會征集文物。孫景坤最終決定將自己的立功證書等紀念物品捐獻出來,那時候人們才知道他是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英雄。
抗美援朝志愿軍將士后代徐江娜:這個(位)老英雄,他在戰(zhàn)爭年代出生入死、不怕犧牲,在和平時期他又深藏功名,都是對后代的一種教育,我們就是要繼承他們的光榮傳統(tǒng)。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六
風雨流年洗故川,斷橋南望憶烽煙。
黃塵漫掩他鄉(xiāng)土,冷月孤懸子夜天。
苦痛祗教心底涌,榮光不與外人宣。
每思馬革沙場裹,青史丹書衛(wèi)國篇。
秋日,雨后,微涼。
96歲的孫景坤躺在遼寧省丹東市光榮院一間干凈整潔的房間里,身上蓋著薄被,明亮的陽光透過床前的窗戶照在他消瘦的面龐上。
歲月和疾病侵蝕著他的身體,他只能勉強聽清我們湊到耳邊的話語。對于六七十年前那些戰(zhàn)火硝煙的問詢,他幾乎不假思索就能給出答案,盡管只是些零星片語。
不經意間,孫景坤會轉頭看一眼掛在床內側墻上的那身志愿軍老軍裝,上面綴滿了各式各樣的勛章。細數其間,有1枚一等功獎章、2枚二等功獎章和2枚三等功獎章。
那是孫景坤一生中的高光時刻,卻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他埋進記憶深處。脫下這身胸前綴滿勛章的軍裝,孫景坤在人們眼中,是一個心系集體的生產隊長,一個躬耕鄉(xiāng)野的莊稼漢,一個大公無私的老兵。
這些身份,似乎都和英雄二字無關。
這些身份,卻又是一個英雄的底色。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七
“這是一等功獎章,這是三等功獎章……”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qū)山城村,一間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潔的書桌上擺放著96歲的老英雄孫景坤的軍功章。
孫景坤的故事,得從72年前的1948年說起。
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妻子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參加四平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zhàn)役,屢立戰(zhàn)功。
在解放四平的戰(zhàn)斗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襲來,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傷疤。由于表現(xiàn)出色,1948年,孫景坤于戰(zhàn)地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0年,美國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把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剛從海南戰(zhàn)場撤回的孫景坤,立即隨部隊集結安東(現(xiàn)遼寧丹東)待命。
“保衛(wèi)和平,保衛(wèi)勝利果實!”10月的一天,命令終于下來了,孫景坤隨部隊一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后,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zhàn)士,帶著8箱手榴彈、兩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數十名敵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戰(zhàn)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趕來支援的戰(zhàn)友找到了昏迷的孫景坤。
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八
接受采訪時,孫景坤老人剛剛出院不久??紤]到老人的身體狀況,我們的采訪時間一縮再縮。老人的精神大不如前,談吐已不再清晰,但是,敬禮時,他仍然盡力地坐直了身體。
老人話不多,反復提起的兩個詞,是奉獻和幸福。他的心中,似乎從來沒有自己應該得到什么;他想到的,總是自己還能做些什么。戰(zhàn)時勇往直前、建設時事必躬親、為下一代做愛國主義教育、捐出自己珍藏的獎章和證書……當我們贊他偉大,喚他英雄時,他想到的,卻是已經長眠的戰(zhàn)友。
“他們才是真的英雄,與他們相比,我還活著,就已經很幸福了?!鳖愃频脑?,老英雄張富清也說過。他們并不相識,卻因為相同的信仰而在思想上產生了共鳴。
習近平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無論什么年代,共產黨人都在用行動反復重復這個答案,在湖北、在遼寧,在祖國的每一片土地上,在人民需要的每個時刻里。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九
孫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進事跡被廣泛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和部隊官兵認為,孫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要尊崇英雄,關愛楷模,學習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風范,立足本職奮斗,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于瑤說:“徐振明同志轉業(yè)后選擇為楊靖宇將軍守陵,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信仰和忠誠?!奔质〗逃龔d思政處干部張?zhí)煲徽f,作為徐振明同志的家鄉(xiāng)人,要深入開展向徐振明同志學習的活動。
吉林省白山軍分區(qū)政治部原副主任畢緒增說:“作為一名退休干部,要以孫景坤老人為榜樣,不忘初心,發(fā)揮余熱?!薄皩O景坤同志甘于奉獻、甘于清貧、艱苦奮斗,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本色?!毙陆a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建波表示。
在孫景坤的家鄉(xiāng),遼寧省丹東市金山鎮(zhèn)山城村召開學習孫景坤英雄事跡座談會。村民于淑梅說:“孫景坤老人是我們村的榜樣,我一定要把老英雄的事跡講給兒孫聽。”
“孫景坤、徐振明同志身上體現(xiàn)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向兩位老英雄學習?!焙幽鲜∑捷浛h人武部政委曹英華說。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
為大力宣傳學習孫景坤同志的先進事跡,弘揚孫景坤同志的崇高精神,近日,振興分局永昌派出所開展向孫景坤同志學習的主題會議活動,全體民警向孫景坤老英雄致敬,學習他“堅持初心,無私奉獻”的英雄事跡。
活動上,全體民警、輔警深刻學習孫景坤同志的英雄事跡,并充分認識此次主題教育的重要意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上級公安機關的決策部署上來,積極學習借鑒孫景坤同志的優(yōu)秀做法,努力探索適合本轄區(qū)的工作模式,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治安問題。以此開展自查自糾,撰寫個人心得體會,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切實將工作落到實處,嚴格遵守各項紀律,增強規(guī)矩意識和責任擔當,全面提升業(yè)務工作能力,學習孫景坤老英雄同志甘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甘于清貧、艱苦奮斗的高尚情操,在任何時候都不居功自傲,不向組織提要求,有再多的困難也都要自己克服,始終保持了共產黨人的清廉本色。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一
8月15日,在丹東光榮院里,96歲的孫景坤正在與護理員聊天,“好,這里真好,感謝黨和政府安排這么好的居住環(huán)境和細致周到的護理,我知足了?!崩先说木駹顟B(tài)不錯。此前,他與大女兒女婿一同居住。8月12日,孫景坤作為特護養(yǎng)員被送到這里,享受24小時護理服務。
老人居住的特護區(qū)房間有20多平方米,空調、電視、衛(wèi)生間等設施齊全,在他睡覺的電動護理床的床尾立著一個輸液架,上面掛著老人的軍裝,一枚枚獎章、紀念章熠熠生輝。這是陪伴老人幾十年的心愛之物。
“老人對這些軍功章很珍視,不管走到哪兒都要帶在身邊。所以我們在老人床邊的右側釘上了吊鉤,軍裝和獎章就放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痹横t(yī)療康復科科長孫紅霞說,老人晚上的覺少,睡不多久就醒了,護理員幾次看見老人用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獎章。第二天早上,他們發(fā)現(xiàn)吊鉤壞了,便將軍裝掛到了輸液架上,讓老人一抬眼就能看見。
舍生忘死勇立戰(zhàn)功。
走進金山鎮(zhèn)山城村,拐過一條狹窄偏僻的小巷,踩著坑洼不平的土路,會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平房,這便是孫景坤大女兒孫美麗的家,孫景坤此前就居住在這里。走進屋內,墻上貼滿了老人的照片和有關資料,無聲地訴說著他清貧樸素的生活和輝煌的過去。
走近細看,有攝影家為他拍攝的胸前戴滿軍功章的照片,有記錄他在上甘嶺戰(zhàn)役的文字資料,也有孫景坤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代表與毛澤東同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一樁樁、一件件,讓人仿佛走進了那個硝煙彌漫、激情如火的歲月。
孫景坤的故事,要從72年前的1948年說起。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懷著對共產黨的無比熱愛,告別新婚才5天的妻子,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先后參加四平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zhàn)役,在遼沈戰(zhàn)役中榮立三等功、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分別榮立二等功。戰(zhàn)斗中,他多次負傷,在解放四平的戰(zhàn)斗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像刮風一樣撲向他,他身上的傷疤就是最好的見證。
1949年,孫景坤因為在部隊表現(xiàn)出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剛從海南島戰(zhàn)場撤回來的孫景坤隨部隊集結安東(今丹東)待命。部隊駐地離他家不到五里地,步行也就20分鐘,已經兩年沒見親人的孫景坤卻只是默默地望著家的方向。抗美援朝初期,孫景坤與敵人激戰(zhàn)受傷后被送回國內治療。養(yǎng)傷期間,排長催他回家看看父母,他默不作聲,排長又說,怎么也得讓媳婦看見你還是個大活人呢,他才告假匆匆回了一趟家。隨后,孫景坤不顧腿傷沒好利索,再次過江奔赴前線。
當年打了多少仗,孫景坤已經記不清了。不過,有一場戰(zhàn)役,卻永遠烙刻在他的心底,那就是慘烈的上甘嶺戰(zhàn)役。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在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后,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zhàn)士,帶著8箱手榴彈、2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21名敵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戰(zhàn)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
孫景坤的外孫子畢元發(fā)對姥爺關于這場戰(zhàn)役的講述至今印象深刻,“戰(zhàn)斗異常激烈,‘守著是死,不如拼命搏一把。’依靠多年的作戰(zhàn)經驗,姥爺知道敵人炮火最猛烈的地方,往往是敵人進攻的突破口。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了一處盲區(qū),敵人的火力打不到那里,他主動請戰(zhàn),跟戰(zhàn)友借著坑道掩護奮力狙擊,最終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碑呍l(fā)說,事后戰(zhàn)友們在炮彈掀起的泥土石塊和犧牲的戰(zhàn)士身邊,找到了昏迷的姥爺,他的腿部等多處受傷,耳朵也被震得幾天都聽不見聲音。
在抗美援朝中,孫景坤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并受到金日成將軍的接見。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毛澤東同志的親切接見。
選擇艱苦為民造福。
1955年孫景坤復員回鄉(xiāng),在外征戰(zhàn)多年的他,放棄了留在城市的機會,毅然回家鄉(xiāng)務農。他將自己的組織關系交到村支部,把退伍手續(xù)交給地方民政部門,悄悄地把各種功績證明收藏起來?;剜l(xiāng)第三天,孫景坤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勞動。
山城村黨支部書記邱大鵬告訴記者,復員回鄉(xiāng)后,孫景坤當上了山城村生產隊隊長?!皠e小看這個職務,這需要極好的口碑和信任。”邱大鵬說,那會兒,村民們并不知道他立下的赫赫戰(zhàn)功,可大家都覺得,他是黨員,上過戰(zhàn)場,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孫景坤果真不負眾望,帶領鄉(xiāng)親們大力發(fā)展糧菜生產和村里建設,用幾年的時間栽下了大量的松樹和板栗樹。
山城村有一條河,常年引發(fā)水災,洪水泛濫、侵蝕土地,孫景坤便帶鄉(xiāng)親們一起擋河造田,改造了一百多畝耕地,建起了簡易大壩?!澳菚r候沒有機械化設備,孫景坤就帶頭用土籃挑、人扛、手推石頭和土,每天起早貪黑,一干就是幾個月,村民們見他這樣辛苦,都勸他歇兩天,但孫景坤卻說等著修完了再一起歇?!鄙匠谴鍕D女主任劉玉慧回憶說,雖說是簡易壩,但在當時確實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農田,保住了集體財產,通過這個事兒,孫景坤更是受到了村民們的愛戴。
在生產隊期間,孫景坤始終保持忠誠擔當本色。為了讓村民們盡快脫貧致富,孫景坤組織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還動員村民將40畝地重新分配給5戶從黑龍江遷來的貧困戶。
多年來,孫景坤始終遵守組織紀律,在家鄉(xiāng)務農這些年,他處處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1988年,在開展“三先一優(yōu)”“三先二優(yōu)”競賽活動中,孫景坤吃苦在前、不求享受,很多人不理解,“你本來可以躺在功勞簿上,為啥還這么拼命干?”孫景坤認真地說:“為啥不干,戰(zhàn)爭年代只有干,才能走出活路。我躺著享受,我那些死去的戰(zhàn)友能安生嗎?”孫景坤義無反顧地帶領村民開展競賽活動,他因此先后獲得金山鎮(zhèn)優(yōu)秀共產黨員、“先鋒杯”黨員光榮稱號。1991年,在“學雷鋒、比奉獻、做先鋒、創(chuàng)一流”競賽活動中,中共丹東市委組織部授予孫景坤先進黨員稱號。
深藏功名永葆本色。
幾十年來,孫景坤將自己過往的功績塵封起來,如果不是一個村民的意外發(fā)現(xiàn),他在戰(zhàn)火紛飛年代的功績將會被掩埋一輩子,即便是孫景坤的親生兒女都不知道,父親原來隱藏了這樣一個大“秘密”。
孫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回憶說,父親很少談過往的作戰(zhàn)經歷和功績,直到幾年前,同村的一位村民拿著一本小冊子找到孫景坤,指著書上說的英雄問他,“孫老,這是您嗎?”當時,他矢口否認,“不是我?!薄斑@上面可有你的照片和名字,怎么還會有錯?”孫景坤也只是笑笑,并沒有多說什么。
“這時我們才漸漸知道爸爸那些年在戰(zhàn)場上經歷了什么。當年那么多戰(zhàn)友在他面前倒下,他是不愿回憶起那段經歷,那是他心里永遠的痛?!睂O美麗說。
就這樣,孫景坤是“戰(zhàn)斗英雄”的消息,在村里迅速傳開了。不少人感到震驚,“都知道他當過兵,沒想到他是那么大的英雄?!庇腥烁械讲唤?,“他那么大的功勞,怎么不見他提什么要求?!边€有人感到惋惜,“如果當初留在城里,可能早就成了國家干部,換成我可做不到?!?/p>
上世紀90年代,各地相繼開展關心下一代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孫景坤作為復員軍人,被邀請為青少年講戰(zhàn)斗故事,在他講述自己的戰(zhàn)斗經歷時,大家深受震撼。媒體對此作了報道,老人也拿出了壓在箱底的軍功章和相關證明材料,這些媒體報道被老人珍藏保留,有的還放大貼在家里的墻上,這段塵封的往事才被真正揭開。
“我們的日子雖然平淡,但過得踏實。這是姥爺留給我們的一筆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碑呍l(fā)說,姥爺很疼愛他,從小就教育他“要做個好人”。在他眼里,姥爺和藹可親,可他從來沒有想過,姥爺竟然還是一位戰(zhàn)斗英雄,由此更是多了份欽佩。
5月,當得知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正在征集歷史文物資料時,孫景坤考慮再三,毅然把珍藏幾十年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立功證書、立功喜報和部分珍貴的老照片捐獻出來。他對抗館工作人員說,“我還活著已經很幸福了,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犧牲了的戰(zhàn)友,他們不該被遺忘……”言語間,充滿了對已故戰(zhàn)友的崇敬與懷念。
甘于清貧無私奉獻。
村里常有人對孫景坤說:老孫,你參加革命除了帶回一些獎章和一身傷疤外,什么好處都沒有得到,太吃虧了。孫景坤卻說:“從我參加革命那天起,從沒想過什么叫吃虧,什么叫好處,也根本沒有想過要撈點什么?!?/p>
孫景坤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上世紀70年代,他把19歲的大兒子送去參軍。孩子穿起軍裝意味著什么?孫景坤深有體會。要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安定、和平、康樂,就得有人付出犧牲,對自己的得失,孫景坤從不皺一下眉頭。
孫美麗回憶說:“我8歲上學,家里連4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來,因交不起學費和腿有殘疾,同學們歧視和欺負我。按說父親是生產隊長,只要寫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本瓦@樣,大女兒小學僅念了半年,便退學回家務農。
孫美麗在生產隊干活時,隊里見她手腳勤快、干活麻利,給她的工分從3分漲到7分。孫景坤知道后,開會嚴厲地批評了組長,并要求把工分降下來。后來,當地電話局招一批話務員,選中了孫美麗,孫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額讓給了別人。孫美麗說,父親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每有單位占地招工,父親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家里姐弟七人,除了兩個弟弟正常招工外,其余幾人都是農民。
孫景坤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但很長時間他都沒有得到子女們的理解。孫美麗說,年輕時,她對父親有很多抱怨,十分不理解父親為何對家人、對自己這樣“苛刻”??呻S著年歲漸長,她漸漸明白: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是在替戰(zhàn)友活著”!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二
驚訝之余,我也為中國驕傲著自豪著,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在校讀書的我們??姑涝挠⑿蹅円捕甲屛乙灰痪磁搴妥鹬亍R黄饋砜纯磿r代楷模孫景坤徐振明。
事跡。
學習,歡迎查閱!
我之前有看過抗美援朝的影片當我看到朝鮮人民遭受美國飛機掃射的時候,尤其是當我看到一個朝鮮小孩因為失去了親人,在破瓦堆上哭泣的時候,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我們志愿軍從火中救出了朝鮮小孩,并立刻用棉衣替他蓋上,這是多么崇高的國際主義精神!我們志愿軍不怕一切困難,在朝鮮爬山、渡河、挖工事、運輸、追殲敵人、俘擄敵人和戰(zhàn)勝敵人??姑涝瘧?zhàn)爭的勝利,沉重地打擊了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zhàn)爭政策;也保衛(wèi)了我國的安全,鞏固了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
70年過去了,中國人民沒有忘記氣壯山河的志愿軍英雄;沒有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英明決策;更沒有忘記積極支援志愿軍作戰(zhàn)的一切。
愛好。
和平的人們。和平來之不易,和平必須捍衛(wèi)!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值得我們一代代人去繼承與發(fā)揚,而一個覺醒了的、敢于為祖國光榮安全獨立而奮起戰(zhàn)斗的民族,是不可戰(zhàn)勝的!而我們青少年更應該大學生應當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應當熱心于改革和開放,有艱苦奮斗的精神,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為人民服務,為實現(xiàn)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而獻身;應當自覺地遵守憲法、法律,嚴格遵守校紀校規(guī),增強法制觀念,有良好的品德;應當勤奮學習,努力掌握現(xiàn)代科學。
文化。
知識。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合格人才,做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
1950年,朝鮮內戰(zhàn)爆發(fā),美國不顧中國警告,越過三八線干涉朝鮮內戰(zhàn),并在中國東北部反復挑釁中國領土權威,中共中央根據朝鮮勞動黨和政府的請求,以及中國人民的意愿,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決策,組建了中國人民志愿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果敢承擔起保衛(wèi)和平的歷史使命,用鮮血和生命贏得了歷史性的偉大勝利,捍衛(wèi)了新中國的安全和尊嚴。
歷史記憶的傳承需要外在的載體。
今天為紀念抗美援朝。
出國。
作戰(zhàn)70周年,這次專題講座是對逝者最深切的緬懷,也是對生者最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這次講座上全民回顧了抗美援朝的偉大意義和巨大貢獻,深刻闡釋了抗美援朝的英雄主義精神。也是告訴我們,只有站在歷史正確一邊才能取得勝利。
不僅是語言的力量,更是精神的力量,這力量可以傳承,在我們面對艱難險阻的時候必能給我們以鼓舞,這講話也是在向世界發(fā)出聲音,向世界宣誓和平,也在宣告:70年前,堅船利炮沒能阻擋我們“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堅定步伐;70年后的今天,更加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在先輩們用獻血和汗水締造的和平下,我們應當應當續(xù)抗美援朝偉大精神力量,堅定實現(xiàn)民族復興志向信心,雄赳赳氣昂昂,向著新的征程和新的夢想向著中華人民偉大復興進發(fā)。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三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7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以云發(fā)布的方式,向全社會宣傳發(fā)布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孫景坤、徐振明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狈Q號。
孫景坤是x省x市元寶區(qū)金山鎮(zhèn)山城村農民,現(xiàn)年96歲。他先后經歷x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x島等戰(zhàn)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在戰(zhàn)爭年代,他沖鋒陷陣、英勇頑強,出生入死、屢立戰(zhàn)功,負傷回國后又堅持重返戰(zhàn)場,用熱血青春詮釋了革命戰(zhàn)士的赤膽忠心,曾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多次,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等榮譽稱號,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受到_。在和平年代,他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幾十年如一日扎根鄉(xiāng)村,用執(zhí)著堅守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徐振明是x省x市革命烈士陵園管理所首任所長,現(xiàn)年95歲。他先后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爭,轉戰(zhàn)大江南北,經歷戰(zhàn)斗無數,留下累累彈傷,從“娃娃八路”成長為“戰(zhàn)斗英雄”,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保家衛(wèi)國舍生忘死、英勇戰(zhàn)斗,曾榮立多次戰(zhàn)功。他退伍不褪色,轉業(yè)到楊靖宇烈士陵園工作,父子兩代默默付出,守護英雄陵墓60余年,身體力行保護革命遺跡、講述英雄故事,弘揚革命文化、賡續(xù)紅色血脈,教育了無數青少年,感動了廣大社會群眾,2017年被評為“中國好人”。
孫景坤、徐振明同志的先進事跡宣傳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熱烈反響。廣大干部群眾認為,孫景坤、徐振明同志是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的杰出代表,是永葆革命本色的抗美援朝老英雄。革命戰(zhàn)爭年代,他們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經歷生與死的考驗,為保家衛(wèi)國、維護和平立下不朽功勛;和平建設時期,他們不改初心本色,堅守革命理想,保持優(yōu)良作風,在平凡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業(yè)績。他們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革命戰(zhàn)士英勇頑強、戰(zhàn)無不勝的英雄氣概,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忠誠品格,退役軍人永葆本色、接續(xù)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大家紛紛表示,要尊崇英雄,關愛楷模,學習抗美援朝老英雄的崇高精神風范,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偉業(yè)。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時代楷模”發(fā)布儀式現(xiàn)場宣讀了《中共中央宣傳部關于授予孫景坤、徐振明“時代楷?!狈Q號的決定》,播放了反映孫景坤、徐振明同志先進事跡的短片。中央宣傳部負責同志分別為孫景坤親屬代表、徐振明同志頒發(fā)了“時代楷?!豹勁坪妥C書。x省、x省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退役軍人代表、青年學生代表等,在本地云發(fā)布現(xiàn)場參加發(fā)布儀式。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四
“盡管彭士祿院士逝世了,但他的一生對核動力事業(yè)和祖國的熱愛依舊存在,他所秉持的精神需要新一代的青年人來傳承,需要青年人去發(fā)揚,彭士祿院士的偉大精神,青年人永遠不會忘記。”聿懷中學高一(10)班佘諾珣同學告訴記者,閱讀了《汕頭日報》刊發(fā)的相關報道后她深受感動,“彭士祿院士是‘磨難的孤兒’,是‘革命的勇士’,是‘核能的先鋒’,是豁出命干的‘老黃?!!辟苤Z珣說,當看到彭院士在一次現(xiàn)場調試時突然病倒,醫(yī)生在現(xiàn)場為他做手術,胃部切除了四分之三,住院僅一個月后,他又重新投入超負荷的工作,直到他逝世之前,他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她的眼淚忍不住掉了下來。
“百年夢想正青春,讓我們重溫歷史,致敬這位中國核動力事業(yè)的‘拓荒?!惺芡鼗恼呔裨谛聲r代的傳承。”聿懷中學高一(13)班學生余俊彥觀看先進事跡報道后表示,彭士祿院士曾說道“我這一生只做兩件事,一是造核潛艇,二是建核電站”,這是他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我們所有人的英雄,更是青年人學習的榜樣。
今年4月,市蓬鷗中學的學生們有幸聆聽了彭士祿女兒彭潔老師的講座。昨晚9時,蓬鷗中學學生謝哲齊在家中,和家人一起觀看了央視的專題節(jié)目。謝哲齊告訴記者,看了節(jié)目后,他更深刻地感受到,正是有了先輩們的艱苦奮斗才有了今日美好的生活。“彭士祿院士在如此艱苦的環(huán)境下不僅磨煉了不怕艱難困苦的性格,還站在我國科技的前線,像彭士祿院士這樣的先輩,正應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偶像?!敝x哲齊表示,作為當代青少年,要將“愛國”二字銘記于心,外化于行,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不負祖國的大好河山,奮發(fā)圖強,珍惜青春時光,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爭做祖國的創(chuàng)新人才。
“作為新時代接班人,應該向彭士祿院士學習,在科學研究中堅持實事求是、心系祖國?!迸铤t中學學生許錦霞認為,追溯到為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的彭湃烈士,青年一代要傳承發(fā)揚這種紅色基因,從現(xiàn)在開始堅定理想與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將個人的未來與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
學習“拓荒?!本瘢橙^進力量。
昨天晚上9時,在金霞街道書吧,街道黨工委領導帶領街道干部職工20多人正在收看央視彭院士的專題節(jié)目,大家紛紛表示,要學習“時代楷?!迸硎康摰墓廨x事跡,學習他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的富強而獻身的精神。據了解,為落實金霞街道工作人員、轄區(qū)居委、金霞物業(yè)、黨群服務中心的干部職工準時收看該節(jié)目,金霞街道提前在微信工作群發(fā)出通知,落實大家準時收看節(jié)目,激勵大家從黨的百年奮斗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
現(xiàn)代潮劇《百姓之子》是汕頭市潮劇團根據彭士祿院士的革命事跡打造而成的紅色題材潮劇精品,昨天晚上,劇中執(zhí)行導演以及男女主演也早早守在電視機前收看央視的報道。談及觀看感受,他們感慨萬千。
“當時在整個排練過程中經常被感動流淚?!薄栋傩罩印穲?zhí)行導演謝繼順表示,在劇中,幼年彭士祿成了孤兒,是金砂古寨二十多位母親輪流隱藏、盡力撫養(yǎng)。彭院士曾說過“我雖姓彭,但心中永遠姓百家姓”,所以該劇就叫《百姓之子》。“擇一事,終一生,用一生去堅守,去奮斗。敢為人先,勇于承擔,實干擔當,永做‘拓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笨戳斯?jié)目,回憶起當時排練過程中,謝繼順說,大家都為彭士祿院士堅韌的革命精神所感動。
“很榮幸在劇中扮演彭士祿的養(yǎng)父陳阿木這個人物角色,看到彭士祿院士為國家做出偉大貢獻的先進事跡報道,感到很欣慰很自豪。”在現(xiàn)代潮劇《百姓之子》中擔任男主角的演員李勇強表示,看了先進事跡報道感到萬分感動和敬仰,彭士祿院士崇高的思想境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在劇中扮演彭士祿的養(yǎng)母潘舜貞的演員黃玲玲告訴記者,該劇描述在彭士祿童年時期,潘舜貞一家冒死救孤,在丈夫和女兒相繼犧牲的情況下,她以弱臂擔道義,與共產黨特派員成功地從監(jiān)獄送走彭士祿的故事情節(jié)。“很榮幸扮演這個角色,觀看彭士祿院士的先進事跡報道深受鼓舞,很感動,彭士祿院士敢于擔當的精神,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榜樣?!?/p>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五
8月15日,在丹東光榮院里,96歲的孫景坤正在與護理員聊天,“好,這里真好,感謝黨和政府安排這么好的居住環(huán)境和細致周到的護理,我知足了?!崩先说木駹顟B(tài)不錯。此前,他與大女兒女婿一同居住。8月12日,孫景坤作為特護養(yǎng)員被送到這里,享受24小時護理服務。
老人居住的特護區(qū)房間有20多平方米,空調、電視、衛(wèi)生間等設施齊全,在他睡覺的電動護理床的床尾立著一個輸液架,上面掛著老人的軍裝,一枚枚獎章、紀念章熠熠生輝。這是陪伴老人幾十年的心愛之物。
“老人對這些軍功章很珍視,不管走到哪兒都要帶在身邊。所以我們在老人床邊的右側釘上了吊鉤,軍裝和獎章就放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痹横t(yī)療康復科科長孫紅霞說,老人晚上的覺少,睡不多久就醒了,護理員幾次看見老人用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獎章。第二天早上,他們發(fā)現(xiàn)吊鉤壞了,便將軍裝掛到了輸液架上,讓老人一抬眼就能看見。
舍生忘死勇立戰(zhàn)功。
走進金山鎮(zhèn)山城村,拐過一條狹窄偏僻的小巷,踩著坑洼不平的土路,會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平房,這便是孫景坤大女兒孫美麗的家,孫景坤此前就居住在這里。走進屋內,墻上貼滿了老人的照片和有關資料,無聲地訴說著他清貧樸素的生活和輝煌的過去。
走近細看,有攝影家為他拍攝的胸前戴滿軍功章的照片,有記錄他在上甘嶺戰(zhàn)役的文字資料,也有孫景坤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代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一樁樁、一件件,讓人仿佛走進了那個硝煙彌漫、激情如火的歲月。
孫景坤的故事,要從72年前的1948年說起。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懷著對共產黨的無比熱愛,告別新婚才5天的妻子,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先后參加四平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zhàn)役,在遼沈戰(zhàn)役中榮立三等功、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分別榮立二等功。戰(zhàn)斗中,他多次負傷,在解放四平的戰(zhàn)斗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像刮風一樣撲向他,他身上的傷疤就是最好的見證。
1949年,孫景坤因為在部隊表現(xiàn)出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剛從海南島戰(zhàn)場撤回來的孫景坤隨部隊集結安東(今丹東)待命。部隊駐地離他家不到五里地,步行也就20分鐘,已經兩年沒見親人的孫景坤卻只是默默地望著家的方向??姑涝跗?,孫景坤與敵人激戰(zhàn)受傷后被送回國內治療。養(yǎng)傷期間,排長催他回家看看父母,他默不作聲,排長又說,怎么也得讓媳婦看見你還是個大活人呢,他才告假匆匆回了一趟家。隨后,孫景坤不顧腿傷沒好利索,再次過江奔赴前線。
當年打了多少仗,孫景坤已經記不清了。不過,有一場戰(zhàn)役,卻永遠烙刻在他的心底,那就是慘烈的上甘嶺戰(zhàn)役。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在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后,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zhàn)士,帶著8箱手榴彈、2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21名敵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戰(zhàn)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
孫景坤的外孫子畢元發(fā)對姥爺關于這場戰(zhàn)役的講述至今印象深刻,“戰(zhàn)斗異常激烈,‘守著是死,不如拼命搏一把?!揽慷嗄甑淖鲬?zhàn)經驗,姥爺知道敵人炮火最猛烈的地方,往往是敵人進攻的突破口。很快,他就發(fā)現(xiàn)了一處盲區(qū),敵人的火力打不到那里,他主動請戰(zhàn),跟戰(zhàn)友借著坑道掩護奮力狙擊,最終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碑呍l(fā)說,事后戰(zhàn)友們在炮彈掀起的泥土石塊和犧牲的戰(zhàn)士身邊,找到了昏迷的姥爺,他的腿部等多處受傷,耳朵也被震得幾天都聽不見聲音。
在抗美援朝中,孫景坤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并受到金日成將軍的接見。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親切接見。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六
1948年,孫景坤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參加四平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zhàn)役,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他赴朝作戰(zhàn),參加過上甘嶺戰(zhàn)役,先后榮立一、三等功,回國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5年他復員回鄉(xiāng),深藏功名服務百姓,甘于清貧、堅守初心。
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qū)金山鎮(zhèn)山城村的老復員軍人孫景坤,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優(yōu)秀共產黨人的初心和本色。
“這是一等功獎章,這是三等功獎章……”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qū)山城村,一間不起眼的平房里,整潔的書桌上擺放著96歲的老英雄孫景坤的軍功章。
孫景坤的故事,得從72年前的1948年說起。
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妻子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參加四平戰(zhàn)役、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zhàn)役,屢立戰(zhàn)功。
在解放四平的戰(zhàn)斗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襲來,如今他的身上仍留有不少傷疤。由于表現(xiàn)出色,1948年,孫景坤于戰(zhàn)地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50年,美國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把戰(zhàn)火燒到了鴨綠江邊。剛從海南戰(zhàn)場撤回的孫景坤,立即隨部隊集結安東(現(xiàn)遼寧丹東)待命。
“保衛(wèi)和平,保衛(wèi)勝利果實!”10月的一天,命令終于下來了,孫景坤隨部隊一起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后,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zhàn)士,帶著8箱手榴彈、兩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數十名敵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戰(zhàn)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趕來支援的戰(zhàn)友找到了昏迷的孫景坤。
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親切接見。
“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
硝煙散去,孫景坤將奮斗的“戰(zhàn)場”轉至亟待脫貧的家鄉(xiāng)。1955年,孫景坤復員,他主動放棄城市工作的機會,將各種功績證明悄悄收藏起來,決定回鄉(xiāng)務農。再次成為農民的孫景坤感慨地說:“當過兵的我與之前不同了,從火線入黨那天起,我更堅定了將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事業(yè)中去?!?/p>
懷揣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愿景,孫景坤在這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上辛勤勞作,一干就是幾十年。
回鄉(xiāng)后的第3天,孫景坤就拿起農具到生產隊參加勞動。很快,踏實肯干的孫景坤當上了山城村生產隊隊長。“別小看這個職務,這需要極好的口碑和信任?!鄙匠谴妩h支部書記邱大鵬告訴記者,那會兒,村民們并不知道他曾立下赫赫戰(zhàn)功,可大家覺得,他是黨員,上過戰(zhàn)場,政治上過得硬、靠得住。孫景坤沒有辜負村民們的期待,他帶領鄉(xiāng)親走合作化道路,大力發(fā)展糧菜生產和鄉(xiāng)村建設,用幾年的時間栽下大量的松樹和板栗樹,改變了家鄉(xiāng)的面貌。
山城村有一條河,常年洪水泛濫、侵蝕土地。從戰(zhàn)場上走來的孫景坤沒有一絲退縮,他帶領鄉(xiāng)親一起擋河造田,改造了100多畝耕地,建起了簡易大壩。山城村婦女主任劉玉慧回憶,雖說是簡易壩,但在當時確實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守住了農田,保住了集體財產。
后來,村里有人問他:“老孫,你本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享福,為啥還這么拼命干?”孫景坤卻說:“為民干事,一刻也不能等。從我參加革命那天起,就把自己交給祖國和人民了?!?971年,他還把19歲的大兒子送去參軍。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多年來,孫景坤始終將功勛榮譽壓在箱底,從未向別人提及,更沒有因此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一直靠參加生產勞動獲得收入,就連兒女也只知道父親是一位老兵、上過戰(zhàn)場,僅此而已。孫景坤的大女兒孫美麗說:“有一次,同村的人拿著一本小冊子,說這書上說的英雄不是老孫頭嗎?我們才逐漸知道父親那些年在戰(zhàn)場上經歷了什么。”
孫美麗不理解父親為什么對家里人很“摳”,“小時候家里連4塊錢的學費都拿不出,按說我爸是生產隊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后來,當地電信局招一批話務員,選中了孫美麗。孫景坤得知后,硬是把她的名額讓給了別人?!八谏a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次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隨著年歲漸長,孫美麗慢慢讀懂了老人的想法:當年和父親一起參軍的10個伙伴,活著回來的只有3個人。經歷過生死的父親,總想回饋社會更多,“他更多是在替戰(zhàn)友活著”。
孫景坤的日子過得清貧,可他依舊堅持吃苦在前、不改本色。在家鄉(xiāng)擔任村干部期間,他處處以一個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實干擔當、積極作為。為了讓村民盡快脫貧致富,1984年,他組織村民成立共同致富小組、扶貧致富小組。
幾十年來,孫景坤嚴格按規(guī)定數額報銷藥費,從沒向組織提過特殊要求?!拔易顟涯顮奚趹?zhàn)場的戰(zhàn)友”“我的戰(zhàn)友就犧牲在我跟前,和戰(zhàn)友相比,我還活著,已經很幸福了……”孫景坤說。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七
遼寧丹東,鳳凰山下。老兵孫景坤一身戎裝,端坐在丹東光榮院特護區(qū)的房間中。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孫景坤胸前的8枚軍功章上,熠熠生輝。
72年前,孫景坤入伍,敬出了人生第一個神圣的軍禮,從此南征北戰(zhàn)。遼沈戰(zhàn)役中,榮立三等功;平津戰(zhàn)役中,榮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島戰(zhàn)役中,榮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深藏功名,返鄉(xiāng)務農。
1948年,24歲的孫景坤告別新婚妻子,毅然參軍,一年后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他隨部隊跨過鴨綠江,開赴朝鮮戰(zhàn)場,征戰(zhàn)中落下20多處傷疤。
孫景坤選擇了深藏功名,返回家鄉(xiāng)務農。
曾經和孫景坤一起生產勞動、如今86歲的老黨員劉振發(fā)說:“只知道孫隊長當過兵,去過朝鮮,帶領山城村第一生產隊過上好日子,但也是剛聽說他立過一等功、當過大英雄?!?/p>
“只有在睡不著覺的時候,父親才偶爾會和我談起抗美援朝的往事。”大女兒孫美麗說。一個夜晚,孫景坤給孫美麗講:晚秋初冬,孫景坤所在排進入一片高粱地,子彈炮彈如同刮風下雨一般打來,一個排的戰(zhàn)士除了孫景坤外全部犧牲。“每當談起這些,父親總是眼含熱淚?!?/p>
雖已96歲高齡,老人還清晰地記得自己共獲得了8枚軍功章。
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平移重建征集資料,孫景坤默不作聲地將立功證書、立功喜報和部分珍貴老照片捐出來。紀念上甘嶺戰(zhàn)役60周年時,相關部門邀請他去北京參加活動,需要穿軍裝拍照,他才從箱子底下找出軍功章掛在胸前。
吃苦在前,不求享受。
1955年,孫景坤復員。丹東市安排他到工廠當車間主任,但他卻申請回故鄉(xiāng)山城村,并擔任第一生產隊的隊長。
山城村處于鴨綠江支流大沙河轉彎處,是防洪能力最薄弱的地方,修堤筑壩迫在眉睫。當時,沒有機械化設備,獨輪車都罕見,孫景坤就帶頭用筐挑、用肩扛,運送土石。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壩越建越高,越建越厚實,兩岸土地得以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有了保障。
上世紀80年代以后,大沙河堤壩不斷完善,原有的泥壩被石壩替代,但大壩的基礎依然是孫景坤帶領一隊社員打下的。如今,大沙河河壩兩岸,成了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
“他深愛家鄉(xiāng)每一寸土地,那時候沒有吃不了的苦!”劉振發(fā)曾是第二生產隊隊長,“村里種植蔬菜,要挑糞施肥,一個擔子挑兩個木桶,裝滿了有100多斤,還要走8公里的盤山土路,孫景坤每天都帶頭干?!?/p>
回鄉(xiāng)務農數十載,孫景坤吃苦在前、不求享受。“躺著享受,對得起犧牲的戰(zhàn)友嗎?”
樸實純粹,回饋社會。
“我之前以為父親就從來沒替我著想過,但兩年前他的一句‘我對不起你’,讓我知道他一直是愛我的?!睂O美麗強忍著淚水說,“8歲上學,因交不起學費和腿有殘疾,同學們欺負我。按說我爸是生產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就可以免學費,可他堅決不給開?!?/p>
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每有單位招工,孫景坤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家里兒女7人,除了兩個兒子正常招工外,其余都是農民。孫美麗16歲時,電話局選電話員,但當她報上名時,卻被父親拿下來給了別人。“父親說,你文化低,別耽誤了事兒?!?/p>
年輕時,孫美麗對父親有一些抱怨,不理解父親為何這樣“苛刻”。但隨著年歲漸長,孫美麗終于漸漸明白,父親總想更多地回饋社會。
“老人從來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樸實純粹的閃光點讓人感動!”山城村黨支部書記邱大鵬說。
近些年來,老人的生活來源主要靠低保金,隨著上級部門發(fā)放的傷殘金等待遇有所提高,老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一些愛心人士多次提出要幫助他,但都被老人拒絕:“不是我應得的,堅決不能拿?!?/p>
只懂吃苦,不知享受,孫景坤一家在山城村日子過得清貧。就像戰(zhàn)爭年代深藏軍功一樣,孫景坤各種獎狀一大摞,卻從不拿出來。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八
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時空,始終閃耀著璀璨的光輝,給中國人民的內心世界帶來光明。我們要悉心體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學內涵和深厚意蘊,擁抱從那歷史深處穿透而來的精神之光。
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英勇的中國人民志愿軍始終發(fā)揚祖國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尊嚴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yè)而奮斗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必須永續(xù)傳承、世代發(fā)揚。無論時代如何發(fā)展,我們都要砥礪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匯聚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鍛造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激發(fā)守正創(chuàng)新、奮勇向前的民族智慧。勇于創(chuàng)新者進,善于創(chuàng)造者勝。
今天,我們正站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前景光明。前進道路不會一帆風順。我們要銘記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艱辛歷程和偉大勝利,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知難而進、堅韌向前,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不斷推向前進。
學習時代楷模孫景坤同志事跡心得篇十九
“我之前以為父親就從來沒替我著想過,但兩年前他的一句‘我對不起你’,讓我知道他一直是愛我的?!睂O美麗強忍著淚水說,“8歲上學,因交不起學費和腿有殘疾,同學們欺負我。按說我爸是生產隊長,只要開個介紹信就可以免學費,可他堅決不給開?!?/p>
在生產隊當了20多年隊長,每每有單位招工,孫景坤都毫不猶豫地把機會讓給別人。家里兒女7人,除了兩個兒子正常招工外,其余都是農民。孫美麗16歲時,電話局選電話員,但當她報上名時,卻被父親拿下來給了別人?!案赣H說,你文化低,別耽誤了事兒?!?/p>
年輕時,孫美麗對父親有一些抱怨,不理解父親為何這樣“苛刻”。但隨著年歲漸長,孫美麗終于漸漸明白,父親總想更多地回饋社會。
“老人從來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他身上那樸實純粹的閃光點讓人感動!”山城村黨支部書記邱大鵬說。
近些年來,老人的生活來源主要靠低保金,隨著上級部門發(fā)放的傷殘金等待遇有所提高,老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一些愛心人士多次提出要幫助他,但都被老人拒絕:“不是我應得的,堅決不能拿?!?/p>
只懂吃苦,不知享受,孫景坤一家在山城村日子過得清貧。就像戰(zhàn)爭年代深藏軍功一樣,孫景坤各種獎狀一大摞,卻從不拿出來。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9603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