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熱門13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6 10:57:12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熱門13篇)
時間:2023-11-26 10:57:12     小編:雨中梧

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提前預設教學環(huán)節(jié),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在編寫教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教案名字9]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一

討論并歸納:主要寫了四個小故事:

(1)觀賞北平夜景。

(2)吃羊肉泡饃。

(3)會見程潛用湖南老鄉(xiāng)。

(4)與兒子交談。

2、從每一個故事中可以乍出生活中的毛澤東有哪些特點。

討論并歸納:建國初期,北平一片安居樂業(yè)的和平景象,主席要求司機慢點走,想盡情地享受這美好的時光、羊肉泡饃館里人們輕松的風趣談話深深吸引了他,令他忍俊不禁、這些都表現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反對標語表現了他反對個人崇拜、在圓明園的沉思,感到自己肩負著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在與程潛的交談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風度,不計前嫌、在對待自己的湖南老鄉(xiāng)問題上,他熱情招待,但決不遷就他們的要求、在與兒子的談話中,可以看出他十分重感情,但對兒子要求嚴格,不搞特殊化。

3、劇中的“九叔”非常有特點。找出文中的相關語句,分析作者寫這個人物有什么作用。

他是一個純樸又帶有封建思想的農民形像。他以毛澤東為驕傲。但又帶有狹隘的小農思想。

4、劇中寫毛澤東在圓明園像在思索什么,你認為他在想什么。

提示:可能回想中國的百年恥辱,想到中國在黨的領導下,從此站起來了,歷史將不會再重演,想到社會主義建設即將開始。

三、作業(yè)。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二

各位老師、尊敬的評委:

從我的家鄉(xiāng)浙江平湖小巧玲瓏的東湖畔來到大都市武漢美麗大氣的東湖邊,是一種緣份;今天,在田漢大劇院,高唱國歌,和孩子們一起走進《開國大典》,也是一種緣份;作為來自基層縣市的一名教師,能有幸向來自全國各地小語屆的精英、專家們學習,更是一種緣份!感謝這四十分鐘,感謝長江水孕育著的江城的孩子們,這是我從教18年以來語文人生中的一次難忘經歷!

老師們,《開國大典》是一篇經典的老課文,是一篇鼓舞人心的新聞特寫,記敘了新中國成立時億萬民眾欣喜若狂、激動自豪的感人場面。作者借三十萬人民的心,強烈表達了這樣一個主題:新中國成立是我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偉大時刻,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在研讀課文過程中,我感覺到文章很長,且當時的時代背景又遠離孩子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而文章又具有十分豐富的政治思想內涵,第一課時如何取舍教學內容,如何設計教學過程,如何運用教學手段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切實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打造常態(tài)課中的精品課?這是我思考最多的問題。

鑒于此,主要設計了二個板塊的內容,在第一個板塊中,著重強調梳理文章結構,強化整體感知,把理清開國大典的進行程序作為訓練重點,以此幫助學生明了課文主要內容。我在教學中努力真實地體現生成過程,以此培養(yǎng)孩子的概括能力,用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優(yōu)化整體閱讀。其目的也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突出了整體感知,另一方面,強化了第一課時的重點,突出第一課時的特點。第二板塊,從語文的本真目標出發(fā),從語言學角度強化文字理解,促進情感感悟,抓住主席的動作及人民群眾的反應來實現閱讀理解,也就是采用了這樣一個問題:哪一個場面深深打動了你的心?哪些語句撥動了你的情弦?以此來統領重點內容的理解。用選擇性學習來體現學習的自主性,并努力實現師生、生生間的多維互動與多元感悟。努力尋求語言訓練與感悟的結合點,形成“情知交融、情語相諧”的語文課堂。

在教學過程中,努力讓語文課成為“語言”的課堂。讓孩子親近文本,以各種方式的讀,默讀、自由讀、朗讀、引讀,以及體現自讀自悟的個性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孩子走進字詞,在字詞理解、語言感悟中體味語文,發(fā)現語文的美。讓孩子感受意象,以想象訓練豐富語言感悟,生發(fā)形象。

努力讓語文課成為“情感”的課堂。語言文字中群眾的情與教師情、學生情,在語言教學的生成過程中,形成一個具有震撼力的情感場,讓孩子的情感在文字上舞蹈,我始終認為情感是文字的旋律,文字是情感的體操。教學中時時突現情感的魅力,師生撞擊、音像刺激、氣氛感染,以情促悟。

努力讓語文課成為“藝術”的課堂。讓感悟成為有支架的體驗方式。如理解毛澤東主席宣布新中國成立這一場面,我刻意回避以錄像代替理解,而輔之以圖文閱讀,在強烈的對比與認知沖突中促進孩子對語言的感悟,在課堂結束時才用主席宣布成立的視頻沖擊學生情感。這樣的安排用意十分明顯,旨在強化語文性,實現語言訓練的有效性。在理解瞻仰和站字的含義時,同樣采用了比較和替代的方法,以這樣的訓練載體實現了訓練與感悟的有效統一,使教學過程更扎實、更豐實、更樸實。

簡單地說,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有效實現三維目標的整合,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這始終是我追求的目標,今天的這節(jié)課也是我追求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站,正如一位專家所言:語文教學沒有句號,只有逗號……懇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朋友批評指正!

最后,我誠摯地向大家邀請,歡迎來浙江,歡迎來嘉興,歡迎來到美麗的西瓜之鄉(xiāng)——金平湖!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三

課文導學:

課文題解:

這是一篇具有新聞性、時效性特點的文章。它描寫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著重寫了“會場、大典、閱兵、游行”四個場面。

篇章結構:

本課課文可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開國大典之前天an門廣場的情況。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寫開國大典中的三個主要程序。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寫閱兵式的盛況。

第四部分(第14自然段)寫天an門廣場燈火輝煌的景象和群眾隊伍游行的情況。

第五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寫開國大典結束后的情況。

課文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的,第一部分寫開國大典舉行之前,第二、三、四部分寫開國大典盛況,第五部分寫開國大典結束后的情形。全文層次十分清楚,讀后能使人清楚地了解開國大典的全過程。

寫作特點:

1、課文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有重點地記敘了開國大典的幾個重要的場面。段落之間過渡自然、層次清楚、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2、文章用詞恰當、準確,較多地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展示了游行隊伍的聲勢和群眾的歡欣場面。

中心思想:

課文記敘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表明了開國大典偉大的歷史意義,贊頌了人民軍隊的威武雄壯,表達了人民群眾無限熱愛領袖毛主席和歡慶人民當家作主的激動心情。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四

《開國大典》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以“走近毛澤東,感受他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為人文主題,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場面描寫和人物描寫的一些基本方法”為語言訓練目標,安排了《長征》《開國大典》《青山處處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這四篇課文。其中,《開國大典》記敘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盛況,揭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全文共15個自然段,場面描寫是課文的一大特點:群眾進場、舉行典禮、閱兵式、群眾隊伍*等眾多場面都描繪得有聲有色,令人激動萬分,突出了開國大典的喜慶、莊嚴、隆重、熱烈氣氛。記敘詳實、條理清楚、用詞準確是課文的另一大特點。

由于課文離學生的生活實際遠,學生對新中國誕生前后的歷史背景知識了解甚少,因此通過課文的學習去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毛澤東的偉人風采,體會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為教學的難點。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根據以上分析,教學本課采用“把握特點,突出重點,以讀為主,扎實訓練”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抄寫課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抓住人民為新中國誕生而激動、自豪的場面,體會中國人民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澤東的偉人風采。

4.學習場面描寫的方法。

三、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自主預習課文,收集“開國大典”的相關資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生字,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重點學習典禮的主體部分,初步了解場面描寫的方法。

3.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們熱愛新中國、熱愛領袖的思想感情。

(一)釋題導入,引出“大典”。

1.揭示課題,板書:開國大典,指導書寫“典”字。

2.解釋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大典”。

1.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開國大典的,記敘了哪些場面?

2.學生交流歸納。

(三)重點研讀,感受“大典”。

1.默讀課文5——10自然段,看看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2.交流感受。

3.教師結合學生交流情況引導深入研讀:你是從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4.根據學生感悟靈活切入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感悟,感情誦讀。

語段一: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語段二: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點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引導學生抓住“一齊歡呼”、“一起歡躍”等詞語體會人民的激動之情,體會反復手法的表達效果。

(3)指導感情朗讀,背誦。

語段三:

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1)引導學生抓住“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頭瞻仰”體會人民群眾的心情。

(2)感受人們肅然起敬的原因,體會“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3)寫話,交流,體會情感,抒發(fā)心聲。

(4)感情朗讀。

(四)課堂總結,銘記“大典”。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五

(一)繼續(xù)學習課文第3、4、5段。進一步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

(二)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較深刻的句子。

(三)學習課文用詞準確、多處運用比喻的特點。

(一)結合課文訓練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高閱讀速度。

(二)理解文章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三)學習文中用詞準確,多處運用修辭的特點。

(一)學習課文第3段。

1.指名讀第3段。

2.文中描寫幾種兵種通過天安門,接受檢閱?哪三種?請三名學生分別朗讀描寫海軍、陸軍、空軍的語句。

3.討論。

說說下面句子中加粗詞語的意思,再聯系上下文,說出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1)戰(zhàn)士們挺著胸膛站在戰(zhàn)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

(“挺著”是描寫戰(zhàn)士們雄糾糾、氣昂昂的樣子,“鋼鐵巨人”給人以堅強高大的印象。這句話表示了人民解放軍的隊伍威武雄壯,它是人民的武裝,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強大平安保證。)。

(2)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里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拋”是描寫群眾情不自禁地把帽子、報紙等東西向高處扔去。“蓋過”是描寫群眾的歡呼聲之大,超越了飛機的隆隆聲。這句話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群眾在觀看閱兵式時,看到自身的飛機飛上藍天時的激動喜悅的心情。)。

(3)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示自身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嗓子喊啞了、手掌拍麻了,說明了人們的心情歡快、激動到了極點。中國人民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而表達的快樂和激動的心情。呼喊和鼓掌這是表達高興和激動心情的形式。)。

4.齊讀第3段。

(二)學習第4段課文。

1.讀課文(默讀或指名讀)。

2.說出這段的主要內容。

3.畫出文中描寫閱兵式后,黃昏時天安門廣場景色的句子。說說這樣描寫的'作用?(“天安門廣場上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xù)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弊寣W生反復讀這幾句話,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句式整齊的寫作特點。這樣生動的描寫,烘托了人們仍舊沉溺在開國大典的喜悅氣氛之中,從側面表示了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的無比幸福的心情。)。

(三)學習課文第5段。

1.指名讀課文第5段。

2.說說“光明充溢了整個北京城?!边@話的意思?(“光明充溢了整個北京城”,不只是指燈籠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北京城永遠解脫了過去的黑暗統治,獲得了光明。這是人民群眾心里的光明。)。

3.學生齊讀第5段課文。

(四)學生合上書,再次聽配樂朗讀課文,邊聽邊回憶全文內容。

(五)說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六)鞏固練習。

把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跟括號里的詞語比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用投影出現下列句子。)。

(1)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走向)會場。

(2)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朝著)主席臺。

(3)兩股紅流(xxx隊伍)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

(七)小結。

(八)作業(y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六

1.演示《》情景朗讀,學生邊聽邊想邊看。

2.交流初步感受。

二、導入新課。

板書課題,解題。(國家創(chuàng)建時舉行的盛大典禮)。

三、初讀課文。

1.思考課文的敘述順序。(事情發(fā)展的順序)。

2.說說課文重點寫了的哪幾個場面?(開會、閱兵、游行、宣布開國、升旗鳴炮、宣讀公告)。

3.畫出文中讓你感受最深的語句,在旁邊標注上你自己的體會,想一想表達了人民怎樣的感情。

4.在組內討論。

四、全班交流,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1.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引導學生觀看資料片,體會人們聽到主席的話后的激動心情和當家做主的自豪感)。

2.“升”和“姑”(也說明了人們自豪、激動)。

在品讀了重點詞句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3.品讀描繪閱兵盛況的句子,要讀出閱兵隊伍的整齊、威武、雄偉、及群眾情緒的熱烈。

五、布置作業(yè)。

朗讀課文。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七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舉行典禮。參加開國大典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體代表,有工人、農民、學校師生、機關工作人員、城防部隊,總數達三十萬人。觀禮臺上還有外賓。

會場在天安門廣場。廣場呈丁字形。丁字形橫的北面是道河,河上并排架著五座白石橋;再北面是城墻,城墻中央高高聳起天安門的城樓。丁字形的一豎向南直伸到中華門。在一橫一豎的交點的南面,場中挺立著一根電動旗桿。

主席臺設在天安門城樓上。城樓檐下,八盞大紅宮燈分掛兩邊??恐菢亲笥覂蛇叺氖瘷?,八面紅旗迎風招展。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早上六點鐘起,就有群眾的隊伍入場了。人們有的擎著紅旗,有的提著紅燈。進入會場后,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工人隊伍中,有從老遠的長辛店、豐臺、通縣來的鐵路工人,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郊區(qū)的農民是五更天摸著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趕來的。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fā)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

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樂隊奏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正是這戰(zhàn)斗的聲音,曾經鼓舞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斗。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使全場三十萬人一齊歡呼起來。這莊嚴的宣告,這雄偉的聲音,經過無線電的廣播,傳到長城內外,傳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國人民的心一齊歡躍起來。

接著,升國旗。毛主席親自按動連通電動旗桿的電鈕,新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徐徐上升。三十萬人一齊脫帽肅立,一齊抬起頭,瞻仰這鮮紅的國旗。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升旗的時候,禮炮響起來。每一響都是五十四門大炮齊發(fā),一共二十八響。起初是全場肅靜,只聽見炮聲,只聽見國旗和許多旗幟飄拂的聲音,到后來,每聲炮響后,全場就響起一陣雷鳴般的掌聲。

接著,毛主席在群眾一陣又一陣的掌聲中宣讀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強有力的語調向全世界發(fā)出新中國的聲音。他讀到“選舉了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這一句的時候,廣場上的人們熱愛領袖的心情融成一陣熱烈的歡呼。觀禮臺上同時響起一陣掌聲。

毛主席宣讀公告完畢,閱兵式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朱德總司令任檢閱司令員,聶榮臻將軍任閱兵總指揮。朱總司令和聶將軍同乘汽車,先檢閱部隊,然后朱總司令回到主席臺,宣讀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的命令。受檢閱的部隊就由聶將軍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由東往西,緩緩進場。

開頭是海軍兩個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個顏色的藍制服。接著是步兵一個師,以連為單位,列成方陣,齊步行進。接著是炮兵一個師,野炮、山炮、榴彈炮、火箭炮,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橫列前進。接著是一個戰(zhàn)車師,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戰(zhàn)土們挺著胸膛站在戰(zhàn)車上,像鋼鐵巨人一樣。接著是一個騎兵師,“紅馬連”一色紅馬,“白馬連”一色白馬,五馬并行,馬腿的動作完全一致。以上這些部隊,全都以相等的距離和相同的速度經過主席臺前。當戰(zhàn)車部隊經過的時候,人民空軍的飛機也一隊隊排成人字形,飛過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眾看見了,都把頭上的帽子、手里的報紙和別的東西拋上天去,歡呼聲蓋過了飛機的隆隆聲。

兩個半鐘頭的檢閱,廣場上不斷地歡呼,不斷地鼓掌,一個高潮接著一個高潮。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已心里的歡喜和激動。

閱兵式完畢,已經是傍晚的時候。天安門廣場上的燈籠火把全都點起來,一萬支禮花陸續(xù)射入天空。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群眾游行就在這時候開始,游行隊伍分東西兩個方向出發(fā),他們擎著燈,舞著火把,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他們一隊一隊按照次序走,走過正對天安門的白石橋前,就舉起燈籠火把,高聲歡呼“毛主席萬歲!”“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在城樓上主席臺前邊,向前探著身子,不斷地向群眾揮手,不斷地高呼“人民萬歲!”“同志們萬歲!”

晚上九點半,游行隊伍才完全走出會場。兩股“紅流”分頭向東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滿了整個北京城。

_____________。

本文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級小學國語課本第四冊》,有改動。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八

教學目的:

一,通過閱讀課文,了解開國大典的盛況,認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

二,結合理解課文,訓練學生適當提高閱讀的速度。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一,理解文章中含義比較深刻的句子。

二,訓練學生閱讀要有一定的速度。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方法:

學生自學為主,教師點撥為輔。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培養(yǎng)學生愛黨愛國之情。

2,理解含義教深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理解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講授新課。

1,讀一讀: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然后說說課文重點寫了開國大典的哪幾個場面?(典禮開始,毛主席宣讀公告--閱兵式--群眾游行)。

出示影片,提出問題:這是什么場面?(出示圖片)。

2,談一談:

3,找一找:

1)請找出文章中你最感興趣的段落,說明理由。并有感情的朗讀。

2)請找出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談出對句子的理解。(出示句子)。

4,再談一談:

剛才同學們談得很好,能抓住文章中心?,F在請同學們再看影片,結合剛才學習的課文內容,再深入談談你的看法。

5,背一背:

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比一比。

三,復習鞏固。

對照板書,總結中心。

四,布置作業(yè)。

繼續(xù)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板書設計:

作者郵箱:lf19730512@。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九

1、以疑難問題為類別,讓學生自由組合若干小組。

2、推薦各討論小組討論問題:

如,第一小組:學習6個生字的音、形、義,結合語境理解新詞;第二小組:理清段落結構,歸納段意;第三小組: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第四小組:討論記敘的順序。

3、各個討論小組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展開討論:學生先匯報學習成果,然后就疑難問題展開討論。討論時,可以自由發(fā)言,相互提示,充分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主持人記下已解決的問題和不能解決的問題,做好咨詢的準備。

4、各個小組在全班交流討論成果。

5、問題咨詢與小結。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十

1.學會10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典禮、協商、匯集、宣布、電鈕、瞻仰、旗幟、選舉、領袖、徐徐上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寫出課文梗概.。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中國人民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激動、自豪的思想感情。

4.領悟本文按照事情發(fā)展順序,重點突出、有詳有略地記敘的表達方法。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十一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開國大典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學習排比句。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認識雙關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6~8自然段。

重點:體會開國大典盛況,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

難點:含義較深的.句子理解。

3課時

1、掌握3個生字,理解部分新詞。

2、掌握課文大意,按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學習第一段,感受會場上喜慶的氣氛。

一、解題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根據課題提出疑問。

二、自學

要求:1、讀通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解決疑難,發(fā)現疑難。

三、交流

1、試說課題意思。

2、分段。(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可以分為四段)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隨機學習生字新詞。

四、閱讀(第一段)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2、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大典”?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4、隨機學習重點句。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完成作業(yè)本第1、2題。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十二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2學會3個生字,理解20個詞語,學習排比句。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認識雙關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6~8自然段。

重點:體會盛況,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

難點:含義較深的句子理解。

教學目標:

1、掌握3個生字,理解部分新詞。

2、掌握課文大意,按發(fā)展順序給課文分段。

3、學習第一段,感受會場上喜慶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解題。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根據課題提出疑問。

二、自學。

要求:1、讀通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解決疑難,發(fā)現疑難。

三、交流。

1、試說課題意思。

2、分段。(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可以分為四段)。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隨機學習生字新詞。

四、閱讀(第一段)。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

2、從哪些地方看出這是“大典”?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4、隨機學習重點句。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完成作業(yè)本第1、2題。

教學目標:

1、感受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

2、背誦第6~8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閱讀第二段。

1、理清典禮過程。

默讀本段,理一理典禮的過程。

(典禮開始,領導就位)——(奏國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國旗,鳴禮炮)——(宣讀公告)。

簡要敘述的典禮過程。

2、自由讀,感受人民群眾的心情。(激動、興奮、喜悅)。

3、劃出反映人們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礎上練習朗讀。

用“人民群眾為……而激動”說話。

隨機點撥句子:這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示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朗讀(自豪,揚眉吐氣)。

3、描寫人民群眾的心情,課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聲;轟雷似的掌聲。排比:四個“傳到”。體會排比氣勢,朗讀排比句。

4、背誦6~8節(jié)。

二、閱讀第三段。

1、自由讀,用一個詞概括閱兵式的特點,劃出寫人民群眾觀看閱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組合作,交流成果。

歡喜和激動的心情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3、選讀句子。

三、作業(yè)。

1、背誦6~8節(jié)。

2、完成作業(yè)本3、5題。

3、聯系課文內容寫排比句:

全場30萬人,為———而———;為———而———;為———而———。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正確領會課文中心思想,感受中,人民群眾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新中國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背誦6~8節(jié)。

二、閱讀第四段。

1、默讀,劃出概括節(jié)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話。

2、理解。

3、朗讀第14小節(jié),讀出歡慶的氣氛。

4、讀結尾兩句,領會句子的意思。

“兩股紅流”指什么?這樣比喻寫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讀好這兩句話,讀出內含的意思。

三、總結全文,領會中心。

1、連起來說說課文記敘了4個怎樣的場面。

2、整理語言,歸納主要內容。

4、完成作業(yè)本6、7題,交流。

5、學習“單元提示”。聯系這一課的學習,說說怎樣憑借主要內容領悟中心思想。

四、作業(yè)。

選做:

1、摘錄、朗誦最令你激動的句子。

2、寫一寫你讀后的感受。

3、寫一段話:1949年10月1日,我站在天安門廣場上……。

課文開國大典教案篇十三

1.出示課題,讀題。

2.理解題意。開國:建立新的國家;典:典禮,鄭重舉行的儀式;大典:隆重的典禮。

3.介紹時代背景

(放一段《開國大典》電影片斷然后介紹。)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領導全國人民為推翻壓在頭上的三座大山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頑強斗爭。八年抗戰(zhàn),多少英雄兒女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保家衛(wèi)國;三年的解放戰(zhàn)爭,中國人民終于推翻了蔣介石的反動統治,迎來了全國的大解放,迎來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從此,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了。

要求:

1.自己讀課文,學會字詞。

2.劃出課文中解釋課題的一句話。

3.課文寫了哪幾個場面?劃出場面間的連接句。

4.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1.說說開國大典分為幾個場面?

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開國大典的`?

(按照開國大典進行的順序記敘。根據會場、典禮、閱兵、游行四個動人場面寫的。)

3.交流疑難,解決部分問題。

1.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讀完這段你有什么感受?

理解重點句

“總數達三十萬人?!?/p>

“丁字形的廣場匯集了從四面八方來的群眾隊伍?!?/p>

“他們清早到了北京車站,一下火車就直奔會場?!?/p>

“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向海上的波浪。”

(理解:到會群眾范圍廣:“四面八方、匯集”而來;來得早:早上六點鐘就入場;到會人數多:成了人海;熱情高:直奔,五更天摸著黑;次序好:按照預定的地點排列。)

3.選擇一句,讀出莊嚴、隆重、熱烈的氣氛。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245117.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