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優(yōu)質17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27 08:47:14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優(yōu)質17篇)
時間:2023-11-27 08:47:14     小編:曼珠

方案是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的一系列步驟或措施。良好的團隊合作和溝通是制定和執(zhí)行方案的關鍵。下面是一些實用的方案模板,供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一

活動目標:幫助幼兒學會分享。

活動準備:

錄像機、木偶表演。

活動過程:

1演一演。

(1)看木偶表演。

小熊正在草地上放風箏,一不小心風箏掛在樹上了,怎么也拉不下來,急得小熊都快哭了。正在這時,小羊走過來了,它對小熊說:"別著急,我來幫助你。"只見它從草地上撿起了一根很長的樹枝,對著風箏用力往上一頂。哈哈!風箏飛起來了,小熊真高興,對小羊說:

"謝謝你,你真棒!"小羊說:"不用謝,上次我的風箏也掛在樹上了,是爸爸教我這樣做的?quot;"哈哈!原來是這樣!"他們高興地笑了。

討論:小羊用什么方法幫助了小熊?它為什么會成功呢?

(2)看錄像。

小心翼翼地把圖書粘貼好。元元對小剛說:"你真能干,謝謝你!"小剛說:"不用謝!你下次也可以這樣做。"。

討論:小剛用什么方法幫助元元的?元元心里會有什么感覺?

2說一說。

(1)小紅不愛吃青菜,你有什么辦法幫助她嗎?

(2)洋洋不會拍皮球,你有什么辦法幫助他嗎?

(3)濤濤愛打架,別人都不愿理他,你有什么辦法幫助他嗎?

(4)有個小朋友不愛睡午覺。你會怎么幫他?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二

1、初步學會歌曲,熟悉歌曲的旋律,感受歌曲恢宏的氣勢。

2、能大方地演唱歌曲,并根據歌曲進行簡單的動作創(chuàng)編。

2、萌發(fā)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多媒體課件、彩帶。

一、說說我們的大中國。

“你覺得我們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幼兒能夠從多方面敘述)。

二、欣賞音樂。

這天,我?guī)硪皇缀寐牭母枨洞笾袊?,讓我們聽一聽?/p>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

三、感受、理解歌曲。

1、欣賞歌曲一遍。

(1)從這首歌中,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覺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個比喻,把中國比做一個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個民族在中國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

2、欣賞歌曲第二遍,幫忙幼兒理解歌詞:

(1)你聽到歌里唱了哪些美麗景色幼兒觀看ppt。

(2)家里盤著兩條龍,是哪兩條。

(3)我們中國的什么山峰是世界山峰。

(4)你見過長城嗎,是什么樣的。

(5)歌曲中為什么說“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還遼闊”

3、播放mtv,欣賞歌曲第三遍。

(1)喜歡這首歌嗎這首歌的前后節(jié)奏有什么不同嗎。

(2)歌曲中哪一句聽上去感覺很激動、很自豪。

(3)讓我們一齊來大聲唱起來吧!

4、動作創(chuàng)編。

讓我們跟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豐富幼兒動作。

四、進一步激發(fā)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嗎為什么。

請幼兒用一句話說說對祖國的祝福。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三

引言:每個幼兒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在音樂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chuàng)造條件和機會,豐富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fā)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chuàng)造美。

行動依據。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4-5歲幼兒能通過即興表演或給熟悉的歌曲編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四拍子的節(jié)奏,并用肢體律動來表現牙痛感。

2、結合歌曲運用樂器伴奏,并進行簡單的歌詞創(chuàng)編。

3、激發(fā)幼兒愛護牙齒的情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活動準備:

圓弧板、沙錘、響棒、小狗和小兔的娃娃。

活動過程:

師:剛才聽了《牙齒好痛》的故事,小動物為什么哇哇大叫?(牙齒痛)。

牙齒如果被蛀牙蟲咬壞,會有什么后果?(幼兒:影響我們吃東西,影響我。

們的身體健康)。我們用什么好辦法保護自己的牙齒?(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少吃甜食)。

1、請小朋友認真地欣賞一首歌曲《牙齒好痛》。

提問:歌曲中小動物牙痛得哇哇叫,他們是怎么叫的?(哎呦!哎呦)。

2、牙痛的時候摸哪里?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達牙痛感。

3、老師與幼兒和著節(jié)奏一起做肢體律動。

4、剛才小朋友用雙手握拳拍臉頰,拍了幾下?

幼:一二三四,拍拍拍拍(結合歌唱、拍出節(jié)奏)。

1、出示沙錘。

師:我們一起幫這些動物想辦法將蛀牙蟲都趕跑吧!沙錘聽說小動物們牙痛來幫忙止痛了,我們試試。一二三四,敲敲敲敲。(跟著音樂節(jié)奏來一遍)。

2、出示圓弧板和響棒。

師:小兔和小狗說太感謝你們了,現在我們的牙齒沒那么疼了!圓弧板和響棒也出來幫忙了,把小動物嘴里的蚜蟲都趕走吧!(跟隨音樂節(jié)奏敲擊樂器)。

3、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歌詞。

師:小兔說謝謝你們幫他們把牙蟲趕走了,他們開心地唱起歌來。(四個鼓上放四個響板)。

例如:開心、開心,我很開心。開心,開心,我很開心。開心,開心,我們可以去吃胡蘿卜呀!

5、律動:牙齒好痛。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四

活動功能:

鍛煉手的控制力,發(fā)展幼兒的專注力,增強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每組一個量杯,每組三個一樣大小的杯子。

活動過程:

1、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游戲,每個家庭爸爸媽媽孩子都要參加。

2、每個人將滿滿一杯水倒到第二個杯子,再從第二個杯子倒到第三個杯子里,最后倒到量杯中。

3、最后比較量杯中水的多少,最多的獲勝。

提示:當幼兒不小心將水灑出來了,不要責怪幼兒,要繼續(xù)鼓勵他。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五

教學目標:

1、在感受歌曲的歡快節(jié)奏的基礎上,通過情緒、聲音的變化學習有感情地、連貫地演唱。

2、能夠在歌曲的感染下情緒愉快的參加活動。

能夠在原有的節(jié)奏基礎上對歌曲進行簡單的局部的創(chuàng)編。

教學內容分析:

歌曲的選擇是根據主題活動《秋天的畫報》來的。這首歌曲節(jié)奏比較活潑,能夠很快的感染幼兒的情緒,激發(fā)幼兒學唱歌曲的興趣。歌詞內容比較形象,選擇了幼兒常見的秋天的動植物的變化,便于幼兒記憶歌詞。整首歌曲共8個小節(jié),因此,幼兒能夠較快的完整的唱出歌曲。

在前面的3個小節(jié)重復的句式,相同的節(jié)奏可以讓幼兒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編。

活動準備:

1、會根據音樂《慶豐收》進行韻律活動。

2、各種動物勞作的場景的圖片。

教學過程:

1、播放音樂《慶豐收》,進行韻律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師:你們知道秋天的時候,動物、植物有什么變化嗎?我們可以干些什么事情嗎?

引導幼兒說出秋天的變化,秋天人們在忙些什么?

1、教師有表情地彈唱歌曲,幼兒欣賞。

師:今天老師教你們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秋天的孩子愛唱歌》。

教師彈唱歌曲,幼兒欣賞。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內容。

3、教師教幼兒按照音樂的節(jié)奏念出歌詞。

4、教師再次彈唱歌曲,幼兒跟唱。

師:現在再來聽老師唱一遍,請會唱的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來輕輕遍。

5、教師彈奏歌曲,幼兒學唱歌曲。

開始教師予以范唱,后根據幼兒學習情況逐步減弱音量直至退出。請個別幼兒上來演唱。

師:現在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用很好聽的聲音唱。

師:現在老師想請唱的好聽的小朋友上來唱給大家聽。

1、提供幼兒創(chuàng)編的對象,進行單句歌詞的創(chuàng)編。

師:秋天到了,大地發(fā)生了變化,小動物們在干什么呢?

(教師出示幾種常見動物在勞作的圖片給幼兒)。

幼兒根據圖片回答老師提問:

例如有秋天的什么?秋天的孔雀愛干什么?

秋天的小猴愛干什么?秋天的松鼠愛干什么?等等。

2、教師示范演唱創(chuàng)編內容。

師;秋天,這些小動物們忙得這么辛苦,我們就把它們放到歌詞里,好不好?先聽老師把什么動物放到歌曲里了。

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內容,幼兒欣賞。

3、教師彈奏,幼兒自己試著加入自己創(chuàng)編的內容。

4、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

師:今天你們快樂嗎?(幼兒回答)。

讓我們來用一種快樂的方式唱歌吧,請你們圍成圓圈,手拉著手來演唱歌曲。

在平時的區(qū)角游戲和音樂游戲的時間,可以提供幼兒更多的創(chuàng)編歌曲的素材,給幼兒更多發(fā)揮的空間。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六

(本次活動我主要是結合在小班開展的《開愛的小動物》這個主題活動來進行的。在活動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之情??墒怯胁糠钟變涸谙矏蹌游锏耐瑫r,卻不愛護小動物,因此,我選取了歌唱活動-《小毛驢》,嘗試用看圖譜的方法引導幼兒學習歌詞,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唱歌,并從歌曲中感受到人與動物間的美好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內容及表達的情感,體會幫助別人的樂趣。

2看圖譜學唱歌曲,并嘗試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用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愿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在“小動物去大森林里郊游”的游戲情景中復習歌曲《去郊游》,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二幼兒通過看圖譜的形式理解歌詞并學唱歌曲。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并說一說:小毛驢在干什么。

2幼兒嘗試看圖譜學習第一段歌曲。

3小朋友和老師一同給圖譜排序并學習第二段歌曲。

4幼兒邊指導圖譜邊用自然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

三能夠體會歌曲的不同情感,大膽的進行藝術表現。

1說一說:鼓勵幼兒說出兩段歌曲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并大膽的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2唱一唱:嘗試用不同的聲音及動作表達歌曲內容,較完整的演唱歌曲。

四在《去郊游》的歌曲中結束活動,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出各種猴子爬樹的律動。

2.通過樂器與肢體感知數量的遞增與遞減。

3.體驗與同伴掛香蕉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掛圖、五只猴子圖卡、手搖鈴。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導。

師:寶寶和小動物們鋸完木頭,一起去洗澡。每個人都把自己洗的香噴噴的,洗完澡大家有又一起開心的玩起了游戲。小動物們都和自己的好朋友開心的玩著,可是,寶寶一個人在旁邊傷心的哭了起來,因為他找不到他自己的朋友。這時候小猴子開始爬樹逗寶寶開心。

二、歌曲律動。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小猴怎么爬樹的嗎?

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多種爬樹動作。

三、感知數目遞增與遞減。

1.播放cd大調部分,聽音樂配合數量出示猴子圖卡。

師:你們知道小猴最喜歡吃什么嗎?

引導幼兒說出香蕉,教師出示香蕉提問。

師:香蕉是長在什么地方的?

出示香蕉樹,把香蕉貼好。

師:哇!好多的香蕉啊!我們一起聽聽看,有多少只猴子想過來吃香蕉呢?

2.聽音樂引導幼兒手指比出數量。

3.肢體感應數目。

大調部分用手拍,小調部分用腳踏。

四、手搖鈴。

1.手搖鈴感知數目。

唱歌部分請幼兒搖奏手搖鈴,數字部分請幼兒用手搖鈴敲出數目。

2.掛手搖鈴香蕉。

唱歌部分搖奏手搖鈴,聽到數字時掛手搖鈴。

第一遍清唱,一名老師配合當樹,另外一名示范掛手搖鈴。

第二遍請五名幼兒上臺掛手搖鈴,教師當樹。

第三遍按照班級孩子的數量分組,分成六人一組,一人當樹,五人掛手搖鈴。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七

1、分辨各種立體形狀,說出各種立體形狀的名稱。

2、嘗試運用單雙數的知識正確計數形狀的數量,按要求寫出相應數字。

3、積極參與數學操作活動,體驗數積木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形狀的積木。

活動過程。

一、搭積木,分辨立體圖形,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1、進行搭積木活動,感受各種不同立體形狀積木的特征。

2、交流討論活動,在分辨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說出各種積木的名稱。

你們在搭積木的時候用了一些什么形狀的積木(引導幼兒說出有長方形、正方形、半圓形、圓柱形、三角形等積木)3、根據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積木并有重點的追問是什么積木。

二、數積木,計數各種形狀積木的數量。

1、計算自己所搭建的物體所需要的積木數量。

教師:小朋友,你們數數自己的積木,看看用了幾塊長方形的積木,用了幾塊三角形積木?

2、找好朋友,計算兩人所搭物品的各種積木的數量。

三、嘗試用單雙數記錄各積木數量。

1、了解圖意和圖示的關系。

教師:你們看圖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積木搭的小花,蝴蝶、飛機等。)小花,蝴蝶,飛機旁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有圓柱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每個立體圖形符號旁邊有什么?這些括號表示什么意思?讓幼兒知道圖意和圖示的關系。)2、數一數,單數就用紅筆填寫在格子里,雙數就用藍筆填寫在格子里。

小朋友,我們可以用積木搭很多物品。這里有四幅畫,是哥哥姐姐搭的積木照片,今天,我們學學他們是怎樣搭的,并仔細數數,這四樣物品一共用了幾塊積木,如果是單數,就在相應的積木符號旁邊的括號用紅筆寫出數量,如果是雙數,就在積木符號旁邊的括號用藍筆寫出數量。

3、交流練習結果,進行自檢,他檢。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八

1、初步了解海洋動物的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的欲望。

3、萌發(fā)幼兒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識。

課件、錄音、電腦、錄音機、圖片、操作卡。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播放錄像:海底世界。

幼兒交流:看到了什么?它們吃什么?

(評:奇妙的海洋世界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觀看的聚精會神,活動室里靜極了,為下面的活動開好了頭。)。

二、自由探索動物間的食物,初步感知食物鏈。

1、幼兒分別采用操作電腦、聽錄音、觀察圖片、詢問老師等方法進行自由探索,初步感知海洋食物鏈。

2、幼兒交流通過探索獲得的信息。

(評:這個過程一改以往老師講幼兒聽的傳統教學方法,而是在活動前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搜集相關的錄像、圖片,并把有關的內容、知識做成課件、錄好音帶,讓孩子們自由選擇獲取知識的方法。孩子們有的認真地查找圖書,有的聚精會神地觀看著錄像,還有的在電腦上操作,孩子們通過自己的主動活動獲取相關信息,這遠比孩子靜靜地聽知識有意義的多。探索后的交流,又為孩子提供了整理信息、共享成果的機會。因為這些知識信息是孩子們通過親自實踐得到的,所以介紹起來特別有勁,口語能力也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

三、第二次探索并記錄,初步了解食物鏈。

1、操作記錄:二個。

幼兒結成一對,合拿一套卡片和記錄紙。

2、了解食物鏈,感知它們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系。

師生小結: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象這種吃與被吃的關系構成的鏈條叫食物鏈。

(評:讓孩子帶著問題進行第二次操作,會使孩子的探索更具目的性。讓孩子二二結對操作記錄,又培養(yǎng)了孩子合作交往的能力。在記錄的過程中,還能相互交流,相互調整,使操作結果更準確。孩子們對這一環(huán)節(jié)可認真了,有的孩子記錄好以后,還到電腦里去核實一下,這種精神真是令人高興。這不,大多數小朋友都得出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蟹,蝦、蟹吃小蟲,小蟲吃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吃腐爛的死魚初淺結論。它們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了海洋動物的食物鏈。)。

四、了解食物鏈對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萌發(fā)幼兒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討論:食物鏈斷后會發(fā)生什么樣的情況?

2、相互講述:海洋里沒有了鯊魚,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3、課件演示:感知食物連對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師生小結:原來呀,食物鏈上的動物一樣都不能少,缺了一環(huán),大海就會生病,海水就要變得又臟又臭,其他的小動物也不能生活了,面且還要危害到我們人類。

(評:當老師指著幼兒記錄的食物連循環(huán)圖,對小朋友說:“這些動物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這些動物中間你們最討厭誰?為什么?”時,善良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道:“大鯊魚最兇猛,我們不要它?!崩蠋熣f:“好的,讓大海里永遠沒有大鯊魚”。孩子們就從食物連的循環(huán)圖上把鯊魚拿掉了。此時,老師又及時地請小朋友講講,沒有了大鯊魚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大部分孩子都說小魚安全了,他們沒有危險了等等。老師沒有表態(tài),讓孩子盡情地講述,然后課件演示,請孩子們看一看,事情到底會變得怎樣。孩子們經過課件中畫面、音樂的'渲染,他們又情不自禁地喊道:“大鯊魚回來吧,大鯊魚回來吧?!彼援斪詈罄蠋熣f到“鯊魚雖然兇猛,但它也有好的地方,它還是海洋中的清潔工,有了它,海洋會變得干干凈凈”時,孩子趕緊把拿掉的鯊魚圖片重新貼上去,對鯊魚的喜愛之情又溢于言表。這一過程,使孩子們的環(huán)保意識得到了升華。)。

活動延伸:

進一步探索其他食物鏈。

這條食物鏈上的動物,它們都是靠自己捕捉才吃到食物的,所以叫捕食性食物鏈。除了捕食性食物鏈以外,還有其他的食物鏈,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繼續(xù)探索,老師會支持和幫助你們的。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九

1、幼兒能安靜地聽樂曲,感受音樂的抒情旋律。

2、幼兒樂意用動作、歌曲、表情,來表達對外婆的喜愛之情。

3、在說說、唱唱、玩玩中,拓展幼兒的語言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

準備外婆頭飾一個,外婆圍裙、mp3音樂、電視機。

(一)課前準備。

(二)談話導入:

1、你們都有外婆嗎?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2、你去看外婆嗎?你是坐什么車到外婆家的?

3、有一個寶寶他也要到外婆家,我們來聽聽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活動過程問題情景性》(教師問,幼兒舉手回答)。

(三)欣賞歌曲:(教師播放mp4畫面)1、電視機里的寶寶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你們乘過船嗎?乘船的時候船是怎么搖擺的?(請幼兒做做搖船的摸樣)。

3、寶寶搖著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們來仔細聽一聽!

4(欣賞音樂后提問)橋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搭一座橋?

5、聽音樂搖船、搭橋去外婆家。(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來做不同的動作)。

延伸:老師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點,讓老師也能乘?)。

(四)學歌曲、明規(guī)則、做游戲。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戲。(體驗游戲規(guī)則)。

2、聽音樂跟唱歌曲。(喜歡跟音樂唱歌,唱清歌詞)。

3、聽聽唱唱做音樂游戲。(再次激發(fā)幼兒愛外婆的情感,強化游戲規(guī)則。)。

(五)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愛你們的外婆嗎?回家以后我們一定要做一個孝敬老人的乖寶寶。

(六)結束。

師:我們一起和太陽寶寶來跳個舞吧!走出教室。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

1、初步學唱歌曲,學習用輕快的歌聲表現蜜蜂可愛的形象。

2、體驗與教師接唱的樂趣。

1、知識經驗準備:教師事先帶領幼兒到大自然中,感受春天的到來,尋找春天的秘密。并使幼兒置身于春天的環(huán)境中。

2、實物準備:迎春花、教育掛圖《迎春花》。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做動作進行律動入室。

1、連聲訓練

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要求幼兒用連貫的聲音演唱。

2、節(jié)奏訓練

a、xx xx xx x | xx xx x ―|

b、xxxx| xxx ―|

1、激趣引題:

(出示迎春花)問: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向幼兒簡單介紹迎春花的名稱、顏色、大小及花瓣的形狀。

2、教師示范演唱歌曲一邊,幼兒欣賞。

3、幼兒學習歌詞,幼兒學看圖譜熟記歌詞。

4、幼兒學習演唱歌曲

教師重點指導“開在大路旁”和“蜜蜂嗡嗡唱”這兩句,因為這句歌詞以2和4為主,音較不穩(wěn)定。

5、教師彈琴,幼兒演唱歌曲。

讓幼兒為歌曲自由編動作進行歌表演,鼓勵編得較好的幼兒,并將幼兒所編的動作串起來供大家學習。

讓幼兒自由編組進行表演并進行比賽。

迎春花,春天來臨的最基本的象征,在孩子們的眼里,迎春花又象是春天的使者悄悄地開放,美麗但不嬌艷?!队夯ā愤@首歌曲篇幅短小,但旋律較多變化,再加上用了2和4的音調使整首歌曲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有些幼兒唱不準4的音,因此我在“開在大路旁”和“蜜蜂嗡嗡唱”這兩句加大練習的力度,使幼兒較快的`學會了唱準這兩句歌詞。另外再將歌曲進行歌表演,使得這首歌曲更富有趣味性和藝術性。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一

1讓幼兒感受三拍子音樂寧靜、柔和的氣氛,讓幼兒在聽聽、跳跳、畫畫中熟悉歌詞。

2、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邊跟唱邊游戲,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的能力。

1、活動前熟悉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

2、紙和筆。

3、音帶。

1、律動《魚游》進活動室。

師:今天天氣真好!讓我們一起到池塘里看看小魚吧!

2、練聲:和小魚問好。

小朋友們你們好!

小魚小魚你們好!

3、欣賞音樂,感受3/4拍舒緩的節(jié)奏特點。

(1)為了歡迎我們的到來,小魚還演奏了一曲好聽的音樂呢!請你們聽聽有什么感覺?用一句好聽的話來形容這首音樂。

4、理解歌詞。

(1)用故事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2)完整朗誦歌詞。

5、學唱歌曲。

(1)教師示范清唱歌曲。師:你們聽,小魚兒開心地唱起來了!

(2)教師配上伴奏示范演唱一遍。

(3)放慢速度,小朋友輕聲學唱。

(4)引導幼兒重點唱準重復部分。

(5)引導幼兒用輕柔舒緩的歌聲表現歌曲優(yōu)美的意境。

6、創(chuàng)編動作。

(1)幼兒邊唱歌曲邊自由創(chuàng)編歌曲動作。

(2)幼兒兩兩結伴,交流自編動作。

(3)請個別幼兒示范動作。

7、為歌曲伴奏。

(1)幼兒邊聽歌曲錄音帶,邊模擬樂曲演奏,進一步體驗歌曲優(yōu)美的意境。

(2)全體幼兒用樂器齊奏。

(3)為歌曲取名。

附歌曲:小魚的夢小魚的夢1=f3/43555︱65316︱512332︱2——︱魚兒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里睡。32565︱65316︱512332︱1——︱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為它蓋條珍珠被。535—︱313—︱2225︱122—︱嗚——嗚——風兒唱支搖籃曲,5635︱122—︱35565︱65316︱輕輕吹呀,慢慢吹,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512332︱1——︱535—︱313—︱媽媽在親它的嘴。嗚——嗚——51233︱321—‖媽媽在親它的嘴。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二

童謠《城門城門幾丈高》是首經典的民間童謠,它富有情節(jié)又很有趣味,非常貼近幼兒生活。我將童謠內容進行了剪輯,并配上旋律,以對唱表演的形式重新演繹,讓童謠變得既傳統又現代,積極促進幼兒的游戲和生活。同時,也賦予童謠傳承新的生機。

1.學習用對唱的形式演唱民間童謠。

2.運用動作、表情大膽表現、演繹對歌曲的理解。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ppt、課件,歌曲《城門城門幾丈高》(課件和歌曲錄音見本期附贈的光盤)。

一、欣賞歌曲,感知對唱(出示pptl-2)。

提問:你覺得這首歌和平時聽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小結:歌曲里有兩種聲音,一個人問,一個人答,這是一首問答歌。

(這是一首對唱歌曲,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是清脆的童聲,還有一種是洪亮有力的男聲。不同的演唱形式一下子吸引住幼兒,并讓他們對歌曲的曲式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觀看ppt3-6,感知歌詞。

提問:你聽見小哥哥問了什么?城門又是怎么回答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圖片。

(課件的故事性和畫面性,使幼兒對歌曲有了更加深入、形象的感知,從而對童謠產生了興趣)。

2.運用圖譜,理解歌詞(出示ppt7)。

(1)完整理解歌詞。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將其余的圖片點出,幫助幼兒完整理解歌詞。

(2)體驗歌曲情感。

小結:我們看出小哥哥勇敢、堅強、毫不畏懼.所以我們要用響亮的聲音唱出小哥哥的自信。城門高大威武、雄偉堅固,所以,我們要用非常堅定的語氣和洪亮渾厚的聲音表現城門的堅不可摧。

(圖譜的出現賦予童謠節(jié)奏感,而且,圖譜排列整齊、有序,讓幼兒一目了然地感知歌曲的對答與呼應、樂句的長短以及不同樂句表現出的不同情緒。巧妙提問使幼兒對歌曲中人物的個性特征逐漸明晰,為分角色演唱加深了感知)。

3.大膽表現、演繹。

(1)配上動作,完整演唱。

提問:小哥哥問了城門幾次?城門答了幾次?現在,我們看著圖唱一唱這首問答歌。

(2)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造型。

提問:小哥哥問完最后一句,做了很有力量的造型動作,城門打開了嗎?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ppt8)。

(本環(huán)節(jié)增加了對形象特征的感知,讓幼兒知道遇事要勇敢、堅強、不退縮,這不僅有助于幼兒演唱時注意音高、音色,對幼兒性格的培養(yǎng)也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三、扮演角色,趣味演唱。

1.扮演角色,練習對唱。

(1)多問一答。

提問:你們的歌兒唱得這么好聽,想不想試試我這座城門?你們當小哥哥,我來當城門。

小結:小哥哥的歌聲響亮有力,問題也問得清楚干脆,所以我的門被你們打開了。

(歌曲的難點主要是提問部分,回答的部分相對簡單些,所以分角色演唱時教師先讓全體幼兒一起扮演小哥哥,這樣,更能激發(fā)幼兒的挑戰(zhàn)欲望)。

(2)多問多答。

(3)一問一答。

2.游戲“城門城門幾丈高”。

(1)討論、制訂游戲規(guī)則(出示pptlo)。

小結:小哥哥來攻城,守城的小朋友要守住城門就必須手拉手,威武地站著不移動。攻城的小哥哥歌曲唱完就攻城,注意不能攻擊小朋友的.身體。攻進城者為勝。

(2)互換角色重復游戲。

小結:如何攻城不僅要有力量也要有智慧。小朋友們想盡了各種辦法攻城,守城的小朋友也能靈活應對,都是好樣的。

(這個環(huán)節(jié),活動進入了高潮,幼兒對歌曲內涵的理解在游戲中得到充分表現)。

四、合作游戲,經驗拓展。

2.導語:老師有個好辦法.我們來變成一把同心鎖,牢牢地鎖住城門,這個鎖可不是一般的鎖,是小朋友變成的鎖,你們愿意幫忙嗎?我們一起拉起手來,一邊唱歌一邊變(出示pptll)。

3.導語:我們的同心鎖,把城門鎖住了。如果你是小哥哥,你會想什么辦法打開城門呢?我們下一次接著玩。

(“同心鎖”不僅讓幼兒體驗到團結與合作的重要,更把幼兒的思維引得更遠,讓他們的想象繼續(xù))。

本活動為江蘇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重點自籌課題“幼兒園民間童謠音樂化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三

1、學唱歌曲,感受樂曲歡快的氣氛。

2、體驗節(jié)日的快樂。

1、小鑼、小鼓若干;音樂;

2、有玩小鑼、小鼓的經驗。

一、引出主題:

說說我們怎樣慶祝新年?在新年里小朋友們會干什么?

二、玩鑼鼓:

出示鑼鼓,提問:這是什么?怎么玩?

以“咚咚鏘”的旋律為背景音樂。

1、請幼兒個別幼兒上來敲敲小鼓。

2、兩人自由結對地進行敲打。

3、幼兒邊玩邊念兒歌。

三、學唱歌曲:

1、跟著老師敲出的節(jié)奏進行念兒歌。

2、幼兒拍出節(jié)奏。

3、隨歌曲音樂,用拍腿和跺腳來表示鑼和鼓的節(jié)奏。

4、學唱歌曲。

引導幼兒跟著老師歡快的演唱。

還可以分成小鼓、小鑼兩組進行演唱。

5、表現歌曲,體驗過節(jié)的`快樂。

(鼓勵幼兒邊唱邊模仿敲鑼打鼓的動作)。

1、活動之前有玩鑼鼓的經驗,會正確的敲打方法。

2、在會唱歌曲后,隨歌曲按節(jié)拍分別敲打小鑼、小鼓或合奏。

3、可以在活動區(qū)內創(chuàng)設,聽音樂,打出節(jié)奏。

附歌曲:

咚咚鏘。

(甲)我敲小鼓咚咚,(乙)我敲小鑼鏘鏘,(齊)咱們兩個一起敲,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四

舞蹈活動是幼兒生活中常接觸,也是幼兒比較喜歡的一種活動?!杜笥盐琛愤@首歌曲節(jié)奏鮮明、情緒活潑歡快,用它來表現歡快的集體舞蹈動作較為合適。不僅可以培養(yǎng)幼兒學習舞蹈動作,又可以培養(yǎng)幼兒交往與合作技能,使幼兒在愉快的音樂氛圍中陶冶個性。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繼續(xù)練習交替步,初步學習在“圈上”做有節(jié)奏的身體動作。

(評析:本活動在技能方面的要求是復習交替步?!叭ι稀笔侵冈谂懦蓤A圈隊形的前提下,舞者面對自己前面舞伴的后背所處的個人空間狀態(tài)。)。

2繼續(xù)學習雙圈舞交換舞伴的方法及規(guī)則,初步能在間奏音樂時間內做好交換舞伴的動作。

評析:由于本活動沒有把創(chuàng)造性學習作為重點要求,所以教師將學習雙圈舞的舞伴交換動作作為本活動的另一個重要目標。)。

3“圈上”行進時能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步伐,能初步與旁邊舞伴保持一致的動作。

(評析:在“圈上”行進狀態(tài)下跳雙圈舞時,既要保持好前后距離,又要注意左右一致的要求,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有力的挑戰(zhàn),但在有效方法的引導下,幼兒一般是可以做到的。

(二)活動準備。

2幼兒已學過交替步,并已初步掌握歌曲前四句的舞蹈動作。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前四句的舞蹈動作。

1讓我們聽者音樂到美麗的港灣和牧場上散步去吧。

2聽音樂復習歌曲前四句的舞蹈動作,提醒幼兒做交替時要先出右腳,唱到“路,嘿”是要拍兩下手。

二感受樂曲后四句的旋律,學習舞蹈動作。

1小朋友來到牧場做起了游戲。你們看小朋友是怎樣玩的?

2全體幼兒面對圓心呈單圈狀,男孩和女孩間隔而站。教師站在圓圈上做示范動作:叉腰——拍肩——上舉——扭胯——拍頭——拍肩——叉腰——扭胯,每處各拍兩下。

3教師幫助幼兒明確上述動作的順序,并帶領幼兒邊喊口令(如腰腰——肩肩——上上——扭一扭——頭頭——肩肩——腰腰——扭一扭)邊學習動作,提醒幼兒注意動作的合拍與連貫。

(評析:教師帶領幼兒有節(jié)奏地喊口令這一方法很好,既暗示了動作,又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音樂氣氛和游戲氣氛。)。

4在不提示的情況下,引導幼兒聽樂曲的后四句把動作連貫起來做一遍。

(評析:應該這樣。因為逐步減少提示和暗示,能增強幼兒獨立再現動作的能力。)。

5幫助幼兒明確,在圈上行進時,迅速站到各自舞伴的旁邊變成雙圈的動作;要求幼兒在唱到“路,嘿”的時候,拍手并迅速站到舞伴的旁邊。

(評析:這種表示變換動作的“標志”對幼兒很重要,如果教師能引導幼兒自己發(fā)現這一“標志”則更好。)。

三感受間奏樂曲,學習交換舞伴的動作。

1在圓圈上交換舞伴時,要求男孩雙手叉腰站在圈上不動,女孩用右手指著下一個舞伴,并向右走到心舞伴面前。

2反復練習兩遍后,請男孩、女孩聽著音樂邊拍手邊做交換舞伴的動作。

(評析:采用這種方式:既用右手指著下一個舞伴。能有效地加強幼兒對下一個行動目標的認識,使幼兒明確自己的下一個舞伴是誰。)。

四跟著音樂完整地挑集體舞。

1教師用語言或動作提示幼兒注意動作變化之處、如轉身面對朋友、交換舞伴等,并注意動作的合拍、協調。

2提示每個幼兒注意行進間要與旁邊同伴保持一致的步伐,與前面同伴保持一定的間距。

(評析:以上提示往往是不可少的。)。

四活動評價。

首先從幼兒的興趣和技能出發(fā),匹配節(jié)奏鮮明、情緒活潑歡快的歌曲,讓幼兒在音樂中復習交替步,并初步能在間奏音樂時間內做好交換舞伴的動作。

在讓幼兒感受樂曲后四句的旋律,學習舞蹈動作時,而是讓幼兒大膽想象出叉腰、拍肩、扭胯等一系完玩的樣子,并用有節(jié)奏的喊口令方法,既暗示了動作,又強化了幼兒節(jié)奏感,增強了音樂氣氛和游戲氣氛。

活動中注重結合幼兒原有經驗和主動感知過程,鼓勵幼兒聽音樂做轉身面對朋友,交換舞伴的.動作?;顒舆^程步驟分明,層次清晰,動作指導重點突出,不僅讓幼兒掌握了交替步及跳雙圈舞的動作技能,而且滲透了創(chuàng)造力、合作性等素質的培養(yǎng)。整個活動靈活有趣,自然流暢,一氣呵成,幼兒的積極性高。如果活動的設計能進一步根據幼兒的發(fā)展層次設計不同的指導方法,目標的表達上涵蓋再廣些,設計將會更為完美。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五

1、體會歌曲中朋友離別前的感情,珍惜朋友情誼。

2、學唱歌曲,表達朋友間的眷戀情意。

1、將幼兒的座位排成圓弧狀,椅子兩兩組合,每個組合間隙有空隙。

2、音樂磁帶。

一、聽友誼的歌。

2、有一首歌曲唱的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分別的時候,好朋友總是唱起這首歌。

3、播放磁帶,幼兒完整欣賞歌曲。

5、和好朋友一起再來聽一聽這首歌吧!

6、聽著這首歌,你想起了和好朋友在一起的什么事?

二、歌唱友誼。

1、教師有感情的邊彈邊唱,引導幼兒用輕聲哼唱的方法完整感受旋律。

2、這首歌聽上去有什么感覺?我們應該怎樣唱?

3、教師演唱,幼兒嘗試跟唱。

三、告別時刻。

1、我們馬上就要分別了,你想怎樣與朋友到別?

2、引導幼兒以握手、擁抱、拉勾、擊拳、干杯等方式表現與好朋友道別的情景。

3、教師邊彈琴邊引導幼兒跟唱歌曲,表達自己的惜別之情。唱到最后,教師參與其中,在熱烈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六

活動類型:音樂活動活動內容:歌曲"我和星星打電話"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熱愛科學的美好情感和積極探索的求知欲望。引導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及對音樂的感受力、表現力。

3、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第一段。

活動準備:課件、多媒體設備、錄音機、磁帶、小星星的頭飾一個。

活動程序:

1、演唱藍貓主題歌,引起興趣。

教師:"看這是誰?是小朋友喜歡的藍貓大哥,你為什么這么喜歡藍貓啊?""藍貓很聰明,它總會告訴我們一些我們想知道的知識,今天懶貓大哥要帶我們去宇宙遨游,你想不想去,好那就趕快開著我們的小飛船一起去宇宙遨游吧。"(聽音樂進教室)。

1、談話。

教師:"看多么美麗的夜空啊,你看到了什么?(星星)滿天的星星像什么?星星好像在對我們干什么?"。

"星星星星滿天撒,天空中把眼眨,真是好看。要是真的能到星星上去看看就好了,你想去嗎?(想)你來想象一下星星上會是什么樣的?"。

2、教師范唱。

(1)第一遍范唱(欣賞錄音)。

教師:"有一個小朋友和你們一樣也天天想著要去星星上看看,有一天晚上,他趴到窗臺上看這滿天的星星想啊想啊,就給睡著了,還做了一個美麗的夢呢?你猜他夢到什么了?他夢到自己唱著快樂的歌在和星星打電話呢!你想聽聽嗎?好快坐到座位上一起來聽聽。

中班音樂體驗律動活動??嘀哩嘀哩。

中班歌唱活動:兔子和狼。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方案篇十七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音樂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變化與樂曲質的關系,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3、能創(chuàng)造地表現音樂的美。

1、多媒體課件《漁舟唱晚》。

2、古箏一架,老師熟練奏樂曲。

3、各種小樂器及紗巾、帶等。

古箏是古老的民族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因為古箏音悅耳動聽,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完整欣賞樂曲《漁舟唱晚》。提問:聽著這美妙的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1、老師完整奏樂曲,幼兒進一步完整欣賞,為樂曲分段。

2、分段欣賞,跟著樂曲打節(jié)拍,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分辨樂曲三部分特點:先緩慢優(yōu)美,然后逐漸加速,最后回到緩慢優(yōu)美。

3、結合多媒體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充分感受樂曲的`美。

2、聽第二段音樂(同上)。

1、簡單介紹小樂器和舞蹈道具,請每人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道具。

3、幼兒大膽地、創(chuàng)造地表現音樂的美。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585832.html】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