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教案的設計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以下是一些成功教案的特點,希望對您的教學設計有所啟發(fā)。
老師媽媽教案篇一
乍一看活動名稱:我“討厭”爸爸,一定出人意料,甚至會嚇一跳?!坝憛挵职帧?多么刺眼呀!可仔細想一想,我們自己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想法?再聯系自己的孩子想一想,是不是您的孩子也常就這些方面向你“抗議”?真實的兒童感受、真正的兒童視角,這正是我選擇這節(jié)活動的.原因。在傳統的教育里,我們總是教育孩子如何愛父母,父母的愛有多么的偉大,可現實的確是這樣的嗎?孩子就不可能有討厭自己父母的時候?孩子就沒有生氣的權利?或者孩子就該壓抑自己的真實情緒而被教導,說著“我愛你”?針對這種情況,我預設了大班社會活動一《我“討厭”爸爸》,希望通過言語的傾訴、情感的宣泄、情緒的放松,表達出父子(女)之間最真摯的愛。
1.以“反意”的形式彰顯父愛,體驗與爸爸之間割舍不斷的親情。
2.學會理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爸爸的愛。
圖片一張(正面是爸爸的形象,反面是“換”字),信一封,音樂兩段。
1.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師用生動友好的語言激發(fā)幼兒對自己的信任,知道好朋友之間可以分享秘密。
師:劉老師已經和大家成為好朋友了,對嗎?好朋友握握手吧!
幼:你好!你好!
幼:我爸爸是老板、老師、公務員……。
2.說說“討厭”的爸爸。
(1)教師講述自己“討厭”的爸爸,激發(fā)幼兒對已有經驗的提取和表述,引發(fā)他們“想說、敢說”的情感。
幼1:我爸爸也說話不算數。上個星期六說帶我去公園玩的,又泡湯了。
幼2:我的爸爸最愛玩游戲,只顧自己玩,還不讓我玩。
幼3:我最討厭我爸爸的臭腳丫,臭死了!臭死了!
幼4:我爸爸喝醉了酒還打我媽媽……。
(2)在激發(fā)情緒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用語言、動作宣泄心中對爸爸的不滿情緒。
師:你的爸爸還這樣啊!當時你心情怎么樣?
幼1:著急。
幼2:想發(fā)火。
師:想怎么做呢?做出來看看!
幼兒宣泄不滿情緒。
我也是,急死了!急死了!這么討厭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換掉(師把爸爸的圖片翻過來,讓幼兒看見大大的“換”字)!你們呢?想換爸爸的到我身邊來。
3.說說“換”與“不換”的理由。
(1)在大大的“換”字面前,做出自己的選擇:“換”?“不換”?自由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師:(問不想換的幼兒)你們剛才說了那么多爸爸討厭的地方,現在怎么不換了?
幼1:我爸爸有的時候說話也是算數的。
幼2:我爸爸還幫我買好吃的、好玩的。
師:(問想換的幼兒)你們確定要換爸爸嗎?
幼1:是的,我爸爸真是太討厭了,我要換!
幼2:搖搖頭,“不換了,我爸爸也給我買好吃的?!?/p>
師:(問不想換的幼兒)他們都想換爸爸,有什么話想對他們說嗎?
幼1:不要換,爸爸是自己的好,換了爸爸就像白雪公主的后媽一樣會虐待你的。
幼2:爸爸不能換,要是我爸爸換了,我會想他的(悄悄地流著淚說)。
幼3:爸爸有討厭的地方,我們和他好好說,他就改了,改了還是好爸爸。
(2)分享內心對爸爸更真實的感受,挖掘內心對爸爸的愛!
師:聽了大家說了這么多,還有想換爸爸的嗎?
達成共識:都不換爸爸了!
師:你們都不換爸爸了,那我呢?
幼1:劉老師,你也別再換了,你回家和爸爸說以后說話要算數!
幼2:劉老師,別換了,我相信你爸爸也是愛你的!
師:讓我想想,爸爸雖然有時很討厭,但他大多數時候還是挺好的,辛辛苦苦地工作賺錢,也是為了我們呀(根據孩子的回答總結)!我心里是喜歡爸爸的!我也不換了!
(師把“換”字翻過來,把爸爸的圖片面對幼兒。)。
4.表達對爸爸的愛。
(1)傾聽爸爸的來信,體驗父愛的深沉。
(郵遞員上:劉老師,你的信!)。
打開信封,師讀信。(配上輕音樂。)。
親愛的孩子:
你好!
我是爸爸.還生我的氣嗎?今天早上爸爸沒有送你上班,一定遲到了吧?真的對不起?。『⒆?,你知道嗎?昨晚爸爸上夜班,病人一個接著一個,天亮了才回來。爸爸早上很想起來送你,可眼睛實在睜不開啊。(停一會)。
孩子:
每當你生病的時候,爸爸比你還難過,可爸爸希望你更堅強;
每當你取得進步的喇候,爸爸比你還高興,只是沒有說出來;
你總是說最喜歡的人是媽媽,可爸也很愛你,我把愛深深地藏在心里。
永遠愛你的爸爸。
師:原來爸爸上了一晚上的夜班,我錯怪他了。他那么辛苦,對不起!現在我想大聲對爸爸說:“我愛你,爸爸!”
(2)幼兒由衷地對爸爸表達愛。
師:小朋友,現在你最想對爸爸說什么呢?
幼1:爸爸辛苦了,我愛爸爸!
幼2:爸爸,以后我們做好朋友,一起玩游戲好嗎?爸爸,我永遠愛你!
幼3:你每天工作很累,回家我給你錘錘背,捏捏腳!
幼4:我爸爸是天下最好的好爸爸。我愛爸爸,爸爸也愛我!
教師幫助幼兒記下想說的話,帶回家給爸爸看!
(音樂《好爸爸壞爸爸》)。
過去,我們總是不斷從正面強化,教育幼兒如何愛父母,父母的愛有多么偉大。事實上,愛不僅僅是個溫馨的話題,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它需要我們的沉思!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因此我選擇了這個話題進行展開。
在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里,我敞開心扉,莊我的經歷引發(fā)孩子表達自己真實的心聲,激發(fā)孩子對原有生活經驗的回憶,孩子們盡情地講述、宣泄。
消極的情緒是需要疏導的。消極情緒的堵塞淤積只能形成心理性問題,所以在第二個環(huán)節(jié)里,營造了一個情緒場,孩子們通過語言、動作自由地宣泄。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在孩子們消極情緒激昂的時候,我話鋒一轉:“這么討厭的爸爸我真想把他換掉!”大大的“換”字,觸發(fā)孩子冷靜下來,好好地審視自己的內心,挖掘內心對爸爸更真實的感受!孩子的情感越來越真切,在“換”與“不換”之間激發(fā)與爸爸真情的溝通,體驗與爸爸割舍不斷的親情。
第四環(huán)節(jié),運用爸爸的來信,進一步確認爸爸的愛,理解、體驗父愛的深沉,自然而然地引發(fā)出對爸爸愛的表達。孩子們發(fā)自內心地說出了“我愛爸爸”!
這時的父愛是在充分感受爸爸、認識爸爸、理解爸爸的基礎上的愛,這是真實的愛!我們的爸爸雖然不完美,但我們還是愛他,喜歡他,這就是愛的真諦!
活動中我的角色更像一位派往孩子身邊的天使,帶領孩子完成一次心靈洗禮之旅,沒有僵硬的說教,也沒有高科技的教具,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活動、“反意”的形式彰顯父愛,感受到與爸爸割舍不斷的情愫,讓父愛的種子深深地根植在孩子心中。
老師媽媽教案篇二
1.認識自己的老師,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2.愿意親近老師,感受和老師在一起的快樂。
3.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幼兒用書。
活動重點:認識自己的老師。
活動難點:能有禮貌地向老師問好。
1.教師自我介紹,引出活動。
小朋友,你姓什么?你知道老師姓什么嗎?(引導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我是x老師,我喜歡……也喜歡喝小朋友一起學習、游戲。小朋友有什么問題都可以來找老師。
2.親一親、抱一抱。
3.做在游戲"皮球要來找朋友",體驗滾接球的動作要領。
老師說"xx小朋友好",引導幼兒回應"x老師好"。
教師:老師喜歡有禮貌的好寶寶,我們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邊念兒歌"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我是老師的好寶寶",邊和幼兒擁抱。
鼓勵幼兒分別與班內其他老師問好,一起笑一笑、親一親、抱一抱。
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
教師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將圖上老師胸前的花涂成紅色。
1.鼓勵幼兒每天來園和離園時跟老師親熱地擁抱,有禮貌地問好、說再見。
2.在活動區(qū)域投放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學念兒歌《老師愛我,我愛她》。
這一節(jié)活動是寶寶入園的第一節(jié)具體活動,雖然是在寶寶們的哭聲中進行的,但大部分幼兒對活動還是感興趣的,他們樂于接受老師的擁抱、愛撫,而且能積極地參與到《開火車》和《找朋友》的游戲中,在兒歌中的互動時時,寶寶感受到社會活動的快樂。同時,我們也照顧到那了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社會活動的興趣。
老師媽媽教案篇三
每一個新入園的小班幼兒,他們好像每天都有一件共同的重要工作,那就是——哭鼻子,嘴里喊著:“找媽媽!找媽媽!”每個孩子哭鼻子的狀態(tài)和特點各有不同?!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我想:對于剛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要讓他們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教師就要深入幼兒心理,攻克他們的內心世界,穩(wěn)定他們的情緒情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案例一。
艾鑫小朋友是我們班上最小的孩子,她哭的時候總是緊緊地抱著自己的布娃娃,從不放手,走到哪里拿到哪里,就連上廁所也要抱著??吹剿瓤蓯塾挚蓱z的小樣子,我主動地對她說:“老師幫你抱一會兒吧!”她摟著布娃娃不放手,小嘴噘著,雖然不說話,但是堅決不同意。我蹲下身來笑瞇瞇的對她說:“老師不拿走,就在這看著你,你上完廁所,老師就還給你,好嗎?”她聽了輕輕地點點頭,松開了手??伤自诙孜簧希劬€是盯著我手中的布娃娃,一點兒也不敢離開。上完廁所后,她馬上跑過來,褲子還沒有提好,就來拿布娃娃。我蹲下來,幫她提好褲子,親切地對她說:“老師喜歡你!”便在她的小臉上使勁的親了一下,她不解的盯著我看。我笑咪咪的說“咱倆做好朋友吧!”她輕輕的點點頭。“朋友可要聽朋友的話呀!以后可不要再哭了,天天高高興興地來幼兒園,只要一看到老師就笑,好嗎?”她好像聽明白了,使勁地點了點頭。
案例二。
第二天來幼兒園時,她還是哭著,可一下看到了我,卻含著眼淚馬上就笑了!我趕快迎上去,伸出雙手抱起她,用熱情的嘴唇親著她的小臉,以“朋友”的口吻笑瞇瞇地對她說:“老師都想你了,你想老師了嗎?”她瞇著小眼睛說:“想了!”就高高興興地進教室了。
1、在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情緒安定、愉快、適應集體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剛來幼兒園不久的小班幼兒來說,良好的情緒、情感、態(tài)度,應放在培養(yǎng)和發(fā)展幼兒的首位。這一教育理念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顯得尤為突出。那么營造一個“關懷型”的、“寬松型”的、“自由型”的集體生活情景是至關重要的。
2、老師的每一個舉止、每一句話語、每一個表情,都是剛入園幼兒的一種“情緒穩(wěn)定劑”。小班幼兒從家庭中走出,進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他們會因為從熟悉的環(huán)境到陌生環(huán)境的變化,從平日里最熟悉的人到不認識的人的變化,這一切一切的變化,使其陌生、無助,而產生恐懼心理。幼兒表現出更為嚴重的依賴、想念的心理行為,他們自己的`東西便成了他們傾吐思念,釋放心理壓力的憑借和途徑。因此,他們總是緊緊抱住自己的東西不放手,把自己內心的情感,全部寄托在這一玩具或者某一物品之上,這樣他們自己就好像找到了心理寄托。在這個時候,老師的每一個親切的表情,每一句溫馨的話語,都能夠拉近幼兒的心理距離感,緩解了幼兒的心理壓力,是幼兒今后熟悉幼兒園、認可幼兒園、喜歡幼兒園生活的基礎和鋪墊。
3、穩(wěn)定的情緒情感,是保證幼兒能夠投入地在幼兒園生活、學習,愉快地參加各種活動的先決條件。因此教師與幼兒交“好朋友”,就能夠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同時教師用幫助幼兒的行為,讓幼兒親眼能看到,親身體驗到;到教師直接向幼兒表達情感“我喜歡你!”“我想你了!”等,溫馨的話語。使幼兒體驗到了愛的溫暖,感受到老師和自己父母一樣喜歡“我”,打消了恐懼的心理,找到了安全感。一個小小的“笑”就全方位地解決了老師與幼兒之間的距離;一個輕輕的“抱”,就使幼兒的依賴心理找到了歸宿;一個親親的“吻”,就讓幼兒那焦慮的心迅速平靜下來。同時,在這一瞬間,幼兒對教師的信賴感便油然而生?!袄蠋煁寢尩膼邸睖嘏撕⒆樱己玫膸熒P系從此建立起來;幼兒多變的情緒情感,即可穩(wěn)定下來。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得到了安撫,回歸了自然。
每一名幼兒都是一本“書”,讀懂他需要眼睛(勤于觀察)和頭腦(勤于思考),更需要的是幼教工作者的——愛心(情感的播灑)!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隨時觀察,細心到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行為、舉止。由此來分析孩子們構成此行為的原因,以及理解幼兒在這時的內心世界。既而,我們教師就要用“心”去體驗此時的幼兒。要尋其原因,找其辦法,對癥下藥。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的愛心,是博大的、廣闊的、公正的、無私的、純潔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愛,并且全方位的向幼兒釋放出來,用“愛”去感化每一個幼兒。
可見,《綱要》理念中的情感教育,是我們幼教工作者不可忽視的一大課題,它也是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研究探討的話題,它更是優(yōu)化我們師生關系的粘合劑!
老師媽媽教案篇四
2、能跟著老師用普通話朗誦兒歌。
3、體會媽媽和老師對小朋友的愛。
4、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的`節(jié)奏。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世上只有媽媽好》歌曲;已有游戲經驗“小孩真愛玩”。
(一)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引出兒歌。
1、引導語:“為什么說媽媽好?平時在家里,媽媽為我們做什么?”
2、教師小結:媽媽幫助寶寶穿衣服,喂寶寶吃飯,給寶寶講故事,陪寶寶玩游戲。
3、提問:在幼兒園里誰幫助寶寶穿衣服,喂寶寶吃飯,給寶寶講故事,陪寶寶玩游戲呢?現在老師來念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叫“我的老師像媽媽。
1、老師緩慢清晰地念出兒歌。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兒歌。
問:“你聽到兒歌里面說了什么?”
3、引導幼兒跟讀兒歌。
(三)師幼共同游戲。
引導語:你們喜歡老師嗎?愿意親親(抱抱)老師嗎?愿意和老師一起做游戲嗎?那我們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小孩真愛玩”。(強調一遍游戲規(guī)則)。
4、小結:以后在幼兒園有什么困難可以請老師幫忙,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我們。
(四)延伸活動:教師融入到幼兒的游戲中,與幼兒共同游戲。
老師媽媽教案篇五
1、在欣賞歌曲的過程中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愿意學唱歌曲。
2、激發(fā)幼兒喜歡幼兒園、愛老師的`情感。
(認知準備)幼兒初步熟悉新環(huán)境。
(材料準備)音樂。
喜歡幼兒園,愿意跟唱。
幼兒能聽好前奏音樂整齊地開始。
師:寶貝們,你們喜歡幼兒園,喜歡老師嗎?為什么?
師:“我們都講得真好!今天老師把剛剛說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聽嗎?(教師示范演唱歌曲)。
師:“好不好聽呀?你聽到歌里了些什么?”
2、熟悉旋律:”
1)幼兒邊聽邊跟著老師念語言節(jié)奏。
2)幼兒聽著音樂一邊拍手一邊念語言節(jié)奏。
師:老師再唱一遍,請小朋友用小手幫我伴奏。”
3、幼兒學唱歌曲。
幼兒輕聲跟老師唱歌。
——“你們覺得這首歌好不好聽???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唱唱看?”
結束語:“小朋友唱得真棒,連老師都感動了,老師叫你們好娃娃,你們說老師是好媽媽,你們喜不喜歡老師呀?”
老師媽媽教案篇六
【活動目標】。
(一)經驗準備:活動前通過談話,引導幼兒回憶平時教師與幼兒生活、游戲、學習的場景,感受教師對幼兒的愛。
一、出示照片,以談話的形式引題,引導幼兒回憶在幼兒園和教師在一起的快樂時光。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些是我們在幼兒園里一起游戲、畫畫、唱歌、跳舞時候的照片,小朋友和老師們在一起,多快樂啊!你們愛老師嗎?今天我們就來唱首贊美老師的歌《我的老師像媽媽》。
二、教師范唱,引導幼兒感受樂曲旋律,熟悉歌曲的內容。
(一)教師清唱,幼兒欣賞。提問:歌曲唱了些什么?
(二)根據幼兒回答的情況,重復范唱。
三、運用圖譜,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內容。
(一)出示數字資源《圖譜》,引導幼兒觀察圖譜的內容,進一步理解和熟悉歌詞的內容。
(二)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三)運用“噓”的簡單手勢,幫助幼兒學唱休止符。
四、根據幼兒的掌握情況,適時撤下圖譜,通過空指和參與式范唱,幫助幼兒掌握歌曲的內容。
生活活動:結合“教師節(jié)”主題活動,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好老師,夸夸自己的好老師,并根據自己對老師的了解,創(chuàng)編歌詞,唱唱自己的好老師。
老師媽媽教案篇七
1、知道誠實是不拿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2、感受誠實和說謊的不同結果,喜歡說真話,討厭說假話的情感。
3、辨別是非,學習做了錯事主動承認的良好行為。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經驗準備——幼兒欣賞過故事《狼來了》。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一、我們身邊的“誠實”
1、導入話題。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什么是誠實呀?
小結:誠實就是不騙人、不說謊、說真話。
2、不是我的東西我不拿。
播放視頻:
提問:
(1)小妹妹想做什么?這是誰的玩具?
(2)幼兒園的玩具可以帶回家玩嗎?請你說說理由。
播放視頻(驗證孩子們的想法)。
小結:誠實就是不是我的東西我不拿。
3、做錯事情我會主動承認。
播放視頻:
提問:
(1)發(fā)生什么事了?
(2)你在幼兒園里有不小心碰到或撞翻東西的事嗎?請你來說說。
(3)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一些不小心的時候,那你是怎么做的?
繼續(xù)播放視頻:
(4)碰掉盒子,男孩說了什么?
出示圖片:
【圖片內容為男孩和老師共同把盒子貼到墻上】。
(5)如果他還能夠這樣,那就更棒了!瞧,男孩是怎么解決的?
小結:誠實就是做了錯事主動承認,然后馬上改正。
二、說謊的負面影響。
故事《狼來了》。
出示圖片:
【圖片內容為故事書《狼來了》中的放羊孩子畫面】。
提問:
(1)你喜歡故事里那個放羊的孩子嗎?為什么?
(2)最后一次他說“狼來了”,是真話還是假話?為什么大家不來幫助他?
(3)故事結果怎么樣?
小結:誠實就是要永遠說真話。如果一直說謊話,即使最后說真話,也沒人相信了。所以誠實很重要。
三、遇到問題怎么辦。
1、遇到問題不推卸責任。
播放視頻:
提問:
(1)發(fā)生什么事了?玩具為什么會打翻?
(2)兩個女孩一起打翻的,她們卻在說什么?應該誰承擔?
(3)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說?怎么做?
(邀請個別幼兒使用表演的方式來呈現)。
播放視頻:
小結:誠實就是對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主動承擔,不相互責怪。
2、遇到問題不找借口。
(舉幼兒生活中的一個小例子:誠實有的時候是會遇到這樣的事情。老師說,明天請每個小朋友把家里吃光的牛奶盒帶到幼兒園里來。第二天,老師問:“小寶,你今天牛奶盒帶來了嗎?”小寶說:“哎呀,媽媽忘記給我了!”)。
提問:
(1)帶牛奶盒是誰需要記住的事?
(2)如果你是小寶,你會選擇說實話嗎?怎么說?
小結:誠實還是遇到事情,自己承擔,不找借口,不找理由。
總結:要想真正做到誠實并不容易,要能做到不是自己的東西不拿;做了錯事主動承任,馬上改正;遇到問題不怪別人,不找理由,實話實說。我們一起加加油,相信大家都會喜歡做、愿意做、并且能夠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首先讓孩子們進行了現場采訪活動,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實話實說”的場景,我做活動的主持人,鼓勵他們來說說自己誠實的事,還可以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在接下來的談話活動中,我注重加強孩子間的互動,保證他們每個人全過程的有效參與。如果你也是當事人,你會想什么、怎樣說、怎樣做,比如,猜一猜他會怎樣做。這樣的參與,一方面提醒孩子集中精神傾聽,另一方面引導他們對事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換位思考,比如,小朋友講的這件事你覺得還可以怎樣解決?給你什么啟發(fā)?如果你是保育員,看到一個小朋友隨地扔了東西,你怎么想?這些問題地提出不僅有利于吸引兒童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誠實,并能思考面對突發(fā)事件,怎樣以誠實的品德、恰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通過這種討論活動引導孩子們明白只有誠實,才會有更多的好朋友,生活才會更快樂。通過活動,他們對誠實的品德有了具體的認知和積極的體驗。在他們對誠實的美德有了感知,對誠實的行為產生積極的體驗之后,我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對自己今后的行動進行規(guī)劃。這個規(guī)劃是在他們的思想感受、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而不是我要他們怎么樣做。我引導他們圍繞"如何做個誠實的孩子"展開討論。說一說誠實行為、找一找誠實現象,進一步了解誠實的行為還有哪些。再結合生活中經常遇到問題,商量怎樣做才是誠實的。能夠對以前不誠實的事情的后果進行補救,例如借的書不小心撕破了,自己主動粘好,告訴圖書管理員。
活動的最后我讓小朋友制作"誠實行為卡"。通過我一系列的活動使他們真正獲得誠實的思想,并且在行動上有所體現。在活動中,有的孩子不能夠把自己不誠實的一面說出來,缺乏一定的勇氣。
老師媽媽教案篇八
活動目的:
1.認識并熟悉自己班的老師,樂意與老師交往。
2.喜歡欣賞兒歌,會大膽地朗誦。
活動準備:
兒歌錄音,木偶熊貓、小兔、小鴨和小貓。
活動過程:
1.桌面操作木偶引入,引導幼兒欣賞木偶?。盒茇埨蠋熛駤寢?。
2.組織幼兒討論:“為什么熊貓老師像媽媽呢?”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3.播放兒歌錄音《老師像媽媽》,引導幼兒認真傾聽,說說兒歌里說了些什么?
4.幼兒學習兒歌,鼓勵幼兒大膽地朗誦。
5.游戲“開火車”,老師帶全班幼兒開“火車”邊念兒歌邊游戲。
6.自由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兒歌是小班幼兒喜歡的語言活動形式之一,針對剛入園的孩子,我選擇了本首兒歌,該兒歌朗朗上口,且?guī)椭∨笥堰M一步熟悉老師,將對家人的依戀轉移到老師的身上,活動結束后,幼兒基本可掌握本首兒歌,且能較有韻律地念出。分析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兒歌易于幼兒接受,兒歌內容簡單容易理解。同時針對小班幼兒直觀印象的特點,我以木偶劇引入,并將兒歌簡單融入木偶劇中,通過木偶表演讓幼兒初步熟悉兒歌內容,本次活動做好鋪墊。
2.學習形式多樣化。通過木偶劇表演、兒歌錄音、集體學習、開火車等形式,讓幼兒在不斷變換學習方式熟悉兒歌,在自然而然的環(huán)境下習得兒歌。
3.教師的語言有一定的感染力,盡管本首兒歌僅僅有四句,但教師始終以富有感染力朗誦兒歌,因此幼兒在朗誦時,均能較有韻律地仿念兒歌。
老師媽媽教案篇九
金老師,我愛您,因為您像媽媽。還記得嗎?那是我第一次能夠把自己的文章發(fā)到網上去。因為是第一次,所以我什么都不懂。您發(fā)現后,主動走到我的身旁,用那和藹的聲音耐心地教我:“題目字體為小三,黑體并居中加粗,正文字體小四……”您耐心而輕柔的教導,像媽媽一樣溫柔,如春風一般溫暖,使我在親切的細語中茅塞頓開。
金老師,我愛您,因為您愛崗敬業(yè)。不說平時上課的時候,您如何想方設法激發(fā)我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讓我們喜歡語文課。就說這個暑假吧。您放棄休息時間,輔導我們寫作,指導我們精心修改作文,把我們的習作推薦發(fā)表到武進教育網上。我知道,我們的作文并不是非常優(yōu)秀,這是您在鼓勵我們,給我們自信呀。不過您并沒有到此為止,您還把我們發(fā)在網上的文章編成了《苗苗》優(yōu)秀作文集錦。開學后,您一來學校就把它發(fā)給我們,讓我們人手一份,讓我們能夠隨時學習優(yōu)秀作文。我知道,您用心良苦,希望在我們身邊樹立學習的榜樣啊!要知道,一般的老師都做不到這樣堅持,更何況是生著病的您。
金老師,我愛您,因為您很堅強。您有著慢性病,醫(yī)生說您不可以曬太陽,可是每天的跑操,您寧愿戴上太陽帽也要陪我們一起堅持跑完全程?;氐浇淌遥氖趾屯榷及l(fā)軟了??墒?,您仍像平常一樣給我們上課,教我們知識。我知道,您這是言傳身教啊??墒?,這需要多么堅強的毅力啊!一次,一位學生離校出走,您頂著烈日,幾乎踏遍了校園四周的每個角落,還到校外去找了半天。當找回那個學生時,您不是朝她發(fā)火,也不是擔心自己的身體,而是希望我們和以前一樣跟她交朋友……我知道,您心中裝著學生,惟獨沒有您自己。
金老師,您是園丁,您是蠟燭,您是我們成長時的扶梯。我愿成為一個一生贊頌您的詩歌!金老師,我愛您!
金老師,您知道嗎?您病假在家時,我有多么想您啊。每次遇到困難時,我會想您;每次看到班上調皮蛋搗亂時,我會想您;每天語文課上,我會想您;做夢也有好幾次夢見您……我請求您顧惜一下自己的身體,好嗎?就算是為了更多的學生,您也應該保重?。?/p>
老師媽媽教案篇十
錢一樣關心我。
昨天下午上美術課時,錢老師說要選六個女同學去參加學校的模特大賽。穿的衣服是用自己靈活的雙手設計出來的。錢老師精心挑選了一下。當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錢老師微笑著對我說:“老師喜歡你認真的勁頭。只要你用心、細心地去設計,就一定能成功!”
記得一、二年級時,我對畫畫一竅不通,但我總是很認真地去聽、去畫。錢老師發(fā)現了,便想著法兒幫助我。每次上美術課的`時候,錢教師總會在我旁邊站一會兒,耐心地指導我構圖、配色、用筆。只要我畫完一張,總會得到錢老師及時的鼓勵。就這樣,我深深地喜歡上了美術課,喜歡上了錢老師。我的畫技也更上了一層樓。
看著錢老師和藹的笑容,我真想叫一聲:“媽媽!”
老師媽媽教案篇十一
這學期,我們班的音樂老師是鄭老師,她剛給我們上了兩節(jié)音樂課,大家都很喜歡她,巴不得上音樂課的那天馬上來到,我心里美滋滋的,很自豪,因為她是我的媽媽。
鄭老師個子不高,一頭短發(fā),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顯得很有精神,她有一雙靈巧的手能彈奏出美妙的音樂。(外貌描寫很精煉,同時又抓住了人物的特點?。?。
她給我們上課,大家都很守紀律,和以前上音樂課完全兩樣,那動聽的琴聲加上嘹亮的歌聲讓大家聽得如癡如醉,她彈琴的時候由于琴技很嫻熟,眼睛不用看書,隨時看著我們,她的眼睛就像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一樣,無論你坐在哪兒,手和腳在干什么,她的眼睛都能看到,所以平時好動的同學一點兒都不敢做小動作。如果違反了鄭老師規(guī)定的三條紀律,就要扣掉本大組的五星。大家都想得第一名,因此都很自覺的遵守紀律。(抓住老師“眼睛”的特點,突出老師的嚴厲!)。
鄭老師上課有一個讓同學們感到既新鮮又佩服的地方,那就是在課堂上做事情都是用悅耳的琴聲來指揮的。比如中途唱歌唱累了,就彈一曲柔美的音樂,表示休息,每當這時,教室里便鴉雀無聲。如果彈的是鏗鏘有力的樂曲,表示馬上坐好,顫音表示關書、收書。同學們既興奮又迅速地完成每一項任務,連陳祖祥、唐宇森這些平時有點調皮的同學都坐得端端正正的,絲毫不敢松懈,如果廖老師來聽課,看到我們像解放軍叔叔般嚴明的紀律,她一定會豎起大拇指說:“你們真棒”?。ㄍㄟ^不同琴聲的描寫,既顯示老師教學方法的新鮮,又表明同學佩服的原因,真是一舉兩得?。?/p>
課堂上,如果我們表現好,鄭老師還會做一些關于音樂的小游戲,如:通過音樂猜森林里的小動物,這種新穎的游戲,讓大家非常開心,愉快的音樂課一眨眼的工夫就結束了,同學們都意猶未盡,戀戀不舍。
我喜歡上音樂課,更喜歡我多才多藝的媽媽。
老師媽媽教案篇十二
咦?我給爸爸媽媽當老師?你們一定想不到吧!今天下午,我就給爸爸媽媽當了一回老師。
下午三點半,家長專修班準時開課啦!
先上語文課!點名——“胡利波!”“到!”“趙宏軍!”“到!”兩個學生回答得非常響亮,老師——我用欣賞的目光看著他們,不錯,精神飽滿!我先教他們分別讀“字詞寶典”和“口腦風暴”,然后,他們一個個上來在黑板上寫生字寶寶。兩個學生書寫得完全正確,就是握筆姿勢還要注意一下。接著,他們跟我學做口部操第一節(jié)。媽媽反應很快,爸爸的動作有點慢。最后,我給他們講了《劉家五兄弟》的故事,讓他們搶答問題。哈哈!兩個人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表現真不錯!我想起自己平時上課可沒這么積極,不禁有些臉紅。
第二節(jié)是數學課。我讓爸爸媽媽各做了一份不同的試卷,他們的速度真是令我吃驚不已。不到5分鐘,就考完了!真讓我敬佩??!最后,結果出來了,爸爸被我改出來漏了一題,97分,媽媽一題也沒錯,得了100分,媽媽可真細心!
接下來,我讓我的“學生們”休息了10分鐘,下課總是要活動活動的嘛!老師——我也有些嗓子冒煙了,先喝杯水吧!
10分鐘后,我們開始上最后一節(jié)課——動手課。我把“奇奇寵物家園”里面的“寵物小狗”玩具車和“寵物小貓”多米諾骨牌這兩樣東西拿出來讓他們來拼裝,又拿來媽媽的手機計時。
首先由我這個小老師來示范,兩個學生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看,我的心里樂開了花。“拼完了!”我大聲地叫著,“哇!27秒,這么快!”爸爸大驚小怪地叫了起來。我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影響大家的上課情緒。后來,爸爸媽媽分別拼了一下,可是速度都趕不上我。媽媽用時57秒,爸爸則用了3分35秒??磥?,爸爸的動手能力一定要好好加強。
三節(jié)課都上完了,我的嗓子真的不太好受,主要是話講太多了吧!看看兩個“學生”都眼巴巴地望著我,等我做總結。我最后扯開嗓門說:“同學們今天表現都挺不錯的。尤其是媽媽同學,非常認真,請爸爸同學好好向她學習。就這樣吧,下課!”看著爸爸一副無比羨慕媽媽的神情,我真的忍不住了,“撲哧”笑了起來,爸爸媽媽也都哈哈大笑起來。啊,我邊笑邊想:原來當個老師還真不容易??!
老師媽媽教案篇十三
我的,三十來歲,個兒高高的,很瘦。以前,我總是想:媽媽為什么那么瘦呢?是她不肯吃飯嗎?后來,我慢慢地知道了。
原來,媽媽教書太辛苦了。每天除了給同學們上,課,批改作業(yè)外,還要找同學談話。一天下午,有個哥哥上課不專心,媽媽找了他談話。后來,那位哥哥哭了。媽媽直到天黑才吃飯,我想,媽媽一定很餓了。
除了這些,媽媽還要做家務,檢查我的作業(yè),有時,我不聽話,惹媽媽生氣,吃不下飯。
媽媽總是為我和她的學生操心,怎么會胖呢?我想:如果我們自覺聽媽媽的話,讓媽媽每天能按時吃很多很多的飯,肯定會胖起來!
老師媽媽教案篇十四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老師如辛勤的園丁,栽培我們;老師如一把鑰匙,幫我們打開迷茫的心鎖;老師如一架穿梭機,帶我們穿過歷史長河……但是我要說:我的班主任李老師,更像一個大家庭的媽媽。
李老師中等身材,白皙的皮膚,笑瞇瞇的臉上鑲嵌著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兩個酒窩時隱時現,她對待我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記得三年級下學期的一次測試,我為了下午能考個高分,用睡午覺的時間來復習。結果,下午考試時,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居然打架了,怎么勸也拉不開,這時仿佛有個睡魔在我耳邊說:“來吧,睡會兒吧,只要睡一分鐘,你就有精神寫試卷了,睡會兒吧……”我盡力抵抗著,最終,我還是忍不住和它“同盟”了。
老師,我愛您!每當想起這件事,我都在心底里叫您一聲“媽媽”!
【本文地址:http://m.aiweibaby.com/zuowen/15823084.html】